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金岳尋根之旅 找回部落的記憶

$
0
0
【記者褚信暄、傅小庭/宜蘭縣報導】位在宜蘭縣南澳鄉的金岳社區,是一個泰雅族部落,在一九五八年配合政府政策遷村到目前所在地之前,名為流興部落。  陳芃伶是新生代的泰雅族人,為了做研究回到了金岳社區,意外得知地方耆老很想再回到部落舊址,因此她與其他部落青年推動「直升機之旅圓夢計畫」,讓地方耆老得以一圓回到舊部落的夢。從此之後,居民們的社區意識逐漸凝聚,耆老恢復織布的文化,部落推出「莎韻廚房」,當地也培養導覽員,並推出部落一日遊活動,除了讓更多人能體驗泰雅的文化之外,也讓居民增加社區參與感。

     

推動尋根之旅計畫 找回部落記憶

金岳社區發展協會是在一九九五年成立,當時目的並不是社區營造,只是為了方便處理部落的大小事務才成立的。陳芃伶說真正開始進行社區營造是從二OO五年開始,主要推手是當時的協會理事長廖珍琴。

一開始只是部落內部的小活動,比方父親節、母親節、中秋節等重要節日,舉行讓部落內的所有人都可以參與的活動,或是舉辦植樹綠美化,讓部落居民為社區美化盡一份心力,也藉由這樣的活動讓大家開始有了聯繫。

陳芃伶畢業於台灣大學城鄉所,是南澳泰雅族的新生代。她的碩士論文主題是研究流興舊部落,因此她回到金岳社區,試圖找回當時的記憶與傳統。除了做研究,陳芃伶加入金岳社區發展協會,與部落青年推動「金岳舊部落尋根之旅計畫」,重新回到流興舊部落的所在地,把當初的樣貌回復出來,也以紀錄片的方式把這個過程保存下來。不僅讓這一代的年輕人對自己家鄉有了情感,同時也讓部落耆老重新燃起熱情。

IMG_7133.JPG
部落老奶奶用傳統手工藝織布。

直升機圓夢計畫 飛往回家的路

他們整理過舊部落之後,拍了許多照片及影片帶回社區,耆老們聽到年輕一輩所看到的部落的現存樣貌,彷彿重新燃起熱情,激發出他們想要回鄉的夢想。然而從金岳社區徒步走回流興舊部落需要五天的路程,路途上的艱辛與勞累對於部落耆老可能已經不堪負荷。
「如果有直升機載我們回去就好了。」當時或許這只是耆老開玩笑的一句話,但這句話造就了「直升機之旅圓夢計畫」的誕生。

為了完成耆老們返鄉的夢想,陳芃伶與部落青年提出「直升機之旅圓夢計畫」,希望能用直升機將部落耆老載到流興舊部落。但從計畫開始持續將近一年半的時間,他們參加市集擺攤、到學校演講,到處分享,但是所需的經費卻始終無法達成目標。

因此陳芃伶等人決定製作紀錄片「你還記得流星嗎?」,將耆老渴望回家的夢想及對山上家園的思念呈現出來,再到台北舉辦紀錄片分享會,希望藉由媒體讓更多人能看到部落耆老想返鄉的夢想。最後分享會獲得廣大的回迴響,來自各地的捐款補足所需的資金,終於在二O一三年十月二O日,圓夢計畫順利實現。

201412151758352963111.jpg
直升機載部落耆老回到流興舊部落。(金岳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用傳統與特色  推廣社區

因為圓夢計劃,讓當地居民對社區開始感到重視,陳芃伶說:「藉由『直升機之旅圓夢計畫』,不僅讓部落耆老重拾記憶,也讓部落青年對這塊土地跟這個社區多了認同感,更重要的是讓部落中的所有人建立起一份連結。」因此,陳芃伶與部落青年開始推廣社區,以傳統的泰雅族文化為出發點,將社區向外推廣。

專案經理夏曉宣說:「用部落傳統文化與部落景點作結合,作為向外的發展。」文化推廣方面以原住民文化為主,藤編、織布、狩獵文化等等,他們推出部落一日遊的活動,由當地居民擔任導覽員,不僅讓一般民眾體驗並了解泰雅文化之外,更重要的是讓泰雅族的傳統可以在生活中延續。

另外還有由部落婦女組成的「莎韻廚房」,不僅以傳統空間來重建,更以部落農戶所種植的在地食材,研發成特色美食,提供旅遊的民眾休憩與享用。

金岳部落雖然一度失去彼此的連結,但在陳芃伶與其他部落青年的努力下, 耆老們總算一圓回到山上部落舊址的夢。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金岳孩子回鄉服務,透過社區發展,讓整個部落的連結更加深厚,以傳統的文化與特色找回以前的回憶,創造新的記憶。


在復古寧靜巷弄找閱讀 時光二手書店

$
0
0
【記者李慧盈、吳佳欣/花蓮市報導】「吱——」腳踏車在門口停了下來,眼前的建築是一間黃色木造的日式平房,在門口側邊的牆上掛著一片木板,上面寫著「時光」二字。顧客拉開了門,手上拿著幾本書,走了進去。以濃濃的復古味道隱身在花蓮寧靜巷弄裡的時光二手書店,對於住在後山的閱讀愛好者來說,是種不可或缺的存在。

     


轉換人生跑道 勇敢擁抱夢想

書店創辦人之一的吳秀寧原本是大愛電視台的記者,因為製作電視節目「後山素描」而回到家鄉進行訪問工作,有次到資源回收站做專題報導時,吳秀寧看到許多還保存完整的書被丟棄在資源回收站裡,喜歡書本的她因為覺得可惜,心裡便有了「如果可以給這些書一個好的地方」的想法。而另一位書店創辦人吳宛霖,是吳秀寧在大愛電視台工作時的同事,私下也是好朋友的她們也都有對書籍的喜愛。因為當時對工作產生倦怠,她們就決定一起離開公司,並且於二OO四年在花蓮合資開設時光二手書店。但是在二OO五年,吳宛霖因為個人的人生規劃離開了書店,所以目前的書店老闆就為吳秀寧一人。

當初要開設書店時,吳秀寧就想找有味道的老房子,有一天她無意間在蔥油餅街旁的巷弄內找到這棟日式舊屋,覺得非常符合心意,就馬上跟房東聯絡並承租下來。書店保留了日式舊屋的原貌,不刻意抹去木頭外牆上的斑駁,只擺設花草盆栽為門面帶來生氣;  不企圖變換室內彎曲的格局,反而選擇和多隔間的老房子共存,只打通部分空間和重新將部分窗框和門框上漆,並新增一個可以做飲料的吧台。這樣的改造,讓時光有別於一般寬敞明亮的書店,以暖黃色調的燈光和帶有私密感的空間使得顧客能像在自己家裏一樣,泡杯茶坐在舒服的角落,好好享用一本好書。

DSC_0975.JPG
以日式木造房屋外觀為特色的時光二手書店,雖然位處巷弄內,仍吸引許多外地遊客到此觀光。

現任店長小美說,店名「時光」最初只是來自對於「時光」這兩個字的一種浪漫幻想。隨著經營書店的時間越長,她們從來店的書籍、顧客,甚至是在店內寵物上發覺到現在的「時光」二字代表的不僅是當初單純的浪漫幻想,更是代表著一種時間流動感,像是書店裡的書都不是固定的,它們從別人手中來到書店,當然也有可能再從書店裡被別人買走,顧客是來來去去的,店內寵物也會因為生命週期而來來去去的,書店開得越久,越可以細細咀嚼當初無心插柳「時光」二字的味道。

IMG_1630.JPG
來時光二手書店的顧客在留言板上留下美好的記憶。

收集二手書 愛惜舊味道

目前店內藏書約為八千到一萬冊,大多以收購別人的二手書來取得,收購價格在五元到兩折之間,五元的是以漫畫和雜誌為主,而一到兩折的則是以文學類書籍為主。藏書種類包括文學、歷史、哲學、心靈探索、旅遊、童書繪本等,但不包括教科書、言情小說和工具書,小美說因為它們的汰換率高、販賣的地方也很多,所以書店裡的書暫時還是以沒有時效性問題的文史哲類書籍為主。

「並不是這些書因為過了時效性就沒有價值。」小美進一步解釋說,而是在獨立書店和小型書店裡,擺設空間和成本都比較有限,有時效性的書可能無法像文史哲類的書比較能享受長時間的舞台,不過每本書籍都有它存在的價值,真的要讀過了才會知道。

小美認為在逛二手書店的樂趣在於,很多時候你不是買到你想要買的書,而是會買到你沒想過會買的書,因為二手書店不能保證你一定可以買到什麼,但是卻可以給你許多額外的驚喜。相對地,時光二手書店也曾在收來的二手書籍中找到許多珍藏品,例如有年代感的絕版書。小美以出版於一九六O年,林海音的《城南舊事》為例,從書本特殊的裝訂方式、封面設計,到字體都與現代出版的書籍有很大的差別,多少也能從這些絕版書的年代去推算那個時代書籍流行的風格,是很相當珍貴的書籍。對於這樣的絕版書,時光二手書店絕不藏私,更特別將它們整理成一個書櫃,讓真心想收藏的買家可以好好來挖寶。

實踐理念 散播愛

店寵之一的黑狗歡喜,是喜歡動物的吳秀寧之前在資源回收站救回來的狗,小美說可能是站內人員疏於照顧,所以歡喜就一直被綁著,身體狀況很差,後來吳秀寧和站內人員溝通後,就把歡喜接回店裡養,會幫歡喜取這個名字,也是希望它能忘記之前在資收站的不好遭遇,整天開開心心地就好。

吳秀寧除了時常關心動物權益相關議題外,她也參加花蓮動物權益促進委員會當義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為花蓮地區的流浪動物問題來努力。除了歡喜之外,店裡還有兩隻貓,分別是在林森路上撿回來養的流浪白貓伍迪(woody),和歷經一場車禍存活下來的黃貓阿吉,小美說書店可能就只是一個可以保護這些流浪動物的家,但是其實台灣每個角落還是有很多被遺棄的動物,要養寵物就要好好愛它們。

IMG_1593.JPG
喜歡在店裡到處走走的店貓伍迪。

雖然吳秀寧近年來因為書店事務繁忙,無法維持動權會的義工工作,但她還是持續推動愛心活動,例如書店有響應之前陽光基金提出的計畫,由書店負擔運費,鼓勵要販售二手書的人將販售書籍換取來的金錢捐給陽光基金會,目前計畫已至少進行有五、六年以上,一直都有民眾在默默地響應這個活動,又或者是有民眾指定要捐獻給某些慈善團體,書店都會盡力配合。

除了與慈善團體合作以外,時光二手書店也會在分店時光一九三九舉辦以文學、動物、音樂、影像和在地文化等為主題的系列講座,例如去年十月舉辦了「2014流浪的生命之詩」系列講座,當時有分別邀請到電影《十二夜》的導演Raye,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理事長林憶珊等專業領域人事,與民衆談鏡頭地下的流浪狗以及動物不是娛樂等相關議題。小美說很幸運有申請到文化部的實體書店發展補助,也很感謝附近居民和從外地來參加的朋友對講座的支持,才有辦法在去年就舉辦了將近四十五場的演講,未來也希望能繼續提供系列講座把時光所秉持的理念帶給大家。




禾餘麥酒 用啤酒釀出農業新價值

$
0
0
【記者王怡婷、張適/台北市報導】   市面上的啤酒琳瑯滿目,但您可知道,我們釀酒所使用的原料,大多來自進口。 而就讀台大農藝所的陳相全,便想透過製造一瓶百分之百台灣小麥製造的啤酒,這種打造高單價雜糧產品的方式,來鼓勵農民種植小麥雜糧的意願,並希望能藉此幫助台灣的農民與改善農業環境。於是,禾餘麥酒便這樣誕生了!

     


飲食習慣改變 雜糧生產意願低


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台灣的稻米用量逐年減少,產量幾乎可以自給自足,然而麵包、麵食的消費量提升,使台灣平均一年要吃掉約一百三十萬噸的小麥,但自給率卻不到百分之零點一。不僅如此 ,玉米、大豆等雜糧也幾乎百分之百仰賴進口。如此,台灣在糧食進口上不僅要看其他國家的臉色,在糧食價格上也容易受國際局勢影響。

而台灣不種雜糧作物的原因便是因為成本較高,且國內缺乏高經濟價值的雜糧產品,導致雜糧的生產量逐年減少。陳相全便是看到台灣雜糧缺少高經濟價值產品輔助的問題有了這樣的想法。透過本土種植的麥、玉米等作物來釀製高經濟價值的啤酒,藉此提高農民種植意願。

從種麥開始 禾餘給予釀酒新價值
二O一一年,在美國念書的陳相全抱持著改善農業環境的初衷回到台灣,受到台大農藝所教授黃文達的鼓勵後,開始了釀酒的事業。然而,台灣已經三十多年沒有產麥,在啤酒的原料供應上成了一大問題。

為了解決沒有麥可以釀酒的問題,陳相全先在自家花園種植,之後從台大農場到與農民契作,就算成本比進口麥高上許多,因為禾餘團隊要保證自家產品原料能夠盡量都來自本土。

p3-03.jpg
禾餘麥酒創辦人陳相全(右)以及團隊成員盧心潔(左)。

禾餘團隊在復育麥子的過程中,曾將台灣麥送到美國的釀酒廠測試,發現台灣小麥的特殊結構與香氣其實相當適合釀酒,團隊成員盧心潔說:「台灣種出來的小麥不適合做麵粉。因為蛋白質成分不夠高,但台灣的小麥卻剛好符合了釀酒的標準。」此外,陳相全也試著將釀造後的殘渣供給養豬戶和養鴨戶使用, 也讓釀酒多了一份環保的價值。

001.jpg
團隊成員盧心潔介紹台灣在地生產的白玉米。

一步一腳印 邁向真正的MIT
今年二月,禾餘麥酒的第一批產品終於問世,在主要原料上用了在地生產的玉米及小麥等作物, 雖然啤酒花還是從國外進口,但陳相全已先踏出重要的第一步。除了在作物上下功夫外,產品標誌與提袋的設計,皆出自台灣設計師之手。 陳相全也表示:「不僅僅是啤酒,我們連瓶子也是MIT。」

接下來,他們預計在年底推出一款以蕎麥或薏仁釀製而成的啤酒, 因爲在臺灣,種植這兩類的農民較多。他們也希望在三年後,包括需長時間栽培的啤酒花都能在地化生產,邁向打造完全屬於台灣的啤酒。此外,創辦人陳相全也不吝嗇地表示,願意在新產品上市後半年公開配方與釀酒步驟,除了鼓勵大家自己釀酒外,更希望能影響台灣釀酒大廠,讓所有人都能使用在地資源釀酒,用行動支持並幫助台灣農業。

002.jpg
禾餘麥酒以及其提袋。




延伸閱讀

社企流 ─ 禾餘麥酒 在地生產與釀造

劍獅女孩私房報導 ─ 禾餘麥酒~喝出台灣土地的風味

上下游新聞 ─ 糧食自給率僅3成3,吃米量創10年新低

禾餘麥酒粉絲專業

文創 X 新創-跨界探索 ─ 用啤酒改變台灣農產價值鏈




高醫衛教服務 助童免於恐懼疾病

$
0
0
【記者廖竹涓、張俐禎/高雄市報導】來自高雄醫學大學北印度志工團的團員蕭博文,一手拿著牙齒模型,一手拿著牙刷,對著一雙雙睜大的眼睛,耐心的示範正確的刷牙方式。台下來自孟買貧民窟小學的七、八十位學童,就這樣跟著蕭博文,躍躍欲試的揮動他們的雙手,一左一右、一上一下,開始認真的「刷牙」!

     


第七度前往 依舊準備多達九個月

秉持著一份熱情和愛心,高雄醫學大學學生在二OO五年成立無疆界學生工作隊,並在二OO七年正式成為《北印度志工團》。二O一四年暑假,高醫大北印度志工團和國立中山大學合作,第七度前往北印度進行國際志工服務,教授當地學童衛生、環保、科學、文化四大類課程。從志工初步甄選、計畫書撰寫、參與培訓課程、物資募集一路到團員結合各自專長,激盪出不同的想法與規劃出各類課程,前後花了多達九個月的籌備期。

計畫書撰寫、團員討論以及行前培訓課程屬於最重要的階段。透過團員間的不斷討論,最終確定以衛生、文化、科學、環保四大類為課程主軸。確立課程架構後,便著手設計相關流程以及教材。另外,在行前培訓課程中,也請到幾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分享、示範他們的教學,讓團員有些初步的基本概念。

化繁為簡 發揮各自所長

洪崇仁、廖元璐、潘奕樺、蕭博文、李易臻、蔡淳禎、黃靖弘七位團員分別來自藥學系、牙醫系、醫學系,以及管理領域。他們各自發揮所長,運用本身所學的專業,教授學童水痘、霍亂、廟宇文化、紅樹林保育、垃圾分類等課程。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三年級的蕭博文負責教導當地學童傷口護理、傷口包紮、傷寒相關醫學課程,也帶領學童進行實際演練操作。他認為,最重要的不是急於將所有東西一股腦全部塞給學童,而是讓他們「真正學會」。他們需要的不見得很多,但老師需要運用教學技巧和「化繁為簡」的功力,簡單、明瞭的清楚教導當地學童,並適時配合教材與測驗,讓學童吸收更快,也留下更持久的印象。例如介紹疾病時,會以遇到疾病時該怎麼處理、面對為主,而複雜的疾病成因會先經過教學老師簡單整理過後,以學童的角度出發,再清楚傳達給他們知道。同時也會利用前、後測問卷,測驗學童吸收多少。

北印度志工團與當地學童合照(高醫大北印度志工團提供)。

北印度志工團團員在當地進行教學(高醫大北印度志工團提供)。

打破語言障礙 展現熱情與積極

在印度當地,大部分學童只會印度文,只有少部分英文程度較好,或年紀稍大的學童能完全了解志工團所說的英文。幸好,在當地非政府組織老師的翻譯下,課程都能順利進行。

「即便語言不是很通,還是看得出他們非常熱情,想要靠近你。」蕭博文說。他表示,特別是孟買的學童,非常踴躍參與課程,積極度十足。有個名叫Tibali的女學童,就非常活潑聰明,時常發言問問題。

透過非政府組織 更深入當地

在前往齋浦爾、烏岱普爾、孟買前,志工團都需先與當地的非政府組織頻繁聯繫。透過不斷與當地非政府組織接觸、溝通,才能了解到當地目前真正缺乏的是什麼,需要的又是什麼。齋浦爾的SIDART非政府組織,著重於改善貧富差距以及婦女平權;烏岱普爾的ALFA,以人文教育為目標,促進種族和諧;孟買的Down to Earth非政府組織,致力改善環境衛生及貧窮問題。不同的地方組織,隨著地區不同,都有著各自想要改善的目標與未來的發展方向。透過他們,志工團才能設計出真正符合當地需要的課程內容,而他們也會在志工團遇到困難時,盡力給予協助。

當地非政府組織在出發前對志工團團長洪崇仁說:「只要帶著筆和你們的教材就可以來了,一毛錢也不用帶。」。因此,他很感謝當地非政府組織願意給予他們的協助和支持。

蕭博文表示,在當地的非政府組織會看到許多年紀與他相仿的人,令他很震驚,也很感動。例如在印度種姓制度的社會下,許多從貧民窟長大的小孩好不容易學業、事業有成,可以擺脫階級的束縛,卻還是願意選擇回來幫忙,或是自己創立新的非政府組織,回饋當地。

水痘契機 免於未知的恐懼

洪崇仁首次出北印度團是二O一三年暑假。回台灣後,他生了場嚴重的水痘,內心難免感到些許不安與害怕。當時的他,赫然想起當地小朋友在最後的回饋單寫下希望能學習關於「水痘」的相關知識,於是他下定決心,二O一四年暑假要再度前往北印度服務。

洪崇仁表示,當地學童對許多疾病幾乎沒有什麼概念,若是沒有人教他們,當他們哪一天碰上這些疾病時,必定會感到恐懼與不安。因此,幫助他們「免於未知的恐懼」的念頭,是洪崇仁再度出團的最大動力與信念。

二O一四年北印度團團長洪崇仁。

透過回饋單 規劃往後每一年

多年來,志工團都會藉由回收回饋單,了解當地小朋友的學習心得,以及他們想要學的是什麼,做為下一年課程規劃的重要參考指標。例如蛇毒、水痘、傷口包紮等課程,都是透過回饋單,才添加在二O一四年的課程當中。

洪崇仁表示,透過長期服務同一個地方,才能依據回饋單內容慢慢調整到最適合當地的教學,延續性的服務,才能真正幫助他們。




延伸閱讀

高雄醫學大學北印度團

高雄醫學大學北印度志工團與中山大學獲得二O一四多益獎學金

尋印,I Need to Do It Again 高醫北印度服務計畫




秘密說出口 同志暴力不用怕

$
0
0
【記者許稚佳、林哲緯/台北市報導】達達(化名)和阿凱(化名)是一對男同志,他們分手不久後,達達聽聞阿凱有了新對象,心有不甘,開始傳簡訊恐嚇阿凱,威脅阿凱要告訴他的父母和老闆他是同性戀的事,長期的恐嚇讓阿凱很困擾,但害怕達達,一直不敢忤逆,直到朋友看不下去,鼓勵阿凱到網路上的「秘密說出口-同志親密暴力諮詢網」求助。

     

PB120678123.jpg
「秘密說出口,同志親密暴力諮詢網」採用匿名的方式保護上線諮詢的同志朋友。(現代婦女基金會提供)

同志親密暴力諮詢網的社工接手案例後,立刻和凱凱會談,協助阿凱向家人告知自己的性向並穩固家裡的支持系統,對於恐嚇威脅也選擇聲請保護令等法律措施,同時給予阿凱心理支持,讓阿凱不用再擔心被騷擾。「秘密說出口-同志親密暴力諮詢網」的網站成立,期盼受到親密暴力的同志朋友可以找到求助宣洩的管道。

想更切近同志朋友    從網路做起

現代婦女基金會和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二O一四年七月共同推動「秘密說出口-同志親密暴力諮詢網」,成為台灣第一個為同志設立的諮詢網站,同志親密暴力方案的社工黃傳馨指出,二OO八年家暴法修法,將同志納入家暴保障範圍,修法理應會讓同志案件增加,但平均每年收到的求助案件仍不到十件,表示同志朋友們在面對伴侶暴力,幾乎都不敢或是不願求助。於是現代婦女基金會開始和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合作,希望能夠共同打造能讓同志朋友安心求助的管道。

黃傳馨說:「我們開始想什麼方式可以更切近同志,讓他們信任,後來發現就是網路,同志習慣使用網路和匿名的特性,讓我們成立同志親密暴力諮詢網。」網站正是採用匿名的線上諮詢聊天室,希望同志可以不用擔心自己的性向或是資料外洩。

「秘密說出口-同志親密暴力諮詢網」海報。

孤立無援 同志受暴不敢說

黃傳馨表示,多半同志朋友在發生暴力事件時,因為同志身分,無法和家人朋友說出傷害他是他的同性伴侶,也不會打給家暴專線,內心很壓抑,而同志親密暴力諮詢網提供了同志宣洩諮詢的管道,網站成立之後,光是二O一四年七月到十二月就已經有十九件新案件,服務也高達九十人次,網站的功效顯著可見。

網站成立之後,同志暴力案件明顯增多,服務人次也高達九十人次。

黃傳馨說:「有了這個網站,讓同志知道他們受暴是可以求助的,並且明確知道可以去哪裡求助。」透過網路,同志可以和社工進行情感關係的討論、安全議題以及法律諮詢等等,或是參考網站中對同志暴力的介紹以及關係檢測,黃傳馨表示,社工們都是友善的,但有時候在面對同志議題的時候,會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但經過訓練以及社工間的溝通後,也都能夠正確的去提供協助。

了解同志生活 理解同志內心

黃傳馨曾接過一個案例令他印象深刻,琳琳(化名)和小雪(化名)交往多年並且住在一起,交往時小雪就希望琳琳不要再和原本的朋友和家人聯絡,兩人沒有其他朋友,過著緊密的兩人世界。但小雪常常對琳琳發脾氣,生氣時會摔東西、掐琳琳的脖子。小雪認為兩個人是一體的,不需要個人單獨的空間與時間。琳琳幾乎每天面對小雪失控的情緒,憤怒與辱罵讓琳琳覺得很痛苦,因此上線求助。

會談後,琳琳表示他並不想和小雪分開,因為這個世界上琳琳只剩下小雪這個家人了,很想幫助小雪改善她的情緒管理,希望能讓兩人的關係改善,後來小雪也加入和琳琳一同接受伴侶諮商。黃傳馨說:「面對親密暴力案件,安全的離開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選擇,應該要去了解他們心中的想法,才能知道怎樣做才最適合他們。」

同志暴力原因多 長期累積成壓力
 
同志伴侶暴力除了像異性戀家暴一樣有著肢體上、言語上的暴力,也有一些比較容易被忽略的不同處,像是「出櫃」,許多伴侶會被以出櫃威脅,這樣的案例層出不窮,而受到威脅的同志往往不知道如何是好而上線諮詢求援。

有的情況是被傳統性別角色所框住,女同志中較陽剛女性被施暴就和夫妻中丈夫被施暴一樣較不被人相信;也有雙性戀的身份在感情中被同志伴侶拿來言語嘲諷的,因為曾和異性交往過而被現在的同志伴侶懷疑同志身份甚至口出惡言,這些情況長期下來都會成為精神上的壓力,黃傳馨說:「來諮詢的多半都不是因為一件事情,而是長期累積而成的。」

社工期盼受到親密暴力的同志朋友可以藉此找到求助宣洩的管道。

網站成立至今,最希望還是可以持續的獲得同志朋友的信任,唯有信任才能讓同志們在遇到困境的時候,會想到來這個網站諮詢、傾訴,讓同志們知道,他們受到暴力時,也是有權利去求助、去保護自己的,黃傳馨說:「在政府法律層面我們也會不斷的去努力,希望可以去多保障同志伴侶關係,因為每一個人,都值得擁有健康快樂的親密關係。」


延伸閱讀

現代婦女基金會

網氏/罔氏女性電子報同志伴侶關係暴力的壓力與傷害




青年共生音樂節 喚起二二八回憶

$
0
0
【記者曾貴停、黃欣安/台北市報導】二二八的夜晚,中正紀念堂一隅坐著一群青年,聆聽著台上歌手唱著,「誰知道,過去的是好還是壞,在這個地方我們已經過了好幾代,你是不是真正想要了解」,句句歌詞,歌手唱出希望能用音樂吸引青年了解過去歷史的期待。欣賞音樂的同時,舞台周圍一塊塊二二八事件展示板,重現了六十八年前因為查緝私煙而引發的社會事件,最後 造成約兩萬人傷亡。許多學者在現場進行短講,將歷史真實地還原給青年,甚至讓青年反思二二八造成的影響。二二八青年共生音樂節便在這樣的夜晚揭開序幕。

     


「在這個地方,我們生活了好幾代,你是不是真正想要了解」,搖滾耶穌樂團受到二二八青年共生音樂節團隊的邀請,希望藉由歌聲吸引更多年輕人了解這塊寶島上發生的故事。

青年挖掘歷史到「共生」團隊形成

十幾年前一群來自台灣各地的大學生透過網路,從事台灣歷史文化工作,如史明口述史的出版等。而在慢慢地了解二二八事件後,發現有許多社會菁英因清鄉遭受殺害的事件仍未被公開;且在二二八事件中不僅僅只有本省籍台灣人受到迫害,許多外省籍台灣人也在事件爆發後喪命。所謂的「省籍衝突」應該被社會更清楚地了解,而不是造成今日社會對立的藉口。因此他們開始收集有關二二八當時的史料,向學者請教,並不定時舉辦講座讓這些因為政治因素而被掩埋的真相公開。

二〇一三年,在看到這群年輕人的努力,二二八關懷總會主動地向他們提出邀請,希望他們用創新的方式,讓更多年輕人認識二二八,認識這段屬於我們的歷史,並用青年的方式紀念過去。「共生音樂節」的團隊便在關懷總會邀約下孕育而生。團隊成員主要是來自台大、政大、東吳、清大及台科大,課餘時間大家開始思考如何改變過去傳統的紀念模式,吸引青年主動了解二二八,甚至更多社會上需要被關注的議題。

團隊創新二二八 青年熱情回應

二二八發生後,政府為鎮壓反抗民眾,展開一連串清鄉運動,迫害許多台籍菁英和民眾。為了讓更多人知道二二八事件,必須比他人更了解二二八。秉持這樣的心態,「共生音樂節」的團隊籌組讀書會,透過不斷地學習、邀請學者進行短講,修正自己對二二八的認知。第三屆青年共生音樂節總召葉俊廷說,在讀了大量書籍後,了解到當時除了叛亂的民眾外,也有無辜醫生在混亂中遭受捕殺。對於就讀醫科的自己而言,造成很大的衝擊。

讀書會運作的同時,團隊也激盪出「青年共生音樂節」的想法,希望以音樂的形式,降低參與二二八事件的門檻,讓更多的社會青年有一同參與的機會。青年共生音樂節從二〇一三年開始舉辦,活動至今第三屆。台上歌手唱著「過去還是那麼深,牽絆我們現在的日子」,用簡單的詞句緬懷過去,引領社會中對二二八事件感興趣的青年。音樂會現場,除了欣賞音樂,也舉辦靜態展,展示有關二二八歷史事件的看板,看板上用生動的圖片配上文字,說明當時在天馬茶坊前警察查緝私煙導致二二八事件爆發,及事件爆發後政府採取一連串鎮壓行動的過程。更請到學者為青年還原二二八歷史真相,並說明二二八事件至今對社會的影響。

葉俊廷從第一屆便開始參與活動籌辦。說到活動的整體成長,葉俊廷臉上滿是感動,「這是一個蠻急遽的成長」。三一八學運後,許多青年學子多了發聲的勇氣,願意為自己在乎的社會議題站上街頭,這也是讓參與青年共生音樂節人數成長的原因之一。比起單純的音樂節,共生音樂節更像是號召,吸引感興趣的夥伴一同學習,為社會付出。從寥寥無幾到座無虛席,三年來音樂節的改變,也說明這群年輕人在青年間確實存有一定的號召力。

除在參與人數上的成長外,葉俊廷說,第三屆團隊給了他許多出乎意料之外的結果。別於前兩屆,第三屆參與的成員更加多元,涉及更廣範領域的人才,讓團隊組織運作更加完備。有專司美術設計的成員,讓這次活動海報設計更加吸引眾人目光;有精於行銷的夥伴,規劃一連串的行銷手段,讓這次的音樂節大大的提高曝光度,號召更多青年參與。曾在第二屆擔任美宣組組員的第三屆行政組長陳銘凱,不擅美術的他曾為活動設計粉絲專頁。他笑說,跟第三屆相比,還真陽春多了。

二二八青年共生音樂節總召葉俊廷(右)和行政組組長陳銘凱(左)在經過近四個月的籌辦後,用青年的方式,將二二八事件傳達給更多想要了解的青年。

不畏阻礙 共生是未來想像

三年來的參與,葉俊廷說,資金一直都是活動的阻礙。對學生而言,要籌措足以舉辦大型音樂會的資金,並不容易。今年不同於前兩屆,團隊透過 flyingV 群眾募資平台向大眾募款,也推出各種記載有二二八資訊的周邊商品,如撲克牌、共生手冊等,讓購買者在使用商品的同時,還能在商品上看到二二八事件小故事及當時建築物,像當時警察查緝私煙的天馬茶坊等插畫。除了資金外,舉辦音樂節更大的挑戰是如何在歷史悲劇與降低民眾參與紀念二二八事件門檻間取的平衡,且一般大眾對音樂節的想像,比起悲傷外更多是歡樂,然二二八事件的重要性,並不容用歡樂的方式紀念之。因此籌辦的過程中,也不乏受到外界的批評。團隊如何決定音樂節的調性,成為青年共生音樂節的關鍵。

看到音樂節的成長,看到周遭人更了解這些被遺忘的歷史,葉俊廷認為這就是辦活動最大的回饋。在認識這些不曾被提過的歷史後,解決前人無法解決的歷史問題,讓受害者得到賠償,讓加害者受到歸咎。正如活動名稱中的「共生」二字,是對台灣未來的想像。讓這座充滿不同族群的島嶼,讓這座曾經因為衝突留下歷史傷痕的島嶼,在體認到共生的真諦後,能和平共榮於這座你我的島上。

社會青年在三一八學運後,受到感動更願意關注社會議題。在二二八青年共生音樂節現場,聚集許多對二二八事件懷抱興趣的青年,同台上的歌手、學者,用自己的方式紀念歷史中的這天。


延伸閱讀

二二八關懷總會

共生音樂節臉書專頁

林昶佐、張鐵志出席共生音樂節




登山會志工 回收廢材建步道

$
0
0
【記者朱佳盈、李旻珊/新北市報導】蘇恩德二十年前從自己所創立的烤漆工廠退休後,投入環保志工的行列,除了回收社區內的空瓶子之外,也領著一群擁有同樣理念的登山會志工,頂著烈日,蹲在地上將一塊塊回收而來的磚塊拼在一起,合力把荒廢的道路修建成美麗的步道,這是位於林口台地與泰山山麓沿線的「新林步道」。從蘇恩德的神情可以看出對這片山林的滿滿愛護與熱情。蘇恩德用著堅定的語氣說「甘願做、歡喜受」,這是他決定用心投入環保的決心,更是他時時勉勵自己的話。

     


新林步道 志工們的心血結晶

蘇恩德過去自己開設烤漆工廠,在工作之餘,他喜歡登山健行。一開始,進入山林只是想要在忙碌之餘,透過登山放鬆壓力,但他看見這條曾經是林口對外聯繫的主要道路,對於林口人來說如此重要的新林步道開始被遺忘,十年前,蘇恩德決定帶領登山會的志工們,一起來整修這一條被遺忘的步道。

整修步道的過程並不容易,缺乏資金是最主要的問題,為了節省經費,蘇恩德想到:「公所廢棄的磁磚也是丟掉,那重新拿來鋪步道,也可以省下一筆經費。」有了鋪設的磚頭後,他們也向世貿中心拿展覽用過的地毯鋪在步道上面防止登山客滑倒。

此外,山區步道要拉電線裝設燈柱很不容易,光靠登山協會的這幾個人不可能做到,因此他們想到使用自製的太陽能發光燈,步道上每一個燈柱都是志工們努力搭建而成的,才讓夜晚黑漆漆的步道,有了些光明。蘇恩德及志工們用三年的時間從無到有,現在的新林步道處處可以看見志工們的心血結晶。

步道整修完成至今已經過了七年的歲月,為了使新林步道能夠更好,除了平時的維護之外,蘇恩德會定期到花蓮、台東跟著環保專業領域相關的退休教授學習與環保相關的新知識。

說的容易做的難 望民眾齊心努力

懷抱許多願景的蘇恩德,投入環保的幾十年來,看見自願投入環保的志工們的熱忱、配合環保活動、出錢出力的林口居民們,相較之下,政府的投入顯得較少。完工後的新林步道共分成五段,每一段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每段步道的著名景點也有它獨特的命名方式。在坡度偏陡的好漢坡,處處可以見寫著「加油」的貼心告示牌;由登山會義工們合力完成的「義工大橋」上寫著「義工闊步道,絕處搭飛橋。惠我後來者,登臨俗慮消」十六個字,可以看出義工們希望造福後來者的心。

一進新林步道便可以看見全國唯一的「地毯步道」。世貿展覽結束後,別人不要、準備被丟棄的地毯,對於其他人來說可能是垃圾,但志工們把地毯鋪在地上,不僅防滑,更讓登山遊客體驗在山林裡走紅地毯的神奇滋味。由於步道連接泰山森林遊樂區與青春嶺遊樂區的廢棄步道,沿途仍可看見遊樂區留下的遺跡,如石桌、石椅等,使步道更增添了神祕感與歷史感。

由於步道整修已經過七個年頭,鋪在山路上的地毯防滑功能開始降低,七年前建設好的設施也漸漸的有毀損。因此,志工們積極與公所、市政府接洽,希望可以透過政府的協助及合作,改善步道環境並且讓步道維護更加完整。透過與政府的合作,可以擬定出更全盤的維護及修護計畫,讓步道更好。

志工們希望可透過與政府合作,整修林口的另一條步道--老公崎步道,終於在二O一三年五月,政府與志工合作,開始整修老公崎步道。

由政府與志工們合力經營的老公崎步道,現已成為林口登山休憩的重要步道之一。

除此之外,蘇恩德民眾可以多加關心環境保育的重要性,且加強環保素養。喜愛登山的民眾們都知道保育山林的重要性,但現在的年輕人卻時常在步道休憩之餘,把自己帶來的垃圾留在步道內,蘇恩德感嘆,需要修護的不只是步道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更是民眾的愛護大自然的心。


蘇恩德在有機堆肥農場內,一邊介紹近期的有機堆肥成果,一邊分享帶領志工做環保的故事。

蘇恩德說,他覺得自己很幸運,在修築步道的這條路上,他的家人都給他最大的支持。而且一開始跟他一起修築步道的志工,原本只有十多位,越來越多登山客看到他們在修築步道上的努力,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至今,環保志工已將近百人,大家為新林步道付出心力,政府也一起投入連接新林步道的老公崎步道之整修之路,因此環保這條路走的不至於太艱辛。

落葉變黃金 有機堆肥種植更營養

完成新林步道與老公崎步道的改造後,蘇恩德還想再替這個環境盡一份心力現在除了新林步道的維護之外,他更積極投入有機農業,將社區掃起來的落葉或街道上的枯樹枝,作為有機堆肥,且以不噴灑農藥的方式,種植有機蔬果。因此他在師範大學林口校區附近的一塊共地種植有機蘿蔔,並在蘿蔔田旁邊從事有機堆肥。蘇恩德說,以有機堆肥的製作並不容易,除了土地要定期送去化驗,在堆肥方面,要定期澆水,保持潮濕之外,更要定期翻攪,平衡細菌及水分才可以加速落葉的發酵及腐爛。有機堆肥的使用,除了可以增加土壤的養分之外,也可減少林口地區的落葉量,更加美化環境。蘇恩德雖然也致力於廚餘堆肥,但比起落葉堆肥,廚餘堆肥所需的成本較高,故較少採用。

只因為對於這片山林的熱忱,蘇恩德從不喊累,天天報到新林步道與老公崎步道。「甘願做,歡喜受」的蘇恩德 ,也在二O一四年獲得「一O三年度新北市環保英雄」的殊榮,他不只希望大家可以看見新林步道的改變,更希望可以激發起大家愛護這顆絕無僅有的地球的心。


延伸閱讀

老公崎步道粉絲專頁

103年度環保英雄表揚大會 朱立倫頒獎予環保志工

公所 新林步道



德式有機料理 告訴你食材哪裡來

$
0
0
【記者王靖芃、葉星妤/臺北市報導】天然有機的台灣在地食材搭配德式風味的調味,享用美食之際,傾聽料理背後的小故事。餐廳Fooding老闆娘為每位客人分享食材的來源,拉近人們與盤中食物的距離,進而省思並珍惜生命。台灣小農種植的當季農作物,新鮮無農藥 ; 德國進口的香料調味,天然獨特少化學,少量的肉類來自快樂放牧的動物。在這裡,你能清楚知道自己食用的美味源自哪裡,吃得安心,吃得健康,也吃得到感動。

     


德國簡單飲食習慣 不浪費食材

十五歲就負笈德國讀書的Sofie,待在德國十二年的期間,參與了許多環保以及動物環保團體,清楚感受到德國和台灣文化的不同。

Sofie說到德國人的飲食文化十分簡單,大多是在家料理,以麵包、馬鈴薯為主,且因為「動物環保」的理念興起,德國近年來吃素比例持續攀升中;反觀台灣,每餐都是大魚大肉,且有存糧的習慣,但許多食材最後卻淪為過期或是浪費的命運。

餐廳 Fooding老闆娘Sofie。

手作創意料理 講述餐點背後故事

回到台灣後,Sofie在貿易公司上班期間往返德國與台灣,更有感於台灣人過度消費的習慣,希望能為自己的家鄉做些改變。於是他毅然放棄了工作,決定要開一間德式創意料理餐廳。Fooding隱身於喧囂吵鬧的仁愛路中一條靜謐的巷子,店名來自於法國,是Food+Feeling,食物加感覺的結合,老闆娘期望顧客不只是在單純的飲食,而是可以吃出感覺、吃出故事。

Fooding以「好、乾淨、公平」三大原則為中心,好的服務態度、乾淨的店面、食材和公平的食物來源。木質的餐廳配色,開放式的廚房,老闆娘Sophie一邊做菜一邊介紹他所使用的調味和食材。菜單只有百分之十是肉類,其餘的五穀蔬果料理簡單調味少加工。老闆娘堅持慢食主義, 所謂慢食主義並不是慢慢吃,而是細心品嘗,用心了解每道餐點的來源和故事。

老闆娘從德國買進調味,其餘的食材都採用台灣食材。儘管fooding料理中的肉類占及少量,老闆娘仍是有固定合作的肉品商,如花蓮郭容市手工火腿以及宜蘭放養的櫻桃谷鴨。由於小農所販售的單價都較高,大型連鎖餐廳為了壓低成本都不會買進他們的產品。Sofie希望多多鼓勵在地小農,因為他們對待動物、植物的方式都是較為合理公平的,且產品也較為健康有保障。

花香撲鼻的水果豆漿優格使用有機黃豆漿發酵製作,搭配新鮮當季水果和德國有機品牌Rapunzel的有機麥片,淋上德國有機品牌Bioladen的龍舌蘭蜜,酸甜爽口。這道甜點零牛乳成分,因為Sophie說,他要把牛奶還給小牛,乳牛並非生下來就會源源不絕分泌乳汁,而是為了他剛出生的小牛。酪農帶走小牛,母牛留下產牛乳,帶走的小牛沒有牛奶喝,難逃宰殺的命運。Sophie告訴我們,這裡的每道餐點都不用牛奶,咖啡也只有黑咖啡,他和客人說小牛的故事,希望能減少牛奶的飲用,不是不能喝,而是減量。

Sofie每天在開店前,便會走到巷口的有機農作商店購買適量的食材,最重要的便是東豐的有機胚芽米了,因為醋飯正是Fooding的招牌。有機野米巴薩米可醋飯是用德國有機野米混合台灣有機白米,增加飯糰的口感也幫助消化,調味則加上接骨木巴薩米可醋。Sophie說,醋飯可以當早餐,晚上做好放在冰箱隔天帶著,方便食用又健康。這樣的餐點相當適合現代忙碌的上班族,避免外食的重油重鹹,簡單自己做。她希望他所做的創意料理能帶給客人更多想法,鼓勵大家在家動手做。

有機野米巴薩米可醋飯新鮮且健康。

環保意識抬頭 從飲食做起

在吃飯的同時,能夠設想一下盤中食物的由來、成本,可能就會為我們的健康多一份把關。老闆娘堅持的是「減量消費」,而不是完全不去消費。Fooding餐廳採預約制,就是希望能夠掌握食材的購買多寡,同時確保食物的新鮮。老闆娘堅持手作料理,發揮創意將台灣當地的食材結合德國式的調味,新鮮美味,同時也能聽聽料理背後的故事,Fooding的老主顧多,Sophie又願意為客人客製化菜單,越來越多人不只來用餐,更舉辦講座,吸引許多人了解這間餐廳,進而喜歡上她的理念。

購買自己所需要的,而非大量存貨。選用當地的食材,才能吃得健康吃得美味。了解盤中食物生命的付出,珍惜地享用。Fooding是老闆娘傳達她對於土地的熱情與對待方式的媒介,希望透過她訴說的故事,每位客人不光只有味蕾上的享受,還能更尊重生命,再體現到環保上。


延伸閱讀

fooding有機食物餐廳

「直接與農夫買」認識為我們種植的人,感受食物真正的重量

青木和洋食彩AOKI -清新自然的用餐空間,來自小農食材的用心餐點




愛盲庇護工場 庇護身障者的家

$
0
0
【記者王心穎、顧濟韋/新北市報導】 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或是在按摩會館中,常常看到替人活絡筋骨、替人紓壓的視障按摩師們。事實上,視障者們因受限於視力、或是先天條件不足,像是力氣不夠大無法從事按摩職業等,無法進入主流市場就業。愛盲庇護工場,就是愛盲基金會為了讓這些無法順利工作視障者們一個穩定的工作環境,以商品代工包裝、手工皂製造,讓視障者能更穩定的生活。

      


愛心發揚 工場規模漸大

根據內政部統計至二〇一四年止,台灣約有五萬七千名視覺障礙者。這些人受限於視覺,再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困難重重。民國九十六年 西元二OO七年,當時擔任就業服務員的OOO 謝邦俊,替視障者媒合工作時,發現有許多視障者無法進入一般的就業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立了愛盲庇護工場,提供這些視障者一個安置的場所。

第一間愛盲庇護工場於新店成立,以技術門檻較低的商品代工包裝為主,民國九十六年剛成立時,就業服務員曾一間一間到文具店中尋找視障者能夠代工、換包裝的商品,如貼紙、卡片等,替視障者謀取生機。

一間庇護工場可容納三十位視障者,為了容納沒有達到收案標準的視障者們,愛盲基金會在土城以工作坊的形式安置他們。經過穩定發展後,於民國九十八年成立土城庇護工場,販售以冷壓法製造的手工皂。

同年,因應時代趨勢,推出了具有消費與公益功能的電子商務平台-愛盲義購網,目前販售手工皂、果乾、茶葉咖啡、伴手禮盒、文具五大種類,更提供客製化禮品與公益合作商品,讓更多消費者選購。

因材訓練 分工合作

現任於新店愛盲庇護工場就業服務員李美珍說,教導視障者商品包裝時,首先排除需要視力的部分,再一步步拆解動作教導。以黏背膠為例,就服員們會清楚告知視障者使用大拇指與食指撕開背膠、黏貼,以及對齊與檢查的要點。李美珍說,每個個案狀況不一,有些視障者需要一整天學會;有些會因無法完成指定動作,因挫折而哭;有些則是會主動要求回家練習,力求完美。

目前愛盲庇護工場招收全障別的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員會將產品代工拆解成很多個步驟,依據不同障別身障者的狀況,讓身障者能分配到最適合的工作、相互分工合作,不只能精確完成動作,同時提高商品產能,創造更多利潤、造福更多人。

情感聯繫 學員們另一個家

李美珍說:「擔任就服員過程中,最感動的是身障者能做的比我想像更多。」也說,「有時觀察個案的工作,就能清楚他們的能力定位,容易產生框架。讓他們多嘗試後,會發現他們能做的更多。」

除了工作,庇護工場與基金會常會舉辦休閒班,提供街舞等運動類的課程,讓員工們身心更健康。李美珍提到,有些員工家庭經濟狀況不好,或是家人無法帶他們出遊,透過基金會辦的旅遊、課程等,提供紓壓管道,藉此維繫同事間的感情。

在庇護工場裡工作的學員們都稱就服員為「老師」。工作六年的王彩霞表示,很喜歡這裡的工作,空閒之餘也會參加基金會為員工辦的攝影班、舞蹈班。另一位學員陳欣宜表示,同事們都會互相幫忙,老師也會互相支持與幫助。

起初,學員們會在包裝的商品內附上小卡片,表示對消費者購買的感謝之意。近年來,庇護工場更發展貨到通知與客戶滿意度調查的電話訪問服務。李美珍說,這樣的服務更為直接,讓消費者感受到庇護工場學員們的心意,「也讓學員們知道他們的付出是有回應的」。

未來,庇護工場會朝著OEM-委託製造代工發展,主要以販售果乾為主,按照原合作廠商的需求,在特定條件下生產。除了代工以外,朝向生產線規模擴展、發展出屬於愛盲庇護工場自己的品牌,為更多身障者謀取生機。

學員在工廠內與包裝完成的商品合影。


延伸閱讀

台北縣愛盲庇護工場

愛盲基金會|FACEBOOK 

愛盲義購網



獨臂神射手范弘昊 單手創造奇蹟

$
0
0
【記者李依純、賴琬臻/台北市報導】范弘昊出生時右手被臍帶纏住,導致發育不全,天生缺少右手臂,因此只能用左手打籃球,但無論 是快速運球上籃,或是中距離投射卻都難不倒他。用一隻手打球當然比較辛苦,范弘昊在投籃的時候,只能用有殘缺的右手扶著球,所以穩定度較差。儘管如此,右手的殘缺並沒有讓他卻步,他反而是苦練速度來彌補不足,以敏捷的身手打出「獨臂神射手」的稱號。

      


山不轉路轉 勤練速度彌補缺陷

范弘昊國小時曾經加入田徑校隊,後來受到漫畫《灌籃高手》的影響,轉而開始練習籃球。後來得知學校在籌組籃球隊,他便向隊長表明想要參加校隊的意願,但卻被隊長拒絕了。他說:「雖然他沒有明講原因,但我知道大概是因為我身體上的缺陷的關係,其實當時非常沮喪。」

上了國中以後,范弘昊雖然順利地加入籃球校隊,但當時的他仍舊會因在意他人異樣的眼光而怯場,所以國中三年幾乎都是坐冷板凳,出去比賽時也沒什麼機會能夠上場打球,就算上場了,也會因為緊張而表現不佳。直到上了高中以後,范弘昊試著轉變自己的心態,下定決心不再害怕別人的眼光,開始樂觀面對自己身體上的殘缺,並更努力練球,最後甚至當上籃球隊隊長,帶領球隊打出好成績。

范弘昊神情專注,準備投籃。

然而,只能用一隻手打球的范弘昊,在練球上最大的困難就是沒辦法從右邊進攻,或是做出跨下運球等華麗的動作,也比較難變換進攻方向,所以他花更多的時間練球,以速度來彌補身體上的殘缺,用小學時田徑校隊所練出的基礎跟天生的爆發力去克服身體上的缺陷。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總認為一隻手打球不可能打得多好。范弘昊笑說,「第一次跟我打球的人其實不太守我,可能都要我進了一、兩球之後,他們才會開始認真防守。」范弘昊顛覆了刻板印象,他的身體雖然有殘缺,但他的實力卻與四肢健全的一般人不相上下,甚至高人一等。球友黃柏維、陳杰便異口同聲地說,「第一次跟他打球時,看到他的右手沒有很完整,但打了以後才發現他速度飛快,身手靈活矯健,甚至比我們還要強。」

樂觀面對殘缺 少隻手不丟臉

范弘昊(右)卯足全力與球友對戰。

然而,樂觀的范弘昊,也曾經對自己的殘缺感到迷惘。在他五、六歲時,有次感冒去看醫生,在診所間突然向他的母親說,「我覺得我沒有右手好丟臉。」母親著急地向醫生詢問該怎麼辦,而當時電視新聞正好播著殺人犯戴著安全帽被警察抓起來的畫面,醫生便順勢說,「你這樣子,一點都不丟臉,那些作奸犯科的人才是丟臉。」這一席話感動了幼時的范弘昊,他也不再為自己的缺陷感到丟臉。

而他也不吝於將自己的生命故事分享給他人,從高中開始,范弘昊便受邀到各地方的小學演講,鼓勵同樣熱愛籃球的孩童,也幫助其他在生活上失志的孩童。他說,「如果跟大家分享我的故事,可以激勵更多人,那我就會繼續打籃球,因為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

范弘昊視籃球為一生的興趣,並樂在其中。

不忘籃球夢 繼續打出名堂

就讀於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的范弘昊,在畢業以前,他希望自己能夠在籃球方面留下回憶,因而報名由知名運動廠商NIKE舉辦的「打出名堂」活動。而他也從上萬人中脫穎而出,幸運獲選為該品牌拍攝勵志廣告,甚至在出席上海的記者會時遇見NBA超級球星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還獲得柯比的親自指導。范弘昊說,我當時問柯比,像我這樣身體有缺陷的人,要怎麼樣用技術來彌補不足,但柯比並沒有回答我技術層面的問題,而是跟我說,「你不要把自己框在『我和別人不一樣』的思維裡,其實大家都不覺得你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

大學畢業後,范弘昊選擇繼續升學,轉而就讀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一方面是給自己更多的時間考慮未來的方向,另一方面是因為,只有當學生才能隨心所欲地打籃球。因此,在就讀研究所後,范弘昊也不忘繼續追逐他的籃球夢,努力地在學業和籃球間取得平衡,把籃球當作是唸書的一個動力。他說,「籃球永遠是我的興趣。」


延伸閱讀

【DV籃球誌 第10期】 My Jersey My Story - 范弘昊 篇

獨臂籃球員 擁NBA獎盃圓夢

打出名堂:你的時刻到了



宜蘭人的文化書櫃 旅二手概念書店

$
0
0
【記者李慧盈、吳佳欣/宜蘭縣市報導】「叮鈴鈴—」推開玻璃門,走到宜蘭專櫃前面,從架子上拿了一本書,轉身走向座位區,順手拉開印有「冬山國小」的課桌椅,「倏—」翻開了書本,午後的陽光灑了進來。這是保存宜蘭在地文化理念的小書店-旅二手概念書店。創辦人Vincent對於宜蘭這塊土地有相當深厚的情感,以推廣閱讀為己任,不遺餘力地在家鄉灑下閱讀的種子。

      


思考未來 實踐理想

「其實我從來都沒想過自己會開書店。」書店創辦人Vincent從事國貿業,有穩定的收入和家庭生活,在他的人生拼圖都逐漸湊齊時,他驚覺自己即將邁入四十歲,卻從未好好思考自己還可以做什麼。Vincent喜歡書和旅行,也喜歡逛書店,時常會在旅行途中找尋當地的特色書店,除了看書,也會參觀書店的環境。也許就是因為長久的興趣和旅行經驗使然,加上自己對於未來的想像,他決定在自己的家鄉-宜蘭,開設一家二手書店。

小小的書店有著大大的書櫃,提供豐富的書籍給顧客找尋心中的那本書。


自從有了開書店的想法,Vincent便有計畫地到處拜訪台灣的特色書店,例如在國內擁有六家分店的茉莉二手書店,學習他們的經營模式也順便收購二手書籍為開店做準備。此外,他也重新排列組合自己從旅行中所收集到的素材們,從二O一一年開始,歷經將近三年的時間,Vincent的夢想種子才發芽成熟。

將店名取為「旅二手概念書店」,Vincent說因為是要做二手書店,所以他會比較強調書的流動性。以店裡的書為例,每本二手書可能是從世界各地或台灣各地,經過雪山隧道或其他地方旅行到宜蘭,Vincent認為書店其實就像是書的休息站,透過顧客來店買書,再將書帶動到別的地方去,繼續它的旅行,所以就將旅行與二手書店融合,表達書店理念。

位於收銀台下方的木櫃展示許多懷舊書籍,例如古早的中英譯本,因為具有時代感,Vincent索性就不販售,僅供顧客觀賞。

在地深根 擁抱宜蘭 

旅二手概念書店座落於宜蘭市的文教區,鄰近宜蘭大學與宜蘭高中,是觀光客比較不會造訪,但當地居民會活動與休閒的地方。當初Vincent在自家附近找尋合適店面時,就在宜大學區路邊注意到這間閒置多時的實驗室,於是就和校方進行交涉與溝通,正好校方也很認同Vincent的想法,經過招標與投標等公部門的程序,書店就正式在宜蘭扎根。

剛開始書店以收購二手書店的書為進貨來源,但是隨著書店認知度逐漸在社區民眾間成長,慢慢地開始會有附近的居民、學生拿自己的二手書來書店賣,這就是Vincent一直期待也樂見的,不僅能減少去外地購書的成本,又能促進在地書籍的流通。

他認為每個人的家裡一定都有書,只是或多或少的差別,若是大家都把不會再看的書擺在書架上,甚至拿去回收,這是非常可惜的,透過提供這個既可以買書又可以賣書的環境,讓附近居民、學生能以低價買書,也可以透過賣書,延續書的價值。

除了在地深根,Vincent更希望能保存宜蘭當地文化。雪山隧道未通車前,對外交通不方便,宜蘭其實是一個很封閉的地方,但也許是這樣的世外桃源,讓宜蘭孕育了許多獨特的地方韻味和文學資源。因為對於這塊土地的情感,Vincent就特別在書店內設置宜蘭專櫃,裡面擺放紀錄當地史地資料的雜誌《宜蘭文獻》、研究當地鳥類生態的學會刊物《蘭陽飛羽》、當地詩社-歪仔歪詩社的作品《歪仔歪詩刊》,以及出生宜蘭且在各領域嶄露頭角的名人作品,例如幾米的系列童書、簡媜與李潼的文學系列書籍。

宜蘭專櫃是旅二手概念書店的核心理念,蘊含著Vincent對於家鄉的濃濃情懷。
書籍種類不設限 擴大閱讀視野

目前書店藏書約六千到七千冊,種類包括旅遊、語言、兩性、醫療、文學、政治、歷史、藝術、料理等近二十種,一間小書店能有如此多樣的書籍,Vincent說有些獨立書店只收農業和環保類型的書,或是著重在文史哲類,那而他自己是想做綜合型的二手書店,又加上平時讀書的類型也很多元,所以在選書方面就是盡量廣泛地收書,不會太侷限於某類書籍或是把書挑得太嚴,畢竟每本書都有自己的價值,被淘汰掉的書很可惜,而且最重要是希望能滿足每位來店的愛書人,讓他們能有豐富的選擇。

店內除了販售中文書和原文小說外,也有販售雜誌,例如以幫助無家可歸的街友們自食其力而打開知名度的雜誌《大誌雜誌》。《大誌雜誌》創始於英國,內容由世界各地三十到四十歲的年輕撰稿人提供當地新穎的時事、社會議題及藝文資訊,觀點放眼全世界。

因為喜歡這樣的風格,同時也發現到宜蘭地區很少有地方在販售,Vincent就拜託認識的記者朋友牽線雜誌主編,將《大誌雜誌》帶來店裡。目前每月固定進五本,但銷售狀況不算穩定,Vincent笑說其實其他書籍的銷售狀況也是如此,但就是很喜歡「在自己的店裡賣自己喜愛的書籍」,就算沒人買,他也想繼續推廣閱讀。

Vincent更鼓勵年輕人可以多閱讀《大誌雜誌》這本雜誌,特別是即將步入社會的新鮮人,不論是要去公司工作或是要自行創業,因為它提供許多創新、流行的點子和實例,透過這些資訊讓年輕人激發創意,並且鼓舞他們勇敢做夢與冒險。

Vincent最喜愛的《大誌雜誌》放置在一進店面就可看到的特別推薦區。
帶動閱讀 從小做起

因為在文教區札根,Vincent認為書店也需負起教育的責任,除了要推動二手書的流通,更要帶動閱讀。在二O一五年一月,旅二手概念書店在臉書上發起待用書的活動,方法是透過大家來書店買書,再將購買到的書籍提供給在學中的學生領取,一個學生一個月可以領取一本來自某處的愛心人士所捐贈的書籍。

Vincent說辦這個活動除了是想將人的熱度帶進店裡,讓冷冰冰的書店不會死氣沉沉,也希望藉由這個活動帶起附近社區與學生的閱讀風氣。

Vincent坦言,書店目前開幕一年多,來店的顧客多為附近居民或是旅客,會來店裡的學生其實非常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書店不吸引他們來,還是現在的學生都不太會看書。」語氣間透露出不少失落。

Vincent更進一步解釋說,固定會來店裡的顧客都是比較有年紀的,可能讀書是他們的習慣,也比較有經濟能力,所以經過考量後,只要是學生來書店買書,不管他們是不是書店的會員,就是直接幫他們打折,例如二手價是一百元的書,就直接算九十元給他們,反正學生也很好認,只要是穿制服,都會直接折價賣書,「就是想鼓勵他們能常來」。

談到書店的未來規劃,Vincent說想舉辦一些藝文展覽,但礙於缺乏人力的關係,暫不考慮,現階段就是要先把書店的營運狀況和固定客源穩定住,畢竟他還有自己的工作,無法時時刻刻都能照顧到店裡的大小事,即使有請專人來管理店面,書店的瑣事還是非常多,等到書店運作更順利後,會再試著實踐一些想法。

靠近店門口的小木桌擺放著書店留言本,提供來店顧客留下旅行的足跡與美好的回憶。



延伸閱讀

旅二手概念書店臉書專頁

旅二手概念書店樂多日誌

聯合新聞網:宜大閒置教室 變身二手書店



「進擊」石門里 「小螺絲」改造環境

$
0
0
記者褚信暄、傅小庭/台南市報導】位於台南市安平區的石門里在清朝時期曾經是安平古運河的重要河段,至今石門里流傳一句話「前有石門樓,後有五間店」,用來形容當年的輝煌歷史。為了讓這段歷史以不同的樣貌重現,嘉南藥理大學的學生組成「進擊小螺絲」團隊,在去年五月進駐石門里,以裝置藝術「寶特瓶船」,及美化牆壁,使當地居民凝聚社區意識,並讓來到石門里的遊客更深入了解當時的輝煌意象。

      


以「古運河」為主題的牆面。

窄巷弄裡能撐船 重建繁榮意象

「進擊小螺絲」團隊參加一O三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並選擇石門里作為行動地點的契機歸因於他們的指導教授洪于婷。在 二O一四年,因為系上的課程,他們去石門里進行參訪,意外發現過去這個地方其實相當繁榮,因此他們配合洪于婷開設的「觀光遊憩規畫」課程,開始在石門里進行改造。

他們的計畫名稱是「窄巷弄裡能撐船」,一方面表示石門里曾是安平古運河的重要河段,同時也代表這裡曾經的繁榮。為了重新形塑當年的輝煌歷史意象,進擊小螺絲選擇古運河綠色隧道與C3抽水站為行動地點,因為這個地方是當初古運河的源頭,因此更能凸顯石門里的特色及重要性。

美化牆面 活化社區

進擊小螺絲的行動主要分為美化牆壁及裝置藝術。團員高柏恩說:「在計劃一開始,我們原本是打算先進行寶特瓶船的裝置藝術,但起初當地居民對這項活動不了解,因此在蒐集物資時非常不順利,導致計畫一直延期,因此才決定先以美化牆壁開始。」

一開始,他們先在網路上以古運河為主題向台南市居民以及各個學校徵稿,收到稿件後由石門里居民投票表決四幅畫,由這四幅畫的作者進行作畫。然而在作畫時遇到一個問題,由居民表決出的作者們作畫風格不同,但居民希望牆面上的畫有一致性,能夠表達出他們心中古運河的意象, 因此四位作畫者調整各自的畫風,並與居民協調溝通,最後才決定設計圖。

在作畫的過程中,居民慢慢看到進擊小螺絲的熱情, 時值夏天,開始有居民願意送飲料給他們,甚至主動提供幫助,在進擊小螺絲作畫時,居民也拿起畫筆一起畫,將他們與四位作畫者協調溝通的設計圖,一起畫在牆上,為美化牆壁盡一份力。在過程中,居民們意識到自己也可以為社區做一點不一樣的事情,讓這個社區變得與眾不同,逐漸地,居民的社區意識慢慢被凝聚,讓進擊小螺絲的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進擊小螺絲團隊在他們美化的牆壁合照。

環環相扣 寶特瓶裝置藝術

經過美化牆壁後,居民開始瞭解到進擊小螺絲在從事什麼樣的行動,因此他們一開始推動的「環環相扣」活動開始順利進行。團員林新益說:「『環環相扣』是我們為了製作寶特瓶船,向民眾蒐集廢棄寶特瓶而發起的活動,也希望藉由這樣的活動可以與居民建立密切的結合。」

在蒐集到足夠的寶特瓶後,他們著手進行拼裝與製作。然而這艘船並不只是由寶特瓶組合而成,還要加上鐵架固定,因此在製作時難度變得更高。由於是第一次製作,在與鐵匠以及其他有經驗的專家多次討論後,才決定出模型。林新益說:「我們在製作的時候失敗過很多次,因為不僅要考慮船的大小,船的長寬高比例也是重點,因此在不斷的重新計算以後,船才終於完工。」

以廢棄寶特瓶製作的船。

小螺絲轉動 凝聚居民意識

團員盧雪華說:「雖然當初我們團隊取這個名字是誤打誤撞,但是現在卻變成最好的形容,因為我們就是石門里的小螺絲,在這裡轉動並活化社區。」

石門里發展協會總幹事陳虹宜說:「他們來到這裡以後,石門里真的變得不一樣,除了讓社區變得很漂亮之外,更重要的改變石門里很多老一輩的人的觀念。」

因為進擊小螺絲的努力,讓石門里居民的社區意識得以凝聚,而更重要的是藉由裝置藝術及美化牆壁讓居民願意為自己社區付出,盡一份自己的力量,也讓其他人能看到石門里的歷史風貌。


延伸閱讀

進擊小螺絲臉書粉絲專業

石門社區發展協會網站

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臉書粉絲專業



慢飛兒咖啡坊 燃燒希望種子

$
0
0
【記者鍾佾錚、陳俊元/新竹市報導】濃郁的咖啡飄香、令人放鬆的活潑旋律、優雅而熟練的咖啡烹煮動作、親切可人的招牌笑容,這裡是位在新竹南寮的「慢飛兒咖啡坊」。來到這裡你可以享受到現點製作的咖啡飲料,以及品嘗到美味可口的手工餅乾,最特別的是,它是一間提供成年身心障礙朋友「慢飛兒」就業的咖啡生產工場。

         


慢飛兒正在製作客人現點的咖啡飲品。(圖片由愛恆啟能中心提供)

希望的起點

要談到「慢飛兒咖啡坊」的創立,必須先從創辦人戴耀賽說起。戴耀賽天生患有白化症,雙眼視力僅有零點零一,從小到大的生活困境,讓他體會到父母心中的牽掛與擔心。他說,自己也曾經迷惘、曾經無助,但是當他再回首過去那段充滿負面情緒的日子時,他發現一般社會大眾給予身障者的關懷縱使溫暖,卻仍然存在著無法言喻的「距離感」。

懷著這樣的想法,同為身障者的戴耀賽在投入啟智工作多年之後,於一九九九年回到故鄉新竹南寮,經新竹市政府核准立案與補助,創立了服務成年身障朋友的「愛恆啟能中心」。他說:「慢飛兒要的不是憐憫與同情,我們只是希望能夠被認同,被平等地對待。」愛恆啟能中心成立之後,開始接收到來自各方傳遞的愛心與溫暖,但是中心主任戴耀賽認為,慢飛兒除了接受祝福之外,也應該為自己、為別人和社會貢獻,「自助者天助者也」。

社會的生產者 施比受更有福

二OO九年「愛恆啟能中心」在南寮市場二樓成立「慢飛兒庇護工場」,提供了慢飛兒能夠自給自足的就業機會。起初,慢飛兒主要的工作內容為企業外包清潔工作與整理二手商品銷售,然而,自咖啡坊成立之後,慢飛兒的工作事項增加且更加多元化。從打掃清潔、咖啡豆的包裝,到咖啡飲品的製作與客人接待,與結帳找零,都是由慢飛兒分工包辦。戴耀賽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他們不會沒有關係,我們可以教。」也許慢飛兒的動作比一般人還要慢些、沉重些,但是他們一心一意的專注態度,卻足夠讓他們贏得生命的尊嚴。

位於新竹市東大路四段32號的「慢飛兒咖啡坊」。(圖片由愛恆啟能中心提供)

戴耀賽耐心地教導慢飛兒與客人溝通應對的技巧。

有別於其他地方所賣的咖啡,慢飛兒咖啡坊每一杯咖啡都含有三份關懷:幫助身障、公平貿易,以及保護地球。慢飛兒咖啡坊所使用的咖啡豆,皆具有公平貿易國際認證。這代表著每一杯販售出的咖啡所得中,會有一部分是回饋給第三世界的國家。如此一來,不但保障第三世界小農收入,讓地球環境得以永續,又可以幫助慢飛兒獲得工作機會。除此之外,慢飛兒咖啡坊更與其他公益團體合作,在店內協助販售手工餅乾與手工皂等商品。

改變未來 活出生命

當慢飛兒開始為家中經濟付出心力之後,戴耀賽卻又擔心慢飛兒就此成為「賺錢的機器」,因此,工作之餘的休息日必要且重要,因為那是「為了在未來還能走更長遠的路」。咖啡坊更經常舉辦自費員工旅遊,過去他們曾到琉球、澎湖、香港遊玩,然而,每一次的出遊,都是讓慢飛兒看見自己親手改變未來的見證。戴耀賽說:「他們和一般人一樣能夠自己賺錢,那他們也要和一般人一樣學習如何享受生活。」

咖啡坊不僅幫助慢飛兒改善生活、減輕家中的經濟壓力,更改變了他們的未來。目前,共有十五位慢飛兒在咖啡坊平安就業,且每位都有一位專屬的就業輔導員協助就業與生活問題,他們在這裡所賺取的每一份薪水,都是對他們的一種肯定,也是他們用自己的力量獲得認同的象徵。戴耀賽說,過去有幾位慢飛兒在咖啡坊的教導,與愛恆啟能中心的協助之下,成功地轉入其他職場,與一般人一樣規律地上下班。「這是他們來到這裡工作之前,從未想像的,但是他們真的做到了。」


延伸閱讀

讓愛飛翔-慢飛兒咖啡坊粉絲專業

慢飛兒庇護工場-財團法人新竹市私立愛恆啟能中心

生態綠網站-支持公平貿易咖啡 與慢飛兒一起飛



醫師作農夫 闢農莊推自然農法

$
0
0
【記者戴恩加、黃彥齊/新北市報導】淡水區大屯溪畔的兩甲地上,黎旭瀛和太太陳惠雯,使用自然農法種出健康無毒的菜園與稻田。因為親嚐自然農法作物的美味、目睹作物遇上颱風擁有的韌性,也體會耕種帶來心靈的調適,黎夫婦便進一步將自家農莊闢建為推廣自然農法的「幸福農莊」。結合附近的溪流、古色古香的老屋及田園景象,至今已邁入第十四年的幸福農莊,成為黎家五位小孩平時嬉戲及奔跑的空間,許多訪客也到此休憩,在農莊中體會順應自然的生活方式。

      


女兒生病 爸媽學種米種菜

「醫師當一當,還跑去當農夫幹嘛?」每當有人如此問道,黎旭瀛總會回答:「當農夫才是捍衛全民健康的最前線。」來自日本的華僑黎旭瀛,是一名眼科醫師,十四年前兩歲的大女兒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由於了解西藥導致的副作用,黎旭瀛決定用飲食習慣的調整取代藥物治療,在放下都市生活後,以醫師兼職農夫的方式,來到大屯溪畔承租荒廢十年的農地,使用自然農法自家採種健康營養的蔬菜米糧,改變餐桌上的食物為自耕自食,此後大女兒的疾病不藥而癒,而黎旭瀛的氣喘宿疾也鮮少再犯。

飲食習慣的調整不僅培養一家七口自給自足的能力,也使得黎旭瀛和陳惠雯更加投入自然農法,起初只有七分地的家庭菜園,隨著對主食越加重視,黎夫婦將菜園搬遷至大屯溪畔,並擴展為兩甲地的農莊,除了種植洋甘菊、薑黃、香蕉、蘿蔔、芥菜、粉豆和香椿等作物,也加入水稻的栽種,一律以自然農法種植。

之所以接觸到自然農法,源自於陳惠雯曾前往日本神慈秀明會作義工,期間學習到秀明自然農法,了解其無農藥、無肥料、自家採種及連作的技術。農莊經營一陣子後,黎旭瀛和陳惠雯進一步將農莊闢建為教育自然農法的「幸福農莊」,此後黎旭瀛持續透過閱讀日本農業相關書籍、到日本農地走訪並和農友交換資訊,增進對自然農法的認識;陳惠雯則利用閒暇之餘撰寫五本書籍,如《幸福的:自然生活筆記》和《食在自然》,分享幸福農莊農產品的料理方式、自然農法的生活模式及健康無毒食材的重要性。

農莊義工不僅前來照顧農地,也在團隊合作中彼此成為互助的好友。

醫師兼職農夫 向自然學習

自從兼職農夫,黎旭瀛逐步調整診所工作天為一周兩次,其餘時間便會在農莊中工作。「我其實覺得作農夫跟醫生有很多相似處,像農業過度噴灑農藥的問題,就跟醫學過度依賴藥物的問題很像,慣行農法看到蟲就殺蟲,並沒有想說蟲為什麼會出現;人頭痛就服藥,卻沒有從根本解決頭痛問題,這樣就只是從表面看待問題。」黎旭瀛以醫師兼職農夫的經驗,分享人類應該學習了解並尊重大自然。他也說道:「我們會生病大多是因為不好的食物從口而入,吃的東西不對就容易產生疾病。」黎旭瀛認為幸福農莊在做的就是產出健康飲食,確保吃下肚的食物對身體無害。

「大自然真的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自然農法的過程就是讓我們重新以自然為師。」黎旭瀛說,人類以為是自己在照顧農田,但其實是自然照顧著我們,自然不需要人類,而人類卻需要自然。在農莊的每一天,黎旭瀛一家七口都在向植物和土地學習,因為沒有農藥和肥料,更需要培養觀察自然的靈敏度,確保植物健康生長。

幸福農莊主人黎旭瀛總是帶著燦爛的笑容,以略帶日本腔的口音為訪客進行導覽。
辦課程賣產品 推廣自然農法

為了讓更多人接觸自然農法,二OO六年,黎夫婦開始規劃農莊導覽課程,並開設一日農夫私塾課程,親自教導農莊訪客認識自然農法及其作物。每逢寒暑假,農莊也會開設兒童夏令營,透過遊戲和課程,讓小孩接觸自然,了解如何選擇友善人體和環境的食物。除了課程教育,農莊也製作羅勒醬、香椿醬和鹽麴調味醬等農作加工品,並推出米糧,提供網上訂購的服務,讓台灣各地的人都有機會品嚐到自然農法的出產物。

作為教育農莊,黎旭瀛認為將自然農法的技術傳遞出去,最重要是其中包含的理念。「其實推廣自然農法最核心的用意是要教導大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這個理念看不見卻很重要。」黎旭瀛以植物為例:稻穗結實纍纍,但也許一個颱風就能將它吹倒,若使用自然農法栽種,則比較不會有這樣的情形,比起加肥的作物,自然農法的作物或許長得不盡美觀,但因為有強韌的根部,不容易倒下。反觀台灣的教育問題,自然農法使黎旭瀛反思台灣人往往只注重看得見的成就、改善表面的問題,卻忽視導致教育問題的根本原因。

黎旭瀛利用眼科看診時間以外的空檔,到農莊中工作,並為訪客進行導覽。

海內海外義工 做中學自然農法

隨著幸福農莊的教育課程漸趨完善,黎旭瀛和陳惠雯近幾年招募農莊義工,一同分擔農田導覽、照顧及種植工作,浸泡在自然農法氛圍中的農莊環境,也提供義工一個貼身體會自然農法真諦、摸索將來務農志向的機會。「其實要學習自然農法,到農田裡是最快的方式。」儘管只是除草或採收作物,黎旭瀛認為義工在幫忙的過程中,就會有很多學習。

來到農莊數天的義工冠德說:「會想來這邊是因為我對農業有興趣,我希望可以來這邊種自己要吃的、健康的食物。」曾經上過陳惠雯開設的推廣課程,冠德認為自然農法是對土地和環境很友善的方法,而這也成了他來到農莊學習的動機。遠從日本來的義工Yuki說:「來到這裡的日子非常棒,有很多大自然中的植物、動物,也能和這裡的義工團隊合作,體驗台灣人的生活方式。」對台灣和農業感興趣的Yuki,經由日本非營利組織的網站得知幸福農莊的義工換宿計畫,便提出申請來到農莊,短短十四天,帶給她與自然共處的寶貴經驗。

農莊義工替「乾式育苗法」的稻子幼苗除草
每天早上來到農莊,義工都會在黎旭瀛的帶領下,向大自然祈禱,帶著感恩和尊敬大地的心情,開始一天的工作。
突破困境 大自然親自療傷 

幸福農莊的經營並非一路順遂,起初因為堅持施行自然農法,與前來協助農莊整理的農友產生意見分歧,此後農友離開農莊導致人力不足 ,作為農莊主人的黎旭瀛和陳惠雯心感沮喪,只得在廣大的兩千坪農園面面相覷。當時正值春天四季豆發芽之際,一天傍晚,黎旭瀛拖著沉重的腳步來到農地除草,只見幾株四季豆冒出的新芽,都朝著夕陽的方向傾斜,「當下真的很感動,這麼小的植物連最後的陽光都能讓它們努力地活著、長著。」彷彿被大自然訓了一頓,因為植物小小的舉動,黎旭瀛反省道:「身為人,我為什麼因為人力流失就沮喪了?為什麼因為一點失去就放棄眼前的希望?」

走過低潮的黎夫婦再次振作,他們相信只要盡力,大自然便會照顧他們、供應他們,而帶著孩子和義工在農莊生活的每一天,黎夫婦持續不斷向植物、土地學習存在的意義。「有時看到雜草和蟲,我就會去想它們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然後發現這其實不是一個偶然,它們必須要在這個地方才會成長。」黎旭瀛深信,大自然中沒有一個事物是沒有意義地存在,「縱使人類會分好分壞,但是大自然其實是全部接受的,每個人都有他存在的意義啊!」

農莊義工採收自然農法種植的紅蘿蔔,為大家的午餐做準備。

農莊無論轉型擴大 堅守自然農法

談起幸福農莊的下一步發展,黎旭瀛說,由於家中大兒子患有自閉症,待今年高三畢業後,考慮參考日本的案例,在農莊中設置具療效的設施或安排相關活動,將幸福農莊進一步轉型為庇護農莊,並邀請其他自閉症孩童來到農莊接觸大自然、參與戶外團體活動,幫助自閉兒重建自信並交朋友,而農莊也能提供家長照顧孩子的休閒空間。

先前農莊分工主要是黎夫婦和義工共同管理農田,黎旭瀛的岳母則負責掌廚,去年底,由於陳惠雯計畫在山下開一間豆腐店,因此部分農田轉交給農莊內三位資深義工負責,「他們三位各自負責三分地,讓他們自己管理,這是最近的嘗試,可不可以做得下去還不一定。」 黎旭瀛提及,農莊開闢至今已滿十四年,每年都有新的挑戰,規模也逐漸擴大,不論是課程、人手的安排,都希望能在順應自然、尊重自然的原則下慢慢調適。

十四年前,當黎家來到這裡開闢家園時,保留並整理農莊中被人荒廢已久、用環保建材搭建的老屋;十四年後,這間老屋已成為農莊中最熱鬧的料理廚房和授課教室,放眼望去,農莊的將來或許會面臨人手不足的困境,也會經歷農莊景象、人員的更換,但奉行自然農法的精神將在四季的嬗遞中流傳下去。

幸福農莊以自然農法耕種出健康無毒的蔬果,包括紅蘿蔔在內。


延伸閱讀

秀明自然農法協會

宏觀網路電視──大屯溪自然農法教育農莊

日本人採訪黎旭瀛──幸福農莊의 自然農

淡水幸福農莊臉書



瑪帛科技 打造銀髮視訊平台

$
0
0
【記者張適、王怡婷/桃園市報導】隨著科技的進步,手機、平板輕輕一點,我們便可透過視訊與家人朋友談天說笑,維繫感情。但長者想找兒女視訊時,卻礙於操作介面的複雜或步驟的繁瑣而作罷。於是,臺大生物機電工程所畢業的顧偉揚創立了瑪帛團隊,設計出適合銀髮族的簡易視訊裝置,只需拿起遙控器便能撥打視訊電話,隨時見到想見的人。

      


瑪帛團隊正在跟長者們示範如何使用電視視訊功能。
擔任志工期間 發現長者視訊需求

瑪帛團隊於兩年前創立,創辦人顧偉揚說,想做視訊這個部分,是因為有次詢問阿嬤想要什麼生日禮物時,阿嬤回答:「想要看見你們。」這件事讓他印象深刻,加上大學擔任老人相關志工,發現他們想學視訊,只為見到自己的子女,於是開始對長者們進行視訊教學。但教了一段時間,阿公阿嬤們卻依然學不會,除倍感沮喪外,有的甚至放棄。

學不會的原因除了平常很少使用,容易忘記外,有些長者 則是因為身體狀況不佳,偶有缺課,導致跟不上進度。後來經過觀察,顧偉揚發現他們幾乎都有看電視的習慣,對遙控器的使用方式也很熟悉,於是便想利用這點,製作電視視訊裝置,讓老人們也能簡單快樂的享受科技,不再因複雜的介面而傷透腦筋。

創業之初 團隊運作出現困難

有了構想之後,顧偉揚便開始尋找合作的夥伴,第一個與他合作的人,便是同為機電工程所的黃治綱。 顧偉揚說:「我當時原本以為他只是跟我開玩笑,但當我收到他的簡訊,說他已經把辦公室整理好了之後,我才了解他是認真的想跟我一起創業。」同時,這也鼓舞了他,一頭栽進這條創業之路。

但隨著團隊人數增加到七、八個人,營運上開始出現困難,因為初次創業,不清楚該如何找人,所以找了幾個朋友,只要有技術的人就拉進來,彼此共識度不高。加上公司決議採投票制,在效率上大打折扣,於是顧偉揚決定,只保留技術長,並從身邊找出對他們的目標有熱誠的人加入,團隊才逐漸壯大起來。

瑪帛團隊成員合影。左二為創辦人顧偉揚,以及螢幕中的共同創辦人黃治綱。
開發過程 面臨資金與品質問題

除了團隊運作外,由於產品牽涉到硬體開發,加上初期資金缺乏,所以只能製作少量成品,並挨家挨戶的找長者測試。技術長黃治綱說,一開始生產出來的品質難以控制,甚至有遙控器啟動按鈕脫落的狀況。雖感挫折,但他們仍不放棄繼續嘗試、改進,並積極參加政府、學校舉辦的創業比賽,以獲取人脈、獎勵金等資源。

而瑪帛的產品經過多次改良,品質逐漸穩定。第一代是以電腦主機來設計,體積較大,功率不高;第二代開始參考手機結構來改良,除機體縮小外,效能也開始提升;到了第三、四代,體積效能跟收訊功能都有所改善,在造型上也多了些設計感。

第四代的設計,我們在家中安裝瑪帛的機上盒與視訊鏡頭後,長者們只需將遙控器轉至特定台數,便可撥打視訊電話。此外,子女也能透過APP撥打電話給家中的長輩,而長輩們在按下附有打勾符號的綠色按鈕後便可接聽。

拓展服務 將關懷帶入老人家中

顧偉揚說,產品已經發展成熟,目前也賣出約八十台。之後打算投入量產,但他希望在量產前能多觀察產品還有無細部的問題,所以團隊也透過參加志工服務接觸老人,並運用電視視訊軟體設計團康活動,在服務長者餘,觀察產品還有沒有 改善的空間。

而團隊目前最大的目標是,透過產品將網路科技帶入長者的家中,讓他們跨越科技的阻礙,增加與子女們相處的時間。此外,未來也打算在遙控器上增加「?」的按鍵,讓長輩們在遇到疑問時,能撥打電話給瑪帛團隊志工,幫忙處理使用上的大小問題。

瑪帛執行長顧偉揚與其產品合影,由左至右分別是第一至第四代視訊設備。


延伸閱讀

科技新創榜:關懷高齡者社群,「科技理應被享受,而非拿來學習」

瑪帛科技官網

瑪帛科技粉絲專頁




台灣「原」味 讓有機被看見

$
0
0
【朱佳盈、李旻珊/新北市報導】在電力普及的台灣,卻有一個地方遲遲被台灣電力公司給遺忘了六七十年。位於花蓮縣富里鄉的「達蘭埠Talampo」阿美族部落,長期以來沒有電力供應而被稱為「黑暗部落」。即使黑暗,但擁有「部落媽媽」之稱的吳美貌,帶著他們栽種有機金針,讓黑暗部落散發出自信、獨特的光芒。

      


11045716_951083431568447_763009997_o.jpg
吳美貌(前排左一)、劉佳雯(前排右一)帶領著原鄉農友進入烏來示範農場學習。

吳美貌從辦公室到農地
吳美貌在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從事微生物農藥等有機範疇的研究。二OOO年,被檢查出罹患乳癌,為了健康著想,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習慣,並接觸市面上販售的有機蔬果、拜訪各地的有機農場。
二OO一年,桃芝風災來襲,土石流淹沒了花蓮縣富里鄉。當時任職於岡界教會的林玉心和周銀蓮,接觸到有機堆肥,透過與台北市社區生活關懷協會的鄭憲章理事長與生技中心林畢修平博士的對談,開始萌生了在部落推廣有機產業的計畫。
大病初癒的吳美貌剛回辦公室上班,便接下林玉心和周銀蓮的請託,帶領位於光復鄉的黑暗部落,從慣行農法轉型至有機農法來種植金針花。一開始有機的概念不太被大眾給接受,再加上整地、除草都需要人力,吳美貌帶著他們,用七年的時間,從大家不看好的有機種植,黑暗部落不只用金針做出自己的特色,更成為國內第一個獲得歐盟有機認證的產品。
創立「台灣原味」輔導更多部落轉型
成功的輔導黑暗部落之後,因為看見更多原住民的需要,二OO八年,吳美貌決定辭去生技中心的工作,專心投入輔導原住民種植有機,使用微生物取代化學農藥。
然而,當他們在輔導原鄉農友種植有機的同時,發現原鄉農友只知道努力生產,並不會產量控制,例如:假設今天需要十斤的蘿蔔,原鄉農民們並不會照著生產計劃進行產量控制,可能生產了一百斤,但這多出來的九十斤,該如何銷售成了一大問題。因此,在專心投入輔導部落轉型的兩年後,二O一O年,吳美貌決定成立「台灣原味」品牌,幫助原鄉農友進行有機轉型及農產品銷售。
任職於台灣原味的劉佳雯說,其實讓部落從事有機,就是開啟了一條路讓青年回家,也傳承了部落一直以來在種植作物上的智慧,更可以讓人們所吃到的食物越來越健康。因此,台灣原味以「不要讓食物離自然越來越遠、不要讓人離土地越來越遠、讓部落的農事有機、讓部落的智慧傳承、留一條路讓部落青年回家」作為他們勉勵自己且推廣有機的宗旨。
台灣原味成立之後,他們已深入花蓮、嘉義、台東等八各個部落,了解他們的過去歷史以及一起找出未來可以發展的方向,陪伴他們一起做有機並找出適合部落種植、且具有特色的作物。

例如位於阿里山的來吉部落,由於受到地形的影響,地區植物分布溫帶與寒帶交雜,再加上雨量差距很大,因此,台灣原味與他們一起找出了最適合種植的作物--甘蔗,不僅耐運輸,也需要潮濕的氣候。

台東縣金峰鄉的新興部落,東臨太平洋且西接知本山脈,因此住戶將房子集中建築在緩坡平台上,形成階梯式的視野。由於部落內耕地範圍多屬砂質石礫土讓,適合種植小米、花生、玉米等耐旱作物。因此,台灣原味也替他們找出了種植小米的優勢,將小米作為新興部落的特色產品。

11068189_951089721567818_825504328_o.jpg
吳美貌老師(右)親自下鄉、進入農田,與當地原鄉農友一起種植有機。(照片來源:台灣原味提供)
劉佳雯說,台灣原味所做的,說是「輔導」原鄉農民,「陪伴」更來得貼切。在協助有機轉型的過程中,他們從不強迫原鄉農民與他們簽定合約,因為台灣原味知道,部落都無法保證自己的產量為多少,更不願意綁死自己。但深知,轉型至有機所需三年,甚至是更久的時間,再加上他們抱持著「對土地最友善的事情必須有所犧牲」的信念,即便有著協助轉型失敗的風險,他們更願意「陪伴」原鄉農民一同走過從使用農藥和化學肥料的慣行農法走到有機種植所需的時間。
   
在有機世界中求新求變
除了輔導如何使用種植有機之外,台灣原味也透過協助原鄉農產品進行加工品開發,來解決產銷失衡的問題,也讓他們的產品做出差異化。例如,馬告豆干,即是使用原鄉農民利用有機方式所種植的台灣本地黃豆,除了可以解決生產過多且賣不出去的黃豆,也可以照顧到土地的每個環節,此外,也讓他們的產品做出差異化,讓每個部落做出不同於其他部落、屬於自己的特色,不僅能夠透過特色產品,是大家記住部落,更可以穩定銷售通路。
近幾年,農友透過與主婦聯盟合作,在生鮮蔬果的銷售通路穩定。但趨於穩定銷售通路,如何求變求新以獲得更大的利潤,是農友們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
此外,台灣原味也於二O一一年在烏來設立了許多示範農場,除了希望農友到烏來示範農場學習,更希望可以透過有機,讓大家提及烏來時,不再只是想到溫泉與老街,而是深入認識從日據時代便充滿值得被記錄的烏來的文化背景。有機意識的盛行,近幾年也有許多大學的環保志工們與台灣原味作聯繫,希望在台灣原味的烏來示範農場內,體驗有機生活。大學生們透過實際參與,不只體驗到了種植有機的不易,更可以實現台灣原味的理念,讓人與土地越來越靠近。




毛筆創「異」 產業大翻身

$
0
0
記者曾貴停、黃欣安/新北市報導】走進新北市三重自強路,街道旁不起眼的小文具店「文山社」,毛筆分門別類擺放在架上,有以松枝為筆桿、鶴羽為筆毛的「松鶴延年」,還有以鳳眼竹為筆桿、鸞羽為筆毛的「鸞鳳和鳴」。毛筆師傅陳耀文,繼承家裡的毛筆事業,花了三十餘年的精力,投身毛筆工作,和兄長一同摸索,利用許多異素材製作毛筆,希望讓邁入夕陽產業的毛筆工藝能東山再起。

      


毛筆師傅陳耀文介紹以算盤竹做為筆管的毛筆。
肩負社會責任 客製化使命必達

自小與父親及兄長學習製作毛筆的毛筆師傅陳耀文,本著對毛筆的熱情,投入毛筆業已餘三十年。過去,因家中以毛筆維生,不得不幫忙,久而久之陳耀文也培養出自己對毛筆的興趣,因父親早逝,多與大哥學習做毛筆的技藝。陳耀文笑說,過去的生活,家裡做什麼小孩就得跟著幫忙,不像現在的年輕人能自由發展,做毛筆的手藝,熟能生巧。

陳耀文說,古人認為一位好的毛筆師傅,不僅要有純熟的技術,同時也肩負社會責任,他最重要的社會責任,就是要製作好的毛筆,讓藝術工作者工作時能得心應手。

曾有鼻煙壺師傅,從中國親赴台灣拜訪,希望陳耀文能幫他製作繪製鼻煙壺的畫筆。鼻煙壺因口徑極小,需要將微小的勾型畫筆,深入壺內,倒著繪圖,畫筆製作極為困難,陳耀文以電線作為筆桿,再包覆筆毛,成為鼻煙壺師傅的御用製筆師。也曾有信眾前往,希望能委託作出神明手上的小毛筆,縱使毛筆大小比小拇指還小,陳耀文仍完成任務。

毛筆師傅陳耀文以手工刻字。

翻轉形象 毛筆躍身收藏品

一九八一年開始,陳耀文嘗試將不同材質的物品與毛筆結合,首次嘗試製作葫蘆筆。明代文人以葫蘆筆為禮,取其福祿的諧音,象徵把福氣贈與他人,這也成為陳耀文以異材質製作筆桿的處女作,之後他更以金、銀、銅、鐵、錫、陶器、瓷器、木頭、漆器等材質,作為毛筆筆管,他說,毛筆若有了變化,能增加民眾的興趣,收藏家若想收藏有特殊性的毛筆,也會將異材質筆管的毛筆列入收藏。

陳耀文笑說,要成為毛筆師傅並不困難,但若要做到比師傅更多的功夫,就不簡單了,就算擁有良好的技術,若沒提升相關素養,則無法變化。一位有素養的毛筆師傅,在客人想寫出于右任字體時,腦海裡要能知道于右任的字跡,才有辦法做出相同的毛筆,就如畫家對於畫筆材料和紙質都會深入研究一樣。

力拼教育推廣 扭轉夕陽頹勢

陳耀文的妻子朱金雀,在婚前對毛筆一竅不通,婚後夫妻倆共同為推廣毛筆而努力,朱金雀隨著陳耀文東征西討進行教育推廣,是陳耀文的得力助手。為了讓毛筆成功推廣,還成立毛筆工作室,免費提供給藝術相關科系學生或對毛筆有興趣的民眾參訪。陳耀文笑說,想著利潤而賣毛筆的是商人,但他們只是想讓更多人能喜歡毛筆。

《中華古今注》中寫道,蒙恬以柘木為管,以鹿毛為柱,以羊毛為被,是以後人皆認為蒙恬為造筆第一人,陳耀文研讀古書,將古書內的蒙恬筆重現,利用相同工法和材料,製出現代版的「蒙恬筆」。未來,陳耀文希望能成立毛筆文物館,讓更多人知道,毛筆不只是嚴肅端莊的書法字,也能成為輕鬆的休閒小品或藝術品。

陳耀文(左),對前往挑選毛筆的顧客細心解說不同毛筆的特性。


延伸閱讀

文山社網站

書法字帖

文山社



向日葵家園 幫助少女活出新自我

$
0
0
【記者許稚佳、林哲緯/台北市報導】下午五點多,廚務人員在廚房馬不停蹄的準備晚餐和孩子隔天的便當,小兒子在旁也熱心的吵著要幫忙,女孩們下課回到家,女孩和社工姐姐自在的在客廳聊天,這個充滿溫暖和樂氣氛的地方,是這些女孩和社工共同的家──「向日葵少女復育家園」。

      


向日葵家園副執行長朱岑(中)及社工員和女孩們的開心合影。(都市人基金會提供)

朝夕相處 共生陪伴創傷療癒

走進向日葵家園,就像走進一般住家一樣,很難想像這是都市人基金會為了安置受虐、性侵的創傷少女所創立的「類家庭」,社工和少女朝夕相處,像一個家庭一樣,社工們全部都住在這裡,社工林明華說:「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綁在一起,但我們從不把少女們當成工作,所以少女需要幫助時,不論多晚都會起來處理,因為家人就是這樣。」

基金會於二O一二年創辦「 向日葵家園」, 屬於中長期安置,透過和各地社會局合作,選擇適合家園的十至十八歲少女,並利用長期陪伴的方式讓少女走出傷痛。

向日葵家園經過政府認可,一次最多可收容二十位少女,目前家園有五位少女,其他空缺仍在評估中,加上執行長、副執行長、外展主任、安置主任、社工、外展人員以及廚務人員共十五位,執職行長副執行長就像爸爸媽媽,其他工作人員就像女孩們的哥哥姐姐一樣,少女們來到這裡生活,適應後就會安排就學,並且會適時的給予輔導協助。

女孩們和社工(左二)就跟家人一樣,非常親密友好。

像家一樣的溫暖 女孩敞開心胸

個性開朗可愛,十三歲的小瑞(化名)住在向日葵將近兩年,手舞足蹈的和大家分享著在學校發生的瑣事,一點也看不出小瑞曾經是個話不多的女孩,從小和阿嬤生活,目睹爸爸對阿嬤施暴,阿嬤過世後,一下住到姑姑家,一下又換到叔叔家,最後好不容易和媽媽住,卻被酗酒的媽媽持續施暴,學校老師發現後通報社工,於是輾轉地來到了向日葵家園。

面對陌生的環境,小瑞完全不願和人溝通,老是躲在角落板著臉,小瑞說:「剛開始我覺得自己好糟糕,為什麼會住進這裡,我好想逃,有時候我也會選擇自殘。」後來幾個月後,小瑞漸漸地對社工們敞開心扉,開始願意說出自己的感受,學會表達,並主動分享自己的故事。

小瑞的叛逆期也在向日葵家園中度過,和其他少女大打出手、和社工們吵架、翹課抽菸,林明華表示,少女在住進家園時,都有制定公約規範,少女應該要遵守的事項,當少女違反時,就像父母懲罰孩子一樣,罰她不能使用網路、罰她多倒一天垃圾等等,並且和少女深談她的行為會讓社工們非常擔心,運用像家人般的情感去牽制少女的行為。小瑞說:「姐姐們對我很好,這裡就像家一樣,很溫暖,我很愛姐姐們也很愛其他女孩。」

看到少女需求 長期安置才是辦法

都市人基金會在一九八九年由牧師陳公亮成立,幫助數千位邊緣少年,之後由執行長王克威、副執行長朱岑夫婦接手,二OO五年至二O一一年接受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辦理「緊短安置家園」,提供「性侵家暴青少年」緊急庇護、諮商輔導及其他必要措施。

林明華表示,因為是和政府合作的短期安置中心,無法控制接收個案的狀況,也有許多少女、少男才剛適應環境,就必須要配合政府的安排,安置到其他機構,林明華說:「曾有孩子就這樣來回在六年中就換了三次家庭,轉了五次學,每換一個家庭,狀況就越糟,造成孩子沒有安全感並且變得無法信任任何人。」

基金會同時也發現少女安置的需求量非常大,尤其是十五歲以上,受到家暴性侵的少女更成為長期安置系統中的較難找到安置處的一群人。林明華說:「我們認為每一位少女的創傷需要長時間的治癒計畫,她們需要更穩定的生活,不是短期安置就可以結束的。」因此決定創辦向日葵家園。

家園社工們會定期帶女孩到戶外做活動,從過程中學習體驗。(都市人基金會提供)

最相信的人 是傷她最深的人

林明華說:「一般孩子晚上都怕鬼都怕做噩夢,但受性侵的少女們,晚上最怕的則是聽到腳步聲。」林明華表示,這樣的少女往往對於兩性關係容易產生偏差,她們開始認為這樣的侵害並不是錯的,而是因為愛她們。

妞妞(化名)和小樹(化名)是一對姐妹,林明華笑稱她們是家裡最菜、最新的成員,兩妹倆長髮及腰,長的甜美可愛,她們笑著說希望以後可以捐髮給需要的兒童,善良的姐妹在住進這前,姐姐妞妞其實身陷媽媽同居人的性侵魔爪,在媽媽生病住院的時,偶然被醫院社工發現姐姐和媽媽同居人在醫院樓梯間有親密舉動後通報,怕妹妹也有危險,因此姐妹倆一起住進向日葵。

小樹說:「剛開始來的時候我也是每天哭,後來覺得社工姐姐和其他女孩們都好好,很像家人,但我和姐姐還是很想回家。」林明華表示,妞妞對於媽媽同居人的性侵不覺得是錯的,她覺得那是代表他們相愛的意思,反而認為他們是被拆散了,因此這件事絕口不提,社工們只能透過長期的相處去讓姐妹卸下心房,透過環境讓他們改變對兩性關係的錯誤認知。

體驗大自然 冒險活動建立信心

和一般機構不同,向日葵家園用冒險治療的方式,讓少女從中學習,帶領少女到戶外體驗各項刺激冒險活動,如:繩索、登山、攀岩、垂降、溯溪、獨木舟等。二O一四年還帶領八名少女共同完成了獨木舟環島的創舉,小瑞說:「過程中真的好累,好辛苦。」少女每天都發生不同的情況,有的身體不舒服中暑、有的連耳朵都曬到起水泡痛苦難耐,林明華說:「我們希望讓他們體會到海上的環境就像人生一樣,無法控制會發生什麼事,唯一的辦法就是你去克服它。」

向日葵家園帶領女孩們獨木舟環島,從過程中學習建立信心。(都市人基金會提供)

兔兔(化名)在參加獨木舟環島時,對她而言,最困難的就是碰到水,一碰到水就讓她尖叫害怕歇斯底里難以平復,因為這讓她想起從前母親把她的頭壓進水中的可怕回億,但經由工作人員專業協談和引導,兔兔成功完成了環島,並且對於水不再害怕,林明華說:「我們的工作就是讓她知道,她所害怕的東西,並不是可怕的,賦予她新的想法,現在兔兔還很喜歡玩水呢!」

女孩們不畏海水不畏陽光曝曬勇敢划行。(都市人基金會提供)
走向長期復育 希望陪伴少女更久

向日葵家園主任吳美儀表示,少女其實之後回到原生家庭的機率不高,但要自主生活也需要有技能,「因此我們希望可以往長期復育走,陪伴少女更久,才能培養他們更多能力。」

林明華說:「我們會繼續愛這些少女,不是因為是工作,而是我們想她們知道每一位孩子都值得被愛。」


延伸閱讀

都市人基金會

現代婦女基金會

獨木舟環島 向日葵少女航向新生



小黃上學趣 打造司機品牌心形象

$
0
0
記者廖竹涓、張俐禎/台北市報導】他們身穿紫色背心,臉上永遠掛著最親切和藹的笑容。乘客只要一上車,便能感受到他們與眾不同的熱情。來自計程車創新學院的這群人,是乘客眼中最棒的司機,兼最有活力的親善大使。而每當踩下油門,對計程車上的所有人來說,又是一趟未知,但絕對快樂的旅程。

      


學院司機免費接送特教家庭生。(計程車學院提供)

飄浪影(左)、侯勝宗(中)、林孟蓁(右)。

成立計程車學院 關懷司機社群

逢甲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侯勝宗從博士生涯一路到現在,投入十二年的心血在研究計程車產業上。一路走來,侯勝宗發現到計程車司機的工作十分辛苦,經常超時工作,只為了換取微薄收入。有時甚至必須像無頭蒼蠅,隨機攔截客人。對司機來說,生活不但毫無品質,有時更會被人看輕。

跳脫學術紀錄者的角色,侯勝宗在二O一三年正式成立計程車創新學院,致力關懷計程車司機社群。學院以公益為目的,透過捐款費用及學員會費維持運作,屬於內政部全國性社團。學員一年需繳交一千元會費,成為學院核心司機。司機需要上過學院培訓課程三次以上,以及至少一次的愛心公益活動,並經由協會秘書室審核後,給予購買背心的資格。司機購買背心後,正式成為親善大使。

侯勝宗希望透過學院,能增進司機交通服務品質,建立起他們「親善大使」的形象,藉以提升計程車司機在台灣的地位。

計程車學院創辦人侯勝宗。

透過培訓 司機開出自有品牌

學院提供一系列相關培訓課程,讓願意「投資自己」的計程車司機報名參加。課程多為免費課程,部份課程如果需要額外費用,則由協會補貼。課程為自由參加,學院幾乎每周都會安排課程,並因應與各不同團體、組織的合作,調整課程內容、地點和時間。

例如觀光課程主要在教導司機如何為乘客導覽、解說著名景點的歷史及人文風情,學員便會跟著老師實地觀摩如何導覽當地。上3C科技課程負責教導司機使用電子產品,增加替乘客服務的機會,例如使用手機或相機替乘客拍照留念。

目前宜蘭、花蓮、台東、台北,都有學院的司機,人數約達七、八十位。他們以優良的服務品質為基礎,無論長程或短程客人,都會主動表示關心,努力拉近與乘客之間的距離。同時他們也會透過在課堂上所學到的專業,適時派上用場,讓自己的服務更上一層樓。

當了七年司機的林孟蓁,若遇到有客人想要包車時,會主動替客人進行規劃路線、景點。旅途中,也會替客人拍照留念、導覽當地。她說:「除了要讓客人滿意你的服務,更重要的是讓客人信任、認同你這個司機。」她希望,她在乘客心目中不但要有口碑、有品牌,更希望乘客會滿意她在整趟路程中的陪伴。

林孟蓁最大的成就感,莫過於看到那些從陌生變熟悉的乘客身影。常有乘客搭過她的車後,覺得不錯,從此每當從國外回來,就會叫她的車。有些乘客甚至因為孟蓁一開始素昧平生的兩三句親切問候,和她成為了好朋友。

學院司機林孟蓁。

加入學院 心跟著改變

有著二十四年計程車司機經驗的飄浪影(化名),在加入學院前、後,雖然都是司機,但卻有了明顯的不同。他表示,以前不愛與乘客互動,乘客對他而言,只是不斷重覆上車,然後下車。整天下來,常覺得開計程車既無聊又疲憊。

選擇加入學院後,飄浪影決定跟著改變自己。從更主動關心客人的過程中,他發現這個工作不再像以前那麼乏味,反而更樂在其中。

學院司機飄浪影(化名)。

貢獻一天 與愛共乘

計程車學院這群親善大使,平時也會貢獻一己之力,幫助有需要的人。透過與「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在二O一四宜蘭童玩節,學院司機放棄一天的收入,將自己的一天貢獻給愛奇兒(身心障礙兒童)家庭,希望能喚起社會大眾踴躍參與身心障礙者的家庭服務。同時,更能幫助他們完成一場無障礙的小旅行。

同年的宜蘭綠色博覽會,學院也出動了二十幾台計程車和司機,免費提供「特教生」家庭來回接送。無論乘客身分,學院司機試圖將他們的愛,傳遞給他們的每一位乘客,讓他們也能夠「與愛共乘」。

突破限制與規範 開拓新路與轉型

侯勝宗說:「雖然難以突破既有的限制與規範,但我們的司機也很努力。」許多乘客都很喜歡學院司機的導覽與服務,然而,這卻是法律不允許的。既然難以改變法律,那麼只好改變人本身。未來以導覽走向為主的學院司機,目前都已經著手準備導遊考照。

侯勝宗另外也提到,近十年台灣計程車產業蓬勃發展,但隨著轉型,新科技的進入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透過東台灣小旅行APP,乘客不但可以自己規劃旅遊行程,更可以選擇包車旅遊,挑選自己喜歡的司機。


延伸閱讀

計程車創新學院臉書

計程車創新學院官網

台灣計程車學院協會

東台灣小旅行APP



古法釀造好滋味 正常伯的麥芽膏

$
0
0
【記者王靖芃、葉星妤/新北市報導】五個大大的爐灶熬煮著小麥草、糯米混合著山泉水, 一邊攪拌還要添加柴火。十多個小時後,金黃的麥芽膏散發清甜的香氣。自然發酵出的甜味不膩口,柴火烘煮的香氣更濃厚。正常伯從小麥草的種植到麥芽膏的熬煮,每一步驟都不馬虎,更堅持不添加化學藥劑,和兒子齊心做出最「甘心」的麥芽膏。

      


正常伯細心為客人捲麥芽膏提供試吃。

年近六十 正常伯學做麥芽膏

正常伯本名王正常,54 五十四歲從食品公司退休後,正常伯和鄰居吳奶奶學做傳統的麥芽膏。回到石碇後,正常伯在山上開始了麥芽膏的製作。從小麥的曝曬到小麥草的種植需花費五到十天,暗房生長出來的小麥草甜而不澀 。小麥草加上糯米飯混合山泉水五十度的蒸煮後逐漸醣化(不受酶的控制下,蛋白質或脂質分子上附加糖類分子的過程), 醣化後進行脫水,取出的原汁熬煮五到六個小時,等到水分完全蒸發,冒出金黃色的氣泡才可以收鍋涼乾等分裝。

熬煮的過程每隔十分鐘就要攪拌,火侯的控制和柴火的添加也要掌握的剛剛好。正常伯說,冬天還好,夏天站在爐灶旁,十分鐘都讓人受不了。製作麥芽膏需花費十幾個小時,從凌晨一路忙到下午的分裝。但正常伯堅持天然的製作,傳統的柴燒,才能製作出難忘的好滋味。

金黃色的麥芽膏。

老街擺攤不順 經驗解決問題

正常伯的麥芽膏一開始並不受到青睞。石碇老街上,正常伯沿路請人試吃,卻鮮少有人停下來購買。一直到兒子的朋友在網路上宣傳傳統的好滋味,才有電視台相繼邀約採訪,正常伯的麥芽膏出名了後,慕名而來的人絡繹不絕,電話網路訂單更是不斷。

正常伯兒子王宏健回憶起一開始遇到的難關,小麥草的培植溫度是在二十二度, 從前觀念不好空調也沒做好最初沒有做好空調,到了夏天,高溫加上潮濕,小麥草一下就泡爛了。柴火的掌握要靠經驗,王宏健一開始木柴加的太多,柴火燒得過旺,麥芽膏也做不好。父子倆人一同解決問題,加上經驗的累積,傳承多年的好味道。

王宏建將煮好的麥芽膏倒進玻璃瓶中分裝。

麥芽膏凝聚一家人 助兒回頭

麥芽膏的製作花費時間長,工作量又大,於是正常伯叫回兒子王宏健回山上幫忙。王宏健年輕時開了一間烤鴨店,生意做得大,一不小心誤入歧途。正常伯帶著兒子一步一步做,找回父子之間的聯結,也培養出彼此的默契。現在正常伯讓兒子掌控爐灶的工作,自己則培植小麥草。

正常伯一家在石碇的山上做麥芽膏,麥芽膏不僅僅是他們的事業,更讓一家人凝聚在一起。生活在自然的環境下,運用最天然的好東西,讓現代人找回古早的自然甜味。媳婦做包裝、網路行銷,兒子顧火煮麥芽膏,妻子烹煮美味道地的台灣菜,正常伯招呼著客人,要每個人都能品嘗到他們結合親情和辛勞的麥芽膏。


延伸閱讀

石碇竹柏苑麥芽膏網站

麥芽膏吃法與功效

竹柏苑FACEBOOK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