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Brows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一針一線 老師傅的手工被

【記者廖苡嘉、陳玟如/新北市報導】在凡事都講求快速、效率的二十一世紀中,位於新莊小巷內的手工棉被老闆,卻與這樣的想法背道而馳。陳鴻銘希望透過他的雙手,將溫暖傳遞到每個人心中。身兼數職...

View Article


純粹的有機 水花園農夫市集

【記者黃涵逸、陳斯穎/台北市報導】身為公關公司總監的林柏虎,同時也是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的一員,在協會理事長王贊元的介紹下,他慢慢開始接觸到有機農業的議題,並開始認同有機農夫的理念。此後,他遇見了一群來自全台各地的有機農夫,便決定幫助這群有機小農在大台北地區成立一個純有機的市集。透過志工幫忙尋訪全台更多有機小農及承租場地,二○一二年六月底,台大公館商圈「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的成立,將純粹有機的概念給帶...

View Article


結合客家與兒童 讓孩子更有自信

【記者李妘、林宜臻/台北市報導】在今年即將推出的年度大戲《吼!大路關有石獅公》中,戲偶子劇團團長邱豐榮深入屏東進行田野調查,將客家聚落大路關的歷史文化融入偶劇當中,把當地長久以來為避免天災而設立的守護神「石獅公」擬人化,同時以小孩的角度出發,一段結合責任、親情、友情的文化追尋之旅就此展開,期望能夠藉此鼓舞偏鄉地區孩童了解自身文化,並以此為傲。捨棄虛擬框架...

View Article

慶字手足一條心 和諧傳承舞獅夢

【記者陳可嘉、黃桓瑜/新北市報導】兩個小男孩從小看著阿公舞龍舞獅,耳濡目染之下,一接觸,就是一輩子,他們是王慶鐘跟王慶齡,兩兄弟與爸爸王文雄,一起創辦了台北慶和館醒獅團,一肩扛下阿公的夢想,希望能將艋舺的文化,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一系血脈一條心...

View Article

腳踏車製造能源 減碳從學校做起

【記者吳詠琳、余子豪/南投縣報導】「健身腳踏車除了可以鍛鍊身體,同時還能用來發電,供應高達一百一十伏特的電量!」南投縣草屯鎮日新國中總務處主任謝慶華說。日新國中自二○○五年起,結合能源議題教育與健康課程,在校內架設六部「腳踏車發電機」,讓師生們在課餘時能一邊踩踏運動,一邊發電供應LED燈、電風扇甚至電視機的運作,達到宣傳再生能源的效果。學生愛騎腳踏車...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用繪本為早療童上情緒管理課

【記者楊雯皓、張茗喧/新北市報導】「一隻會傳染噴火病的蚊子波泰,他最喜歡咬愛生氣的人,有一天,他看中了愛生氣的阿古力……。」是賴馬所繪的繪本「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片段。輔仁大學繪本服務學習社的成員們,以活潑的語調為元德診所這一群早療兒童們,精彩地說著繪本故事,孩子們聽得入神,熱烈地討論著噴火龍阿古力因為愛生氣而鬧出的糗事。際遇...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少女自立計畫 琉璃八百度C重生

【記者陳郁雁/台北市報導】小蓁(化名)從小父母離異,身為單親家庭裡經濟支柱的爸爸卻重病又車禍,只能在安養院療養,無力扶養子女。小蓁與哥哥都尚未成年,在無家可歸又沒有人可以依靠的狀況下,被社會局安排至寄養家庭。然而個性單純的小蓁,不幸在寄養期間被社區商店的老闆性侵。除了要面對複雜的司法程序,小蓁成年後也必須獨立生活。然而她還想繼續求學,又沒有一技之長,內心的創傷也還沒得到妥善的處理;在這些前提下,社會...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白石湖社區 都市中的香格里拉

【記者李奕霆、張詠絜/台北市報導】走進座落於內湖西北隅山區的白石湖社區,蓊鬱的樹木將來訪的旅客引入山林,遠離都市的喧囂。在這座人數不到五百人的社區中,居民運用取材自大自然、不影響天然環境的生態產業工法,不僅成功地打造出一座都市中的新型農業社區,更逐步構築屬於自己的理想家園。二○一二年,更遠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參加Livcom競賽,勇奪「國際最適宜居住社區」銅牌獎的殊榮。傳統農村沒落...

View Article


梁玉芳用現場故事 報導俄國大選

【記者陸柔萱、朱庭萱╱台北市報導】聯合報記者梁玉芳,二○一二年三月到俄羅斯近距離觀察他們的大選,做了一系列的深度報導,她說:「我就是要去做外電做不到的事情,我要用台灣人的眼睛去看。」,並在同年十一月獲得第十一屆卓越新聞獎的國際報導獎。與外電區隔...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響徹雲霄 製鼓達人王錫坤

【記者廖苡嘉、陳玟如/新北市報導】從朱宗慶打擊樂團、優人神鼓,到台灣大廟佛光山、法鼓山,在台灣只要是需要鼓的地方,對「响仁和」的稱號一定不陌生。目前的老闆王錫坤,三十年前因為父親驟逝,手忙腳亂的接下响仁和這間店。剛開始,王錫坤連處理牛皮的水溫都不清楚,甚至把牛皮整個燙熟。經過不斷地努力和嘗試,現今的响仁和已是台灣製鼓業響亮的一塊招牌。王錫坤用他的努力證明,台灣人的熱血和永不放棄的精神。一句話的刺激...

View Article

回憶「香」伴 手工榻榻米

【記者廖苡嘉、陳玟如/新北市報導】繁華的台北街頭,車水馬龍的新莊中正路上,有間滿是稻草香的疊蓆行,默默傳承五十年的手工堅持,做出一張又一張好品質的榻榻米。現任老闆謝志聰,原本無心接手父親的疊蓆事業,卻被爸爸硬扣著身份證讓他只能乖乖投降。沒想到謝志聰一做就是二十多年,也讓成功疊蓆行的手工技術得以傳承下去。被扣身份證...

View Article

陶笛天使團 教育品格也撫慰人心

【記者李妘、林宜臻/新竹縣報導】五峰國小陶笛天使團將陶笛藝術結合品格教育,發展學生的特殊專長,也陶冶學生的性情,其中不乏家境清寒、家庭不和諧的孩子,演奏陶笛讓孩子重拾自信,優美的陶笛聲也撫慰了他們小小的心靈。陶笛天使團去過許多醫院、參加許多活動,讓充滿希望的笛聲傳到更多人耳中。一人一陶笛...

View Article

拿起相機 謝三泰重建弱勢的尊嚴

【記者陸柔萱、朱庭萱╱台北市報導】曾經三度獲得吳三連新聞攝影獎的謝三泰,放下攝影記者的工作,他拿起相機拍下為台灣勞工留下歷史見證,用攝影作品幫身障朋友完成志願;不僅如此,謝三泰還讓街友成為攝影師,在社區舉辦作品攝影展,使居民看見街友不同的一面。街友攝影班...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註書店 為社區服務的書店

【記者李明芸、陳柔瑜/台北市報導】因為想服務社區的客人,一個半開放的空間變成複合式經營的註書店。創辦人Peggy關注土地和小農,店內的樣貌就是她的生活,和大家分享她的日常和所關心的議題,「希望在這個不是太平靜的社會裡,還有個能讓人放鬆,甚至能喚醒大家關心社會的角落。」Peggy說。從半開放空間變成的書店Peggy原本在關注小農、土地倫理的新竹草葉集概念書店工作,結束草葉集的工作後,在二○○八年於台北...

View Article

「防彈玻璃」曾冠華 環台找到新人生

【記者陳可嘉、黃桓瑜/台北市報導】一般人很難把玻璃娃娃和運動競賽聯想在一起。但是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位自稱是「防彈玻璃」的玻璃娃娃曾冠華,拉單槓、游泳、輪椅障礙賽、網球、籃球、國標舞,甚至鉛球,都難不倒他,他在運動中找到自信也找到自我,十五歲那年的環台活動,更是改變了他的一生,從曾冠華充滿厚繭的雙手上,了解生命的完整不僅止取決於身體的健全,而是擁有一顆不服輸的決心。飽受煎熬的身心...

View Article


彩虹家庭電子報 紀錄同志媽媽故事

【記者武冠華、楊敦皓/新北市報導】身為女同性戀的水筆仔(化名),曾經一度踏入與異性的婚姻,並且打算就這樣忘了喜歡女性的這股感覺,但在離婚後,她再度進入同性戀這個圈子,並跟女朋友共同扶養了一個小孩。二〇〇六年成立至今的《彩虹家庭報》,就是記錄這類女同志媽媽的故事為報導主題。同家會成立...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愛的卡車 裝載滿滿的愛

【記者陳敬言、楊兆元/台北市報導】二〇一二年暑假,政大的劉馥睿到了台中東勢區山上的中坑國小服務。在一次校外教學的旅途中,經過了山中的小溪,有一位小朋友不小心讓自己的拖鞋被吸水給沖走了,劉馥睿看著小朋友站在溪邊看著被水沖走的拖鞋,久久不肯離開,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因為家裡經濟拮据,對小朋友來說,一雙我們日常隨手可得的拖鞋,在他心中是那麼的珍貴。看著小朋友失望的臉,劉馥睿心中滿是不捨,下定決心要幫這些小朋...

View Article


台灣伴侶聯盟 連署支持同性婚姻

【記者武冠華、楊敦皓/新北市報導】剛畢業的小希,與她的女朋友新怡,希望未來能夠在一起,共組一個家庭,去了戶政事務所,卻是無「法」承認他們之間的婚姻關係。而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就是為了提出了第一部由民間自主起草的「同性婚姻、伴侶制度、家屬制度」民法修正草案,希望將既存於社會的各種親密關係與家庭形式納入法律保障而成立的。而為了使這個草案順利通過,成功立法,於是伴侶聯盟推動了「多元成家,我支持!」連署活...

View Article

基本書坊 同志文學的出口

【記者武冠華、楊敦皓/新北市報導】小宇(化名)的日誌裡寫道「因為我是GAY,所以就特別注意擁有青春肉體的大男孩。時間就是去年,那次我返鄉回家,無意間發現他已經轉大人,而且竟然轉得又高又帥。」像這類描寫同志間感情及生活為主題的同志文學,在這個社會中並不常見,而基本書坊,便是以「全方位滿足男同志閱讀和生活需求」為訴求所成立的。男書遊樂場...

View Article

阿嬤的紙飛機 關懷慰安婦

【記者武冠華、楊敦皓/新北市報導】小桃阿嬤(化名)現年九十五歲,在她十八歲那一年上學的路上,她突然被日軍抓去印度的小島做慰安婦,一天平均接客到二十幾次,等到她回台時,她的爸爸都已經過世了。像這樣的慰安婦,在二戰期間有非常多人。「阿嬤的紙飛機」這項活動,就是為了使更多人關注到慰安婦的權益而發起的。他們定期為慰安婦阿嬤們舉行攝影展或募款活動等,希望阿嬤的權益像紙飛機一樣到處飛,直到讓大眾看到。阿嬤的紙飛...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