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花花姐姐親子餐廳 體驗式教育

$
0
0

       


【記者王靖芃、葉星妤/台北市報導】「把雙手舉高高,接著左右扭屁屁。」 花花姊姊一下指令,孩子們跟著音樂擺動身體,爸媽一邊為寶貝紀錄,也不忘帶著孩子和台上老師互動。花花姐姐親子餐廳除了有 提供低油低鹽的蒸煮料理,更配合 提供花花姐姐的說故事劇場,孩子的服務生體驗,親子的烹飪教學,為孩子建立自信,同時增進和父母之間的互動。




推廣生命教育 教育科系服務生

三之三文化( 來自歐、美、日的三之三國際教育集團,深耕幼稚教育長達20餘年,橫跨幼稚園、出版、親子館等領域 ) 從一九八八年開始以生命教育為主軸,出版許多精彩的繪本故事。為了引領孩子走進有趣的閱讀世界,先是開設了花婆婆繪本館,舉辦繪本DIY、故事劇場、名人講座等,以繪本閱讀推廣生命教育。接著進一步結合教育、餐飲、體驗、廚房,以創造親子幸福空間為理念,開辦了花花姊姊親子餐廳。

明亮的落地窗,色彩繽紛的桌椅,牆面彩繪著繪本內容。木質的舞台旁堆放劇場道具和互動玩具,開放式的透明廚房有大大的桌子提供親子一起做料理。有別於一般親子餐廳,花花姐姐親子餐廳的玩具不多,繪本卻放滿了兩大櫃和一整面牆,相對較於讓孩子自己玩玩具,花花姐姐的店長吳芊儀認為,父母藉由為孩子說故事增加親子的互動,更能讓孩子從故事中學習生命教育。

這裡的服務生不僅要會端盤子、清潔環境,更要為孩子說故事,帶動現場氣氛。因此,花花姐姐親子餐廳的哥哥姐姐們全都是幼保科系及教育系所相關的學生或畢業生。專業的訓練下,他們較懂得如何和孩子互動,擁有足夠的耐心和孩子相處。 同時,也能嘗試為孩子設計故事遊戲,透過實際操作發現自己在兒童教育的角色,發展教育產業的新可能。擔任工讀生,輔大兒家系畢業輔大兒家系擔任工讀生的羅哲鴻表示,他很享受在花花姐姐親子餐廳能夠和孩子互動的日子時間,他覺得幼教相關科系出身,除了幼稚園教師之外,往產業發展是更好的路,因為時間較為彈性自由 。

花花姊姊的親子體驗課程。

三大體驗式教育

花花姐姐親子餐廳提供了主要三大體驗:故事劇場、幸福廚房和服務表演體驗。

故事劇場以投影機播放繪本內容,同時大哥哥大姐姐們根據繪本內容演出角色,利用聲音的變化和肢體的表現吸引孩子的目光。有時也會穿插帶動唱,配合故事情節撥放音樂,讓孩子站起來跳舞做體操。讓孩子藉由聆聽和互動的過程中,無形當中記憶故事帶出的意義 加深對故事的印象並從中理解故事的涵意,開啟想像力和創造力。

幸福廚房提供不同年齡層難度不同的美味菜單,由一位專業廚師和一名老師配合,真實的廚藝經驗加上引領孩子的技巧,教授親子料理課程。例如,製作水餃從擀水餃皮、和餡料、包水餃,到烹煮,孩子全程參與。他們不希望孩子只做一個步驟,而是了解整個過程,知道自己吃的東西怎麼做來的。孩子最後會和家人一起分享成品做完的成品和家人一起分享,花花姐姐也希望父母參考菜單帶孩子在家一起做。

每個孩子身穿圍兜兜,戴上藍領巾,服務生體驗讓他們孩子學會端盤子、擦桌子,更透過為客人服務學會應對,增加勇氣。在舞台上唱歌跳舞、演奏音樂,表演體驗讓孩子建立信心,並。學會為人著想,展現自我,與人互動 ,親身體驗讓孩子學習更快速。慈蕙蘭說,孩子來這裡交到許多好朋友,也變得更開朗。

花花姊姊親子餐廳館長吳芊儀。

低油低鹽蒸煮料理 親子餐廳好選擇

孩子聽完故事,做了料理,在台上表演、台下服務後,爸媽帶著他們孩子坐下來一起享用美食。避免年紀小的兒童咬湯匙,粉色的餐具是環保無毒的玉米餐具,低油低鹽的蒸煮肉類加上大量的蔬菜,配合一盤當季水果,除了讓孩子家長吃得安心,更提供家長在家料理的參考菜單。

花花姐姐吳芊儀說,因為少子化,許多家長更願意花錢在孩子上,提供他們良好的環境學習成長,這也促使進了親子餐廳的 持續增加。花花姐姐親子餐廳將體驗式教學結合健康料理,打造一個溫暖的空間,讓大人和小朋友享受親子的互動。


延伸閱讀

花花姊姊親子餐廳Facebook

花花姊姊官方網站

三之三國際文教機構




萬華夢想城鄉 流浪者不再流浪

$
0
0

      


【記者廖竹涓、張俐禎/台北市報導】頭髮半白,走路稍緩的五十多歲中年人,帶領著眼神充滿好奇和熱情的一群人,穿梭於萬華的大街小巷之中。他平穩的介紹著萬華的一草一木,並娓娓道出萬華最在地的故事。誰都沒想過,正對著人群導覽著萬華的輝哥,昔日竟是眾多萬華街友的其中一員。




輝哥實地導覽萬華情形。

重拾信心 舊時街友蛻變導覽員

輝哥(化名)從小被養父收養,在花蓮長大。他年少時叛逆心重,流著一頭長髮加上愛玩音樂,曾經是大家眼中的嬉皮。二十四歲退伍後,輝哥當過機械工、清潔工、室內設計繪圖師等。二十八歲開始,輝哥便一直在工地工作,後來甚至當上了工地主任。不幸的是,四十多歲時,因為工程標案,輝哥被朋友倒了兩千多萬,就此離開花蓮,北上來到萬華,尋求朋友協助。

一開始,輝哥一直在朋友替他介紹的工地工作。後來因為過度投入二OO六年的紅衫軍運動,因此沒去上班,丟了工作,轉而前往烏來,投靠朋友。在烏來,輝哥靠著種菜、住在別人的工寮維生。六年前工寮被拆除,輝哥再度回到萬華,卻始終找不到工作。迫於無奈,他最後成為街友,過著流浪、乞討的生活,甚至常常借酒澆愁,整日喝得醉醺醺。回想那段期間,輝哥說:「我的整個心是封閉的。」

直到加入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後,輝哥開始拾回信心,重新找回自我。在主題為「艋舺學習生活圈」的導覽中,輝哥擔任起導覽員,帶領著對萬華這塊土地有著好奇和熱情的人,共同認識萬華當地產業、店家,享受萬華之美。

輝哥正介紹「當代漂泊攝影展」。 (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提供)

輝哥導覽萬華實際情形。 (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提供)

結合在地商家 打造夢想萬華

現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副教授徐敏雄在二O一四年正式成立「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徐敏雄從小在萬華長大,因此對萬華有著濃厚的情感。他認為這個社會的經濟弱勢者,例如街友、底層勞工等,不應該被瞧不起,而是要「有尊嚴的被看見。」因此,他希望能透過在地機構與青年志工實際行動,改變萬華在地店家與街友之間的緊張關係。

協會除了開班授課,培養街友一技之長外,同時也推動萬華在地導覽方案,並讓街友導覽當地商家。由於輝哥目前是這個方案的唯一導覽員,因此協會預計在今年五月份開設導覽培訓班,培訓更多有意願導覽的街友。

徐敏雄(左)、輝哥(右) 。(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提供)

面對街友導覽,萬華在地商家的反應各有所不同。有些店家不願意讓這群曾是街友的人導覽,因為怕麻煩,或是對街友存在著既定刻板印象;有些店家則是出於支持和認同,十分樂意讓他們導覽自己的店面。例如萬華的「一順青草店」、「老明玉香舖」、「艋舺古早味涼粉」和「清新福全」等。

徐敏雄表示,清新福全康定分店老闆十分支持這些街友,在夢想協會初次和他接觸的過程中,老闆便十分豪爽的一口答應讓他們導覽,甚至還很熱心參與募款。雖然並沒有辦法在短期內就立即改善所有在地街友和店家之間的關係,但往後排斥街友的店家只會越來越少,不會變多。

輝哥正導覽清新福全康定店。 (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提供)

靠雙手打拼 贏回謀生能力和尊敬

人安基金會的萬華平安站負責提供當地街友食物、醫療照護,以及急難救助。夢想協會在平安站招募到願意參與協會課程的街友。為了讓他們多一個機會,協會與萬華社區大學合作,免費開設舊衣物改造班、打擊樂班、微型木工班、有機蔬菜班等,培養他們一技之長。

輝哥介紹人安基金會。 (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提供)

舊衣物改造班的學員可以運用破牛仔褲做成包包售出,成為自己的一份收入;有機蔬菜班學員運用和協會合作的愛愛院所提供的場地,種植有機蔬菜,再賣給愛愛院內部員工;微型木工班則是訓練學員製作小型木箱,開放民眾或店家認捐木箱,木箱定價的一半即為學員所得。

萬華社大林老師向學員示範舊衣物改造 。(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提供)

輝哥說:「當有認同感時,就會更願意不顧一切去做。」除了導覽萬華外,輝哥參加木工班後,也常主動設計、開發出不同類型的木工作品,讓木工作品更多樣、更多元化。靠著他的雙手打拼,輝哥再度贏回他的謀生能力,不再居無定所。

輝哥正認真鑽研新木工作品。 (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提供)


延伸閱讀

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粉絲專業

人安基金會

愛愛院

萬華社區大學



「切好好」送菜到府 食在好幸福

$
0
0

       


【記者許稚佳、林哲緯/宜蘭縣報導】職業婦女下班回到家,想煮一桌飯菜給丈夫、孩子,但想到要買菜、切菜、洗菜就覺得很花時間,又不忍心家人成天吃外食,看到了這樣的需求,宜蘭有一群失業媽媽組成了「切好好」社會企業,將有機蔬菜洗好、切好、裝盒,低溫配送給職業婦女,讓婦女下班回到家,花十幾分鐘把菜下鍋翻炒,就可以和家人共享美味健康的佳餚。




「切好好」和婦女(右)合作,將新鮮的有機蔬菜處理好,低溫配送給忙碌的職業婦女,讓每個家庭都能享用健康美味的食物。

「切好好」與有機農合作 關懷回饋土地

「切好好」創辦人吳玉茹和丈夫賴志慶工作之餘,固定在星期二一大早開車到宜蘭的鄉間小路,找合作的有機小農買菜。年輕力壯的農夫陳帥之帶領著他們去看今天要採收的菜,將各種顏色的胡蘿蔔、大把大把新鮮的茼蒿、菠菜等蔬菜一箱箱搬上車。

有機小農陳帥之在烈日下採收「切好好」所需要的蔬菜。
大太陽下,陳帥之早已汗流浹背,卻仍笑著說:「原先我是在國外工作,後來回鄉幫助父親,發現種有機蔬菜是件開心的事情,有益身體健康、吃的人開心、對環境又好,是三贏的局面。」

吳玉茹表示,有許多農夫為了順應人們的喜愛,大量栽種不符季節的蔬菜,也為了要讓作物看起來漂亮好吃,使用大量的農藥,這些蔬菜讓消費者吃下肚,實在太不健康,吳玉茹說:「我們菜色的選擇權是交給農夫,讓農夫順應時節栽種、採收,這樣的菜才是最新鮮、最有機的。」

陳帥之創新的有機胡蘿蔔,有各式各樣的顏色,因為是有機天然的,所以形狀也不像市面上一樣都是長條狀。

良善的循環 讓每個人都幸福

和小農買完菜後,吳玉茹 一刻也閒不下來,立刻將菜送到跟切好好合作的宜蘭縣餐飲推廣協會,給協會中的失業媽媽們做處理,趕在下午前裝盒低溫宅配出去,讓訂購的人在當天就能夠將當天採收的、最新鮮的蔬菜搬上桌,和家人幸福的享用。

蔬菜處理完的有機廚餘,對許多家庭來說都是一大麻煩,但「切好好」將這些廚餘善加利用,交給宜蘭的特教學校,讓特教的孩子可以用有機堆肥來種菜,從種菜的過程中,孩子可以建立信心,達到園藝治療的效用。

目前成立至今已經有近百戶訂購「切好好」的蔬菜,吳玉茹說:「這是一個良善的循環,和有機小農合作、找弱勢媽媽幫忙、將健康的菜送給忙綠的媽媽、廚餘交給特教學校利用,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關懷土地,也能夠幫助更多的人。」

同樣是職業婦女 看見需求創「切好好」

吳玉茹是人間衛視的記者,同時是兩個大男孩的媽媽,身為職業婦女的她,堅持要在家開伙煮飯給孩子吃,但下班回家,要買菜、洗菜、煮菜,總是花好長的時間,晚餐時間總是被延後。「如果有人幫我把材料都先準備好,就快多了!」就是吳玉茹這樣的一個想法,讓她說服了先生,創辦「切好好」。

那這些事情該找誰來做最適合?吳玉茹想到了她的好朋友林麗惠,同時也是宜蘭縣餐飲推廣協會科長,協會是由專業老師來對弱勢、失業婦女做培訓,協助他們考專業證照,輔導進入職場。

林麗惠表示,失業媽媽的就業比較困難,因為家中有孩子或是長輩要照顧,往往不能夠長時間待在職場,這樣的困境讓媽媽們就算有經濟壓力,也找不到一份適當的工作,在家中的地位也因此更加低下。

失業媽媽用最擅長的事 找到自身價值

要如何重建這些媽媽的信心,創造她們的價值,吳玉茹決定和林麗惠合作,將蔬菜送到協會中,雇用失業媽媽們,讓他們利用處理家務額外的零碎時間,將蔬菜做處理。這樣一來,不但失業媽媽們能夠貼補家用,也讓職業婦女節省了一大半的時間,得以快速得將美味搬上桌,讓每個家庭都能夠有幸福的餐桌時光。

在「切好好」的其中一位媽媽林美芳,受到丈夫家暴,勇敢的離婚後,一人獨自扶養三個孩子,在推廣協會接受職訓期間,已經考到了三個餐飲證照,林美芳說:「在『 切好好』做的事情,是我最拿手的,又可以賺錢養家,和其他的媽媽們話家常,彼此分享心事,讓當時的我心情舒坦很多。」

林麗惠說:「這些在家中處於較弱勢的媽媽們,來到這裡,不但可以工作,也可以彼此訴說心事,相互安慰,這樣的環境對她們而言,是很好的。」

努力推廣 倡議幸福餐桌

吳玉茹表示,現在的「切好好」訂單不夠多,但她並不氣餒,現在的她,正努力的向企業推廣,期望企業老闆願意花錢購買,將健康的蔬菜送給員工,這樣不但可以盡到社會責任、幫助弱勢,也能夠讓員工的家庭,吃得幸福又健康。

吳玉茹說:「希望可以讓企業響應,不只加薪,更要加菜,讓員工把『切好好』的蔬菜箱帶回家中,喚回家人共享餐食的溫暖。」


延伸閱讀

切好好 

切好好看見食物原貌 

社團法人宜蘭縣餐飲推廣協會 



陶笛大變身 小园笛飄香

$
0
0

       


【記者曾貴停、黃欣安/新北市報導】小巧的陶笛,方便攜帶,但礙於音域狹窄,許多流行歌曲無法精準詮釋。喜愛樂器的黃又清,投身改良,從自行在市售陶笛上挖孔,到請工廠開模製造,經歷十年的時間,製造出音域更廣、成本更低的小园笛。黃又清與小農合作,將小园笛融入在地農業元素,打造蜜香紅茶笛、包種茶笛等。他笑說,未來想針對不同地區,製造不同味道的小园笛。


在經過長達十年的時間,不斷地改良傳統陶笛,黃又清讓傳統陶笛的音域橫跨兩個八度,成功地完成小园笛的製作。

陶笛挖孔 音域橫跨兩個八度音

從事電子資訊相關產業已逾三十年的黃又清,自小參加合唱團、樂隊,培養濃厚的音樂興趣。在一次戶外演奏時,黃又清赫然發現,市售陶笛的音低了一個音階,黃又清嘗試在陶笛上挖孔,藉由不同位置及大小的孔洞,讓陶笛音域變廣、音準變準。

黃又清說,南北使用的陶笛各有不同。北部陶笛多為潛水笛,以十支手指頭操控,音域從低音La到高音Fa;南部的陶笛則多為唐山扁笛,是三指操控的六孔笛。不論潛水笛或唐山扁笛,都礙於音域過窄,無法隨心所欲的吹奏歌曲,他花了十年的時間,將陶笛改良成小园笛,小园笛比唐山扁笛多了一孔,但音域卻橫跨兩個八度音,大大突破潛水笛和唐山扁笛的劣勢。

不同於一般陶笛,小园笛更與小農合作,在製作的過程中加入蜜香紅茶和包種茶等農產品。
結合在地農特產 小园笛飄香

黃又清說,陶笛屬於冷門樂器,要讓小园笛突破困境,得求新求變。小园笛主要以 食品等級的ABS塑膠製成,為了讓ABS塑膠有更多突破,他與八里農會合作,將柚子剝皮、打碎、風乾、磨粉後,再將柚子粉與ABS塑膠結合,做出柚香园笛。但加入不同素材的小园笛,因為密度不同,音準有了誤差,黃又清以手工方式微調小园笛的按孔,克服因密度不同而導致的音準差問題。

黃又清在朋友的介紹下,與坪林小農合作,將包種茶葉及蜜香紅茶的茶葉磨成粉,做出包種园笛、蜜香紅茶园笛等,希望結合在地農特產的小园笛,能為在地農特產創造不同的價值, 讓小园笛不單只是樂器,而能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伴手禮。未來,黃又清希望小园笛的材質能更多樣,除了ABS塑膠外,希望能以陶、不鏽鋼、銀、木頭等異材質,打造不同的小园笛。

突破量產困境 推廣小园笛

為了讓更多人接觸小园笛,黃又清決定讓小园笛能在台灣量產,但找尋開模的工廠成為一大阻礙。製造模具的工廠,開模費用水漲船高,因為前來開模的客戶請台灣工廠生產模具後,便帶著台灣的模具到工資低廉的中國量產,台灣工廠成了生產模具的代工廠,賺不到利潤,苦不堪言,只得將開立模具的費用調漲。黃又清說,對微型創業者而言,壓低成本是首要之務,但台灣工廠的生態,不利於微型創業者,幸好他在朋友的協助下,找到願意降低開模費用的台灣廠商,才得以讓小园笛能進行量產。

超過十年的時間,黃又清將陶笛改造成小园笛,不僅讓音域更廣、音準更準,也因降低了成本,而能以更親民的價錢打入大眾市場,讓大眾能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更實惠的樂器。黃又清說,小园笛是他最大的興趣,便於攜帶的特質讓小园笛能成為便利的隨身樂器,更能與他人合奏,他想讓每個人體會到小园笛的迷人之處。

現在黃又清常利用小园笛吹奏他不能唱的曲子,逢假日更喜愛帶著小园笛和三五好友到郊外一同吹奏。

延伸閱讀

台灣小园笛

陶笛介紹

陶笛樂譜



培養小田園種子 一同打造城市綠廊

$
0
0

       


【記者朱佳盈、李旻珊/桃園縣報導】位於車水馬龍的博愛國小,有一群小小農夫在有限的土地上種植有機,他們投入時間並注入心血,期盼著自己雙手種下的菜可以趕快收成。教導小小農夫如何種植有機的孫仁益,原本任教於桃園的公埔國小,因加入慈心基金會,學習有機農業後,決定辭去工作,將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傳遞給他人。這次他把困難的有機理念,規劃成能引發孩子興趣的「小田園計畫」,將食農教育與課程結合,培養校園小田園種子。




博愛國小的小朋友們,利用有限的小耕地,自己種出有機蔬菜。(照片來源:慈心農場提供)

孫仁益用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導前來桃園慈心農場上課的居民們,把有機與愛護環境的方式讓更多人知道。

孫仁益 透過教育實踐生命崇高理想

畢業於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的孫仁益,原本應該走向工業這條路,但大學讀著讀著,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並不是一台台冰冷冷的機器,也不是複雜的通訊、光電、微電子的專業技術工程,而是貼近人、可以感受到人「心」的輔導相關之工作,於是在大學的他,一邊讀著自己的本科系,一邊修輔導與諮商系課程,希望在未來可以做一位輔導他人的老師。

畢業後,剛好家裡附近的公埔國小有職缺,於是他進入了小學教育的領域。一九九八年,是他在小學任教的第一年,偶然機會與高中的老師聯繫上,透過老師的介紹,孫仁益進入了福智文教基金會。

在福智基金會中,孫仁益擔任生命教育的志工,到各機構、國小、企業等教導生命教育,也協助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教案開發。在參與各項活動中,他開始省思自己的生命意義,孫仁益說,「在擔任志工的過程中漸漸體會到,許多事情都不是在學校可以學習到的,尤其是生命教育當中,對人群、對父母、土地的關懷,這些大家都會說,每個人也都懂,但身體力行的力量卻不夠」。

在小學任教的十二年生涯中,他把可以教的都傳達給小朋友們了,卻還是覺得這樣的教育不足夠。於是在擔任小學教師的第十三年,他毅然決然的辭去工作,全心投入於福智文教基金會。

在全心投入福智文教基金會工作的三年後,轉調到福智文教基金會所涉及事業之下的慈心文教基金會,並且被指派至桃園的慈心農場擔任管理人員。他調侃自己說,在農界他是個「空降部隊的菜鳥」,完全沒有一點農業基礎,作為一個管理者來管理這片偌大的土地,能做的就是花更多的時間學習,並且身體力行,自己下田做,漸漸地得到了務農老前輩的肯定,也從一個使用農業機器的門外漢,到現在操作起來游刃有餘。

小田園計畫 在都市叢林裡培養小小農夫

桃園慈心農場,原本被規劃成提供都市人或非以從事農業經營為基本目的者,長期租用農地,參與耕作、收穫,客串農夫體驗農事生產作業過程的市民農園。但由於成果並沒有想像中的好,甚至讓土地雜草叢生,地主不太滿意,於是請了孫仁益作為教育農場的管理者。

孫仁益說,既然作為教育農場,就必須兼具教育與休憩的意義。在他漸漸熟習農業知識後,開始規劃一系列如:有機種植教學、雜草防治等課程,提供附近居民進農場觀摩與學習,但他認為,只有這些婆婆媽媽們知道有機種植的好處是不夠的,更須把這個理念教育給下一代,從小便開始培養善待土地的心,孕育校園田園小種子。

正好,他看見了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了「小田園計畫」,希望將種菜融入教學,讓學生從實際參與耕種的過程中體會並觀察作物生長,也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農夫的艱辛,更愛惜土地。於是,孫仁益領著慈心基金會,自告奮勇的與小田園計畫的承辦人提出合作,開啟了小田園教育計畫。

由於小田園計畫承辦人將計畫全權交給孫仁益負責,因此他在一開始便選了位於市政府旁的博愛國小,「在這塊寸土寸金的台北繁華鬧區裡,如果可以成功在校園中的閒置小地種出作物,那麼其他地方也一定可以。」孫仁益說。如何在狹小的地方種植有機,且能帶動孩子學習與觀念改整的風氣,甚至融合藝術、休憩與美感,對他而言是一大挑戰。

他們透過三次場勘,數天的模擬操作以及兩天的施工,終於設計出一套適合小朋友的小田園課程。這套小田園課程,即是透過有趣且生動的講解方式,讓小朋友認識各種蔬菜及香草,並在閒置小地上用有機的方式種植萵苣、高麗菜、蔥、薄荷、迷迭香等香草植物與蔬菜,讓他們透過親自觸摸泥土,種下菜苗的過程中,認識食物與生活的連結,也將撿來的落葉做為有機肥料,讓小朋友了解生態的循環以及培養不浪費的心。

孫仁益說,從實做中學習到的知識才能最貼近小朋友的心,也使他們可以深刻記住並且從中找到感動、培養知足感恩的態度,這是教科書上所無法帶給他們的。從計畫擬定一直到製作完成,不過耗時一個多月的時間,但給予孩子們的可能是一輩子的影響。

實行「小田園計畫」的博愛國小,除了讓附近居民於假日時多了休閒遊憩的空間之外,更實踐綠色城市的理念,成為典範之一。

小朋友自己種植的有機蔬菜,沒有噴灑化學農藥,讓小朋友吃的更健康、更安心。(照片來源:桃園慈心農場提供)

綠色生活 改變自己也改變他人

孫仁益笑著說,在管理慈心農場的這幾年來,自己改變了很多,不只身體變得更加健康,連心境上也轉換了許多。以前自己是個自我中心的人,總是抱著「我做得到,你也一定可以」的心態,嚴格的對待每個人。但漸漸發現,人與人相處如同種植作物一樣,不同的植物有其不同的生長環境與種植方法,唯有適性發展,才可以與大自然萬物共生共存;人與人相處亦是如此,要試著去了解每個人的不同,並且給予不同的對待,相處才會更融洽。他說,這一路上,與其說是陪著大家改變,不如說是大家教他如何改變,變的更好。

透過小田園計畫,也看見了小朋友的改變。孫仁益說,原本有個小朋友不喜歡吃蔬菜,覺得蔬菜很難吃。但在吃了自己種植的有機萵苣後,小朋友開始喜歡蔬菜,且對蔬菜的想法改觀了。或許是因為有機種植,讓蔬果更清甜,也或許是萵苣中注入了他日日等待的心情,讓小朋友更懂得蔬菜得的來不易,也就更珍惜地吃下去。

孫仁益也準備在下個月,於慈心基金會桃園分部大樓的屋頂上,將之規劃改造成「綠屋頂」,賦予老舊大樓屋頂新生命,也融入飲食、休憩、療癒的功能。


延伸閱讀

慈心有機發展基金會

朝霞夕暉一淨土-桃園慈心教育農場

慈心參與推動「小田園教育計劃」




輪椅國手張志榮 人生乒乓響

$
0
0

       


【記者李依純、賴琬臻/台北市報導】走進殘障桌球協會,乒乓聲響不絕於耳,場中一位坐著輪椅的男子,穿梭在球桌間,專注地看著各桌的對打情形。他是張志榮,三歲時因罹患小兒麻痺症而不良於行,但他憑藉著過人的堅持與毅力,成功獲選為殘障奧運桌球國手,代表台灣參加各大國際賽事。




無畏缺陷 坐輪椅也要打桌球

張志榮在三歲時,因感冒發燒而引發小兒麻痺症,從此只能坐著輪椅,無法像其他同齡的小朋友到處跑跑跳跳,但他仍舊樂觀地面對他的輪椅生活,不但沒有怨天尤人,更是像其他小男孩一樣熱愛運動。當時就讀台東縣賓朗國小的張志榮,在學校積極提倡身障運動之下,開始接觸桌球,他驕傲地說:「桌球是在我的行動範圍裡面,我可以打到跟一般人沒有什麼差異。」

張志榮在小學四年級時,離開家中,住進台東的阿尼色弗兒童之家,由一位來自美國的牧師傅約翰照顧。傅約翰將患有小兒麻痺症的小朋友集中在一起,供給他們的生活所需,接送他們上下學,鼓勵他們嘗試各種運動。張志榮說:「住在兒童之家時,也有打過棒球和籃球,但都因體能無法負荷而作罷,最後還是選擇最適合輪椅族的桌球。」

賓朗國小除了提倡身障運動外,更是積極地幫身障運動者組織校隊,鼓勵他們走出校外參加比賽。張志榮回想:「很感謝學校給機會讓我們走出去,也因此以後比較不會有負面心態,覺得人家都用異樣眼光看我們。」賓朗國小強調的並不是一定要在比賽中得到勝利,而是要快樂地去打球,讓身障的小朋友們勇敢面對自己的缺陷,不要覺得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樣。

張志榮享受打桌球的樂趣。

重拾球拍 進軍國際比賽

然而,上了國中以後,在升學的壓力之下,張志榮打桌球的時間慢慢減少。直到一九八九年,國內開始發展殘障運動,在這波風潮下,進入職場的張志榮重新拿起桌球拍,繼續打桌球。這次,他更期許自己能夠參加國際比賽,為國爭光。

為此,他開始接觸專業的桌球訓練,但剛開始練習的成績都不太理想,張志榮笑說:「小時候打桌球都是打興趣的,直到要準備出國比賽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球技沒那麼好。」但他沒有放棄,仍然努力想著要怎麼突破,於是他四處尋找適合教導輪椅桌球的教練,更是每天一大早起床練球。

「剛開始找場地很不容易,因為要有無障礙設計才能夠讓輪椅移動。」因此,張志榮當時常常騎著摩托車,載著者輪椅,到處尋找適合的練球地點。為了能夠無時無刻練球,張志榮將家中客廳的椅子都撤掉,買了一個球桌跟發球機放在客廳,每天一早起床練球一個小時,再去上班。他說:「因為我覺得,如果比別人練得多,就比別人有機會。」

但在練球的過程中,因為坐著輪椅, 仍舊有些無法避免的障礙。張志榮說:「像短球就比較難打到,但不管你身體怎麼樣,也要想辦法去克服,就是要想辦法去打到那個球。」因此,張志榮在每次練習後,都會針對自己的缺點做訓練,不斷的練習,直到它們一一被克服。

張志榮與球友對打。

永不放棄 享受打球的快樂

為了要增進自己的球技,張志榮跑遍了台北市的大小桌球場,四處找人切磋球技。然而,一開始的時候,因為他的球技還不是那麼的精湛,再加上他坐著輪椅,因此在邀請別人一起練球時,常常碰到對方說「不好意思,我很累了,我要休息」之類的軟釘子。

但他沒有因此而卻步,仍舊每天往球場跑。漸漸地,球友看到他的堅持與毅力,便願意試著和他對打,而他也開始在練打中贏得勝利,他笑說:「有時候會贏他們,贏了以後,他們想要贏回面子,就會自動來邀我一起比賽,所以我的球技就慢慢地進步了。」

一九八八年,張志榮獲選為國手,參加在法國舉行的「世界盃殘障桌球賽」,更在當中獲得了銅牌。第一次站在頒獎台上的他,看著國旗緩緩升起,他才知道為什麼在頒獎台的選手總會不由自主地落淚,因為他也哭了。 張志榮坦承,「參加國際比賽的壓力真的很大,但還是要想辦法去調適自己,想辦法贏球。」在此之後,張志榮也陸續代表國家參加雪梨、雅典及北京殘障奧運的桌球比賽。

然而,好景不常,張志榮在二OO八年的北京奧運後,右手就受傷了,比賽機會也因此減少,但他仍然沒有放棄桌球,轉而將自身經驗傳授給其他新秀選手,盡量地指導他們,把每一個正確的動作示範給他們看。除此之外,張志榮更時常告訴選手們:「不要以『比賽就要贏』的心態去打球,打球應該是快樂的、享受的,這樣才會越打越好。」

張志榮參加二OO七年世界盃殘障桌球賽。(照片由張志榮提供)


延伸閱讀:

輪椅上的捷運安全守護者 北捷轉轍器維修工程師張志榮

工程師張志榮  守護捷運又拚奧運

都市捷運:規劃與設計



人安基金會 輔導單親媽媽販賣地瓜

$
0
0



【記者楊雅筑、吳斯穎/新北市報導】 單親媽媽羅小姐過去都必須帶著兩個小孩到工廠上班,後來藉由人安基金會的烤地瓜計畫,開啟了她的地瓜攤生意,並擁有了穩定的收入及固定的客源 。人安基金會於二OO九年起推行「給魚給竿,拉人一把」的烤地瓜謀生方案,除了提供烤地瓜的相關器具外,也對單親以及低收入媽媽進行輔導訓練,教導賣地瓜的方法,給地瓜媽媽們一個賺取收入的機會,也協助他們逐漸改善生活。




羅媽媽出攤前準備。

三重平安站站長程郁盛。

關懷單親婦女 給予新希望

人安基金會與創世基金會為姐妹會,創世基金會對於販賣烤地瓜的方案已實驗了兩、三年,本來有想過要販賣飯糰等熱食,於放置餐車上易腐壞,最後才選擇易烤易販售的地瓜為主。人安基金會定期會去拜訪照顧單親家庭的服務單位,告知 烤地瓜謀生方案,鼓勵單親婦女參與;此外,也有單親婦女會看到廣告,自行前往報名。 人安基金會也會定期派各站站長去關心附近的單親媽媽販售、心理狀況,解決因為工作壓力太大所造成的情緒問題。

目前人安基金會已於全台設立了十八個平安站,除了是定期給予街友熟食以及洗澡的地方,也 提供地瓜媽媽放置地瓜車的空間,解決沒有地方放置的煩惱。「希望增設一萬個地瓜攤,幫助一萬個家庭。」基金會創辦人曹慶表示,希望有藉由此計畫來幫助更多的家庭,改善經濟狀況,協助他們逐漸改善生活。

母雞帶小雞 輔導販賣烤地瓜

只要是低收、中低收入戶的單親媽媽皆能夠加入此方案 ,基金會將提供烤爐、雨傘、背心、旗幟等,另外提供三袋地瓜、一箱紙袋以及一袋木炭。首次所得,第一個月的販賣所得一半將作為設攤成本,償還給人安基金會,另一半將作為家庭生活費,而在第一個月後的所得則全數給予單親媽媽。

人安基金會地瓜車。

「這台地瓜車號稱第一百二十八代。」三重平安站站長程郁盛說,當初地瓜媽媽只是推著普通的攤車,載著已烤好的地瓜至街上進行販賣,而現在地瓜媽媽所使用的地瓜車已是基金會不斷改進的最終版本,具有良好的保溫功能,地瓜媽媽也能夠自行掌握烘烤地瓜的火侯在地瓜車上現場烘烤並進行販賣。

烤地瓜方案一開始會輔導服務對象認識地瓜類別及學習烤地瓜技術,程郁盛表示,人安基金會選用當季地瓜,而烤地瓜的秘訣即是在於每位地瓜媽媽以自己的「愛心」去烘烤。在認識地瓜類別後,將由經驗純熟的媽媽帶領新進的地瓜媽媽進行販售實習,每位媽媽正式到社會去販賣烤地瓜前,必須先通過站長的測試以及評估輔導後,才給予其正式的資格。正式進行販賣後,站長會定期去收營收報表,進行銷售的評估,並了解地瓜媽媽販售的狀況,給予需要的協助。

改善經濟 支撐家庭

單親媽媽羅小姐為了家計,原先都帶著兩個孩子到工廠上班,但是又工作又照顧孩子的生活非常不方便, 而後庇護所人員主動了解她的狀況後,介紹了人安基金會的地瓜媽媽計畫,並協助聯繫。羅媽媽於二O一二年正式開始販賣烤地瓜。正式販賣前,她接受輔導課程半個月,一個禮拜學習烤地瓜,十五天學習如何在外販售,最後在通過站長的測驗後,獨立去外面販賣。

「為了生活,我可以不休息。」羅媽媽說, 目前週一至週五都在唐氏症協會工作,週六及週日則出攤賣地瓜,雖然她現在都沒有假日休息的時間,但仍然不覺得辛苦,在外為兩個孩子打拼,只希望能夠支撐自己家中的經濟。羅媽媽的地瓜攤已經打開知名度,她認為地瓜就是要用「心」去烤,絕對不能急,溫度一定要維持好,悶烤完就會非常美味,要非常有耐心地以心去對待,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朋友一般。

「生活穩定,又能照顧孩子。」羅媽媽笑笑地說,參與這個計劃讓她的人生有了大幅的改善,不同於在工廠上班時期,組裝完一個物件才能賺取五十元,現在這個工作除了能夠讓她帶著兩個孩子出攤,生活也比以往在工廠上班穩定許多。


延伸閱讀

人安基金會

【拉把單親媽 木炭烤地瓜】FACE BOOK

台灣婦女展業協會



水谷藝術 打造社區藝文空間

$
0
0

     

【記者張適、王怡婷/台北市報導】 「水谷藝術」藝文空間,位於萬華的一棟老房子中。創辦人彭才瑄表示,自己曾在萬華讀書,對這個地區有深厚的感情,當他想要設立一個藝術展演空間時,找到了這棟老房子。於是,抱持著為社區服務的初衷,他將老房子重新裝潢,並維持原有的設計,除了讓水谷有「家」的感覺外,也能成為民眾貼近藝術的地方。




水谷藝術創辦人彭才瑄。

展演空間 多元運用

水谷藝術約於一年前成立,五層樓加上地下室,共有六層展演空間。除了租借給藝術家舉辦展覽外,四樓也設有房間與工作室,可供藝術家長期進駐,並舉辦繪畫教學或體驗活動。 而水谷並非以營利為主的畫廊,主要透過展場租金跟對外舉辦展覽來維持營運。而水谷透過免門票費跟低廉的場租,來鼓勵年輕、缺乏資源的藝術家來此策展外,也增加民眾接觸藝術的機會。

創辦人彭才瑄原本就讀淡江國企系,在大學畢業後曾參加過教育部U-Start畢業生創業賽,當時的創業構想是藝術品置換,讓民眾能短期租借價格昂貴的藝術品,但後來經營不順而改變想法。在做了許多藝術展演相關的活動後, 便想要設立一個展演空間,讓這些藝術活動更加發光發熱。當初是本著一個為藝文服務、為社區服務的初衷,所以就做了一個這樣的空間。

除了展覽之外,水谷也與其他團體聯合舉辦辦社區營造活動,像是去年五月的拾光市集,邀請南萬華加蚋仔地區的店家進行擺攤。並鼓勵商家能夠推出與在地相關的創意產品,讓更多人認識這塊土地的文化特色。彭才瑄說:「後來將社區營造的部分慢慢結合進來之後發現,這不只是一個展覽空間,而有更多關於社區以及人文關懷的部分」。

水谷藝術的內部空間,讓藝術家自行規劃擺設。

籌措資金 遭遇困難

為了籌措水谷藝術營運所需的費用,除了收展場租金之外,另外的收入來源,則是承接政府的專案計畫,但為了做到一個案子,可能要經過十幾次以上的提案才行,耗時耗力,且得到的補助也只能勉強養活空間數月的時間。不過彭才瑄說,這代表我們要不停地滾動向前,只要不停下腳步,這中間所遭遇的失敗都只是邁向成功的過程。

文化大學藝術系教授王鼎曄,在參觀水谷藝術空間時表示,像這種非營利為主的藝文空間,我們稱作替代空間,比起收費昂貴的畫廊,營運上相對困難。台北地價貴,空間大多都要營利賺錢,所以造成北部替代空間較少。目前只有伊通、VT、福利社、立方等非營利藝文空間,而台南的替代空間辦得較好,因為地點集中在鄰近街區,民眾可以一次參觀兩三個以上的藝文空間,店家辦活動也容易相互支援。而台北的地點分散,資源也少了許多。

水谷藝術,提供全年無休,免費參觀的服務。

克服困境 走出一片天

營運至今,除了資金問題外,無論辦活動、宣傳、策展,每項都有問題需要克服,但彭才瑄說:「真正的困難,沒有。但問我有沒有遇到困難,很多。可是絕對不是應該被拿出來討論的。」重點是如何一一克服困難,達到那第十一次的成功。而在彭才瑄的努力下,水谷目前得到文化部青年村落社區營造計畫的補助,加上辦展覽與租金收入,讓空間能夠正常的營運。目前除了有固定合作的藝術家外,也吸引奧地利、香港藝術家駐村作畫。

目前在水谷舉辦畢業畫展的文大學生周聖傑表示,往年畢展大家的作品都擺在同一個地方,很難看到亮點。而且約有五十位作家的作品一次展出,有時觀眾看到後面都麻木了。而水谷藝術空間給了他一個機會,可以與同學舉辦個人的畫展,此外,展場空間需要自行規劃擺設,讓我們不只是作畫,也能藉此學習如何讓空間與畫作進行連結,能夠在這裡辦展覽,真的很開心。而水谷藝術除了鼓勵年輕藝術家展現自我外,也希望透過長時間的推廣,讓民眾打破與藝術間的隔閡,能夠開開心心的走進來欣賞藝術。


延伸閱讀

水谷藝術粉絲專頁

伊通公園-替代空間

Artsalon非常廟藝文空間VT

福利社官網




「美好時光」餐廳 讓大溪婦女活出自信

$
0
0

     

【記者許稚佳、林哲緯/桃園市報導】「在這裡的每位婦女,都是從頭開始學習。」The Moment餐廳的經理Neo說。桌上美味的義大利麵、Pizza、義式咖啡、蛋糕小點,這些色香味俱全的餐點,讓人看了食指大動,而做這些料理的人,不是什麼米其林大廚,而是一群為了解決家中重擔,決心重返職場的中年婦女們。




The Moment餐廳成為協助特境婦女二度就業的橋梁。

美好時光餐廳 訓練特境婦女就業

走進桃園大溪區天主教方濟生活園區,現代感的建築設計,簡約純樸的天主教堂,週遭種滿了樹木花草,讓人神新氣爽,這是在二O一三年重建教堂後,所成立的生活園區,再往裡頭走,一片片的落地窗,木製的桌椅,給人清爽整潔的感覺,推開門,裡頭傳來陣陣的香味,這是教會與桃園單親家庭保護協會合作在園區內設立的蔬食餐廳,「The Moment美好時光」。

美好時光餐廳在二O一四年三月開幕,裡頭除了餐廳經理Neo外,廚房內的服務人員都是大溪在地的特境婦女,也就是在面臨婚姻、社會變遷或變故的情況下,遭遇到經濟困難或是身心靈受創的婦女,她們來到這裡接受訓練,製作餐點流程、衛生管理、飲品製作、點餐等等,希望透過這些訓練可以讓離開職場已久、內心有所傷痛的婦女,恢復自信,並且找到人生的新方向。

餐廳今年聘請了四位特境婦女,小芸是餐廳內場的員工,才五十歲的她,已經有十個孫子了,開朗樂觀的外表,一點也看不出,她獨自一人辛苦的養大六個子女,有一段時間還得常常接受離開的丈夫回來要錢、施暴,選擇勇敢離婚的她,想要再次踏出職場,希望可以分擔子女的負擔,於是就來到了The Moment餐廳。

小芸以前做過許多工作,曾經到工地打工、作飯店房務,後來飯店收了,就輾轉來到餐廳,小芸笑著說:「餐廳裡學的東西都是新,但我學得很快樂。」

已經五十歲的小芸,正在學習飲品製作。

美好時光餐廳提供健康蔬食,所有餐點和飲品都是由媽媽們親手製作的。

忘掉過去 活出新自信

媽媽們從家中廚房一下換到餐廳廚房,許多東西都必須從頭教起,洗菜該怎麼洗、切菜怎麼切、整潔衛生要特別注意,所有的事項Neo都必須一樣一樣慢慢的教,餐廳經理Neo說,有些媽媽比較脆弱,有時候做錯,稍微念他們幾句,就會沮喪得哭出來,但還是不會因此放棄,擦掉眼淚繼續學。

問起培訓中最困難的地方,小芸笑著說:「就是背英文菜單了!Neo說一定要背,我背好久都背不起來。」Neo表示,為了要點餐書寫快速,因此希望媽媽們可以背下菜色的英文,寫起來比較方便,但這個規定,可難倒所有的媽媽們,讓他們叫苦連天,Neo說:「許多年輕人一下就做好的事情,這些媽媽們可能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去做,這就是年紀的差異。」

Neo表示,原本她是從事飯店餐飲管理,一開始來到這裡,她覺得很抗拒,因為她覺得自己的個性較急躁,Neo說:「我怕我沒有耐心去教好這些媽媽們,如果凡事都要從頭要求、從頭教起,我覺得我會比媽媽們還痛苦。」原本這樣認為的Neo,卻一路做到現在,和媽媽們的相處也十分和睦,也教導了許多媽媽們,讓他們從完全不會到可以獨當一面,製作出美味又美觀的料理。

讓Neo轉變心態的原因,也正是因為這些媽媽們的溫暖,令Neo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媽媽們對工作還很生疏時,原先從外聘來幫忙的員工忽然不來了,面對龐大的定餐,她完全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是好,但媽媽們走過來,笑著拍拍他的肩膀說:「沒關係,你還有我們啊!」,令Neo感動不已,Neo說:「這些媽媽們一開始也許沒有能力付出,但在他們能夠付出的時候,他們都絲毫不會吝嗇,義不容辭的伸出援手。」

餐廳內採用原木桌椅,陽光從落地窗灑入,給人清新溫暖的感覺。

從不會到會 媽媽們勇敢面對

從菲律賓嫁來台灣的Virgin,老公早逝,五十七歲的她,除了要養孩子、孫子之外,還要侍奉公婆,而公婆的觀念較為傳統,對於Virgin的限制和要求,常常讓她喘不過氣,心理壓力很大,但全家的經濟負擔又落在他一人頭上,Virgin說:「為什麼我要出來工作,很簡單,因為我要錢,我要養家,我需要工作。」

Virgin表示,剛來這裡,什麼都是新的,跟在家中煮飯不一樣,在餐廳,清潔、食物處理流程、和客人介紹等等都有一套規定,Virgin說:「一開始來的時候,常常做錯,被Neo講,我都會哭,我最愛哭了!」當初處處都害怕自己做不好的Virgin,現在也可以獨當一面了, 她笑著說,自己現在很喜歡這裡,就算沒上班,也會來這裡找大家聊天,快樂多了!也自信多了!

Neo表示,希望透過The Moment餐廳,可以讓這些在人生過程中受到創傷的媽媽們,透過一些培訓,教導職場該注意的事項,讓他們能夠重返職場,並且從中找到成就感、找到快樂,儘管媽媽們可能記憶力較差、東西學習較慢,但是只要多給予她們一點耐心、多點機會,他們還是可以重新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延伸閱讀

The Moment 美好時光

天主教大溪方濟生活園區

桃園 大溪探新教堂



朝陽名店 身障者的希望

$
0
0

     

【記者王心穎、顧濟韋/新北市報導】走在新莊的巷弄中,有一間隱身在街道中,販賣二手衣物與提供衣服修改服務的朝陽商店。店內的一角,也陳設著由身障媽媽一針一線手工編織出來的帽子。「朝陽」,是希望的意思,透過朝陽名店提供的工作環境,讓更多身障者對生活充滿希望。




朝陽名店全體員工與協會理事長簡永卿(右二)合照。

殘福協會 找出專屬工作

新北市殘障福利服務協會成立於西元一九九二年,成立之初以支持性、居家性就業、無障礙設施、福利政策四大項服務,從協助身障者在家工作、到申請社會福利補助、諮詢等業務一手包辦。同時,也在新北市板橋、樹林、泰山、新莊、新店成立五個辦事處,透過社工與專業人員的幫助與諮詢,提供身障者們就業媒合的服務,根據身障者的個別情況,找出最適合他們的工作。

此外,考量到中重度身障者們無法進入一般企業,又因為缺乏專業性的技能,像是無法操作電腦、製作衣物等,就算進入一般公司工作,不只在技能上必須從零開始重新學習,在心理上也十分挫折。因此,殘障福利服務協會開始推動居家就業服務,透過社工深入身障者的家中,教導他們電腦應用等技巧,讓身障者們擁有一技之長。

協會成立之初,也開辦了舊衣回收業務,在新北市各區設立舊衣回收桶。現任 殘福協會理事長簡永卿說,台灣人一個人一年平均丟掉五公斤的衣服,若將衣物當作垃圾處理,燒掉一公斤的衣物需要兩塊錢石油,一年下來耗費的資源非常可觀,開發舊衣回收業務,就是希望二手衣物不要再製造第二次汙染。

朝陽名店 二手衣物有個家

由於協會一直著力於推動環保,在西元二O一五年初,配合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設立朝陽名店。主要販售從舊衣回收站收回、狀況良好的衣物、附近熱心居民捐贈的二手衣和身障者們製作的手工皂與衣物等,落實環保概念、讓資源循環再利用。

身障媽媽製作的手工香皂。

朝陽名店更提供給身障者們穩定工作機會。小兒麻痺患者的簡永卿說,雖然我們在行動上不方便,一般人要走五步便能成功,我們必須走十步才能到達目的地,但成功是一樣的。只要肯做,就不會餓肚子。目前店裡共有五名員工,其中四位是身障者。

此外,在店內可以看到有一區特別陳列著許多毛衣、帽子等編織品。這是殘障福利協會與新北市樂活大學合作,開設的編織班課程的作品。課程中教導身障媽媽們製圖的原理、編織的基本概念,再將成品放置於朝陽名店販售,讓身障者們有自立更生的機會、也能從中獲得成就感。編織班老師黃小蘭說,在這裡教導媽媽們製圖、算針等基本功,也希望引導他們對世界的觀察力,進而發想創意。同時,透過編織班,也希望讓媽媽們能夠穩定下來。

穩定求發展 帶給身障者希望

簡永卿說,朝陽名店的設置,除了提供身障者就業機會外,更希望培訓他們。透過專案經理的陪伴與規劃,讓員工們能夠了解開店的運作模式、從基層做起,一步步穩定後,再培訓他們創業的能力與技巧。簡永卿說:「人在穩定的情況下才會成長、發展。當他們看到有這麼多比我自己不方便的人都可以站起來了,何況是別人?」

此外,商店發展穩定後,簡永卿更希望能發展網路平台,透過網站的架設販售這些二手衣物,發展居家就業,幫助更多身障者。


延伸閱讀

財團法人新北市殘障福利服務協會

朝陽名店|FACEBOOK

台灣留蘭香「愛心到 好運到」新北殘福朝陽名店開幕 身障者圓夢就業展成果



深耕嘉義 阮劇團打造在地劇團

$
0
0

     

【記者曾貴停、黃欣安/嘉義縣報導】「因為在嘉義長大,高中時期我們就發現這裡藝文生態相對不足。」阮劇團團員余品潔想起高中時大家面對資源不足,即使對戲劇充滿熱情,也難有較大的發揮空間。除了高中校際間的展演,少有空間提供給大家共同演出。最後,大家選擇到北部大學追求自己對表演的渴望。雖然離開了家鄉,但這群年輕人仍心繫著嘉義。他們帶著自己的所學,帶著對戲劇的熱情,回到故鄉創辦了阮劇團,希望用自己的力量為嘉義創造更多的表演機會。


阮劇團希望減少觀眾與劇場的距離,讓觀眾能夠親身體驗到戲劇的動人之處,甚至看到最真實的自己。(照片來源:阮劇團提供)

看到家鄉缺乏資源挺身出力

從小在嘉義生長,劇團的成員們都深知自己的家鄉缺乏藝文資源,沒有足夠的表演空間、缺乏充足的教育資源,提供給對戲劇充滿熱忱的人。因此他們利用課餘時間和寒、暑假回到嘉義,藉由擔任高中戲劇社的老師,教導他們怎麼說故事、如何利用肢體表演等。阮劇團副團長盧志杰說,回到嘉義擔任社團老師後,才發現當地確實缺少一個提供表演的空間。而在這塊土地上長大,認為自己有責任,也有義務為嘉義熱愛演出的夥伴,創造一個共同演出的機會。

當時嘉義鮮少現代劇團的演出,因此他們再未成立劇團前,除了在高中戲劇社教學外,更規劃一齣齣戲劇回到嘉義搬演。阮劇團教學組陳盈達說,當時團員間原本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規劃了一兩場戲劇。但一年接著一年,一場接著一場演出後,觀眾也越來越多,這似乎不能再是「玩票性」的活動,團員間有了要將他延續的共識因而成立了阮劇團。政府規劃已久的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同時也在嘉義縣民雄鄉落成,阮劇團便進駐藝術中心,開始在嘉義的深耕計畫。

「製圖器」是二〇一五年草草戲劇節主題,參與演出的青年在接受長達半年的訓練後,透過演出繪製出自己的生命故事。(照片來源:阮劇團)

草草戲劇節讓人人是主角

提供熱愛表演的人演出機會,一直都是阮劇團致力的目標。每年的「草草戲劇節」便是劇團為了對戲劇有興趣的人所規劃的活動。草草戲劇節原先只招募高中生,但阮劇團認為戲劇屬於所有人,因此經過幾屆的擴大試辦,目前已開放給普羅大眾報名。週末時,參與草草戲劇節的民眾會到阮劇團接受指導,進行長達半年的戲劇教學和練習,如最基礎的肢體訓練。余品潔說,雖然報名的人都知道自己會上台,但仍有很多人剛來的時候不太敢說也不敢演。

教學和練習的過程中,參與表演的成人或青年都需要接受最基礎的肢體訓練,但最困難的莫過於克服心中的恐懼。雖然是演自己的故事,但大家都不曾嘗試將自己的故事「演」給別人看,因此訓練的過程對團員,對民眾都充滿挑戰。參加草草戲劇節的民眾都沒有表演基礎,但表演的目的就是將自己想說的故事真誠地說出來。陳盈達說,許多人剛來到劇團練習時仍十分害羞,擔心自己的故事微不足道。但對於阮劇團的成員來說,帶領著他們突破心房,把自己的故事演給大家看,才是草草戲劇節想要創造的舞台。

為了讓更多孩子看到精采的戲劇表演,阮劇團規劃了一齣齣的精緻短劇在偏鄉地區的校園內演出。(照片提供:阮劇團)

用阮的力量演出屬於我們戲劇

「我們的確是嘉義人的劇團,但同時也是嘉義第一個現代戲劇團。」嘉義與台北相較起來,藝文生態相對不足,現代戲劇比較不被大眾接受。因為語言的不同,所屬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也與我們大相逕庭,這些世界名劇作難以和身在台灣的民眾產生共鳴。為了讓民眾願意花時間走進劇院,余品潔說,劇團改編了許多名劇,像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法國喜劇大師莫里哀的⟪妻子學校⟫等。除了將這些名著改用台語演出外,也轉變戲劇的時空背景,讓整齣戲劇可以和民眾的生活經驗結合,讓劇場和民眾不再有距離。

從三年前開始,劇團也透過偏鄉演出計畫,讓資源匱乏的偏鄉學生在學校裡就能欣賞到動人的戲劇,也將處世的大道理隱身戲劇中,藉著平易近人的劇情傳達給小朋友。此外,余品潔更笑說,和小朋友互動對他來說更具挑戰,因為小朋友的反應是如此地真誠,當你的戲劇無法吸引他們時,他們的眼神總會直接告訴你。也有人常問他,紙風車劇團早就在做偏鄉演出計畫,你們為什麼還要做。他總聳聳肩回說,如果一件好事有一千個人,甚至一萬個人做不就更好了嗎?


延伸閱讀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紙風車劇團

阮劇團官方網站



廚餘再利用 有機農業推社造

$
0
0

     

【記者褚信暄、傅小庭/新竹縣報導】軟橋是一個位在新竹縣竹東鎮的農村社區,由於位在山間,因此生態資源相當豐富。然而因為農民噴灑過多農藥及除草劑的緣故,當地的生態逐漸變差,原本棲息在山間的螢火蟲逐漸消失,為了恢復原有的生態樣貌,軟橋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彭松舉推廣有機農法,除了呼籲當地農民不再使用農藥之外,更重要的是使用廚餘當作肥料,以天然的方式種出有機農產品,讓大家能夠吃得安心。




軟橋社區內著名的軟橋商店,外觀也能看到彩繪。

廚餘回收 有機農業發展的契機

軟橋社區在二OOO年就已經推出廚餘回收再利用的活動,然而會將廚餘應用在農業上是從二OO三年開始。彭松舉表示,當年全台只有台北三芝鄉的劉力學有將廚餘回收再利用,並發展農業,因此他與社區農夫一同北上拜訪劉力學,學習有機農法。

聽到軟橋是一個農村社區,並且種植相當多農作物後,劉力學決定南下,親自到社區內勘查,他發現軟橋社區的土壤遠遠優於靠海的三芝鄉,利用廚餘發展農業,效果會更好,因此他教導彭松舉與當地農民廚餘再利用的原理,並告訴他們如何製作廚餘肥料,發展有機農業。

廚餘肥料種植 天然有機農產品

在劉力學的教導下,二OO三年,軟橋社區開始發展以廚餘肥料來種植農作物的農業。鎮公所他們蒐集竹東鎮的廚餘運至軟橋社區,加上種植農作物會產生的雜草,將其堆放在一起之後,以帆布蓋住,發酵三到六個月之後才能使用。

彭松舉說:「當初在推行這個有機種植法時相當困難,許多農民認為這樣會因為蟲蛀而產量減少,因此起初不願意使用這樣的種植法。」然而在他的帶領之下,開始有農民願意嘗試,並發現這樣的種植法雖然無法抵禦蟲蛀,卻可以防止福壽螺的生長。彭松舉表示,農田裡最大的天敵就是福壽螺,因為它們會將農作物的嫩芽當作食物,但藉由將廚餘的水灌溉至農田裡,能有效阻止福壽螺的繁殖,讓作物的幼苗得以順利生長。

除了能防止福壽螺外,更重要的是雖然農作物產量下降二分之一,但因為有機的緣故,產值提升超過三倍,讓農民得以賺取更多收益,因此軟橋社區的農夫便都使用廚餘肥料來種植作物。當地農夫彭寶浤說:「雖然在製作肥料的時候相當費時也費工,但是這樣更能達到垃圾減量的效果,收益也變得比用傳統種植法還多。」

當地農民使用的廚餘肥料。

軟橋社區以廚餘肥料種植的農田。

彩繪農村 推動社造

經過有機種植法後,農民的收益開始增加,年輕人口慢慢回流,願意在農田裡幫忙,然而因為農村位於山間,因此小黑蚊相當多,讓當地居民相當困擾。為了改善社區環境,彭松舉在二OO九年推動將農村牆壁漆成白牆的活動,他表示使用油漆漆牆,就不會有青苔,小黑蚊就喪失繁殖地,因此能夠大大減少當地小黑蚊的數量,使社區環境得到改善。

聽到彭松舉這樣的活動,在台北擔任老師的軟橋女婿吳尊賢提議,不如將社區牆壁以彩繪的方式上漆,也可以讓觀光客欣賞。因此藉由社區提供的免費顏料,他每個周末都會回到社區幫忙彩繪。看到吳尊賢的彩繪行動,社區居民也開始響應,在社區內的牆壁進行彩繪。彭松舉表示,牆上的畫都是由居民齊心協力完成,雖然並不專業,但裡面都是有關農村生活以及客家俚語的內容,讓觀光客可以在參觀這些畫的同時,了解社區的生活方式。

彭松舉說:「來到這個社區,你可能會覺得相當無聊,因為這邊沒有商店或攤販,雖然這是我們的缺點,但也是優點。」軟橋社區除了使用天然的方式種植農作物,也保持社區清幽,避開空氣及噪音汙染,讓來到這邊的觀光客不只能買到以廚餘肥料種植的有機農產品,也能夠體驗恬靜的農村生活。

軟橋社區內的彩繪圍牆。


延伸閱讀

軟橋社區臉書粉絲專業

社區通網站-軟橋社區

軟橋社區發展協會網站



蕃薯里農田 孕育有機種子農夫

$
0
0

     

【記者朱佳盈、李旻珊/新北市報導】在都市叢林打拼四十多年後,高水來回到淡水番薯里,繼承父親的衣缽,用在燈具外銷工廠打拼半輩子的雙手,重新拿起鋤頭翻土、鐮刀除草。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把自己的有機觀念,推廣給社會大眾,讓大家一起愛護生我、育我的土地。




退休後來種菜的高水來,除了吃得更健康之外,自己的身體也明顯地感覺到更健康,期望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作為種子農夫,推廣有機種植的觀念。

高水來 退休來種菜

生於務農世家的高水來,常親自下田幫父親種植蔬菜水果。二十五歲後開始經營燈具外銷工廠,在都市叢林打拼了四十餘年後,因忙於工作,他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健康,常常腰酸背痛。高水來退休後決定,回到淡水美麗的水梯田,重新拾起父親的鋤頭、繼承祖先的土地,在這塊約兩分半大的土地上,種植有機蔬果,照顧家人的健康。

高水來一開始抱著自己種菜自己吃的想法,在水梯田上種種花草、蔬果,想吃什麼就種什麼,休閒之餘也可以省下買菜的費用,更可以與親朋好友分享。種著種著,他開始捉到了種植技巧,想要精益求精的他,更到農民學院上課,吸收更多除雜草、施肥、播種等相關農業知識。回鄉後三年,農地收成越來越豐收,蔬果送給朋友後還是吃不完,他決定將自己種的蔬菜便宜販售給癌症基金會。

蔬菜是要販售給癌症基金會的癌友們吃,就更不可以忽略蔬菜的天然性,正好, 二O一一年的台灣,有機概念漸漸純熟,讓高水來接觸到了「有機」這個概念。

然而,要從慣行農法走向有機這條路並不容易。因為他爸爸曾說過:「務過農的人都不相信,不噴灑農藥、不使用化學肥料可以種出什麼東西。」除了需要重新全盤審視種植方式之外,更需要調整心態。但他想起他國中時,根本沒有所謂的化學農藥,當時也可以把蔬菜種起來。因此,高水來依循著古法,再加上新的有機思潮觀念,作為他種植作物的方式與理念。

堅持有機 肥料、驅蟲液自己做

對高水來而言,什麼是有機?「友善土地、友善環境,讓土地的有機質增加、不使化肥、不讓土壤硬化,適時、適地、適種,一切順乎自然」,這就是他自己對有機下的定義。

他循著有機農法,利用蔗糖、黃豆、糖蜜、果皮、菜渣或是雜草等,多數可以在田間取得的天然材料自製有機肥料,更可以讓土地的養分回收再利用。高水來製作的肥料聞起來有微微的豆香,而不是酸酸的臭味,高水來笑著說這樣的肥料,才是最天然、最不傷害大自然的。

為了克服蟲害,高水來也自製驅蟲液。他利用辣椒、蒜頭、醋以及酒精等味道較辛辣的材料作成混合液,噴灑在農地四周,讓害蟲聞「香」而退。他也利用十分之九的葵花油、十分之一的無患子液進行乳化後製成葵無露,加入噴灑器後撒在作物上,除了可以除介殼蟲之外,對於令人頭痛的蚜蟲、白粉病都有效。高水來說,許多人對於驅蟲液存有迷思,認為驅蟲液是用來殺死害蟲的,但所謂的驅蟲液是拿來做預防,防止害蟲靠近蔬菜,而不是拿來殺蟲的。

高水來細心介紹自己調製的葵無露。

再者,高水來也會以「間植」的方式克服害蟲。他會將蟲子熱愛的奶油白菜和蟲子不喜歡的結球萵苣交叉種植,透過了解生物的習性,以達到驅蟲的效果,也可以達到與環境的共生共榮。

盼當有機種子農夫 傳遞健康理念

環顧農田四周,雖然有多種蔬菜,但數量都不多。高水來笑著說,比起其他農友,他不是有機小農,而是有機「迷你農」。由於土地只有兩分地小、人力也較少,種植不易之虞,就連蔬菜的包裝、販售都得自己來,但他從來不會覺得辛苦,因為對他而言,種植蔬菜本來就不是為了要販售賣錢,而是想要傳達健康的理念給吃菜的人,讓更多人知道要如何友善對待我們生活的土地。

透過新北市的輔導,高水來每周六都會在淡水捷運站舉辦的「新北市農夫市集」,販賣蔬菜,除了做為提供有機農產品的一個展示、銷售平台之外,也緩解了小農們在銷售上的瓶頸,也可以在有機蔬菜販售的過程中,傳達對於土地的友善觀念。

高水來希望可以與更多人分享自己的有機理念,先從影響附近的鄰居開始,進而影響其他農友,建立起一個友善土地、友善環境的網絡,讓我們所生長的環境更加美好好。


延伸閱讀

蕃薯里有機農場網站

新北市農夫市集-蕃薯里有機農場

淡水維基館-蕃薯里有機農場



小鎮裡的純樸書坊 瓦當人文書屋

$
0
0

     

【記者李慧盈、吳佳欣/新竹縣報導】在兩排綠灰色的建築物中,有一以藍色大門為標誌的獨立書店——「瓦當人文書屋」。書店創辦人Hamu與妻子陳晏華實踐從小對書籍和閱讀的熱情,堅持親自挑選每本店內書籍,並以書店作為人文據點,舉辦多元藝文活動,也在店門口設置漂書箱,推廣閱讀,使閱讀種子開始在竹東鎮上發芽成長。


瓦當人文書屋的書籍簡潔整齊地擺放在書櫃上,方便民眾選書與拿書。

在家鄉實現夢想

開書店是許多愛書人的夢想,但是因其收入不穩定、市場較小等不利因素,使得有些人會卻步、躊躇,甚至從沒有想過要去實踐它,不過就在新竹竹東鎮上,有一對夫妻勇敢地實現夢想,在偏遠的小鎮上開了一間獨立書店。


中文系畢業的陳晏華曾在出版社工作過,和同樣喜愛書籍和閱讀的丈夫Hamu一直有著開書店的想法,但是因為風險太大,這個夢想就擱在心中。直到二O一三年夫妻倆去京都旅行時,Hamu在當地的特色書店「惠文社」裡感受到的人文氛圍,讓他又重新燃起做夢的動力,和陳晏華討論好開書店的事宜,就向文化部申請文創圓夢計劃。

「其實一開始我是比較反對的」,陳晏華認為開書店有許多經營方面的問題,無法下定決心去做,但在二OO七年母親逝世後,讓她改變了態度,「有想做的事就要趕快去做,不要等到來不及了才做。」鼓起勇氣,和Hamu一起實現理想。

二O一三年五月計劃通過後,陳晏華和Hamu就著手開店事宜,並決定書店在Hamu成長的故鄉——竹東鎮扎根。陳晏華與Hamu僅將書店環境做簡單整理,混合拼湊從各處旅行和收集的素材,簡單典雅的瓦當人文書屋就於同年九月開幕。

陳晏華和Hamu期許瓦當人文書屋以竹東鎮做為據點推廣閱讀,成為文化交流園地,讓被稱為文化沙漠或科技城的新竹縣,增添文化氣息。而兩夫妻取店名的意涵,也是希望書店能如「瓦當」,這個具歷史特色的古代建築物件一樣,承接知識雨水,保護當地人文故事,讓書香在竹東鎮飄散。


除此之外,他們也希望書店能提供當地居民不一樣的休閒場所,讓民眾在吃喝玩樂的休閒活動外,可以多一種選擇。在瓦當人文書屋網誌上,陳晏華也寫下這麼一段話:「竹東鎮可以沒有手搖飲料店、可以沒有雞排店、可以沒有服飾店,但是不能沒有獨立書店。」

陳晏華和丈夫將書店的核心概念-「瓦當」放置在書店木櫃上的顯眼處。

獨立書店 獨特巧思

瓦當人文書屋以販賣人文史地的新書為主,可細分為小說、詩集、各國文學、哲學、生活風格、攝影和旅行書等種類,而店內每本書籍都是陳晏華親自挑選的,從自己喜歡的人文史地類的書籍再仔細幫書店顧客挑書。「想與鎮上其他書店有所區分」,考慮獨立書店的特質,陳晏華和Hamu自己聯絡出版商和經銷商,在自己的店裡賣自己喜歡或是想支持的書籍,這是兩夫妻的堅持。 

陳晏華特別喜歡獨立發行的書刊,有次在咖啡廳看到觀察台灣農漁業在地生產文化的獨立書刊《風土痣》,其獨特編排和與生活飲食相關的日常主題很是吸引她,於是陳晏華決定將《風土痣》帶回瓦當,推薦給更多人知道。

除了可以在進書和挑書上看到陳晏華的用心外,也可以在書籍分類上看到陳晏華的巧思。以「詩的世界如此靜謐」區分詩集,用「走吧~去日本旅行」分類日本旅遊書籍等,都是陳晏華憑著自己的感覺所下的分類標題,有別於一般書店單純用書種區別書籍,在瓦當人文書屋可以感受到陳晏華和Hamu暖暖的人情味。


曾去過瓦當的新竹市民李宛庭認為書店和都市裡的獨立書店相比,規模雖小,但卻很有「人」味,陳晏華和客人的互動多,更能從陳晏華的身上學到不同的閱讀想像,例如同一本書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去欣賞,豐富自己的思考意境。

明亮優雅的藍色大門和乾淨的落地玻璃為小鎮風光增添新風貌。

面對困難 樂觀面對

書店雖在竹東鎮,但客源卻大多來自竹東以外,當地居民反而比較少,不過有慢慢在增加當中,陳晏華說也許是網路宣傳比較能觸及外地的朋友,而竹東當地民風比較保守,剛開幕時有些居民會一直在外面看,但不敢走進來,現在是居民會因為書店被別人提起過,增加他們的興趣,而主動走進來看看。

「其實剛開幕的前半年幾乎沒什麼人會來」,陳晏華說就連路過的人也不會進來,讓她有過不少挫敗,也會懷疑自己這樣做到底對不對,畢竟店裡有一定的營業成本,丈夫的收入也剛好跟生活開銷打平。但她仔細思考後發現開書店其實有許多附加價值,尤其是看到越來越多人在留言本里的寫下的字句,讓陳晏華覺得很感動,並且鼓勵自己開書店的初衷本來就不是營利,只要慢慢做、慢慢地累積經驗就好。

除了自我打氣以外,陳晏華為了讓更多人認識瓦當,走進瓦當,她和Hamu決定舉辦一些藝文活動,自己想主題和邀請來賓,透過活動把人帶進來。目前瓦當人文書屋已經舉辦過講座、讀書會、音樂會、電影欣賞會和課程,提供多元的內容增加民眾的參與意願。


陳晏華說女歌手萬芳是她最喜歡的偶像,當初要辦講座時就想邀請她來,結果沒想到萬芳一口就答應,讓她非常 驚喜。活動當天邀請萬芳與一位人類學老師對談人類的內在本質,許多慕名而來參加的民眾擠滿了書店,更有從大陸來台灣遊玩的觀光客專程來店裡參與。

店內牆上貼著許多應邀來參加活動的來賓留影和留言。

關心當地 放眼未來

書店門旁擺放著黃色漂書箱,書店和民眾捐的書都會放在裡面,想要看這些書的人可以拿回家看,看完可以再放回來,繼續傳給下一個人。「就是希望大家能多看點書」,陳晏華認為閱讀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很大,想透過這樣的活動推廣閱讀,目前也已進行一年多了。

陳晏華以自己喜歡看書和旅行為例,她說看書和旅行對於人的影響相比,當然旅行會影響比較大,可以多看看外面不一樣的世界,若是沒有辦法去外地旅行時,也可以廣泛地閱讀書籍,多了解別人的故事,使自己的想法不會這麼狹隘,不會做任何事時想到的都只有自己,會多一點包容心。

除了以書店為推廣閱讀的據點外,瓦當人文書屋也相當關心竹東人文故事和議題。二O一四年十月,竹東國中的美術老師彭雅芳帶領美術班學生製作出第一本由學生撰寫、編輯的地方刊物《逐步東行》,發行五百本,免費發放。當初創刊號要出刊時,彭雅芳和同學們曾來店裡採訪瓦當人文書屋,也和陳晏華討論初稿,彭雅芳說因為自己喜歡人文相關的事物,所以當初看到竹東鎮上有這麼特別的書店時,就進來看看而結識瓦當。

今年彭雅芳更打算推出第二期,書店也會幫忙發行和贊助,陳晏華希望能將這份刊物推到全台灣的書店裡,和喜愛這塊土地的兄弟姊妹一起傳布竹東的美好。

近期書店也關注竹東林務局宿舍區的保存活動,陳晏華說林務局有計劃要開發那塊區域,可是還有林務局的遺孀居住在宿舍區裡,加上宿舍區裡有許多寶貴的樹種和未開發的淨土環境,許多民眾認為宿舍區有要被保護下來的必要性,瓦當人文書屋也曾加入保存活動,希望官方能和民眾溝通相關解決方案。


未來,陳晏華希望書店走向社區企業的形式,除了深耕在地,例如推廣閱讀、開發更多課程,也會持續參與老房子和舊文化的保存運動,再來就是回饋社會。今年四月陳晏華和朋友到附近的五峰山,幫助五峰鄉內的弱勢家庭小孩,以講故事和送書的方式陪伴他們,「因為我自己有小孩,也希望所有的下一代生活都可以很美好。」

書店櫃檯上擺放著陳晏華從小收集的卡帶和歌詞本提供民眾觀賞。


延伸閱讀

瓦當人文書屋臉書專頁

瓦當人文書屋-痞客邦

侯季然《書店裡的影像詩》─瓦當人文書屋



返鄉青年留埔里 創造心中的森林

$
0
0

     

【記者張俐禎、廖竹涓/南投縣報導】暑氣逼人的夏日,撐著火傘,拐過熱鬧的市場,走過一段沒有樹蔭的路,映入眼簾就是位於埔里鎮杷城社區的「森林好事多」。雖不在深山僻徑,但依舊涼風徐徐,擺攤小販或席地而坐,專注於手作,或熱情招呼,吸引過往民眾;草地上,大溪地女郎搖擺身軀,舞出韻律,吸引許多人駐足圍觀,一月一次的森林好事多染上了南太平洋風情。




Te Natira'a 南島大溪藝術工作室人員到森林好事多表演。

返鄉青年 創造埔里在地生活

「森林好事多」位於埔里鎮杷城社區的中興大學實驗林,是鬧中取靜,又有點綠意的地方,不僅接近生活,還具有埔里聯絡站歷史建築與老樹林,不過因為閒置多年,經常有遊民出沒,垃圾也被隨意棄置。

埔里返鄉青年蕭瑾沂認為這片土地應該要被善加利用,因此,她透過舉辦老屋活化論壇,邀請埔里鎮上的前輩和長輩、埔里的年輕人、藝術家、暨南大學的師生,以及外地有相關經驗的人士,希望藉由不同領域和年齡層的對話,共同思考可以為這片土地做什麼改變。

瑾沂花了許多的時間與埔里鎮公所、文化局,以及中興大學溝通協調與聯繫,才成功的爭取到了這片土地的使用權。為了能結合埔里的在地資源,並吸引民眾參加,他們將活動主題訂為「音樂」,邀請街頭藝人表演,此外,他們也邀請了埔里基金會義賣商品,以及設計社區小朋友的童軍遊戲。

第一次的活動就出乎意料的吸引了許多人參加,之後更有許多的民眾詢問瑾沂下一次舉辦活動的時間。瑾沂因為認識了同樣對這片土地擁有想法的埔里返鄉青年張幸芳與陳立儒,在共同討論後,他們決定一起創辦「森林好事多」。

森林好事多 吸引人群駐足停留

不似清境農場與日月潭的風光,埔里就像一個中繼站,許多人來來去去,即使在埔里成長,許多人對於埔里的印象還是不夠深刻。因此他們想藉由在「森林好事多」舉辦不同的活動,或者各種有趣的市集,吸引人群駐足停留,讓大家知道埔里還有另一種生活,而且可以創造許多可能性。

陳幸芳說,創辦森林好事多的目的很簡單,是「希望自己的家鄉能有一個大家想去,並且會定期舉辦一些我們感興趣的活動的地方。」

瑾沂目前因為專心經營埔里的在地背包客棧,所以森林好事多由張幸芳與陳立儒,以及後來加進來的成員曾則翰、蔡佩芸共同經營。

蔡佩芸、曾則翰、陳立儒、張幸芳(從左到右)為 森林好事多組織成員。

崩潰的桌椅 一度想放棄

陳幸芳回憶起二O一三年森林好事多第一次舉辦市集,一路走來其實並不容易。她表示,光是在社區到處借桌椅供攤友使用就讓人想放棄,桌椅又可能會損壞,資金與人力都吃緊的情況下,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不過,因為陳幸芳曾烙下狠話:「辦了就不能停。」所以即使森林好事多在中間一度改為季辦,也繼續維持下去。在改為季辦期間,讓他們有較多的時間停下來思考森林好事多的問題。

與其他市集比較,陳幸芳說,他們發現很多攤友的擺攤設備都很齊全,因此,除了不再提供桌椅外,他們也決定將攤位從一百元調整為三百元來維持表演活動的品質。陳幸芳認為因為桌椅這件事情太過吃力,讓他們沒有更多餘力去做能襯托埔里的活動,甚至是可以回饋地方的事情。

文創市集 令人流連忘返的純樸

香草的清新與烤餅的香氣在森林裡飄散,「香草大叔與男孩」從森林好事多第一次開張以來,幾乎每一次都來擺攤。老闆郭昱宏舉自己到台中誠品擺攤的經驗,他認為台中的擺攤活動較為頻繁,人潮也比較多;相較於森林好事多,則有一種純樸的在地性。

陳幸芳表示,有些人只是在家裡做些小東西,但看到市集上有人在賣,也會心癢癢想要賣,於是他們就會將私藏的東西拿出來與大家的分享,透過市集與市集交流,可以讓民眾更親近。

「香草大叔與男孩」的老闆郭昱宏正在製作香草烤餅。

宛如小型策展 森林好事多可以有更多想像

雖然森林好事多從開辦以來,都以文創市集為主軸,但陳幸芳說,森林好事多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任何好玩的事情都可以做。」她說,埔里有許多的年輕藝術家,可以舉辦相關的展覽;他們將來也考慮使用埔里小農的農作物,煮一頓埔里的在地滋味,以食物深耕在地,任何事物都可能在森林好事多發生。

郭昱宏的母親黃淑薰,每次兒子擺攤,她也會一起來逛市集。他說,埔里是相對比較封閉的地方,森林好事多就像人際關係的交流站,因為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外面的世界,並且願意留在埔里。


延伸閱讀

森林好事多粉絲專業

中興實驗林

手創DIY-Pinkoi

埔里鎮杷城社區發展協會




惡視力女孩李凱琳 摔出帕運銀牌

$
0
0

     

【記者李依純、賴琬臻/桃園市報導】李凱琳從小患有家族性遺傳的視神經萎縮症,雙眼視力嚴重退化到零點零三,在她的眼裡,世界一片模糊。但出生於柔道世家的她,在同樣身為視障的父親和叔叔的影響下,小學二年級開始練習柔道,儘管她眼中的對手是一團迷濛的影子,她仍努力以身體的靈敏度進行正確判斷,更在二O一二年倫敦帕運柔道賽中奪下亞軍,她說:「儘管視力會一再退化,但我相信只要用心,還是能看得更高、更遠。」




克服眼疾 苦練柔道

來自柔道名門的李凱琳,她的祖父李文漢、父親李青忠及叔叔李青政都是柔道選手,而李青政更是台灣第一位在殘障奧運賽中摘冠的國手。在這樣的環境下,李凱琳與哥哥李吳凱從小耳濡目染,跟著父親學習柔道,然而,遺傳柔道天分的同時,也無可避免地遺傳到了家族的先天性弱視基因。

李凱琳與李吳凱從小視神經萎縮,視力只有十公分的微光距離,儘管日常生活上有少許不便,但他們仍舊在父親及叔叔的教導,勤練柔道,李凱琳說:「小時候練習都很開心,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飯、練習跟上課。」

但在李凱琳就讀國小時,當時的社會中體育風氣較不盛行,學校的老師或同學總有著「練體育的都是壞學生」的傳統思想,再加上李凱琳本身的特殊狀況,讓她想打破這樣的刻板印象,不被人看不起,因此更堅定自己的目標,努力練習柔道。由於視力關係,她無法確實辨識對手的動作,李凱琳努力靠著身體的靈敏度來與「一團模糊」的對手周旋,最後也在國小六年級時拿下全國賽一般組冠軍,打敗「明眼人」。

李凱琳與隊友練習。

手足情深 進軍國際

上了國中以後,李凱琳開始進行更深入的體能訓練,及更精準的柔道訓練,增強體能之餘,也讓自己的柔道技術更加純熟。在她國中三年級時,更在一群視力正常的選手中,摘下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柔道賽冠軍。自此以後,李凱琳開始參加視障柔道比賽,更在哥哥的陪同下,首度赴美參加國際賽程。

兄妹倆除了在柔道場上切磋練習、互相鼓勵外,兩人在生活中也總是相互扶持,李吳凱說:「我們兩個的狀況不太一樣,我的視力退化比她嚴重,所以她到國外的時候都會幫我看東西,吃飯的時候幫我夾菜,或是坐飛機的時候幫我看機位。」而李凱琳的左耳聽力有障礙,接受訊息較慢,李吳凱就會在她錯誤理解訊息時,告訴她正確的資訊。

柔道隊練習時,李凱琳奮力將隊友摔在地上。


不怕視障 只怕受傷

國中畢業以後,李凱琳開始一個人獨自在外住宿求學,當時除了要面對固定的柔道訓練外,還有繁重的高中課業,這讓初嚐獨立滋味的李凱琳感到十分害怕。在這個過程中,柔道對於李凱琳而言,雖然是一條辛苦的練習路程外,但卻讓她在感到孤單寂寞時,有個合適的管道來宣洩負面情緒。

然而,儘管李凱琳頗具柔道天賦,仍難逃挫折及低潮的來襲,在她高三畢業升到大學時,體會到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她說:「以前練習都很順利,可以毫無顧忌地去打、去摔,但現在一旦受傷就會害怕去做某些動作,或擔心做某些動作會不會造成傷害。」

李凱琳這樣的心態改變,源於高三畢業時,在一次和視力正常的選手對賽中,被對方摔倒在地上,當時的她連自己有沒有受傷都不知道,更不了解何謂運動傷害,她只感覺到自己的右腳膝蓋軟腳,直到向醫生求診後,才發現事態嚴重,進行膝蓋重建手術。李凱琳也從那次的經驗中發現,原來受傷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她說:「在練柔道時,令我最害怕的不是視力,而是受傷。」

李凱琳於二O一二年帕拉林匹克運動會中奪下銀牌。(照片由李凱琳提供)

模糊世界 清晰目標

二O一二年倫敦帕運前夕,距離李凱琳進行重建手術只過了一年,傷後的復健,導致她無法將所有的動作做到位、做到滿分,再加上家人、教練對她的高度期許,讓她倍感壓力。此時,她認識了許多不同領域的防護員,其中一位學姐告訴她:「不是只有直線才能到達目的,其實方法有很多,只是看你願不願意嘗試。」因此,李凱琳逐漸走出受傷的陰影,回到場上繼續練習。

儘管心情比以前還要緊張,手感比以前生澀,李凱琳仍然努力調適自己的身心狀態,期許自己做到最好。國立體育大學柔道教練吳嘉倫便說:「認識凱琳很多年了,她有時候會對於學習新事物感到害怕而不敢嘗試,但對於柔道卻有一份無可救藥的堅持,可以看出她真的很喜歡這項運動。」

最後,首次參加帕運的李凱琳順利奪下亞軍,對此,她卻感到又感動又可惜,「可惜的是,我覺得我不會輸她,因為我在前兩次的國際賽事中都贏她。但感動的是,從開刀到復健的過程中,我學到很多,心也更堅強。」

對於未來,李凱琳希望能夠繼續在國立體育大學中學習到更多專業的技術和領域知識,透過科學化的訓練課表,讓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好。面對越來越模糊的世界,李凱琳沒有任何的恐懼,她說:「其實我覺得順其自然就好,看不到也沒關係,只要把握當下,活得開心就好了。」


延伸閱讀

視障女生 憑感覺「打」出金牌

苦練克服眼疾 李凱琳帕運摘銀

李凱琳 2度榮獲總統教育獎



有機栽培生態教育 白石森活休閒農場

$
0
0

     

【記者王靖芃、葉星妤/台北市報導】走進座落於內湖山區的白石湖社區,蓊鬱的樹木將來訪的旅客引入山林,遠離都市的喧囂。「有機栽培不容易,但是為了自己好,為了大家好」劉昭賢說。黃明瑩和先生劉昭賢在內湖的山上種起有機蔬果,將新鮮加進料理,創立了白石森活休閒農場。集合休閒、教育、生產、體驗,劉昭賢夫婦除了經營 自己有機農場外,更營造社區 能成為有機休閒農業區,讓更多遊客到這裡感受有機生活。




黃明瑩為四季豆除去雜草。

有機耕作 吃到「蔬果的原味」

長期擔任慈濟志工的黃明瑩夫婦十年前跟著慈濟服務到加拿大,在溫哥華的卑斯大學認養農地開始體驗到有機耕作,這樣的經驗讓黃明瑩開始有了種植有機蔬果的想法。黃明瑩說,我在加拿大吃到的有機蔬菜好甜好甘,沒有化肥,又健康又好吃 黃明瑩說。為了讓台灣人也能吃到「蔬果的原味」,黃明瑩和先生回到當年在內湖買的土地,開始學習有機栽培。

不加化肥的作物瘦瘦小小,長出來的蕃薯大小一個拳頭都不到,菜葉也被啃食得坑坑洞洞。心疼之餘,黃明瑩和先生也不斷學習,請來了專業的農會老師,改善土讓,找到適合每樣作物的營養。農會老師張盛玄說, 「有機肥料的肥效少,要找對作物需要的元素,也要配合季節調整營養」。劉昭賢說,冬天土壤排水不容易,水就澆的少 ; 夏天水蒸發了,肥料濃度就要調淡。

小黃瓜和四季豆的藤蔓伸長觸鬚攀上了竹籬,翠綠色的茼蒿旁種了大片的紫蘇葉。溫室裡紅通通的番茄和嫩紅的草莓散發誘人的香氣。黃明瑩拿起鐮刀割除雜草,口渴了就摘幾顆蕃茄消暑。她說,「對我來說整理農地是興趣,是我的快樂。」硬朗的身子和勻稱的身材,完全看不出黃明瑩已經是阿嬤。

在溫室種植有機番茄。

現採現煮 生態教育

有機蔬果採收後,由黃明瑩的兒子負責烹調新鮮健康的美味。大量的蔬菜和酸甜的小番茄現採現煮,清淡的西式料理讓客人吃的沒有負擔。簡單精緻的菜色,真的能吃得到每樣蔬果的原始滋味。

除了提供美味的有機餐,白石森活休閒農場園區內有生態豐富的森林步道、美麗的蓮花池。園區還有開辦校外教學生態之旅,讓孩子們在農場栽種自己的香草盆栽,親手製作古早味鼠麴糕。同時還開放體驗農場實作,從除草、整地、播種、澆灌、施肥、病蟲害防治 ,到採收,讓民眾深刻體驗植物生命成長的過程及認識有機蔬菜種植 ,理念與實踐互相結合。

社區營造 有機農業村

黃明瑩成立白石湖社區發展協會推廣有機農業,找銷售通路,從原本只有三戶有機農戶,增至十九戶,活絡商機。「一切都是緣份啦!」黃明瑩和社區居民一同將社區打造成有機農業村,定期舉辦淨山清鄉活動,關心社區耆老,出錢出力出一顆心,讓白石湖社區獲選2012年「LivCom國際最適宜居住社區獎」銅牌獎。LivCom是宣導環境管理和宜居社區建設的地方社區國際競賽,是聯合國環境計畫認可的競賽。

劉昭賢夫婦不僅自掃門前雪,更為身邊的人造福,「希望年輕人能一起來做有機農業」。他們 劉昭賢夫婦希望把有機農業持續推廣出去,讓更多人吃得健康 也吃得快樂。


延伸閱讀

白石湖社區

白石森活休閒農場

The International Awards for Liveable Communities



新生命資訊服務 開拓脊傷者的路

$
0
0

     

【記者鍾佾錚、陳俊元/台北市報導】因天性脊髓長瘤而終身必須坐輪椅的的蘇駿,臉上總是掛著笑容,前年離開家鄉台中,隻身到台北工作,目前已在「新生命服務公司」工作一年多。熱愛籃球的他,曾於二OO六年被選為國手代表中華隊參加仁川亞運。他說,過去的工作並不允許他請假去比賽,但是新生命不僅讓他請假,而且請得還是「公假」。現在的他,平日不僅能夠學習不同資訊軟體的應用,將技能運用在工作之中,假日還可以打他最喜歡的籃球。




脊髓損傷的傷友們平時都在位於捷運大安站的新生命資訊服務公司辦公室工作,與其他辦公室不同的是,「椅子並不是必需品」。

以潛能發展中心為根

台灣地區目前脊髓損傷人數超過兩萬三千人,傷友的年齡層則主要集中在二十歲至五十歲之間。造成外傷性脊髓損傷的原因多半屬工安意外,且平均受傷年齡僅有二十七歲。脊髓損傷者除了要面對心靈的打擊,還需要克服教育與就業的種種困難,龐大的醫療費用和生活支出更是不堪負荷。

新生命資訊服務公司的前身「脊髓潛能發展中心」成立於一九九五年,其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宣導如何預防脊髓損傷,及協助脊髓損傷患者自立、自強, 以預防家庭悲劇的發生。不僅適時地提供脊傷者生活自理、社會適應等協助,更給予就業、職業重建訓練的輔導。

所謂「脊髓損傷」是指急性外傷性傷害到脊髓和神經,導致傷者在運動、大小便,甚至是感覺功能失常。造成脊髓損傷的原因,通常是巨大的外力,如車禍、墜落等,使脊柱移位或骨折;有些則是因為腫瘤和脊血管等因素導致傷者癱瘓。

新生命資訊服務公司顧問劉露霞表示,為了延續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之使命,便於二OO八年成立新生命資訊服務公司,期許能以社會企業的概念發展,運用經過IT資訊技能訓練的脊傷人力提供技術服務。協助脊傷者參與社會生產工作,激發脊傷者的工作潛能與生命價值,使脊傷者能夠自我成長。

提供資訊服務 訓練多元技能

新生命資訊服務公司結合非營利組織的精神與營利的手段,將非營利組織的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企業化,建立「非為營利的營利組織」,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目前公司對外服務項目包含電子書設計製作、線上客服、影片剪輯、出版編輯及網站建置等。傷友們從無到有,透過ㄧ次次的專案與計畫中,學習美工、圖像處理軟體與影像剪接軟體。

「寶貝的作品影集」就是新生命與幼稚園合作的專案。起初同樣對軟體工具陌生的傷友們,經過摸索與練習,將小朋友的作品與生活照片經過剪接與後製,細膩地呈現了親子間專屬的成長紀錄。新生命資訊服務公司董事長黃河明也時常到辦公室關心傷友們的工作狀況,更將其父母親的百齡紀念書交由新生命團隊整理、編排與設計。

在新生命舉辦的公益音樂會中擔任接待和座位規劃的蘇駿說,除了提升了自己在文書軟體上的技能外,更讓自己的應對能力大大地進步了。「過程中也會遇到困難,但是他們(上司)都很幫我們的忙。」

劉露霞說,來到這裡工作的脊傷者大部分都非資訊相關科系,「高難度的技術是可以重新學習的,但是學習態度卻無法強迫。」她笑著說:「只要你有心,我們就願意教。」為了手上的案子前幾天才加班的蘇駿說:「對我來說,能遇見不同的人就是一種挑戰。」每一次的計畫、案子都是不同的學習,更讓自己的應對能力透過一次次經驗的吸取大大地提升。

由新生命資訊服務公司協助整理、設計所出版的《種德傳芳》,使得黃河明父母親的人生故事得以流傳。

友善企業聯盟 推動企業晉用

縱使內部不斷提出新計畫,想和外面的公司競爭,卻同時要考慮到脊傷者的技能訓練程度。公司仍然需要運作經費,但是工作機會卻非隨處可得。近年,新生命資訊服務公司開始與企業合作,針對未足額雇用身障之企業的特性及需求量身訂製,以新生命資訊代聘代管晉用方案。

如此一來,不僅幫助脊傷者增加工作機會,同時有助於企業善盡社會責任,更使得新生命公司能夠獲得利潤,創造「三方其美」的狀態。劉露霞表示,二O一五年二月新生命開始和政府合作,為了這項合作案件,更於潛能發展中心開設3D列印課程,以加強脊傷者的技能。「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一年內將公司人數提升到一百人。」


延伸閱讀

新生命資訊服務公司官方網站

新生命社會企業臉書粉絲專頁

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官方網站



藺草文化 編織山腳社區的故事

$
0
0

      

【記者傅小庭、褚信暄/苗栗縣報導】藺草編織,是苗栗縣苑裡鎮山腳社區的地方特色產業。從一百多年前流傳到現在,在農業社會時代相當興盛,直到工業興起後,便逐漸沒落。但從一九九三年開始,山腳社區發展協會開始推廣他們的傳統產業,透過成立台灣藺草協會,到國中、小開設研習班,舉辦藺草節與愛藺工藝獎等方式,把藺草的編織文化傳承下去。




山腳社區理事長黃增楨向民眾介紹藺草。

社區藺草編織 從興盛到衰落

藺草的主要生長環境,分布在苑裡溪和大安溪之間河流下游的沼澤地,過去原住民會用藺草編織平面的坐墊等,作為日常用品;後來漢人來台開墾,便向原住民學習這個技術,逐漸把藺草編織從平面帶到立體概念,之後慢慢衍生出許多不同作品,並帶起藺草編織成為社區產業。

山腳社區理事長黃增楨回憶,在一九五O年的農業社會時代,家中的女性長輩在完成農業工作及家事之後都在做藺草編織,這幾乎是他們生活與生產的中心;到了一九七O年代,當時為了外銷而成立的「帽蓆生產合作社」,在外銷一段時間之後,因為機構不健全而中斷,主要原因是工業興起,家中的婦女都到工廠工作,所以藺草編織產業逐漸沒落。

藺草的編織與種植

要開始編織之前,需要經過三道手續:析草、槌草、揉草。析草是把原本正三角形的藺草依作品所需的粗細,分成二或三等份,接著進行槌草,把藺草捆成一團、槌軟,才比較好編織,最後要揉草,因為槌過之後的藺草,其白色纖維會暴露在外面,要透過揉草把纖維捲在裡面,作品才會好看。

黃增楨說,一般作品編織法分為「一壓一」與「一壓二」兩種,底下一根、上面一根就是「一壓一」,底下一根、上面兩根就是「一壓二」。社區編織工蔡月鳳從小就學藺草編織,她說「一壓一」是最基礎的編織,但「一壓二」才是最紮實的作法,「但不管是哪一種方式,起頭都是最難、也要編最久的,因為如果一開始編歪,後面做出來的作品就會不好看。」

做編織用途的藺草一年也分為三期,品質各不相同。李南周在社區裡負責種植藺草,他表示,其實藺草種植的方式與水稻很像,可以放很多水,等乾了再放水,一年也有三穫,只要等花朵變成褐色後,即可收割。第一期可長達一八O公分,是最長的,但是草質也最脆;第二期韌度強,是三期裡品質最好的;第三期雖然比第二期韌度更強,但是因為比較細且矮,所以一般只能用來綁東西,主要拿來編織的藺草還是以第一期跟第二期為佳。

種植藺草的水田。(圖為藺草第一期)

傳承編織技術 創新增加多元性

在一九九三年山腳社區發展協會成立之後,社區居民逐漸意識到,如果不把藺草編織技術傳承下去,未來二、三十年,原本會編織的人都將逐漸凋零,這項百年文化產業可能會就此中斷,所以他們藉著成立發展協會的機會,希望達到傳承、創新等目標,著手推廣這項技術。

社區開辦許多藺草編織的研習班,也與國中、小甚至是幼稚園開設相關課程,提供材料與師資,教學生做基本的兩股編、三股編或是簡單的項鍊編織,從小培養學生的興趣,如果她們想更進一步學習,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到協會學習。黃增楨說:「只有從基層做起,這個產業才有傳承的機會。」

在創新方面,社區與台南藝術大學合作,邀請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的助理教授陸佳暉開設計課程,讓社區裡的編織工有設計的概念,可以因應各種需求,做出更多不同的作品。陸佳暉也幫社區寫了一本「編藺人」, 在書裡記錄藺草編織的手法,讓一般民眾可以透過這本書自己學藺草編織。

由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的助理教授陸佳暉所編寫的書。

專業機構推動 提升大眾認識

不過身兼台灣藺草協會理事的黃增楨說,因為藺草編織是屬於比較專業的東西,如果僅憑社區的資源,人才、設備與教育訓練都比較不夠專業,所以一些有志之士便一起成立台灣藺草協會,與社區發展協會共同推動,才能有現在的成果。

台灣藺草協會除了主動不定時到各處辦展覽,從一九九六年開始舉辦「愛藺工藝獎」,在每一年選出特色作品,主要分為傳統、創新以及不同材質與藺草結合三部分。傳統作品以草帽、草蓆、以及包包為主;創新組不限任何形式,例如裝飾品或燈罩等;不同材質則包括布料或是竹子,將它們融合在藺草作品中。每年也會依據研習班的主題不同而調整,選出每年的代表作,集合成冊,出版名為「愛藺」的專輯。每年也會在山腳國小舉辦「藺草節」,舉辦文化講堂,並且展出「愛藺工藝獎」的獲獎作品,以及一些特殊編織作品。

山腳社區發展協會與台灣藺草協會致力於推廣與傳承藺草編織,黃增楨說:「把藺草編織的成果,展覽給社會大眾,讓社會各界慢慢瞭解這項產業,來參觀的人變多,藺草文化才能被更多人知道。」

在山腳國小所展覽的愛藺工藝獎的作品。


延伸閱讀

苗栗縣苑裡鎮山腳社區發展協會

苗栗縣苑裡鎮山腳社區發展協會Facebook

社區通-苗栗縣苑裡鎮山腳社區



泰雅夫婦種有機 山羌也來農場光顧

$
0
0

     

【記者戴恩加、黃彥齊/新北市報導】不少人去過烏來,卻鮮少有人知道烏來有一群小農,近年來紛紛開始經營「綠色保育」農場,在種植無毒作物的同時,也維護動物的棲地。兩年前,烏來信賢部落的泰雅族林惠妹和先生李仁明,便加入綠色保育的行列,開創協記農場。自幼家產椴木菇的林惠妹,不僅傳承經驗種植第二代香菇、與先生開創有機農場,同時也維護農場附近的棲地,吸引保育類動物山羌前來農場覓食。


協記農場女主人林惠妹種植有機蔬菜,維護山區水源和土壤的品質。

轉作有機 友善環境

位在翡翠水庫上游、佔地將近一甲的協記農場,種有桂竹筍、高麗菜、萵苣、櫻桃蘿蔔、豌豆、南瓜、苦瓜和番茄等有機蔬果。兩年前,林惠妹參與台灣原味創辦人吳美貌開設的有機農業課程,和先生轉作有機,以不噴灑殺蟲劑和農藥的種植方式,開創協記農場。「很多人吃灑農藥的作物,後來得了癌症,改種有機就是要減少農藥對人體的傷害。」林惠妹認為,由於農場位在翡翠水庫上游,夫妻倆對於水質和土壤的維護,負擔重要的責任。

輔導農民轉作有機的台灣原味部落輔導專員劉家雯說:「烏來一帶的原住民,早期逐水而居,老一輩的種植方式會影響人民的用水。」為了保持清澈水質,讓山下人民取用乾淨水源,「希望山區原住民在經濟許可的環境下,能種植有機作物,友善環境和人體。」

兩年前,協記農場除了向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申請到有機認證,也因為栽種友善環境及動物的作物,另外得到基金會頒贈維護保育類動物棲地的綠色保育標章。「每天傍晚,山羌會來到農場裡走動。」為了維護部落山區保育類動物山羌,林惠妹和先生在農場種植山羌喜歡的作物牛奶脯,她說:「真正的綠保作物是能讓動物直接走進大自然、吃我們種的作物。」

林惠妹的先生李仁明以簡易的機械原理,運送栽種椴木菇所需的木材至樹林間。

以父之名 傳承家業

「協記農場的名稱是爸爸以前在日治時期用的日本名字的諧音。」林惠妹說,兩年半前,父親曾參與有機農業課程,當時為了預備開設農場、申請綠保標章,便替農場命名。由於父親年紀老邁且不識字,半年後,林惠妹和先生接替父親參與農業課程,並開設農場。

「我們家以前就有在種椴木菇,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種植。」回想起小時候家裡務農的經驗,林惠妹說:「以前國中很辛苦,別的同學下課都出去玩,我還在家裡種香菇。」如今接手家業務農的她,笑著說道:「不這樣辛苦,怎麼會有錢賺?」

身為家族中種植椴木菇的二代,農場創立後,林惠妹和先生不僅利用農場大片樹林的優勢,繼續栽培椴木菇,也一改過往家裡施用化肥的慣行農法,學種多樣有機作物。「經營農場以來,印象最深刻是發現農場有大量馬告可以製成汁販售。」林惠妹說,在農場多樣作物中,馬告不僅因為價值珍貴,更因為生長方式天然,受到許多客人的喜愛。

協記農場周圍環境清幽、群樹環繞,充滿著大自然的芬芳。

邊種邊唱 享受自然

「我先生以前是蓋房子的,務農以後,種田的生活不用被別人管,自由自在地很快樂。」林惠妹說,種植有機最大的收穫在於,享用天然食材的同時,還能享受在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氛圍中。當她和先生在農場工作,經常邊放音樂、邊種菜,因為「放音樂比較有心情種菜」當自己聽到音樂時,便會一同跟著旋律哼唱。

曾經,有朋友問道:「怎麼每次去找你們,你們都不在家?」林惠妹當時笑著回應:「我們現在種有機非常忙哦!你們要找我們,要到山的另一邊找。」為了確保假日送往市集販售的作物具備良好品質,林惠妹和先生平日在種植蔬果時,絲毫不敢鬆懈。

協記農場內所種植的鼠麴草,是傳統食品草仔粿的原料。

市集販售 推廣有機

位在新北市新店捷運站附近的農夫市集,是每周日林惠妹和先生例行前往販售作物的地點。「我們載著自己種的有機蔬果,來這裡擺攤,到現在已經賣了兩年。」林惠妹說,除了將作物送往農夫市集販售,農場栽培的香菇,也會固定賣到烏來在地的餐廳,包括富米有餐廳、烏來香餐廳、泰雅美食餐廳、翠山餐廳和秀山餐廳等。

除了農夫市集,自去年十二月開始,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附近的田裡有腳印市集,也成為林惠妹和先生每周六擺攤販售的地點。「在市集上可以接觸到不同人,不同族群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我們要了解客人的心態。」林惠妹在販售作物時發現,「年輕客人看到菜上面有蟲就不敢吃,老客人看到蟲就知道這是有機」面對不同世代的價值觀,林惠妹希望透過販售作物,將有機和健康的概念推廣出去,讓更多人認同、理解。

林惠妹經常在農場內跑上跑下,確保栽種的每樣作物,擁有良好的生長品質。

堅持不懈 展望未來

事實上,協記農場開創兩年以來,經營支出大於收入,林惠妹說:「家裡還有兩個小孩的生活費及學費要負擔。」她並說:「有機認證的取得需要經過很多流程,甚至還要付錢請人來驗證,這對原住民來說負擔滿大的。」然而,儘管經濟上負擔沉重,林惠妹的先生李仁明仍說:「既然做了兩年多,就不要放棄。」秉持著堅持下去的態度,李仁明認為,這是一種對家庭、對自己負責的表現,也希望藉此帶給所有消費者安心的生活。

過去曾是大片竹子園的九七四O坪土地,如今已是種滿樹林、蔬果、甚至引來山羌出沒的協記農場。面對未來,林惠妹計畫「將現階段栽培椴木菇的規模擴大,邊種邊存錢。」倘若將來經濟上許可,希望能把農場改建為有餐廳、野炊區或民宿的農莊,吸引更多人來此種菜、拔菜和煮菜,體驗大自然生活。


延伸閱讀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