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社 高品質毛筆突破夕陽產業
【記者徐千雯、林冠瑩/新北市報導】位於新北市三重區,有一間名為「文山社」的毛筆工坊,老闆陳耀文以精湛和純熟的手藝,製作出一支支品質精良的毛筆。投入毛筆產業幾十年的他,不僅四處尋找毛料,更花許多時間看字帖、畫冊,研究不同字體用筆的重點,也因此有與藝術家接觸的機會,從而培養出職業的樂趣。現在更致力於推廣毛筆,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認識毛筆。 毛筆堆中成長...
View Article人道飼養不壓迫 有機農法來養雞
【記者黃怡榕、施辰儒/台北市報導】隨著大眾逐漸開始了解到環境保育的重要性,推廣有機的概念也越來越盛行,多數人開始種植有機蔬菜,但你有想過用有機的方式來養雞嗎?亞洲植產投入有機畜產,以有機的農作物作為飼料,擴大雞隻的活動範圍,不只讓牠們活得健康自在,也能讓消費者吃到無污染的食物。 需求減少風氣改變...
View Article李昌珍 用藝術說慰安婦的故事
【記者鍾岱君、李珮綺/台北市報導】牆上掛著一個個寫著日文名字的名牌,進到狹小的房間,只有一張木板床、一件日本和服和一條白色毛巾。在「慰安婦‧招募」國際人權特展中,藝術家李昌珍根據史實文獻,重現「慰安所」的真實樣貌,希望大眾正視慰安婦議題不只是歷史課本的一章,應該記取歷史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View Article記憶滋味 廢棄木材化身造型板凳
【記者徐千雯、林冠瑩/新北市報導】以「記憶的滋味」餅乾造型板凳獲得二○一○年台灣工藝競賽首獎的吳宜紋,目前以自創品牌「even」成立一人工作室,以均衡的概念、天然的材料製做產品,不論是構想、取材、製作等,全都由她一手包辦。即便成本較高,她仍堅持以手工,以及廢棄的木料,製作出獨一無二的產品。而她所製作的產品都有其背後的涵義,除了關心自然外,還有一份童趣在,並講求實用性,更有著「完成一件作品就種一棵樹」...
View Article陳振芳香舖 致力「振香」與創新
【記者徐千雯、林冠瑩/台北市報導】自古以來燒香拜佛一直是台灣人很重要的習俗,但是對於「香」卻沒有太多的了解,這樣的一個傳統產業,面對時代潮流的變化,該如何保存其傳統價值,又能符合大眾的需求呢?在台北市有一間製香的百年老店,由第三代老闆陳盈州經營,保持傳統製程,研發新元素並創新製作健康和環保的好香,並且希望能透過「振香運動」,以提升現代人對於香的人文素養。陳振芳香鋪創立於一九○一年,創始人為陳塗先生,...
View Article埔頂國小「有樂米」 凝聚社區與學校
【記者柯伶穎、林昱均/桃園縣採訪報導】「低頭彎腰以最謙卑的姿勢前進,手插秧、巡巡水、勤除草、合鴨放,小小稻農一抹微笑歡喜滿足。」有機稻作「有樂米」的包裝上幾句話道出了這包米的生產過程,桃園縣新屋鄉埔頂國小推動的學童種稻體驗活動進入第五年,現在已經成為學校的本位課程,每年種稻、收割更是整個埔頂村的大事。 有樂米做愛心...
View Article彩繪出國際外交 度假兼社區營造
【記者柯伶穎、林昱均/雲林縣報導】一般大家印象中的志工工作,是在教導小朋友、或照顧老人等服務。不過雲林縣的海口社區的志工服務有點不一樣,社區每年推廣的國際彩繪志工營,邀請國內外志工為漁村彩繪牆壁,還能撈文蛤、收集蚵貝、騎腳踏車看夕陽,輕鬆又好玩。身為社區理事長兼任台西藝術協會會長的丁仁桐說,「每次辦營隊都像在度假,我覺得真的很好玩 !」 萬事起頭難...
View Article鍾肇政文學館 傳承客家文化精神
【記者姜彥竹、陳庭毅/桃園縣報導】提起鍾肇政,也許不是每個人都熟悉,但說到他的作品《魯冰花》,確實家喻戶曉,多數人還能哼兩句主題曲:「我知道,半夜的星星會唱歌……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位於桃園縣龍潭鄉的客家文化館,設置「鍾肇政文學館」,做為客家文學代表,讓民眾了解其生平及創作,並從中體會日治及戰後台灣人民的生活狀況與鄉土精神。...
View Article小貝殼香皂 讓自閉兒把愛傳出去
【記者林之耀、顏大惟/台北市報導】休息時間快樂的唱著「妹妹背著洋娃娃」,歡樂的歌聲洋溢在空氣中,這裡是位於台北市酒泉街「小貝殼工作坊」的工作室,自閉症兒每天就是在這裡準時上班,並運用自己的雙手來製作出許多具有不同香氣的手工香皂。 幫助自閉兒...
View Article將大愛傳給地球 大愛紗做到了
【記者林之耀、顏大惟/新北市報導】只要對著自動販賣機投下硬幣,就可以馬上享用到一瓶冰冰涼涼的瓶裝飲料,但是在喝完飲料後,你是否有把遺留下來的寶特瓶好好做資源回收呢?回收而來的寶特瓶用途非常多,其中「大愛感恩科技」便是利用獨家的技術將寶特瓶轉變成紗線,並利用紗線製作出許多紡織品。發揮創意的同時,也兼顧到了永續共生的概念。...
View Article不只減少污染 也要穿得時尚又健康
【記者黃怡榕、施辰儒/台北市報導】顛覆大眾對有機棉的刻板印象,Ian Design將趣味Interesting、藝術Art、天然Nature作為品牌的核心,讓向來簡單、樸素的有機棉,經過抽象的設計巧思和無毒的印染過程,也能成為兼具環保和有型的時尚單品。 不再是設計機器 創品牌做有機棉Ian...
View Article信鴿法國書店 台灣唯一法文書店
【記者姜彥竹、陳庭毅/台北市報導】隱身在台北市松江路巷弄中的 Librairie Le Pigeonnier 信鴿法國書店,是台灣第一家法文書店,透過和法國相關的書籍與活動等,致力於台法文化交流,將法國生活與文化的每一面向呈現給台灣人。 促進台法文化交流...
View Article輔大織品愛衣計畫 送愛加爾各答
【記者杜梵/新北市報導】在不停運轉的縫紉機中逐漸成形的衣服有著輕便的布料,後開式的方便穿脫設計,與清新的碎花圖案,這是輔大織品的學生們與輔大海外志工聯盟合作,替印度加爾各答垂死之家中的病危患者所親手製作的衣服。這些衣服沒有繁複的設計與絢麗的花樣,卻能讓學生們的愛心飄洋過海,送到遙遠的印度。輔大志工 服務垂死之家位於印度加爾各答的垂死之家(Home for the Dying...
View Article安心穿上有機棉 保護環境拒農藥
【記者黃怡榕、施辰儒/台北市報導】看到有機兩個字,一般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農產品,但是其實每個人身上穿的衣服也能結合有機的概念,以不造成污染的製作方式保護環境。藍天大地拒絕使用農藥和化學藥劑,以有機棉製作服飾,不只讓消費者能夠安心穿上無毒的衣物,更能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傷害。 科技總會被淘汰...
View Article中原大學「山盟海Seal」 促立法救海豹
【記者杜梵/宜蘭縣報導】海豹油因被聲稱具有保健功效而成為台灣熱門的保健食品之一。但事實上海豹油的來源是以相當殘忍的活剝方式取得。中原大學企管系與商業設計系和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合作,推出了「山盟海Seal」計畫為海豹發聲。以行動劇、宣傳影片喚起民眾的響應,並與立委聯繫合作推動法案,成功的使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禁售海豹油的國家。 關懷動物 推動計畫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The...
View Article共同抵制假新聞 拒當「謠言」受害者
【記者徐可容、鍾怡╱台北市報導】隨著網路的蓬勃發展,網友們分享傳遞資訊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雖然讓多數人落實了「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這句話,但不能確保所吸收獲取的新聞資訊都是正確的。網路的世界真假難辨,「新聞小幫手」發現這個問題,讓全民一同揪出錯誤或有爭議性的新聞,還原事情爭相。 自製瀏覽器外掛 監測問題新聞「新聞小幫手」創辦人Ronny...
View Article咱誌 創作與分享的獨立雜誌
【記者黃于庭、魏珮帆/台北市報導】「就算是一張紙也可以算是獨立發行的刊物,包括你在生活中紀錄的任何東西,《咱誌LET’S ZINE》就是集結了許多創作者生活中的記錄。」《咱誌LET’S ZINE》的發行人張宗舜說,LET’S ZINE的命名是有原因的,他為這本雜誌下了一個標語「LET’S ZINE;THAT'S LIFE.」簡單說明生活隨處充滿藝術與創作。...
View Article北醫大楓杏團 澎湖義診助居民
【記者杜梵/台北市報導】台北醫學大學楓杏青年服務團成立於一九九七年,最初以舉辦高中醫學營為主。如今除了醫學營之外,他們每年暑假前往澎湖為當地的數個村落村民進行義診和衛教宣導,協助了當地醫療設備不足的偏鄉村落地區,同時也替當地的國小和高中學生舉辦營隊,提供醫療相關知識,至今邁入第四年,已為眾多的澎湖居民提供幫助。 楓杏醫學團...
View Article打破主流 社運議題與音樂激盪
【謝佩珊、楊婷華/議題導讀】音樂可否反應社會現實、傳遞社會正義價值?在國外,六○年代民權運動代言人巴布狄倫,即以民謠歌曲抗議社會議題聞名;台灣近年來大量樂團與獨立音樂人亦開始將社會議題融入於樂曲中,將自身對於該議題的想法、意見表述於詞曲間,以喚醒閱聽大眾省思。回顧二○一三年,無疑是臺灣社會運動十分沸騰的一年,自三月份的反核大遊行;八月初眾人套上白衫齊聚凱達格蘭大道「萬人送仲丘」活動;延燒至八月後期的...
View Article宜蘭行健村 實踐有機夢想
【記者蕭祺軒、江昱賢/宜蘭縣報導】來到宜蘭縣三星鄉,這裡除了遠近馳名的三星蔥以外,還有一個在地人用心經營的行健有機夢想村,他們希望可以用他們對於有機的堅持,給自己以及顧客一個健康的保證,可以讓三星這塊土地更美好。 不要再聞到農藥 決心加入有機...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