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混障綜藝團 演繹出另一種生命教育

$
0
0

    

【記者劉兆為、吳盈萱/台北市報導】「混障綜藝團」是一群身障者用表演來證明自己努力的經典之作,透過表演和演講,傳遞另一種生命教育。在團長劉銘的策劃下,讓各種障別的人們舞動起來,成為台灣數一數二的表演團體,每年演出逾百場。




混障綜藝團的成員需要會些簡單手語以便和聽障成員溝通。   攝影/劉兆為

混障綜藝團 帶給人心正向震撼

在二○○四 年,混障綜藝團團長劉銘成立了一個跨越多重障礙的表演團體「混障綜藝團」,所有演出者都是身障人士,雖然部分表演不太可能和專業演出者有同樣的技術水準,但他們堅持以藝術要求自己做到完美。因此演出前,總會召開工作會議,進行事前規劃。每一場演出都必須考慮觀眾的組成,規劃適合的演出人員、項目和演出的方式,以最好的呈現來要求自己,達到演一場活一場。

劉銘笑著說,當初綜藝團取名「混障」,乍聽好像在罵人「混帳」,但其實是「混合各種障別」的簡稱。他們用自我解嘲的方式,樂觀面對自己。綜藝團的演出形式包括歌唱、樂團、默劇、輪標舞和特技等,讓觀眾看到他們樂觀開朗的正面態度。劉銘說,以前身心障礙者大多會認為自己是社會的負擔,但透過這種表現感動觀眾,卻變成社會的資產,這是混障綜藝團最大的價值和意義。

「混障綜藝團」每年也能出一百多場表演,對於一個表演團體來說,場次才是王道。這些身心障礙者的演出,帶給民眾的震撼是那些已經成功的演講者無法做到的,這也讓綜藝團各地表演邀約不斷,有來自企業、社福團體、學校等等。而在混障綜藝團中,也有三位成員曾經獲得十大傑出青年獎的殊榮,分別為劉銘、劉麗紅和郭韋齊。

王蜀蕎縱使身體不完美,也能自信熱舞。   攝影/劉兆為

走過十年 淬煉出更精華的演出

今年是混障的十周年,走過十年,不論是團員和團體,也都達到某一個成熟狀態。劉銘表示,這可能就是職場所稱的「黑色隧道」,通常都要經過十年以上,才能夠累積出一些能力和專業。所謂經典之作,就是台下的觀眾完全被台上的表演者吸引感動,展現出動如脫兔,靜如處子的情形。他們也期許每一場的演出,都當成自己的一個挑戰,都能夠創造一場又一場的「經典之作」。

混障綜藝團最常表演的地方是學校,以前的演出以演講為主,但學生總是無法專心,甚至打起瞌睡,達不到舉辦生命教育的初衷。後來經過調整,混障用詼諧幽默的表演方式,把人生道理包裝在戲劇和音樂中,終於獲得了學生熱切感動的掌聲,也讓學生更願意專注傾聽台上身障表演者的人生經歷。藉由了解身心障礙者的不便和故事,減少校園霸凌和歧視的可能。

表演默劇的陳濂僑(圖右)與榮富國小的學生互動表演。    攝影/劉兆為

混障表演者  障礙無法阻止散發光輝

混障的表演練習都是成員各自進行,其間也會遇見很多問題,負責表演音控的魏陳良說:「像溝通是一個問題,想像一位聽障和一位視聽障他們要如何溝通?答案是無解,必須要有一位中介人通過手語和轉達才能溝通。」是以,培養溝通是混障綜藝團的必修課,要如何幫助坐輪椅的人下階梯、如何用手語進行溝通等,都是需要時間和每位成員之間的包容去培養。

豎笛表演者胡清祥本身是視障者,入團前曾覺得視障很不方便。但加入混障綜藝團後,他發現眼睛不方便只是小毛病,自己好手好腳,可以自如的生活,這也讓他學會更珍惜生命。每次的表演都是一種學習,像他在老人院表演完後,心中莫名的震撼。他說,雖然自己目不能視,但至少能夠跑步、上台表演,但是老了之後會不會只能蝸居在安養院中?這也激勵他要在年輕時,要對這個社會做出更多奉獻、付出,以免未來想做時什麼都做不了。


延伸閱讀

專業「混障」 演出生命感動

自有一套 小提琴盲師遍桃李

截肢鬥士克服困難 夢想比誰都大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隨行摺摺杯 環保好收納

$
0
0

     

【葉舜欣、張絲雨/台北市報導】近年來環保議題備受重視,許多飲料店都會張貼民眾自帶杯子便可享有折扣的公告。但是,不好收納的隨行杯也讓民眾寧可多付兩三元,也不願意隨身攜帶杯子。於是,發明家陳忠郁決定將隨行杯「摺」起來,響應環保,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FoldnFold福爾福無限創意有限公司創辦人陳忠郁發明了環保好收納的摺摺杯。攝影/張絲雨

半百創業 歷經三年才成功
陳忠郁畢業於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後的他進入了資訊工程領域,透過自行研究學習程式設計,從基層到總經理,一直打滾了將近二十年。但高處不勝寒,在經歷一次人員異動後,他失業了。

一次機緣巧合之下,陳忠郁去到了北投圖書館,口渴的他找到了一台飲水機,想要喝點水時,發現飲水機並沒有預備紙杯,而他剛好忘了自備隨行杯。在無計可施之下,陳忠郁只好直接用手接水來喝,結果弄得滿地都是水,甚至打濕了鞋子,十分狼狽。

回到家,陳忠郁開始思考,「為什麼杯子不能摺,要是有個杯子可以摺起來那該多方便。」有了這樣的發想,他變成立了FoldnFold福爾福無限創意有限公司,開始著手設計環保「摺摺杯」,構思該如何才能將杯子摺到盡可能的不佔空間,方便收納與攜帶。

摺摺杯有8oz、16oz、20oz三種不同的尺寸。   攝影/張絲雨

陳忠郁說:「念什麼科系不重要,我們也不要被所學的科系框住,必須試著往多元方面學習。」原本唸中文系的他對於設計的經驗少之又少,但是為了節省人力資源成本,他只好自己買書專研鑽研如何製作3D建模的圖檔。

陳忠郁表示,要想將設計圖變成實際的產品,必須要先讓工廠開模具試模,把樣本先做出來。但由於摺摺杯非常薄,經常會試模失敗,他前後換了三家工廠,投資了將近四百萬,歷經三年的黑暗,才成功製作摺摺杯。

聚丙烯搭配摺的概念 響應環保

摺摺杯的設計概念是上圓下方,把原本是圓形的杯低設計成方形,只要從杯子底部向內摺,就能夠將杯子摺成薄薄一片,方便收納。容量最小的杯子甚至可以摺成信用卡的大小,放到專屬的卡夾裡。

陳忠郁表示,最初的想法是將杯子底部設計成圓錐形,如同冰淇淋筒一樣,然後再將底部往內摺。但是考慮到杯子的容量會因此減少三分之一,他就放棄了這個設計。
陳忠郁示範如何打開16oz或20oz的咖啡杯。    攝影/張絲雨

為了讓摺摺杯符合環保的理念,又可以耐熱,陳忠郁選擇了塑膠原料PP聚丙烯來製作。另外PP聚丙烯符合美國FDA食品安全規範,不含塑化劑,因此也杜絕也了食品安全的問題。

「如果使用能夠分解的塑膠製作,那麼產品大概只能夠使用一次。但是環保用品必須要能夠重複使用,所以就不能選擇能夠分解的材料製作。」陳忠郁表示,如果清洗與收納的方式正確,那麼摺摺杯就能夠重複被使用將近萬次。
最小的摺摺杯摺起來後和信用卡一般大小,甚至可以裝進專屬的卡夾裡。   攝影/張絲雨

輔大公共事務室曾經向陳忠郁購買一批摺摺杯作為紀念品贈送校友或外賓。主任吳紀美自己也有使用摺摺杯,她說:「比起隨行杯來說,它就很輕,要用的時候再打開來就好,也可以摺成扁扁的,收在女生的包包裡十分方便。」

陳忠郁表示,目前摺摺杯的銷量已經達到五萬。摺摺杯寄賣店家的資深店員Sid則表示,摺摺杯的銷量非常好,曾經也有腳踏車路跑等等活動的主辦單位直接向他們購買一整批。

摺疊碗取代泡麵碗 以節省成本

如今人人都愛吃泡麵,泡麵可以說是已經融入了大家的生活當中,但同時也因為泡麵消耗了許多不必要的資源成本。於是,除了摺摺杯,陳忠郁也把摺摺杯的尺寸進行更改,設計了摺疊碗。他希望未來可以利用相同的概念,讓摺疊碗取代泡麵碗。

「其實一箱泡麵裡,有百分之七十裝的都是空氣,所以當一輛卡車在運輸泡麵時,就在無形中運輸了百分之七十的空氣,這個運輸成本是非常不必要的。」陳忠郁表示,如果泡麵改成袋裝的形式出售,然後將摺疊碗連同醬料包一起放入泡麵袋裡,就可以節省許多運輸成本,又可以回收再利用,一樣能夠保有環保理念。

但是,陳忠郁表示,目前需要等到摺摺杯的概念更加普遍後,泡麵廠商才有可能考慮適用摺疊碗。


延伸閱讀

分享設計新價值 為環境盡一份力

咖啡廢渣變新衣 紡織廠走出新路

綠領工作坊 建築業的健康維他命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氣喘照護裝置 幫助患者緊急求助

$
0
0

    

【記者吳佩蓁、蘇冠瑜/台北市報導】對氣喘患者來說,季節交替期間氣溫變化大,加上近年空氣汙染嚴重,易增加氣喘發生率。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林詣翔、創新設計研究所學生倪僑駿、林季弘、詹捷夫設計Asthma Caregiver全方位氣喘照護裝置,整合支氣管擴張劑與緊急求救系統,為患者提供更好的照護。



氣喘照護3.jpg
林詣翔、倪僑駿、林季弘、詹捷夫設計Asthma  Caregiver氣喘照護裝置。    林詣翔提供

為幫助家人 設計氣喘照護裝置

林詣翔說:「我的家人本身是氣喘患者,半夜常常因為溫差變化大,造成氣喘病發。」看到家人受氣喘所苦,林詣翔一直希望能設計出氣喘照護的產品,因此,他和倪僑駿、林季弘、詹捷夫一起設計氣喘照護裝置。

團隊開始調查氣喘患者的需求,林詣翔表示,而目前氣喘相關產品大多都是藥物、噴劑,缺乏全方位照護氣喘患者的產品。詹捷夫表示,一開始收集了許多氣喘相關資料,經過多次討論如何提供氣喘患者全天的照護,才設計出整合氣喘患者需求的照護裝置。

結合物聯網與緊急求助系統 24小時照護患者

Asthma  Caregiver全方位氣喘照護裝置,是家用裝置設計安置在床頭,方便患者夜間求救,設有緊急按鈕,可連結緊急求救系統;並附有空氣清淨器,穩定家中的空氣品質,結合智能支氣管擴張劑,可以讓患者外出使用。與傳統擴張劑不同的地方是,智能支氣管擴張劑可以顯示擴張劑的剩餘藥量,並內建GPS功能,若患者發生緊急情況,按壓擴張劑次數過多,可以透過GPS定位系統找到患者所在處並提供緊急救援;回到家中,只需要將智能支氣管擴張劑放回氣喘照護裝置,就能自動補充藥劑與電力。
氣喘照護.jpg
智能支氣管擴張劑可顯示目前剩餘藥量,提醒患者補充藥劑。   攝影/吳佩蓁
氣喘照護裝置還結合物聯網的概念,在家中,可以透過氣喘照護裝置的螢幕看到室內、外的空氣中的溫度、濕度、懸浮微粒指數,與提供就診和發病紀錄、線上看診功能;在戶外,則可以透過手機APP看到一樣的資訊。
氣喘照護5.jpg
氣喘照護裝置結合物聯網概念,提供患者二十四小時的照護。   攝影/蘇冠瑜

盼與廠商合作使產品商品化

「其實這個設計已經構想久了,剛好有SIGMU創意智慧生活競賽,推動我們去把這個設計做出來。」林詣翔說。二〇一五年中興保全集團舉辦第二屆SIGMU創意智慧生活競賽,當初團隊想到氣喘照護裝置能與中興保全配合,建立求救系統,提供氣喘患者全方位的照護,甚至未來能有機會進行合作。因此,團隊才開始著手設計氣喘照護裝置,也透過這個比賽得到許多回饋,提高作品的完整度。
氣喘照護2.jpg
詹捷夫(左)、林詣翔(右)希望未來能有廠商將氣喘照護裝置商品化。 攝影/吳佩蓁

林詣翔表示,未來希望能與廠商合作,因應使用者需求與廠商專業進行產品修改,最終目的還是希望讓Asthma  Caregiver全方位氣喘照護裝置能夠商品化,才能實際幫助到需要的人。


延伸閱讀

智慧衣 提高長者生活品質

Hear me 盲人錄音無煩惱

指尖虹 用觸摸感受色彩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六腳新世代青年 網路傳承百年廟宇文化

$
0
0

    

【記者陳宥畬、王芸樣/嘉義縣報導】嘉義縣六腳鄉青年楊雅婷,離鄉背井到外縣市念書時才發現,自己所熟知的故鄉卻沒有人聽過。驚訝與難過之餘,她開始透過網路,行銷六腳百年的廟宇文化及傳統,透過臉書粉絲團,除了讓更多人看見六腳外,也凝聚許多到外地打拚的六腳人,在粉絲團上分享著自己所知的六腳故事。簡單的粉絲團,凝聚起大家的感情,也追溯出許多沒被記錄的歷史故事。


目前正在臺北攻讀研究所的楊雅婷,透過網路把家鄉嘉義六腳鄉的廟宇文化發揚光大。   攝影/王芸樣

熟悉的故鄉卻比想像中更無名

目前正在台北攻讀研究所的楊雅婷,同時也是「六腳順天宮李府千歲東營大將軍」粉絲團創辦人,當初與兩個弟弟離鄉背井到外縣市念書,每當說到「來自哪裡」時,從來沒有一個人知道「六腳」在哪裡,但換一種方式說,「我們在北港再下來一點」或是「我們在朴子再上去一點」,沒想到大家就都知道它的位置了。大家都知道北港與朴子的地理方位,卻單單沒聽過六腳,讓從小在六腳長大的他們十分震驚。

楊雅婷說,曾經問別人為什麼知道北港及朴子,卻不知道六腳?大家的回答普遍都是,「因為他們的廟很有名呀!」楊雅婷說,其實他們順天宮下的東營大將軍府也曾經非常風華。

東營大將軍府在六〇到八〇年代,每到聖誕千秋時,信眾來還願的戲棚可是以百起跳。甚至有一年繞境遇上大選,報紙還特別刊登「請先投票再參與繞境」的文章,可見當時的東營大將軍府是台灣民眾多麼重要的信仰中心。但隨著時光流逝,台灣的生活圈逐漸北移,對於這種傳統文化漸漸地不再那麼重視。

各路好手齊相助 傳統維護大家顧

為了讓故鄉像北港般被人記得,正在台北念研究所的楊雅婷,回到嘉義六南村,開啟傳承傳統文化的志業,並在二〇一五年十二月成立了這個「六腳順天宮李府千歲東營大將軍」粉絲專頁。

剛開始只有楊雅婷與兩個弟弟著手進行,但周遭的朋友們得知他們正為了「傳統文化」而努力著,四面八方、各行各業的朋友們都來幫忙。為了要吸引年輕一代人的目光,他們將神明們畫成公仔,做成「神型形立牌」站在廟門口,但光是畫出一尊可愛版神像,設計費就要價一萬多,毫無經費的他們正在苦惱該怎麼辦時,楊雅婷男朋友的朋友的哥哥剛好擅長繪圖,便跳出來要免費幫他們製作。儘管關係兜了這麼遠一圈,但為了台灣人的文化,大家有力出力。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一輩的目光,楊雅婷的團隊將順天宮東營大將軍繪製成可愛版神像,做成護身符。攝影/王芸樣

不過在最一開始,事情並不像沒有發展的非常順利。楊雅婷的阿公在六南村擔任村長已經二十年了,退休之後繼續為鄉里服務,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的負責人,所以當楊雅婷在一開始回去時,不免受到鄉里的人們質疑:「是否是為了牟利才回來?不然怎麼會想要來做這種東西。」

當時他的阿公也不支持她,因為他認為一個女生為甚麼要回來弄這些,另外,廟宇對於老人家來說是神聖的,把神明做成可愛版神像也不是太妥當。沒想到,當可愛版神像送到村裡時,他們需要用人力把打印的紙割邊裁成神形立牌,楊雅婷說:「雖然阿公當時超反對,可是要裁的時候,他是第一個趴在地上割來割去的,真的很有趣,當你看到一個老人家趴在地上剪這些『有的沒的』。」
村民看到廟門口放置可愛版神像立牌,紛紛到現場合照,楊雅婷說「第一天拍到天黑拍不清楚了,人潮才慢慢離開」。  楊雅婷提供

除了阿公「表裡不一」的支持外,楊雅婷說,她的男朋友及她弟弟的女朋友都不是六腳人,但大家卻都很自動的來參與這些傳承活動。另外,有主修台灣文化的朋友,也自願來到六腳,開始解構廟宇並幫忙挖掘歷史,一路上有各方青年加持,楊雅婷說,非常感動。

向傳統尋根 凝聚地方

「向傳統尋根,凝聚地方」,楊雅婷說這是他們成立粉絲團最主要的目的。原先他們只是單純把在國家圖書館找到關於六腳的報導、耆老提供的舊照片等放上粉絲團分享給大家看,沒想到散布全台各地的民眾看到後,紛紛在粉絲團留言說著他們所知道的照片中的故事。像是有一次,他們放上了村內「武德團」出陣的照片,馬上就有一個雲林人在下方回應,他雖然不是六腳人,但一說到武德團,馬上就知道是六腳人的活動,而且武德團在當時非常厲害。看到這則留言的楊雅婷,馬上回到嘉義,尋找武德團老人。

雖然武德團已經解散,但現在有廟會活動,像是「接王」,還是會出動武德團道具,敲鑼打鼓出巡,而這些老人家各司其職,到現場完全不用分配,就自動站好自己的位置。   楊雅婷提供

透過當了二十年村長的爺爺「文仔」,楊雅婷找到了一些還在世的武德團老人,原本孤僻的老人,一講到打拳、陣頭、武德團,眼神就亮了起來,說著當年出巡、練習的故事。但因為武德團中有許多老人過世了,這項文化沒有被傳承下來,但幸好楊雅婷在板橋浮洲找到了「小六腳」。小六腳那邊有座武德堂,附近兩條街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到北部打拚的六腳人,在那裏有傳承下來武德團的一些傳統陣頭文化,而現在楊雅婷也積極邀請武德堂的人回到六腳鄉,教小朋友打拳、出陣,並且讓曾經是武德團的耆老們,用「眼睛」糾正他們的動作,確保文化以最接近原型保存。

原本是因為沒有經費,才選擇用臉書粉絲團來經營、宣傳,現在粉絲團人數已經逼近兩千一百人,沒想到粉絲團也立下許多大功。在六腳鄉,有很多戶人家只剩下老人,年輕人出外打拚,常常忘了打電話回家。透過粉絲團,有些人看到今天廟口有活動,拍到了老爸、老媽的身影,會打回家寒暄一番,說著「今天你們是不是去哪裡了呀?我都有看到」,接著家庭許久不見的關懷就回來了。楊雅婷說,村裡的老人因此變得快樂,也變得更愛拍照,因為只有這樣,小孩才不會忘記遠在家鄉的他們,他們才有更多機會通話。

我們什麼都沒有 我們只剩下文化

楊雅婷的叔公說:「我們真的沒有東西可以留給下一代了,只剩傳統,讓未來的人知道,『原來我爸爸小時候是在什麼樣的地方長大的』。」

楊雅婷說:「景氣再差,信仰是不會倒的」;反而景氣越差,信仰越需要存在。曾經風華過的六腳順天宮及東營大將軍,是他們六腳人的回憶,唯有踏出行銷的第一步,才能幫助這個地方重新被人看見,文化和傳統,是每一個地方甚至每一個社區,都不能忘記、失去的。


延伸閱讀

魯祝尋根傳承文化 森巴鼓出泰雅

苗栗囝仔 打造百年聚落新風貌

鹿港囝仔 找回人與在地連結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小草作 來自屋頂的天然香草

$
0
0

    

【記者翁子涵、李奕蒨/台北市報導】綠蔭林立、閑靜優美的民生社區一帶藏著許多特色咖啡廳和早午餐店,吸引不少饕客前來,位於延壽街轉角處的小草作,同樣是間風格清新脫俗的輕食餐廳,特別的是這裡沒有販售咖啡,主打的是由自家屋頂農場種植的新鮮香草,製成各式天然、無添加的花草茶飲和輕食。



04.jpg
小草作位於天母的屋頂農場。  小草作 Grassphere 提供

受父親影響 萌發創業念頭

創辦人龔俞珊畢業於政大金融系,曾有過業務、行政總監和老闆特助等經歷,多半時間是從事不動產業,在就業七、八年後,她開始思考人生下一個階段是否可以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在旅行時她發現日本、中國和德國等國家的商業大樓上都有屋頂城市農場的栽植,相對在台灣的比例卻非常低,尤其在大城市的綠化建設也較少。

剛好她的父親熱愛農耕,二〇〇四年在台北市的大樓屋頂上租了一個香草花園,採收下來的香草和蔬果,也是他們家餐桌上的食材來源,這樣能夠享有健康安心的食物和耕種的樂趣,讓龔俞珊萌生了創業的念頭,想要把對城市綠化有助益的屋頂農場概念推廣給更多的人,沒有農業背景的她,便開始向父親學習作物特性和種植技巧,在二〇一四年中成立了小草作。

螢幕快照 2016-05-29 下午11.27.14.png
小草作製作天然無農藥的抒壓保健香草茶。    攝影/李奕蒨

天然栽種 傳遞健康生活概念

要在城市裡開發屋頂農場不是那麼容易,龔俞珊表示,他們先建立完整的防水和排水系統,之後花了不少時間來試驗作物,最後選擇種植香草,是因為香草較簡易種植,比起蔬菜也有較少的害蟲。小草作的屋頂農場面積約四十坪,採用自然農法,堅持以天然、不噴灑農藥的方式栽種香草,以低密度生長做規劃,種植八至十五種的香草,除了能讓消費者飲用健康無毒的茶飲外,也為城市創造一個綠意空間。

龔俞珊表示,利用城市屋頂的閒置空間來種植作物,除了可以綠化環境外,對於減低都市熱島效應、幫助吸收熱能和創造生物多樣性也有間接的助益。另一方面,他們把種植的香草入菜,讓食材來源透明化,透過自栽自食的方式傳遞健康生活的概念,希望為食安議題做出些許貢獻。

小草作採收具有獨特香味與效用的香草,如檸檬草的滋潤及薰衣草的舒緩功效,將新鮮香草烘乾後,製成茶包基底原料,並運用這些特性與香氣,針對消費者不同的需求來調配,為了保證消費者的健康,產品上市之前會做有機認證,茶包也選用食用級的棉料包裝,讓消費者能喝得安心。

160315_1.jpg
小草作使用食用級棉料製作茶包。    小草作Grasspher提供 

推廣屋頂農場 為城市注入綠意

由於屋頂農場的面積較小,香草產量有限,小草作目前也在士林開闢了第二處屋頂農場,擴大規模和產量,陸續推廣城市農場的理念。小草作行銷公關黃慧姍表示,店內的食材來源除了採用自家屋頂農場的作物外,他們也與理念相同的有機耕種小農合作,並採用果農的有機水果製成果乾,使用開放式廚房,創造一個純樸自然的飲食環境。

許多上門的客人常會訝異小草作沒有販賣咖啡,龔俞珊表示,在沒有尋找到好的咖啡來源或是能耕種咖啡豆之前,他們寧願捨棄現代人最愛的咖啡,堅持做好自家栽種的香草茶,並透過茶飲來推廣健康綠色生活的概念。

龔俞珊說,台灣對於開發綠屋頂的建設還有許多的法規限制,要取得大樓住戶的同意使用屋頂空間也不容易,目前發展困難度較高,她希望藉由屋頂農場與餐廳的概念結合,一點一滴的努力傳遞,讓更多人認識城市農場的優點,一同利用閒置空間創造點點綠意。


延伸閱讀

豐味果品 細說小農點滴的文創果店

公平貿易 咖啡可以不一樣

苑裡用心米舖 讓你買到用心吃得安心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JFK繪本屋 開啟孩子更廣闊的視野

$
0
0

    

【記者周庭瑄、郭富珊/台北市報導】「A is for ALOHA, B is for Beach」,輕快的歌聲與舞蹈,伴隨著孩子們的笑聲,這裡是位在大稻埕的JFK繪本屋。JFK繪本屋是老闆Jerry送給太太Febie的禮物,這個空間提供小朋友多樣且有趣的繪本,也期望孩子能夠在這裡度過豐富、快樂的童年。



1.jpg
說著故事的店長Febie    攝影/周庭瑄
繪本屋的成立

店名「JFK」結合了Jerry、Febie和孩子Kaya的名字而成,Jerry說,這是一家人的書店,希望繪本影響的不只是小孩子,而是親子之間的關係。

本身就是大稻埕人的Jerry說,自己就是在這裡出生的。有趣的是,祖父、父親皆在此創業,祖父退休時詢問父親要不要把這個空間拿去自己開店,父親退休時也問了他一樣的問題,「創業」就像是世代間的默契,相同的情景在這裡循環著,為這個空間持續注入著新的活力。

2.jpg
店內空間由老闆Jerry親自設計    攝影/周庭瑄

店長Febie原本是一位幼稚園老師,曾在不同的外文書店說故事給孩子聽。她笑著說,從前需要跟著教材走,一週可能只能講一本書,就像是餐廳裡面的小幫手,現在擁有了自己的空間就像是大廚師般可以隨意地做出自己的料理,找自己喜歡的故事、做自己喜歡的教案。
將書本活化

店內的繪本全由Febie親自挑選,根據自己長期的經驗,她知道什麼書能夠得到家長的信賴,也能使小朋友感興趣。除了販售中、英、日文繪本,這裡也有「故事時段」,不僅讓孩子聽故事也可以學習到英文的能力。

課程基本上用英文進行,不過對於害怕陌生語言的孩子,Febie會適時地加點中文,並利用實物輔助,像是玩偶、圖卡等一步一步帶小朋友理解。舉凡「三至八歲主題繪本故事」課程,一個小時的時間內,Febie帶給小朋友三本繪本,一開始用歌曲及簡單的舞蹈做為開場,讓小朋友暖暖身,說故事的過程中也穿插著小遊戲及相關活動。「這個工作最大的挑戰就是,假如一個班上,即使只有一位小朋友學過很久,我還是希望帶給他一些新的感受,」儘管Febie認為這個工作十分具有挑戰性,她仍然充滿著熱情。

3.jpg
書櫃的高度適合小孩子取書    攝影/周庭瑄

繪本 孩子認識世界的媒介

這裡的課程與活動大多為學齡前的兒童設計,因此家長都可以共同參與。Febie說,來這裡不一定可以馬上讓英文進步,「一個小時之內,有學到一些東西,不見得是知識上,有可能是跟媽媽爸爸、阿公阿嬤在一起的感覺,是一個有效率的珍貴時光。」同時也透過閱讀有趣的繪本,拓寬孩子的視野。

繪本是許多人的第一本書,也是孩子認識世界最佳的管道之一,而語言本身就是溝通的媒介,Jerry希望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不畏懼英文,期望給孩子打好一個基礎,透過英文自然而然得接觸更廣大的世界。


延伸閱讀

奧莉薇 分享繪本的小世界

花栗鼠繪本館 帶你重返童年

小大繪本館 在兒癌病房發光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課表結合社交元素 Colorgy讓大學生活更多彩

$
0
0

    

【記者陳韻如、何榮泰/台北市報導】如果你是台灣的大學生,試想自己是否會常常遇到上課找不到教室、忘記上課時間、不知道什麼時候考試或同堂課找不到組員等問題。現在下載「Colorgy」手機App,一次解決上述問題。創辦人周益鑫說,「Colorgy」取名自「Color your college」的連音,意思就是「色彩化你的大學」,品牌理念就是希望每個人的大學生活都能夠多彩多姿。


台灣科技大學電資學士班Colorgy團隊,團隊成員由左至右分別是胡丁友、劉政軒、廖君浩、周益鑫、黃鈺凱、吳順涵、張博凱。    Colorgy團隊提供

以學生身分優勢 做出屬於自己的專案

「因為不想單純待在實驗室裡度過兩年,因此興起了創業的念頭。」Colorgy創辦人周益鑫表示,工科學生升大三都會到實驗室裡做專題,雖然每天都有新的問題要解決,但其實做的都是上屆學長姐做過的事情。周益鑫說:「我不想做別人做過的事情,我想要的是,靠著自己的力量從無到有完成。雖然未來可能充滿挑戰,但是聽起來比較好玩。」

從二〇一五年九月起, Colorgy正式上架。Colorgy創辦人周益鑫,現為台科大電資學士班大四學生。團隊成員來自同班同學,以及參與活動認識的朋友,除了周益鑫之外,還有其他六位共同創辦人胡丁友、劉政軒、廖君浩、黃鈺凱、吳順涵、張博凱。創辦人劉政軒說:「Colorgy的最大優勢就是,我們本身都是學生,所以也最瞭解市場需求。」

當前Colorgy有七萬的下載總數,會員人數約十萬人,其中女生占了六成。App介面設計師吳順涵表示,產品一開始設計,就是希望給有需求的人使用。他們觀察到女生比男生還細心,會拿筆記本紀錄課表和上課筆記,「因此當初主要以女性化的方式設計,用粉紅色當作介面主色調。」

「Colorgy」介面是由創辦人吳順涵設計,並以粉色系為主。    Colorgy團隊提供

自動匯入課程資訊 具備課表提醒功能

「對大學生來說,選課是每一次開學的大事。」周益鑫說,在選課前,學生會事先在網路上或同學間打聽教授的評價,並透過線上選課系統搶熱門課程。「透過臉書帳號登入Colorgy,使用者可以選擇就讀學校,便會自動匯入所選課程到課表,甚至也能得知所選課程的資訊,包括教授、教室、課程評價、簡介。」

「只要在Colorgy中建立課表,設定的時間一到,手機就會馬上跳出通知,提醒學生上課時間及上課地點。」劉政軒說,在開學時的一兩週,大學生為了選課及加退選忙得焦頭爛額時,Colorgy也能設定上課提醒,替大學生省去不少心力。

吳順涵說:「 Colorgy其實就是比較貼心的課表App。」她表示在大學中,同系不代表會修同一堂課。如果班上同學都不認識,遇到分小組作業就會很麻煩。「現在透過Colorgy,可以在課程下方看到修同一門課的同學有哪些,除了可以跟同學交換情報、上課筆記,也不怕找不到組員。」

Colorgy將課程詳細資訊一覽無遺,不再忘記上課地點和老師名字。   攝影/何榮泰

大學生活資訊平台 加入交友功能

周益鑫說,Colorgy不只是具備課表提醒功能的App,它更是一個結合交友與活動牆功能的平台。活動牆以部落格的形式呈現,內容包括團購、與大學生有關的文章、以及各校的活動訊息,都會匯集在平台上。周益鑫說:「我們目標是要讓Colorgy成為一個大學生的生活資訊流通平台。」

「模糊聊也是我們一大特點。」吳順涵提到,和一般的交友軟體一樣,畫面中都會出現使用者的照片。但特別的是,模糊聊中每個人的照片都是模糊的,僅能從簡單的個人資訊及回答問題中,找到共同興趣的朋友,再決定要不要與對方開啟話題。而彼此的照片也會隨著雙方的互動越多,變得越來越清晰。

Colorgy的模糊聊功能,目前共開放給二十四間學校,包括:台灣大學、政治大學、實踐大學、世新大學、銘傳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中央大學、元智大學、中山大學、台科大、中興大學、文化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台北大學、長庚大學、師範大學、台藝大、北藝大、文藻、台南應用、竹教大。周益鑫說:「未來會逐步開放給全台灣的大學生使用。」

Colorgy創辦人周益鑫(左一)和吳順涵(右一)表示,模糊聊會嚴格認證學生身分,希望能以全新的聊天方式抓住學生們的心。   攝影/何榮泰

創業與社團大不同 成功全憑自己努力

周益鑫說:「創業,並不像校園辦社團那樣單純容易。」在創業的路上,任何事情都是實事求是、利益往來,如果不能夠迅速瞭解整個市場生態,那麼再偉大的夢想都會消失。他表示,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人會像老師一樣平白教導,就算做錯事情,還是會一直原諒,「創業教會了他在真實的市場上,任何事情都還是必須自己解決。」

延伸閱讀

「E」起學習 碩士學位上網拿

輪椅警示系統 提升老人照護

享安全APP 提升行人安全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劉麗紅不受鐵鞋束縛 拿下八個金獎

$
0
0

    

【記者劉兆為、吳盈萱/台北市報導】拿雙拐、穿著厚重鐵鞋的劉麗紅,廿年躲藏在家中自我封閉,曾不敢開口說話,更怨恨這不公平的人生,而今的她掙脫心中對自己的束縛,跨足廣播、歌唱、文字、演講、舞蹈等領域,劉麗紅做到了杏林子劉俠對她期望的「穿雲而過的陽光」,成為在空中散發溫暖人心、傳遞希望和愛的使者。



劉麗紅在佳音廣播電台經營節目廿年   攝影/劉兆為

自卑懦弱 造就封閉自我的鐵壁


劉麗紅在兩歲那年遇上了當時小兒麻痺大流行,不幸罹患小兒麻痺的她,甚至被醫生宣判「終身不能行走」。二歲到六歲這段期間,無法挺直身子的劉麗紅,一直過著在地上爬的日子。六歲那年,因為劉媽媽的「永不放棄」,加上劉麗紅的積極復健,終於能夠穿上鐵鞋,拄著 拐杖,重新再「站」起來。

她深知自己不同於旁人,因此感到自卑。二十年來,她緊閉自己的心靈,「自卑的人自尊心往往更強烈」劉麗紅築立了一道不可攻破的心牆以保護自己的尊嚴。每當家中的電鈴響起,她便趕緊爬回自己的房間,不願與來客交流。也因心靈孤獨,加上沒有朋友,她經常面對牆壁自言自語。 劉麗紅表示,有一次,哥哥一進房門看到自言自語的她,嚇得衝到父母親前說:「妹妹傻掉了!」,但她只是自己在跟自己玩而已。

劉麗紅說,當時的她,對家人都很兇,藉此掩飾自己心中的慌張,不想呈現軟弱的一面。也因為不良於行,是以常被親人放在愛講人生大道理的舅舅面前,聽舅舅講人生應該如何。當時,一股不甘在她心中肆虐:「你們憑什麼跟我講人生?是因為我沒有如你們所說的『大好人生』嗎?所以才要待在這裡聽你們講人生嗎?」

在高中的時候,有一位朋友帶劉麗紅去一個都是殘障者的地方,雖然身邊都是跟自己一樣的殘障者,但多年來的自卑已刻入骨髓,這讓她仍然不敢面對他人。當與一個斷手的肢障者視線相交時,她習慣性的低頭。結果,那位肢障指著她說:「你真的是一個典型的殘障者!」劉麗紅因此醒悟,原來自己不只身體殘障,連心理都是殘障的。從此,劉麗紅嘗試跨出自己心中的囹圄,面對這看似災難般的人生。

突破烏黑雲層的曙光 跨越障礙


一九八四年是劉麗紅心態轉變的轉捩點,劉麗紅在親人的「逼迫」下,半推半就地參加一個專為身心障礙者舉辦的健行活動。她原以為會有義工朋友的協助,但事實不然。這個活動的義工朋友只負責加油打氣,「動口不動手」。劉麗紅回憶道:「那次健行得自己全程背負所帶的行李、裝備,義工朋友們只是在一旁加油打氣,絕不會幫忙。」

臨出發之際,帶隊的營長突然說:「各位夥伴,你們可以慢慢走沒有關係,不過,走不回來的,我會派垃圾車去接你們回來。」玩笑一般的話激怒了自卑心與自尊心一樣強的劉麗紅。她暗自發誓,自己一定要獨立走完全程,決定不當「垃圾」。她穿上鐵鞋、撐起柺杖, 奮力走完石頭路、吊橋、好漢坡,完成健行十二點五公里的壯舉。她的下半身,只要是有和鐵鞋接觸之 處,就會不斷地磨擦、破皮、流血、流膿。全身是傷的劉麗紅,在終點檢視自己,雖然痛卻痛得很開心。 因為,她證明了自己不是「垃圾」!

經過此次挑戰,劉麗紅發覺自己其實並不脆弱。在這之後,劉麗紅陸續參加了潛水、野外求生、飛行傘等活動。突破身心障礙之後的劉麗紅,將隔在在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那道牆,逐漸打破,破繭重生。

除了參與戶外活動,廣播也成為劉麗紅心境改變的催化劑。在一次活動中,她結識了前來採訪的知名廣播主持人廖偉凡,因緣際會下,成了廖偉凡廣播節目的助理。劉麗紅憑藉一股熱情與不服輸的精神,晚上讀書、白天工作,柱著枴杖爬樓梯,還親自進行採訪,被人稱為拼命三郎。她相信,唯有這樣才能彌補那空白的廿年,自此以後,她每天都將一天當成兩天用,希望不再浪費任何寶貴的時間!

鼓起勇氣 挑戰不同的目標


劉麗紅全方位地經營自己的人生,她知道自己已經沒有放棄的機會了,所以不管什麼領域,她都來者不拒。嘗試過寫劇本、當導演,甚至站上舞台,帶領兩百多位殘障朋友跳舞、設計服裝秀、演講、主持節目表演舞蹈、當歌手、作家等等,她走出一條她以前從未想像過的康莊大道。劉麗紅待過正聲、中廣、台北、台廣、幼獅、健康等電台,如今也正在佳音廣播電台經營節目。

除此之外,她也寫劇本、帶領「混障綜藝團」的身障朋友一起站上舞台。像是混障的表演團體「陽光與小雨二重唱」、「奇異三姝」中都有她的參與。在人生路上,不斷與自己賽跑的劉麗紅, 曾獲「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暨「金手獎」、 二零一零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廣播金音獎公益性主持人獎」、新聞局廣播「社會建設獎」,亦榮獲「金鷹獎」、「金毅獎」、「金獅獎」及「社會教育有功人員獎」等多項獎項。台灣第一條捷運--木柵線更是劉麗紅配音的。

劉麗紅(圖左)和徐銀嬌(圖右)組成「陽光與小雨二重唱」在台上唱唱跳跳。   攝影/吳盈萱

劉麗紅每年都會設定幾個目標來達成,像前年四月,她挑戰了殘障摩托車環島,到九個城市進行演講,雖然途中發生車禍,在醫院昏迷了三個小時,但他仍不放棄原本的計畫,選擇完成旅程。她一路上忍耐肋骨斷裂的疼痛,靠著驚人的意志力完成環島。到花蓮醫院後,醫生驚歎道:「要是一般女生早就痛到在地上滾了,你是怎麼撐過來的?」

恩慈基金會秘書長何富美曾邀請劉麗紅到三民國中,教導學生口才訓練與表演技術的課程,何富美表示,因為曾與劉麗紅在佳音廣播電台共事過,覺得她的「生命見證」很感人,請她來和學生上課,希望她對生命的熱情、愛心、上進心能夠影響這些學生。

劉麗紅說,以前我最常用的兩個字,就是「放棄」,但當我用四小時完成十二公里的健走,就發現我可以透過「試試看」三個字去跨越障礙。而人生在不同的階段,遇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挑戰,盡情嘗試,不斷突破自我,這些都會成為人生中名為「準備」的手牌,而機會就會悄悄來到身邊。劉麗紅開心說道:「今年我的目標是玩高空彈跳,我目前正在找志同道合的夥伴!」

劉麗紅曾獲得金鷹獎、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獎等獎項的殊榮與肯定。   攝影/劉兆為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浪浪別哭中途咖啡廳 用愛終結流浪動物

$
0
0

    

【記者翁子涵、李奕蒨/台北市報導】流浪動物在台灣一直是眾所關心的議題,你曾因為害怕進入收容所而放棄領養動物嗎?無法飼養貓狗的你,曾想為牠們盡一份心力而無從著手嗎?位在中山區的「浪浪別哭」,是一間結合流浪動物中途之家的咖啡館,提供流浪貓狗舒適的環境,讓有意領養的人能用不同的方式與牠們互動,建立一個新的領養機制及平台,用以滿滿的愛,幫助「浪浪們」不再流浪。



浪浪別哭除了提供美味的餐點外,也用愛溫暖了客人的心。    影/李奕蒨

對流浪動物的「柔」情 化為實際行動


創辦人譚柔是一位品牌公司經理,熱愛動物的她,過去也在社群網站上經營「阿河別哭」的粉絲專頁,為動保的行動聲援。她和先生結婚後,決定要幫助更多的流浪動物,原本想嘗試個人中途之家,卻發現個人中途之家沒有足夠的曝光率,動物無法有效的被送養,就萌生了開設咖啡廳結合中途之家的想法。

因緣際會下,她看見一位老奶奶的老屋承租公告,進一步拜訪,才發現她從年輕時就開始照顧住家附近的流浪動物,譚柔一家人決定租下這棟老屋,延續老奶奶對動物的情感。譚柔認為多數人和她一樣,每每走進收容所都是一種心理壓力,她想著咖啡廳是個大家都能進入的空間,如果與中途之家結合,容納一些流浪動物,就能增加牠們被領養的機會,便在二〇一五年八月開設「浪浪別哭」。

消費者在店內可以近距離與流浪貓狗接觸,為領養做準備。    浪浪別哭 提供

浪浪領養平台 讓愛不再流浪

由於店內空間有限,譚柔與一位獨自飼養一百多隻流浪貓狗的愛狗人士合作,在店裡固定進駐十一隻待領養的動物,他們不收品種犬,為的是幫助那些較難送養出去的無品種犬。控制數量也是讓浪浪和客人有舒適、溫暖的環境,取代收容所冰冷又擁擠的鐵籠隔閡,讓有心想領養的人來到這裡,與動物們零距離的互動,選擇最適合彼此的貓狗。

浪浪別哭除了設立新的領養平台,也建立一套領養機制,他們挑選年滿二十二歲以上、具經濟能力且有誠意的人作為領養人的篩選條件,並簽訂具法律效益的切結書,若惡意棄養會重罰三十萬,被領養的貓狗也一律植入晶片並登記譚柔為晶片主人,避免動物被二度棄養、流浪街頭的情況發生。譚柔也利用自己的行銷企劃專長,在專頁上為動物寫故事、攝影,平均一周成功送養一隻動物,目前共為四十幾隻流浪貓狗找到新家。

「我們不是慈善事業,也不接受任何捐款,只希望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來幫助流浪動物。」譚柔說,浪浪別哭是以社會企業為發展,他們將客人每筆消費金額的百分之三捐贈給TNR流浪貓狗助紮計畫,減少流浪動物不斷繁殖的根源問題,也作為動物的醫療、檢驗經費,讓每隻浪貓、浪狗都能健康的來到店裡等待幸福出現。顧客林先生表示,自己家裡已經有三隻狗,無法再領養,但只要有時間就會到店裡消費,以不同的方式為牠們盡一份心力。

浪浪別哭所設計的中途店家串連貼紙。   浪浪別哭 提供

改善浪浪問題 從教育著手

譚柔表示,即使每周送養動物出去,還是隨時會收到源源不絕的流浪貓狗的求救訊息,她認為流浪動物的產生有三大原因:因市場供需造成繁殖場不斷繁殖品種犬來販賣、流浪街頭的動物沒有結紮生出更多的狗及民眾棄養。因此他們不定期會走入校園演講,解說流浪動物的根本問題和培育正確的飼養態度,與其靠他們微薄的力量,一隻一隻的救,譚柔更希望從教育年輕一代開始,傳遞正確觀念,從前端來改善流浪貓狗問題。

浪浪別哭也發起串聯中途店家的活動,號召同樣愛動物的店家和企業,一同開放空間、收容少量動物,只要在門口上貼上串聯貼紙,就能讓民眾知道這裡也有動物在等待著新家,目前已經有十二家店共同響應。譚柔希望有餘力的人能一同加入串聯、助紮計畫並以認養代替購買,讓浪浪不再哭泣。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玖樓共生公寓 打破傳統居住模式

$
0
0

    

【葉舜欣、張絲雨/台北市報導】白天上班前,可以與室友一起在開放式的廚房享用早餐;晚上下班回家,也可以在客廳的大桌子上一起完成工作。這種新型態的租屋居住模式正在「玖樓共生公寓」發生,共同創辦人王維綱和潘信榮希望透過分享空間,讓原本不認識的人共居,產生互動、交流的機會。



玖樓共生公寓會不定期主辦活動,創造室友之間交流的機會。    攝影/葉舜欣


共享空間  喚醒都市人的冷漠


許多上班族工作後,生活圈子漸漸縮小,基本上甚少與鄰居打招呼,就算與他人合租一套房子,也不見得與室友有所交集。玖樓共生公寓希望透過創造一個人與人交流的開放空間,強調共生、共享,可以讓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再受到侷限。

王維綱說:「太陽花學運的時候,有一些中南部的同學們會上來台北,然後在我們租的地方逗留或是進行交流的活動,然後學運結束後,就變成了一種半公共空間的概念了。」由於當初這個公共空間座落於九樓,於是「玖樓」就成了這個空間的代名詞,他與朋友們會經常在這個空間舉辦讀書會、音樂會等等,而這樣的互動過程十分有趣。

於是二〇一五年,王維綱和潘信榮便決定複製這個模式,打造共生公寓。他們從屋主那裡租來一套閒置的空房子,然後透過網路尋找室友。潘信榮表示,租房子前,他們會以簡單白話的方式向屋主解釋他們正在推行的共生計畫,後來經由媒體曝光,許多屋主漸漸開始自行找上門,希望玖樓可以替他們管理閒置空房。

潘信榮說:「從二〇一五年底開始是屋主主動來找我們,希望把房子交給我們管理,而不是我們去找屋主租房子。所以模式上有了改變,現在我們也會跟屋主收取顧問服務費。」目前,玖樓已經有十間套房,都是座落在台北市中心,例如中正區、大安區等等。
玖樓共同創辦人王維綱(左一)正與室友一起炸薯條。   攝影/葉舜欣

模糊公私界線 創造交流機會


傳統的租屋形式都是將公、私領域劃分得十分明確。大部分人與他人合租一套房子,都鮮少逗留在客廳等公共空間。然而,玖樓共生公寓則打破了這種傳統模式,模糊公、私領域兩者之間的界線,讓室友不只是居住,更是生活在這間房子裡。

從屋主那裡租來房子後,潘信榮與王維綱就會參考咖啡廳的設計,然後針對房子的缺陷進行改造,例如修補牆洞等等。如果房子的廚房原本被設置成一個房間,他們就會在客廳旁擺出一個吧台,讓室友們可以在那裡享用餐點。

潘信榮說:「我們也會對外出租場地,也有我們來主辦活動,或是室友辦的。最常見、最簡單的活動,就是大家一起煮食,吃吃喝喝。然後不同的室友也會擅長不同的樂器,所以也辦過音樂會。」外界向玖樓租借客廳或廚房辦活動,玖樓會事先告知室友,然後由室友自由選擇是否參與。

目前在玖樓居住了四個月的李安哲表示,玖樓的居住模式與他在英國念書時所住的宿舍十分相像,不會有適應問題。透過玖樓所主辦的活動,除了室友,也可以認識室友的朋友,擴大了交友圈子。
玖樓共生公寓的客廳都有一張大桌子,讓室友可以在公共空間工作。    攝影/葉舜欣

共居共生 降低租金


共生公寓除了創造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機會,在一個高房價的台北燙金地段,這樣的共居模式更是年輕人分攤昂貴租金的方式。玖樓提供短租(即半年)與長租(即半年以上)的租屋期,由短租的租客負擔較高的租金,讓長期租客能夠以低於市價的租金租房。

此外,如果租客有特殊專長,也可以以工換宿,折抵部分租金。潘信榮說:「並不是預設租客要提供怎樣的技能,而是租客如何用自身才能和我們搭配,這也是一種共生。像是租客需要較低的租金,而他會畫畫,那麼就可以把畫掛在客廳,折抵部分租金。」

潘信榮還說:「應該不是說我們需要特定的東西,而是說當空間有更多租客自己參與的過程,比如把自己的畫掛在客廳,或是一起漆油漆,那麼對於這個空間就會更有凝聚性,而不是租個房子住在這裡而已。」

入住須經審核  租屋也要投履歷


如今玖樓設置了履歷制度,想要租住玖樓的租客必須先遞交履歷,通過審核才能入住。王維綱表示,履歷制度是為了確保想入住的租客能夠認同「共生」的概念。

潘信榮說,一開始玖樓並沒有履歷制度,只是將租屋資訊放到網路,想要入住的租客會向他們聯絡。後來發現台北市的租屋需求很大,尤其是短期來台工作、實習或交換的學生。但是,玖樓的單位有限,透過租客履歷表上的自我介紹,玖樓希望能夠了解租客是否能夠接受與參與共生的生活型態,另一方面也能了解租客對於室友與生活有什麼樣的期待。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大學生將燒金紙電子化 降低空氣污染

$
0
0

    

【記者吳佩蓁、蘇冠瑜/台北市報導】燒香、燒金紙祭祀是台灣流傳已久的傳統習俗,但近幾年環保意識抬頭,許多人認為燒金紙會造成空氣汙染。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學生詹庭亞、莊雅淇,為了保存傳統習俗又不造成空氣汙染,設計「擬化.爐」的數位金爐搭配手機APP,將燒紙錢虛擬化,降低空氣汙染。


擬2.jpg
數位金爐「擬化.爐」,利用手機APP就能燒金紙。   攝影/吳佩蓁

利用3D投影 將燒金紙電子化

莊雅淇表示,「擬化.爐」是他與詹庭亞的畢製作品,當初在尋找題材時,原本就是想針對台灣傳統文化的產品做改良或創新,後來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金爐是很值得發展的產品,為了能兼顧環保與傳統習俗,詹庭亞、莊雅淇想到將燒金紙電子化,將傳統金爐改良成數位金爐。

擬3.jpg
數位金爐結合手機APP與3D投影,將燒金紙電子化。    莊雅淇提供
在研究的過程中,詹庭亞和莊雅淇希望能用電子化的方式,取代真正燃燒金紙,但兩人並非電子相關科系,因此他們請教許多相關領域的教授,最後與電子系同學合作,利用全息投影的技術,將燒紙錢3D投影到金爐上,打造出數位金爐。

數位金爐兼具環保與公益

y9dbNd.gif
數位金爐利用3D投影技術,呈現燒金紙的過程。   莊雅淇提供

詹庭亞表示,使用者登入手機APP後,利用小額付費購買虛擬金紙代幣,使用者可根據自己的祭祀需求,選擇燒金紙的對象、用途、數量,例如使用者要求財,就選擇化給神明,用途求財開運,金紙數量因人而異,可根據使用者需求做改變,滑動APP中的金紙,數位金爐中央就會投影金紙落下與燃燒的畫面。

燃燒完金紙後,APP會顯示一個表格,呈現出使用者一個月內所化金的對象、數量,方便使用者查詢燒金紙的紀錄。此外,團隊還計畫將購買虛擬金紙代幣的費用可選擇捐贈給公益團體,不但兼顧環保又能做公益。

未來尋求與廟宇合作 推廣數位金爐


詹庭亞說:「經過校內展覽和新一代展覽與使用者互動後,發現針對不同的使用族群,祭拜的神明不同,使用的金紙也不同,這些問題可能要用客製化的方式解決。」
擬1.jpg
莊雅淇(左)與詹庭亞(右)希望未來「擬化.爐」能與廟宇合作。   攝影/吳佩蓁

對於未來發展,詹庭亞表示,希望未來可以跟台灣較大的廟宇合作,畢竟數位金爐這個產品還是跟信仰有關,如果只依靠私人機構開發,比較沒有說服力,如果能跟廟宇合作,由廟宇來推廣數位金爐,信眾也比較能接受,未來數位金爐普及的機會也比較大。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漁生》 用鏡頭記錄傳統永續漁法

$
0
0

    

【記者王曉敏、胡櫻馨/臺北市報導】台灣四面環海,對這片海洋,台灣人民了解多少?市場裡也不乏魚販,而這些魚又從何而來?台北海洋技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的七名學生,為了推廣海洋文化,讓大家認識台灣尚存的永續傳統漁法,用影像形式將十三種漁法記錄下來,期望傳統漁業能被重視,不因時代變遷而消失殆盡。




aa.jpg
金山磺港焚寄抄網「蹦火仔」捕撈青鱗魚。   漁生團隊 提供

未來的海 沒有魚


捕魚方式分為「破壞性漁法」及「永續性漁法」,前者因為現代資本雄厚的遠洋企業引進工業化、規模化的漁撈作業方法,包括底拖網、流刺網、電魚及毒魚,使漁業資源日益枯竭,破壞海洋生態。後者則用與海洋互助互愛的方式,一次只捕撈一種魚,並且因為在近海捕撈,漁獲少,不像遠洋漁業需要滿載而歸,卻捕撈到不需要的魚。

因破壞性漁法的氾濫使用,在沒有魚可捕的狀態下,永續漁法漁民只能出走,被迫「同流合汙」,形成惡性循環。永續漁法無法保留,最終可能導致未來,海洋就只是一片海,底下沒有任何魚。

台北海洋技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七位學生,意識到海洋漁業的問題,選擇推廣永續性漁法為畢業專題,他們以「漁人與海共生的方式」為主題,命名為「漁生」,探討僅存永續漁法的「餘生」。

DSC_5901.JPG
導演田伍峰(右)與攝影助理何達祥(左)談論拍攝理想。   攝影/王曉敏

十四種漁法 永續的堅持


「漁生」不只是畢業專題製作。他們計畫畢業後的第一個暑假開始緊鑼密鼓拍攝,把十三種永續漁法以影像記錄下來,最後以紀錄片方式呈現,寄送給沿海各地漁村小學,將海洋文化推廣從基礎教育做起。目前已走訪過金山、綠島、花蓮、台東、馬祖、新竹、苗栗等地,以記錄八種漁法,未來還會再拜訪以紀錄片規模拍攝。

ee.jpg
綠島鰹竿釣。   漁生團隊 提供

負責展場佈置的朱許暘為金山人,出身於漁家,並堅持以「鰹竿釣」傳統漁法捕撈。漁生所拍攝的綠島鰹竿釣是從日本引進的技術,又稱一本釣,僅剩台灣綠島存有,利用一支沒有捲線器的桿跟一隻餌,在凌晨先捕撈丁香魚幼苗,再到較外海處用一魚苗換取一條鰹魚。因為沒有年輕人傳承,這項漁法也慢慢失傳,目前還在作業的漁船只剩一艘,上次與他們接觸拍攝的是綠色和平組織,在當時會這項技術的人就已經寮所剩無幾。漁生團隊在拍攝過程中,因與漁民溝通不良導致不愉快,但成員用他們的誠意去道歉,最終換得原諒。

世界唯一的「蹦火仔」在金山,四月初開始為青鱗魚季,金山磺港漁民自大陸進口電火石,利用魚驅光的特性,在半夜出海捕撈,打火及魚一擁而進的瞬間場面十非震撼,讓漁生團隊更篤定要將永續漁法保存下來。

台東成功鎮的「鏢旗魚」則是鏢魚手站在船頭,與最高可到三樓高的海浪相抗衡,手還要持長三公尺重二十公斤的標竿,看準魚精準的插下去,是風險相當高且看重技術的世界僅存漁法。現正學習鏢魚的傳承人對漁生團隊說,光練習站在船頭就花了他兩年時間,導演田伍豐親自嘗試站上船頭,但他完全無法忍受強勁的浪,體會鏢旗魚並不簡單。

dd.jpg
新竹南寮八卦網。   漁生團隊 提供

目前已拍攝到的漁法除上述三項以外還有新竹南寮八卦網、苗栗後埔石滬、花蓮靜埔部落手抄網、基隆棒受網,以及現已不再使用的馬祖打樁。未來會至澎湖紀錄立竿網與抱墩,此外,高雄彌陀的牽罟、基隆陷籠法和曳繩網,都在計畫之中。

與漁人接觸,田伍豐發現,因為社會對漁民工作的觀感不佳,令他們對自身感到自卑感,使漁人不太能放下戒心,會認為這一群學生在這裡做什麼,但真實了解學生的來歷及想讓海洋永續發展的理想後,會敞開心胸並鼓勵他們。田伍豐也說:「假如現在不靠這個機會去做這件事,未來若有能力一樣也會去做;親眼看到及聽到漁人的堅持那種感動是完全不一樣的。」

cc.jpg
花蓮靜埔部落手抄網。   漁生團隊 提供

各界幫助與重視發展


計畫推出後受到各界關注,像是任教於金山當地學校,並致力於海洋教育的教師主動幫忙,或是基隆當地一名海洋保育相關人士向他們提出若有需要可以上他的船拍攝,也有潛水員表示可以協助水下拍攝的部分。更有環保團體與他們接洽,希望能跟他們合作,共同推廣「永續海產標章」。接踵而來的資訊讓漁生團隊了解到有許多人想為海洋盡一份心力。

攝影助理何達祥希望永續漁法不會只留存於影像或者書本之中,往後還能繼續在當地親眼看見。田伍豐認為要讓永續漁法留存的方法,只有政府加強取締非法的破壞性漁法作業,並且加重處罰,他們賺的多但罰得少,罰責輕無法達到警惕效果。

他們接下來與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合作推出海洋生態課程,目標在十月將紀錄片拍攝完成,發行DVD後著重於與海生館及小學機構合作,從基層教育推廣海洋文化及對海洋保育的概念。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芒草心協會 助無家者自立

$
0
0

    

【記者陳薏筑、王俊傑/台北市報導】「阿姨,今天生意怎麼樣?」芒草心協會社工師李佳庭一面跟協會的左鄰右舍打招呼,一面走進座落於龍山寺旁巷弄中的房舍。這裡是芒草心協會,成立五年多,以「街遊」培訓無家者成為導覽員,近期更是推動「起家工作室」組織無家者成立修繕工班,推動無家者自立。




IMG_0376.JPG
芒草心協會的社工師佳庭負責的是「街遊Hidden Taipei」的企劃。   攝影/陳薏筑

「街遊」─用生命歷練導覽台北


「我們希望遊客能夠藉此看見不一樣的台北觀點。」李佳庭說,街遊這個專案主要是將無家者訓練成導覽員,再由導覽員帶遊客去看「遊客所沒看過的台北」,門票的收入可供導覽員生活,遊客也可得到不一樣的台北觀點,並能讓街友能夠有固定工作收入。

從去年三月加入協會的李佳庭笑說:「一開始其實不太習慣,很像旅行社小妹。」這個專案跟傳統的社工服務不太一樣,較為偏向社會倡議性質的活動。李佳庭表示,一般人想要「踏進」街友這個議題其實是很困難的,但在街遊的過程中,由於導覽員本身就是街友,遊客可以好好地跟導覽員接觸,甚至是問及相當多的生命故事。

李佳庭表示,其實很多老師會帶學校中「高關懷」的學生參與活動,「高關懷」的學生是指不想要在學校上課,也不想聽一般正式課程的孩子。李佳庭說,一開始這些學生來參加活動,都顯得興致缺缺,愛聽不聽的樣子,但透過老師們事後的回饋她才知道,這些學生在活動後都有熱烈的回響。「這些孩子可能處在類似的生活環境,從『街遊』中引起對議題的興趣,我才明白這活動是在他們心中撒下了種子」

IMG_0396.JPG
「起家工作室KIGE」進行修繕作業所需的工具櫃。    攝影/陳薏筑

「起家」─修繕房子也修繕生活


除了街遊導覽,芒草心協會更有流浪生活體驗營、社區共食餐桌等社會倡議專案,而最近在「嘖嘖」募資平台上線的起家工作室則是芒草心近期最新的計畫。長期關注街友議題的芒草心發現,許多水電、木工技師手上都有專業的一技之長,卻因為大環境或個人因素而收入不穩定,連住的地方都沒有,這些師傅便流落街頭。

芒草心協會裡負責起家計畫的專案執行許哲韡表示, 芒草心的創辦人張獻忠在萬華當了十幾年的社工,發現到很多街友手上是有技能的,尤其是在修繕方面的技能上,很多人甚至是師傅級的,所以他就想辦法替他們找工作機會。許哲韡說:「在二〇一四年協會正式運作後,當初這些想法就進入協會的實作裡面。」

「在二〇一五年協會拿到一筆經費,就集結獻忠以前認識的師傅們,從弱勢修繕開始,一起把案子進展到現在。」 許哲韡說,雖然幫助弱勢家庭是最大的案源,但其實除了材料費外不另外收取其他費用。為了要讓工作室能長久營運下去,也需要靠一般家庭的修繕來補足經費。

目前,起家工作室已募得約一百五十萬元經費,對此許哲韡表示,將會至少一個月修繕一個弱勢家庭,畢竟這個計畫是想達到永續的經營,使得師傅可以獲取合理的收入,弱勢家庭也得到修繕的互助模式。「目前運作的狀況是修繕二十五戶一般住戶,可以支撐修繕一戶弱勢家庭,還在努力去調整這麼模式下的轉換率。」許哲韡摸摸下巴的鬍子說。

IMG_0379.JPG
芒草心協會提供給街友的中繼居所,簡單但設備俱全。    攝影/陳薏筑

IMG_0380.JPG
芒草心協會也提供兩台電腦讓街友可以上網找工作。    攝影/陳薏筑

支持性服務 弱勢自立機制


「其實不管是起家還是街遊導覽,我們都是希望能夠建立一個模式,支援無家者。」李佳庭說,她所負責的街友導覽活動或是許哲韡負責的起家工作室,都是以固定的就業、居住、租屋及生活培力等支持性服務,去建構具備健全功能的中繼空間。

許哲韡則表示,芒草心期待能夠在萬華發展出兼顧「居家正義、創造就業、社區共生」的機制,雖然協會正式運作時間還沒有很長,但從早先國際的學術交流到兩年前開始從事的實務服務,都成功的用創新的方式引起大眾對無家者議題的關注,目前要繼續前進還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行銷對象


真食手作 用最真實的心做料理

$
0
0

    

【記者溫婉廷、蔡宗洋/新北市報導】如果身邊的親人罹患癌症,我們會怎麼做,是手足無措、哭泣,還是用盡一切努力幫他對抗疾病。真食手作的老闆廖千慧,她的女兒在三歲時被診斷出血癌,為了讓幼小的女兒有體力對抗病魔,她想給女兒吃健康的食物。於是開始研究食材,甚至自己種植,女兒病情好轉後,廖千慧更將這份愛心推及到社會大眾,從自製果醬的義賣,到現在已經有一家實體店面「真食。手作」,研發更多「真實」又美味的餐點。






廖千慧與先生趙志遠,正在介紹他們的手工果醬。    攝影/蔡宗洋

一場病耗 離開事業巔峰 回歸家庭


「三歲半的年紀,那時候是正可愛的年紀,開始會跟你玩呀,講一些童言童語。」「突然間一直發燒,不停發燒。」廖千慧回憶起當時還心有餘悸,女兒一出生是由爺爺奶奶帶的,因為當時夫妻兩人正忙著闖事業,女兒接回來半年後,有一天不斷發高燒。

經過漫長又難熬的檢查時間後,女兒被證實罹患血癌,「她(廖千慧)花了一分鐘不到就決定辭職了。」她的先生趙志遠說,當時廖千慧是麥當勞總公司的副總秘書,並在幾千人的公司拿到最佳員工獎。為了照顧女兒,她毅然決然地離開了事業的巔峰。
為女兒治病 成了創業契機
花很多時間看有關癌症治療的網站,以及醫療分析的資料後,廖千慧發現食物對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想用最健康的食物給女兒吃,讓她幼小的身軀能對抗病魔,承受一次又一次艱辛的化療,但不論她怎麼尋找,外面賣的食物標籤上總有一堆看不懂的化學物添加,她問自己:「真的要加這些才能做出這道料理嗎?」

廖千慧開始自己到市場採買最新鮮、最原始的食材,自己烹調,用最少的加工物,為女兒補身體,女兒的身體漸漸好轉,而廖千慧的創業歷程也在這時候開始起步。
真食手作的創立 源於感恩的心
廖千慧說,女兒住院期間,受到很多善心人士幫助,一些教會團體、老師會來帶小朋友做活動,「醫院的生活真的貧乏無趣,一待就是一兩年,好在有他們的陪伴,真的很感激。」「我覺得如果我可以幫助別人也會很開心。」於是她開始在學校當志工,教導特教班的孩子做甜點,辦愛心捐款等等,今年是做志工的第十年。

在學校當志工的期間,五年前的園遊會義賣活動,廖千慧也被邀請參加,她心想,自己能賣什麼呢,剛好那陣子蠻愛做青醬,就賣了,沒想到廣受好評,原本只是想煮給家人吃得健康,原來也能分享出去,於是廖千慧自創品牌「真食。手作」,在臉書上架設一人公司,賣起手工果醬。

「真食手作」品牌創立。   攝影/蔡宗洋
 
「真食手作」名稱的由來,廖千慧說:「我心裡有一個聲音就是『真實』,我要做真實的東西。」加上是手工製作的料理,因此有了這個名稱。

起初在網路上創業,廖千慧並不覺得困難,她用很少的成本打響「真食。手作」的知名度,在美國求學時,她主修市場行銷,會讀統計數據,知道自己的客群為何,以及顧客想要什麼,畢業後在麥當勞從事品管、採購的工作,她說,這些在當下覺得很煩人的事情,對於創業卻有很大的幫助。「工作學習很重要,再苦以後都會用得到。」
夫妻扶持 背後偉大的男人

柔和的鵝黃色燈光,桌上的蠟燭,搖曳微弱火光,為店內鋪上一層溫暖的氣息,一排排手工果醬都是廖千慧用最真實的食材親手熬煮,鼻子湊近倒在玻璃杯中的水,一股香氣撲鼻而來,那是她親自栽種的香草煮出的香草茶,真實手作的實體店面前年在淡水開幕,是廖千慧與趙志遠夫妻倆一起努力的結晶。

「先生是一路上最支持我的。」從女兒生病,她想辭掉工作,到後來自己創業、開店,趙志遠都一直默默在背後支持著她,而開設實體店面後更是辭掉工作與她一同努力經營。「剛創業的時候真的很累,我常常說我不想做了,但他(趙志遠)都會叫我不要放棄。」

「最支持我的就是我先生。」廖千慧說。   攝影/蔡宗洋
「一起工作後,我才真正了解他。」
廖千慧說,她與先生的個性是互補的,自己個性果斷,而趙志遠是深思熟慮的,這樣不同的個性起初讓他們出現不少摩擦,但慢慢磨合後,她了解到,想法決策果斷,在創業初期時可以很快的幫助拓展,但事業漸漸成形,就需要聽取更多方意見,謹慎思量後再下決定。

「我跟我先生一起工作以後,才真正了解他。」在女兒生病前,兩夫妻各自在事業的巔峰打拼,早出晚歸讓他們沒有時間好好相處,而現在一起工作才更了解彼此。「女兒的生病,讓我對人生幾個重心,工作、家人、金錢等有了重新的排序。」趙志遠說。


結識蔡以倫 觸角伸及推廣在地文化
因緣際會下認識了長年在淡水推廣在地文化的蔡以倫,他曾任職自由時報編政組長,因採訪工作接觸草本養生植物,之後全心投入在香草文化推廣,發揚淡水山區農產品,以及推廣淡水在地文化。因為對於香草與栽種園藝有相同的興趣與熱忱,廖千慧夫婦與蔡以倫十分投緣,決定合作推出一個套裝行程,淡水深度旅遊導覽搭配手作果醬活動。

趙志遠說:「淡水其實是一個很有故事、豐富文化內涵的地方,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如果大家來淡水只是看海、逛逛老街,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從最上游把關 與有機小農合作

創立實體店面後,廖千慧也從醬料衍生創新出很多不同的料理,而對於食材的堅持仍然不馬虎,「我們會直接到農場親自檢驗,小農是否真的以無毒、有機方式來種植。」「常常費盡千辛萬苦的爬上山去看。」

廖千慧在用最健康「真實」的食材做料理。   攝影/蔡宗洋
 
廖千慧的理念與用心,顧客也感受到了,「客人常常會對我們說,謝謝你開這家店,讓我很感動。」「我覺得我們是提供好的食物的餐廳而不是只為盈利、賺錢。」廖千慧繼續用最「真實」的心去回饋社會。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茶香飄三代 鹿谷緣緣有機茶莊

$
0
0

    

【記者吳芷萱、張惠華/南投縣報導】走過崎嶇蜿蜒的山路,山上的霧氣濃得看不清前方的路,穿越層層的雲霧,看見路旁盛開的櫻花木後再往上走,便是陳鵬文祖傳三代的有機茶園,因為不灑農藥、不使用人工化學肥料,茶園內有許多蚯蚓幫忙翻土,不時還會有蛇出現,形成小型的自然生態圈,與自然環境共生共存。


轉作有機 讓土地永續經營

從祖父那代就深耕鹿谷,在鹿谷種植茶葉,幾十年的種茶經驗傳承三代,從小就會幫忙家裡製茶的陳鵬文,除了承襲自祖父那輩的製茶功夫,推廣自家的好茶,更將施行慣行農法多年的茶園,改成不灑農藥、不施肥,遵行自然農法的有機茶園,並成立品牌「緣緣有機茶莊」。

轉作有機是因為六年前的一次打工經驗,陳鵬文在幫別人顧有機茶園時,開始對有機產生興趣,陳鵬文說:「那時候看到別人做有機,覺得這樣的種植方式很不錯,可以留下一片乾淨的土地給下一代,就決定轉作有機」,經過三年的轉型期,在三年前正式轉型成有機茶園。

3.jpg
自祖父那代及傳承下來的茶園,在陳鵬文這代轉型成為有機種植。    攝影/張惠華

2.jpg
製茶廠內的器具,都是父親留給陳鵬文的,遵循著古早的製茶方法。   攝影/張惠華

老茶樹吸收茶氣 種出台灣好茶

不像一般茶園都是矮矮的灌木群,修剪得很整齊,緣緣有機茶莊的茶樹比較高,外表看起來也沒那麼漂亮,陳鵬文說,我做有機就是要讓它變茶樹,不去修剪它,讓它一直增高一直長,因為茶樹越高,它的根越長,才能吸收地底下的精華,形成所謂的「茶氣」。

4.jpg
新鮮現採的有機青心烏龍茶葉,之後再分別製成發酵程度不一的青茶。    攝影/張惠華

陳鵬文的有機茶園全都是種植青心烏龍,再經由不同的製作過程做出不同種類的茶,陳鵬文說:「台灣茶分為五種,沒發酵過的綠茶、完全發酵的紅茶、發酵程度介於紅茶跟綠茶間的青茶、白茶以及黑茶,我做的青茶類發酵程度會比較重一點,較偏向紅茶,泡出來的顏色也比較紅。」

住在竹山的葉枝松及林素珍夫婦表示,陳先生的茶喝起來茶香很夠,但有機的茶喝起來跟一般的茶沒有太大的差別,就是覺得喝了好像很健康,對身體比較好,一般人其實分不太出來兩者的差異。

茶園管理及銷售 勞心又勞力

陳鵬文認為經營茶園最困難的是「茶園管理」,因為他的茶園沒有灑農藥、沒有裁枝、沒有施肥,讓茶樹自然生長,這樣的種植方式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像是病蟲害、氣候的改變、土壤過濕或是過於乾燥等等問題,照顧上要花較多的心力,平常七到十天要巡視一次茶園,採收期則是每天都要去巡視。

1.jpg
為了響應環保,陳鵬文賣的茶葉不用瓶瓶罐罐包裝,特別到外面找牛皮紙袋包裝銷售。    攝影/張惠華
緣緣有機茶莊的茶葉都是自產自銷,陳鵬文笑說自己是「自做自售」,他說:「有機茶葉賣便宜的話划不來,賣貴的話又沒人要買,在銷售上是還滿困難的,像我今年的茶葉定價一斤一萬六千元,一斤一萬六的有機茶葉,喝起來不會比一般茶葉泡出來的茶好喝,你會買嗎?」為了補貼銷售上不足的收入,陳鵬文會在自己的茶園採收完之後,到外面去打工,幫別人做茶、代工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角落微光 照亮隱者的未來

$
0
0

    

【葉舜欣、張絲雨/台中市報導】在人來人往的台中車站,你也許會看到一名頭戴鴨舌帽,手裡拿著一本台中景點介紹手冊的男子。仔細一看,你還會發現他耳朵掛著麥克風,正滔滔不絕地向遊客介紹台中市那些不為人知的文化角落。他叫David,曾經是一名街友,然而透過「角落微光」的培訓,讓他成為了導覽員,有了一份收入,生活也變得更有保障。



導覽員David從台中車站開始進行導覽。   攝影/葉舜欣


提供工作機會  從根本改善街友生活


當大家都認為街友「好手好腳」卻不工作時,是否有人試著理解為何他們不工作?究竟是懶惰而不想工作,抑或是某些原因找不到工作?根據二〇一一年台灣當代漂泊協會調查統計,高達百分之九十的遊民,之前都是有工作的,而百分之八十七的遊民都希望有機會租得起房子,脫離流浪的生活。這樣的數據顯示,其實大部分遊民並非好吃懶做,只是缺乏一個機會。

在得知英國曾經培訓街友成為導覽員,提供他們工作的機會後,角落微光創辦人張景皓決定沿用該模式,自二〇一五年發起了「隱者地圖」計畫,希望透過培訓課程,傳授街友導覽技巧,讓他們得以回到社會工作,有一份收入後才能改善生活。

角落微光專案經理楊兆琪表示,福利機構,例如台中街友關懷協會是能夠接觸並了解街友的第一道線,所以在計劃開始前,角落微光會與這些機構接洽,由他們負責轉介個案。她說:「當然我們也會給機構一些條件,像是要成為導覽員至少要口齒清晰、敢在大眾面前說話、能夠徒步行走兩小時等等。」

黃慶聲老師正在向街友們傳授台中景點的歷史背景。   角落微光文化有限公司提供

專業師資  傳授導覽技能


「其實想要成為導覽員不是簡單的事。」楊兆琪表示,角落微光請來了已經從事地方文化研究二十年的黃慶聲老師,透過授課的方式,免費培訓街友導覽技能,告訴他們台中中區的故事,並讓街友們從中找出自己的回憶,最後融合成一個獨特的人文故事。

曾經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導覽員David,是一位彬彬有禮,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的街友。從他導覽時爽朗的笑聲,不難看出他其實十分享受導覽員這份工作。「我保證你們會過的幸福美滿…」、「I love you」等,是David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語,就算人生經歷百般挫折,他也沒有怨天尤人,反而經常與遊客分享他的快樂哲學。

David表示,他出生於宜蘭,年輕時也一直都在台北生活,直到後來因為為朋友擔保,繼而又向地下錢莊借款,一夕之間債臺高築,房子也被迫法拍,才流落到台中的街頭。雖然原本並非台中人,但現在透過培訓課程,讓他對於台中中區有了認識,也有了一份工作。

除了培訓課程,街友們在課程結束後,也必須通過考核後才能成為正式導覽員,並得由台中市社會局救助科認可的結業證書。楊兆琪表示,民眾報名的導覽費用,有百分之六十將成為街友的收入,而百分之四十則作為角落微光的社會企業盈利。

引導與溝通  讓街友重拾自信


「一開始導覽員會認為他們做好導覽就好了,為什麼要說自己的故事?他們也會懷疑民眾會不會對他們的故事感興趣,又或者他們會不知道要說哪些自己的故事。這些都是我們要去引導的。」楊兆琪表示,在培訓的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如何引導街友們說出自己的故事與經歷。
導覽員David手裡拿著台中景點介紹冊,正在向遊客解說歷史故事。   攝影/葉舜欣

然而,想要讓街友們敞開心房,只能透過不斷地溝通與引導。楊兆琪說,一開始街友們會先學習台中景點的歷史資料,而志工們則會從中詢問街友們年輕時是否也曾在這些景點進行哪些活動,以此引導他們去回憶自身的故事。不過,有些內心較為深處的回憶,若是街友不太想透露,志工們也不會去逼迫他們。

楊兆琪表示,雖然隱者計畫開始不久,街友們每次導覽後得來的收入還不至於能夠讓他們過上舒適的生活,但是培訓課程結束後,能夠看見街友們增加了自信,對自己有了肯定,就是目前他們最大的成就。

遊客謝靖表示,參加導覽之前他會認為街友都不太願意工作,但是透過這樣的機會,可以讓更多人,包括他自己也對於街友有了一定的改觀,認識到有一部分的街友其實是有原因,例如生病等等而無法工作。

不一樣的導覽  挽救台中人文歷史


目前隱者地圖提供民眾三種不同的路線——「後站人生」、「青春倒退嚕」以及「舊城新歡」,分別以台中後站、中區舊城、台中公園為軸心出發,導覽時間兩小時,而每一次的導覽都會以三到十人為限。

「這些景點過去都是很風光、很繁華的,只是它們現在都沒落了。」楊兆琪表示,隱者地圖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重拾台中人對於當地人文歷史的重視,因為現今的台中車站湧入了大量的移工,許多人也因此漸漸不太想回到台中中區附近遊逛。

楊兆琪說:「我覺得這是一個文化融合的情況,這些移工們聚集在這邊,也形成了另一種文化的氛圍。其實只要對他們有所瞭解,就沒有什麼好害怕的,我們也應該試著去了解他們的文化。」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天井逅書 在老宅與命中注定的書相遇

$
0
0

    

【記者周庭瑄、郭富珊/桃園市報導】大溪老街上,百年老房相互井然倚立,巴洛克式的古典牌樓立面,「天井逅書」結合新南12文創實驗商行,固定舉辦主題書展、課程、講座與藝文展覽,期待讀者能在天井之後的方寸空間中,邂逅與其命中注定的書。


新南12結合天井逅書,以手工木作改建逾百年的大溪老宅。   攝影/郭富珊

在地經營 延續大溪文創能量
新南12文創實驗商行為三手微市集的創辦人高慶榮與友人林澤昇、蘇家賢、簡鴻源等人共同成立。自二〇一四年,高慶榮便結合文創、大溪木藝文化、插畫、手作、音樂、咖啡等,以三手微市集開創新型態的藝文平台,提供創作者展出作品的空間。「它是一個凝聚能量的據點。」高慶榮說,為了讓文創市集的能量更加凝聚,不會因為活動結束而消失,也希望有一個大溪在地的工作室,才決定建立新南12。


新南12延續三手市集能量,提供平台展售各式文創商品。   攝影/郭富珊
新南12以大溪老街特有巴洛克式牌樓長方型舊房為計畫地點。老房總坪數將近一百坪,長約六十公尺,共有三進三庭。牆壁為舊時土牆,表面使用米糠糊起,改建過程因房齡超過百年,加上久無人居,灰塵厚得像黑炭,牆面不但有許多大洞,屋瓦也都破損不堪,翻修時完全無法先行規劃與設計,因此增添了許多挑戰性。

「其實選擇這裡不是一開始設定的。」高慶榮說:「因為整理老房子你無法預測它會有什麼樣的狀況。」幾經掙扎後,為了不讓大溪的舊屋繼續消失,高慶榮最後還是決定選擇現址。他們邊做邊構想,也因為資本不夠雄厚,店內的所有木作他們都親自操刀,手工製作,耗時一年才終於將空間建立起來。

主題書展 提供好書展售平台

新南12在二〇一五年十一月正式開始營運,並在隔年利用第二進的空間打造了「天井逅書」,期待讀者能在天井後靜謐又具質感的書屋中,尋覓到喜歡的書本。「在使用這裡的時候會希望尊重之前的空間。」林則昇說,因為這間是本來的神明廳,而且以前是一名醫生的祖厝,放書感覺比較合適也有傳承的概念,才決定將這個空間打造成書屋。另外,書本材質為紙,所以書屋的空間主題也因此以樹木為主。
天井逅書空間設計主題為樹木,店內書架與擺飾皆以木頭為主。   攝影/郭富珊
因場地的侷限,天井逅書以主題式書展固定更換書籍,以在地文化、藝文、老房、建築為主,選書與主題皆由書店店長陳柏良負責。從事歷史研究的陳柏良,挑選書籍的風格獨特,多與在地文史、風俗民情相關,書屋內也擺有許多獨立出版刊物。除了陳柏良的選書,天井逅書中也會擺放大溪當地作家、繪本畫家及漫畫家的作品,提供平台讓他們能夠在在地發表。陳柏良認為,有很多很棒卻很冷僻或艱澀的書很少被注意到,所以希望能夠藉由天井逅書的空間與平台把這些書推薦給讀者。
以大溪風景人文作為故事背景的漫畫《神之鄉》。   攝影/郭富珊

文化推廣 開拓新興藝文可能
除了書籍與文創商品,空間內也提供座位、餐飲,另會固定舉辦手作課程、講座與展覽。講座與展覽的主題不限,高慶榮認為這裡就是一個實驗空間,並不會界定它只能做什麼,所以只要提出有趣的實驗計畫讓他們覺得不錯,就願意結合市集、文創實驗商行,一起來執行這個可能性。
天井逅書與BBS詩版詩作聯合展覽,詩卡供讀者自由取閱。   攝影/郭富珊

「各個偏鄉甚至城鎮都應該有自己的獨立書店」高慶榮認為,書店中有許多在地活動與文化推廣,其實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希望這個小書店它不大,但是它可以做的事情很多。」高慶榮說自己沒有什麼強大的抱負,只期待天井逅書因為有了空間、有了書而可以建立對話的開始,有了對話就能產生連結,就有可能觸動很多不同的可能性與文化在這裡發生。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孩子的秘密基地 改善新住民家庭教育弱勢

$
0
0

    

【記者陳薏筑、王俊傑/新北市報導】「吃完點心趕快回到座位上,不要跑來跑去的。」輔導老師叮嚀著活潑好動的學生們。這樣的光景似乎再平常不過了,但這裡不是普通的補習班,而是庇護著弱勢兒童的秘密基地。秉持著陪伴的初衷,提供新住民家庭及經濟弱勢兒童平等教育的機會。






IMG_0463.JPG
孩子的秘密基地提供新住民兒童一個免費的課後輔導環境。   攝影/陳薏筑

社會轉型 新住民家庭教育問題


位於三重的孩子的秘密基地,原先只是新北市新住民全能教育學苑發展協會執行長鄭晴所開設的課輔班,透過與快樂學習協會合作,成為第三十八個課輔班。「其實很多新住民家庭結構,都是弱勢加弱勢,如果一直循環,是滿嚴重的問題。」鄭晴說,起初自己只是普通的英文老師,因緣際會下了解這些事,進而開始新住民課輔教育。

曾任職補教業鄭晴說,其實新住民在台灣社會的處境並不友善,往往家庭中父母都得忙於工作並處於經濟弱勢,教育成為被犧牲的一環。父母忙於工作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小孩,又因語言、文化、家庭背景等障礙,造成孩童學習意願低落、甚至是在學校被排擠。

「其實就像我當初在美國生活七年的經驗。」鄭晴表示,同時看見許多弱勢繳不出學費,又曾當過其他國家的新移民,心中自然對這情況感同身受。因此辭去補教業老師工作,在二〇一三年開辦新住民全能教育學苑發展協會 ,今年一月則與快樂學習協會合作成立孩子的秘密基地。


IMG_0499.JPG
課輔老師也會利用課間帶活動,拉近孩子間的距離。   攝影/陳薏筑

照顧與守護 都會區中的教育「偏鄉」


鄭晴表示,三重孩子的秘密基地與其它課輔班最大的不同,在於大多數課輔班是著重在偏鄉教育,而這裡面對的則是都市問題。「都市不只貧富差距大、對小朋友誘惑更多。」鄭晴說,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衡連動著社會問題,很多弱勢的孩子放了學沒有地方可以去、在學校沒有取得認同,往往被有心人士吸收,或是出入不良場所。

另外,除了課業的輔導學習,其實秘密基地對新住民家庭最大的幫助是「讓孩子有個地方可以去」鄭晴提到,曾經有個案,是媽媽帶著兩個小孩過來,拜託這裡照顧。經過了解才知道這個家庭只有媽媽在外工作,但為了照顧孩子、接送上下課,只能上大夜班的工作,身心俱疲卻無法兼顧家中經濟與孩子的陪伴,「來了這裡之後那個媽媽才有喘息的機會。」鄭晴說。


IMG_0465.JPG
孩子的秘密基地也有在學中的大學生負責課輔老師的工作。   攝影/陳薏筑

透過合作加強影響力

不只是協會內本身訓練的老師,秘密基地更與師範大學、輔仁大學學生合作,積極增加人手免費替孩童課輔,但課輔班還是面對許多問題。輔導老師廖竹涓說,起初都會想用「愛的教育」,但隨著孩子越來越熟絡,自然是越來越頑皮,令人頭痛。

「我們其實還在摸索。」鄭晴表示,目前課輔班是招收四十位學生,但經費來源仍是最大的困境,使得招收學生過度飽和。目前則透過結合地方團體籌措經費,並與新住民學童比例高的學校舉辦冬、夏令營,擴大對於新住民家庭的教育影響力。「我們覺得解決一個孩子的問題,不只是一個孩子,而是一整個家庭」


延伸閱讀

新住民創業 金鳳美甲店成外配娘家
南洋姊妹齊「劇」 演出移民心聲
新住民當志工 母語導覽台灣文物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北京有機農夫市集 幫小農「站」起來

$
0
0

    

【記者郭睿琪、丁源/北京報導】時值隆冬元月,北京最繁華的三里屯商圈都變得人跡罕至。但有一個市集,從上午十時就開始了摩肩接踵,人頭攢動的「購物大作戰」。在這片你來我往的畫面中,黝黑膚色的農戶們咧開笑容,成包成袋的將蔬菜運出小貨車,顧客們則眉飛色舞地將新購得的滿目琳瑯扛上肩頭。原來,這天是北京有機農夫市集固定的趕集日,而這樣的畫面每週都會在北京上演兩三次。作為中國大陸目前最成功的有機市集之一,每次市集都能吸引數千人參加。參加市集的農戶不僅有北京郊區的小農,也有常住北京的各國美食達人。




冬日的市集設在商廈內,消費者不僅有平日煮飯的夫婦,也吸引很多年輕人駐足。   攝影/郭睿琪

由志願者團體轉型為社會企業

北京有機有機農夫市集最開始是由一群志願者開始舉辦的。現任總召集人常天樂曾在中國日報擔任財經記者,二〇〇九年,她加入美國的非盈利組織,回到北京開始負責中國食物系統與農業貿易的相關項目。

因《糧食戰爭》一書與農業領域結緣的常天樂表示,回北京從事農業研究的伊始,自己勁頭十足。跑了十幾個省,與許多農夫交流後,常天樂反而漸漸感到研究工作的局限性,「這種工作讓人有隔靴搔癢的感覺,跟農民聊天,然後寫點不痛不癢的報告,這一點都不符合我的性格。」

二〇一〇年,日本人植村繪美和加拿大人邁克爾,這對藝術家情侶聯合了一些的有機小農,開始在北京舉辦農夫市集活動。常天樂隨即加入兩人,共同協辦早期的市集。

市集最初不定期的每月舉辦, 到目前已經穩定達到一周兩至三次。市集的地點大多在北京的三元橋、崇文門、三里屯等地,每年舉辦一百餘場,迄今已經舉辦市集達四、五百場。北京有機農夫市集總召集人常天樂表示,市集現在和北京的三十餘家農戶合作,全國大概有兩百多位生產者通過市集這個平台來銷售他們的產品。

二〇一三年,在市集運營到第三年,常天樂表示,一直以來沒有任何薪水的志願者拿到了第一筆折合台幣一萬五千元的工資,但憑藉這份微薄收入想要在北京生存下去,是極為勉強的。「團隊最初的六七個同事都是因為理念認同從志願者開始做起,不發薪水」,常天樂說:「後來團隊擴大,更多年輕人想加入,我也希望能讓他們既保持著理念,又能在北京體面的生活下去,於是團隊運營就有了壓力。」

也是從二〇一三年五月開始,原本對農戶完全免費服務的市集,開始向農戶收取少量的趕集金,金額小於生產者在市集上銷售所得的百分之五。面對僅二十人的市集團隊,常天樂表示,除了收取趕集金,幫外地農友賣產品也有一定收入,另外場地也會提供市場推廣的費用。「工資不高,最重要的是理念。」

農戶細心準備許多福字、對聯贈予顧客。   攝影/郭睿琪

市集理念:讓創造價值的人收穫價值

北京有機農夫市集的理念是幫助小型有機農戶與消費者建立穩定的管道,進而促成公平交易。農夫市集收到過很多國際著名風險投資公司的合作邀請,「我們雖然很樂意跟他們交流,向更多人傳達我們的理念」,常天樂表示,但她認為資本逐利的本質與有機農業格格不入。「我們的理念是讓創造價值的人收穫價值,創造價值的人是食品的生產者、加工者,不是資本。」

然而有機農業不比工業化的農業生產,在不使用化肥、農藥的前提下,再加上各種氣候因素,作物減產甚至重新種植時常發生。參與有機農夫市集的北京順義區農戶陳艷紅說:「菜蟲少的話,就用稀釋的蘇打水、辣椒水來驅蟲,菜蟲多的話,就把菜拽下來餵雞。」

陳艷紅是最早一批加入農夫市集的農戶,通過市集,她現在擁有一百多位穩定的老主顧。他們平時用微信聯繫,每周到市集上取菜。「做有機農業確實風險高,不像人家把籽撒下去就能收穫」,陳艷紅摸了摸攤位上的有零星蟲洞的蔬菜,「但是農藥對身體沒好處,我種的菜自己還要吃呢,要憑良心。」

嚴格篩選農戶 保障有機「不摻水」
早在二〇一二年,申請參加農夫市集的農戶就多達幾百家,但真正滿足市集有機理念和合作精神的卻並不多。常天樂表示,基於「新農夫運動」的精神,市集篩選的標準更傾向於中小型家庭式農場,而非商業農場。

賣菜的農戶也是消費者,農戶(右)在向其他農戶購買蔬菜。   攝影/郭睿琪
市集的考核十分嚴格,農戶解子力表示,不僅要向市集提供各種材料,詳細陳述農場環境、人力資源、生產條件、肥料來源、產品種類,還要接受市集工作人員及消費者的多次實地考察。「做了這些步驟之後,還要以見習農戶的身份接受下一階段的審核。」

適合小農的認證體系 參與式保障體系(PGS)

上世紀八〇年代開始,世界各國擁有政府認可的「第三方有機認證體系」逐步建立,有效的幫助有機農業商品化。但是,第三方有機認證的對象往往是大型的產業、集團。常天樂表示,大陸的一些認證往往用高成本進行監管,一方面效果不盡如人意,另外對小農戶往往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

「第三方認證」成本昂貴,那麼,什麼樣的認證體系能夠讓多樣化經營的小農戶既取得消費者的信任,又能維持自身的收入?

二〇〇四年,由歐美及拉丁美洲的有機小農以實踐經歷提出的參與式保障體系(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簡稱PGS)正式誕生。國際著名的有機行業組織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簡稱IFOAM)也隨之成立。參與式保障體系是一種建立在社區網絡、信任以及知識共享的基礎上,基於當地利益相關者的活動,對生產農戶的農場環境和耕作方法進行評估的一種方法。

北京有機農夫市集自二〇一三年開始著手建立自己的參與式保障體系,希望通過農戶、消費者、市集工作人員以及專家的共同參與,對農戶形成監管,令農戶與消費者建立穩定的互信關係。

農戶之間時常相互交流,討論種植技術以及籽料選購。   攝影/郭睿琪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常天樂說:「我們在建立自己的PGS之後,每週都會去實地拜訪農戶」,每次去農場拜訪都有浩浩蕩蕩的幾十人,其中必須包含消費者的參與。「比起一年才出現一次的檢驗員,這種方法可能更可靠一些。」

對北京農夫市集而言,參與式保障體系有三個目標。一是,建立第三方認證體系之外的信賴體系;二是,對生產者做成監督力量;三是,讓生產者、消費者、市集工作人員共同學習,真正掌握有機的評判標準。

「我們的PGS還不完善」,常天樂表示,雖然近年已經完善農場信息登記制度並加大拜訪農場頻率,「仍希望加強農友和消費者的參與,我們的工作能力也有待提升。」
以網路推廣市集 在「集室」舉辦分享會
自二〇一一年,常天樂開始通過微博平台推廣市集,如今,市集的微博公眾號也幾乎每天都推送農友以及各種交流分享的文字。農戶陳艷紅表示,市集替她製作了名片並標記好QR碼,現在她和許多老主顧都用微信交流。

藉助微信平台,農夫市集團隊即時將分享會內容以及市集資訊公佈給民眾。   攝影/郭睿琪

隨著市集團隊的逐步擴大,他們終於擁有了自己的辦公室兼社區商店「集室」。常天樂表示,一方面想為團隊找一個「家」,另一方面也想成立一個持續存在的社區商店,讓更多消費者平日也能買到農友的產品。市集也通過位於三元橋的「集室」舉辦分享會、講座、沙龍、農友餐會等活動,成為「在地」以及「外地」農友的另一個家。

在二〇一六年,農夫市集希望能支持更多消費者團體開展自己的參與式保障體系。常天樂表示,我們鼓勵消費者團體開展自己的團購工作,來直接和農戶對接,而不一定要完全通過農夫市集。「我們希望的,不是我們自己的規模做得很大,而是有機農業這片『森林』裡面東西更豐富。」

延伸閱讀

花東菜市集 小農品牌經紀人

花菇嶺農場 菇類發展新視野

賴嬌燕姊弟 自立出書分享農法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北京打工博物館 為新工人「立傳」

$
0
0

    

【記者郭睿琪、丁源/北京報導】一百坪的空間裡,兩千多件由全國各地捐贈的展品陳列其中。富士康跳樓女工散落的拖鞋和書信、一比一的還原的窄小出租屋、以及工資欠條、工傷照片……每一件展品都浸漬著打工者的血汗,反映著全中國近三億打工者的生活現狀。這裡就是北京打工文化藝術博物館,中國第一家以打工者歷史為題材的民間博物館。



一百坪,五個展廳,兩千多件展品記錄著打工者的血汗史。   攝影/郭睿琪

我住在北京 但我的家在哪裡?
北京打工文化藝術博物館坐落在距離北京市區兩個小時車程的皮村。這裡是典型的高速發展的新城市與鄉村的交界地帶,皮村正好位於飛機航道下方,每隔幾分鐘就能聽到飛機下降時震耳的轟鳴。由於全村不能建高層建築,房價降低,漸漸地,本地人口外遷,這裡成為了赴京打工者們首選的居住地。在皮村,本地人口不到兩千人,外地打工者卻多達兩萬人。

二〇〇二年,是孫恆從老家河南辭去音樂教師的職務,來北京打工的第五年。這期間他換過十幾份臨時的工作,從搬運工到發傳單,但他始終不懈的追求著自己的音樂夢。打工之餘,他跑去清華大學旁聽,去地鐵賣唱。「一天中,我要騎八個小時的自行車,騎到地鐵站就唱歌,還要擔心會不會有人抓我。」

不到兩坪的出租屋,在北京的望京地區每月要近兩千塊人民幣,在皮村只要兩百塊。   攝影/郭睿琪
就在這一年,他結識了工友王德志,對音樂有共同的喜好的他們,也表達出了相似的焦慮——「對北京沒有歸屬感,不知道打工之後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於是他們和幾個工友湊錢在租金便宜的皮村租下了兩個院子,成立了非盈利組織——北京工友之家。同時,和幾個朋友組成了打工青年文藝演出隊,也就是後來的新工人藝術團。他們往返於北京的數個工地,無償為工友們演出,開始小有名氣。


天下打工是一家
二〇〇五年,藝術團通過發行的首張專輯《天下打工是一家》到得了七萬五千元人民幣版稅,他們用這筆錢創建了同心實驗學校,為隨父母進城打工的流動兒童提供基礎教育。

許多工友每天的工作都是體力活,衣服不禁穿,買新的又太貴,於是工友之家在皮村又成立了同心互惠二手商店,並在北京全市投放了九十個募捐箱,收集社會閒置的衣物。二手商店裡有不少牛仔褲,只要幾塊錢人民幣,是店裡最熱賣的商品之一,孫恆表示,二手商店的目標不是掙錢,而是最大程度的降低工友的生活成本。

沒有我們的歷史 就沒有我們的將來
二〇〇八年,值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三十週年之際,孫恆決定為打工者留下歷史的記載。「沒有我們的文化,就沒有我們的歷史,沒有我們的歷史,就沒有我們的將來。」孫恆說:「以前覺得文化歷史高高在上,應該由國家博物館去記錄,和我們沒有關係,後來覺得,為什麼我們創造了歷史,卻不能記錄歷史。今天不一樣了,科技這麼發達,我們可以用錄音筆、數碼相機來記錄自己,我們應該有自己的博物館。」

在北京賣了十四年煎餅的徐芳,在返鄉之前將自己的煎餅車捐給了博物館。    攝影/郭睿琪

於是在香港樂施會的支持下,孫恆將皮村琉璃瓦廠廠房的五間屋子租下來,並向全國打工者徵集能代表打工者歷史的展品。北京昌平一個建築工地的三十多名工友聽說後,特意做了三小時公交車來到皮村,送來了整整一大包的暫住證、工具、工裝。

在北京賣了十四年煎餅的徐芳,在返鄉之前將自己的煎餅車捐給了博物館,打工博物館的志願者馬千里表示,「我看過徐芳大嬸創作的煎餅詩,『每一張煎餅,我都攤得如十五的月亮,就像在祝福每個人,家庭和睦團團圓圓。』在艱辛的生活中永遠保有對生活的熱愛,讓我自愧不如。」

展廳分為打工歷史、婦女、兒童、勞動工具展示等五個展廳,同時廳內還按照皮村一位工友家的現狀一比一還原了打工者的家,不到兩坪的屋子裡,只有窄小的木板床和黑白電視。

村裡的休閒中心

現如今,工友之家所建立的設施開始在皮村形成一個重要的標誌。博物館還建立了同心互惠二手商店、圖書室、新工人劇場和兩個桌球桌。博物館解說員付秋雲說:「院子白天很寂靜,到晚上就熱鬧了,傍晚會有下班的工友,三三兩兩到院子裡面,打球、看書、聊天。」

博物館解說員付秋雲,原本在蘇州的電子廠打工,流水線的工人從早忙到晚,有時候還要加班到深夜,「回宿舍睡覺,早上一睜眼再去廠裡上班,強撐著眼皮生怕一不留神出工傷。」倍感迷茫的她在二〇〇九年偶然的一天,走進了工友圖書室,從那之後去圖書室看書成為了付秋雲的愛好。隨後,接受了工友之家培訓中心的電腦技能訓練的她選擇留在皮村,負責管理圖書室和博物館。她表示,為自己群體的人服務,這裡的生活讓她找到未來的希望。

圖書室緊鄰博物館,夏天常有工友來此借閱,寒冬則略顯冷清。   攝影/郭睿琪

是「新工人」不是「農民工」

打工博物館還將全部展品都數位元化上傳到網路,希望更多的人能重視新工人群體的歷史。他們的努力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平均每年會有五千人次到訪博物館,其中不乏相關領域的學者。

「打工者從農村進入城市面臨很多困難,農村以前的社會交往方式、社會支援網絡在我們離開農村到城市之後,全部沒有了。」孫恆認為,只有通過更多人的互助合作,才能填補精神文化上的困惑和迷茫。「比起地理物質上的家,為我們的群體找到自己的文化、價值、人生方向,這是通過博物館記錄我們歷史的重要目的。」


回不去的農村,留不下的城市,迷失在大城市的新工人。   攝影/郭睿琪

不靠土地,而是靠出賣勞動力來收入,事實上就是工人,但我們卻沒有工人的待遇和保障。孫恆表示,這種不是農民,又不被認可是工人的狀態很荒謬。以前,主流話語中稱呼外來務工的這個群體為農民工、民工,「這是帶有偏見的稱呼。」孫恆說,「現在,更多人稱我們為新工人,這是積極的變化。」

北京工友之家也為全國其他類似的團體提供了很好的示範,孫恆表示,長三角、珠三角、蘇州、杭州以及一些中西部地區都成立了自己的互助團體。



延伸閱讀

陽光汽車美容 傷友庇護工場

搖向外婆橋計畫 協助新住民返鄉

洋甘菊計畫 新移民姐妹互助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