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內湖保護區變更案 居民抗議無效

$
0
0
【記者王若嵐、白芳羽/台北市報導】慈濟功德會希望將其位在內湖保護區內的土地變更用來建立國際志工大樓,當地居民反對在保護區內過度開發而抗爭十幾年,最近這個擱置已久的變更案又重啟,引起許多環保團體以及內湖居民的關注,但雙方仍舊各說各話爭議始終沒有交集。

      



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理事長李日進表示,這塊保護區具有治水功能,不應拿來做開發建設。

慈濟欲開發溜地 居民組聯盟反對

這塊保護區的爭議緣起於一九九七年慈濟向台北市政府提出在此地建造兒童醫院的計畫被駁回;二〇〇〇年又以建立國際志工大樓為由提出申請,引用都市計畫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三款「為適應國防或經濟發展之需要時」可以進行個案變更,並且計畫把這塊地變更為社會福利特定專用地,但是整個案子因為居民的反對抗爭所以被擱置,直到最近又引起討論。

而內湖居民為什麼這麼反對這塊保護區的開發呢?因為過去,為了國民大會代表所建立的大湖山莊的基地地目是溜地,而在建造大湖山莊後,一九九七年溫妮颱風以及二〇〇一年的納莉颱風造成內湖地區大淹水。而慈濟這塊土地的地目也屬於「溜地」,也就是具有集水、治洪功能的灌溉用之塘湖、沼澤,居民擔心要是慈濟將這塊保護區開發後,當豪雨或者颱風來襲時,當年淹水的災情會再次重演。因此以李日進為首及大湖里、秀湖里為主的內湖居民在二〇一一年組成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以反對慈濟內湖園區變更山坡地溜地目保護區,作為其他可建築用地使用為主要目的,並且希望守護台北市保護區應有的數量,盡力維持其功能正常運作,反對保護區變更為建築用地。

慈濟稱開發助經濟 專家反對開發

這一塊面積四點五公頃的地,屬於慈濟私有,靠近捷運大湖公園站的土地,在一九七七年以前原本是一片湖,直到台北市政府要開闢成功路的時候,以推山填湖的方式將這塊地分成南北兩塊。到了一九九六年慈濟買下這片土地,在這之前原本北邊屬於大有巴士的修理廠,南邊則是廢棄幼稚園,後來是慈濟志工清出垃圾、重新整理環境才變成現在的資源回收中心,也就是現在的慈濟內湖園區。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理事長李日進表示,這塊山坡地集水區旁邊有三面順向坡所以並不適合做開發,慈濟不應該繼續破壞保護區環境,應該採納大湖里過去公投結果,將此地整修成水土保育園區,並開放給全民使用,而且看不出這個案件有國防或經濟發展之需要。

而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早在二〇〇六年第六次專案小組審查會議中提到,本案不僅為保護區,更是座落於溝谷中的地質敏感區,很遺憾且無奈的拒絕參加這種硬要以人定勝天技術克服一切的方式,來背負這個個案開發的背書者。台北大學不動產城鄉環境系副教授廖本全則認為保護區之所以是保護區,是為了保護居民,所以不適合拿來開發使用。對此慈濟志工林正雄則表示,會堅持以生態建築與環境共生為原則,且有規劃開闢生態治洪湖,園區一部分也會開放給內湖居民。他說這塊地在慈濟購入之前就已經被破壞,慈濟接手後並未進行任何新建工程;慈善的投入也是公益經濟的一環,會帶動整體GDP的成長,跟經濟發展相關,再加上這塊地是屬於私人所有,若是擔心淹水狀況會出現,居民應該向政府請求修建水土保育園區而不是要求慈濟拿自己的土地來做這件事。

內湖守護聯盟憂此案破壞體制

其實早在在成立守護聯盟之前,李日進和其他人在二〇一〇年就已經在網路上發起連署,一共有五千一百四十人以及五十七個團體反對慈濟變更開發,以及打一九九九台北市民當家熱線或寄信給市長表達反對意見,但是政府方面並沒有給予正面積極的回應。他們也參加每場慈濟所舉辦的公開說明會和政府專案小組會議,並從二〇一〇年開始蒐集所有與開發案相關的新聞報導以及每次專案小組、都委會會議以及慈濟說明會的記錄,將內容整理公布在粉絲專頁和部落格上,雖然有引起一部分人的關注,但是仍舊無法改變慈濟的作法和政府的消極態度。而且令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更憂心及憤怒的是,今年四月十日下午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召開六百五十七次大會,會議主席張金鶚做出「將此案納入內湖區定期通盤檢討,但是在不違背內湖區整體規劃與計畫檢討原則下可先行審議」這種從無先例的結論。也就是說,這個案件雖然納入每五年一次的通盤檢討,包含環境評估等各種評估檢討,但是計畫委員會可以在之後的審議上,先以都市計畫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三款「為適應國防或經濟發展之需要時」為由通過慈濟的個案變更。

對此李日進認為,這是將通盤檢討與個案變更混為一談,他並不反對將這個案件納入通盤檢討,因為他認為有需要由政府單位對這塊土地做完整的檢討評估,不過他也表示委員會的第二點可先行審議根本是為慈濟護航,讓這個案件在做環境評估前就先通過土地個案變更。李日進說,要是開了先例,以後就會有更多保護區土地用相同的手段改為建地,造成更大的環境破壞。因此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強烈希望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能夠駁回慈濟申請的個案變更,並且修改六百五十七次大會結論二,不應該混淆通盤檢討與個案變更。李日進表示接下來將會提出陳情案,並且會透過各種管道加強大湖里里民以及社會大眾對於此案件的認知,他們歡迎有疑問的人在粉絲專頁上發問,對於網友的疑問也都一一給予答覆,同時也製作刊物《真言報》,內容提及地質專家對於這塊土地的評估,解釋這塊地為何不適合開發,希望有更多人能了解重視這個議題,並且呼籲慈濟跟政府能夠聽進他們的訴求。他們也到市政府以及慈濟內湖園區拉白布條抗議之外,同時在附近發送傳單讓里民了解此案的狀況和進度,以及這案件對於居民的影響,雖然陸續有媒體報導他們的抗議行動,但是政府與慈濟態度仍舊未改變。


延伸閱讀

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

慈濟功德會

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都市計畫法




井仔頭社區 紅豆餅的幸福滋味

$
0
0
【記者吳舒涵、黃瀞嫻/屏東縣報導】婦女們細心製作一個個餡料扎實的紅豆餅,每到假日,井仔頭社區關懷協會的工作人員們,一大清早就從屏東千里迢迢地開車到台南的農產品假日市集販售來自萬丹鄉的紅豆餅,這些紅豆餅對社區而言,不只是幸福廚房收入的來源,更是社區進步的動力。

      



井仔頭社區的紅豆餅,除了有滿滿的紅豆及奶油餡料之外,也充滿了溫暖。

幸福廚房 打造井仔頭幸福社區

屏東萬丹鄉有著「紅豆生南國」的稱號,而社區中又以紅豆田最為出名。井仔頭社區關懷協會理事長施建民說:「紅豆餅出自於社區的幸福廚房,幸福廚房的成立,都是因為八八風災的關係。」二〇〇九年的八八風災重創臺灣南部,井仔頭社區一夕之間淪為平地,原本以種田、養豬為生的居民頓時之間失去生計來源。許多慈善單位看到社區居民無助的情景,紛紛送上愛心便當及食物和民生用品,這些溫暖的援助,讓井仔頭社區居民十分感動。而後,為了感謝慈善團體的幫助,社區關懷協會決定成立幸福廚房,來回饋並幫助更多的人。

幸福廚房的成立,除了被賦予重建當地農業,更希望能夠替農村的居民爭取就業機會。施建民表示最初的想法是希望利用幸福廚房的運作,得到盈餘後,能夠幫助社區的老弱婦孺,讓他們能從風災中走出來。一開始施建民說服了幾個農民和社區關懷協會,以農民種紅豆、協會賣紅豆的方式合作,看見紅豆銷售的成效不錯,於是慢慢擴大紅豆田的面積,讓農民能夠有收入來源。接著協會透過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協助,輔導社區婦女考到烘培執照後,與高雄餐旅大學的蔡博士,一同研發紅豆餅、紅豆太陽餅、紅豆牛奶手工饅頭等相關產品,再利用網路及宅配的方式,販售到全臺各地。

井仔頭社區關懷協會工作人員簡子雲說:「紅豆餅的盈餘,我們都用在社區獨居老人的送餐服務上,還有弱勢兒童的課輔,讓社區的居民在生活上可以得到幫助。」社區關懷協會的工作人員利用排班的方式,於每個禮拜六日到各地的假日市集販售紅豆餅,從高雄鳳山到台南,都可以看見他們的影子,在烈日下辛苦地叫賣,看似平凡的紅豆餅,其實每一粒紅豆都是源自於屏東萬丹鄉井仔頭社區的紅豆田,完全不添加防腐劑,更深受客人的喜愛。

持續回饋 成為最溫暖的社區

在產品穩定銷售後,有足夠的營收,幸福廚房開始向社區關懷的方向做起。井仔頭社區青壯年人口外流,社區內以老人及小孩為主,隔代教養使得教育無法健全,因此協會與在地學校開始輔導社區內的弱勢兒童,協助學童完成作業,並不定期舉辦才藝課程學習(烏克麗麗、口風琴、大震鼓等)、體育活動、戶外教學 ,讓這些孩子有更好的學習環境; 在獨居老人方面,則給予送餐服務,讓老人得到健全的照顧,施建民更表示,「我們也會定期發送基金給社區內的中低收入戶,不只是互相幫助,也讓社區的關係更和諧緊密。」

施建民表示,因為幸福廚房逐漸廣為人知,還獲得扶輪社等團體定期贊助社區經費,所以目前井仔頭社區幸福廚房的營運穩定,他說:「有了現在逐漸完整的組織,以後還要幫助更多居民,更注重兒童教育,讓他們長大之後能夠回饋社區,讓社區更有活力。」井仔頭社區不畏懼八八風災帶來的傷害,更將危機化為轉機,憑著接收到的愛心,再回饋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是井仔頭社區居民最驕傲也最感動的故事。


延伸閱讀

萬丹鄉井仔頭社區關懷協會 粉絲專頁

幸福廚房 部落格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官方網站



慈光身障槌球隊 相互鬥智鬥技術

$
0
0
【記者柯芳辰、陳彥文/台南市報導】每個禮拜天的後甲公園,都會有一群人玩著槌球,兩隊人馬拿著球杆想辦法將球送進球門,並阻止對方進攻,他們是慈光槌球隊,與普通人不太一樣的是,隊員大多是小兒痲痺患者及車禍受傷,造成行動不便,但他們不願意窩在家中 ,選擇走出戶外,利用槌球讓健康與娛樂一敲進洞。

      



台灣第一支身障槌球隊 到處推廣

慈光槌球隊隸屬於慈光身障協會底下的社團,由原本的社會服務隊在一九九一年轉型為慈光槌球隊,提供身障朋友一個能夠休閒運動的空間,目前隊員約有二十人,槌球隊長吳慶富說隊員大多都是參加協會活動、看到新聞或是在比賽時遇到有興趣參加的。

慈光槌球隊是台灣第一支身障槌球隊,吳慶富說,當初是他們到處推廣,台灣的身障槌球隊才有如雨後春筍般成立,而他們也會參加比賽,互相切磋,特別的是,慈光槌球隊一半以上的比賽都是和一般人競爭,用交流的心情來比賽,也都獲得不錯的成績。

慈光槌球隊的隊員經過練習,就算行動不便,也能順利把球敲進球門。

對身障友善的運動 只需要球杆

吳慶富說,雖然身體機能較好的話,打球技術也可能比較好,但比起身障游泳、桌球等運動項目,身障分級較細,槌球相對較為平等,有成員即使拄著雙拐,但打球技術也不輸給一般人,因此,不論身體狀況如何都可以打槌球,是較平民化、友善的運動,「只要你準備一根球杆就能打」。

成員的身障類別不同,也依照需求不同來特製球杆,有的人因為坐著輪椅,所以球杆製作的比較短,有的人因為拄著雙拐杖,只能單手拿著球杆,因此在球杆上有許多孔洞,讓球杆重量變得較輕。

坐著輪椅的隊員使用特製的短球杆擊球

注重團隊合作 需要互相體諒

也因為槌球是團體運動,兩隊都要五個隊員參與,是需要團結與戰略才能取勝的運動,能夠增進成員感情,但吳慶富也說,「我們私底下都說槌球是『互罵球』」,因為每個打球者的想法都不同,有時候意見相左,很容易吵架,管理上就比較頭痛,需要合作但卻又容易衝突,因此成員間需要互相體諒,才能在比賽中獲勝。

成員之一的蔡其達因為小兒痲痺後遺症症候群而坐著輪椅,本來是打桌球與籃球,但因為年紀逐漸增長,不能再打這麼激烈的運動,在朋友介紹之下開始接觸槌球。蔡其達說,槌球是比較文靜的運動,且不需要花什麼費用,又能夠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結交朋友,一舉數得。

「槌球最棒的地方就是一群人一起打球」蔡其達說,槌球靠的是團體合作,一個球隊就像一個家,默契與團結都是不可或缺的,他說,不可能找到五個隊員都很會打的,也會發生爭執,所以成員間需要時間來磨合,合則來,不合則去。

同為成員之一的邵裕峰,因為小兒痲痹拄著雙拐杖與鐵支架,他說,當初是因為朋友介紹才來參加槌球,接觸槌球之前個性比較害羞、自卑,總是窩在家中,但開始打槌球之後,因為注重團隊合作,認識了許多朋友,拓展社交之外,也變得比較開朗了。

槌球是一門對身障朋友較友善的運動,即使身體不方便,也能夠透過戰略及技巧來和一般人競賽,而需要團隊合作的宗旨,也讓身障朋友不再 躲在角落,能夠大方地走向陽光、結交更多朋友,找到生活的樂趣。


延伸閱讀

台南市慈光身障協會

槌球全國賽 身障選手挑戰生命力

《障友槌球樂》慈光身障協會 扮推手



思想地圖 讓年輕人到世界找答案

$
0
0
【記者張薷、皇甫香華/台北市報導】面對世界的變與不變,台灣的年輕世代該如何看待問題並找出解決之道?面對台灣各種社會議題,我們總有許多疑問,而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舉辦的思想地圖計畫,鼓勵二十至三十五歲的青年,前往世界各地,透過他國經驗的實地探查,藉著實際行動向世界發問,給自己一個找答案的機會。第一屆參與者蕭定雄鼓勵第二屆參與者,在思考龐大未來的同時,要想的夠遠,實現的夠力,必須到第一線看看,而不只是在台灣讀讀書。

      



「思想地圖青年培訓計畫」從「文化」、「公民社會」、「技術」、「環境」等四類議題出發,讓二十二位青年走出台灣,透過實際行動關注社會問題,到世界各地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
走出海外 向世界發問找出答案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舉辦的「思想地圖青年培訓計畫」今年邁入第二屆,此計畫為鼓勵二十至三十五歲的青年提出海外自我學習企劃,並在計畫結束後,將經驗分享、回饋給社會。本屆募集了數百件提案,內容主要是「文化」、「公民社會」、「技術」、「環境」等四類議題,最後徵選出二十二位青年走出台灣,從不同領域出發,藉著實際行動關注社會問題,深入探索各地,尋找解決社會議題的答案,讓問題能有所解決。

於五月十七日舉辦的「第二屆思想地圖青年培育計畫發布會」邀請了二十二位獲獎者分享他們的公民旅行計畫,並針對關注的議題及對海外學習的想法提出說明。龍應台基金會董事陳浩以互聯網媒體為例,他認為互聯網媒體最重要的精神為「打開」與「連結」,而思想地圖計畫就完全符合了這兩項特性,也就是「連結台灣跟世界,連結自我和社會;打開視野與心胸,打開各種可能性及創意。」

另外,第一屆思想地圖參與者蕭定雄也到場分享經驗,有感於都市無限擴張,農田被科學園區不斷占據,台灣下一個永續產業在哪裡?因此他到日本豐岡針對東方白鸛農法、經濟與社區營造進行實地考察和學習,透過豐岡農學城市,反思台灣在地經營,探討如何培養台灣的共生視野。並在回國後將經驗帶入台灣大學城鄉所,開設實習課程,讓學生每年都能到當地實習。除此之外,他也在坪林推動藍鵲茶,甚至逐步發展「藍鵲農學」,讓台灣藍鵲等鳥類在茶園中吃蟲,創造共生環境,希望透過社區營造等方式,創造坪林「有機村」的概念。蕭定雄說,他以:「當別人在為明天忙碌的時候,我已經把思想轉向未來。」為信念出發,也鼓勵第二屆參與者到第一線看看。

透過「第二屆思想地圖青年培育計畫發布會」,讓二十二位獲獎者分享他們的公民旅行計畫,並針對相關議題及對海外學習的想法提出說明。(照片由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提供)
前往港韓 找出獨立媒體的未來

就讀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的彭琬馨曾在台灣的獨立媒體擔任過實習生與特約記者。她將在五月底出發前往香港獨立媒體網以及主場新聞網實地訪問,了解兩者如何維持組織運作,如何和其他非營利組織串聯合作以及記者與組織間如何合作等問題。同時她也將到韓國訪問旅居韓國擔任駐地獨立記者的楊虔豪,了解主流媒體的工作經驗如何回饋到獨立媒體的運作,以及獨立記者在異地如何經營全新的工作領域。

彭琬馨認為,雖然台灣獨立媒體現階段蓬勃發展,但仍面臨許多困境。除了資金不足造成記者往往因為生計問題而影響工作意願,甚至組織面臨無法長久經營的狀況之外;獨立媒體也面臨採訪權的問題,彭琬馨表示,社會對獨立工作者認知的不足或誤解,造成獨立媒體無法進入公家機關採訪,這類問題也都需要獨立媒體組織與個人間更多的串聯合作,拓展獨立媒體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因此,她希望透過這次的計畫了解他國獨立媒體發展現況,回國後也能將相關經驗提供給台灣的獨立媒體做參考與借鏡。

從義國慢城社會 找尋台北下一步

從「全球化的今天,身為下一代的青年更應有在地化的責任。」的角度出發,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生鄭羽竣利用所學背景,觀察台北發現,台北依循從政府由上而下的計畫性領導都市計畫,造成台北在全球化競爭下的競爭弱勢。如何透過「在地化」因應全球,提升資本特質達到永續經營的不動產投資市場,進而布局未來的台北都市規劃願景,建立台北的「在地思維與行動」基礎。

怎麼樣在快速化發展裡面,找到城市中「慢」的角落?鄭羽竣將出發到義大利,了解當地為了降低全球資本所產生的經濟與生活衝擊,發展出「慢城」的都市計畫結構,不同於傳統的政府由上而下都市計畫,而是以「由下而上」的社區發展意識出發,強調消費與生產的在地化。因此,他希望透過實地參訪明年由米蘭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以及到當地了解慢城與慢食文化,除了透過到慢城組織(Citta Slow)的訪談之外,也將到米蘭的慢食市集,去體驗並了解身處在大都市裡的市集,如何在當地運作及生存。希望在學習的過程中,思考台北在二○一六年舉辦的世界設計之都和二○一七年的世界大學運動會等國際機會中,如何發展出以在地化的行動,實行全球化的視野,找尋台北的下一步。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生陳秋慧希望透過海外障礙藝術學習機會,將相關經驗分享給更多人,讓障礙者能透過藝術,找到屬於自己的美感。
透過障礙藝術 尋找異意與意義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生陳秋慧因為罹患關節炎,造成手部變形。過去曾參加障礙藝術團體的她,從製作石膏模型的創作過程中,了解到障礙藝術的重要。她認為,障礙藝術創作是一種讓障礙者完整自己的媒介,也是一種人權的展現。陳秋慧說:「之所以跟一般的藝術表現形式不一樣,是因為在過程中把障礙者的生活經驗融入創作,透過作品傳達出身為一個障礙者我的故事是什麼。」從這樣的概念發展到戲劇、舞蹈等創作方式,來展現障礙藝術的力量。

因此,陳秋慧將到美國奧克蘭和芝加哥兩個城市,學習障礙者的舞蹈課程並訪問當地障礙藝術家。希望回國後能把經驗分享給更多障礙者,她說:「對很多障礙者來說,怎麼樣相信身體不完美,但還是能夠有不一樣的美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藉由分享經驗,讓更多障礙者喜歡自己,並重新看見、擁抱自己的差異。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舉辦的思想地圖計畫,鼓勵二十至三十五歲的青年,
前往世界各地實地探查,藉著實際行動向世界發問,給自己一個找答案的機會。
(照片由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提供)

延伸閱讀

思想地圖—龍應台文化基金會青年培訓計畫 粉絲專頁

新鄉村.臺灣藍鵲茶 粉絲專頁

香港獨立媒體網

香港主場新聞網



伏流潛行 三位女性寫出工運血汗

$
0
0
【記者李宜芳/台北市報導】台灣在一九七○年代,經濟逐漸走向工業化,工廠需要大量的人力,藍領階級的子女常常只接受最基本的國民教育,就直接被送到工廠成為勞工,這些勞工不僅得承受高風險的工作環境、惡劣的環境,還得對抗資方的壓迫。《伏流潛行:女性社運工作者練功手記》是由三位長期從事工人運動的女性──張育華、王芳萍、拔耐‧茹妮老王所著,書中收錄了三人從事工運的故事以及心路歷程,其中不乏身為女性背負的家庭困境和婚姻的包袱。她們將自己多年對社會結構的觀察,以及貼近社會底層、反抗霸權的經驗化為文字,希望這些經驗能化為公共資產,讓工人前輩打拼的故事能繼續流傳下去。

三位作者在新書發表會中談到自己在社運中的見聞,由左至右是王芳萍、張育華、拔耐‧茹妮老王。(照片由PNN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提供)

「伏流潛行」是比喻台灣的社會運動工作者,他們有如藏匿在地底下的「伏流」,一般大眾看不見他們的勞動,但是這水流確確實實的在地下「潛行」著,他們擁有豐沛的能量,這股具能量的活水終將化成湧泉,流出地表讓世人看見,這也代表工人的運動累積的成果總有一天能夠引起大眾的注意。

女工故事告吹

《伏流潛行》這本書的緣起要追溯到十七年前,原本王芳萍負責編輯「女工團結生產線」女工的故事,但因為缺乏經費,又碰到了公娼運動而拖延,等到再次有機會重新籌劃出書時,當時訪談的女工已經四散各處,因此書的編寫被迫停止。

張育華和拔耐都是王芳萍在勞工資訊發展中心的同事,也一起參加過女工團結生產線。她們曾一起爭取工人健康保險、上街反對剝奪女工權益的「反單身條款」和「禁孕條款」。二○○六年,張育華完成了她的碩士論文,內容主要是以身為社運工作者的角度對社會進行反思和批判。而拔耐早期便有陸陸續續的寫一些關於自己的文章,勞工資訊發展中心的創辦人夏林清認為她們三人的故事值得出版,便邀請她們一同出版女性工運組織者的故事。

《伏流潛行:女性社運工作者練功手記》描述三位作者從事工人運動的歷程,從她們的故事中,也能一窺台灣歷史上各階段工人運動的樣貌。

故事蒐集不易 出書歷經波折

雖然找到了作者和寫書的材料,出書工作仍然不斷被擱置,原因除了作者們投入的娼妓運動持續延燒,還有張育華和拔耐對於出書的猶豫。拔耐說,雖然她對工運抱持著極大的理想和決心,但是當夏林清和王芳萍提出要將她的故事出版成書時,內心卻十分掙扎,原因是她家庭中的陰暗面。父親早逝,母親沒有什麼謀生的能力,家裡的經濟吃緊到曾經將弟弟送養,兄弟姊妹有的因為工作不順、被老闆壓榨而情緒不穩,有的受到家暴,有的吸毒成癮,整個家庭氣氛十分低迷,一家人陷入互相謾罵、傷害的局面。「都到了書幾乎要完成的階段,我依舊提出不太想出書,像這樣子的家庭要透明公開給一群我不認識,而且對我們完全不了解的人看,我即便覺得它不是家醜,那種糾結還是像緊箍咒一般,緊緊的套住我。」

張育華則是顧慮丈夫的感受,在台塑武仁廠擔任秘書的期間,張育華認識了她的丈夫,當初家人十分反對這樁婚事,因為張育華的家庭是小康的中產階級,父母親認為她該找個門當戶對的丈夫。但張育華最後仍不顧階級差異走入了婚姻。這段婚姻十分波折,家裡經濟拮据,債務、貸款壓的她喘不過氣來,丈夫工作的疲憊與壓力經常導致夫妻倆爆發衝突,甚至互相扭打。後來她為了家庭退出了工人運動,也因為丈夫而一度想放棄寫書。她在心書發表會中開玩笑的說:「其實這本書消極、被動的就是我跟抜耐,我們一直做出干擾出書的動作,讓芳萍很辛苦,幾乎到惱火的程度。」

為後來因王芳萍以及本書的策劃人夏林清的鼓勵,張育華和拔耐逐漸認知到:「一路走來的經驗,是該將這些東西回饋給公眾,我們不說的話,有些歷史真像會永遠被掩埋。」好不容易搜集到故事,卻耽誤到了後面編輯的作業時間,當時主要幫忙的兩位編輯為了趕上台北市文化局的補助期限,幾乎是不眠不休的工作。力經多次延宕,二○一三年十二月,《伏流潛行:女性社運工作者練功手記》一書終於成功出土。


出身中產家庭 張育華與工人同行

一九八九年,就讀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的張育華到遠東化纖工會實習,在哪裡她第一次站到生產的最前線,看到巨大的機器、噪音、飛揚的棉絮、揮汗如雨的工人,讓她心中感到震撼。由於父親在銀行工作,她一直認為天底下的勞動者都是穿襯衫、打領帶,在開放舒適的空間工作,這樣的既定印象和她眼前這群穿著藍布工作服,日夜輪班的勞工們有著強烈的反差。

同年五月,遠東化織工會發起了罷工運動,這是張育華第一次參與工人運動,親眼看見勞工與資方發生衝突,在政府的調解會議中也看不見政府的誠意。此外,他領教到媒體報導的偏頗,扭曲事實的情況嚴重,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在政府與資方聯合的壓倒性勢力下,工人有多麼的無力。

後來張育華到了台塑仁武廠工會擔任秘書,當時爆發了台塑公司將機械部八百多名員工強制轉移台塑重工公司事件,不接受調動的人被直接解雇,只給他們一半的資遣費。當時被資遣的員工天天聚集在工廠門口抗議,有一次強行衝入廠區,廠內運作中的工人也出來接應,仁武廠被群眾站領,癱瘓了生產線,這一幕張育華始終難以忘懷,深深受工人的意志所感動。

王芳萍為性工作者發聲

王芳萍的生父早逝,母親再嫁給了從大陸遷台的軍人,由於當時的社會風氣,母親的再嫁不僅不被家人同意,還遭到鄰居的指指點點。王芳萍認為是因為再婚,才讓繼父和母親關係不睦。女人再婚的污名,影響了她對於女性意識的覺醒。

王芳萍於大學畢業之後加入勞工教育資訊發展中心,實際接觸工人運動,這段工作經驗使她決定以工運作為志向。一九九七年,台北市長陳水扁宣布廢娼政策,以「全面掃黃」為訴求,掃蕩所有的性產業。勞工教育資訊發展中心成立的女工團結生產線投入了這場公娼抗爭,王芳萍是主要參與者之一。她在書中寫道:「當我與娼妓成為一起鬥爭的結合體,對抗社會汙名的壓迫,讓我有機會看清楚,不論藍還是綠,他們都未真正正視『底層階級』的生存。」

公娼抗爭打了將近一年又七個月年,王芳萍認為公娼和遭到資方惡意關廠的女工處境是一樣的,都是因為生活所逼而從事底層的工作,政府廢娼就像資方惡性關廠,還將性工作者加以汙名化,奪走的不只是人的工作權,還有名譽和人格。公娼運動是她生涯中最長久,影響也最深的運動。

女工出身 拔耐與家庭的拉扯

拔耐‧茹妮老王出生在台東縣卑南鄉,父親是外省老兵,母親是阿美族原住民,家裡總共有七個小孩。拔耐國中畢業後因為家裡沒有錢供她繼續升學,就到了新光紡織廠士林廠做女工,雖然密集的工作幾乎超出身體負荷,但為了脫離貧窮,拔耐一直忍耐著。一九八八年,新光紡織場毫無預警地宣告關廠,全場四百多名員工頓時失業,拔耐與其他的女工們走投無路,決定與資方抗爭到底。中間歷經過資方將工廠斷水斷電,甚至將卡車開進工廠,想將女工賴以為生的棉被和物資全部運走。工運堅持了幾個月,最後仍然不敵資方跟政府的壓迫而已失敗收尾,這是拔耐親身參與的第一個社運,也深深影響了她日後對工運的態度。

和張育華相同,拔耐也面臨了婚姻的不順遂。她的丈夫非常不支持她走工人運動這條路,認為她過度沉迷於工運而忽略了妻子應盡的責任,為了改善夫妻的關係,拔耐選擇懷孕生小孩,還和丈夫一同回高雄老家住,但是關係一直沒有顯著的改善。拔耐無奈的說:「難道從事社會運動工作的女人,就不能擁有一個家庭嗎?」她逐漸意識到這種生活不是她想要的,婚姻最後以離婚收場。

拔耐從事社會運動已經有二十七年的時間,她認為:「不會有一個統治者、資本家主動為工人設想,工人的權益要自己爭取,十六年前關廠工人運動爭取到失業給付,新一代的勞動者都不知道這些是前輩臥軌臥出來的。工人運動本來就應該持續往前,不能被消滅。」雖然因為家庭的關係,在出書與不出書之間反覆搖擺,但最後拔耐還是選擇將自己從事工人運動的經驗傳承下去,希望能夠為未來的工人以及家鄉的族人帶來正面的影響。


延伸閱讀

《伏流潛行》出版單位──基進書系

一本生了十年才出版的書| PNN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敬!俠女們! 讀《伏流潛行:女性社運工作者練功手記》│破周報



毛怪和朋友們 灑下繪本閱讀種子

$
0
0
【記者蔡宜蒨、盧秔坊/桃園市報導】「當花婆婆還是小女孩時,他的願望是長大後跟爺爺一樣要到遠方旅行、老了後要住在海邊。爺爺笑著請花婆婆長大以後要記得做一件讓世界更美麗的事 ⋯⋯ 」午後的暖陽照亮故事角,一群孩子團團圍繞在「毛怪」身旁,一雙雙明亮的眼睛閃動著,有時燦爛地大笑、有時嘰哩呱啦地舉手發問。這是「毛怪和朋友們藝術童書工作室」常見的光景,透過推廣繪本、推廣閱讀讓世界變得更美麗。

       



創辦人「毛怪」致力於推廣繪本閱讀,帶領孩子們領會閱讀的美好。

「毛怪」是創辦人蘇靜怡的暱稱,而「朋友們」是當初攜手成立工作室的大學同學「毛小花」趙華君與另外兩位志同道合的好友。毛怪成立工作室的初衷源自於對繪本閱讀純粹的喜愛。毛怪在大學念外國文學時開始接觸兒童文學、收集典藏繪本,並自行推廣繪本說故事,在書局或圖書館長期為孩子說故事。

雖然毛怪一直在貿易公司從事外銷業務的正職工作,但他仍利用閒暇時間說故事給孩子聽,堅持著分享繪本閱讀的理想。後來毛怪索性成立「童書閣」,邀請附近鄰居媽媽與小孩到自家客廳讀繪本,口耳相傳獲得支持後,也到附近學校擔任說故事老師。這樣說故事、推廣繪本一做就是十五年。

從一小格書櫃到圓夢成立工作室

毛怪的外公曾經營書店「川台書局」,當年他外公決定退休把書店收起來時,毛怪其實很想繼續這個事業,但礙於仍是學生也無可奈何。而這樣的夢從那時起就一直放在他心裡面,在長大後不知不覺也走上和外公同一條路 。

二〇一三年毛怪與他的朋友們一起圓夢,成立了「毛怪和朋友們藝術童書工作室」。位在桃園市東門國小對面的巷內,這是個由老屋改建的藝文空間,一樓是繪本書屋,收有世界多國的繪本,二樓則是講座與藝術手作課程空間。

毛怪說,這間工作室不是書局、更不是補習班或安親班,可以當作是一間小型的私人圖書館,目標是推廣親子繪本共讀,有專業又熱情的館員向你推薦、介紹最經典的好書。讓孩子們有聽故事的機會,也幫助家長們認識繪本,養成陪孩子讀故事看繪本的習慣。由於毛怪與朋友們對藝術、童書濃濃的熱情與喜愛,除了持續閱讀的推廣,還在假日舉辦各種的手作同好會、插畫同好會、版畫同好會、讀書會、城市沙龍等。

二樓的空間規劃給各種繪畫、手作或藝術講座活動使用,也定期展示孩子的畫作。

培養閱讀人口 工作室不賣書營利

毛怪選擇開一間工作室而非書店 。毛怪表示,很多人對開書店有很崇高的理想,但若沒有足夠的閱讀人口其實很難去支撐這個理想,因此後來覺得開書店相對不是那麼重要。「我覺得把閱讀人口培養出來,自然就會有人到書店去買書。有更多的人閱讀,就會有更多的人開書店,也會有人開出版社、寫書、畫書、賣書,形成一個正向良性循環。」因此毛怪選擇把時間花在陪小孩讀書、陪家長讀書,給他們更多的資訊,讓他們知道有哪些好書、讓他們主動閱讀。

毛怪坦言,工作室真的沒辦法賺錢,目前都一直還在虧損狀態。講故事活動只收五十元、而各種講座、手作會等也只收最基本的講師費與材料費。堅持下去的動力是小朋友和家長給的正向回應,讓他覺得做這件事情很有意義。毛怪開心地說,說故事十幾年來,以前最早帶的孩子們現在也差不多要念大學了,幾年來也一直有家長跟他說,小孩無論是後來念了小學、國中、高中,比起一般同年齡的孩子都更有主動閱讀的習慣。

毛怪認為故事本身就在我們的生活中,他不是要做金字塔頂端的生意,閱讀這件事情不是只有有錢人才可以做,應該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去接觸的。做這件事情本身就不是拿來賺錢 ,希望這個工作室的形態是非營利性質的,並有足夠的利潤維持、繼續堅持下去。

毛怪說著繪本中的故事,店裡的小朋友們專心聆聽
讓故事與藝術走進生活

工作室的書架上丹麥、挪威、捷克、葡萄牙、西班牙等各國的繪本,都是毛怪在旅行或出差時從世界各國帶回來的。「故事已經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毛怪說不逛名牌店、不去百貨公司,而是尋覓每個國家、城市存在著怎樣的書店、圖書館,然後把世界各地的好繪本帶回台灣分享。希望以繪本為媒介,讓台灣的讀者去看不同文化的藝術表現。

看繪本、講故事的人都很喜歡繪本《花婆婆》,故事中花婆婆撒下魯冰花種子讓世界變得更美麗,毛怪說:「我們在講故事就像是花婆婆撒下花種子,期許像花婆婆一樣,撒下閱讀的種子,然後等待花開。」


延伸閱讀

毛怪和朋友們藝術童書工作室Facebook粉絲頁

毛怪和朋友們藝術童書工作室部落格

夭夭生活誌第三期



角立獨立出版社 突破詩的想像

$
0
0
【記者蔡宜蒨、盧秔坊/台北市報導】詩是什麼?詩可以有怎樣的想像?獨立出版社角立出版從無償的熱血出版開始,為了推廣新詩, 為詩人「自費出版」,展開一場「詩人與設計師的華麗冒險」,推出近二十本裝幀前衛與精緻的詩集。到後來轉型為「詩的產生團體」突破詩的框架,設計與詩相關的表演與活動讓詩變得有趣, 激發對詩的想像,試圖讓詩融入人們生活。

       



角立獨立出版社從自費出版出發,而後轉型為以推廣「小本的」詩集為主軸,致力於新詩推廣。

詩人與設計師的華麗冒險

二〇〇八年,詩人許赫與孟少創立角立出版,在那自費出版還不盛行的年代,角立出版社秉持推廣新詩、為詩人服務的理念,以「照單全收」的無差別方式為詩人「自費出版」。許赫說當年憑著一股熱情投入出反詩集,當時所有成員都有正職工作,只在下班後的閒暇時間經營角立出版。沒有人要靠這間出版社賺錢,也根本不研究去行銷賺錢。當年角立做得最好一件事情是將書做得很漂亮,裝幀極為特殊。

獨樹一格的裝幀設計是當時角立最大的特色,後來儼然成為一場「詩人與設計師的華麗冒險」。許多書因此多次入圍有「出版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金蝶獎,例如第一本出版的陳克華《我和我的同義詞》以佛經兼聖經的設計概念去傳達,製做成精卷的中英對照詩集,設計成拉開的,只為了可以跨頁完美呈現陳克華的大幅的插畫。

然而,這樣不計代價的熱情,導致角立幾乎沒有什麼營收、甚至連年虧損,長期下來也敵不過市場的真實與現實。雖然出了近二十本精緻的詩集,角立出版總編輯沈嘉悅說,那樣的「設計暴走」造成成本暴增,而面臨的現實就是若沒有好的行銷,讀者不容易接受那樣的高價,因此造成惡性循環。雖然作者做出很棒的詩集,但殘酷的現實是:很難賣,而且作品無法被看見。

突破與轉型 自稱出版界的小農

因此,角立反思自身的定位,重新建立發展方向。二〇一二年底,角立公開聲明結束自費出版業務,並轉型為「詩的產生團體」,包括詩表演、出版與各類型式的創作,希望詩可以自力維生,讓未來更多詩的創作。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沈嘉悅推出的一個大膽、熱血的出版計畫,叫做「小本的」。「小本的」系列詩集不經過印刷廠,每一張紙都是自己跟廠商訂,每一本書也都是編輯們用陽春的裁紙機,書自己縫、自己訂、膠裝的手工裝幀。另外也不申請ISPN(國際標準書號)、不與大型通路合作,自己創了通路的網絡,與網路書店讀冊合作,在創意市集、國際書展或與全台十多家獨立書店販售。

「如果印的厚厚的放在誠品、博客來是沒有人要買的。」許赫說,小本系列詩集試圖去回歸到很復古的 精神。不需要負擔印一本書十萬元以上的壓力,詩人只需負責給設計師一萬元內的設計費,接下來所有經費都由角立承擔。沈嘉悅強調,與一般商業出版不同,「小本」秉持共同創作的精神,彼此尊重也互相溝通, 由作者、設計師、出版社編輯共同打造一個作品。而且還符合公平貿易精神,不讓任何一方獨大,一本九十九元的手工書,扣除成本後,分成一半,一半給出版社一半給作者。

不為賺大錢 為理想堅持出版熱情

沈嘉悅說,獨立出版並不是要賺大錢的一群人,許多人以大小規模來判斷何謂獨立出版,但其實應該用精神來判斷。有些人明知做什麼書會賣,但選擇不去做那種書,因為背後有更重要、想實現某種獨立於賺錢的主流價值。

獨立出版思想是獨立的,沈嘉悅認為詩作為一個「小眾中的小眾」的文類最適合做獨立出版。以自費出版來說,無法靈活配合詩集的多樣性和作品產出的樣貌,所以回到了本質思考作者和讀者「想要什麼」。大多數的詩人目的不在賺錢維生,但希望至少能回本,他們追尋的價值是在寫作歷程的一個里程碑、也希望作品被看見。
小本的經營方式相對提供一個較無負擔的方式,不需要賣個五百本才能回本。使得讓詩人有餘裕繼續下一個創作。沈嘉悅表示,「小本」是因應現代詩這種市場很小、讀者分眾變得很細而成的製作的方式。而這樣的方式也獲得成功,在二〇一四年國際書展中,「小本本」很快就售光,成功賣出兩百本。

出版是生活方式 行動激發想像

角立不只出版,還舉辦過許多特殊活動。二〇一二年在台北詩歌節與南海藝廊合作,舉辦「詩的路跑」,透過觀察店家生活轉化成詩的題材,讓詩以圖文創作、即興演出、偶發快閃等形式,在南海路街頭演出。另外還舉辦「詩人快跑」活動,在人們生活的轉角,例如公園、捷運站、騎樓等公共空間,群聚討論詩。沈嘉悅表示,希望透過活動,讓詩跑出去,讓寫詩的、喜歡詩的,或任何與詩相關的人可以跑出自己的世界,進入別人的世界。

角立嘗試使人們跳脫過去對於「詩」的刻板印象,激發對詩的想像和興趣。沈嘉悅認為,體制內把現代詩納入教材、變成死板考題的作法,等於是把詩妖魔化。很多人不碰詩不碰現代文學,是因為離他們的生活太遙遠。因此角立舉辦的各種具體活動可以讓人多認識、啟發,進而持續創作。沈嘉悅說,唯有圈子保持這樣的活力,人們才會覺得詩是有趣的,而覺得詩有趣才有可能消費,這是改善文學與獨立出版的根本方法。


延伸閱讀

角立出版Facebook粉絲頁

角立出版官方部落格

創辦人許赫專訪



林果良品 回到手工鞋美好年代

$
0
0
【記者林伶潔、吳佩容/台北市報導 】外觀看起來像間咖啡廳,但走近一看,店內擺飾著一雙雙復古又兼具時尚感的手工紳士皮鞋,顧客先換上室內拖鞋後,漫步在店內,尋找屬於自己的手工皮鞋。林果良品手工皮鞋店,不採用一般市面上的膠底材質,堅持以手工製這樣悠閒的氣氛,是林果良品的老闆曾信儒構思的,他認為這樣緩慢的步調能跟客人的關係更緊密,而不是只有銷售。

       



身為鞋業第二代的曾信儒,自己經營手工皮鞋品牌林果良品。

鞋業第二代 繼承傳統兼創新

曾信儒出生於鞋業家族,家人一開始並不支持他 ,他說:「很多做傳統產業的,父母親會說做這行不輕鬆,只是希望孩子好好求學,他們覺得另一個產業更好。」第一個原因是他們覺得這不是個可以繼續延續的產業,第二個則是覺得這麼辛苦栽培,為何要回來碰這行業。不過在曾信儒的家人看到他努力過後的成績,也漸漸轉為支持他。

曾信儒表示對於鞋業的興趣是跟經驗或記憶綁在一起的,因為畢業於陽明大學文化資產維護所 ,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其實是在博物館當策展人員,但是看到家裡的鞋業每況愈下,所以常常構思如何用不同眼光和包裝讓手工鞋業不再是傳統產業,到後來也想為這個產業做改變。 他認為傳統產業的困境其實是從人才斷層開始,學習傳統技藝的人已經漸漸消失了,會有這樣的認知是因為家裡做鞋業,發現學徒都是從十幾歲就開始學製鞋,到老了都是做這行,但他們並沒帶新人,這樣的製鞋人生歷練也沒有被傳承。於是他創立了林果良品,把台灣老師傅的傳統技術與西方的美感做結合,用高級的皮料打造鞋底,製作一雙雙越穿越順腳的大底皮鞋,讓鞋工藝回到美好時代 。

一雙雙復古又兼具時尚感的皮鞋,讓曾信儒的父母看見他的決心。

克服困難是創業最有趣的地方

台灣傳統產業鏈出現問題 ,產業外移導致國內皮鞋的皮料資源在就比以往少掉很多,所以曾信儒漸漸到國外尋找新資源,踏出這步後,發現更多種類的皮料資源,也找到品質更好的皮料,更認識這行的廠商和增加合作機會。

曾信儒開店的過程,創業資金是最大的問題。他說:「其實真的有到存款裡面都沒有錢了,最痛苦的是連電費都沒錢繳。」雖然感到無助、想要逃避,但是曾信儒表示,勇敢面對問題後,人生就沒有太多事情可以感到恐懼。

當產業出現狀況,去克服困難點時,就是跟競爭對手產生差異的關鍵。曾信儒說自己常常在克服困難,「創業裡面有實驗性和創新性,有時跌倒有時碰壁,就像遊戲一樣,越做越有趣。」像是要搏得製鞋師傅的信任,讓師傅相信自己對於製鞋的設計新理念,他說:「合作的頭一年,師傅就是拒絕製作新款式,他們認為沒市場。」但經過不斷的溝通和嘗試後,才會有今日的成績。

傳統技術 為手工鞋增添溫度

雖然手工製產量低,但曾信儒說有兩點很重要,第一是用手去做的鞋子,有我們看不到的溫度在裡面;第二是專業師傅用自我專長做鞋子,比他操作機器大量生產還有價值。他認為自己對鞋業情感強烈度是夠的,加上理性判斷風險高低,至少知道這是個不會消失的產業,他說:「每個人都需要穿鞋子,問題點是呈現的方式是什麼」,而曾信儒選擇用老師傅手工製作的溫度來給予鞋子不同的價值。

曾信儒跟合作的製鞋老師傅並不是從一開始理念就一樣 ,老師傅比較執著於技術養成的方式及對於當初美感的堅持。曾信儒認為鞋業是流行時尚的,不可能讓鞋子的造型保持在三十年前,他說:「跟長輩討論時,不能直接否決他們來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我選擇以央求來進行嘗試,在結果出來成績不錯時,他們就會轉為支持。 」這兩三年曾信儒和老師傅更會一起討論鞋子設計和製作的細節,嘗試去了解彼此不同的想法。

曾信儒和臺灣老師傅合作,堅持以手工技術來製作皮鞋。 (照片由林果良品提供)

曾信儒的目標不只是製造手工皮鞋,更希望每間店面都能跟客人產生良好的互動和情誼。第一間是位於台北的咖啡廳風格,待客人如朋友關係,他說:「令我最開心的是有客人在我們店裡拍婚紗,還寄剛出生的嬰兒照給我」;第二間位於台南的是圖書館的概念 ,裝潢使用古老磚牆以及書櫃,為的是和更多朋友分享關於鞋的故事。他希望未來每家展店可以用不同風格和設計讓手工傳統皮鞋增添不同的風味,跟客人產生關連。


延伸閱讀

林果良品官網 

非凡新聞台灣真善美-林果良品手工鞋報導 

東森新聞專題報導-老師傅手工鞋!




阿蓮讀書會 關懷公益永續經營

$
0
0
【記者趙峻廷、魏嘉葦/高雄市報導】有感於城鄉差距嚴重、鄉村軟硬體設備的不足,擔任台南二中數學兼任老師的陳建宏於二〇〇四年創立了高雄市數學讀書會,致力於青少年數學教育,並加強學習輔導以及生活照顧。透過課後輔導、遊戲和營隊活動,增進青少年的人際互動以及學習動機,讓他們在課業之外,生活技能上也有顯著的成長和進步。

       



親身體驗城鄉差距 決心回饋家鄉

出身於高雄阿蓮區鄉下的陳建宏,國小、國中都於阿蓮在地就讀,也一直都保持優秀的成績。直到考上台南二中,到台南市區就讀,才開始接觸與家鄉不同的競爭環境,而不再耀眼的成績,也讓陳建宏第一次感受到城鄉差距的問題,因此下定決心要回饋家鄉。高中畢業後,陳建宏選擇在高雄念大學,大二時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創立了「阿蓮數學讀書會」。

二〇〇四年開始,原本只是在寒暑假舉辦的小型數學營隊,漸漸地,有不同年齡層的孩子,經過家長同意後,在放學後自動自發地前往阿蓮數學讀書會報到。在僅有簡易黑板、數張長桌和椅子的空間裡念書、寫功課,形成了讀書會最初的樣貌。

阿蓮數學讀書會活動長葉瀚隆(左一)帶領孩童動手做勞作。
(照片由阿蓮數學讀書會提供)

義賣取代募款 無私奉獻永流傳

「以義賣手工製品及鳳梨酥取代募款,是我們最大的特色。」看到社會上有許多公益團體因為募款而模糊焦點,甚至是產生誤會,陳建宏主張藉由向政府申請補助和製作手工藝品義賣作為讀書會的資金,幫助偏鄉孩童、高風險家庭、新台灣之子與邊緣戶等弱勢團體,從開發、製作、包裝到銷售,全部都由讀書會的志工們一手包辦。

要透過義賣來集資,陳建宏表示這些青年志工比一般的志工辛苦,一般志工是純粹對外進行協助,但讀書會的志工們既要對內輔導後進,也要對外把義賣品行銷出去。他希望這種無私的奉獻不僅能讓志工們帶回家庭,也可以傳承給周遭的朋友。

阿蓮數學讀書會活動長葉瀚隆(右)曾為讀書會學子,如今回到讀書會擔任活動長,幫忙創辦人陳建宏(左)繼續經營。

八八風災 投身公益幫助弱勢

二○○九年八八風災後,陳建宏集合家人與志工學生的力量,將讀書會發展為結合課後輔導、辦理活動比賽、籌措手工義賣及募集偏鄉資源等功能的機構。

「會到讀書會的孩子們通常家境都不富裕。」陳建宏說,「甚至有些是原生家庭有問題的孩子。」剛進入讀書會的青少年因為本身家庭沒辦法負擔教育經費,更別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面對人生的態度,因此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課業與品德都有加強的空間。

陳建宏說,在經過讀書會的課後輔導以及到偏鄉服務學習後,這群孩子不僅編織包包、水果以及花束的能力進步許多,也從懵懵懂懂的青少年蛻變成能夠獨當一面的志工。

從做中學 先進帶後輩

推動至今,高雄市數學讀書會藉由母雞帶小雞的方式,培育出不少優秀青年子弟,其中讀書會現任活動長葉瀚隆是讀書會的第一屆元老,經由陳建宏拉拔,從缺乏生活經驗的國中生成長為優異的研究生。

葉瀚隆國三的時候,因為家庭因素加入讀書會,陳建宏除了輔導葉瀚隆的課業與品德外,也幫助他獨立租屋,照顧其生活起居。而從做中學,葉瀚隆從高中開始,每天到讀書會輔導學弟妹,也學習寫企劃案、編織手工藝品,如今是讀書會的活動長,同時準備修讀博士學位。被問到會不會覺得因為讀書會而讓自己的時間被壓縮時,葉瀚隆笑著說:「會是會,不過整體上來說是利大於弊的,畢竟在這邊學到的是社會經驗和待人處世的圓融技巧。」


雖然身兼學業與讀書會兩頭重擔,葉瀚隆從無怨言,他認為讀書會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讓他學習如何待人接物,同時,他也希望能夠把這樣具有正面影響力的活動傳承下去。「堅持做對的事情,只要是對的事情就去做,就去把握,把讀書會擴及更多據點,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陳建宏說道。


延伸閱讀

旅行台灣講座-吃喝玩樂做公益

遊戲發電?踢足球也能幫助孩童在夜間讀書

早鳥溫書會 早起做公益台



視障邱文昇 活出彩色世界

$
0
0
【記者柯芳辰、陳彥文/台北市報導】「你要別人接受你之前,你要先接受你自己」身為台灣盲人棒球代表隊的主力球員,邱文昇患有先天性眼疾加上意外導致全盲,但站在草皮上,奮力揮棒打擊,加上他樂觀進取的態度,使他的人生就像打出去的球一樣,飛的又高又遠。

       



全盲卻不自暴自棄 積極過每一天

邱文昇因為患有先天性青光眼和弱視,僅能看見模糊的影子,但在十四歲時,玩盲人門球不慎撞擊到眼部,從此變成全盲,但他說,因為罹患青光眼,視力會隨著年紀增加而變差,所以早就知道未來某天會變成全盲,只是提早了一、兩年而已,他在啟明學校也已經學習了點字,加上樂觀的天性,他並沒有自暴自棄。

「高興也一天,不高興也一天。」邱文昇說,自己是從看的見變成看不見,比起其他人一生下來就看不見,已經幸運很多了,例如顏色,他能夠想像,「但有些人知道紅色不能配綠色,是因為課本這樣教,他自己並不知道為什麼」,因此,他認為沒有什麼好抱怨的,既然無法改變事實,不如樂觀開朗地面對每一天。

即使缺少視力,邱文昇憑著聽力與多次的練習,一樣可以成功的揮棒擊球。

圖形難想像 連貫動作靠練習

然而,變成全盲還是有不方便的地方,他說,「生活上還好,但是學業方面就有比較困難的地方」,例如數學課的立體圖、地理課的等高線,都因為看不到,難以想像圖形,有時候會感到挫折。

邱文昇也說,「體育項目有些一氣呵成的動作也很難體會」,因為只能透過話語來得知手腳該如何擺動、腰什麼時候要轉,學習連貫性的動作帶給他很大的苦頭,「剛開始學揮棒的動作,顧著手,但腰忘了轉,或是顧了腰,腳卻怪怪的,又或是腳轉了,棒子還在身體後面」只能靠慢慢練習來糾正姿勢。

在打盲人棒球時,需要戴上眼罩以確保每位選手都看不到東西,儘管如此,他們仍然能夠憑著聲音判斷球的位置。

棒球玩出興趣 練習成大將

連學習連貫性姿勢都有困難了,那邱文昇又為什麼開始接觸盲人棒球的呢?他說,當初和另外兩位朋友考上淡江大學時,三個人都已經是盲人門球的國手,學長便開始鼓勵他們來打盲人棒球,起初他意興闌珊,「我門球打得好好的,幹嘛去打棒球」,但拗不過學長再三拜託,玩了幾次,邱文昇逐漸打出興趣。

一開始,因為不習慣拿球棒打球,常常揮棒落空,為了改變這個狀況,他利用空閒時間,將打擊練習架調整到一定高度,在上面夾著一搓雜草,不斷地拿著球棒揮著同一個高度,靠著打到雜草的「沙沙」聲,來判斷自己的揮棒高度是否正確,經過苦練,打擊率慢慢變高了,他驕傲地說,「大一時去美國比世界盃,有人問教練說我打多久了,教練說只有八、九個月,別人都不相信。」

門球是一種利用聲音來判斷球的速度及方向的運動,每隊三個人,一邊進行攻擊滾球時,另一邊就防守,聽著球滾近發出的聲音,形成人牆,阻止球進入球門,拿到球之後立刻變成攻擊方。

因為曾是門球國手,靠著之前打門球時訓練的手臂力量,現在打起盲人棒球,對邱文昇來說如魚得水,他說,門球速度很快,判斷時間大約只有一秒,而現在棒球則有三、四秒的時間,判斷的時間很足夠。

與一般棒球不同,盲人棒球有專門的規則,壘包只有一、三壘,所有人都要帶著眼罩,球和壘包皆會發出聲響,而投手、捕手與打擊者屬於同一支隊伍,投手需要靠默契投出讓打者打的到的球,一打擊出去,一、三壘壘包會隨機發出聲音,打者需要在敵隊接到球之前跑到壘包位置,才算得分。

而敵隊則在球打出之後,由場外看的見的守備教練喊出球的落點位置,所有的守備員會聚集到附近,在打者跑到壘包之前,將球找到並撿起來,讓打者出局,因此,盲人棒球是一種靠著聽力與體力決勝負的運動。

世界盃天氣惡劣 靠毅力渡難關

邱文昇說,他印象最深的比賽都是在國外比的世界盃,對手很強勁所以打起來很刺激,而打得最辛苦的是二零一二年的世界盃冠亞賽,因為當時氣候很惡劣,第一個晚上有龍捲風,氣溫高達四十幾度,但在比賽當天,卻又下起大雷雨,氣溫驟降,加上場地因為雨勢而泥濘不堪,雨不斷從隊員頭上流下,一下場就要裹上當地華僑送來的保暖衣物,在如此艱困的天氣下,憑著毅力以九比五力克強敵。

他說,「我們是贏在地利優勢」,因為在台灣練習時,即使下雨也照練不誤,因此比較能適應,而敵對的家鄉較少下雨,沒有練過下雨時該如何投球、如何在泥濘中跑壘,成為致勝關鍵。

邱文昇說,因為棒球有大片的空間可以奔跑,且有非常多的變化,你不知道下一顆球是哪種球、會飛往哪裡,時時刻刻都是變數,「我覺得盲人棒球是盲人運動中最自由的」,這樣勇於嘗試的心胸與積極正面的態度,使邱文昇打出人生勝利的全壘打。


延伸閱讀

世界盃盲人棒球賽 台灣奪冠

盲人棒球 視障朋友「揮出」自信人生

視障邱文昇 街頭表演豎笛闖天下



截肢鬥士克服困難 夢想比誰都大

$
0
0
【記者柯芳辰、陳彥文/新北市報導】「永不放棄,創造奇蹟」郭韋齊是一名因病截肢的二十歲少女,第一次見面,你會訝異她的缺陷,但你會更訝異她的開朗,沒有因為截肢鬱鬱寡歡,相反地,她總是帶著笑容,不畏懼自身缺陷,參與「混障綜藝團」到各地學校、監獄表演,鼓勵學生與受刑人不要放棄希望,更曾攀登玉山與雪山,雖然沒有手腳,但她卻擁有夢想的翅膀。

       



郭韋齊因病截去手肘、膝蓋以下部分,但她沒有因此氣餒,反而更勇於挑戰自己,開創燦爛人生。

延誤治療 截去四肢

郭韋齊七歲時因為高燒不退,送往醫院急診,但因為醫生延誤治療,打了過量的強心針,造成休克、五大器官壞死且手腳發黑,醫生說,為了保命必須截去壞死的四肢,父母只能忍痛接受,截去手肘、膝蓋以下的部份。

因為腦部受損,郭韋齊昏迷醒來的三個月就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沒有語言、行動能力,在醫院進行床邊教學、復健和語言治療,「最痛苦的是換藥」,她說,每次換藥時,都十分的痛,痛到會撞病床的鐵欄杆,住院了九十九天,她終於慢慢學會用沒有手掌的雙手來自理生活,並使用義肢。

剛出院時,因為截肢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自卑使郭韋齊逐漸關閉內心,在人多的地方都會將手插入口袋,避開眾人目光,郭韋齊說,「曾經對爸爸說『爸爸你的手可不可以借給我?』,雖然是開玩笑,但內心真的很痛苦」,同學的欺負讓她陷入低潮。

度過低潮 展開舞蹈人生

在她人生最低潮的時候,郭韋齊遇見截肢協會的理事長曾一士,他邀請她在身心障礙才藝大展上表演舞蹈,在主持人劉銘的邀請下加入了「混障綜藝團」,開啟了郭韋齊的舞蹈人生。

混障綜藝團由劉銘創辦,是一支混合多種殘障類別的表演團體,郭韋齊在裡面擔任舞者,並和其他兩位截肢舞者組成「旋耀舞姬」,透過美麗的肢體表演,帶給觀眾最大的感動。郭韋齊在混障綜藝團中是年紀最小的,她說,團員都十分照顧她,把她當成妹妹般來疼愛,讓她感覺混障綜藝團是個溫暖的大家庭。

郭韋齊曾經學過芭蕾,舞蹈對她來說是興趣,但截肢之後,困難度增加,一支舞要練六、七個月,她說,常常會因為太難想要放棄,但老師的鼓勵加上自己不服輸的個性,總是咬牙硬撐下去,但現在,郭韋齊已經能跳出一支支絢爛的舞蹈。

翻山越嶺 挑戰不可能

去年她受國立體育大學的三位學生邀請,參加「圓夢計畫」攀爬雪山,四天三夜的路途讓她吃了不少苦頭,碎石坡讓她的殘肢與義肢接合處破皮流血,惡劣的天氣和傷勢,她最後只登上東峰。郭韋齊為了雪恥,決定今年四月攻頂玉山,她在攻頂前幾個月便開始體能訓練,每天走操場八圈,也去走擎天崗、觀音山,為了就是增加體力、大腿的力氣。

兩天的攻頂路程中,因為碎石坡和橋樑太多,她耗盡體力,跪在地上好幾次,但這不是最困難的,她說,攻頂前的最後一段路,寬度只能容下一個人,一邊是山壁,另一邊就是懸崖,一個不小心就會掉下去,必須扶著山壁才能慢慢移動,那一段路壓力真的很大。

攻頂成功的感動無法言喻,郭韋齊帶著外公的遺照上山,實現和外公的承諾,她說,外公在她小時候因為聽到她截肢傷心過度,中風去世,她現在用行動證明,想要告訴外公,「即使沒有手腳,也能看的更高更遠。」

連爬雪山、玉山這些普通人都覺得有難度的挑戰,郭韋齊都一一成功了,她更預計在今年的九月挑戰鐵馬環台,郭韋齊雖然沒有手腳,但她用樂觀與不服輸告訴每一個人:她的字典裡沒有「難」字。


延伸閱讀

凌華教育基金會:混障綜藝團

動容!帶著外公遺照 無四肢女孩郭韋齊含淚登玉山頂

三人六肢熱舞 混障綜藝團校園表演



用兩百二十一元改變世界 BCI×Rabbit

$
0
0
【記者張雅柔、陳明安/台北市報導】「我是全職做這份工作,但我沒拿薪水,而這是我自己選擇的。」一名嬌小的女生,穿著隨性的寬鬆T恤,留著俐落的短髮,二十四歲,已是一家公司的營運長,這家公司專門賣設計T恤,並且用販賣所得去支持需要幫助的團體,而最近他們正在替台灣的哈凱部落募資建構屬於他們的家園;特別的是,這裡的成員除了營運長,其他人白天都還有正職工作,簡單說,這是一群人特別的「副業」。

      



延續志工旅行的感動

一開始只是像大家一樣的國外志工之旅,但到了Natasha跟May兩個台灣女生身上一切開始變得不一樣,到柬埔寨當志工的兩人,看到當地BCI孤兒院裡,資源不足、設施簡陋,卻要照顧只增不減的孩子,回國後對於這樣的情況做出了具體的行動,一開始只是從當地孤兒院帶回他們所製作的T恤幫忙販售,後來發現,若乾脆以台灣的工廠生產,不但更貼近台灣消費者喜好,同時也能更有效的販賣,於是BCI×Rabbit就這樣誕生了。

而Natasha和May兩位創辦人,現在遠赴美國求學,因此現在BCI×Rabbit的運作主要是靠台灣的團隊在執行,其中除了營運長Lily之外,其餘的工作夥伴全是兼職在做這份工作,雖然是兼職,但卻一點也不馬虎,從T恤衣料、設計圖樣到官網架構,都是成員們腦力激盪、互相拉扯下的產物。「我得到的不是薪水,我想這不能用錢去衡量,我得到的是更多其他的東西。」營運長Lily雖然是全職經營BCI×Rabbit,但他選擇不收薪水,「有人可能會笑我傻啊!」她笑笑的說著,但語氣裡卻堅定的強調,一份工作的價值並不僅是金錢,而是她在工作中的成長及滿足感;目前BCI×Rabbit尚未達到收支平衡,但Lily表示他們希望能有更多的資金投入,走自己的步調,一步一步將步伐踩穩。

BCI×Rabbit在每件印有兔子的T恤賣出的同時,取「兔兔衣」的諧音,BCI×Rabbit就會捐出兩百二十一元給需要幫助的單位,一開始是柬埔寨的孤兒院,後來慢慢的也開始了與不同機構的合作,而哈凱部落,就是其中之一。

BCIxRabbits透過「你買一件每月兔兔衣,我捐二二一」的方式為哈凱部落重建基金募款,永久屋預計於七月左右完工。(左:BCIxRabbits專案經理Beta Liu,右:營運長 Lily Liu)

與哈凱部落的故事

「那個時候我們看見山的那一邊出現一道將近圓形的彩虹,當下,就覺得無論如何一定要接『哈凱』這個案子。」專案經理Beta興奮的說著:「當下我們大家都很激動,而且彩虹在泰雅族裡面也是一個很好的象徵。」哈凱部落是一九九六年賀伯颱風的受災戶,也是台灣第一批風災戶,當時政府並沒有健全的補助措施,於是,哈凱部落聽從政府的指示,從桃園復興鄉山上搬到了山谷中臨時搭建的組合屋,原先政府給的三年後,就能搬到永久屋的承諾,這一等就是十三年。

「你穿著襪子踩在他們的地上都會以為是踩在冰水上。」Beta氣憤的敘述著當時在哈凱部落的所見所聞,因為組合屋本只是要短期居住,這樣的建材根本耐不住長期的耗損,再加上臨時搭建的屋頂,不用說遮風避雨,就連個像樣的屋頂都沒有,於是在山谷的組合屋中的泰雅族人,十三年過去,病倒的病倒,年老的也過世了,甚至等到了祖孫同堂,也看不見遷出組合屋的日子,只能將就的在每戶配給的五坪大小空間上吃力的生活著,潮濕、積水早已見怪不怪。

慢慢的這群土地上的原住民們開始發現,原來,政府早已遺忘他們,於是經過一連串的陳情、抗議,終於,蓋永久屋的預定地,爭取來了!不過,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政府訂定建永久屋的自付額高達五百萬,部落根本付不出這樣的天文數字,然而,繳不出自付額,就意味著政府永遠也不會動工,補助也永遠不會核發,就在這時,BCI×Rabbit透過人權協會的網站得知了哈凱部落的困境,團隊來到拉拉山上做進一步的評估。

「其實我們那時知道,我們要幫忙募到五百萬是一項很難的挑戰。」Lily說,他們不去想做不到的事情,他們希望專注於可以做的、可以改變的事情上,但面對哈凱部落的難題,他們鼓起勇氣決定一試,「我跟部落說我們就盡力賣,能有多少是多少!」於是他們為哈凱部落設計了一套T恤開始上架銷售,過程中,也有越來越多的社會團體注意到哈凱的問題,紅十字會更在短期內以募資的方式,籌到了能讓工程執行的五百萬,但BCI×Rabbit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對哈凱的專案。

因為他們發現部落裡希望蓋出真正有屋頂、兩層樓的家,五百萬只是最基本的建築體,如果只幫到這裡,那麼哈凱部落又會搬到一個不經年月的屋子,所以他們決定繼續販賣哈凱部落的T恤,幫忙募集二樓的層板,讓哈凱的家更像一個家,陪哈凱真正走完最後一哩路。

上班族的副業 社會企業的初衷

未來的BCI×Rabbit,Beta說有很多種可能性,有機會也想發展成實體商店、也想跟國外的慈善單位、福利機構等合作,但是回歸到底,他們都得先將目前的腳步站穩,夢想可以很大,但要從腳下走起,Beta說:「雖然白天在公司大家都已經很忙了,但是這個是我們真正想要做的。」一群上班族的副業,但這是用熱忱堆疊、希望灌溉,他們用行動真正實踐了社會企業的初衷,用永續的方式做公益。


延伸閱讀


BCIxRabbits官方網站

以立國際服務官方網站

哈凱部落粉絲專頁

台灣人權促進協會



千蝶谷 位於都市內的昆蟲樂園

$
0
0
【記者王若嵐、白芳羽/台北市報導】在喧囂繁忙的台北市裡,有個地方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種的蝴蝶紛飛。除了蝴蝶之外,螢火蟲也住在這裡,還有屬於保育類的台北樹蛙也選這裡當成牠們的家。千蝶谷昆蟲生態農場位在距離市中心一小時車程的內雙溪河畔,是一個以希望推廣生態教育為目的的農場,接受民眾團體預約來到這裡體驗、親近自然,拉近和昆蟲之間的距離。

       



千蝶谷昆蟲生態農場園長林春助認為只要給予良好的棲息地,昆蟲動物就會自己到這邊覓食、孕育下一代。
離開辦公室 擁抱大自然與昆蟲

園主林春助原本從事科技業,喜愛大自然的他每到假日都會往有綠地的地方跑,有一次到了蝴蝶園後,覺得蝴蝶是很有趣的生物,便開始在蝴蝶園裡一邊當志工一邊受訓,從二〇〇一年到二〇〇三年一共學習三年,這期間他也常常到其他野外地區學習怎麼從一片樹林裡找到蝴蝶幼蟲、蝶蛹,學習判斷植物的種類 ,不斷累積經驗。千蝶谷昆蟲生態農場原本位於汐止,前任 園主和林春助是朋友,當時園區裡已經復育非常多種類的蝴蝶,但是因為頻繁的風災,農場被土石流淹沒,於是前任園主便找到內雙溪畔這塊原始的土地上,重新打造新農場,剛開始林春助只是幫忙做行銷還有電子信件收發、資料蒐集等工作,不過因為前任園長身體狀況不適需要養病,前任園長認為林春助對於這個領域很投入很有興趣,於是便和他商量希望能將農場交給他來經營打理,於是在二〇〇六年將千蝶谷農場交棒給林春助。

千蝶谷昆蟲生態農場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範圍內,佔地五甲大約是一萬五千坪,所有的事務從整理草皮環境、棲地培育等都由林春助以及三位專職的員工負責,同時也要接待來參觀體驗的團體,解說導覽則是有大約十幾位原本就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當解說員的志工們,長期配合來到這邊幫忙。林春助說剛開始的時候最苦惱的就是財務收入狀況,因為是承租私人土地,加上人事費、設備更新維護、棲地培育等一年最基本也要支出百萬元,而且能拿到的補助很少所以經營起來很辛苦,即使有一大片很棒的土地,也只能用最精簡的人力去維護,不過有不少學校還有親子團體都會來這邊體驗自然,加上每年舉辦的螢火蟲季會吸引不少來賞螢的遊客,所以目前收支狀況已經有改善。

先培育棲息地 讓昆蟲自己住進來

走在園區的小徑上,兩旁樹木的樹葉上不時都可以看見各種昆蟲,一年四季大約可以看見一百多種不同種類的蝴蝶,四五月則是螢火蟲,到了冬天就是台北樹蛙,另外還有竹節蟲、鍬形蟲、蜘蛛等等。能有這樣豐富的生態,是因為林春助在接手千蝶谷的第二年,決定以棲息地培育的方式經營園區生態,就是在這邊培養好給昆蟲吃的植物或者動物,還有牠們喜歡的環境,當昆蟲發現這裡有塊好的棲息地後,漸漸就會常出現然後就棲息於此。林春助說,像是培育蝴蝶棲地就要先將蝴蝶的食草留下,再來就是留下蜜源植物,當兩者皆具備時,蝴蝶就會自己到這邊產卵、採蜜。

除了蝴蝶棲地復育,在二〇〇七年便開始螢火蟲野地復育計畫,先在園區裡培養好水域還有螢火蟲幼蟲的主食螺貝類,然後將五百隻水生的黃緣螢,在水箱裡先培養一段時間後,放進培育的棲息地裡,讓他在野外生長繁殖。隔年放生一千隻黃緣螢幼蟲,再隔一年野放一千五百隻黃緣螢幼蟲,現在每年到了四五月這裡都會舉辦螢火蟲季賞螢活動。這裡還有一種明星物種就是保育類的台北樹蛙,牠是指標物種之一,只要牠們存在的地方就代表是一塊環境良好的棲地。在農場草皮旁邊的小水溝裡都可以看見很多蝌蚪,草皮上不時也會跳來蚱蜢或者飛來蜻蜓,跟物種單一的公園不同的是,這裡存在一個完整的食物鏈。

林春助表示,像螢火蟲、蝴蝶還有台灣樹蛙這些明星物種可以將客人吸引進來,當客人進來後很多小朋友會在草皮上看見蚱蜢、蜻蜓,在樹枝間看到蜘蛛,就會向小朋友們解說整個生態平衡的概念,他不會只強調蝴蝶有多漂亮螢火蟲多好看,而是希望這座農場能成為一般人接觸大自然的入口平台,讓大家都能從生態之美和人與自然的關係去了解大自然,讓人與自然間有個地方能夠銜接,不會使有些人踏進來就覺得昆蟲很可怕,在這裡強調的不是復育的工作而是生態教育,讓民眾可以先從邊緣慢慢接近大自然,之後面對大自然時不會以人類的視角敵視自然或破壞環境。


延伸閱讀

千蝶谷昆蟲生態農場

台灣蝴蝶圖鑑

蝴蝶生態面面觀



峨眉野山田工坊 閒置教堂再活化

$
0
0
【記者吳舒涵、黃瀞嫻/新竹縣報導】一個一個從窯裡出爐的柴燒窯烤麵包,散發出淡淡香氣,每天限量製作的麵包,都被遊客搶購一空,麵包工坊的外觀乍看之下就是一棟歷史悠久的天主教教堂,究竟是如何化身為麵包工坊的呢?讓我們一起看看背後的小故事吧。

       



峨眉天主堂 活化再利用

峨眉天主堂興建於一九六三年,為一座西班牙式的建築,迄今已有五十多年歷史,早期教堂內提供附近居民許多功用,像是合作社、診療所、幼稚園、不時發放民生物資,對當地具有相當大的貢獻,但是隨著城市不斷進步,社區中的居民逐漸到外地工作,隨著教育、經濟結構的改變,讓天主堂功能下降,慢慢地沒落而閒置。

將閒置教堂活化再利用的最大推手正是,成立於二○○○年的新竹縣峨眉鄉月眉觀光休閒產業文化協會理事長姜信鈞,從小就在峨眉長大,他說:「小時候都會到天主堂拿家裡需要的民生用品,有事沒事就會跑來這裡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因此,天主堂就像是他的第二個家。姜信鈞曾經是一位公務員,退休之後,他回到峨眉發現,曾經富有意義的天主堂,現在卻荒廢而無人使用,對教堂已有豐富感情的姜信鈞,決定要將教堂重新活出生命。

野山田窯烤麵包坊裡,每個人都是帶著笑容工作,從工作中得到滿足。

化身為麵包工坊 點燃社區新希望

月眉觀光休閒產業文化協會在成立時,就將峨眉天主堂租下來,先當作辦公室使用,並偶爾當作舉辦活動的場地。二○○八年時,姜信鈞聽到社區內有鄰居患有憂鬱症,於是他和協會的工作人員們一直在討論讓鄰居能夠走出病痛的方法,最後朋友建議利用做麵包,讓這位鄰居能夠轉移痛苦,而成功活出新的自己。

於是,姜信鈞開始打聽做麵包的基本功夫,他先到新北市八里區的中華穀類研究所受訓,這裡藴育出許多頂尖的麵包師傅,就連吳寶春都曾經在此當過學徒。姜信鈞向現任的副所長施坤河學習許多做麵包的技巧,另外,不斷地透過書本摸索、向人指教,花了兩年的時間,終於對這個領域有所心得後,他開始將天主堂改造成做麵包的工作坊。

天主堂在經過整修及協會購買設備後,新竹縣峨眉鄉月眉觀光休閒產業文化協會於二○一二年正式成立了野山田工坊,以柴燒窯烤麵包作為主打,和一般麵包不同的是,利用窯烤的麵包吃起來口感更加Q彈、酥軟,姜信鈞更提供在地弱勢鄉親就業機會,讓峨眉偏鄉的居民能夠就近工作,並且培訓居民的第二專長,因此窯烤麵包是經濟多元就業方案內工作項目之一,目前工坊有八位員工,分別有麵包師傅、銷售員等,都是由社區居民所組成的工作團隊。

圖中為溫玉逢師傅,她的背後為目前麵包坊所使用的窯。

結合在地食材 推動在地產業

姜信鈞將當初指導他這些技術的施坤河請到社區,再一次把這些技術傳承給有意願到工坊工作的居民。其中,溫玉逢原本只是一位家庭主婦,透過鄰居的介紹,來到野山田工坊工作,從學徒一步一步地學習,到現在成為主要的麵包師傅,她表示很感謝理事長給予居民這麼好的就業機會,「在這裡上班,我可以兼顧家庭和工作,不用像以前為了賺錢,一早就要到市區工作。」目前工坊製作的柴窯麵包材料均以在地原料為主,像是東方美人茶、桶柑,姜信鈞說:「每次看到居民辛苦種的桶柑因為沒有好的技術種植,長出來的桶柑太醜,都沒有人買,所以我就想說可以把它變成果醬販售。」於是工坊的產品除了窯烤麵包外,也積極研發果醬與手工餅乾。

度過低潮期 激發出最終的果實

談到一路上最辛苦的時候,姜信鈞說就是學習與摸索的一、兩年,「因為窯不像電烤箱有溫度及大火小火的刻度,所有的溫度都必須靠感覺來衡量,假如溫度太高,麵包馬上就會焦黑;溫度太低,麵包烤不起來就沒有好的口感,我花了很多時間才慢慢找到最佳的溫度和技術。」但是他認為野山田工坊都是靠著大家的「堅持」,才會有今天這麼好的口碑,熬過最開始很少人知道窯烤麵包、很少人來光顧的低潮期後,才能有好的結果,他也說虛心接受客人的批評,才能進步。

從姜信鈞身上看到他對峨眉地區深厚的情感,藉由工坊讓當地居民有了新的依靠和希望,也讓教堂賦予更有意義的故事,他表示未來會更努力地擴大營業,幫助更多弱勢的居民。熱騰騰的麵包每天準時出爐,在好吃的麵包背後,有著姜信鈞對峨眉的愛與努力。


延伸閱讀


峨眉野山田柴燒麵包窯工坊 粉絲專頁

美食特產之旅-山田柴燒麵包窯工坊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新竹峨眉窯烤麵包香



透南風 記錄鄉土歷史

$
0
0
【記者姚聖傑、盧蔚淇/台南市報導】每一個地方都住著許多小人物,迎著微風,踏著溫暖的林間小路,「透南風」工作室帶領人們深入台南各村莊小鎮,與爺爺奶奶親切的寒暄招呼,以影像記錄地方歷史,用文字書寫過往回憶,讓早已習慣都市生活的民眾,重拾心中那份對土地最真誠且樸實的情感。

       



姜玫如表示,《透南風》季刊主要是為了記錄台南的鄉土歷史

縣市合併促成透南風工作室成立

紀錄片導演姜玫如是台南下營人,自輔大大傳系畢業後,便回到故鄉,在地方有線電視台工作,之後考上南藝大記錄片研究所,開始從事影像記錄的工作,四處進行記錄片拍攝的過程中,也會受縣政府委託,幫忙一些鄉鎮社區拍攝。工作之餘,她認識了為縣政府進行社區營造的輔導團隊工作者廖于瑋及余嘉榮,結為好友的三人,在二○一一年三月,一同成立了透南風工作室,二○一三年加入新夥伴林淑靜,希望能分享更多農村及漁村故事讓年輕人知道。

姜玫如回憶起當初成立透南風的原因說,「 二○一○年底,因為台南進行縣市合併,鄉下很多地區都人口外移,但是那些地方的故事應該被保留下來。」長時間在鄉下地方走動的三人,擔心鄉村會被邊緣化,地方的產業發展、人文故事會被遺忘,因此成立工作室,不只與政府合力推動社區營造工程,工作室規劃的農村小旅行,也會帶領民眾去社區與身懷絕技的爺爺奶奶學習傳統技藝,感受鄉土氣息。

季刊傳遞鄉土人情味

二○一二年三月,透南風發行季刊,創刊號「深培」,講述的是台南東山南溪里土窯烘培龍眼的故事,立秋季節,在這個全里總共有九十二座龍眼烘焙土窯的小鎮,家家戶戶便會開始進行採收龍眼,整理焙灶,燻製龍眼乾的傳統產業活動;而創刊號的名稱,也有透南風以多年社區營造的經驗,「培」育出這本季刊,表達出透南風與台南這塊土地緊密連結的含意。姜玫如說:「因為我們都會寫,也都會拍」,在能掌握的範圍內去記錄故事,一方面呈現農村、漁村的美好,另一方面透南風也傳達出熱愛鄉土的情感給讀者。

「每一期專題不止內容要豐富,也要有深度」,姜玫如提到,季刊題材的難度在於描寫的內容是真實的產業,時空背景與參與的人、這個地方的興衰起落,是要有脈絡在裡面的,「阿公阿嬤的個人故事如何與產業交疊,採訪後且看完大量資料後,都必須要想很久才能下筆」。

以第二期「海味」為例,《透南風》介紹了七股虱目魚魚塭產業,原本是台灣傳統的淺坪式虱目魚養殖模式,因為是由廢棄經過整理的農地改建的魚塭,因此佔地面積較廣,放養魚群的密度較低,配合一年的節氣則有不同的準備工作,但是隨著漁獲產量的需求提高,淺坪式虱目魚養殖文化已逐漸沒落,透過老漁民的記憶與經驗,《海味》專題告訴讀者逝去的產業故事。「南風味」專欄介紹許多虱目魚干料理;「南風好朋友」則講述七股護沙,地方民眾如何維護海岸環境的故事;「南風出走」則會記錄一些國外,或台灣其他地區的類似案例做比較。

故事積累世代情感

「當然,剛起步時的經濟條件是比較困難的」姜玫如不諱言,《透南風》並不是主要的收入來源,收入只剛好可與美編、印刷等支出打平,支撐不起其他人事費用,因此工作室也會與文化部合作進行各項文化產業活動,例如現正推動的菁寮文化保存計畫。

廖于瑋提到,不只台南,各地的農村問題不外乎人口老化、外移,從事傳統產業或經濟作物生產工作的人年齡都很大,中間有很大的斷層,許多技術與經驗是無法傳承的。廖于瑋認為,雖然現階段無法完全去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透南風》季刊的價值,在於「透過文字訪談以及記錄片攝影,慢慢地累積故事檔案,形成未來的歷史」。經過報導,也有許多人拿著刊物去找居住在農村、漁村的爺爺奶奶,陪他們聊天、工作,「就像自己的孫子回來一樣」,這也是透南風工作團隊當初沒想到的收穫。


延伸閱讀

透南風工作室

小地方.小雜誌─透南風No.1深培

七股護沙假期- 《30》雜誌‧今天就要的競爭力




視而不見的角落 姚瑞中收錄廢墟

$
0
0
【記者姚聖杰、盧蔚淇/台北市報導】廢棄的公共設施,久無人居的住宅,荒涼的遊樂園,總是容易讓人聯想到許多鄉野奇談,但是卻沒有多少人去瞭解每一棟廢墟、過往的歷史以及廢棄的原因。攝影家姚瑞中因此成立失落社會檔案室,邀請學生探訪台灣各地廢棄建物,不僅為那些遺失的光輝歲月作見證,也促使政府及民眾重新審視這一公共議題。

       



姚瑞中認為台灣蚊子館的搜尋是一個長期的計劃,需要各界的配合。

藝術家姚瑞中從九○年代開始到台灣各地拍攝廢墟,也出版過許多攝影集,包括《台灣廢墟迷走》、《廢島─台灣離島廢墟浪遊》,姚瑞中說,九○年代,剛好那時是台灣產業轉型的關鍵期,社會結構也開始轉變,開始有很多廢棄工廠、軍事設施被閒置,而「廢墟,是社會鬥爭失敗的痕跡」,因此他用攝影記錄,用文字替它們述說被遺忘的故事。

失落社會檔案室 尋找廢棄蚊子館

「失落社會檔案室」計畫,是由姚瑞中帶領他所教導的學生,到台灣各地清查蚊子館,記錄閒置建物的成立原因及使用率等,並依據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對建築的分類,編輯出版成一本檔案攝影集。一直在台灣師範大學以及台北藝術大學兼課的姚瑞中,希望學生擁有社會意識,並具備鄉土情感跟認同感,「因為我蠻擔心他們的未來」,他說大部分同學都活在一個資訊發達與娛樂產業興盛的社會,對社會參與度不是很高,因此才決定透過用實作的攝影計畫,讓學生親自去操練。

二○一○年三月新學期,姚瑞中在兩所大學的上課方式轉而詢問修課同學想上課,還是進行蚊子館攝影計畫,獲得多數同學的贊同後,便開始根據班上學生的戶籍地,分配案例,請他們各自回家鄉進行拍攝作業。姚瑞中笑著說,「有些地方假如真的班上沒有同學住在那裡的,例如離島,金門、澎湖之類的,那我們就派『台北人』去。」許多學生都是跟著自己的親朋好友一起去進行拍攝,蚊子館到處都有,「當地人最清楚」。

每個參與計畫的學生要負責二或三個案例,課堂上姚瑞中會教導他們基礎的攝影技巧,也會要求學生先蒐集資料,確定建築物是閒置以久的空間,並進行個人報告,分享自己的作業進度與感想,再開始進行調查。姚瑞中說,「要善用搜索能力」,包括公共工程委員會、監察院、審計部、國有土地財產局以及招標局的網站都要去瀏覽,並進行綜合判斷,才能了解每一個建案的花費、用途以及閒置原因。

台北市國防部青邨幹訓班介壽堂一隅,收錄於《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Ⅱ》。
《海市蜃樓》 政府回應和追蹤

二○一○年九月,《海市蜃樓 : 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第一集出版。姚瑞中與「失落社會檔案室」引起社會一陣討論,也讓政府部門開始關注各地閒置的公共設施,並且公佈管制名單,並陸續進行廢棄建築活化的工程。「因為政府有了回應跟動作,那我們就繼續出」姚瑞中說,因為這項計畫是抽樣的,全台灣蚊子館太多,之後發現還有漏掉的,就會繼續再出版,也會把一些政府的回應,進行活化的建築做些追蹤的記錄,因此第二集與第三集,不僅收錄了一些學者專家的評論看法,也整理出公部門對閒置設施的回應。

姚瑞中說,現階段台南海安路地下停車場的建造,以及街道兩旁的裝置藝術展覽,或是台北雙連市場二樓改建為青年旅館,就都有達到還不錯的活化效果,但也有許多活化不甚理想,甚至有些建築物就直接拆掉,「蠻可惜的,因為對政府來講報廢拆掉最快」,或是綠化,就不用負擔後面營運的問題,「因此我們課堂上也會討論活化的方式,也會提供給政府部門做參考。」

BOT處理模式 需要的改變和決心

目前,台灣流行的BOT模式處理方式,就是由政府出地,由企業財團競標蓋地上物,再交由廠商營運,等過二三十甚至五十年再由政府接收,但第一個問題是目前台灣的這些案例沒有任何一件是超過五十年的,所以後續的處理動作也還不清楚;再者,BOT模式有門檻,很多都是由企業家或財團來投資,因此投資後就都是較具有商業色彩的大型賣場,例如松菸文創園區裡面就設有旅館、文創商店,或是國防部有許多土地賣給財團,蓋集合建築或豪宅等。

姚瑞中說,不是說BOT不行,只是以全盤來看的話,「希望比例能調整」,釋出一些閒置建築與非營利組織或社會福利機構合作經營,例如老弱幼小殘障照顧等,「拆掉建築物,再賣給財團不見得是萬靈丹」另外,姚瑞中也提到,扶植文創產業的成長,也不僅僅只有生產跟展演平台,後端的創作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資金,創作者的生產空間,工作室的部分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因此如果有些地方能釋放給創作者研究、開發及實驗這樣也才有長遠性。」

姚瑞中認為,這個計畫對學生而言不只是課堂作業,也是一個非常寶貴的社會實踐,而這套書,不只是一個歷史檔案,也是開放給所有民眾的一份公共資料。「這是一個長期的最終計畫」,姚瑞中說,今年十月預計會出第四本,有新的案例,新的進度,我們就會一直出版,用藝術的角度去參與社會,直到所有蚊子館都被檢討活化。


延伸閱讀

姚瑞中個人網站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失落社會檔案室報告,尋找散落台灣各地的高價海市蜃樓



「頑石劇團」台灣歷史故事深植社區

$
0
0
【記者賴佩璇、夏亞凡/台中市報導】台灣在地劇團豐富度十足,位於台中市美術園區附近的「頑石劇團」,是台中當地第一個成立的現代劇團,創作題材為台灣社會的歷史和環境,表演類型包括舞台劇、兒童劇、社區劇場以及環境劇場。二〇一一年演出的《燃燒的女人》,是改編自台灣文學家龍瑛宗的同名短篇小說,劇情描述日治時期台灣男子杜南遠與日本牙醫晴子相戀卻未能結合的哀傷。

        



圖為一〇三年台中兒藝節時,團員們熱力演出的畫面。 (相片提供:頑石劇團)

以頑石之姿 對抗挑戰

頑石劇團於一九九四年成立,當時台中縣大肚山在「理想國社區再造中心」的規劃之下,想讓藝術的種子深植社區而成立「大肚山劇場推廣協會」,擔任協會委員會長的郎亞玲組成「頑石劇團」。創團之作為《杜子春的桃花源》,改編自唐傳奇中杜子春的故事。一九九九年與省政府文化處合作「大家來寫村史」計畫,演出以平埔族拓墾為背景的《大肚山傳奇》。現於台中地區的大肚山,名稱源自於巴布薩、巴布拉、巴則海、道卡斯、洪雅等平埔族所建立的大肚王國,其為台灣歷史上所紀錄的第一個政權,有研究人員推論為類似部落聯盟的組織。

郎亞玲表示,頑石劇團的前身為「觀點劇坊」,原據點位於東海大學附近,是以社區劇場的形式為發展方向,「社區劇場是希望能夠挖掘在地素材作為創作原料,十分重視戲劇的原創性」,希望能藉由戲劇反映台灣生活中的不同面向,透過舞台劇等模式讓年輕人了解文化。郎亞玲說,命名是自許以「頑石」姿態,不斷給予全新挑戰。

談到頑石劇團的特色,畢業於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的團員吳宛錚表示,頑石劇團擅長將在地概念推向國際化,且擁有各種經營面向,如經營藝術空間和耕耘兒童戲劇。團員劉小菲為郎亞玲之女,自幼跟隨著劇團成長,大學就讀台南大學戲劇系。劉小菲說,從小參與劇團,深刻感受到劇團與人互動密切,在藝術家創作之餘讓社區居民表達出自身的故事,是劇團中蠻特別之處。

以台灣歷史為創作主題

頑石劇團所創作的故事背後蘊藏深厚土地情感,早期於一九九五年《悲情火車站》是為了聲援反對台中火車站拆除破壞的一齣行動劇;一九九六年《王功人王功戲-秀才招親》是受彰化縣文化中心委託製作,講述彰化縣芳苑鄉王功的自然及歷史。王功是一小漁村,村民與寺廟關係密不可分,原名「王宮」即為池王爺宮廟。王功居民的生活與魚港息息相關,其中最著名的是養蚵文化。而近年來舉行的「王功漁火節」,將美食與觀光做結合,其命名緣由為傍晚行駛的漁船,所揚起的燈火如繁星點綴於海面上。

郎亞玲表示,台灣的歷史在過去較為陌生,年輕人對於本土的重要人物和城鎮所發生的事情不太清楚,如果只是單讀歷史的話,較難感受到故事本身的時代感以及曾經對生活文化的影響。「舞台劇是一個媒介,讓大家發揮想像力回到當年的時空,更貼近現代人的生活。」

二〇〇四年創作的《鄧雨賢-返鄉路》,鄧雨賢於日治時期曾經創作知名歌曲《雨夜花》、《望春風》等,畢生創作約莫五十幾首歌曲。此齣舞台劇結合出生於新竹北埔鄉的台灣四〇、五〇年代攝影大師鄧南光的作品,劇情講述桃園平鎮的客語作曲家鄧雨賢一生的創作歷程。

與各地社區劇場的合作

頑石劇場在教育推廣方面也有諸多著墨,扶持成立「清水劇團」、「竹心劇場」、「FM婦女劇團」、「大里青少年劇團」、「童心兒童劇團」等。郎亞玲說,開發一些地區是因為機緣。清水是以音樂為背景的一個鄉鎮,當初認為當地藝文風氣旺盛,可 藉由當地風氣之盛來推廣劇場。在二〇〇〇年清水劇團的創團之作《清水有個廖添丁》,希望能夠借重在地知名人物帶出小鎮不同風貌。

二〇〇五年時劇團受文化局委託,在桃園縣大溪鎮「公會堂暨蔣公行館」設立「大溪藝文之家」,開始藝文空間的經營模式。郎亞玲表示,希望可以讓大溪在地產業,如木刻、神桌、豆干等可以受到注視。二〇〇六年演出的《大溪故事劇場(1)-豆干傳奇》和《(2)夢斷大嵙崁》,即以大溪為背景訴說豆干產業的發展歷史。

而大溪在國民政府時期為蔣公行館的所在地之一,劇團搭配歷史情境於二〇〇六年時用環境劇場手法以大溪藝文之家為場景來演出《蔣宋情史》;二〇〇六年時演出《日落西安張學良》。近年來則多規劃於兒童劇的推廣,像是《烏拉拉的水晶球》和《黑貓傳奇》等。

訪談過程中頑石劇團的核心人物流露出自然而溫暖的微笑。圖片左起分別為劉小菲、郎亞玲、吳宛錚。


延伸閱讀

頑石劇團臉書

頑石劇團官方網站

大溪藝文之家



林生祥 譜出傳統客語歌曲關懷農村

$
0
0
【記者賴佩璇、夏亞凡/台北市報導】在台灣各大社會運動場合,時常遇見一名熟悉的身影,手持一把月琴在舞台上彈唱著客語歌曲,他是來自高雄美濃客家庄的音樂人林生祥。在二○一三年發行的《我庄》專輯中,收錄一首關於農民生活的歌曲〈草〉,「灑給它死,這些雜草全土匪,...越撒越毒,藥廠農會賺飽肚,越撒越嚴,蝦蟆死淨泥肅恬。總斷根!總斷根!就係這號除草劑。」歌詞描述除草劑「總斷根」對於農地以及生物的傷害。

        



林生祥用月琴彈奏電影《廢物》的插曲〈百年追求〉。

觀子音樂坑 客語創作的發端

一九八○年代是「台灣新台語歌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受到此運動影響,林生祥於一九九一年就讀淡江大學時,成立「觀子音樂坑樂團」且擔任主唱兼吉他手,團員有貝斯手陳冠宇、吉他手鍾成虎、鼓手福田毅、鍾成達,林生祥說:「我是一個客家人,想用母語歌唱。」從此便開始以客語創作歌曲。

林生祥表示,觀子音樂坑的名稱是取自「觀音山下的音樂人」,創作主題是人與土地之間的對話,歌詞包括福佬話、北京話以及客語。樂團於一九九七年發表《過庄尋聊》專輯,同名歌曲〈過庄尋聊〉中唱著,「行過一站又一站,決定停下來尋生存下去的理智。撐下去,開田相拚為了生存,面對生死。經過一多個日子以後,涯們踵東踵西,體驗生命過程的昧細,共下見證我們生存土地的變化。」表述出客家農莊居民們,分享生活心情、相互打氣。

交工樂隊 美濃反水庫運動

觀子音樂坑於一九九八年出版《遊蕩美麗島》專輯後,在一九九九年時大部分團員重新組織成「交工樂隊」,並且在美濃反水庫運動時受到注目。當年許多知識青年返鄉發動抗議,經過多年來堅持不懈,終於促使陳水扁於二○○○年當選總統時宣布其任內絕不興建美濃水庫。

為了支持美濃反水庫運動,交工樂隊發行《我等就來唱山歌》專輯,其中同名歌曲〈我等就來唱山歌〉是為了紀錄在一九九三年時,一場美濃人前往立法院前的示威行動,「鄉親,大路行卑佢正。臂棍警察暗多,毋使驚!就當作自家子弟,立法院暗尷尬,毋怕,就當作自家夥房。」歌詞表述希望山歌能夠變成振奮人心的戰歌。二○○一年發行的第二張專輯《菊花夜行軍》是描寫被經濟泡沫化影響的阿成,返鄉當花農後娶了印尼新娘阿芬,此專輯以十首歌曲來詮釋阿成的家庭故事,榮獲二○○二年金曲獎的最佳樂團獎。

林生祥表示,自己和作詞老搭檔鍾永豐,是在一九九二年「美濃反水庫運動」時認識,從鍾永豐一九九八年美國畢業返台後展開合作。林生祥說:「認識鍾永豐之後,歌詞由他一手包辦,幾乎都是他的詞先寫出來,我再譜曲。」
生祥與瓦窯坑3於二○○四年發行的《臨暗》專輯封面

從生祥與瓦窯坑3 到生祥樂隊

在交工樂隊解散之後,林生祥及鍾永豐和口琴手彭家熙、三弦/月琴/琵琶手鍾玉鳳、貝斯手陸家駿一同組成「生祥與瓦窯坑3」。樂團於二○○四年發行的《臨暗》專輯,創作主題依然圍繞關懷台灣農村社會以及勞動者的辛苦,「傍晚,想起阿公講的家族史,我們這房歷代犁耙碌碡,今我都市打拚,要學開基祖。」

生祥與瓦窯坑3於二○一二年更名為「生祥樂隊」, 林生祥於二○一○年《大地書坊》這張專輯時為了能夠增添傳統音色而回歸於月琴的創作方式,而在二○一三年發行首張專輯《我庄》,是為現代農村生活所創作。同名歌曲〈我庄〉中唱起「東有果樹滿山園,西至屻崗眠祖先,北接山高送涼風,南連長圳蔭良田。...思想起,我庄圓滿。起手硬事,收工放懶。滾滾沓沓,像一塊新丁粄。」歌詞表達對於現代農村生活的嚮往。

除了農村權益之外,林生祥也十分關注台灣政治議題,他在二○一三年與柯一正、馮光遠、文魯彬、南方朔、彭明輝等人一同發起「憲法133實踐聯盟」。憲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為公民罷免權,該非政府組織發表「公民罷免運動聲明」,使得「違反民意」的立法委員受到民意的審核。林生祥表示,希望能夠對於不遵循民意的立法委員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脅。


延伸閱讀

林生祥 INDIEVOX

林生祥 Lin Sheng-xiang臉書

地下鄉愁藍調 音樂評論部落格

生祥樂隊 KKBOX

憲法113實踐聯盟部落格

憲政公民團粉絲專頁



空島餐具讓腦麻患者能獨立進食

$
0
0
【記者呂佳燊、李明翰/新北市報導】午餐時間學童們在座位上吃著便當,雙手運用筷子和湯匙吃飯從不是個問題,但對患有腦性麻痺的孩子來說,這是件不可能的事,身旁總要有人幫忙餵食。廖家暵設計的空島餐具,固定住腦麻孩童的彎曲變形的手肘,透過架高的餐盤,讓腦麻孩童能像一般小孩一樣自己吃飯,藉此增強自信心。

        



空島設計人廖家暵投身輔具設計,空島為腦麻患者可以自行進食

空島的設計是一股關懷的力量

空島設計人廖家暵的學習歷程是很曲折的。他曾是個工廠的黑手,在面臨工廠紛紛惡性倒閉、主管栽贓遭革職的過程,他思考有什麼職業能夠一個人做,不需要聽公司安排;另外,擔任機構工程師期間,常和產品設計師開會,花很多時間溝通產品製程的限制,但設計師對於產品的製作問題依然無法真正了解,於是他決定自己從事產品設計,希望能一手包辦。雖然從事過相關領域的職務,但真正要進入設計這行,還是需要一些知識的補充。因此決定放下現有的工作,白天當保全,晚上讀考研究所的科目。這樣不但能維持家中的開銷,也讓讀研究所的學費有著落。在實踐大學研究所求學的過程中,學會設計的巧思和創意,這都是以前做技術面的黑手工作所學不到的。

廖家暵對於輔具設計一直有很大的理想,他認為輔具設計在設計的領域是很重要的一環,能真正幫助需要的人,改善他們的生活。當初會有空島的想法是因為在研究餐具類的設計時,發現現行的餐具設計已趨向成熟階段,產品可說是應有盡有,但卻出現一個很大的盲點,如果使用者的手肘本身有障礙,那些餐具設計品全都無法使用了。因此,為了解決讓手肘殘疾的人都能使用的餐具設計,他實際觀察腦性麻痺患者的生活,構想空島的設計。

在經過台灣大學身心障礙者輔具工程研究中心的協助下,廖家暵找到了一位腦性麻痺患者的母親願意接受他的訪問。他到學校觀察病患的生活,看到病患吃飯需要靠餵食,手肘殘疾無法自行進食,於是他嘗試將病患的手肘用書本墊高並固定後,讓病患嘗試自行餵食,結果是成功的。

空島獲獎 得獎機率僅0.06%

空島是安裝在腦性麻痺患者專用輪椅桌板上的輔助用餐設備,根據坐姿擺位系統演化而成,坐姿擺位系統是幫助所有患有肢體障礙的人所輔助生活的方式。由於用餐設備是架設在既有桌板上,如同漂浮中的島嶼,所以命名為空島。目的是讓腦性麻痺兒童可以像一般小朋友一樣自行用餐,也希望能藉由這件事增加他們的自信心。

廖家暵參加兩年一度的名古屋設計大賽,全球共五十個國家,一千三百五十二件作品參賽,金獎的得獎機率僅0.06%,是難度相當高的競賽,而空島的設計得到了金獎的肯定,故被台灣教育部評定為第一級獎,回國後頒發給他一百萬元獎金。
得到教育部的一百萬獎金,廖家暵沒有自己豪奢地花費。適逢家裡父母遭到公司無情裁員,家中還有妹妹要生活,這筆獎金像是一場救拔家中經濟乾涸的即時雨,減緩家中花費的開銷支出,他說:「就只想到要幫家裡度過危機的日子」。

朝向輔具設計發展 幫助弱勢族群

空島的設計礙於個案實測數量不足,生產的可行性也面臨著考驗,加上腦性麻痺罹患機率逐漸下降,生產及專利申請的必要性也跟著降低,但廖家暵表示未來將轉換成坐姿擺位系統發展,設計出更多肢體障礙的人可以使用的輔具,而非侷限於腦性麻痺患者專用。

廖家暵認為輔具設計,前期的構思是需要客觀的評估及訪查,畢竟身障者使用產品有著非常多的限制條件,無法像一般產品,可隨意加入設計師主觀的想法。中間設計會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如果可以幫助到更多弱勢族群,再怎麼辛苦的過程,都是值得的。新成立設計公司的他,希望能藉著自己的力量在一般大眾設計上,為輔具設計多盡點心力,讓大眾看見輔具設計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

「空島」拿獎 廖家暵百萬獎金送失業爸媽

教部發517萬獎金 實踐大贏家

空島多功能餐盤



女史無國界 彰顯女性的不平凡

$
0
0
【記者李宜芳/台北市報導】在中國歷史上,功績輝煌、留名青史的人都是以男性居多。傳統女性被要求打扮得體、勤儉持家,在職場上的成就較不被看重。這種觀念到現在還存留在一些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國家。資深攝影記者簡扶育特別針對台灣、日本、韓國,拍攝《女史無國界》系列照片,用紀實的影像記錄職場上的女性,讓女人對社會的貢獻不被男性的光芒掩埋。

       



投身女權運動的熱血攝影師

簡扶育早年在學習攝影時,體悟到攝影能夠為弱勢者發聲,而且力量比文字更為強大,因此開始拍攝身邊的人物。後來,簡扶育的攝影才華受到賞識,她受邀到當時唯一的婦女運動團體──《婦女新知》雜誌社擔任攝影記者,用相機記錄身邊的女性。她的攝影專欄「攝影與詩」以各行各業的女性為主題,但是她所呈現出的影像,並不是傳統以美麗為重點的女人形象,而是真實生活裡勤奮女性的紀實。

談到當初想拍攝《女史無國界》的初衷,簡扶育說:「在歷史中,不管是文字還是影像都很少關於女人的記載,我們婦女新知的姐妹就有個計畫,想要拍一系列女人的故事。讓未來的年輕女孩,有可以學習的典範。」古代的「女史」是女官得官名,但在簡扶育的作品中,是對具有睿智,以專業貢獻社會的女人的稱呼。簡扶育選擇了台灣、日本、韓國這三個文化背景相似,也同樣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家拍攝這一系列的作品 。

形形色色女職人 平凡中見偉大

《女史無國界》系列中,台灣女性有七位,日籍和韓籍女性則是各三位,每個人都在她的專業領域都有傑出的貢獻。例如台灣醫師李豐,她畢業於台大醫學院醫學系,之後赴加拿大就讀研究所,不久便被診斷出罹患淋巴癌,只剩下半年的壽命。當時的她有如晴天霹靂。回到台灣後,她將沮喪的情緒轉化成助人的動力,她致力於癌細胞的研究,在台大醫學院教書,並進入台大醫院擔任病理科醫師。李豐一邊從事研究,一邊承受化療帶來的不適,只希望同樣的悲劇不要發生再第二人身上。沒想到四十幾年過去了,李豐沒有被癌細胞打倒,而且健康狀況也持續好轉,現在的她是一位國內細胞病理的權威醫師。

日本則有知名漫畫家池田理代子,她從小學便十分熱衷於漫畫,她的教科書和筆記本的空白處經常充滿了塗鴉,就連墊板、桌面、橡皮擦上也畫滿了各式各樣的人物和風景。進入大學後,她決心以漫畫創作為志向。她帶著作品到集英社、講談社等大型的出版社應徵,卻都沒有被錄用。池田理代子沒有因此而退縮,她找到一家小型的漫畫出版社——若木書房,開始她創作少女漫畫的生涯。一九七二年,她的作品《凡爾賽的玫瑰》開始在雜誌上連載,沒想到一炮而紅。《凡爾賽的玫瑰》以十八世紀法國革命前的動盪時代為背景,敘述法國波旁王室中愛情糾葛的故事,有不少人閱讀後對法國革命史有了興趣。這部漫畫的問世,成為漫畫界七○年代最大的熱門話題之一,它不僅被翻譯成多國語言,還被改編成電影、動畫片和歌劇,享譽國際。

日本漫畫家池田理代子(左)以她的作品《凡爾賽玫瑰》揚名國際;台灣病理科醫師李豐(右),因自身罹癌開始研究癌細胞,造福無數病患(照片由簡扶育提供)
簡扶育在拍攝過程中也碰過釘子,例如台灣光復後第一位台籍女記者姚敏瑄,起初拒絕了簡扶育攝影的提案,原因是因為她在《民報》工作期間發生二二八事件,報社被封而去了工作。當時政治議題十分敏感,有心人士常用照片來做蒐證,姚敏瑄因此心有顧忌。對此,簡扶育採取體諒包容的態度,一開始她不帶相機,先到姚敏瑄的住處進行口頭採訪,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和她相處、談天。簡扶育要離開前,姚敏瑄就主動和她說,隔天可以帶相機來拍攝了。這次經驗對簡扶育來說是極大的鼓勵,她認為從基本的尊重做起,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她也堅持發佈相片之前,一定要將照片給當事人看過,確認沒有問題後才公開。

簡扶育至台北基督教女青年會舉辦座談會,藉由《女史無國界》作品談論女權。

國內外巡迴展出 女史揚名國際

耗費了十幾年的時間,《女史無國界》系列作品才逐漸出土。二○一二年,這一系列作品獲選外交部「台灣女攝影家作品海外巡迴展」的資格,目前《女史無國界》在比利時展出,之後也會在其他國家巡迴展覽,大約三年的時間才會回台。另一方面,簡扶育為了繼續支持台灣婦女運動,以行動支持婦女新知基金會,一口氣將原版的《女史無國界》系列作品全數捐出。而婦女新知為了讓作品獲得更好的保存與展示,又推出典藏作品的募款計畫,到處奔走籌備資金,尋找適合的收藏地點,終於在二○一四年一月獲得贊助,並正式轉贈台灣大學總圖書館典藏。

簡扶育說,每個人身邊一定都有平實但是偉大的女性,可能是媽媽、阿嬤或是曾祖母等等,她鼓勵大家平常可以用相機、手機是其他工具將這些人的影音和故事記錄下來。「每個人的生命都有限,若能記錄下她們對工作的執著與努力,不僅是為她們的個人的生命的加值,也是為新一代的女性留下典範。」


延伸閱讀

人間福報:簡扶育 用影像說故事的女俠

中央社報導:訴女性故事 簡扶育相機寫歷史

影音報導:簡扶育攝影家2013女史無國界特展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