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醫院特區 讓我們同在一起
【記者鄭詠、劉宛欣/台北市報導】在聯合醫院昆明院區的五樓,有一處專門為同志朋友設立的「當我們同在一起」專區,一踏進專區內,高掛在牆面上繽紛巨大的「當我們同在一起」旗幟馬上地印入眼簾,而旁邊也放置著因臨近耶誕節而擺放的聖誕樹,最特別的是,樹上吊掛著一盒盒的保險套作為裝飾物。在裝飾聖誕樹的同時也不忘提醒同志行使安全的性行為。 多元多變...
View Article原住民回鄉種有機 繼承祖先夢想
【記者傅韻芳、江育綺/新北市報導】在都市打拼四十多年,泰雅族原住民夫婦林賢欽與林春花回到老祖先曾經種田的烏來耕地,重新拿起鋤頭翻土、鋤草、播種,他們在負責輔導原住民就業的老師吳美貌教導下,種植有機,夫婦倆以山為伍、以蟲鳴鳥獸為 友,過著半退休的生活。 泰雅族的林賢欽和太太林春花,五年前回到烏來老家種植有機,他笑說,這樣的生活很快樂,看看山、放鬆思考,還可以和太太談戀愛。扮演大哥角色...
View Article以果為本 東勢梨農創新路
【記者吳如斐、許資旻/台中市報導】沿著東勢山路盤旋而上,寄接梨樹環繞路的兩旁,東勢,台灣寄接梨的故鄉,一群愛好土地的客家山農,以果為本,為了讓寄接梨法得以永續留存,搭起一個產銷平台「果本山農組合」,縮短消費者和農友間的距離,讓小農而非中間商賺利,嚴格把關品質,回歸土地友善,使用草木共生法栽培作物,重視生態循環,果本山農組合執行長曾光明說:「我們要打造的是一個有高品質的友善產銷平台,一個優質的品牌形象...
View Article游泳當教練 詹翔欽一手達成
【記者徐立芃、廖齊笙/新竹市報導】先天不明原因導致左手前臂只有十公分,就讀新竹教育大學體育系大四的詹翔欽不畏身體缺陷,苦練游泳,曾拿下身障游泳比賽五十蝶一百混雙料冠軍,累積至今已考取五張救生員、游泳教練證照。不僅是台灣史上第一位身障救生教練,也實現了想透過游泳來幫助更多人的夢想。 詹翔欽展開雙臂以蝶式前進。勇於挑戰努力練習 幼教轉體育...
View Article八八風災後家毀 推廣茶葉再出發
【記者劉怡馨、馬向恩/嘉義縣報導】 八八風災後,嘉義縣太和村許多人的家園跟著毀於一旦,但這讓當地茶農葉人壽開始思考該怎麼改變,從「土地的破壞者,變為土地的守護者」。 八八風災...
View Article環保新概念 廢棄紙袋回收再利用
【記者張佑任、郭庭伊/新北市報導】走入市場中,我們能發現多數民眾因貪圖方便,時常拿取店家主動提供的塑膠袋,您是否想過,這些大量於市面上流通的塑膠袋,被丟棄後無論是掩埋或火燒,都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有一群來自政大、台大、師大、元智大學學生所組成的團隊提出了Ubag計畫,讓紙袋在顧客及店家之間重複循環使用,解決塑膠袋濫用的問題。 ubag共同創辦人陳堯睿。紙袋重複循環...
View Article動平會拍動物農場紀錄片 盼提升動物權
【記者傅韻芳、江育綺/台北市報導】台灣動物平權促進協會(簡稱動平會)理事長林憶珊和秘書長萬宸禎邀請到攝影團隊,走訪全台十七個牧場做田野調查,拍攝動物在這些動物農場、表演場所受到的待遇,並剪輯為紀錄片。許多動物因為精神壓力而出現毛髮脫落、精神異常行為,他們盼紀錄片可以讓大眾不要再花錢滋養這些業者。 秘書長萬宸禎表示,希望透過三部紀錄片,讓大家瞭解動物在娛樂場所的處境。做田野調查...
View Article希望樹藝術坊 助心創兒展望未來
【記者廖之瑩、歐育芸/新北市報導】活潑好動的小熏,現在就讀小學三年級,經由新莊區公所社會課轉介到台灣寶希望樹兒童協會。協會目前除了輔導學校課業外,也透過繪畫或遊戲的方式,讓她可以在過程中建立自信心。協會以藝術療育為主軸,藉由繪畫、音樂等藝術表達呈現兒童心中的想法,不管是以前經歷或週遭生活,皆能夠以非語言的方式陳述,師長們能夠藉由此方式了解他們的想法同時也成為孩子們宣洩的管道。 貴人相助...
View Article走吧!咕沙郎市集 打造活力村
【記者馬向恩、劉怡馨/桃園縣報導】「走吧!咕沙郎」取自龜山人諧音,宗旨是希望龜山人能夠走出戶外,做在地的連結,他們舉辦「走吧!咕沙郎」市集活動,並且將地點選在桃園的老眷村--憲光二村,希望透過市集的方式,讓民眾可以用比較輕鬆的方式認識在地,了解在地文化,並且凝聚在地的情感。 老舊眷村...
View Article發展背後 風起尋回城市精神
【記者曹嘉詠、張凱淇台南市報導】 城市發展,雖然能改善當地的經濟,但同時令植根多年的老店消失、居民頓失家園。在經過城市化洗禮後的新竹,表面正享受因城市化帶來的好處 ,內裡卻承受著環境污染、房價上漲等惡果。為了不讓新竹成為金玉其外的城市,一群生活在新竹的大學師生,成立了《風起Uprisings》,用調查報導、社區參與等行動,為這個擁有深厚歷史,人文氣息的城市找回其獨有的精神。...
View Article「想網陽光」開跑 打輪網不再是夢
【記者徐立芃/台北市報導】台北市美堤河濱公園網球場上,幾位坐輪椅的球員正揮灑著汗水,在艷陽下奔馳,享受著與一般人一樣打網球的樂趣。自民二OOO年,台北市輪椅網球推廣協會每年舉辦免費訓練班,受訓人數超過千人,累積相當充足的身障網球教學經驗。今年起與「陽光網球教學中心」合作,推出「想網陽光教學計畫」,增加教練人數、分級分班授課與加入創意課程,幫助學員一步步朝專業選手前進。 學員勤練輪網...
View Article漁翁得利 推動長潭漁村再造
【記者賴郁薇、賴亭吟、葉韋辰/基隆市報導】想著過去乘風破浪鏢旗魚的英姿,再看看自己的年紀,老船長感嘆著:「我老了,無法度再出海了,只能呷飽等死」。以前長潭每戶人家裡都有一艘漁船,都會出海捕魚,但現在越來越沒有年輕人要出海了,老船長因為無法傳承出海經驗而感到可惜。漁翁得利團隊看到老漁村逐漸萎縮,於是開始推動漁村再造計畫,透過推動漁村生態遊程協助老漁村重新活出生命力。...
View Article單車合做社 深入偏鄉陪伴孩童
【記者賴亭吟、賴郁薇、葉韋辰/花蓮縣報導】一群人圍著一台破舊的腳踏車,一手拿著剎車線,一手拿著尖嘴鉗,研究著該如何讓腳踏車起死回生,這群人是東華大學單車合做社的成員。單車合做社除了修復單車之外,還與社區合作,利用單車提供偏鄉教學服務,帶領偏鄉小朋友修單車、玩單車,讓小朋友們在玩單車之餘,也能知道如何愛惜單車。 單車合做社志工合影。通識課程...
View Article土溝村美術館 挖掘在地農村藝術
【記者賴亭吟、賴郁薇、葉韋辰/台南市報導】從台南後壁火車站出來,沿著筆直的馬路前行,走入稻田。遊客們困惑著土溝村美術館究竟在哪裡,隨口向農民伯伯問路,農民伯伯毫不遲疑地回應:「這裡就是美術館啊!」辛勤耕作的農民們、在水牛腳邊來回踱步的白鷺鷥、隨手擺放在農舍角落的鋤頭、牛犁等農村傳統人、事、物就是土溝村美術館想要呈現的藝術。...
View ArticlePobono 一起號召社會大眾做公益
【記者賀道瀚、葉政勳/臺北市報導】鏗鏘有勁叫賣豆花的聲音你一定在街上聽過,但你知道賣豆花阿伯背後心酸的故事嗎,Pobono發現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他們發現弱勢的人通常都是沒有辦法為自己發聲的,於是他們在網路上創立了一個平台,透過在平台上寫一段文字,或拍一張照片,期望透過群眾的力量來幫助弱勢的人。...
View Article好伴共同工作空間 激盪創新想法
【記者賀道瀚、葉政勳/臺中市報導】人來人往的舊城區,以往是台中文化的集散地,如今隨著時間的過去,歷史文化逐漸被人們淡忘,而邱嘉緣、張珮綺兩個土生土長的台中人,為了重現過往台中文化城的美譽,於是在二O一三年十一月成立了好伴共同工作空間,提供一個共同工作的空間,吸引設計師、文字工作者、軟體工程師在一起工作,進而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運用所學...
View Article派趣APP 改變使用計程車的習慣
【記者賀道瀚、葉政勳/台南市報導】派趣創辦人趙友聖因為在高中時,曾經有過搭乘大眾交通系統不便的經驗,因此覺得要有更好的改進,而創辦了EzTaxi A+ Taxi 點對點叫車App,透過這個App,你只需要在手機上做幾個點選的動作,就能叫到離你位置最近,且符合你搭乘需求的計程車,讓你就算在交通尖峰的時間,也能輕易叫到計程車。 入選U-start計畫...
View Article優質概念零售商 推動環境教育
【記者賴郁薇、葉韋辰、賴亭吟/台中市報導】小朋友們專心地製作道具,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作品,成功捕獲到素有台灣生態殺手之稱的福壽螺。優質概念零售商創辦人李名偉,改變以往傳統的授課方式,藉由指導學員親手設計捕捉福壽螺的陷阱,或是以鳥為雛型的紙飛機,讓民眾能夠透過參與,實際了解環境教育的價值。 PCR帶領民眾從事環境教育體驗。(PCR提供)優質概念零售商創業概念草圖。優質概念零售商...
View Article小魚會種菜 種出都市農場
【記者戴恩加、黃彥齊/台北市報導】您可知,養魚不僅可以妝點室內環境、調養身心,還能拿來種菜嗎?近年來,面對食安及能源耗費議題,我國開始有人將國外的魚菜共生系統引進台灣,以環保手法種植無毒蔬果。在生活步調緊湊的台北市區中,一棟臨近南港火車站的大樓,便有業者以魚菜共生系統開闢都市農場,打造綠色空間,這裡是「城田魚菜共生推廣農場」。 魚菜共生 友善環境友善人體...
View Article募集二手鞋 送愛到非洲
【記者鍾佾錚、陳俊元/桃園市報導】家中穿不下、淘汰掉的舊鞋只能一袋袋地被丟掉嗎?「舊鞋救命」團隊透過網路的號召,將來自台灣各縣市的二手鞋送到非洲肯亞。發起人楊右任說,唯有讓非洲人民穿上鞋子,才能幫助其脫離沙蚤病所帶來的死亡。除了募鞋之外,「舊鞋救命」也販賣文具,將收益投入於運送時所需的貨櫃,與建造非洲學校的籌備資金,希望能夠增加教育機會,幫助非洲人民改善生活條件。 看見非洲的需要...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