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手作 呵護嬰兒到老人的肌膚
【葉舜欣、張絲雨/新北市報導】打開辦公室的大門,撲鼻而來的是一股芬馥香氣;大約五十二坪的無塵室工廠,是吉名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馨手作」製作有機無毒保養品的地方。品牌創辦人張郁馨說:「這些保養品希望照顧全家人的健康,從嬰兒、懷孕的媽媽,一直到爺爺奶奶都可以用。」馨手作廠長龍聖生正在將以天然樹脂為原料的修護膏導入容器內。 攝影/葉舜欣馨手作...
View Article豐味果品 細說小農點滴的文創果店
【記者翁子涵、李奕蒨/台北市報導】走進熙攘人群的大稻埕迪化商圈,兩旁特有的洋樓式百年建築相鄰坐落,琳瑯滿目的南北乾貨,更添大稻埕的古樸氣息,其中有一間風格別緻的店面,吸引了不少外國觀光客駐足。這裡是郭紀舟打造的「豐味果品」,裡頭賣的是由台灣在地果農用心呵護所產出的水果,他利用自己最擅長的美學角度,為果農創立平台,販售他們的藝術品。豐味果品的水果擺設和包裝都經由執行長郭紀舟設計。...
View Article苑裡用心米舖 讓你買到用心吃得安心
【記者吳芷萱、張惠華/苗栗縣報導】走在鄉間小路上,放眼望去是一望無際的稻田,微微徐風迎面吹來,空氣中混雜泥土的香氣,苑裡鎮上館里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有機稻米,擁有乾淨的土壤及優良的水質,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加上農民對稻米的細心照顧,讓消費者吃到一粒粒「用心」的有機米。蔡水允正觀看田裡的插秧情況。 攝影/吳芷萱因緣際會...
View Article職人 帶孩子探索理想職業的模樣
【記者陳巧翎、林育璞/新北市報導】洋洋灑灑地在學校的作文課裡寫下自己心目中的未來職業,夢想在未來某一天,可以成為連自己都很喜歡的那種厲害的人。但卻在追逐理想過程中被父母阻止並走上被規畫好的旅程,成為你社會期待的模樣。這或許是許多台灣的孩子們,都曾在求學時期嚐到的迷惘。「職人」試圖扭轉社會對職業的刻板印象,同時也宣揚每個職業都擁有被尊重的專業價值。瞄準三面向...
View Article書寶二手書店 創新行銷傳承文字感動
【記者周庭瑄、郭富珊/台北市報導】窗明几淨,新穎的裝潢、鵝黃的燈光使這間位在師大商圈的「書寶二手書店」跳脫一般二手書店給人陳舊的印象。原自網路拍賣起家,為提供顧客更完善的服務而成立實體店面。結合網路購物,書寶二手書店每個月大量更換書籍、店內設置一元加購區與十九元銅板專區、結合公益募捐也提供代售二手書服務,以不斷創新的方式推廣閱讀。書寶二手書店結合網路拍賣,店內提供電腦方便顧客查找書籍。...
View Article藥要看 你專屬的藥品守門員
【記者林蓉、陳是祈/台南市報導】天氣變化大難免感冒生病,看完醫生後,拿著一大包藥,五顏六色的藥錠吞下去了,但我們真正了解每一種藥的功效與副作用嗎?「藥要看」以簡單的界面和淺顯的圖片說明,取代傳統藥袋上繁雜的學名,讓民眾更能掌握自己吃下去的藥品。藥有千百種,但民眾是否真正了解自己所使用的藥物? 攝影/陳是祈藥物資料開放 發想藥要看食藥署提供之搜尋欄位複雜。...
View Article萬花眼藥水 讓人們不再害怕點眼藥水
【記者吳佩蓁、蘇冠瑜/台北市報導】許多人對點眼藥水會有恐懼,特別是小孩會害怕眼藥水滴到眼睛,老人家也可能因手抖不易準確點眼藥水。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暨創新設計研究所曾郭鈞、歐陽宏柏、吳昌儒、朱立軒將萬花筒與眼藥水結合,利用萬花筒轉移對眼藥水的恐懼,在轉動萬花筒的過程完成滴眼藥水的動作。北科大歐陽宏柏、吳昌儒、曾郭鈞、朱立軒設計萬花眼藥水,解決點眼藥水的不便。...
View Article志工用陪跑繩陪伴 視障跑步不受限
【記者劉兆為、吳盈萱/台北市報導】中華視障路跑運動協會的陪跑志工,讓想運動的視障者有機會走向陽光。陪跑志工用陪跑繩引導視障者,在陪跑過程中報路況、協助其調整呼吸和跑步節奏,並跟視障者敘述跑場中的風景,在聊天和談心中,讓視障跑者能夠享受運動並跑出健康。 陪跑員用陪跑繩帶領視障者跑步 攝影/吳盈萱視障路跑協會...
View Article聲林遊趣 互動故事助視障兒童
【記者周庭羽、歐陽思岑/台北市報導】視障兒童們邊把玩手中的動物模型邊聆聽故事,教室中充滿歡笑和嬉鬧聲,這是「聲林遊趣」設計者何立芹和陳玠淳努力出來的成果。她們發現市面上的視障輔具多為成人所設計,在兒童輔具方面較為不足以及不完整,決定設計一套實用又能自主學習的教具來幫助他們。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的何立芹與陳玠淳合力打造出有趣又能幫助學習的「聲林遊趣」。 攝影/周庭羽改善精緻度...
View Article雲山茶鄉 青年原民行銷部落茶葉
【記者陳薏筑、王俊傑/台北市報導】走進雲山藝文咖啡茶館,在門口就看見泰雅族圖騰所裝飾的招牌,及茶包造型的特色菜單。「我們是部落農業的自產自銷。」老闆巫清瑜原本從事社福單位就業輔導員的工作,七年間看見部落就業不易、青年紛紛向外發展以及父親致力於祖傳土地種茶,毅然決然投入行銷、甚至是為茶園建立品牌,更提供部落年輕人就業機會。巫清瑜專注地沖泡著來自自家茶園的高山烏龍茶。...
View Article從安親班開始 永康社區改造計畫
【記者陳宥畬、王芸樣╱基隆市報導】基隆永康社區曾經有嚴重的青少年問題,透過社區營造在里民會堂開了一間安親班,幫忙照顧、輔導家裡無法提供足夠照顧的小孩。社區營造的起步,不僅改善滋事少年的情況,也一步步讓社區變為更友善的居住地。永康社區老人會館的班長許玉英,開心地介紹永康里老老少少一起彩繪的社區街景。 攝影╱陳宥畬營造起源...
View Article三缺一劇團 以戲劇替土地發聲
【記者王曉敏、胡櫻馨/臺北市報導】幾個喜歡表演、說故事的人,窩在位於大安區,潮濕的藝文空間地下室,排練場地內牆上佈滿鏡子,黑色大面積軟墊上團員盡情跑跳,在這裡他們沒有拘束能大肆發揮。三缺一劇團演出的《土地計畫首部曲》帶入環境保護議題,在批判與自省交互融合下,帶給台灣劇團清新的活力。《蚵仔夜行軍》劇照。 三缺一劇團 提供三缺一劇團團長李玉嵐(左)及藝術總監魏雋展(右)。...
View Article新泰國小玩具工坊 修復孩童夢想
【記者溫婉廷、蔡宗洋/新北市報導】「醫生,我的玩具生病了。」掛號區裡的小朋友手上拿著玩具,跟醫生訴說著它的病情,往內一看,內科、外科、急診的醫生每個都忙進忙出,認真照顧著手上的病人。這裡是新泰國小玩具工坊,雖是教室卻布置得跟醫院一樣,但跟醫院不同的是,這裡負責醫治的是壞掉的玩具。總醫師湯秋賢與他的自製玩具。 攝影/溫婉廷老少咸宜...
View Article鳳林文史工作室 染出一片彩色天
【記者陳是祈、林蓉/花蓮縣報導】在優閒的午後,小小的鳳林鎮來了許多大陸以及日本的親子旅客,不約而同地走進鳳林文史工作室,看著志工老師一步一步教大家如何將平凡的白布染成五顏六色以及「豆腐」、「花」等特殊圖樣。等待花手巾晾乾時,志工導覽員便帶著大家逐一參觀鳳林鎮的日式建築。這是鳳林文史工作室最受歡迎也遠近馳名的導覽行程。等待晾乾的花手巾,是鳳林最美的日常。 鳳林文史工作室...
View Article線上段考影音平台 Answer For Taiwan讓學生變老師
【記者陳韻如、何榮泰/台北市報導】「學習不再只是為了分數與考試,而是將學習到的知識,透過口語表達出來。Answer For Taiwan是一個由學生拍攝段考試題影音詳解,並免費公播的平台。」創辦人陶倢說,檢視資訊吸收的成效,最快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話說一次。段考試題影音詳解不只讓觀片者受惠,更重要的是給學生一個機會,將習得的知識,重新組織成清楚、有條理的表達,並讓其他人理解。Answer...
View ArticleBlue Seeds契作小農 致力減少環境荷爾蒙
【記者李奕蒨、翁子涵/台北市報導】你知道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也會產生荷爾蒙嗎?「環境荷爾蒙」,又稱內分泌干擾素,工廠排出含有機氯化物的灰塵以及工業廢水,有機氯化物隨著雨水降落到土地中,土地種植所殘留的農業以及家庭污染物排入河川,各類環境荷爾蒙經食物鏈回到人體內,造成人體生育能力或健康的危害。Blue...
View Article資訊工程師變農夫 種出生機農場
【記者吳芷萱、張惠華/苗栗縣報導】穿過淳樸苑裡小鎮的街道,來到了經營邁入第六年的翊超農場,彷彿走進世外桃源,耳邊傳來不絕於耳的昆蟲振翅與鳥兒的啁啾聲。農場主人林義超走過一大片金黃色麥田,展示著規模不小、充滿生機的農場。五個好友的夢想...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