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傅韻芳、江育綺/台北市報導】台灣動物平權促進協會(簡稱動平會)理事長林憶珊和秘書長萬宸禎邀請到攝影團隊,走訪全台十七個牧場做田野調查,拍攝動物在這些動物農場、表演場所受到的待遇,並剪輯為紀錄片。許多動物因為精神壓力而出現毛髮脫落、精神異常行為,他們盼紀錄片可以讓大眾不要再花錢滋養這些業者。
做田野調查 才能知道最真的情況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協會理事長林憶珊和秘書長萬宸禎兩人過去是關懷生命協會的同事,為了可以完成實際的「田野調查」,了解動物真正的處境,他們辭去工作,創辦台灣動物平權促進協會,在二O一四年暑假到全台十七個牧場,包括宜蘭宜農牧場、台中飛牛牧場、台南頑皮世界、高雄淨園農場等,做田野調查,拍攝動物在牧場中最真實的畫面。
選擇到牧場進行田野調查,是因為林憶珊和萬宸禎認為,要真正看到、瞭解動物的處境,就必須要做田野調查,「有田野調查,才會知道問題在哪裡,如果沒做,其實很多東西都不踏實,也難以往前走。」
一小時 上百名民眾等待擠奶體驗
秉持著「自己如果沒有看見真實情況,如何說服他人」的理念,林憶珊和萬宸禎親自走訪動物農場、動物表演場所,並請到導演朱利安‧富達克(Julian Furtak)、攝影師郭笑芸拍攝實況,再把所拍的照片、影片,剪輯為紀錄片「娛樂或者虐待」,片長十四分鐘。
內容包括猴子被要求穿衣服、吊單槓、踩在球上表演,剛生完小孩的羊媽媽、牛媽媽被迫和嗷嗷待哺的孩子分離,只為了讓遊客體驗「擠奶的樂趣」,萬宸禎說:「那時候我算一算開放擠奶的五六十分鐘內,就有上百名民眾在排隊」,遊客體驗完後,再將收集的「母乳」拿給小羊、小豬、小牛喝,萬宸禎說,有些小朋友還會為了好玩,故意把收集的母乳擠在小豬的臉上。
在走訪這些牧場時,其中有一個讓他們心痛的畫面是「旋轉真馬」,旋轉真馬也就是為了模仿「旋轉木馬」,把三匹馬兒的頭上都繫上鏈子,只要機器一按下去,三匹馬就必須按照規定的範圍旋轉,遊客則可以坐在馬背上享受乘馬的樂趣。當時林憶珊在那個場所待了一整天大約八個小時,他說,就在攝氏至少三十五度的夏天,那八個小時馬兒就一直走一直走,也沒有看見業者給馬吃東西、喝水。
而他們田調時,有一次看見羊駝因長時間受人類干擾,沒有休息,不支倒地,萬宸禎說:「那隻羊駝看起來就像快死掉了,我們告訴業者,業者卻回答,羊駝只是在睡覺啦!」
佯裝遊客拍攝 感覺猴子像是家暴兒童
其實有很多的畫面,他們並沒有放在紀錄片上,因為林憶珊和萬宸禎以及整個劇組都不斷地在討論,該如何「才能讓大家看得下去,不會太負面太血腥,且讓小朋友也可以看」,因此有些太過不堪入目的影像,並沒有放在紀錄片中,且考慮到現代受眾的觀看習慣,影片也沒有太長。
而在拍攝過程中為了取得最真實的畫面,他們的行動都相當低調,佯裝是一般的遊客,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爭端。萬宸禎說:「我們也有假裝是遊客上台和猴子拍照,而在猴子身旁,其實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牠們的害怕、不安、不快樂、抑鬱,像是受過家暴的小孩。」
在牧場中,被關在小小的牢籠裡,單調的生活,許多動物也出現異常行為模式,萬宸禎說,動物也會有精神病是有科學依據的,動物因為失去自由的沮喪還有被逼迫表演的精神壓力,讓牠們的皮膚惡化、毛髮脫落,有些動物則在籠裡不斷地啃食籠子,或在籠裡左右搖擺。「其實一般,若太靠近動物時,動物都會有防禦機制,但這些動物最後卻選擇服從了,我們猜想也許是牠們知道反抗的後果可能會受到更不人道地對待。」
與景興國中合作 盼學生「將心比心」
除此之外,動平會也和景興國中合作,並由導演陳正菁協助拍攝,製成「校園行動戲劇工作坊-動物不是娛樂」紀錄片。萬宸禎和景興國中教師賴姿君,帶領十三位學生設計小劇場,透過角色扮演,模擬農場裡動物的處境,如小豬被遊客拍照、拉扯觸摸,遊客故意丟東西騷擾動物,農場裡的羊、牛任人牽行、擠奶,而他們甚至輪流矇住眼睛,體驗任其他人隨意觸摸的感受。
萬宸禎說,其實動物的處境就像是矇住眼睛的人類,什麼也做不了、說不了,想逃、想離開卻沒有辦法。而許多的議題,如女權、廢奴、禁止童工的相關運動,至少都會有英勇的帶頭者去提倡,可是「動物沒有辦法說出來,那誰來為他們發聲?」他希望藉由和國中生合作,可以讓學生有將心比心的同理心,並透過國中生的經驗來告訴大家,「事實上所有人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去為動物發聲,而不是只有特定的動保團體。」
演出模擬劇後,對於動物的角色都有更深的感觸,其中一位參與演出的學生黃郁雯認為,人類不應該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動物的痛苦上,他說,在經歷模擬劇後,更能感受到動物的處境,黃郁雯原本就很愛護動物,但在體驗後,他覺得自己更能設身處地,而陳羽彤說,在眾多的體驗中,對於「矇住眼經讓人任意觸摸」的感受最深,覺得動物的處境其實是很沒有安全感的,「每個人都有身體的自主權,如果陌生人任意觸摸我們,我們一定會生氣,但是動物卻沒有辦法拒絕,真的很可憐。」
以小孩的口吻 喚起人類對動物的情感
而另一部由動平會和導演傅翊豪合作的紀錄片,「動物失樂園」當中,則訪問了三位分別為七歲、九歲、十一歲的小孩。其中九歲的瑄瑄因為媽媽的關係,家中認養了許多流浪貓狗,而有一回她知道學校的野狗被送去收容所後,就和媽媽一同去把狗狗救出來,在紀錄片的訪問中,萬宸禎問萱萱是如何分辨出「她救的狗就是在學校看見的那隻?」瑄瑄回答:「看到這隻狗狗的時候,就覺得牠很可愛,把牠的樣子都記下來了,而且牠的屁股比較白一點,鼻子比較淺一點。」
萱萱也說有一次戶外教學的時候,大家在比賽撈魚,有兩隻魚已經死掉了,浮在水上,「如果我是魚,我會覺得很痛啊!覺得人類為什麼要這樣摔我們。」
林憶珊、萬宸禎以及傅翊豪,其實是希望藉由拍攝小孩和動物的互動,以及小朋友「最直接、最純真、最憐憫」的說法,讓觀眾可以看見,小朋友是看得出動物主體性的,就像瑄瑄可以分辨出自己救的狗和其他狗狗的不同,並藉此喚醒人類喜愛動物的天性以及慈悲的心。
「而這三部紀錄片,「娛樂還是虐待」、「動物不是娛樂-校園行動工作」、「動物失樂園」,十二月十三日在台北光點華山舉行首映會,邀請到導演侯孝賢、作家朱天心、紀錄片導演等人一起參與座談,之後也陸陸續續舉辦二十多場全台巡演的座談,希望喚起民眾對動物的尊重。
動物有感知 人類需給予尊重
為動物發聲的過程,並不容易,萬宸禎說,確實常常會覺得心很累、身體也很累,「但是想到動物還在受苦的處境,這就是我努力的動力。」
而這一份對動物的愛與關懷,則來自她童年的記憶,她說,「印象中在還沒上小學之前,就很常和媽媽一同照顧被棄養的小狗小貓,也許大家認為是動物需要我,但我更覺得是我需要牠們,因為牠們陪伴了我。」
而一路上並肩作戰的同伴、越來越多關心這個議題的人,也是萬宸禎走下去的動力。他說,人與動物皆擁有平等權利,每一個人都不應被當作他人的財產,也唯有人類開始尊重動物,不把動物當做財產以及使用資源,「社會正義與道德價值才能真正地被彰顯與實現。」
林憶珊和萬宸禎,最希望的就是透過紀錄片真正的去改變這樣的生態,「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改變些什麼,如果大家不入園消費,業者無利可圖,就不會有這樣的行業繼續存在。」
林憶珊也說,看動物表演是許多人童年的快樂回憶,因此長大成家後,往往會想讓自己的小孩經歷這種快樂,但是卻忘了其實這些都在違背動物的生長方式,「動物是有感知的,牠們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必須給予尊重,而不是什麼都以『人』為主。」
延伸閱讀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協會
遊客短暫駐足是牠一輩子的囚禁!紀錄片揭動物苦難
「動物不是娛樂三部曲」預告片
秘書長萬宸禎表示,希望透過三部紀錄片,讓大家瞭解動物在娛樂場所的處境。 |
做田野調查 才能知道最真的情況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協會理事長林憶珊和秘書長萬宸禎兩人過去是關懷生命協會的同事,為了可以完成實際的「田野調查」,了解動物真正的處境,他們辭去工作,創辦台灣動物平權促進協會,在二O一四年暑假到全台十七個牧場,包括宜蘭宜農牧場、台中飛牛牧場、台南頑皮世界、高雄淨園農場等,做田野調查,拍攝動物在牧場中最真實的畫面。
選擇到牧場進行田野調查,是因為林憶珊和萬宸禎認為,要真正看到、瞭解動物的處境,就必須要做田野調查,「有田野調查,才會知道問題在哪裡,如果沒做,其實很多東西都不踏實,也難以往前走。」
一小時 上百名民眾等待擠奶體驗
秉持著「自己如果沒有看見真實情況,如何說服他人」的理念,林憶珊和萬宸禎親自走訪動物農場、動物表演場所,並請到導演朱利安‧富達克(Julian Furtak)、攝影師郭笑芸拍攝實況,再把所拍的照片、影片,剪輯為紀錄片「娛樂或者虐待」,片長十四分鐘。
圖為小朋友為了好玩,故意把母乳擠在小豬臉上。(圖為動平會走訪牧場時拍攝到的畫片) |
內容包括猴子被要求穿衣服、吊單槓、踩在球上表演,剛生完小孩的羊媽媽、牛媽媽被迫和嗷嗷待哺的孩子分離,只為了讓遊客體驗「擠奶的樂趣」,萬宸禎說:「那時候我算一算開放擠奶的五六十分鐘內,就有上百名民眾在排隊」,遊客體驗完後,再將收集的「母乳」拿給小羊、小豬、小牛喝,萬宸禎說,有些小朋友還會為了好玩,故意把收集的母乳擠在小豬的臉上。
牧場裡的「旋轉真馬」,頭上都被繫上鏈子,必須不斷走動,讓遊客體驗乘馬的樂趣。(截自「娛樂或者虐待」紀錄片) |
在走訪這些牧場時,其中有一個讓他們心痛的畫面是「旋轉真馬」,旋轉真馬也就是為了模仿「旋轉木馬」,把三匹馬兒的頭上都繫上鏈子,只要機器一按下去,三匹馬就必須按照規定的範圍旋轉,遊客則可以坐在馬背上享受乘馬的樂趣。當時林憶珊在那個場所待了一整天大約八個小時,他說,就在攝氏至少三十五度的夏天,那八個小時馬兒就一直走一直走,也沒有看見業者給馬吃東西、喝水。
而他們田調時,有一次看見羊駝因長時間受人類干擾,沒有休息,不支倒地,萬宸禎說:「那隻羊駝看起來就像快死掉了,我們告訴業者,業者卻回答,羊駝只是在睡覺啦!」
佯裝遊客拍攝 感覺猴子像是家暴兒童
其實有很多的畫面,他們並沒有放在紀錄片上,因為林憶珊和萬宸禎以及整個劇組都不斷地在討論,該如何「才能讓大家看得下去,不會太負面太血腥,且讓小朋友也可以看」,因此有些太過不堪入目的影像,並沒有放在紀錄片中,且考慮到現代受眾的觀看習慣,影片也沒有太長。
而在拍攝過程中為了取得最真實的畫面,他們的行動都相當低調,佯裝是一般的遊客,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爭端。萬宸禎說:「我們也有假裝是遊客上台和猴子拍照,而在猴子身旁,其實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牠們的害怕、不安、不快樂、抑鬱,像是受過家暴的小孩。」
許多動物因被關在狹小的空間中,而產生精神疾病、皮膚惡化、毛髮脫落等問題。(截自「娛樂或者虐待」紀錄片) |
在牧場中,被關在小小的牢籠裡,單調的生活,許多動物也出現異常行為模式,萬宸禎說,動物也會有精神病是有科學依據的,動物因為失去自由的沮喪還有被逼迫表演的精神壓力,讓牠們的皮膚惡化、毛髮脫落,有些動物則在籠裡不斷地啃食籠子,或在籠裡左右搖擺。「其實一般,若太靠近動物時,動物都會有防禦機制,但這些動物最後卻選擇服從了,我們猜想也許是牠們知道反抗的後果可能會受到更不人道地對待。」
與景興國中合作 盼學生「將心比心」
紀錄片中學生扮演成小豬,被遊客拍照、拉扯觸摸,體會農場動物的心情。(截至「校園行動戲劇工作坊-動物不是娛樂」紀錄片) |
除此之外,動平會也和景興國中合作,並由導演陳正菁協助拍攝,製成「校園行動戲劇工作坊-動物不是娛樂」紀錄片。萬宸禎和景興國中教師賴姿君,帶領十三位學生設計小劇場,透過角色扮演,模擬農場裡動物的處境,如小豬被遊客拍照、拉扯觸摸,遊客故意丟東西騷擾動物,農場裡的羊、牛任人牽行、擠奶,而他們甚至輪流矇住眼睛,體驗任其他人隨意觸摸的感受。
萬宸禎說,其實動物的處境就像是矇住眼睛的人類,什麼也做不了、說不了,想逃、想離開卻沒有辦法。而許多的議題,如女權、廢奴、禁止童工的相關運動,至少都會有英勇的帶頭者去提倡,可是「動物沒有辦法說出來,那誰來為他們發聲?」他希望藉由和國中生合作,可以讓學生有將心比心的同理心,並透過國中生的經驗來告訴大家,「事實上所有人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去為動物發聲,而不是只有特定的動保團體。」
演出模擬劇後,對於動物的角色都有更深的感觸,其中一位參與演出的學生黃郁雯認為,人類不應該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動物的痛苦上,他說,在經歷模擬劇後,更能感受到動物的處境,黃郁雯原本就很愛護動物,但在體驗後,他覺得自己更能設身處地,而陳羽彤說,在眾多的體驗中,對於「矇住眼經讓人任意觸摸」的感受最深,覺得動物的處境其實是很沒有安全感的,「每個人都有身體的自主權,如果陌生人任意觸摸我們,我們一定會生氣,但是動物卻沒有辦法拒絕,真的很可憐。」
以小孩的口吻 喚起人類對動物的情感
而另一部由動平會和導演傅翊豪合作的紀錄片,「動物失樂園」當中,則訪問了三位分別為七歲、九歲、十一歲的小孩。其中九歲的瑄瑄因為媽媽的關係,家中認養了許多流浪貓狗,而有一回她知道學校的野狗被送去收容所後,就和媽媽一同去把狗狗救出來,在紀錄片的訪問中,萬宸禎問萱萱是如何分辨出「她救的狗就是在學校看見的那隻?」瑄瑄回答:「看到這隻狗狗的時候,就覺得牠很可愛,把牠的樣子都記下來了,而且牠的屁股比較白一點,鼻子比較淺一點。」
萱萱也說有一次戶外教學的時候,大家在比賽撈魚,有兩隻魚已經死掉了,浮在水上,「如果我是魚,我會覺得很痛啊!覺得人類為什麼要這樣摔我們。」
林憶珊、萬宸禎以及傅翊豪,其實是希望藉由拍攝小孩和動物的互動,以及小朋友「最直接、最純真、最憐憫」的說法,讓觀眾可以看見,小朋友是看得出動物主體性的,就像瑄瑄可以分辨出自己救的狗和其他狗狗的不同,並藉此喚醒人類喜愛動物的天性以及慈悲的心。
「而這三部紀錄片,「娛樂還是虐待」、「動物不是娛樂-校園行動工作」、「動物失樂園」,十二月十三日在台北光點華山舉行首映會,邀請到導演侯孝賢、作家朱天心、紀錄片導演等人一起參與座談,之後也陸陸續續舉辦二十多場全台巡演的座談,希望喚起民眾對動物的尊重。
動物有感知 人類需給予尊重
為動物發聲的過程,並不容易,萬宸禎說,確實常常會覺得心很累、身體也很累,「但是想到動物還在受苦的處境,這就是我努力的動力。」
而這一份對動物的愛與關懷,則來自她童年的記憶,她說,「印象中在還沒上小學之前,就很常和媽媽一同照顧被棄養的小狗小貓,也許大家認為是動物需要我,但我更覺得是我需要牠們,因為牠們陪伴了我。」
而一路上並肩作戰的同伴、越來越多關心這個議題的人,也是萬宸禎走下去的動力。他說,人與動物皆擁有平等權利,每一個人都不應被當作他人的財產,也唯有人類開始尊重動物,不把動物當做財產以及使用資源,「社會正義與道德價值才能真正地被彰顯與實現。」
林憶珊和萬宸禎,最希望的就是透過紀錄片真正的去改變這樣的生態,「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改變些什麼,如果大家不入園消費,業者無利可圖,就不會有這樣的行業繼續存在。」
林憶珊也說,看動物表演是許多人童年的快樂回憶,因此長大成家後,往往會想讓自己的小孩經歷這種快樂,但是卻忘了其實這些都在違背動物的生長方式,「動物是有感知的,牠們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必須給予尊重,而不是什麼都以『人』為主。」
延伸閱讀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協會
遊客短暫駐足是牠一輩子的囚禁!紀錄片揭動物苦難
「動物不是娛樂三部曲」預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