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轉換跑道 莊詠智的飆風人生

$
0
0

    

【記者蔡瀚霆、余奕賢/台北市報導】穿著合身的自行車服,在訓練專用的自行車上揮汗如雨,不停地鍛鍊著。二〇一三年夏季聽障奧運自由車代表隊選拔賽第一名的莊詠智笑著說:「當比賽抵達終點的那種成就感,讓我深深地著迷。」每個星期二和星期四,他都會到樂騎適自行車店裡,做一個小時的自主訓練,無論寒暑,從不缺席,目標放眼明年十一月的國際聽障自由車環台賽。



螢幕快照 2016-01-05 下午10.07.02.jpg
二〇一三年夏季聽奧自由車代表隊選拔賽第一名的莊詠智。   攝影/余奕賢

父母用心養育 縮短與聽人差距

莊詠智一出生就患有聽覺障礙,先天的聽障使他的學習能力比一般同年齡的小孩慢,學起東西來也比較辛苦。因此,為了讓他能跟上一般人的學習腳步,從小,爸爸媽媽就特別用心的照顧他,莊詠智非常感謝地說:「多虧我的爸爸、媽媽,這麼用心,像是志工般的細心呵護,使我學會如何與人溝通、學習,縮短與一般聽人間的差距。」

談到運動,莊詠智笑著說:「對我來說,大概不能沒有它吧!」從小到大都在運動,他已經習慣將運動視為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要把運動從生活中移除,是不可能的。大學時期,認識了一位聽障朋友,在這位朋友的邀約下,他參加了身心障礙運動協會,後來也順利通過選拔,加入了中華聽障男籃代表隊,開始接觸正式的聽障競賽運動。


IMG_7902.JPG
莊詠智(左一)在訓練專用的自行車上,不停地鍛鍊著。   攝影/余奕賢

藏不住的運動天份 為國爭光

「籃球是一項團隊的運動,默契是很重要的,然而整隊都是聽障的球員,教練又不會比手語,光是溝通就有很大的問題。」莊詠智回憶,進到中華聽障男籃代表隊正式練習後,才發現困難重重。但是他堅信努力一定會有收穫,因此,他們透過比一般聽人更多的時間練習,培養默契並凝聚向心力。二〇一二年他以隊長身分帶領中華隊奪下第七屆亞太聽障運動會籃球金牌。

儘管莊詠智在籃球這條路上有輝煌的戰績,然而在年紀愈來愈大後,不得不思考下一步的規劃,他毅然決然選擇退出籃壇,他說:「我今年已經三十六歲了,籃球這項運動,對膝蓋的負擔很重。」曾經有一位前輩,是台灣聽障籃球的一代國手,這位前輩一路打籃球打到四十多歲,後來膝蓋都被磨到沒有軟骨了,甚至走路都變得不太方便。

IMG_7921.JPG

莊詠智扎實的訓練強度,使練習用的自行車都爆胎了。   攝影/余奕賢

轉換跑道 延續運動生命

「我的個性好勝心很強又愛動,喜歡比賽時那種緊張的感覺。」莊詠智說,看到前輩的例子之後,決心轉換跑道,比起籃球,自由車對膝蓋不容易造成傷害,他很快就愛上了這項新運動。然而,在剛接觸自由車訓練的過程中,很容易因為不了解專業的訓練技巧而遇到瓶頸,但他花比別人多出兩倍的時間及努力,只要不懂就去找書或問教練,使他在短短的時間內,當選了聽障自由車國手。

樂騎適自行車專賣店是莊詠智自主訓練的秘密基地,店裡訓練專用的自行車,它固定架在室內,透過專業器材與電腦連結,可以根據選手想要訓練的強度來做調整。謝育鍇是店裡的員工也是專業的訓練師,他說,這種訓練,主要能夠幫助莊詠智加強肌力和心肺耐力。而老闆陳天佑則表示,莊詠智非常的認真,加上他的運動天賦,很有機會在未來的比賽中取得佳績。

「在轉換跑道的過程中,有很多貴人的幫助。」莊詠智感性地說,特別感謝西松高中黃智盈教練、大理高中翁瑞宏教練給予他很多的幫助,不但帶領他踏入這個領域、指導他觀念及技術以外,還常常開車載著他與他的自行車到遠地練習或比賽。現職於行政院主計總處的他,要兼顧家庭及工作,但他仍舊用自行車繼續挑戰他的運動人生。


延伸閱讀

手搖自行車 奔馳在風中

Handy 創造真正的「全民」運動

無聲力量 聽障女籃備戰聽奧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導覽員謝平 二叭子的生態尖兵

$
0
0

   

【記者黃毅、陳耕彥/新北市報導】從新北市新店區的雙城路一路延伸,狹窄的產業道路環著安坑山區而繞,有著「安坑綠寶石」之稱的二叭子植物園便鑲在其中。園區規模不大,因交通關係遊客也不多,兩年半前,這裡的工人頂多從事植物修剪的工作,直到謝平發現此處,為這兒的生態交響樂,譜下了第一個音符。



IMG_0472.JPG
謝平用自己拍攝的照片為遊客做導覽。   攝影/陳耕彥
                                                
退休生活開啟與生態的邂逅

謝平是澳門人,一九六七年舉家遷台定居,從國中開始,他的記憶就烙下了台灣的土地風情。出社會後在東元電機從事廣告企劃的工作,妻子是新店人,退休後他便在新店山區的達觀社區買了房子,一旁的小路,讓謝平走進了二叭子植物園,踏上生態之旅。

二叭子植物園用地共計一百三十餘公頃,由新北市政府規劃施作,目前僅完成第一期開發案,約五公頃,設有一處管理中心。除了謝平外還有五位工作同仁值班,值班時段不同,也讓謝平有機會好好觀察並研究植物園內各季節、時辰的生態變化。

「我從小就是野孩子,喜歡往山上、河邊、溪邊到處亂竄亂跑,所以對大自然的動植物生態,從小就很有興趣。」當初得知植物園有工作機會時,謝平便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除了研究這裡的動、植物,因自己廣告企劃的專業技能使然,他也給予老闆建議,規劃了生態池從事復育的工作,最重要的是,他成了二叭子唯一的生態導覽員。
自修專業知識記錄生態

「有沒有聽見啾啾叫的聲音?那不是鳥叫,是斯文豪氏赤蛙的叫聲。」指向草叢邊,謝平侃侃而談二叭子園區內的青蛙種類,儼然生態專家,而他專精的不只動物,這兒的一花一草,蟲鳴鳥叫,他只要一聽、一眼就能細數它們的種類、特性,並拿著自己拍攝的照片做解說。

這所有的生態知識,他都是看書自修而來,為了讓自己的解說更為豐富,也時常拿起相機拍攝,此時他似乎又多了個生態攝影師的頭銜。各個季節、日夜出現的動植物不同,他也就時時記錄著;紅圓翅鍬形蟲、台灣藍鵲、白鼻心、鬼面天蛾、台北樹蛙、台灣原生芭蕉等等,各式動、植物、花草樹木,二叭子植物園的一切盡收謝平的相簿裡。

「二叭子植物園雖然很小,但仔細研究會發現這裡生物的多樣性,我每天可以接觸到不同的動植物昆蟲,自己也很喜歡,就是在這裡工作的動力。」有別於一般導覽員,謝平的教材、資料都自己「製作」,從各式昆蟲標本到動植物的照片,都出於自己那雙手,他說,每個人上山時間不定,為了要讓來的人看到這裡所有的生態樣貌,就自己做、自己拍最快,也許是因此,他的解說也更有說服力、親和力。
IMG_0457.JPG
謝平製作的昆蟲標本,讓遊客隨時能看到不同季節的昆蟲。   攝影/陳耕彥

推廣生態教育分享所學

二叭子植物園以前在管理上,工人只是日復一日地修剪花草、吹落葉,謝平接下工作期間,除了每個禮拜以及每個月初、月底定期的導覽活動,在管理中心也會舉辦一些活動如植物拓印、以繩結編織成動植物模樣的課程來推廣生態教育。平時巡邏時,遇到上山的遊客,他總能很快的與他們打成一片,對於自己所學不吝惜地向外分享,一手帶起這裡的綠色意識。

「很多人看到漂亮的花草會拔回去,我會告訴他們不要這個做,這裡的一切是屬於大家的,應該是和平共存的。」謝平說,在都市旁能有這樣一個生態圈已經十分難能,生態保育的工作也十分不容易,自己總會藉由導覽的機會呼籲。事實上,謝平規畫的生態池復育工作相當成功,也吸引了更多動植物在這裡的環境棲息,他的導覽受到許多遊客的肯定,對於生態環境的維持大家有目共睹,無疑是二叭子植物園最正向推手。

坐落在雪山山脈末梢,山區茂密的森林涵養豐沛水源,造就了二叭子的生態多樣性,在管理中心工作的黃昱欣說,這裡原生植物很多,也沒有特定的花季,一年到頭都會有不同的樣貌呈現;放假來這裡踏青的陳先生也說,偶爾遠離塵囂就是為了接近這樣的大自然,可以忘掉煩惱,而建立並將生態觀念推向大眾是謝平,他是生態寫手,是攝影師,也是二叭子唯一的導覽員,是將「安坑綠寶石」琢磨至最明亮,呈現最高價值的幕後功臣。


IMG_0498.JPG
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在二叭子植物園內隨處可見。   攝影/陳耕彥


延伸閱讀

八八風災後家毀 推廣茶葉再出發



育成基金會 創建天然有機餐廳

$
0
0

    

【記者林苡婕、韓亞諾/台北市報導】走進外觀小巧可愛的屋內,食物的香氣撲鼻而來,杏仁薄餅出爐囉!正在端菜、收拾碗盤的服務生,一點也看不出來是身心障礙的朋友。育成基金會宣廣組主任的陳怡如說,希望打造一個身障者獨立自主的工作環境,提供他們更多的就業機會。



螢幕快照 2015-12-31 19.26.32.png
忠孝庇護工廠員工正在製作糕點。   攝影/韓亞諾

新享受 打造天然有機食物的環境

育成基金會附屬忠孝庇護工廠,成立於二〇一一年,創建天然有機複合式餐飲新品牌──育成蕃薯藤實體店面通路。基金會起初提供早療、社區照顧等服務,他們開始思考擴展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讓庇護性員工不再只是「庇護」,透過能力訓練、能力認證、工作指派、工作輪調,讓庇護性員工工作內容透明化,協助庇護性員工建立獨立的職涯發展。

陳怡如說,現今養身當道的時代,以天然有機飲食吸引消費者的味蕾,增進健康外,同時也能保護土地環境。除了提供有機蔬果農產品、有機麵包糕點、有機沙拉等食物外,更重要的是設立了一個自助式的餐廳,讓庇護姓員工可以參與糕點的製作,亦能訓練他們送餐、擺放與收拾碗盤的基本能力。

「彼此之間像朋友也像家人。」目前為忠孝庇護工廠就服員的莊佳璇說,她在這裡的服務內容除了管理身障者外,也要與他們溝通,可說是身障者最親密的工作夥伴。她說,其實並沒有想過會從事與身心障礙者相關的工作。在她投入這份工作的過程中,成就感是她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一開始,一個指令可能需要提醒他們一百次才能達到要求像是基本的餐廳禮儀、整潔工作等等的,但她依然選擇以耐心代替責罵,因為她深知,這群孩子一定做得到,只是反應沒有一般人快。

提到培訓的過程,莊佳璇說,一開始她的確不知道怎麼與這群孩子溝通,所以一直想辦法找到他們容易理解的方式訓練。雖然偶爾孩子心情不好時會鬧脾氣,但在一次又一次的磨合中,他越來越瞭解這些孩子,找到彼此默契的平衡點。現在她不需要再對他們做一百次的提醒,而是在他們犯錯時給予適當的機會教育。


螢幕快照 2015-12-31 19.27.17.png
忠孝庇護工廠就服員莊佳璇(左)與育成基金會宣廣組主任陳怡如(右)合影。  攝影/韓亞諾


思考能為孩子做點什麼

陳怡如回憶,忠孝庇護工廠是由這群身障者的父母所創造出來的。由於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只等待他人的救援,而是勇敢地站出來,告訴大家「身障者不只是身障者,他們與一般人一樣享有工作的權利。」因此,這群孩子的父母開始發想能為他們做點什麼?幸運地,他們成功在三個月募得一千萬,才會有這間店的存在。莊佳璇也感動地說,除了家長的全力支持外,孩子給予他們的回饋才是最動人的。雖然身障者無法在第一時間聽懂你的指令,需要我們反覆的提醒,但在這個過程中看著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從原本什麼都不會,到現在可以流暢的出餐,這些平常人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對他們來說都是最甜美的果實。

成立忠孝庇護工廠的過程看似順利,但資金不足一直是他們最大的困境。即便如此,他們始終秉持 「或許還沒有達到一百分,但我們盡力帶給庇護性員工與消費者幸福的感受。」現在用餐時間客人幾乎絡繹不絕般地出現,這是給他們最直接的鼓勵,因為有這些用行動支持的朋友,才能讓忠孝庇護工廠規模越做越大,提供更多身心障礙者就業機會。

螢幕快照 2015-12-31 19.25.53.png
忠孝庇護工廠員工正在製作香噴噴的手工杏仁薄餅。   攝影/韓亞諾


延伸閱讀

天然有機冰品 蜜朵麗助在地小農

原民部落大學 築起原漢交流橋樑

$
0
0

    

【記者王妤安、曾佳萱/台北市報導】「教學的成就感,就是這些不是原住民的學生替我們把文化發揚光大」,在台北市原住民部落大學授課的林南古老師說,原住民部落大學本是為提供原民終身學習和促進原民文化傳承與創新而創立,但報名參與課程卻多為對原民文化有興趣的漢人,意外的促成原民與漢人多元交流的契機。

IMG_4672.JPG
來自布農族的林南古老師(右一)背負傳承使命,教授學生。    攝影/曾佳萱

在都市開辦的部落教學

在繁忙的台北城裡,人們時常忙於工作,但因此少了生活,台北市原住民部落大學為了因應台北節奏快速的城市特色,兼顧移居與旅北的原住民族人,所以規劃開辦這樣的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讓離鄉背井的他們即便在台北市工作,也能在上班之餘來到這裡學習,並藉此接續文化傳承。

但台北市原住民人口數僅僅佔了全台北市人口數的百分之二,部落大學輔導員方兆鴻說:「很多漢人對於原住民的手工藝都很有興趣。」他們認為把服務的對象擴展到漢人,對於他們文化傳承的初衷也許有更大的助益,讓原住民的文化不是只侷限在他們自己而已,也因此選擇在交通便捷的台北市區開辦傳統的原民文化教學,讓那些平時忙於工作但卻有興趣學習的漢人有了更多接觸交流的機會。

IMG_4662.JPG
原住民善用生活資源,利用植物編織取代購買。    攝影/曾佳萱

從文化精神到文化融合

這裡的課程安排從傳統的原住民植物編織或是布農傳統文化與八部合音,到現代的烏克麗麗課程都有。傳統文化的課程藉由課程的教授傳遞原民的文化精神,原住民部落大學內的布農族老師林南古表示,會到這裡授課就是背負著族裡傳承的使命而來,當時族內的耆老因八八風災多葬身在部落,文化少了傳承怎麼延續,所以帶著當初在部落不認真學習的愧疚與族人對文化傳承的期許下山,但也因此他喜歡在教學的同時結合自身經驗告訴學生布農文化的深層意涵,讓課程不只是學個技藝,能夠更具意義。

在原住民部落大學內仍有一些現代化的課程,像是西方樂器的烏克麗麗課程,但特別的是,他們在課程裡結合了原住民的傳統歌謠,用西方的樂器彈奏原住民的歌謠,傳統與流行的融合,讓對於流行樂器有興趣的學員在學習的同時,也能接觸到平時鮮少機會聽到的原民傳統歌曲,比起一般的烏克麗麗教學更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特色。
IMG_4698.JPG
學生開心展示自己完成的原住民傳統水壺。   攝影/曾佳萱

學習技藝為興趣與缺憾

來到原住民部落大學學習的漢人多是為了興趣而來,上原住民植物編織課程的學員吳盈瑩表示,對於原民文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們懂得善用身邊資源,並且不依靠外物,需要的東西自己動手做,著迷於這樣的能力,所以藉由部落大學的課程接觸平時要到深山部落才能體驗的原民文化,感染他們傳統文化的魅力。

不同於來這裡學習的漢人,一位布農族學員U Li表示,會來到部落大學學習,就是為彌補過去在部落因為工作而沒學成技藝的缺憾,「以前在部落都覺得理所當然,但在離開部落出來工作後看到這些漢人學著自己的文化,會覺得自己身為原住民應該要比他們理解的更多。」

不論漢人或者原住民,來到這裡學習的學員,用著不同的執念,學習相同的文化,同時也讓原民傳統精神得以延續。


延伸閱讀

原住民保留地的歷史

原音會 致力維護原住民音樂文化

順益原住民博物館 展現原民真風貌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笑聲療法 紅鼻子醫生計畫

$
0
0

    
【記者馮薇之、徐冠縈/台北市報導】「媽媽,小丑醫生來了嗎?」病房裡傳出稚嫩的聲音,每個禮拜小病童最引頸期盼的時刻又要到來。或許有很多人沒聽過小丑醫生,他們到底是小丑?還是醫生呢?原來他們是一群受過專業訓練的演員,他們將歡笑帶進冰冷的病房,讓長期在白色巨塔內生活的小朋友,也能一嚐童年的快樂滋味。



12449731_938437926236353_522147110_o.jpg
每位小丑醫生裝扮設定都不一樣。  攝影/徐冠縈

跳出劇場 小丑走進生活

馬照琪,綽號馬馬,台灣紅鼻子醫生的創辦人、沙丁龐客劇團的藝術總監。她是臺大經濟系畢業的高材生,因為在學期間參加戲劇社,便對戲劇著迷不已,畢業後進入紐約大學取得教育劇場碩士學位。對戲劇的渴望讓她接著進入法國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修習並在二〇〇一年畢業。在法國留學期間,接觸到了「小丑醫生」,公益結合戲劇、直接貼近人民生活,當下馬馬就知道這就是她想做的。然而在戲劇的學業完成後回到台灣,希望可以加入相關的機構時才發現台灣根本沒有這樣子的機構,於是,法國「微笑醫生協會」一推出相關課程,她就排除萬難,赴法學習,堅持一定要把這樣的觀念帶回台灣,讓小丑醫生在台灣落地生根。

於是台灣紅鼻子醫生計劃在二〇一四年開始執行;二〇一五年獨立成為「社團法人台灣紅鼻子醫生協會」,並在七月正式進駐臺大兒童醫院。目前包含實習醫生共有十位成員,其中除了戲劇系畢業的以外,更不乏線上的舞台劇演員。紅鼻子醫生協會雖然是一個非營利組織,但小丑醫生就如同普通職業一樣,也是支薪的。而經費來源除了社會大眾或是基金會的捐款,他們也在募資網站上推動募資計劃,贊助者還可以得到成員們親自設計的周邊商品。

「小丑醫生」又稱作紅鼻子醫生,是一群受過小丑、默劇、歌唱、舞蹈等專業藝術表演訓練的演員,他們穿梭在醫院裡,改變醫院的溫度,用笑聲融化醫院的冰冷,讓溫暖流入病童、家屬、醫務人員每個人心中。會到醫院表演的藝術團體不少,但小丑醫生最特別的是他們每週兩次,定期的在臺大兒童醫院表演,所以他們完整地融入成為醫院的一分子,真正貼近病童的生活。「小朋友知道我們下個禮拜還會來,所以會期待。」沙丁龐客劇團宣傳企劃徐子桓表示,就這樣,原本吃藥、打針、治療的醫院生活,因為小丑醫生的加入而溫暖了起來。

12449537_938445802902232_575444956_o.jpg
台灣紅鼻子醫生協會周邊商品。   攝影/徐冠縈

把歡笑帶給別人 小丑醫生路漫漫

台灣紅鼻子醫生協會是全台灣目前唯一從事小丑醫生培訓的機構。成為一名小丑醫生並不容易,因為他們的表演形式是直接面對面與小朋友互動,所以徵選時擁有表演底子是基本,臨場反應能力更是重點,每場表演不管在身心靈方面都是為了那一位孩子量身打造,每次打開門,儘管事前做了再多的準備,小朋友當下給的反應都是無法預料的。像是護理師提醒過某個病房的孩子正在發燒精神不濟,於是他們準備了靜態的音樂演出要給小朋友聽,但沒想到迎面而來的卻是活蹦亂跳的小朋友,於是整個演出形態必須立刻做調整。

小丑醫生的培訓共分為三個階段,從被徵選進來到正式上線,費時將近半年並毫不間斷的密集訓練。第一階段是藝術訓練,像是即興默劇、小丑表演、歌唱、魔術等課程,因為即使徵選上的小丑醫生不乏戲劇系畢業,但小丑醫生的表演屬性是即興的,儘管每次表演前小丑醫生都會與護理師溝通,了解每一位小朋友當天的身體情況與心情,但他們沒有設定好的劇本、沒有排演過的場景,而是打開門面對到的是怎樣的情境,他們就必須立刻融入。

第二階段的訓練著重在理論課程,包括各種在醫院會面對到的情況。舉凡癌症病房內小朋友可能出現的徵狀、護理人員分工的運作方式、各年齡小朋友的心智發展狀況還有小丑醫生本身的心態調整,讓他們可以快速的融入醫院這樣的工作環境。最後一階段是現場實習,小丑醫生們會分組在醫院觀察資深的小丑醫生演出,然後跟資深小丑醫生搭配演出,到最後可以獨當一面完成表演。這三個階段都通過才算是正式的小丑醫生。
門外到門內 陌生到熟悉

小丑醫生雲欽分享,原本就有很多小朋友會怕生,再加上藥物治療讓他們身體不適,有時候出現見到小丑醫生會抗拒的景象。讓她很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約莫五六歲的小男孩,一開始小男孩根本不願意讓他們進去,把小丑醫生們鎖在門外。但他們並不放棄,依然每個禮拜只要時間一到,還是會定時報到,儘管見不到小男孩的面,也堅持在門外唱歌陪伴他。漸漸的,小男孩願意開門了,但還是不讓他們進入,所以雲欽就改以手偶的方式在門邊跟小男孩互動,到最後,他終於願意敞開房門,讓小丑醫生進來陪伴他。而雲欽在跟小男孩有面對面互動的機會後,意外發現小男孩非常喜歡玩戰鬥的遊戲,於是就開始以這樣的方式跟他建立起親密的友誼。

宣傳企劃徐子桓也分享到,在一開始進入台大兒童醫院演出時,就有一位還在學步年紀的小男孩非常喜歡他們。儘管表演順序是一間一間病房輪流演出,但就算在小男孩的病房表演結束後,他依然會滑著學步車跟在小丑醫生後面,跟他們一起穿梭在每個病房裏,只要小丑醫生在醫院的哪個角落,就可以在他們身旁找到小男孩。然而,好景不長,小男孩的身體漸漸虛弱,他的健康狀況不僅不再允許他跟著小丑醫生們唱跳,甚至也無法滑著學步車跟在他們身邊,只能靜靜的躺在病床上。

推開門,當他們見到全身插滿管子的小男孩,每個人都忍不住感到心疼,但依然要展開笑顏逗男孩開心。而最讓小丑醫生們感動的是,小男孩雖然不再可以活蹦亂跳,但被抱在媽媽懷中的他,只要一見到小丑醫生,眼神便立刻亮了起來,笑容又重新回到小男孩臉上。

醫院演出004 (1).jpg
小丑醫生每星期兩次在固定醫院表演。    來源/台灣紅鼻子醫生協會


延伸閱讀

表演藝術生活化 藝術「心」開始

表演藝術聯盟 撫慰災民的心

戲劇成長營 讓小朋友不孤單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圓夢踏實 揚馨合唱團餘音傳愛

$
0
0

    

【記者董博尹、馮安華/桃園市報導】「這句不要拖那麼長!」揚馨合唱團的指揮呂政男疾聲修正團員,再次停頓後,他高舉雙手揮入下一個音節。十五年前,一群熱愛唱歌但沒有表演機會的志工媽媽們,為了一償美夢共組合唱團,並力邀呂政男擔綱指揮,每周一次的練習、每年一次的公演,是他們對夢想付諸行動的腳步。





IMG_7384.JPG
揚馨合唱團在創立之初是由桃園建德國中的志工媽媽隊組成,現在的成員則大多為退休的公務員、老師、學生家長。    攝影/馮安華

弘揚溫馨氣氛 故名揚馨

除了一圓歌喉夢之外,該團每年也不定期對弱勢族群義演,如關愛之家、啟智學校等,他們完全不收取酬勞,單憑「揚聲傳愛」的理念唱下去。揚馨合唱團創團理事長羅美秀說,「唱歌的人都是快樂的」,而當初從建德國中的義工媽媽隊號召成員建立合唱團時,就是秉持著以歌會友、共同進步的精神創團,並將團員們從歌聲中獲得的快樂分享他人,藉此弘揚溫馨,「這就是取名『揚馨』的原因。」

此外,強身健體也是團員們在演唱過程中的另一種收穫。合唱團現有四十二位團員,對平均五十歲的他們而言,肺活量要夠,聲音才能又高又遠;練唱時要看譜、演唱時要背譜,有益於防止記憶力的退化;而表演時還要有久站的能力,這些對中年團員們都是一項項挑戰。

IMG_7408.JPG
樂團指揮呂政男,已經情義相挺指揮了十五年。   攝影/馮安華
人人為我的團隊 我為人人的演出

揚馨合唱協會理事長魏成周指出,合唱團的宗旨就是「透過集體培養音樂素養的方式來抒發個人感情、提升團員信心,並達到促進身體健康的效果」,而公益演出方面,則是懷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念去傳愛,「這是我們肩負的責任之一。」

曲風方面,合唱團在選取上則與時俱進,除了會演唱經典詩詞改編「蘭花草」、「再別康橋」,也會視演出對象口味,表演較為流行且大家都會唱的歌,以義演為例,合唱團就會準備「家後」、「流浪到淡水」等,常與關愛之家的長輩們唱成一片。

螢幕快照 2016-01-06 下午11.38.48.png
揚馨合唱團固定每週一在桃園啟智國小練習。   攝影/董博尹

然而,團員們雖然都有熱愛歌唱的共識,但是面對合唱這種團體合音的演出模式,團員們要注意的不只自己的表現,更要融入他人的聲音;大部分的團員都是退休的公務員、老師、學生家長,他們抱著「活到幾歲,就學到幾歲」的積極態度參與練習,盼望以更優美的分部合音、更動人的演出。
雙手傳愛 歌聲送情

團員李素珍是一位保險業者,從小愛唱歌的她在每次練習中,享受著團員們的互動模式,「很喜歡那種大家彼此教學、相處融洽的感覺」;雖然每次上台比賽、表演時,偶爾還是會怕因為自己表現的不夠好而「皮皮剉」,但還是會爭取那份屬於全體合唱團的榮譽,「我好以揚馨為榮」。

談及合唱團的展望,羅美秀說,「孩子是我生的,當然有責任要讓他繼續成長。」她進一步表示,希望合唱團在未來能與更多的公益組織合作,表演水準也愈唱愈高,更應讓承載著快樂的歌聲飄向需要快樂的人,「讓團員們雙手把愛奉獻出去。」


延伸閱讀

罕見天籟合唱團 病友們的心園地

星韻合唱團 活力展現客家創意

社區兒童合唱團 唱出音樂美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為兒少性自主 是否廢刑法227

$
0
0

    

【記者劉筱妍、陳渝涵/新北市報導】近年來台灣的性別議題出現了越來越多不一樣的聲音——多元成家的訴求、上空解放的爭取、玫瑰少年的反思等,蓬勃推動了大眾對性別議題各面向的關注。而在最近一次的同志大遊行中,人民民主陣線提出廢除刑法227條一事,造成極大的正反爭議,究竟這個影響社會的刑法227條是什麼?又到底需不需要廢除呢?




關於刑法227、兩小無猜條款

在進入議題前,先簡短敘述刑法227條之內容,其主要是對未滿十四歲,或對十四歲至十六歲間的男女性交或有猥褻行為的人處以刑罰。

此外還有一條俗稱「兩小無猜條款」的刑法227條之一,用於一方未滿十六歲、另一方十八歲以下,小情侶兩情相悅的狀況,得以對當事人減輕刑責。

而這兩條法律的關鍵在於,規範的是「兩方合意」的情形,故刑法227又稱作合意性交罪。至於若是一方非自願、另一方強制性侵,則由刑法221條至225條強制性交等罪來規範。然而即便「兩方合意」,但只要與未成年人發生性關係就觸犯了刑法227條;適用兩小無猜條款者也僅是減刑,仍會留下前科記錄。人民民主陣線中的貧窮同志參政團有鑒於此,認為以法律將未成年人的性探索定罪,並非照顧或保護他們的最佳方式,因而提出廢除刑法227條,卻也引發了社會爭議。


兒少性自主?還是戀童合法化?

人民民主陣線與貧窮同志參政團的立場,主張青少年與兒童有性自主、性探索的權利,即使法律規範禁止未成年的性,仍然會有無數的性探索在私底下發生,除了錯失對性的正視、教育與溝通談論的機會外,法律也將兒少的情感與情慾污名化。

但反對方,例如信心希望聯盟則表示,兒少對於性的看法還沒發展成熟,尚未有一定的判斷力去了解可能造成的後果,且容易被說服或誘騙「合意」發生性行為,因此依然需要藉由法律機制來保護他們

贊成廢除的一方訴求的是積極爭取兒少青年的性探索自由;反對的聲音則關切法令對於未成年者的保護是否完善。


廢除刑法227=性侵合法?

貧窮同志參政團的觀點來看,刑法221條到225條已規範了強制性交、(未成年人)加重強制性交、強制猥褻等罪責,因此其認為不需要再多一條227來綑綁兒少,亦即如果通過廢除刑法227條,和未成年人自願或合意的性交、猥褻便會除罪化,但對未成年人強制或違反其意願的性行為則依舊有法源可管,性侵不會合法。

不過性別弱勢性保護與兒少保護連線發起人,吳馨恩指出,刑法227條的廢除將造成維護兒少權益法律的不完整,許多原先遵照此法條的案例一旦廢法成立,會導致此年齡層的判決無法可循,僅有刑法221條等罪責的保護並不足夠。另外,到底要如何判定未成年者的意願?根據婦女新知協會,因法院目前多以「是否有拒絕與抵抗的言行」作為判定的標準,使得受害者不敢強力抵抗的性侵案件最終無法成罪,這種情形在兒少性侵中更是常見,因此刑法227條的保留,至少讓其有一可求救的管道。


法律硬性處理?還是軟性輔導?

法律有其警惕、預防的效益,不過台灣同志諮詢熱線成員彭治鏐表示,訴諸此途徑,除了留下案底外,也造成家庭關係的緊張。一方面原生家庭間,大人希望小孩不要有戀愛或性行為,但保護的同時也忘了尊重孩子的性自主權;另一方面,雙方當事人彼此互為加害者與被害者,其中想要走完法律程序的雙親,以及不想害到交往對象、違背父母意見的孩子,之間的矛盾造成事後多方的不愉快與陰影。

除了家庭,學校中也有類似的情況,人民民主陣線成員、身為高中輔導老師的陳惠雯觀察到,學生向老師訴說性經驗,尋求陪伴與心靈輔導,後者卻迫於教育的機制必須通報疑似性侵害,結果讓校方喪失對學生的理解,積累成學生對老師的不信任,無法表達真正的想法與困境,亦得不到確實的幫助。因此,縱使法律與社會制度有一定的必要性,卻因為人情義理在實際的落實上有待改善處理的地方。


團體探討他法 修法仍待社會共識

縱觀以上,支持廢除刑法227條者,是基於兒少性自主為出發點;反對者的憂慮在於法律的不完善,可能讓性侵事件增加以及歹念者的有機可趁。目前民間團體的看法多傾向刑法227條有修改討論的空間,但不應全面地刪除,並且重視兒少的性教育與情感教育。

長期關注妨害性自主罪的婦女新知協會表示,對受害者們的困境應全盤檢討整個妨害性自主罪章以及司法實務過程,而不只是單一條文的刪改;兒少諮商資源的不足、性教育及性別平等教育的匱乏,也是必須正視考量的問題。

展現多元聲音的同志諮詢熱線看法為,性保護與性自主並不必然對立,需要公眾思辨與分享經驗,讓法律更貼近現狀,此外也牽涉整體社會如何看待青少年的性需求與性知識,使其在青春期的摸索過程不會更辛苦、更地下化。

爭取婦幼權益的勵馨基金會建議,應修改性別平等教育法與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來取代刑法,對現行的兩小無猜案件,不再以性侵害的方式處理,而是改為「未成年人親密關係事件」,讓學校或社工以教育或輔導解決。

刑法227條廢除的爭議,讓台灣社會再度思考性議題、法律制度與兒少教育,未來其會如何發展,有待各界的討論與共識。


延伸閱讀

保護被害 非告訴乃論的必要性

十年有成 性自主展新頁

勵馨「街頭探險」 教青少年保護自我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好好鮮生 把現撈魚送到你家

$
0
0

    

【記者薛紹苓、趙子揚/台北市報導】一通突如其來的電話,讓原本在鴻海工作的女孩莊景宇決定要回到「他」的身邊。莊景宇跟著「他」學習辨認海產的技巧,在「他」工作勞累時給予最大的精神鼓勵。如今女孩順利地走出自己的路,而女孩所感謝的「他」正是她的父親,一位擁有三十年海產經驗的專家。



團隊合照.jpg
好好鮮生創辦人莊景宇(中間)。   莊景宇提供

放棄鴻海工作 陪在父親左右

曾就讀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的莊景宇,在大學時期就參與很多課外活動,在經驗的累積之下,她腦中對於未來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創業」是其中之一。畢業後,她選擇先去鴻海工作,吸取一些社會經驗,並觀摩公司的營運方式。直到某次她在上海出差時,父親的一通電話大大改變了莊景宇的人生。

原來,莊景宇的父親在搬運魚貨時不小心閃到了腰,事後他打給女兒提及受傷的事,開玩笑地說了一句:「可是我女兒卻不在我身邊,我覺得很難過。」 這句話讓莊景宇心頭一酸,父親已經上了年紀,但她卻沒辦法為父親做點什麼。經過半年的考量,莊景宇辭去了鴻海的工作,回到了父親身邊。


MAH09416.MP4_20151115_215937.968 2.jpg
經過真空包裝之後的石老魚。   攝影/趙子揚

結合自身所學 發展現撈魚宅配

莊景宇將之前在鴻海所學的電子商務,結合父親的漁業工作,創辦了一間將現撈魚直送到府的公司,取名為「好好鮮生」。這樣的職業改變,莊景宇並不畏懼,對她而言,只要「肯做」、「肯學」,就沒有她完成不了的事情。於是莊景宇跟隨父親的腳步,在一旁學習挑選海產的技巧,也協助搬運及魚類清洗、學習去鱗去鰓去內臟的方法等。

好好鮮生主打「新鮮、少魚刺、未浸泡藥水」的現撈魚,且所有漁獲都是經由垂釣而來,避免漁獲的過度捕撈,以此保護海洋生態、永續發展。在離水後的十八小時內送就達消費者家中,保證食材新鮮。憑藉莊景宇父親三十餘年的漁業經驗,幫助好好鮮生在南澳附近尋得釣客合作,確保穩定的貨源。

DSC09414.JPG
左為設計師黃岱玲,右為莊景宇。   攝影/趙子揚
現撈魚、可愛商標 更貼近顧客

目前主要消費族群多為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他們注重健康養身,因此飲食習慣會較為清淡,也會盡量不添加太多醬料,這樣一來,食物的新鮮與否很容易能夠吃得出來。顧客黃先生說:「有時候,傳統市場上賣的魚看起來很新鮮,但回家烹調之後才發現不是這樣。」對於他來說,好好鮮生賣的魚的確比較新鮮。

在商標設計的部分,好好鮮生以「貓」為主角。設計師楊岱玲說,因為貓咪會吃魚,也比較懂得如何去「挑魚」來吃,這樣的形象很符合他們想要呈現給顧客的感覺。不少消費者在看到紙箱上的貓咪商標,都會稱讚說「好可愛、好漂亮!」

未來,好好鮮生會推出行動App,讓消費者能夠更快速的獲得服務。他們也開始在向更多的食材延伸,預計之後會以生鮮蔬菜搭配海產的方式,推出定期訂購制,讓喜愛他們的顧客能夠享受到更好的服務。


延伸閱讀

餐桌上的海洋行動

線上資料庫 永續台灣生物多樣性

配合在地產業 海大培養學生創業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與「黑暗對話」 發現真實的自己

$
0
0

    

【記者范家宏、李效慈/台北市報導】假如失去光明,眼前只剩下無盡的黑暗與未知,你會陷入怎樣的境地呢?失去視力,在風聲、水聲、人聲、車聲的環繞下,你會有膽量按照指令完成任務嗎?在「黑暗對話社會企業」的課程中,離開熟悉的環境,陷入黑暗,面對恐懼,發現性格中的優缺點,反思自我。



IMG_5313.JPG
張馨芳向體驗者講解手杖的使用方法。   攝影/范家宏

受到德國啟發 黑暗對話引進台灣

德國社會企業家安德烈·海勒奇因為雙親分別是猶太族裔與德國納粹分子,種族迫害使他從小飽受欺凌與不公待遇,因此他對於這種弱勢族群遭受迫害的心情深有感觸。後來在工作中,在與視障者共事的過程中,對於視障者所遭受的不公的待遇感同身受,同時也受到身邊許多自食其力的視障者朋友的啟發。因此決定成立「對話社會企業」,開發黑暗中的系列課程,翻轉社會群體中的強勢與弱勢族群,為視障者創造體面有尊嚴的工作環境,同時也讓參與者遠離熟悉的環境,感受自身的脆弱與優缺點,促進反思與成長。

台灣「黑暗對話社會企業」的創辦人謝邦俊醫師在德國親身體驗過黑暗中的課程與活動深受感觸,在愛盲基金會的協助下,於二〇一一年經過德國「對話社會企業」授權,將這種培訓模式引入台灣。


IMG_5318.JPG
輔仁大學教職員參加「黑暗對話工作坊」。   攝影/范家宏

置身黑暗 直面恐懼 尋找自我

課務部主任張馨方是台灣第一位「黑暗對話工作坊」全職培訓師,她說:「參與課程的民眾會在培訓師的帶領下進入全黑的環境中,參與不同的團體活動。讓大家發現很多事情不是想像的那樣,也讓一般人在全黑的環境中去體驗,原來伸手不見五指也什麼都可以做。」

「黑暗對話」提供專業課程為企業、學校、政府機構和個人,首先帶領體驗者進入「黑房」,讓大家在失去視覺的環境中充分發揮其他感官的能力。體驗者處於弱勢的境地,幫助他們直面內心的恐懼。兩個小時的活動後,進入「光房」討論剛才的表現,分享團隊或個人的心得。 在黑房中的活動,全程由視障訓練師發號施令,指導參與者在黑暗中摸索或者參與集體遊戲環節,突然陷入黑暗中,慌亂、恐懼、不知所措的情緒湧上心頭,參與者只能全身心信任訓練師的指導。參與者在進入黑房時並不清楚訓練師的視障者身份,因此在「光房」反饋時,看到在黑暗中引領大家的訓練師的真面目時,往往格外感動。

輔仁大學教職員在近期參加了「黑暗對話工作坊」,嚴任吉神父說:「一般人在光明當中進入完全黑暗的情況需要調整,在黑暗中團隊的合作和調整變得非常有價值。」在「光房」中發現培訓師是視障者的時候體驗者深受感動,許老師說:「我們熟悉了強者環境,這種身份的轉換,讓我覺得每個人在不同的領域有專長,更能夠理解他們的世界。」

除此之外,「黑暗對話」還在開發娛樂性課程,讓體驗者在黑暗中品酒、進行話劇演出、舉辦派對等,將日常生活融入不平常的黑暗環境,開發每一個人的潛能,轉換強勢與弱勢地位,發掘真實的自己。
IMG_5303.JPG
「黑暗對話社會企業」課務部主任張馨方。   攝影/范家宏

創造就業機會 營造視障友善環境

在「黑暗對話」的幫助下,台灣目前有四十六位視障培訓師,作為低視能者張馨方介紹說視障者較多從事接線員、按摩、前台等基本的工作,她自己之前就是總機的接待工作,以前不太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想擁有固定收入和穩定的工作就好,也缺乏自信,害怕面對人群。但是來到這裡,作為培訓師的她不得不與陌生人對話,指導活動並引導學員去思考。許多學員在她的課程過後,向她訴說自己發現的本性,或者是自己平日忽略的問題。這樣的工作與成就感,讓張馨方逐漸花更多時間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也讓她找尋到自己的價值。

她還記得到偏鄉學校舉辦公益巡迴體驗課時,面對帶著眼罩模擬黑暗環境,但是卻揮舞著手杖頑皮打鬧的孩童們,她也曾經束手無策,但是當課程結束時,孩子們捧著楊桃汁,天真地跑到視障培訓師的身邊,詢問老師們要不要喝點飲料休息一下。張馨方說:「即使有再多的辛苦,在這一個瞬間也都煙消雲散了。」

「黑暗對話」不僅致力於提供就業崗位給視障朋友,更重要的是,藉由民眾在黑暗中的體驗,增加大家的同理心,營造更友善環境。將心比心互相理解,也幫助體驗者在全新的環境中發掘內心的真實自我。


延伸閱讀

視覺障礙全倒 找回自我肯定價值

Blind Navi APP 助盲人安心外出

盲人用調味罐 料理美食無障礙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高架栽種「一籃子」的生命

$
0
0

    

【記者黃巧汶、何佩霓/新竹縣報導】「快快睡,我寶貝…」耳熟能詳的搖籃曲,是母親孕育孩子成長的一個階段,徐怡君也以「籃子」在呵護自己的寶貝──番茄和草莓。用籃子裝上培養土、高架栽種,可隔絕地板病毒,有效避免病菌的傳播,而她對作物的愛與關懷,同時顯現在用人方面,體恤員工以及彈性的工時,未來更朝休閒農業發展,讓更多人認識果園栽種方式。




徐怡君一一介紹番茄的品種、栽種方式。    攝影/黃巧汶
「籃耕離地栽培」孕育一顆顆果實

農場招牌標示溫室高架。    攝影/黃巧汶

番茄全面籃耕離地種植。    攝影/黃巧汶

沒有任何務農經驗,但徐怡君為了支持丈夫開果園的夢想,婚後便一腳踏入農業領域,靠著和親友借來的創業基金,一九九八年,在新竹關西開設自己的果園──高平番茄觀光農場,開始栽種番茄和草莓。最初種植採用傳統土耕方式,土壤就因茄科絕症「青枯病」產生病變,青枯病是一種會造成植株快速凋萎而仍保持綠色,最後再逐漸枯死的病菌,並且會連帶影響同一塊區域的土壤,造成番茄產量銳減,目前沒有藥物可以防治,為了擺脫它,徐怡君想出使用離地栽種、定期換土的方式,以避免病菌在土壤中傳播。一家外商公司路過農場,看到高架種植的方式很特別,公司代表人員說:「路過農場,看到招牌標示溫室高架,就想說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模式,做農業技術的研究。」

草莓也採用籃耕離地栽培。   攝影/黃巧汶

為了離地栽種,徐怡君後來從「水耕栽培法」得到靈感,水耕栽培法主要透過水攜帶植物成長所需的營養,或輔以使用能支撐植物根部的材質,如岩綿,就可以不用依賴土壤生長。運用這個原理再稍加調整後,徐怡君最後用籃子裝上乾淨的土,以土替代水的部分,避免水耕栽培含水量過高,會導致口感不扎實、甜度不足的問題。土的部分也特別挑選進口的荷蘭泥炭土,透氣性和保水性都符合徐怡君果園長期栽培的需求,因為使用籃耕栽培,根系只在小籃子內生長,透氣性變得很重要,而又不能太透水,怕留不住水分,所以才砸重本使用昂貴土壤。

由於青枯病的病菌累積問題,主要只會影響茄科植株,因此每年番茄園汰換的高級土壤,還是可以再種其他作物,徐怡君就會拿去種草莓,多餘的部分也會分送給學校,因為有些學生課程需求會用到土壤,只要有需要的人都可以登記拿取。

禁用剪刀採果,以免病菌殘留剪刀會傳染其他植株。   攝影/黃巧汶
彈性工時體恤女性員工

徐怡君的農場員工主要是女性,她認為果園的工作性質不是傳統粗重的行業,且高架栽種讓員工能站著工作,不必像傳統番茄、草莓園時常需要彎腰、蹲著,女性很容易勝任,其中又以新住民女性員工居多,徐怡君說:「目前台灣的女生應該不太願意務農,就算工作沒有想像中勞累,可是要曬太陽、要流汗的,他們就比較不願意,所以我們就會找一些新住民。」徐怡君考量到新住民來台灣找工作,可能會因為語言不通,加上學歷方面不足而到處受阻,而果園的工作不需要這些條件,因此會請她們到果園工作,增加新住民女性的就業機會。

為了讓員工能安心工作,不用擔心家庭狀況、孩子接送問題,徐怡君讓員工自行調配上下班時間,只要把份內的工作完成即可,徐怡君說:「之前還有一些員工可能中途三點半要載小朋友,我說沒關係就去載,載完再回來也可以,或是說如果沒人看小朋友,也可以帶到番茄園來,只要小朋友待得住就沒關係。」徐怡君甚至也會補貼新住民回家鄉的機票錢,她覺得現在員工難請,給予這些方便也算是在農場工作的福利了。員工尤秀萍說:「覺得老闆娘是很有親和力的人,對人很好。」
朝休閒農業發展推食農教育

在剛種植的前十年都在摸索種植方式、更新設備,穩定之後才逐漸有產量跟品質,但卻面臨到通路問題,因為當時在市場番茄產量多,就算價格降低也還是賣不出去,一時間大量農作物滯銷,徐怡君說:「曾經遇到隔壁在整地,挖土機在挖田,我們就拜託他挖一個大洞,然後叫工人趕快採,一車一車就推下去了,把番茄埋進去。」

事後徐怡君開始想辦法解決問題,思考如何拓展通路,她認為既然他們果園的農作物有一定的品質,乾脆做直售的部分,直接面對客人。於是投入觀光果園的經營,除了讓客人採果之外,也可以購買經過包裝處理的水果當送禮用,且舉辦農場體驗活動,向客人介紹農場番茄、草莓的栽種特色,還有一些DIY課程,將農作物融合其中,例如做番茄果凍或菜包。

DIY體驗區。   攝影/黃巧汶

偶爾徐怡君也會機會教育客人,告訴客人試著接受不完美果實,因為無法常常控管品質在一定高峰,還須視當年氣候狀況,她說:「做農業做那麼久發現,台灣農產品真的太多、太便宜、太好,客人都喜歡很亮、很甜、外觀很美的東西,這會導致農民一直想如何讓農作物變美,這就可能有過度使用農藥和肥料的問題,產生惡性循環。」徐怡君認為雖然在品質上不能保證每次都一樣好,但產品絕對是安全無毒、不施灑農藥的。


延伸閱讀

朝全素蔬菜發展 降低有機肥使用

棄高薪承父業 慣行轉作有機農業

稻田裡的饗宴 創造農業新價值

新工坊 教導新住民一技之長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都市香草秘境 種出東英社造之夢

$
0
0

    

【記者劉馨宜、陳可熏/臺中市報導】隨手摘下一片甜菊葉和綠薄荷,放入口中細細咀嚼,沁涼甜味在舌尖上蔓延,這是市售薄荷口香糖最天然的滋味。而這個即摘即可食用的小動作,隱含的是台中東區東英社區居民,用心培育香草的成果。從栽種到發展香草產業,東英社區正逐步實現一段「香草奇緣」。




東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廖萬池介紹「遊東英好運道」社區地圖。   攝影/劉馨宜

花現東英秘境打造香草公園

東英社區位於臺中市九期重劃區內,屬於都市型住宅社區,有別於一般既定印象,街坊鄰居相對陌生的都會住宅區,居民在社區發展協會的「擾動」下,紛紛走出家門,參與社造活動。帶起這股擾動力量的推手是現任理事長廖萬池,在當地經營二十多年幼兒園的他,本著接任理事長就要做出成績的精神,全心投入社造工作,藉由向政府單位提案的方式,參與社區規劃課程,希望朝向多元發展,而不單只是舉辦節慶活動的社區。

二〇一二年社區透過都發局輔導,提出「花現東英秘境」計畫,以認養九二一地震後,年久失修的進業公園作為基地,打造香草園區。初始構想源自於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的建議,由於社區鄰近大坑風景區,地緣關係使其連帶遭受小黑蚊肆虐,種植香草不僅能綠美化環境,同時能夠達到防蚊的效果。為了推動這項計畫,社區發展協會可說是從零開始摸索,他們參訪以香草產業聞名的台南大港社區、埔里台光香草園區、新社農改場香藥草植物園區,並且辦理園藝景觀及香草資源應用講座,從中觀摩學習,調整出適合社區發展的模式。

為了讓居民認同這項計畫,一開始他們徵求一百位住戶在自家環境中種植香草,從親身體驗中建構認同感,藉以推廣香草栽種。隔年,社區將這項計畫在進業公園付諸於實作,重新整地,種植包含香茅、馬鞭草、迷迭香、綠薄荷、薰衣草等多種香氛植物。協會總幹事楊美玉說,在種植香草的過程中,最令她感動的是有一回一對情侶來散步,因為很喜歡公園內的薰衣草,她便邀請他們一起參與栽種,而兩人二話不說就立即蹲下來幫忙,她也馬上將那一刻拍下來留作紀念。環境的改變,也讓協會理事林碧梅有很深的感觸,她說,以前公園閒置時,蚊子很多都沒人敢去,但現在不管是早晨或是晚上都會有多人到公園運動、散步。

社區志工辛勤打掃,用心維護公園環境。 照片來源/東英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廖萬池展示台中中區區長黃至民繪製的進業公園畫作。   攝影/劉馨宜

研發香草產業建立社區品牌

種植香草收穫豐碩成果後,社區發展協會進一步思考如何讓香草永續發展,而不僅是綠美化和防蚊的植物,於是社區實行香草植物應用培力研習計畫,開設香草養生風味餐、香草純露萃取、草本天然皂製作等實作課程,嘗試將系列產品發展成社區產業,達到活化在地經濟的效益,並將收益回饋給社區,作為社會福利的經費來源。

在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指導之下,社區發展協會購買萃取儀器,研發出香草茶、檸檬香茅純露、手工皂、護手霜等系列產品,並將產業品牌命名為「香草奇緣」,寄寓遇見都市香氛,邂逅社區芬芳秘境之意。明年社區將與弘光科技大學化妝品應用系合作,共同研發香草防蚊液,朝向更多元的產業發展。

目前香草系列產品以網路,及參與活動設攤作為主要通路,明年社區準備申請勞動部多元就業方案,讓專職人員協助產業運作。由於現在公園正值養地休耕時期,使得產品量產的困難度提高,所幸初期接受發放香草的居民中,有人栽種出心得,並回饋給社區,加上締結的姐妹會豐原公老坪產業發展協會提供肉桂葉給協會萃取,讓產業不至於因為公園的休耕而停擺,未來社區希望以認養土地契作的方式,穩定供應萃取所需的香草來源。                                                                        
東英社區香草奇緣系列產品手工皂、純露禮盒。 攝影/劉馨宜

香草奇緣系列產品檸檬香茅純露。 攝影/劉馨宜
                    
製作綠活地圖遊東英好運道

為了讓造訪遊客深入了解在地特色,居民們在鍋蓋、鍋底、鐵瓢等素材上繪製特色景點、美食及社區達人,貼切呈現出社區內的人文景緻和在地生活,並將各地點所在的位置標示於名為東英好運道的社區地圖之中,讓遊客能夠循地圖,深入走訪各個特色景點,另外設計了機會、命運的旋轉盤遊戲,為社區造訪之旅增添了更多的趣味。

除了希望遊客能夠了解社區外,協會也期待能有更多的居民自發性地了解自己所住的地方,於是製作了遊東英好運道的社區寶盒,裡頭放置了一張綠活地圖,介紹當地二十八個特色地點,並將其設計成大富翁遊戲,讓居民能夠從遊戲中認識自己的家園,希望藉此吸引居民投入社造行列,為社區發展挹注更多的能量。
新增社區發展協會理事林碧梅介紹社區綠活地圖。   攝影/劉馨宜


延伸閱讀

種植天然香草 恢復土地生機

溫羅汀花園 在香草中閱讀

厚土種植法 在都市種植有機菜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水木書苑 提供空間與閱讀

$
0
0

    

【記者李艾庭、賴容愛/新竹市報導】走進週末的清大校園,除了住校學生以外,還有許多來這邊踏青的居民,當他們累了想找一處休息、看書時,他們可以選擇有清大誠品之稱的水木書苑。老闆蘇至弘認為開一間書店不只是販賣書籍,也要能拉近學生和居民的心,讓大家喜愛上閱讀,喜愛這個空間。



認真看書的清大學生。   攝影/賴容愛

夢想中的書店

大學和研究所都念人文社會學科的老闆蘇至弘因為課業所學,總會去思考未來要做什麼,他本身喜歡閱讀,但以前新竹的書店不多,因此開書店是他的夢想。他說每個年代會遭遇到的困境不太一樣,早期環境跟條件比較好,只要想做就可以去做,因為三十幾年前的出版社要訂書或接觸都很方便,只要到店內付錢就可以將書帶回賣,但現在的出版社因為分工較細,就不能這樣做。

幸運的是,蘇至弘在研究所一年級時剛好家裡一樓有空間,不用花大筆租金,而且在交大學區附近,所以就開了間書店。那時附近的書局都是賣教科書籍,但他偏好賣人文通識閱讀類,讓閱讀需求多的學生能吸收更多元的內容。儘管在交大附近的生意不錯,蘇老闆後來還是將書店搬家。

三十年前清大原本就有書店,但當時的狀況不穩定,一直由不同人經營。在一九八七年有人文社會學院後,學校希望找一個和學校有共識的人來長期合作,轉型成人文社會書店,最後找到了蘇老闆,店址也就從交大外部搬到清大內部。

書店本來是開在清大的水木生活中心,所以書店名也是水木,但因空間小,後來就移到風雲樓。當時剛好是誠品書店的興起,只要是誠品所在地都會興盛,所以老闆希望讓書店成為另一個誠品,除了提供書籍外,也有光碟、電子產品、卡片、文具等等,讓許多人能夠購買相關產品,也能在無聊時候,坐在書店看本書增廣見聞。附近居民劉小姐說自己是來清大運動的,運動完就進來看書順便休息,這裡的空間讓她覺得安靜舒服。


邊看書邊休息的人們。   攝影/李艾庭

老闆說早期傳統書店的環境較不友善,為了呈現最多東西,整體空間狹窄,走動空間不大,燈光也不好,而且當時書店老闆的心態都是客人若不買書,就不歡迎他們在裡面看書,但他保持相反的理念,歡迎大家來店內閱讀。店址附近的餐廳多,很多人會在吃飽飯後順便來晃晃,他和很多學生的感情都不錯,除此之外,因為是全年營業,假日來的居民也不少。


提供服務給人們

書籍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網路興起讓許多實體書店受到衝擊,為了因應這狀況,蘇至弘想到了社區書店的概念,設置了兒童區,讓社區人們可以帶著孩子來。他說六年前剛好有個在新竹故事協會的朋友,希望有可以推廣講故事的空間,而這也可以吸引社區的人來,所以他們在每週六、日各一次免費的講故事活動。老闆現在除了希望讓水木書苑成為社區書店,也希望可以讓社區小孩從小扎根的喜歡閱讀,而不是單純的買賣童書。
正在講故事活動的老師與孩童。攝影/賴容愛

水木書苑有提供許多服務,像是店內有個義賣區,是老闆想透過提供場地轉化成支持的力量,讓公益團體有個空間擺設他們自製的商品,提升產品的曝光率,吸引更多人購買,幫助有需要的人。除了公益團體可以利用空間,也有提供給學生免費觀賞影片的空間,像是近期舉辦的歐洲魅影影展,在一個半月內播放ㄧ系列的歐洲影片,但是會來參加影展的學生並不多。店內還有個迴轉書車的活動,是三年前清大學生構想出將不會再用到的書流傳給下一屆,剛開始都是教科書,後來就有各式各樣的書,藉由交換想要的書,把閱讀落實在生活中。

清大有個吸引人的特色就是竹蜻蜓綠市集,打造有善土地,致力於提倡綠色生活,水木書苑老闆蘇至弘是創辦人之一也是執行長,在每個月的第一和第三個週末上午舉辦,將在地小農帶進清大校園裡,讓小農可以學習自產自銷,也可以讓更多居民進入綠色生活型態。

水木書苑中的義賣區。   攝影/李艾庭
讓大家愛上閱讀

實體書店不知道能支撐多久,但老闆總認為要堅持做下去,要讓讀者覺得閱讀是有意義,要多思考方法並得到讀者的支持,要讓大家都愛上閱讀。清大的學生陳先生說,他最常看科普類書籍,但新竹的獨立書店很少,發現這邊能提供許多資訊後,他就常來這邊看書。

因為網路的發展,人們消費習性跟著改變,有網路的人都可以從網上購買物品,也可以透過網路得到知識而非閱讀書籍,這讓台灣實體書店難生存,因此書店的經營更為重要。蘇老闆不讓書店只是一個營業場所,而是要有意義的店,提供空間也提供閱讀,他說:「我們不是以賣書為目的,是提供一個很好的環境,讓越多人因為閱讀而有所收穫越好。」


延伸閱讀

愛貓的蘇格貓底二手書店

清大盲人圖書館 盲友的書香園

竹蜻蜓綠市集 營造在地綠生活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與憂鬱共舞 楊舒涵的生命治療

$
0
0

   

【記者徐冠縈、馮薇之/台北市報導】憂鬱,是種情緒,是種狀態,視嚴重程度來說也常是需要治療的疾病。面對憂鬱的方法千百種,有別於傳統療法的「藝術治療」即為其一。楊舒涵,便是帶著自己的生命歷練,用舞蹈的力量去照亮一個個受挫靈魂的助人工作者。


12388127_930326840380795_2038731069_n.jpg
身心靈桃花源創辦人楊舒涵。   攝影/徐冠縈

不凡的生命 不凡的楊老師

人稱「楊老師」的楊舒涵,一個社會觀察者和助人工作者,目前為三個單位,身心靈桃花源成長中心、阿含生命傳記劇場、點一盞燈社會關懷協會的負責人。致力於關懷弱勢的楊老師,其實也經歷了不凡的生命體悟和淬煉,進而能夠發揮更實在的同理心去照亮各種受傷的靈魂。

自幼父母離異的楊舒涵,十歲以前,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父親在成長過程中幾乎缺席。在六歲那年,母親以一個離婚婦女的身份改嫁到一個赫赫有名,且優越感頗重的上海籍企業家族。十歲後終於回到與其感情最好的母親身邊,繼父也對她視如己出。考高中那年,楊舒涵為了讓母親在這樣勢利的大家族裡更抬得起頭,努力以全國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進台北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讓媽媽沾光不少。不料好景不常,十五歲時繼父逝世,母親也在她十六歲那年罹癌,不到三個月便離開人世,這對楊舒涵來說是一極大的打擊和創傷。


10481658_778678772163321_5053960885016351955_o.jpg
楊舒涵身體開發課程。   楊舒涵提供

生命能量的發揮 藝術治療的開啟
自幼學舞的楊舒涵,在大學時期便加入了河左岸劇團,之後赴美國依莎蘭學院進修心理及表達性藝術治療。就這樣,楊舒涵將自身背景帶給她的養分和所學專業結合,回國後創立身心靈桃花源成長中心,開設各式成長課程,至今已有二十年。其中心靈成長課程包括自我探索、潛力開發、情緒管理、壓力紓解等;而身體開發課程中涵蓋了回春瑜伽、舒壓舞蹈、靜心舞蹈和能量舞蹈等。

楊老師用言語上的意境,透過冥想,引導學生勇敢放鬆身體。譬如讓學生們想像自己是一顆種子,在土壤中吸收養分,然後發芽,接觸陽光、空氣、水,最後慢慢的茁壯成樹。每個意境都可以隨心的用不同的動作去詮釋、表達。在整個放鬆引導的過程裡面,讓學生徹底從身體開始放鬆,淨空雜亂的思緒,重新去體認最單純的自己,專心找尋靈魂裡的自信,達到舞蹈治療的效果。

五年前,楊舒涵創立了阿含生命傳記劇場,為國內首度將自我成長、傷痕療癒結合表演藝術的劇場。取得以往諮商經驗中個案的同意後,將一個個真實的生命故事搬上舞台。自幼便愛好文學、音樂、舞蹈等藝術的她,自己擔任了劇場的藝術總監、編劇和演員,並與專業舞者合作演出舞台劇,舞動生命,鼓舞了許多待療癒的心,發揮戲劇治療專業與溫暖的價值。


702832_930326887047457_384157534_n.jpg
點一盞燈社會關懷協會「穿越生命的幽谷」講座。   攝影/馮薇之

正對憂鬱 療己也癒人

楊舒涵說,憂鬱常常來自童年的重大創傷,她自己就是個活生生的案例。數十年來,她總是用專業和無私的愛向他人伸出救援的手,而在這樣的過程當中,無形間也療癒了自己。楊老師的學生朱立雅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她的老師:「聰明、大愛、富使命感,並且令人驚奇的。」阿含生命傳記劇場的製作蔡馥宇說:「楊老師是個溫暖、充滿愛、敏銳而時常給予我們正向鼓勵的老師。」

楊舒涵說,面對憂鬱要說出來、寫下來並且「動出來」,因為研究指出運動確實可以讓人體分泌腦內啡和多巴胺等令人情緒舒緩解放的化學物質,她本身也相信透過汗水,可以更徹底且深層的帶走許多當下的情緒。相信自己值得被善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療法,你我都可以舞出不凡的生命故事。


延伸閱讀

新生命資訊服務 開拓脊傷者的路

慢飛兒咖啡坊 燃燒希望種子




交大創新課程 生態融入建築

$
0
0

    

【記者陳泓儒、郭卜瑄/新竹市報導】從教室出走鄉間,來自交大各科系的學生在短短一學期內,將峨眉鄉湖光村以竹材建物打造成智慧便利的社區空間。從設計到完工都由學生全程參與,他們並非紙上談兵,而是實際組裝、搭建出實用建築,甚至打造象徵稻穗的互動燈飾在橋上搖曳,兩排如飽滿稻穗的竹條交會成農夫市集的場地。




IMG_6091.JPG
交大建築所的許倍銜老師說明學生設計的義築模型。   攝影/郭卜瑄

「智慧生活與場域義築」這門課是交大全校課程革新計畫之一,目的在推廣行動與問題導向的教學、整合通識與專業學程。開課老師許倍銜發現建築所的學生其實不熟悉建材特性,也缺乏實務經驗。與一般大學生相處過後,他認為這些學生也能夠勝任建築、互動科技的基礎學習和實作,便將醞釀兩年多的構想提出向教育部申請了這項計畫。

多方面課程準備 吸引各科系學生

計畫過程中合適的場域並不好找,需要當地支持、協助以及空間地理配合。在一次契機下他參加峨眉鄉插秧的活動,發現當地居民的熱情,就決定將計畫實施的場域定在峨眉鄉湖光村。考量湖光村主要發展農業,許倍銜採用竹子做為主要的建材,一方面竹材是建築系學生不熟悉的材質,另一方面也希望盡量貼近自然。

第一堂課教室來的四、五十個學生包含電機、外文、會計科系的大學生,也有建築所的研究生。為了確保課程目標,許倍銜以問卷篩選學生,僅留下其中三十個名額,替教學品質把關。留下的同學不僅是相對積極度高的,也刻意將各科系分散,訓練他們互相合作。

培養團隊合作 各自為課程努力

許倍銜將居民邀請到學校開座談,和學生共同談論對於峨眉未來的想像和需求,根據當地產竹、種米等特色以及當地地形與空地,設計出涼亭、農民市集、峨眉入口互動路燈等企劃。

建築所許宏瑋說起自己第一次單獨到峨眉訪查,由於對路況不熟而迷路。不知所措時,對向騎機車來的居民對他問了聲:「同學你是交大的齁?」許宏瑋那時就知道自己得救了。

由於課程性質是通識也是服務學習,各科系的人之間協調相當不易,除了掌握的知識專業不同,共同的空堂時間也更少,同為交大建築所的陳奕至坦言,自己覺得最大的困難點在於共同時間的規劃運用。

期中前上課教授的基礎概念、電子軟體設計,同學除上課演練,課後尚得向助教討教。老師的角色不僅只是老師,更像專案的執行。許倍銜花在尋找資源、聯絡的時間明顯增加,上課內容不考試而以交作業替代,促使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DSCF0654.JPG
同學分工合作完成建築。    交大建築所提供

與居民竹藝師互動 打造義築

期中後課程進入實作,除了模型實際測試外,小組成員也開始找校園內的空地進行初階的建材拼接。無論是竹建材或農村環境與生態,建築所學生與一般大學生都了解不多,然而在許倍銜穿針引線下,竹藝師與業界建築師、助教等人都投入教學,協助學生親手處理建材的拼接、裁切。

陳奕至回想當時偕同當地居民與竹藝師討論時,有許多專業用詞、行話都聽不懂,台語也一知半解,急著想加入討論幫忙,卻礙於對基礎技術的了解不深而難以即時上手。大學課程中的學術理論與基礎技術分離,確實讓現今的學生與技術層面的知識脫節,然而這樣的課程卻也提供他們機會進行實務的操作學習。

20150125-IMG_0389.jpg
與在地居民合作完成建築。    交大建築所提供

創新課程 培養學生實務經驗

對於許倍銜來說,能夠完整的參與企劃、跨出單純的企劃設計並全面瞭解建築從無到有的各步驟,對於學生來說是相當好且必要的鍛鍊,當大學的課程得以讓學用產生更緊密的連結,教育才算落實。然而他也承認,這樣的課程策劃並非適合任何科系,佔大學課程的比例也不可能太多。

「智慧生活與場域義築」雖然就結果來說是成功的,目前義築作品從完工到經過颱風過境修補後,也成為當地居民的休憩育樂與交流的重心,然而課程內容對於學生的負擔卻仍待調整,未來課程延續的方向將以此再檢討,也期待能將建築結合更多數位科技,將教學推展到其他領域。


延伸閱讀

配合在地產業 海大培養學生創業

郭英釗 台灣綠建築實踐家

綠領工作坊 建築業的健康維他命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享安全APP 提升行人安全

$
0
0
    

【記者陳泓儒、郭卜瑄/高雄市報導】隨著近年來開放政府的趨勢,政府提供越來越多的開放資料供民眾使用。高雄大學資訊管理系的學生林希璇、林呈翰、許姵汶、陳柏吟,就藉由這個機會,把政府資料中關於交通事故和婦幼容易受犯罪的地點彙整,開發出「享安全」APP,告訴行人走到哪裡時需要多加小心,能更注意自己的安全。



IMG_9879.JPG
享安全APP能運用政府開放資料過濾出危險地點   攝影/郭卜瑄
課程指導 APP初步構想成形

這款APP主要的發想,是來自系上一門「專案開發」的課程,這堂課從大三下開始進行到大四上,共橫跨兩個學期。指導老師楊新章說,當初會有這樣的課程,就是希望能將學生之前所學,能用專案做一個總結,檢測學生學習的狀況。

「享安全」APP的組長林希璇提到,老師當初希望他們做的APP能朝開放資料的方向邁進。本來他們想往遊戲或旅遊類去發展,但發現大家做的都很雷同,於是他們就想發揮創意,跳脫框架。因為系上常把學生留下來開會到很晚才能回家,於是他們決定開發這套系統,讓同學在回家的路上,經過危險的地方時能多注意,提升自己的安全。


IMG_9871.JPG
高雄大學教授楊新章〈左二〉與享安全APP開發團隊學生林希璇〈左三〉、陳柏吟〈右一〉、許姵汶〈左一〉一同展示他們的作品    攝影/郭卜瑄

運用政府現有資料 提升行人安全

「享安全」APP主要的查詢功能有兩大類,分別是交通事故和婦幼易被害犯罪地點查詢。兩者都是運用政府開放資料進行運算,而危險等級會依發生頻率和附近是否有警察局分成綠、黃、紅三個等級。另外APP中還有緊急電話和緊急情報的設施,緊急電話可以隨時撥打到警察局等機關;而緊急情報則是使用於當自己可能被犯人盯上時,能讓手機發出緊急情報的聲響,嚇阻犯罪者。

然而,在設計這款APP時,也曾遇過許多困難。首先,最大的問題會出現在技術無法突破。有時你想要讓他有這個功能,但技術還無法達到,因此只能一部部做修正;另外,坊間也有許多同類型應用程式,因此要想辦法做出特色。「享安全」APP組員之一的陳柏吟就說,他們最大的特點是有加入了語音的功能,所以使用者在開車或走路時都可以使用。

IMG_9881.JPG
享安全APP設有緊急求助專線,讓使用者遇到緊急時能求救    攝影/郭卜瑄

作品雖獲肯定 穩定後才上架

APP開發完成後,這個應用程式也隨即獲到「ODAC2015高雄市開放資料APP資訊服務創新競賽」學生組第三名的肯定。這個獎項也振奮了開發團隊,讓他們覺得一切的努力都相當值得。

這款APP目前還是停留在測試階段,林希璇說,他希望將APP的狀況測試到最好,才會讓他正式上架。雖然曾有廠商與其洽談,APP也因為得過獎,而讓高雄市政府一度打算與他們合作,推出相關的APP,不過,因為畢竟學生的資金和精力有限,因此這個計畫將會先暫停,先停下腳步再做打算。

學用接軌 師生皆認同收穫更多
談到這樣學用接軌的課程,楊新章表示,他對整體學生的表現都很滿意,也很喜歡這樣的課程設計。因為之前的課程多是片段的課,可能一到二學期就結束,無法有完整的學期。這樣的課程能幫助將課程統合,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問題,也能讓學生在校園時提早面對未來職場可能實際發生的狀況。

林希璇也認同這樣的課程,她表示。在以前的課堂雖然聽了很多理論,但真正實務操作再才能檢測到自己是否有真正的吸收。另外,實作的課程還可以讓她學到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設計APP,設計就會往讓消費者更方便去使用。因此,她們對於學用接軌的課程,也都相當認同。


延伸閱讀

Blind Navi APP 助盲人安心外出




專業接軌 高醫創App服務長者

$
0
0

    

【記者周舒儀、蘇楚婷/高雄市報導】「您在過去三個月內,身體有哪些部位有疼痛情形?」有一群大學生用系上的專題課程,想出一種新方式關懷著長者。高雄醫學大學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的學生設計了「啟動健健老」──年長者衰弱自主評估App,讓銀髮族群利用App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況,將收集到的資料彙整傳輸至社區的照顧中心及醫院,讓當地機構能掌握長者的身體問題,在他們需要照顧及醫治的時候即時提供協助。





社會關懷結合現代科技

「健健老」利用衰弱評估問卷,將測驗流程及使用介面轉化成圖像化的遊戲,讓反應較緩慢的長者能融入情境,一步步引導他們作答。收集到長者們的數據和資料後,透過雲端傳輸並提供醫院監測,再依醫師評斷個案,以提供適合的服務或建議給長者。例如膝蓋關節不好的老人家,將自己的狀況記錄在問卷裡,醫師收到這個案例就能建議能舒緩關節疼痛的方式,或者是日後病患就醫時,醫師就能馬上進入狀況,得知病患先前的問題。

這種方式特別適用於某些對象,例如獨居老人,由於平時家裡沒有親人在旁照顧,因此需要特別瞭解他們的身體狀況,才有辦法及時提供協助;經濟狀況不佳的長者,沒辦法常常看醫生,可能會把身體問題拖到很嚴重了才解決,避免耽誤最佳醫治時機,要回傳狀況讓醫生判斷是否需要就醫;得知有行動不方便的長者,就要請社區照顧中心或相關機構的志工時時去關心,避免發生意外。

衰弱評估問卷的題目非常廣泛,從基本資料、社經地位、生活習慣、親屬關係、社區資源及醫療資源的調查,到身心理的狀況評估都有。最基本的身體各方面有無病痛,是否會影響到生活,有無遺傳疾病或先天性疾病的病史,營養進食,還有日常活動的能力,例如進食、移動、自行料理家務等等,甚至認知及記憶能力都在調查的範圍內。心理及情緒方面,對生活周遭及活動的各項感受,跟家人、朋友、鄰居相處的狀況 。問卷測量的方式以訪談及勾選量表為主,由於題目眾多,又需要大量的樣本數,因此在第一階段的調查就花了非常多的時間。

這個計畫已進行了三年,第一代設計者開發了衰弱評估的問卷及進行市場調查,第二代設計者再改進此問卷,繼續調查以增加樣本數,數據才會精確。第二代的學生張薰云說:「做問卷的過程很繁瑣,問題很多,又要花很多時間分析,所以我們才想到要做成App,讓問卷結果自己跑成統計比較快。」因為長者的視力較弱,反應可能也不靈活,為了方便使用,App從原本預計的手機版改成用在平板電腦上。
app合成.jpg
第二代設計者於戰國策創業競賽中獲得佳作(上)與App實際測驗題目(下)照片(上)  受訪者提供,攝影(下)/ 蘇楚婷 
                                                        
第二代設計者在二O一四年的戰國策創業競賽中獲得佳作,而下一屆正好有組內是會寫程式及對管理有興趣的組員,因此就接手了這個計畫,成為第三代設計者。她們除了繼續開發樣本數以外,也將「健健老」推廣至社區的據點例如活動中心、照護中心,及讓有智慧型手機的長者嘗試接觸,若是不常外出活動的長者,就透過志工進入家中指導,或讓那些長者的家人協助使用。從使用後的問卷結果得知,有些長者對於3C產品感到新奇有趣,有些長者覺得問題稍嫌多了點,也有更多長者表示這個評估量表對自己有幫助,願意繼續使用。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據點對這個App有興趣,希望能進一步合作。
理論與實務並行 收穫良多

透過許多的文獻研究及問卷調查,學生們發現台灣目前缺乏這種「衰弱量表」的評估系統,然而長者照護的議題重大,需要更多資源挹注,「有機會的話以後也想繼續投入這項研究,希望能做出結果,幫助老年人和回饋社會。」第二代學生張薰云說。

第三代學生吳家儀認為,透過這堂專題課程能知道社會的趨勢與所需,而且結合了大學三年所學,比上課還充實。另一位學生張云瑄則表示,在專題發表會上會有很多外界的人參與,甚至有些組別被公司挖掘,因此得到工作機會。而「健健老」這組因為關注老人議題,在發表會上就得到了醫生的寶貴意見,還有企業主管建議如何改進App。

第二代與第三代設計者們正在討論中。   攝影/蘇楚婷

由於這個題目過於廣大,又牽涉到科技資訊的領域,對於非相關科系出身的他們有點困難。按照計畫,原本期望App能與當地醫院或照護中心合作,但目前未能進行到那個階段。而未來若有學弟妹要接手這項計畫,建議改為網頁版,畢竟電腦的普及率仍比手機或平板高,操作上也更方便,甚至是調整測試方向及方式,或許能有更大的進展。


學用合一 期盼回饋社會

曾擔任專題課程的召集人高浩雲老師表示,開設這個課程的初衷,是希望學生能發現社會需求,找出專題的題目,並在研究過程中與業界協調溝通,利用有效的方法解決社會問題。上學期屬於學術性,擬定計畫書及大量搜集文獻,深刻了解問題後,下學期則實作出研究結果。

高浩雲老師曾擔任專題課程的召集人。    攝影/蘇楚婷

對於「健健老」App,老師認為能結合社會趨勢及新世代科技,是非常好的構想,然而這是一個很大的計畫 ,需要大規模的場域測驗,不斷地依照市場需求作修正,或許能直接跟業界合作,解決技術性的問題;或是從這項發想再找到其他可能性,開發出新的產品。

雖然目前App尚未達到理想的目標,但經由每一代學生的改良及測驗已越來越進步,加上課程中自主學習的收穫,學生們對於長者照護議題及銀髮產業也已有諸多涉獵。若下一屆的學弟妹能吸取歷屆經驗,突破瓶頸,將「健健老」發展成能正式啟用的系統,相信對當地社區的長者有很大的幫助,而這也將開創國內衰弱自主評估的先例。


延伸閱讀

老玩客團隊 用科技改變長者生活

瑪帛科技 打造銀髮視訊平台

長者的守護天使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輪椅警示系統 提升老人照護

$
0
0

    

【記者劉沁璇、陳泓儒、郭卜瑄/台中市報導】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老人長照越來越受到重視。弘光科大資工系學生陳擁銘,發現大家在照顧老人時,常沒注意到老人雙腳是否有放在踏板上,而使他們暴露於危險中。經過半年的設計發想,他研發出一套輪椅警示系統,能讓老人的腳不在輪椅上時,發出警示音提醒照顧者,以維護老人安全。



IMG_9385.JPG
輪椅警示系統發想者陳擁銘細心解釋輪椅的各項設計。   攝影/郭卜瑄

課程啟發改善輪椅幫助老人

會有這樣的發想,主要是陳擁銘修了系上一堂課叫「園藝療癒於銀髮族之照護」。這堂課是由張簡琳玲教授所開授,希望學生能藉由課程,更加了解長者的想法,對他們能有不同的看法,並試著解決長者的問題。進一步再運用資工的長處,設計出適合年長者的照護機具。

這堂課的特色在於,學生不只是坐在教室裡上課,而是藉由老師帶領他們進入老人醫院,在與長者聊天互動中建立情感。在此時,陳擁銘發現老人腳會離開踏板這個問題,便將改善輪椅這個想法埋入心中。

或許大家會認為老人的腳離開踏板,不是什麼大問題,但陳擁銘發現老人腳上的受傷,往往來自這樣的疏忽。原因在於當我們推輪椅時,推的人視線常會有死角而使輪椅碰撞到其他物品,如果腳又剛好不在踏板上,就很容易受傷。老人受傷後的復原時間,往往比年輕人更久,傷口也較難癒合,又增加感染風險。因此,這是個常忽視卻相當重要的問題。

IMG_9398.JPG
張簡琳玲教授(中)帶領同學探討輪椅設計的經過。    攝影/郭卜瑄

團隊分工合作比賽一舉得金

有了這樣的想法,可惜苦無實踐的機會。直到陳擁銘大三時,有另一堂「智慧生活和創意」的課程,才出現了完成他的好時機。藉由這堂課,他與他的夥伴合作,有人負責軟體的撰寫,有人負責電路的配置,同心協力,最終成功設計出這套有警示功能的輪椅。

此套輪椅有很多巧思的設計。除了坐在輪椅上的人腳離開,會隨時發出警示音,提醒照顧者之外;同時也會觸動剎車系統,讓輪椅能夠緩慢停下,不會因急煞而發生危險。

然而好的發明,需要有更多人支持,才能走向量產。此時,他們剛好接到資訊,元智大學舉辦了第三屆全國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產品/服務創意設計競賽,老師就鼓勵他們將他們的輪椅警示系統,報名參賽。最終,不負老師期待,一舉奪金,也因這個比賽,他們作品開始被看見。即使現在距離能進入量產還有一大段的距離,但對他們已經有了好的開始。

課程結合實務走出教室不輕鬆

張簡琳玲教授表示,開設這類走出教室的課程,其實並非想像中簡單。首先,要如何說服學生,願意在課堂以外,花額外自己的時間陪伴老人,就是個很大的問題。而這樣的課程,起初校方也未支持,因為傳統總是認為走出教室教學是不好的。

不過最終證明,這樣的課程還是有其必要性和優勢。除了上課內容能更彈性與實務結合之外,這類的課能更接近問題導向,培養學生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能讓一群讀理工的學生,有更多的人文素養。

IMG_9394.JPG
同學展示課堂中與老人互動的成果。    攝影/郭卜瑄

學生學以致用 作品待上市  
這樣的課程,參與的學生也一致認為是相當有用的。輪椅警示系統夥伴之一的鄭凱中說:「這樣的課程因為能真正深入他們所設計物品的消費者互動,便較能容易掌握他們的想法及發現他們的問題,不會讓他們在實驗室裡研發產品時,只是閉門造車。」陳紀良同學也說:「只有真正與老人互動,才能知道他們真正需要的功能是什麼。」

現在,他們持續研發改善這套系統,希望未來能在各大醫院中,都能看到他們的發明。


延伸閱讀

全台最大日照中心 照亮老人心

醫療機器人 將代替傳統輔具

台大北輔中心 輔助殘障更貼心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興大睿茶 產學合作新標竿

$
0
0

    

【記者蘇楚婷、周舒儀/臺中市報導】清脆的餅乾咬一口,茶與米的芳香滿溢。這是「Sateava茶米坊」販售的餅乾,原料使用臺灣在地的茶與米,強調有機、天然又健康,沒有一般餅乾過於甜膩的味道,頗受消費者青睞。這是國立中興大學的學生團隊透過「睿茶平臺」的產學合作機制,自行研發製作而成的學習成果。



IMG_9854.JPG
在創新創業競賽獲得第一名的團隊「Sateava 茶米坊」。    攝影/蘇楚婷

課程創新 注重專業培育

以農立校的國立中興大學位於臺灣中部的產茶區,為了推廣當地茶產業及促進產學合作,獲教育部「智慧生活創新創業育成平臺試辦計畫」經費補助,在二O一一年成立「興大睿茶平臺」,以學程的方式結合相關系所教師、農委會及茶業者,建立起理論與實務兼具的茶產業人才培訓機制。

睿茶平臺的兩大重點學程為「生物產業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及「文化創意產業進修學士學位學程」,前者提供農業及生物產業發展領域的課程,屬於茶產業的上游及中游的部分;後者則是文創產業及經營管理的學習,屬於產業的下游鏈,將重點放在包裝及行銷。透過產業上、中、下游一連串的課程規劃,學生能自己選擇想要精進或補足哪一塊的知識。

興大睿茶平臺結合這兩種學程,將茶產業相關的科目分為「生產與製茶」和「文創與行銷」兩大屬性類別,範圍包含栽種、生產、製作、行銷,以學程內分組的方式,發展出特有的茶產業課程。除了上課以外,還有政府機構、學研機構、地方產業業者等多方交流、合作及學習,學生能在這個機制裡考取證照、創業及就業;希望透過地方及學校的資源整合,帶動在地茶產業的發展效能。除了在校學生以外,也提供已就業的社會人士及弱勢家庭學子參與進修。


創新創業競賽 挹注學生創業資源

睿茶平臺成果發表在今年的興大校慶中展出,當日展出學生團隊的創業品牌。這些團隊多半是創新創業競賽的得獎者,拿到獎金之後投入創業。第一名的團隊「Sateava 茶米坊」,由三位農藝系的學生組成,學生許齡勻表示,系上本來就有茶相關的課程,也有辦過跟茶葉有關的展覽,去了之後碰到另外兩位同學,都覺得很有興趣,所以就參加了比賽,得獎後進而一同創立品牌、研發產品。

獲得第二名的「樹樹選物」是五位國際農學碩士學位學程的研究生,同樣與有機農場合作,推出各式各樣茶包禮盒。每一系列的產品都有不同的包裝,因應不同的場合及用途提供客製化的服務,例如當天展出的「朱炙」以喜氣的紅色為設計,隔天正好要用於婚禮上給賓客的禮物,因此他們在每一個茶包都印上新人的英文名字。蘇奕文說,她們參加完比賽得到很多評審老師給的寶貴意見,還有廠商跟業界人士的經驗傳承,讓「樹樹選物」能改良得更盡善盡美。


IMG_9897.JPG
樹樹選物團隊。   攝影 / 蘇楚婷

「香草先生」由就讀生物產業管理的學生郭賢臣創立,主要販售西式餐飲,產品結合健康及品味,推廣「樂活」及「慢活」的生活觀念,當天展出的產品為有機花果茶及有機茶凍。郭賢臣說,他上的課從茶樹的育種、茶葉成份分析及製作都有,「睿茶平台讓我們能浸在跟茶有關的知識裡,有這樣子的環境給我們很大的動力,讓我們學習更方便,而且也有很多資源可以運用。」


IMG_9873.JPG
郭賢臣與他創立的「香草先生」。    攝影/蘇楚婷

目標將產學距離縮至最短

兩個學程加起來總共二十六門課,學生能依照各自的需求及進度選修,以彌補自己的不足或找到專攻的領域,例如農學院的學生能學習如何用文創包裝產品及行銷管理,中文系的學生能補充茶葉的專業知識,和學會生產製作。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的副院長申雍認為,睿茶平臺最大的宗旨在縮小產學落差,邀請業界的講師來開課,順便介紹企業及市場的需求,學生上完一系列的課程之後,畢業後往往能直接投入工作或自己創業。

IMG_9911.JPG
興大校長薛富盛(中)、農資院副院長申雍(最左)與睿茶平臺執行團隊的老師們參加成果發表。    攝影/蘇楚婷

睿茶平台的執行團隊希望能加強及更深入地跟業界合作,不只是上課,而是能往就業輔導的方向前進。另外也想要擴大創業競賽的規模,吸引更多學生參加,在更大的競爭之下能選出更好的團隊,或是讓其他團隊有多一點嶄露頭角的機會。除了提供資金以外,學校也希望能投入更充足的資源,輔導學生後續的創業問題,例如較艱深的法律規範。

「他們現在有一個名稱叫做微型創業,就是把團隊培養訓練出去後,將來可以作為業界所需要的幹部,然後再繼續擴張產業規模。」申雍說。目前睿茶平台最希望的就是能再縮小學生及產業界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完全熟悉業界的運作模式,進入職場的時候不用從頭學起,能有效率地發揮所長。如此一來,中部地區的茶產業,甚至是整個臺灣的茶產業能藉由這種方式,發展得越來越好。


延伸閱讀

茶籽堂 傳遞台灣的精神與文化

你喝牛樟茶 我來種樹

在地農產保養品 在臉上說故事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交大iVSIAC駕駛輔助 提升行車安全

$
0
0

    

【記者周舒儀、劉沁璇/新竹市報導】年輕人拍照愛用的魚眼鏡頭,因為能擷取更寬廣的畫面,因此也是讓倒車更順利的一項工具,能幫助駕駛人看清楚車輛後方的狀況。目前有一批學生開發出了更高階的魚眼校正技術,讓視線寬廣的同時讓畫面不被扭曲,他們將影像技術運用在汽車功能上,研發出多種行車輔助系統,其中魚眼校正技術已取得專利,日後將運用在汽車上,能幫助駕駛人在倒車過程更順利。這個系統是國立交通大學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成立「智慧型視覺系統產學小聯盟」(iVSIAC)的研究成果。





交大1.png
交大郭峻因教授(中)及「智慧型視覺系統產學小聯盟」的學生們。     攝影/劉沁璇

多方面技術交流 促進產學合作

「智慧型視覺系統產學小聯盟」是由交大電子工程學系郭峻因教授帶領的智慧視覺系統設計實驗室、國立中正大學電機系、逢甲大學及雲林科技大學的晶片實驗室一同合作。科技部希望能將學生的研究成果推廣至產業界,因此整合四校的實驗室資源,成立了產學聯盟,設立會員制度,招募對這些研究有興趣的廠商一同參與。

郭峻因表示,成立產學聯盟最大的目的就是,看看是否能進一步達到產業界的要求。畢竟實驗室研發出的結果還停留在學校的步驟,並沒有真正產品化,所以希望透過這樣的產學聯盟能夠補足這一塊。

「在研發的過程中把廠商的需求帶進來,看看有沒有什麼事情是在研發階段就可以解決的。」郭峻因說。根據各廠商對技術或實務應用的需求,學生以專題研究的方式進行交流,協助廠商開發。有時候學生及廠商間的雙向溝通的狀況良好,就能夠進一步地合作,例如技術移轉,魚眼校正技術即為一項實例。

這是一個長期互動的聯盟,不僅學校提供研究成果及技術支援,廠商也會提供產品平台及教育訓練,實習機會等等;除此之外,廠商跟廠商間也可以進行產業交流。換言之,只要是這個聯盟裡的成員都能互相觀摩學習,希望能提升整體的產業效益。


交大2.png
交大郭峻因教授(左)向「卓爾榮譽學會」的執行長桑梓賢(右)講解產品與晶片。攝影/劉沁璇

產業未來趨勢:智慧汽車

聯盟內的研究人員主要是碩博士班的學生,博士後研究人員及全職的工程師一同參與。投入研發的時間少則一年,但大多數的技術項目都是從成立聯盟以來就開始研究了,直到今年才發表。

郭峻因說,智慧汽車是一個概念,有各式不同的輔助系統。他舉賓士汽車最新推出的「智慧駕駛(Intelligent Drive)」系統為例,這是一個自動化的系統,最重要的功用也是駕駛輔助,從車外到車內的應用都有。由此可看出這是汽車科技領域的趨勢,未來這些技術將會更普及,因此「智慧型視覺系統產學小聯盟」也以此為目標邁進,特別是視覺影像的部分。

聯盟研發三大系統 提升行車安全

目前聯盟研發出的項目有三大類──智慧型行車輔助系統、汽車自主防撞系統及操作自動化系統,幾乎包含了所有的應用,以「物件偵測」的技術為主。以取得專利權的「魚眼鏡校正技術」為例,倒車攝影為了寬廣的視野而採用魚眼鏡頭,然而,為了在有限的畫面內取得廣大的視野,在取像上就會造成影像內容扭曲,因此需要做校正處理。校正處理又會造成視角縮小,所以,如何達到不錯的校正效果,同時保持最大的視線範圍是主要的挑戰。聯盟目前開發的技術可以達到一百六十度視角,已符合美國倒車攝影之法規要求。目前技術演算法已開發完成,正在進行晶片驗證,預計二O一六年上半年完成。

其他技術以「智慧型行車輔助系統」為最大宗,從交通狀況中的紅綠燈和速限標誌偵測,動動手就可指示操作汽車的3D手勢偵測,在夜間開車維持良好視線的高動態夜視處理,和惡劣天氣的影像處理等等,都是為了讓駕駛過程更順利。另外,「汽車自主防撞系統」是避免駕駛發生危險的重要項目,包含了車道偏移警示、視角盲區警示及車輛、行人防撞偵測系統。


交大3.png
各項系統裝置所使用的晶片。    攝影/劉沁璇

及早接觸業界 適應未來工作環境

歷經三年的研發期,以上技術已達到第一階段的成果,接下來就是要進入產品化。不過由於每家公司著重的技術不一樣,這些東西是基礎,再因應不同公司的要求及規劃作調整。產業希望汽車能更加聰明,也就是功能更高階及更齊全,最終成為全自動駕駛的汽車,因此,聯盟接下來要朝這方向努力。

由於實驗室與廠商間重視合作效率,還有為了整合資源與技術,學生投入的時間及心力都很多。跟課堂內的學習不同,實驗室裡的運作模式通常是廠商告知學生所需要的東西,再由學生想辦法摸索及研發出來,電子所碩二的學生李佳業說:「外面的人會覺得說通常實驗室跟產業界會有一些隔閡,但是其實我們現在做的東西,是跟產業有很密切的關係,所以可以知道市場現在的優勢。所以到時候我們進入職場的時候,就可以瞭解市場需求到底是什麼。」

電子所碩二的學生周廷表示,通常跟廠商合作的要求會比較高,因為廠商要量產,必須符合生產線上的條件,因此也比較難做,而且只能靠自己解決,不像上課不會的話還可以問老師。

學生與廠商 培養正面雙向溝通

在研發項目的過程中,學生們遇過不少困難。由於每家廠商提供的電路板的規格及配備不同,要應用的系統也不同,所以他們每次都要重新熟悉新的板子和系統,也要勤於跟廠商溝通及討論,才能確保現在研發的方向確實達到廠商的要求。有時候也會出現溝通不良的狀況,導致最後做出來的成品不符要求,有可能會被廠商的接洽人員「推卸責任」,將過失推到學生身上。對此,郭峻因教授認為,這些只要能克服都不是問題,反而是提前認識社會的現實面,若能處理得宜,則是自己額外習得的能力。

這種類似於職涯環境的運作模式,讓學生提早了解真正工作的時候會碰到什麼狀況。有時候他們手上不只有一個工作,常常有不同廠商的項目必須同時進行,這時候的壓力就特別大,電子所碩二的學生范志榮說,這個時候就要訓練自己的時間管理,還有跟不同廠商協調與溝通的過程很重要,才能順利把東西做完。

「智慧型視覺系統產學小聯盟」所研發出的多項技術已進入開發完成的階段,目前已有三項取得專利權,除了魚眼校正技術以外,還有惡劣天候處理技術及三百六十度環景系統。未來將有更多技術開發完成,期盼能正式應用在汽車配備上,讓駕駛更順利,也透過這樣的產學合作模式,讓國內汽車產業更加蓬勃發展。


延伸閱讀

智慧衣 提高長者生活品質

智慧手機盲用APP 視障生活更便利

醫療機器人 將代替傳統輔具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彈性鋼融入雨衣 快乾又好收納

$
0
0

    

【記者吳佩蓁、蘇冠瑜/台北市報導】通常我們使用雨衣後都是隨手收納,下次再拿出來時常常因為沒有完全風乾而發出陣陣惡臭,就讀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暨創新設計研究所的蕭學哲為了改善雨衣難乾易發臭的問題,將彈性鋼結合雨衣,以軟性骨架撐開雨衣達到快速風乾的效果,更利用彈性鋼的特性,透過旋轉折疊的方式,只要三秒就可以輕鬆收納快乾雨衣。




快乾雨衣 - 穿著.jpg
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蕭學哲設計快乾雨衣解決雨衣難乾易臭的問題。   蕭學哲提供

利用彈性鋼圈 改變雨衣結構

蕭學哲表示,因為下雨天時班上同學常將雨衣堆放在教室,久而久之,就會發出臭味,為了解決傳統雨衣難乾易臭的問題,他開始研究如何改變雨衣的結構。一開始,蕭學哲的想法是設法將雨衣的皺褶減少,想辦法撐開整件雨衣,讓水分與空氣的接觸面積達到最大,但在研究過程中,因為蕭學哲不是材料系出身,為了找到適合的鋼圈材質與雨衣材質的結構搭配,讓他失敗了許多次,最後在車上遮陽板的鋼圈找到靈感,選擇彈性鋼圈搭上防水布,才設計出三秒快速收納的快乾雨衣。

快乾雨衣P3.jpg
蕭學哲示範快乾雨衣收納後形成一個完美的圓。   攝影∕吳佩蓁

不同於傳統雨衣遇水後,會因水的吸附力相互吸黏產生皺褶,不容易風乾,且雨水堆積在皺褶中,時間久了容易因細菌滋生發出臭味的問題,因此,快乾雨衣是利用彈性鋼圈做為軟性支架撐開整件雨衣,增加與空氣接觸的面積,可以節省百分之三十五的風乾時間。此外,一般人在收納雨衣時,通常都是隨意摺疊,雨衣多半會膨脹,容易浪費收納空間,快乾雨衣則利用彈性鋼圈的特性,只要透過兩次旋轉摺疊的方式就可以輕易收納成一個圓形。


4nOmIF.gif
透過二次旋轉摺疊只要三秒就可完成收納。    蕭學哲提供


快乾雨衣原理.jpg
透過軟性支架撐開雨衣,減少皺褶,達到快速風乾的效果。    蕭學哲提供

快乾雨衣兼顧時尚又環保

蕭學哲說:「雨衣是使用防水布,相較於拋棄式的塑膠雨衣使用壽命更長,而雨衣所使用的金屬鋼圈,更是可以回收的。」快乾雨衣不只兼顧快乾、輕便等功能,在材質上更考慮環保問題選擇耐用的防水布取代傳統塑膠雨衣,在外型設計上,比起傳統塑膠雨衣,快乾雨衣更像是時尚的風衣外套,有別於以往雨衣給人寬大擁腫的印象。在雨衣結構上,利用彈性鋼圈撐開雨衣形成一個自然弧度,兼具美觀、實用、功能性。

他說:「快乾雨衣現在只能做到大腿的長度,希望未來可以做到膝蓋甚至更長到小腿肚,也計畫利用快乾雨衣的結構設計出一系列的產品。」,為了能盡量撐開雨衣,增加與空氣接觸的面積,因此快乾雨衣有一定的結構限制,現在的快乾雨衣在長度上只做到適合小孩的長度,蕭學哲表示目前已在研發大人款的快乾雨衣,此外,快乾雨衣未來也可以應用在寵物雨具與機車上。

持續改良雨衣望達到量產解決問題


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暨創新設計研究所研究生黃英嘉表示,快乾雨衣利用彈性鋼圈將整件雨衣撐開,達到快速風乾的效果,是個很成功的創新設計,未來如果能量產也會想要購買。蕭學哲也持續在改良快乾雨衣。

蕭學哲憑藉快乾雨衣入圍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更拿下金點新秀設計獎、國際設計組織特別獎、紫金獎等多項大獎。為了能夠真正解決傳統雨衣難乾易臭的問題,蕭學哲希望未來能將快乾雨衣放上募資平台,找到願意合作的廠商進行量產。

快乾雨衣P1.jpg
蕭學哲設計快乾雨衣拿下國內外多項大獎。    攝影∕吳佩蓁


延伸閱讀

藥水分裝包 安全環保無憂慮

不NG口罩保護病患尊嚴

照顧嬰孩不再累 便利椅嬰兒推車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