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Help」APP 助聾啞人士報案求救

$
0
0
【記者張嘉珈、李宛庭/高雄市報導】就讀於樹德科技大學資訊工程所的蔡佳緯,因為新聞曾多次報導聾啞人士無法報案而意外身故的新聞,加上本身自己的父母就是聾啞人士,也曾遭遇無法打電話報案的緊急時刻,於是他便利用所學,花費兩年時間研發「iHelp」APP,並經過與政府機關的不斷交涉,終於在今年與政府合作開放使用「iHelp」APP簡訊報案系統。

     


「iHelp」App創作者蔡佳緯。

研發「iHelp」 降低身障報案難度

在大學時期,蔡佳緯的父母出車禍,卻因為是聾啞人士而無法打電話向警局報案,只能負傷騎機車到警局做筆錄,無法在車禍現場直接聯絡警員,錯過了最佳的報案時機。知道這個消息後,蔡佳緯又想起以前家中曾發生過一場火災,同樣也是因為父母的聾啞問題而無法及時報案,他便認為,有必要讓「iHelp」APP存在,去解決聾啞人士無法以電話報案的問題。

「iHelp」APP這是一款讓聾啞人士能夠以簡訊報案的方式去求救的系統,身障者面臨意外發生,只要點開APP,選擇火災、搶劫、鬧事等預設類別,系統就能在最短時間內利用GPS偵測位置,以簡訊通報警消人員,藉此縮短報案時間同時也能降低身障者報案的難度。

蔡佳緯說:「台灣的簡訊報案開放九年,但是沒收過一封報案簡訊。」有鑑於台灣人多數不知道有簡訊報案的系統,加上簡訊報案的號碼會一直更換,他便決定用「iHelp」APP,來解決報案號碼更換的問題,只要政府的報案號碼一更換,「iHelp」APP也會隨之更新資訊,不需要讓有需要的使用者自己去更新資料。

意外接觸程式設計 興趣成專業

不過從接觸程式語言到將它變成專業,設計APP造福人群,蔡佳緯也走過一段令人感嘆的心路歷程。從小因為雙親是聾啞人士,蔡佳緯受到不少歧視的眼光,也導致他在國高中時期,十分沉默寡言,不愛和家人溝通,也不和同儕打交道,甚至還曾因為曠課太多,差點被學校退學,在父母立刻辦理休學再復學後,蔡佳緯從餐飲科轉入資訊科,才踏出了接觸程式語言的第一步。

在高一轉入資訊科後,蔡佳緯一開始仍然沒有改變自己不愛上課的性格,高一高二上課都在睡覺,也時常翹課,成績時常都是班上最後一名,直到高三,因為想向導師證明自己也能做到其他同學能做得事情,甚至能做得更好,他才在一年內考到二十二張證照,並在二〇一〇年以技職傑出獎進入樹德科技大學就讀資訊工程系。

蔡佳緯說,因為當時很在乎別人的眼光,希望「技職之光」的名號在別人看來是實至名歸,所以更加努力學習,在學校會去的就是教室、圖書館,努力補足國高中時期,沒有學好的部分。甚至因為很多課本都是原文書,他就從最基本的開始學,再去上網學習各式程式語言,維持每天只睡兩個小時吃一餐的生活,就是要讓自己打好基礎。

研發計畫遇困難 努力交涉終克服

雖然在大學時期,蔡佳緯已經利用課餘時間努力學習如何寫程式,不過在研發過程中,蔡佳緯也遇到了困難。因為全台有二十三個縣市,就有二十三個簡訊報案專線,如果人在台中,卻傳到台北的報案號碼,就很可能不會被受理案件。

再加上如果傳送出去的簡訊,並不是按照一一九所要求的簡訊求救範本來報案,一一九也有權不受理案件,然而在危急時刻,又有誰能想起繁雜的簡訊求救範本呢?

於是蔡佳緯利用時間,跑到幾個縣市的啟聰學校詢問是否能提供受試者,藉此蒐集使用者的回饋反應,以便進行產品的修正、改良,但他卻在詢問時,常常踢到鐵板,因為很多人都認為學生只是為了作業才去跟他們交涉。

但是透過鍥而不捨的追問,蔡佳緯終於突破其中一間啟聰學校的心房,而後也就順理成章,獲得其他間啟聰學校的支持,也讓他完成了這一項本來被他人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

而在落實執行時,他又遇到了難題。警消單位一開始不願意接受來自「iHelp」的案子,直到與政府部門斡旋了兩年,最終才讓「iHelp」APP成功啟用。蔡佳緯表示:「和人溝通就是整個研發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技術什麼的都不是真的問題。」

「iHelp 」宣傳圖(受訪者提供)。

關懷弱勢做公益 創立社團倡學習

因為出生於弱勢家庭,讓蔡佳緯知道弱勢族群的生活,更能貼近他們的想法,蔡佳緯更願意投身公益,他表示:「全世界的人都在賺錢,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而「iHelp」APP,在他的堅持下,也不賣廣告、不賣斷專利,堅決不讓它變成以營利為目的的APP,並且開放程式碼,歡迎大家修改、完善這一個APP。

而因為家庭因素,自己小二才開始會講話,他也發現了有些小孩可能音發不準就被同儕笑,為了幫助更多小朋友不受歧視,他也正在研發新的APP,希望小孩子透過APP學習聽說讀寫中文。關注別人可能認為稀鬆平常而不關心的事,希望能盡自己的力量,為自己所關心的人或事,帶來一點點改變,這就是蔡佳緯。

而蔡佳緯除了自己努力鑽研APP外,也有鑑於南部資訊工程類別的社團並不活絡,於是創立了臉書教學社團──Mobile Girls與Android高雄開發者社群,歡迎更多沒有電腦程式設計基礎的人參加社團,希望能藉此讓更多人學習程式語言,幫助他人實現學會寫程式的夢想,同時也促進大家交流分享的意願。


延伸閱讀

Mobile Girls 粉絲團

2014第19屆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

樹德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

簡訊報案系統報案率低新聞

簡訊報案系統2006年開放新聞

小丑工作室 多元方式傳遞溫暖

$
0
0
【記者李萱、卞其磊/台北市報導】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四名女孩對於在歐洲體驗過的「當代小丑藝術」念念不忘,毅然決定引進台灣,在台北市成立了亞洲第一間「當代小丑工作室」,並聘請義大利知名現代小丑訓練師Alessio Di Modica開班授課,小丑們也自發參與無數個病童、老人陪伴活動。兩年後工作室開始轉型,希望可以藉非洲鼓、布偶等方式,繼續傳達小丑溫暖人心的理念。

     


「當代小丑工作室」於二〇一二年底由四位年輕女孩成立,迄今已今進入第三屆,培訓出八十二位小丑。(照片由「當代小丑工作室」提供)

感受小丑魅力 四女堅決創辦

二十歲那年,遠赴義大利西西里島參與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小丑計畫(Clown Heart Project)」的黃冠螢,原本以為這只是一次性的國際藝術志工,沒想到體驗到當代小丑跨語言、以擁抱及肢體語言也能與人深層互動的獨特魅力,讓她與夥伴們備受感動,回來台灣後,便號召好友陳琬婷、楊子葳再度登陸義大利接受小丑訓練,回台後成立「當代小丑工作室」,甚至還把當初訓練她們的老師請來台灣,希望可以讓歐洲原汁原味的小丑文化也在台灣扎根。這時也多加入了一位設計夥伴林鈺軒。

「原本老師以為我們的構想只是在開玩笑就隨口答應,等到我們通知他已經幫他訂好機票,他才意識到我們是真的開始了!」陳琬婷笑說,訓練師在上小丑課中常常會突然下指令,可能是在路上要學員上前去擁抱前面的男子,「他不希望你問為甚麼,只會問你『Why not?』。」因此她們也覺得「為什麼不呢?」,既然喜歡當代小丑,那麼就把小丑帶來台灣,甚至直接在台灣培育小丑。

何謂當代小丑藝術?「傳統小丑強調的是一種戲劇演出,藉由舞台表演讓群眾獲得快樂。而當代小丑則強調跟受眾近距離接觸,以最直接的方式將溫暖帶給大家。」陳琬婷說:「當代小丑不是雜耍,不是舞台演出,不是唱歌,不是跳舞,不是摺氣球,他是一個學習感受和與人心靈交流的藝術。」她舉例,「西西里人不太講英文,但當你真正願意去與人擁抱或藉由任何肢體語言互動,那是非常有穿透力的,不需要任何語言對方都能感受得到。」

當然,就算是當代小丑,也有悲傷的時候,可是小丑不會掩飾自己的真實情感。黃冠螢說:「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路人看到街頭藝人的表演或許沒有特別感覺,可是看到小丑卻會覺得很開心。」因為當中多了一條人與人互動、傳遞情感的聯繫。

目前主要從事政治工作的陳琬婷是四個創辦人之一,她說當代小丑藝術幫助她和很多人「更認識、更接受自己。」

不同族群 從小丑找到自我

「當代小丑工作室」為控制上課品質,希望每個學生都能與訓練師Alessio Di Modica有一對一互動的機會,每梯次只招收二十到三十名學員。在為期六天、不對外公開的課程中,前三天是心靈訓練與肢體開發,後三天則開始讓學員學習詮釋小丑,課程分為初階班、進階班以及精進班。工作坊創立至今已經進入第三屆,完成結訓的學員會頒發一張證書做紀念,目前已在台灣培訓出八十六位當代小丑。

課程收費對許多人來說並不便宜,但是參與過後的學員反應大好,認為身心靈方面都獲得提升,這段自我探索的過程對他們來說是無價的。

團長黃冠螢表示,來參與的學員廣布社會各行各業,除了大學生、表演工作者、上班族之外,也有三十幾歲的人妻、從澳門來的五十歲夫妻檔,甚至還有單親爸爸在孩子的期待下,跨出發掘自己另外一種角色、另外一種可能的第一步。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坊創立迄今沒有特別打廣告,只有開辦臉書藉由粉絲專頁宣傳,但現在已經有三千多名粉絲關注,「而我們第三屆做的宣傳更少,但有趣的是,這屆學員通常不是第一屆學員的女朋友,就是第二屆的親戚!」課程的口碑讓大家對當代小丑都有不同的期待,有人希望能夠拉近親子間的距離,有人希望可以從肢體表現中重新定位自己。

小丑的真諦是「只有當你自己真正的快樂,才能讓別人和你一樣快樂。」工作室學員也從與路人的互動中感受到這一點。(照片由「當代小丑工作室」提供)

跳脫小丑框架 多種方式演繹

「不同的人有不同適合的藝術,」陳琬婷說:「藝術沒有多高的門檻。」黃冠螢也不約而同的表示,很多人以為要從小學鋼琴、美術才算具有藝術氣質,其實不然;她引用畢卡索的名言:「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而如何在出社會後,還保有一顆藝術家的心呢?黃冠螢認為,透過不同的「媒介」,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天賦(gift),這也是自己的禮物。

在這樣的想法下,黃冠螢與夥伴們發想了新的概念——何不融入一些新的藝術元素?當代小丑工作室於是確定在二〇一五年七月轉移陣地,將工作坊帶到當初創辦人受啟發的地點「義大利西西里島」,結訓再回來台灣開班。到了這個長期受藝術風華渲染的國度,小丑工作室會與Area Theatre合作,讓學員學習布偶的操作、劇場表演等等不只是侷限於小丑的表演藝術,希望可以把藝術還給每個人,大家用自己享受的方式去延續小丑的精神。黃冠螢說:「當代小丑本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改變。」

而在二〇一四年歲末,小丑們也安排與一名非洲裔老師合作,希望可以將「非洲鼓」課程融入於工作坊,陳琬婷說,未來也不排除會加入繪畫、音樂、說故事等課,從小丑走出更廣闊的藝術活動,但是小丑接受自我,散播溫暖給別人的宗旨,「’’ The purpose of life is to find your gift.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give it away.’’(生命的目的是找到你的天賦,最重要的是再將它傳遞出去。)是貫徹始終的。」

來自義大利的Alessio Di Modica是工作坊目前唯一的訓練師,也是義大利Wall Clown劇團團長,專任於歐洲青年志工組織「Clown Inside」。(照片由「當代小丑工作室」提供)

簡單方式 小丑精神走入生活

黃冠螢強調,當代小丑不一定需要打扮鋪張、濃妝艷抹才能上場,「越簡單越好,我們就以一個紅鼻子做代表,」簡化了傳統小丑的頭飾、衣服,「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小丑想要散播歡樂的精神隨時可以應用在生活中,團員們不只集體或自行到台大、馬偕等醫院探訪病童,帶來小丑表演給孩子們加油打氣。

黃冠螢也提到過去曾心血來潮,與夥伴們帶著紙跟糖果,在母校一間一間處室地拜訪,甚至包含校長室,就是希望可以藉由意外地驚喜,帶給那些在工作崗位勞煩一整天的員工一絲溫暖,「就算他們累了一天,臉真的很臭,可是你知道他們心裡還是會開心有人關心自己的。」近期流行的「告白」大學系列粉絲專頁,還因此出現:「給剛剛在校園穿梭的三位小丑,謝謝你們很有朝氣的跟我打招呼,在剛談完分手的時刻,能遇見你們真好。」黃冠螢說:「你不知道你遇見的人今天遭遇了什麼樣的故事,但你不知道你微小的舉動可以給他們什麼樣的力量。」

四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女孩,在出國尋找自我的時候接觸到一個別開生面的藝術表演,憑著一股腦兒的衝動與感動,就這樣把「當代小丑」帶入台灣,或許在創立工作室得初期,會有人笑她們「傻」,正如陳琬婷所說:「當我們扮成小丑走在路上,有人會直接說『笨小丑!Stupid!』」,可是這群小丑一點也不傻,她們的堅毅不拔,不但帶給醫院的病童、輪椅上的老人歡笑與鼓勵,也幫助了社會上各層面的學員探索自己的可塑性,同時發現自己也有像這四個年輕女孩勇敢築夢的無限可能。

工作室課餘時間,小丑們常常會自發到醫院、老人院說故事或逗大家開心。(照片由「當代小丑工作室」提供)



延伸閱讀

當代小丑工作室粉絲專頁

啟蒙訓練團Wall Clown官網

台大藝術季粉絲專頁

【生命力新聞】當代小丑 走入群眾療癒人心



走吧!咕沙郎市集 打造活力村

$
0
0
【記者馬向恩、劉怡馨/桃園縣報導】「走吧!咕沙郎」取自龜山人諧音,宗旨是希望龜山人能夠走出戶外,做在地的連結,他們舉辦「走吧!咕沙郎」市集活動,並且將地點選在桃園的老眷村--憲光二村,希望透過市集的方式,讓民眾可以用比較輕鬆的方式認識在地,了解在地文化,並且凝聚在地的情感。

     


老舊眷村 面臨廢棄

桃園縣龜山鄉憲光二村為當時一九六O年代國共內戰,中國民國國軍失利而遷播來台,政府機關為其設立的村落,也因此這裡保有許多那個年代的記憶。

憲光二村在西元一九六八年興建完成,原來只有一百戶,但在後期西元一九七三年又在村內增建四樓公寓式眷舍四十戶。目前村內仍多維持甘蔗板隔間之石灰牆,外圍則以紅磚牆,而在一九七三年興建的公寓式眷舍的石子牆面也保存的相當完整。憲光二村也同時是連續劇《光陰的故事》拍攝地點,目前由國防部管理,平時很少有機會對外開放。

這次活動的主辦人張浩鉅(右)與李苡帆(左)。
回歸家鄉 改革社區

桃園縣龜山鄉地形變化差異大,因而分割成了幾個不同的生活圈,主要生活圈都分佈在鄰近的大城市,如靠近桃園市的龜山市區、近新莊區的迴龍、近林口區的公西、近蘆竹南崁的南美等等地方,比較沒有一個能夠讓在地人對於龜山有共鳴的話題。

銘傳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學生張浩鉅,自己就是龜山人,有感於龜山分割的生活區域,大學時期在外地念書接觸了一些社區營造的課程、活動,而研究所回到家鄉就讀時,想要試試看能不能做社區營造。於是著手調查龜山這個地方,發現眷村文化正慢慢消失,許多經過國共內戰時期的眷村都面臨拆除,憲光二村則是幸運的被保留,而令他驚訝的是,許多長期住在這的在地人並不知道這裡保有這麼完整的眷村文化。

他注意到龜山是有很多文化是可以保留下來的,而不是一直拆除、都市更新,因此張浩鉅決定著手開始探索在地的文化,希望藉由歷史文化的厚度讓更多人可以了解在地,進而對在地產身情感。

社區營造 凝聚溫馨

張浩鉅與他的團隊一開始做的硬體空間改造。
一開始,他們做了一些硬體的空間改造,從銘傳大學龜山校區的坐落地--大同村開始,切入社區中的閒置或者髒亂廢棄之空間。張浩鉅和他的夥伴李苡帆租下了憲光二村附近的一塊廢棄空間,利用社區改造的概念,整修廢棄老房子,連續改造了明德路村公布欄、明德路下社172號,希望能夠做出一個公共空間,讓居民和學生都可以互動,舉辦展覽或是討論社區的事情等等。

然而,不久他們面臨了很大的困難─經費,因為張浩鉅當初向房東簽約只簽了三年,但是政府並不補助這樣短期的社區營造,也因此他們也只能自己籌錢,再加上,在做了初步的房子整修後,他們發現這並無法引此社區的共鳴,都是自己在做自己的,甚至還和當地居民起了一些的衝突,認為他們是外來的、只是一群學生在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甚至當地的村長也不支持,認為這些是年輕人在搗亂,花了很大的力氣和村長、居民溝通才慢慢互相理解。

在憲光二村舉辦的「走吧!咕沙郎」市集。

走吧!咕沙郎 龜山人走出來

經過了教訓,他們開始去想,應該要做甚麼樣的事情,能夠讓社區居民一起參與,凝聚社居的意識,他們想到或許可以舉辦一些軟性的活動,先從凝聚居民的情感開始,於是「走吧,咕沙郎」市集成形。希望藉由舉辦一個兩天性的市集活動,讓龜山人能夠走出戶外,而不是只待在家裡頭,杜絕周遭事情和公眾事務

「走吧,咕沙郎」市集辦在憲光二村,具有濃厚的眷村歷史文化,希望藉由活動讓來這邊的人,認識龜山有一個保存這麼完整的眷村,讓來這邊的人不僅能參加市集活動,更可以體會當年的眷村歷史,讓人有回到當年的情境。在報紙上看到活動的張大哥就是因為市集才再度回到這個眷村,看著過往住過的房子變成廢墟,張大哥的臉不免感嘆「這裡的一切都變了」。

市集活動同時結合土溝社區營造的講座、社區在地展覽、小型音樂會、公益市集以及手作工藝的民眾參與等,讓居民開始從「了解在地文化」開始,凝聚居民情感。「走吧!咕沙郎」是個一次性活動,張浩鉅說他不知道會不會有更多人開始更關心在地的事情,但是聽到有人給他的回饋希望一個月可以辦一次,這樣的成果已經可以看到正在萌芽了。

對於張浩鉅和他的夥伴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的嘗試,也是一個開始,未來他們也期待可以和桃園眷村故事館合作,讓文化可以被更多人看見,另外也希望舉辦更多能夠凝聚在地龜山人的活動。

來自各個單位的攤位,有公益市集、小型音樂表演、社會企業等等,圖為金瓜三號攤位。

張浩鉅在銘傳大學建築學系同學徐兆德先生,帶領手作工藝課程作品。


走吧!咕沙郎臉書粉絲專頁

桃園社區營造中心臉書粉絲專頁

龜山鄉社區營造協會



有機市集 農民親自向消費者推環保

$
0
0
【記者傅韻芳、江育綺/台北市報導】林務局、國立台灣博物館,還有慈心基金會共同舉辦田裡有腳印市集,從十二月六號起的每個禮拜六一直到明年底都會邀請有機農民到台博館擺攤,藉此增加農民銷路,也透過農民告訴消費者耕種有機的故事,推廣環保概念。主辦單位也會定期舉辦講座、有獎徵答等環保相關活動,推廣環保。

     


民眾可以經由闖關遊戲更深入了解環保,並獲得獎品。

主辦單位鼓勵農民走出來

藉由農民親自擺攤,向消費者訴說自己種植有機的故事。

田裡有腳印市集十二月六號開張,邀請有機農民擺攤、舉辦有機講座、尋寶遊戲、音樂等活動。而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也說,慈心基金會推動有機認證許多年了,和林務局共同推動的綠色保育計劃也有越來越多農民加入,因此預計在今年要辦一個成果展,剛好台博館也希望有固定的市集擺攤,以吸引民眾,田裡有腳印市集因此誕生。之後的每個禮拜六,一直到明年底都會有機農民擺攤,除了賣新鮮蔬果外,也會有一些相關農產品,如有機的筍片餅乾、果醬。

他也希望藉由農民親自擺攤,讓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可以看見農民的故事,並對有機農業有更多的信任,也讓生產者有更多平台販售有機產品、減少賣不出去的損失。

蘇慕容說,大概花了兩三個月和推動綠保計劃的林務局、台博館一同策劃這個活動,而舉辦這個活動最大的困難在於,有些農民因為害羞而不想在外面拋頭露面,「因此我們也鼓勵農民要走出來」。

另外,有些有機農作物是在別的縣市栽種的,辦活動前必須先想好哪裡有冷藏庫、要如何讓消費者知道這個消息、並有效地把有機推廣出去。「辦活動困難、辛苦是一定會的,但也才因此會有突破」。

「把健康分享出去」 農民從南臺灣北上

十二月六號共有十九個有機農民的攤位,有來自南投、台東、屏東山地門、花蓮、雲林的農民。這些農民北上坐車雖然要花上很多時間,但秉持著「想把好東西推廣出去」的精神,這對他們而言一點也不辛苦。

南投埔里的法瑪斯特有機農場經營者吳國信、陳美玲夫婦,他們專種植有機香蕉、芭蕉、鳳梨、綠豆芽,而陳美玲說,在食安風暴以前,就覺得市面上很白的豆芽有問題,「所以我們都自己種自己吃,現在食安風暴這麼嚴重,我們更應該要把健康的食品推廣出去。」

除此之外,陳美玲說,有一年農場裡的小麥盛產,她就自己研發製作有機麥芽糖,甚至把農場裡種的有機水果,像是草莓、鳳梨加入麥芽糖,讓民眾有更多口味可以選擇。

而也因為他們的有機耕種,沒有使用農藥破壞生態,保育了穿山甲,在農田中還發現四個穿山甲的洞穴。

農民:買有機可以保護其他物種

南投埔里的阿嫁婆有機良田經營者練美玉,種植有機咖啡已有十年的時間,他說以前種植南瓜都會噴農藥,後來在其他農友的介紹下,改種有機產品,「因為我很喜歡喝咖啡,想說就種有機咖啡好了」,在咖啡園外,也種了各式各樣的有機水果,「這些果香會影響咖啡品質,讓咖啡更香」。

練美玉種植有機十年,她說,特別北上就是為了把健康的觀念帶給更多消費者,然後告訴消費者,買有機的產品是可以保護其他物種的,「像我們在南投就保護了很多台灣白魚」。

環保團體擺攤 鼓吹保護瀕臨絕種生物

除了邀請有機農民在台博館園區販售有機農產品外,還有一些相關的環境保育團體,如觀察家生態顧問有線公司、石虎保育大使阿虎的家、生態工坊基金會、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擺攤。

觀察家生態顧問有線公司的攤位上有販賣日曆,而每個月份的照片則是台灣瀕臨絕種的動物,像是百步蛇、山麻雀、橙腹樹蛙、以及適應力很強但在台灣卻面臨絕種危機的黑鳶。攤位上也有專門的解說人員,負責向民眾解釋許多保育物種的棲息地、面臨的困難、鼓勵民眾一同維護地球資源

另外石虎,在台灣因為和人類的棲息地重疊,生態受到破壞而面臨絕種危機,「阿虎的家」攤位放有石虎相關海報,介紹石虎棲息地、生活方式等等。

透過多元活動 推廣有機理念

主辦單位用有機食品現做美食,給現場民眾品嘗。

十二月六號田裡有腳印市集活動第一天,主辦單位也透過有獎徵答、音樂表演、蔬食品嚐、尋寶遊戲等活動,吸引民眾參與。之後每兩三個月也會舉辦相關活動,推廣環境教育。

在有機講座分享會中,請到向上農莊經營者黃惠美向大家分享種植有機的心得。他說,種植有機後,可以讓生態達到多樣性,看到很多保育類物種,像是優美毛蜘蛛、長期被人類當食物的環頸雞,甚至看到白腹秧雞在田裡孵蛋、成長的畫面,他也希望透過保育不要再讓這些東西被撲殺。

主辦單位之一的慈心基金會,也將西保地區種植的有機高麗菜,做成類似大阪燒的「西保燒」,發放給現場的民眾,希望藉由品嘗美食,可以讓民眾知道「原來有機種植的東西,可以這麼美味」。

尋寶遊戲,民眾到指點的攤位蓋章,攤位上的農民會告訴民眾自己種植什麼農作物,且保護當地哪些物種。

尋寶遊戲,則是民眾需要到指點的攤位蓋章,攤位上的負責人或是有機農民在蓋章前,也會告訴民眾自己是種植什麼農作物,並保護了當地哪些物種。如在南投種植有機咖啡的阿嫁婆農場保育了台灣白魚,在坪林種植有機茶的綠光農場保護當地的翡翠樹蛙,在烏來耕種有機竹筍的比令農場保護了藍鵲。民眾集完點後,就可以換到慈心基金會提供的有機柚籽肥皂、健康食品餅乾、綠色保育紀念書籤。

民眾帶小孩參與 盼機會教育

民眾帶著小孩參與,希望給予機會教育。

當天活動約有兩千人的參與,他們希望透過參加田裡有腳印市集、購買有機產品,用行動支持有機、支持環境。

民眾陳佳利帶著小孩參加活動,希望給孩子機會教育,她說,希望讓小孩學到教科書上沒有教的東西,也認為,「台灣很多野生動物都需要受到保護,像是台灣藍鵲、翡翠樹蛙,都是極需被復育的,希望這個活動可以讓更多人知道環保的重要。」


「田裡有腳印市集」暨綠色保育成果發表

田裡有腳印 水雉浩劫催生綠保市集

石虎保育大使 阿虎出任務準則



重視環境友善 綠蔬打造溫暖蔬食

$
0
0




【記者吳如斐、許資旻/台北市報導】門口台階上的植栽,被綠葉環繞的落地玻璃窗,店內溫暖的色調和愜意的談笑聲,這是綠蔬。販賣蔬食為主,重視環境友善,支持在地小農,聘僱弱勢。綠蔬執行長黃國華說,「綠蔬就像以前的柑仔店」,重視與客人的互動,跟社區的連結,綠蔬希望成為一個有溫度綠色社企。

     


執行長黃國華和綠蔬店內寫滿創立初衷的牆合影。

綠蔬門口的佈置溫馨可愛。
友善環境 綠生活

綠蔬負責人李大姐,在創辦綠蔬之前,是醫院的護理師,並服務於新生活福利發展促進會。新生活是一個位在三芝的公益團體,以服務身心障礙者和扶持弱勢家庭為主。在服務的過程中,李大姐埋下心中服務的種子,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連結資源,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二O一三年新生活協會結束協會的農場營運,為了讓原本任職於該部的員工,可以維持工作的基本生存能力,同年,李大姐和一群對社會福利以及關注健康議題的夥伴有了到台北開店的念頭,因而成立綠蔬。

而為什麼選擇開素食餐廳,李大姐說:「我們做素食為的不只是健康,是一個感動」,透過營養師調配,熱量的控制,「希望有一天可以聽到客人跟我們說,因為吃綠蔬的東西身體變健康了」。
店內的設置簡單而親切,用餐環境舒適

發展綠色社企,推行素食,綠蔬重視的是環境友善,從事志工工作十餘年,綠蔬執行長黃國華說:「不能總是想著如何解決問題,應該是要抑止問題發生」。減少碳排放,重視環保,和環境的永續發展,店內直售在地小農所生產的作物,縮短碳旅程。強調蔬食的價值,綠蔬要傳達的是一種新的生活經驗。

綠蔬的社會責任

創立之初,除了推廣蔬食理念,綠蔬也販賣新生活福利發展促進會的附設單位,「珍媽工坊」的產品,營養饅頭、包子等。珍媽工坊是為了扶持的三芝及石門的弱勢家庭而創立,像是單親或是家中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黃國華強調,除了讓弱勢及偏鄉族群努力做出來的東西能夠擁有行銷通路之外,希望他們得到的不只是溫飽,而是能夠親力親為的生命價值。

為了讓弱勢者也擁有自立的能力,綠蔬也願意聘僱二度就業者和弱勢家庭,像綠蔬現在就有雇用一位遲緩兒。黃國華表示,「只要他們想做、肯做,即使學的比較慢,我們也會教」。另外,綠蔬也將營收回饋至社區的愛心便當,和遲緩兒的早療教育,日後更希望提供免費講座、對談,讓綠蔬成為一個分享空間。

綠蔬強調分享、用心對待,以社區餐廳自居,讓社區跟人做一個緊密的結合。黃國華表示,尤其許多長者都會到綠蔬用餐,因為他們覺得在綠蔬得到的是一種尊重,一種溫暖,「我們尊重他們,而不是施捨」。


延伸閱讀

綠蔬蔬食臉書

社企流

綠蔬蔬食網誌



捐贈二手電腦 廢鐵成綠色奇蹟

$
0
0
【記者李宜佳、盧冠雯/高雄市報導】家裡的舊PC、筆電換掉之後只能丟掉嗎?「綠色奇蹟」卻在這些汰換品中發現了它們的價值。只要是通過拆解零件檢測後,發現可以使用的,都會做為整修再生電腦的來源。而願意捐贈電腦的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就算只有一台電腦,「綠色奇蹟」都會在與捐贈者聯絡之後,上門收件,然後捐贈給需要的偏遠地區的孩子們。

     


自身成長經歷 望彌補資訊落差

綠色奇蹟是在矽聯科技股份公司支持下成立的捐贈電腦網站,負責人邱勤文目前是矽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是道道地地的屏東人。在二十多年前的學習過程,以及參加工作後的經歷,讓他充分感受到了台灣城鄉差距的巨大,尤其他學習的專業與科技、資訊密切相關,通常為了找一本最新的原文書,要千里迢迢跑到台北才可能找得到。

矽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邱勤文。

現在雖然網路的普及率變得越來越高,「地球村」的概念早就被提及,甚至在落實當中,但是在偏鄉的小朋友們,還是無法感受到這一股將城市甚至國家之間,距離縮小的力量,他們可以接收到的資訊依然是非常薄弱的。而真正讓邱勤文將這樣的體會提出解決方式,則是在朋友的牽線下,接觸到對學校電腦有需求的孩子們,將還能使用但需要汰換的電腦,經過整理以後送給孩子們。看到了他們在電腦面前表現出的開心,也讓他看到了下一步該怎麼走,綠色奇蹟應運而生。

受贈電腦的孩子的感謝信。
捐贈不易 望有配套措施

綠色奇蹟成立於二〇〇四年,十年來,總共捐贈出了五千多台再生電腦,給需要的家庭與單位。一般來說,都只是單純地進行捐贈,所以同時也會發現存在的問題,接受捐贈的小孩子們還小,對這些電腦的認知仍然十分懵懂,天真地抱著可以玩線上遊戲的期待。所以該怎麼樣引導孩子正確地利用這些充滿各界愛心的電腦,也是綠色奇蹟希望社會大眾共同來探討的話題。

從一開始萌生的念頭,到十年的堅持,其中的心酸與艱難外界不得而知。在捐贈時,都會對孩子進行宣導,告知再生電腦並不是全新的電腦,多少會存在有設備與使用上的限制。但是沒有辦法真正做到的,是長期對孩子們的輔導與督促,所以會不會導致孩子們沈溺遊戲等問題,也是綠色奇蹟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正因為這樣,才會希望與綠色奇蹟聯繫的當地照護單位、課輔志工、老師和家長們能夠共同合作,讓這些電腦物盡其用,成為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推動力。

除了捐贈給偏遠地區的孩子和學校,綠色奇蹟也會與有意願捐贈電腦的企業進行合作。在與綠色奇蹟兩度進行電腦捐贈合作的貝立德股份有限公司總務部陳柏均眼中看來,綠色奇蹟現在所做的事情,一方面可以幫助扶持弱勢群體,另一方面也對環境的保護做出了努力。而貝立德公司也從五年前單純地捐贈,到今年七月親自為台北中山老人住宅中的銀髮族,進行教學,同樣也想回饋這個社會。

綠色奇蹟收到的感謝狀。
堅持上門收件 向社會企業轉型

同時在做著回收電腦的,除了綠色奇蹟,還有華碩再生電腦希望工程,和三義鄉回收電腦的專案。但是與其他項目所不同的是,捐贈者只需要在網路上填寫表單,綠色奇蹟就會和他們確認可以上門收件的時間,而物流的運送費用也都由綠色奇蹟來吸收、承擔,讓捐贈者可以放心地進行捐贈。

這樣的做法,其實在成本方面會造成比較大的壓力,因為一台電腦的回收費用,起碼在一百元以上,並且還要能夠進行裝箱。綠色奇蹟的運營,有賴於本業矽聯科技的支持,但近幾年來經濟的不景氣,本業也常出現虧損,但是邱勤文表示,並不會因為這樣就放棄對綠色奇蹟的支持,而是希望在綠色奇蹟的帶領下慢慢向社會企業模式靠攏,也可以結合科技來進行物資的募集和分配。

有捐贈者擔心舊電腦中的資料會不會外洩,負責看管倉庫的員工亦時時提醒要將電腦上面的公司行號去掉,「這涉及到捐贈企業,還是要小心謹慎一些」,對細節的謹慎,也看出了工作上的嚴謹與細緻。

綠色奇蹟處理廠的工程師正在測試硬碟。


延伸閱讀

綠色奇蹟網站

綠色奇蹟粉絲專頁

回收舊電腦-綠色奇蹟

綠色奇蹟-讓您的電腦能夠繼續幫助更多的人



桃智職訓製皂課 快樂學習自己皂

$
0
0
【記者許政榆、傅馨嫺/桃園市報導】「老師,精油量好了!」桃園啟智學校學生製作手工肥皂,跟著老師上課步驟,一步步完成複雜的製皂過程,除了課堂助教給予學生協助,同學之間也會互相幫忙,備料時相互提醒成份的拿捏,或幫同學綁圍裙、拿材料。本學期手工皂課程專任葉瑞華老師說,製作手工皂對學生來說較容易上手,且能訓練他們團隊合作的概念,訓練學生未來的工作職能。

     


手工皂專任老師葉瑞華指導學生製作手工皂。

桃智專業課程 助學生規劃出路

桃園啟智學校於二OO七年開始推動手工皂課程,為高職綜合職能科的課程之一,主要培養桃智學生工作態度建立、個人職種專業,讓學生在畢業前習得一技之長。學生未來出路包括有清潔、家事、工廠包裝作業員等,在校時教師、專任老師以及家長會填寫一份「職業能力檢核表」,並依照孩子的興趣,為每一位孩子找到適合的出路。

但因為每位學生能力不同,狀況好的學生可以獨立至外面職場工作,如洗車場擦車員、工廠包裝作業員等;若無法獨立自主的同學,則希望他們能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家幫忙打掃做家事,也讓家長可以放心。葉瑞華老師表示,學生畢業後仍要視情況,如離住家近、交通位置方便、工作技能等等,而決定他們的職業規劃。

開心製「皂」 學生互相鼓勵學習

每周共計十小時的手工皂課程,同學按照老師上課步驟,測量精油、氫氧化鈉等材料的公克數,按順序將材料一一加入,因為手工肥皂有許多種類,每種成分都有些許差距,教學手工皂的陳虹利老師表示,這樣可以訓練學生分辨不同類型的肥皂,同時訓練他們的記憶力。若學生沒有放入精確的材料克數,在肥皂皂化後,必須再放置一段時間,即可恢復手工皂的洗淨功效。

會挑選手工肥皂做為課程之一,陳虹利老師說,因為手工皂學習容易,且可以放很久,不像烘焙課製作麵包只能放一兩天。上手工皂課程時,能力較好的同學表示,完成手工皂並不困難,另外也有同學表示做手工皂過程很好玩、很開心。簡單又容易上手的手工皂,透過同學間的互相幫助,更快速達到學習效果。

學生活潑好奇 學習成就自己

除了上課製作手工皂,老師也會帶互動遊戲,學生若表現良好,可以得到獎勵,累積越多獎勵的人就可以得到小禮物。「老師我把器材洗好了,可以得到大拇指嗎」一位男學生興奮地舉手發問,很希望自己的表現能夠被肯定,陳虹利老師說,適當的鼓勵對他們來說相當重要。

桃智的學生大部分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某次課堂,葉瑞華老師吩咐要將肥皂盒包裝的碎紙分裝,一位男學生因為好奇,一次放進太多紙張,不小心讓機器故障,男學生被老師責罵後非常難過,甚至默默掉下男兒淚,但也了解自己做錯事情,需要改進。

葉瑞華老師表示,最近學校有聖誕節義賣活動,但因為手工肥皂需要趕工,告訴學生「要做完才可以去參加活動」,學生會因為要完成共同的目標,而犧牲自己的下課時間來做肥皂,「就是慢慢訓練他們的工作態度」。

Lovely Soap 「皂」出桃智知名度

桃園啟智學校製作的手工皂,與「台灣好,店」網站合作,販售學生平時在上課時製作的手工皂,其販賣所得皆回饋至學校,手工皂課程一方面訓練學生的技能,另一方面也能為學校帶來知名度。

陳虹利老師表示,桃智製作為清潔身體的手工皂,皆添加天然精油,因此經費並不便宜,平時一個月手工皂出貨量約是八百至一千顆肥皂,常供不應求,因此有時候會讓較厲害的學生可以幫忙多做一些肥皂,給他們機會多加表現。


延伸閱讀

幸福自己皂

桃智手工皂

Lovelytaiwan Soap的天然芬芳 看見特教生的努力



回鍋油做肥皂 降低河川汙染

$
0
0
【記者傅韻芳、江育綺/新北市報導】以前家家戶戶都習慣自己炸豬油,炸過的油往往直接倒入排水溝,進到河川時因無法被分解,而迫害河川生態。何祐君八年前意外在網路上看到肥皂的製作方式,就藉著網路給的步驟研究如何用回鍋油製作肥皂,他學會後就教導中和區外南里的里民,並鼓勵大家將回鍋油拿到里長辦公室回收,累積一兩公升時,再一同製作肥皂。

     


「小事能幫的盡量幫」 成環保志工

何祐君擔任中和區外南里的環保志工十年,現年五十多歲。他在小孩念小學時,就常常到學校擔任志工,幫忙打掃、擔任導護媽媽。而他說,想要付出純粹是抱著「貢獻不了什麼大事,但小事能幫的就盡量幫。」

他之所以成為里內環保志工是因為,他發現現代社會「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不像以前一樣熱情,很多人住在公寓裡,但是公寓門口就算很髒,有人亂丟紙屑、狗狗隨地大小便,都沒什麼人要打掃」,因此當里長號召環保大隊時,何祐君就跟從他們的腳步,定期幫忙打掃里內環境。

研究肥皂製作方式 減少河川汙染

何祐君關心環境,他也發現到,過去家家戶戶常常自己炸豬油,而炸過後的油就倒進排水溝或是洗手台,「但這些油品進到河川後常常無法分解,像是流入淡水河後,就會造成水筆仔死亡。」

而何祐君照著網路給的制作流程試做肥皂且試驗成功後,他就把經驗教授給其他約九十名的里內環保志工還有想學的里民。

製作方式簡單 去汙力好又環保

何祐君將家中使用過的油回收作為原料,大約一公升的油、兩百八十公克的水,以及一百五十公克的氫氧化鈉,就可以做成十個分別為一百五十公克的肥皂,也可以加入香茅、精油,讓肥皂有香味。

何祐君說只要先把水和氫氧化鈉攪拌均勻後,就可以倒入收集好的回鍋油,將三者攪拌約十分鐘直到液體開始變的黏稠,就可以分裝到容器當中,經過兩個月的皂化時間,就可以使用了。

而「皂化」也就是於油與氫氧化鈉混合的反應,由於是製作肥皂過程的反應,而被命名。

里民劉小姐也是里內的環保志工,有時她也會收集家中的回鍋油,和何祐君一同做肥皂,她說:「肥皂的去污力很好,而且經過皂化流入河川後,就不會汙然我們的生長環境,真的很方便。」

但何祐君說,這些肥皂是使用回鍋油製造的,所以不適合拿來清洗身體,但是可以用來清洗廚房、鞋子等等。

怕浪費 民眾常常重複「食」用回鍋油

而用回鍋油製作肥皂的另個好處就是,讓大家不會因為怕浪費,而重複「食」用回鍋油。

何祐君說,以前大家炸油的時候,往往覺得炸過一次就要把油丟掉很浪費,所以會重複油炸兩三次,「但這樣其實很傷身體。」因此在大家知道回鍋油有新的用處後,「就覺得這些油有新的用處,不會覺得丟掉浪費而重複炸同一批油。」

回鍋油製成肥皂不但可以減少重複食用回鍋油所帶給身體的傷害,也可以降低油品帶給河川的汙染,何祐君說:「以前把油倒進河川會破壞河中生物的生長環境,用市售的清潔劑又會傷害我們的環境,為了不浪費而重複用同一批油油炸,現在用回鍋油製作肥皂,等於是減少我們對環境的破壞,也照顧我們的健康。」

民眾經何祐君的宣導,將回鍋油拿到里長辦公室累積起來,一同製做肥皂。

而近幾年來,因為比較少人會自己炸油,所以何祐君鼓勵民眾,把家中用過的油品拿到里長辦公室,大家的油累積到一兩公升的時候,就可以一同做肥皂送給需要的人。

乳癌患者 盼從小地方做起照顧健康

樂觀、開朗、積極奉獻的形象,其實很難看出何祐君曾是乳癌患者,他說,當初雖然沒有病痛就發現自己罹患乳癌了,但經歷過治療後,他發現「健康真的好重要!」也開始對於「所吃的、所用的」特別小心。

近日不斷報出黑心油醜聞,何祐君感嘆地說:「現在市售的很多洗髮精、沐浴乳、或是我們所吃的、所碰觸到的,都被爆出有害人體健康,這一代的小孩其實很可憐,一出生就處在這個環境,要健康也很難。」

因此何祐君除了用回鍋油製成可以清洗物品的肥皂外,也常常上網看如何製作可以洗身體、洗頭髮的肥皂,「我不喜歡特別去上課,但我喜歡自己研究製作方式,然後和好朋友互相分享的感覺。」

喜歡自己研究所獲得的成就感,以及和好朋友相互分享的喜悅,何祐君說,目前雖然沒有辦法將做肥皂可以友善環境、照顧身體的理念提倡給大家,「但希望可以透過和周遭朋友的分享,至少影響一部份的人,再讓大家告訴大家。」

他也說,孫子雖然才三歲,就知道垃圾要分類,「環保觀念就是需要被影響才能建立的。」


延伸閱讀

廢油可資源回收或DIY做肥皂

環保省錢!黑心油回收自製肥皂教你做

回收油再利用 製環保皂避免汙染




鹿港囝仔 找回人與在地連結

$
0
0


【記者馬向恩、劉怡馨/彰化縣報導】鹿港,曾經是西部發展的重鎮,因為港口的泥沙淤積、經濟重心開始轉移,昔日的風光不再,轉換成為觀光客的朝聖地。張敬業在一次義大利演出的機會看到了年輕人回到家鄉的熱情與活力,促使他回到老家鹿港服務,發起「保鹿運動」讓更多人可以看到家鄉的美好,整理環境、舉辦團康活動、演講等,每個月一次,活動一舉辦就是兩年。

     


昨日風光鹿港 今日觀光城

彰化縣鹿港鎮,為了便於與大陸福建沿海地區交通,彰化海岸沿線也發展出了港埠,而這也奠定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其中二「鹿」指的即是今天的鹿港,由於開發歷史久遠,在地的寺廟、古蹟眾多豐富,「鹿港」被視為當時最著名的文化重鎮,盛極一時。

經過數年,港口的泥沙淤積、經濟重心開始轉移,隨著開墾的範圍的擴大,鹿港不再具昔日風光,一直到了今日,發展成為觀光勝地。民眾來到鹿港的目的多半是觀光,古蹟寺廟成了觀光客最愛的朝聖地,因為觀光客吸引來的攤商小販群集,鹿港不再像是往年的繁榮,而是觀光客所帶來的觀光經濟,賣著很貴的伴手禮,年輕人外流,流失社區成長的動力。

張敬業從前經驗 造就鹿港囝仔

「鹿港囝仔」是一個的地方社會企業,他們辦過擦社區廣角鏡大隊、清過水溝、辦過體驗活動、打造社區書櫃等,解決鹿港的所面臨的問題,投資於鹿港在地,成員大部分是由鹿港當地的返鄉青年所組成,運用各自的專長在組織內付出,也因為深入在地事務,挖掘鹿港這個古老城市更多元的價值,也去發掘在地的問題。

鹿港囝仔負責人張敬業,從小就喜歡接觸不同的東西,五專就讀的是電機科,大學轉了個大彎進入藝術管理的領域。因為他從小學習竹笛的背景,讓他在二OO九年的時候,有機會隨樂團去一趟義大利演出,為一個藝術團伴奏。張敬業去義大利之前,並沒有任何回到鹿港的打算,因為從小母親給的教育觀念是「有機會往外走越好,不要留在鄉下」,而當時的他也是同樣抱持這樣的想法。

在義大利,他遇到了一些年輕人在自己的家鄉舉辦藝術節,但是這些年輕人平常都是在外地念書、工作,而每年就在這個時候回到自己家鄉做一點事情,有的人做志工、有的人表演,一同為這個地方的年度盛事歡慶。張敬業看到這樣的情況,他問了自己:「那我呢?我自己從哪裡來?未來要做些什麼?」讓他原本要往外地發展、打拼的想法,完全改觀。

回到台灣之後,他便開始思考自己和家鄉的關係,剛好遇到大四那年準備畢業製作,靈機一動,他便想到「乾脆就回鹿港辦吧!」於是,在二O一O年四月,沒想太多就去申請福興穀倉的場地,自己找資源、找人力,他便找了弟弟,和一些到外地念書的鹿港學生,找他們回來辦一場攝影展、一場音樂會、一場沙龍講座,把大學所學到的東西「大雜燴」地成果展現。從這個時候,張敬業也開始有了創業的念頭,想為自己的家鄉做一些事情,而他從義大利回來做的這些事情,也成了「鹿港囝仔」的契機,正要開始萌芽。

鹿港囝仔負責人張敬業分享自己的經驗。

鹿港囝仔舉辦保鹿運動 一辦就是兩年

二O一二年十一月開始,「鹿港囝仔」發起了第一次的「保鹿運動」,之後開始每一個月舉辦一次。保鹿運動的初衷是「從公民意識出發的環境教育行動,建構人與社區、土地的全新關係,讓大家看到自己家鄉--鹿港的美好」活動一辦就是兩年,至今已經舉辦了二十五個場次,每次活動內容都不太相同,有環境整理、在地寫作、專題演講、團康遊戲等等,沒有限定只有鹿港在地人才能參加,來參加的人可以透過每次活動不同的方式認識這個地方,讓外地人認識鹿港,讓在地人更瞭解家鄉。

張敬業說:「要讓大家看到自己家鄉的美好,前提就是要讓這個地方美好起來,就從環境開始。」第一次的保鹿運動就是清理家裡附近的池塘,從網路上做號召,第一場只來了六個人,穿著青蛙裝就跳進池塘清理,旁人看到就冷嘲熱諷地笑說:「肖耶!肖年哩空耶!(瘋子,年輕人你是傻了嘛?)」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公共的事情,一開始沒想太多就開始做了,也因為這件事情他們才會持續做下去,到後來他們開始認為,保鹿運動的背後應該要有要傳達的東西、一些價值。於是,幾場保鹿運動後便開始找一些認識的朋友來討論,沒有行動的時候就找更多人去討論保鹿運動的價值,思考可以帶給來參加的人一些不同以往的經驗。

團康遊戲要讓小隊員實際走訪鹿港,找到和照片上一模一樣的地方。
環境整理的活動還有像是清掃社區、廣角鏡大隊,號召群眾一起來維護鹿港環境的整潔,他們自己尋找清掃用具,在網路上向尋求資源,和親朋好友、鄰居借,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其中,廣角鏡大隊的活動,就是號召民眾一同清掃鹿港路口間的凸面鏡,凸面鏡長年下來積了厚厚的灰塵,大家便兵分兩路,在鄉間騎腳踏車繞行鹿港,擦拭所有的廣角鏡,這一次的活動也讓在地居民開始注意到他們所做的事情,也是第一次有媒體做了報導。

北頭漁村被拆除的房子隨處可見。
最特別的保鹿運動 行腳認識鹿港

保鹿運動最特別的就是「團康遊戲」了,透過活動認識鹿港。像是第二十五次的保鹿運動,遊戲規則是讓所有來參與的人,兵分兩路,發下一張地圖還有幾張照片線索,兩隊隊員在鹿港鎮北頭漁村尋找和照片一模一樣的地方,並且拍照存證,所有線索找到才算是破關。照片多是破裂的房子,還有一些老舊低矮的紅磚瓦建築,當所有隊員都找到這些地點之後,再引領出鹿港鎮北投漁村的問題,讓小隊用話劇方式呈現出來。


北頭漁村從前是一個小漁村,矮平房和矮平房之間可走動的空間非常狹小,有時只能容許一人通過,從日治時期就開始規劃要拓寬道路,但沒有實施,隨著海岸線的退後、都市計畫的實施,加上建立彰濱工業區,為了交通往返、拓寬馬路便把這些老舊的紅磚房屋拆除,磚頭砌成的舊屋有些則變成水泥樓房了,被拆遷的居民個性保守也不反抗,只是照辦遷到其他地方,而形成了鶴立在矮舊平房中水泥房子,矮平房和水泥樓房成了強烈的對比,被拆遷的破房子隨處可見,留下歷史的殘骸。

活動結束後讓所有參與人演出一場戲劇,試圖去呈現當事北頭漁村所面臨到的問題。活動地圖上的線條就是都市計劃的結果,透過探索的過程,加上和在這邊住很久的村民去聊才會發現,原來以前北頭就像迷宮一樣,繞得進去但很難出來。搭建在巷口的便利商店以前是柑仔店,就是都市計畫的一個結果,造成現在看到的樣子。藉由這個活動,讓大家了解到鹿港這邊的過去,所發生的事情、背景,也藉由這個活動引領出公共事務,由民眾下而上的討論激盪不同的想法。張敬業說:「都市計畫的議題不是只有在都市才會發生,他其實在小漁村、小鄉下也會面臨。在北頭漁村這一個小小的地方就有這麼多事情可以討論了,更何況是整個台灣。」

鹿港北頭漁村,馬路兩旁被拆除的房子。
小隊員把路上看到的景象用畫的記錄下來。
保鹿運動第二十五彈活動,小隊員合影。
兩年保鹿運動 過程有酸也有甜

保鹿運動實施也有兩個年頭,鹿港囝仔平常只有兩個專職的員工,而可以讓公司一直營運下去的原因,是還有那些不求回報的參與志工,加上參與志工成員總共大約有十多人,而平常的經費來源則是由張敬業撰寫專案一些活動的企劃來申請經費。

而鹿港囝仔定義自己為一個「文化」公司,而不是文創公司,致力保留在地的文化,成員來來去去,想到一開始,張敬業說:「現在的團隊和當初一開始的團隊比起來,已經更換一輪了。」但是活動參與的人發現有越來越多的熟面孔,越來越多人願意留下來為在地盡一份心力,更多人投入鹿港囝仔,更是他們繼續往下走的動力。 


想到大家沒有想太多一股腦兒得下去做,維護清掃自己的環境、舉辦活動等等,常常受到在地居民的冷嘲熱諷,像是第一次去清掃池塘,路人看見只是回應這群人瘋了。還有一次他們去清掃社區水溝,居民則笑說為什麼不打電話給鎮公所的人來清掃,直笑他們腦袋不靈光。雖然有很多人不看好,但是也因為這些行動讓更多人開始看到他們為在地所付出的事情。


讓張敬業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次保鹿運動大家騎腳踏車去擦拭廣角鏡,有一個年紀約莫國小的小弟弟,和他們打鬧吵著說要一起,這些「擦拭廣角鏡大隊」的大哥哥、大姐姐也沒多說什麼,就讓小弟弟一同參加,活動結束之後還大聲嚷著下次還要參加。這樣年紀小的孩子,也一同參與了社區的事情,讓張敬業非常感動,期待這樣的事情可以在社區裡頭發酵,更多人一同參與。








鹿港囝仔官方網站

保鹿運動臉書專頁

鹿港囝仔臉書專頁



琉戀璃品 淡淡地傳承在地文化

$
0
0
【記者林嘉勤、計雯婉/新竹市報導】琉璃一詞緣起中國,本質和玻璃一樣,原料都是 矽硅 沙。乍聽這個美麗的藝術品帶著原住民的神秘感,好像可望不可及,然而就在在台灣竹東,有這麼一些人,用淡淡的生活傳承這琉璃精湛文化。

     


融合新竹在地文化

來自台東的古侑盛老希望能把琉璃設計和在地的科技、電子產業結合。 回憶起竹東這個生養自己的環境,古侑盛面帶惆悵地說「以前這裡很繁華。因為天然氣資源豐富,這裡有最大的玻璃工廠。後來漸漸蕭條,產業也萎縮,竹東就像是一個停靠站,來的人好像只是一個過客。」看著家鄉產業的落寞,自己又期許能夠為琉璃文化的傳承做一點貢獻,古侑盛說:「雖然很累,但是這如果能成為一個地方特色我也願意。」

琉璃匠人古侑盛。

古侑盛轉行當琉璃匠人

古侑盛原本在台北從事資訊設計產業,在一次誠品舉辦的琉璃作坊中,古侑盛發現自己對琉璃工藝產生極大興趣,這個偶然的機遇讓他想要轉行,專攻琉璃設計行業。再加上這裏有著大量天然氣和矽沙資源,為手作琉璃提供便捷的環境。不惑之年想要回到家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開始家人都很不理解他放著台北優渥的設計工作去新竹做琉璃,後來家人知道他的身體因素和真心的投入,也就轉為支持。他說:「轉行對我來說有點像是重生,可以做以前想做又沒有做的事情。」

但是這個一切都是從零起步,古侑盛要克服很多困難,除了向業界前輩討教外,很多國外的視訊教程都是自己抓網路英文教材,並且自己專研鑽研琉璃製作工具效能。

原本只有窯燒技術是現場學的,其餘都是自學成才。古侑盛表示一開始不容易,「為了看英文教學視頻,有的時候我會拿本子抄專業的單詞術語,好在以前從事設計相關行業,我學美術和對美學概念的掌握還是有先天的優勢。」

巧活加苦幹,古侑盛開始設計製作琉璃僅四年半,就讓採訪的其他人錯覺是有做了十幾年的功力。 這也讓他榮獲建國百年藝術百傑---藝術百傑金像獎。

寶石琉璃做出來的手作項鍊。
古侑盛和妻子設計的個人形象。
 成立小型工作坊「琉戀璃品」

四年半前,一心扎進琉璃設計的古侑盛(Benny)憑藉本心,和妻子Kimmy建立了個人的工作坊並且設計了夫婦兩人的卡通形象。成立時做事的才三個人,真正在設計的就古老師一人,這麼小型的家庭作坊在這本就很擁擠的琉璃市場競爭,一開始難度不小。


起先的興趣讓古侑盛成為「工具控」,通過網絡研究和辨別各種噴槍的功效,甚至自己研發琉璃工具,但是琉璃作坊運營下去必須有足夠資金。迫於現實壓力,古老師在朋友的建議下開始經營臉書其他社交媒體,經過幾次媒體採訪後也逐漸有了名氣。在一次客家委員會的補助案中,古侑盛的客家琉璃作品讓他再三十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很多人都在做琉璃,琉璃的分支很多,自己作為客家人,想要為客家文化做些什麼。」古侑盛將山城 藍染 柿染等元素加入琉璃設計,並且找了一個琉璃工藝的分支—— 琉璃珠。從此,古侑盛找到了自己琉璃藝術的定位,同時也開始小作坊班級,讓更多人通過手作琉璃愛上琉璃珠,愛上琉璃文化。








帶動在地產業的琉璃文化

「琉戀璃品」手作坊一覽。


古侑盛作品-螺絲超人。
古侑盛說:「琉璃就是加鉛的玻璃,原料和玻璃一樣。人們也會把經過藝術設計的玻璃稱為琉璃。」同時他也期許未來能更多地創作出有關在地文化的琉璃作品。


螺絲超人是古侑盛最早的作品。捧起這顆玲瓏的琉璃珠做成的手作品,古侑盛滿是回憶的說「很多人從事琉璃工藝先是從玻璃技藝開始,但是玻璃技術對我來說只是設計需要的元素,想要做的是琉璃設計。」螺絲超人系列作品運用到一些電子產業廢料——螺絲,當時發想是用一些童玩做成琉璃工藝。這個發想雖有些材料上未來也想結合新竹科技園區這一地區產業製作出在地特色的琉璃文化。


古侑盛展示結合客家橘染元素琉璃盞台。


古侑盛將客家琉璃盞台結合了客家的蘭染和橘染元素,作為客家象徵性元素桐花也被運用在各種琉璃做的書簽和手環上。這些文創產品都是古侑盛觀察客家生活設計出來的。 古侑盛的妻子Kimmy和Benny他一樣都曾從事設計行業。之後Kimmy為了丈夫的夢想一起回到故鄉新竹,經營琉璃珠設計作坊。以前留日的時候發現,日本人很喜歡高品質又細膩的台灣手作藝術品,但是台灣人不知道自己手工業的價值。她談及一次在集市上擺攤的經歷:一個留學海外的台灣人竟然不知道新竹也有悠長的琉璃文化。「現在很多人做文創,但是真正的手作應該更注重傳統的文化。」


延伸閱讀

琉戀璃品 手創工房─ Benny Guu 創意設計美學-手作

琉戀璃品臉書粉絲專頁

琉戀璃品手創工房課





葫蘆墩Smile太鼓 快樂打鼓學習合作

$
0
0
【記者徐立芃、廖齊笙/台中市報導】「咚、咚咚咚、咚咚……。」每逢六日,總會有陣陣充滿氣勢、層次分明的鼓聲,從台中豐原一家幼兒園傳來,這裡是葫蘆墩Smile太鼓團每周練習的地方。團長馮韻怡說:「我們希望能藉由太鼓練習的過程,磨練孩子們的精神,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將來到社會上,能夠憑藉著堅持到底的信念,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二〇一三年,他們遠赴日本參加全日本太鼓青少年競賽,在四十九支隊伍中勝出,奪下季軍,二〇一五年,他們將重返日本,爭取冠軍。

     


Smile太鼓團 文化和體育兼顧

葫蘆墩Smile太鼓團來自台中市豐原區,成立於二〇〇二年,招收的成員大多是來自豐原的孩子,成立的契機起源於十多年前,包含太鼓團團長馮韻怡在內的一群人,前去日本考察,偶然的機會下,欣賞了由一群日本學生所做的太鼓演出,鼓聲氣勢浩然,深深的震撼了馮韻怡,在接觸了太鼓的文化以後,她發現太鼓並不只是種藝術表演,而是種和運動精神結合的活動。這群為他們表演的孩子,不只有團隊合作的意識,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對於刻苦的練習,也能夠堅持不懈。回到台灣後,馮韻怡決心將日本太鼓文化,引進台灣。

起初,馮韻怡參考日本太鼓整套制度與練習方法,加以改良,每周六日固定有四個小時的練習時間,除了訓練團員的體能外,還會讓他們分成甲乙兩組進行曲目練習,並且每個月檢測團員的體能和技術,加以記錄,藉此督促團員。在日常生活上,她要求團員們在待人接物上保持禮貌,每次練習結束,除了謝謝教練的辛苦指導外,更要感謝器材、場地。馮韻怡說:「我都跟團員說,尊重練習的場地和鼓,它們才會在比賽的時候幫你。」

成立之初,遭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家長反彈,有的家長不贊同太鼓團的訓練方法,認為過多的體能訓練會影響到孩子生長發育,有的家長則認為練習時間太多,會影響到孩子課業。為此,團長馮韻怡聯絡家長,逐一向他們解釋訓練內容,並且引用天下雜誌的報導,向家長說明運動對孩子課業的好處;感受到她話語中的懇切與經營鼓團的用心,家長的質疑也逐漸轉為支持。

問到團名的由來,團長馮韻怡說,其實葫蘆墩Smile太鼓團最一開始是叫葫蘆墩豐陽太鼓團,後來因為前來指導的長谷川義先生看到鼓團裡的孩子是如此的朝氣蓬勃,對太鼓的熱忱更是令人讚賞,希望孩子能夠保持如斯的熱情快樂的打鼓,因此將團名改為Smile太鼓團。

張景棟 自主練習找回自信

太鼓團中鼓的種類一共有四種,分別是地鼓、桶胴、宮鼓和大鼓,大鼓最大,宮鼓次之,地鼓最小,而桶胴需要背帶將其揹在腹前擊打,最為特別。張景棟從六歲開始便加入鼓團,升國一時因為長得特別高壯,從原本打宮鼓被調去打大鼓,張景棟說,剛被調去打大鼓時心情非常緊張,因為大鼓是整個鼓團的核心,負責起頭和節奏快慢的掌控,容錯率很低,稍有差池可能都會導致整首曲子荒腔走板。

剛開始改打大鼓時,張景棟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自信和姿勢需要調整。他說沒有自信最大的主因是來自大鼓需要用到更多的體力,為了克服這項挑戰,他利用平常空閒的時間到溪邊跑步,並且自主鍛鍊體能,好讓身體條件能跟上需求;在姿勢方面,因為大鼓的高度和寬度皆超過宮鼓,在站姿和擊打姿勢上也需再做調整,問他花了多久時間適應這些,張景棟帶著靦腆的笑容答到:「差不多三、四個月。但是學會之後我很有成就感。」

張景棟練習時全力以赴的模樣。

張洲銓 透過太鼓找回生活

張洲銓家中單親,由母親一人獨自扶養他與哥哥兩人,小學五年級時在親戚的介紹下,加入了葫蘆墩Smile太鼓團。剛開始張洲銓對太鼓完全沒有任何興趣,覺得做的是一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完全無心練鼓,甚至在練習過後,當面向團長抱怨自己完全不喜歡太鼓,不想再來。小學六年級的某個下午,張洲銓的媽媽接到了鼓團打來的電話,告訴他張洲銓沒有來上課,洲銓的媽媽說:「當時我接到電話後,又氣又急,心裡大概知道應該又是跟他哥哥,一起去網咖玩了。」掛了電話,洲銓的媽媽立刻請假,火速從大甲一路飛奔回豐原,開始一間一間網咖找人,果不其然,在其中一間網咖找到了兄弟倆

此次事件過後,讓張洲銓對打鼓的排斥之心更勝以往,一直到他國三時,某一次練習過後,施教練對全體的團員精神喊話,要團員相信他,他也會相信團員們,卯足全力,以二〇一二年的全國台灣太鼓青少年競賽冠軍為目標衝刺。從那時開始,張洲銓明白他再怎麼討厭太鼓,他也是團隊中的一份子,不能因為自己個人的喜惡,影響到隊伍的表現,對太鼓的排斥之心,漸漸被想打好太鼓的心情取而代之。心境一轉,他變得非常努力,不再喊苦喊累,每周固定練習外,也時常在家揣摩姿勢,或者外出跑步鍛練體力;而洲銓的媽媽也漸漸發現兒子變的更有禮貌,遇到挫折也不再覺得自己倒楣,能正面思考。二〇一二年十一月,葫蘆墩smile太鼓團奪下了第一座全國冠軍,而洲銓對於太鼓的熱情也受到肯定。

「接受太鼓,讓洲銓看世界的眼光更為寬廣,思想上也開始成熟。」洲銓的媽媽說,現在的洲銓,透過太鼓傳達的團隊價值觀,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不再時常流連在網咖;學校國文老師也誇洲銓思想上比同學成熟許多,這讓她感到很欣慰。

張洲銓打鼓時樂在其中。

張承銘 打太鼓學會自我約束

張承銘六歲時診斷出有注意力缺陷的症狀,也就是俗稱的過動症,上小學後,因為上課的時候不能專注,或者捉弄其他同學,時常受到老師責罵,雖然張承銘的媽媽曾經試圖跟老師溝通,希望老師能夠多多包容承銘,但是仍未獲得諒解,承銘的媽媽連雅萍說:「老師因為受不了承銘影響上課秩序,所以希望能讓他服用一些藥物讓他安靜下來,可是醫生開的鎮定劑雖然有效,後遺症會卻會讓承銘食慾不佳,整天昏昏沉沉,讓我很心疼。」

在偶然的機會下,連雅萍得知豐原的Smile太鼓團,除了教打鼓外,還會教導孩子遵守紀律,融入團隊中。於是連雅萍決定,不再讓孩子用藥抑制,改成讓承銘旺盛的活力有抒發的管道,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他將承銘送進鼓團。一開始情況並沒有好轉,停止服用藥物的承銘又開始搗亂,老師多次用聯絡簿和電話聯絡連雅萍,請她再次給孩子使用鎮定藥物,但是愛子之心讓連雅萍決定再等一段時間,如果情況還沒有改善再說。隨著學鼓的時間變長,承銘開始對太鼓產生興趣,並在鼓團器具使用完要歸位、練習時若有偷懶伏地挺身的種種規定約束下,承銘開始變得能夠控制自己,被老師投訴的情形也慢慢減少。

現在的承銘已經國二,雖然偶爾還是會調皮搗蛋,但是因為他能透過打鼓去消耗多餘精力,不用再靠藥物控制過動的情況。連雅萍曾問承銘,為什麼以前讓他學鋼琴他一下子就沒興趣,可是太鼓卻能堅持這麼久?承銘回答:「因為太鼓會有比賽和表演,讓我有能展現自己的地方,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

太鼓精神 堅持到底

宮鼓手之一的呂學韋,現在就讀台中修平科大應用日語系三年級,國二打鼓到現在已經八年,去年剛去日本考取太鼓教練認證,從團員升格為兼任助教。他說打鼓最常受傷的部位就是手掌和關節,手掌因為要持鼓棒發力,時常會磨擦破皮;而關節則是施力不當,導致扭挫傷,但他說,這也是磨練的一部份,就像籃球等運動一樣,具有受傷的風險,但是因為喜歡打鼓,所以這種事牙一咬就過去了。

談到打鼓最大的收穫,他說打鼓讓他有機會出國,拓展視野。二〇一三年,他們赴日參加全日本太鼓青少年競賽,四十九支隊伍中,只有他們跟巴西是外國隊伍,在比賽中他見識到日本真的是個非常有禮貌的國家,而且發現有些年紀比他小的孩子,在鼓上的造詣超過了他,這激起了他的好勝心,讓他更加努力練習。呂學韋說,未來若有機會到日本實習,他想要接觸更多不同的太鼓流派,增進自己鼓上的造詣。

呂學韋(中)表演時神情專注,架式十足。

「太鼓不只是一種音樂表演,更是一種態度和精神的展現。」施宇哲教練說,在教導團員打太鼓時,他最注重的就是態度和精神,其次才是技術。他解釋,因為鼓聲只有高低、強弱、快慢之分,心理狀態的不穩定,會直接反應在鼓聲的氣勢上,優劣立分;因此從團員的內心開始鍛鍊,打出來的鼓聲才會撼動人心。問到鼓團平時訓練灌輸他們的精神是什麼,施宇哲簡潔有力的回答:「堅持到底。」他說,堅持到底這四個字,前兩個字看似容易做到,但是後兩個字,要貫徹卻不容易,許多人往往堅持不到最後一刻。人會因為能力不足而有壓力,而將這份壓力轉為動力,提升自己的技藝,就是堅持到底的真正意涵,也是施宇哲對團員以及自己的期許。

葫蘆墩Smile太鼓團在台中仁美國小運動會上演出。


延伸閱讀

葫蘆墩Smile太鼓團臉書

豐盟有線電視 撼動活力響太鼓

葫蘆墩太鼓團 日本獲獎揚名海外



回收食物再利用 解決飢餓問題

$
0
0
【記者李宜佳、盧冠雯/台中市報導】如果你打開冰箱,看到快要腐壞的食物,或是你一整櫃的零食吃不下怎麼辦?很多時候,你會選擇丟掉。你知道嗎,台灣去年一整年浪費的食物高達兩百多噸,相當於可以供應,數以千計弱勢家庭一整年的食物需求量。「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看到了食物浪費和供給不均的問題,起而向企業單位、學生社團募集多餘的食物與運作的資金,將募捐而來的食物,送至有需要的社福機構或家庭。

     


全民不浪費 全台無飢餓

協會成立於二0O一一年五月,倡導民眾將吃不完的食物,或企業團體在包裝出錯和快過期而下架的商品,捐贈至食物銀行,分送給全台各地,因飢餓而無法好好念書的孩童,或因重新踏入社會,生活上有困難的更生人。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特別助理石愛薇表示,食物銀行成立的宗旨,希望向社會大眾,宣傳不浪費食物的理念,將身邊多餘、生產過剩的食物,捐給需要幫助的人。當一年製造的食物垃圾量高達百噸時,把這些看似垃圾的食物捐出去,一定能達到全民無飢餓的理念。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的發起,源自於為弱勢兒童開設的課後輔導基金會。理事長劉宜中原本為一名律師,但因為注意到有些孩童,父母長年於外地工作,三餐不繼,或家庭有困難,而導致學業低落,在課輔班為他們補習之餘,決定成立回收食物再利用的食物銀行,將募集而來的零食、餅乾送給課輔班的小朋友,讓他們能有基本的溫飽。

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特別助理石愛薇。

擴大捐贈網絡 以團體募集為首

小至慈善單位,大至私人企業團體,都是協會合作的對象。中國人壽高勇齡經理表示,能號召同事,和客戶一起捐手邊多餘的食物,「不浪費,而且幫助到人是一件好事。」

全台的社福機構,或慈善團體,只要附上立案證明,和食物受贈者的名單,提出申請,協會評估需求的實際人數和物資數量後,由物流公司,或捐贈食物尚未出貨的企業,直接送到該單位的所在地。去年度服務的社福單位達三百二十五家,被服務的人數達三萬一百O五人。

為何不將食物,直接一對一的募集送給個人呢?全台處於飢餓的人數,不斷飆升,如果協會直接將食物募給個人 ,會讓捐贈沒有效率,也因為協會人力不足以處理個人為單位捐贈的專案,這並不是食物銀行成立的本意。

囤放食物的儲藏空間。

向下紮根 讓飢餓消失

協會除了對企業行號進行宣導、合作舉辦活動,鼓勵員工個人將不要的食物捐出之外,也向和國立政治大學、私立輔仁大學等五所大專院校 合作。透過舉辦講座、一日社團志工包裝食物,親自和受捐贈者見面的機會,實際體會捐贈的意義,和親身接觸被服務的團體。輔大臨床心理四的黃允則表示,協會來系上舉辦講座後,他了解食物銀行的運作,也讓他更加珍惜資源。

成立這三年以來,協會營運的資金,都靠企業還有合作單位的善心來支持協會的運作,「其實我們每捐出一筆物資,都是在消耗協會的資源,但只要全台灣有飢餓的人,我們就有存在的一天」。石愛薇認為,如果台灣處於飢餓的人口歸零,協會面臨轉換跑道,或消失的問題,那也沒有關係,「這是我們樂見發生的事」。

效法國外經驗 送一碗熱湯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是全台唯一加入全球食物銀行網絡的會員,每年定期到總部休士頓,進行檢核、再認證的機制,主要是向美國學習關於募款、行銷和推廣的方式。參照美國成功的經驗,向國內推廣愛惜食物、捐贈的理念,落實零飢餓的目標。

美國移動式捐贈餐車,在車子出發時加熱食物,抵達目的地後便可以分送熱食,是石愛薇想引進台灣的一種模式,「我們希望在未來,能運用美國這種模式,前往偏鄉,在贈送餅乾、生米等物資的同時,也能為長輩送一碗熱騰騰的湯,陪伴他們。」

關心他人 由自己做起

石愛薇認為台灣,看似是一個均富的國家,我們的生活看似美好,但社會還是呈現一種食物、經濟資源分布不均的狀態,兩百噸的食物垃圾從何而來,而為何有人處於飢餓,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深思的問題。「社會大眾應從關心身旁的人開始,了解社會並不如想像中美好,慢慢觀察、體會,社會的角落有一群人,需要溫飽的食物,和陪伴。」

環宇國際文教基金會的社工黃柄銓認為,如果大眾能將物資平均的捐贈給公益單位,交由平台來統一處理,而不是媒體報導個案,資源就全部集中捐贈,才能發揮真正幫助弱勢的作用。

在未來,除了達成為以餐車為服務對象,贈送熱食的想法之外,今年八月底,協會也與全台其他五大家食物銀行,結盟而成「食物銀行馨聯盟」網絡,藉由開發手機的app及時軟體,整合食物捐贈的網絡,「希望達到全民不浪費 ,全民無飢餓的終極目標。」


延伸閱讀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YouTube

〈中部〉食物銀行嘉義站啟動 轉贈米助弱勢

食物銀行結盟 把愛心做大Nownews



看不到的保齡球 看得到的榮耀

$
0
0
【記者徐立芃、廖齊笙/台北市報導】遠遠看到幾名蒙著眼罩和坐著輪椅的選手,踏出穩健的步伐,推著輪椅前進,俐落地擲球,「哐啷!」 球瓶倒下的聲音不絕於耳。可能眼前一片漆黑,可能行走不便,但他們一拿起球,便充滿鬥志,在保齡球場上闖出屬於他們的一片天,也見證了身障運動選手永不放棄的精神。

     

視線愈來愈模糊 愈相信希望

黃仁容、楊孟璋、柯茗碩和邱珮瑜是台北市身心障礙保齡球隊隊員,也是代表台灣出賽的中華保齡球代表隊選手。

身障保齡球可分為視障組、肢障輪椅組、肢障站立組、智障組、聽障組以及自閉症組,其中柯茗碩與邱珮瑜是視障組的選手。 柯茗碩說,在二十一歲的時候,被診斷出視神經萎縮,視力從此逐漸退化並喪失。他說,剛開始完全沒辦法接受,整整窩在家裡一年,足不出戶,後來接受盲人重建院的幫助,成為視障按摩師,才慢慢願意走出來。

邱珮瑜則是在國小二年級那年,偶然發現自己在光源不足的情況下,完全看不到,後來經診斷得知是先天性的視網膜病變,雖然在白天或在亮的地方還有視力,但會漸漸減退,到最後完全喪失。「說真的,我到現在還沒辦法完全適應。」她說,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視野逐漸變窄,每天都是煎熬。「明天會不會看不到了?」以前常這樣捫心自問,日子一天天過,變得沮喪,對任何事逃避,也很無力。「我一直夢想我還看得到,然而我的四肢沒受傷,但因為看不到也動不了,跟全身殘廢沒不一樣了。」

「我想要有不一樣的生活,於是找了一個本來想當作休閒活動的事情做,沒想到現在竟然當上選手了。」邱珮瑜自己都難以置信,她回想當初來到球館,什麼都不會,還曾經因為不知道丟球的方向,竟然往旁邊的球道丟。

柯銘碩也說,他只是想培養一個興趣,剛開始完全不會打,,而且看不到差太多了,畢竟是長大後才失明的,從有到無,這樣的差別再清楚不過。雖然看不到,但是靠著練習固定的步伐,加上 輔具的幫助,譬如在球道旁設置扶手欄杆,供視障選手在發球的同時可以扶著,以彌補視力的不足,漸漸抓到出球方向。除此之外,還是苦練再苦練,甚至請別人幫忙觀察及修正姿勢,不斷的練習增加球感,相信維持一定的感覺就能進步。「這在別人看來是跟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們做到了!」他們說。

邱珮瑜扶著輔具踏出穩健的步伐準備出球。

輪椅組選手坐著放球。
困難重重 卻成就非凡

柯茗碩在今年的仁川亞帕運與邱珮瑜搭檔獲得雙人組銀牌,之前也有在世界盲人保齡球錦標賽中獲得個人組銅牌;邱珮瑜除了獲得雙人組銀牌之外,也在今年的仁川亞帕運中獲得個人組第四。

柯茗碩認為,視障者的困難在於,除了在看不到的情形下不知如何去打,也不清楚自己的實力在什麼位置,每日的練習到底進步幅度有多少,往往需要藉由成績肯定自己,有時候成績就是不理想,可能都會影響到往後的練習和信心。

邱珮瑜說,視障者很容易有心情起伏,因為可能今天打了很高分,增加了信心,結果隔天又打不好,信心又沒了,心情常常隨著成績起起落落。她記得之前在準備比賽前的日子,每天好幾個小時的練習,手都腫到塞不進球洞,必需須把腫的部分綁緊再塞進去繼續練,破皮流血也是常有的事,不過她也說,榮譽比什麼都還重要,還是得忍痛繼續練習。

打球增加自信 苦練成就自我

「我的夢想當然是個人冠軍啊!」柯茗碩說,現在一直努力練習,準備明年在韓國舉辦的世界盲人運動會,他一直告訴自己,眼睛看不到之後,要更相信自己,靠著信心,才有機會繼續超越已有的實力。他也說,打球的好處就是可以一直增加信心,每當聽到球瓶倒下的聲音,心中就充滿希望和滿足,想再繼續讓它倒更多,甚至全倒。藉由不斷的打倒它,累積自信。

邱珮瑜說,相信有那一天,自己不再被成績束縛,能單純享受打保齡球的樂趣,踏實快樂地過完每一天,「我希望我能平平安安的過日子,然後快樂的打球。」邱珮瑜說。

腳傷選手也可站立出球。


延伸閱讀

中華民國保齡球協會

生命力新聞:視障保齡球黃郁曉 打出光明人生

視覺障礙者保齡球適應性教學之研究



規劃旅行 療癒受暴婦女創傷

$
0
0


【記者鄭詠、劉宛欣/台北市報導】婦女救援基金會長期關注受暴婦女及其權益,婦援會發現有些受暴婦女在經過家暴後,可能會產生情緒糾結以及一些迷思,同時也較難開口將心中感受說出。為了進一步解決這樣的情況,婦援會特別為受暴婦女開設身心紓壓團體,藉由繪畫、冥想以及專業諮詢師的協助,療癒內心創傷,走出受暴傷痛。

     


新增婦女們的繪畫活動。(婦女救援基金會提供)

婦女們透過畫作展現內心想法。(婦女救援基金會提供)
撫平內心傷痕 找回正面力量

婦女救援基金會幫助受暴婦女已有將近二十年,在一九九六年婦援會設立了台灣第一支婚暴婦女求助專線,以法律訴訟服務、心理輔導、醫療與法院陪同、庇護轉介等多項服務協助婦女脫離婚姻暴力。在脫離家暴環境後,婦援會更希望能撫平婦女們的內心傷痕,走出過去受暴的陰影。因此每年,婦媛會都會定期舉辦兩場針對撫平受暴婦女內心傷痕的活動。在去年,婦援會為受暴婦女舉辦了「毛線編織團體」,獲得了極大的成效。因此在今年九月底到十一月中,婦援會舉辦了總共八次的身心紓壓團體,課程包括了繪畫、冥想以及旅行。

活動負責社工張純菱表示,受暴婦女常常會有一些性別迷思,例如在家裡需要服從男性權威或是遭受家暴是自己的錯,以及在受到家暴後,依然選擇繼續留在受暴環境中,原因大多是擔心自己或子女的生命受到威脅,或是擔憂子女因目睹家暴而導致身心產生不良影響。而選擇離開的家暴婦女則有可能因害怕對方採取報復行動,疑慮未來的人身安全、害怕日後無法見到孩子以及撫養權抑或是經濟上無法獨立。這些擔憂都是受暴婦女內心可能遭受的煎熬。

在此次的身心舒壓團體中,就有一位婦女丹丹雖罹患憂鬱症,卻懼怕去看心理醫師,但在課程中也在心理咨商師與同樣有相同困境的婦女鼓勵下,而嘗試去看心理醫師,面對自己的憂鬱,在課程結束前,丹丹已突破心中瓶頸,嘗試去看了五次心理醫師。

張純菱說道,此身心紓壓團目的不只是幫助婦女放鬆生活上的壓力,還希望能夠利用繪畫,找回他們的正向支持系統,在繪畫的過程中將平時難以啟齒的內心感受以及想法畫出來,抒發心情與壓力,同時讓專業諮商師帶領婦女們繪畫,並從繪畫作品看出婦女們內心的擔憂,進而與婦女們交流,鼓勵婦女走出受暴陰霾。因為很多婦女們都有較難入眠的困擾,因此同時,課堂上也安排了利用冥想的方式,放鬆身心、減輕壓力與心情上緊張,讓婦女們能在冥想的過程中將現實中情感上的困境拋開。

規劃旅行 共同創建美好回憶

由於婦女們在進入家庭後,較難有機會獨自或是單獨與朋友一起旅行,因此在這次的身心紓壓團中,諮商師與社工們希望婦女們能夠回頭檢視自己的需求,因此特地設計了一門以「旅行」為主題的課程,希望讓參與的婦女們有喘息的空間,並能與朋友一起籌備一次旅行,途中的所有活動及行程都讓她們自己排定。婦女們在決定的過程中,也熱烈的討論投票,支持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一日遊地點,最終婦女們決定要一起到陽明山泡溫泉,享受沒有家庭負擔的一次旅程,婦女們在這次的旅行中一起泡湯、一起吃飯、一起拍照、一起唱卡拉OK,甚至還創建了屬於他們自己的Line聊天室,方便日後繼續聯絡相見。

雖然身心紓壓團體只有短短的八次課程,但是婦女們在團體中找到了歸屬感與凝聚力。而在最後一次的課程中,婦媛會也為每位婦女準備了不同的書,希望能讓婦女們持續找回正向力量.張純菱說,婦女們在身心舒壓團結束後,也都繼續相約,一起喝茶,一起開讀書會,分享自己在書中所領悟到的心得。在身心紓壓團體中,課程其實只是一種媒介,目的不只是讓受暴婦女們療癒傷痛,走出心中創傷,還希望能在婦女們心中種下力量,建立自信心,找到與自己興趣相同的朋友,再次地擁有新的人生與夢想。


延伸閱讀

婦女救援基金會

路人甲正義行動

目睹暴力兒童官方網站



在祕密基地看見屏東

$
0
0
【記者曹嘉詠 /張凱淇台南市報導】可曾想過為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做點事情嗎?還是仍在計劃而猶豫不決?看過《Sat.祕密基地》後,或許會為你的計劃打了一枝強心針。《Sat.祕密基地》是由一群就讀於國立屏東大學的學生所創辦的屏東在地刊物。不僅透過走訪當地的大街小巷,記錄賣綠豆冰的阿嬤;經營唱片行的林老闆;還定期舉辦活動,讓不論是在地人或外地人都對屏東有更透徹的認識。

     


《Sat.祕密基地》主編王譯慧(右)與前文字編輯陳佳柔。

「小步生活」是由國立屏東大學的學生在二O一三年所創辦的組織,主要是想透過舉辦走訪屏東的活動,就算是一小步都有它的意義,並為團隊及參與者帶來衝擊。由於「小步生活」的創辦人鄭郁芬是文創系的學生,又熱衷於刊物寫作。因此於二O一三年十一月發展出在地刊物《Sat.祕密基地》,編輯團隊包括:主編、文編、美編及活動企劃共六人。《Sat.祕密基地》一年發行四期,在屏東幾個雜誌據點均可免費索取或在網路上閱讀,內容以採訪屏東的老店、眷村、人物等足跡,為讀者及團隊帶來衝擊。

發掘屏東的故事

就讀大二的王譯慧剛接任《Sat.祕密基地》主編一職,她表示,《Sat.祕密基地》剛開始原為一個實驗計劃。主要是前任主編鄭郁芬希望創立一本圍繞大學生活的刊物,其後才漸演變成現在介紹屏東的在地刊物。另外,原本打算只預計發行四期的《Sat.祕密基地》,因為刊物在屏東漸為人所認識,才決意繼續走下去。王譯慧表示,《Sat.祕密基地》讓愈來愈多人發現屏東的美好,「很多人認為屏東是個鳥不生蛋的地方,但透過報導老屋及眷村改造、藝術空間所舉辦的活動等,讓更多人知道屏東有地方可以去玩。」她希望透過刊物能讓遊子願意回來屏東,探訪自己的故鄉。此外,還舉辦眷村導覽活動,帶讀者走訪屏東的眷村,「讓外地人了解屏東不僅只有墾丁, 屏東還有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只是它們沒有被看見。」

《Sat.祕密基地》主要是透過人物故事來介紹屏東,前文字編輯陳佳柔表示,會先定好每期的主題,再由文編去找合適的在地人物去採訪。王譯慧表示,刊物偏向文化型,而關於社會議題上的討論則較少,「因為在議題方面,也要先了解其背後的故事及文化才能進一步去推動 。」

〈新與舊的對話—─青島街與大鵬七村〉,講述兩者命運的懸殊,位於青島街的勝利新村,僥倖逃過被開發的命運,成功保住了眷村文化;靠近六塊厝的大鵬七村,因國防部的改建計劃而即將清拆。於是就用文字去紀錄眷村的最後故事,歷史終歸逃不過時代的巨輪。

〈 不勉強進步──喧囂年代中,一間沒有名字的雜貨店〉一文,講述老奶奶的雜貨店在搬遷後,對面鐵路局的用地卻遲遲沒有開發的計畫,於是老奶奶的親戚就在空地圍牆上創作,其後有人把過期報章雜誌貼上,想藉創作帶入核能與都市開發等能夠影響地方觀念的社會議題。另外,老奶奶的孫子拍攝了一系列以爺爺奶奶經營雜貨店為主題的黑白攝影照,然報貼在雜貨店裡。帶出一家雜貨店的存在,不但承載了一個時代的集體記憶,也成為人們今昔對照的活教材。

《Sat.秘密基地》在屏東幾個雜誌據點均可免費索取或在網路上閱讀。

在地人的使命感

對於身為在地人去採訪屏東的一事一物,二人異口同聲表示感到有一個使命感。因為他們團隊都挖掘了好像阿嬤ㄟ冰菓室、隱藏在都市中的崇蘭456藝術巷弄等,這些在地人都未曾踏足過的地方。陳佳柔說:「很多東西甚至連屏東人也不知道,也是看到我們的刊物才知道當地有這些東西。」然而,她們所做的事情不僅影響屏東人,還有外地人。王譯慧說,很多人在看過《祕密基地》後,都想做一本紀錄故鄉的刊物; 亦曾向正在環島的女生介紹《Sat.祕密基地》,剛好那位女生正想創立一本介紹故鄉食物的刊物,因此在偶然的機會下互相交流想法,並給予對方鼓勵 。

「這就是屏東,大家都做好自己本分。」

寫作要感動別人,先要能感動自己。在憶述讓她們最難忘的採訪經歷時,都表示被受訪者的真摯所動容。〈吃著冰,覺得溫暖——阿嬤粉圓冰的魔力〉,是記錄一位賣粉圓冰超過六十年的八旬阿嬤。王譯慧說,在採訪時只是在旁邊吃冰,一邊留意阿嬤跟顧客用台語一來一往的互動,卻讓她感到一絲暖意。在現時大多店家與客人僅存在著買賣關係的世代,阿嬤卻會跟客人聊著生活瑣事、記得每個人的喜好、細節等。「屏東近年的城市化,很少人會注意小攤子,人們來來往往阿嬤卻堅持繼續經營,覺得很動人。」

〈聽一些些,關於你,我,他〉,記錄一個唱片行的老闆為了向外界證明屏東不是「文化沙漠」,放棄更好的發展,決定回到家鄉開設唱片行。唱片行老闆對音樂的堅持,對音樂品質的執著,令唱片行在屏東屹立了近二十年。陳佳柔表示,唱片行老闆的理念跟「小步生活」的理念相近,「因為小步同樣是希望屏東的文化被看見。」

學生辦媒體 困難重重

《Sat.祕密基地》的經費是屏東一個藝文空間「HO覓」幫「小步生活」向文化部申請,從而得到藝術贊助。經營困難都是新媒體常遇到的難題,更甚的是,他們仍然是學生。隨著有夥伴畢業;沒有酬勞,所以編輯團隊間都不會有很大的約束;導致成員流動率高,亦是《祕密基地》所面對的問題之一。

對於未來,王譯慧坦言不敢想太長遠。但期望日後刊物可由免費改成販售,或是透過公益去結合,造就更多可能。

對於家鄉的感情及付出,在訪談間看出二人對這片土地上的人、事、物的熱愛。在城市化的趨勢下,希望《Sat.祕密基地》能為屏東保留最純樸真摰的一面。


延伸閱讀

小步生活Facebook專頁

《Sat.祕密基地》網頁版

聽啥咪東東:聽一些些,關於你,我,他。




好學網 啓發弱勢族群學習潛力

$
0
0



【記者王心璇、焦若蘋/台北市報導】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在現代人的生活當中,與時俱進才是提升自己內在最佳的策略。《你知我知好學網》平台上提供多元的實體課程教學,讓學習不在無趣,希望讓每一個人「自己的課程自己設計,打造沒有學程的學校」,他們更嘗試解決偏鄉的教育問題,推廣「待用課程」想改變弱勢族群學習的視野,滿足每個人對於學習的欲望。

     


你知我知好學網團隊。

創業契機來自改變教育的決心

學習是什麼?學習不只是在教室裡、在課本上,學習會在任何一個角落發生。你知我知好學網共同創辦人兼營運長林才越認為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在任何年紀、任何地方、學任何事,只要願意,學習都是永無止盡的。

擁有豐富財經背景的林才越,有著華頓商學院的學歷,曾任MMA避險基金營運長、摩根士丹利證券助理分析師、新天地餐飲集團董事長特助、霸菱私募基金分析師、美國奇異集團合併併購部門經理,究竟是什麼契機讓他想出來創業?「當初我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聽到了兩位財經系同學的對話,他們不知道讀財經系未來的出路為何,甚至只是因為分數剛好填到了財經系。」他說聽到那段對話當時很困惑,從十三歲起便在美國一路從國中念到大學,之後還念了MBA,卻不知道台灣的教育讓學生無法真正找到他們的興趣,進而變成謀生的能力。因此,這件事在他心中便埋下了想成立學習平台的種子,想要透過自己的力量給台灣的教育有一點點不一樣的改變。
第一場大師講座活動現場。(你知我知好學網 提供)

高學歷背景 與夥伴初衷一致

從青少年時期一直在美國生活的林才越在大學畢業後很順利的進到了美國奇異集團在儲備幹部計劃裡學管理、財務、行銷,一待就是六年,看到了美國的大企業是如何運作,他們重視團隊合作,找到適合的隊員,培養效率,工作更能事半功倍,帶著這些職場技能的他因為想念台灣,想念家人,於是在賓州念完MBA之後便飛回台灣,回到家鄉的懷抱中。

回台灣的僅僅五年內,林才越前三年先在外面工作,終於在二〇一三年初,華陽中小企業開發董事長王韋中與林才越兩人在一次美國華頓校友聚會上,因同樣對教育滿懷熱誠,兩人當下立即想到經營課程平台的計畫,聚會隔天便開始著手落實,他們的初衷很簡單,就是為了讓更多人在網站上可以學到他們在學校沒有學到的東西,希望把這些技能帶給他們應用在生活當中。

創業初期 下足功夫

成立之初,《你知我知好學網》團隊先是研究台灣社會對於學習的狀況,他們發現台灣人最喜歡進修的科目是「語言」,有

卅三%顯示台灣人的教育經費主要學習第二外語,更開拓了新的市場,目前平台上主要以兩大主軸作為開課方向,分別針對廚藝課以及職場應用課程為主。同時他們也為了讓更多人知道有這樣新模式的網路課程平台,創業初期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拜訪了一、二百個教學機構和老師,當時網站尚未架設上線初期甚至還有老師認為他們是詐騙集團不明白他們的用意,隨著網站在去年七月正式上線之後,談合作便開始漸入佳境,一直到現在,大部份都是老師自行找上門來開課教學。

為了打開知名度,林才越一開始舉辦了幾場實體活動,首場舉辦大師講座,請到電商產業知名人士、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和數位媒體行銷達人、達摩媒體執行長許景泰,當時即造成業界的熱烈關注,也在媒體上曝光;第二場活動則邀請到郎祖筠進行「創意生活學」講座,分享演藝事業的心路歷程和生活點滴,希望藉由她的故事讓民眾知道如何透過創意讓生活更豐富。不僅透過大師講座,林才越同時也撰寫文章、部落格、登廣告、經營粉絲團,這些努力讓《你知我知好學網》在大眾、媒體下留下印象。

好學網在二〇一四年與全台最大的食譜網站《愛料理》合作,推出了《UKIK廚藝學院》,帶起「新食尚品味」的風潮,且一口氣推出四十多堂課,從地中海料理、日式、泰式、年菜、食材與營養、烘焙、品酒茗茶、手沖咖啡、食材挑選、餐酒搭配、小農有機無毒與食安教育、品酒專業證照、食材旅行等,在各餐廳飯店與坊間皆積極推出烹飪課、廚藝教室等,來讓所有喜愛料理的人士都可以享受烹飪的美好。

雙J大師(左三Jamie林之晨、右二Jerry許景泰)與你知我知好學網團隊合影。(你知我知好學網 提供)

自己的課程 自己設計

雖然《你知我知好學網》是以網路成立,但是它非線上學習的課程,網站上主要提供「我要上課」及「我要開課」兩大服務,任何人都可以選擇平台上所有的想要學的課程,繳費之後直接在開課當日去老師指定地點上課即可;而授課部分則是由好學網內部先行審核後,由開課的單位或講師,自行輸入開課內容、時間、地點、價格、招生對象、數量等,由開課方自己決定自己想要的條件,但以實體的課程為主。

網站除了提供招生平台以外,也有課程規畫建議、行銷工具及意見回饋等功能,解決老師在開課過程中會遇到的所有難題,而學生則能在網站上找到各式各樣的主題參與,好學網主要提供如撰寫課綱、開課所需行政、金流、以及其他雜務等。

多元實體課程 創造學習新定義

林才越提到好學網的實體課程相當多元,除了有廚藝學院、設計手作、玩樂體驗、創業電商、職場應用、投資理財、運動養生等類型的課程之外,最特別的莫過於「開怪手」課程,他說很多人從來沒想過開怪手也能當作課程來教學,主要能讓學生考過怪手執照,能夠當成謀生技能,他還提到一般人都不知道其實開怪手收入是相當高的,有時候月入七、八萬。

而平台上就屬廚藝課最熱門,當初開烹飪課的時候,好學網的員工都以為報名的應該大部份都是婆婆媽媽,沒想到正式開課後,才意外發現學生年齡竟然平均是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之間,是帶著數位相機去上課的上班族,然而男性人數竟然也不輸女性,這些開課後實際的狀況都是意外的收獲,林才越發現原來「教育」應該是依照學生需求而客製化的,每個人對於「學習」有不同的需求,去學習你真正想學的東西,才能更容易啟發學習的動機,去年才剛成立的學習課程平台《你知我知好學網》,已推出了四百多堂課與一百二十多個合作單位與師資。

桃園縣角板山介壽國中小孩學舞蹈課情形。(你知我知好學網 提供)
待用課程 贊助弱勢族群

去年帶領好學網團隊去桃園時,林才越得知桃園縣復興鄉角板山上介壽國中的孩子們很有跳舞的天份,他們能夠自己唱歌、編舞,但是卻沒有專業的老師讓這群擁有舞蹈細胞的孩子受真正的訓練,同時山上的孩子一直認為跳舞這件事只能當做興趣,無法變成之後出社會的飯碗,因為資源、距離的因素,讓那群想學跳舞的孩子無法學其所愛,更無法拓展視野,他想讓介壽國中的孩子們知道,跳舞不只是興趣,甚至能夠成為孩子們的一技之長,於是他嘗試突破限制,於今年七月在網站上架設了「待用課程」專案。

「待用課程」正如我們所熟知的待用咖啡是一樣的概念,讓匿名人士提前支付了咖啡的錢以行慈善,讓真正有需要的人能夠免費喝到咖啡的一種行動或文化,而待用課程即是用群體的力量來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開課學習,他將山上小孩學跳舞的困境以及計劃內容放在網路上,希望將社會大眾所募資的錢拿來聘請專業舞蹈老師到山上教學。一開始便有十五個人捐贈費用,於是介壽國中的孩子們就得以上到專業的舞蹈課,而舞蹈老師發現這群孩子真的很有天份

,希望給予他們更多的指導,未來還想帶他們下山比賽,因此林才越又進行了第二次的待用課程計劃,他希望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舞蹈課程能啟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讓孩子們看見未來的路。

學習障礙兒童參與二〇一四年創意工作坊。(你知我知好學網 提供)
除了桃園縣介壽國中的案例之外,同樣是弱勢族群的學習障礙小朋友,好學網也透過幫助他們的過程中,受到啟發。當初有個學習障礙小朋友的媽媽,因為了解到學習障礙者在班上、同儕之中很容易受到排擠,甚至會不願意學習,她身邊有一群與她孩子同樣狀況的家長,發現其實有學習障礙的小朋友,他們的藝術細胞相當好,因此他們希望能針對這點改善孩子的學習。於是家長們與好學網成立了另一個待用課程計劃,順利幫助孩子們找到藝術治療的老師,老師運用藝術指導讓孩子們知道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讓他們了解自己比誰都特別,同時那些手工的藝術品也能拿來義賣。後來家長告訴林才越,她的孩子過得很開心,看到孩子能夠學習的很好,流著淚才知道自己曾經逼孩子補習,逼他學習他不愛學的東西,才是真正誤了孩子。


好學網不止有上述兩個待用課程的案例,他們也有去那瑪夏鄉教當地原住民婦女們做麵包,讓他們學會做出更好吃的麵包,利用所賺取的錢來維持生計。這些回饋社會的待用課程都是讓社會弱勢得到學習的機會,重新燃起對學習興趣的熱愛及渴望,而團隊因為開發待用課程計劃,也在二〇一四年亞洲社會創新獎中獲得最佳潛力變革獎,成為台灣唯一的得主,希望藉由公益資源的有效運用,讓教育創造社會流動的可能性,幫助更多弱勢族群看見自己的潛力。


待用課程計劃流程。

延伸閱讀

你知我知好學網天下雜誌【讀者投書】林才越:用熱情提升競爭力吧!

【沃草】人人是老師,處處是教室!林才越打造「沒有學程的學校」




農產再製 Manna創造新的可能

$
0
0
【記者吳如斐、許資旻/新北市報導】「妳會看到當初以為是天方夜譚的事情,好像慢慢的就在發生」,Manna社企caf'e負責人陳芳宜欣慰地說著開業以來,看到改變發生的感動。Manna社企caf'e以輕食咖啡廳形式經營,將來自原住民部落的有機農產品,重新製作再販售;支持在地小農,扶持弱勢,希望透過Manna讓更多好的食材,能夠有效地被利用,「我們希望讓好的循環一直發生」。

     


瑪納社企咖啡負責人陳芳宜(右一)與員工們合影於店面。

從部落開始

要談Manna社企caf'e,必須先提到,「馬納有機文化生促進會」和「光原社會企業」。「馬納有機文化生促進會」是任職於輔仁大學的印度籍神父鄭穆熙,在二十多前被派任來台時,參與隸屬輔大校內的原住民服務教育計畫,在參與部落教育時,發現原住民人口的教育和外移問題,而這些問題的根源就是部落的經濟問題。經濟問題如果沒有解決,教育和外移的狀況也沒辦法獲得改善。也因為這樣子的發現,讓鄭穆熙神父決定延伸觸角,於二OO五年成立「馬納有機文化生促進會」,不只做教育,開始朝部落有機農業發展。

馬納有機文化生促進會成立最初,主要傳授部落農友有機農法,提供農作輔導訓練,秉持在不破壞大自然、維護原住民傳統文化的前提下,讓部落農民得以自給。然而,Manna社企caf'e負責人陳芳宜說,「越來越多人加入馬納,產品多了,就需要一個對外行銷平台」。

於是「光原社會企業」在二OO八年成立,以一個「經銷商」的角色,希望讓這些部落有機農產品可以經由光原,販賣至市場。而馬納有機文化促進會,和光原社企,從生產端到行銷端,創造原住民在地就業機會,結合部落人力與農林資源,推廣有機農業,提供有機產品行銷通路,是一個以原住民為主的社會企業。

至於Manna社企caf'e,同時參與馬納有機文化生促進會,與光源社企的陳芳宜說,在源頭端雖然創造了原住民就業機會,也有了產銷平台,但另一個可能面臨到的問題是,「很多農產品是可以被利用的,但可能因為賣像不好等問題,它不能直接販售」。Manna社企caf'e的出現就是為了讓這些部落所生產的二級,或次級產品,經過處理後留下可以使用的地方,得以用其他的方式被再利用。

有機蔬菜的賣像若是不佳,消費者的接受度就較不高。Manna社企caf'e從飲食下手,將這些有機農產,做成餐點,像沙拉、三明治、濃湯等餐點在店內販售,用這樣的方式,讓二及農產以「成品」的方式呈現在消費者面前。

透過再製 讓食材有效利用

Manna不只販售部落生產的有機農產品,陳芳宜表示,在投入社企後,發現很多社會企業、小農和社區發展協會都有生產產品,但因為地處偏鄉,或是沒有足夠的成本來行銷,而無法在市場上露面。因此Manna也希望能購將這些產品進到店裡,成為食材來源。

陳芳宜也舉例,像Manna賣的冬瓜茶,就是來自雲林延平社區的無毒冬瓜茶。延平社區以前是著名的「糖鄉」,但因為年輕人口外移,開始研發各種在地糖類產品,如無毒冬瓜茶,糖餅等,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大家注意到地區特色,讓外移人口回流。

另外,Manna所販賣的麵包,也是來自一位北部的單親媽媽,陳芳宜欣慰的說,這位麵包媽媽不久前和她們分享,在跟Manna合作一年後,經濟狀況獲得很大的改善,主動提出在價格不變的狀況下,要在麵包中加入更營養的食材:紅篸。「她覺得當初在她有困難的時候,有人幫助她,她希望回饋消費者」陳芳宜說,當聽到這個的時候,真的就會覺得很感動。

持續 創造可能性

Manna開幕一年,因為在開店時並不是甚麼都準備好、確定好的,陳芳宜說,「我們確定一件事是好的事情,在籌備大概百分之六十的時候就會開始執行,因為可能過了那個時機它就不是那麼適合了」。

而這樣的方式的確讓Manna開幕至今,都像是一個磨合期,很多事都還在嘗試的階段。但同時也提供Manna發展上更多的可能性,像是在食材來源的部分,也逐漸有一些和Manna性質相同的社企,主動來談合作的部分,「很多原本沒想過的事,在做的過程中,就這樣就發生了」。


延伸閱讀

光原社會企業官方網站

馬納有機生活促進會官方網站 

Manna社企caf'e 



iGoods愛物資 用購物模式做公益

$
0
0
【記者李宜佳、盧冠雯/台北市報導】想上網找尋機構捐贈自己多餘的物資,卻對於一片茫茫的搜尋資料中,覺得心煩嗎?別擔心,「iGoods愛物資平台」利用網路購物的模式,架設捐贈平台,匯入合作機構所需的物資款式與數量,你只要點選捐贈的機構與樣式,點入捐贈商品的購物車,並填寫表單、勾選捐贈物尺寸來得知運費金額,物流公司到府收件之後,運用商務平台幫你做公益。

     


放棄工作 打造公益購物平台

愛物資捐贈平台在二O一四年九月上架,由原本是上班族的邱珮瑜,與陳家銓兩人成立,加上七位志工所組成。原先邱珮瑜只是一個志工團隊的成員,在下班之餘當義工,成立臉書專頁,幫忙有需求的社福團體募集物資。然而真正讓她放棄正職,成立平台的契機是身邊志工朋友的一句話,「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讓工作可以友善社會」,讓她去思考,與其在工作上不快樂,不如從公益出發,打造一個對社會有益,而且自己也能發揮的舞台,於是便和志工好友陳家銓一同成立相似於購物平台的愛物資iGoods。

捐贈者如果想將日常生活多餘的物資,或汰舊的物品捐出,一般都會向親友打聽管道,或是上網找尋機構捐贈,但因為捐贈需求沒有一個整合的平台,也因為機構本身物資捐贈的機制,和需求數量並不透明,導致民眾好不容易找到單位捐贈,卻發現已無需求,進而影響捐贈的意願與效率,「所以我們成立結合類似電子購物的模式,定期兩個月和我們合作的社福機構,更新物資需求量,運用大眾熟悉網購的模式,有效率的媒合機構與捐贈者」陳家銓表示。

iGoods創辦人陳家銓、邱珮瑜。

愛物資與將近三十家社福單位合作,在平台上刊登需求物資的數量,與捐贈的對象,讓有意願捐贈物資的民眾,在平台內清楚得知尺寸、樣式,點入相似於購物網站的物資捐贈車裡,填寫捐贈物品表單與裝箱後的大小,之後與愛物資合作的物流公司就會到府收件,送往所捐贈的機構。

特別的是,愛物資提倡公益有價的概念,捐贈者必須依照捐出物資大小和重量,自行負擔運費,邱珮瑜認為:「我們想向社會提倡物資循環的理念,藉由自行負擔運送費用,從中抽取少部分作為營運的資金,達到我們維持運作,和物資循環的理念。」

相似於購物網站的物資捐贈車。

物資轉移 不浪費捐贈的善心

愛物資審核社福機構的標準有三個項目,一是有具體的物資需求,和明確的捐贈對象,二是能提供物品規格、尺寸,讓愛物資能具體告知募捐民眾資訊,讓消息透明公開,最後一定要開立收據給捐贈者,達到捐贈規定的程序。

邱珮瑜、陳家銓認為,從先前當志工的經驗裡,發現捐贈的資源,會隨著機構需要的物資數量沒有隨時更新,或沒有公開告知物資募集進度的機制,導致物資大量湧入到已經不需要的機構,「浪費社會大眾的愛心,也對機構造成困擾,這是我們不樂見的。」所以當平台顯示某一專案的物品,捐贈數量額滿之後,就關閉專案,讓相同的物資轉移,投注到其他有需要的機構,達到控管需求的數量,不浪費社會大眾募捐的資源。

iGoods創辦人陳家銓、邱珮瑜希望更多人看見愛物資這個平台。

結合商務 捐東西也能買東西

愛物資平台專注於物資捐贈,是因為邱珮瑜、陳家銓想希望把捐贈的模式做精,專注於物資也有無限的可能。陳家銓希望在未來,愛物資能成為台灣社福單位募集物資的後台,每當協會公布物資需求後,附上愛物資官網的連結,讓捐贈物資者能匯集到此,提升台灣物資捐贈的效率和成功率。

明年的計畫中,愛物資也希望達成他們物資再造的理念,規劃主動對外募集二手衣物、家俱,與社福單位服務對象,例如經濟較為困難的家庭主婦,或和設計系的學生合作,改造募捐而來的物資,重製成可供販賣的產品,例如布偶、文具,也將社福單位本身在販賣的產品,上架到愛物資平台,讓捐贈結合電子商務,讓捐贈者同時也是消費者,購買公益產品,不只給予多餘的物資,更能藉由購買站內的商品,給予最直接的支持。

陳家銓表示:「我們持續地往目標前進,把每一位民眾捐出的物資視為禮物,送給有需要的人,讓物資背後的愛心,能一直循環。」


延伸閱讀

iGoods愛物資官網

Give and Take-愛物資

街角的祝福 – 送件衣服給街友吧!專案

捐贈物資是送出「用不到的好東西」,不是清理不想要的雜物



台東書屋計畫 以立為孩子「築」夢

$
0
0
【記者李萱、卞其磊/台北市報導】由陳俊朗先生一手創立的「孩子的書屋」在台東推行已有十五年,現有八個據點,供社區孩子下課後寫作業、學才藝,就像是孩子的第二個家。二〇一四年陳俊朗決定打造一個自建的「綠色書屋」,經過「以立國際服務」號召,開始以分梯接力的方式製作建材「土磚」,同時也協助原住民部落石板屋的修復。

     


「以立國際服務」專門提供「建築」方面的志工服務,目前已在推行的有柬埔寨、尼泊爾、印度、內蒙古、緬甸、泰國等建屋計畫。(照片由周頌宜提供)

因緣際會 以立與陳爸共同造屋

一九九九年,原本在台北做生意的陳俊朗,為了準備書記官考試,同時希望可以挽救家庭危機,便回到台東卑南鄉,在社區樹下以吉他聲、課輔陪伴兩個兒子。隨著社區中越來越多孩子的加入,他發現當中有許多孩童來自隔代教養家庭,或是父母親有酗酒、家暴,甚至性侵害的問題,這些孩子沒有得到妥當的照顧,因此希望可以給他們一個安穩的環境,提供小朋友下課後固定的去所。「陳爸」開始租民宿、借房子作「孩子的書屋」,也就是提供社區孩童課後輔導、音樂或體育等才藝、課外活動的教室。書屋無意取代學校教育,而是期望可以藉由不同的管道,讓小朋友找到各自擅長的一片天。

迄今「孩子的書屋」在台東已有八個據點,有的是承租民宅,有的是借用社區活動中心。

負責這次「台東計畫」案子的以立志工孟孟(顏孟貞)說,陳爸與「以立國際服務」的機緣始於兩年前,以立在柬埔寨推動「綠色園區計畫——打造綠色孤兒院」,其中一位領隊與陳爸彼此熟識;陳爸擔心每次書屋租約到期又要搬遷,這樣對當地本來就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們可能會帶來不少負面影響,因此決定自己建造一個孩子的書屋,知道以立在「蓋房子」方面有一番心得,陳爸便透過以立對外招募人力,希望最終可以給孩子一個獨特又穩定的教室。

陳爸最後與當地一名地主談妥,以每月八千元的租金,簽下十年的租約,在這個五百多坪的土地上,找來了設計師規畫新書屋的營建。這十載中陳爸至少不必再為書屋孩子們是否要漂泊不定而擔憂。

土磚製作不易 志工下定決心

除了招募志工,以立也為陳爸找來了「土磚」老師以及建築師,以「綠色建築」的方式營造新的書屋,除了設有太陽能發電、雨水回收裝置,主要希望可以「就地取材」,因為當地泥土很多,依比例融合沙、石灰、稻草、稻殼、水風乾後便可製成「土磚」。這次蓋書屋估計需要用到六千四百塊土磚。

孟孟說:「一般建材用的是水泥,而書屋用到的環保建材,像『土磚』,在台灣還不是那麼廣為人知,因此在跑合法的流程會比較繁複。」申請合法化的過程耗時近一年,土磚也需要一塊一塊手工製作,工程相當費時費力,但是建築拆除後可以回歸自然,不會如鋼筋水泥留下難以處理的廢棄物。

孟孟說,大家首先需要將泡水的泥土等材料丟進滾筒機磨成泥漿,在尚未添購機器之前則是用人工篩土,在篩網上不斷地篩動,過濾掉小石子。然後將泥漿和木屑倒進攪拌機裡,攪拌好的土會送到志工生產線,經由「送土小天使」挖土到每個人的模具裡,加速生產速度。接著,每個志工都會配有一套模具和棍子,用棍子反覆搥打讓土磚紮實、成型,這是「壓磚」的部分,重複性高。最後將土磚進行修邊,進行脫模就完成了。

土磚的製作方式其實就是一直反覆一樣的工作,志工周頌宜說:「大家都是有志一同想要完成當下這件事,就是做好土磚,不會想太多。」儘管工作重複性高,一般人可能會覺得無趣,但對這些志工來說,書屋計畫是為了孩子而蓋,而他們正是為了書屋而來,因此心無旁騖,做土磚的過程也會互相交流過去參與志工的心得,一點也不無聊。

土磚製作過程重覆性高,需要志工保持熱忱與專注力。(照片由以立國際服務提供)


捲起袖子 進入農園與部落

在以立五個梯次的「台東五日計畫」中,一梯次會有一點五日在做土磚,一名志工一天可完成四到五塊土磚。在大家分梯次的接力合作下,目前已經完成了三千塊,距離目標量只剩一半,計畫仍在繼續推行中。

剩下的日子,志工們也深入附近魯凱族部落「達魯瑪克」進行復興計畫,透過與致力於推廣原住民文化與壯遊的「力元大哥」接洽,發現到部落的聚會所亟需修建,因此開始了石板屋的修補工作,從第一批志工清理因潮濕、蛀蟲的木頭家具,到後來的屋頂修補,志工們也從中對原住民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志工許紹城提到,力元大哥的一句話讓他印象深刻:「第一次來是客人,第二次是朋友,第三次就是家人。」志工們被當地原住民朋友的真誠深深打動,許多人也想要以回「家」的方式再去幫忙。

「孩子的書屋」也於二〇一二年開始種植百香果自給自足,二〇一三年是果園的首度收成。以立志工也前往果園進行除草、撿石頭、採水果等協助。

志工同時進到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體驗原住民文化,以及以接力方式持續修補石版屋的屋頂。(照片由周頌宜提供)


孩子為書屋付出 志工深受感動

綠色書屋自規畫到開始營建,從無到有的過程不只讓陳爸、以立志工感動,書屋的孩子們也相當期待。

書屋的工班多半是以前書屋的孩子,有些人看到他們黝黑的肌膚和身上的刺青可能會帶有刻板印象,但其實這些大男孩都有著一顆柔軟的心。書屋的營建組長高玉念目前二十三歲,也是過去聽陳爸說故事、彈吉他長大的孩子,參與書屋的建造不但給這些年輕人帶來收入,也讓他們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打造這個陪伴他們重要人生階段的天地。

台東計畫不單單讓志工能參與書屋建造的工作,孟孟說:「除了付出實際的勞力,也希望可以帶給志工們在生態、生活習慣等方面不一樣的思想。」以立亦希望可以藉由這次的台東計畫,讓更多人認識台灣並發現,其實不只是海外的偏鄉,台灣的這一隅也有一個刻不容緩的計畫正在持續招募中。

至於書屋的志工教師不只要督促孩子完成作業、陪伴才藝練習,也要處理孩子的家庭關係,有時甚至要挺身保護孩子不受酒醉的父母施暴。目前書屋的老師並非透過正式教育體制培訓,而是經由各種機緣接觸書屋的外縣市年輕教師,或是當地熱心住民前來擔任。孟孟說目前書屋沒有要對外招募課輔老師的打算,「一來是不知道參與者的投入程度可以到多少,二來是頻繁的短期志工與孩子分離時,可能會給這些幼小心靈帶來不適。」

「台東計畫」是孟孟(顏孟貞)與夥伴周杏蓉主持的第一個大型專案,這也讓她們體會到「台東不是後山,是面向太平洋的大門。」有許多待興的計畫,但也有許多美好的人文。



延伸閱讀

以立國際:台東書屋持續推行中

孩子的書屋 官方網站

【生命力新聞】「陳爸」的社區書屋 用愛溫暖童年

【蘋果日報】偏鄉蓋書屋



豆你開心 電子業老爸手作堅果塔

$
0
0
【記者傅馨嫺、許政榆/台中市報導】鴻鼎菓子手作烘焙坊創立於二O一四年夏天,創辦人張育睿原先在電子產業工作,在因緣際會之下接觸了烘焙業,開始對手作甜點產生興趣。當時,張育睿發現家中一歲半的女兒,因為便秘問題時常哭泣,張育睿便將有助腸胃蠕動的堅果加進甜點中,研發出了豆你開心堅果塔,重拾女兒的開心笑容。
鴻鼎菓子創辦人張育睿。

電子業老爸棄高薪 轉行挑戰烘焙

擁有加拿大、英國MBA高學歷的張育睿,曾在國內多家知名電子、傳產大廠任職,對原先就是念商科的張育睿,在大公司上班應該再合理不過了。但在2年前張育睿放棄了平穩的工作及優渥的薪水,回到豐原老家投入了烘焙業。

當時張育睿發現家中一歲半的大女兒時常哭泣,了解原因後才發現是女兒的腸胃消化出了問題。他想起了在加拿大留學時,曾看見了路邊的松鼠會儲藏堅果,而堅果是營養價值極高的食物,其中也富含大量的膳食纖維。他開始嘗試讓女兒多吃堅果,但幼小孩童對堅果的接受度不高,因此他便結合了他的興趣-烘焙,將堅果加入甜點中,成為孩子喜愛的零食。
鴻鼎菓子手作愛心堅果塔。

中年轉行創業 挑戰自我更多可能

「爸爸的堅果塔好好吃!」女兒吃著堅果塔露出滿足的笑容,讓張育睿決定投身烘焙業。「人生只有一次,我要挑戰更多不同的可能!」張育睿表示,曾經在姐姐的烘焙坊幫忙,學習製作甜點,在過程中他發現自己擁有極為敏銳的味蕾,能察覺出食物中微小的氣味,這也讓他更堅定走烘焙這條路是對的。

張育睿花了整整半年的時間研發堅果塔,雖然已經有一定的烘焙基礎,但在研發的過程中還是遇到不少困難。一開始,張育睿的父親極力反對,因為家中曾有過創業失敗賠錢的經驗,父親表示他認為張育睿不該放棄前途似錦的高薪工作,貿然轉行。但張育睿仍想堅持自己的理念,開設烘焙業。

張育睿跟店內工作夥伴為了決定產品口味,曾在一個小時內吃掉將近五十個堅果塔,為此張育睿還曾跟工作夥伴有過不少衝突;他們在過程中每天都倒掉十幾公斤的原物料,只為了堅果塔中細微口感的差別。「我們是沒有時間挫折的!」要找出更好的口感,張育睿只有不斷嘗試再嘗試。
店內員工正在製作手工堅果塔。

以愛為初衷 製作手工堅果塔

在食安風暴下,鴻鼎菓子的生意並未受到影響。張育睿說:「這個堅果塔本來就是要做給家人吃的。」尤其在食材的挑選上,他要求相當嚴格。沒有外界的要求,他主動將店內產品拿去送檢,就是為了給家人和消費者一個更安心、更營養的堅果塔。

張育睿也表示,電子業和烘焙業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人」。在電子業的環境中,員工是可以被要求到極致的,在那樣的環境下是非常嚴苛的;但投入烘焙業後,張育睿發現對人必須要相對柔軟,並放下身段用心跟工作夥伴們一起奮鬥,一起分享意見,員工也願意花更多時間自動自發的投入工作。


延伸閱讀

鴻鼎菓子手作烘焙坊官方網站

鴻鼎菓子-豆你開心手作堅果塔

台灣1001個故事 為女手作父愛堅果塔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