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黎明庇護工場 培養身障者自立

$
0
0
【記者楊雅筑、吳斯穎/花蓮縣報導】智能障礙的張燕玲,今年四十八歲,於二OO九年經由介紹而進入庇護場工作,原本對於情緒控管較差的她,人際關係不好,進入庇護場接受日常生活規範的訓練以及西點老師專業技術的指導後,目前已經能夠獨立製作西點。與從前相較之下也更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與庇護場內的其他同工也能夠非常自然的互動,甚至非常有禮貌,能夠主動向外人打招呼並與他人正常互動。

      


手心不是向上 而是向下指導

黎明庇護工場的成立,起初在一九八五年由黎明教養院的傳教士收養了一群身障的孩子,而後指導並給予技術,希望能夠讓身障的孩子走出去、接觸社會,給予他們支持、成就感與夢想,培育他們將來能夠進入職場中生活。黎明身心障礙者庇護工場透過營運讓有領取身心障礙手冊的身心障礙者重建環境、心理、社會功能,藉由培育教導,讓他們擁有自立的能力,在各領域中找到不同的就業機會。

「我們稱他們為同工,同樣一起工作的夥伴」庇護工場經理連美澤說。庇護工場的就業服務員以及老師不把身心障礙者當學生看,也不把他當成另外一類的人,與我們一般人相同。就服員平時給予同工支持、技術上的指導,除了專業技術的學習外,也安排同工們上多樣化的通識課程,包含基礎的生活訓練以及食品衛生安全宣導。連經理也表示,庇護工場也有許多在指導後成功到社會工作的案例,這些都是他們自己花心血、流汗去賺來的一分一毫,是非常美的一件事。

庇護工場員工正在製作牛軋餅。

一步步輔導 造就品質

庇護工場在一開始教導同工時,比較會碰到身障者不願意接受訓練以及固執於自己心裡的想法,總是照著自己的想法行動,但在就服員不斷提醒、為同工心裡輔導之後,隨著時間的累積,同工們也逐漸步上軌道,漸漸地能夠獨立製作。除了製作西點外,也包含包裝、摺紙等不同工作職位,連經理表示,將不同的同工放在不同位置,讓他們能夠在自己有興趣、有能力的職位當中快樂的工作,培養自己的個人工作能力。

庇護工場內所販賣的產品相當多樣化,於一O一年、一O二年皆獲得國家品質獎,產品的內容備受外界肯定,除了有牛軋餅、蜂蜜酥條外,庇護工場更有客製化的服務,除了在重要節日推出外型特別精緻的禮盒。「分不出來是同工做的,還是老師做的」,許多民眾皆如此反應,連經理表示同工們在教育訓練之下,了解完整製作的SOP流程,各個位置都有不同的同工負責,藉由這些程序確保了產品的品質,也讓同工們發揮各自的專長,在指導過後藉由自己的力量製作生產。

經理連美澤希望能發揚手心向下的精神。

融入社會 逐漸進步

就服員鄭佩欣說,一開始智能障礙的張燕玲到庇護工場工作時,情緒比較不穩定,由於先前她曾經做過送貨員的工作,認為自己於職場上的經驗豐富,因此會主導庇護工場內員工的工作,主導性比較強,造成與同儕之間的相處不融洽,而在就服員循序漸進的對張燕玲進行心理諮商以及講解主導性會造成他人心裡何種影響後,現在的她與同儕的關係相處相當融洽,成為庇護場內的開心果。「在庇護工場內工作,每天都很快樂。」張燕玲高興地說。鄭佩欣也表示,教導身心障礙者需要非常大的包容以及耐心,平常需要輔導各個同工的心理狀況,並做紀錄,尋找請緒不穩的原因並給予不同的方式解決。

此外,同工們也透過在外販售西點,學習如何與客人應對、融入人群,並走入社會。張燕玲說老師總是這樣提醒她「對著客人要有笑容與禮貌,不能擺臭臉給別人看。」,一開始她在外販售時非常害怕,都躲在老師身後,但後來在老師的指導之下便能夠正常的與客人應對,微笑地告知客人產品的價錢,甚至連介紹產品,都已經難不倒她了。藉由庇護工場的這些指導,張燕玲對人也開始不害怕也不陌生,從進入庇護工場到現在,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

連美澤經理說,庇護工場就是給予同工們在進入社會的職場前一個銜接的橋樑,預備他們的技能,像是張燕玲這樣的同工就是不斷的在進步,庇護工場就是希望給予他們一項技術並讓他們擁有成就感,有尊嚴的生活於社會之中。對於未來的目標,期許庇護工場將來能夠擁有自己的一間工場,讓同工有一個自己的發展空間。

員工張燕玲熱愛自己的工作。


延伸閱讀

黎明庇護工場

花蓮牛軋餅﹝糖﹞專業生產庇護工場

身心障礙者服務資訊網

黎明教養院




快樂一煮 原民媽媽煮出心滋味

$
0
0
【記者王心穎、顧濟韋/台北市報導】午餐時間剛過,原住民媽媽們 剛送完便當,帶著愉悅的心情 ,回到快樂一煮 。隱身在台北市萬華區的娜魯灣商場,有一群原住民媽媽們,在快樂一煮便當店裡,用心的烹煮出具有原鄉風味、天然無毒的便當。此外,快樂一煮更提供了托育服務,讓媽媽們能夠在安心且穩定的環境工作。

      


從零開始 一手打造

快樂一煮是至善基金會北區原住民工作站成立的便當店。近年來,看到從原鄉至都會區就業的原住民婦女,若進入一般就業市場,必須請保姆照顧小孩。在環境轉換的適應過程中,常面臨無法負荷房租、保姆費等基本開銷,需要經濟上的協助。因此,基金會在2013年時成立了快樂一煮,以中央廚房 接受訂單的方式營運,目前共有五位原民媽媽一同在快樂一煮內工作。

基金會除了提供固定的工作,更具有免費的托育服務,讓原民媽媽們能夠在穩定安心、又能延續原鄉文化的平台工作。來自排灣族的店長伊薇說,與具有相同背景的原民媽媽們一同工作、在送餐時得到客人滿意的回饋,是她工作時最開心的事。

原住民媽媽小茹(右)備料。

目前擔任北區原住民工作站,同時也是快樂一煮的社工胡智慧說,媽媽們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信心。在試吃、試煮時餐點都沒有異狀,當客戶訂購時,原民媽媽們常因緊張、亂了手腳,煮出來的菜不如預期。直到後來客源漸多, 經過多方調整與試驗,品質方才穩定。

胡智慧說,自二O一三年成立以來,前半年試營運,原民媽媽們從零開始,從尋找開店地點、購賣器具、研發菜色等都一手包辦。現在,媽媽們除了會煮菜,更要會送餐、對於大台北的路線瞭若指掌。「一般人很難想像她們會什麼,但進來之後什麼都要會。為了生活,媽媽們都必須要自發性的一一克服這些困難,但她們都做得很好」

原住民媽媽小茹正在熱鍋準備煮湯圓。

情感聯繫 快樂一煮最大資產

在一般機構中,社會工作者在基金會內協助需要幫助的個案,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但在快樂一煮中,社工 社會工作者與原民媽媽們間的關係不是上對下的從屬關係,而是陪伴、像家人一般相處著。原住民媽媽們彼此情感連結、相互支持佔了生活中的很大部份。在這裡工作,員工們能把孩子帶來,不須支付保母費,還能學習生活技能、互相幫助。胡智慧說「每一個人都是故事的主角,不只在工作、經濟上,更要留意她們的家庭生活,幫助才有意義」

原住民保姆媽媽與托育的小朋友。

店長伊薇說,因為都是原住民同胞,同樣都離鄉背井、帶著小孩來到都會區獨自生活,在文化背景、價值觀、溝通上沒有障礙,也能互相體諒。依薇說:「社工就像小朋友的阿嬤、年輕朋友的阿姨和我們的姐姐。從陪伴、支持、到教育都有,就是家人間的情感。」

共食夥伴 支持在地小農

考量到居住在原鄉的原住民無法進入都市工作,在部落裡以無毒理念務農為生的原住民們,快樂一煮,與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的農夫們訂購蔬果,融入便當菜色中,讓消費者吃的健康。「共食夥伴」就是在這樣的理念下、以公平貿易概念產生的 胡智慧說,一般農產品送收成後送到批發市場,經過商人層層抽成,利潤極低。藉由與基金會合作、把關,不但能確保蔬果品質,還能夠讓小農們擁有一定的收入、擴展市場。

除了在便當內使用無毒蔬果外,至善基金會也提供蔬果訂購配送服務。希望在未來能與更多小農合作。

增加服務 穩定生活

目前快樂一煮以中央廚房、一日供應一餐、接受預訂為主。因訂單不夠,媽媽們會上街發傳單、參加擺攤活動等增加知名度、提高訂單量。未來希望能擴充人力、 ,以能夠供應兩餐與接受現場購買的實體店面營運,替原住民媽媽們提供更穩定的收入。

未來基金會希望能夠提供原住民暫時落腳的地方,讓原住民們都能獲得更完善的照顧。胡智慧說,因為自己是原住民,深知來都會區工作必須要先帶一筆錢,若沒有資金則很難在都市裡生存。


延伸閱讀

至善基金會

北區原住民工作站

「快樂一煮」開展都市原住民經濟產能

快樂一煮 原民媽媽做超值便當



聽障保齡球女將 用心運轉夢想

$
0
0
【記者李依純、賴琬臻/新北市報導】聽障保齡球選手張堯茜,天生就聽不見,從小必須戴助聽器才能聽得清楚,雖然聽障使她必須比別人更吃力的學習,但是樂觀的她,不因此而感到自卑,反而能因聽障享受屬於自己的寂靜,不受旁人的影響,練就她高超的保齡球技,並在國際大賽中大放異彩。現在的她,不但願意免費指導聽障生打保齡球,還樂於鼓勵他們不畏缺陷,勇敢展現自我。

      


開朗面對聽障 努力加倍彌補不足

從小就需要戴助聽器的張堯茜說:「小時候覺得大家會以異樣的眼光看我。」加上聽障的人不太會發出聲講話,大家對於他們的疑問又更多了。不過張堯茜的父母從小便灌輸她健康的心態,「爸爸跟媽媽叫我不用理會,他們其實都沒有惡意。現在我不在意大家的眼光,大家都很有愛心!」張堯茜的手大大的比了個讚,開懷地笑著。

專注,是張堯茜對保齡球的專業態度。


一九九六年,正是保齡球最熱門的時候,二十歲的張堯茜也跟上了這波熱潮。當時在證券業上班的她,因為同事的邀約而開始在下班後打起保齡球,「從此,我愛上了保齡球。」愛上了保齡球專注與平靜的張堯茜,不僅打出興趣,還打出了多面金牌。

其實在接觸保齡球之前,張堯茜熱愛的是籃球。活潑的她很喜歡打籃球時的奔馳感與跳躍感,不過因為車禍導致膝蓋的韌帶裂傷,開刀兩次後,已經難以負荷打籃球時的激烈撞擊。於是,張堯茜便轉往相對於籃球文靜許多的保齡球。對於保齡球,張堯茜不假思索的說:「你要有興趣,還要去感受、享受保齡球。」

雖然心理上張堯茜能夠以健康的心態克服,但是聽力帶給張堯茜的障礙,則是需要比一般的聽人努力好幾倍才能達到目標,張堯茜說:「聽人接受訊息比較快,學的也比較快,但我們聽要聽一百遍,兩百遍才會懂,學得比較慢,練習也要打一百次,兩百次,三百次。」而因為寂靜,張堯茜更能專注在眼前的球道不受他人影響。

虛心接受指教 奪金家人好驕傲

張堯茜二十六歲時,在弟弟的鼓勵下報名了世界聽障保齡球錦標賽,首度代表中華台北隊參加比賽,雖然當時並未奪得出色成績,但她不因此而氣餒。而張堯茜過去都是自己慢慢練習摸索,因此有很多關於保齡球的觀念並不完全正確。

幸運的是,張堯茜在二OO五年遇到了她的啟蒙教練劉輝梁,張堯茜說:「他是聽人(無聽力障礙者),他很有耐心的教我並改正,像是之前以為只看箭頭丟出去就好,現在是要看球道上油呎多少、厚度多少,才可以調整站的位置、箭頭的位置,並找一個最佳的轉折點以及適合球道的球。」

剛開始,兩人的個性容易有衝突,張堯茜還因此差點放棄。但是她反省了自己,認為教練願意將全部都教給她,她不可以放棄,便堅定的告訴自己:「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於是誠懇地向教練道歉,師徒倆人便一起走到現在,歷經了許多無法取代的榮耀時刻。

二OO九年,張堯茜為了聽奧而天天晚上練球到半夜,爸媽雖然會擔心晚歸的女兒,但是張堯茜為了練球只好繼續維持這樣的作息。因為聽障,學習的反應相對比較慢,練習過程吃力許多,但是張堯茜展現了她的毅力與天賦,終於在 國際賽事中嶄露頭角,一舉拿下個人與團體的四面金牌。家人在新聞上看到張堯茜,都感到非常驕傲,「媽媽看到就說我是她的偶像。」張堯茜的臉上充滿了榮耀的神情,閃亮的瞳孔彷彿映出了當年母親的笑容。

張堯茜享受寂靜,專注於球道,不受其他干擾。

同理心助人 期望今年再奪金

三十七歲進入聽障協會並成為專任教練的張堯茜,除了樂觀活潑的個性外,內心更是充滿善心和同理心。對於聽障的學生,她堅持不收學費,「我想把我的保齡球全部教給聽障的小朋友,讓他們享受,看到他們快樂我也會快樂。錢,不是重點啦!」張堯茜一邊搖手一邊堅定地說著。

保齡球學員何宛諭說:「可能因為聽障所以比較細心,會注意每個細節,仔細觀察你,找出你的問題然後反覆練習讓你改善。」張堯茜希望能夠散播正面能量給聽障朋友,並鼓勵聽障朋友不要封閉自己,當自己願意拿出最好的一面時,大家會自然地說:「你好棒!」

張堯茜耐心指導聽障學生。

放眼今年四月的聽障世界盃及桃園亞運,「當然是為中華台北爭光!拿金牌!」張堯茜直爽的說,眼神的堅毅令人也振奮起來。「我很樂觀,我不害怕,我很喜歡嘗試,什麼都要學。」就是秉持著這樣的態度,讓張堯茜走出不一樣的路,而她聽到的喝采,絕對非常響亮。


延伸閱讀

聽奧╱張堯茜 滾進金牌

第四金到手 張堯茜女子盟主賽封后

聽奧4金后張堯茜 要在基隆教球



頂田寮農場 孕育有機觀念的種子

$
0
0
【朱佳盈、李旻珊/新北市報導】                 走進       位於淡水的頂田  寮農場,看見一顆顆外形完整油亮的蔬菜,可能將使你打破對有機蔬菜外型坑坑巴巴,被蟲咬一個洞一個洞的刻板印象。頂田寮農場的主人鄭鵬舉在罹患大腸癌之後,意識到自己所吃的食物是多麼的不健康,於是他決定離開經營了十八年的鐵工廠。從一顆菜都沒有種過到投入有機種植已經歷了三個年頭。

      


1616674_953942014615922_2033328312_n.jpg
鄭鵬舉所種植的有機作物外形完整油亮,並用自己雙手為他種植的作物除去雜草。
癌病纏身開啟有機之路
鄭鵬舉白手起家創立了自己的鐵工廠,養育妻兒、讓自己的家人過最好的生活是他的生活目標,辛苦了 十八個寒暑      ,卻在十多年前診斷出罹患大腸癌的當下,他的腦筋一片空白,努力工作辛苦了半輩子,換來的卻是一身的不健康,所以他決定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家好好養病。
休養期間,自己的時間變多,想做的事情也更多了。於是他參與社區大學的社區營造、有機栽種課程,開啟了他的有機之路。大病初癒後,他決定親身走入有機這條路。雖然鄭鵬舉擁有對有機的滿腔熱情,卻沒有屬於他自己的一塊土地可以種植作物。正好叔叔在淡水頂田寮山上擁有一塊約一公頃的土地,因叔叔年事已高無法再繼續種植,鄭鵬舉不願見這塊土地繼續荒廢下去,於是與叔叔提出了租借土地的提議。


然而,一生使用慣行農法種植、不懂有機種植的叔叔,擔心有機種植反而降低土地的肥沃度,甚至可能會傷害土地,因此拒絕了他的租借提議。鄭鵬舉不斷的與叔叔解釋種植有機,不僅可以保護環境,吃有機更能夠讓身體健康。最後叔叔終於願意將土地租借給他,交由他來管理。
對於鄭鵬舉來說,種植有機的過程並不容易,即使家族世代務農,但他並沒有自己進入過農田,甚至連雜草都不曾除過,更何況是種植有機作物,他只能透過不斷的嘗試與改進。一開始作物都種不起來,也因此他曾經萌生了放棄的念頭,好幾天都不想要進農田,也不想要繼續研讀有機,但他想起了當初決定進入有機的理念「讓大家吃的健康」,他決定重新拾起鋤頭,再試一次。
漸漸的他抓到了種植有機的方法,除了詢問這方面的前輩之外,他也透過了在社區大學上課時,認識的老師與朋友的幫忙。此外,他也會不定期的將土壤拿去化驗,在土壤中加入所缺少的有機成份,一步步邁向有機之路。他以最自然的方式種植有機、最環保的方式與大自然共生共存著。
善待環境最天然最用心
一走進頂田寮農田,便可以看見寫著大大的「頂田寮農場」五字的招牌,這是他用撿來的廢鐵,自己焊接、設計出來的招牌;再往前走,可以看到用磚塊拼接而成道路,一塊塊不規則的磚塊是來自拆除工地,被丟掉的廢棄磚塊,不僅廢物利用更能友善環境。走入田地,可以看見一隻隻肥雞在農地上走來走去,鄭鵬舉說,雞不是養來吃的,而是他最可愛的員工們,除了幫忙吃掉害蟲、除雜草之外,雞的排泄物更是作物的天然肥料。
由於堅持著「不灑農藥、不使用化學肥料」的原則,鄭鵬舉使用生物趨避性來驅趕害蟲。例如在農地四周種植著香茅來驅趕害蟲,或者是噴灑辣椒水、木醋液等讓蟲聞   其味而退。此外,鄭鵬舉也運用附近學校掃集的落葉、腐爛的菜葉與果皮等,加上工研醋與益菌,在六十度的環境下使其自然發酵,製作堆肥並噴灑在農地上,不使用化學肥料不僅對土地更友善,也可以增加土地的肥沃度。鄭鵬舉更自己研發液態肥料,使用澳洲牛奶與黃豆,並加入好菌加速牛奶發酵,他以自豪神情說著自己製作的液態肥料有濃濃的醬油香,因為這些肥料保證天然且最用心。

11063317_953942707949186_630579874_n.jpg
鄭鵬舉說,他所製作的液態肥料不同於其他,因為好菌控制的好,所以沒有臭酸味,甚至飄著一股淡淡的醬油香。

從教育著手讓孩子作為推廣有機的種子
鄭鵬舉希望可以將有機理念推廣給大家,卻深知若要改變習於慣行農法農夫的種植觀念相當不容易,於是他決定「從教育著手,讓孩子作為有機觀念的種子」。所以在實行有機種植的三年內,他舉辦過大大小小的活動,邀請農場周邊的孩子們來體驗種植有機洛神花。他教導孩子如何從播種到採收,並將採收後的洛神花製作成果醬與蜜餞,對鄭鵬舉來說,孩子們善待作物與認真學習的神情,都成為讓他繼續堅持有機的最大動力,也決定不放棄這條即使經歷過許多失敗的有機之路。
不希望自己付出的努力付諸流水,鄭鵬舉的未來願景,就是希望可以把頂田寮農場轉型成有機觀光休閒農場,除了在農場提供固定的有機種植體驗課程,讓周邊的中、小學生親自下田種植,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承接他善待土地的心,讓他的有機觀念一代傳一代。


延伸閱讀



鋼琴工廠改造 動手體驗音樂趣

$
0
0
【記者曾貴停、黃欣安/桃園市報導】機聲唧唧是一般人對「工廠」的想像;一間間的廠房,一條條的生產線更是「工廠」的寫照。但走進東和音樂體驗館,卻不聞機器運作的聲響,而是悠悠音樂散落園區角落;生產線上,不見員工枯燥地工作著,而是和來訪的孩童熱情地互動。十年前,東和音樂體驗館主人陳維宏體認到面對市場需求萎縮,老舊工廠需要轉型,重新找到特色才有競爭力。因此,不斷向國外取經,試圖將「工廠」與「人」結合,讓制式的工廠變成一間人人能參與的音樂體驗館。

IMG_0709.JPG
來到環保音樂區,小朋友在導覽員的介紹下,動手體驗身邊唾手可得的器具製作而成的樂器。這些樂器,除了娛樂更具有教育功能。
      


傳統鋼琴工廠轉型體驗館

坐落桃園大溪的東和音樂體驗館,在未轉型前是間大規模的鋼琴工廠,一九七〇、八〇年代許多大溪人都在鋼琴工廠裡工作。說到東和鋼琴工廠,大溪人人皆知。東和以生產鋼琴等樂器為主業,將近五十個年頭。數十年來市場需求不斷改變,如今已不再是家家都渴望擁有鋼琴的年代,但工廠卻未曾有一絲變化。一直到工廠傳承給第三代老闆陳維宏後,他開始思忖著如何改變工廠,讓工廠在生產樂器的同時,還能提供給社會更多的服務。

十年前,接手東和鋼琴工廠後,陳維宏便就開始籌措工廠的轉型。 一次到到日本靜岡縣濱松市生產樂器的河合鋼琴音樂總部參觀,其中音樂博物館讓他印象深刻。在博物館內除了展示各種樂器外,也設置樂器體驗區,讓參與的民眾能動手賞玩樂器。陳維宏在參訪後,希望能將河合音樂博物館內許多可以讓民眾親身參與的內容和概念,在自己的鋼琴工廠裡重現,如現在在體驗館中的「鋼琴大解剖」便是融會國外展覽發揚的產物,將鋼琴內部零件一一展示在參觀者面前。多次向國外音樂館、音樂博物館取經後,東和音樂體驗館的藍圖已漸漸地描繪完成。

IMG_6272.JPG
館內設置許多能讓小朋友動手組裝和拆解的樂器, 讓小朋友們對樂器的印象更加深刻。

工廠大改造 員工成導覽員

經營數十載的傳統樂器工廠要走向體驗館的經營模式,並非易事,除了要將生產動線改變外,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呈現「體驗館」的概念。雖然已向國外取經,也獲得大量幫助 ,但在偌大的廠房裡一切從零開始,陳維宏傷腦筋地說,當時真的不知道該展示些什麼,就算有了想法也不知道該怎麼呈現。此時,擔任音樂老師的妻子黃琪雯給了他許多助力。黃琪雯利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器具,像寶特瓶、廢棄鍋蓋等,規劃了「環保音樂館」,讓參觀的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效法國外的「亂打秀」,用手敲打出屬於自己的音樂。

為了配合體驗館的規劃,原本的鋼琴工廠需要將部分廠房改建成適合觀光的場地,陳維宏說當時也花了許多時間和各部門主管溝通,才有今天的體驗館。但比起廠房更重要的是生產線上的員工。一來,面對來訪的大人和小孩,如何規劃一條不干擾員工工作的動線,是陳維宏在開放參觀生產後需要克服的首要課題;二來,參觀生產線並非創舉,如何做的跟別人不一樣,是更大的挑戰。

與工廠裡的員工達成共識後,員工們除了手邊的工作,同時也能適時的提供資訊、回答好奇的訪客,甚至示範手邊的工作給來訪的大朋友和小朋友看。在工廠擔任數十年調音師的呂學榮說,面對來訪的人工作並沒有受到干擾,陳維宏也說甚至有員工在與訪客互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面對轉型,工廠裡的員工是功臣,更是關鍵。因為他們的配合和支持,讓東和音樂體驗館有自己的特色。

IMG_0780.JPG
擔任鍵盤調整員的江純貞女士說,工廠大改造後,現在工作的同時能與來訪的大小朋友互動,也為工作增添一份樂趣。

著重展示內容 創造訪客心中感動

現今台灣觀光工廠不勝枚舉,但他希望自己的工廠能將更多的資金花在研究及開發不同的方法,讓來訪的人認識更多樂器的奧妙。就像館內擺放的各種鋼琴,因為來訪的人都能動手體驗樂器,樂器在頻繁使用後,損壞和淘汰是必然的。館內許多樂器都必須淘汰才能維持參觀的品質,對於體驗館來說,開銷十分龐大。

儘管如此,陳維宏仍然堅持著。許多大朋友和小朋友在參觀完體驗館後,從他們口中得到感謝和臉上的喜悅,便是經營體驗館最大的回饋。許多學校老師在一次參訪後,隔年又再度來到音樂體驗館參觀。陳維宏說,東和音樂體驗館是私人經營的,要進入園區需要收費,但再度來到這的老師,便是對東和音樂體驗館的肯定。「我希望可以做一個感動人的音樂體驗館,讓更多人甚至在長大後還能記得曾經在這裡的點滴」。

IMG_6235.JPG
在環保音樂館裡,小朋友可以嘗試各種生活周遭唾手可得的器具製作的樂器。


延伸閱讀


河合鋼琴





魯祝尋根傳承文化 森巴鼓出泰雅

$
0
0
【廖竹涓、張俐禎/新北市報導】鼓棒強而有力的敲動鼓面,發出清脆響亮的鼓聲,展現熱情洋溢的節奏。凱達格蘭大道上,戴著頭飾,身穿泰雅傳統服飾 的這群小鼓手,正努力用他們的雙手,鼓出自信、鼓出歡樂、鼓出泰雅。來自桃園市復興區的這支森巴鼓隊,雖然打的是「森巴鼓」,其中卻也蘊含了「泰雅」的節奏和元素在裡頭。


      




桃園介壽國中森巴鼓隊(魯祝拔尚提供)。

泰雅文化傳承者 魯祝拔尚

大眼、挺鼻,輪廓深邃的魯祝拔尚,現居桃園市復興區奎輝村的嘎色鬧部落。魯祝出生於台中市和平區,小學三年級時,賽德克族的母親改嫁,於是她便跟著母親,搬到桃園市復興區。畢業於國立台北商專後,再度回到山上,展開長達二十多年的教學,持續至今。她常將泰雅文化、故事、歷史、音樂、舞蹈,帶給這些泰雅族的孩子們。例如利用串珠、藝文課時,教這些孩子們認識泰雅圖騰、跟他們分享泰雅族的古老傳說、一起唱著泰雅族的歌曲、跳著泰雅族的舞蹈。魯祝表示,孩子在學習、接觸這些泰雅文化的過程中,也會漸漸知道他們所學為何,以及為何而學

在桃園市復興區共十一所國民中小學裡面,魯祝就教過其中的八所學校,包含介壽、三光、羅浮、奎輝、三民、巴崚、長興、高義。對於山上的孩子來說,魯祝拔尚這個名字一點都不陌生。對於整個泰雅族來說,魯祝更是泰雅文化的最佳傳承者。

另外,擔任森巴鼓隊總監的魯祝,更將泰雅族振奮人心的節奏以及歡呼聲融入森巴鼓當中,並在二O一三年帶領森巴鼓隊從全國夢想森巴鼓比賽」的六十七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拿下亞軍。二O一四十月,魯祝和森巴鼓隊更受邀到日本青山季表演屬於他們的森巴鼓,讓泰雅文化被更多人看見。


泰雅文化最佳傳承者 魯祝拔尚 (魯祝拔尚提供)。

桃園介壽國中森巴鼓隊(魯祝拔尚提供)。

北上就學 重新認識母族文化

在魯祝的印象中,從小幾乎沒有接觸到母族文化。由於時代背景關係,政府當時禁說母語,部落耆老也不會特別主動去教他們有關泰雅族的文化。在魯祝的印象中,很少聽到泰雅族的歌,只記得祖母的臉上有紋面,而且常在小房間裡織布。

魯祝國中畢業,北上就讀台北商專。當時跟魯祝同鄉,同時也是台北商專的學姊,邀請她參加山地服務社。透過山地服務社,魯祝才知道,原來台灣還有排灣族、布農族等其他原住民,也發現到原來自己是泰雅族」!

魯祝表示,自己到台北後,反而比較有機會透過舞蹈、音樂,和山地服務社的其他社員互相交流和分享。她說:「我們會一起去唱、去跳。當時跟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才知道原來我們原住民有這麼棒的山地舞蹈

山地服務社固定每年寒暑假會到各個不同的偏鄉地區服務。當時還在就讀五專的魯祝,會事前準備自己會的歌曲、舞蹈有時也會主動請教部落裡的耆老,一些更早的音樂、更難的樂器,例如古調和口簧琴,只為了將它們帶給山上的孩子。

有感於自己居然這麼晚才真正接觸到母族文化,魯祝希望,藉由帶著孩子們一起唱、一起跳,能夠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文化有多珍貴、多重要,而且不能斷掉。因為,她不希望這麼悲慘的事,會延續到下一代孩子的身上。於是,她畢業後,便回到自己的部落教書,努力將泰雅文化傳承下去。



魯祝拔尚。

熱愛打鼓 泰雅孩子鼓出自信

當魯祝積極鼓勵學生了解泰雅文化的同時,夢想社區文教基金會也來到山上。他們發現山上的孩子對於打擊這塊特別敏感、有天賦,於是每個星期都會請外國老師上山教小朋友打森巴鼓。透過每周的練習,學生也逐漸上手,愛上森巴鼓。有時他們也會藉由夢想社區安排的踩街機會,下山表演森巴鼓。

應山上孩子的強烈要求,森巴鼓隊在二OO八年正式成立。因為熱愛,三十多個孩子每周聚在一起勤奮練習卻從來不覺得累。魯祝親口聽到她的學生吳彥文跟她說,他最期待每個禮拜的森巴練習,因為打森巴有讓他解放的感覺。魯祝表示,每個孩子從打森巴鼓當中所體會、得到的雖然並不完全一樣,但她相信,當這些孩子在練鼓時,都是自信、快樂的。

回想起過去六年練森巴鼓的日子,目前就讀桃園大溪高中的陳廷彥說:「真的忘不了!」他在加入森巴鼓隊前,個性內向害羞。感染到森巴鼓隊輕鬆、活潑、熱情的氣氛後,陳廷彥變得更加外向,甚至還當上森巴鼓隊的隊長。現在的他也常常回去學校指導學弟妹、替他們加油打氣,因為他覺得「這是種傳承」。



森巴鼓隊平日練習情形 (魯祝拔尚提供)。

桃園介壽國中森巴鼓隊 (魯祝拔尚提供)。






成蹊成功轉變 行為藝術詮釋同志

$
0
0
【記者許稚佳、林哲緯/台北市報導】成蹊藝術在去年年底從雜誌轉型,開始以行為藝術展現同志精神,讓想了解同志文化的朋友們不一定只能看雜誌,在展覽裡也能獲得同樣的資訊,如與藝術家陳昭淵合作的「散場過後」,便是將所訪談的內容搭配同志音樂家約翰‧凱奇的作品重新「演」出來,讓展場裡的雨傘、橡皮艇都發出聲音,讓雜誌的內容直接重現在眼前。

      

成蹊藝術總編輯白志仁(左一)與志工們拿著藝術家為他們題的成蹊二字合影。

從雜誌出發 讓同志有歸屬感

成蹊藝術的前身成蹊同志生活誌在二OO九年正式創立,來自法國的總編輯白志仁剛來台灣時,為了幫助性向相對弱勢的同志大學生,同樣是同志的白志仁與他的同志朋友一起創立了勉仁協會。勉仁協會主要是幫助患有愛滋病的大學生及同志大學生,透過樂捐及募款的錢,除了給予他們獎助學金外,也會免費幫助他們做生涯規劃。回想起當時的滿腔熱血,白志仁笑著說:「原本是看到許多領勉仁協會補助獎金的學生作家,沒有地方發表他們的作品,六個人就這樣創了成蹊。」

在勉仁協會的經歷,讓白志仁開始發現,許多才華洋溢的同志作家或藝術家,縱使能領到足夠的補助獎金,著手進行他們各自的作品計畫,卻沒有一個合適的平台供他們暢所欲言,這樣一個想法,經過六年的發酵,醞釀出了成蹊同志生活誌,讓這群同志作家有發聲的媒介。

而在成蹊藝術工作的都是藝術家志工,大部分負責採訪及文章撰寫,白志仁特別強調,這群志工們以及採訪的對象都是出櫃同志,他說:「同志藝術的特別,就在於同志們可能需要隱藏身份,可能對愛的態度更小心翼翼,是與異性戀截然不同的生活經驗。如果對自己不了解,對圈內沒有認同感,特別性就不在了。」

白志仁半開玩笑地說:「我們連修水電的工人,都一定要找同志的水電工人。」這樣的玩笑話,卻隱含了白志仁對歸屬感的重視,他說,他也曾推薦一位異性戀的記者去採訪同志雜誌,但在異性戀的角度,可能是以外面的視角,來看待同志。異性戀可能會覺得,辦同志雜誌、做同志藝術是很特別的事情,但對我們來說,我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特別的,我們只是在做一件我們喜歡的事。

但對於自我認同感的堅持,卻也是成蹊藝術面對的最大難題。白志仁表示,雖然藝術家們會互相幫忙,推薦許多圈內的藝術家讓我們受訪,但可能看到了好作品,那位藝術家卻不願意出櫃,不能接受訪問等。受限於每個人對同志性向的自我認同感不同的情況下,成蹊目前仍有許多藝術作品的採訪是停滯擱淺的。

除此之外,同志志工人力缺乏也成為成蹊的另一個難題,白志仁認為,一個音樂作品,就該由音樂專業的人去採訪,否則寫出來的訪談會缺少內涵。秉持著這個理念,也讓雜誌內容的走向充滿不確定性,如果近期來的志工,專業領域大部分在音樂上,近期的專欄內容就會偏向採訪音樂方面的藝術作品。這同時也讓成蹊在許多如建築藝術等特殊領域上,仍然缺乏專業志工去採訪。

白志仁說:「雖然大部分的志工都是短期來支援,但因為我們的共同性,許多離開的志工們可能會再回來。」因為這些志工們對於同志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如果有需要,他們會回來幫忙,而回來的志工們可能有新的體悟,也會促使成蹊變得更好。

不服現況 成蹊藝術不斷轉型

白志仁半開玩笑著說,成蹊其實只是一個實驗。但這個被稱之為「實驗」的雜誌,定位可不馬虎,一開始是雙月刊的平面雜誌,主題鎖定在台灣的「藝文」與「同志」兩個元素上。面對網路時代來臨,成蹊逐步轉型成網路公益雜誌,期許有更多閱聽眾傾聽他們的文化,也盼望透過網路連結更多同志作家,讓雜誌不再單純的只是承載眾多作品的媒介,  雜誌本身成為一個同志文化的樞紐及象徵。

成蹊藝術執行編輯游承彥說:「我想正是因為成蹊的源頭是實驗的概念,才有著這麼高的自由性,我們不滿平面雜誌的成效,就改成網路;我們需要改變,所以往行為藝術發展。」成蹊藝術有著足夠的彈性,一次又一次的往前邁進,開始以行為藝術表達他們的語言。

成蹊藝術與藝術家合作的行為藝術《身聲裝置》,透過藝術家的聲音賦予作品更多想像空間。(成蹊藝術提供) 

用行為藝術 演出酷兒精神

成蹊藝術創辦人白志仁表示,行為藝術是成蹊藝術跳脫平面、網路雜誌,更深刻具體展現同志樣貌的轉型,它呈現一種流動跟跨界的關係,從雜誌這個媒介流動到藝術表演上,他說:「同志又何常不是有這種特質呢,我們跨到了異性戀為主的社會,可能就必須偽裝成異性戀,從同志的身分流動,並且適應。」

行為藝術通常被定義為個人或群體行為,強調行為藝術者的肢體動作,以及與觀眾交流的一種藝術。而成蹊所呈現的行為藝術,他們稱之為講演(Lecture Performance)。其實在國外非常流行,將一個講座主題融合在劇本裡,以表演藝術的方式呈現,讓你在看戲的同時,接收到你要的資訊。

成蹊藝術在不斷轉型的過程中,開始將同志藝術家的訪談內容,重新整理後,加入本身對這段訪談的理解,用行為藝術的方式重新演繹出來。如同藝術家陳昭淵的展覽「散場之後」,成蹊在訪問之後,發現他想呈現的概念在於當展覽結束過後,展覽品如雨傘、衣服、帳篷等,可能會被藝術家收起來,可能會被拿去回收、分解、重新組裝,變成一個新的日常用品回到每個人的四周,在散場過後,這些展覽品還依然是藝術品嗎?

這種從藝術品流動到日常用品的矛盾感,讓成蹊的藝術家陳昱榮想到了同志音樂家約翰●凱奇的作品,一首鋼琴曲從頭到尾沒有彈到琴鍵,用鋼琴蓋的開關、音樂家擦汗、觀眾的鼓譟聲等日常聲音來演出,他批判大眾對於樂器發出的聲音才是樂音這種二分法,其實每一個日常的聲音都是一種樂音。就像同志,難道因為不同的性向,在社會裡就要被劃分成兩派嗎?
成蹊藝術工作室的書櫃裡擺放著滿滿的同志文學還有彩虹旗,象徵著他們對自我的認同及驕傲。 

同志的色彩 不只政治

如果說到同志,第一個浮現在你腦海的是什麼?白志仁苦笑著說:「我猜大部分的人會說社運或者情慾吧。」但是同志的文化裡只有這兩個象徵嗎?白志仁表示,這也是許多人對同志雜誌有所誤解的原因,大部份的人認為冠上同志二字的雜誌,內容就應該談論社會運動、裸露藝術。

鮮少人注意到同性戀的社會裡,其實像異性戀一樣有著多元的文化空間。而成蹊藝術的理念,就是透過雜誌及行為藝術告訴所有人,雖然他們的性向與主流不一樣,但一樣有著自己驕傲的藝術風格、文化信仰以及生活經驗,一樣能成為一個多元的小型社會。


延伸閱讀

成蹊藝術

《 散場過後 》成蹊藝術x陳昭淵

成蹊同志生活誌



湯姆的商店 拼接原木的色彩

$
0
0
【記者王靖芃、葉星妤/台北市報導】當了十幾年上班族的湯姆,運用各種不同原木的色調拼接,加上固定在車床旋轉主軸上加工的技術,發揮他對木工的熱忱,設計出獨一無二的木工成品。小巧可愛的精油罐,做工細緻的珠寶盒,兩尊生動的人偶端坐在桌上,拼接原木的材質加上淡淡的木頭香氣,讓這些精緻的木製工藝品更加吸引路人的目光。湯姆的商店不僅展示他的作品,更開設木工的課程,讓更多人透過親身體驗和親眼所見,了解木工的有趣。

      

湯姆與他的木製商品。


上班族轉行做木工 找回兒時的夢

湯姆,本名張晉嘉,高職美工專科畢業後,陸續做過房地產、出版社美術編輯的工作。後來也玩過皮雕、拼布和裁縫,但他最喜歡的還是木工。湯姆說,從小他時常撿來別人用剩的木材,坐在家裡的地板上,彎著腰雕刻木頭。成為一位厲害的木作達人,建立一個專屬的工作室,一直是他的夢想。

擔任美術編輯時,偶然認識木工老師陳秉魁,湯姆開始在老師授課的的格子工坊學習木工。從車床工藝、利用木頭切割出凹凸相接的榫卯家具、到指接基礎,湯姆每個週休都往三峽跑,和一群同樣喜歡木工的朋友們交流切磋。陳秉魁老師是中年後才出來創業,一路設計傢俱、開班授課 ,也出版木工教學書籍成為國內知名木工。他成功的例子引發湯姆想朝自己對木工的信念邁進。

在格子工坊學習一年多後,在老師的鼓勵下湯姆和朋友在三峽創立木太郎工作室,同時也成立個人的品牌「湯姆商店」。店內販賣實用物品檯燈、精油瓶、置物盒、杯墊,原木的質感,切割精細的卡榫,加上木質拼接的獨特色彩。湯姆一開始很排斥在網路上進行販售,因為他覺得木頭是一個很重視手感的東西,必須要拿起來摸一摸感覺重量和質感、聞一聞不同木料的特殊香味,才會產生購買意願。所以他找了和自己想要呈現的原木風格相近的實體寄賣點,開始了寄賣生活。

車床設計童玩 手作體驗教學 創意市集擺攤

手工製作的木製品相當花費時間,光是製作一個看似最簡單的木盒可能就會用上鑿刀、鋸刀、黏膠、修邊機、夾具、鉛筆、尺、直角規等工具,周邊工具非常多,且木製品的測量繁瑣,一個步驟出錯,卡榫對不準,作品就無法完工。

為了省時同時避免過多的錯誤,湯姆專注在車床設計。車床的原理就像手拉坏,將木料放進軸心夾住,刀子會在外圍旋轉以削磨塑形,搭配修邊機或雕刻機,可以輕易完成很多精細的配件。同時為了增加商品的美觀,湯姆搭配平面的木質拼接,再橫斷剖出漂亮的切面,讓作品就像是天生擁有那些盤旋線條和深淺夾色。

湯姆創造出商品的獨特性後,更利用自己個人特色設計品牌,讓他的作品更吸引人目光。但車床設計的木工單品價格偏高,商品的銷售不佳,湯姆為了推廣自家商品,開始在創意市集擺攤。和客人接觸後,發現商品內容不符合客人需要,湯姆增加商品的品項,以上班族為目標客群,設計出特色的飾品,和充滿童趣的小玩具。像是利用磁鐵吸力設計的小玩偶手腳能靈活轉動,原木雕刻出來的臉蛋生動可愛。木製的鈴鐺小巧可愛,比起金屬的鈴鐺,鈴聲顯得更溫和。

湯姆設計的木製小玩偶。

木作職人發揮創意 手作體驗教學

重新定位客群後,湯姆又突發奇想,他將車床改裝成行動推車,帶到攤位前直接進行創作表演,同時也開放現場的觀眾報名手作體驗。湯姆說:「手作體驗不難,危險度也不高,小朋友都能輕易上手,唯一的小訣竅是正確的施力力道。」客人完成一件美麗的木製湯匙時能達到成就感,同時更能喜歡木工,體會到這些美麗商品背後所付出的心力。

湯姆發下豪語,想利用木工征服世界,將自己對木工的熱忱創作出美麗的木工藝品。放下自己規律的上班族生活,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努力去做。湯姆帶著自創商品進行環島旅行,到各地參訪尋找適合寄賣的特色小店,回來之後準備參展。創作、教學、出書、旅行、演講…,只要能夠成功曝光自有品牌,讓更多人看見他都會用盡全力去嘗試。


延伸閱讀

產業故事 台灣好基金會

湯姆的商店

台灣好店




小胖威利小作所 打造專屬心世界

$
0
0
【記者王心穎、顧濟韋/台北報導】圓圓的身形、開朗的笑容、易親近的個性,但卻對食物缺乏任何抵抗力。他們是小胖威利症病友,一種罕見的特殊疾病。除了無法控制食慾,也容易有情緒管理等問題。身為小胖病友媽媽,同時也是小胖病友關懷協會的秘書長溫靜如說:「小胖常常會讓人覺得,你應該懂,為什麼不懂?你應該知道,怎麼會不知道?」但他們其實不知道,無法和他人相處。「小作所」,提供一個安置的空間,讓小胖們能夠發揮所長,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世人無法接納 父母們心中的悲傷

小胖威利症,又稱為普瑞德威利氏症候群,是一種因大腦無法產生飽足感,導致病態肥胖的疾病。二OO五年,一群病友媽媽們成立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以互相支持、情感聯繫的聯誼會為主。

現任小胖病友關懷協會秘書長,同時也是小胖病友媽媽的溫靜如說,一般的小胖孩子在求學期間,因常有智力發展遲緩的症狀,最多只能唸到高中。此外,更因有著情緒無法控制的問題,加上眾多世人無法接受的奇異行為 ,像是有暴衝性的情緒或是不知道要與人保持適當距離 ,讓他們在進入社會後頻頻觸礁,無法和正常人一起工作。

曾經,也有爸媽們試圖將小胖送至身心障礙之家安置,但當小胖情緒失控時,因其體態高大,使身障之家的護理人員們必須全員出動壓制。這樣的情況反覆發生,身障之家常拒絕收容患有小胖威力症的病友,讓爸媽們十分難受,也使得他們心中埋下成立小胖之家的種子。

在沒有任何機構願意收容的狀況下,爸媽們只能將成年的小胖們帶在身邊,不但導致爸媽心理上無法喘息,也無法出去工作,讓家裡的經濟狀況陷入困難。種種困難的情況,使許多小胖家庭支離破碎,多為單親、隔代教養。

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工作人員與協會吉祥娃娃小威、小利。

小作所 小胖父母心希望

隨著歲月的流逝,媽媽們意識到「自己的小胖自己救」,必須以實際的行動,更積極的保護自家的孩子。溫靜如說,每次的小胖病友家長聚會,不斷在爸媽中眼中看到對於小胖之家,小作所成立的期待與渴望。

二O一二年底,小胖病友關懷協會開始籌備「小作所」,於二O一五年四月開始試營運,預計二O一五年六月正式營運,平日以安置十位十六歲以上的小胖病友為主,到了暑假,則會安置平常就學中,放假的小胖。小作所同時具有庇護工場與日間照護的功能。副秘書長許張義說,將小胖送來小作所,透過課程的薰陶,挖掘、培養他們的工作能力,同時,病友父母們不須整天將小胖帶在身邊,能夠外出工作,在心理上以及經濟上都能獲得喘息,成為善循環。

在小作所中,協會安排了一系列的課程,如製作手工藝品,包括捏麵人、手工皂等,透過製作手工藝品,不只防止他們身體機能退化,也讓小胖們在生活得到成就感。此外,更有肢體開發和瑜珈等課程。溫靜如說,一般的孩子到了六歲能夠很精準的拿筆,但她的兒子到了六歲仍然用抓握的方式在抓筆,希望透過肢體開發等課程,增強小胖們的肌耐力,維持他們的身體機能。

小作所內部平面圖。

近期,小胖更與內湖的菜園合作,讓小胖們參與種植蔬菜的過程,從播種、灌溉、收割等,由小胖一手包辦。未來,待產量穩定後,也將與商家合作,定時定量供應,替小胖們開闢穩定的收入。

在小作所中,安靜室、運動區與休息區是特別為小胖們設計的。溫靜如說,與小胖相處,就像在與十歲的孩子相處一樣,他們很樂意學習,但也非常容易受到情緒上的影響。當小胖們在小作所裡情緒失控時,安靜室便是他們冷靜的空間,避免影響到其他的小胖;小胖們的新陳代謝慢,運動區便能使他們運動,消耗熱量,避免因病態肥胖演變而成的糖尿病等疾病。針對作業區的規劃,許張義說,除了培養小胖們的一技之長,更希望能夠教導生活較無法自立的小胖基本生活能力,如教導他們如何使用錢幣、認路、坐公車等生活技能等。

小胖之家 小胖專屬世界

目前,因為社會大眾對於小胖威利的普遍認知不足,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基金會正積極在各大活動中義賣、擺攤,讓更多人認識小胖威利症。

溫靜如說:「你可以感受到每位爸媽對於小作所的期望,將來我們走了之後,不可能有人向父母親一樣仔細照顧小胖們,他們將孤苦無依。」未來,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也將成立小胖之家,結合小作所,替小胖病友們創造一個真正屬於他們的世界。


延伸閱讀

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

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FACEBOOK

小胖威利想要一個家



新希望美食坊 給予更生人新希望

$
0
0
【記者楊雅筑、吳斯穎/新北市報導】目前為新希望美食坊業務經理的施福海,曾經也是其中的員工,當時於獄中認識同時是榮譽教誨師與新希望美食坊董事長的孫長蓉女士,在他出獄後便受到孫長蓉的邀請,進入美食坊擔任銷售員,負責對外接洽與行銷。藉由這個工作環境,讓施福海從原本主導性強、不順服的個性,在負責人耐心教導下,做事態度變為順服與和氣,最後甚至擔任上業務經理。 美食坊的培訓使他放下過去,開始一段新的人生。

      


關心更生人就業問題 成立美食坊

新希望美食坊於二OO二年三月籌設成立,針對更生人的就業問題進一步輔導,希望給予更生人一個新希望去培養一技之長,立足於社會。新希望美食坊給予更生人工作機會,秉持著「給魚不如給釣竿」的精神,針對各個更生人的興趣來安排工作,除了做菜外,也有銷售、包裝等工作職缺,給予更生人自己做選擇 ,於培訓當中建立更生人生活的典範,從就業中學習技能,幫助更生人經濟獨立。

新希望美食坊曾獲得「特色小吃」、網路票選「特色小吃人氣王」、「最佳伴手禮」等多項優質獎肯定, 除了固定販售商品,冷凍水餃、小菜以及健康餐盒外,更會製作特別的客製化食品來做販售。美食坊在成立初期便請到五星級的主廚師資,教導更生人製作各式不同的菜餚,從切菜到煮菜一步步的教學,指導多樣化的菜色,培養更生人的技能。新希望美食坊猶如中途之家,給予各更生人一技之長的培訓,也鼓勵更生人在新希望美食坊工作後出外找尋工作,開啟屬於自己的新人生。

新希望美食坊業務經理 施福海。

內心的真正改變 人生新轉機

「曾經我也進出監獄許多次,進入美食坊後我得到許多收獲。」施福海說,他曾經混過幫派,也開過公司,賺了不少錢,一開始進入美食坊總認為自己的經驗豐富,不該是被指使的那個人,總是不順服負責人的話,也曾被團體排擠,但在逐漸接受負責人的分析與耐心的教導後,他已經能夠擁有正向的思考,放下過去的一切,以實際的行動與在美食坊工作的技能,改變自己的人生。他更是在四、五年的努力後受到負責人的肯定,升上業務經理,負責對外處理業務。

員工林瑞達表示,自己也曾因為年少的不懂事而進入監獄服刑過五年,出獄後由於自己脾氣暴躁的關係,找尋工作總是處處碰壁,在由弟弟的介紹下進入新希望美食工作坊工作,他本身就對於做菜就很有興趣,早於一九九七年即考到廚師的執照,來到美食坊更是重新拿起鍋鏟向大廚學習新的菜色,目前的他對於各項熱炒類菜色相當拿手,獨自一人可以完成三到五桌的酒席菜餚。此外,他表示希望將來某一天能夠獨自到外面開店,前往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新希望美食坊的冷凍食品也在網路上販售。

學會傾聽 傳遞新希望

施福海說, 「在新希望美食坊工作後學到了最重要的就是傾聽與包容,一改往常的舊脾氣 。原本新希望工作坊的員工不時在工作職場上會有小紛爭,但 經過調適與輔導之下,如今的氣氛也已改變,變得相當和平融洽,當然做出來的食物也更加好吃了!」目前,新希望美食坊的銷售相當穩定,未來也不排除要有擴大經營的計畫。

原本於獄中接受教誨的施福海現在已是一位成功轉變生活的更生人,也是站在監獄演講台上定期與受刑人分享心路歷程以及輔導課程的志工,在做志工的期間,以自己實際過來人的經驗來教導受刑人。藉由從新希望美食坊所得到的收獲分享給受刑人,傳遞新希望,也傳遞愛與改變的力量。

新希望美食坊的員工細心處理食材。


延伸閱讀

新希望美食坊

新希望更生美食坊

新北市政府更生人就業服務



輪椅女孩林欣蓓 無懼困難遊世界

$
0
0
【記者李依純、賴琬臻/新北市報導】四歲,正是一個活蹦亂跳的年紀,但年幼的林欣蓓卻 毫無預警地癱瘓。沒有徵兆,醫生找不到原因,家人也沒有頭緒,最後林欣蓓被冠上了「急性脊椎發炎」的病名,從此無法用雙腳走路,只能坐著輪椅一輩子。但她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人生, 用坐著輪椅「一百三十五公分的高度」遊走十個國家,用無懼的力量證明輪椅族也能做到「兩隻腳才能做」的事情。

      


行動雖不便 一心仍渴望出走

林欣蓓回想,「四歲的某一天醒來,發現自己突然不能走路了,醫生查不出病因,也沒辦法給予有效的治療。」而對於當時的心境,她早已經沒有印象了,只記得在她的童年中,一直被大人帶來帶去,四處求診大小醫院,四處求助民俗療法或廟宇,在這三處不停遊走。她說,「小時候我沒有輪椅,到哪裡都要家人抱我,四歲時還抱得動,但越來越大以後,爸媽就會覺得出門要一直抱著你我很累,所以就不出門了。」因此林欣蓓的童年幾乎可以說是空白的。

直到林欣蓓九歲時,為了要上國小念書,她得到了人生當中的第一台輪椅。但當時的輪椅並沒有很合身,對於她的小小身軀而言,就像是一個龐然大物。也因此,當林欣蓓的母親推著輪椅帶她到學校上課時,總是會面對同儕異樣的眼光及言語,甚至還有人對著林媽媽說:;「不要跟掰咖在一起。」,讓林欣蓓的幼小心靈很受傷,也暗自決定不要再被當成不正常的人,要過跟一般人一樣的生活。

國中以前,林欣蓓都是由家人或同學接送上下學,但上了高中以後,上學的路程變得更遠了,沒有人能夠天天推著她去學校,因此她開始想著可以讓自己出門的方法。但在當時的社會中並沒有推廣「低底盤公車」,她能搭乘的只有計程車及載送身心障礙者的「復康巴士」,她說:「這兩個選項的成本是最高的,所以我開始開始半工半讀,從事電話客服的工作。而當我有了收入以後就可以出門,可以出門之後我就能做更多的事情。」

林欣蓓說:「小時候不懂旅行是什麼,而且也不敢去想像能有機會去旅行,又因為坐在輪椅上不方便,爸爸媽媽更是很少帶我出去玩。」直到她上了高中開始半工半讀以後,林欣蓓認識了來自各地的同學及同事,她發現他們的生活視野很廣,可是她卻只有在家裡附近,當時的她意識到,「這不是我要的生活方式」。

輪椅女孩林欣蓓於紐西蘭嘗試飛行傘運動(照片由林欣蓓及三商美邦提供)。

克服心魔 恐懼來自想像

「我從小到大沒有去過畢業旅行,對我來說,那是個夢。」但林欣蓓是一個勇於追夢的女孩,她不願讓自己過得太遺憾,因此在她大學即將畢業時,她毅然決然地答應同學的邀約,一同去澎湖畢業旅行,她說,「那是我第一次坐飛機,雖然還是在台灣,但是我很興奮,因為我覺得我終於可以做到所謂『正常人可以做』的事情。」

林欣蓓說:「障礙這件事在我生活中無時無刻會出現,但我現在已經釋懷了,不再把這些障礙當成困難。」在第一次的旅行前,她首先面對的難題就是「要怎麼上飛機」,這是她從沒想過及嘗試過的事情,讓她很擔心會不會被拒載,會不會尷尬地被扛來扛去等等。但真正去了以後才發現,原來有很多可以輔助輪椅族的設備,例如把大輪椅換成小輪椅,小輪椅再換成更小的輪椅上飛機,這樣一來,只要坐著小輪椅靠近機位,就能輕鬆地從輪椅移到座位上。

「所以我後來發現,這世界很大,有很多資訊是因為我不知道,所以才會害怕,但嘗試了以後,便會發現這些都是可以解決的。」而在第一次的旅行後,林欣蓓發現,旅行能夠帶給她生活的力量跟自由的感受,而她也因此愛上旅行,並開始更勇敢、更大膽地去更多地方,因為他她認為「凡事一定都有解決的方法」,這也為她埋下未來坐著輪椅環遊世界的種子。

林欣蓓(中)小學時深受同學照顧。 (照片由林欣蓓提供)

無私分享 獲環遊世界機會

三年前,林欣蓓動了脊椎側彎的手術,整整住院兩百八十天,那是她最低潮的時期,幾乎快要放棄人生,但她不斷鼓勵自己:「不要放棄,只要康復了,還是可以繼續旅遊。」於是她開始撰寫部落格,將過去的旅遊經驗分享成一篇篇的文章,一方面讓自己回味過去旅行的美好,一方面將適合輪椅族旅遊的相關資訊傳遞出去。她說,「若沒有人做這件事,輪椅族可能永遠都不敢出門。但當我分享這些資訊後,有人受用了,那我的旅行就變得更有意義。」

後來 ,知名保險公司三商美邦找上了她。當時三商美邦正好要拍一支關於輪椅族環遊世界的形象廣告,他們看到了有潛水經驗的林欣蓓,又在她的部落格中發現她有多次的自助旅行經驗,因此打算與她合作拍出這支勵志廣告。

林欣蓓說:「如果當時沒有生病,也許我不會去分享,那他們就不會看到我,而我更不可能有免費環遊世界的機會。」因此,她認為凡事都是有意義的,當你先做了些什麼,別人才有機會看到你,但如果只是一味的覺得痛苦,甚至放棄未來,那就什麼也沒有了。

在拍攝廣告之前,工作人員向林欣蓓詢問,環遊世界的途中想要做什麼事情,林欣蓓堅定地回答「潛水、跳傘、滑雪」。這些在刻板印象中,只有兩隻腳的人才能做,甚至是兩隻腳的人也不敢做的極限運動,她都想要嘗試。 她說:「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麼樣,我也根本沒想過我四歲會癱瘓。所以如果有機會的話,就先不要害怕,去試看看吧。」

而她做到了。二O一四年六月,林欣蓓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走遍日本、泰國、奧地利、德國、瑞士、法國、比利時、荷蘭、紐西蘭和帛琉等十個國家,一共五萬多公里的旅程。

儘管生活中充滿障礙與挑戰,林欣蓓仍會笑著面對未來。

不放棄 直到美夢成真

回想這趟旅程,她說,最可怕的是滑雪。在滑雪的過程中,她必須離開她坐了十幾年的輪椅,就像是把腳抽離身體一般讓她感到不安,再加上雪國霧濛濛的天氣,前方未知的路線更加深她的恐懼,讓她一度覺得自己撐不下去了。但當工作人員詢問她是否要繼續時,她的理智又回來了,她反問自己:「這不是我要的嗎?那我怎麼能夠在這裡放棄?」於是,她還是完成了滑雪的挑戰,並在那一剎那崩潰大哭,為瀕臨頂點的壓力而哭,也為圓滿達成的成就感而泣。

「旅行的意義,不在於吃什麼或買什麼,而是遇到了什麼人」,林欣蓓說,在環遊世界中最難忘的是人跟人之間的相遇與相處。出發前,林欣蓓總是擔心自己的亞洲臉孔及乘坐輪椅的樣子不會被認同,但在旅行中,她發現,每個當地人對她的溫暖擁抱或伸手救援,都是發自內心且真誠相見的,這讓她深受感動,也開始感覺到自己的渺小,並反省過去的自己,「為什麼總是覺得別人會對你怎麼樣,其實這些都是你自己想像出來,自己設給自己的障礙。」

不知名原因造成的癱瘓確實改變了林欣蓓人生的方向,她抱怨過、不平過、想放棄過,但最終仍然一一克服了,她說:「我很感謝過去自己的堅持,感謝那個時候的自己沒有放棄。」現在的她能跟一般人一樣認真工作、享受生活、四處旅行,甚至比一般人多了一份無懼的力量,而她也鼓勵和她一樣的輪椅族或在生活中失志的人們,「難過只會讓人停滯不前,拿出勇氣往前走吧,只要往前走,就一定會有路。」


延伸閱讀

金剛芭比-林欣蓓粉絲團

她,勇敢追夢、挑戰世界,無懼的力量!

「135cm視野」遊世界 輪椅女孩林欣蓓:潛水蠻可怕的



瑯嬛書屋 性別友善的社區書店

$
0
0
【記者李慧盈、吳佳欣/桃園市報導】「女性跟男性在職場中的待遇為什麼不同?同志婚姻為什麼不合法?」炯炯有神的雙眼、肯定的語氣、散發光芒的臉龐,她,是米亞,書店的老闆。瑯嬛書店的老闆。因為一直關注性別議題,米亞也希望書店能接續她的理念,在社區內創造一個性別友善空間。

      


米亞認為看書是很自由的,所以店內沒有特別推薦書櫃,希望每個顧客都能依自己的喜好選書。

勇敢追尋 夢想發芽

書店創辦人米亞從小就喜歡文字和文學,夢想著能在「四周都是書」的環境裡工作。就讀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的她,主修現代詩研究,得知大學通識部老師陳巍仁的「詩與當代生活」課程有邀請許多詩人來講課,米亞常會跑去旁聽。有次課程邀請到既是詩人也是書店的老闆銀色快手來演講,銀色快手對詩和書店的熱情啟發米亞許多,也不再讓她認為開書店的夢想不切實際。

碩士班畢業後,米亞輾轉得知銀色快手已結束之前書店的生意,準備到桃園另起爐灶,她就興奮地去書店詢問工作機會,而後就進到銀色快手的新書店——荒野夢二工作。米亞說跟在銀色快手老師身邊學習近一年半的時間,不僅能與老師交換對詩作的喜愛,也了解書店的營運方式和專業書籍知識,漸漸地讓她有了想實踐夢想的動力。

同時,米亞常與碩士班的同學湯子慧和之前同事陳詠安一起討論想開書店的心情,加上銀色快手的鼓勵,米亞便在二O一四年十二月底離開荒野夢二,準備開設書店。經過一個月的籌備和三個女生的努力,瑯嬛書店就於二O一五年一月二十六日開始營業。

書店取名爲「瑯嬛」,意指天地藏書之處,出自元朝文人伊世珍的《瑯嬛記》,米亞期許書店能成為社區的藏書館,讓附近居民都能在「瑯嬛」找到閱讀的樂趣。

雖然書店籌備期只有短短的一個月,但米亞與她的夥伴們絕對不馬虎,從承租店面、整理環境到書店擺設等,全都自己一手包辦,像是 粉刷店門口的門框和鐵門、裝設燈具,甚至連店內的書架、書桌和椅子都是她們拿自家裡的家具,或是買好材料自己組裝的。米亞說:「空間是要靠人來營造。」瑯嬛書店沒有華麗的裝璜,只有米亞和她的夥伴滿滿的熱忱。

實踐理想 醞釀討論

營造一個性別平等的討論空間是瑯嬛書店的理想。米亞說其實一直都有在關心這個議題,剛好讀碩士班時,與湯子慧和其他碩士班同學都對性別平等感興趣,就一起組織「性別元素」讀書會,討論男女性別平等與同志權益等社會議題,儘管畢業後,讀書會不復存在,米亞跟湯子慧仍然持續關注相關議題,並且藉由書店的空間延續讀書會的價值。因此,瑯嬛書店不僅有女性主義和同志權益書籍專櫃,也會不定時舉辦相關講座,讓更多人了解這些社會議題。

「開書店不僅是要賣書,更重要的是想提供資訊和知識給大家。」米亞說書店不只會辦性別平等相關議題講座,也很歡迎與附近學校的學生們互動,像是最近元智大學的社團「性別基地」,也於三月八日婦女節在書店舉辦第一次社課活動,由米亞主講「女性主義入門ABC」,帶領學生了解婦女節的意義、女性主義是什麼,以及其重要理論與流派。

米亞提到在演講的開頭,她播放英國女演員艾瑪華森於去年九月在聯合國發表的演說,「即使生活在高度文明的國家裡,卻還是可以感受到許多性別不平等。」米亞以同工不同酬為例解釋,雖然現在很多女性有自主的工作權,在自己的工作領域發揮才能,甚至是得到很高的職位,但工作待遇卻不如男性,「其實這是非常奇怪的」,米亞的話中透露著不平的心情。

米亞說學生們的反應還蠻熱烈的,也會舉手發問,整個活動算是順利。不過她發現幾乎沒有附近的居民來參加,米亞說未來會加強在附近店家張貼活動文宣,也許民眾在早餐店看到宣傳後,就會想走進來,也是讓他們了解瑯嬛不只是書店,更是可以一起來學習知識的人文課堂。

米亞將啟發她最多的詩集創作特別以小書架擺設在顯眼處。

扎根社區 與居民互動

開設在內壢的文教區,瑯嬛書店鄰近興仁國小、自強國中和元智大學,米亞說當初就是想開在元智大學附近的社區內,一方面是想回饋這個給予她許多想法與知識的學園,另一方面是想深深扎根社區,將閱讀和性別平等帶進鄰里。而後米亞發現這個學區其實沒有專賣書的書店,只有賣文具和參考書的書局,讓她更下定決心要在內壢札根。

店內書籍以文學、歷史、哲學、女性主義和討論同志議題等類型書籍為主,也配合社區需要,增加童書繪本和料理、手作等工具書,但不收時效性低的財經與電腦軟體等相關書籍。米亞說一放出收書消息,就陸續 有人免費捐書給瑯嬛,讓她很感動。在接近年末的書店籌備期裡,收書來源大部分是有些人整理家裡或搬家,最多一次能收五、六百本,目前的收書狀況及數量就比較減少。

除了收二手書之外,書店也會進新書販售,多為獨立出版書籍,例如書店有進桃園在地出版社——逗點文創的書籍,因為談論電影、詩集的類型與書店風格相似,和同為桃園人的緣分,書店就持續與逗點文創合作。此外,書店也會與其他獨立書店合作,像是部分女性主義和同志議題書籍,是與台北的「女書店」合作,書籍內容大多是她們自己編寫的社運紀錄與評論書籍。

書店主要客源為學生和附近社區的媽媽,雖然來客數不多,買書的人更不多,但是米亞認為只要是有人路過進來書店,就是給予她們一個肯定。米亞說她印象比較深刻的顧客是一位男性上班族,他平日下班時都會來店裡逛逛 「即使不一定會買書,但還是很開心他來光顧。」儘管書店目前營運狀況不算穩定,但是只要書店能被人看見,自己也做喜歡的事,她也甘之如飴。

瑯嬛書店歡迎任何想在店內擺放宣傳文宣的團體,讓顧客能豐富地接觸各個社會的聲音。

延伸閱讀

瑯嬛書屋的臉書專頁

荒野夢二的臉書專頁

元智電子報-專訪瑯嬛書店店長、元智中語所張之維



木材二次使用 打造環保社區

$
0
0
【記者褚信暄、傅小庭/宜蘭縣報導】 宜蘭縣冬山鄉的大興社區,一九九三年為了配合宜蘭縣政府的「一鄉一特色」政策,將當地歌仔班所使用的樂器「椰胡」當作文化資產,推廣社區特色。他們收集附近學校廢棄的課桌椅,除了作為製作椰胡的原料之外,也用來製作家具 ,打造環保社區。

      


上工人員郭育騫製作環保家具。

配合政策 找出特色

一九九三年以前,大興社區原本是東興社區的一部分,與東城社區合稱為東興社區,直到一九九三 年,因為政府政策的關係,大興社區才成為獨立的社區。直到二OO八年,宜蘭縣政府推動「一鄉一特色」政策,大興社區才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特色與文化資產。

以前,大興社區有一群會彈奏二胡、椰胡等樂器的人組成歌仔班,當時就常常在當地表演,有時也會在外地的婚喪喜慶場合演奏。大興社區發展協會的專案經理邱嫦娥表示,當地的歌仔班與一般我們所認知的歌仔戲不同,他們不用粉墨上妝,而是以一個類似樂團的方式登場,一個主唱配合其他團員的樂器進行表演。然而隨著時間過去,這些團員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不堪負荷,已經無法再出團表演。

當宜蘭縣政府提出「一鄉一特色」政策後,邱嫦娥說:「其實我們當時相當苦惱,因為一個社區在停擺這麼久之後,要找到一個特色其實相當困難,最後是在經過調查之後,才發現以前當地有歌仔班,使用並不常見的椰胡來演奏,才決定將歌仔班以椰胡作為文化資產,推廣社區特色。」

廢棄課桌椅 製作椰胡

由於學校的課桌椅改制,以前的兩人座桌椅改成獨立的座位,這些課桌椅就變成廢棄的物品,因此大興協會決定將這些物品二次使用,用來製作椰胡。

郭育騫說:「廢棄課桌椅的椅腳變成琴桿跟琴軸,至於最重要的共音箱就使用南部運上來的椰子來製作,這些椰子因為種植方式不同,本身沒有甜味不能拿來食用,所以我們決定用這些原料來製作。」

在製作椰胡時分成兩部分。製作琴桿與琴軸時,先將這些被拆下的椅腳用機器磨成適當的長度,再將他們拿去火烤,烤成光滑的表面以增加質感;而共音箱的部分,先找到大小適中的椰子,把表皮去掉並將內部挖空,同樣經過火烤增加質感,最後才將琴軸與共音箱連結在一起。郭育騫表示,即使製作的方式完全一樣,但每支椰胡發出的聲音還是會有些許的不同,因此每支椰胡都是獨特的。

廢棄木材 製作環保家具

除了製作成椰胡之外,大興社區也會製作家具販售,每當有客人訂做或是社區有需求時,他們就會利用廢棄的木材製作。目前雖然已經沒有廢棄的課桌椅當成原料使用,但郭育騫說;「大興社區附近有一個造船廠,我們向他們要求將製作船剩下的棧板提供給我們,作為我們製作傢具的原料。」

大興社區運用廢棄的原物料,除了製作成椰胡,推廣當地的特色之外,同時也製作成其他傢具,達成二次環保的效果,讓環保的觀念得以推廣。

大興社區製作的環保家具。


延伸閱讀

大興社區發展協會臉書粉絲專業

社區通--大興社區發展協會網站

大興社區發展協會官方網站



稻田裡的饗宴 創造農業新價值

$
0
0
【記者鍾佾錚、陳俊元/宜蘭縣報導】在一個微風徐徐的農村午後,有一群人坐在稻田的中央,一張張的桌椅,上頭擺滿著利用在地食材精心製作而成的佳餚,以及冰涼舒暢的飲料,隨風搖曳的稻穗圍繞在四周,昆蟲的鳴叫與人們開心的笑聲交織成曼妙的旋律。此刻浮現在腦海裡的畫面不禁讓你我疑問:「這難道是真的嗎?」不要懷疑,這是「幸福果食」團隊所提出的「稻田裡的餐桌計畫」,邀情來自各地的人們,回到鄉村體驗採收果實的樂趣、專業種植技術的教學,帶領人們重新認識農村,並且找尋台灣土地的價值,期望能夠拉近人們與大地之間的連結。

      


「幸福果食」創辦人廖誌汶與參與活動的來賓合影留念。

改變 從行動做起

「幸福果食」負責人廖誌汶是宜蘭縣三星鄉的農家子弟,過去曾經是樂團的吉他手,創作過許多耳熟能詳的廣告配樂和音樂,專輯更曾經入圍過金曲獎。從未停止關懷社會議題的他,在音樂圈創作了二十多年,然而,在驚覺台灣農村已經「沒有人」,年輕人不僅不願繼續待在農村,農村的勞動價值亦連帶不再受到重視,因此廖誌汶下定決心回到故鄉宜蘭,用行動拾回農村的美好。此時,廖誌汶恰巧結識了有著多年金融業背景的簡家旗,因同樣抱持著復興農村價值的想法,兩人一拍即合,隨後,又在藝術家陳德平(Aguce)的加入下,三人於二O一三年成立了「幸福果食」。

「稻田裡的餐桌計畫」是廖誌汶最早提出的想法,透過網路邀請來自各地的人們來到農村,以每人一次兩千一百元的價格,提供當地農村體驗活動。體驗活動多自午後開始至晚餐結束,內容則因地點與季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有時是在稻田裡割稻、有時是在葡萄園裡採收新鮮葡萄,有時在茶園裡親採嫩葉並學習如何揉茶。

有趣的是,在每次體驗活動之後,幸福果食團隊都會以現採的當地食材為來賓製作美味的餐點,安排前來的人們在稻田裡、茶園內、魚塭旁,甚至是在沙灘上享用,偶爾更會搭配現場的音樂表演,讓饗宴的氣氛達到最高點。廖誌汶說:「只有最直接地付出行動,去了解農村的生活,才能夠將農村價值不斷地傳達出去。」

聊起數次活動,廖誌汶說,非常推薦位於台中外埔的麥田圈場次,「不是給你玩玩的,是真的要付出苦力的喲!」不單單是簡易的體驗,而是必須捲起衣袖,盡情地在麥田中揮灑汗水,參與的來賓與戴起斗笠的農夫不分你我地在麥田中收割。同時,幸福果食也增加體驗活動的趣味性,模仿電影裡頭外星人在麥田所留下的「記號」,事先畫好設計圖,讓來賓一同創作「不規則圖形」。

參與的來賓們在麥田中開心合影。(圖片由幸福果食提供)

幸福果食團隊事先測量麥田大小並且設計圖形,讓參與活動的來賓一同在麥田上「創作」。(圖片由幸福果食提供)

全新商業模式 顛覆傳統農業思維

簡家旗說:「台灣農業文化長期被低估,所以我們必須用全新的商業模式,來翻轉農業傳統的獲利模式。」傳統農業透過種植與農產品買賣,獲得微薄的利潤,然而,快速下滑的農業產值早已遠遠地超過我們的想像。「稻田裡的餐桌計畫」不僅提供人們體驗農村,透過深度體驗課程,讓他們學習逐漸消失的農業技術,更讓在地農民藉機獲得基本產值之外的利潤,同時,將農產品藉此經由人們的傳播,銷售到都會區、銷售到消費市場。

強調「施與受(giive and take)施與受(give and take)」,「稻田裡的餐桌計畫」就是讓付出金錢的人得到體驗與農業文化,也讓付出勞動力與傳授手工技術的人得到相對的利潤。以茶農為例,他們可以藉由活動舉辦、技術的教授得到額外的收入,而參與的來賓則是可以經由費用的付出,得到親近自然、體驗農事的機會和難忘的經驗。

廖誌汶說,台灣政府長期重視知識型產業,相較之下,勞動價值卻未受到同等的重視,也因此日漸式微。幸福果食團隊以休閒產業與農村的結合,建立嶄新的商業模式。不僅讓在地農民在三級產業服務教學中得到利潤,更減輕農民在一級產業中承受的壓力。

目前「稻田裡的餐桌計畫」系列活動,至今已舉辦超過二百個場次,參加人數預估超過一萬人,幾乎場場爆滿。幸福果食藉由網路號召人群,逐漸打響品牌知名度,甚至延伸發展其它計畫。

二O一四年十二月舉辦的月光葡萄酒餐會。(圖片由幸福果食提供)

夢行者計畫 散播理念

曾經參與餐桌計畫的人們,更會呼朋引伴再次回到幸福果食團隊,成為其中的一份子。緊接著「稻田裡的餐桌計畫」所提出的是「夢行者計畫」。透過網路的號召,加上不間斷的參與「稻田裡的餐桌計畫」擔任小幫手,將全台灣對農村有各種想像的青年們都聚集起來。經由每一次的餐桌活動結識對方,並且彼此互相學習。而每一次的活動,我們都能看見不同夢行者的身影在奔波、幫忙,和細心地協助參與的民眾。

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夢行者」不但可以從中學習到如何策展、經營、推銷,更可以認識各地的小農。「幸福果食除了扮演著生產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擔任著媒合的角色,讓夢行者與夢行者互相幫助,也讓他們與在地農民建立起深厚的連結。」廖誌汶說。

建立互助聯盟 展望未來

未來,幸福果食更計畫在全省建立二十個據點,透過三百多位夢行者彼此橫向的串聯互相支持,還有在地農民的合作,在每一個縣市尋找一個代表的農產品,形成一個互助的聯盟。幸福果食不僅鼓勵青年回鄉,更給予資源的導入,以及資金的協助,期望在地農民能夠建立自己的「品牌」,翻轉台灣農業的價值。

每一場稻田裡的餐桌計畫,我們都能看見廖誌汶熱情地帶領來賓、簡家旗細心的協助,更可以在每一次活動結束後,透過粉絲專頁上一張張由藝術總監Aguce側拍的照片,細細品味置身在農村的滋味。而那群熱情洋溢的夢行者身影,更讓我們看見了農村重燃的希望。不僅如此,幸福果食在數次餐桌活動中,看見了許多閒置在農村的空間、老舊的房舍。二O一五年他們提出了計畫已久的「稻田裡的辦公室計畫」,未來也將邀請企業到回到農村進行會議、研討會,活用在農村裡的閒置空間。


延伸閱讀

稻田裡的餐桌計劃-幸福果食粉絲專業

Nice玩體驗-幸福果食

社企流-幸福果食 還原農村價值



鄉下農夫小劍劍 用快樂種劍劍好米

$
0
0
【記者戴恩加、黃彥齊/花蓮縣報導】無論是新人結婚、嬰兒彌月或答謝親友,餽贈米禮盒的製作都難不倒花蓮縣玉里鎮的稻農小劍劍,特別的是,在這些精美禮盒中,不僅裝有小劍劍精心栽種的「劍劍好米」,也裝進小劍劍快樂作農夫的心情,透過包裝上頭手繪訂購客戶的Q版人像 ;以及逗趣的稻米簡介,如「稻米的興趣為『喝無汙染的山泉水、吃複合式有機肥』」,小劍劍的搞笑性格便足以略知一二。

      


返鄉耕種失敗 向老農學習

這位網路上自稱「白目農夫」的小劍劍究竟是誰?簡短來說,小劍劍是一位十一年前離開台北、重回花蓮玉里務農的三十三歲返鄉青年。在他高中畢業退伍那年,進入台北一家電子公司擔任作業員,然而,一成不變的電池組裝工作,以及步調緊湊 的城市生活,令他感到厭倦。與此同時,面對花蓮玉里家鄉種田人力的需要,小劍劍便重新思考未來的職涯規劃,決定返鄉耕種。

返鄉種田的起頭並不順遂,除了 被家人和朋友認為返鄉務農是在台北職場上遭遇瓶頸,小劍劍從家族承接的第四代務農工作也面臨耕田失敗的挫折。「爸爸覺得我應該回台北工作,不適合留在這種田。」起初父親先讓小劍劍試種一甲地,然而因為對於肥料用量不熟悉,也不懂得預防病蟲害,再加上稻田收成期遇上颱風,小劍劍耕種的這一甲地,收成少得可憐。

「幫忙和工作真的很不一樣。」雖然小劍劍兒時經常隨父母走進田間幫忙耕種,但長大後實際接手農田,他卻發現栽種技術上,仍有許多專業知識需要自行掌握,而「看天吃飯」也是務農人家該有的心態。「為了耕種下去,我開始去尋找答案。」經過向幾位老農討教後,小劍劍學習插秧、灑肥和看田水等技巧,一甲稻田的產量從第一期的「兩千斤」,順利到達一般農夫該有的「一萬斤」水準。

小劍劍以手繪Q版人像和逗趣文字敘述,精緻化米產品的包裝。

親朋好友需求 開啟行銷契機

返鄉務農穩定一段時間後,小劍劍便開始在部落格上分享種田的心得與知識,以搞笑的圖片、影片搭配逗趣的文字敘述,吸引網友前來關注,在平淡務農的日子即將邁入第五年之際,一位網友問道:「小劍劍,你何不賣一下劍劍好米,讓我們可以吃到你種的米?」因為這句話,小劍劍行銷稻米的的契機就此打開,藉由設計LOGO並將產品照片放上網路,販售一般家用米。販售期間,小劍劍比較幾家大型米廠販賣給消費者的單價,發現自己賣的價格較米廠高出許多,未經中盤商收購的劍劍好米能得到辛苦耕種該有的合理利潤,這使他深刻體會到農夫自身培養行銷能力的重要性。

除了販售家用米,小劍劍也進一步思考其他米產品的開發。二OO八年,他從電視新聞中看見郭台銘結婚時以米禮盒贈送親友,意識到「原來稻米也能做成米禮盒」,此後便開始精緻化家用米的包裝,甚至將部落格的經營暫停一段時間,專心於米禮盒的製作研究。由於小劍劍高中畢業於美工科,他的新婚朋友曾拜託小劍劍在禮盒外包裝上,手繪他們夫妻的Q版人像,變成客製化的新人禮盒,這一畫也使小劍劍開始藉由插圖與美編,客製化各種米禮盒。

「我沒學過行銷,但我知道差異的重要性,因此就開始朝獨特化產品前進。」透過一步步自我的探索,以及他人給予的建議,小劍劍用創意發展出不同種類的米產品,從一般家用、手繪新人Q版頭像的訂婚與結婚禮盒、手繪嬰兒頭像的彌月禮盒到附上LOGO的企業專用禮盒等,七年來,每一個禮盒的誕生,背後均承載著小劍劍行銷的故事。

身為客家人的小劍劍,利用客家文化的代表圖案設計劍劍好米的包裝。

認真耕種 重視米的內涵

「小劍劍,我要怎麼包裝得好看?我要如何做行銷?」自從二OO七年榮獲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總首獎 ,小劍劍經常受邀上節目或到校園演講,面對台下聽眾的發問,小劍劍謙虛地回答:「我沒學過行銷,卻來這裡教行銷;我最愛的不是種田,但我的工作卻是種田。」迄今返鄉務農已滿十一年,他始終認為,包裝與行銷的創意,如同耕種技巧的熟練,均來自於經驗及身旁親友的鼓勵;而當他累積務農經驗,他也逐漸體會年輕人投入農業的重要性。

這些由小劍劍行銷的精緻禮盒,包裝裏頭是強調品質的劍劍好米。「務農的前四年我先顧好米的品質,把品質達到最高後,我才來做包裝。」儘管包裝能夠呈現價值,但如同人不應只看外表,小劍劍認為米的內涵應在於它的品質,若品質尚未顧好,就無法得到包裝之後的價值回饋。在販售過程中,一些受到精緻包裝吸引前來購買產品的顧客,因為品嚐劍劍好米的香Q口感,反而要求小劍劍簡化包裝,以較低的價格販賣,小劍劍認為這便是「米的內涵才能真正吸引人」的道理。

「很多人以為他種這麼大的範圍,只做行銷不種田,但其實他付出許多精力在完成所有的工作。」曾經跟著小劍劍到農田工作、學習耕種技術的陳惠琪說:「他早上六點多就已經出門開始種田,忙到晚上五、六點才休息,緊接著又是晚上的巡田工作,回到家則要利用剩餘時間繪圖、接單、包裝產品及經營臉書粉絲專頁,事情都是做不完的。」雖然家裡傳承下來共有二十多公頃的稻田需要經營,但小劍劍不因面積大而聘請農民代工耕種,他以自產自銷為基礎,結合精緻包裝的客製化,提升米產品的競爭力。陳惠琪認為,儘管現在從事米行銷的人很多,甚至許多人結合公益議題販賣,但是劍劍好米的獨特性,是不容易被取代的。

小劍劍每天都會扛著機器到農田灑肥,確保稻米健康長大。

無數訂單 像是從天上來的禮物

十一年來,小劍劍在稻作收成、行銷與田間管理上看見成果,每當提起務農過程中意料之外的收穫,接受《聯合報》張念慈記者採訪一事,總令他記憶猶新。「幫助我成功行銷劍劍好米的貴人就是張念慈,不管講幾次都還是要提她。」二OO七年十一月,小劍劍接到張念慈的電話,說明在朋友推薦下曾品嚐劍劍好米,也聽聞部落格上小劍劍展現逗趣、幽默的性格,希望針對小劍劍快樂種田的心路歷程作訪問。

「我當時根本不放在心上,想說一個農夫有什麼好報的。」小劍劍萬萬沒有想到,當採訪隔天報導登出來,卻引來許多人的關注。報導刊登那天,正值農閒期,小劍劍將手機調成震動補眠,結果一早醒來卻看見一百二十幾通未接來電。「一直有人打來,我的手機就一直震動,後來我接起電話,一位伯伯說:『少年仔,你真讚,要加油!』掛完電話後接著又是下一個人打來幫我加油。」小劍劍想起前一日接受訪問,這才驚覺是媒體報導讓將他在家鄉種田的事情傳開,而他以樂觀、努力的態度耕種,也得到許多人的支持。

「人生第一次刺青,是因為接到無數訂單。我一邊種田,一邊拿筆直接在手上記下客人的地址、電話和姓名。」因為這次的受訪經驗,小劍劍面對眼前的務農工作有了信心,也意識到自己搞笑、幽默的性格,可以成為行銷過程中重要的元素。

一小包精緻的米禮盒,裏頭的劍劍好米需要經過育苗、插秧、灑肥、收割到碾米的辛苦種植過程。

樂觀看待務農 拒絕悲情心態

小劍劍的幽默風趣,是許多稻農身上少有的特質。詩人李紳在〈憫農詩〉中曾以「粒粒皆辛苦」描寫農夫辛勞工作的景象,然而儘管務農辛苦,小劍劍卻認為每個職業均有它辛苦之處,不需要特別去講述種田的辛苦。他不選擇以悲情述說務農,也不刻意展現台灣農業面臨的困境,而是歡樂以對,藉由影片和繪畫,和網友分享務農生活的趣事。「我常常工作完髒髒地去拍搞笑影片,然後回家剪片。當我看見自己今天在田裡種田是歡樂的,我就會忘記這一整天的辛勞。」

即使曾被人抨擊「農業沒有你講得這麼輕鬆」,但小劍劍認為,身為年輕農夫,應該盡量不去提起自己的辛苦,他說:「我不是故意要把農業弄得很歡樂,只是覺得如果連農青都述說著農業的辛苦,那麼其他年輕人就更不可能想來當農夫。」雖然務農起初並不知道如何行銷,面對台灣農業缺工的問題,小劍劍也無從找到方法改善,但他漸漸領悟到推廣農業可以從農夫自身做起。「我想讓人家知道鄉下有一個農夫小劍劍,他是以開朗、活潑的心態去種田,而這個心態會讓別人覺得農夫這個職業是不錯的、好玩的。」帶著快樂的心情耕種,再加上逐漸掌握耕種的技術,小劍劍從返鄉務農初期的「只做七公頃」,到現在一天可以做七公頃。

小劍劍打破一般人的刻版印象,以開朗快樂的心情來作農夫。

盼開闢客棧 投入有機稻作

面對未來,小劍劍希望將自己的房子改建為農夫客棧,提供對農業有興趣的民眾前來短住、體驗農村生活,同時也教導訪客在住家一樓開闢的小型米工廠中,學習包裝的技術,不僅認識餐桌上米粒的主人,也認識稻米的孕育過程。

小劍劍目前經營的二十多公頃稻田,其中有一甲地在去年開始試種有機稻作,他希望試種成功後,能激勵附近的農民加入有機耕種行列,在未來逐步擴大有機田的面積。雖然目前大部分的稻田使用慣行農法耕種,小劍劍仍然堅持以低農藥、低肥料的方式,例如灑肥時使用「化肥、有機肥參半」的複合式有機肥,改善土壤地力,增加稻米的嫩Q口感。

對於客棧及有機耕作,小劍劍內心有所期待,然而對於經常隨他到農田的兩歲兒子,他只期望將來兒子能努力找尋人生發展的目標,不一定要從農。「或許我的兒子將來會離開花蓮玉里,但我讓他從小接觸農業,最重要是希望他永遠記得他是習慣農業的,當回到大自然中,他可以從農業找到童年的回憶和快樂。」這位自稱白目農夫的小劍劍,十一年來以不一樣的方式詮釋農夫生活,雖然並未獲得所有農人的認同,卻因為擁有樂觀的心態,而成為懂得享受農業的快樂農夫。

小劍劍的兩歲兒子經常隨著他到田裡或育苗場。


延伸閱讀

ETtoday新聞雲──小劍回鄉種稻

小劍劍2007年榮獲華文部落格大獎第一名

臉書粉絲團「小劍劍-白目農夫の奮鬥史」




創意手工繡花鞋 打造刺繡新風貌

$
0
0
【記者張適、王怡婷/台南市報導】 繡花鞋是刺繡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而隨著刺繡工藝逐漸凋零,以及款式不符合現代潮流,繡花鞋越來越少人穿。而就讀成大創意產業設計所的江珮嘉和張積育,發現繡花鞋 的樣式過於傳統,於是創立「繡hsiu」品牌,運用現代美學重新設計,將台南地圖、劍獅等具有文化價值的圖樣繡在皮鞋上,讓傳統繡花鞋有了新的樣貌。

      



創辦人江珮嘉(右)以及張積育(左)成立繡hsiu品牌繡花鞋。

偶然機緣下 接觸繡花鞋工藝

繡hsiu創辦人之一的江珮嘉說, 兩年前再散步時看到繡花鞋店,在好奇心驅使下便入內觀賞,之後便被繡花鞋獨特的美感所吸引。而曾就讀設計科系的她,家中從事鞋子代工,對製鞋有很大的興趣,後來經鞋店老闆的介紹,了解 繡花鞋除鞋型設計外,還需高水準的刺繡功力,之後便與張積育一同向光彩繡莊師傅林玉泉學刺繡,徹頭徹尾了解其製作過程。

在學習的過程中,她們發現,繡花鞋對現代人來說有點陌生,感覺像阿嬤那個年代在穿的陳舊樣式。張積育說:「希望透過我們的角度,讓年輕人重新認識繡花鞋,然後給它一個新的風貌。」此外,兩人就讀創意產業研究所,對文創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於是在二O一三年成立「繡hsiu」品牌,透過將繡花鞋重新設計,並在鞋子圖案上融入安平劍獅、台南地圖等地方元素,讓繡花鞋不只是繡花鞋,而是紀錄著在地故事的工藝品。

創新設計 卻遭遇技術問題

為了設計出適合現代人穿的繡花鞋,她們決定將刺繡圖案繡在皮鞋上,並搭配時尚的設計與配色,讓繡花鞋能被更多年輕人所接受。但傳統繡花鞋是以布料為主,當她們希望師傅們能在皮革上繡出圖案時,便遭遇到許多的困難。因為師傅們都有自己習慣的一套做法,所以如何跟師傅討論,讓他們覺得可以嘗試看看,便是個難題。

此外,她們使用滿板跟多色彩的設計,也跟過去以素色為主的繡花鞋有很大的差別,這也需要與師傅們協調溝通,才可以讓鞋子出來是她們想要的樣子。創辦人江珮嘉說:「師傅最初都會說不能這樣做啊,沒有人這樣做的 ,因為越多創新,這部分的衝突也會越多。」

江珮嘉(左)以及張積育(右)進行刺繡的練習。

勇於嘗試 突破創業困境

為了成功在皮革上刺 圖案,她們從構圖、上架、平面繡的技法開始學起,經過六個多月的學習,以及不斷的與師傅們溝通,除習得技法外,優異的表現也獲得師傅們的讚賞,同時,在研發上也願意提供更多的指導與幫助。林玉泉師傅說:「她們兩個都是高材生,畫圖畫的很棒,程度也很好,都能夠舉一反三。」

此外,在鞋面的設計上, 她們除了從安平的守護者「劍獅」、台南圓環地圖等在地元素作為創作靈感外,設計後也需打樣生產。 當中測試了許多材質,後來以柔軟的小羊皮為主要皮料。江珮嘉說,公司成立後花了半年的時間,才成功研發出將刺繡繡在皮上的技術。新式設計的繡花鞋終於完成 ,現在也有固定的師傅跟她們合作。

張積育說,二O一三年創立至今,除獲得成大旗勝盃創意競賽銀牌外,也在全台最古老的百貨公司 林百貨有設置專櫃,而現在除了網路門市外,在台南、高雄共有五個販售地點。而她們最大的成就感,則是來自很多客人對她們的創作肯定,未來除了考慮參加國際比賽,打造台灣品牌之外,也希望可以擁有自己的店面,跟客戶做直接的接觸,讓大家更認識繡花鞋跟刺繡的文化。

各式繡花鞋陳列於林百貨專櫃。


延伸閱讀

繡hsiu官方網站

中國時報:繡花鞋縫劍獅 成大正妹文創亮眼

紅兔子藝廊:傳承台南老文化的勇敢女孩



小兔子書坊 孩子們的故事屋

$
0
0

      


【記者李慧盈、吳佳欣/桃園市報導】一走進店裡,就被孩子們的歡樂笑聲吸引,站在顧客旁邊溫柔地介紹童書繪本的人就是兔子媽媽,黃淑貞。因為住家附近沒有一處專門為孩子開設的繪本書店,黃淑貞決定自己來試試看,為了給孩子更好的讀書環境,讓他們更快樂地閱讀書籍,小兔子書坊就這樣誕生了,分享著親子共讀和學習的樂趣。


黃淑貞認為不要逼孩子閱讀,會扼殺學習的樂趣,在適合的環境裡,閱讀才能自然。

為了孩子 實現理想

書店創辦人黃淑貞原本與丈夫在台北上班,因為工作較為忙碌,小孩就託給住在桃園市平鎮區的婆婆照顧,週末會回桃園與家人團聚,生了第二胎後,她就留職停薪專心照顧小孩。自從當了媽媽,黃淑貞時常在想什麼東西對於孩子來說是最好的,她想到了閱讀,於是她不僅常常陪著孩子讀童書繪本,更堅持每晚睡覺前要說故事給孩子聽,也讓他們養成聽完故事就乖乖睡覺的好習慣。

「發現這個區域沒有一個專門給孩子看繪本的地方」,因為想分享與孩子共讀的樂趣,也希望認識許多想培養孩子閱讀的媽媽們,黃淑貞與丈夫討論後,就決定要開設一家孩子們的書店。從二O一一年六月有開書店的想法,到二O一一年十月小兔子書坊正式開幕,黃淑貞沒有過多的疑慮和擔心,「其實我也沒有去做市場調查或是去其他書店考察,只是很單純地想為孩子做好這件事。」

小兔子書坊的經營模式為顧客來店點飲料即可免費看書,也提供顧客可以租借書籍回家。除了販售童書繪本、小說和其他種類的書籍外,店內更有教學道具和桌遊,讓孩子能多方面發展。取為「小兔子書坊」,黃淑貞說在女兒還是嬰兒時,兒子覺得妹妹長得像兔子,所以小兔子就成為女兒的小名,來店的顧客也會以兔子媽媽來稱呼黃淑貞。

書店空間以通風透光為主要訴求,佐以粉色系牆面及童趣的木製書櫃,繽紛地點綴每個角落,隨處都可以看到黃淑貞對孩子們的用心,例如進店要換穿拖鞋、適合孩童身高的桌椅,以及孩子們能席地而坐的閱讀區。書櫃上擺設許多有著鮮艷色彩外衣的童書繪本,黃淑貞說每本書的封面都像是一幅畫,隔一段時間更換別的童書繪本上去,整個書店就又感覺是煥然一新。

吧檯前的木製書櫃是黃淑貞的丈夫製作的,上面擺滿各類童書繪本。
童書繪本 激發無限想像力

店內書籍以繪本為主,大致可分為親情友誼、生活教育、情緒管理、世界繪本、自然生態、創意想像、自我認同和數學與身體套書等八個種類,也會配合社區需要,有給家長看的手作書、料理書及療癒書,書籍來源為自家收藏、二手書,以及與經銷商、出版商訂書。「店裡的書我都會先看過。」黃淑貞笑說選書原則就是自己要先喜歡而且看過,覺得不錯才會進貨,尤其是翻譯書,她更會仔細選擇。她認為英文書經過翻譯後,文字進行解讀、轉變,也許與英文要表達的意義或感覺就會不一樣,所以有英文書就會盡量選英文書,翻譯書就會挑過。

童書繪本透過生動的圖像和簡單的文字,不僅可以更簡單地傳遞訊息及知識,還可以傳達許多難以用言語表達的事。以情緒管理繪本為例,黃淑貞認為直接向孩子解釋各種情緒會太抽象,但若是透過閱讀相關繪本,讓他們自己去認識情緒是什麼和解決情緒的方式,也許會比教導來得更好。例如繪本《菲菲生氣了》裡的小女孩菲菲生氣時會摔東西、大叫,就像是要爆發的紅色火山,但是當她冷靜下來看看廣大的世界後,氣就消了,她的家人也如以往溫暖地接受她,於是她以後都不再生氣了。

除了有文字的童書繪本外,店內也有無字繪本。透過沒有文字的連續圖片呈現故事,雖然對於講故事的人來說會不好表達,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能激發無限創意。黃淑貞說無字繪本就像在看默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方式,例如她的大兒子每次看同一本無字繪本,都會有不同的感覺和解釋。

《謝謝你,美洲豹》是黃淑貞較有感觸的繪本之一。故事的主角是患有嚴重口吃的小男孩,每次去動物園都會發現美洲豹很不開心,於是他許下承諾要替美洲豹發聲,保護他們。長大後的小男孩成為第一個研究美洲豹的動物學家,更成功克服口吃,說服貝里斯總理設立美洲豹保護區。故事結尾是主角在野外遇見一隻美洲豹,原本他很害怕,以為美洲豹會把他吃了,但是那隻美洲豹就靜靜地坐在對面望著他,他也靜靜地看著那隻美洲豹,彼此透過眼神訴說感情。

黃淑貞說在讀這本書給小女兒聽時,孩子就發現封面的男孩與美洲豹的身體比例差很多,她很驚訝自己都沒有發現這點,這讓她瞭解到孩子的觀察力真的很敏銳,可以看到大人們沒有注意到的地方。

《謝謝你,美洲豹》改編自真實故事,易喚醒生態保育意識,是黃淑貞很推薦的繪本。

與社區結合 舉辦講座和課程

書店開設在婆婆家附近的社區巷弄裡,黃淑貞說當初就是想和附近居民有互動,加上朋友剛好在這裡出租房子,所以就租下這間兩層樓房,一樓為閱讀空間,二樓為活動空間,目前客源為社區媽媽與孩童。「其實書店開在這邊,會主動進來的人還是很少。」黃淑貞考慮後就決定設計各類繪本故事時間,更要舉辦講座和學習課程,期許家長可以帶著他們的小孩一起走進書店。從二O一四年開始,目前小兔子書坊已舉辦數十場講座,附近的居民會帶小孩來參加,也有外地的朋友專程來書店聽講。

講座活動以繪本作者見面會和主題講座為主,近期黃淑貞著重舉辦生態保育講座,不僅會邀請生態繪本的作者來演講,也會邀請台灣生態保育界的專家來分享經驗,像是南投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專員林育秀曾受邀來跟民眾分享保育台灣黑熊與台灣石虎的過程 。

「要做就要做自己想知道的事情」,每場活動都是黃淑貞自己規劃和邀請,她笑說其實就是自己想聽,也想分享給其他人。例如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於二O一五年三月起,開始舉辦動物不是娛樂三部曲巡迴放映,黃淑貞就主動邀請他們來演講,「透過演講,把動物權益的議題丟給孩子讓他們來思考,不見得要直接給他們答案,其實他們自己已經了然於胸。」

小兔子書坊除了鼓勵孩子閱讀與學習外,也有為全職媽媽設計簡易課程,幫助她們挖掘自己的興趣與潛能。黃淑貞說平日白天有手作課程,適合有學齡前孩子的媽媽來參加,一方面媽媽能放心地讓孩子在這裡活動,認識新朋友,另一方面也是讓媽媽能從照顧孩子的繁忙生活中得到喘息。

黃淑貞說雖然課程可能才短短的兩個小時,但媽媽們在這兩個小時內已經可以做很多事,透過這些自我學習的進修,她希望能幫助同為媽媽的女性們,一起加油與成長。不過她也點出一個重點,「會來店裡的爸爸真的不多,幾乎可以用手指頭數出來」,黃淑貞認為傳統觀念依舊存在,孩子們的教養還是落在媽媽的身上,即使到了假日還是如此,但是孩子是夫妻兩人的,彼此之間應該要協調好,多為對方著想。

對於書店未來的規劃,黃淑貞希望多舉辦一些社區的藝文活動,不僅讓書店能走出去,也能和社區再多做結合,例如小兔子書坊去年在附近公園集合一些攤位,做一個手作小市集,也邀請適合孩子觀看的偶戲來表演,居民的反應都很好。自從那次市集活動後,黃淑貞才了解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小兔子書坊,但是他們都沒有進來過書店, 因此她決定把店裡的二手書整理成一個行動圖書館,擺放在附近公園裡,讓居民都能免費借閱。

「閱讀應該是生活化、隨手可得,而不是高高在上」,黃淑貞期許小兔子書坊能成為附近居民家裡的書房,讓閱讀很自然地存在生活中,並且享受閱讀的樂趣。

書店的窗框掛著各類說故事活動的合影,凝聚社區、結交同好也是黃淑貞一直樂見的。


延伸閱讀

小兔子書坊臉書專頁

小兔子書坊-痞客邦

小兔子活動報名表



來杯馬拉威咖啡 種下希望種子

$
0
0

      


【記者鍾佾錚、陳俊元/台北市報導】咖啡是世界第八窮國馬拉威重要的經濟收入,然而當地的咖啡小農卻往往因為中間收購商的剝削,與國際市場價格的波動影響,導致家中經濟陷入危機。畢嘉士基金會於二O一四年開始引進馬拉威咖啡,以合理的價格向當地小農收購咖啡豆,透過協助包裝設計與行銷,將咖啡販賣的利潤投入馬拉威當地的教育設備、醫療系統與社區開發。畢嘉士基金會更預計於二O一五年販售通過國際公平貿易認證的馬拉威咖啡豆,邀請大家一起喝咖啡、做好事。




牽手馬拉威

畢嘉士基金會由屏東基督教醫院於二O一三年支持成立,基金會名稱取自於屏東基督教醫院其中一位創辦人、曾經到台灣行醫的挪威籍醫師畢嘉士。談起畢嘉士基金會與馬拉威的連結,畢嘉士基金會專員林茵慈說,屏東基金會於二OO二年接受外交部委託辦理駐馬拉威醫療團的業務,除了在馬拉威北部當地的姆祖祖(Mzuzu)醫院執行一般門診以及定期赴偏遠地區之巡迴診療工作之外,更致力於訓練當地醫療人員及推動提升醫療水準等各項計畫,包括開辦助產士訓練、成立居家關懷巡迴小組計劃、婦女保健診療計劃、流動手術小組遠距服務計劃等。

然而,不幸的是,二OO八年馬拉威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屏東基督教醫院駐馬拉威醫療團的相關服務被迫中斷,緊急撤回台灣。時任醫療團長、屏東基督教醫院長余廣亮卻認為在當地建立醫療系統已逐漸嶄露成果,不該放棄,便另尋求了來自挪威的資源,以國際非營利組織的身分,與當地的路加國際服務團(Luke Service International)合作,帶著團隊返回馬拉威。自此開始,便替屏東基督教醫院在馬拉威的長期服務,紮下了深根。

馬拉威當地的咖啡小農開心地捧著熟成的咖啡豆。(照片由畢嘉士基金會提供)
購買咖啡 愛不設限

由於花費在馬拉威當地醫療服務的資金龐大,再加上屏東基督教醫院本身所得獲利無法支持馬拉威醫療團的全數支出,畢嘉士基金會便於屏東基督教醫院成立六十周年(二O一三年)誕生,負責接手屏東基督教醫院在海外服務相關業務。在畢嘉士基金會與路加服務團密切的聯繫之下,得知當地眾多的咖啡小農在市集賣咖啡豆,卻鮮少人會主動購買,因為當地並沒有喝咖啡的習慣。林茵慈說,咖啡飲料主要的消費客群集中在已開發國家內,若沒有國際收購商作為中間買賣仲介,咖啡小農很難透過自行種植與買賣生存下去。

為了不讓眾多的咖啡小農因為相同的困境,導致一整年的成本投入,換來得卻是血本無歸,「那就聚集起來吧!」林茵慈笑著說。就在思考基金會下一步該如何前進之時,當地原有的咖啡合作社,以當地地名為名的姆祖祖咖啡(Mzuzu Coffee)便成了合作的最佳候選對象。Mzuzu Coffee是由一群咖啡小農所組成的互助社團,成員皆對咖啡的種植擁有一定程度的知識和技術。畢嘉士基金會在與Mzuzu Caffee多次溝通後,便於二O一四年開始在台灣販賣由馬拉威北部當地小農種植的咖啡豆。

以合理穩定的價格,向咖啡小農收購咖啡豆,不僅可以解決沒有賣家的問題,更可以迴避國際咖啡價格的波動間接地影響咖啡小農的收入。以協助包裝設計和販賣的方式,畢嘉士基金會如今已累積了一年的成果,二O一四年的所有利潤全數回歸當地,投入於當地教育設備,協助建蓋學校。

目前在市面上能購買到的產品有中度微深烘焙咖啡豆、中度烘焙咖啡豆,及濾掛式咖啡。

公益永續 資源持續挹注

「我們希望一切的流程都能步上軌道。」林茵慈開心地分享喜悅。目前,不僅能在畢嘉士基金會官網上購入咖啡豆和濾掛式咖啡,更可以在全家便利商店的Famiport預購(三月份)、奇摩超級商城與在博客來書局書店等網路商場線上購買。值得高興的是,二O一五年Mzuzu Coffee獲得國際公平貿易咖啡的認證,這項認證代表著Mzuzu Coffee所販售的咖啡豆符合:保障咖啡小農的「保證收購價格」,且這些咖啡豆有百分之八十五是有機咖啡豆,公平貿易透明的管理模式更讓消費者明瞭清楚的產品來源。

咖啡豆的販賣成果成功地回饋當地,為當地注入了教育資源。林茵慈說,接下來的盈餘仍會回到當地,提供合作社一筆社區發展金,讓當地居民以民主的方式參與討論,決定這筆資金的用途。畢嘉士基金會亦會持續將咖啡豆獲得的收入,協助當地醫療團隊與教育基金的小額貸款之上,除了穩定他們的現金收入,更延續屏東基督教醫院深耕當地的精神,改善當地農民的生活環境。


延伸閱讀

畢嘉士基金會官方網站

畢嘉士一起做好事粉絲專頁

聯合新聞網-畢嘉士海外助貧童 賣馬拉威咖啡豆



單親媽走出低潮 攜女回鄉種新田

$
0
0

       


【記者戴恩加、黃彥齊/台中市報導】「曾經努力經營的番茄園,一夕之間轉到他人手上,不再是自己的。」去年八月,陳惠琪與前夫離婚,夫妻曾經共同經營的番茄園轉手他人,儘管內心不捨,她卻不悲觀以對,反而選擇「重新開始,從心出發」,去年八月帶著女兒回到台中家鄉另闢新田。務農以來 ,陳惠琪不但網上販售親手栽種的番茄,也替其他農友行銷農產品,慷慨和熱情的特質成為務農以來許多農友對她最深刻的印象。




陳惠琪帶著女兒到田裡,讓她從小就能有最健康自然的生活。

農業界新手 以臉書粉專作行銷

兩年前,擔任公關的陳惠琪隨著當時欲轉業從農的丈夫接觸到農業,夫妻倆各自辭去原先工作後,便開始向農友學習,並在彰化「淨田小農社」中,選種容易栽培的小黃瓜,作為務農的入門作物,此後也以溫室栽種柑仔蜜玉女小蕃茄。

「當時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找不到管道賣出農作物,即使到市集擺攤也只能接觸到一點點有興趣購買的人。」由於身為剛踏入農業界的新手,尚未建立起農友之間的聯絡網,陳惠琪便以臉書粉絲專頁「純淨農產供應社」,作為銷售作物的平台。

「我發現臉書粉專可以觸及的民眾遠多於每次到市集擺攤接觸到的人數,在網路上行銷也不需要另外找尋販賣農產品的地點。」因為臉書粉專的開辦,陳惠琪經營番茄園的名聲逐漸傳開,她不但省去頻繁出沒市集的時間,也能藉由粉專,向網友分享務農的生活。

去年陳惠琪帶著女兒到彰化「淨田小農社」中照顧番茄。(圖為陳惠琪提供)


去年陳惠琪在彰化「淨田小農社」中栽培小番茄。(圖為陳惠琪提供)

重新開始 從心出發

去年八月,陳惠琪著手申請農委會舉辦的「第二屆百大青農專案輔導」計劃,卻面臨前夫家人的反對,諸多原因加上此次意見衝突,最終導致與前夫結束婚姻關係。所幸去年底,陳惠琪順利選上第二屆百大農青,接受農委會指派輔導專員的耕種指導,使她務農初期的摸索與學習向前邁進一步。

結束婚姻後,陳惠琪便帶著將滿兩歲的女兒,回到台中市大里區的老家附近開闢新田。「很感謝朋友願意提供一塊一分三的土地,讓我免費耕種。」得知有一塊不收租金的閒置土地,陳惠琪滿懷感謝地前往看地,並決定要放下過去婚姻的不快,重新找回享受耕種的心情。

陳惠琪整頓台中空地之餘,也重新調適自己的心情。

開闢新田 力求友善環境

事實上,陳惠琪返回台中種田之初,眼前這塊一分三的土地長滿雜草,當時她並不急著除草與整地,認為閒置土地,不僅能讓花草昆蟲再次返回大自然中,面對之後的整地開耕工作,她也相信自己能做得比別人快,因為她可以自在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在這塊土地上進行不同作物的種植規劃。

「我讓田呈現放空狀態,就好比自己也需要休息一樣。」面對婚姻的結束,陳惠琪坦承當時自己最需要的就是重新調適心情。去年八月到今年初,她利用等待空田還原成自然景象的期間,前往高雄、花蓮和南投等地方,向幾位農友學習種植的技術,充實務農相關知識。

從先前經營番茄園,到現今台中新田的開闢,陳惠琪始終不改種植健康蔬果的理念。「我相信我的作物最大的特色在於『我敢給自己的孩子吃』。」 由於近年來友善農業的觀念漸興,再加上陳惠琪年幼的女兒經常跟著她來到田間,離婚後更是無時無刻將女兒帶在身旁,為了保護女兒和環境,她不噴灑太多農藥,也格外注意採收作物的時間點 。

陳惠琪在台中新田四周種植蠅翼草以抑制雜草。

網路行銷 幫自己也幫農友

儘管離婚後轉換耕種的田地,陳惠琪仍持續經營臉書粉專,運用轉業前擔任公關時的行銷經驗,在網路上銷售雪翠高麗菜、網室木瓜、稻米和香菇等農產品,她認為:「許多農民擔心客源受到瓜分,通常不太會去幫其他農民賣農產品,但我覺得能一次幫自己和其他人行銷產品,是真正在服務客人,讓客人知道更多資訊。」

「陳惠琪的銷售方式讓人覺得很有親和力。」種植九厘米的博士農民馬聿安認為,陳惠琪不僅幫到不同的農民,對消費者而言,他們可以感受到陳惠琪是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透過行銷不同的農產品,提供他們多樣化的食用選擇以及訂購資訊。關於協助農友行銷,陳惠琪說:「其實,在選擇農友行銷作物時,我只推薦我自己認同、相信的產品。」正是因為如此用心慎選的態度,陳惠琪所販售的農產品受到許多網友的愛戴。

談起行銷農產品,陳惠琪分享自己經常在臉書粉專中,張貼她與女兒的合照,另外搭配文字敘述。「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拉近網友和農產品之間的距離。」 陳惠琪希望藉由她和女兒在田間種植、在拜訪農友的途中,甚至在家中包裝產品時所拍攝的照片,讓訂戶認識每一包產品背後的故事,也能因為看見生產過程的辛苦,而更珍惜訂購到手的食物。

陳惠琪以健康無毒的方式種出一盒盒甜美的番茄。(圖為陳惠琪提供)

務農育女 心境轉變的開始

「自從放下公關工作,我越來越能感受到現在的生活才是我一直以來嚮往的。」脫離充斥壓力的工作,陳惠琪回顧務農兩年來心境上的轉變,儘管過去公關工作所賺得的薪水,能換來「一踏進百貨公司,見到喜歡的東西就買」的生活,也能用名牌貨妝點自己的形象,但自從生了小孩並開始務農,她思考「什麼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事物」,漸漸地,從前追求名牌貨的虛榮生活不再。

「有了小孩後,就會發現小孩子要的東西其實很單純,就是要你多一點的陪伴。」由於務農生活的作息時間均由自己安排,陳惠琪得以在規劃每天務農工作的同時,也考慮到和女兒相處的時間。「小孩想摸什麼,你就讓他去摸;想玩什麼,你就讓他去玩。」陳惠琪認為,讓小孩學習與認識所居住的環境,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帶著他到大自然中,自在地摸索、玩耍。

陳惠琪細心地陪伴、照顧女兒,希望她能健康長大。

新田未來規劃 盼經營教育農場

今年初,陳惠琪開始規劃啟用台中的新田,請來農友協助整地並劃分田間灌溉水路,在三月十四日種下第一批薑作物。回想兒時在家鄉附近溪流中抓魚、釣蝦的回憶,陳惠琪期盼自己的女兒以及親友的下一代,都能有機會享受在大自然中跑跳的快樂。

「接下來我會在田中種植薑作、小黃瓜和番茄等作物,未來想要規劃這塊田作為觀光教育農場,讓更多人來到這裡體驗種植的生活。」過去在彰化經營番茄園時,陳惠琪觀察到許多小孩對於蔬菜和水果的認知,停留在桌上盤子中已經洗好、切好的食物,她期盼將來藉由邀請大人和小孩來到田中,讓他們了解作物的生長過程,也享受大自然中放鬆身心的歡愉 。

陳惠琪經常帶著女兒到田間。


延伸閱讀

中國時報──陳惠琪成為第2屆百大農青

台南關廟種有機鳳梨的返鄉青年──楊宇帆

單親媽媽種有機番茄──王真笙




新工坊 教導新住民一技之長

$
0
0

      


【記者楊雅筑、吳斯穎/台南市報導】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媽媽吳草兒,參與新工坊後不只得到多了一項手工藝的技術,也交到了各國的新住民朋友。世界和平會於二O一O年在台南新營區的分會成立「新工坊」,藉由教導新住民媽媽製作手工藝,解決新住民在台灣找工作的問題,讓新住民媽媽們在家也能夠製作手工藝品補貼家計。此外,從其他國家來台灣居住的新住民們也能夠藉由這個新工坊的工藝教室交到各國的朋友,找到一份自己家鄉的認同感。




學員上課畫面。

世界和平會 協助輔導新住民

世界和平會於二OO八年外籍新娘來臺灣的高峰時期,即成立了輔導新住民的課程輔導班,課程內容包括生活文化基本訓練,讓新住民學習注音符號,並認識台灣的風情與文化;此外,世界和平會也開設駕照訓練班,讓新住民媽媽學會騎機車,以便捷的交通工具來認識自己所處的城市,使新住民更能快速的融入於台灣社會。

由於一開始只開設生活文化基本課程,許多新住民媽媽在課程結束後,便向世界和平會反應希望增設其他課程,也因此促成了新工坊的成立,此工坊專門教導工藝技術的製作,讓新住民們能夠在此學習技術,回家後製做工藝物品來貼補家計,也給予一個賺取額外家用的機會。

莊麗華老師解說拼布胸花的製作方式。

指導工藝技術 協助販售

工藝技術的課程完全免費,讓新住民媽媽可以無負擔地在此學習專業的工藝技術。 世界和平會聘請專業的工藝老師莊麗華來教導,每堂課所製作的手工藝品都相當多樣化,從小的手機吊飾到大包包都有,主要都是以新住民媽媽有興趣的手工藝為主,老師會從頭開始講解,先畫草稿圖再請同學一步步照著老師安排的順序製作。目前新工坊的課程只有一種教導工藝製作的課程,課程分為上下兩季,分散學生的人數,希望以小班制達到良好的教學成效。

課程安排方面非常彈性,等到學員們對於手工藝方面越來越了解後,便會在每堂課的最後與學員們討論下次的課程,安排他們有興趣的主題,並獨立完成製作。莊麗華說,拼布能夠使人心情平靜,製作完成後也能獲得相當大的成就感,希望學生製作完成的工藝品能夠獲得朋友們的讚賞,也希望藉由手工藝製作的課程,讓學員們內心獲得愉悅與平靜。

「許多新住民媽媽有製作手工藝的技術,卻沒有銷售的能力與門路。」社工林妍廷說。世界和平會注意到此問題後,便開始將新住民媽媽所製作的手工藝品放置露天拍賣網站上銷售亦或是實際到義賣活動的場地做販賣,近期也與台南市政府配合,讓新住民媽媽的成品至秀格樓販賣。社工們在實際現場販賣時,也會將新住民的故事告訴消費者,將新住民語言上溝通的困難,而難以到外找尋工作,藉由新工坊的課程教學,學會製作手工藝品向外販售,讓民眾對於新住民來台的生活問題更加了解並給與協助。

新住民吳草兒分享自己在新工坊學習的感想。

擴展交友圈 協助往後就業

「在新工坊上課,交到了許多朋友。」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媽媽吳草兒說,上課所教的手工藝課程都很喜歡,更是在課程上交到了一群嫁至台灣的越南同鄉好友。新工坊除了提供專業技能學習的課程外,也提供了一個空間給予來自各國的新住民進行交流,許多新住民在這個課程當中遇到與自己來自同鄉的人,彼此便產生了熟悉感,也因此成為了很好的朋友。課程結束後,學員們彼此也會保持聯繫,就在互相傳遞新訊息的過程中,新住民們便走出他們在台灣的封閉圈,不再只能待在家中帶小孩,現在的他們能夠在空閒時間彼此相約,擴展自己的生活與交友圈。

「新住民媽媽們彼此感情融洽,更是私下創了LINE的群組。」林妍廷笑笑地說,這個新工坊凝聚了新住民們彼此的力量,私下會互相交換工作的訊息,除了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外,也會提供工作名額的資訊,對於就業方面都會互相幫助。如今,新工坊內的新住民也越來越多人到社會上去工作 ,這個地方除了教導新住民們手工藝的專業技術外,也成為了新住民們來到台灣後一個工作的中繼站。


延伸閱讀

新工坊露天拍賣

世界和平會

世界和平會facebook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