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逗點後的夢想 弱勢青少年的未來

$
0
0
【記者吳如斐、許資旻/台中市報導】從店門口象徵青少年有稜有角的石頭,到店內以樹型為設計,象徵孩子成長茁壯的石柱,隸屬於張秀菊基金會的逗點青少年公益商店,以咖啡店的形式營運,培養弱勢青少年就業能力,推廣養生咖啡,提供一個安全友善的職場體驗環境。張秀菊基金會的執行長郭碧雲語帶堅定的說,「逗點不只是一間咖啡店,他是一個創造生命可能性的地方,是陪伴一個小生命成長中的那個逗點」。

     


實習生美嘉(左)與張秀菊基金會執行長郭碧雲(右)於店內合影。

逗點之前 重建孩子的希望

在張秀菊基金會所安置的孩子百分之百由社會局轉介而來,社會局在接到一一三通報或是學校通報後,經由社會局社工人員的評估,確定孩子的原生家庭是存在風險,就會將孩子轉介到基金會,而在基金會的孩子,以失依、受虐、遭受性侵害的兒童及青少年為主。而逗點青少年公益商店,是張秀菊基金會「兒少安置輔導流程」中的一個階段,基金會內的孩子在年滿十八歲需離院時必經的一連串訓練。

整個基金會的「兒少安置輔導流程」大概分為三個階段。在孩子進入基金會後的前六個月,會被安置在「安置部」,也就是第一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屬於上生活常規上的訓練,郭碧雲說,「因為原生家庭的狀況不好,可能有些孩子連洗澡、洗衣服都不會,所以我們要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去訓練他」。

而第二個階段,就會進入基金會所規劃的「體驗教育輔導模式」,體驗教育的實行期會一直延續到孩子離開基金會,這個時期孩子會依序進入基金會的兩大社會企業:一、沙連敦戶外訓練場;二、逗點青少年公益商店。郭碧雲表示,「逗點商店是我們整個輔導歷程的一個訓練站」來逗點的孩子都經過前面的訓練,像是初期的生活技能訓練,和在沙連敦戶外訓練場所受的戶外冒險式訓練。在沙連敦戶外冒險式訓練的目的在於重建孩子的勇氣和自信心,郭碧雲說,「很多孩子其實在進來的時候,對自己是很沒自信、很內向的」透過戶外活動,讓孩子在遊戲中體會自我實現的成就感,在經過這樣的訓練過後,孩子學著與他人互動,打開心門後,這些孩子就會進入逗點。

逗點青少年公益商店外部招牌。

從逗點開始

「究竟孩子在離開我們安置體系後,我們還能做什麼才能夠幫助他們順利的就業?」郭碧雲說這是當初成立逗點的初衷,因為十八歲能夠順利的就業對於這些沒有原生家庭幫助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如我們帶著這群孩子一起來創業,弄一個實體店面,讓孩子在離院前能夠在這個實體店鋪培養,培養他們的工作態度和職業技能」,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孩子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下,培養基本的就業能力,幫助這群孩子在離開安置體系後,能夠更順利地與社會就業市場銜接。因此整個團隊從二〇〇九年開始發想,便於隔年二〇一〇年成立「逗點青少年公益商店」,這樣一個社會企業。

「逗點青少年公益商店」以咖啡廳的形式營運,販售輕食甜點,郭碧雲說,「我們在訓練的過程當中除了很基本的工作技能培訓之外,另外就是希望能夠培養出良好的工作態度」。基本的咖啡烘豆,咖啡機的使用,和餐點製作;在工作過程中,怎麼和老闆相處,怎麼和同事相處,練習溝通是逗點非常看重的一部份。目前在逗點工作的實習生美嘉也表示,「以前很沒耐信,在逗點做事可以培養耐心,如何泡咖啡做餐點,還有和客人互動,會開始注意很多小細節」。

郭碧雲說,逗點的設立就是陪伴孩子去規劃他的人生,透過在逗點這個階段的訓練,提升孩子就業能力和組織溝同能力的同時,也讓他們更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逗點就是為了培養孩子真的能夠有自立的能力,和自立的條件」。

而設立逗點除了為了培養孩子的就業能力這樣的社會目的,另一個經濟目的是希望降低整個基金會對政府的財政依賴,能夠有一些自生的收入,然後將這些收入的百分之百再回到基金會繼續照顧這群孩子。美嘉說,「想到逗點的營收會回饋到基金會,能夠繼續幫助我的學弟妹,不管事學雜費還是基本的生活開銷,我就會更想要努力的把這邊用好,也希望能他們在將來進到逗點後可以做一個經驗的傳承」。

在逗點公益商店內的實習生的手作餅乾與香醇咖啡,風味極佳。

逗點之後 蓄勢待發的生命力

張秀菊基金會最近也針對二十六位已經離院五、六年的孩子做調查,其中有多達九成都覺得逗點實習商店這個階段,對他們的現在的生活最有幫助,,對於他們現在的自立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在主動性、忍受度,還有與客人應對上的學習。「慢慢地我們發現這樣的輔導模組是有效果的,所以我們會不斷地去修正、改善我們所謂的訓練的模組,我們看到的是服務對象的需求,所以我們必須要去做,也是這樣子的使命感讓我們從無到有」,郭碧雲笑著說,即便逗點也一直面臨著非營利組織發展社會社會企業這個過程中的最大困難,資金問題,但就是有股韌性讓他們堅持不懈,「即使在沒有資源的狀況下,還是要去創造那個可能性,就是有多少錢、多少資源,就做多少」,這就是逗點持續下去的力量。

在進入逗點後,整個基金會「兒少安置輔導流程」的最後一個階段,職業媒合,也同時展開。基金會的就業輔導組會媒合年滿十八歲,必須離院的孩子到一般的職場上,並持續追蹤他們半年,觀察這些孩子在職場上的適應狀況如何,適時給予協助。郭碧雲也表示,整個階段性的體驗教育最孩子重要的就是經驗的轉換,「我們去引導經驗的轉換,他如果在體驗教育獲得了一些成功經驗,這些經驗要如何應用在生活上面,這個部分就是孩子的收穫」,而逗點青少年公益商店,就是這整個輔導流程中的一個環節「對我們來講逗點真的不只是一間咖啡店,他是一個創造生命可能性的地方,是陪伴一個小生命成長中的那個逗點」。


延伸閱讀


張秀菊基金會官方網站

逗點青少年公益商店官方網站

逗點青少年公益商店粉絲專業

咖啡廳成學習場所 培養自立生活




都市小農孵 推廣綠的概念

$
0
0
【記者尤文、郭昱宏/台北市報導】傍晚,一間租借辦公室中,「都市農耕網」的幾位志工正在開會。每個人滔滔不絕,而手也沒停下來過,褶疊著好幾百份推廣手冊「都市小農孵」。這些人來自不同背景,有的是家庭主婦、 民間團體成員,甚至是學生。他們聚集在此,是因為擁有一個共同理念:推廣都市農耕 。為了推廣這個概念,他們舉辦演講、製作推廣手冊、爭取改變現有的法規限制、甚至身體力行在屋頂上種菜,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都市農耕的重要性。

     


都市農耕網幾位志工與農夫在龍安閱覽室屋頂合照。

一場演講 變成不散的筵席

劉哲瑋是都市農耕網的成員之一,在進入都農網前參與了一個團體,名為大猩猩綠色游擊隊。該團體的理念是找到城市中的閒置空地、畸零地、甚至是樹穴,並且在上方種植可以吃的植物。透過這樣的行動,劉哲瑋發現,看似擁擠、使用密度飽和的城市中,竟然還有許多閒置空間可以拿來種菜。然而,他們並非唯一發現這個事實的人,隨著都市農耕這個議題漸漸受到許多人的重視,都市仍有許多空間可以種菜這個事實也逐漸被許多人挖掘。

二〇一四年初,在華山綠工場舉辦了一場有關都市農耕的演講,這場演講成了「都市農耕網」的發展起點。這群共同關心都市農耕、且身體力行在都市中耕作的人們齊聚一堂,這些人來自於不同的組織、背景,也都用著不同的方式在力行著都市農耕。結果,演講結束了,人卻沒有散去,由於理念的契合、以及對都市農耕議題的重視,他們於演講後成立了「都市農耕網」這個組織,他們開設臉書社團,積極推動都市農耕的概念,並爭取鬆綁有礙都市農耕進行的法規,半年內,有三百多個成員加入並響應。

都農網的開會時間並不固定,但都會公佈在網路上,邀請大家參與討論。開會時,有人輕鬆地吃著晚餐,討論著有關都市農耕的嚴肅議題。都農網志工蘇尹育說道:「這邊不會給你太大的壓力,來這邊就是很快樂。」儘管如此,都農網的計劃卻是按部就班的進行著。例如,推展都市農耕理念的演講、推廣手冊的包裝進度、甚至臺北市長候選人對訴求的回應,雖然看來隨性,但是一切都在計劃的軌道上,逐步運行。

一瓢咖啡渣 活絡都市好厝邊

都市農耕的必要性在哪?都市農耕網志工陳浣蓀表示,都市農耕其實注重的是種植的過程,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這是他們目前想到解決都市人互動疏離的辦法之一。此外,都市農耕的好處並不少,因為是自己所栽種的蔬菜,較不會噴灑農藥化肥,這有助於解決現在人關心的食安問題。

都市農耕與一般農業並不相同,一般農業注重收益,一開始就得決定種植面積與總產量,因為農夫們需要計算產量,透過銷售換取收入。至於都市農耕,則是許多人聚集在一起,運用一塊土地來種菜,他們不計算產量有多少,而是在收成後,將青菜一部分自用,一部分收歸公有,而公有的部分則是拿來贈送給更需要的弱勢團體。許多人在都市農耕中,享受的是栽種的過程,而不是注重獲得多少自己所栽種的青菜。

當然,都市農耕最強調的概念依然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除了栽種時的互動,以堆肥技術為例,他們採用「雲和堆」,即咖啡渣和廚餘混合製成的肥料。而咖啡渣的取得必須長期依賴附近的咖啡店,因此栽種的人們便會和咖啡店店員建立感情,經過一段時間的配合,他們甚至繪製了「咖啡渣地圖」,讓大家能夠在網路上輕鬆查詢,附近哪裡可以方便取得咖啡渣。透過這些生活上的互動,都市農耕確實能讓比鄰而居,卻彼此疏離的都市人,在互助中建立彼此的情感聯繫,而這正是現代都市中最缺乏的。

都市農耕網成員架設了【咖啡渣地圖-社區雲和堆】,紀錄了雲和堆、協力的咖啡店家、堆肥使用的農園的分布位置,在網路上打上關鍵字便可輕鬆查詢。

都市農耕網成員在屋頂種菜。(照片由都農網志工陳浣蓀提供)

給民眾一畦田 都市農夫夢仍遠

「台北市的閒置土地,其實比你想像的多很多。」都農網成員蕭翔鈞笑著說。台北市據調查仍有一百九十八公頃公有空地,在城市中更還有許多公有建築物屋頂、校園空間、容積獎勵開放空間。此外,都市中還有一種空地,是他們希望能拿來實踐都市農耕的理念,那就是公園。但是,公園自治條例中明確規範民眾無法在這裡種植作物。因此,都農網的成員們想到了另一個地點—屋頂。在屋頂種菜,因為建築物已完工,短暫沒有拆遷的危機,所以適合長期耕作,而在屋頂種菜只需要獲得大樓住戶,以及相關人員的認可就能執行,較沒有法規的束縛。

大安區錦安里的區民活動中心,它的屋頂便有一處菜園,提供上過社大農耕課程的民眾,上網認領土地、種植蔬菜。然而,這僅是臺北市少數幾個成功案例之一,現在,臺北市雖有許多閒置土地,但許多公共空間仍受法律限制禁止自行栽種作物,即便是屋頂,也需要經過居民以及社區管理相關人士的同意,才可能在上面進行農耕的動作。都農網成員認為,都市農耕是都市市民應該享有的生活權利,政府應該協助都市市民園圃在社區普遍推動,而非立法禁止民眾種菜。都農網成員劉哲瑋說:「在都市種菜目前算違法 ,所以都市農耕網的成員們也在為公有地的開放而努力,希望改變現有的法規限制。」

志工與農夫們晚間於屋頂開會。(照片由都農網志工陳浣蓀提供)

去中心化 透明 被理念凝聚的團體

都市農耕網,沒有特別的發起人或者中心,只有參與的多或少。都農網中有三百多位成員,除了常來開會的幾位成員,大部份都是互不相識的陌生人,但只要有人發佈訊息,例如演講需要有人幫忙、宣傳手冊的製作需要人手,各路人馬便會紛紛前來幫忙。現場沒有提供便當、也沒有錢拿,大家都是不求回報的付出,而到了現場時,大家也都是第一次見面。

這樣一個去中心化、沒有金錢利益的團體,之所以能夠營運,是因為這是一個以理念而聚集的團體。都農網志工劉哲瑋說:「我們其實每一個參與這樣子的社團成員,他都有一個模糊的共識,就是說,都市農耕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都農網志工蘇尹育表示,她覺得都農網是一個熱血的組織,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工作,卻願意犧牲下班時間,為這個團體付出。她說:「在這邊會發現大家是有共同的夢想、共同的願景在,那一起在這邊努力,甚至是在這邊下班時來做手工,也是為了這樣的願景在努力。」


延伸閱讀

都市小農孵臉書粉絲專頁

大台北市的都市園圃地圖

臺北都市農業的協作平台 g0v hackpad

【咖啡渣地圖-社區雲和堆】



嬰兒推車加輪椅 三代同堂樂出遊

$
0
0
【記者張嘉珈、李宛庭/新北市報導】若家中有行動不便的年邁長者及需要照顧的嬰孩,出遊的選擇是否就因此減少了呢?畢業於樹德科技大學的鄭雲升及黃治中由 嬰兒推車發想,過程中觀察到台灣高齡化問題,便將嬰兒推車結合輪椅,設計出 「三代同堂」推車。「三代同堂」同時有老人推車及嬰兒背架的功能設計,出遊時能兼顧家中嬰兒與長者,讓家中老中青三代感情更緊密。

     


設計者鄭雲升介紹「三代同堂」設計概念。

結合設計意見 擬定核心與規畫

「我原本是想往交通工具方面的設計走,但黃治中因為家中多了兩個嬰兒所以想往這類(嬰兒用品類)產品走,最後就把這兩樣結合起來了。」鄭雲升認為組成零件較多且複雜度較高的交通工具類來設計,未來往其他設計發展也會相對得心應手。

他與黃治中討論過後,決定將交通工具與嬰兒用品兩者結合。同時他們有鑑於台灣邁入人口高齡化的現象,行動不便的老人需要輪椅代步,於是有了「三代同堂」的初步概念,也就是輪椅加上嬰兒車。之後他們循著設計的核心與規範,例如:核心為輕便,規範則為嬰兒使用年齡限定為六個月到三歲的構想畫出草稿圖。

除了遵照設計的規定以外,他們也親自前往嬰兒用品店試推嬰兒推車,體驗不同商品以找尋設計靈感。 同時他們也觀察路上的行人,使用輪椅及助行器的情況,慢慢醞釀想法後,將作品也逐漸轉型到主打方便家庭三代出遊、輕鬆拆卸收納,兼具老人與嬰兒照顧的「三代同堂」。使用方式也簡單便利,行動不便長者坐上輪椅部分即可與嬰孩面對面,一同推出戶外享受天倫樂。

「三代同堂」由輪椅及嬰兒車組成,行動不便長者可與兒孫面對面,一同走出戶外。(設計者鄭雲升提供)

榮獲紅點獎 盼精進作品造福人群

當初拿著設計圖和廠商溝通細節,但由於作品是因應畢業設計展而推出,在製作時間、學生可負擔的成本考量及廠商技術有限的情況下,成品無法像原設想的製作圖一樣完美。鄭雲升說,成品沒辦法達到最理想的狀態,還是會覺得可惜。之後他們便自己動手,將不如預期的部分進行「後加工」。

雖有些不完美,「三代同堂」這項設計卻在二O一四年新一代設計展-產品設計類組中獲得「台灣區家具公會特別獎」金獎的肯定。之後也以3D模型圖投遞多項設計競賽,今年七月也得到二O一四年德國紅點設計概念獎的殊榮,遠赴新加坡受獎。

鄭雲升說:「通用設計真的很難做,尤其因為還是學生,很多事情無法做到最完美。」像是因為當初因設計展將至,成品展出日期迫在眉睫,在有限的時間內,他們無法將許多規範考慮進去,像是在嬰兒推車的安全規定方面,就有非常多規範。

不過目前黃治中已經進入輔具設計公司工作,公司在「三代同堂」部分也給予很大的支持,也將進行更完整的改善,未來也會將安全規範問題加入設計成品,希望有機會量產,使大眾家庭生活更為便利。


延伸閱讀

樹德科技大學生活產品系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新聞

德國紅點設計獎-概念設計獎



青年頭家助農民 用有機米做麵包

$
0
0
【記者傅馨嫺、許政榆/新北市報導】用米也能做麵包?「米多幸福」創辦人張怡婷心疼喜愛甜食糕點的母親對麥麩過敏,於是由「米」發想,陸續研發出米麵包、米餅乾。「米多幸福」秉持著「幫助農民、愛護環境、與人為善」的經營理念,將麵包、餅乾結合有機的米、蔬果等,除了讓造福了許多對麥麩過敏、腸胃不好的消費者,同時也關懷台灣在地小農。

     


米多幸福創辦人張怡婷、林坤秀。

由孝心出發 選用有機米作烘焙食材

張怡婷知道母親腸胃不好對麥麩過敏,聽說用「米」做的麵包比較健康,於是開始嘗試用米來做烘焙。 一九八五年出生的張怡婷說,她兩年前還在行銷公司當企劃,在一次招商活動中,認識了一位來自台南白河、擅長作米麵包的烘焙師傅,於是趕緊拜託師父教她如何製作用「米」來做麵包。

開始接觸烘焙後,張怡婷一天花上十幾個小時,家裡廚房變成了她的實驗室,只要有空就是研發米麵包。米麵包不含麩質,吃起來較不會泛胃酸,口感比一般的麵包來的紮實,但也因為發酵米糰較為不易,製作的時間比一般麵包多出好幾倍。長期久站下來,也讓扁平足的她引發足底筋膜炎。

在母親的鼓勵下,張怡婷在二○一二 年和男友林坤秀一起創辦了「米多幸福」。林坤秀表示,一次在淡水的擺攤活動中,認識了一位花蓮來的廠商,向他們介紹花蓮有機小農,於是他們開始選用有機無毒的健康食材。

以工換菜 關懷小農回饋社會

「米多幸福」堅持「幫助農民、愛護環境、與人為善」的理念,林坤秀表示,目前台灣稻米過剩、願意務農的人越來越少,且休耕面積也越來越大。與農民合作,一方面可以幫助農民生計,一方面也可以在烘焙上使用到更豐富的食材,進而與農民建立和諧、互信的關係,一起愛護台灣這片土地。

他們不計辛勞,特地從台北跑到花蓮「以工換菜」,去了解產地及有機農作,幫小農一起採收稻米、蔬果,也換取到更新鮮、豐富的農產品。雖然使用有機食材的成本較高,但張怡婷和林坤秀異口同聲的表示,為了幫助在地農民,也愛護這片環境,他們希望推己及人去推廣有機食材的健康概念,以企業的方式回饋社會,呼籲大眾一起關懷在地農民及土地。

在市集中,許多母親帶著小朋友來選購米餅乾。

堅持初衷 青年創業也有一片天

因為自己的夢想和母親的鼓勵,張怡婷放棄了原本穩定的企劃工作,從小小的菜籃車開始賣起。「那時候在淡水擺攤,從早到晚只賺三十五元,連捷運車錢都不夠!」張怡婷表示剛開始創業常碰的一鼻子灰。因為他們的麵包和餅乾不加任何人工添加物,吃起來的口感不夠濃郁,甚至被顧客懷疑偷工減料。

因為經驗不足,第一次創業的張怡婷和林坤秀,走了許多冤枉路。像是一開始他們會選擇觀光客多的地方擺攤,但其實這些區域的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概念並不買帳。因此他們轉而加入農學市集或文創市集,並且對消費者推廣米麵包、米餅乾的優點,也為他們帶來了穩定的客源。

「如果有些事你現在不做,你可能永遠都不會去做了」對於創業,張怡婷笑說為了堅持自己的理想,她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林坤秀表示,「我們要想的,永遠都是後方,而不是前方」米多幸福背負著太多人的期許與支持,雖然創業以來好幾次萌生想放棄的念頭,但想起農民拍著他們的肩膀鼓勵他們,再苦也要撐下去。為了造福更多對麥麩過敏的人及台灣農民,他們希望透過自己的雙手,將幸福用「米」傳遞出去。


延伸閱讀

米多幸福官網

米多幸福臉書粉絲專頁

248農學市集



伊甸提倡友善輔具 生活無障礙

$
0
0
【記者廖之瑩、歐育芸/台北市報導】張美玲在五個月大時罹患小兒麻痺,必須利用拐杖行動,接觸伊甸基金會後才開始使用輪椅代步。即使身體的不便阻擋了日常生活行動,她仍繼續進修,參加由伊甸基金會開設的國際貿易與商用英文課程。近幾年因身體退化,雙手逐漸失去力氣,因此交通工具從三輪摩托車改為基金會提供的復康巴士。伊甸基金會致力推動無障礙生活,希望透過輔具的協助及無障礙環境的改善,讓身障者及年長者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張美玲雖受限於身體的不方便,但仍繼續充實自我,不向命運低頭。

棄一般升學管道 為搭電梯上下學

張美玲,在五個月大的時候罹患了小兒麻痺症。因為身體的不方便,在選擇學校時,將是否有電梯可以使用作為優先考量。她原想選擇一般高中就讀,並且繼續升學,卻因身體的不方便 ,選擇就讀育達商職-台北市唯一一間有電梯的學校。當時雖然有電梯能夠搭乘,但卻因為管制而不能隨時使用。因此在上下學時,都要事先跟學校的校工報備,說明上下學的時間,請他幫忙開電。

張美玲十分感謝校工,就讀育達的三年他每天都準時的為她打開電梯。有時放學同學們要掃地,校工還會到她的教室門口,幫她揹書包、陪她搭電梯,一路至校門口,甚至還幫她叫計程車。

從育達商職畢業後,她雖想繼續升學,但礙於行動不便,且當時的學校並不注重無障礙環境的設置,只好打消升學的念頭。但她也很快的在會計師事務所找到工作,開始進入職場。

因病接觸伊甸 找回快樂人生

進入職場後的隔年因為嚴重的脊椎側彎而開刀治療,在家休息了長達兩、三年的時間,也辭去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那段期間她足不出戶,與社會脫節,變得有點自閉,時常唉聲嘆氣、怨天尤人。張美玲兩個要好的小學同學認為她身體康復到能夠適時外出,不應再待在家中,因此幫她報名伊甸基金會舉辦的冰雪營,並鼓勵她參加。就這樣,張美玲開始接觸伊甸基金會。

她開始定期參加每週六日的伊甸時間和週末成長營,加上本身是基督徒,也參與伊甸宗教部所舉辦的活動及唱詩班。在這些活動中認識了許多朋友,慢慢的,張美玲不再像之前那樣的害羞和自閉,家人看到她的轉變,也都十全力支持。之後,張美玲開始在伊甸基金會擔任志工,也參與一些基金會開設的課程。因高中時唸商科,她也利用伊甸的資源,參加國際貿易與商用英文課程,繼續充實自我。

在一次活動中,基金會邀請專家來教授有關盲人點字的知識,張美玲因此學習到如何利用點字來幫助視障者學習。於是,她幫忙製作點字書和為視障者報讀,讓他們可以藉此閱讀書籍和詩歌。不僅視障朋友獲得協助,張美玲也認為在伊甸有被接納和被肯定的感覺。之後伊甸恰巧有個總機小姐的職缺,張美玲才正式成為伊甸的員工。一開始的工作內容多是接聽電話和行政業務,後來基金會得知她高中讀商科,才讓她開始處理財務工作。

身體逐年退化 行動日益困難

張美玲平常的交通工具為三輪摩托車,上下車都要用雙手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將身體撐上去,但因為退化的緣故,雙手不再像從前那麼有力氣。有次她騎車出門加油,在家門前就費了比以往更大的力氣才能上車,等到加完油後要離開時,卻發現不論自己費了多大的力氣都上不了車。直到幫她加油的小姐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協助,她才順利上車。

張美玲了解到因為身體逐年退化,常需要他人幫助才能順利移動,為了不造成其他人的麻煩,她開始乘坐計程車,現在則是利用伊甸提供的復康巴士做為代步工具。

無障礙生活 需要你我共同協助

張美玲在求學階段都是利用拐杖行動,非常不方便,當時還不認識輔具,在接觸伊甸基金會後才開始使用輪椅做為行動工具。像張美玲這樣的個案不是唯一,在臺灣還有許多身心障礙的朋友需要去協助和關懷。每個人都會隨年紀增加,行動變得緩慢、身體逐漸失去力量;而身心障礙者也會因年紀增長,身體出現退化的狀況。不管是身障者還是年長者,都會需要利用輔具讓日常生活維持便利。

無障礙生活環境需要輔具的支持和環境本身的改善才能達成,像是輪椅使用者若有物品掉落,就能利用長柄取物夾拿取。馬桶邊的扶手、浴缸旁的防滑墊等,都是輔具運用在生活上的例子,也這就是伊甸一直在倡導的無障礙生活環境。除此之外,伊甸基金會在二o一三年與台灣福康輔具租賃公司共同成立輔具服務中心,希望提供完整的租賃、維修及相關諮詢服務,讓年長者、身障者與一般民眾可以從中得到協助。

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處長林文賓表示,即便政策完備、也有足夠預算,但只要個人沒有意識到我們都該擁有無障礙環境的權益時,推動無障礙理念將更加困難。他也呼籲,隨著年紀的增長,每個人的身體都會逐漸退化,因此幫助現在的他,就是照顧未來的你。


延伸閱讀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伊甸、福康打造輔具租賃得來速

體驗復健輔具 高齡失能者自己來



自己用的電自己發 喚起能源意識

$
0
0
【記者傅韻芳、江育綺/新北市報導】汗得學社社長胡湘玲和執行長韋仁正到德國念碩博士時,看見德國天然能源雖然豐富,卻積極開發再生能源,讓他們擔憂台灣的處境。台灣百分之九十九的能源燃料都依賴進口,但再生能源卻還很不發達,於是汗得學社和其他非營利組織在今年五月成立「一人一千瓦」發電計劃,讓民眾成為「股東」或者「房東」,「股東」就是讓願意出錢的人以最基本的十萬元入股,這些費用將用於購買太陽能板,並將太陽能板放到「房東」出租的屋頂上,藉此普及再生能源。

     


汗得學社執行長韋仁正介紹德國再生能源的發展。

受德國啓發 發起一人一千瓦計劃

汗得學社今年五月在台灣發起「一人一千瓦」發電計劃,共有十六位發起人,包括主婦聯盟合作社、主婦聯盟基金會、千里步道協會、自然步道協會、社區大學的部分幹部與志工。

一人一千瓦發電計劃的名稱源自於台灣每個人平均一年使用的能源量就是一千三百度到四百度,而在台灣這也是四到五片太陽能板一年所可以發的電量。

韋仁正居住德國時,隨手拍下的畫面,幾乎家家戶戶都加裝太陽能板

韋仁正表示發起這個計劃,很大的原因是受德國生活影響,他說德國地底下的煤足以供應德國五六十年的生活,但德國在一九九O年代便開始有公民意識,認為應發展再生能源。現今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再生能源是由個人和公民團體經營,如太陽光電,百分之八十是放在一般民眾的屋頂上,大型電廠則不到百分之十。

「這樣的現象和台灣形成極大的對比」,韋仁正說,每個人有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待在一個殻子裡,不論是家裡、學校、辦公室、或者是車上,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用到能源,然而台灣的自然能源匱乏,百分之九十九的能源燃料都仰賴進口,對於如此緊迫的狀況,韋仁正形容台灣人不僅僅是處變不驚,更是到了「處驚不變」的地步。

韋仁正說,發起一人一千瓦計劃,不僅僅是希望台灣的再生能源可以普及化,也是希望喚醒台灣人的公民意識,希望大家可以瞭解到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因為地球的資源並非取之不盡。

有錢出錢有屋頂租屋頂 發電賣台電

「一人一千瓦」發電計劃,讓民眾有機會出資成為發電計劃的股東或房東。股東入股的最低門檻是十萬元,這些錢將用在太陽能板的設備購買、保養上,並把太陽能板架設到願意出租屋頂的「房東」屋頂上。

七月份的「一人一千瓦」說明會,除了原有的十六個創始股東外,又吸引了二十八位成員加入,有些人選擇出資成為股東,有些人則出租自家的屋頂當房東。而十月份又有五十多位新血加入發電計劃。韋仁正表示,現在已經開始在出租的屋頂上架設太陽能板,預計十二月底可以開始發電。

民眾自家屋頂發出的電將會賣給台電,出資的股東每年可以拿到百分之二的股利,出租屋頂的民眾則是以坪數計算,一坪的面積一年可以拿到一百五十元租金。

太陽能發電方便 又可遮蔽屋頂

再生能源有許多種,汗得學社選擇太陽能而非風力發電,是因為太陽能是所有再生能源當中成本最低的設備。韋仁正也說,太陽能的優點在於它是直覺的、民主的、去集中化的,直覺是因為人們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太陽,而民主則是因為架設太陽能板方便,民眾可以決定要不要加裝。另外,太陽能之所以被稱為去集中化的發電,是因為現在台灣仰賴台電供應能源,如果家家戶戶願意架設太陽能板,就可以分散電力來源,減少風險。

除此之外,屋頂架設太陽能板後,大部份的熱都會被太陽能板吸走,因此頂樓溫度可以稍微降低,溫度降低便可以減少冷氣使用。他說:「多了太陽能板在屋頂上,就像多了塊蓋子,可以藉此遮蔭以延長屋頂壽命,還可以達到防漏。」.

關心議題的人太少 成推動阻礙

汗得學社社長胡湘玲表示,全台灣共有八百多萬個屋頂,然而只要四十分之一的屋頂願意架設太陽能板,就能夠解決日後能源不足的問題,也就是只要有二十萬個屋頂加裝太陽能板,就足以應付全台灣的供電量。

一人一千瓦發電計劃至今還在起步階段,韋仁正說推動這個計劃最大的困難就是關心能源議題的人還是太少。

他也說,台灣人民的意識還沒有完全清醒,就像餿水油事件,「換作是在德國,那些黑心的廠商早就被民眾力量逐出市場了!不單單只是接受政府公權力的審判」,因此他認為能夠讓一人一千瓦發電計劃的普及方式,就是提起公民對議題的敏感度,「一直處驚不變、對社會議題麻痺,是很恐怖的!」

汗得學社除了定期舉辦講座,把理念推廣出去,韋仁正也希望其他的民間團體、在地團體可以發揮帶領的角色,「不是說這些團體必須成為汗得的一員,而是他們可以發揮效應,透過原有的影響力去影響更多人」,韋仁正說能源議題,應靠由下而上、非抗議、非衝突的方式去解決。

而一人一千瓦發電計劃最年輕的股東楊智堯,今年才二十多歲,大學念大氣科學系時,開始意識到全球暖化的以及能源的問題。他說,入股的門檻要十萬元並不是小錢,而且大部份的人覺得太陽能效益需要三十年才能回收,但是「我知道現在不做,以後絕對會完蛋。」想要永續經營,必須現在就起身。


延伸閱讀

「一人一千瓦」公民運動 自己用的電自己發

反核 「種電」有屋頂出屋頂

協力造屋 建節能圖書館

胡湘玲 協力造屋,享受流汗的喜悅



荒野夢二 桃園日式小書房

$
0
0
【記者徐于涵、柯佳佑/桃園縣報導】網路作家銀色快手遊歷十一個國家,到世界各國參觀大大小小的書店,接觸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對於日本情有獨鍾的他,前後去了日本七次,到訪觀光地以外的區域,融入日本人日常生活的風景,汲取成立獨立書店的靈感,培養開立書店的能量。

     


荒野夢二是老闆銀色快手在造訪日本多家獨立書店,汲取各家書店的特色與經驗後所開的書店。

實踐開書店的夢想

成立一間書店是網路作家銀色快手打從高中以來的夢想,而實踐夢想的第一步即是「布拉格書店」,於二O一O年在台北市泰順街成立的獨立書店。銀色快手表示,起初是因為藏書量豐富,家裡的空間容納不下,便決定開間自己的書店,把這些書分享給更多朋友們。他表示,作為一名網路作家以及出版社編輯者,開書店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 他認為書店是一個可以讓愛書的人可以彼此交流、接觸的平台。

然而因為店面位處住宅區的地下室,較少人會注意到,生意不如預期。在二O一一年六月底時,店面租約剛好到期,銀色快手也正忙碌於成立布拉格文化出版社,因此決定結束營業。布拉格書店關閉半年之後,完成了出版社的工作,於是決定在二O一二年的時候,偕同妻子 出國旅遊。

遊歷各國 感受當地閱讀氣息

布拉格書店結束營業後,銀色快手坦言其實有想過嘗試做其他工作,但他說:「出版社的工作結束後,想要出國旅遊,讓自己放鬆一下,去看看這個世界不同的樣子。而在旅遊過程中,發現自己最喜歡去的、最吸引我的地方依舊是書店。」

出國旅遊的半年間,銀色快手和太太沒力史翠普一共去了十一個國家,而身為作家的兩人,各國的書店是他們最常駐足的地方。其中令銀色快手印象深刻的是韓國的「Thank you書店」和法國的「莎士比亞書店」。

銀色快手說,韓國的Thank you書店,整體空間給人感覺很舒服,店面設置了吧檯、藝術書專區還有藝廊。特別是書店裡面有許多獨立出版的書籍,可以得到很多有關於獨立出版的資訊,這點令他印象深刻。另外,在法國巴黎成立超過一世紀之久的莎士比亞書店,雖然位在法國,但裡面賣的不是法文書,而是英文書。他表示,可能是因為莎士比亞書店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走進這間書店就彷彿進入到另一個時空,很懷舊、很古老,可以感受到上個世紀的巴黎,當時濃厚的人文氣息。

銀色快手說,每個國家、每個城市裡的每一間書店,都有自己很獨特的一面,最開心的是能夠在各國發現許多特別的書籍。像是《紅星過境俄羅斯》(red star over Russia)是在俄羅斯找到的攝影集,裡面的每一張照片,將蘇維埃政權時期的生活景象、歷史瞬間,呈現在讀者眼前。《珍.素德克》(Jan Saudek)攝影集,則是捷克知名攝影師珍.素德克(Jan Saudek),在個人工作室裡面拍出的作品集,其作品特別強調人的肉體紋理及面部表情,具有強烈的女性象徵。銀色快手認為,在國外的書店可以發現很多台灣沒有的出版品,時常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這就是出國逛書店的迷人之處。

走訪日本書店 萌發開店靈感

日文系畢業的銀色快手,對於日本情有獨鍾,近幾年就去了日本七次,造訪城市大都集中在東京、京都和大阪地區。除了本身對於日本的熱愛,主要是因為當地每年都會舉辦舊書展,許多日本人都會一同參與。銀色快手認為,閱讀這件事在日本已經是一個累積很久的文化,大部分的日本人還是有個共同的閱讀意識。就他所看到的日本書店,並沒有一致的共通性,每間店都不一樣,日本獨立書店的老闆都非常有自己的個性和堅持,從店內的陳設、風格,到販售的書籍,都是依照老闆自己對於書店的理念和想法來決定。

另外,有一次銀色快手去東京時,很想去他喜歡的日本畫家,竹久夢二的美術館,但由於天候不佳最終沒有成形。舉例來說,在京都的「崖書房」,是讓銀色快手最印象深刻的書店,他表示,店面空間雖然不大,但是給人很摩登、時尚的感覺。書店門口擺了一輛彩繪的小車子,玻璃上貼滿了展覽文宣,店內左側的雜貨區和展覽區也經常有新變化,有時候可能是攝影書展,也或許是雜貨類展示,艱深難讀的高階書籍則有出租書櫃。老闆利用很大的空間排放自己挑選出的新書和舊書,比如非主流的漫畫,在一般書店裡是很難找到它們的蹤跡。銀色快手說:「我很驚訝,居然有這麼特殊的漫畫存在。另外老闆也排放很多自己收藏的手繪本還有過期的雜誌,雖然雜誌已經過期,但是老闆會挑選特別的主題陳放於櫃上,並沒有因為過期就丟掉。」

後來跑去東京的一間書店,和該店老闆聊天的過程中,突然有很多的感觸,意識到雖然小書店不是主流,可能被時代所淘汰,但仍想堅持自己想做的,因而萌生想要再開一間書店的念頭,就叫做「荒野夢二」。「夢二」即取自竹久夢二,而「荒野」則是取自 妻子喜歡的電影《霍爾的移動城堡》中的角色「荒野女巫」,還有她所喜歡的日本作家井上荒野。

銀色快手去日本的期間逛了很多家小書店,雖然規模不大,形式簡單,但是選書都很有自己獨到的品味,讓他理解到,開一間書店也許有更多的可能性,不需要太多繁複的裝潢,簡單即可,選擇的書籍、經營的方式也可以像日本書店的老闆一樣忠於自我。

充滿驚喜的「荒野夢二」


銀色快手在日本逛書店的期間,看到許多舊書店,都會有彼此間流通訊息的小刊物,形式類似小份報紙,內容記載書業近期的狀況,或是新書的簡介。回台後,於二O一三年成立荒野夢二書店,也想在店內販售類似這樣的小刊物。銀色快手說:「希望發行一本以荒野夢二為出發,並結合一些當地資訊的小刊物,作為我們和客人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荒野夢二通信》於是誕生,由老闆娘沒力史翠普負責編輯和設計,目前已經發行了四期,裡面收錄客人所提供的文章,老闆和老闆娘也會寫一些自己對於閱讀的想法、關於書店生活以及介紹桃園商店的文章。

《荒野夢二通信》是老闆夫妻效仿在日本書店間流通的小份報紙而出版的小型刊物。

來到荒野夢二的顧客,很有可能在店內尋獲意外的「小驚喜」。有些在架上的書籍是老闆的個人收藏,不對外銷售,像是銀色快手最愛的日本懸疑小說《妖精的國》、《拷問刑罰史》等。銀色快手說:「有時候會看到客人興奮的在書架上找到某幾本他很想要的書,但是一翻到書背卻看到『非賣品』或『店主的書』的標籤,難免會在好不容易找到這本書的當下感到十分扼腕。擺放這些書的原因是想分享給更多人看,但是因為這些書現在在市面上已經很難找到,或是幾近絕版了,所以實在是難以割愛。」

店內販售的書籍大多以生活實用類及日本文學類的書籍為主,但也藏有一些比較小眾的書籍。銀色快手說,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先生,是林清玄的書迷,他花了將近四個月的時間找林清玄的書,後來在散步的時候偶然逛到店內,發現了好幾本林清玄的書,就陸續來了三、四次,把他想要蒐集的書帶走。隔了好一陣子,老先生才再度光顧,發現店裡已經沒有他想要的林清玄的書,但他仍很仔細的繼續逛,後來居然買了好幾本有關於老子的書回家。

銀色快手說,原本還擔心林清玄的書到底要賣給誰,因為閱讀是流行性的,現在會讀林清玄的書的人已經很少了,不過這位老先生的出現,讓他體會到,每本書都會有潛藏的讀者,是無法預測的,就像這位老先生一樣,「買完了林清玄,又再買老子」。

銀色快手表示,其實對於未來並沒有什麼很了不起的經營理念,只是希望他所挑選的書籍能夠分享給需要的人,讓大家來到店裡像是在逛朋友的書房一樣。店長Mia也表示,原本就是銀色快手的粉絲,店內叢書也是自己很喜歡的類型,很開心能在這裡工作,感覺很舒服自在。而對於閱讀,銀色快手說:「我覺得閱讀就好像從飛機上看出去的落葉窗,這世界是非常的大,閱讀就彷彿開啟了另一個世界的視窗。如果想要有不同的想法、探索新的世界,閱讀是最容易的方式,透過閱讀或許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希望大家在荒野夢二,也能找到開啟自己新世界的書籍。」


延伸閱讀

荒野夢二Facebook專頁:http://goo.gl/unJ3by

銀色快手部落格:http://goo.gl/ab8rUD

不擁擠世界 布拉格書店的想像:http://goo.gl/7RvHlg



大山北月結合特產 帶動在地經濟

$
0
0
【記者劉怡馨、馬向恩/新竹縣報導】大山北月位於新竹市橫山鄉大山背,在二O一四年五月三日正式開幕,由兩個年輕人莊凱詠、吳宜靜打造作為策展空間和休閒餐飲,兩人希望以這個地方作為起點,改造、整理當地環境,並且和台三線上的當地特產和農產品結合,復甦在地經濟,讓更多人看到大山背的美好。
     


研究所的一堂課 觸發夢想

兩年前,清大服務科學研究所一年級的學生莊凱詠,上了關於服務設計的課程之後,教授希望學生「不只要解決企業問題,更要解決在地社區的問題」,讓學生組隊安排沿著新竹縣台三線做在地計畫。起初經過好一陣子的自行探索、考察,莊凱詠的團隊一同選定大山背這個地方,因為當初考察時發現當地開了滿山的櫻花樹,非常的漂亮,但是並沒有遊客,感到非常可惜。再進一步地做考察,原來橫山鄉大山背以古道聞名,但因為環境髒亂、沒有好好整理,落葉和滿山垃圾堆積,許多古道都已廢棄,降低了遊客觀光的意願,而在地經濟也跟著低迷,漸趨沒落。

清大學生團隊除了在地的考察,還做了居民的訪問和討論,發現還有許多的問題,包括在地的旅遊資訊不夠充分被揭露,導致在地的特產、商家沒有一個有效的宣傳通路。腦力激盪之後,他們推出了「換想大山背」淨山換麵包活動,網路上揪團來大山背這個地方撿落葉、掃垃圾,而參與者藉由在大山背的淨山活動後可以換取當地特產--手工窯烤麵包,麵包是來自當地特產大嬸婆手工窯烤麵包商贊助,可以跟在地的產業結合,又可以還給在地居民一個良好、舒適的環境,遊客更可以享受在地的美麗風景、自然資源。然而在二O一三年,學期的結束,這個計畫也跟著告終,但夢想的種子才正要開始成長茁壯。

大山北月創辦人莊凱詠(左)、吳宜靜(右)。

大山北月 辛苦的開始

當初因為課程,莊凱詠對大山背這個地方有了足夠的認識,也成為了創業的起點,對於當地的問題有了基本了解,莊凱詠和女友吳宜靜,兩位年輕人便決定著手做在地的產業營造,剛好當時新竹市橫山鄉豐鄉國小舊址正在招標,懷抱夢想的兩人,因此決定租下這塊空間作為創業的起點,把原本是豐鄉國小的舊址重新改造,打造餐廳、策展空間和結合森林步道的休憩地,讓更多遊客可以駐足休息,也帶動了在地經濟。他們希望將當初為在地營造的熱情延續,莊凱詠笑著說「當時雖然有想過要創業,但沒有想到這麼早」,因為當時莊凱詠還是研究所二年級的學生,不僅要創業還要兼顧課業,蠟燭兩頭燒十分疲憊。莊凱詠回憶當初剛創業時,和吳宜靜一起辛苦存錢,再加上向教授、親朋好友借錢才籌得一百萬的創業基金,也才有了現在的大山北月。

大山北月今昔對比,上圖為原豐鄉國小面貌,下圖為大山北月風貌。

承租下這塊空間後,才開始真正的辛苦。長年未使用的小學堆滿了雜物,兩人一一搬出後,還得將全部牆壁重新粉刷,桌椅也要重新上漆,光是整理就花了不少時間,但也慶幸有一群朋友相互支持幫忙,兩人也才撐了過來。

「大山北月」為新竹市橫山鄉「大山背」拆解而成,其中「背」字拆成「北」和「月」,四個字各給人不同的想像空間。創辦人莊凱詠說,希望透過改名的方式,讓大家改變對大山背既定的環境髒亂的印象,想告訴大家「我們不一樣了」。

假日時間許多遊客到大山北月休憩。

利用創意將桌椅漆成不同顏色,做成文創產品別有一番風趣。

融合在地特產 帶動經濟效益

莊凱詠和吳宜靜兩人不忘初衷,決定將大山北月定位成休閒餐飲和策展空間,期望以這個作為社區改造的起點。當初發現,遊客因為上山沒有東西吃,常常會自己帶食物上來,往往都會製造一些垃圾,但如果沒有準備食物,在山區又沒有東西可以買來吃,於是兩人決定開設餐廳,希望解決環境問題,又能提供遊客的衣食需求。大山北月的食材以位在台三線上的在地特產為主,包括橫山的窯烤麵包、峨眉東山美人茶、北埔擂茶、竹東麻糬,希望透過餐點融合在地特產,讓每一位客人更能感受當地的美好,也希望帶動當地經濟。

莊凱詠說到,兩人其實完全不熟廚藝,一切重頭開始學起,就是不停的練習、練習、再練習,對於在地食材的揀選到食物味道的開發,都要花上好長一段時間。而最讓他們開心的是,曾有一位五星級師傅吃完他們的冰淇淋結合涼麵的創意餐點後,大力讚賞,也因此給兩人更多的信心和勇氣,為在地帶來不一樣的奇蹟。在地大嬸婆窯烤麵包老闆娘林宣說:「很感激他們付出,為地方注入新活力」。

大山北月的食材融合台三線當地特產之一,大嬸婆手工窯烤麵包。

策展空間 醞釀教育文化

莊凱詠、吳宜靜兩人發現,除了在地經濟問題外,當地的教育資源也很匱乏,莊凱詠說:「像是高中的考試,都市的小孩隨便都是PR值八十、九十起跳,但鄉下小孩可能不管怎麼努力,只有三十、四十。」偏鄉小孩無法達到城市的教育水平,因此兩人和清大天文社舉辦科學小菁英營隊,讓小孩子不只來到大山北月體驗大自然的美好,更能從中培養科學知識。

大山北月也舉辦一系列活動,像是露天電影院、揉茶活動、淨山等,持續透過這樣的活動,讓橫山鄉的美好,一點一滴被看到,而目前兩人也在規畫大山北月的空教室作為固定展覽區,讓橫山鄉文化得以被保存。

保存國小文化 珍藏童年回憶

大山北月,成立初衷除了社區改造外,也希望提供珍藏童年的地方,讓每個來到這裡的遊客從中找到童年的回憶笑容,找到童年天真勇敢的自我,不僅保留原豐鄉國小的課桌椅做為餐桌椅,連牆上都掛著大大的黑板,菜單也精心設計成考卷的樣式,種種巧思讓遊客不斷回味當年國小的童年記憶。

莊凱詠說「服務就是我們的精神」,這樣的信念從研究所支撐他到現在創業實現夢想,透過一次次的練習、體驗、失敗,而有了現在的大山北月,兩人持續努力改變社區,要讓大家都看見橫山鄉的美好。


延伸閱讀

大山北月官網

大山北月相關報導

橫山鄉步道




神岡鄉木屐匠人 傳承百年技藝

$
0
0
【記者林嘉勤、計雯婉/臺中市報導】在台灣,我們常常可以在街道上看到大家穿著高跟鞋、休閒運動鞋甚至人字拖逛街的身影,卻很少看到會有人穿木屐。木屐的製作是一項非常傳統的手工藝產業,但是卻在潮流的衝擊下逐漸衰弱。而在台中豐原,卻有一家「綠之戀木屐彩繪館」,仍然堅持著做繼續做木屐的理念,並且想要將這項傳統技藝加以創新來傳承給下一代。

     

陳仁程展示自己製作的木屐。

木屐製作技藝的傳承

台中豐源的「木屐彩繪館」創辦人陳仁程已經是神岡鄉第二代木屐匠人,他的父親在十四歲時就開始做木屐師傅,今年已經八十歲高齡。而他自己也在國小五年級就開始接觸木屐並且學習操作機器。陳仁程說:「因為當時是農業社會,沒有辦法,放學一丟開書包就要開始幫爸爸做木屐,一直到晚上九、十點才能休息。」從小對木屐的接觸讓他有了現在嫻熟的技藝以及對木屐製作的熱情。

木屐館原本是陳仁程的父親在民國六十年時開設的一個小工廠,用來進行木屐製作的工作。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工廠,成立卻也不易。光是解決木屐館的場地問題就費盡周折。那時候的台東縣官方來一直推諉說沒有錢建館,使得木屐館始終無法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地方。甚至直到現在,木屐館的場地都還是租來的。

但是已經從事木屐製作三十多年的陳仁程從來未想過要放棄這門老藝術。為了讓木屐文化不至於衰落,陳仁程特意開設了「木屐彩繪館」。父親也對他這樣的做法表示支持,並且決定要退居幕後,全權交給陳仁程打理。新的「木屐彩繪館」很好地完成了木屐產業的轉型,在這裡,會有專業的木屐師傅親自教授木屐刨面、削邊、成形、上漆的製作過程。不管你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可以來此體驗學習製作木屐,不僅可以瞭解木屐的歷史、文化,還可以親手製作一雙獨一無二的木屐,從中感受到傳統手工藝帶來的快樂。陳仁程也表示,希望能向更多的民眾展示木屐的魅力。

陳仁程在製作木屐。

木屐館門口的巨型木屐。
木屐文化的創新 在木屐的製作方面,陳仁程也是別有一番創新。由於木屐是一種兩齒並以木頭為底的鞋,走起路來會吱吱作響,適合在雨天、泥上行走,而木製的底下是四個鐵釘,也有耐磨、防滑的功能,但是木屐也存在一些缺點,由於木屐本身的製作材料為木頭,木頭本身堅硬的特點會使得木屐穿著起來不易舒適,於是陳仁程為木屐添加了彈簧底,增加了木屐的舒適度。並且,他還設計了有特殊矯正功能的復健鞋款,讓木屐有了保健的功能。還有一些形態各異的「造型木屐」和彩繪木屐,讓木屐文化得到了更多的關注。

除了製作方面,在開拓木屐市場方面,陳仁程則是通過修整木屐館,在木屐館門口放置一雙一千三百八十公斤、比人還大的木屐,來吸引了許多遊客前往。另外,木屐館還為這些對木屐有興趣的遊客開發了非常有創意的木屐遊程,包括創意彩繪、木屐訂做、預約導覽解說館內的木屐商品。除了這些創意遊程,木屐館也開始經營一些木屐小飾品,比如小木屐吊飾,小木屐形狀的鑰匙圈等等,開拓了許多新的市場。也使得木屐文化不再局限於製作和材料等。



延伸閱讀

東豐綠廊‧綠之戀木屐彩繪館

綠之戀木屐彩繪教室

白米木屐館



亂世發聲 《輔仁》「有種」責任

$
0
0
【記者曹嘉詠、張凱淇/香港報導】點開《輔仁媒體》的網站,不僅版面設計精美,而且題材多樣,時政、生活,甚至如「LGBT」這些圍繞同性戀、跨性別等敏感話題也一應俱全,猶如一份電子報紙。然而,如此多元化的網站,就只有總編輯容樂其、一位技術支援人員,還有投稿的作者扛起了整個媒體。在近年香港新聞自由陷入困境之時,成立網絡媒體,身兼主事人和總編輯,在多重障礙下如何堅持至今,媒體亦漸上軌道。

     


《輔仁媒體》股東兼總編輯-容樂其

越過困境 成立《輔仁》

《輔仁媒體》成立於2012年,「輔仁」二字來自曾子在《論語》中所說:「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其宗旨提倡公民平權、民主憲政、均富共榮的信念;為弱勢族群發聲;批判香港政府對港人的施政方針等。內容包括傳媒監察、政治、社會運動、法律觀點、相片故事、情慾正義等,以評論文章為多。而文章篩選嚴守「不問立場只問道理」的原則,接受任何主題、立場的投稿,總編輯容樂其曾多次表明:「除了私怨,只要言之成理就會刊登。」另《輔仁》由各方社會人士、網上活躍人士組成。其收入來源為廣告收入,並拒絕接受任何捐款。

身兼《輔仁》股東和總編輯的容樂其,曾在中學任教兩年,在O九年加入政黨「社會民主連線」當黨工,期間需要到社區派發單張希望取得民眾支持,惟過程中讓他無力感漸重,「因為整個困境就像向信徒宣教,願意拿我們單張的都是支持我們的人,可是不支持我們的仍然不會拿,每次到社區派發傳單都只是滿足自己政黨的粉絲。」 他說:「現在的建制派是反派,如無法佔據政治主導,則沒有力量跟他們去周旋。」建制派意指擁護或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現有建制中國共產黨政府的政黨和人士。這樣的打擊促使他想成立媒體,透過多元化的文章內容滲入政黨的訊息,吸納更多支持者。他早期的構思是想辦實體報,然而因資金不足,而且他漸覺在香港辦實體報是沒有曙光,於是在二O一O年決定成立網絡媒體,翌年《輔仁媒體》正式運作,而他亦退出政黨事務,專注經營網站。

《輔仁媒體》題材多樣,時政、生活,甚至敏感話題也一應俱全,尤如一份電子報紙。

資金有限 量入為出

《輔仁》現於香港的獨立媒體中已佔一席位,因文章大多都能諷刺現今社會狀況,引起讀者共鳴。如〈「請後生仔真係好抵。」〉藉描寫企業高層如何刁難及輕蔑前來求職的年輕人,來諷刺上一輩思想守舊,以及帶出新一代對前途的憂慮;因大批自由行來港消費,使不少廉價購物區變成名店林立的購物中心,〈港人僅餘的購物天堂〉的作者走進香港碩果僅存的平民化廣場-「葵涌廣場」,慨嘆香港小市民已無處容身。

另外 ,《輔仁》有一欄目分類為「情慾正義」,主要探討性別平權、同性戀等較敏感之話題,如〈別讓謊言掩蔽基本人權〉一文,評論有不少同性戀恐懼症和反對同性戀的人士反對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並帶出每個人都應當平等擁有普世「人權」。多元化的題材,為小眾發聲,讓讀者從中發掘社會不同的面向。

雖然《輔仁》漸為港人所認識,但創立媒體的路並非一帆風順,除了技術問題,還要面對資金不足及政治壓力等問題。事實上,《輔仁》還有兩名股東在背後作支撐,港大新聞系畢業的鄭先生介紹了很多新聞從業員給他,「有時會拜託攝影記者在採訪時,順道用手機幫忙拍照。」另一位梁先生則負責公司的財政管理,「例如提醒我這樣出稿費會死之類的。」

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容樂其採取開源節流的政策,《輔仁》甫開業即收取廣告費、把伺服器設在家裡,也沒有辦公室。他笑言:「天下就是辦公室。」他形容最誇張的一次是曾經跑到公廁,坐下來就埋頭工作了。他表示,只要有網路就可以工作,所以年初去德國三個月,《輔仁》仍然如常運作。另外,沒有大財團的支援,雖然經營會較為艱難,但正因為沒有大財團的控制,所以不受商業侷限,在編採上具有完全的自主性,毋須擔心會被秋後算帳而噤聲。所有經費均來自廣告收入,並堅拒接收捐款,又曾有人向他招手,希望入股《輔仁》,但遭他一口拒絕,「如果被其他人掌握了部分股權,到了關鍵時刻,他就有可能利用這個權力去束縛我想做的事,就算有多少錢也無法彌補。」因此,他不想有任何外力干預《輔仁》的運作。

新舊媒體大不同

成立兩年,已有逾一千四百名作者投稿,單在七月就已經有兩百五十多萬點擊率。他表示:「文章需要像病毒般擴散的去分享,這樣才能維持點擊率。」其中一篇<澳牛的黃昏>更引起廣泛討論,作者以香港小市民的角度分享他對著名茶餐廳的讚嘆,帶出他近期光顧該茶餐廳的經歷,從而帶出對其轉變的慨嘆,對於連香港僅存的特式也逐漸消失,表達出其無奈之情。

由於資金不足,所以投稿者要達到某個點擊率才有象徵式的稿費,「但特約記者的專題報道的稿費會比較高。」Sherman Wong是《輔仁》的特約記者,她表示,《輔仁》的資源遠不及主流媒體,唯有尋找主流媒體忽略了或因時間所限而放棄做的內容,以獨特角度和趣味吸引讀者,「《輔仁》開始試業不久,發生便旺角花園街大火,社會怪責街上小販密集導致傷亡慘重,其後我訪問小販,並以火災後執法部門胡亂控告小販,令小販無所適從的角度寫了一篇報導,更成為輔仁當時點擊率最高的文章。」

不是媒體出身,容樂其表示,要靠念新聞系的朋友幫他補習,學習編輯之道、版權法等基礎知識。但他又慨嘆因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營運大有不同,而現今大學守舊的新聞教學無法再解釋獨立媒體的營運。

近日發生多宗新聞自由被打壓的事情,但《輔仁》仍勇敢發聲。

無懼攻擊 繼續發聲

兩年前,容樂其曾在《輔仁》撰文譴責有人惡意破壞《香港獨立媒體》的辦公室。他表示,在資訊發達的年代,去破壞新聞媒體的辦公室,已沒可能制止任何資訊傳播 。此舉反而讓他認清事實,提醒自己時刻保持警惕,繼續捍衛言論自由。

另近月香港發生多宗新聞自由被干預的事件,如<<蘋果日報>>屢次被駭客攻擊;<<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被襲擊等,問到會否擔心《輔仁》日後的去向,他強調:「辦獨立媒體時已經有心理準備面對外在壓力,所以不怕受到攻擊,而且自己自由自己捍衛。」

在訪問當天,看見他在熙來攘往的廣場裡,站在角落就打開電腦專注工作,不受外界影響,就如他經營《輔仁媒體》的信念,從未動搖。


延伸閱讀

輔仁媒體

澳牛的黃昏

輔仁旗下產品-《博風社》



破冰科技輔具 重拾豐富人生

$
0
0
【記者廖之瑩、歐育芸/台北市報導】 陳建燁因嚴重車禍造成頸部以下癱瘓, 需終身仰賴輪椅且生活起居需要旁人照料。在一次的輔具展中接觸電腦並認識來自蘇格蘭的研發硬體工程師葛凱文,現任破冰專業服務協會理事長。在他的介紹下,陳建燁使用經特殊設計的科技滑鼠─吹氣開關,不使用手動操作滑鼠,改由嘴巴吹、吸氣控制,使他一樣可以在電腦上與朋友互動。破冰專業服務協會致力推廣科技輔具,除了讓更多人認識外,還希望可以幫助需要的朋友,重獲生命的意義。

     

嚴重爆胎車禍 導致全身癱瘓

陳建燁,今年五十一歲。大學畢業後到父親開設的高壓電維修公司上班,擔任高壓電維修人員。三十三歲那年,某次到彰化出差,回程行經員林收費站時,因輪胎爆胎發生車禍,當下雖趕緊送到附近醫院,但護士看他全身無法自主移動而拒絕幫他診療,又立即送到另一間醫院,然而當時他的雙親皆不在國內,無法簽署開刀同意書,拖延到治療黃金時間。之後轉送回林口長庚,才開始進行較完整的治療和復健。嚴重的車禍讓坐在副駕駛的陳建燁,第四節到第六節的脊髓受傷,導致全身癱瘓,只剩頸部以上可以活動。

陳建燁因嚴重車禍導致全身癱瘓,須依賴旁人照顧。





受傷的第一年,除了在醫院接受大大小小的開刀治療外,還另尋求其他醫療方法及民俗療法的協助。氣功、針灸、中藥等方法,但身體情況仍不見好轉。陳建燁原本想說身體一定會好起來,但在嘗試過許多治療後,漸漸了解到自己已不可能康復了,只能藉由定期復健讓關節不要硬化、肌肉不要萎縮得太快。

接觸科技輔具 跳脫身障的限制

在一次機會中,陳建燁的媽媽參加在世貿一館舉辦的輔具展,接觸到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陳媽媽請第一社福基金會來評估是否可以使用什麼輔具,基金會建議可以使用電腦。因此,認識當時在第一社福基金會從事研發工作的葛凱文。

因科技輔具結緣,陳建燁與葛凱文是認識多年的朋友。

因為陳建燁手指無法出力,不能像一般人一樣正常使用滑鼠,在葛凱文的介紹下,使用經特殊設計的科技滑鼠─吹氣開關。像是一般的滑鼠,也有左右鍵之分,不過是利用嘴巴來控制。吹氣是右鍵、吸氣是左鍵,吸兩次就如同按左鍵兩次。雖無法在鍵盤上打字,但可以利用滑鼠點選螢幕上的鍵盤,照樣可以與他人溝通。透過特殊的科技設計,讓全身癱瘓、腦性麻痺、漸凍人等朋友,也一樣可以輕鬆使用電腦上網收發郵件、使用社群媒體與朋友聊天,不會受限於身體障礙而與社會脫節。

科技輔具─吹氣開關,一般滑鼠的左右鍵是以嘴巴吸、吹氣來代替。
放棄高薪工作 到臺灣做志工

葛凱文,蘇格蘭人,現任破冰專業服務協會理事長,曾在國際商業機器公司英國分公司(IBM)工作,是位研發硬體工程師。因本身是天主教徒,在當時知道臺灣也有位英國籍天主教神父-雷神父在輔仁大學學中文,於是寫信告訴他想來臺灣旅遊。結束旅行後回到英國,某天收到一位修女親筆寫的信件,內容是希望葛凱文可以到新竹縣關西鎮的華光智能中心擔任兩年的志工。

葛凱文笑著說「當下的感覺是不要!」,但看到社會上其實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心裡慢慢出現一個聲音「這是件十分有意義、不錯的事情。」雖然父母不希望他離開,十分的擔心,不過最後也都支持他去實踐理想。在一九九O年放棄高薪優渥的工作,來到新竹縣關西鎮的華光智能中心擔任志工,照顧智能障礙的學生。

依自身專業知識 專心研發輔具

在華光智能中心三年的時間內,葛凱文開始注意到智能障礙學生的教學方式與一般學生需要做個區別。特教老師在教學時,除了需要比一般學生更多的耐心、細心之外,教學用的器材也需改變,要用好玩、創意的方式吸引學生。例如,一般的電動玩具開關很小,對於一般學生來說完全沒有問題,但對於特教學生而言,就需要做些改良─另外製造一個大開關連接到電動玩具上,運用科技改良後的教材輔具就可以用來作為動作的訓練。葛凱文因此體悟到選擇適合的「科技輔具」是可以幫助身心障礙者學習的良好工具。

之後,華光的創辦人構思想要創辦一個輔具服務的組織,因此成立「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因為知道葛凱文是研發硬體工程師,於是大力邀請他加入基金會。在第一社福基金會中,有許多為身心障礙者服務的項目,包含科技輔具、早期療育、復健治療等,許多服務需要整個基金會一起配合及執行,但葛凱文認為科技輔具可以為身心障礙者帶來方便的生活,因此很想要專注發展科技輔具的部分。之後就決定離開第一社福基金會,與朋友一起創立破冰專業服務協會。

協會依不同需求 打造合適輔具

可依據自身的需要,設計不同的無線叫人鈴。
破冰專業服務協會致力於發展科技輔具,不管是正值學齡的兒童還是四、五十歲的成年人,只要透過完整的專業評估及選用合適的科技輔具就可以幫助許多極重度或重度患者,重拾對生命的尊嚴和生活品質。例如:針對漸凍人所設計的眼控叫人鈴,轉動眼球即可啟動叫人鈴、針對無法以口語表達的障礙者,如肌肉萎縮者,可依據自身的需要設計無線叫人鈴。

葛凱文依靠自身的專業研發背景,打造出適合身心障礙者的科技輔具,認為不管是身障者或智能障礙者,皆可以透過科技改變人生。協會未來的期許是可以使更多人知道科技輔具的價值、便利性及讓需要的人可以獲得協助。




延伸閱讀

破冰專業服務協會

科技輔具文教基金會

社團法人中華科技輔具協會

自來水博物館管樂演奏音樂會 美式重機大會師

誰來照顧我?楊玉欣委員催生科技輔具



微善厚人知 WeCare打造新公益模式

$
0
0
【記者李宜佳、盧冠雯/新北市報導】想做公益,但又害怕自己捐贈的物資和金錢是否有使用在公益上嗎?別擔心,一群以大學生為主的公益團隊,致力打造公益透明化捐贈的模式,結合電子雲端科技,寫出一款名為「WeCare微善」的網頁與app軟體,讓有物資或志工需求的NPO組織,不同以往需要人力推廣,只要刊登訊息在app或網頁中,就可以募集需要的資源。對於想從事志工的民眾,微善也依照他們的喜好,主動提供訊息,讓公益參與模式由被動轉為主動。

     


國外經驗啟發 原來公益很簡單

WeCare微善以台灣大學三年級的曾郁翔為首,在二O一二年成立,希望透過公益流程透明化、公開化的模式,讓社會大眾知道他們捐贈的資金和物資流向,「我們想改變社會對於做公益不信任的想法,它其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曾郁翔說。於是這一群學生團隊加入校內育成中心,開創出公益創業的一條路。

曾郁翔表示當初會投身公益領域,是因為高中時期去美國當交換生,而得到的啟發。他看到當地教會利用空餘的教室,發起販賣二手衣物的活動,將盈餘存為教會基金,幫助弱勢的這個做法,讓他發現原來做公益很簡單,於是帶著這個構想和憧憬回台成立了微善平台。

WeCare微善發起人之一的曾郁翔

微善公益透明化 募捐物資不浪費

微善公益平台上刊登消息或志工使用皆不收費,扮演著中間協調與監督的角色,找尋NPO夥伴,將機構需要的物資、金錢與人力資訊放上平台,在使用者這一端則是提供詳細NPO所需的資源,與QR Code掃描工具,捐贈物資者可以用手機掃描平台上的QR Code,得知流向,清楚了解自己所給予的協助,是否真正達到公益的目的。

平台也與物流業者合作,親自去捐贈者家中收貨,再送至NPO組織,如此一來讓微善平台易追蹤物資流向,也便於控管捐贈物資的數量,不浪費愛心,「原本可能只需要兩百件衣服,經媒體報導後來了兩噸,這樣讓愛心貶值,而失去意義」曾郁翔說。

改變公益模式 跳出傳統框架

傳統的公益形式,是一種上往下的概念,公益組織端單方面發出消息尋找資源,有興趣的民眾選擇參加,但如果讓NPO組織了解民眾做志工的喜好,和擁有的資源,讓愛心更能達到效用,於是微善平台一開始在臉書上分享合作的組織訊息,主動觀察每個專案消息的按讚數,找尋受認可與歡迎的NPO夥伴,讓想當志工的人能主動挑選組織,當志工也能很愉快。

將公益與新科技結合,也是微善app平台的特色之一。藉由一種名為「Meteor」的技術,開發出即時性〈如聊天室〉的雲端app,而網頁或app使用者的紀錄,都會存入雲端資料庫中,讓系統開發者隨時能調閱紀錄,了解使用者經常使用哪些功能,也讓手機與電腦資訊同步,使用者能轉換不同的通訊設備,只要拿出手機或電腦,就能及時了解公益資訊。

微善十分注重公益的品質,指定找尋長期合作的NPO夥伴,評估互相合作的公益價值,以及可行性高的志工方案,曾郁翔表示「我們希望能深化雙方合作的結果,把公益精緻化,做出公益app市場區隔,也發揮它本身的影響力」 。

WeCare微善網路介面。

學生做公益 好事正在發生

與微善平台合作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六月為了配合世界地球日,在平台上推動募款,尋求資金贊助來支持活動開銷,「微善志工不僅讓我們協會曝光,也讓多為年輕人的平台使用者更了解我們的協會,讓我們協會與年輕人之間有著很好的互動關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張景雲說。

曾郁翔認為學生每天滑臉書、搜網路新聞與微博等,接收消息的速度比以往迅速很多,也習慣以快捷而具創意的思維去思考社會的動向。懂得運用新科技,讓我們能構思、打造出不一樣的公益型態,再與投身公益的長輩們請教經驗。世代之間的合作,成為一股公益的新浪潮。

微善近期會更深度的了解NPO的需求,做好數位服務,同時更計畫將透過「應用程式介面API」這項軟體技術,讓更多的組織顯示在平台上,藉此與更多NPO合作。

曾郁翔笑說,他未來有一個很大的願景,雖然尚未找到方法去達成,仍舊希望微善能提供一個想做志工的人完整的平台,鼓勵使用者變成公益創業家,在微善發起專案,影響著下一個想做志工的民眾,推廣社會上正在發生的公益好事,提升台灣的社會價值。


延伸閱讀

WeCare微善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交點台大Vol.13 - 曾郁翔 -微善 WeCare

第十二屆台大創新競賽決賽參賽者介紹 - WeCare

整合志工、物流和金流,群眾募資平台「WeCare微善」讓做好事更輕鬆



傳統佛具再創新 結合文創生活化

$
0
0
【記者傅馨嫺、許政榆/新北市報導】一間位於三峽郊區的陶瓷佛具工廠,沒有醒目的招牌,也沒有亮麗的門面,只看到一群人正動作俐落的包裝著陶瓷貢杯。福田窯創辦人李乘信,為了不讓傳統陶瓷產業走入歷史,在二OO 四年接下父親的佛具事業,創設了福田窯。福田窯致力於佛教器皿的研發設計,在國內是知名的佛具品牌。懷抱著對陶藝的熱情,他將文創的概念加入陶藝中,為傳統佛具及陶瓷產業注入了創意及巧思。

     


福田窯文創陶藝家李乘信。

熱愛陶藝 承繼父親佛具事業

因為從小對美術就很有興趣,李乘信考進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時便主修陶瓷,他選擇陶瓷的想法很簡單,因為在設計中,陶瓷多了「立體」的概念,在創作過程中,他也漸漸燃起對陶瓷的熱情。

大學畢業後,李乘信在兒童美術教室當幼稚園陶藝教師,也曾開過畫室,但是工作一直沒起色。之後轉而進入到國內一間知名的外商陶瓷公司,工作的同時也更精進做陶的技術。

李乘信的父親李國龍,原本經營批發佛具的事業,在台灣的佛具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但在大環境的轉變下,佛具市場漸漸萎縮。李乘信不希望傳統產業就此走入歷史,因此他回歸家鄉承繼父親的佛具事業,並結合自己擅長的陶藝,從研發、製作到通路他一手包辦。

堅持信念 突破創業低潮

接下父業的李乘信開設了陶瓷工廠,開始創業後面臨到的第一道關卡,就是原物料的問題。「我不是只需要負責創作,也要解決原物料的問題。」製作陶瓷的變因太大了,像是廠商供應的原物料、釉藥調配有時候很不穩定,為了要顧及品質,便要想辦法去克服、改善問題;再者,近年來台灣的陶瓷產業式微,原物料上漲也使得成本提高,同時也面臨到大陸廉價陶瓷的大量傾銷,惡性競爭。

「在我創業的十一年來,就曾有過三次想放棄的念頭。」銷量不穩定、找不到適合的行銷通路、新產品不被傳統市場接受等種種問題,讓李乘信陷入低潮,但幸好在這段期間他並未自暴自棄 ,而是開始去看展覽、聽講座充實自己。也因為家人一路上的鼓勵,讓李乘信打消了放棄的念頭,堅持自己最熱愛的陶藝之路。

福田窯文創作品-「桐心臺灣情」香插。
加入文創 傳統陶藝再創新

在一次的講座中,李乘信對陶藝創作開始有了新的想法。那時台灣正吹著一股「桐花熱」,李乘信便順著這股潮流將桐花的概念捏進佛具香插中。這打破傳統的舉動,一開始並未被家人接受。由於李乘信的堅持,家人也逐漸被他打動,甚至連父親都一起參與產品構想,「那就再加入台灣吧!」父親的一句話,將桐花香插的底座做成了台灣,完成了福田窯初期文創作品。

李乘信加入了創新的文創概念,也因為找對的通路,福田窯創新的商品也漸漸打開了知名度。他開始發現除了佛具市場,文創也是另一條可以好好經營的道路。「我覺得我們的優勢是在於我們會做。」另外,李乘信加入了生活化的元素,不固守舊有道路,對陶瓷品質的堅持及創新,賦予了傳統產業新的生命。


延伸閱讀

福田窯官方粉絲專頁

縱橫天下 陶藝文創

沒有足夠的熱情是燒不好陶瓷的



坪林改種有機茶 護水庫顧健康

$
0
0
【記者傅韻芳、江育綺/新北市報導】坪林盛產茶葉,而坪林地區的北勢溪屬於翡翠水庫上游,也因此耕種的方式往往會影響水庫的水質。慈心基金會從二〇〇八年開始推動「喝茶護水庫」計劃,廣推坪林茶農改成有機耕種,因為一般「慣行農業」用化學肥料耕種,這些化學肥料隨著雨水進入河川流到水庫時,不僅破壞水質也影響大台北地區五六百萬飲用者的安全。

     


陳陸合是第一批加入「喝茶護水庫」的有機茶農之一,上了慈心基金會的課,讓他更堅信走對路了。

和茶農建立情感 說服有機耕種

慈心基金會在二OO八年確立「喝茶護水庫」計劃,然而要說服茶農改為有機耕種卻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長期使用除草劑、殺蟲劑造成土壤貧瘠、硬化、酸化,因此若是要從慣型農業改成有機耕種,初期正值「土地修復期」必定會沒有什麼收成。除此之外,沒有除草劑農民就必須花更多時間、人力在田裡用雙手將草摘除。

慈心基金會為了和農民建立情感,於是他們挨家挨戶拜訪農友,時常到農友家中聊天、到農友的田裡場勘、在坪林舉辦有機講座,告訴茶農種植有機的好處,也帶農友到一些經營有成的有機茶園參訪,透過成功者的經驗說服坪林茶農。

第一批加入有機耕種的十位農友。(慈心基金會推廣組股長吳雪美提供)

成立淨源茶廠 避免交叉汙染

經過了半年,才終於有十位農民願意加入有機耕種,但農民為了留後路,所以只是將十分之一的農地改成有機茶園,對他們而言這是最「保險」的做法,因為即便有機耕種不成功,他們還有其他茶葉可以銷售出去。

然而坪林地區的農友,幾乎都是「自做自售」,也就是他們會在家中設置機器,烘培自己種植的茶葉在外銷出去。慈心基金會推廣組股長吳雪美說,當有機茶葉和慣行茶葉在同一個機器加工時,便會造成交叉汙染,「除非每一次都把機器洗得非常乾淨」。

基金會考量到這個問題後,覺得若發生交叉汙染,不僅可惜了有機耕種的茶葉,也難以對消費者交代,「因為那樣的有機茶葉就不是真正的有機了,它在加工的過程中受到其他茶葉化學成分的汙染」。因此他們設置有機專用製茶廠,負責採收農民種植的有機茶葉,並將茶葉帶回茶廠加工,再銷售出去。

機器採收,會把嫩葉、老葉同時採起來,無法顧全製茶品質。

提出手採代替機器採收 農民反彈

以往農民會用機器採收茶葉,因為那是最快速、方便的方式。吳雪美說:「用機器採收,就像幫男孩子理頭髮一樣,會把嫩葉、老葉同時採起來」,然而嫩葉和老葉需要發酵、尾凋的時間不同,但製茶時卻會同時處理所有的茶葉,「因此同時採收所有茶葉,便會造成品質不一的現象。」慈心基金會考量到品質不一茶不好喝就會賣不出去,因此希望農民改用手採。

若改用手採茶,就必須花費相當多的人力。

然而對於農民而言,著手於眼前最大的困難就是成本問題,因為改用手採,就必須僱用更多的人力,而採茶過程中,人力從這座山頭到另外座山也需要交通費用。農民開始反彈,甚至排斥,一度向基金會表明:「若是堅持改用手採,就要退出有機。」

吳雪美說,基金在考量到農民的難處後,決定幫忙農民找採茶工人、廣邀慈心基金會志工幫忙採茶、並且全額補助交通費用,農民才妥協改用手採。

坪林陡坡 開溝施肥

說服農民改種有機茶以後,之後的改善計劃更是困難重重。農民長久以來在土地上使用化學肥料,造成土壤硬化、酸化,吳雪美說:「當初到許多農地場勘時,很多的泥土是一捏就碎的。」

在專家的指導後,慈心基金會決定在農地進行大量的有機施肥,然而坪林多處屬於陡坡,使用有機肥料施肥後,只要一場大雨,肥料就會馬上流到山下,吳雪美說 :「即便是有機肥料,仍多少會汙染水質,違背了我們當初的理念。」

在土壤之間挖一條又一條的洞,並把肥料撒在溝中,讓土壤可以有效吸收。

於是慈心基金會聽從專家的建議,在坪林山區「開溝施肥」。也就是在土壤之間挖一條又一條的洞,並把肥料撒在溝中,讓有機肥料可以發揮作用,也降低流入河川的可能。

為了減少農民僱請工人「開溝施肥」,慈心基金會的成員充當志工上山協助。吳雪美說,許多志工在幫忙開溝後,「晚上吃飯手都在抖」,因為「把鋤頭放在土裡如百斤重,把鋤頭從土裡挖起來有如千斤重!」,因為這樣的體會,也讓基金會的成員更加體悟到農民的辛苦。

「颱風來了 我們還是要上山」

一步步說服農友加入有機,幫助農友轉型,包括幫忙找尋手採的人力、出資工錢、幫忙開溝施肥。然而吳雪美表示,要讓農友對基金會增加信任感,其實是需要花上許多時間的。

吳雪美回憶道,有一年茶葉快要收成的時後碰上梅姬颱風,雨下得很大,茶園排水溝變成小瀑布,大家都在家裡躲雨,「當時我們心想大雨來了,茶葉要怎麼辦?農民要怎麼辦?」於是基金會帶著一群人上山,幫農友看護茶園。

就在基金會一行人上山時,和基金會合作的茶農鄭李珠原本在家中看電視,聽見家裡外面有動靜,衝出門外驚見──竟然是基金會來探視。她大聲的對基金會喊著:「天啊!你們是不要命了嗎!現在是颱風天你們來幹嘛?」

基金會帶著一群人上山,在雨中幫忙農民一同採茶。

另一次,在收成前,雨連續下了很多天,「雨下太久,茶菁會熟透,不去採收的話,農民的心血等同於白費」,因此基金會又帶著一群人上山在雨中幫忙農民一同採茶。

吳雪美說,其實基金會就是希望透過彼此的互助,發展出和善的關係,他們希望「不是為了做茶而做茶,而是要讓有機農有動力走下去,讓他們對有機有信心,且讓農民知道我們是真的關心,所以會盡可能的給予幫助。」

有機農友上課後 堅信自己走對了

其中一位和慈心基金會合作的有機茶農陳陸合,他二OO六年退休回到坪林老家種茶,一開始他就選擇從事有機農業。

他的田地是向別人租來的,因為慣行農業的影響,土質並不好,陳陸合說:「一開始尤其是前三年收入當然是入不敷出啊!恢復土質成本很高,產量又少。」

二OO八年慈心基金會開始推動「喝茶護水庫」淨源茶時,陳陸合便和慈心基金會合作,種出的茶葉三分之二由慈心基金會收購。陳陸合說:「因為種有機茶需要認證,想說基金會的認證蠻嚴格的,也可以讓消費者知道茶葉的品質。」

除此之外,陳陸合也說,加入基金會讓他有更多管道可以學習有機的栽種方法,他會去上慈心會舉辦的企業營、廣論所研討班。而在研討班聽到的一翻 話,「種植有機茶葉,不只可以利益水源,也是利益茶園上的眾生、蟲鳴鳥獸,這是在累積公德。」讓陳陸合相信自己走對了路。

喝茶護水庫計劃,間接保育當地生態,尤其復育當地的保育類動物—翡翠樹蛙。陳陸合說:「有時候一個人在山上耕種覺得無聊,這些動物就成為我的好朋友。沒出門工作時,翡翠樹蛙還會跳到家中找我跟我對看咧!」

未來願景 改善台南曾文溪

吳雪美說,基金會現在也在把「喝茶護水庫」的計劃推動到其他縣市,推動農民從事有機耕種,可以保護更多的土地、保育更多的物種,而他們現在著手的就是台南的曾文水庫。

除此之外,基金會將來也會成立研究計劃,定期檢驗水庫的水質是否因為有機耕種而獲得改善,希望能夠提出真正的數據,增加說服力。


延伸閱讀

有機茶農 王有里的故事

野放栽種 茶香有古味—陳陸合農友

我們的島 護水之茶

飲水思源 喝茶護水庫

這口茶,不是為了得到,而是學會放下–淨源茶



六十歲創教養院 同理心照顧弱勢

$
0
0
【記者鄭詠、劉宛欣/南投縣報導】曾經是客運公司老闆的賴錦鏡,在六十歲高齡時毅然決然地為失智女兒創建炫寬愛心教養家園。教養院成立於一九九八年,目前容納了六十多位院生,幫助許多身心障礙者培養工作能力以及生活技能。

     


董事長賴錦鏡替失智的女兒刷牙。

愛屋及烏照顧身心障礙者

炫寬愛心教養家園創辦人賴錦鏡,在十六年前退休後,想到自己年事已高,擔憂因發高燒而失智的女兒無人可照顧,因此開始尋找教養院,無奈南投沒有專門收容失智兒的教養院,又不希望將女兒送至外地,因此乾脆自己創辦教養家園,希望能發揮愛屋及烏的精神,以愛自己子女的心情來經營一個像家庭般的溫馨家園,同時幫助其他具有相同困難的家長。

但上天對賴錦鏡愛心的考驗,並沒有隨著愛心教養家園的建立而停止,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震塌了南投,也震塌了愛心教養院。愛心家園倒塌,賴錦鏡緊急將院生臨時安置於中心路農舍,在災後多方的援助之下,得以重建並遷回原址。

董事長賴錦鏡與女兒院長賴琬仍。

投入愛心考驗重重

而只有一百七十六坪的教養家園,也隨著越來越多院生的增加,逐漸顯得擁擠,政府規定教養家園坪數與院生人數需成比例,但早年只要家長拜託,賴錦鏡都不忍拒絕,曾有過超收六位院生,無法取得縣政府的補助,且屢遭主管單位要求改善,因此賴錦鏡只好傾盡家產,在七年前以每個月十八萬元的租金租下現在擁有八百坪的台糖舊辦公室,目前教養家園的院生已達六十八位。

由於台糖舊址租金一年需花費約兩百二十萬,且教職員工多達三十位,每個月的生活開銷高達七十萬,使的教養家園財務十分吃緊,根本入不敷出,營運本身就已十分困難。因此,賴錦鏡希望能募款建立一座真正屬於自己的愛心家園,本來已尋覓一處六百坪的地,無奈地主一直轉手,且價錢越升越高,因此賴錦鏡只好放棄,繼續努力維持現在教養家園的生活。

投入職場的院生。

教養家園的分組制度

教養家園將每位院生分入三組:職冶組、長青組與生活輔導組。職業陶冶組主要為提供院生就業輔導服務,讓身心障礙者擁有工作技能,協助外出獨立工作。如陳錦鏡的女兒雖被診治為重度智障,但她會剪香菇蒂,因此她有時會到香菇工廠剪香菇蒂,而剪下來的香菇蒂也能被曬乾作再利用。且目前已有兩位院生在外穩定就業,一位在洗衣店,另一位則在洗車場在洗車,且已經工作將近十年了。對於院生,只要院生能做、肯做,教養院都會讓他們發揮所長。

而認知能力較低,沒有能力接受職業訓練的人,則會列入生活輔導組。平常,教養院裡的老師會教導、協助無法自理的院生處理日常生活,或是讓他們玩些基本的東西,像是拼圖與積木;而年齡較大的人則分入長青組,以老人的休閒娛樂服務為主,像是泡茶聊天、烹飪或是玩槌球,提供老人安養顧、陶冶休閒以及健康管理。

沒有圍牆的愛心家園

教養院長期以來盡力訓練、鼓勵院生,讓他們可以投入包裝、洗車等工作,一方面讓他們擁有一技之長,藉此建立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能讓社區民眾接納他們。炫寬愛心教養家園的目標便是希望能教養院生,並讓他們成功地回到社區生活,目前已有四位院生成功地在社區居住,教養院為這四位生活能力較高的院生租了一間透天厝,讓他們回到社區生活,其中兩位有固定工作,而另外兩位則是在白日裡到教養院做簡單的代工,晚上回到教養院為他們在社區租的房子。

因此教養院的最大理想是希望能成立社區家園,使教養院去圍牆、社區化,讓院生能和社區有互動關係,而非一味地待在教養院裡。賴錦鏡最後說道:「雖然經營困難,政府補貼的很少,需要四處借錢,但最重要堅持下去的理由就是愛心,能服務多少人就服務多少人!」


延伸閱讀

南投縣私立炫寬愛心教養家園

一生懸命的埔里阿公

失智女兒無處托養 覆蓋教養院




Carpo共乘平台 提供出門另一種選擇

$
0
0
【記者張佑任、郭庭伊/台北市報導】出門厭倦了等公車、搶車票了嗎?現在有一個新的方式,他是共乘。由台大國企所畢業的吳敬庭創辦的Carpo共乘平台,提供全台灣民眾共乘的媒合,不論是要到桃園機場,或者到墾丁度假,只要上網,就可以方便且快速的享受共乘。

     


創辦人吳敬庭與Carpo理念T-shirt 合影。

上學不便 萌生共乘想法

居住內湖的吳敬庭說,以前要通車去台大很麻煩,搭捷運比較省錢但要花四十分鐘至一個小時,開車二十分鐘就可抵達學校,但油錢不便宜又要付停車費,於是他有個念頭,如果開車去學校,住在附近的同學一起搭乘並幫忙分擔油錢,是不是比較方便?

後來吳敬庭到內湖科學園區實習,發現內湖科學園區有一共乘制度。只要登記到共乘的佈告欄中,願意讓同事搭乘自己的車一起上下班,就可以優先申請停車位。他認為,共乘制度讓原本打算開車的人可以共乘一部車抵達公司,不僅省錢、解決停車位不足的問題,還能夠藉此認識原本不熟的同事,更重要的是,原本容易塞車的內湖科學園區,因為汽車數量降低,漸漸的解決了塞車問題。

網路社群蓬勃發展 搭上創新創業潮

吳敬庭說,共乘其實不是新的理念,一直以來都有人在執行,而且在二〇〇七 年時,台灣早已出現共乘網。當他就讀台大國企所,開始想做「Carpo」這個計畫時,剛好是智慧型手機的市占率與社群網站正在快速成長的階段,於是他想將共乘與社群網站、智慧型手機做整合。

吳敬庭說,自己最初是不會寫程式的,一開始他拿著自己的計畫書在學校裡找會寫程式的人加入,卻發現會寫程式的人在校園內很搶手。碩二寫完論文後,自己開始學習寫程式,也跑去修資工系的課,在資工系上找到幾個願意合作的夥伴。

後來,吳敬庭參與了 台大的創意與創業學程,並在一次的聚會上分享了自己對於共乘平台的點子,並找到幾個人願意加入他的團隊一起工作。資工系的同學和創業學程的同學是最初與吳敬庭一起創立團隊的成員。

Carpo一開始鎖定的客群是原本就有共乘習慣的人。網站大致完備以後,他們邀請原先就在BBS或論壇上刊登共乘文章的人來試用,因為這群使用者原先就有共乘的理念,而網站使用者從最初的原有客群,隨著時間逐漸擴張。

方便使用 安全不打折

Carpo共乘平台目前僅提供台灣地區的共乘媒合服務,使用模式非常簡單,使用Facebook登入會員,輸入簡單的個人資料,就可以刊登共乘資訊。只要填寫路線、提供的座位量及自訂的說明、金額,即完成刊登。

吳敬庭提到,共乘有兩個比較常見的問題,第一個是安全性,因為有許多人會害怕與陌生人搭車。另一方面則是方便性,最初的共乘都必須透過網路刊登,使用者要花時間在論壇或網站上找尋與自己路線、時間相符的對象,相當耗時。

Carpo解決了以上兩個問題。安全性方面,因為使用Carpo要經由Facebook的帳號進行登入,在註冊時,也需在Carpo上輸入個人檔案,所以當使用者在Carpo平台上找尋共乘對象時,也可以看到刊登者的Facebook,並且透過Carpo提供的個人檔案,就可以大略檢視對方是怎麼樣的人,藉此過濾掉使用者覺得不佳的共乘對象。

方便性方面,Carpo開發了Android系統的APP,讓使用者可以運用APP更快地進行搜尋以及瀏覽,並且隨手就可以發佈共乘資訊,若有人想一起共乘,用手機直接聯繫也比電腦快很多。

設立共乘專區 方便快速瀏覽

與其他共乘網站不同的地方在於,Carpo的搜尋方式是使用經緯度而非地名,當使用者輸入地名後,Carpo會直接轉換成經緯度,再透過位置找尋附近的共乘資訊,改善大家使用地名習慣不一的問題。

在網站上,Carpo還另設共乘專區,提供較多人會共乘的地點方便搜尋,包括桃園機場、新竹科學園區、內湖科學園區等。

吳敬庭說,去年洪仲丘案爆發時,中南部有許多人要北上遊行抗議,因此Carpo平台也特別設立洪案共乘專區,讓使用者快速瀏覽包車北上的資訊,也因此網站使用者的數量倍增,伺服器還一度當機。

共乘新商機 貨物共載

吳敬庭經營Carpo時發現,有一Carpo使用者刊登共乘資訊,要從宜蘭運送椅子到屏東,該使用者開放貨車的其他空間讓人載運貨物,再自行到他家領取。

吳敬庭發現,共載貨物的方式比共乘所要考量的因素還要少,還要簡單媒合。他將此概念和原本Carpo結合,開發一個新的程式「Q-BOX」,提供共同載運貨物的媒合,創立一個更新的共享模式。

吳敬庭說,從以前就對「共享經濟」著迷,這也是他持續開發共乘及共載的平台的信念,因為共享,能夠使社會上許多事情更有效率地進行,這是Carpo背後的信念。


延伸閱讀

Carpo網站

Carpo粉絲專頁

Carpo共乘媒合平台,幫你找到對的共乘夥伴



中年轉行當木工 創立兒童木作坊

$
0
0


【記者許政榆、傅馨嫺/宜蘭縣報導】小魯班木工坊負責人黃柏鈞,原是高科技產業電子工程師,因對木作的熱情濃厚,毅然放棄高薪工作,轉行以木工為本業。現階段以兒童木作教學為主,讓稚齡的孩童學習木作工藝,讓孩子體驗手創的樂趣。除了開班授課,黃柏鈞也與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合作,設計出符合宜蘭特色的木作童玩,更為宜蘭文創產業增添新意。

     


小魯班木工坊負責人黃柏鈞。

放棄高薪工作 追逐木工夢

黃柏鈞在國中工藝課時的一項作品,老師特地將他留下指導,畢業幾年後作品甚至還被收藏在工藝教室裡,因此他對雕刻等手工藝開始有了濃厚興趣。研究所畢業後,黃柏鈞從事了十餘年電子業,但他一直對木工懷抱熱情。當時家住關渡,他特地在北投租一間倉庫,利用假日空閒自製木作,並在網路論壇與網友交流木作心得。

黃柏鈞在台北工作同時,利用閒暇時間至林口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上課。黃柏鈞說,「那時我在上課的時候,帶著老婆、胸前還揹著一歲半的大女兒」。黃柏鈞的木工技術,伴隨著女兒的成長,逐漸精進成熟。大女兒長大之後,黃柏鈞夫妻倆想讓孩子就讀以適性教育為主的頭城人文中小學,因此決定搬回宜蘭頭城老家。

此時黃柏鈞通勤台北宜蘭兩地,但內心卻想要全職做木工,那時太太陳美玲非常反對,認為木作收入太低,且兩人均不熟悉行銷。所以要他寫一份營運計劃書,原想打消他的念頭,沒想到黃柏鈞還真把這份計畫書完成,這份心意感動了陳美玲,她也意識到「讓女兒適性發展,先生也應該如此」,最後決定支持黃柏鈞的夢想,因此在二O一二年九月,黃柏鈞正式成立小魯班木工坊。

木工教學 讓小朋友親自體驗

小魯班木工坊讓小朋友自己動手做木工,以大人的角度來看可能有些危險,黃柏鈞說,其實小朋友他們可以完成一些簡單的切割,在加上旁邊都有助教,所以基本上家長滿放心的。學員與爸媽的感情很融洽,因此家長常會陪同小孩上課,除了小朋友會提出意見,家長也會提供想法,讓小魯班的教學內容更豐富。

有一次某位學員的家長向黃柏鈞提供想法,他曾經收到一個塑膠製的萬年曆,他希望黃柏鈞可以讓小朋友做木製的萬年曆,既簡單又好玩,黃柏鈞的課程內容因此多了一項新選擇。但有小朋友說想要做十字弓,因為有潛在的危險性,黃柏鈞不會讓小朋友做。

對黃柏鈞來說,教學內容不足是創業時一大挑戰,創業初期他一邊授課、一邊找尋新教材,前半年幾乎沒有收支,即使收了學費也得先增添新設備,資金方面則是由老婆的薪水和自己過去的積蓄來維持。今年學生客源較穩定,但收入仍有限,因此他開始嘗試拓展行銷通路,與其他廠商接洽,讓商品開始有小批量生產。

宜蘭縣政府舉辦「宜蘭縣12鄉鎮社區日曆成果展」,黃柏鈞太太陳美玲(左一)在攤位上向小朋友講解童玩。

木作加入文創元素 拓展新通路

黃柏鈞與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合作的在地文創商品「疊疊樂陀螺」。
在創業初期,大部分的訂單都是透過親戚或朋友介紹,黃柏鈞製作過大書櫃、書桌、床板,他也曾接過幾次特別的客製訂單,有位外國人訂製衝浪板架、太極拳師傅訂製拉筋架,雖然都是第一次做,但按照之前的經驗,畫出設計圖、與客戶討論,他總是可以做出讓顧客滿意的產品。

為了成功推出木作商品、材料包,黃柏鈞必須一個人包辦材料包的備料、設計說明書、包裝、找行銷通路等。雖然辛苦,但他卻絲毫沒有放棄的念頭,現在有教學或接訂單才會有收入,對他來說最不夠用的是「時間」,因此小魯班木工坊目前正在培訓幾位助教,幫忙分擔教學課程的部分,讓他能夠多出時間去規劃產品行銷。

今年黃柏鈞與宜蘭縣政府合作「宜蘭文創好森活」,透過廠商和設計師媒合,依照各家廠商特性,做出符合宜蘭在地文化的文創商品。黃柏鈞的小魯班木工坊以童玩為主,在加上他的物理背景,並與設計師討論出「疊疊樂陀螺」文創商品,此次的合作機會也讓小魯班的知名度大開,且有機會能夠上架至其他通路。


延伸閱讀

小魯班木工坊臉書粉絲專頁

中視縱橫天下報導

羅東文創園區:文創四館「小魯班木工坊」



雲科大募筆電 推馬德望數位化

$
0
0
【記者李萱、卞其磊∕雲林縣報導】位於柬埔寨西北方的馬德望省,教育資源因貧富差距大而更顯缺乏。二〇一四年暑假的十四天,十一名台灣雲科大學生與馬德望地方學校合作,透過在台募集到的筆電,成立一個簡單實用的「數位工作坊」,為當地好學卻苦無發揮機會的大小朋友,帶來全新的視野,注入與科技一樣新穎的活力。

     


雲科大學與柬埔寨馬德望社區學校合作,推動以數位課程為主,科學與藝術為輔的教學服務。(雲科大服務學習組提供)。

學生引薦 與願景志工攜手服務

一群來自雲林科技大學不同系所、從大一到碩一都有的十一名學生,各自精於設計、應用外語、財金、服務性社團的籌辦等等。這樣飛越一個海洋服務的緣分,始於去年校方服務學習組公開徵選到柬埔寨出隊的團員,原本選上的幾名同學卻沒有來報到,剩下的成員引介身邊好友,當中包含一名才高一的年輕夥伴趙珮雅。

雲科大過去主要透過教育部及僑委會的轉介,在泰北、馬來西亞的海外僑校進行志工服務,「今年我們與台灣『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簡稱VYA)』合作,他們與柬埔寨馬德望省的小學與社區英語學校接洽,再視當地所需和我們協調需要進行什麼樣的服務。」雲科大服務學習組的負責人張秀牋表示,因為VYA的志工在馬德望已經服務多年,對當地資源所需較為瞭解。

雲科大團隊與VYA駐地志工藉著電子郵件往來聯繫,有鑑於當地小朋友這一生都還未接觸過電腦,最後決定要在社區英語學校(Friends Economic Development Association;簡稱F.E.D.A.)設立一間前所未有的電腦教室。

F.E.D.A.是當地一個非營利性質的教育中心,提供技職訓練與英語課程,目前師資是由一群曾在F.E.D.A.學習的年輕人組成,學生從六歲到二十二歲。

籌備筆電 學生募出一番心得

到柬埔寨進行的教學活動是與當地VYA志工合力進行,但是出團前的籌備,包含募集筆電,到返台後設計回饋捐贈者的明信片,全是由這十一名學生一手包辦。

要為當地成立電腦教室,首當其衝要先募集二手筆記型電腦,為了達到這「二十台」的目標,團員無不絞盡腦汁,到店家貼送海報、拍攝宣傳影片、設計明信片、在雲科大校園擺攤,祭出「十元換抱抱」等活動吸引人潮,但沒想到成效不彰,挨家挨戶詢問,筆電還是沒有募到目標數,幾名團員還捐出自己的筆電或週邊產品。

團員從中體悟到,用過去「社團拉贊助」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於是見風轉舵,找到斗六工業園區的公司電話簿,一家一家打去詢問是否可以捐贈筆電,儘管被不少企業直接拒絕,最後終於傳來麥寮台塑內部為學生一次募得十二台的好消息。

從預計的二十台,到最終實際募到四十二台,這些學生的信心大大提升,但由於這些筆電多是二手或幾近報廢,需要團員將可以用的零件拼拼湊湊,缺乏的部分則由「台灣無國界工程師協會」緊急提供。學生自行測試電腦使用狀況後,再交由願景青年協會重灌軟體。

數位工坊 柬地學生讓人驚艷

這一趟馬德望服務之旅,主要以英語教授「電腦操作」為主:介紹電腦介面、計算機、「小畫家」、「Word文件」。這些一般大眾很習以為常的軟體,對於當地初次與電腦接軌的學生來說,卻是奇妙有趣的體驗。一班有二十位學員,分為下午與傍晚兩班。由就讀設計系的陳耘潔、資管系的陳品秀及工管系的葉奕緯三名同學在台上示範使用方式,雲科大學生與VYA志工在台下,二對一教大朋友、小朋友利用「小畫家」畫自畫像;用「word」打自我介紹,由於當地學生英文程度落差很大,也提供了他們練習英語的機會。

團員也在電腦教學的過程中,為當地學生的創意與學習動力所感動。一名馬德望省的二十出頭青年「阿財」,因為從小就來到F.E.D.A.學英文,對於這所社區學校有著深厚情感,用小畫家畫出整間教室的外觀,從用色到圖形的掌握,阿財的小畫家功力讓大家十分驚嘆。

馬德望的小朋友也相當珍惜能上電腦課的可貴機會。為期六天,每次分成下午及傍晚兩班,一次一個半小時的課程,小朋友總時準時報到。初學電腦儘管心情興奮,上課卻也不會吵鬧,大家都很專注,聚焦在眼前這個充滿新奇的螢幕上,團員事前學的柬埔寨語的「安靜!」在這裡完全不需要有用武之地。

不只在F.E.D.A進行數位課程,雲科大學生也為公立小學「Ksach Poy 國小( Ksach Poy Primary School)」帶來介紹反作用力與摩擦力的科學課、三原色運用的藝術課,以及處理傷口的基本衛教宣導,小朋友紛紛玩得不亦樂乎,還有孩童摘花串成手還,送給團員表達喜慕之心。

雲科大同學用募集到的四十二台二手筆電教小朋友電腦操作。(照片由雲科大服務學習組提供)
柬埔寨青年阿財用小畫家畫的電腦教室,讓團員十分佩服。(照片由雲科大服務學習組提供)









文化交流 當黥面遇上炸蟋蟀

除了受當地十分歡迎的各種實作課程,這群雲科大的學生也向馬德望居民介紹台灣原住民文化,透過戲劇詮釋賽夏族與矮人的傳說、邀請大人小孩用顏料一同體驗「黥面」,帶來當地覺得別開生面的文化體驗。而馬德望的在地志工也非省油的燈,服務期間也讓雲科大學生蒙上雙眼,體會充滿挑戰性的當地美食——炸蟋蟀、青蛙、鴨仔蛋,做為返台前的文化洗「禮」。

這十四天對雲科大學生是教學,也是感動。服務隊隊長林盈秀說:「當地孩子年紀雖小,但聊到夢想,眼神都散發著堅定與希望,覺得最重要的幾乎都是讀書和家庭,也許因為難得,所以格外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團員也從中學習到教學不同年齡層的技巧,陳耘潔說:「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需要靠翻譯員,而且肢體語言也要生動有趣,把所有小朋友都集中!」

對這十一名團員來說「服務是喜悅,也是一種自我成長。」下一次的志工服務,雲科大想回到柬埔寨馬德望省繼續推行,有了今年的教學與文化經驗,團隊期盼可以在當地深耕數位化,以能力分班,提供當地學生更多元的電腦課程,讓學生的潛力更能盡情發揮。

雲科大學生對這次柬埔寨之行得到的成長都表示難能可貴。左起團員陳耘潔、張匡迪、林盈秀。

延伸閱讀

粉絲專頁【柬單埔實 寨創雲心】

中時報導【為柬國貧童 雲科大志工募二手筆電】

柬埔寨F.E.D.A.官方網頁



翻轉便盆床 改善臥床者排泄問題

$
0
0
【記者李宛庭、張嘉珈/新北市報導】隨著台灣護病比例的提高,醫院內一位護理人員要照顧的病人數高達七、八位,甚至更多。工作量龐大的醫療環境裡,護理人員如何應用創新護理設計,將會是改善醫療環境的重要關鍵。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的學生林沛儀、陳力慈與蔡欣軒,在實習期間體認到護理人員照護多位長期臥床病患的辛苦,設計出了翻轉便盆床,期許此設計能有效幫助病人排泄過程更加舒適,也讓家屬、看護、護理師,減少扶病患前往廁所時,花費的時間與力氣。

翻船便盆床設計者陳力慈(左)及林沛儀。

實習有感醫療現況 設計便盆床
設計者之一的林沛儀,在馬偕醫院實習期間,曾看見看護扶起久臥在床的病人前往廁所途中,因一時無力,兩人一起跌倒的情景,加上有些過去很多跌倒原因是家屬可能沒有受專業人員的教導,抓不準施力點,導致弄傷病人或是跌倒的情況屢見。這些都讓她們在實習過程中體認到,原來現在台灣正被使用的病床,還有很大的改良空間。

林沛儀說:「癱瘓或是關節萎縮的人,下床上廁所這件事,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有些病人躺久就是會變胖,如果要扶他下床,不管是誰都會造成傷害,所以我們就想,不如讓他自己來。」

除了深切感受到護理師及家屬的辛苦,扶過重的病人下床時,可能也會造成腰傷的問題,為了克服行動不便的病患的如廁問題,必須由家屬、看護甚至是護理師協助在床上使用便盆或是推來便盆椅,但這些動作往往也會增加病人的不舒服感與危險性的,因此她們決定一同設計翻轉便盆床,試圖改善台灣長期臥床病患的如廁問題。

思想到實作 努力追問求解答

陳力慈說:「想跟做其實差很多,想的時候覺得滿簡單的,可是要做出來的時候,就會想這邊到底要怎麼做。」雖然一開始就將目標放在解決長期臥床病人的排泄問題上,然而因為要做電動式病床,需要考慮電子機械方面的問題,這對就讀護理專科的三人來說並不是一個熟悉的領域。意識到問題後,她們也立刻連絡、詢問了解機械原理的朋友,加上老師找來淡大電子機械科科系的同學協助,才順利解決在床中移動電動式便盆的問題。

在多次的討論後,老師突然提出關於床墊及床板挖洞疑問,更讓她們措手不及。一開始她們只想到床板要挖洞,這樣才能讓病患直接在床上上廁所。但她們卻沒有考慮到床墊也要一起挖空的問題,因為不可能要求病患睡在一張沒有床墊的床上。最後和老師討論情況後,她們決定製造特殊床墊,使用強力磁鐵或使用魔鬼氈,將床墊用拼起來的方式,來解決挖洞問題。

貼心電動式病床 望量產助人
翻轉便盆床的設計,是將床墊及床板中央約二十五乘以二十五公分的正方形區塊,做一中空分離式結構,這個結構連結床內抽屜式便盆,抽屜則分為兩區域,一為病人大小便的地方,一為放置清潔衛生用品如衛生紙。同時翻轉便盆床的使用方式以電動為主,考慮部分長期臥床的病患手部肌肉無力,於是將按鈕設置在床邊,方便病人輕鬆按壓,取代最初以手動控制的傳統病床。
圖為翻轉便盆床模型(設計者提供)。
因此只要按下電動按鈕,病人屁股下的床板及切割成九宮格的床墊中央的分離區塊,便會收至床中尾部,同時間原本位於床中首部的便盆也將移至中空位置,

方便病人完成排泄,結束後照顧者也方便將抽屜式便盆抽出清洗。如此一來,也可以解決病人原本在床上使用便盆時,臀高頭低的不適姿勢排泄。

林沛儀也說,希望它能夠幫助更多人,發光發熱。雖然作品目前還沒有廠商前來接洽量產問題,不過對於作品如果能夠量產問世,幫助病人也幫助家屬、護理師,她們也樂見其成。


延伸閱讀

Icare通用設計競賽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台灣護病比世界第一新聞



聽障就業 烘焙出希望

$
0
0
【記者吳如斐、許資旻/台中市報導】一個個專注的臉孔,和沒有停歇過的雙手,走進蒙恩烘焙坊,一個整潔明亮的工作環境,感覺得到聽障工作者投注在工作上的用心,也看的到他們俐落不拖泥帶水的工作效率,但空氣卻安靜得只剩機器的運轉聲,這是安靜的力量。蒙恩聽障烘焙坊為聽障者塑造一個全手語溝通的工作環境,由聽障者生產產品,再透過網路和團體訂購販賣,潘信宏說,「我們改變環境,他就沒有障礙」,當這群人有辦法使用手語溝通,他們的工作模式其實也就像一般聽人一樣。

     


在蒙恩聽障烘焙坊工作的員工,認真地製作糕餅。

從溝通開始

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牧師潘信宏投入位於台中縣東勢的災後重建工作,而在協助災民重建過程中,潘信宏發現有一群高齡的聽障人士,他們無法表達需要的幫助,也不懂重建相關法令,無法為自身爭取應有的權益,且這群高齡聽障者,有多達一半是不識字也不悉手語的。潘信宏表示,當初本來想將這群高齡聽障者轉介給聽障團體,但轉介不出去,因為對於聽障者的資源,不論是民間單位,政府的資源也大多集中在十八歲以下。

當時面對這樣的情況,潘信宏說,「但聽障的人口裡面,有百分之八十五是超過四十五歲的,所以等於聽障人口中,有很大一群人是沒有被照顧的」,因此就在救災重建工作進行三年後,潘信宏於二〇〇二年成立「台中縣聽障生活無障礙發展協會」,也是全國第一個為成人聽障全人服務的協會。

這群在東勢的高齡聽障者,有超過一半是屬於沒有語言的聽障,又稱「肢語族」,也就是使用肢體語言的聽障人士,潘信宏說,「因為要教導任何技藝,都需要用語言當媒介,但他們並沒有一個能夠溝通的語言,沒辦法學習任何的技能」,所以要發展他們的謀生能力,第一步,就是要先教這群聽障者「識字」,讓他們學習手語,「至少要賦予他們一個語言」。當時協會開了一個「啟蒙班」傳授手語,大約花了一年半的時間,這群肢語族已經可以簡單溝通,也能夠用手語傳授他們知識,和日常生活的倫理、禮儀。而在當時剛好得知有一位聽障麵包師傅,於是協會就請這位師傅來教這群聽障者做麵包,用手語傳授烘焙技術。然而,又再經過一年半,這群聽障者學會了麵包烘焙技術,前後總共費時三年的時間,協會於西元二〇〇五年成立蒙恩聽障烘焙坊,建立一個全手語溝通的工作環境。

圓夢計畫 圓一個工作的夢

目前蒙恩烘焙坊的營運方式,除了經營網路商店,政府機關,或是學校團體辦活動也會向蒙恩訂購西點餐盒。蒙恩也有登記在內政部的「優先採購平台」內,根據政府的「優先採購法」規定,政府部門在採購項目中,若該項目有被身障團體所生產,其中必須有百分之五以上要向身障團體購買,所以蒙恩也會有這方面的訂單來源。

蒙恩透過網路商店的方式販賣商品,然而為了增加訂購率,在行銷方面,蒙恩推出了「圓夢計畫」,也就是要圓這群聽障朋友工作的夢,圓他們自己養活自己的夢。圓夢計畫邀請大家一個月用一百塊買蒙恩的產品,潘信宏說「這不是捐款,就像大家平常會買糖果餅乾一樣,是希望改變大家的購買習慣」,以單位為主,十個人以上一起訂購,可能是學校團體,或者是公司機構、一次以一年為周期,也就是每個人一次繳一千二百元,蒙恩就會每個月寄送餅乾至該單位,為期一年;若訂購單位是學校,則是以學期為單位,一次繳四百元,訂購四個月。而這樣的好處是,蒙恩可以計劃生產,確保訂單數量和收入來源。

圓夢計畫有一個規則,那就是每個月配送的餅乾口味由蒙恩決定,而蒙恩也幾乎每個月都會開發新的產品,潘信宏說「有訂購者跟我們反映,每個月開餅乾就好像開禮物一樣」,訂購者會期待這個月又是什麼新口味,這樣的方式對於他們來說是很新奇的。圓夢計畫的訂戶郭秀玲也表示,「東西很好吃,同時又可以幫助到他們,很有意義」。

圓夢計畫在實施第一年的年底就已達到超過一千位的訂戶,但成長的速度緩慢,經過九年實行至今,目前訂戶全省約三千多位,其中有很多是「老訂戶」,也就是每年期滿又續訂的,而蒙恩的目標是希望能夠達到五千位,因為這樣才能穩定的維持整個計畫的運作,讓整個圓夢計畫能夠長久執行。

安靜的力量

在蒙恩烘焙坊的工作室裡,焦點會很容易的就聚焦在那些認真專注的聽障工作者上,這也是潘信宏強調的,聽障工作者的優勢,「他們在做事的時候就沒辦法再使用手語,不像我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聊天,所以他們做事情其實是非常專注的」,而蒙恩就是創造一個環境,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這些聽障者其實就和一般人一樣,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談到這群聽障者在進入蒙恩之後的改變,潘信宏說,「他們心開了,因為以前到處被否定,所以都很封閉,但在這裡受到肯定」,無論是在知識上,技術上的成長,自信心增加,也在工作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延伸閱讀

蒙恩聽障烘焙坊官網

社團法人台中縣聽障生活無障礙發展協會網站

社團法人台中縣聽障生活無障礙發展協會部落格

關鍵評論網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