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花東菜市集 小農品牌經紀人

$
0
0

    

【記者范家宏、李效慈/ 花蓮市報導】農業是台灣最重要的產業,沒有這些辛苦的農民,我們又要如何吃飽呢?兩位離鄉背井的花蓮遊子,因緣際會下察覺了台灣農業的問題,百般思考後決定踏出解決的步伐,他們是彭昱融和彭德元,兩位吉安鄉青年一同創建了網路農產銷售平台──花東菜市集。




IMG_5220.JPG
花東菜市集創辦人之一彭昱融。

改善家鄉困境 告別媒體返鄉創業

創辦人之一的彭昱融曾在天下雜誌社和上下游新聞市集當過記者,在一次去緬甸長達一個月的採訪中,他發現當地農業和台灣農業面臨的困境非常相似,農民資訊不發達、重點技術掌握在大企業手中、土地遭掠奪的問題等等;此外,台灣農業在我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後,面臨各國農產品的強力競爭,為了幫助農民走出這樣的困境,彭氏兄弟心生改變台灣農業的念頭,再加上家中長輩的鼓勵,因此他與堂兄弟這些外地遊子決定回到故鄉創業。

花蓮相對於台灣其他大都市創業難度更高,人才難尋、資源、創意也都較不足,但彭家人認為假如在這裡都能順利創業,那到其他地方一定都沒問題,因此花東菜市集於二O一三年正式在花蓮縣吉安鄉成立,致力於推動在地農產行銷和農產品加值計畫,合作農戶已達二十餘戶。

IMG_5226.JPG
彭昱融在查看即將快遞商品的包裝。

樹立品牌 農產精緻化與加工化

花東菜市集最初只有單純的農產品行銷,針對不同程度的農戶也有不同的行銷方式,對於已經有一定產品經驗的農戶,花東菜市集之於他們就會變成單純批發商的角色,而對於較欠缺產品經驗的小農戶,他們則扮演產品推銷大使,會先進少量商品,進行推廣,努力幫農家打入市場,做出口碑。

隨著科技發達,彭氏兄弟發現其實現在農民的資訊已經較過去發達許多,行銷也較過去容易,因此他們決定進行農產品加值計畫,包括農產品的精緻化和農產加工。精緻化就是將產品以有特色的包裝,做成各式禮品。而農產品加工則是將一些賣相不夠好的產品或是次級品利用加工的方式做成附加價值高的產品,例如:賣相不夠好的水果在市場裡可能乏人問津,但經過加工後卻變成香甜可口的果醬或是好吃的果乾,身價水漲船高。最初會想到要進行產品加工主要是因為涉及土地使用執照的問題,農戶要自行加工產品並不容易,因此彭氏兄弟決定與當地相關工廠合作,生產農產加工品,並發展自有品牌。

IMG_5199.JPG
藝術授粉計畫成果展覽。

當藝術遇到農業 未來商機無限

目前花東菜市集主要是以網路平台銷售為主,實體店面部分則是和一些文青小店合作,例如位於花蓮市區內的O’rip生活旅人,店面一樓陳列了許多花蓮在地的商品,採訪時遇到的店員江小姐認真介紹每一項產品,讓人除了了解每項產品背後的故事,言談間也感受到花蓮人獨有的溫度。二樓則有一個小小的展覽空間和辦公室,花東菜市集就有在那裡辦過「藝術授粉」的展覽。

「藝術授粉」是花東菜市集和五位藝術家合作,這五位藝術家實際到農家去體驗農家生活,將這些經驗轉化為藝術作品,讓藝術與農業結合,並透過展覽讓大眾對農業有更新一層的認識,對台灣的農業發展貢獻心力。

花東菜市集的創業辦公室,是日據時代吉野移民村(吉野庄)某一任庄長的宿舍,光復後則成為窮苦客家農民一家十口胼手胝足,遮風擋雨的家,外觀具有早期日式建築的特色。而後為因應理貨和空間需求,目前花東菜市集辦公室已搬遷至鄰近的稻香村,繼續在花蓮為台灣的農業打拚。

法藍瓷想像計畫 四族九器傳承

$
0
0

    

【記者徐冠縈、馮薇之/ 台北市報導】八八風災發生至今已有六年的時間,當地受災戶孩童被迫遷至平地學校就學。為了不讓這些離鄉背景的孩子遺忘原生部落的文化與驕傲,一項最初由「法藍瓷想像計畫」所資助的「四族九器」傳承計畫萌芽。用四個族群、九項樂器延伸發酵,維護彼此文化差異的美。




672d990442e158d159abd1077774a1e21.jpg
四族九器於第三屆法藍瓷想像計畫開跑記者會表演。(圖片來源:「4族9器傳承計畫」臉書專頁)

災後文化重建 四族九器夢想起飛

八八風災過後,在屏東有排灣、魯凱、阿美族三個部落,其中被迫遷至平地就學的孩童,因為原本教育程度及文化的落差,無形間承受不平等的學習環境及身心壓力,甚至有放棄原生文化以配合平地學校升學及現實競爭力的趨勢。為了幫助這些孩童災後的心理重建及部落特有文化保存,行銷整合專家張肖龍於二O一四年向「法藍瓷想像計畫」提案成功,獲得資助,開啓整個計畫的實踐之路。

「四族九器」中的九器指的是樂器。命名的由來是在於傳統手工樂器在製作過程中,蘊藏著古老的智慧,而九器並不代表只有九件樂器,因為九是傳統文化中最大的數字,所以以九做代表,希望孩子們在未來學會無限多的樂器。而四族,代表排灣、魯凱及阿美三個原住民部落加上漢族四族,同樣和九一樣的概念,整個傳承計畫的發想並不只是期望只有四族的人學會這些樂器和傳承的精髓。

IMG_8931.JPG
法藍瓷公關部江耿豪先生(左)和林修怡小姐(右)。

公益資助 想像計畫

法藍瓷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陳立恆多年來致力於社會參與,公司的公關江耿豪表示過去這個概念員工們比較像是被動的參與者,而老闆在幾年前想要把這樣的概念轉換為「公益的發起者」,創造了「法藍瓷想像計畫 Project Imagination」這個資助平台。希望號召有文化藝術與設計美學專長的年輕人,分享自身所學,投入社會公益,提出一份可以具體改善或影響孩子們的公益提案,成為孩子們的「想像孵化者」。四族九器就是去年提案中獲得最高資助,新台幣五十萬元的組別。

計畫執行的過程中會遇到內容不符合文化、藝術或美學設計,即使發想很好的提案,而必須婉拒。像是曾經有組別提出小工具類的創意發明,雖然被認為想法新穎但因為性質不符合法藍瓷預設的藝術類別,而被婉拒。同為法藍瓷的公關林修怡表示,雖然有時候執行上會遇到類似上述的情形,但常常看到案例中的孩子因得到幫助、關愛的表情,讓她覺得很感動而溫暖。

10365785_480335502109371_7110519545584216223_n.jpg
孩童們彩繪傳統手工樂器。(圖片來源:「4族9器傳承計畫」臉書專頁)

夢想執行 發展永續

四族九器由想像孵化者統籌執行及創意指導,並請屏東原住民文化產業協會徵選遷村三部落及平地生共二十位的在地孩童,配合台灣原住民族產業發展協會及屏東大武山原住民文化服務勞動合作社,推薦選擇樂器製作師傅和相關教學老師,另外加入各專業工作室的技術支援共同完成目標。

在傳統樂器的製作上儘量不去改變它們原有的外觀,但還是保留孩子們發揮創意的空間,這也落實了想像計畫和四族九器提案的初衷,「創意無限」和「文化永續」。經過一連串紮實的樂器製作教學、組團與鼓譜鼓點訓練、分組與謀合訓練、歌謠組合訓練、舞台成果驗收,到現階段仍持續的成果發表階段,四族九器傳承計畫可以說由去年法蘭瓷的公益資助開始成功扎根,到現在靠自己團隊的成果繼續將這個永續、分享、共生的理想和精神發酵。

計畫的提案者張肖龍表示,在整個計畫的執行過程中,有許多溫暖的小故事令他覺得欣慰。他記得有次一位內向害羞且較缺乏自信的小朋友加入團隊,從一開始怕生不敢接觸同儕,到後來融入了樂器和周圍的夥伴們。還有一次有個較好動的孩子加入,原本是令家長擔心靜不下心來學習的小孩,後來漸漸將其活潑好動的態度轉化為樂器上的創意發想,老師和家長都為此感到欣慰。他們每年招一次新生,每周用課餘的一個半小時練習一次,同時也盡量爭取舞台,讓孩子們每年都有機會上台表演或呈現展覽,讓整個計畫持續發光發熱。

四族文化的融合與原創藝術的學習,激發孩童的潛在天份與發表本能,創造無限的想像空間;傳統手工樂器製作的傳承建立,和現代演藝文化的交流,在時代中留下歷史痕跡,讓弱勢族群以活化母體藝術的方式找回驕傲,並接納多元族群文化的洗禮,體驗傳承與回饋。


延伸閱讀




帶著孩子閱讀 艾比露比外文書店

$
0
0

    

【記者李艾庭、賴容愛/台北市報導】位於饒河街夜市中段的艾比露比外文書店交通方便,且店內有著豐富的英語繪本,吸引大量家長帶著小孩來找書、看書;此外,網路也是他們的重要管道,官網上有著二十秒的書籍瀏覽影片,讓人不用出門也能知道大概內容,直接在網上訂購。老闆娘Lulu認為閱讀能夠培養身心,希望能將閱讀帶進每一個家庭,進而改變這世界。



Catherine(左)與Lulu(右)的合照。
帶孩子進入閱讀的世界

小時候就喜歡看書的Lulu,覺得愛好閱讀是好事,應該推廣給每個家長,讓他們的小孩都可以培養看書的習慣。她年輕時在英語補習班教書,當時常會有學生家長覺得她的教材很好,詢問在哪邊買,但其實那些都是自己的收藏,有些還絕版,所以無法提供資訊給他們,因此她想提供一個管道,讓每個小孩都能輕易地進入閱讀的世界,也可以直接告訴家長書籍的相關資訊。

Lulu從想要開店到開成只花了兩個月,立即行動、不反悔的個性,儘管家人勸退以及收入不如前,她也絕不放棄。店名艾比露比是她小孩的名字,剛好兩個都是女兒,跟他們關懷女性的主旨有關,而且這名字符合孩童的可愛性。老闆娘認為即使書籍是提供給小孩,但有些內容對於他們來說較為艱深。希望孩子都是實際用英文,而不是學英文來考試,所以會透過店內隔週六的說故事活動讓小孩了解這本書。Lulu主要教四到八歲小孩,而外國老師Catherine教二到四歲的孩童,她說:「原本只是教導音樂課程,來到這邊才說故事給小孩聽,這是個很特別的經驗。」
Catherine生動活潑的說故事課程。(圖片來源:艾比露比外文書店粉絲團)
一體兩面的觀點

Lulu的小孩以前也常來看書,但現在她比較忙,難以一直跟在身邊說故事給他們聽,不過卻因此養成了他們主動的習慣,現在小孩只要發現媽媽有空,就會主動找媽媽,要她講故事。Lulu說國外有個理論,要讓小孩喜歡閱讀,就要在家中放一個書櫃,讓小孩唾手可得,因此她希望將這邊打造成小孩的小型圖書館。

相對於全職媽媽,Lulu認為有工作還是比較快樂,有著獨立生活,就不會將生活全部投注在小孩身上。所以當她在舉辦女性講座時,覺得所有母親都應該要獨立自主,不帶小孩到現場,但後來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擾,因為說不定某個母親的家裡有著嚴重的婆媳關係,又因為經濟無法找人帶小孩,畢竟很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立場與想法。
輕鬆舒適的空間

艾比露比外文書店開店的時間主要是在下午,除了可以利用其他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也不怕其他小孩在上課時的蹦蹦跳跳,影響到晚上才開店的店家。書店採取居家的裝潢,沒有漂亮門面,雖然剛開始Lulu以這個感到自卑,但有家長說喜歡這樣子的沒壓力空間,帶著小孩看書,也不會有店員一直盯著。店內的書架低,讓小孩容易翻閱,比較不常看或是適合大人的書籍就會放比較高。客人郭小姐說:「這邊繪本好豐富,很多都想買。」

在挑選店內書籍方面,Lulu會參考部落客在網路上所介紹的英文繪本,也會自己上網找書和廠商合作,畢竟本身是老師,大概知道哪些書適合怎樣的年齡層,像是小小孩特別喜歡可以翻、拉的操作書、或是有貼紙的,而五歲以上的小朋友比較喜歡無厘頭的書籍,但家長還是希望能學到英文的為主。店內豐富的書籍聚焦於兒童,不過還是有提供給青少年或是母親的書,而過季的書就會打折賣,像是剛過的萬聖節類型繪本,還有些二手書是她跟孩子的藏書,翻過幾次就已經熟悉內容,只要書況好就會拿出來賣。
店內的聖誕節相關書籍。
讓這個世界多點關懷

艾比露比外文書店有三個主要的宗旨:關懷孩子、關懷女人、關懷弱勢。在孩子方面,Lulu期許要讓家長跟小孩的關係更緊密,很多家長工作忙,沒時間陪小孩,提倡親子共讀是促進關係的重要一環。在女人方面,店內偶爾會舉辦關於女性的講座,像是去年的一系列活動:「身為母親,我們仍有無限可能」。在弱勢方面,店內之前有捐舊衣的活動,但現在很多機構的舊衣已經足夠,所以改成到偏鄉或是孤兒院講故事,不過那邊小孩的狀況比較特殊,所以講故事前得先受訓。老闆娘相信閱讀能促進親子關係、翻轉社會階層,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在網路發達的年代,獨立書店因為有店面成本,總是比網路書店難經營,有些人會為了營業而賣咖啡或是餐點,但Lulu認為真正認同這書店的讀者就是會向你買,不要覺得書籍賣不下去而一直降價,像是國外就有規定不管是誰,都只能照原價賣,不像台灣都會打個八折或九折,現在的書大家都銷價競爭,若台灣政府能訂些法規,一定有助於獨立書店的營業。


延伸閱讀

書酷書店 孩子的英文書庫

阿福的書店 讓親子共讀有福了

花栗鼠繪本館 帶你重返童年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孩童用心拼 馬賽克藝術裝潢建物

$
0
0

    

【記者董博尹、馮安華/宜蘭縣報導】二十三位國小學童分坐在兩張長桌聆聽老師的指導,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桌上的木箱,準備在一個六面空間中畫出自己的小天地。他們分別來自單親、隔代教養、新住民家庭,宜蘭社福組織「築親庭」礁溪分部為其量身打造「童趣美學,藝術饗宴」活動,九月時請美術老師謝宛勳規劃一系列的藝術課程,免費供孩子學習,最後再用他們的作品裝置在礁溪生活館,增添童趣。




5.jpg
宜蘭築親庭礁溪分部提供弱勢孩童藝術教育,再用他們的馬賽克作品,用來裝置礁溪生活館的走廊。 (圖片來源:宜蘭築親庭礁溪分部)

馬賽克、木箱彩繪  提升孩童自信

同學們大多來自頭城國小、礁溪國小、壯圍國小,每周六早上九點進行三個小時的藝術課程,其中年紀最大的小六、最小的才小二。謝宛勳在為期六週的美學引導中,帶領孩子彩繪木箱、拼貼馬賽克,而後更讓學童親手把自己的作品貼在礁溪生活館的走廊,木箱則是裝置在生活館中的烹飪教室;結業式那天,她也讓孩子各自手繪一張感謝卡,內容寫有老師的話、孩童對老師的感謝,為該課程畫下最後一筆圓滿。

負責該項計畫的督導員吳欣穎表示,這個活動的核心宗旨有兩個面向,首先,是提升學童的自信心,當他們經過自己的作品時,可以昂首自信地跟別人說,「這是我畫的。」再者,將這些孩童的作品用於宜蘭地方建物的裝飾,不但讓礁溪生活館在外觀上添加童趣,駐足欣賞的人次也顯有成長之勢;另一方面,則是替週末還要上班的家長們減輕負擔,不然每逢周末當家長勞於工作時,孩子們閒置家中無所事事,或是四處遊蕩有危安全,對此,築親庭提供了一個安全的薰陶環境。

 
孩童在課堂中拼出馬賽克作品,蘊含自己對「家」的感覺。

藝術生活化 生活藝術化

至於課程內容的安排,謝宛勳堅持「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理念,引導學生將藝術融入自己的生活背景,創作出屬於自己作品。教學期間,她與學生一對一了解他們的想法,再誘導他們用自己的筆觸畫出生活經驗。「我愛藝術,但我更愛孩子」,她拒絕用傳統的藝術課程設立死板的框架,而是讓藝術走入孩子的作品中,「我希望他們是用心去拼湊出每一粒馬賽克」,而非被顏色、構圖等觀念牽著鼻子走。

負責籌畫活動的社工沈玲巧也說,最大的成就,就是看到孩子在課堂中的改變。她指出,一位剛離婚的單親爸爸帶著女兒剛開始來上課時,女童的作品是沒有顏色的,純乎簡單的線條,但經過數次的課程後,女孩的作品開始顯現出鮮豔的色彩,與老師互動時臉上也開展可愛的笑容。她也說,班上的徐姓男童患有亞斯伯格症,課程中常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但在課程結束後,她媽媽看到兒子完整的作出畫有恐龍的馬賽克拼貼後,臉上藏不住驕傲地說,「我從來不知道他這麼棒。」
藝術療傷 作品傳愛  

結業式當天,謝宛勳用影片的方式向學生們訴說感謝,儘管並沒有在現場致詞,她卻依然泣不成聲;多位女學生也感動落淚,直說不想與老師分開,沈巧琳也說,有幾位男生藉故上廁所離開會場,但回來時眼睛都是腫的。「如果我的藝術能療癒孩子的傷口,我會繼續教下去」,謝宛勳眼帶淚光地說,藝術從來都只是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能夠用「心」創作、用「愛」表達。


延伸閱讀

恩物看到需要 服務弱勢學童

輔大永齡合作 課輔弱勢學童

義賣學童畫作 深耕地方教育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丟了報社飯碗 快樂從農去

$
0
0

    

【記者黃巧汶、何佩霓/宜蘭縣報導】全身上下散發著務農人的氣息,充滿親切感,然而談話間卻仍不失媒體人的敏銳思考。廖德明曾從事媒體行業長達十幾年,在一次的報社抗爭中,他毅然辭去媒體人工作,而後搬到宜蘭,靠老天賞飯,開始他的務農生活。



               
廖德明介紹自己曾經種植最大面積一甲六的田地。
務農前原為媒體人

在到宜蘭務農之前,廖德明是一位實實在在的媒體人,從佛教報《福報》、《自由時報》、《大成報》、再到待了長達七年的《中國時報》,從事編輯一職。然而在二〇〇一年,中國時報無預警裁撤中南部編輯部,頓時造成數百名員工失去工作,於是廖德明和同事成立中時中南編自救會,和報社抗爭半年,還拍了紀錄片《那一天,我丟了飯碗》記錄抗爭過程,儘管最後無力回天,但對他而言,這是一件不做會後悔的事。

離開報社後,輾轉到TVBS周刊、大地地理雜誌工作,廖德明說:「可能在報社的工作環境習慣了,通常在四小時內的工作做完就沒事了,可是雜誌社不是,像周刊會拖一個禮拜,在那時間內,就一直是緊繃的狀態,如果是月刊,就前一個禮拜沒事,第二個禮拜稍微有點事,其餘都會壓縮到後續時間,我覺得已經不喜歡那種工作的環境模式了。」因此大概各工作半年就辭掉,最後落腳宜蘭從農去。
為了孩子的教育開啟種稻人生

廖德明在宜蘭出生,因為有個軍人父親,從小就跟部隊到處走,陸續住過中壢、待過台中。最後因為孩子出生,為了孩子的教育,想找體制外的學校,讓孩子接觸不同於傳統唸書、考試的教育模式。廖德明說:「現在的小孩回家後可能就是打電動、打電腦、看電視,都是一些聲光的東西,相對來說比較本質的東西反而接觸不到。」因此他認為,讓孩子在自然的環境成長會比較好,正好找到一所位於宜蘭,公辦民營的「慈心華德福學校」,源自德國的教育系統,沒有教科書,用故事敘述,佐以圖像傳達知識,替代填鴨式的教育模式。
廖德明叫孩子拿飼料餵雞。

從小與大自然為伍,雞成為孩子的寵物。

九年前,為了孩子的教育,廖德明舉家搬到宜蘭,然而到宜蘭的第一年冬天,就連續下了三十九天的雨,潮濕的氣候讓他很不適應,且當時廖德明偶爾還是會接一些採訪,到處跑案子過活。但後來發現,既然特地搬到宜蘭,也不常陪伴孩子是不對的。為了孩子,他最後選擇放棄原有習慣的生活和工作,廖德明的妻子何馥行說:「快樂就好,對人生要求太多就太痛苦了。」

也正因為孩子就讀華德福學校,才認識了一群家長,他們愛好大自然,許多人也是到這邊後才開始從農,一夥人講好到宜蘭員山認養田地種植,基於玩票性質,廖德明認養一分地開始他的種稻人生。

巡耕中帶我們認識再生稻。
從無到有靠雙手種健康好米

毫無務農經驗的廖德明,看見周遭許多人也是中年後才去務農,覺得沒什麼難度,廖德明說:「台灣基本上在稻米的耕作上面產業鏈還算很完整,包括從育苗開始到插秧、耕作、收割、烘穀、碾米,碰到問題都可以找人幫忙解決,基本上種植問題不大。」於是跟著加入種稻行列,開始租地,他選擇台中秈稻十號,一種耐病蟲害、即便不去照顧都會有收成的品種,只是收成多寡的差異,基本上是容易種植的稻作。

福岡正信的自然農法「不耕田、不施肥、不用農藥、不除草」,廖德明起初照做,但發現不耕田,土不夠鬆軟,會傷農機具;不施肥,地主會擔心土地肥沃度下降;不除草,地主怕田荒掉。於是他採折衷的自然農法,照樣翻耕;施肥方面,以碾米後的糠替代肥料給予養分;不用農藥,手撿福壽螺。一步一步在做中去學,種出健康好米。廖德明的好友、也是穀東之一的林雅慧說:「這是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人們、動物、昆蟲及環境可以和平共存,相互滋養。」

一粒米養百種人看生命的變化

對廖德明來說,種植容易、行銷難,他說:「前兩年玩票性質,種了一分多地,第三年擴增到四分地,收成後開始有了壓力,連作夢都會夢到堆在家裡的穀子爬滿米蟲,因此想趕快把米賣出去。」不在市面上販售,廖德明選擇認穀方式計畫性生產,多少「穀」東、多少需求,就種多少米,他透過寄發EMAIL給好友,和在自己的部落格「今天,老天賞飯吃」撰文的方式,吸引客源,透過這種簡單的方式,將自家種植的健康米供人享用。

囤放在家中的米。
從農至今九年,透過認穀的這些年,每個月碾米寄給穀東的過程中,會知道一個人的家裡,或人生的某個階段發生的某些事情,廖德明說:「我有個穀東,在台北工作,認了幾年穀後,看見他很想離開他的工作,於是也跑來田裡面找我聊聊怎麼做,幾年後,他就真的辭去工作,回到屏東老家去經營他的田了。」他認為在大家簡簡單單吃同碗飯的過程裡,會看到人生不斷輪替的感覺,這就跟他在耕作的變化一樣,即便哪天他不種稻,似乎也是一件自然發生的事。


延伸閱讀

穀東俱樂部 愛護尊重大自然

中年轉業 芭樂開創第二春

友善小舖 在地小農有機願景

神奇桀克 第一次當農夫就上手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苗栗囝仔 打造百年聚落新風貌

$
0
0

    

【記者劉馨宜、陳可熏/苗栗縣報導】一片片紅磚、土牆築起的閩南聚落,數十座傳統三合院環繞社區,走進苗栗頭份的蘆竹湳社區,映入眼簾的是三十五層樓高的中石化煙囪。從抗爭到共存,當地人戲稱「頭份一〇一」的大煙囪承載著經濟發展命脈,也記錄隱身在工業區、擁有三百年歷史傳統聚落的興衰。



【主照】-兩人合照.jpg
返鄉青年陳薏如(右)、杜明諭投入蘆竹湳社區營造。

頭份一〇一 隱身工業區的老聚落

「大家現在抬起頭,有沒有看到頭份一〇一?只要你走在頭份,都可以看見大煙囪在守護我們喔!」苗栗縣傳統聚落發展協會藝術總監陳薏如導覽中生動的頭份一〇一,正是中油石化工業區頭份廠的排煙口。一九六八年,為了地方的繁榮發展,石化工業被引入頭份,從此,蘆竹湳劃入重工業區,部分土地也被徵收納入廠區。

大煙囪(裁大小+修圖) .jpg
中石化煙囪--頭份人戲稱為「頭份一〇一」。

興建工業區象徵著就業機會,是許多頭份居民滿心期待的建設。無奈等了三年開廠,卻發現工廠所需的從業人員須具備專業技能,蘆竹湳居民大多不具備條件,加上工業帶來的空氣汙染和農作物收成問題,許多年輕人紛紛選擇離開家鄉。

工業區進駐讓年輕人嚴重外移,只剩下老人、學齡前的孩子守候著逐漸殘破的家園和荒蕪農地。幸運的是,因為蘆竹湳被劃為重工業區,房子不得任意改建,反而得以保留相當完整的三合院農村聚落,在台灣已絕無僅有。陳薏如表示,任何事都是一體兩面的,「事情的好與壞不是外人怎麼評論蘆竹湳,而是住在這裡的我們怎麼去看、轉換心態,進而與之和平共處。」

土角厝、編竹夾泥牆、紅磚牆,不同型態的三合院建築,代表著蘆竹湳社區三百年歷史演進。蘆竹湳聚落總計有五十三座傳統建築,目前約有三分之一的房子已沒有常住人口,由於年久失修,屋況逐漸敗壞。陳薏如表示:「房子有人住就會是活的,我們最希望的還是屋主能回來!目前社區以緩慢的進度修復老房子,因為其中還是存在許多私人住宅和經費問題。」

返鄉青年 為老社區挹注新活力

「小朋友,你們知道紅龜粿上雕刻的是什麼動物嗎?」生動的肢體、親切的笑容,不需要麥克風,身穿紅色圍裙的陳薏如帶領親子團體穿梭在社區的大街小巷,活力十足。今年二十五歲的陳薏如目前擔任苗栗縣傳統聚落發展協會藝術執行,也是在地的蘆竹湳居民,二〇一二年從政大經濟系畢業後,原本要到國外念研究所,因為「想看爸爸在忙什麼」的單純想法,接下國科會青年返鄉計畫一年期的案子,沒想到從此在家鄉「撩落去」。

薏如超級活潑.jpg
苗栗縣傳統聚落發展協會藝術總監陳薏如生動的帶領活動。

陳薏如的父親陳世政,在二〇〇七年與幾位在地居民以「聚落保存和文化傳承」為宗旨,成立苗栗縣傳統聚落發展協會。「我的老家不是比這裡還漂亮嗎?為什麼卻沒有什麼人投入社區呢?」一次在韓國參觀社區的經驗,讓陳薏如驚覺自己從小住在蘆竹湳社區、父親也長期投入社造,何不再一次好好認識自己的家鄉呢?

小時候習以為常的老房子,長大後重新以「分享給他人」的角度深入觀察,陳薏如坦言,許多創意都來自於日常生活的小細節。以社區從事「裱金紙」的阿琴阿姨為例,陳薏如說,小時候不覺得有什麼特別,深入了解後才發覺這個工作充滿學問,以純手工印上金紙正中央的金箔,在台灣已逐漸消失。「像是阿姨裱金紙的器具,原本以為是一塊普通的木頭,一問之下才知道是破布子樹皮作的,不僅稀有更有四十年以上歷史,堪稱古董!」

大男孩般的靦腆笑容、講起話來卻中氣十足,同樣二十五歲的杜明諭是陳薏如返鄉經營社區的夥伴。二〇一四年初,政大中文系畢業的杜明諭應陳薏如之邀,擔任苗栗縣傳統聚落發展協會專案經理,杜明諭說:「在來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苗栗有這麼特別的地方,社區外圍是工業區、兩條省道,卻還保有那麼有溫度、舒服的地方。」

薏如和小杜.jpg
杜明諭(左)和陳薏如講解童玩闖關的流程。

蘆竹湳舊時代的氛圍和老建築是讓杜明諭留下來的關鍵,他說,剛來到蘆竹湳,看到許多三合院因為沒有人住、年久失修而殘破,心裡很不捨,「對我來說,老房子不只是單純的建築物,更是許多人生活的家。」

轉動老記憶 打造藝文教育品牌

以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取代一般社區發展協會入會制,苗栗縣傳統聚落發展協會自二〇〇九年參與多元就業方案協助社區文化傳承工作。杜明諭則是從二〇一四年進入社區,擔任新一期、為時三年的「蘆竹湳古厝再現風華計畫」的專案經理,他說:「雖然是用政府的資源,但一方面能邀請社區叔叔阿姨參與社區事務,也能夠幫助社區二度就業的長輩。」

在社區居民和返鄉青年的努力下,「蘆竹湳古厝風情館」於二〇〇九年正式成立。古厝風情館為整修後的三合院,不僅可做為簡報室、協會辦公室使用,更在去年因為返鄉青年的加入,透過燈光營造、環境擺設,重現舊時代的正廳、飯廳、農機具展示間,讓許多造訪的遊客直呼「好像回到小時候!」

古時候的灶腳.jpg
舊時代的「灶腳」和傳統烹煮器具於古厝風情館精彩重現。

老廚具.jpg
古厝風情館呈現舊時代的傳統器具。

古厝風情館館長許金輝和協會總幹事陳世政從小在蘆竹湳長大,經歷中石化工業區進駐、產業和年輕人外移,到近幾年的青年返鄉。兩人退休後,共同於二〇〇七年成立苗栗縣傳統聚落發展協會,展開一連串的古厝維護,談起近幾年青年投入社造,許金輝說:「希望我們前面鋪好的路,年輕人繼續傳承下去!不同世代要互相學習啦!」

有感於許多社區營造過度強調硬體建設和製造景點,觀光為導向的營造方式雖然可以直接吸引遊客消費,但卻常造成社區居民反感,甚至帶來更大的破壞。陳薏如和杜明諭致力打造以「藝文」為品牌的教育場域,整個社區是一個大學校,每個作客到蘆竹湳的客人都是學生,而老師就是社區中的叔叔阿姨,希望藉此保存傳統技藝,更建立社區長輩的自信。

爆米香笑容.jpg
社區長輩們一同投入一日遊活動。

秉持著「把美好的事物分享給他人」的想法,陳薏如和杜明諭在社區原有的基礎上,重新整合、行銷社區。結合蘆竹湳成功企業回饋、藝術家駐村等藝文資源輔助及網路平台行銷,不但更精緻化在地傳統技藝,也創造社區和產業間的良性合作,讓到訪的「學生」深度了解蘆竹湳。

「動手做」是蘆竹湳的核心理念,杜明諭提到,現代生活很多事情都是沒有過程的,人們享受結果,「卻不知其從何而來」。「古厝巡禮」串聯舊時代、融合現代生活,陳薏如和杜明諭希望藉由傳統器具和老故事的傳遞,保留時代的演進過程。另外,以古厝為學校,社區也藉由隨手可得的「教材」,讓造訪大人重溫、小孩體驗舊時代的踢毽子、丟沙包、滾輪圈等傳統童玩。


延伸閱讀

老寮青年旅舍 重溫故鄉的顏色

金岳尋根之旅 找回部落的記憶

鹿港囝仔 找回人與在地連結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賴嬌燕姊弟 自立出書分享農法

$
0
0

    

【記者黃巧汶、何佩霓/宜蘭縣報導】尊崇古老的樸質農法,老一輩懷念的味道,賴嬌燕、賴君旺姊弟倆堅持百分百日曬米,讓陽光香氣充分滲透米心,並使用不過度施肥、不破壞生態的有機農法,讓人吃出食物的原味,更透過成立自己的出版社,出書傳播有機農學知識。



賴嬌燕和賴君旺出版的有機農業影音教學書《田園庄》。

放棄攝影夢 就讀農業專業

大學時賴嬌燕到日本唸書,原本是想學攝影,但礙於家庭經濟狀況,出國念書的費用再加上購買器材費,可能無法負荷,因此改選就讀農業專業的大學。當時賴嬌燕努力專研有機農業方面的資料,這來自於她母親的一句話:「幹嘛大家都噴農藥噴那麼多,化學肥料拚命放,如果你決定要去唸農業一定要去念那個沒有農藥的,沒有化學肥料的。」

賴嬌燕和賴君旺的有機蔬菜。(圖片來源:248農學市集網站)
當時賴嬌燕就讀的學校,雖然尚未有實質的有機農業訓練,但在教學上,操作方式原則以有蟲害的時候才做農藥防治,有機概念算是初步的形成,只是利用課餘時間,賴嬌燕更自行努力收集有機農業的資料,做更深入的研究。隨後,弟弟賴君旺晚賴嬌燕一、兩年也踏入農田一起共事。
堅持有機栽種 強調適地適用

賴嬌燕二〇〇二年回國後便開始務農,由於一開始還不適應台灣的農業環境,導致在日本所研究的有機種植法,在台灣並不適用。後來發現原因在於土壤,由於日本土壤腐植質多,不太需要使用肥料,反觀台灣土壤營養成分不夠,仍需補充有機質與微生物菌,才適合有機作物生長,這讓她第一年花十五萬購買資材,收成時才賺三千元。

姊弟倆應父母要求,堅持有機稻作純日曬,維持白米的黏性與香度。賴君旺說:「日曬米有維他命C,對身體也比較好,而且也比較耐儲存,因為如果是靠機器烘乾,保存就須維持當時它烘乾的濕度。」

至於種植的態度,賴嬌燕與賴君旺均表示:「我們沒有特別施行什麼,因為台灣其實有很多農法,像是秀明自然農法之類,但我們強調適地適用,因為每個地方、每個水源、每個土壤條件不一樣,必須依照適合環境的農法去施行。」姊弟倆因地制宜地照顧自己的農作,並且不過度施肥、不破壞生態,以此種出食物的原味。
等馬鈴薯發芽,準備種植。

賴君旺手工包裝日曬米,貼上有機認證標籤。
賴嬌燕與賴君旺的日曬米。
注重食農教育 積極開闢農場

賴君旺說:「雖然宜蘭縣政府有在推廣學校的食農教育,但規劃並不完善,沒有請專業人才或講師到學校教授課程,只有請校內教師協助推廣。」賴嬌燕和賴君旺根據之前在社區大學教書的經驗,發現其實很多人對有機農業很有興趣,因此他們目前正積極建立自己的有機「燕銘農場」,規劃以教學為目標,依自身的力量推廣食農教育。

因此在農場裡,會舉辦體驗課程,依照四季有不同的農夫體驗活動,春季是水稻插秧、黑豆播種、採收馬鈴薯;夏季是水稻收割日曬;秋季是栽種馬鈴薯;冬季有有機蔬菜體驗等。目前賴嬌燕與賴君旺也會在自己住家開設的體驗教室,教做豆腐等簡單的DIY課程,讓有興趣的人報名參加。
自家住宅開設DIY教室,教做農產品加工。
成立出版社 出版《田園庄》

為了出一本影音書《田園庄》,當初在找出版社時頻頻受挫,所以賴嬌燕與賴君旺決定自行登記成立「影撰」出版社,賴君旺說:「早期我們找很多間出版社,但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給我們的條件是,影片、音樂製作版權問題都要自己處理,再以低價賣出,我們覺得划不來,所以後來只好自己創立。」

從二〇〇八年開始動工,光是影像方面就花了三年拍攝剪輯,在二〇一〇年正式出版《田園庄》,目的在於推廣有機農業,讓有興趣的人可以初步認識有機農業,因此書中有許多初階的教學,像如何利用寶特瓶去測試土壤酸鹼值,可以不用花大錢就簡單認識自己土壤的環境,知道要種什麼最適合,讓初學者、想進入農業的人有基礎的概念。

在日本有農業類月刊,可以固定在雜誌上發表新的農業技術,賴君旺認為目前台灣這一塊有點欠缺,這也是他們積極出版農業教學書的動力來源之一。待農場完整開闢完畢後,未來出書便會慢慢朝進階農業概念發展,傳授更多自己在有機農業上的經營經驗。

賴嬌燕和賴君旺的大姊賴玫均提到:「有機農業很辛苦,需要年輕人來傳承,而現代男農和現代女農是時代尖兵,靠雙手打造家園,可用零碎時間種出美妙食物,讓氣候和土地良性循環,因此年輕人務農是快樂行業。」


延伸閱讀

有機栽培生態教育 白石森活休閒農場

新一代堅持 打造農業新理想

豆之味豆腐坊 有機黃豆的栽培

龍德米庄 有機米的奮鬥史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望見書間 東南亞移工的友善客廳

$
0
0

    

【記者張詠晴、劉意璇/桃園市報導】桃園火車後站常舉辦東南亞節日慶祝活動,「潑水節」在台灣是泰國移工最期待的活動,但林周熙的泰國朋友卻看起來悶悶不樂,一問之下發現原來是因為他一直期盼著桃園能有個安靜舒適的空間,讓他在放假時可以放鬆看書,創立「望見書間」的想法就在林周熙心中譜下藍圖,並且一步步實踐。




老闆林周熙,手上的書為其友人從泰國拿回來捐贈給書店的。

看見社會需要藝文空間

望見書間(South East Asian Migrant Inspired)簡稱SEAMI,是英文SEE ME的諧音雙關,負責人林周熙先前任職於四方報,從二〇一一年開始加入策展,參與「豔驚四方-當代異鄉人創作展」,當時全台巡迴展出了許多東南亞移工的畫作。他說到「多數的移工想要寫作,但是沒辦法寫的太流利,有個東西可以跨越語言,那就是繪畫」,透過繪畫可以表達個人的心境,跨越語言的障礙,讓台灣人看到畫作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意義。

當他來到桃園送報紙的時候,再次深深的感受到離開了台北地區後,「整個外縣市是缺少藝文關懷的」,桃園有那麼多的東南亞移工,但是周末卻沒有一個可以讓他們放鬆休息的友善空間,於是開始規劃創立書店。一剛開始他便期待這不只是一間書店,而是「移民工的友善客廳」,希望能為他們建立有對話的藝文空間。

二〇一四年林周熙離開了四方報投稿「文化部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獲得了創立「望見書間」的第一筆資金,他認為這個議題開始受到政府的重視與支持,整個計畫規劃為三年,第一年希望能夠先達到一定程度的社會效益,讓更多人開始重視這群東南亞的移工,在台灣這片異鄉遇到的困境。

DSC02176.JPG
書店二樓設置討論空間,時常舉辦講座。

團隊合作度過書店低潮期

二〇一五年初剛開幕時,實踐計劃難免都會遇到困難,望見書間營運到第三、四個月的時候,林周熙就面臨了一段沮喪勞累的時期,創始期幾乎每個周末都有密集地舉辦活動與邀請朋友來參與演講,但卻沒有收到相對的回饋,於是他感到非常的忙碌而且孤單,不確定是否有人也同樣支持著他的想法,於是對於剛開始的理念,「希望可以離開大都市之外,平衡藝文的發展」,感到非常無力。

就在他跟大家宣布他準備要關閉書店時的時候,一位來自菲律賓的好朋友Jasmin Ruas握著他的手不捨地叫著他的名字「周熙、周熙」,這個舉動讓他感到非常的不忍,也重新看到了大家對「望見書間」的期待讓他毅然決然地決定要繼續做下去。

還好也就從那時候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志工投入這個團隊,為這個計畫注入了新的意義,鄭名祐就是望見書間的實習店長之一,本身是台灣人的他小時候參加「新加坡青少年奧運」,讓他認識了許多東南亞朋友,因此對東南亞的相關議題一直特別的關心,當初是跟著原本的泰語老師來到了望見書間,希望能透過參與團隊計畫幫助到更多東南亞的移工。

移工Rolie就住在書店上方,常常有機會借閱書籍。
信任打造人與人的連結

目前望見書間開放讓民眾免費借閱書籍,對於前來借閱的民眾採取信任制,常常只需確認民眾的證件就可以借閱,但這樣的情況長期下來卻出現了新的問題,有些人借書做研究遲遲不歸還書籍,甚至希望明年再還,這讓林周熙有些失望,「許多歐美國家的火車站沒有驗票員,不需要驗票的」,但多數的台灣人習慣沒被抓到就躲過一劫,抱持著僥倖的心態,漸漸地社會上的人與人就會缺乏信賴。

書籍對望見書間來說是得來不易的資源,林周熙認為「任何一份資源並不是因為免費,就應該讓你覺得廉價」,這些書籍對於多數的移工是很珍貴的東西,不應該因為覺得新奇就把書籍帶回家收藏,希望這些書籍能在更多人手中被閱讀,和更多台灣民眾與移工分享。

相對於多數的台灣人,東南亞的讀者常常都是「借一本還三本」,有的時候他們覺得家裡有本書一定要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便會拿到望見書間讓下一位讀者可以看到更多更好的書,透過這些東南亞讀者對閱讀的熱情,「望見書間」的書籍量還是會不斷的增加。


延伸閱讀

深耕東南亞移民 異鄉發聲的管道

四方報 匯聚四方移工聲音

外勞文化中心 假日的新舞台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廢旗重生 美麗台灣

$
0
0

    

【記者范家宏、李效慈/台北市報導】走在街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許多旗幟,旗幟的花樣五花八門,通常都是為了大型活動宣傳而被製造出來,但你知道這些旗幟的下場是什麼嗎?如你所想大部分都被送到垃圾場,但要是能有人能讓這些旗幟重獲新生呢?美麗台灣關懷協會就有這麼樣的一個旗幟重生計畫。



IMG_5243.JPG
「美麗台灣關懷協會」創辦人賴懿容。
美麗台灣關懷協會初登場

美麗台灣關懷協會是由秘書長賴懿容於二O一四年四月在美化環境基金會執行長江樂毅的鼓勵下創辦的,宗旨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投入社會關懷事業,例如:國際志工、環保活動等。美麗台灣協會很幸運的有多間企業贊助,但祕書長認為贊助並不是長久之計,他們的目標是讓協會走傳統的社會企業模式,舉辦展覽、生產商品,在幫助弱勢群體,回饋社會之虞,能有餘力自給自足,不然要是哪天贊助消失了,協會的運作將陷入困境。
IMG_5293.JPG
民眾前往松煙文創園區參與「美麗台灣關懷協會」成果展覽。

旗幟回收變多元商品 促環境保護

美麗台灣關懷協會最有特色的計畫是百變旗幟計畫。百變旗幟計畫非常有趣,是利用許多在路邊可以看到的宣傳用旗幟,回收後製作成環保袋或是文創商品,新聞發言人王怡婷認為,現在許多人都會販售自己做的環保袋,但是他們都是特地去買布製作的,完成後的確是達到重複利用的特性,但是在材料方面卻一點也不環保,協會利用舊旗幟所做的環保袋才是真的廢物利用,達到環保的理念。

旗幟在台灣的宣傳事業被廣泛利用,不管是各大選舉、電玩宣傳或活動宣傳,我們都可以看到旗幟的蹤跡,但是活動時間一過,這些旗幟往往直接被送進焚化爐,生命週期極為短暫,美麗台完團隊看到這樣的情形認為,這些旗幟的生命週期不該如此短暫,他們上面的花樣在在都代表著台灣的文化。因此美麗台灣在旗幟製造商的幫助下,利用這些回收的舊旗幟開始進行百變旗幟計畫。

IMG_5258.JPG
廢棄旗幟回收後,製作成筆袋、書包、玩具等產品,在成果展上展覽與售賣。

截至今年,百變旗幟展已經舉辦四年了,每年都會和啟能中心的師生一起進行創作,今年也力邀全台各地的國小、國中、高中和大學的師生一起發想新創意,例如:板橋國中師生用舊旗幟做成一朵一朵的小玫瑰花,再組合成大型背板藝術;秀山國小用旗幟裝飾的「白色之家」,純白的房屋暗指現代家庭家人間的疏離,五彩的屋頂則象徵溫暖家庭的目標;輔仁大學織品系的同學也利用旗幟設計出許多漂亮的衣服。

今年百變旗幟展也招募許多大專院校學生當志工協助策展,會招募這些大學生主要是希望這些離進入職場不遠的學生能早一點有各類型的職場經驗,對未來進入社會將會有極大得幫助。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的戴恩加同學是這次的大學生志工之一,她表示透過這次的展覽她認識許多不同科系的同學,努力和來自四面八方的志工們一起辦好活動,同時她也發揮本科系的專業協助展覽舉辦的記者會,這次的活動對她來說受益良多。


延伸閱讀

廢物再利用 寶之林創造綠色奇蹟

廢物回收利用 搖身創意家飾再現

環境保護工作 從家庭主婦做起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花生騷服飾 推廣原住民風潮

$
0
0

    

【記者薛紹苓、趙子揚/台北市報導】一件衣服,卻又不只是一件衣服,因為它承載的,是原住民的種族認同。「花生騷」位於大稻埕的某條小巷弄中,店內商品全部是以原住民文化所設計出來的,而它主打的產品是──圖騰潮T。太魯閣樹圖騰,傳達了古代生靈保護土地的精神;貓頭鷹圖騰,代表了阿美族對新生的祝福;白鹿圖騰,承載了邵族人遷徙、定居的歷史。一個圖騰,代表的是一個故事;一個圖騰,代表的是一個希望;一個圖騰,更代表著文化的傳承。



DSC09320.JPG
花生騷創辦人德拉。

原住民文化與T恤的接軌

花生騷成立於二OO一年,由德拉(本名林昇)與Woods(本名劉諺樺)共同創辦。而花生騷命名的由來是因為德拉的原住民名字「Derlabers Saw 」意為花生,其中「Saw」音同於「騷」,「花生騷」這三個字正是香港對「Fashion Show」的直譯,於是他們決定以此命名,將不忘本的設計理念與時尚潮流融合,成為了品牌的象徵。

德拉與Woods是大學同學,曾一同就讀於長榮大學媒體設計系。大學時期的他們,就開始接一些T恤設計案。在某次機會下,兩人參加了全國大專院校的系服設計大賽,於是慢慢開始對服裝上面的圖案產生了興趣。

DSC09317bb.jpg
德拉於店內時的工作照片。

ㄧ場原住民會議帶來的轉捩點

二OO六年畢業之後,德拉與Woods開始接觸創意市集,因而有了想要「發展自己的T恤」的想法。起初花生騷的設計並不是原住民圖騰,而是往人生大道理或是笑話的方向去構思。轉捩點在二OO八年的一場原住民大專青年會議,當時的德拉看見在場的原住民同學都穿著自己部落的服飾,用母語流利的溝通,「我覺得我在裡面像是一個格格不入的路人」德拉說。

青年會議結束後,德拉開始省思,雖然他擁有一半的太魯閣族血統,卻對於母親所屬的太魯閣族文化並無太多的認識,因此他決定要深入探討自己的母系根源,並開始利用原住民圖騰來設計衣服。

DSC09312.JPG
左邊T恤名為──口袋森林;右邊則是熱門主打款──貓頭鷹。

利用圖騰潮T去傳承文化

二O一一年,花生騷了申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的「文創產業創業圓夢計畫」,並通過審核,獲得了創業獎金,讓德拉與Woods有了更大的勇氣跟力量繼續走向創業之路。

「原住民沒有文字,他們靠的是歌聲跟圖騰去傳承文化。」德拉說。為了讓圖騰能夠被推廣到更遠的地方,花生騷將原住民的傳統圖騰融合現代化的設計感,使圖騰變成一個流行的符號。每件圖騰潮T都有附上一張小卡,除了中文以外還有英語及日語的翻譯,讓消費者能夠瞭解其圖騰背後所代表的故事。

顧客馬先生說,用圖騰來設計T恤很有特色,在台北很少見。曾經在加拿大生活的周小姐也表示,溫哥華有許多原住民,因此在當地的公園中能發現不少圖騰的展現。周小姐說:「在台北,原住民文化通常只在店面才看的到。」對她而言,花生騷店內所播放的原住民音樂以及圖騰T恤都富有濃厚的文化氣息。

「把握機會,如果真的是你想追求的,就不要放棄,要堅持。」德拉說。秉持這樣的理念,德拉與Woods成功地將圖騰以貼近人群的表現方式,去傳承原住民的故事及風俗,讓社會大眾能夠一同分享,並將原住民文化穿在身上。


延伸閱讀

花生騷服飾 穿上原住民的古老神話

利格拉樂阿烏 從排灣女性出發

原音會 致力維護原住民音樂文化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新樹幼兒圖書館 袋鼠媽媽帶閱讀

$
0
0

    

【記者李艾庭、賴容愛/新北市報導】「要不要進來聽故事啊!」一群志工袋鼠媽媽在新莊樹林地區成立了能夠提供豐富書源和學習共讀的場所,這些媽媽不求回報,持續地推廣閱讀並邀請人們進到圖書館聽故事,只求能有更多家長帶領自己的孩子來閱讀,小孩們在歡笑中學習,大人也跟著成長,這裡是「新樹幼兒圖書館」。




圖書館館長蔡淑媖與她撰寫的書籍。
建立幼兒圖書館的路途

書香協會的前身是新莊袋鼠媽媽讀書會和山佳袋鼠媽媽讀書會,新莊袋鼠媽媽秉持提供給女性成長機會,以媽媽讀書會、兒童成長課為主,山佳袋鼠媽媽則是推廣故事媽媽。後來發現要有一個立案團體,才有足夠力量去做更多政府相關執行,所以媽媽們就成立新北市書香文化推廣協會,逐漸在新莊和樹林地區培養出上千位閱讀推廣人員,而為了提供每個家長和孩子一個共同閱讀的空間,在二〇〇三年成立了新樹幼兒圖書館。

為了早點養成幼兒的讀書習慣,也為了讓家長一起參與,圖書館的讀者主要針對幼兒,而非已經有獨立能力的兒童,畢竟沒有大人會將幼兒獨自留在一個地方。她們在館內舉辦許多親子相關讀書會,以便拉近親子關係,而大人專屬的火金姑讀書會,可以了解怎麼跟自己小孩講故事,也能學習怎麼到學校講給其他孩子聽。

開設一間圖書館難免還是有困境,現址原本是工業區,後來產業外移,很多房子空著,所以租金便宜,但為了整修仍需一大筆錢,非營利的圖書館利用廟宇募款箱的概念,讓大家都可以投錢進「書香廟」的募款箱為圖書館盡一份心力,加上志工身邊人的幫忙,最後有著三十多萬元的創館經費。設計師李福龍也義務幫忙設計場地,大家一起撿漂流木和竹子裝潢,將大自然帶入書香的空間。但是早期因為附近是工業區,居民很少,媽媽們覺得既然別人不來,她們就帶著書走出去,所以會到社區擺攤或是醫院做行動圖書館,到處講故事給大家聽。林小姐說:「到這邊看書讓人很輕鬆。」
6.jpg
故事媽媽講故事給孩子聽。
不斷成長的袋鼠媽媽

西元一九九三年參與讀書會的新樹幼兒圖書館現任館長蔡淑媖,從以前就喜歡閱讀,結婚後沒有上班,想要找一個團體讓自己成長,不管到哪裡都帶著小孩的她就像是袋鼠媽媽,所以加入了新莊袋鼠媽媽讀書會。剛開始家裡的人不適應,因為需要到處講故事常常不在家,但是後來親人明顯感受到她與小孩的成長,小孩的快樂不言而喻,因為參與讀書會話題變多,而她的生活也更加活躍。

在自己和小孩因為閱讀成長後,她希望也可以讓社會成長,所以至今不斷的提供服務,這裡是她的生活重心,雖然沒有薪水,但親人很支持。為了讓每一個新生兒家庭都能有閱讀概念,她在每個禮拜五都會示範怎麼為三歲以下的小孩講故事,讓家裡有小寶寶的人都可以過來參考。同樣為協會志工的張媽媽說自己原本都只投入在小孩身上,來到這邊後,才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在哪,進而做更多事情,在成長的過程中收穫良多。

貼滿讀書會照片的空間。
讓人們更接近書籍

台灣的圖書館在很久以前並不普遍,當時書香協會有個童書俱樂部,將協會內部的童書和親子教養類書籍裝成一箱,寄給偏鄉地區,他們看完後,會再寄回以便換一箱不同的書籍過去,讓每個有需要的人都能看到不一樣的書。協會除了童書俱樂部,還有讀書會領導人和故事媽媽的培訓,以及文化領隊,畢竟除了閱讀,也希望大家走出去跟地方文化接觸。

有些出版社會定期捐書給圖書館,志工們也會利用店內募集到的善款購買需要的書,以童書居多,還有些親子教養書,如果有人捐來不錯的書也會上架。想要借書回家的人可以一個月捐一百塊加入會員,入會的人除了是對書籍有需求,也有想要一起成長、單純支持理念的人,不過若想到圖書館讀書或是參加讀書會,每個人都可以來,不需要加入會員。

書籍不斷增加,書櫃越疊越高,為了要有更多空間,圖書館將一些放十年都沒有人動或是有破損的書下架,還有一些其他人捐來卻不適合的書放在協會內部賣,這些書稱為退休書,不是退而無用,而是退而更有用,讓想要帶回家的人能夠永遠擁有它。

共造書香社會

蔡館長在女兒之前的幼稚園講故事講了二十年,她早期只要帶書去幼稚園,那些小孩就會覺得故事媽媽很有錢能買書,後來因為時代變遷,願意買書的人變多,那些小孩說的話變成家中有書,但不講故事,而至今的家庭會買書,也講故事。越來越多家庭會講故事,甚至變成一種專業,有些人不懂得如何教育小孩,在接觸讀書會後,和孩子的關係也改變許多。

閱讀應該從小培養,故事媽媽們秉持著「共造書香社會」的信念,除了為孩子說故事,也提供了優質的幼兒閱讀空間,甚至還有些小孩從小看到大,就算現在已經國、高中,偶爾還是會回來回味這邊的環境,畢竟閱讀永遠不嫌多。


延伸閱讀

盲人有聲圖書館 嘉惠盲胞二十五年

阿福的夢想書店 兒童快樂閱讀

北投社大讀書會 更關心社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公平貿易 咖啡可以不一樣

$
0
0

    

【記者馮薇之、徐冠縈/台北市報導】在家沖上一壺咖啡、打開辦公桌上三合一的包裝、又或是從便利商店外帶,不管以什麼樣的方式,許多人都以咖啡開啟一天。台灣人一年可以喝掉二十三億杯咖啡,但是,我們知道這些咖啡是怎麼來的嗎?




12351563_927333560680123_946469120_o.jpg
生態綠採用的咖啡豆每一顆都是經過公平貿易組織認可的。    攝影/徐冠縈

最貴的咖啡 來自最窮的國家

咖啡是除了石油以外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每年交易產值高過二點五兆。它也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飲料,全球一天要喝掉二十億杯咖啡,容量大約是三百座游泳池。衣索比亞是咖啡的原鄉,更是非洲最大的咖啡出產國,全國五分之一的人民仰賴種咖啡為生。街道上咖啡廳林立,咖啡的商機是如此龐大,但生產它的咖啡豆農們卻依然赤著腳在烈日下工作、三餐不繼,飽受疾病之苦。消費者的錢到底進了誰的口袋?為什麼衣索比亞還是世界上最窮困的國家之一?

知名連鎖咖啡店做促銷活動時總是大排長龍,但每杯一百三十元起跳的咖啡,其中只有不到一元進了咖啡農的口袋。原來,咖啡豆的收購價並不是咖啡農自己決定。咖啡豆一公斤賣出的價錢介在零點七五衣幣到五塊衣幣之間(約二點七塊到十八塊台幣);工廠裡揀選咖啡豆的工人一天工資更是不到一美元。

12325890_927337130679766_1623798602_o.jpg
生態綠致力於推廣公平貿易咖啡。      攝影/徐冠縈

店面熄燈 生態綠設廠提高產量

經濟系畢業的共同創辦人余宛如,看見了全球化下跨國的農產品或食品公司大者恆大、強者越強的情況。金字塔頂端的企業老闆們坐擁高收入、獲得龐大利潤,卻無視於生產鏈底端的小農們,儘管他們辛勤工作,依然三餐不繼。於是她與丈夫徐文彥開始投入公平貿易,用台灣人常喝的咖啡開始闡揚公平貿易的理念,創立了全台第一家,也是華人世界第一家正式取得國際公平貿易組織授權與認證的公平貿易特許商──生態綠;其品牌OKOGREEN Coffee也是華文世界第一個公平貿易咖啡品牌。

余宛如不僅是經濟系畢業,在投身生態綠之前更是知名保養品牌的行銷經理。以他她的專業當然知道這怎麼看這都是一門賠本生意,「你很難去否認一件對的事情,那我覺得這是一件對的事,應該要有人去把它完成。」所以在丈夫徐文彥做出這樣的決定時,毅然決然放棄原本優渥的工作,投入公平貿易。

如今,生態綠已經走過了八個年頭,從最初只有進口的咖啡豆,到現在還多了台灣在地小農的有機農產品,商品也越趨多樣化。眼看事業蒸蒸日上,公平貿易的理念在台灣終於開始被越來越多人認識,營業了七年多的實體咖啡店卻在今年元月吹起熄燈號,讓人惋惜卻也好奇背後的原因。生態綠表示,當初設立咖啡館就是希望可以有一個與社會大眾互動的平台,用一杯咖啡的時間認識公平貿易,用直接接觸公平貿易產品的方式了解其理念。而隨著台灣有越來越多公平貿易業者的出現,顯示了咖啡館已經達成了它的使命,公平貿易真的普及化了。因此,生態綠結束了台北市咖啡館的營業,到三重設廠,讓他們在面對市場對公平貿易產品需求提升時,可以完全專注於生產上,確保品質。同時也將與更多夥伴合作,讓公平貿易繼續發揚光大。

12364409_927333464013466_2077219475_o (1).jpeg
馨香堂咖啡店使用生態綠咖啡豆。     攝影/徐冠縈

馨香堂 咖啡裡的愛

馨香堂咖啡館就是生態綠的合作夥伴之一,全店的咖啡都是使用生態綠的咖啡豆。它的玻璃門上貼著一張公平貿易的貼紙,若不是特別注意其實很難發現,但沒關係,因為他們直接用咖啡宣導公平貿易。

平日的上午顧客不是太多,實習店長Shelly從櫃子中拿出咖啡豆,他們的咖啡豆很不一樣,是來自生態綠經過國際認證的公平貿易咖啡豆,儘管公平貿易咖啡豆的定價比較高他們依然堅持使用。小心翼翼的秤著重量,再放入小夾鏈帶分裝,避免忙碌時沒有辦法像現在如此仔細的測量,一切都是為了品質把關。Shelly一邊告訴我們, 或許因為馨香堂這邊聚集的都是大學生居多,其實沒什麼人知道公平貿易,於是他們在門上貼上貼紙、桌上擺上立牌,盡他們所能的宣導每杯咖啡的意義是多麼重大。

顧客Micheal Gerber最初根本不知道公平貿易是什麼,在聽過店長解釋以後,他決定以行動實際支持公平貿易,希望遠在另一個國度的小農們生活可以獲得改善「在我想喝咖啡的時候我就會來到馨香堂,因為我愛人們,現在我的錢也可以愛人了」。


延伸閱讀

用消費改變社會 生態綠推廣公平貿易

促進地球平等 地球樹的公平貿易

來杯馬拉威咖啡 種下希望種子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風」中情緣 婆媽手作工藝品

$
0
0

    

【記者董博尹、馮安華/新北市報導】新北市石門區每年九月舉辦的風箏節都吸引洶湧人潮,該地因位居台灣最北端,素以強風聞名,今年更是「吹」來了一群心繫石門的當地婆媽。五十餘位居民在石門區公所的號召下,創作出百餘件「風」系列手工藝品,不但曾展示於板橋435文藝特區,也在風箏節活動當天進行義賣,所得百分之二十將捐予公益。




IMG_1923.jpg
參與風系列手工藝品課程的學員們,面帶驕傲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風 要吹得更強更遠

區公所請來七位手工藝老師,教導當地居民們用製作風鈴、紙風車、貝殼畫、創意小包包等手工藝品,藉以凸顯石門地區的特色。參與製作的多為職業中年婦女,平均年齡大約五十歲上下,年紀最長者八十四歲、最小的則是三十八歲。石門區公所主秘林俊宏說,活動的核心理念是讓居民融入當地特色,並在對外推廣的同時還能提升自信心,讓學員感到「我居然可以這麼厲害」。

「破除心理的障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他接著說,很多媽媽們擔心自己手拙未能作出足以代表石門特色的作品,所以在學習之初都抱有忐忑畏懼的心態;未料在三個月的學習中,婆婆媽媽們不但倒吃甘蔗,有些人最後還做出興趣;而值得期許的是,她們能獨力做出相關藝品、以個人能力弘揚石門文化,將「風」吹得更強更遠,甚至還能倚之生計。

「很害怕呀!」學員之一的郭淑媛描述自己上第一堂課的心情,但是漸入佳境之後,她得到了比創作出新品還興奮的成就感。「媽媽也會做了呦!」這是郭淑媛在完成人生第一個「蝶谷巴特」的成品後(一種類似背包的手工藝品),迫不及待對自己就讀國中的孩子說的一句話;原來,她小孩在學校美術課中也做過類似的作品,「蝶谷巴特」間接拉近了她與孩子的距離。
吹風的家鄉 放箏的地方

在此次活動最大推手許潘碧霞的一呼百應下,三十多位石門區老梅里的居民都來響應該活動,而已經在石門居住六十七年的她,更是時常帶上丈夫共享創作之趣。她表示,生在「風的地方」,能為「風」做點事讓她很開心,但令她更開心的是,看到多位年過六旬的婆媽們在完成自己的作品時,會像個孩子一樣雀躍地對老師說「我做好了」,那一張張笑嘻嘻的臉,才是她最大的收穫。

這是石門居民與區公所首度創辦該活動,卻得到了超乎預期的結果,對於往後的期許,林俊宏堅定地說要用特色來吸引觀光收入,不能讓遊客只是短暫地放風箏而已,而是要開闢「深度旅遊」,一方面留住客源,一方面吸引青年回流,把飛走的風箏牽引回巢。「風不會有吹完的一天,箏也不該有落下的時候。」


延伸閱讀

用一針一線 溫暖你的心

手工袖珍屋 將黏土化為無限可能

巧手屋 純手工製作「希望」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黎屋夥房」 帶出黎氏生活觀

$
0
0

    

【記者黃巧汶、何佩霓/苗栗縣報導】夥房是客家人群居的住宅地,在許多客家庄都會冠上宗親姓氏,來稱呼夥房。曾任記者的客家人黎振君,在九二一地震到台中東勢採訪,看見台灣客家農村的問題,因此興起回苗栗頭份老家經營「黎屋夥房」的念頭,除了保存文化,也關心農村議題,以友善土地的做法,照顧自己買下的果園,這也是他對生活的堅持。



黎振君向親戚租下黎屋夥房,打造成社區空間。
因九二一地震開啟回鄉之路

曾經擔任記者的黎振君,在九二一地震時,被派到台中東勢客家聚落採訪,也剛好有朋友住在東勢,所以在那邊待了三個月。三個月期間,黎振君看到台灣客家農村在面臨地震的災害下,大家卻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都在等著爭奪外界和政府的資源,對於整個社區的重建沒什麼願景。

也因為在東勢的三個月,讓黎振君想起在苗栗頭份的老家,於是後來就把做了七年的電視台工作辭掉,回到苗栗,希望能活化老家的社區。黎振君說:「台灣做社區營造做那麼久,但是碰到這種事情還是完全看不到社區自己的力量,後來我就突然想到小時候出生的地方,因此決定回到老家實踐一些扎根的工作。」
種一片黎氏生活觀的果園

九二一地震的隔年,黎振君就從台北搬回苗栗頭份,一方面在老家照顧阿公,一方面也向阿公學習農事,也到外面上過各式各樣農法的課。後來黎振君兩年前在新竹峨嵋接手親戚的一片橘子園,綜合所學,他採用無農藥、無肥料的方式去照顧果園,黎振君說:「希望讓土壤自己去改善,不要讓植物太依賴肥料,要讓根扎的深一點,找到它自己需要的養分。」

除了橘子外,黎振君也種咖啡、香蕉、檸檬、木瓜等等,希望能將果園變成食物森林,讓高、中、矮的植物層次分布其中,使植物多樣性,平衡生態系統,增加害蟲的天敵種類,以此達到控制蟲害的目的。黎振君的孩子偶爾也會到果園幫忙,兒子黎光然說:「去爸爸的橘子園幫忙很好玩,不覺得辛苦。」
待移植的咖啡苗。

黎振君同時也在做有機農場換工的模式,將「勞動力」與「食宿」交換,只要到農場工作,他就提供食宿。農作物方面,黎振君目前以農產品加工為主,像是果醬、橘子餅、橘皮糖、酵素等,他強調家庭手工,希望把手工生活的想法推廣出去,並且也可以透過以物易物、交換的方式,分享農產加工品。
自製的木瓜酵素。

醃製的橘子餅。
「黎屋夥房」營造社區空間

農業是黎振君生活的一部份,另外有一部份是文化產業的努力。基於當初回鄉做社區營造的想法,黎振君讓「黎屋夥房」成為社區空間,定期地舉辦親子聚會、講座、讀書會等等,在這空間內也討論各式各樣的議題,無論是農業、社會、性別、文化皆有,黎振君希望透過這樣的空間,可以傳達一些想法,成為分享的地方,也帶大家認識客家文化。黎振君的夥伴潘瓊玉說:「每個人的生活型態都不太一樣、起點和達成的使命也不太一樣。我覺得他是有看到一些價值,不會被時代的巨流給淹沒,是個有很多想法的人。」
黎屋夥房又稱「夥房 心園地」。

黎屋夥房平常舉辦活動的空間。
關注農業議題的黎振君,也和朋友在苗栗南庄一起創辦「喵喵市集」,這個市集強調以當地主要河川「中港溪」流域的概念來看生活圈,希望用這條溪流生產的東西作為主要的食材來源,因為從上游的南庄就是原住民的部落;中游大概是客家庄、農村;下游的話是竹南、海邊有漁獲漁產。黎振君說:「如果我們吃的東西都是來自於這條溪流,不僅能支持在地小農,也相對縮短食物里程。」

黎振君認為每個地方都能成就出不一樣的東西,因為養分和文化的來源都不同,他相信有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在做這樣的事情,在努力營造自己家鄉的社區空間,保存文化的同時,也注入新觀念,提供新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三和社區 打造環境教育的桃花源

茂新有機農場 學習愛護土地

分享好東西 種子交換

新好命農夫 創造綠色奇蹟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翻轉習俗 擲出性別平等的聖筊

$
0
0

    

【記者劉筱妍、陳渝涵/台北市報導】大年初二回娘家、新娘拋扇過火爐,這些傳統習俗不論是發生在生活中,或是在電視劇裡演出,人們應該都不會感到陌生。然而看似喜氣洋洋的傳統,其實蘊含對女性的限制與不平等。「翻轉習俗得聖筊」透過討論與追溯習俗的由來,讓大眾重新了解其中的意涵,也試著找尋能實踐性別平等的解決之道。


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成員林以加、謝馬力、黃嘉韻(由右至左)。   攝影/劉筱妍

從分享中 看到習俗對女性的限制

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二OO二年成立,集結老師、學者、社工等各界的力量,致力於耕耘校園以及教育場域中的性別平等文化,成員更時常交流性別議題的想法和經驗。某次討論中,有人分享在家族喪禮觀察到的現象——與往生者親密的孫女因為非傳統規定的長孫,以至於往生者的牌位改由關係較疏遠的姪子來捧。成員認為這對女生並不公平,也會造成她們失落疏離的感受,於是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萌生出從傳統習俗的角度探討性別平等的想法,並成立「翻轉習俗得聖筊」的臉書粉絲團。

成員之一的謝馬力表示,自己家就發生過財產繼承的問題。由於傳統都會希望兒子來承接家產,但馬力的舅舅們因為經濟的因素可能將繼承的房子拿去抵押,馬立的媽媽為了保存老家的房子,於是自掏腰包買下來。對於沒能繼承房子的舅舅們,外公卻感到內疚又再另外貼補兒子們金錢。這讓馬力感到很微妙,因為都是這個家的小孩,每個人應是各三分之一的繼承權,然而媽媽花錢繼承,舅舅卻拿到了補貼,只因為習俗規定本應由兒子得到家產。

另一位成員黃嘉韻則是對朋友結婚的傳統有感,她的朋友因為知道潑水表示嫁出去的女兒、丟扇意指新娘要拋棄壞脾氣而沒有執行這些帶有性別意涵的習俗。由於結婚是兩個人共同的事,即便是傳統禮節,也不應只單方面要求女性為婚姻而改變。

協會秘書長林以加解釋,因為台灣習俗有「分內外」的文化,所以當女性結婚進入夫家後就成了「外人」;同時習俗的另一個脈絡是祈求神明保佑「自家」,因此傳統認為身為「外人」的女兒在大年初一拜拜時回來,會使娘家帶窮、好運被分走。然而大多數的家庭並不知道習俗的意涵,只是由於上一輩、或一般社會都這麼做所以也繼續遵守,一代代下來便積累成難以改變的傳統,無形中也複製了對女性不公平的刻板印象,像是月經來時不能靠近廟宇以及新娘過火爐去霉運,就是對月經的污名化以及性別的歧視。

協會定期舉辦講座。 翻轉習俗得聖筊臉書提供

了解習俗意涵 減少性別不平等

因此「翻轉習俗得聖筊」透過臉書介紹習俗的由來外,也經由民眾講座與樂齡中心推廣議題,重點就在於讓大眾明白習俗的含意,減少再度延續對女性不平等的觀念。尤其讓有權決定家中執行傳統與否的長輩朋友了解,有些習俗可能違背了與家人間的情感,像是把長期養育的女兒視作外人。所以協會鼓勵他們練習,用溝通來改變,以關心和了解的方式,幫家裡做一個最圓滿並符合家人心意的決定。

此外,有鑒於習俗是一種長遠歷史文化的累積,較不易從法律等面向改變,協會多是以鼓勵個案行動的方式來翻轉傳統。例如協會第三任理事長蕭昭君,就積極爭取彰化蕭家第一位女主祭,打破以往只有功成名就的男性能勝任主祭的條件,並將贈與祠堂的匾額題字為「女光永續」,象徵著讓隱性於家族史中的女性也出現在祠堂;也有成員發現施工中的廟宇警告孕婦和有月經的女性請勿靠近,因而讓協會熱烈交流。後來成員有感,把此事寫成文章寄給教育部的刊物與該廟宇的工程單位,作為一善意的提醒,沒想到竟讓施工單位改了原來的牌子,變成無標籤化的警告牌。

而協會也舉辦兩次徵文活動,邀民眾投稿生活中遇到的哪些習俗的不平等,以及解決的方式,譬如有民眾分享客家文化中,製作新丁粄是為了感謝神明賜予家中男丁,然而也隱含重男輕女的意思,所以後來傳統習俗有所改變,在添女嬰的時候就製作慶祝生女兒的桃粄。

與翻轉習俗相關的出版品。 攝影/劉筱妍

林以加說:「無處不性別。」性別不平等除了發生在校園、法律與職場中,傳統習俗對女性的束縛更驗證了性別議題就在我們日常生活裡。「翻轉習俗得聖筊」跳脫傳統的性別歧視與偏見,反思舊有社會繁衍出的框架,告訴人們在民俗禮節之外還可以有其他不同的選擇。


延伸閱讀

女生正步走 牽手催生女主祭

楊佳羚 性別平等教育推手

履行性別平等 由女奉祀官開始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回憶錄大富翁 保存失智者的回憶

$
0
0

    

【記者周庭羽、歐陽思岑/台北市報導】長輩們圍著遊戲地圖擲骰子,期待著下一次會走到的地方,臉上都充滿著笑容,他們在「回憶錄大富翁」裡找到自信與滿足。在失智長者比例增加的現今社會中,相關輔具卻十分的不足且不夠完善,回憶錄大富翁用戶體驗設計師卓思陽和鄭雅方便設計了「回憶錄大富翁」這套輔具,協助更多長輩順利有效的達到復健效果。

互動設計師卓思陽(上圖)和鄭雅方為失智長者設計「回憶錄大富翁」。   攝影/周庭羽

走訪日照中心研究適合輔具

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畢業的設計師卓思陽提到,一開始主要想做與職能治療相關的設計,但一般人其實很難進入到此領域,後來透過老師認識一位職能治療師柯宏勳,與他進行相關訪談,再實際走訪日照中心觀察,了解現在失智長者一直很缺乏相關的輔具。另外,有些舊式教具不一定能跟長輩的生命經驗做連結,無法引起長輩共鳴;或是像紙卡般單向的教具一次只能跟一位長者互動,其他人便容易脫離在團體外。

對職能治療師來說,在整個懷舊治療活動中,主要目的便是可以去引導出長輩更多的故事或話題,但是現在的教具卻讓他們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去解說,不能專注於活動中。因此團隊經過研究發現問題後,希望透過科技輔具的方式協助職能治療師順利帶領活動,以及運用多人遊戲的方式減少目前日照中心護理人員的不足。
用戶體驗設計師卓思陽講述整個遊戲的設計過程。   攝影/周庭羽

兩輪產品設計修正打造完善品質

團隊選擇使用iPad來做為遊戲裝置,在設計過程中,會先繪製簡單草圖及紙卡的原型,以便能夠即時地跟職能治療師討論是否符合他們及長者的需求,並且快速的做出修正。接下來便是尋找資工系的同學幫忙實際的模型製作,在用戶體驗設計師、資訊工程師跟職能治療師三方來回的溝通和跨領域的合作下完成初步的設計。

但在團隊實際到老人中心去測試活動時,卻發現一些問題點。設計師鄭雅方便提到,遊戲介面跟互動模式對長輩來說還太複雜,容易分散他們注意力,或是在四台iPad拼接的遊戲地圖上進行活動時,許多長者會只專注在自己的平板上,導致遊戲進行不順暢。

成員們針對第一階段的缺點做出修正,改選用觸控電腦。只有一個大型觸控螢幕讓介面更加簡化,長者一次只接收一個訊息並且可以同時專注在此螢幕上不易分心,治療師便能更深入地去做懷舊引導。

客製化的復健遊戲幫助失智長者保存更多專屬回憶。   攝影/周庭羽

客製化團體遊戲回憶故事永留存

回憶錄大富翁的遊戲內容可由家屬自行蒐集並上傳長輩的個人回憶素材到雲端平台,職能治療師經由調整後做出客製化的回憶地圖,便可開始進行團體遊戲。

遊戲活動大致分成三個階段,一開始會告知年長者今日活動的時間與地點,並請他們自我介紹,再來便開始輪流擲骰子進行互動遊戲。遊戲項目分為「懷舊照片分享」,治療師引導長輩分享照片上的故事;「影片音樂感官刺激」,選擇自己熟悉的歌曲共同歡唱;「現實導向問答卡片」,置入不同難度的問題讓長輩回答,以及「認知配對遊戲」,協助長輩在題目跟選項做正確配對。當遊戲進行到尾聲的時候,會有一個簡單的回顧總結,讓他下次還有動力再來。此輔具對長輩來說是多元多樣的復健遊戲,對職能治療師而言則是可以彈性運用的活動設計跟帶領工具。

設計師卓思陽表示,當初想要做輔具設計,到後來發現其實是在做服務設計,而服務的最核心是希望帶給長輩美好的回憶。先由專業人士評估長輩,針對他們的需求規劃設計合適的活動,在活動中引導他們分享生命經驗,幫助建立社交關係,提升自我參與。最後會把這些故事、影片匯集,加上專業評估跟建議,製作成一本回憶錄,保存珍貴的人生故事。


延伸閱讀

智慧衣 提高長者生活品質

貼心日用品設計 銀髮族歡享樂

「樂齡網」 樂而忘齡的生活主張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Taipei Post》 都市人眼中的城市風貌

$
0
0

    

【記者張詠晴、劉意璇/台北市報導】「正方與長方圖形交錯擺放,利用視覺錯視的效果,製造出中間的三十三個自然黑點,細節隱身在《Taipei post》封面之中」獨樹一格的美感設計,引導出了每一期刊物的主題,帶你認識這些你知道或不知道的都市風貌。




DSC02239.JPG
《Taipei Post》總監陳崇文。   攝影/張詠晴

創造出比精緻更精緻的《Taipei Post》

現任「好氏工作室」總監陳崇文與《FOCUS》雜誌美術編輯的李依依本來就是志趣相投的好友,過去聚會中就已有多次的討論,才終於決定要一起出版《Taipei Post》,希望能夠藉著各自的興趣與專長來經營一份有藝術感的刊物。

李依依負責《Taipei Post》內容的設計與編輯,刊物主要的設計概念追求簡單、自然,內文與圖片沒有過多的編排與設計,真實的呈現每一張圖片的角度,內頁的設計追求舒服自在,容易閱讀,總監陳崇文表示,「內容的難易深淺做過了很多次的調整,最後還是決定淺一點」,不期待報紙能夠做太多歷史或文化的教育,只求提供讀者一個觀點或生活方式,讓他們能夠實際地走出去,用另一種新的方式再感受看看這個熟悉的城市。

一剛開始在「嘖嘖」平台募資時莫名的順利,很快地就得到了一筆創業資金,而且還超過本來所預期的金額,讓他們能夠很快地展開創刊計畫,《Taipei Post》總監陳崇文說:「很神奇的是我們的讀者都離我們非常近,很頻繁的給予我們回饋與建議。」但事實上大多數的讀者卻並非台北人,給予回饋時經常是透過Facebook私訊,這樣的模式讓《Taipei Post》本身與讀者的連結感近在咫尺。也是因為這樣的回應,讓他們一開始的創業理念就落在「小眾經營」,希望能夠藉由越小的群眾參與,讓《Taipei Post》計畫進行得越完美,他們創作的基本概念是讓刊物變得更小眾且精緻。

相信自己的美 與別人不一樣

遠程的目標是希望可以朝國外的城市發展,像是東京這樣的大城市就是目標之一,總監陳崇文表示,不同的城市適用不一樣的切點,經過不同的分析後會有不同的結果,因此也會做出不同於《Taipei Post》的作品,且剛開始的宣傳片也有出過日文版,已獲得大眾迴響,進入東京市場應該是有跡可循的,目前《Taipei Post》在中國與日本已有設點發行也可以購買,無論如何總監陳崇文都會堅持做出不同於一般的城市報。

陳崇文說:「《Taipei Post》不像一般的報紙,所以一份也不會只賣二十元。」它稱自己為「畫報」,希望能藉此與報紙的性質有所區隔,象徵《Taipei Post》的內容不是大眾常常都能得到或看到的,反之它是一份優雅的畫報與藝術作品,值得讀者收藏和與人分享,且能讓讀者從閱讀之中看到更多平常不會看到的城市樣貌。

11924259_1617675985188880_5504301209925507371_n.jpg
總編輯李依依介紹募資頁面。   《Taipei Post》臉書提供

2.png
第一期封面使用「錯視」原理,三十三個黑點代表三十三則故事。  《Taipei Post》臉書提供
12346505_1654554658167679_7160444487647688155_n.jpg
四個面八條線構成33個面,沿用視覺錯位的邏輯,跟市面上的封面做差異化的表現。《Taipei Post》臉書提供

三十三 簡單卻不平凡的故事

第一期主題「三十三個在台北的獨立工作者」,全部都是在事業上已有成就,但還是在家工作的年輕人族群,透過主題希望可以令讀者看到在台北生活的真實面到底是什麼樣子,因此主要的概念並不是要告訴大家生活有多美好。文章中介紹到其中一位女生Sharon,她配合社會的現實面從事金融業,兢兢業業地工作了五年,但最後她仍選擇讓自己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開始全心投入「植栽設計與空間綠化」的個人工作室,成立「Greensprout綠芽生活事務所」。如今她的生活步調隨興,可以自由利用時間去吸收任何有興趣的事物,同時也完成了自主創業的夢想。

總監陳崇文認為,刊物的目標就是想讓每個人從不同的角度看到這個城市,多數的台北媒體對台北的報導都太過表面,「這個城市不只是有小籠包跟101」這樣膚淺而已,還有很多簡單的小故事與小人物生活的方式沒被挖掘。每一期主題都會有「三十三個與台北相關的話題,藝文、時事、餐廳、咖啡、物件或展覽,那些你可能知道以及你可能不知道的台北」。

《Taipei Post》在二O一五年十月完成了第一期出版,接下來將在十二月完成第二期的作品,本計畫出刊三期就會結束,接下來團隊將複製這個計畫,並將成功的例子再次套用在日本或中國等大都市中。


延伸閱讀

顛覆傳統 在地人的《正興聞》

發展背後 風起尋回城市精神

在祕密基地看見屏東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無聲火鍋店 跨越身體障礙

$
0
0

    

【記者王妤安、曾佳萱/台北市報導】走進呂佳勳的火鍋店,有別於一般餐廳的人聲鼎沸,這裡反而給人一種寧靜安詳感,老闆呂佳勳因自己為聽障者,因此雇用的員工裡,有一半為聽障者,透過服務業這種需要與客人溝通的工作環境,練習與人交流相處,在這裡不論是顧客對於餐廳員工,或是員工之間,對於先天條件較為不足的聽障者都營造了友善的工作環境。


IMG_4388.JPG
聽障老闆呂佳勳與他的妹妹合影。    攝影/曾佳萱

因一場重病毅然創業換跑道

呂佳勳小時候因為一場高燒而失去聽力,因為母親的要求,學習讀唇語而非手語,求學的過程也都不是讀特殊學校,上課讀老師的唇語,下課放學後自修,呂佳勳走過來的路,比起一般人來的艱辛,但他都堅持跟上別人的腳步。出社會後因為膽結石而生病住院,而開啟了他創業的路,當時呂佳勳接下聽障奧運的志工,辭去原本的朝九晚五的工作,但因為聽障奧運的事物繁忙,加上他對自我要求高,讓他的身體狀況亮起紅燈,不過在生病住院的期間呂佳勳也因此有時間冷靜思考他未來人生的跑道。

「哥哥認為聽障者在一般職場裡,晉升的機會比起一般人會相對困難。」在火鍋店幫忙哥哥的呂依潔這樣說,透過家人的認識加盟創業,但對於聽障者創業,總公司在卻抱著懷疑的態度,但呂佳勳不斷的證明自己的能力不輸給一般人,後才克服了社會一般對於他們的刻板印象。他雇用同樣為聽障的這些員工,呂佳勳看見了聽障者在就業上的難處,在一般職場做基層難以升遷,他認為讓聽障者在他的店裡學技能,進而成為他們出外創業的基础,對於他們的助益是較多的,同時也能讓更多人知道其實聽障者也和一般人一樣是有創業能力的。
IMG_4292.JPG
聽障員工身穿黑色上衣,大多在內場幫忙備料。    攝影/曾佳萱

聽人與聽障員工參半合作互助

不只聽障員工,呂佳勳也雇用聽人員工,透過這樣的組合,補足身障員工在工作上的不足。呂佳勳表示:「很多時候會讓人產生『老闆不是我』的感覺。」因為常常在處理顧客問題時,都無法由他直接出面回應顧客;雖然從小就訓練能夠靠讀唇來了解對方想表達的話語,但是對他而言,口語表達還是死穴,更何況店內聽障員工多僅能用手語溝通,所以呂佳勳才希望藉由聽人與聽障員工參半這樣的組合相互補足。

呂佳勳透過不同顏色的制服讓顧客了解員工的分別,黑色代表聽障員工,紅色代表聽人員工;偶爾聽障員工會沒注意到顧客需要服務,而被解讀為服務不周,透過這樣制服顏色的區別,並在桌面上標明店內員工組成,讓顧客能夠多一份體諒。一位聽人員工葉育伶表示,其實聽障的員工比起他們,心思更加細膩,對於工作也更加專注。
IMG_4370.JPG
呂佳勳到外場接待聽障朋友,協助點餐。  攝影/曾佳萱

鼓勵聽障員工多待外場與人接觸

外場的服務工作比起內場,要接觸的人更多,但是溝通交流正是聽障者所缺乏的能力,因此在這裡,他們鼓勵聽障員工不要只是待在內場做已被規範好標準作業流程的工作,而是走出廚房服務顧客。從點餐或是加湯等這些必須與顧客互動的工作做起,練習即便對方不懂手語,也能清楚的了解與溝通,而透過這樣的練習,也能讓聽障者更勇於走出那個只有他們的圈子。

很多的顧客也因為與呂佳勳同樣為聽障者,所以慕名而來,但呂佳勳卻謙虛的說:「我沒有粉絲。」在呂佳勳的店裡,不論是顧客或是員工他都一視同仁,而他希望把自己擁有的能力也能夠交付給員工,讓他們出外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延伸閱讀

聲暉協會 帶聽障者走出無聲世界

聽障協會 為聾胞打造通盤就業計劃

協會與業者結合 聽障投身咖啡店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牧童之聲 唱出溫暖人心的力量

$
0
0

    

【記者林苡婕、韓亞諾/台中市報導】音樂走!平安夜,聖善夜,萬暗中,光華射,照著聖母也照著聖嬰 ……聽見孩子們天真、純真的歌聲,就好像有一股暖流從心湧流出來,他們炯炯有神且專注的練唱模樣,希望用歌聲溫暖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現任牧童之聲理事長的吳俊章說:「我們盼望孩子藉著參與合唱團,讓他們不再是放牛的孩子,而能夠成為少年牧人。」




12476602_10208531092780211_872135943_o.jpg
牧童之聲合唱老師劉祥斌與團員合影。  攝影/韓亞諾

不只是自己 而是聽見彼此的聲音

牧童之聲的前身只是小小的課輔班,提供弱勢家庭孩子一個課後的學習環境。當時,他們就一直在想,除了課輔班外能為這群孩子多做點什麼,牧童之聲因此而漸漸成形。至今,牧童之聲成立已逾一年多,團員多由自閉、過動症以及低收入戶家庭所組成。吳俊章說,會選擇成立合唱團的原因很單純,由於合唱團最重要的並不是聽見自己的聲音,而是能夠互相聽見彼此的聲音,他希望透過歌唱能讓孩子了解團體的重要性,並加深他們彼此的情感連結。他特別感謝現任牧童之聲團長的劉祥斌老師願意與他合作,一起朝夢想前進。

由於每位團員的個性、生活習慣及學習方式都不盡相同,一開始他們很努力的去找能凝聚團體的力量。劉祥斌笑著說,最艱難的並不是教唱過程,而是管理班上的秩序。由於牧童之聲團員中有過動、自閉症的孩子,常常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在管理秩序。不過,隨著時間慢慢累積相處,他們彼此之間形成了一種特別的默契,一開始搗亂班級秩序的孩子,現在都能聽從他的每一個指令。劉祥斌希望練唱過程中,團員之間能看見彼此的長處與優點,並且將自己的長處融合別人的長處,如此一來,才能唱出比別人更溫暖人心的能量。

吳俊章回憶,一開始家長們多是抱著托嬰的心態,但是在每個禮拜的練習過程中,他們看見了孩子的努力及成長,孩子甚至主動告訴他們,一個禮拜中最期待的事就是練歌,也因為這樣,家長開始重視這件事情,並且用行動支持他們。現在,牧童之聲已走過大大小小的表演,這些家長想看到的並不只是自己的孩子有多麼會唱,而是看見他們努力的成果以及滿足的笑容,這才是最難能可貴的事情。


12490237_10208576230268620_441573426_o.jpg
劉祥斌老師指導孩子的練唱情形。   攝影/韓亞諾

用歌聲關懷生命 成為幫助人的人

劉祥斌老師提到,牧童之聲成立以來有幸受到很多人的幫助,但是沒有伴奏卻是他們目前碰到的最大困境。每堂課老師只能靠著手上的風琴,按下單階音鍵,一個音一個音慢慢唱給孩子聽。劉祥斌笑說,他並無因此而氣餒,他樂觀地發現,沒有伴奏反而能讓他們回到聲音最初的本質,進而開始享受唱歌這件事。

「弱勢並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力量爬起來的一群人。」現任牧童之聲理事長的吳俊章說,即使擁有極大的財富,但每天喝到爛醉,沒有信念努力過生活的一群人也是弱勢,因為他們同樣需要別人的援助。相反的,就算沒有很多的金錢,但他們懂得幫助別人,生命一樣可以活得很美好,這群人反而不是他眼中的弱勢。或許每個人對弱勢的定義都不一樣,但他希望讓牧童之聲的孩子知道,他們不只是受到別人的幫助,而是用歌聲關懷生命,成為有能力幫助人的人,這也是牧童之聲成立的初衷。

讓人感動的聲音並不需要高超的技巧,而是用愛交織而成的。現任牧童之聲行政的謝碧鳳說,能帶領這群孩子慢慢地走入音樂世界,與他們一起成長,是她感到最欣慰的。吳俊章也提及,並不需要刻意告訴大家牧童之聲有多麼的棒,而是用愛感染這些少年牧人們,當他們唱出讓人感動、觸動人心的聲音時,自然會有更多人知道我們。

12464978_10208531092380201_2104362984_o.jpg
牧童之聲合唱老師劉祥斌(左)與理事長吳俊章(右)合影。  攝影/韓亞諾


延伸閱讀

我愛家鄉 苗栗女孩的農村果醬

$
0
0

    

【記者游善芸、吳宜靜/苗栗縣報導】從田裡挖出新鮮的地瓜,搗成泥後加入酸甜的百香果,錢湘伶帶著淘氣的笑容說這是新口味的果醬實驗品。一個二十出頭的苗栗女孩,離開多數年輕人嚮往的都市,只為了在家鄉工作、陪伴深愛的阿公阿嬤,用文字影像記錄社區、以通霄鎮的新鮮水果做果醬,錢湘伶說:「害怕以後會忘記這些對自己很重要的記憶。」她用自己的方法,留住苗栗的樣貌和滋味。



IMG_7601.jpg
展示果醬半成品的錢湘伶和她最愛的奶奶。   攝影/吳宜靜

眷戀苗栗 決心返鄉

「我是一個很眷戀鄉土的人。」錢湘伶說。國中時擁有第一台照相手機,她便四處拍照,拍海、拍農田、拍阿公阿嬤等等。錢湘伶在台中讀大學,她說雖然都市交通便利但是空氣很汙濁,苗栗是一個空氣清新、風景美又自由的地方。她喜歡大自然,也喜歡這裡純樸的小人物,即使接觸過外面的世界,她依然覺得苗栗善良禮貌的民情是她看過最美的、最不想忘卻的。從自己拍的照片中見證位於通霄鎮這個小社區的人事物隨歲月更迭,這些紀錄對她來說很重要,是一種惦記過往的表現。懷著這樣的情感,她下定決心一定要留在苗栗。對於錢湘伶回到這裡,她的阿嬤阿蝦說很開心有孫女陪在身邊。

錢湘伶大一時因外務休學返鄉,接觸到大埔徵收案等社會議題,看到農民失去土地的哀傷、明白土地和農民之間的牽絆。雖然早已決定要留在苗栗工作,直到這時她才開始理解土地的重要性以及能為苗栗做些什麼。錢湘伶說阿公是農夫,在接觸土地議題前從沒想過看阿公下田,後來跟著阿公種玉米、種西瓜,才發現原來土地這個東西不是花錢買到就了事,親眼看過阿公勞動的背影、農作物生長的方式和模樣,她體會到大自然的奧妙,也更加珍惜食物。
果醬起步 信任和珍惜土地的心

錢湘伶說:「很多人說苗栗什麼東西都沒有,但是我想讓大家知道,就是因為苗栗什麼都沒有,所以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深愛苗栗的她創立了一個名為「農村小愛」的粉絲專頁分享家鄉的大小事,推出同名的果醬。錢湘伶珍惜土地以及農民的心血,知道水果常常有收成後賣相不好、生產過剩等問題,她會以平等,不壓低也不特別高價,至少是公正的價格跟農民收購,不希望看到他們賤價賣出或是把照顧土地的寶貴時間浪費在來回跑市場賣水果上。

泥狀的水果加入檸檬汁和糖再隔水加熱以小火攪拌,製作果醬的方法起初是和母親學來的,以前桑葚產得多,母親就會製作桑葚果醬。為了讓商品更完整,錢湘伶特地看書、上網學習專業的果醬製作,摸出了自己的心得,她表示必須自己掌握每種水果的特性。不懂不要怕不會,學就對了!果醬的包裝設計也由錢湘伶一手包辦,她孜孜不倦地研發出各式各樣的口味,想讓大家嚐嚐通霄鎮的水果,她說果醬是一種保存水果的好方法。

IMG_7587.jpg
新鮮的地瓜混合百香果的實驗新口味果醬。  攝影/吳宜靜

為當地付諸行動 不要害怕

在販售果醬的同時,她也將資金投入在開辦二手市集以及和政府民間單位合作的交換好書的閱讀計畫,讓在地朋友可以活絡且學習新知,老中青三代間有活動可以把大家集合在一起交流,對社區的居民來說也是很新鮮的體驗。錢湘伶表示做這些的確要花費很多心血,但她從不感到挫折和沮喪,即使親朋好友會擔心她的經濟狀況,但她一心只希望為家鄉付出,讓更多人看見苗栗通霄有了新的改變。

不管是果醬、市集還是閱讀計畫,錢湘伶都是有了想法而且認為不錯就立刻付諸行動,她覺得這些都只是小小的示範,她以自身為例告訴年輕人:大家一起為家鄉做一點什麼,不用害怕回來交流、嘗試。就像錢湘伶一樣,驕傲地挺起胸膛,將她熱愛苗栗的想法以實際作為告訴整個台灣。

12116009_830246853759023_1523444494554219671_n.jpg
致力於苗栗當地發展的錢湘伶正在導覽、解說通霄神社。   圖農村小愛粉絲專頁提供


延伸閱讀

「青年社區成長委員會」鼓勵青年工作者的加入

配合在地產業 海大培養學生創業

與地的溫柔互動 農村願景會議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