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翻玩都市空間 Changee打造空間新定義

$
0
0
【記者張佑任/郭庭伊,台北市報導】台大畢業生林端容創立共同空間Changee,一個共同工作空間與藝文創意平台,期待能成為新銳創作者的發表與串聯平台,讓更多有趣事物與創作能量可以被看見。

     


Changee創辦人林端容。

創業曾遇波折 化危機為轉機

二〇一一年,當時就讀台大經濟系大四的林端容開始思考未來的出路,她認為,如果能把自己喜歡「善用資源的」想法當作未來創業的目標,是一個可行的方式,於是她開始跟身邊的朋友合作、討論。而在發想的這段期間,剛好看見政大有場地能出租給創業者使用,匆忙下趕出了企劃書,想不到順利通過,成功租下政大的場地進行創業。

在政大的空間取名為D.cafe藝文空間,以舉辦音樂表演為主。空間設計到餐點物流都要從零開始做起,透過嘗試,從做中學,她藉著許多朋友的幫忙,讓第一個分享空間的一切得以成型。

後來因為空間使用上跟政大校方的預設有出入,所以被迫無預警的搬出場地,當時一夥人亂了手腳,不知道花了許多時間與金錢佈置的硬體該移去哪,更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此時林端容在募資平台上發出求救,成功募集資金,獲得搬遷的機會再度出發,在中山區租到新的場地,以Changee之名東山再起。

創辦人林端容說,之所以會取名為Changee,是因為創立的核心理念是「change things with eagerness」,也就是希望能夠熱切地改變事情。Changee到底是什麼?林端容說,一開始有經營咖啡廳,大眾就會直接把這裡定位成做餐飲的,後來抽出這個環節後,大家就開始好奇,「沒有提供餐飲,那到底是什麼角色?」其實空間有很多靈活運用的方式,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賦予它意義。

提供創業資源 注重空間靈活運用

在林端容口中,Changee其實就是「彈性空間」,意即無論是制度或使用方式都是很彈性運用的,這些空間資源可以細分為四塊,分別是共同工作空間、活動空間、展演空間及咖啡廳。

共同工作空間是一興的空間型態,工作者們可以月租、年租等不同方式租借桌椅、會議室或空間,共享整個空間,並共用辦公設備,如印表機。這類型的空間主要提供給個人工作者、新創事業者在工作之餘期待與其他工作者交流、激盪想法的人。

林端容認為共同工作空間能創造三個目的,第一個是「硬體資源共享」,像是影印機、咖啡機,一個辦公室內只要有一台,大家就都能使用到資源,可以降低每人必須負擔的成本;第二個是「共享社群人脈」,因為不同領域的人在同一個空間工作,久了可以產生信任感,建立起彼此的人脈資源;第三個是「創業氛圍」,有點類似於讀書風氣,當有人遇上困難,可以很快獲得身邊其他人的意見。

活動空間中的擺設都可以自由、靈活使用,除了空間上的自由運用外,在制度上也有所不同,一般外頭租借場地都是以小時計算,但Changee的活動空間是算人頭的,也就是以使用者人數來計算費用。而另外展演空間中比較特別的是,如果創作者經費有限,也可以跟Changee進行交換,Changee提供場地,創作者則需在Changee開設工作坊進行免費教學,以互惠的方式來進行。

Changee共同工作空間。
不完美的圓 成就成長的動力

Changee的空間設計及logo中無處不在的「樹木」也隱含著她最初的理念:「樹的年輪,一圈一圈都不是完美的圓,但不斷成長之後,最後形成了非常美麗的紋路。重點不是做得多完美,而是不斷成長,這句話一直鼓勵著我們。」

Changee現階段在台北地區設立有六家據點,辦過四十二場展覽,例如Poca首次插畫個展、何念一攝影個展等等,超過十萬的活動參與者,而有八十位左右的共同工作者承租Changee提供的共同工作空間。



而在未來,Changee更計畫推出Changee Across媒合平台,提供創業者、設計師等小型公司尋找人才以及專案的媒合。Changee Across是透過專案的類型和註冊人的專長來進行配對,可以有效的改創業者找尋人才的不便,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更為容易。


延伸閱讀

Changee官方網站

Changee粉絲專頁

Changee Across粉絲專頁




結節推廣疾病知識 串起家屬距離

$
0
0
【記者廖之瑩、歐育芸/台北市報導】陳星安在出生不到一天的時間內即被診斷罹患結節性硬化症,須終身以藥物及飲食控制病情。在父母悉心照顧下,星安的病情控制得當,沒有持續的惡化和擴散,醫生都感到訝異,因為這是很不容易的。星安父母除了積極培養他的專業烘焙技術,與父親陳永壽一同考上丙級廚師證照外,也開了間烘焙坊,讓星安可以真正自主的生活。結節協會致力於推廣結節性硬化症,期望讓更多人了解疾病,並讓更多病友家屬獲得醫療的支持及社會的尊重。

     


陳星安與父母合照。

罹患罕見疾病 力爭上游突破限制

帶著甜甜笑容的陳星安,今年二十一歲。在出生不到二十四小時內,即被檢查出心臟有極異常的雜音,判定絕非是心臟瓣膜受損,隨後轉到三軍總醫院進行更精密的檢查。經過診斷後發現,心臟有橫紋肌瘤、小腦有脂肪瘤和前腦額葉有腫瘤且出現鈣化的現象,醫生確診罹患結節性硬化症,為罕見疾病,須終身依靠藥物及飲食控制。此疾病通常是遺傳及基因突變,但星安的父母及哥哥皆沒有異狀,後來在台大醫院做基因檢查才發現是基因突變。

在父母親細心呵護下,星安的藥劑從三歲起就沒有增加、前腦額葉的腫瘤到現在也維持出生時的情況,超出醫生的評估。媽媽張玉珠為了讓他有個心靈寄託並學習自我肯定,從小就讓他去學繪畫,另外也自行教授吹奏梆笛,現在在社區大學學習二胡。星安自己也知道父母的用心,因此也很努力的學習,不讓他們失望。

不向病魔屈服 走出自己康莊大道

結節硬化症是一種多系統疾病,涉及身體多種器官,腦、心、肺等。其症狀可能為癲癇、智能障礙、發育遲緩、精神及行為問題。而大部分的患者,均有自閉症及學習、情緒的障礙,且常會因腦部結節腫瘤所影響,導致腦部神經傳導受阻、引發腦部不正常放電,因而有癲癇的症狀。

因結節硬化症,星安時常會癲癇發作,須靠藥物及飲食的控制,而要完全不發作,也幾乎是不可能的。癲癇發作後一段時間內,注意力不集中、會喪失記憶、恍神,在學習時容易出現問題,使得星安在學習的路途上走得十分的艱鉅。

星安剛開始唸小學時,皆有按時回診吃藥,病情控制都在正常範圍內,因此成績還不錯,還被選為班長。隨著課業愈趨加重,壓力越來越大,身體開始出現異狀,成績表現慢慢地不理想。老師以星安學習狀況不佳和考試成績拉低全班總平均為由,希望他可以轉到資源班就讀,但資源班老師評估後認為不需要到資源班而是可以繼續待在普通班且星安的主治醫師也是持相同看法。為了讓星安能繼續待在普通班學習並與一般孩子互動,經由主治醫師安排下做了智能測驗評估,評估後也是得到同樣的想法。因此,媽媽持評估結果要求校方讓他繼續留在普通班學習。

國中時,星安去申請就讀新竹教育大學附設的融合班­─普通和特殊教育各佔一半。畢業後,與一般同學一起參加基測,考到不錯的成績,老師對他刮目相看。原本對電腦有興趣,在他繪畫老師建議下,改走餐飲服務業,因為發展空間較寬廣。因此,星安開始積極參與學校的烘焙課程。「一開始好奇麵包的製作程序,之後漸漸的很享受做麵包的過程。」星安一邊說著,一邊靦腆的笑著。在君毅中學高職部畢業前,星安不負眾望,一舉考上丙級廚師證照。

最堅強的後盾 永遠的避風港

張玉珠是位家管,因星安身體及語言表達上的問題,於是在學校保健室擔任義工以就近照顧星安,後來因老師以無法顧及星安為由,要求媽媽到班上陪讀。星安在一歲多時曾因癲癇大發作造成全身癱瘓,直到上小學時還完全沒有書寫的能力,在經過媽媽半年多的訓練下,才終於能自己持筆寫出端正的字體,連老師都很詫異。她一方面承受心裡的煎熬和痛苦,一方面又擔心著星安的病情,使得自己無法充分休息,導致太過勞累而休克。就算是鐵打的身體,長期下來也會承受不了,在星安小學三年級時,張玉珠得到憂鬱症。是靠著星安父親的支持、鼓勵及努力不懈的與病魔對抗下,才漸漸的好轉。

陳永壽原是負責軍隊中飛彈的維修,在張玉珠身體欠佳的情況下,擔心她太過勞累無法專心休息,而提早退休。雖然每個月有固定的退休金,但在星安及媽媽龐大的醫藥費下,仍是入不敷出,因此曾到工地去做粗工。然而每天一回家,臉上及鼻子都佈滿了大量的砂石和泥土,之後在張玉珠及星安外祖母的勸阻下而辭職。但家中的經濟,實在無法同時兼顧大量的醫藥費及生活費,必須另尋他法。這時,星安正好在學習烘焙,因此也一起投入。他說,一開始是有興趣,加上星安不能吃外面的食物,所以也就一起去學習。之後,也與星安一起考到丙級廚師證照。

新鮮食材用心製作 獲得好口碑

心安烘焙坊的招牌。
為了讓星安以後就算沒有父母的照顧,也可以養活自己,於是陳永壽及張玉珠決定開一間烘焙坊。張玉珠說:「會想開烘焙坊,就是想讓他有個一技之長。」給他魚吃不如給他釣竿,除了培養技能外,還希望可以讓他真正獨立生活。

因麵包、果醬及果醋皆不添加防腐劑,使用天然食材,而受到附近鄰居的歡迎。在選擇原料時,都會四處比較和觀察,貨比三家後才會決定。麵包的製作過程也很費心力,堅持低溫發酵麵糰,花費十五個小時讓麵糰充分靜置後,才會繼續後續的動作。麵包出爐後,星安與爸爸會一起去附近農會、學校及公家單位販售麵包,漸漸打出名號後,不僅街坊鄰居會事先預訂也會介紹朋友一起購買。剛開始在販售時,星安常因害羞躲在門外,不敢進門,到現在都會與父親一起進去兜售。

相互關懷分享 共同組成大家庭

星安在學校課程閒暇之餘,會參與結節協會舉辦的活動,與其他病友結識與互動。除了讓他對自己的病情更加理解之外也讓他知道自己在對抗病魔的路途上並不孤單。

星安父母與其他同為結節病友的家屬,共同組成一個聯誼會,分享各自的醫療協助及互相鼓勵支持。張玉珠笑說:「我們應該算是元老級會員吧!」隨著病友家屬持續增加,聯誼會轉形成有組織規模的協會,替更多的結節患者爭取更好的醫療資源及生活品質,得到社會更多的尊重及支持。


延伸閱讀

結節性硬化症 - 【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

社團法人台灣結節硬化症協會

罕見性結節性硬化症口服mTOR抑制劑提供更完善治療

結節硬化症難纏!多種器官出問題



弱勢媽媽再就業 傳統布包變潮包

$
0
0
【記者李宜佳、盧冠雯/新竹市報導】在台語和客語中, 水都是漂亮的意思。從新竹九讚頭村起源的「台灣水色」,放手讓年輕人發揮創意大膽設計,聘用能夠熟練使用縫紉機的弱勢媽媽,一針一線手工製作出時尚美觀又耐用的布包。二〇一四年四月,工作坊搬到了新竹內灣,在遠離大都市的這裡,台灣水色正努力地編織著一個變得越來越好的夢想——打響品牌而能夠維持這個平台,去幫助更多的弱勢家庭、社區。

     


年輕人外流 台灣水色應運而生

當初台灣水色會成立,是因為九讚頭文化協會的吳明忠理事長,二十多年前就致力於社區營造工作,看到年輕人外流現象嚴重,想要做點事情來幫助九讚頭社區。社區的許多媽媽們都會使用平車縫紉機,再加上剛好有一批二手縫紉機,就買下來開始了台灣水色。

二〇一一年一月,台灣水色成立,一直以「幫助」為理念,致力於改善社區弱勢媽媽的經濟狀況,並且想要將這種幫助的理念傳播到其他縣市,也曾經把一些訂單採取家庭外包代工的方式,交給桃園縣需要經濟來源的媽媽。這種幫助其實是雙向的,一方面台灣水色幫助了媽媽們得到一份工作,增加生活收入;另一方面媽媽們也同樣幫助了台灣水色製作好的產品,讓台灣水色可以接到數量比較大的訂單。

以「幫助」為理念 協助弱勢家庭

在台灣水色工作了三年多的媽媽張美美(化名)說,以前曾經在玩具廠內做娃娃,但是工廠都往大陸遷移,以至於倒閉,後來做過學校的志工,也在社區幫老人家量血壓,但都沒有固定的工作。加入台灣水色以後,既可以重新做自己的老本行——縫紉,也可以增加經濟收入。

美美的兒子與媳婦婚姻生活並不美滿,最後選擇離婚,多年來美美和自己的老伴一起協助撫養孫子,但是近年來,美美的丈夫和兒子相繼患病,生活的重擔就落在了美美一個人的身上。為了給丈夫和兒子治病,也為了讓孫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不輸在起跑線上,美美無時無刻用工作來維持家庭生計,除了以自己精湛的縫紉手藝來工作,甚至還要兼差簡單的攤位經營。即使身上背負著生活的壓力,但是美美在台灣水色中並不滿足於那一份薪水,她還有一個想要把縫紉技術重新發揚光大的夢想,在她眼裡,縫紉機就像是無價之寶一樣的存在。

在台灣水色縫紉的媽媽張美美(化名)。

為愛返鄉 發揮創意

台灣水色的內部構成人員並不多,有五位媽媽,其中三位縫紉,兩位負責剪布、負責管理細節的彭康明先生、設計師虹穎和純純,還有新竹誠品書店中運營台灣水色專櫃的店長。虹穎和純純作為主要負責人,除了擔當設計師以外,更是身兼數職,但她們的分工亦十分明確:純純負責接洽、宣傳工作,而虹穎則是偏重在生產上。

設計師虹穎是竹東人,也是土生土長的客家人,大二暑假那年申請校外實習,因為專長是平面設計,所以申請的是新竹文化局的實習工作,最後被分配到台灣水色,在兩年工讀以後,於二〇一四年初轉入正職,正式加入台灣水色。對虹穎來說,留下來是緣份,到大城市去工作會比留在鄉下進步更快,但是和叔叔阿姨們在一起會有家的感覺,濃濃的人情味也吸引著她留下來。最讓她動容的是,二度就業的媽媽為了需要經濟支援幫助的家人,放棄了閒適的退休生活,再次開始工作,為家庭無私地奉獻與付出。另外,在台灣水色,她可以獨立完成天馬行空的想像,盡情發揮創意,這也是她認為自己可以得到空間發展的原因。

被問到對還感到迷茫的年輕人建議時,虹穎說鄉下的條件或許比不上大城市,但是在這裡滿滿的擁有著一路成長的回憶。年輕人有著一腔熱血激情,可以多多思考家鄉需要什麼,可以怎樣去讓家鄉變得更好,能夠為家鄉發揮創意,既是對家鄉的回報,也是對年輕人不一樣的挑戰。

台灣水色設計師虹穎。

爭取突破 展望未來

在台灣水色,年輕、富有活力的設計師,和技術純熟的媽媽們是很奇妙的組合,設計師會比較著重對市場時尚的跟進,但是有時候媽媽們會覺得有縫紉上的困難。虹穎說,每到這種時候,就會與媽媽們進行深入的溝通和解釋,並且大膽地進行嘗試,爭取做出一些突破。目前台灣水色的包包還是以進貨時購買的布料上的圖案為主,設計師將不同的布料進行搭配組合,呈現出時尚感和潮流感,而未來將會嘗試更多不同新造型的包包。

台灣水色印製的內灣明信片。

目前台灣水色在新竹誠品擁有一家實體店面,另外在網絡銷售平台Pinkoi也有開店,也有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在粉絲專頁上,一般是與客人進行交流和互動,在給客人做咨詢服務的同時,也可以瞭解到客人的需求,在設計和選色時加以參考。

台灣水色希望可以將一個個手工縫紉的包包賣到更遠的地方,例如在中國的暖島網上設立平台,利用網路來拓展大陸市場,想讓更多人看見媽媽們的好手藝,也讓台灣水色能夠繼續維持下去,秉持著「幫助」的理念,繼續幫助更多的弱勢媽媽們。


延伸閱讀

Pinkoi|台灣水色

老裁縫新創意 花布包變潮包

台灣水色New Taiwan Vision

老針車+兩代女人 縫出台灣水色



落髮為童顏 捐髮助癌症病童

$
0
0
【記者李宜佳、盧冠雯/新北市報導】就讀台南一所國中的小鳳(化名),在三歲時罹患了神經癌,其後癌細胞更轉移到心臟、肺部和支氣管。每看到小鳳接受切片化療,那長達十公分的切口,讓小鳳的媽媽很不捨,但小鳳卻很勇敢,跟媽媽說:「我不痛。」與癌症奮鬥十多年的她,戴上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為她訂製的假髮,重新回到校園唸書。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每個月為癌童訂製假髮的計畫,至今幫助許多小朋友再次地走入社會。

     


量身訂做假髮 助癌童重返社會

一九九七年,周進華先生與郭盈蘭女士的孩子周大觀,罹患惡性橫紋肌癌不幸離世,身為父母的他們承受許多煎熬,但也因為得到旁人的協助,決定貢獻一己之力,成立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提供癌症病童以及親人對於血保方面的權益、治癒癌症相關知識,與情感上的陪伴。基金會主動聯絡治癒成功的親屬,轉借給正在發病的病童,讓過來人以最真誠的情感,陪伴因癌症而遭受磨難的家庭。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也替癌童製作假髮,從二0一一年開始,已經幫助超過三百位癌童。基金會當初因為看到很多家長,害怕罹癌的孩子經過化療之後,掉光了頭髮,而上學遭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於是將孩子留在家中。基金會不希望孩童與社會隔離,希望鼓勵病童走出苦痛與社會觀感的束縛,於是提供免費的假髮,讓孩童與一般人一樣,重返社會。

透過官網募集頭髮的資訊、在台北等地舉辦大型捐髮活動,募集真髮,送至合作的廠商,依照申請癌童的頭圍、髮際圈,量身打造一頂又一頂「真的」假髮。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副秘書長李文仁手拿捐贈者鼓勵小卡。

鼓勵大眾捐髮 公益逗相報

副秘書長李文仁表示,為癌童製作一頂假髮,平均需要十束,基金會春夏季一周平均可以募集一百五十束,秋冬為七十束。透過癌症病童所屬病房的社工,向基金會呈報病童假髮的需求,實際與兒童接觸評估狀況後,對外募集大眾的頭髮。當學生得知消息而獨自捐髮寄來基金會時,基金會將感謝函寄至學校,並請學校公開表揚。副秘書長李文仁:「我們希望以公開表揚的方式,鼓勵學生邀請好友捐髮,一個影響一個,讓大家知道做公益不只是捐錢,捐贈自己的頭髮,也可以讓癌童受惠。」

讓李文仁感動的是,有些捐髮者捐髮的同時,在附帶的小卡中,寫下肯定基金會製作假髮的理念。「有些國小的孩童跟著媽媽一起留長髮,與剪下來的秀髮合照,打破小豬存錢筒捐零用錢,寫下鼓勵基金會和癌童的字句,讓我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滿滿的愛。」

擔任國小老師的劉美玲女士,鼓勵就讀國小四年級和六年級的女兒,一同捐贈頭髮給癌童。劉女士表示,因為自己的媽媽以前罹癌,也有戴假髮的需求,所以特別熱心於捐髮這項活動,希望以自身身教的方式,教導自己的小孩回饋社會,關心這一群癌童。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出版品,鼓勵癌童勇敢面對癌症。

募集而製成的假髮。
癌童困境 需要你我的關懷

小鳳的媽媽蔡女士表示,當初在媒體上看到基金會提供假髮的資訊,而申請假髮,她認同罹患癌症的孩子,戴上假髮重返校園的理念,「國中小女生注重美觀,戴上假髮,可以讓我的孩子回歸寧靜的校園生活。」

話鋒一轉,蔡女士提到南北醫療、社會福利分布不均的問題。在北部有許多民間基金會,能適時提供癌童家屬治療資金、物資方面的協助, 南部地區卻很少有這些社會資源,必須北上,是一筆額外的負擔。

缺少醫療資源的問題可以被克服,但其實小朋友最需要的,莫過於社會大眾的陪伴,哪怕只是大哥哥大姊姊們帶著糖果,為他們讀繪本,鼓勵他們勇敢,陪伴癌童度過人生艱難的考驗。

捐贈者關懷手信。
提倡生命教育 讓社會接納癌童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最終的目標,不只是鼓勵孩童走進社會,更希望能集結社會的愛心,擴大募髮和其他專案活動,募集資金幫助他們完成遊學、旅遊的夢想,李文仁說:「讓癌童知道社會有一群默默關心他們的人,出錢出力,幫助他們達成夢想。」

基金會在未來也將投入更多資金宣傳捐髮的理念,舉辦講座讓大眾更認識癌症,提倡癌症的教育,藉由癌童的生命故事,教導社會大眾的孩子,以正確、尊重的心態認識生命。


延伸閱讀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捐髮Q&A

為癌童落髮 小姊妹:會長回來

捐髮助癌童 小4男童忍異樣眼光留髮2年



飛輪羽球 助球員揮出健康自信

$
0
0


【記者徐立芃、廖齊笙/台中市報導】「健康快樂,爭取榮譽。」這是飛輪羽球隊的隊訓。位在台中的飛輪羽球隊成立即將邁入第四年,成員由下肢障礙、聽障以及後天事故傷害者組成,他們坦然面對自己的障礙,以樂觀的心情從事自己喜愛的運動,並且透過比賽超越身體的挑戰,增進對自己的認同。在今年台南身心障礙全運會,飛輪羽球隊也取得一金三銅的卓越佳績。

     


飛輪羽球 場地器材得來不易

飛輪羽球隊成立於二〇一一年五月,前任領隊陳素芬說:「成立之前,其實在台中,就有很多的身心障礙朋友有在打羽毛球。」有鑒於此,他們一行熱愛羽球的身障者,決定先舉辦體驗營,邀請台中其他身障運動隊伍的成員,以及對羽毛球有興趣或平常就有在從事的身障者來參加,試試水溫。幾次體驗營下來,反應熱烈,藉著某一次體驗營,飛輪羽球隊正式成立,成為台中推廣羽球的先行者。

成立之初,最先面臨到的難題就是場地。飛輪羽球隊的總教練謝緯億表示:多數的私人羽球館地板多為PU材質,維護不易,因此他們並不歡迎輪椅羽球隊常駐,怕會刮傷地板。在前任領隊陳素芬以及現任領隊巫岳偉等元老成員奔波下,終於找到了位在北屯的陳平國小,羽球場雖位在地下活動中心,但場地寬闊,且有電梯可供出入。幾經協商,學校也同意把羽球場地板改成水泥地,並將廁所改建成方便輪椅進出,供飛輪羽球隊於六日使用。

解決了場地的問題,接踵而至的考驗是輪椅該上哪裡找。打羽毛球使用的輪椅,與一般輪椅最大的不同之處有二,第一是輪子呈現八字,第二是後方有安裝輔助輪,這兩個措施都能預防身障者在進行激烈運動的過程中輪椅翻覆。而這種特製輪椅打造起來價格不斐,並不是每個隊員都能夠負擔。陳素芬等人為此苦思許久,他們找到了替代方案。羽球隊成員中有一人,恰巧與一位金屬材料加工的工程行老闆素有來往,於是他們向台中市各個身障協會與輪椅運動隊伍,要來十多輛鮮少使用的舊輪椅,並透過成員的關係,以低廉的價格向老闆訂製支架,自己動手改裝。陳素芬笑著說:「我們球隊的一切,都是我們白手起家換來的。」

陳素芬神情專注,準備發球。

規則不成問題 自我設限才是關鍵

身障羽球分為站立組和輪椅組,透過專業分析師鑑定分級,輕度下肢障礙或非下肢障礙者被分到站立組,下肢障礙程度較重者被分到輪椅組。其中輪椅組考量到輪椅本身的機動性,以及身障者本身只能靠上半身出力,單打比賽時,場地的寬度減半,掉落於前場的球算界外。除此之外,發球時選手的雙腳不得觸地,必須踩在輪椅的腳踏墊之上,才不算犯規;雙打場地寬度則恢復正常,其餘規則,皆與一般羽球規則無異。

平時是上班族的鍾美芬,今年八月才剛加入飛輪羽球隊。身患小兒麻痺的她,熱愛運動,在此之前有游泳的習慣,但是因為冬天游泳池水太過冰冷,容易受凍感冒,因此決定尋找比較不受季節限制的運動,透過網路,她找到了飛輪羽球隊。「一般人甚至醫生都認為身障者只適合游泳,因為對身體的負擔比較小,其實我們也是可以從事其他運動的。」鍾美芬說。

「根據二〇一一年衛福部統計,台中市的身障者約有十一萬六千人,而有在運動或是報名比賽的卻都是同樣那些人。」謝緯億教練說道。身障者時常受制於自身的障礙和世俗觀感影響,認為自己沒有運動的權力和能力,但其實很多時候身障者只是沒有跨過自己心裡的那道檻。

鍾美芬揮拍擊球,樂在其中。

不受年齡限制 青年老人同樂

今年三十六歲的詹福來,目前是復康巴士的駕駛。十八歲時因為從高處跌下,傷到脊髓,受傷後的他,變得有些自卑,後來經由親戚介紹,他認識了許多一樣是脊椎損傷的病友,看到前輩們都坦然接受自己身障的事實,他也耳濡目染,慢慢放下傷痛。受傷前的詹福來,本來就有接觸過羽毛球,因緣際會下,由病友介紹,他加入了飛輪羽球隊。談到輪椅羽球最難掌握的技術是什麼,詹福來說:「坐在輪椅上打羽球,最難的就是推輪椅跟判斷擊球點的位置。」他解釋,輪椅的行動會受到慣性影響,時常會移動過頭,要完全掌握除了平常的練習外,更需要舉啞鈴加強手部肌力;而輪椅羽球的視角比一般人低,要判斷高吊球的落點並回擊更不容易,時長會有誤差或來不及移動輪椅的問題,這點只能靠不斷的練習,累積經驗來增加判斷的準確度。

球場上,還有一個拄著枴杖打球的特別身影,這個人,大家都叫他「阿桐伯」。年過古稀的蔡竹桐,年輕時因為車禍失去了左腿膝蓋以下的部分,左手也有抓握的困難,但是他不以為意,堅持每周一定都要出來打羽毛球,他說:「有什麼缺陷,還是要走出來,總不能都關在家裡。」問到他打球會不會累,他笑著說:「會累,就坐在旁邊休息阿,不累了再繼續打。」

謝緯億教練 為教學練輪椅

「一開始,隊員們其實都不太能接受我來教他們打羽毛球。」談到初來羽球隊,第一次指導身障者打球的往事,謝緯億教練如此說到。最初,他是站著教坐在輪椅上的隊員們打羽毛球,無形中產生了隔閡,隊員認為謝緯億沒有坐過輪椅,不能理解坐在輪椅打球,視角和身體上的侷限。為了讓教學更具說服力,謝緯億下定決心,向球隊借來一台輪椅,利用平時工作之餘的閒暇時間,練習輪椅的使用方式,幾個禮拜過後,他對輪椅的操控已趨爐火純青,並且以身作則,坐在輪椅上傳授隊員一些使用輪椅打球的心得,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有資格教身障者打羽球,並且消彌了隔閡。現在謝緯億成了隊員們想要在技術上更加精進時的最佳練靶,他說:「我都跟我的隊員講,你能夠打贏我,全國第一就不是夢。」

談到印象最深刻的隊員,謝緯億提到了二〇一三年在台中身障市運會,奪下身障羽球站立組雙打第三名的陳冠誼。「陳冠誼剛來的時候,身體非常虛弱,也非常的沒有自信。」謝緯億說。自洗腎後,陳冠誼變的非常封閉,原本身體的肌力也不如以往,透過朋友的介紹,他加入飛輪羽球的行列,一開始,因為右腳有萎縮的狀況,他連站立都需要透過固定踝關節才能持久,一般的練習也讓他苦不堪言,一度想要放棄,他曾向謝緯億抱怨自己打得不夠好,謝緯億聽了以後,對他說:「來運動開心就好,不用想那麼多。」經過兩年的規律運動,陳冠誼的右腳不再需要固定,身體也越來越好,原本有需要的降血壓藥物也停止服用;並且,透過參加羽球比賽,陳冠誼也逐漸重拾自信。

陳素芬使勁回擊。
發展不設限 兼顧休閒與競技

飛輪羽球隊發展至今,即將邁入第四年,成員也增加到了五十多位,來服務的志工和教練加起來也有十多人,成員也不再侷限只有肢體障礙者,更多了幾位聽障隊員,每年年終,更會舉辦家庭日,邀隊員攜家帶眷同樂。謝緯億教練表示,未來球隊運作的目標就是歡迎更多的人,不管身體有無障礙,一同加入羽球同樂的行列,從中找到輕鬆運動的快樂,並且讓球員的身體更好。領隊巫岳偉補充,若是球員有意願參賽,甚至以國際賽事為目標的話,他們也會全力培訓,幫助他們實踐目標。

「健康快樂,爭取榮譽。」正如飛輪羽球隊的隊訓所言,運動本身的目的就是排解壓力,以球會友交流感情;在運動的過程中,找回自信與開朗,若能代表球隊出賽,那就全力以赴,以奪冠為目標。無論身體的障礙有多麼嚴重,都不該畫地自限,出來一起打羽毛球,健康的生活從踏出家門開始。





延伸閱讀

飛輪羽球隊臉書

飛輪羽球隊Youtube頻道

樂扶你「羽」我 殺出好球



表演藝術生活化 藝術「心」開始

$
0
0
【記者張佑任、郭庭伊/台北市報導】。台科大畢業生賴奕豪創立藝術心,要將表演藝術生活化,致力於降低觀眾對表演藝術的接觸門檻,讓社會大眾能夠很容易地接觸到表演藝術,像是在草坪上跟著老師放鬆、自在地翩翩起舞,讓表演藝術成為一種生活中的休閒娛樂。

     


藝術心透過舉辦活動將表演藝術融入生活中。

表演藝術生活化 突破表演場域

說到表演藝術,許多人可能會覺得陌生,它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和視覺藝術不同,視覺藝術是指本質上是以作品來呈現藝術,而作品是以視覺目的為創作重點,例如繪畫、攝影等。而表演藝術則是以表演者本身來呈現藝術,透過話劇、音樂、舞蹈、等形式表現出來

藝術心致力於「表演藝術生活化」,也就是將表演藝術融入大眾的生活中。賴奕豪說,許多人對表演藝術的認識可能是高中、大學時期曾經觸過熱音社、熱舞社,但在出社會以後,就頂多去live house或兩廳院聽音樂會或看表演,這種型態中,觀眾對藝術的參與率非常低,很難達到「表演藝術生活化」。

為了達到表演藝術生活化,必須讓接觸的門檻降低。從表演者來說,不一定要到兩廳院那種正式場合,一般非劇場的地方也可以進行表演,例如咖啡廳或自由的創業空間,可以更直接地接觸觀眾;而對觀眾而言,看表演的場合將不再侷限於正式的表演場所,看戲不一定要到大劇院、學跳舞不一定要去舞蹈教室,在咖啡廳裡可能都能直接接觸這些表演,民眾可以更輕易且近距離地參與一個表演。這種場域上的創新、突破,正是藝術心第一個活動「舞暢起藝」的發想起源。

「舞暢起藝」是類似工作坊的形式,一個月一次,為期六個月,活動場域選在咖啡廳或一些開放式空間,如Changee、卡士達的開放式場地,藝術心希望這種場域上的創新可以帶給現代人對表演藝術有新的認識。這系列的活動讓觀眾可以透過親身體驗,認識表演藝術,也能夠藉由體驗的過程放鬆身心或達到社交的目的。

第二個系列活動是「藝’s fun」,為期六個月的活動,藉由辦講座,讓表演者與觀眾可以達到雙向的溝通,表演者闡述自身的心路歷程,同時也能知道觀眾的想法。座談後也有體驗活動,讓表演者與觀眾在身心靈上相互交流,讓鮮少接觸表演藝術的人能夠迅速了解什麼是表演藝術。

因創業比賽而聚 志在改變文創產業

創辦人賴奕豪說,團隊成員因為參與時代基金會的「YEF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而聚在一起,當初組隊的成員共有十一位,來自九個不同的學校,舉凡台大、台科大、北大、交大等等,而各自有不同的專長及興趣,也來自不同的表演藝術背景,從街舞、音樂到平面設計,由於成員對於藝術方面多有涉略,所以有了共識及共同的目標:想改變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

賴奕豪認為,文創商品的市場已經有許多人在做,但以表演藝術為主的卻在少數,他們認為表演藝術也是值得被重視的一塊,也因此他們希望在創業的同時也希望能夠為表演藝術帶來創新。

賴奕豪的團隊以表演藝術做為發想去參與創業比賽,競賽時間長達半年,到了比賽尾聲,他與當中幾位成員希望將計畫繼續執行、付諸實現,他們也是這個比賽的二十組團隊中,唯一一個真正實現創業的組別。

藝術心創辦人賴奕豪。

勇闖創業之路 投企劃書參賽試水溫

一開始創業的時候,一同比賽的成員一共有九位留下來,但因為各自心態上的不同,有人猶豫這條路是不是真正想走的,也有人猶豫是否要先出社會,等經濟穩定之後再來創業,也因此剛開始的成員不停在變動,而在最終有五位決定留下來,一起闖創業之路。

投入創業後,團隊希望企劃能夠通過市場的考驗,因此把當初參加比賽時規劃的BC plan(企業永續計劃書)做修改並參與大大小小的創業比賽試水溫,參與包括資策會的智慧生活創意創業服務設計競賽、文化部的智慧生活創意創業服務設計競賽等等。

結合不同元素 表演藝術新境界

今年暑假,藝術心在華山文創園區推出「夏日搖擺爵」,將swing dance與爵士樂結合,另外結合野餐跟創意市集等元素,吸引更多人一同參與,創造新形式的藝術體驗。(swing dance是一種社交舞,源於美國一九二〇 年代的紐約,由黑人所創的舞風。)

這個活動開放所有觀眾免費參加,由台上老師帶領草皮上的群眾一起共舞,達到零距離接觸。兩天的活動達到八千至一萬的人次參加,同時在媒體上曝光,成功打響知名度。觀眾的回應讓藝術心有更大的信心,決定往後會持續地舉辦這些零接觸的藝術體驗活動,傳遞表演藝術生活化的理念。

為創建媒合平台努力 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

賴奕豪認為,在創業這條路上,計畫經常感不上變化,所作所為時常受到考驗,無論是團隊成員還是經濟資源。藝術心未來希望成功打造「表演者互動媒合平台」,讓表演的需求者與供應者有更多媒合機會,解決解決表演藝術中表演者與需求者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同時,藝術心更要持續推廣表演藝術生活化的概念,讓表演藝術能夠真正深入每個人心中,成為日常生活的休閒娛樂方式之一。


延伸閱讀

藝術心Artista官方網站

藝術心Artista粉絲專頁

Peopo:Swing! 搖擺搖出夏日爵士派對



手工紙匠堅守傳統老技藝

$
0
0
【記者計雯婉、林嘉勤/南投縣報導】南投縣埔里鎮有一個「宣紙村」,在這裡,台灣的手工造紙技術仍在繁榮發展。我們現在所用的紙張大都是由大型機器統一生產,因為習慣了這樣的方便,越來越少人願意去關心以及傳承複雜的手工造紙術。而埔里的年輕一代手工紙匠林政立不甘心手工造紙就此沒落,也不相信手工紙沒有市場,他在埔里創辦了紙匠工坊,希望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

     


林政立向我們展示工作坊內的手工造紙。

傳統技藝的繼承與經營

台灣的造紙技術於日治時期由日本人引進,此造紙術源自當時中國的手工紙製造技術,日本人加以改良之後引入台灣。而第一批向日本人學習如何手工造紙的紙匠就出現在南投埔里鎮,林政立家就是其中之一。他表示:「以前這裡有六十家手工造紙廠,但是現在只剩個位數了」。隨著人們書寫習慣的改變和大型造紙機的出現,手工造紙術正面臨極大的挑戰。越來越多的手工紙匠不再對這個行業抱有希望,選擇轉行,而林政立則是選擇堅守的手工紙匠之一。

林政立家裡原是開設宣紙廠,父親為了栽培林政立還特意在他十九歲那年送他到日本學習。林政立表示他敬佩日本老紙匠一生把一件事做到最好的精神,於是也立志做個紙匠。然而隨著台灣整個大環境的改變,宣紙的市場正在漸漸縮小,宣紙廠不得不將宣紙價格降低好繼續立足。這樣一來,造紙似乎變成了糊口的工具,林政立不願意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於是他放棄了父親工廠的繼承權, 自行創業,通過提供造紙體驗課程、工坊參觀等觀光項目,希望將自己的興趣與收入相結合。但是事實卻證明,自己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進去的結果是一方面要接受觀光客的殺價,一方面又要花大量的時間去接待,不但連年虧損,而且自己也沒了做手工紙的時間。林政立想要回歸自己最初的初衷,於是便在老家的紙廠旁租地開設紙工坊,從種樹開始,一步步繼續自己的造紙事業。

提到紙工坊的經營,林政立表示經營困難的狀況仍舊存在,「基本上在這裡你看不到任何利潤,足夠供一日三餐而已」。如此艱辛卻沒有經濟利益的工作,為什麼還要繼續堅持,林政立表示:「或許造紙是我的宿命,是身體里有東西被喚醒的感覺,提醒我非做不可,造紙術的魅力用講的講不出來,要用視覺和觸覺去感受。」他認為很多人質疑這個行業是因為對造紙缺乏了解,而他成立紙匠工坊,則是想讓更多的人願意嘗試進入這個行業,或許可以讓這個古老的技藝再晚些消失。

造紙師傅們正將紙漿倒入抄紙框內。

手工紙的製造

比起大型造紙機的現代和迅速,手工造紙要傳統和複雜的多。細說起來,甚至要從如何種樹開始。林政立在紙匠工坊門口就種植了構樹,在介紹造紙技術時,林政立常常先帶造訪者看樹。構樹是適合做宣紙的樹種,生長一年即可取樹皮制紙,而且割掉的皮還會迅速再生長,今年砍掉的部分,明年就可以長到原來的高度。這樣可以使造紙變得更加環保,不至於過分消耗木材。

而造紙的整個過程,則是要先將備好的構樹樹皮浸泡然後打成紙漿,再將調好的紙漿均勻地倒入抄紙框里,經過抄紙後的紙漿已經有了紙張的雛形,再經壓紙:加壓排出水分、烘紙:烘培使其乾燥就可以得到成紙了。說起來容易,但要真正製作成功還是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時間的。

工作坊內的其他用手工紙製作而成的物品。

手工紙的創新

為了擴大手工紙的市場以及改善紙匠工坊的經營,林政立還為手工造紙添加了許多新的元素。比如他自己常戴的一頂貝雷帽和他工作時會穿的圍裙就是由工坊生產的厚紙來製作的。除了這些之外,工坊還出售許多紙製品,比如用厚紙製作而成的購物袋,這樣的紙製購物袋可以承重二十公斤還有防水功能。另外還有紙製筆袋、編織包等等用來販售的紙製物件。

林政立強調紙對一個造紙人來說絕對不止是紙而已,它可以有很多我們想像不到的功能,而現在的造紙機器正在把紙變成僅僅一張紙。林政立現場展示了手工紙的韌度,跟機器造的紙不一樣,需要很大力才能撕開,而這也決定了手工紙的用途要比機器造紙廣很多,比如可以用來製作編織袋,甚至帽子等等。這也是為什麼在這個大機器時代,我們仍然需要手工造紙術的原因。


延伸閱讀

恆吉宣紙村——紙匠工坊臉書

埔里DIY——紙匠工坊

紙沙龍——手作紙體驗



憨兒自力更生 叫賣手工餅乾

$
0
0
【記者劉宛欣、鄭詠/基隆市報導】「大哥哥、大姊姊,愛心手工餅乾每包五十元,請幫幫我們建家園。」在台北各個捷運出口,常可以看到有智能障礙的憨兒,提著裝滿餅乾的籃子,不斷的喊著相同的字句。即使疲倦卻還是掛著燦爛的笑容,期待路過的人能夠購買他們製作的手工餅乾。他們是一群來自基隆的智能障礙朋友,靠著販賣自有招牌「熊米屋愛心烘焙坊」手工餅乾,期望有天能創建屬於他們的教養家園。

     


憨兒們在街上認真叫賣的場景。

「熊米屋」成為憨兒的第二個家

基隆市智障者家長協會成立於一九八O年,以基隆市身心障礙者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多項服務。為了使輕、重度憨兒能有一技之長,開辦了烘焙基礎及餐飲服務訓練課程,由於憨兒在高中特教班畢業後,大多數礙於身體上的障礙無法繼續升學,烘焙坊的成立,讓這些憨兒們能有新的生活目標,而非只是活在家長的呵護下。

總幹事趙又琳提到,由於憨兒們的認知理解能力和一般人有非常大的差距,反應能力也較慢,甚至無法對一件事情做出正確的反應,因此表現出來的言行才會和一般人有不同。因此就算他們順利考到了烘焙執照,也無法在競爭性很高的職場工作。考慮到未來的出路,於是才決定要從單純的烘焙訓練班發展出一個事業體,讓憨兒們能長久地在烘焙屋工作。

走出烘焙屋 到捷運站叫賣

為了讓憨兒們養成規律、有目標的生活,他們必須每天八點前到達烘焙屋,並且在前一天接收志工媽媽們分配的工作,讓他們提前知道隔天必須進行的任務。烘焙屋會依憨兒們的能力來做分組,有些能力較好的可以幫忙師傅製作瓦片餅乾,能力相對較差的也可以執行包裝餅乾的動作,每天一到上班時間,便必須自己到達烘焙屋進行打卡、整理儀容、清潔雙手準備製作餅乾,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都必須透過教保員們耐心的教導,一遍又一遍地示範、帶領,一段時間後憨兒們才能完全學會。

為何會有讓憨兒走上街義賣餅乾的想法,其實是希望能讓憨兒更加社會化,而不是每天關在同樣的生活圈,協會決定訓練適合的憨兒開始學習接觸人群,也讓社會大眾學習更接納這群心地善良的孩子。

然而隨著叫賣的捷運站點越來越多,許多人也對此行為產生誤解,認為協會在利用大眾對於智能障礙者的愛心,實質進行營利行為,因此協會也經常遭到檢舉。每當有人檢舉,警察便必須到場了解情況,許多原本透過接觸人群而變得更加開朗的憨兒因為這樣自信大失,不敢再叫賣,志工媽媽們就必須從頭再鼓勵這些孩子,勇敢地去接觸大眾。

教導憨兒們製作手工餅乾的師傅說,和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們一起工作覺得很快樂,並不會感到疲倦,看著他們認真想學好做餅乾的模樣,常常覺得很感動。經理王琦君也提到,事實上製作、叫賣餅乾不僅可以讓他們獲得微薄的經濟來源,更重要的是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活化他們的心智和身體機能,延緩他們老化的速度。憨兒比一般人更容易老化,若生活上沒有活化,則容易生病,所以由志工陪他們上街叫賣並不是想要利用他們牟利,主要是為了活化他們的身體機能和心智,讓他們可以維持基本健康。

建立夢想中的「教養家園」

一包五十元的手工餅乾,對民眾來說不是個大數目,但對他們來說,卻有很大的幫助。這些販賣餅乾的收入一方面會在憨兒們工作表現優秀時發給的獎勵金,而熊米屋的最終目標是一個建造計畫,希望未來能夠替憨兒蓋一座教養家園,同時也想替協會裡的憨兒們存私房錢,為憨兒們的老年生活作充足準備,也讓也許無法陪伴憨兒們到終老的家長能有一個放心寄託的地方。

憨兒們能有這樣的生活目標並不容易,要訓練他們接觸人群也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協會希望大眾們能給予這樣的行動支持與鼓勵,而不是一味地認為他們是需要被保護的一群人。 一包五十元的手工餅乾既便宜又美味,但並不一定要透過買餅乾的方式來鼓勵這些認真工作的憨兒們,也許走出捷運站遇見他們,可以走過去給予溫暖的擁抱,或是一句加油,讓這些勇敢接觸人群的憨兒們得到更多的正能量。


延伸閱讀

熊米屋愛心烘焙坊- 手工餅乾50元

小,人物。 故事, 情: 【台北基隆-熊米屋手工餅乾】

熊米屋愛心烘焙坊| Facebook




神奇桀克 第一次當農夫就上手

$
0
0
【記者尤文、郭昱宏/新北市報導】在工作中看盡了臺灣的食安百態,曾擔任食品品管者的張志宏,去年辭去工作,在四十一歲時第一次拿起鋤頭,成為身處「食品供應源頭」的農夫,他以純有機方法種植蔬菜、重視不浪費與生態循環,提倡直接跟農夫買以及在地消費的概念,更邀請訂購者到他的農場參加體驗活動,讓消費者認識自己口中咀嚼的蔬菜,是在什麼環境下生長的。

     


張志宏,原本擔任食品品保,中年轉行農夫並創立農場,目前農場運行一年。

開拓眼界 不在一個工作裡待太久

今年四十三歲的張志宏,前前後後換了五個工作,並不是事業不順遂,也不是做得不好被炒魷魚,而是他希望在不同的工作中充實自己、看到更多的事情。

張志宏就讀輔大食品系,畢業後考上海洋研究所專研食品,在當中獲得磨練,也懂得如何設計規劃。畢業後他便去服兵役,還沒退伍就開始丟履歷找工作,一退伍就錄取外商食品檢驗公司SGS,在當中學習了專業的技能,後來還在摩斯漢堡、冷凍年菜公司以及大潤發工作,除了品保、稽核,還從事菜色研發。

因為都從事食品品保,張志宏在這些工作的過程中看盡了台灣的食品業的問題,也在工作中學到一個概念,「什麼事情都該從源決」,例如某食品出了問題,就得找到上游的工廠,才能根除禍根。於是,他開始希望脫離在下游品管的角色,成為身為食品源頭的農夫。

「在很多的巧合下,我成為了農夫」張志宏笑說,他在二〇一二年二月毅然離職,公司留他也遭到拒絕,然後在九月份參加了新北市政府舉辦的「心希望農業示範推廣」活動,在四十一歲這年第一次拿起鋤頭,並拜訪了全台三十幾家有機農戶,然後在隔年,他就創立了自己的農場,並用自己的英文名字JACKY,將農場命名為「神奇桀克生態農場」。

張志宏曾任食品品保,卻毅然辭職轉行農夫,圖為張志宏向參觀農場者介紹自己的農場。

堅持有機環保 貫徹生態循環

因為做了多年的品保,張志宏對自己農場的品質管理也相當嚴格,他 租了三芝一塊乾淨的土地作為農場,並選擇純有機法,在農場中種植了五十多種蔬菜,一星期採收一次,也飼養了雞鴨等鳥禽類動物。

有機種植的風險比一般種植大了許多,但張志宏卻有自己的因應方法。他在農場中建設了許多溫室種植蔬果,他說,溫室是有機農業的保障,因為不使用農藥化肥,所以蔬菜需要一層保護罩。另外,用溫室的好處除了防蟲,溫室中的蔬菜還會長得特別柔嫩,口感更佳。

張志宏表示,溫室是有機農業的一種保障,是確保收入的方式。

為了防範蟲咬,張志宏也種植了許多可以防止蟲害的「忌避植物」,例如九層塔、香茅,但他說,這些植物大多是種心安,短期內看不出實際成果。而在他種植的五十多種的蔬果中,也有一部分是蟲不愛吃的萵苣類蔬菜、大陸妹、A菜,用這些菜來中和其他遭受蟲害青菜的損失。

神奇桀克生態農場,之所以有生態二字,是因為張志宏重視農場的「生態循環」。每個農場一定都會有盛產的青菜,張志宏會將這些菜拿去當雞的飼料,或自己堆肥成肥料來回饋土壤。「我們從土壤獲得青菜,也要把養分回饋給土壤」張志宏會定期在土壤上添加政府及市面販售的「有機肥料」,有些是茶葉渣製成、有些是蔬果殘渣製成,他用多元的肥料來讓土地獲得多元的養分。

會種也會賣 營造良好客主互動

「很多人說會種不是重點,重點是要會賣。 」張志宏眼神堅定的說。一般農場供應的蔬菜,大多會依照時令來隨機配送蔬菜,讓消費者無法得知這個包裹他會收到什麼樣的青菜。

但張志宏透過種植種類繁多的青菜,讓消費者可以自由選取喜歡的蔬菜,而因為種類繁多,消費者就不容易吃膩,且單一青菜也不會因為太多人選擇而斷貨。張志宏說,他也會趁機推銷一些較稀有的青菜,例如菊苣,他會告訴消費者這是什麼種類的青菜,還會告訴他們怎麼煮。「所以我的手機裡有個青菜的資料庫,消費者問哪種青菜,我就會馬上傳資訊給他。」

張志宏的網路訂單來源大多是團購,許多客人都是經由別人介紹而來。張志宏也常常邀請客戶來農場做體驗。「要請消費者來參與,去了解農場怎麼經營,也了解食物的環境。」他說,「眼見為憑」是重要的,消費者實際來過農場、知道這裡的環境後,比較會相信種出來的東西是好的,客戶關係也容易長久。

張志宏也讓消費者自己選擇想要體驗的活動,分為家庭式、學術型、農學型還有純買菜型,依照對象的不同來安排一天的體驗行程。帶著朋友與孩子們參加體驗活動的郭惠蘭說:「今天的感覺是修身養性、接近大自然,而且對食安問題看到了希望。」郭惠蘭就讀小學三年級的女兒謝名宜邊挖著土,邊說:「以前沒有處理過這些雜事,都在都市過得舒舒適適的。」

張志宏讓消費者選擇想參加什麼農事體驗活動,分為家庭式、學術型、農學型還有純買菜型。

直接跟「當地的」農夫買 概念推行

而因為以前的工作經驗,張志宏發現通路商都會把風險轉嫁給農夫、且大量剝削農民。所以他每次都會跟消費者提倡「直接跟農夫買」的概念。「直接跟農夫買不但少了對農夫的剝削,對消費者而言最大的好處是新鮮。」他說,不同於在通路上所買的蔬菜,都已經在架上放了一天以上,直接跟農夫買可以早上拔菜下午到貨,提升蔬菜的新鮮度。

除此之外,他更強調跟「當地的」農夫買,才可以減少碳足跡和資源的浪費。「有桃園的客戶找我下訂單,但我跟他說你跟當地信賴的農夫買就好了,因為桃園本身就是個產地。」張志宏說。


許多參加農事體驗活動的都市人,都是第一次接觸到大自然、昆蟲。
不要留戀失敗 錯了就重來

張志宏的個性果斷 ,他說:「失敗沒關係,不要留戀失敗,錯了就重來。」從毫無經驗到拿起鋤頭,他覺得自己沒有遭遇重大挫折,因為他已經準備好了,所有事情都循序漸進的進行。他說:「很多人說做農夫好像要很可憐,但有規劃的話其實不一定。」神奇桀克農場才成立一年,張志宏已經轉虧為盈,農事也漸漸上了軌道。

張志宏與妻子林柏青高中就結識,而張志宏想要轉業時她也無條件支持。她說:「他這個人做事不是一個虎頭蛇尾的人,做事認真,所以一旦他下了什麼決定,其實我都會支持他。」


延伸閱讀

神奇桀克生態農場粉絲專頁

神奇桀克有機生態農場 部落格 

神奇桀克有機生態農場短片



芋頭減產滯銷 「好人」伸手相助

$
0
0
【記者尤文、郭昱宏/苗栗縣報導】二O一四年,氣候異常,極端氣候讓芋頭收成量大減,加上毒油事件夾擊,芋農同時面臨了減產與滯銷。黃榮墩是「好人運動」的提倡者,致力於幫助滯銷或盛產的小農販賣農產品。這次,好人運動除了用新穎的方法協助銷售芋頭,還帶來了一群文藻大學的學生,在芋頭田裡替芋農按摩,希望能暫時卸除芋農的辛勞與肩上的重擔。

     


黃榮墩(左一)發起好人運動向農民收購芋頭,並帶文藻的同學至苗栗公館幫芋農按摩。

今年芋頭因氣候異常與黑心油事件夾擊,不但產量砍半還面臨滯銷。
好人運動 聽到芋農的求救

黃榮墩是好人運動公益活動的發起者,之前在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擔任理事長,他深刻關心農民的產品銷售,而幫助農民販賣盛產或崩盤的蔬菜,是「好人運動」主要的工作。他說,今年處理過蒜頭、酵素,以為接下來要處理的會是高麗菜或大白菜,完全沒想過芋頭會出問題。

十一月,黑心油事件沸沸揚揚,這對原本就因氣候異常而產量砍半的芋頭,面臨更大的威脅。市面上賣的芋頭,常先經過油炸才上架,確保芋頭不易變形,但消費者一聽到這些芋頭經過油炸,就拒其於千里之外。另外,芋頭兩大銷售出口,糕餅店與加工廠,也都因為營業虧損而減少訂單,往年加工廠會向農民收購部分損壞而經修飾的芋頭,今年也大多停止收購。

黃榮墩先是接到了許多芋農的求救電話,後來就透過農會聯絡到苗栗公館的農民,並決定自己向芋農來收購芋頭,並發起好人運動協助販賣,同時向消費者解釋芋農的現況 。

芋農在跟黃榮墩與文藻同學訴說今年的芋頭狀況。
從消費者做起 保護芋農我也行

想要幫助芋農,最直接的方法是透過消費者。「目前是用文化的態度,讓大家知道台灣芋頭現在的情況,請大家來食用芋頭。」黃榮墩說,他們希望藉由在販賣芋頭時告訴大家芋農的慘況,來鼓勵大家去餐廳點菜時叫一份芋頭餐點,在家時也可以自己料理芋頭,並將這些參與者命名為 「吃飯部隊」。 而現在有一些扶輪社也開始響應,在聚餐時一定會製作芋頭餐點,甚至舉辦芋頭餐會。

好人運動在各大市集擺攤販賣芋頭,也舉辦「好人運動會」,讓消費者一次購買一袋五十斤的芋頭,這是一個家庭絕對吃不完的分量,所以許多人買了之後會開始分送給親朋好友。現在許多消費者知道芋農的困窘後,都紛紛挺身而出。

黃榮墩笑著說,有位孔先生,他在辦公室裡集合了一個麵包社團,讓大家動手來試著將芋頭做成麵包,有人還因此買了麵包機。另外也有學生購買一整袋芋頭,即使自己完全不知道怎麼煮、在宿舍裡也不能烹飪,也要用行動支持「好人運動」。此外,許多人開始在網路上分享芋頭的料理方法,就連選舉結束也有候選人煮芋頭米粉湯請民眾吃。

而好人運動也與文化大學合作,讓學生配合服務學習課程,利用課餘時間到文化大學推廣部,協助販賣芋頭及各類農產品。而該課程的老師王雅萍說:「有些同學本來很害羞,但一投入(服務)後就動起來了,在這邊可以看到同學的另一面。」

文化大學服務學習課程與好人運動合作,在文大推廣部幫忙販賣農產品。

在芋頭田裡 我看到何為剝削

黃榮墩先前在文藻大學演講時,學生發起了為老師按摩,老師捐錢的募款活動。後來發現,在按摩過程時,人與人的互動會更加深刻。黃榮墩認為這個活動十分有意義,因此在十二月十三號這天,他帶著一群文藻大學的學生來到苗栗公館,這次他們的目的不只是收購芋頭,還想藉由按摩來撫慰農民的辛勞,並帶回學校幫忙販賣芋頭。但到了當地,眼前的景象卻帶給他們極大的震撼。

在寒風中,農民手拿刀具,將拔起來的芋頭一片片平整削下,削下的部分只有部分是受傷的芋頭,雖還有一大塊完好如初,卻連同被削下。原來,這批芋頭是要交給加工廠商的,但廠商因為自身利益、以及符合加工機器需求,只收被平整削下的芋頭。這不但造成食材的浪費,還增加了芋農的損失。

「今天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震撼,修芋其實是好的芋頭,但被修掉的地方還是太多了。」黃榮墩希望,未來有人能研發能接受不平整修芋的加工機器,來減少農民的損失。

黃榮墩也研究了現在正流行的打工換宿,就是許多人到農民家當義工,換取住宿與飲食,但他對此有更新穎的想法。 他希望推動「WELL-DOER計劃」,意思是「做好事的人」,讓打工換宿不再只是立即的住宿與勞動兌換關係,而是讓社會中許多人,在實地體驗後可以發揮自己的專業,來思考用什麼方法來解決農村問題。

來幫芋農按摩的文藻學生吳庭誼說:「按摩了以後,真的感受到農民他們肩膀上的還有手上的傷口,就覺得很多事情其實自身沒有發現,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行程。」

為了符合加工商的需求,就算只有一點損壞,芋農也需將芋頭平整砍削,許多原本巴掌大的芋頭轉眼間只剩不到一半。





文藻同學在按摩的同時不但撫慰了芋農的辛勞,還能在當中與芋農聊天互動。




農民的心聲 需被更多人聽見



黃博安是一位芋農,他每日的工時都超過八小時,早上六點半就到田裡工作,他原本有租土地自己種芋頭,但種了兩年都賠錢,所以改成讓別的農民僱用自己。



另一位芋農鄭月櫻常年種植芋頭,生完小孩連月子都沒做足就下田工作,而今年同時面臨減產與滯銷,她表示情況非常糟糕,且政府沒有提供任何的配套措施,也沒有幫忙收購,等於放農民自身自滅。而在銷售方面,她說:「我最希望的是自產自銷,還是以直接對消費者為目的。」



雖然有好人會館幫忙收購與銷售芋頭,台灣的農民仍需要更多的援助。除了消費者可以在飲食上多選用當季盛產或滯銷的蔬菜,政府投入更多的關照及措施,一般人更該動腦思考,怎麼做才能讓農民免於盤商的層層剝削,讓這些辛勤的農民能夠得到與付出對等的回報。

好人會館志工在幫忙銷售農產品時,同時告訴消費者產地的困境和購買的好處。


延伸閱讀

黃榮墩 好人運動

好人會館粉絲專頁

芋頭滯銷 好人搶救


願景深耕菲律賓 接力復育水筆仔

$
0
0
【記者李萱、卞其磊/台北市報導】「如果快樂是一種貨幣的話,我想菲律賓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菲律賓的生態之美,與島上住民的樂觀同為重要資產。二〇〇八年起「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便在菲律賓的奧蘭戈群島推動濕地生態復育,每一梯次的志工以接力方式,在當地種植水筆仔、推廣衛教、協助當地經濟轉型,甚至幫忙修繕工作。願景的「『菲』越貧窮」計畫邁入第七年,如今奧蘭戈島沿岸布滿的咖啡色水筆仔,正是環保意識獲得傳承的最佳寫照。

     


願景協會推動「『菲』越貧窮」計畫已有七年之久,第四十四團將於二〇一五年寒假出發,延續環保精神。(照片由陳志瑋提供。)

潮間帶生態豐富 有效防海嘯

海嘯重創東南亞沿海地帶的新聞對於亞洲居民都不陌生,天然災害頻繁的菲律賓也不在話下,但是位於菲律賓觀光勝地宿霧市東南方的「奧蘭戈群島(Olango Island)」住民卻不那麼擔心,因為在這個約十公頃的島岸,有著近三十公頃的潮間帶,其中紅樹林可以有效破壞海嘯的構造,降低災情影響;溼地還含括著一個鳥類保護區,是世界上七條候鳥遷徙加油站之一。

然而當地居民的永續經營意識尚未抬頭,水筆仔常常遭到大肆砍伐作為燒柴或建材;也有許多人為了觀光經濟效益,將許多濕地改建成度假別墅(villa)。有鑑於此,「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便與在地非政府組織「We Spark Action」合作,首當其衝便是從「植樹」方面著手,期望可以帶領島民共同守護可貴的生態環境。

志願者利用暑假與寒假,一次出發兩團,一團大約二十人,在島上進行為期十一天的服務與體驗。

從二〇〇八年起,願景志工便開始投入水筆仔的復育計畫。願景前執行秘書、曾經參與此計畫,後來成為副領隊的許嘉芸提到,布希鞋與無指襪這時候在濕地上就派得上用場,「上午潮退後,大家就到島上比較多水筆仔的岸邊,採下咖啡色、已經成熟的水筆仔,一人裝滿一個袋子,然後帶回去把樹苗插到濕地裡。」水筆仔長高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大家透過一年又一年接力的方式,迄今已經種下近九萬株水筆仔樹苗,相當於五十七個籃球場大的面積。

同時因為沿岸會有許多垃圾被遊客棄置,或是隨波被沖上岸,現在大家已經從原本一人拎著一個袋子,變成人手兩袋,「一袋裝水筆仔,一袋就裝垃圾。」許嘉芸笑著說,大家也順便藉此幫忙「淨灘」。

水筆仔復育計畫經過多年來志工的努力推行即將告一段落。(照片由陳志瑋提供。)

不能認輸 多元課程培養孩子能力

水筆仔種植漸有起色後,願景開始於每一年加入新的計畫,包含「生命教育」、「衛生教育」、「微型創業」與「災後復原」。

二〇一一年起,「『菲』越貧窮」便在台灣招募教師以及上班族志工,推動「生命教育」課程,與當地中學合作,每次選定一個班級,以演戲、討論、閱讀、演練等方式,希望可以增進學生口語表達與問題解決的能力。目前在實踐大學就讀研究所的徐國耀於二〇一四年暑假參與此計畫,他提到因為當地篤信天主教,反對墮胎因此生育率高,所以還有為青少年特別設計的「愛情課題」,希望可以藉此培養孩子們安全與良好的愛情關係。

除此之外,志工們也希望這座島上的孩子們未來可以不落人後,二〇一三年用在台募集到的十八台二手筆電成立社區數位學習中心,教孩子們基本的文書處理工作。儘管當地高中有電腦教室,但是五十個學生,只有三十台電腦,還有幾台損壞,學生上課可以實際接觸滑鼠的機會不多,有很多人乾脆選擇翹課。

嘉芸表示,因為當地的生活發展不易,多數人最高學歷只到高中,孩子們長大多半會到外地找工作,但是如果不會文書處理,可能會因此喪失很多工作機會。她說:「我們九、十歲就會用電腦,新一代的小孩還用平板,但當地十八歲的青少年看到滑鼠會問你『這是幹嘛的?』。」讓願景志工們更加確信在當地推動數位課程的必要性。

團員們將實際演練融入遊戲與表演,帶領學生探索生命重要課題。(照片由徐國耀提供。)

手工皂與小額借貸 助經濟轉型

奧蘭戈島為了觀光行銷,婦女主要的工作就是串貝製成手環、項鍊等等,然而這與生態旅遊的概念有些出入,因此願景便決定於二〇一三年開始協助婦女們進行經濟轉型,聘請台灣老師到當地開設「手工皂課」,希望她們可以利用身邊現有的素材,做出各種造型香皂,並搜集椰子殼加以設計後作為皂台;同時尋找通路,例如與當地旅館接洽,成為固定供應商。手工藝目前仍在擴大銷售點,希望可以賣到大城市,甚至台灣。

以捕魚以及觀光為主要收益的奧蘭戈島,居民每天平均收入低於一點二五美金,孩童因貧困而營養不良。因此願景從二〇一四年提供飼養小雞的社區微型貸款,希望居民可以有較充裕的資金去購買更多小雞、飼料與設備,除了可望帶來更多養分來源,也能給居民帶來額外的收入。目前已經有超過三十戶家庭參與,島上居民每戶平均增加了三千七百多披索左右的收入。

借宿當地人家 體驗過才有體悟

在島上生活的這段時間,志工們都集體寄宿在Spark執行長的其中一棟房子。正是因為這樣,才得以深入感受當地的生活品質──馬桶沒有馬桶蓋、沒有沖水匣、洗澡只有冷水;而儘管島被海洋包圍,「淡水」卻是很奢侈的,想要喝水需要從外地購買運來。也是在這十一天中,志工們體驗了「菲式夜釣」,島上住民不是拎著魚竿、魚餌去潮肩帶釣魚,而是提著老式的油燈,徒手就抓滿半桶的魚蟹。志工與村民們沒有隔閡的相處,島上住民樂天的精神也讓人感動,「他們就是很隨和,」許嘉芸笑著說,「好像不太煩惱經濟的事。」

回憶起大家一起在滿天星斗下用井水服,怎麼搓卻好像還是洗不乾淨,就因為水是鹹的那些日子,許嘉芸說:「如果只是單純服務,沒有跟當地人生活,不會真的體會到他們的需求。」她說,國際志工向來就不是以「施捨」的高姿態去服務,而是「看見需要才會給。」陳志瑋也對團員說:「如果只是一味的付出,老實說不需要風塵僕僕的到這裡,捐獻個幾千元也可以達到一樣的結果。在每個需要的背後那個故事,才是最真實的需要。」

回來台灣後,很多人志工都跟他們三個一樣,對於在地的服務體驗念念不忘,又再度「揪團」出國服務。二〇一五年寒假,陳志瑋再次以副領隊的身份,第三度前往奧蘭戈島。他感性地說:「如果以前問我為什麼要擔任副領隊,我會說因為我想要再回『家』,之後問我為什麼要繼續擔任副領隊,我會說因為我還是想要再回『家』。」

或許正如這群志工所說,在奧蘭戈島上生活的那幾天,不單單因為島民的單純與樂觀讓大夥兒賓至如歸,服務過程中的各種體悟與成長,也讓他們在遠方的海島重新找到了自已。

「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致力於海外志工計畫推動,協助了無數的從事服務學習的志工重新定義自己。


延伸閱讀

歡喜農場 身心障礙者學習園地

$
0
0
【記者廖之瑩、歐育芸/南投縣報導】李東樺因患有嚴重自閉症,除接受一連串醫學治療外,在透過麻煩小天使協會的協助下,不管是基本的走路姿態還是認知學習上,判別小雞或大象的聲音等,都有顯著的進步。協會不僅安排各年齡層的課程,還有為十八歲以上的成人所設立的生態園區、小型作業所及愛心小舖,目的是希望能夠讓他們培養專業技能,學習與人群互動,以此進入社會職場。未來願景是期望可以建立自己的生活家園,設置農場、茶坊和餐廳等,讓這群小天使們可以在地生活、在地老化。

     


患重度疾病 需花大量心力照顧

李東樺,今年十一歲,在他約十個月大時,媽媽發覺他有些異狀,身體仍然軟軟的,像沒有骨頭般,無法坐直且眼睛還會一直呈現鬥雞眼的狀態。一般正常的十個月大嬰兒,應該要會爬、會認父母親,但東樺都不會。當時剛好看到公視播出有關發展遲緩兒的專題報導,家人發覺與東樺的情況有些雷同,因此趕緊送到醫院檢查。經一系列診斷後,確認他有發展遲緩的現象,但因未滿三歲無法確定是罹患哪一種疾病,到四歲時才確定是極重度的自閉症。

接著,就開始進行復健療程,包含語言、職能及物理治療;另外還有尋求中醫的協助,針灸、拔罐等。一直到三歲學會爬行、四歲才開始走路。李媽媽說,一路走來真的很辛苦,全是靠家人、朋友的支持和宗教信仰才堅持下來。如果遇到瓶頸或是情緒低落時,都會看些勵志的文章來激勵自己,重新獲得動力,繼續向前進。

透過協會的幫助 進步良多

東樺媽媽的國中同學也有位相似情況的孩子,也遇到很多挑戰和問題,彼此就會互相砥勵和集氣。透過她的介紹,認識麻煩小天使協會。創會理事長儲筱薇的兒子患有自閉症,深刻感受到早期療育的重要性及家長們一路走來的辛苦,因此帶領一群同為需要早期療育兒童的家長,於一九九九年成立麻煩小天使協會。李媽媽表示,東樺在協會的幫助下,不管是走路的步伐或是上廁所的姿勢皆進步很多,已經不太需要再依靠旁人攙扶。像是,在訓練走路的步伐時,爬、跪、站、走,一步步完成,過程雖然艱辛漫長也或許會造成皮外傷,但成果是令人滿意的。此外,協會還有安排認知課程,像是分辨小雞或大象的聲音等。

協會給予家庭相當大的力量和支助,不僅為孩子進行復健,安排認知及語言課程,還專為家長設計心靈放鬆時間,規劃穴道按摩與舒緩經絡的服務,讓時常處於極大壓力下的父母們,暫時放下手邊的事務,專心享受。

依各階段安排課程 訓練技能

主任李舒妃說,從早期療育到成人班,協會都有安排相關課程。早期療育像是生活自理、認知訓練等,之後在轉介到一般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國小到高中的求學階段,也有課後語言課及認知學習。另外,協會也設立生態園區,安排商店實習活動及餐飲課程等供十八歲以上的成人參加。

李舒妃為協會主任同時也為孩子們教授認知課程。

愛天使工作坊就是為有需求的成人而成立的學習空間。多數身心障礙者的父母擔心孩子們無法獨立生活,所以希望能照顧他們一輩子,但父母會有無法勝任的一天。為了減輕父母的擔心和生活上的經濟負擔,除了生活自理的訓練外,讓孩子們學會自給自足,技能的訓練課程也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培養工作技能 銜接社會職場

近年,愛天使工作坊結合小型作業所安排的專業課程,許多人都能透過協會的生態農場,親手栽種蔬菜、香草,再將收成的作物加工處理、裝袋並上架販賣。總幹事簡俊平說,協會多是幫助重症疾病的人,基本上他們在高中畢業後,不太可能立刻進入職場,可能是專業技能尚未完全培養也或許是自身條件不允許。因此,成立小型作業所就是希望能讓他們有一個持久性的生活環境,先培養工作技能,再慢慢的進入社會職場。

賴宣辰去年九月高中畢業後,就開始在愛天使工作坊學習。除了在生態農場種植韭菜、薄荷等葉菜外,也要練習收成、除草與後製加工等作業流程。從小工作開始學起,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培植技能。在老師指導下,與夥伴共同製作茶葉、牛軋糖等,供協會販售。

位於協會旁邊的生態園區,種植許多蔬菜,提供孩子們加工、採收及包裝。

此外,協會還另成立天使愛心小舖,藉由附近居民或其他地區募集到的二手物資,經過整理包裝後,進而銷售。冀望以此接觸社會、融入社會,經過反覆的訓練下,使其具基本生活能力,培養生活技能與學習工作的機會。

在天使愛心小舖矲放孩子們親手捏製的作品,簡俊平笑著說,這些都是非賣品。

在地生活 在地老化

協會未來願景是希望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園。協會自一九九九年成立,至今已搬過三次家。協會長期以來都是在租借場地,一直沒有個專屬於自己的地方,常常搬遷不僅花費大筆費用,也讓這些小天使們沒有一個安定的地方。未來希望能夠為他們成立第二個家,不需要遠離居住的社區到就養機構,還可以與原生家庭有緊密的連結、親密的關係。

以後家園會設立一個茶坊,旁邊有生態園區還另規劃用餐環境,希望結合社區的居民,邀請他們來參觀,也讓孩子們可以學習如何與人群接待與互動。


延伸閱讀

社團法人南投縣麻煩小天使協會

麻煩小天使在融合班的個案分享

麻煩小天使 募款建家園

南投企業人寒冬送暖 義助麻煩小天使家園



光點助重症兒童 繪出生命光彩

$
0
0
【記者廖之瑩、歐育芸/新北市報導】小葳,今年小學五年級。在小學三年級時,診斷出罹患罕見疾病─骨髓生成不良症候群。之後,開始尋求醫療協助。透過學校的介紹,認識光點重症兒童扶助協會。在家養病,無法到校學習的這段時間,協會安排繪畫老師教授小葳繪畫課程,希望可以作為表達自我的方式並成為抒發壓力的管道。

     


與志同道合朋友 齊為重症服務

協會成立的緣起是會長劉煥智本為學校英文老師,在偶然機會下,接觸到一個特教團隊。這個團隊專門為無法到校的孩子提供在家教育的課程。為了讓科目更加多元化,特教團隊找上劉煥智,教授英文。劉煥智深刻感受到資源的不足及重症兒童的需求後,為了讓社會上更多無法到校的孩子,在家中也一樣能夠獲得技藝學習的機會,邀請其他人有共同理念及目標的朋友ㄧ同成立協會。

有別於特教團隊的工作內容,劉煥智所帶領的協會不以學科教學為主,而改以繪畫和繪本導讀為主。目的是希望在無法到校學習的空窗期內,能夠培養一個生活重心又可以讓孩子們有成就感。劉煥智說:「孩子們體力有限,無法長時間的上課」

執行祕書丁蕙娟原是知名服裝公司主管,在工作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後,想要給自己創造不同的生命意義和價值。在多年好友劉煥智的邀請下,一起加入協會幫助更多的孩子們。

除抒發情緒外 也尋找生命價值

丁蕙娟說,當初會以繪畫作為輔助的主軸是認為畫圖可以讓人忘記病痛又可以表達很多無法言語的想法。繪畫能夠作為紓解壓力、情緒的管道也能找到及了解自我。在色彩的世界裡,充滿想像力,不受拘束,有無限大的空間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讓人充滿了能量。

丁蕙娟說,每次上課都會得到很大的成就感,讓她十分的感動。

協會所推行的在家教育─繪畫課程,主題從「人與己」、「人與人」、「人與環境」到最後的「人與生命」,課程期間沒有限制,只要是在家養病,無法到校的時間內,都可以上課。教務長方麗瓊說,一開始會先要畫自畫像,以自己為出發點,向外拓展。再來,可能是身邊的家人與自身的互動,接著,繼續往外延伸,對環境、社會的認知,最後則希望能夠讓自己對生命有新的一番體悟。

此外,繪本導讀也是協會發展重點之一。與知名插畫家─蔡兆倫合作,不僅邀請他擔任協會的繪畫老師外,也期望藉由他對生命價值富有啟發及反思的筆觸和作品,可以讓那些患有重病的孩子們對人生重新作詮釋也鼓勵其他重症、弱勢的兒童能夠挑戰生命的極限並活出璀璨的光芒。

蔡兆倫所畫的繪本,希望讓重症兒童們可以對人生得到新的啟發。
觀察週遭生活 以繪畫表現自我

除了是協會執行秘書外,丁蕙娟同時也會到孩子們家中教導繪畫技巧。協會所排定的課程內容並不會局限於單一題目,希望能從各方面獲取靈感,深刻的回憶、對周遭環境的觀察或是心理感受等。丁蕙娟說「生命影響生命」,每上完一堂課,都會有很強烈的成就感。互動的過程中,孩子們給的回饋、純真都會讓人十分的感動,不僅他們得到繪畫的快樂,老師們在其中得到了更多的反思和體認。


孩子的自畫像,對現實的樂觀和對未來的期待之情溢於言表。
「孩子的畫就是孩子話。」方麗瓊笑著說。孩子們內心的想法、想說的話,可以透過畫筆和顏料,毫無保留的呈現在圖畫紙上,可能是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和苦痛也或許是對未來充滿無限的想像和期待。一幅幅畫的陳列在架上,就好比是我們真實的參與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在生病的期間內,為了不要接觸到外界的細菌及病毒,只能待在家中養病。不管有沒有去過學校,對校園生活、同學的友誼仍都十分嚮往,常會將自己對未來的想像和樣貌利用畫筆描繪出來。不僅是砥礪自己繼續加油,努力對抗病魔外,也使身旁的人對他樂觀、積極的態度感到十分的敬佩和不捨。

因為生病的緣故也導致許多無奈和難過的情形發生,像是遭到身旁朋友的取笑和指點。身邊出現不友善的眼光和恥笑的言語,對他們來說,真的是一個不小的傷害。從孩子們的圖畫,就能夠真切的呈述他們的想法和情緒,如此強烈的表達其感受,十分讓人心疼。

圖畫確實的表達出孩子的感受,在對抗身體之苦時也要承擔外界異樣的目光。

有制定相關規範 但未被徹底執行

協會致力於推廣重症兒童的到府繪畫教學,冀望能夠讓所有無法到校的孩童,可以填補所有在家養病期間的學習空窗期。但理事蕭文興坦言,重症兒童的教育問題一直是被政府所忽略的弱勢族群。雖然政府實際上有制定相關規範,但一直沒有徹底且正式的實行,導致這些弱勢孩子們無法享有一般應有的權益。

方麗瓊說,孩子的畫就是孩子話,可以透過圖畫了解孩子們的想法。

方麗瓊表示,現在協助的個案大多是罹患重症的兒童,其智力都是正常與一般人無異。未來的目標是希望不僅能夠幫助重症病童也扶助智力有障礙的孩子,讓他們一樣也可以透過繪畫,表達自己,繪出屬於人生的色彩。


延伸閱讀

社團法人光點兒童重症扶助協會| Facebook

社團法人光點兒童重症扶助協會

光點協會扶助重症童畫生命光彩

校園巡迴畫展看見重症兒童內心

重症童校園展畫作綻放生命力



嚐一口吧 裝了農村議題的果醬

$
0
0
【記者尤文、郭昱宏/台南市報導】年僅二十歲的女孩,中途輟學創業,從沒有人支持到擁有工作室和夥伴,從單純的果醬製作到希望藉由果醬來幫助農民、從根本解決農村議題,更夢想讓自己的品牌成為創業者的舞台與依靠。這是「果醬女孩」陳沛蓉的故事。

     

果醬女孩陳沛蓉與參與果醬課成員,拿著當日製作的果醬,開心合影。

想分享的心意 開啟與果醬的邂逅

「我待在廚房做事就是會忘記時間。」陳沛蓉笑著,彷彿沒有煩惱。陳沛蓉大二時 ,有次嘗試用食譜製作DIY果醬,意外發現自己做得比市面上還要好吃,熱愛分享的她想把這份濃郁的幸福感傳達給其他人,於是開始埋頭在果醬的世界中。

她了解:「一個好的廚師要對食材有記憶。」所以,大二那年,她將大半的時間都泡在圖書館,閱讀水果和甜點的相關資料,專研食物的特性以及烹調方法。她也因此很少去學校,認識的同學也很少。

因為用來製作果醬的原料以及容器都不便宜,若要將果醬拿來送人成本太高,陳沛蓉心想:「不然我來賣賣看好了。」於是,她開始把許多果醬成品的照片上傳臉書,也四處問大家要不要買,結果開始有許多陌生人來詢問、購買,她也開始花課餘時間在許多市集中擺攤。

走遍全台 找尋適合的味道

起初,陳沛蓉做果醬只是為了好吃,並不在乎原料,然而後來她發現果醬製作其實人人都會,只做得好吃其實意義不大,所以她心想,要做就要做得跟別人不一樣。她於是開始尋找專屬自己果醬的「故事性」以及「有機原料」,將果醬的原料都替換成台灣在地的水果、香料。

故事和原料該從哪裡來?陳沛蓉說:「我是個非常喜歡旅行的人。」透過旅行,她深入台灣各個農村,了解每個農村其實都有它的問題,人口老化、沒有通路、缺乏人的參與等。有次她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待在花東,就為了找一個理想中的有機水果。

種植有機番茄與草莓的農民謝文崇,因長期投入社運活動,所以希望能夠花少一點的時間在接洽客戶,他說,他還是希望有大盤商來一次大量訂購農產品。對此,陳沛蓉表示進入農村後她才發現,農民為了省行銷和通路的業務,大多將農產品交給大盤商處理,雖然早就知道大盤商的通路會層層剝削利潤,農民卻也沒有多餘的心力去經營通路。

陳沛蓉說,現在她的能力還不夠,不能做到真正的大量訂購,但她期許三到五年後她可以將自己的品牌發展出規模,再用合理的價格向農民大量收購農產品,才能實質上改善農民的經濟狀況。

陳沛蓉想藉由製作果醬來教育消費者,讓更多人了解農村面臨的困境,圖為陳沛蓉與有機番茄農的合影。


甜甜的果醬 也有幫助農民的力量

「據我了解不是農民不想種友善(耕作),而是沒有人能夠讓他們直接得到相對的利益。」陳沛蓉訴說著農民辛勤耕作一兩個月後,遇到一次颱風心血就付之一炬的景象,非常心疼。所以她開始問自己:「我能藉由果醬為這些農民做些什麼?」

陳沛蓉開始嘗試延長果醬的保存時間,也與一些農民合作,將易腐爛的、賣相不佳的、還沒爛透的水果拿來製作果醬,這些舉動都能直接減少水果的浪費和農民的損失。另外,陳沛蓉更以高於市價的價格,不透過盤商直接跟農民收購有機水果,也自己補貼水果的運費,寧可少賺一點,也想幫助台灣的農民,以及鼓勵更多農民投入友善耕作。

現代的農村議題其實也和消費者有直接的關係。陳沛蓉說,如果消費者沒有被教育好或沒有主動去挑選「好的東西」,許多上游的農民也會因為得不到相對的利潤而放棄友善種植,因為他們也要養家活口,要活下去。

因此,不管陳沛蓉到哪裡演講或上果醬課,她都會告訴在場的人們,要在意自己選擇的食物、自己吃的食物,因為消費者越在意,農民們就會越在意該種什麼好的東西給消費者。「透過我們的力量,一個一個去影響別人,我相信,這片土地會越來越美好,會越來越乾淨。」陳沛蓉邊說這句話的同時,臉上閃耀著燦爛的光芒。

陳沛蓉輟學創業,遭受許多挫折,在一罐罐果醬的背後,是陳沛蓉用時間換來的心血結晶。

我選擇人跡稀少的路走 非常痛

因為無法兼顧課業與工作,陳沛蓉在大二時選擇輟學,那時,曾經有人想找她成立公司,用大量且商業化的方式販賣果醬,但陳沛蓉拒絕了這個誘惑,因為她認為果醬商業化後,就沒辦法嚴格兼顧品質,所以她寧可熬夜趕工果醬、跑遍全台的市集販賣來維持收入,也不願意放棄手工製作。此外,她也決定要做個不只是賣果醬的人。

「年輕是我很大的優勢,也是我很大的挑戰。」陳沛蓉為了讓更多人理解「果醬女孩」的品牌、以及幫助農民的理念,在創業初期常常一個人孤單地扛著果醬材料,烹調用具以及桌椅,走遍全台各大市集,向人解說她的有機果醬,以及提倡「直接跟農民買」的理念。

她開始收斂自己的感性,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逼自己長大,學著用穩重的方法向別人述說自己的理念,以及說服家人相信她輟學的選擇。當時她非常不能適應這種生活,但是為了堅持理想,她必須忍。「忍受這種揠苗助長的痛,一定會有成長痛,而且是非常痛。」但是,她認為只要自己夠想要,對自己堅持的東西充滿熱情,一定會撐過去,「當那麼多的壓力、那麼多的挫折都打不倒你的時候,那就是你最想要做的事情,而且會越做越有熱情,遇到挫折反而會更興奮。」陳沛蓉笑著說。

一路走來跌跌撞撞,但今年果醬女孩在台南勝利路的小巷子中承租了自己的工作室,也擁有了兩個夥伴,李厚毅便是其中之一,他是位台商,原本因事業在中國打滾多年,看盡人情冷暖,回到台灣後他擁有了妻小,他說:「希望找回人的純真、和那種善良,沛蓉身上有,我看到了這點。」這讓李厚毅打消了原本只想以金錢贊助的念頭,與妻子一起投入果醬女孩的經營,成為陳沛蓉的工作夥伴。

陳沛蓉總是面帶笑容,也常把快樂傳達給其他人。

果醬女孩 最想做的不只是果醬

「我覺得我最想做的事情可能不是果醬,可能是在怎麼讓這個品牌發揮它的影響力。」陳沛蓉說,做果醬只是拋磚引玉,雖然現在能力有限,但未來她想藉由這個品牌,來幫助有機農民、扶持和她一樣的年輕創業者,讓所有人一起變好。

陳沛蓉希望果醬女孩能夠成為一個媒介,用來根絕對農民的不平等與剝削,同時成為年輕人的依靠,因為她也曾經是個沒有人支持的年輕人。她說:「未來,當有年輕人找到自己的熱情,卻沒有人可以依靠的時候,那我會很希望果醬女孩未來是有資源、有力量去扶植年輕人實現自己的夢想。」

住在新北市,卻遠赴台南參加果醬課的林伊郖說:「感覺她真的是一個很能把溫度傳達給其他人的,我覺得是使者吧。」


延伸閱讀

果醬女孩粉絲專頁

與土地緊緊相連 果醬女孩 純天然手工果醬

果醬女孩官網-天然手工果醬 

社企案例-果醬女孩 - 長榮大學熱情育成X社會創新



SOS平台 讓讀者資助記者進行報導

$
0
0
【記者王心璇、焦若蘋/台北市報導】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資訊氾濫的問題讓媒體不再具有傳統專業的價值,新聞報導更是為了符合大眾味口衍生出另類的寫作模式。SOS新聞募資平台利用群眾募資的概念,讓讀者直接向記者「買」報導,每月一百四十九元直接資助你喜愛的記者,就能享受平台上所有新聞報導。創辦人翁子麒希望藉此締造一個具有深度的媒體生態圈,選擇沒有廣告的影響之下,才能夠激發出大眾對於新聞的正向影響力。

     


二十五歲SOS新聞募資平台創辦人翁子騏。

拒絕惡性循環 改變從現在開始

現今數位媒體的蓬勃發展, 卻多利用聳動標題與腥羶色的內容達到迅速吸引讀者注意而擁有高流量、點擊率,而廣告主同時也看準了大眾的味口,點擊率越高的新聞就越多廣告收益,整個媒體生態圈一而再的惡性循環。「如果想要改變社會,除了從教育著手以外,媒體也帶給社會很大的影響力。」年僅二十五歲的SOS新聞募資平台創辦人翁子騏對於台灣社會現況卻有一番見地,他認為「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卻是長遠之計,若是從「媒體」著手,則能使社會有明顯快速的改變。

翁子騏從淡江大學英語系畢業後,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他曾是公關公司總監,在事業正達高峰時,卻毅然決然投入了媒體產業。雖然大學念的是文學,但是媒體產業一直是他的憧憬,使他一心想改變台灣媒體環境,因此今年開始著手成立一個全新的媒體平台,透過群眾募資以及群眾外包的方式,讓讀者付費,直接資助記者進行報導那些不被主流媒體所重視和採用的報導,利用調查性報導的方式想要做出具有深度、批判力、值得被更多人所了解的議題。

行銷頭腦 創造全新運作方式

SOS新聞募資平台預計明年一月底正式上線,目前已經接洽三十多位資深媒體人合作,希望以長期撰稿的方式在SOS裡固定有專題報導,他利用群眾募資的概念,讓讀者直接向記者買報導,讀者若想支持某位平台上作家或是有特別興趣的議題想了解,只要月付一四九元,選擇資助一位記者,一旦贊助之後,不僅能閱讀該記者所報導的新聞外,平台上所有的內容都能閱讀、使用。除了能夠在一個全無廣告的空間閱讀新聞之外,還可以與記者進行相關討論和互動,成為平台上的付費使用者後,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文章分享到網路社群上,而好友們可以透過你的推薦,看見這一篇文章——只看得見這一篇,兼具付費使用者的獨特服務與開放性。另外,平台不干涉記者的報導內容、方向、甚至出稿頻率,一切完全由付費的讀者決定。

舉例來說,駐站作者蕭嘉慶曾擔任過中國時報的主筆和攝影主任,現在為SOS新聞募資平台的攝影總編,因此除了文字報導之外也同時能有許多優質的攝影作品,讀者若是認同作者本人,也認同他報導的價值,資助之後不僅能閱讀文章,還能更進一步欣賞他的攝影作品,若是資助的方案更高,還能獲得攝影明信片等小物。

SOS新聞募資平台上的運作模式流程圖。





在公關行銷領域有研究的翁子騏,對於新成立的SOS新聞募資平台有一套令人耳目一新的策略,雖然沒有太多資源可以做廣告,但是他運用品牌槓桿策略來操作,為了使SOS快速增加品牌知名度,將透過平台上知名的資深媒體人來吸引讀者,將讀者與平台建立新連結,加深對其平台的印象。

持續追蹤 鎖定後續新聞

雖然SOS跟其他群眾募資平台一樣,都是運用群眾的力量讓產品或計劃實現,但是不同於其他募資平台的是,因為新聞具有後續性,除了讀者直接資助記者進行報導之後,若該議題有後續新聞,作者將會進行持續的追蹤,可能是隨新聞事件每週固定產稿,也有可能是將事情始末作完整的深度調查性報導或長篇論文,讓讀者擁有全面性的完整理解。


究竟沒有廣告,平台上如何達到「收益平衡」這件事,翁子騏說目前資助金額的百分之三十是平台的獲利,但是這也只是部分收益,未來主要收益將會是為駐站記者做後續的文章出版以及舉辦活動等等。

創新方式 守護傳統媒體價

台灣其實不是沒有優質的新聞,仍然有不少有熱情、有理想的人,在自己的領域中不斷產出值得關注的好新聞,只是大眾不感興趣。「當你把所有好的作家、好的文章內容放在同一個地方與在傳統媒體中有爛新聞與好新聞的衝擊感是相當大的。」翁子麒現在反而不擔心讀者是否願意嘗試付費的新聞,而是擔心台灣是否有夠多的獨立記者願意參與。

許多記者十分贊同他的理念,老中時記者梁東屏曾經跟翁子麒分享台灣媒體的變遷,梁東屏年輕時是台灣媒體最好的年代,一直經歷到現在媒體最壞的年代,他說新聞從業人員本是社會上價值崇高的一種工作,但後來因為社會結構的變遷,媒體容易被操弄、新聞記者容易被收買,導致現在社會上對記者的不認同與漠視。因此讚賞SOS新聞募資平台是「用創新的方式在守護傳統媒體價值」,年輕的翁子麒希望透過SOS讓新聞媒體的價值,重新被定義,被更多人看見,同時也讓記者在這裏找回定位,寫出自己真正想寫的東西。


延伸閱讀

SOS新聞募資平台部落格

SOS臉書粉絲專頁

科技報橘報導




青年專長換宿 為老城鎮注入活水

$
0
0
【記者張佑任、郭庭伊/南投縣報導】南投縣竹山鎮,與其他老城鎮一樣,面臨著青年人口不斷流失與傳統產業無人傳承的問題,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以招納年輕學子用專長打工換宿的方式來展現竹山的人文,致力於推廣及保留竹山的在地文化。他說,觀光必須是助力,從山上的民宿到山下的文創中心,都是為了讓文化能夠永續發展,這也是他創辦小鎮文創的緣由。

     


小鎮文創團隊合影。

青年人口流失 以工換宿吸引學生進駐

竹山近五年中,青年人口已從八萬掉到五萬,有鑑於年輕人不願意留下來,何培鈞想到以「打工換宿」的方式吸引年輕人進入竹山。招募具有包裝設計、微電影、攝影、才藝表演等各式各樣專長的學生以不收費方式進行換宿。換宿的學生用自己自身的專長,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推廣竹山的文化,像是拍攝微電影、製作竹編作品。

竹編QR Code。
竹編QR Code招牌便是學生與竹藝師傅,結合了數位與傳統所研發出來的商家智慧招牌,他希望將來每個合作店家都能擁有一組QR Code,擺在商家門口,未來遊客只要拿出手機掃描,便可以透過網路知道店家資訊及路線規劃,甚至還能擁有多國語言,讓外國人也能容融入竹山商家。

目前在小鎮文創處理行政事務的鄭靖嚴說,自己就是今年暑假來竹山打工換宿的,因為喜歡這裡的文化,也欣賞何培鈞的理念,所以決定留在竹山。在短短一年間,已經有超過六百位學生來小鎮文創換宿,甚至有來自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學生。

上山巧遇古厝 興起經營民宿念頭

何培鈞是南投水里人,台中二中畢業後就讀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大二那年,無意間經過竹山發現這座廢棄的三合院,便深深被它吸引,探訪了解後更為竹山的文化凋零感到惋惜。於是他開始跨系、跨校去修自己想要的課程,期望能夠將所學用來復興這一個文化。

畢業退伍之後,何培鈞決定直接創業,他跑了十幾家銀行,舉債上千萬,上山和表哥古孟偉兩個外行人親手修復這座百年老宅,由表哥取名為「天空的院子」,開始了民宿的經營。

蓋起民宿以後,何培均一直在想,可以再為這塊土地做些什麼?後來他們更加深入大鞍地區,陸續把當地閒置了七年的製茶工廠改造成餐廳,把從日治時期留下、閒置了四十幾年的古步道重新修建,在沒有增加新建築的狀況下,重新修整了老舊的空間,讓山上擁有吃、玩、住的設施可以整合,吸引遊客前來,十年下來,遊客數量從無到有,現在一年大概有十萬遊客來訪。

觀光是助力或阻力 小鎮文創助轉型

兩年半前,何培鈞認為山上的發展已到了讓他們自我反省的階段,因為大量的觀光會對當地產生影響,他開始想,要如何讓觀光成為當地的助力而非阻力?如何讓觀光可以更加永續發展?

何培鈞說竹山其實有很多好的傳統生活產業,像是打鐵、爆米香、棉被,但是這些產業必須有加值的包裝設計,他需要文字、為電影來包裝,才能變成產品讓遊客買回家,而不只是放置在民宿裡頭,這樣的方式才能有效率地循環,於是小鎮文創便這麼誕生了。

小鎮文創致力於保留與傳承竹山在地文化,更與傳統的產業合作,讓更多人知道竹山的人文風情。來發打鐵店是竹山打鐵街上現存的唯一一家打鐵店,至今已是第五代接棒,第四代的老闆郭慶順說,從前對面跟左邊鄰居都還是打鐵店,漸漸地就只剩他們這一家繼續堅持下來,與小鎮文化合作後,除了推出迷你版的菜刀鑰匙圈,來到店裡體驗打鐵文化與參觀的遊客也漸漸多了起來。

與小鎮文創合作的來發打鐵舖師傅郭慶順。

未來十年 傳承竹山文化

未來十年,何培鈞規劃民宿內部遊客會接觸到的三十幾種品項,包括桌子、椅子、棉被、肥皂等用品,會漸漸轉換成竹山當地出產的產品,也因此在地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變得更加重要,近期規劃一系列學習的課程,像是推廣竹編技藝,教導鎮上的婆婆阿姨們,讓換宿學生的竹編作品可以量產。

明年他要讓小鎮文創變成一個友善青年創業的中心,在這裡,他提供住宿、辦公的空間,也提供足夠的資金給創業者,更結合十年下來的經驗,提供市場資訊,希望結合更多人才,將竹山的文化推廣地更廣、更遠。


延伸閱讀

小鎮文創粉絲專頁

小鎮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天空的院子



為家庭而生的 小時代二手書店

$
0
0
【記者徐于涵、柯佳佑/桃園市報導】曾經從事銀行業務工作的蔡文鑫,兩年前毅然決然離開收入穩定的金融界,放棄高薪工作以換得更多時間照顧年邁的父母,決定依照自己的興趣開立書店。並為了增加收入補助家用,更兼職當起計程車司機。

     


小時代二手書店的老闆除了經營書店,還是一位有執照的計程車司機。

金融白領轉行開書店

老闆蔡文鑫原先是在銀行從事業務工作,但在工作即將步入第十年之際卻辭去了工作,決定轉換跑道,開間屬於個人的書店。老闆坦言,由於當時父母親的身體出了狀況,家中子女只有他一人能照顧雙親,但業務工作是採責任制,一定要將工作做完才可以下班,很耗心力,下班後又得馬上趕回家照顧父母,在事業與家庭必須兼顧的情況下,承受了很大的身心壓力,簡直是蠟燭兩頭燒。

老闆表示,當初在決定是否要辭去銀行工作時,的確經過一番天人交戰,最令他感到糾結的不是薪水問題,而是九年下來所累積的經驗,以及對於原先工作的情感。老闆說:「比起薪水,工作的經驗才是最可貴的,當我決定要辭職,轉換跑道時,就代表著這九年在銀行的資歷要歸零,而且我是個重感情的人,對於東家有著很多不捨。」然而,家庭對他而言還是比較重要,在權衡考量下於二O一二年決定辭去原先的銀行工作,選擇自己喜歡的個人事業,開立書店,以擁有彈性的工作時間,照顧家庭。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開店精神

對於為何選擇成立書店而非其他產業,老闆解釋,雖然自己是念經濟出身,但是一直以來都對藝文相關的事物很感興趣,也是個很念舊的人,開書店是最能符合個人興趣的行業。不過老闆表示,也曾擔心開實體書店很可能會有經營困難的問題,畢竟台灣的閱讀人口持續下降,科技日新月異,屏幕時代來臨,導致吸收資訊方式的改變,願意坐下來看書的人已經越來越少。雖然環境在改變,但老闆仍在開店前觀摩了許多二手書店,也看到了許多成功的例子。

像是台灣的茉莉二手書店和京都的惠文社,老闆認為都是非常成功的例子。茉莉書店在國內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在台灣許多縣市都有設立分店,營運狀況也相當不錯。而京都的惠文社算是日本最有名的二手書店,老闆自行挑選書籍,也供許多藝文新銳設計師及大學生擺放作品展覽文宣,店面美麗的外觀更被英國媒體選為全球最美的十間書店之一。

有鑒於此,確立了老闆開書店的決心,他相信還是會有喜歡閱讀的人願意逛實體店,老闆幽默的說:「小時代歡迎所有喜歡看書的人,這裡沒有什麼不能白看書的規定,我現在看到願意坐在店裡看書的人都想端杯茶去給他喝了,根本不會想趕他走,反倒想好好鼓勵他!」

書店老闆兼職計程車司機

蔡文鑫為了增加收入,除了書店老闆的身分外,還是名計程車司機,但由於開計程車的時間不固定,在店內想看到老闆需要碰碰運氣,大部分時間是由工讀生顧店,老闆也很信任自己所挑選的工讀生,只要他不在店內,工讀生就是老大,整間書店就全權交由工讀生管理。工讀生莊婷惟說:「老闆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外開計程車,不過只要一有空閒時間都還是會回書店巡視,怕有奧客,我們會招架不住。」

老闆表示,不論是書店老闆還是計程車司機,都與原先在銀行的工作內容差很多,一切都必須從頭開始學習,不變的就是工作對象始終是「人」,以前做業務也經常遇到一些奧客,但九年的工作經驗早已被訓練成無論如何都要保持良好的態度,當個「好好先生」。不過也因為如此,讓老闆在開店初期幾乎是來者不拒,以盡量不得罪客人為主,很多拿二手書來賣的顧客喊價很高,卻不好意思拒絕,照單全收,但現在慢慢改變方式,要做個有原則的老闆。

老闆歡迎顧客在書店內看書。

店內除了販售二手書籍外,還有CD及懷舊小物,另外也提供DVD租借。由於書店位在大學學區附近,老闆會多加收購二手大學教科書,其他類型書籍亦有。懷舊小物是老闆自己的收藏,以七O年代的公仔為主,像是大同寶寶公仔、老夫子公仔、原子小金剛公仔等。由於老闆本身非常喜歡看電影,店內供租借的片子幾乎都是老闆自己看過也推薦的電影,例如:電影《孔雀》《八月照相館》《東京家族》。老闆說,這家書店其實就是集結自己所愛,用一個小空間分享給其他同樣喜愛書籍和影音的客人。

開啟屬於年輕人的小時代

對於書店的命名由來,老闆說,剛好在開店前看了《小時代》這部電影,劇情主要是描繪一群年輕人從上大學一直到步入社會時所經歷的事情,很能引發共鳴,因為自己最懷念的就是大學生活,每天都過得很開心,日子無憂無慮,畢業後踏入職場,時常會想起大學的美好時光。「小時代」這三個字也恰巧符合老闆想對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所想表達的話。

老闆認為,由於大環境的改變,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想要出人頭地十分困難,再加上管理階層普遍都被上個世代的前輩佔據,年輕人即便再怎麼努力也很難往上升遷,而身為六年級生的他,剛好是夾在中間世代,升遷也同樣不易,能夠體會現在年輕人的辛苦。老闆表示,書店剛好位在中原大學和元智大學附近,經常有學生光顧,希望藉由小時代這三個字勉勵年輕人努力打拼,即使可能沒辦法締造多具代表性的「大時代」,但仍舊能夠創造屬於年輕人自己的「小時代」。


延伸閱讀

小時代二手書店臉書粉絲專業

Key 中壢文創平台

職場行家



UrSchool 解決高中升學資訊不足問題

$
0
0
【記者王心璇、焦若蘋/台北市報導】每年大學考試之後,高中生總是選擇學校、科系的問題,除了歷屆學長姐、師長及坊間落點分析參考書外,常常問題還是回歸到學生不了解該科系而摸不著頭緒,一旦進了大學之後,才發現自己並不適合。有感於此現象,非營利組織UrSchool透過網路平台匯集各大專院校科系的學長姐為高中生解惑,透過分享親身經驗,來讓學弟妹能夠正確地選填志願。

     

「想要像妳一樣勇敢」 全國大學巡迴播映成功大學首映場 (UrSchool提供)。

透過自身經驗 打造教育諮詢平台

台灣高中和大學有很大資訊上的落差,高中時對生涯有很多熱情和憧憬,卻沒有好的方法完整獲得大學校系和生涯資訊,因台灣教育沒有一套完善幫助我們了解不同科系的體制,坊間補習班利用落點分析幫助高中生從分數高到低把科系排出來,學生們又單純按照字面上科系的意思去了解系所,這樣的狀況總是在學生進入大學之後才發現,他們所選擇的科系實際與想像中其實是有相當大的落差的。

UrSchool共同創辦者五人為姚惟中、黃倚靈、王睿麒、林廷翰、邱榮斌。最早兩位創辦人姚惟中、黃倚靈是在跨校活動交流上認識,而邱榮斌則是姚惟中的高中同學,因為他們要一起準備托福,所以在大四畢業後又有積極的聯繫,而王睿麒與林廷翰則是在臉書社團與姚惟中和黃倚靈認識。起初是姚惟中因為在大學期間,對自己選擇到的校系感到非常不滿意,因此有了UrSchool的構想,但是並沒有想要特別去實踐的想法,一直到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晚上,那時正值臉書的社團功能蓬勃發展,黃倚靈突然靈光一閃,和姚惟中提說他之前的構想或許能從臉書社團的方式來試看看,於是兩人成立了「大學升學資訊&系所咨詢」臉書社團。他們當時也是抱持著實驗的心態,沒有太多特別的想法,沒想到在成立臉書社團之後,意外發現社團人數飛速的成長,而在臉書社團中形塑出絕佳的高中生詢問、大學生解答的氛圍,因此才有了更進一步要實踐這個構想的信心與勇氣。

於是當年十月,他們決定以「網聚」的方式在網路上號召志工出來見面,討論後續是否有人願意付諸行動把構想進一步實踐,雖然臉書社團那時候有六千人,但是畢竟北中南人數不一,且網路社群畢竟不是嚴密組織,無法有效的動員,所以實際上當天活動只有不到二十人到場,而其中一人就是王睿麒。當時的王睿麒剛從彰師數學系畢業,錄取台大財金所並搬家至台北,因為活動而認識了幾位願意積極協助早期UrSchool的人,當天就敲定未來固定的聚會,歡迎大家討論後續怎麼把這個構想實踐,而林廷翰雖然沒有參加第一場網聚,但是在後續的每周討論他都有出席參與。

然而,一個好的構想要好好實踐,初期極大的不確定性與風險是個需要克服的難題,許多當初參與網聚的人,不是錄取了大陸優渥的台幹工作,就是隨著時間找到更有價值的實習工作,漸漸地許多當時有空參與每周聚會的人就慢慢離開了。因此,最後經過許多困難與挫折仍然堅持到最後的就是姚惟中、黃倚靈、王睿麒、林廷翰四人。而當實踐構想的第一步就是解決臉書的問題,臉書社團資訊保存不易,因此需要另外建立資料庫保存資料,那時候姚惟中想起和他一起準備托福的高中同學邱榮斌,他是一位台大資工的高手,因此號召他進入團隊著手進行資料平台的建立。

五人正好在「分享自己、改變教育」底下找到不同著墨的地方,姚惟中是想解決既存的升學問題,黃倚靈提出了一個網路社群的創新方法,王睿麒希望改變台灣教育環境,而林廷翰是想落實構想到更多高中職,邱榮斌願意嘗試從資訊技術連結升學與社群。簡單來說,UrSchool的成立和創辦人都是因為社群平台的力量,將他們緊緊扣合在一起,各自發揮自己的長處,凝聚成一股新的勢力。

社群起家 社群經營

在二〇一三年初,創辦人決定架設維基百科,他們發現,雖然利用臉書上直接詢問相關訊息很方便,但是訊息卻不容易被保留,問題若一直重複被問,學長姐們久了也會覺得煩,因此利用維基百科模組創立了升學版來保留所有升學資訊,當時還邀請了許多大學生在伺服器上分享他們的經驗談,可是到頭來卻發現脫離「社群」的力量是行不通的。一旦當學長姐願意在平台上分享自己,可是卻沒有可以互動的人,也沒有辦法透過社群的力量讓更多人看到、聽到,這樣的分享除了沒有成就感以外,觸及到的人也不多,時間久了就沒有意願再去分享經驗。

最後,他們還是回歸了原點­—「社群經營」。創辦人開始利用自身臉書來召集各大學的負責人,希望透過臉書的力量來將對UrSchool有相同願景的學生組織在一起,當初效果非常成功,出乎意料地號召了八所大學的志工來參與計劃,開始分工蒐集各所校系資訊。於是,他們開始進行了第二階段的募款,製作了新版的UrSchool網站,也就是現在UrSchool.org的網站,綁定臉書帳號之後就能直接在平台上互動,此外,UrSchool也做出了「資料庫」讓所有人能分享經驗後資訊都能被完整保留。

目前平台上志工人數也高達四、五百人,核心成員則有五、六十人,內部分為三個部門,分別為行政部門、業務部門及外務部門,負責規劃社群的經營、運作、溝通及討論。

自己的未來 自己找答案

UrSchool平台致力於提供更便捷、簡單、快速的線上諮詢服務系統,只要高中生、大學生運用Facebook帳號登入註冊,即可直接再平台上發問、回答,並且透過隱私權的保障,不必擔心自己的個人資料外洩。進入了線上網站後,平台上可點選「問問題」、「找資料」、「分享自己」的選項,讓所有人都能在UrSchool發揮價值。

學弟妹一旦發現了自己的疑惑就可以利用「問問題」直接找到該科系的學長姐,透過直接發送臉書訊息的方式快速找到,「當事人現身說法」更能夠有效解決問題。「找資料」則是UrSchool專屬的教育分享平台,儲存大家的經驗與問題,除了有升學資訊以外還能了解不同學系的就讀經驗,讓學弟妹一覽無遺。「分享自己」的設計可以藉由分享,讓每年不斷發生在學弟妹身上的疑惑與誤解流傳下來,建構一個屬於台灣的教育資料庫。

網頁設計三種方式來使用UrSchool平台 (網路畫面)。

同時,他們積極地建立更多校園組織,試圖找到一個讓分享文章、資訊供給自動產出的機制,舉辦校園分享會,想讓更多大學生支持他們的理念,認識UrSchool網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曾舉辦過UrSchool學系咨詢工作坊,每年指考結束之後開放座談讓學弟妹親自與學長姐見面聊選學系和大學生涯規劃,讓即將成為新鮮人的學生提早了解大學生活,讓自己更有競爭力。在今年年初,更印製超過七百本UrSchool升學資訊百科發送給各個高中輔室做宣傳,內容統整各個學群顧問的真實分享、介紹。UrSchool所做的所有努力,最終目標都是希望所有高中生都能夠過他們的平台,找到他們需要的校系資訊。

UrSchool升學資訊百科的發放,預計觸及超過兩萬名高三學生 (照片UrSchool提供)

分享自己 改變教育

現階段UrSchool的核心志工都是以前曾經受過UrSchool幫助的學生,這也是他們最值得驕傲的地方。交通大學UrSchool志工彭怡暄是創辦人王睿麒印象最深刻的案例:她在高中時曾經在網路偶然看到UrSchool平台,透過申請帳號獲得了學長姐們可靠的資訊,順利錄取了交大資訊管理與財財務金融系,不僅是她心目中的理想科系以外,進入大學之後,更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期待與該科系相符合。因此,他認為自己有必要接棒,將這樣的理念和所提供的升學資訊傳承下去,正是UrSchool中「Give and take」的核心價值,於是她毅然決然地加入了UrSchool團隊,希望盡一份力量,來幫助未來需要幫助的學弟妹們,這樣的案例顯示出透過UrSchool平台的使用,台灣教育一直存在著正向循環的概念。

UrSchool最主要的宗旨是希望「分享自己,改變教育」,未來的旅程還很長一段,但是創辦人王睿麒說:「展望未來十幾年,希望不只高中升大學,甚至是國中生高中,又或者是研究所、畢業後職場就業,我們都想做這樣的事情。」UrSchool除了替學弟妹服務以外,更希望能攜手改變台灣的教育環境。

想要像妳一樣勇敢 全國大學巡迴播映

UrSchool與成大學生電影團隊「恒風電影工作室 N&M Studio」合作拍攝微電影,命名為《想要像妳一樣勇敢》。影片中傳達「忠於自己的選擇」之理念,鼓勵高中生勇敢做出對未來的抉擇,並相信自我的歸宿。未來UrSchool將會將這部微電影推廣至全台灣的高中職,作為生涯規劃輔導的相關教材,希望能帶給高中職學生不一樣的思維。

參與UrSchool巡迴分享會的臺大經濟系一年級林同學是透過學姊介紹來聽講座,他說:「當初因為分數來到經濟系,發現這半年來實際的狀況確實跟自己在高中時想像的不一樣,若是能早一點接觸UrSchool的資訊,可能會落差不會這麼大。」他表示想藉由講座來了解UrSchool在做的事情,未來甚至有興趣想加入團隊。

延伸閱讀

UrSchool大學生學諮詢平台

UrSchool Facebook粉絲團

遠見雜誌報導UrSchool文章



用藝術走出陰影 皮雕創作拾新生

$
0
0
【記者李宛庭、張嘉珈/彰化縣報導】人生最無助、恐懼的時期,該如何改變心境走向光明呢?彰化的皮雕藝術家李宛玲靠著對藝術的熱愛,以及宗教信仰,一步步走出當年在婚姻中,所烙下的家暴陰影。「現在的我學會寬恕、學會放下。」李宛玲說,雖然失敗的婚姻經驗讓她絕望,但現在的她能夠侃侃而談過去的自己,不帶任何的仇恨。她帶著那些生命故事,雕出一幅幅動人的皮雕畫作。

     


彰化皮雕藝術家林宛玲介紹皮雕作品「文定之喜」。

家暴陰影下 藝術中得到情感發洩

高中畢業後即踏入婚姻,李宛玲卻成了家暴受害者,前夫染毒加上暴力傾向,讓她每天都活在恐懼當中。「總要有一個抒發心情的出口。」李宛玲說,她從小就對藝術感興趣,受家暴的那幾年,她靠著手拉胚、皮雕、學國畫的工筆畫來轉移生活上的注意力,當作抒發情緒的出口。

在接觸藝術的過程中她發現自己對皮雕的志趣,也發現自己在皮雕技術上的不足,她覺得為什麼別人的皮雕可以做得如此精緻?而自己的看起來很粗糙。於是特地每周從彰化遠赴台北向皮雕老師請益技術,持續了兩年不曾間斷。

受不了前夫對她的身心靈摧殘,她鼓起勇氣對前夫提告,訴請離婚。離婚後,李宛玲帶著三個孩子離開,當時她曾想過靠教皮雕賺錢,卻因不同於在婚姻中較富裕的生活,離婚後的李宛玲身無分文,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丕變,她希望賺大錢,改變別人對她的看法,於是李宛玲放棄原本教皮雕的念頭,開始跑業務。

壓力致憂鬱症 從信仰中重生

跑業務後,她給自己五年的時間努力,最後卻不敵前夫揚言追殺她的精神壓力,以及社會現實面的壓力,多次有輕生的念頭,卻因為掛念孩子而止步。她開始上舞廳、交壞朋友、每天晚上用酒精催眠自己,當做精神上的發洩。

精神上不穩定讓李宛玲罹患憂鬱症,長期找精神科醫生對談,一次醫生問她有沒有特別的宗教信仰?當時的她對於宗教信仰抱有不信任感,認為靠自己最重要。醫生對她說:「因為妳一直替別人著想,才沒有人讓妳有依靠。」這一番話改變了李宛玲的一生,回想起過去,眼淚也落了下來。出生時,父母不疼,於是自己努力在夾縫中生存,學做菜、學自己打理事情,不讓父母操心;結婚後,努力的想當一位好人妻,卻遇到不好的老公、不好的婆家,自己的努力一直沒有得到回報。

在醫生的鼓勵下她開始到教會看看,去了幾次後她開始好奇,為何大家身上都擁有自己所沒有的平靜、安穩,也沒有恐慌、恐懼,這也正是她所想要的生活-從深層顯現出來的喜樂及平安。於是她開始接觸聖經,改變了自己過去的價值觀。過去她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不是「材」,覺得自己是無用的人,沒有別人的學歷,也沒有別人所會的才藝。而李宛玲慢慢發現,每個人都有所謂的「恩賜」以及「才幹」,而自己的「恩賜」與「才幹」就是會做手工藝、會做皮雕。

找到自身才能 對皮雕拾起信心

當李宛玲將過去的皮雕作品拿出來後,卻意外地受到許多人的讚賞,但她還無法確定皮雕是否能撐起自己的生計。一次聚會當中,她聽見有人說國外用皮作為聖經書套有多麼精美,她也因自大心作祟,誇口說:「聖經書套那麼簡單,我也會做,做一個給你們看!」

話都說出口了,李宛玲也只好硬著頭皮將聖經的皮書套做出來。她說,自從患憂鬱症後,第一次如此安靜、專注地做好一件作品,她認為這是上天的安排,皮雕是上天唯一給她的東西,她唯一擁有的東西,一九九O年,李宛玲開啟了他的皮雕之路於是開啟了她皮雕教學之路,第一間皮雕教學教室也在國畫老師的教室分租下開始。

「我認為人到窮途末路的時候,知道自己有一條新的路可以走時,是很被激勵的。」李宛玲開始皮雕教學後便改變過去的生活,將穿過的名牌衣服拿去二手市集回收,也學會寬恕,撤銷對前夫的告訴,希望彼此都能過好自己的生活。

雖然她心中對前夫過往的所作所為已放下,但遲遲不敢接下救國團的教學邀請。不接,與孩子的生活費哪裡來;接了,害怕前夫前來鬧場,為了躲避前夫的騷擾,她換掉了機車,找了地方與孩子同住。直到聽見前夫的死訊,她的心才放了下來,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學皮雕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命中注定 皮雕伴人生

除了過去的婚姻以外,李宛玲也說,高中時因為與父母的不愉快而選擇翹家,但以前學校有建教合作,於是她也前往工廠工作,賺取自己的生活費。工廠裡所生產的是鞋子、皮件工廠,與她現在的皮雕事業充滿關聯,那些製皮革的機械化流程在當時她就已了解,皮雕領域就像是上帝幫她安排好的。

李宛玲除了一般皮雕教學外,也會到學校指導弱勢孩童皮雕創作,以及到偏鄉指導部落婦女。也陰錯陽差地接下學生無法經營下去的店面,變成現在位於彰化的「匠心手工皮雕店」。除了在店內展示自己每一幅、每一件的皮雕作品,也自行開發皮雕雕刻模具,強調MIT(Made in Taiwan)精神,也把自己的兒子也找回來協助。

圖為李宛玲認真地替客人介紹皮雕作法。

二兒子李鎧良也發揮過去學習工業設計的專業領域,替店裡的客人解決工具使用上的問題,問他為何會選擇回來幫忙?他也說起初不太願意,因為自己的志向不是在店裡,但不得已,因為原本在店裡協助的弟弟準備當兵,人手不足之下才回來幫忙。

自然主題創作 辦展出書實現夢想

李宛玲說當自己決定以皮雕作為志業時,最希望做的事情就是辦一場屬於自己皮雕畫作展覽,但當時她的繪畫技術並不是那麼好,她會畫一朵花,卻畫不出一幅完整的畫。她說,就在她試圖想著要畫好一幅畫時,像是有股力量在幫助她,靠著信仰及努力,她完成了一幅幅屬於自己的皮雕畫作。

她的皮雕畫作多以自然為主題,因為從小在鄉下生長,她兒時玩伴多以花草、昆蟲鳥類最為熟悉,在創作上也更上手、富有情感。其中「嗷嗷待哺」系列,是敘述自己是位單親媽媽,想讓三個孩子都能溫飽的心境。

李宛玲皮雕畫作「嗷嗷待哺」(翻攝於畫冊)。

皮雕創作二十幾年,精細的皮雕工法也讓她在彰化美學館、國父紀念館辦過許多個人的特展,也出過個人作品集。李宛玲說,接下來的目標想出專業的手工皮雕教學書,讓有心想學的人能有好的管道,也希望未來有機會再到北部辦個人展覽,向大家展示她這二十幾年來的創作精華。李宛玲總是開朗的介紹自己、介紹作品,像是那些傷痛從來都沒存在過,在皮雕創作裡,她找到全新的自己。


延伸閱讀

匠心手工皮雕坊

單親帶大三子寄情皮雕李宛玲逆轉人生

與自然對話•玩皮趣-李宛玲皮雕創作個展




陸連島書店 重建島嶼的記憶

$
0
0
【記者徐于涵、柯佳佑/台北市報導】畢業自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系的六位學生,因為同樣熱愛閱讀,於二O一三年大學在校期間共同成立罐頭工作室(Can Studio),並向教育部申請「大學小革命」計畫獲得補助,利用國北教大的廢棄教職員宿舍,於二O一四年成立陸連島書店。以土地和革命為選書主題,讓更多人關心台灣社會的多元議題。

     


圖為陸連島書店創辦人之一的廖珮璇,手中書籍《Taiei 1/2》為出版自田園城市獨立出版社的建築類書籍。


大學四年經歷 拓展自身視野

連島書店的主要經營者廖珮璇表示,在剛進入國北教大文創系時,因為系上所學的範疇太過於廣泛,包括文化、藝術、設計、建築等,而對未來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該朝什麼方向發展,但也因為如此,讓她在不斷的摸索中成長,在大學四年間的種種經歷,累積了許多能量,也確立了往後的目標。

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廖珮璇回到自己的居住地汐止擔任小學生的課輔老師,許多小朋友時常在課輔班下課後的課餘時間沒事可做而感到無聊,廖珮璇說,因為汐止地區的書店和圖書館很少,這些小朋友平時除了教科書外,很少閱讀課外讀物,如果有一個能讓孩子們一起坐下來看書的地方,一定可以讓他們的生活更有趣豐富,若以後有能力,希望能在汐止開一間屬於孩子的書店。

同年暑假,廖珮璇跟隨簡志明建築師到台東的部落,義務性地幫當地小朋友建造一間開放式、外觀似涼亭的故事亭,大人可以在裡面講故事給孩子們聽,小朋友自己也可以在裡面練習樂器。廖珮璇說,過程中雖然沒有薪資報酬,但是能打造一個對偏遠地區小朋友有實質幫助的公共場所,一切都很值得。暑假的經歷讓她對於閱讀空間的建立產生了興趣,同時也規劃出日後畢業製作主題的藍圖。

畢業製作 共組罐頭工作室

大三開學後,廖珮璇和同班好友陳奕彣一同籌組畢業製作小組,喜愛閱讀的兩人決定以「閱讀」為主題,而同樣喜歡看書的其他四位同學陳欣岑、黃潔、林冠妤、林君蕙,對於這個主題也感到興趣,便加入他們,共組團隊,由六人共同組織「罐頭工作室」(Can Studio),以英文「可以」、「能夠」的意思為名。

他們走訪台灣的獨立書店,像是嘉義的洪雅書店、新北的有河書店,調查這些小書店共同遭遇到的困境。他們發現獨立書店在進書方面是最為困難的,由於進書量少,許多出版商不願意供書給小書店,書店老闆經常到處碰壁,必須一家一家拜訪書商,與出版商建立交情,即使成功進書,也難以壓低購買成本,售價就無法比照大型連鎖書店的折扣優惠,通常只能以原價販售。

在訪查過程中雖然體認到小書店的經營不易,但熱愛閱讀的六人,仍決定成立實體書店作為他們的畢業製作成品。他們向教育部申請「大學小革命」計畫,成功獲得補助,並利用三個月的時間整理學校規劃給學生使用的廢棄教職員宿舍空間,親自與出版商接洽,以寄售的方式進書,於二O一四年年初正式成立陸連島書店。

打造世代間的中繼站

廖珮璇解釋,當初將書店命名為「陸連島」是因為書店位置恰巧位在國北教大校園與社區的中間,就如同「陸連島」在地理名詞上的意義:同時連結大陸與海洋的地形。陸連島是經過海水不斷的沖刷所逐漸沉積而成,而這個過程與狀態,就如同罐頭工作室的六人,是經過流動和沉澱後才成就了這間書店。而陸連島之意也恰巧象徵著他們在籌備畢業製作的時期,是個已經確定告別小孩這個身分卻尚未步入社會的「臨界者」。

除此之外,他們不僅希望透過書店成為校園與社區間的中介管道,更希望能讓書店成為世代間交流的通道。廖珮璇說,在大學四年間,台灣社會發生了許多社會運動,自己也實際參與過美麗灣事件太陽花學運等社會運動,但教育大學的老師在課堂上較少談論這類話題。然而她認為,這些社會運動是教育大學學生,這群往後很可能成為老師的人,需要瞭解的議題,而不是循規蹈矩的活在封閉的校園內。

基於希望讓更多學生和社會人士關注台灣所發生的事,店內販售許多有關於土地及社運的書籍、刊物、CD,例如:《核電不是答案》《城市造反》《藍鯨》雜誌、《還我土地》唱片,喚起大家對於這片土地的重視。

店內售有與社會運動相關的刊物和CD。


廖珮璇表示,陸連島書店是體現他們在大學四年間,對於台灣社會的觀察與關懷,希望透過書店和書籍傳達給更多的人,重拾台灣人對於自己「根」的重視與記憶。店內標語:「用最柔軟的閱讀,堅強自己的脆弱,一起肩負起新的時代。」正是他們所欲表達的理念與創店的初衷。

「書店是一場保存記憶的運動」

廖珮璇在大學期間曾到台南大崎里做過田野調查,因而得知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系學生正在籌措資金幫助當地的小孩,將老舊房屋修建成一個閱讀空間,讓這些孩子不需要花很長的交通時間到鎮上借書,可以就近閱書。因此,在陸連島書店開幕後,廖珮璇等人決定,將店內二手書營收的百分之五捐贈給大崎里的整修工程。他們也親自將出產自大崎山的水果製作成果醬,包裝後販售,一併作為補助修建的資金。

此外,書店也會不定期舉辦講座與活動,像是「農村武裝青年與他們的朋友們-新書講唱會」,由講者阿達一邊演奏吉他,一邊分享人們在這塊土地相遇的故事;「藍鯨創刊號分享會」,透過哈瑪星的老照片、訪談紀錄和讀者分享位在高雄哈瑪星的前世與今生。

罐頭工作室的六個人今年剛從國北教大畢業,目前各自都忙於自己的工作或是出國深造。廖珮璇表示,雖然書店當初是為了畢業製作而成立,但如果在畢業展覽期過後就關閉非常可惜,目前以一期一年的方式向學校借用空間,請在校的學弟妹幫忙輪班顧店,擔任店內的小店長,也是作為學弟妹實習的場所,希望書店能永續經營。

廖珮璇說,書店也許有一天會不在,但是他們六個人在成立書店過程中所學習到的經驗是很可貴的,因為有這個空間,才有機會賣自己想賣的書、結識支持他們的人。即使從開店初期就不斷有居民向他們反應店內販賣的商品太過偏激、主觀意識太濃烈,但是他們仍堅持自己原先的理念,她說:「書店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門生意,而是一場保存記憶與選擇的運動」。


延伸閱讀

陸連島書店Facebook

罐頭工作室Facebook

師大青年報-陸連島獨立書店開幕 國北教大學生豐富閱讀想像

Youtube:後草莓時代系列生活展演-陸連島書店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