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5

鼓勵行善 公益履歷珍藏志工回憶

$
0
0

    

【記者陳韻如、何榮泰/台北市報導】「以往參加志工活動不是獲得紙本證明,就是記錄在志工時數紀錄卡上,但是內容有限不利於保存。但是現在透過Goolii,結合網站與手機App,將行善的過程,透過文字、照片、錄音、錄影等方式紀錄下來,讓志工經驗影響更多人。」Goolii,取自「鼓勵」的發音,中文名為公益履歷。公益履歷創辦人陶倢說:「Goolii鼓勵每個人服務社會,將各種與社會有關的公益活動紀錄下來。」




公益履歷創辦人陶倢(左)與徐韜(右)一同鼓勵大眾做好事。   Goolii提供

改善志工服務 展現服務的價值

公益履歷創辦人陶倢,同時也是喀擦行動問答家的創辦人。在喀擦行動問答家創業過程中,陶倢曾詢問廠商,是否能給投入心力的志工老師們一些回饋,例如:餐廳下午茶或民宿優惠卷等。但因當時志工數量規模不夠大而難以達成。與此同時,陶倢也發現到台灣許多小型公益組織也面臨規模小,難以跟企業募款,進而想嘗試將各領域從事公益活動的志工整合起來。

陶倢認為買完東西後有發票,發票可以兌獎;捐款後有收據,收據可以節稅,但花了寶貴時間做好事,拿到的不外乎是獎狀或紙本蓋章,有時也可能一點證明也沒有。他說:「這些服務證明都是冷冰冰、沒有感情的。」有感於當前志工服務學習存在某些怪象,舉例來說,有些人被委派的志工服務內容是,一疊紙上一直打叉、摺完一疊紙後寄出,或者有家長代替孩子做志工,只為滿足時數需求,但卻失去真正服務的真諦。

為了改善上述現象,在二〇一五年四月起,公益履歷便應運而生。因為Goolii是可以傳閱的電子徽章,點開徽章,內容有照片、影音、文字反思。如果是一些無趣的活動,也不會被傳閱,甚至不會拿到徽章,因為這樣的服務內容不敢被公開。Goolii是由創辦人陶倢及其友人——世新大學新聞系徐韜和台大資訊工程系黃奕翔共同創立,希望給予志工們「鼓勵」,感謝他們付出的心力。他們與三十家組織團體合作洽談,包括大學社團、協會或企業,大約有二千多人加入。

公益履歷團隊參與大同大學舉辦工研院百人Pitch的創業活動。    Goolii提供

透過電子徽章 記錄志工生活


人們從事志工服務,在累積一定服務時數後,會得到一張紙本的服務證明。但是由於進入數位科技時代,陶倢認為可以利用科技,把參與活動的心路歷程濃縮在「電子徽章」中。舉例來說,報名完志工活動時,手機會收到電子徽章,徽章的圖案是活動的Logo,也代表此活動的條碼。

每個電子徽章以活動為分類,志工可以從電子徽章中,收到志工活動的相關訊息,並在從事志工服務時,點入電子徽章,藉由手指左右滑動螢幕來切換功能,包括拍照、錄音、錄影、打字,把活動過程中的心情與反思記錄起來。志工填寫完心得或影音,上傳給主辦單位,當活動承辦人收到資料後,透過公益履歷,再由活動官方提供認證,回寄電子獎狀給志工。

公益履歷藉由手機App可以切換不同頁面,頁面內容包含活動本身的公開記錄,像是新聞稿;以及活動照片、志工個人的心得、影音錄像等紀錄。陶倢說,現今一般單位大多提供紙本獎狀,可是一旦搞丟獎狀也不好補發。「藉由公益履歷以電子勳章的方式統一登錄,就不會有記錄遺失的問題。」
圖為「社會探險隊」的電子徽章。    攝影/何榮泰

做好事的動態紀錄 電子徽章變得更有價值
曾經有個老一輩的志工和陶倢分享說:「公益履歷比起泛黃的照片還更有價值。因為不但可以寫下心中的感受,還能看到動態的影像。希望在日後告別式時,播放公益履歷上的電子勳章內容,讓兒孫知道我曾經參與過志工活動的心路歷程,也能將這個徽章傳給下一代。」陶倢表示,對於長者來說,公益履歷能協助他們在這個世界留下些什麼,或許也能視為一種另類的傳世相本。

「對比政府的紙本蓋章,公益履歷的電子徽章,讓參與公益活動有了溫度。」陶倢說,公益履歷不單單只記錄志工生活,更是一個把參與志工活動的過程,具體且真實的利用影像呈現出來,並把志工做完服務之後的感動延續下去。此外,對於志工組織來說,也能藉由志工上傳的內容,作為未來提升活動品質的依據。
陶倢笑說:「希望透過公益履歷把做好事的感動延續下去。」   攝影/何榮泰

行善不畏人知 克服困難向前行

公益履歷目前最大問題就是找尋與他們合作的志工服務機構,如今這個問題還是存在,但陶倢毫不在意,他說過程中難免會有阻力。舉例來說,對大型基金會而言,不管志工們的想法是好是壞,可以事後發問卷了解,而不必透過公益履歷對外公開。但大型基金會認為,Goolii就像一個審核單位考核他們,直接與志工接觸,讓志工公開他們的想法。

「創業的路上充滿許多不一樣的聲音,但我覺得這些聲音就是改進的機會。」陶倢說。他認為現在能做的是跟小型基金會合作,因為他們需要透過公益履歷,將志工做過的好事記錄下來,累積知名度與影響力,未來也容易跟企業或財團募款。此外,他表示大型基金會不用害怕自己被檢視批評,因為做好事要讓大家知道,就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延伸閱讀

老家藝文空間 看見需求傳遞幸福

素人講堂 交點你我夢想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