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微笑農夫小鶹 養田伴鳥

$
0
0
【記者尤文、郭昱宏/宜蘭縣報導】鳥兒在田間起舞的景象常令人駐足,但對於一位農夫來說,卻可能是令人頭疼的景象。在宜蘭田野中,卻有一位農夫,願意為了鳥類的生存空間,放棄可以開墾的部分田地,而且堅持不噴灑農藥。她是謝佳玲,綽號小鶹,除了開創與鳥類共存的農地,還在網路開設雲端小農市集、定期舉辦農村體驗活動,想讓許多農友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伴鳥農夫謝佳玲,手拿收割的稻草,開心與稻田合影。

我來種田 是把想法化作實踐

「人生會轉那麼大的彎,一定會有它的原因。」謝佳玲笑著說。在職業欄的填寫上是個很大的轉變,從服務業到農業。但謝佳玲的轉變,其實有跡可循。從小她就立志要成為一個保護地球的人,且在所有科目裡面,特別鍾愛生物與地球科學。因為一心想投入自己所嚮往的事物,她放棄了明星高中,毅然轉學到苗栗農工就讀森林科,所幸家人們都非常支持她。而在轉行務農前,謝佳玲早已投身在她所熱愛的領域中。她曾經擔任員山生態教育館的生態導覽員,也常常舉辦環境教育活動。

有一次,她在舉辦的環教活動中,聽到演講者將他平常的務農心得,一點一滴向聽眾分享 ,讓謝佳玲充滿感動,也在心中燃起了追求夢想的火苗。 此外,謝佳玲是批踢踢上的網民,在有關農業議題的筆戰中,有網友回嘴:「要不然妳也來種田看看。」這更加深了她想投入農業的渴望與決心。於是,謝佳玲在去年辭掉了工作,開始務農。她說:「我來種田,是把我的想法化作實踐。」

友善環境 也與人為善

許多農夫,常常為了防止鳥兒吃掉作物,在農田周圍架起捕鳥網,或在稻穀中,混雜農藥毒害小鳥。但愛鳥的謝佳玲不同,她說:「因為我喜歡賞鳥,所以希望我耕作的田地能夠留給小鳥。」因此,她不使用農藥化肥,還放棄開墾水位較高的農地,把空間留給小鳥棲息。久而久之,她的農田出現了「魚鳥共存」的現象。

謝佳玲在開始務農短短一年內,結交非常多農友。於是她在臉書開設「宜蘭小農雲端市集」,將宜蘭地區許多小農種的蔬菜集合起來,發表在雲端市集,並在下訂單後,統一時間和地點領取。在面對面交易的過程中,謝佳玲也享受著人與人之間溫暖的互動。

因為以前的職業使然,謝佳玲也開始在宜蘭舉辦許多「農村體驗活動」,讓都市中的高中生、大學生甚至社會人士,親自到田裡走走,傾聽農友們的故事。最近較大的活動是「公車小旅行」,以宜蘭的公車路線作為安排,讓參與者搭公車遊農村,見證在地農友的日常生活。

謝佳玲時常舉辦「農村體驗活動」,讓都市人體驗農村生活、傾聽農友的生命故事。

挫折是什麼 我只知道實踐

講起話來眼神會發亮的謝佳玲,被問到從服務業轉為務農的最大困難時,突然面有難色地說道:「其實我不知道有什麼挫折。」想了一陣,她才說挫折是實際務農上的不適應,以及許多活動安排起來非常忙碌。

莊家和是位代理老師,也是謝佳玲之前在工作中結識的好友。而莊家和雖然擁有高學歷,卻一心想投入友善耕作。因此,他特地來到宜蘭,請教已有經驗的謝佳玲。莊家和非常清楚,謝佳玲正走在他所憧憬的道路上,做著他未來想做的事情。莊家和說:「我覺得她非常有行動力,她也很了解她要做的事情是什麼,她也正在做,並且去實踐夢想。」

謝佳玲不畏挫折,勇於實踐,也總是面帶微笑。


延伸閱讀

小鶹米粉絲專頁

宜蘭小農雲端市集

伴鳥農夫謝小鶹 部落格




牧師新改革 鶴岡文旦再出發

$
0
0
【記者 馬向恩、劉怡馨/花蓮縣報導】「文旦之鄉,柚花十里香」,這裡是文旦的產區─鶴岡社區。過往歷經文旦中盤商的剝削、颱風帶來的災害等,使得果農生活慘澹,然而,在近幾年開始有了改變,鶴岡社區逐漸轉型,村民們甚至研發一系列的柚子周邊產品,帶動當地的柚子經濟。
     

中盤商剝削 果農苦不堪言

鶴岡社區位於花蓮縣瑞穗鄉,以文旦為當地經濟命脈。早期多以中盤商為主要銷路,但不肖的中盤商趁機剝削農民,農民為了想要把柚子趕快賣出去,柚子開始賤賣,每斤的價格越比越低,比到最後連成本都難以打平。因為教會牧會調派來到鶴岡社區的牧師那麼好.阿讓,看到中盤商剝削造成柚農的生活困難,於是興起改革的念頭,他說:「文旦以賤價售出,根本不敷成本!」

為了改善中盤商的剝削,牧師決心將柚子改為產地直銷,避免中盤商的抽成,但有一位果農卻對牧師說「不要做了!做這些沒有用!」牧師便疑惑地問他原因,原來是兩三年前,有一次滿滿的柚子卡車運出去後,卻要不回錢,廠商說這些柚子連運費都不夠,果農也只好無奈作罷。因為這件事情,讓牧師更堅定要改革銷路,建立直銷系統,把產地聯絡方式直接寫在包裝上,直接賣往市場,一直到了這最近兩三年,情況才開始好轉。牧師表示,當時果農多半被欺壓,到現在狀況好轉,「只可惜他(果農)已經走了,看不到現在欣欣向榮的場景了。」

牧師凝聚社區 文旦新改革 那麼好阿讓牧師因為對於瑞穗當地阿美族原住民故事、生活經驗的著迷,在二OO七年選擇來到瑞穗鶴岡社區。那麼好。阿讓看到當地社區文旦經濟的委靡,決定開始著手解決果農的經濟問題。牧師表示,過去從未接觸過文旦,一切從頭開始學習。

學會種植文旦、上了許多產銷的課後,牧師開始教導當地農民如何包裝行銷,以「wirok」文旦的羅馬拼音,作為鶴岡的文旦品牌,也教導果農架設自己的部落格,開始網路行銷。

之後進一步的用自家設計的箱子印上自己的名字電話,開始將文旦裝箱,一箱定價四百五十元,改變過往透過中盤商使用秤重比價趁機壓低價格,不僅排除中盤商的剝削,更是創造自家品牌,培養固定客源。

曾經為廚師後來回到鶴岡做果農的林誠雄說「看到家裡每年為了柚子愁眉苦臉,所以決定回來鄉下幫忙,也對柚子蠻有興趣的」,他同時也表示,牧師為社區帶來了很大的改變,改善了鄉民的生活。

利用颱風滿地落果 創造周邊經濟
每年颱風都造成果農的損失,二O一四年的麥德姆颱風甚至造成五六成的落果,果農的心血付諸流水。一反過往的消極面對,牧師和果農們研發柚子的周邊商品,將落果的柚子皮提煉精油,果肉做成果醬,再做成柚子酥,將原本不能銷售的柚子落果發揮最大效益。

牧師表示,這是研發的第一年,所有工具都是向其他單位租借,等到柚子周邊產品發展夠穩定,會有政府的補助,正式開始產銷。
鶴岡社區自行研發的柚子醋。
鶴岡社區因應颱風落果所研發出的柚子精油。

文旦形象館 創造就業機會

在經過牧師和村民六年的努力後,鶴岡社區文旦經濟逐漸成熟,果農的生活開始逐漸好轉,而牧師和果農們更進一步的在二O一一年搭建文旦形象館,以作為文旦的推廣基地,館內張貼各式各樣關於柚子部落的海報,還推出柚子風味餐,吸引外地人觀光。而形象館不只作為參觀推廣用,更是集結五六十戶家的柚子加工區,所有周邊產品如精油、柚子醋、柚子酥、柚子茶,都在這裡加工產出,這裡既是工廠也是參觀區。

形象館的成立,也提供了當地婦女就業機會因此留在當地,正如那麼好‧阿讓牧師期許「婦女對當地是福利,可以照顧老人家又能照顧小孩。」

牧師表示,將來希望拓展柚子市場和食品、烘焙業、化妝產業結合,甚至開創屬於鶴岡的「柚子節」,發展更多元化的柚子經濟。同時,牧師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回流,一起營造自己的家鄉,「只要年輕人回來,一切都解決了」。


延伸閱讀



老屋改成綠建築 努力保留原架構

$
0
0
【記者傅韻芳、江育綺/花蓮市報導】在台北工作的夫妻,建築師楊炳國和設計師高玉玲到花蓮旅遊時,意外看到已有七十多年歷史的日式木屋要被拍賣,「能擁有一棟自己的透天厝,簡直是每位建築師的夢想!」因為這樣的願望,楊炳國、高玉玲決定買下房子,將年老失修的房子重新整理,也就是現今的新港七七villa民宿。

     


高玉玲所指的木門,是回收老房子尚未損壞的檜木地板所做成的。

修建老屋 保留原汁原味

二O一O年買下房子,花了兩年的時間將老屋翻修改建。由於楊炳國、高玉玲很早就接觸到綠建築的概念,也知道綠建築是未來的趨勢,所以選擇將老屋修建成綠建築,而非拆除重建一棟新穎的大樓。


屋子的格局都照舊,只是東西的新與舊而已。

高玉玲表示,現在屋子看到的裝潢,其實和原貌相差不了多少,格局都照舊,只是東西的新與舊而已。「因為我們想要保留屋子本身的原汁原味,所以能不變的就盡量不變,還能用的我們都盡可能保留。」

為了保有屋子本身的原狀,楊炳國和高玉玲花了許多心思在改造上,比方說,他們將原有老房子尚未損壞的檜木地板,回收再利用做為入口大門;放置在玻璃穿外的防颱木板,保留好的部分改成儲藏室的門;房間的窗戶亦保留原有的形式,只是加了隔音木窗。

修建過程 不傷害原有植物

為了不傷害原有的龍眼樹,將長方形的牆鋸了一個洞。

除此之外,原本可以蓋一道整面完整的長方形牆、以及更大的游泳池,但楊炳國和高玉玲為了友善環境,以不傷害原有的龍眼樹、巴吉魯的根為原則,特地將長方形的牆鋸了一個讓龍眼樹可以照原有樣貌生長的洞,並且縮小游泳池大小以免傷害巴吉魯的根。

高玉玲說:「看那些樹的木紋,可以知道它可能都比這棟七十歲的房子還老了,怎麼可能忍心傷害它們!」建築師與設計師對自然抱持著敬意,盡可能將老屋的傷害降至最低做改變,也因為這種友善環境的理念,讓他們在翻修老屋時花費了比「拆掉老房重蓋一棟水泥屋」更多的時間、金錢。

屋內裝潢,充滿綠建築巧思

高玉玲笑著說:「至今我仍不敢去算花掉了多少,因為算了心會淌血!」因為除了努力保存舊有的東西,在民宿中所看到的器具設備,也都呼應綠建築的巧思,如水電方面架設太陽能板、雨水回收桶,購買比一般燈具貴五六倍的LED燈、使用變頻冷氣。

楊秉國、高玉玲在屋外廣種植栽草,用來調節溫度,減少冷氣使用。

原本空蕩的老宅,現在綠意盎然、種滿了綠色植物,這也是設計師的巧思,高玉玲說,因為植栽草多可以降低溫度,「溫度沒那麼熱,就可以減少冷氣使用量。」雖然花了許多金錢在購買對環境友善的器具高玉玲仍覺得值得,他說:「使用綠能就是前面辛苦,後面容易,而且大自然能夠回饋給你的遠超過想像,像是太陽能板、雨水回收桶就是最好的例子。」

材料難找 人才流失

在建造過程中,楊炳國和高玉玲也被自己對綠建築的堅持壓得喘不過氣,因為花費相當大、時間又久,兩個人常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去完成。」楊炳國說,直接蓋一棟平房大概半年就可以完成,「但改建老屋卻花了我們兩年!」除了建造過程花費大,完工後的照顧也是一大工程,因為每年都需要使用水性漆保養木頭。

除了花費、工時,最令楊炳國、高玉玲頭痛的就是建材取得、人力資源不足。在建造過程,他們必須不斷去找綠建材以及和老屋原本形式相似的裝修物品。高玉玲說,因為東部對於綠建築的概念並不普及,所以很多建材都必需從北部訂購,或是親自到工廠、公司挑選,尤其是漆類、五金類,在網路找尋很久跑遍很多商家才找到。「但建材至少還能找,要找人,真的很難!」

在裝修的兩年,楊炳國、高玉玲深刻體會到東部人才的流失嚴重,老一輩的木工更是難以尋得,所以他們必須四處向建築師朋友打聽、請認識的木工介紹,以找尋適合的人才。高玉玲感嘆的表示:「很多工法早已斷層其實相當可惜,所以不但是要找人,還要找經驗豐富的人,根本難上加難。」最後終於找到老一代的師傅唐万復、鄭萬養、羅春枝,唐万復和鄭萬養施工過許多廟宇、木屋,羅春枝則有文建會核發的施工證書,參與花蓮文創園區、歷史建築物的建造。

盼老屋自給自足 改為民宿經營

花了兩年,老屋終於在二O一二年完工,原本想要當成私人住宅,但楊炳國、高玉玲兩夫妻認為應讓更多人有機會體驗綠建築、讓改建的老木屋有能力自給自足,而把房子改成民宿,透過民宿給予入住的旅客機會教育,尤其希望小孩對綠建築有進一步的認識,也把收入做為每年的保養費用。

現今,最令兩位建築師、設計師感動的是,除了獲得綠建築標章證書、綠建築榮譽奬,他們發現附近原本被廢棄的日式木頭舊宅,有了和「自家門前設計的一模一樣的木頭房門,裡面也開始住了人。」讓更多的舊宅被重複利用是楊炳國、高玉玲從未想過的,他們也希望這樣環保的概念可以感染周遭的人,並把這種觀念一直傳承下去。


延伸閱讀:

綠建築九大指標

智慧綠建築資訊網

作客民宿 和風慢活 花蓮 新港77



Easy Taxi 身障族乘車更便利

$
0
0
【記者張嘉珈、李宛庭/台北市報導】生活中計程車隨處可見,但對輪椅族來說,隨攬攔隨搭可就沒那麼容易了!Easy Taxi為了響應近日的漸凍人話題、幫助身障弱勢族群,在Easy Taxi APP內整合各家計程車司機,只要使用者利用App點選無障礙車種,可立即搜尋距離最近的無障礙計程車,搭乘計程車不再只便於一般民眾,身障者的通勤、醫院複診也多了新的交通選擇。

     

無障礙計程車司機陳世宏,示範如何使用車廂後座收縮安全帶固定輪椅,避免輪椅在行駛間滑動造成危險。

App整合車種 搭車更便利

台北市政府早在二O一三年年初為了彌補復康巴士的不足,推出了無障礙計程車服務,多家民間計程車業者也隨之跟進,一同增設無障礙車種服務行動不便者。不過和大台北都會區計程車高達五萬五千輛的數量相比,無障礙車種在數量上及車輛調度方面,還是有相當比例的缺口。

Easy Taxi在二O一二年於巴西里約熱內盧成立,迅速成為拉丁美洲行動叫車服務的先驅。去年九月,正式從巴西進軍台灣,是目前世界最大的App叫車軟體,輕鬆跨越Android、iOS系統,同時也提供需要叫車的B2B(business to business)客戶輕鬆的解決方案。

目前台北地區和Easy Taxi合作的無障礙計程車則有三十多台,民眾只要利用Easy Taxi App點選立馬叫車,進入叫車訊息後即可在服務欄位內選擇「無障礙計程車」車種,系統會自動以方圓兩百公尺為基準範圍向外延伸,搜尋距離自己最近且有與Easy Taxi有合作的無障礙計程車司機。App內也會顯示車牌號碼、車型、司機照片、資料等,若是自己的隨身物品不小心掉在車上,也能透過乘車資訊,立即連繫司機解決問題,如此一來也讓乘客在使用上能更加安心。

結合時事 提升友善小黃使用率

Easy Taxi進軍台灣一年多,卻苦無新聞點可以順勢宣傳無障礙計程車的資訊,近日恰巧因為全球對於漸凍人議題相當關注,Easy Taxi便搭上這波熱潮,在今年九月推行無障礙計程車叫車服務。在發布新聞稿前,並沒有乘客知道Easy Taxi推出無障礙計程車,但經過宣傳後,已有不少民眾指定搭乘無障礙計程車,甚至吸引了非營利性質的身障機構前來合作。

Easy Taxi公關陳政宇表示,擴大宣傳以後,除了可以幫助在地司機與乘客,也預計載客數將成長一至兩成左右,對於司機端,吸引更多的無障礙計程車司機,加入使用Easy Taxi叫車平台接單。對於乘客端,則是多了特殊車型的選擇。

服務輪椅族 也幫助在地司機

Easy Taxi App在不同的國家皆可使用,叫車資訊在司機端會自動轉換成當地語言,乘客端也能維持自己使用的語言,讓雙方溝通無礙。目前全世界也有一百七十多個城市可以使用Easy Taxi,即使使用者出國旅行,也不用擔心叫不到車。GPS定位也能自動估算車輛抵達時間、顯示司機資訊等,使民眾可主動電話聯繫司機或是Easy Taxi。

Easy Taxi運行方式以「司機為個體接單」,非與司機所屬車隊合作,乘客由App下叫車單,由Easy Taxi發單給司機,不向司機收取派遣費,讓司機更有載客動力,服務在地特殊需求乘客更多的便利,也能增加在地司機收入、提升載客率。除了服務行動不件便者,Easy Taxi的設計與運作方式也能夠同時幫助司機增廣客源。

服務不侷限 一般民眾也能使用

「其實我們無障礙計程車使用率不高,大家以為貼個貼紙(輪椅標誌)或寫無障礙計程車就不能搭了!但我們也能載一般客人的。」無障礙計程車司機陳世宏表示,他們叫車率不高,一天頂多兩到三次,有時會不符成本。原因多半來自大家對於車體外所寫的「無障礙計程車」感到困惑,認為是身障者專用。

無障礙計程車一般民眾也可使用,不只提供服務給身障族群。司機也希望民眾能夠多加利用無障礙計程車的空餘時間,使司機一天的載客率也能像一般小客車一樣普遍,達到兩用的效果。協助司機的同時也能兼顧環保,減少空車在路上所造成的空氣汙染問題。


延伸閱讀

Easy Taxi官方網站

輪椅族出遊障礙重重

富康巴士官網




台灣本土文化書局 讀出台灣好味

$
0
0
【記者徐于涵、柯佳佑/台中市報導】一棟兩層樓高的老房,頂著一塊不顯眼的舊招牌,台灣本土文化書局是成立了二十年的老書店,和附近櫛比鱗次的婚紗店相形之下毫不顯眼。由關心台灣時政的火箭專家紀敏雄博士所創辦,曾經在九〇年代初期風光一時,為中台灣的本土文化交流據點。記敏雄逝世後,書店現在進入第二代經營,由紀敏雄的姪女余淑賢經營,仍延續紀敏雄博士當初創店的初衷,販賣商品以台灣為本位,以保有本土文化的精神。

     


台灣本土文化書局販售與台灣相關的書籍,希望藉由書籍傳承台灣文化。

火箭博士當起書店老闆

根據第二代經營者的部落格中紀錄台灣本土文化書局的歷史,書店創辦人紀敏雄是台灣有名的火箭專家,畢業自台大心理系、擁有密西根化學博士學位,致力於推動本土文化運動,甚至願意放棄高薪工作,回到自己的家鄉經營一間書店,這都源自於紀敏雄博士對於這片故土的重視,和一直以來對於台灣文化的高度興趣與熱忱。

在美國生活了二十八個年頭,紀敏雄卻從未忘本,一直對台灣懷有濃濃的思鄉情,在密西根大學讀書的期間,更是紀敏雄對台灣本土文化重新認識的關鍵時期。白色恐怖的陰影吹向海外學子的心中,紀敏雄從一個只鑽研在書海裡的書生,變身為對於台灣文化有高度熱忱的鬥士,更讓他有了想回國成立關於台灣文化書店的念頭。

在取得家人同意與支持後,紀敏雄於一九九三年毅然決然地辭去原先在美國的高薪工作,回歸家園。回國時正值解嚴初期,本土意識逐漸抬頭,全台第一家本土文化書店「台灣e店」成立,廣受好評,再加上在美國生活的期間,他剛好認識了《台灣文庫》的創辦人林衡哲 ,熱心地願意幫紀敏雄賣書,有鑒於此,更堅定了紀敏雄成立書店的決心,將多年來對台灣的關切付出行動,拿出自己的積蓄和在台中的老房創立書店,並以推廣台灣本土文化為己任,希望能為台灣奉獻心力,做出對於發揚台灣文化有助益的事。

台灣文化的中部基地

剛開始許多人對於紀敏雄轉行投入書店的工作,抱持著懷疑的心態:一個理工專業出身的博士,毫無經驗就要經營起一家書店?面對懷疑聲浪,紀敏雄仍懷抱著信心,以三年的時間做嘗試。他親自整理台中的老房子,姪兒親手幫忙訂製書架、裝潢,經過一番整頓後,書店成形,台灣本土文化書局於是誕生,紀敏雄多年來的心願也終於實現。

九〇年代初期的台灣,越來越多人開始關心起時政,許多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更致力於復興戒嚴時期長期被禁止的「母語」,對於推動本土文化更是不遺餘力。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之下,台灣本土文化書局在成立之初,便吸引了許多與紀敏雄 一樣,同樣關切台灣,以及理念相同的人士,他們甚至義務幫忙宣傳,書店因而聲名大噪,時常可以看到顧客成群聚集在書店,共同討論時政的景象,更成為中台灣的本土文化交流據點。

店內販售的書籍幾乎包括了所有和台灣有關的書種。比如:《逐路台灣》,紀錄台灣每條公路,並深入談及臺灣公路的種種風貌;《臺灣傳統樂器生態與發展》,介紹台灣傳統的樂器,以及源流和製造技術;《臺灣摩登咖啡屋》,探討日治時期各式咖啡屋的潮流現象,以及在咖啡廳發生的風月故事。另外,書店還開設研習班,如:台灣語羅馬拼音班、實用台語班、研究台灣文化的讀書會,也會不定期舉辦演講、民謠演唱、演奏會、古物欣賞、古蹟之旅等活動。紀敏雄 希望,民眾除了透過書籍上的文字來吸收知識,也能藉由實際的活動參與、接觸到各界人士,相互切磋琢磨,進而達到推廣本土文化的實質意義。

除了書籍,店裡也販售與台灣本土相關的唱片,讓民眾透過音樂接觸本土文化。

幾經波折 仍堅持不懈

紀敏雄 於一九九九年,不幸罹癌病逝。隨著紀敏雄的逝世、社會風氣的改變、本土意識逐漸式微,過去曾經風靡一時的台灣本土文化書局,不免遭到衝擊,支持者的熱情隨之退卻,店內熱絡的景象不再。但基於紀敏雄 對於台灣文化的熱愛,家族成員決定繼續保留這間書店,由紀敏雄的外甥女,也就是現在的店長余淑賢負責接手經營。

二〇〇九年,紀敏雄侄子之友鄭惠敏,因敬佩紀敏雄的創店理念而加入經營行列,讓書店有了嶄新的面貌。除了書店原有的台灣特色書籍和影音出版品外,更增設部落格和臉書粉絲專業,每日更新書店日誌,紀錄書店點滴也介紹書籍,希望透過網路媒介讓更多人認識到台灣本土文化書局。

然而鄭惠敏因個人原因而無法繼續經營書店,經營書店的重擔再次落在余淑賢的肩上,對於網路一竅不通的她一度感到 徬徨,但卻樂觀地說,若不是在如此倉促的情況下「趕鴨子上架」,她也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學會使用電子媒介,因為不得不逼迫自己學會一切。余淑賢說,雖然對鄭惠敏的突然離開感到錯愕,不過上天可能冥冥之中有安排,恰巧就在這個時機點巧遇貴人,一位對網路嫻熟的客人主動幫忙,讓她更快上手,步上軌道。

雖然大眾現在對於本土文化的熱情已不比以往,但是台灣本土文化書局仍堅持販賣與台灣有關的書籍和雜誌。像是《太平輪1949》,紀錄1949年的太平輪沉沒事件,透過採訪生還者、受難家屬和有關人員,並調查大量文獻資料所編纂而成的書籍;《臺語捷用通說》則是台語學習用書。另外,店內也藏有許多現在市面上較少販售的唱片及錄音帶 ,例如:《關不住的歌聲》,收錄了七O年代民歌運動的主要旗手楊祖珺的歌曲,其中包括曾傳唱一時的《美麗島》、《少年中國》;還有由阿美族青年Anu演唱關於部落故事的《混濁了》創作專輯。此外,書店也會固定在每周五晚上舉辦讀書會和演講,許多對於本土文化有興趣的顧客都會定期聚集在店內,用台灣話,議時事。如今書店的景況雖不如從前,卻依然延續紀敏雄博士當初創店的初衷,販賣的書籍、雜誌、音樂仍以台灣為本位,以保有本土文化的精神。


延伸閱讀:

台灣本土文化書局部落格 http://goo.gl/ieVL1

台灣本土文化書局網路書櫃 http://goo.gl/kGbP7

台灣本土文化書局 http://goo.gl/ZPVrb0

台灣ㄟ店 本土文化的寶庫 http://goo.gl/3f257F



弱勢兒童陪讀 繪出彩色童年

$
0
0
【記者李宜佳、盧冠雯/新北市報導】「永和天恩1919陪讀班」的學童小華〈化名〉,媽媽去世之後,爸爸新娶了一位越南新娘,而新媽媽將他視如己出,直到爸爸去世之後,小華所熟悉的生活瞬間瓦解 。跟隨著新媽媽改嫁到一個陌生的家庭,但是新爸爸不接納他、疏離他,原本充滿愛的世界,一夕間消失,直到小華加入教會的陪讀班,成為「1919社服網絡」資助的孩童,他才重拾童顏的笑容。在台灣像這樣弱勢兒童的故事,每每發生在社會不為人知的角落。

     


永和天恩1919服務中心,小朋友開心作畫〈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提供〉

整合教會力量 讓一加一大於二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其實是時間。」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副秘書長鄭夙珺表示,當初看到偏鄉的孩童,父母去外地工作,無法陪伴他們,導致孩子在無人照料的情況下,下課在外遊蕩,或是被同儕帶壞。因此,救助協會認為孩童應該得到家庭的溫暖與協助,而建立「1919」社服和救助網絡,鼓勵全台教會成立課後陪讀班,提供他們同儕之間的關懷,與讀書的環境。

「1919」網絡成立於二OO 三年,旨在延續救助協會的使命。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在九二一地震前一年成立,隔年參與九二一賑災,災區的重建計畫在三年後告一段落。但成員們認為組織的成長,得到支持;也背負來自社會的期待與使命,不該就此結束救助工作,於是便整合全台一千O三十二間教會,成立以基督教為根基的社服網絡。

「1919」網絡 連結救助資源

「1919」社服網絡和分布全台兩百七十四個鄉鎮教會合作,提供資源鼓勵教會成立國小陪讀班。各地教會加入社服網絡,而成立陪讀班後,救助協會固定每個月提供幾名孩童金額與資源上的協助,讓各地的教會陪讀班能運用這筆補助,幫助到有需要的孩童。

總部位於新北市的救助協會,提供教會志工的訓練、所需的物資,只要是網絡的成員,救助協會都會補助全台的教會,讓他們得到成立陪讀班所需要的協助,和鼓勵孩子們學習的助學金。

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副秘書長鄭夙珺女士

永和天恩陪讀班 讓孩童重拾自信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天恩堂教會,是「1919」社服網絡裡的一員,成立課後陪讀班和才藝班,給予孩童們課後教學輔導,與揮灑才藝的空間。當初看到孩童們的父母忙於工作,沒有人照顧他們,因而成立陪讀班。後來發現陪讀班也能分擔家長 生活的壓力,孩子在陪讀班念書,讓家長們能專心工作。

負責課輔的施小惠老師表示,因為家裡能給予這些孩子的課業幫助不多,處於教育的弱勢,到了學校又因為不符合老師在課業或才藝課 的標準,導致孩童們被看不見的框架限制住,而失去信心,所以教會給孩子的是一 個沒有對錯的環境,讓他們自由的發表意見、畫畫,表達完整的自我。

未來救助願景 對象擴及國中生

「1919社服網絡」陪讀計畫每年幫助近三千位的國小孩童,但受助的兒童升上國中之後,家中的環境沒有改善,需要關懷的學生人數並未減少。所以救助協會現在也鼓勵教會開設國中課後陪讀班(目前在全台已開設 42班國中陪讀班,共 310位國中生參與),也不排除將現有資源重整,調整資助孩童的數量,將資源發揮更大效用。

雖然十一年來資助超過兩萬名孩童,但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並不因此自滿。將來希望能更深入偏鄉,顧慮到更多孩子們的需求,為他們持續地提供關懷、陪伴與支持。


延伸閱讀:

1919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 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 創新發現誌 | 雜誌櫃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方案報導】從心出發 從家開始

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

弱勢兒童陪讀



灣潭社區檳榔業 保存文化新發展

$
0
0
【記者馬向恩、劉怡馨/嘉義縣報導】一群甲子園啦啦隊拿著寫著「KANO」的加油扇,齊聲喊著加油口號,對於這個畫面大家應該不陌生,就是國片KANO的劇情片段,而他們手中拿的加油扇,就是來自這個檳榔之鄉-嘉義縣中埔鄉。位於中埔鄉的灣潭社區,隨處都可以看到檳榔樹的身影,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少人在食用檳榔,而檳榔的產業轉往高附加價值的產品發展,從果實、葉子到樹幹都開發,發揮最大的效用。

     


國片KANO考察史料 檳榔扇詢問度高

國片KANO拍攝嘉義農林學校進入甲子園的故事,電影裡頭用檳榔扇加油的畫面,就是劇組考察一九三一年當年的史料,讓以往被丟棄、沒用的檳榔葉再創令人驚豔的綠金價值和商機外,同時也成功行銷了台灣,甚至是嘉義、整個中埔鄉。

在《嘉農口述歷史》一書中受訪者蔡鴻文先生提到透露,在一九三一年嘉農參加甲子園的時候,「啦啦隊」是由校友會組成的,拿嘉義個產的檳榔樹葉剪編而成的扇子加油,扇子上面前頭寫著「阿里山」,後面寫著「嘉義嘉農」幾個字,非常好看。啦啦隊還把這些扇子分送給其他觀眾讓他們一邊看比賽,一便搧風,也等於是幫嘉農加油。這麼新鮮的嘉農工具,這麼熱烈的加油氣氛和情緒,都是日本人聞所未聞,所以留給他們非常深刻的印象。

電影裡頭出現的加油扇,一開始只是當地居民的民生用品,而一部國片造就了高詢問度。KANO劇組考察過後找到檳榔產業開發的負責人方顗瑋先生,和灣潭國小合作,規劃製作一系列的檳榔扇,作為電影裡頭的道具,同時也增加了在地產業檳榔扇葉的曝光率。

灣潭社區灣潭國小安排製作檳榔扇的課程。

傳統檳榔產業 跟著趨勢發展

中埔鄉檳榔樹的產業可以追溯到清朝開始,便有農民種植。早年檳榔多當做田埂間的界線,也是作為民生物資的素材、原住民的零嘴。

由於檳榔屬於經濟作物,光復初期,中埔鄉農作物以水稻和檳榔為主,尤其檳榔產量在當時佔全省百分之七十以上,是中埔經濟重要命脈。

隨著台灣經濟的起飛,造成了檳榔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曾在一九八九年的時候,價格甚至一度漲到一粒檳榔十七塊多,一棵檳榔樹上數百顆的數量就可以賣到兩千多塊,加上檳榔很好種植,這樣子的高報酬,造成了農民開始大規模種植。

在二OO二年台灣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加入WTO之後,對於檳榔的銷路成為一大衝擊,方顗瑋看到這樣的情景,便提出精緻農業的想法,開發出了一系列用檳榔做成的產品藝術產品,減緩檳榔農的損失,甚至在地開設嘉檳文化館讓更多人認識在地的檳榔產業。

灣潭國小製作了數十支的檳榔加油扇。

回到家鄉 所學專業再出發

近年來,檳榔除了可以食用以外,能開發的產品不計其數,開發出鞋墊、香檳木耳、檳榔扇、藝術作品等等。

檳榔扇子的製作發想來自家家戶戶都種植的檳榔樹,早年種植檳榔樹是用來作為農田之間的界線,落下的檳榔樹葉,就把它壓在床底下壓平,當做扇子使用。方顗瑋說:「以前經濟狀況不好,沒能留下來什麼給下一代,扇子就是祖先們留下來最好的禮物。」也因為電影KANO的把它作為道具使用,讓在地的檳榔扇子得以被發揚。為了保存這些傳統的文化,在地結合文化工作室,教導國小學生這些傳統的手工藝品。

另外,灣潭社區所屬的中埔鄉是國內木耳主要產區,也是檳榔重要產地,木耳的培養需要用到太空包早期是以相思木屑來培養,方顗瑋便思考為何不用隨處可見的檳榔樹作為太空包的材料呢?因此開始把檳榔的樹幹磨成木屑,做成太空包來種植中埔鄉有名的木耳,並註冊取名為「香檳木耳」,社區希望為檳榔找出新的發展產業,為地方產業盡一份心力。

方顗瑋是土生土長的中埔人,畢業之後回到家鄉工作,他說:「利用從前學校所學的專業、看到的事物,回到自己的家鄉,發揮最好的效用,發展在地文化產品。」他也直說很多年輕人最排斥的就是農業,但其實農業所能發展的範圍實在是非常廣泛,任何面相都可以和各種專業做結合。

從對檳榔業的不支持 到政府重視

過往政府不支持中埔鄉的檳榔產業,因為檳榔會造成環境問題,像是植栽在山坡上的檳榔樹會有水土保持不良、嚼食檳榔會造成口腔健康危害、造成環境髒亂等等問題。

在經過國片KANO提高中埔鄉的曝光率之後,農民發現檳榔樹的用途不僅可以拿來食用,還能發展出多樣以檳榔樹發想的產品像是檳榔扇、香檳木耳、鞋墊等高附加加值產品,因此開啓在地經濟及文化產業的一扇窗。於是,政府開始重視這些在地產業,著手文化保存的工作,鼓勵檳榔農不要往山坡地種植,避免水土流失,並且把傳統檳榔產業再精緻化,將檳榔樹「從頭到腳能用的都用到」。

而文化保存的工作則像是和在地灣潭國小合作,教育小朋友在地文化、產業經濟,甚至製作當地的檳榔扇。灣潭社區的在地產業推展員羅秀卿說:「讓他們也能夠學習到在生活上所有的東西,都是可以利用的。」


延伸閱讀

嘉檳文化館

中埔鄉農會

中埔灣潭國小製作KANO電影加油扇 魏導讚賞



on stage 以舞台肢體演繹社會議題

$
0
0
【記者計雯婉、林嘉勤/台北市報導】伴著輕柔的音樂,演員們優美的身軀在舞台上盡情地搖擺,這出齣戲是「on stage表藝術坊」的夏季呈現:「夏·舞蹈」。以工作坊形式來營運的on stage不僅是個在地劇團,也同時開設了舞蹈和戲劇方面的課程。on stage的主要藝術創作都與社會議題相關,比如劇團在二〇一三年時就推出舞台劇「陳玉蘭」,來反映當年華光社區的拆遷議題。因此,工作坊的每一次表演都是用故事的形式來呈現。

     

夏・舞蹈的演員綵排情形

相信自己 做的更好

「on stage表藝術坊」於二〇一二年夏天成立。創辦者Jenni表示,自己曾看到別人的表演,演員和編劇的不用心讓她覺得不滿意,又認為既然自己以前在表演藝術的圈子也有做過編舞和戲劇的創作,為什麼不自己真正做一場戲呢?而自己也相信自己做的並不會比別人差,於是Jenni創辦了「on stage」,並且以「為社會議題發聲」作為on stage的創作核心。

「on stage」創辦以來就一直以工作坊的形式來營運,也就是說除了本身的劇團性質外,on stage也開班授課,吸納學生來學習舞蹈和戲劇。這也是因為在大學時期就對戲劇十分感興趣的Jenni當時發現戲劇工作坊特別昂貴,一般的大學生難以負擔,而這些工作坊也不常提供給學生一些表演機會,學生大多只能在課堂上表演,於是Jenni決定on stage的課程必須是平價的。教課老師也是由Jenni親自去找優秀的演員來擔任,每一季的課程結束都會有一個表演呈現,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真正站上舞台表演的機會,這一切也都將以正式演出的形式來進行。相比其他教授戲劇的工作坊,on stage有它獨特的優勝點。

Jenni的母親表示,自己一直是站在支持女兒的立場的,因為覺得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況且女兒所做的這些事情還能間接幫助到別人,這樣一來,工作坊存在的意義就更加不同了。

與台灣社會議題相結合

on stage在二〇一三年時推出了以華光社區拆遷議題為背景的「陳玉蘭」,來討論在這場拆遷中所牽扯到的親情和家園記憶。on stage堅持原創劇本,他們把劇作的背景放在華光社區,然後引出華光社區居民用愛堅守自己的家園的故事。劇中的阿嬤一輩子為家庭無私犧牲和奉獻,她因為歷史背景而在政府的默許下,在社區定居了五十年,她有戶籍、有門牌、繳水電費、繳稅,卻不知為何在一夜之間成了違建戶,在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卻遭遇如此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新聞的熱度消失地如此之快,仍然堅持關注這個議題的人越來越少。然而現實的逼迫持續在發生,阿嬤仍然背負著莫須有的侵佔罪名。

於是,on stage把這個事件變成了戲,他們想讓更多人知道發生在華光社區的關於友情、愛情、親情的社會故事。也讓這個議題不會因為消失在媒體的鎂光燈下而不再被人關注。這已經不再是華光社區的居民們在奮力抵抗政府為了經濟發展而制定的土地開發計劃,而是華光社區這個例子,讓關注這個事件的民眾都開始思考「家」的意義。讓大家開始明白,在政府拆遷計劃之中的華光社區,對許多人來說,都不只是一個地方,而是充滿生命歷程的「家」。

「希望工作坊的戲劇創作可以與社會議題相關,可以揭露社會上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這些故事平時只能通過電視被人們獲知,但電視報導的角度較為片面,還有可能是某些媒體在操縱報導,所以想要藉由戲劇來讓觀眾和其中的角色共鳴,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思考角度,讓他們關心平時看不到的東西,進而去思考和行動。」這也是on stage創辦人Jenni的初衷。

夏・舞蹈的演員正在表演

「島上女人」獲得初步成功

在二〇一三年推出了一號作品「陳玉蘭」之後,今年,on stage推出的二號作品「島上女人」更是在二〇一四的藝穗節上收穫滿滿,獲得年度佳作獎。「島上女人」以在台灣的東南亞女人的生活為背景來創作,揭露了台灣這個自認民主的社會中存在的膚色、種族、性別或職業歧視。

「島上女人」講述一群來自東南亞的女人,在台灣從事著各種各樣的行業,她們在這裡生兒育女、遭遇挫折、接受不公……她們都為了夢想,為了家人,漂洋過海到另一個國家工作、生活,她們本該得到尊敬,卻遭到社會中的歧視。五個參與表演的女孩用舞蹈肢體來逐漸讓文字成形,詮釋了不同國籍的女人在這個社會里遭遇到的種種不幸,卻又不得不堅韌。她們隻身離家,在社會上抗下最繁重的工作,她們是這個社會里裡最不可或缺的存在,她們是外勞、看護、幫傭,也是外籍新娘,她們被貼上了一層又一層用金錢和物質來區分的標籤,但是,她們卻長期被忽視,不論她們如何被這個社會對待,我們都不曾注意。

這是一部Jenni為女性外配、移工發聲的戲劇創作,她想要通過這齣戲,讓這些島上女人得到關注,從而改善她們的處境。Jenni說,她想要通過這齣戲來燃起社會的同理心,因為當社會多了一份同理心,自然,社會的對立就會少一點。


延伸閱讀:

On stage 臉書粉絲專頁

OS貳號作品:島上女人

聽見隱匿的絮語《島上女人》




拒絕被遺忘的聲音 RCA工殤口述史

$
0
0
RCA受害者及家屬進行抗議活動

【記者鄭詠、劉宛欣/桃園市報導】「我們的書獲獎這也算是一種遲來的正義!」,RCA汙染事件的受害者鳳珠姊說道。《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獲得第三十八屆金鼎獎的年度圖書獎,書中記載了十二位受害員工,在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工作時的真實故事,與工作傷害協會幫助受害員工打官司艱辛的完整過程。





受害者的聲音

在台灣設廠的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曾是台灣經濟的重要推手之一,在台灣期間曾多次獲得台灣績優廠商第一名,被台灣政府列為模範工廠。豈料,這樣大規模的大廠,竟讓受雇勞工長期暴露在高度致癌風險的工作環境,使的這些工人們受盡病痛折磨。甚至,隨地傾倒具有汙染性的有機溶劑,汙染整個地區與地下水。

曾在RCA工作十一年的鳳珠姊,國中畢業後便到RCA上班,做焊接的工作。她說,每天工作時那焊錫的廢氣會整個撲到她的臉上,雖然上面設有吸煙罩,但其實沒什麼作用,她皺眉的表示,雖然跟上頭反應了很多次,但技工來了之後,也只是敲一敲就說修好了,然而情況根本沒有改善,她苦笑著說:「這樣的話,我自己敲一敲就好了啊」。





鳳珠姊說,在RCA工作約一年後,月事便開始不順。即使在偶然在聊天時發現工廠裡的其他姊妹也都和他有一樣的症狀,一開始並沒有放在心上。直到在RCA工作到第三年的時候,開始覺得胸部很不舒服,總是悶悶的並伴隨著抽痛感,忍了很長一段時候後到醫院檢查,才發現長了腫瘤,在切除之後又繼續回到工廠工作。

一九九二年,在台設廠二十二年的RCA關閉工廠。一九九四年,當時的立法委員趙少康召開記者會,舉發RCA長期傾倒有機溶劑等有毒廢料,導致廠區的土壤及地下水遭受嚴重污染。一九九八年,媒體報導原RCA員工及當地居民罹患癌症或死亡。RCA在台灣設廠之期間,僱用員工高達兩萬至三萬人。根據勞委會與RCA自救會在二OO一年統計,在RCA桃園廠工作多年的員工,至少已經有一千三百七十五人罹患癌症,包括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等各式惡性腫瘤,其中兩百一十六人已過世。

鳳珠姊哽咽地說,看到報導之後才知道,當時同樣身為夜校同學與工廠姊妹的朋友,竟是因為這個原因而罹癌過世的,朋友過世時,他們都不知道,為何朋友還那麼年輕,卻會罹患癌症。鳳朱姊難過地說朋友罹癌時,她跟朋友想去探望她,她總是不讓看,因為化療頭髮都掉光總是拒絕探訪,無奈最後還是離開了。鳳珠姊說,現在想起,當時就看到,工廠把用有機溶劑清洗車架的廢水,用大大的橘色桶子裝起來,直接往外面的土上潑。怪不得工廠附近的土壤與地下水都被汙染。鳳珠姊又說工廠裡的水,味道總是很難聞,喝起來也怪怪的,所以工廠裡的人喝水總是加了茶葉,或是泡成咖啡,以蓋住那股味道,而鳳珠姊則是把酸梅加進水裡後才喝。

成立RCA汙染受害者自救會

許多受害的RCA前員工經由媒體報導才得知,原來自己罹癌與以前同事因癌症過世,皆源於RCA桃園廠土地被污染之故,RCA的受害員工本是希望能藉由國家代為求償,無奈政府根本不理,受害員工雖覺得失望無力,但又不願放棄自己多年犧牲的健康與權力,因此受害的員工決定成立「RCA污染受害者自救會」,並對RCA提告求償。二OO一年,自救會申請法院扣押RCA資產,並求償二十四億,但是申請扣押資金卻需要高達八億的保證金,當時的自救會內部充滿矛盾與爭執,甚至有了放棄,並解散自救會的念頭,幸好最後法院裁定可免保證金。

二OO四年,自救會正式提告,但是針對「RCA員工關懷協會」提起的團體訴訟,台北地方法院認為,協會未依法登記為「公益社團法人」,不具備團體訴訟的當事人資格,故將全案駁回。後來自救會上訴至最高法院,最高法院駁回先前判決,發回高等法院,再由高等法院發回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二OO九年十一月十一日,台北地方法院首次傳喚受害人出庭作證,RCA案正式進入訴訟程序,至今仍持續訴訟中。

RCA自救會祕書長林岳德說,最困難的其實是組織人力,畢竟抗爭直到現在長達了十五年之久,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能再站出來,身體的病痛抵擋不了歲月的折磨,而且整個法律的訂定與制度對工人來說是非常不利的,無論是取證責任、資料的收集或是因果關係,這真的是一個磨心又磨力的長期抗爭。

工傷協會舉辦受害者家屬聚餐茶會

感覺自己被遺忘了

RCA事件官司已經打了十三年,事發初期有許多媒體關心,但近年幾乎無人聞問,受害員工覺得,他們的聲音沒有被跨國企業聽見、也沒被政府聽見,他們不希望他們的青春故事和抗爭被忽略、被遺忘、終至淹沒。二O一一年,RCA關懷協會和工傷協會動員數百志工,舉辦三十多場小組座談,以兩年的時間整理逐字稿後,開始撰寫這本有關RCA工傷協會奮鬥過程的書籍。因此書名訂為「拒絕被遺忘的聲音」,書中記載著汙染案十二位受害者的真實故事。

而在二O一三年九月十三日當天,台北地方法院再次開庭審理RCA汙染案,汙染案受害者及家屬共同將《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當庭交給法官。《拒絕被遺忘的聲音》不同於一般的口述史,它最特別的地方在於訴訟仍是「現在進行式」,它既要負起一個團體集體書寫自我的故事與抗爭的過程,又要企圖贏取公眾對事件更多的重視,僅三百多頁的書,放在手心卻是異常沉甸。

遲來的正義 為正義成果堅持到底

當自救會在台下聽到《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獲得第三十八屆金鼎獎的年度圖書獎,大家都非常的激動,覺得經過小蝦米鬥大鯨魚的十五年訴訟,獲頒金鼎獎也算是另一種「遲來的正義」,或許能因此在法庭上向RCA公司具體求償。

前RCA女工黃春窕說,她希望政府和企業主拿出良心,記取RCA用生命與血淚帶來的反思。她認為,雖然這本書獲獎帶來了遲來的正義,但仍不確定使否會影響宣判,但至少台灣的文化界、出版界已經正視這個問題,而且出版社願意出版,受害員工得以發聲,有機會讓社會大眾關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醒如RCA的國際公司,別想在台灣胡作非為後,還可以全身而退,希望政府不要為了經濟成長,賤賣勞工健康、污染家園。


延伸閱讀:

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

苦勞網 運動的媒體媒體的運動

天下雜誌 獨立評論的天下



簡易夾持器 單手也能獨立穿衣服

$
0
0
【記者張嘉珈、李宛庭/台北市報導】生活中難免遇到因工作受傷、車禍骨折所造成的手部不便,面臨只剩單手有行為能力,且無人能給予幫助的情況下,單手穿脫衣服變得非常不方便,甚至因此花費許多時間與力氣。「衣臂之力」便能解決人們單手穿衣時,耗費時間在背後盲目拉扯衣服的問題。運用此夾持器,不需要他人的幫助,也能有效減少單手穿衣服所需的時間。

     



「衣臂之力」是衣物夾持器,能協助單臂受傷不便者輕鬆穿衣服(設計者蔡雨雯提供)


「衣臂之力」是衣物夾持器,能協助單臂受傷不便者輕鬆穿衣服(設計者蔡雨雯提供)

分析食衣住行育樂 鎖定設計主題

「衣臂之力」由畢業於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的蔡雨雯所設計,幫助手部不便者穿衣服能更加迅速。蔡雨雯發現身邊親友因手部骨折,造成在做許多事情上速度都不如雙手健全的人,於是她開始與指導老師討論,設計何種產品能更方便單臂受傷者?透過從「食衣住行育樂」的分析中,發現除了「衣」之外,其餘五項「食住行育樂」在市面上已不乏相關單臂受傷輔助產品,也因此蔡雨雯便決定往「衣」的生活層面發展。

蔡雨雯說:「選擇穿衣服,是因為這個動作最無聊、最一般,最不會有人去覺得這有什麼問題。」但實際觀察之後,就會發現手臂不便者在穿衣速度上,確實比一般人還要慢上許多。雖然「衣臂之力」不能解決手臂不便者遇到的所有問題,但卻能改善穿衣服所耗費的時間,同時讓手臂不便者在穿衣動作中不用仰賴別人,就能輕鬆穿脫衣物,從自主生活建立自尊心。

設計者蔡雨雯介紹衣臂之力設計概念。

實例分析穿衣過程 發現主要問題

起初要設計關於「衣」方面的產品時,由於市面上鮮少此類相關輔具,無法有太多的參考資料,蔡雨雯多是往「穿完衣服後」的輔助工具去進行設計發想,比如幫助手臂不便者在穿完衣服後,可以順利拉拉鍊或扣釦子的小工具。但指導老師告訴她,「穿衣服的過程」比結果重要。最後她透過訪問周遭親朋好友及詢問骨科醫師後,更加了解單臂者的穿衣過程,設計出「衣臂之力」這個產品。

除了訪問個案,口頭上了解穿衣過程的艱難還不夠,蔡雨雯尋求朋友幫忙模擬、拍攝穿衣過程。她將影片每個畫面都定格截取,方便分析穿衣問題,透過一步步的分析,她發現主要問題就是手臂不便者,在穿衣過程中會產生「撈衣服」的動作。因手臂受傷者將受傷側套上袖子後,皆會將另一側衣袖透過從背後「甩」的方式,試圖讓健全的手臂撈到袖子,以便穿上。這動作往往會耗費過多時間及力氣。但運用「衣臂之力」夾持器夾住衣服領口,讓夾持器內的收縮繩子牽引衣服繞過背部,便能輕鬆且完整的穿上衣服。

衣臂之力使用方式示意圖(設計者蔡雨雯提供)

不分性別皆可用 兼具功能與美觀

為了讓「衣臂之力」方便人人使用,蔡雨雯在設計時,參考了人體手掌大小的資料,希望能符合「通用設計」的理念──任何使用者可以使用的設計。蔡雨雯表示,針對小孩的部分可能還要再改善,不過現階段的設計成品已不分性別,成年人和老年人都能輕鬆使用「衣臂之力」。

雖然這個產品是功能取向的設計,不過蔡雨雯在產品外型上也相當注重。她認為「衣臂之力」就是生活中的小工具,在外型上除了設計成流線型外,還加入粉嫩、溫暖的色彩元素,希望讓使用者在使用時,能夠保持好心情,療癒身心。


延伸閱讀

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日常生活穿衣篇

The Average Body.com



伊屯課輔班 部落孩童下課「心」去處

$
0
0
【記者李萱、卞其磊/新北市報導】目前擔任社工師的陳鈺芳,記憶中那個蜿蜒山坡而上的家園,位在屏東縣南迴公路旁——一個由排灣族人組成的「伊屯部落」。外界對於這個地區的印象,或許多侷限於生態幽美的「雙流森林樂園區」,卻不知道,當地有一群人,致力於部落新生代的「培育」已有數年之久。

     


「伊屯課輔班」提供部落孩子一個不單是「寫作業」,還有「學才藝」與「品格養成」的環境。(照片由「伊屯課輔班」提供)

媳婦嫁到伊屯 提供孩童課後去處

「伊屯部落」是座落在屏東縣獅子鄉丹路村的四個原住民部落之一,部落名稱排灣族語Lemiyaw是「恩典滿溢」之意。由於當地與外界交通往來不便、就業機會極少,青壯年幾乎都出外尋求發展,鮮少返家,剩下的八十名左右住民多為老人及兒童。孩童多由族語稱「Vuvu」的爺爺奶奶一手帶大; 隔代教養、單親家庭或有酗酒問題的父母,教育孩子上難免衍生不少問題,活潑好動的小朋友下課後往往不知去向,只好四處閒晃、調皮地破壞村裡的農作物,讓大人頭疼不已。

馬月蓮,一名嫁到伊屯社區的護理師,公公是丹路村長,育有三個孩子的她深知孩子在成長階段「品行養成」的重要性,毅然決定提供這些孩童下課後固定的去所,修建自家倉庫,
搭建課輔班的教室,讓這些小朋友可以安然地在這裡寫作業、等待家中長輩來接,也省去安全的疑慮。「伊屯課輔班」自二〇一二年二月開辦以來,陪伴、協助部落孩童完成作業,代因工作夜歸或住在外地的父母簽閱聯絡簿,提供了孩子介於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教育功能。馬月蓮和一名返回部落服務,人稱「小綿羊哥哥」的青年兩個人輪流帶班,輔導對象年齡層從幼稚園到國中,目前班上有十餘位學生。

由於小朋友就讀的丹路國小離部落有段距離,馬月蓮甚至還會負起接送的職責,家中的廂型車已經變成小朋友的保姆車。有時候孩子發燒、生病,還會充當「救護車」載他們去看醫生。孩子們放學後知道何去何從,馬月蓮不只是伊屯課輔的負責人,更像是孩子的「第二個媽」。

課程多元 成效族民有目共睹

現任北市專業社工師,假期都會返回部落協助課輔班調整經營策略的陳鈺芳說:「除了功課上的督促,課輔班也輔不斷增設課程,期待孩子可以『多元發展』。」每天晚上都有不同的「才藝課」讓喜歡實作、樂於表現的小朋友都可以適性學習、大展身手。

部落的孩子各個生來具有得天獨厚的韻律感及嗓音,陳鈺芳透過朋友為小朋友募集到人手一把烏克麗麗,並教他們演奏,孩子學得開心,當然也更喜歡來課輔班。為了提升孩子對自我文化的認同感,亦安排「排灣族語課」讓部落孩子更加認識自身部落的文化。另外,由於部落多信仰基督教,為了形塑孩童的品德,「品格教育」以「聖經」故事出發,或是融入教會團契活動,讓孩子可以從小學習正確價值觀。而「手工藝製作」課程則讓小朋友利用向屏東山地門購得的琉璃、膠珠串出具有原住民特色的手環,除了送禮、自用,這些出自稚嫩雙手的創意手工飾品也作義賣,當作課輔班的小小收入來源。

陳鈺芳欣慰的表示,課輔班經營為部落孩童帶來的改變,Vuvu們都看在眼裡;小朋友從原本的無所事事,到每天都引頸期盼下課後的「伊屯時間」——這裡充滿溫暖、熱鬧,還有讓大夥兒一展身手的各種才藝課。也因為課輔班同儕間的情感連結,課程的多樣與趣味,孩子們一放學都準時報到,不再到處調皮搗蛋。

孩子們專心學習「烏克麗麗」。音樂是族人不可或缺的元素,「伊屯課輔」當然也不會忽略這部分。(照片由「伊屯課輔」提供)

人力缺乏 伊屯課輔班努力開拓

「伊屯部落」主要經濟作物為當地盛產的「山蘇」,最快每兩週可以收成一次,除了和排灣族山地粽子(Cinavu)一樣,都是部落家常菜,山蘇也是當地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但因中盤商的收購壓力,一斤只賣商人四十元,部落利潤寥寥無幾,因此課輔班亦透過外地親朋好友為農民販售,一斤八十元,農民賺六十元,剩下二十元作為伊屯課輔班的基金。

部落婦女採收當地重要經濟作物「山蘇」,左為伊屯課輔班負責人馬月蓮。(照片由「伊屯課輔班」提供)
儘管有伊屯婦女與小朋友做的手工藝品義賣所得、山蘇訂單,但畢竟訂購者多是透過介紹,來源不穩定,因此收入有限。陳鈺芳除了定期返鄉看家人、陪伴小朋友,也是「伊屯課輔」經營的對外窗口,長久以來偕同部落志工與教會友人積極尋闢經費來源,包含政府補助、扶輪社與基金會的捐款。他們的目標是可以為這些孩子蓋一個「多功能部落教室」,不只可以供課輔班使用,不須再受現在倉庫漏水頻繁的問題所苦,部落婦女也可在此學習手工藝,幫助他們未來就業。

「但我們目前最迫切需要人力資源的協助。」陳鈺芳說:「現在課輔班的老師只有馬月蓮、返鄉服務的青年『小綿羊』,以及我在丹路國小工作、但願意利用假日時間擔任烏克麗麗教學的小舅舅陳貴男老師雖然寒暑假也會有志工隊來訪服務,但亟需外界長期且穩定的師資投入,因此鼓勵部落年輕人長大後回到家鄉帶課輔,也積極向外界招募師資、籌畫培訓,期盼能為「伊屯部落」的孩子提供更完善的教學環境。

母親在伊屯長大,現為北市專業社工師的陳鈺芳,是「伊屯社區課輔」對外的重要窗口,在部落小朋友都叫她「蘋果姐姐」。


延伸閱讀:

認識伊屯部落

伊屯課輔班粉絲專業

【原住民新聞雜誌】南迴線上的讀書聲



大專生迴游 鯉魚社區新希望

$
0
0
【記者劉怡馨、馬向恩/苗栗縣報導】來自聯合大學的九位學生組成「塔巴塔巴」團隊,在偏遠的苗栗縣三義鄉鯉魚社區進行社區改造,利用自身專業幫助社區,除了閒置空間改造成鯉魚故事館,更設計無毒米的包裝,期望透過這樣的努力幫助社區,而日以繼夜的辛苦不僅換來自身的成長,更帶給了社區文化產業的希望。

     


塔巴塔巴團隊 走出舒適圈

聯合大學工業設計系的九位學生組成「塔巴塔巴」團隊,參加由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舉辦的第四屆「農村迴游」計畫,隊長劉念瑜說,會參加這個計畫有部分原因,是想用自己的專業來幫助社區,透過水保局核定的社區再造名單,實地走訪了一些社區,發現鯉魚社區是離自己學校距離較近的鯉魚社區。來到鯉魚社區後,發現當地巴宰族文化逐步消失,因此也更堅定守護當地文化的初衷。

當地的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彭新梅笑著說「當初以為他們是來玩的,哪知道是玩真的!」理事長也說很感激他們為社區的付出,他還談到,當初在改造鯉魚故事館的時候,半夜敲敲打打聲不斷,惹來鄰居抱怨,但也有居民對他們的努力看在眼裡,在半夜端來熱食、邀請他們來家裡作客。

他們的團名「塔巴塔巴」,更是以當地巴宰族母語命名,意思為鯉魚社區的舊地名,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時時提醒團隊成立的初衷,幫助保存與發揚在地文化。

鯉魚故事館 守護巴宰族文化

平埔族群的巴宰族以強悍著稱,因為漢人拓墾還有來自荷蘭、清朝、日本的政權逼迫,走向衰微的命運。到了今天,巴宰族分布就只剩下在台中縣神岡鄉大社村(岸裡大社)、南投縣埔里鎮愛蘭里(烏牛欄)、鐵山里(阿里史、大馬璘),再來就是苗栗縣三義鄉鯉魚村(鯉魚潭)了。

「塔巴塔巴」團隊來到鯉魚社區後,看見當地的巴宰族文化正慢慢消失,許多人都漸漸遺忘巴宰族語,甚至在二O一O年五月時,巴宰語曾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瀕危語言地圖》列為世界上最瀕危的十八種語言之一。另外,加上傳統的文化技藝也逐漸流失,因此他們興起蓋一間鯉魚故事館的念頭,期望透過這樣的方式,收藏當地居民共同的巴宰族文化記憶。

然而,這也是最困難的工作,他們利用社區閒置破舊的辦公室作為故事館,首先,他們將辦公室內淨空,並且將一面牆打掉,所有牆壁重新粉刷,再把所有窗戶玻璃漆刮掉,動手做木桌,進行一系列的空間改造,所有工作全都自己動手做,工具也是四處向村民借。團員吳珮文說,「每天都在做一樣的工作,真的很崩潰,一度想放棄」。

最後,鯉魚故事館在一個多月的努力後終於告成,也成為收藏巴宰族文化的所在地,故事館裡頭展出傳統漁獵器具、古老舊地契、文獻資料等,保留當時巴宰族日常生活遺跡,透過故事館也讓村民更加認識及珍藏自己的文化。另外,當地的巴宰族語的居民也開始在國小開始教授小學生巴宰族歌謠,希望把這股保存文化的力量持續下去。

來自聯合大學的塔巴塔巴團隊,左起吳姿蓁、何佩凌、吳珮文、劉念瑜。


由社區閒置的辦公室改造成為的鯉魚故事館。

無毒米包裝 手繪鯉魚村

除了鯉魚故事館的改造,「塔巴塔巴」團隊也針對當地的特產無毒稻米設計新包裝,以當地哆囉咕谷溪命名為「哆囉咕米」,巴宰族母語意為漁產豐富,作為品牌銷售,甚至建立網路行銷網,讓居民有管道可以推銷當地的無毒米,期望以這樣的方式帶動當地產業。

「塔巴塔巴」團隊同時還做了當地的文創設計,像是畫了一面彩繪牆,融合在地特色農夫、舊山線、土地公廟、老樟樹,讓鯉魚社區多了一個美麗的景點,還有設計象徵當地的鯉魚旗、當地地圖、景點介紹文宣等。透過這樣一點一滴的小改革,帶給了社區前所未有的活力。

由塔巴塔巴團隊所設計象徵鯉魚社區的旗幟,鱗片是以在地最大宗的農作物--稻米作為發想。
「塔巴塔巴」團隊在鯉魚社區駐村長達三個月,從一開始的毫無頭緒,每天除了開會就是到處和村民串門子,到現在贏得了「農村迴游」計畫的銀獎,他們辛苦的付出獲得了大家的肯定,而團員何佩凌也說,「這個獎盃是屬於整個社區的,沒有社區的幫助就沒有這樣的成果,所以我們決定把它留在社區。」

塔巴塔巴團隊在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第四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從四十五隊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拿下銀獎得好成績。


延伸閱讀:

三義鄉鯉魚社區發展協會

打造鯉魚故事館 塔巴塔巴「銀」了

苗栗縣三義鄉鯉魚社區 哆囉唂穀米-DoRoKo穀



百利舊書坊 二手書店的大賣場

$
0
0
【記者徐于涵、柯佳佑/台中市報導】走進占地四層樓、兩百多坪,藏書量高達百萬冊的百利舊書坊,宛如身臨販賣書籍的大賣場。這裡是台中店面空間最大、藏書量最多的二手書店,光是一本《紅樓夢》就足足占滿三層書架。店內滿坑滿谷的二手書籍絕對能讓書蟲們流連忘返,盡情享受閱讀和尋寶的樂趣。

     


百利舊書坊藏書百萬冊,這裡可以看到各種類型、不同版本的書籍,宛如二手書的大賣場。


藏書豐富 更勝連鎖書店

走進百利舊書坊,迎面而來的是緊密排列、從地面延伸至天花板的書架,二手書籍佈滿書櫃及走道。在這兩百多坪的空間裡,各個角落都充滿著書報雜誌,地上堆著一簍簍的箱子和布袋是裝著還來不及整理的舊書,第一次光顧的客人很難不被店內的豐富藏書量所震懾,也很可能一個不小心就在這「圖書迷宮」中迷路。

自二OO五年成立,歷時九年多的百利舊書坊,至今已累積了高達百萬餘冊的書籍,豐厚藏書量更勝過連鎖書店。但是百利的成立,並非一開始就有如此大的規模,而對於開書店的原因,老闆張宏明笑說:「就是為了養家嘛!」。老闆娘補充解釋,除了養家外,真正決定要開書店其實是依老闆的興趣。老闆娘說:「老闆實在太愛看書了,只要有書放在他前面,不管再忙,還是會不自覺地坐下來看,手邊的事情都不管了。而且他只要一有時間,就是去逛書店買書。」老闆長期以來累積了大量的書量,因此早在開店前就累積了不少書冊,於是便決定在二OO四年開個屬於自己的小書店。經年累月下來,小店面早已無法容納如此多的書,因而在隔年,搬遷至對面的工廠空地,這才有了現在如書庫般的百利舊書坊。

雖然百利書坊的空間與藏書量比起連鎖書店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張老闆認為兩者之間在本質上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張老闆說,連鎖書店大都是展售新書,書籍在架上的週期短,汰換率高,還有些書籍是因應某個時事議題而出版的,一旦話題熱潮過去,只能等著被淘汰。比如說去年台灣的太陽花學運,有關於兩岸議題、社會分析的書籍就熱賣,因此許多出版商都會趁勢一窩蜂的出版此類書籍,但是因為一下子出版太多,也不可能每一本書都賣得好,所以當學運熱潮退去,這些書就變成所謂的滯銷書了,一定會被連鎖書店淘汰。但反觀二手書店,並不會因為這些書「不新鮮」就不要,因為每一本書即使不熱銷都還是有價值在,只是沒有在對的時機被賣出,百利就是「接納」它們,而且還以很低廉的價格賣出,打個對折是最基本的,到達一定數量還會「買舊送新」,阿莎力的送上好幾本新書。

各種版本一應俱全 提供找書便利性

百利舊書坊裡的書種繁雜,舉凡文學、財經、醫學、藝術、教科用書、童書、宗教、外文書、工具書、小說、漫畫等,全都羅列在架上。張老闆說,在收購書籍時除了挑賣相外,各類的書籍都不挑,只要有書就收,有些店家只收特定的書種,就只能鎖定特定的客群,但在百利,愛看任何書籍的男女老少,都是他們的客人。

面對眾多種類的書籍,該怎麼幫顧客找書?老闆娘說:「書架上都有明確的分類標示,可是因為店面空間很大,有些新客人可能會找不到,我們就會幫忙指引。但至於要挑選哪一種版本,就讓顧客依照自己的需求選擇」。百利書店如同一個小型圖書館,一本書有多個版本供客人挑選,光是《紅樓夢》和《三國演義》就各自足足占滿了三層書架。老闆說:「書的年代不同、編者不同、出版社不同,自然就會吸引不同的讀者,因為每一本書都會有屬於它的主人」。

百利舊書坊中的《紅樓夢》有十種以上不同的版本。


超時工作 全靠熱忱支撐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二手書籍的利潤高,但張老闆說,就單單一本二手書來看,的確很賺,不過並非每一本書都能夠銷售出去,十本能賣出三本就很不錯了,剩下那些賣不出去的都得算在成本裡,再加上店面龐大的租金壓力,經營實在不易。

而面對網路書店及網路銷售平台的興起,大眾的閱讀習慣隨之改變,實體店面必然受到衝擊,獨立經營的二手書店更具挑戰性。張老闆表示,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雖然有使用網路拍賣,但也只是加減補貼。在將來不會想要完全轉型成網路書店,是認為實體書店仍有存在的必要,畢竟捧在手上的實體書是最有踏實感的,讀者能親自翻閱書中內容、確認書的品質,不會買到讓自己後悔的書。

四層樓,兩百多坪的空間,百萬冊的圖書,每天必須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和心力來整理。即便已經擁有大量的藏書,老闆和老闆娘仍然堅持,每天在開店前兩個小時親自帶著幾名員工出外收書,晚上十點打烊後還要繼續留在店裡整理書籍、記帳直到深夜,老闆娘說,要經營這麼大的店面,處理這麼多的書籍,其實每天都很忙,一天工作十二個小時是最基本的。即便每日超時工作,老闆和老闆娘都抱以樂觀的態度說:「習慣就好,因為已經習慣了,也不會覺得很累。」愛書成迷的張老闆更是將閱讀的熱情投注於店內,歡迎客人來書店裡面挖寶,感受百利獨有的人情味。


延伸閱讀

百利書坊Facebook粉絲專業

台中二手書店巡禮

百利書坊露天拍賣



輪椅撞球 輕鬆運動打出自信

$
0
0
【記者徐立芃、廖齊笙/台中市報導】在台中太平,每逢五六日,有一群特別的人會不約而同的聚在一起打撞球,他們是中福撞球隊。中福撞球隊曾多次奪得台灣輪椅撞球冠軍、代表台灣參加世界輪椅與截肢者運動會。成員們身體上雖有些許障礙,大多是小兒麻痺,有的則是生病而失去一支腳,但他們接受自己身體上的障礙,秉持樂觀的態度、「身障者假日也該出來運動」的精神,每個周末,相聚在一起撞球。

     


志同道合 一同組建球隊

「身體的障礙不是侷限,內心的障礙才是自己的侷限。」中福輪椅撞球隊的陳麒安如此說道,身兼中福協進會常務理事的陳麒安是撞球隊成立的元老之一,他說撞球隊當初是由隊長李國川發起,由九個喜愛撞球的協會中人在一九九七年成立。成立的契機是看到外國的身障運動會中有輪椅撞球這一個項目,加上撞球本是自己喜愛的運動,並且不像其他運動一樣激烈,需要大量的體力和心肺耐力來負荷,甚至在運動過程中受傷,比較適合身障者,因此決定自組球隊。「我都跟我們協會的成員開玩笑,撞球是唯一一個能吹冷氣的運動項目,要是怕冬天游泳太冷或是夏天打桌球太熱的話,就都轉來撞球吧。」陳麒安笑著說。

球隊成立之初,為了找尋讓球員們能夠出入方便的球場,陳麒安工作之餘,跑遍台中各個撞球館,實際檢視環境,查看出入口是否方便輪椅進出;打個幾場球測試球桌高度是否方便球員練習,並且與球場老闆協商,希望能夠長期合作。幾番周折,最後選定了台中大里的選手村撞球館做為每週的練習場地。陳麒安說,剛開始球隊成員聚在撞球館練習時,時常受到異樣的眼光注視,甚至曾有人惡言相向,認為他們不該在此打撞球,但是在跟他們打過幾場球以後,原本否定他們不擅長撞球的想法也隨之改觀。如今,球館的熟客也會邀他們一起打個幾盤,出入時見到他們不方便,也會幫他們開關門、拿隨身物品。

「有些身材球,對坐在輪椅上的我們來說並不好打。」談到坐在輪椅上撞球與一般站著撞球的差異,擁有豐富比賽經驗的林玠璋自是感觸良多。他說當母球停在球桌偏中央的位置時,這種球往往是最難打的,除了需要十分熟悉用架杆器輔助推杆外,角度與力道強弱的掌握需要透過長時間的練習和經驗累積,方能精準地一杆進洞。除此之外,林玠璋也說,一般人的視角能俯瞰整個球桌,對於出杆的角度的計算比較精確,而坐輪椅打球的他們,視角較為侷限,因此對於角度的計算也必須透過大量練習才能拿捏得當。

隊員林玠璋坐在輪椅上練習,神情專注。

隊員鄭瑋德 撞球找回自信

中福撞球隊現役成員鄭瑋德在小學五年級升小六暑假時,發現右腿腳踝處腫痛,久病不癒,後來父母決定帶他前往大醫院做更詳細的檢驗。結果出爐,鄭瑋德罹患的是骨癌,家人震驚之餘,面臨的是更大的難題: 是否聽從醫生建議截去右腳膝部以下的部位。事關重大,瑋德的父母決定帶他北上再檢驗一遍,但北部的醫院給出的檢驗報告與原先並無兩樣。截肢後,瑋德的人生也產生了劇變,原本父母希望他長大能念軍校當個職業軍人,經歷此事後已機會渺茫。瑋德說當時年紀仍小,只知道自己失去了右膝以下的部分,心情上並無太多失落,但術後躺在病床上時,朦朧之中聽到母親哭著對父親說為何是他開刀,為何他這麼命苦,年紀仍小的瑋德聽到母親所言,心疼母親的同時,暗自下定決心,以後絕不為失去的右腿掉下任何一滴眼淚。

出院後,瑋德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仍照正常管道升學,雖然偶有受到同儕言語欺侮,但大部分的同學看到身體上有所不便,都會義不容辭的幫忙,像是幫他提東西、拿拐杖,這讓他感到十分的溫暖,但心理上仍有一點小自卑。國中的某個假日,爸爸看他閒來無事在家,心血來潮帶他去打撞球,從此開啟了瑋德對撞球的興趣,假日一有空便和同學相約一同去撞球,大學也加入學校的撞球社,更報名參加了大專盃撞球比賽,與一般選手競爭。比賽結束後,裁判看他對撞球如此熱衷,告訴他台中市身障福利協進會正在推廣撞球,也有成立球隊練習,他推薦瑋德加入。

裁判的建議,開啟了瑋德輪椅撞球的選手生涯,在與中福撞球隊的前輩們一起練習的同時,改善了自己的球技,二〇一〇年全國身障運動會輪椅撞球團體組比賽與球隊成員林玠璋和陳安聰搭檔奪下冠軍,二〇一二年更拿下了全國身障運動會輪椅花式九號球個人賽冠軍和八號球個人賽季軍。瑋德說,身障很辛苦,或許要遭受異樣的對待,交女朋友也受到對方父母反對,但撞球讓他找回了自信,加入撞球隊讓他變得更樂觀,生活上有什麼困難,一起打球的隊友也會給予意見。

鄭瑋德認真工作的側影。

球隊轉型 從爭冠到每週同樂

中福撞球隊成立至今也有十七個年頭,運作目標也從角逐台灣的輪椅撞球冠軍和出國競賽,轉變成日常生活娛樂休憩的活動和聊天聚會的時間。曾在二〇〇〇年代表台灣遠征比利時世界輪椅暨截肢者運動會的林玠璋說,因為政府近年來轉為支持身障保齡球,撥給撞球項目的經費逐年減少,加上年年舉辦撞球比賽下來,與各縣市的球隊卯足全力較量到最後,能奪得冠軍拿到獎金的也只有一隊,有傷和氣,還不如球隊相約一起打友誼賽交流感情。一旁的陳麒安補充,球隊中的球員身障程度不一,有些並不需要乘坐輪椅,但為了比賽的公平性仍要坐在輪椅上打球,無形中變成了一種束縛,既然近年比賽已經逐年減少,球隊每周練習時也不再限制球員一定要坐上輪椅,也鼓勵球員可以帶家人或者朋友一起打球同歡,讓身障者假日不會悶在家,有個地方能排解生活的壓力。

擺杆瞄準,舉手投足顯露無比的專注,腦袋中描繪出該用什麼角度打進著顆球,坐在球桌一旁一同比賽的另外兩人,談笑間調侃了幾句俯身在球桌上準備出杆的那人,仔細一看,這群人有的走路時身體左右搖擺好似不太平衡,有的坐在輪椅上打球,但是這群人,這群中福撞球隊的成員,臉上都洋溢著享受撞球時光的愉快神情。

隊員陳麒安十分享受與朋友和隊員們相聚在撞球館的時光。


延伸閱讀

中福撞球隊網址

三腳貓游泳隊 游出健康快樂

身障桌球征戰國際 活出自信



中華身障棒球隊 前進日本揮夢

$
0
0
【記者徐立芃、廖齊笙/台北市報導】坐在地上,奮力揮臂,手掌撐地,球瞬間精準地進入捕手手套,充滿肅殺傲氣的眼神,直視前方,投手吳景傑的神情訴說著:「看不起我沒關係,做給你看。」中華身障棒球代表隊正緊鑼密鼓訓練備戰,將到日本參加於十一月一日開打的世界身體障害者野球大會,全力搶勝。




不畏他人眼光 用熱情克服身體限制

吳景傑坐在地上,貫注對棒球的熱情,奮力一投。
罹患小兒麻痹的隊員吳景傑就是最令人震撼的例子。他說,小時候受爸爸影響,一起看棒球轉播,對棒球燃起了熱情,還拿報紙捲成球棒,摺成紙球來打。後來加入的棒球隊練習,其他球員看不起他,認為他只能坐在地上,不可能投球。

坐在地上真的沒辦法投球嗎?他無奈地說,只能坐在地上,真的帶給他很大的麻煩,沒有人能夠教他,因為教練也無法體會他的障礙。只能藉著上網看一些國外身障投手的影片,自己揣摩動作,試著坐在地上施力,再加上額外的重量訓練,終獲一些成果。「剛開始全力投,連捕手蹲的位置都投不到,練到現在十幾年了,控球還算可以,而且球速能投到一百多公里。」

現在吳景傑己經是一名棒球教練,平常帶一般的球隊練習,自己利用閒暇之餘加入身障棒球隊,後來被中華身障棒球代表隊網羅,邀請他一同為國爭光。他想對其他身障者說:「我幾乎是沒有腳了,還可以打球,還有人需要擔心不能克服問題嗎?」

林青楊注視著即將落地的高飛球,準備將它接進手套。

球員林青楊則是因為工作受傷,右手被切掉了一半,不僅帶給他生活上的麻煩,也造成了心理上的創傷。但在接觸棒球後,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和同樣肢障的隊友們打球,讓他不用顧慮一切,可以盡情揮撒汗水。他說:「棒球讓我找到自信,以前不敢做自己,外出都穿長袖,完全不想讓別人看到他的傷口,在打棒球的時候完全不用擔心,現在都習慣穿短袖和無袖,反正我就是這樣子,沒什麼好遮的。」他還說:「棒球真的是讓我找到人生的另一個通道,我認為努力就會看到希望,只有去做,就對了。」

另外,這樣的傷,單靠獨臂打球困難重重,像對一般球員來講很基本的傳接球,林青揚只能用手套接到球之後,把手套拿下來,才能再傳出去給隊友。除了傳接球,打擊方面,除了用單臂揮棒以外,打擊前的準備動作才是最困難的地方。他必需用受傷的那隻手,剩下一半的手臂支撐球棒,輔助打擊姿勢,才整個動作比較穩定。

隊友全文彥的身體右半部先天性萎縮,右手也因而缺了一指,小時候經常被同學們嘰笑「怪手」,令他很受傷,甚至一度怨恨父母生出這樣的一個不健全的他,加入甲組棒球隊之後,在棒球場上找到屬於他的舞台,也找到了一個健全的自信。他眼眶泛紅的說:「我現在很感謝父母把我生成這樣,因為別人可以做,我不行,反而讓自己更堅強,更有動力去克服困難,我想跟他們說,我做到了。」

將赴日比賽 搏命熱血備戰

中華身障棒球代表隊是由肢體障礙及多重障礙的球員組成,有的人天生萎縮,甚至是工作傷殘,有的人是小兒麻痹,不良於行,有的人是神經受損,使不上力,一個簡單的傳球動作,一個單純的揮棒、跑壘,對他們來說,己經難上加難,何況守備、投球和打擊等動作,這二十幾個大男孩不分年齡,不分體格,不分技術,一同為了他們的冠軍夢前進。

比賽前的一個月,中華身障棒球代表隊開始集訓,一大清早,球員們充滿元氣的吶喊聲已經響徹雲霄。首先,經過一翻熱身後,進行傳接球練習,接著分成兩組,一組先到打擊室練揮棒,另一組到投手區練投捕,最後全員一起到操場練外野傳接球。訓練過程就如同職業棒球隊一般,一項訓練都不缺少,也有教練在旁耐心指導,矯正球員姿勢,每天都練到沒體力為止。雖然球員們滿身是汗,但始終帶著笑容,他們說:「辛苦是辛苦啦,但是喜歡就不覺得辛苦了,而且我們的目標是冠軍耶!」

目標只有一個 改變自己

「別人想怎麼看我沒關係,但我可以改變別人對我的看法,那就是先改變自己。」球員吳景傑說,他們可能多少會在意別人的眼光,但是只要盡力做自己,打球也是改變自己的方式之一,而且會樂在其中。

另外,球員們都很希望有其他熱愛棒球的身障者能一同加入球隊的行列,甚至像國外一樣,有足夠的人力和環境組成身障棒球聯盟,像日本有肢障棒球聯盟,台灣各方面都相當缺乏,目前只有一支肢障棒球隊,整個發展規模遠輸日本。

「雖然整個環境完全無法與其他國家較量,但我相信我們對棒球的熱情是不會輸的。」球員們堅定的神情代表著,他們己經做好代表國家爭取榮譽的準備。「其實不管最後能拿第幾名,我們能聚在一起打球,享受比賽的樂趣,就很滿足了,這就是我們的夢想。大家加油!」


延伸閱讀:

戰神隊 台灣棒球維基館

《出口way out》電影預告

中華民國身障棒壘球協會臉書




17support用消費 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
0
0
【記者李宜佳、盧冠雯/新北市報導】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在家裡動動滑鼠就能夠購買到商品,「17support」團隊乘著這股趨勢,抱持著「用消費改變世界」的理念,構建出販賣社會企業商品的「一起幫」電子商務平台,一方面消費者可以買到對環境友善的小農商品,另一方面,通過平台的曝光,讓社會企業更為人知,扶持著社會企業的發展。

     
17support官方網站(17support提供)
構建電子商務平台 提高社企能見度

17support團隊的共同創辦人郭哲佑表示,17support的前身是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成立的公義消費聯盟,由輔仁大學一群來自不同院系、但是對社會企業和公益組織非常感興趣的學生共同組成,一開始的想法是想要在學校內開一間公義消費商店,來進行公平貿易的商品和理念的推廣,但最後多以校園擺攤的市集方式呈現。 後來大學畢業之後,各自的生活也都穩定下來,這個曾經在心裡的計劃和夢想繼續萌芽,於是二〇一二年,有了17support的誕生。

17support這個名字,一方面是在創立之時,有十七位創辦人一起來推進這個計劃,另外一方面,名字的讀音也和「一起幫」非常相似,正好和他們想要通過這個平台來幫助社會企業的想法相吻合。目前的團隊構成並不局限在輔仁大學的學生,而是有來自各高校的有意願幫助弱勢群體的畢業生,或是已經有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的社會人士,他們都懷抱著幫助弱勢的理想聚集在一起。

現在17support這個電子商務平台上,可以購買到二十七家社會企業的商品,社企的商品大致可以分為友善食材、零食、飲料、日用品、服飾寢具、個人用品以及其他,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平台上較為便捷地進行商品的選購。

與之合作的社會企業,大多是在學校學習時參加演講或者舉辦公義市集活動時結識,在17support平台籌備建立的時候,因為有了互相信任的基礎,在向他們尋求合作的過程也比較順利;現在會有其他的社會企業主動找來,想要進行合作,17support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來對社會企業進行衡量,但是都會派遣人員到實地去觀察,核對企業理念,再決定是否進行合作。在二〇一三年六月,17support開始正式有了營運獲利。

17support萌芽於輔仁大學,是因為企管系胡哲生教授藉由課程,從社會企業的角度,讓同學們了解公平貿易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並且為17support團隊做顧問工作。胡哲生教授 提到,在這個平台上,除了通過網絡幫忙社會企業銷售物品,同時還在為社會企業進行著在網路方面的人才培育,讓社會企業找到自己的通路來維持利潤和公益的平衡。

17support共同創辦人郭哲佑
堅持公平與正義 但也甘願被整合

在談到17support的未來願景時,胡哲生教授提到要讓消費者願意消費,從而才能夠把生意做大,社會企業和公益其實並不能夠劃上等號,包括平台本身在內的社會企業,想要確保永續經營,必須要做到兩方面:一是要有自己本身的經營能力,二是要有良善的商品,為社會創造相應的使用價值。

雖然有著想要把17support的範圍從台灣擴展到大陸甚至全世界的構想,但是17support也不排斥與有理念相符的更優秀的同質平台整合,因為公平正義並不強調競爭,而是著眼於合作、互利和共生。對17support來說,他們面臨的挑戰是消費者的消費觀念與習慣,消費者容易受到商品外觀、價格的影響,但是有許多好的小農經濟商品的外觀並不如工廠批量生產的美觀,並且價格也會偏高,所以要用什麼方法來改變消費者的偏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延伸閱讀

17support官網

公益電子商務平台 邀您17support

沒有黑心商品!這兒賣的是良心



台大生頂樓種菜 活用都市空間

$
0
0
【記者張佑任、郭庭伊/台北市報導】學校頂樓經常是被限制活動的區域,也會被人連想到心情不好要獨處或者是偷抽煙的地方,而在台大有一群學生,為了空間改造、活化閒置空間,他們利用屋頂的空地來種菜。在頂樓,不只植物得到充分的日曬,空間活化的概念也能夠被巧妙的運用,他們是來自台大社會學系的「傢傢久」。

     


創辦人楊淳名(左)細心解說各種作物

為實現行動方案 成立「傢傢久」

「傢傢久」團隊的創始來自於台大社會學系教授陳東升開的一門課,「社會經濟組織的創新與設計」。這門課的期末報告需要分組做出一個能夠執行的行動方案,其中一組的報告主軸是社會住宅。

他們的構想是以社區為單位,社區中每個住宅並不只是單純睡覺、洗澡的地方,而是真正能夠滿足每個人的生活所需。例如,社區裡能擁有托老托育、廚房、菜園以及共同工作空間。再透過二手物交換、老物新生等方式,讓社區裡的資源能夠循環、再生。破除現有的經濟模式,用以物易物或以勞力交換,來滿足個人的生活基本需求。

報告結束後,這組的同學想要繼續執行他們的計畫,於是找上了當時的助教楊淳名合作,一同成立了傢傢久團隊。

縮小計畫規模 從屋頂菜園做起

傢傢久團隊將社區住宅構想成一個社群生活的概念,理想的社區計畫中有屋頂農園、社區廚房、托老托育園地與老物新生的機構,而支撐整個計畫的理念則包含環境友善、在地交換系統媒合需求與資源、創造就業機會等。

傢傢久團隊當初的手繪概念圖

楊淳名說,由於整個計畫非常大,他們決定先獨立出其中一個項目,嘗試其可行性。而被選中的項目就是屋頂菜園。當時會選擇屋頂菜園是因為教育部有個計劃叫作「大學小革命」,可以申請到一筆經費,用來建設屋頂的菜園。

「大學小革命」計畫要求拿到經費後必須有空間改造成果搭配一學期創新的課程,在這次的課程中,每個禮拜有三小時的理論課及案例探討,後面兩小時是實習課程,也就是到屋頂操作農作。在課堂中,同學必須在讀完理論、參訪實習後,做出一個行動方案,以自己關心的方式提出一個可以操作的模式。


台大社會學系大三學生曾昱誠,現為頂樓菜園管理員

公共空間種菜 收成免費發放

為了讓屋頂農園擴大執行,傢傢久執行認養制度,開放師生認養小菜圃,主要是台大社會系的學生與老師為主,但也有少數他系同學參與。認養方式是一學期三百塊,可以擁有社會系館頂樓的兩塊小菜圃,要栽種任何植物都可以,私人菜圃的收成歸個人所有。目前開放認養的私人菜圃約佔一半,其餘為公共菜圃,由傢傢久成員照顧。

另外傢傢久與原本開課的陳東升老師在社會系開設服務學習課程,教同學一些基本農作知識,也讓他們親手製作屋頂農園的堆肥、拔除雜草、栽種菜苗等等,從種植到收成都全程參與。

因為系館屋頂是公共空間,每期的蔬菜收成後,他們期望收成能公開且有公共性價值,於是會將公共菜圃的菜分送給系館裡其他老師,也在系上公告收成日期,讓系上同學免費索取。

未來產量穩定 將幫助弱勢

接下來的規劃是在台大成立一個社團,招募其他系外有興趣的同學一起參與,除了增加人力外,希望未來能在社會系館上逐漸建立一套固定的經營模式,再能將屋頂菜園的概念推廣到其他系館,讓其他系館繼續延續屋頂菜園的經營模式。

談到整個模式的終極目標,社會系大三學生曾昱誠說,希望藉由大學生在課餘時間照顧這些菜,讓這些收成能夠成為一種食物貨幣,等到產量增加、經營模式穩定,再將這些食物分送給台灣大學附近的弱勢族群,例如獨居老人、單親、低收入戶家庭等等,成為學生回饋社會的模式。


延伸閱讀


傢傢久粉絲專頁

饗耕粉絲專頁

社會正義與世界公民《饗耕 可食綠屋頂》 推廣影片



同盟捍衛婚姻平權 推動法案通過

$
0
0
【記者鄭詠、劉宛欣/臺北市報導】二O一三年九月的發燒議題,多元成家,曾經吸引了多位名人與社會大眾的關注,在連署起跑的第十天,擁有超過一百個團體、一萬五千人進行連署聲援,多元成家的三個草案之一:婚姻平權草案,在二O一三年十月二十五日通過一讀之後,交付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查,卻一直沒有新的進展。多元成家是否已被人遺忘?婚姻平權草案是否遭到擱置?有一群人,為了同志婚姻,為了捍衛同志人權,不斷的站出來為自己發聲。

     


二O一四年十月五日彩虹圍城同盟在立法院前遊行表達訴求。

展現想結婚的決心

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簡稱「同盟」,於二O一四年三月十一日成立臉書社團後,在二O一四年五月三日正式成立,同盟為一個長期致力於要求立法院通過同志人權-院總一一五O號「婚姻平權」草案的聯盟團體,成立至今,同盟曾到花蓮對原住民宣揚同志人權、在大學舉辦講座,甚至特派盟友在加拿大與巴塞隆納的同志驕傲遊行進行現場連線,同盟用一連串積極的行為展現想結婚的決心。

同盟創辦人,王安頤,同時也是女同志雜誌《LEZS》的總編輯,在與朋友到立法院拜見王金平時,遇到了社運人士陳嘉君,兩人對於婚姻平權(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意見都有著很大的認同,認為必須要成立一個團體,積極主動地去遊說這個草案。多元成家立法草案,內容包括三個草案,婚姻平權(同性婚姻合法化)草案、伴侶制度草案與家屬制度草案,三個草案各自獨立,且目前只有婚姻平權草案在二O一三年十月二十五日通過一讀,王安頤說:「同盟之所以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成立,主推的一一五O號草案是因為,它是最有可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去通過實現的,因此希望能集中火力,對於這一條法案努力的遊說。」

婚姻平權草案,在二O一三年十月二十五日通過一讀,交付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查。但這僅是完成提案程序,重要的是需排入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的議程,否則草案將石沉大海,慶幸的是,在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擱置了婚姻平權草案將近十個月後,強力支持婚姻平權草案的立委尤美女,在新會期二O一四年九月十七日,幸運地抽中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委,因此尤美女已在二O一四年十月十六日召開同性婚姻及同志收養議題公聽會,並承諾在本會期結束前排一次法案審查。

同盟志工大會。

同盟的使命

同盟制定了三大使命,一、推動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國家。二、鼓舞同志出櫃。三、推動同志友善企業。

目前同性婚姻在十五個國家受到認可,美洲、南美洲、歐洲、非洲與大洋洲,都有通過同性婚姻的國家,卻獨獨沒有亞洲國家。台灣作為亞洲在社會和政治上進步的地區之一,這個目標其實是很有可能實現的。台灣在二O一二年舉辦了華人地區首次以同性婚姻為主題的大遊行,吸引了亞洲地區五萬多名的參加者,與二O一三年送進立法院的多元成家草案,這其實是同性戀史在台灣的一大里程碑與轉捩點。

同盟的第二大使命,鼓舞同志出櫃。出櫃對於同志運動來講,其實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王安頤說:「同志要願意為自己發聲,才能讓整個社會與政府看到你,聽到你的聲音。才能讓政府知道,需要法案的人數是這麼的多,這個族群是真實的存在在這個社會上,而不是同盟一直在努力推廣,卻不知道同志在哪裡。唯有不斷的站出來,這個世界才會知道甚麼是同志人權;唯有勇敢的站出來,這個世界才會為我們而改變。」所以最重要的一步,其實是從同志願意出櫃開始。

參加遊行的民眾。

使台灣成為充滿同志友善企業的國家

同盟的第三大使命,推動同志友善企業。雖然國際上的知名企業,如蘋果、微軟、亞馬遜、星巴克、迪士尼、Google、Facebook、Nike、Adobe...等,都已明確的表達他們對同性婚姻的支持,甚至許多大企業例如雅虎、微軟與甲骨文甚至給予同性戀員工更好的報稅優惠,但在台灣,還沒有任何企業向這些公司一樣公開表達對同性婚姻的支持。

因此,同盟推動同志友善企業,希望台灣的企業,也能效仿這些大公司,打造出對同志友善、平等的工作環境。同意成為同志友善的企業,需簽署「反歧視宣言」與「同志人權公約」,目前已簽屬的企業,已有「白金科技」、「FlyingV 昂圖」、「Portico Media杰德影音」、「德臻法律事務所」、「好孩子國際娛樂」、「Nexdoor宇軒數位」。

「反歧視宣言」強調,企業不得對LGBT(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寫。)員工及其家屬採取任何形式的歧視,企業內部一切商業行為,包含招聘、晉升、員工薪資福利等,不會因為員工的性別認同或性取而有所差異。「同志人權公約」則呼籲企業能提供LGBT伴侶或配偶,能夠以異性戀伴侶或配偶享有同等的福利,同時企業也能公開展現對LGBT社群的支持。希望透過反歧視宣言和同志人權公約的簽訂,締造尊重員工性傾向,杜絕因恐同而產生的辦公室騷擾與歧視。

而同盟也會持續地觀察簽署的企業,是否有正確的與員工溝通,鼓勵企業的LGBT員工出櫃,並到公司做關於同志友善的推廣。

阻礙同志結婚的絆腳石

同盟在剛開始創辦時,其實也有過心灰意冷的時期。儘管同志是可以在生活中接觸到的議題,但有勇氣站出來、真的願意投身進同志運動的人其實不多。因此同盟舉辦了一連串的志工招募大會與講座,吸引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願意投身同志運動。同盟要靠著時間證明,只要堅持自己的理念,一步步的向目標前進,同姓婚姻其實在不遠的將來,很快就能實現的。

同志人權立場觀測站,為同盟為婚姻平權草案所建立的網站,網站詳細的列出台灣一百一十二位立委與二O一四市長候選人對同性婚姻的立場,並根據最新的新聞,與立委的態度,隨時更新處理。王安頤表示,同盟碰到最大的困難就是,要遊說或約政治人物碰面時,他們時常不回應、不表態或是迴避問題,讓同盟無法得知政治人物對於此法案的心態或是想法。但同盟並不會因為這樣便輕言放棄,將持續的遊說立法委員與政治人物,盡快將院總一一五O號「婚姻平權」草案排入議程。


延伸閱讀:

同志人權立場觀測站

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HereO群眾集資 凝聚力量完成夢想

$
0
0
【記者焦若蘋、王心璇╱台北市報導】近幾年來,「群眾集資」的概念在全世界大受歡迎,而台灣也跟上這股趨勢,開始出現大大小小的群眾集資平台。HereO群眾集資平台以設計還有音樂方面的專案為主,除了希望能夠推廣許多大家沒有注意到的好設計,也讓抱有音樂理想的獨立創作者有發揮的空間。另外也舉辦實體活動增加專案的曝光率,幫助這些擁有夢想的人有機會把自己的構思分享給全世界。

     


從右到左為專案經理Katie、 創辦人Dennis以及專案顧問Jessica (記者 焦若蘋攝)

群眾集資 助你圓夢

或許很多人都有過創業的念頭,但是一談到開創新事業,或是把自己的構思真實的呈現出來,可能都需要很大一筆資金。除了向銀行貸款、跟親朋好友借錢之外,現在很流行的「群眾集資」(Crowd Funding)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目前,全世界總共有二百五十八個群眾集資平台,美國的Kickstarter、 Indiegogo 等等,而台灣一直到這兩年才開始有群眾集資的平台出現。群眾集資,就是讓這些有創業構想的人,將自己的計畫透過網路平台來展示,宣傳自己的理念或是設計的作品。有興趣的人就可以透過一個贊助的方式,幫助這些人完成他的計畫與夢想,當然,贊助者可以得到提案者的回饋,依照贊助的數目多寡而有不同的回饋項目。而在一定的時間之內,達到事先設定的募款總金額即是集資成功,計畫就能夠開始進行。

HereO平台 夢想計畫推手

HereO群眾集資平台成立於二O一三年,共同創辦人Dennis表示,當初想要成立集資平台是因為在澳洲念書的時候接觸到了「Good Return」這個團隊。它的概念類似於現在的群眾集資,Good Return主要是在幫助東南亞落後地區的人民籌措到足夠的經費來作生產 工作,有些婦女缺乏教育資源或是生產的工具,這時候,Good Return就會將這些個案放到網路上進行募款,之後他們可以分期還款。這樣集結群眾力量來幫助弱勢的運作方式,讓Dennis興起了成立募資平台的想法,回台後遇見另一位創辦人Paul,因為理念相同,決定共同成立HereO群眾集資平台。

HereO集資平台的運作大致分為業務和專案兩個部分,創辦人Dennis負責和其他公司接洽,串連起製造商、設計以及行銷通路,形成一個流通的製造鏈,讓這些投入HereO的專案能夠很快速的得到製造商和通路的關注。專案經理Katie負責和提案者交涉,提供進度表還有先前成功的文案參考,協助提案者設定適合的集資目標,另外也建議較為受歡迎的回饋內容,一同完成專案計畫的建構。

HereO群眾募資平台的提案流程 (網路畫面)

聚焦設計與音樂 走出不一樣的路

和其他集資平台不同的是,HereO聚焦在設計以及音樂產業兩個方面。Dennis提到,台灣其實有很多設計師的作品在國際間獲獎無數,但是這些設計卻沒有獲得量產,在市場消失了。很大的原因是設計師缺乏資金,或是工法太過精緻有作業上的困難,以至於很多工廠的師傅不願大量生產,成本過高。另外音樂產業也面臨很大的困境,隨著科技進步,很多人選擇網路下載而不再購買實體專輯,造成許多有理想的音樂創作者很難推廣自己的作品,被這波數位浪潮給覆蓋。

「我們希望可以打造一個以設計作品與音樂產業為主的募資平台,提供這些創作者一個行銷自己的機會。」Dennis說,透過HereO群眾集資平台的曝光,設計師可以了解市場上群眾對於自己作品的評價以及接受度,才能作出符合市場需求以及得以量產的好設計;而音樂創作者可以藉此增加自己歌曲的知名度,提供特殊的回饋方案,例如為贊助者獨家作一首歌、歌手私人小物,或是給予贊助者和歌手的特殊互動機會,透過這樣的方式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在一定的時間內募集到目標資金。


目前台灣總共有 17 十七個群眾集資平台,要如何經營出特色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Katie表示,HereO集資平台還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提供全台唯一的客製化影片拍攝服務,有專業攝影師一起討論拍攝理念,協助提案者討論腳本,短短的幾分鐘卻能達到很好的效果,讓提案者的作品可以透過影音更加生動的宣傳出去。

凝聚 感動世界的力量

雖然HereO成立至今大約兩年而已,卻已經成功幫助許多人完成他們的夢想。校園歌唱比賽的常勝軍曾維梃,因為喜歡唱歌、熱愛創作,但是卻和其他獨立音樂人一樣,苦無發揮的舞台,所以向HereO集資平台提案。他的創作充滿了樂觀正面的態度,還有對於曾經幫助過他的人的感謝,引起大家共鳴,透過群眾募資最後籌到了足夠的經費,站上Legacy的舞台發表自己的音樂,而這場演唱會所有收益都捐給了南投縣家扶中心,回饋給更多需要關懷的人。

超級星光大道選手吳忠銘在選秀結束之後,和另外三個好朋友組成了壞阿美人樂團,他們都是喜歡現代流行音樂的年輕人,同時也是熱愛原住民傳統文化的阿美族人,希望能夠把對於流行音樂的熱愛結合台灣原住民的優美曲調,創造出不一樣的風格,更是為了喚醒離鄉青年莫忘初衷。他們的創作理念引起熱烈的討論,最後也是透過HereO群眾集資平台,幫助他們籌得發行BadAmis壞阿美人首張EP的費用,順利完成了夢想。

「凝聚,感動世界的力量」這是HereO集資平台的口號,同時也是他們經營的目的。專案經理Katie說,在和每一個提案者溝通過程,都會建立起特殊的革命情感,其實重點已經不是募集到的金額多寡,大家贊助的是這些創作者為了自己的夢想,背後所作的這些努力和付出。


延伸閱讀

HereO群眾募資平台

Good Return

數位時代«從設計想法到產品量產,HereO群募平台當推手»




璞石染布技藝 植物染環保再傳承

$
0
0
【記者林嘉勤、計雯婉/花蓮縣報導】花蓮縣的玉里舊名為“璞石閣”,這個地方留有一個民間技藝——植物染布。丘創用先生是一位對傳統技藝傳承有負擔的老師,他於一九九九年創立了「璞石藝術坊」。在這裡人們可以參加「染布研習班」學習傳統染布技能。最特別的是一種以植物的根、莖、葉為原始材料的環保染布技藝。

     


璞石印染館的緣起

「璞石印染館」是在二〇一〇年增設的印染工坊,之所以命名為「璞石」是因為玉里舊稱「璞石閣」,同時也寄希望於此,將玉里傳統的技藝傳承下去,讓這種民間印染技藝被更多人看到和學習。

圖為福木、七里香等植物染出來的圍巾。
染印坊創立是先有技術才有後來的工坊的。工坊指導老師張文暐與林敏雀伉儷,鑽研印染藝術多年。兩位老師所在的國小當時就有蠟染和絞染的教室,給他們提供了很好的學藝環境。一九九九年兩位國小老師退休,他們空懷一身印染技藝卻無法傳承,覺得可惜,又希望將玉里的染印技術傳承下去,便開設了一個小工作坊。 直到二〇〇七年,玉里鎮長偶然發現鎮里有兩位印染人才。於是鎮公所投資建立「璞石印染館」。隨後各種印染的成果展也逐漸舉辦起來,慢慢地打響了印染坊的知名度,「璞石印染館」才有辦法用小小的力量帶出大大的布藝創作世界。

然而「璞石印染館」的經營並不容易,由於印染前期工程繁雜,而印染坊一共才九位志工支持運營,人力不足,所以每個禮拜二到禮拜五都會有鎮公所安排替代役幫忙,週末安排志工來導覽。一旦要開設製作班,一定要滿十人後才可以預約,這都成為了現階段印染坊開設的困難。

老師們展示館內的染布畫作。

植物染環保無污染 廢料再利用

要經營好這樣一個印染坊著實不易,但「璞石印染館」的一大特色:植物染,卻為它打響了名號。和現代工業印染不同,植物染布絕對原始天然,就連染布的原材料都是廢物利用。也許很多人會納悶:洋蔥皮和掉落的樹木枝幹,這些看起來毫無用處的東西竟可以拿來染布?工作坊的周慧敏老師表示:這些以植物為原材料的染料藉由石灰等「媒染劑」,能夠染出自然淡雅的布料。植物染是人類古老的染布技術,色彩也豐富多彩。而且相較於化學染料,植物染具有天然健康、防蟲抗菌作用。

植物染染出來的顏色多為紅褐色、黃色、淡綠或者咖啡色,這些染布多用作絲巾或者窗簾。這些染色技法使得原本單一色系的植物染布多了不同的花樣。

研習班的志工同學說:「當地人知道這裡有個染布坊會用到植物廢料,有的人用那個洋葱酥都會記得把廢料留下來送到這裡,希望能廢物利用。」植物染布天然環保,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最原始的染布技藝。

走著傳統的路 拓出新的成就

傳統的印染工坊一般只有單一的印染技術,而「璞石印染館」有全面印染的教授,劃分細緻,不僅關注染材的部份,更注重後面的工藝,如合成染技和絞染的細分,相比其他染印坊更多元。
印染坊周秀金老師表示:「印染坊的作品不是關鍵,而是技術的教導和傳承,留給創作者更多發揮的空間。」為了將印染技術帶入鄉民間,「璞石印染坊」更是每年舉辦「客家天窗節」和「桐花日」,通過這些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印染技藝的魅力。同時印染坊還開設了「璞石染布研習班」,上到阿婆,下到學生都熱衷於參與印染技術的學習。目前班級穩定學員有三十人左右。研習班的邱老師表示「很多學員上了一期又上一期,她們做出自己的染布作品都很有成就感,很多喜歡布藝印染的人都可以借此提升自己的文化鑒賞能力。」

周秀金老師表示:希望印染坊可以持續下去,現在人力資源是最大的問題,不然也就只能有心無力。

工坊創作理念雖然有尊崇傳統技藝的延續,但對於印染藝術的基本態度是在創作暨傳統又現代的產品,寧可因創新失敗再改進,而不偏於仿古守舊的安逸,技術上傾力將絞染、蠟染、型染、版畫、手繪....等技法融合運用,憑藉這種信念,在創作上走一條異於其他工坊的道路。


延伸閱讀

玉里璞石藝術館Facebook-舞石弄染

創意植物染布diy

璞石藝術館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