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尋根之旅 找回部落的記憶
【記者褚信暄、傅小庭/宜蘭縣報導】位在宜蘭縣南澳鄉的金岳社區,是一個泰雅族部落,在一九五八年配合政府政策遷村到目前所在地之前,名為流興部落。...
View Article在復古寧靜巷弄找閱讀 時光二手書店
【記者李慧盈、吳佳欣/花蓮市報導】「吱——」腳踏車在門口停了下來,眼前的建築是一間黃色木造的日式平房,在門口側邊的牆上掛著一片木板,上面寫著「時光」二字。顧客拉開了門,手上拿著幾本書,走了進去。以濃濃的復古味道隱身在花蓮寧靜巷弄裡的時光二手書店,對於住在後山的閱讀愛好者來說,是種不可或缺的存在。 轉換人生跑道...
View Article禾餘麥酒 用啤酒釀出農業新價值
【記者王怡婷、張適/台北市報導】 市面上的啤酒琳瑯滿目,但您可知道,我們釀酒所使用的原料,大多來自進口。 而就讀台大農藝所的陳相全,便想透過製造一瓶百分之百台灣小麥製造的啤酒,這種打造高單價雜糧產品的方式,來鼓勵農民種植小麥雜糧的意願,並希望能藉此幫助台灣的農民與改善農業環境。於是,禾餘麥酒便這樣誕生了! 飲食習慣改變...
View Article高醫衛教服務 助童免於恐懼疾病
【記者廖竹涓、張俐禎/高雄市報導】來自高雄醫學大學北印度志工團的團員蕭博文,一手拿著牙齒模型,一手拿著牙刷,對著一雙雙睜大的眼睛,耐心的示範正確的刷牙方式。台下來自孟買貧民窟小學的七、八十位學童,就這樣跟著蕭博文,躍躍欲試的揮動他們的雙手,一左一右、一上一下,開始認真的「刷牙」! 第七度前往...
View Article秘密說出口 同志暴力不用怕
【記者許稚佳、林哲緯/台北市報導】達達(化名)和阿凱(化名)是一對男同志,他們分手不久後,達達聽聞阿凱有了新對象,心有不甘,開始傳簡訊恐嚇阿凱,威脅阿凱要告訴他的父母和老闆他是同性戀的事,長期的恐嚇讓阿凱很困擾,但害怕達達,一直不敢忤逆,直到朋友看不下去,鼓勵阿凱到網路上的「秘密說出口-同志親密暴力諮詢網」求助。...
View Article青年共生音樂節 喚起二二八回憶
【記者曾貴停、黃欣安/台北市報導】二二八的夜晚,中正紀念堂一隅坐著一群青年,聆聽著台上歌手唱著,「誰知道,過去的是好還是壞,在這個地方我們已經過了好幾代,你是不是真正想要了解」,句句歌詞,歌手唱出希望能用音樂吸引青年了解過去歷史的期待。欣賞音樂的同時,舞台周圍一塊塊二二八事件展示板,重現了六十八年前因為查緝私煙而引發的社會事件,最後...
View Article登山會志工 回收廢材建步道
【記者朱佳盈、李旻珊/新北市報導】蘇恩德二十年前從自己所創立的烤漆工廠退休後,投入環保志工的行列,除了回收社區內的空瓶子之外,也領著一群擁有同樣理念的登山會志工,頂著烈日,蹲在地上將一塊塊回收而來的磚塊拼在一起,合力把荒廢的道路修建成美麗的步道,這是位於林口台地與泰山山麓沿線的「新林步道」。從蘇恩德的神情可以看出對這片山林的滿滿愛護與熱情。蘇恩德用著堅定的語氣說「甘願做、歡喜受」,這是他決定用心投入...
View Article德式有機料理 告訴你食材哪裡來
【記者王靖芃、葉星妤/臺北市報導】天然有機的台灣在地食材搭配德式風味的調味,享用美食之際,傾聽料理背後的小故事。餐廳Fooding老闆娘為每位客人分享食材的來源,拉近人們與盤中食物的距離,進而省思並珍惜生命。台灣小農種植的當季農作物,新鮮無農藥 ; 德國進口的香料調味,天然獨特少化學,少量的肉類來自快樂放牧的動物。在這裡,你能清楚知道自己食用的美味源自哪裡,吃得安心,吃得健康,也吃得到感動。...
View Article愛盲庇護工場 庇護身障者的家
【記者王心穎、顧濟韋/新北市報導】 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或是在按摩會館中,常常看到替人活絡筋骨、替人紓壓的視障按摩師們。事實上,視障者們因受限於視力、或是先天條件不足,像是力氣不夠大無法從事按摩職業等,無法進入主流市場就業。愛盲庇護工場,就是愛盲基金會為了讓這些無法順利工作視障者們一個穩定的工作環境,以商品代工包裝、手工皂製造,讓視障者能更穩定的生活。 愛心發揚...
View Article獨臂神射手范弘昊 單手創造奇蹟
【記者李依純、賴琬臻/台北市報導】范弘昊出生時右手被臍帶纏住,導致發育不全,天生缺少右手臂,因此只能用左手打籃球,但無論 是快速運球上籃,或是中距離投射卻都難不倒他。用一隻手打球當然比較辛苦,范弘昊在投籃的時候,只能用有殘缺的右手扶著球,所以穩定度較差。儘管如此,右手的殘缺並沒有讓他卻步,他反而是苦練速度來彌補不足,以敏捷的身手打出「獨臂神射手」的稱號。 山不轉路轉...
View Article宜蘭人的文化書櫃 旅二手概念書店
【記者李慧盈、吳佳欣/宜蘭縣市報導】「叮鈴鈴—」推開玻璃門,走到宜蘭專櫃前面,從架子上拿了一本書,轉身走向座位區,順手拉開印有「冬山國小」的課桌椅,「倏—」翻開了書本,午後的陽光灑了進來。這是保存宜蘭在地文化理念的小書店-旅二手概念書店。創辦人Vincent對於宜蘭這塊土地有相當深厚的情感,以推廣閱讀為己任,不遺餘力地在家鄉灑下閱讀的種子。 思考未來...
View Article「進擊」石門里 「小螺絲」改造環境
【記者褚信暄、傅小庭/台南市報導】位於台南市安平區的石門里在清朝時期曾經是安平古運河的重要河段,至今石門里流傳一句話「前有石門樓,後有五間店」,用來形容當年的輝煌歷史。為了讓這段歷史以不同的樣貌重現,嘉南藥理大學的學生組成「進擊小螺絲」團隊,在去年五月進駐石門里,以裝置藝術「寶特瓶船」,及美化牆壁,使當地居民凝聚社區意識,並讓來到石門里的遊客更深入了解當時的輝煌意象。...
View Article慢飛兒咖啡坊 燃燒希望種子
【記者鍾佾錚、陳俊元/新竹市報導】濃郁的咖啡飄香、令人放鬆的活潑旋律、優雅而熟練的咖啡烹煮動作、親切可人的招牌笑容,這裡是位在新竹南寮的「慢飛兒咖啡坊」。來到這裡你可以享受到現點製作的咖啡飲料,以及品嘗到美味可口的手工餅乾,最特別的是,它是一間提供成年身心障礙朋友「慢飛兒」就業的咖啡生產工場。...
View Article醫師作農夫 闢農莊推自然農法
【記者戴恩加、黃彥齊/新北市報導】淡水區大屯溪畔的兩甲地上,黎旭瀛和太太陳惠雯,使用自然農法種出健康無毒的菜園與稻田。因為親嚐自然農法作物的美味、目睹作物遇上颱風擁有的韌性,也體會耕種帶來心靈的調適,黎夫婦便進一步將自家農莊闢建為推廣自然農法的「幸福農莊」。結合附近的溪流、古色古香的老屋及田園景象,至今已邁入第十四年的幸福農莊,成為黎家五位小孩平時嬉戲及奔跑的空間,許多訪客也到此休憩,在農莊中體會順...
View Article瑪帛科技 打造銀髮視訊平台
【記者張適、王怡婷/桃園市報導】隨著科技的進步,手機、平板輕輕一點,我們便可透過視訊與家人朋友談天說笑,維繫感情。但長者想找兒女視訊時,卻礙於操作介面的複雜或步驟的繁瑣而作罷。於是,臺大生物機電工程所畢業的顧偉揚創立了瑪帛團隊,設計出適合銀髮族的簡易視訊裝置,只需拿起遙控器便能撥打視訊電話,隨時見到想見的人。 瑪帛團隊正在跟長者們示範如何使用電視視訊功能。擔任志工期間...
View Article台灣「原」味 讓有機被看見
【朱佳盈、李旻珊/新北市報導】在電力普及的台灣,卻有一個地方遲遲被台灣電力公司給遺忘了六七十年。位於花蓮縣富里鄉的「達蘭埠Talampo」阿美族部落,長期以來沒有電力供應而被稱為「黑暗部落」。即使黑暗,但擁有「部落媽媽」之稱的吳美貌,帶著他們栽種有機金針,讓黑暗部落散發出自信、獨特的光芒。...
View Article毛筆創「異」 產業大翻身
【記者曾貴停、黃欣安/新北市報導】走進新北市三重自強路,街道旁不起眼的小文具店「文山社」,毛筆分門別類擺放在架上,有以松枝為筆桿、鶴羽為筆毛的「松鶴延年」,還有以鳳眼竹為筆桿、鸞羽為筆毛的「鸞鳳和鳴」。毛筆師傅陳耀文,繼承家裡的毛筆事業,花了三十餘年的精力,投身毛筆工作,和兄長一同摸索,利用許多異素材製作毛筆,希望讓邁入夕陽產業的毛筆工藝能東山再起。...
View Article向日葵家園 幫助少女活出新自我
【記者許稚佳、林哲緯/台北市報導】下午五點多,廚務人員在廚房馬不停蹄的準備晚餐和孩子隔天的便當,小兒子在旁也熱心的吵著要幫忙,女孩們下課回到家,女孩和社工姐姐自在的在客廳聊天,這個充滿溫暖和樂氣氛的地方,是這些女孩和社工共同的家──「向日葵少女復育家園」。 向日葵家園副執行長朱岑(中)及社工員和女孩們的開心合影。(都市人基金會提供)朝夕相處...
View Article小黃上學趣 打造司機品牌心形象
【記者廖竹涓、張俐禎/台北市報導】他們身穿紫色背心,臉上永遠掛著最親切和藹的笑容。乘客只要一上車,便能感受到他們與眾不同的熱情。來自計程車創新學院的這群人,是乘客眼中最棒的司機,兼最有活力的親善大使。而每當踩下油門,對計程車上的所有人來說,又是一趟未知,但絕對快樂的旅程。 學院司機免費接送特教家庭生。(計程車學院提供)飄浪影(左)、侯勝宗(中)、林孟蓁(右)。成立計程車學院...
View Article古法釀造好滋味 正常伯的麥芽膏
【記者王靖芃、葉星妤/新北市報導】五個大大的爐灶熬煮著小麥草、糯米混合著山泉水, 一邊攪拌還要添加柴火。十多個小時後,金黃的麥芽膏散發清甜的香氣。自然發酵出的甜味不膩口,柴火烘煮的香氣更濃厚。正常伯從小麥草的種植到麥芽膏的熬煮,每一步驟都不馬虎,更堅持不添加化學藥劑,和兒子齊心做出最「甘心」的麥芽膏。 正常伯細心為客人捲麥芽膏提供試吃。年近六十 正常伯學做麥芽膏正常伯本名王正常,54...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