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女聲網 為女權發聲

$
0
0
【記者陳葛泉成、郭昱辰/北京市報導】捷運站、大型商場、博物館內,即使你不是女生,你也一定能夠看見這樣的景象——女廁所門口排起的長龍蜿蜒,而在其隔壁的男廁所,卻是空空蕩蕩。這其實就是一種對女性的歧視,當社會都已經默認這樣事實時。女聲網告訴我們,這就是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而他們正在對這樣的現狀,採取著行動。

         


佔領男廁 行動派

二○一二年二月十九日中午十一時,廣州一群女大學生走上了街頭,來到了人流密集的幾個公共廁所的男廁中。「先生,可以稍微等幾分鐘再進廁所,讓女士先用一下男廁所好嗎?女廁所那邊排的隊太長了」。同樣,三月八日下午四時許,武漢市江漢路萬達廣場C座的男廁所門口,二十多名女大學生舉著「關愛女性從方便開始」的牌子,「佔領」男廁所十分鐘。不少前來如廁的男士看見女生此舉,嚇得落荒而逃。這一些列的活動的背後,我們都可以看見一個組織正在一點點得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這個社會。它就是——女聲網。

「其實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問題,但是一直被大家忽視了。」女聲網編輯思樂解釋道。其實不僅是男女公廁分配不合理的問題,社會中的許多層面都在透露出一個長久以來形成了男權價值體系。例如:媒體將女司機塑造成馬路殺手的代名詞、廣告中物化女性形象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我們所做的,就是希望能夠透過我們的努力,使人們長久以來的男性意識得到改觀,讓人們明白,其實女性不是這樣思考的,或者讓女性明白,你們以後不能再這樣思考了。」

女聲網坎坷的發展  

一九九五年在中國召開的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著實為這個「改革開放」(一九七九年開始中國進行經濟和政治改革,打破之前的封閉體制。)熱潮下的中國吹來了一陣暖風。會議通過的行動綱領將「婦女與傳媒」列為十二個關切領域之一,並提出「鼓勵設立媒體監測小組,監督媒體並與媒體協商以確保適當反映婦女的需要和關切問題。」它不僅僅吹醒了一大批新女性,也吹來了女性維護自己權利,爭取社會平等認同的組織——婦女傳媒監測網絡,它是中國大陸第一個以媒體及媒體與性別為關注領域的行動性民間團體,長期作為北京女新聞工作者協會的下屬小組相對獨立地活動。而它也是女聲網的前身。

隨著網路世界的發展,婦女群體的維護自身權力的運動也穩步邁進。二○○九年,女聲網正式上線。但是,直到現在,女聲網的規模依然不大。十名不到的編輯組成了網站的全部。所有的人員都要肩負起採訪寫作,編輯文章版面,對外聯繫等工作。

「我們的圈子實在是太小了。」思樂這樣抱怨到。約稿是女聲網文章更新的重要管道。思樂作為網站的編輯,需要常與各大學教授聯繫,希望他們能對女權發表支持觀點。也需要向社會上的女權運動者請益,分享他們的活動經驗。「幾年下來,幾乎圈子裡所有的教授都成為了我們的熟客。」此外,翻譯國外的女權文獻也是思樂的工作之一。

更重要的是,女聲網為中國的女權運動提供大量的志願者培訓和專業支持。「我們經常能夠收到求助的資訊,許多籌畫女權運動的人們都會找到我們,希望我們能為他們提供幫助。」思樂驕傲地說。誠然,面對許多空有一腔的熱血、希望為女權運動作出自己貢獻的實踐者,女聲網給予了他們從尋找場地、設計標語、發放宣傳資料、聯繫媒體等一系列的支持。

女聲網將每一次行動的照片製成明信片

二○一三年末,在收到大量有關家庭暴力的求助之後,女聲網開展了「消除性別暴力十六日行動工具包」的贈送活動。女聲網聯合社會性別與發展在中國網路、反家暴網路,在香港樂施會的資助下,開發並向有需要的組織寄送了“消除性別暴力十六日行動工具包”。工具包的內容豐富,包括消除性別暴力相關明信片、書簽、海報、折頁、知識讀本和電子資料光碟,以及女權主義、多元性別相關宣傳宣導材料,共十七種。

「工具包」受到了廣大關注婦女權利和性別平等的組織的歡迎,共收到十六省二十九市共七十一個組織的申請,這些組織涵蓋婦聯、學生社團、研究協會、志願者組織等多種組織類型,顯示了工具包的內容為各種組織所需要,具有廣泛而實際的宣導、教育、宣傳價值。這些組織的申請都獲得了通過,婦女傳媒監測網絡按照每個組織的活動性質和需求為它們配贈了工具包,總共寄出近七萬份各種性別暴力和性別平等相關材料。

今年又是在廣州,政協委員羅必良在政協會議中發出了「作為一個女孩子,賣了二十幾年還賣不出去,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女性讀博士不是一個增值的事情,而是一個貶值的事情。」的言論。言論一經公佈,就引來了社會上女權主義者的大量反擊。女聲網自然也不會落後。針對這樣的言論,網站找到了正在廣東籌畫反擊「缺愛」說的李雲教授,為她提供了大量資料以及建議。

與此同時,女聲網還自己召開了新聞發佈會,要求羅必良委員道歉并收回他之前的言論,還要求政府對委員中的歧視女性者作出批評。網站還利用自己的網絡資源「女權主義電視台」,製作了一期關於反駁上述言論的視頻。在視頻中,編輯南斗發出呼喊「女性從來不會考慮自己有沒有男人要,我們的世界更精彩。男同學們,女生已經進步了,你們不用害怕,接受現實吧」。

女聲網還深入探討了會發生此類事件的深層次原因,即「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教育亟待加強,支持女性的就業政策還不夠完善,參政議政中的性別平等意識也不夠完善,大眾傳媒也缺乏性別平等意識」。為此,女聲網也參與了全國婦女聯合會對該言論的調查報告。

「如果沒有人去製造社會熱點,那麼女性議題將被社會漠視。我們不斷製造爭議,不斷製造話題,就是希望社會能夠重視女權問題。」思樂在採訪的最後說道。


延伸閱讀

女聲網

女權之聲微博

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

陰道獨白

“光頭姐”剃光頭抗議高考招生男女錄取分數不同




大學生手繪明信片 自發做公益

$
0
0
【記者趙峻廷、魏嘉葦/台北市報導】「可以因為自己喜歡的事情幫助到他人,我覺得充滿了動力。」就讀於東吳大學企管系的劉思妤,平時喜歡畫畫,而她自畫、自印、自銷明信片,也自己發起了義賣活動,並且將所得全數捐贈給罕見疾病基金會,不但實現了自己出版商品的夢想,也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

        



夢想與公益結合 舉辦義賣

劉思妤平時的興趣就是畫畫,平常都會將作品上傳到社群網站和大家分享,並附上勵志的圖說,希望看到的人可以受到鼓勵,心情不好的人看了也能轉換心情。而她最大的夢想,就是將自己的作品印在商品上,不但能讓自己留做紀念,也能讓更多人看見她的作品。

二〇一三年五月,劉思妤開始將自己的作品送印成商品,就在成品快出爐的時候,社群網站上出現了一波「按幾百個讚就幫助疾病兒童」的熱潮,常在網站上分享作品的她,覺得網站上「按讚」的行為好像沒什麼用,「既然我也不是要賺錢,我就把我賣出的收入捐出去。」她說,一開始動機只是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又看到其他有需要幫助的人,決定一起結合、辦明信片義賣活動。

由於那時社群網站上出現的幾乎都是罕見疾病兒童的照片,劉思妤透過網路找了資料,實際走訪了一趟罕見疾病基金會後,覺得對方很親切,也很熱心,因此決定將義賣所得捐給罕見疾病基金會。

劉思妤結合興趣和夢想,手繪明信片捐錢做公益
義賣想法單純 從問題中學習

二〇一三年六月開始了第一次的明信片義賣活動,募款目標定在十萬。雖然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第一次的義賣還是帶給劉思妤不少困擾。義賣辦在學校的期末考前兩週,對象除了自己的朋友,劉思妤還設計了團購單,親自跑了很多公司行號請對方幫忙問大家要不要團購,原本認為沒有太多人會買,沒想到獲得許多人的青睞,讓她不斷地加印、不斷地出貨。

劉思妤用最原始的方法,沒有建立帳戶存錢,「人家給了我錢,我就把他投進箱子裡。」她說,五張明信片賣一百五十元,為了省下不必要的支出,每一份明信片都是自己包信封、貼貼紙。因為當時期末考將至,每天要唸書,一有時間就拿去郵局寄,回家後又要加工到凌晨,她說,覺得真的很累。

也因為劉思妤只知道用最單純、最原始的方法,將所有的錢匯集起來後直接拿去捐,沒有想得太細、太多,所以很快就遇到客人懷疑他的錢是否真的會全數捐出,她才瞭解到義賣活動前必須先知會受到捐助的一方,他們同意之後會將義賣活動的資訊公告出來,或是放上網路讓大家知道,這樣的方式能證明募到的金額會如實捐出。最後,歷時近一個多月的第一次義賣達到了十一萬元,超過原本訂定的目標。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劉思妤響應聖誕節,發起了第二次的明信片義賣,同樣賣給身邊的朋友,也再跑了很多公司行號宣傳,像是到咖啡廳和老闆商量寄賣、響應活動。原本以為至少要過一年,同樣的客群才會再來買,但在近兩個月的時間內,依舊迅速達成了十萬元的目標。

愛心義賣 改變自己也改變對方

兩次的義賣活動,也讓劉思妤改變很多、收獲滿滿。「我做了一些以前沒有勇氣做的事情。」她說,因為個性比較內向,自己去跑公司、跑咖啡廳、和老闆講話,都讓她覺得非常害怕、緊張,但她還是鼓起了勇氣去宣傳、推銷,只為了可以達成自已的目標。

劉思妤甚至到了「Red Room紅坊」宣傳,那是一個充滿外國人、鋪滿紅地毯的地方,大家都會坐在地上圍成一個圈,若有想要分享的事情,就走到圈圈中間講話,大家會安靜、仔細聆聽。當她得知有這樣的一個地方時,就決定她也要賣給外國人,她上前去,站在圓圈中央,開始用英文宣傳自己的計畫和商品。

劉思妤說,第二次義賣時她也和補習班合作,在補習班老師向學生宣傳之後,就有學生去找老師,說他要想要效法這樣的公益活動,「他說他想要開演唱會,然後把門票的錢捐出去。」劉思妤覺得很感動,因為她發現自己這樣實現夢想兼做公益的行為,讓其他的人也找到了同樣的出發點、引發了他們的善意。

每一次的十萬元,匯集了大家對作品的支持,以及對罕病朋友的關心,劉思妤說:「我沒有想過我會這樣做,但這些勇氣都是來自於想到可以幫助他們,我就覺得充滿信心,覺得我可以辦得到。」


延伸閱讀

罕見疾病基金會 認識罕病

Stephish明信片愛心義賣活動 溫暖送愛給罕病

罕病感恩音樂會 病友唱出生命力

Stephish愛心明信片 社群網站專頁



照顧健康 心路守護智能障礙者

$
0
0
【記者廖介瑜、王彥文/新北市報導】淳仁是輕度智能障礙青年,參與心路基金會的健康管理社之前,飲食觀念並不正確,也沒有運動的習慣,在生了一場大病之後,他才開始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於是在二○一○年參加了體適能班,即健康管理社的前身。健康管理社透過營養課與有氧課程並行,讓智能障礙青年在課堂中了解如何吃得健康,也藉著有氧建立他們運動的習慣,讓他們能夠活出自信、活得健康。

      



心路熱忱關懷 給予溫暖協助

淳仁今年三十四歲,從小到大念的都是普通班,生活與常人無異,直到當兵體檢時才檢查出是輕度智能障礙。在二○一○年得了急性腦脊髓炎,免疫系統失調,當時無法吃飯也不能走動,甚至一度差點住進加護病房,在醫院痛苦了十五天。因為這場大病,淳仁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為了讓免疫力提升,不再讓病毒打敗,而參加了心路健康管理社。

心路基金會於 二○一二年開辦健康管理社,起初只是體適能,與士林運動中心合作,請專業教練上課,但是原先沒有運動習慣的智能障礙者,突然用太強烈的體適能訓練,反而造成反效果,許多人選擇放棄,很快地都變成「逃兵」,或者是一下課就跑去吃東西,功虧一簣。心路基金會針對這些問題開辦健康管理社,飲食與運動雙管齊下,以輕鬆的方式,結合營養師授課與有氧運動,讓智能障礙青年養成運動習慣,建立健康飲食的觀念。

原本愛吃甜食的淳仁,從健康管理班學到食物的營養知識,現在懂得控制飲食,不吃高糖、高油、高鹽的食物,也不喝飲料。再搭配有氧運動課程,養成每週做三次運動的習慣。他說,參與課程後,身體變好了,工作比較有精神。此外,淳仁也在課堂上結識許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彼此互相鼓勵、照顧,更是額外珍貴的收穫。

飲食運動輕鬆學 健康好容易

智能障礙青年礙於在健康管理的認知不足,不懂得控制飲食,也缺乏運動,常常會導致過度肥胖、肢體功能衰退、體力不足等問題,甚至造成其他疾病。心路基金會開設健康管理社,為智能障礙青年的健康把關,以一週上營養課,一週上有氧運動的方式,教導青年正確的知識,培養他們對飲食健康的認知與良好的運動習慣。

營養班上課是以生活化的方式,教導智能障礙青年健康吃的概念。例如告訴他們常吃的食物有多少大卡,讓他們學會計算並衡量,也在課堂上教他們親手做一些低熱量的食物。營養師並不會要求他們吃得少或只能吃什麼,而是告訴他們如何吃得健康取代這些快速減肥法,調整飲食習慣。

淳仁除了上課勤做筆記,更會實際運用所學,在媽媽煮飯時給她建議。社工葉芳珊說,令她最感動的是淳仁常把上課內容發佈在社群網站上,讓好友知道。有些家長因為平時要準備孩子的飲食,也會一起來聽課。許多青年在上課過後,都會彼此相互督促,一起吃得更健康。

有氧運動課程內容則是大肌肉群的身體活動,老師會帶著大家做一些伸展動作,並教他們跳節奏性的有氧舞蹈。主要是為了增加他們身體關節的活動範圍、肌力訓練以及調整姿勢。有氧運動課程的王老師說,對他們來說,最大的改變是增加自信,因為動作放得開,就能自然的表現自己。更重要的是,他們會開始督促自己做運動,例如多走路、爬樓梯、在家做柔軟度的伸展與仰臥起坐等等。

健康管理社在年初和年底的時候都會有檢測,包括體脂、腰圍,並在年底的時候表揚身材管理良好的青年,而表揚對他們來說,能夠讓他們上台被鼓勵、分享經驗,這種價值勝過得到一張獎狀。每堂課也會安排一名社工幫忙管理成員,若是青年在課堂上有任何問題,也可以隨時介入處理。

健康管理社有氧運動課程上課,老師教青年們跳動動舞。
心路基金會除健康管理社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社團活動,社工會依照智能障礙青年的特質,規劃適合他們的活動。像是淳仁也有參與音樂社團,以及服務性質的青年志工隊。此外,心路基金會也會協助青年就業,淳仁便是透過心路的就業系統,找到雲門舞集行政助理的工作。組長黃靈靈說,這些青年們其實有很多學習的需求,但他們在社區大學或是補習班,可能找不到資源,心路基金會協助他們規劃符合他們需求的相關活動,幫助他們豐富人生,同時找回自信、放眼未來。


延伸閱讀

心路基金會

好天天齊步走 累計公里數做愛心 

心路青年會館 讓智青學會自己做決定



陽光社福 讓顏損患者再見陽光

$
0
0
【記者廖介瑜、王彥文/新北市報導】黃大哥原本是一名送貨員,辛苦工作才能夠維持家計,五年前確診罹患舌癌,必須開刀拿掉整個下巴並且裝著胃造廔,只能靠大量昂貴營養品來進食,也無法再清楚地表達想說的話。當時兩個孩子都還在襁褓中,還有老媽媽要照顧,原本已經困頓的家庭,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因醫生的推薦,黃大哥主動聯絡陽光基金會,陽光社工給予他們居家復健服務照顧、經濟補助、家庭支持與關懷等服務,對黃大哥來說,最大的幫助莫過於心靈上的鼓勵。

      



黃大哥 顏損「說不清」的痛

二○○九年,黃大哥毫無預警地得了舌癌。大哥說,他沒有抽菸,偶爾才會喝酒,也沒有什麼不好的生活習慣。有一天,發現舌頭長了一顆小肉瘤,因為不會痛就沒多留意,結果愈長愈多,變成一大坨,到醫院檢查證明是惡性腫瘤,必須將舌頭整個切除。為了避免癌細胞擴散,下巴也切除了,後來傷口一直沒有良好恢復,只好進行植皮手術,但因新舊皮無法良好結合,只好再開刀。黃大哥也在整形外科進行多次重建手術,其中不少次因為免疫系統變差沒有良好癒合,也有氣切過。就這樣,細菌感染、身體免疫系統變差等因素導致傷口不容易復原,使黃大哥前前後後動刀超過二十次。

黃大哥因為沒有舌頭和下顎,無法從嘴巴進食,必須要用胃造廔將食物弄成泥狀再打進胃裡,講話也變得不清楚,無法正常溝通。顏面受損的人除了生活上造成困難,例如吃飯、口語表達等,還會因顏面受損造成的外觀受到大家異樣的眼光,導致就業、就學碰壁,或是因為長期的治療造成家庭經濟負擔困難,不只需要社會大眾的協助,也需透過社工貼心的服務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及勇氣。

陽光就業協助 關懷顏損家庭

長時間復健,手腳因為植皮的關係很難出力,外加利用胃造廔進食不方便,甚至曾因為出力導致胃造廔掉出,只能咬牙撐完,種種原因讓黃大哥很難在外面找工作,使家庭背負了很沉重的經濟負擔。黃大哥的太太是外籍配偶,在台灣人生地不熟,沒有固定收入還要繳房租,扶養兩個小孩,讓當時找不到工作的黃大哥很沮喪。就業輔導員陳麗凰回憶,大哥曾經對太太說:「如果你想回家,沒關係。」太太只回答:「不管怎麼樣,我都會留在你身邊。」談起這段往事,黃太太忍不住紅了眼眶,掉下眼淚。

黃大哥透過醫生認識陽光基金會並主動聯絡,陽光的資深就業輔導員陳麗凰開始協助黃大哥。除了教導黃太太車縫技術,讓他們能夠接一些縫補寢具的家庭代工,也為大哥提供了一些短期、彈性的家庭代工訂單,其中包含一些簡單的零件或是車縫相關的工作,與太太兩人一起合作分工。現在,夫妻倆相互扶持,牽手一起撐過困難,小孩子的獎狀還貼滿了家裡的牆,雖然辛苦,但是幸福。

黃大哥的孩子給爸爸最溫暖的打氣。
陽光身心重建 找回生命力量

陽光基金會協助許多和黃大哥情況類似的患者,陽光重建中心職能治療師洪詩媛說,在重建過程中,除了生理上的治療,最大的困難其實是「面對癌症」,對疾病的適應、怎麼去接受,再來是口腔癌或舌癌手術後會有明顯的顏損,嘴巴無法合攏,導致吃或喝東西就會往外流,講話也不清楚,要怎麼重新進入這個社會和其他人互動,這些心理層面的治療更是相當重要。

就臉部的復健而言,把肉補上去後需要做放射治療,這種治療後會使皮瓣緊縮,頸部和口腔裡面的構造都會纖維化,因此需要搭配復健,包括按摩、關節運動,以及如張嘴、嘟嘴、抿嘴等臉部運動,依照狀況慢慢調整。飲食則是先從流質的東西開始訓練,再換成容易咬的食物。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對顏損患者來說,卻是一段很漫長的路程。而治療並不單指嘴巴方面的復健,因為患者會用手腳的肉去補嘴巴的傷口,因此手腳會無力,所以也會進行運動復健,讓傷友回復工作時所需要的力量。

黃大哥說,陽光基金會對他最大的幫助,是給予他很多心靈上的鼓勵。陽光基金會整合社工、復健、心理等專業人員,至今已為許多顏面損傷及燒傷者提供生活上全面的照顧及復健服務,無論在生理或心理上的需求都全力給予幫助。除了社工常常電話聯繫關心,營養品的補助以及協助就業讓他能夠接訂單維持家計,都讓黃大哥感到很暖心。在陳麗凰的印象裡,黃大哥是一個很樂觀的人,即使遇到很多沮喪或者困難的情況,都能夠抱著積極和樂觀的心情去面對。

近年來,陽光積極推動各項口腔病變(顏面腫瘤)的防治,也提倡臉部平權,無論顏面外觀如何,每個人都應該被公平及平等的對待,使更多朋友和家庭走出陰暗與傷痛,也促使社會大眾坦然接納傷友,給予更多關懷。


延伸閱讀

陽光基金會

陽光基金會FB粉絲專頁

守護顏損燒傷者 陽光基金會助傷友重見光明



照顧嬰孩不再累 便利椅嬰兒推車

$
0
0
【記者呂佳燊、李明翰/台北市報導】陽光充足的假日,是一家大小出門外出休閒的時光。如果家中有幼小的嬰兒,帶出門可算是件麻煩事。在外照顧坐在嬰兒車上的小孩時,常常需要蹲下和起立查看小孩的狀況,這樣的動作久了會造成身體負擔,也壞了出門休憩的興致。便利椅嬰兒推車在嬰兒車的前方裡面設置可拉開的椅子,坐著照顧嬰孩,成為一件省力又從容的照顧方式。

      



便利椅嬰兒推車讓出外照顧嬰兒可以更輕鬆省力,得到第八屆通用設計獎的首獎肯定。
從生活中發想便利椅嬰兒推車

設計人賴誌偉和就讀台灣科技大學研究所的李胤愷在兩人就讀台北科技大學的時期曾因各自的設計作品,到德國領取國際論壇設計比賽的獎項時互相認識,聊天過後,進而成為在設計領域上的朋友。便利椅嬰兒車的設計發想,是來自於生活裡真實的體認。賴誌偉的母親是位全職保姆,讓她頭痛的問題就是在戶外時,要照顧坐在嬰兒車上的寶寶,是件很累的事,因為常常需要以站蹲的姿勢來照顧寶寶,造成膝蓋的傷害,要換尿布也很不方便。為了要解決照顧嬰兒不便的問題,賴誌偉找李胤愷一起想能解決的辦法,於是開始有了將折疊座椅跟嬰兒車結合的構想。一開始,沒使用過嬰兒車的兩個大男生開始天馬行的想椅子該設置在嬰兒車的側面,和椅面的結構與載重,但藉由和嬰兒車使用者的真實訪談後,才發現自己的設計還需要再修改。

透過與嬰兒車使用者的訪談,李胤愷和賴誌偉聽到使用者真實的需求和想法,著手改變之前的設計。李胤愷說:「有媽媽提到,希望可以將原本座椅的設計從嬰兒車的側面改為前方。這樣一來,能夠面對面照顧寶寶,讓寶寶有安全感。而椅面面積跟結構問題,加大了椅面乘坐的舒適度,同時也讓寶寶與父母的互動更為直接與貼近」。這樣的改進是當初他們倆沒有想到的革新,貼近使用者的使用經驗來改良自己的設計品,李胤愷認為這樣才是最有用也最友善的設計。

外界的鼓勵是最好的動力

二O一三年第八屆通用設計獎,李胤愷和賴誌偉的便利椅嬰兒推車榮獲首獎。獲得大獎的肯定,他們認為過程中和使用者的訪談對設計很有幫助。除了感到高興之外,也證明了在設計過程中的努力不是白費。在通用設計頒獎典禮完後,走出會場拿著展板,在路上有年輕夫婦詢問他們說:「這台嬰兒車要去哪裡買?好漂亮啊。」也有年輕小姐問說:「這上市了嗎?感覺好方便,是你們設計的嗎?」他們覺得這是對設計者最大的鼓勵,也是讓他們想繼續完成作品的動力。

而在二O一四年四月他們即將到日本,參觀日本當地的通用設計作品和與當地設計者交流。他們希望藉著積極參加設計競賽,從中學習經驗,也能認識很多熱愛設計的人。對於便利椅嬰兒推車的未來計畫是將概念變成產品,希望從作品能得到廠商的青睞,真實讓使用者的生活更加便利。也會繼續設計,李胤愷表示:「最重要的是藉由觀察,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找到有價值解決的問題,讓人們感受到共鳴就會喜歡你的設計」。


延伸閱讀

便利椅嬰兒推車

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

第八屆通用設計獎



路克鹿微圖書館 帶孩童拾起書本

$
0
0
【記者張薷、皇甫香華/台北市報導】一群人騎著腳踏車、三輪車,車上裝滿一本本童書,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二手書籍目的地是鹿港鎮的頂番、南勢及草中社區。路克鹿成員林兆現說:「農村、偏鄉的孩童不是缺少資源,而是缺少陪伴。」因此,路克鹿服務團從募集二手書籍著手,在各社區服務中心創立「微圖書館」,帶動社區居民及孩童一起建構閱讀資源。並且藉著說故事、戲劇及伴讀,陪伴孩童理解書中故事。而除了志工伴讀外,路克鹿也號召孩童家長親自陪伴小孩閱讀,以增進親子關係。

      


路克鹿服務團推動「友角書櫥」微圖書館計畫,以說故事、戲劇、伴讀方式陪伴孩童,並為孩童講解書本中的故事,增進小朋友對故事的理解能力。(照片由路克鹿服務團提供)

各地二手童書 打造友角書櫥

「路克鹿」從Look Look(看一看)音譯而來,由彰化高商應用外語科林兆現、紀欣、黃子綺、許庭瑜、洪嬿如、吳芷宜組成。起初在老師的推薦下,參加了彰化高商畢業學長們發起的「保鹿運動」,以單車旅行的方式,走入鹿港社區勞動、服務。過程中,他們體會到由於產業的轉型,農村無法提供適量的工作機會,父母親大多到外地工作,因此孩子們沒事就只能到廟口玩樂。於是他們募集二手童書,以「微圖書館」的概念,提升農村的閱讀風氣,連結孩童、家長及志工間的關係。

二○一三年暑假,路克鹿服務團在彰化鹿港、花壇等地設置自製募書箱,透過網路和發放傳單的方式宣傳募書計畫。團員紀欣表示,募集二手書籍的目的是希望讓圖書資源可以重複運用,雖然一開始不是很順利,但後來有人以匿名的方式捐了五大箱書,再加上有效的宣傳,團隊才從原先預期的六百本,募到最後破千本的童書。

將來自各地的二手童書一本本進行消毒、貼上編碼後,再用腳踏車、三輪車將書本運送到彰化頂番、南勢及草中社區,利用社區服務中心的空間,志工和孩童合力將舊書櫃重新改造,打造有如微圖書館一般的「友角書櫥」,讓孩子們能有良好的閱讀空間。


路克鹿服務團在彰化鹿港、花壇等地設置自製募書箱,
最後募得破千本二手童書。(照片由路克鹿服務團提供)
從書櫥到戶外 實際體驗社區文化

路克鹿服務團以說故事、伴讀及戲劇的方式陪伴孩童。透過說故事和伴讀為孩童講解書本中的內容,增進孩童的理解能力,也間接拉近孩童和志工的關係。除了志工伴讀之外,他們也鼓勵家長在空閒時間親自陪伴孩童閱讀,增進親子關係,達到小孩開始閱讀,大人重新閱讀的目標。服務過程中,有位小朋友和長期在國外工作的父親到社區讀書,團員紀欣表示,看著他們一起讀書、繪畫的場景,心裡就感到相當溫暖。她說,閱讀是一種習慣,需要長時間的推廣才有效果,「友角書櫥」確實提供了一個環境讓孩童和家長能有良好的互動。


除了閱讀,志工們利用高中話劇表演的經驗,改編童書故事內容,以戲劇的方式增加小朋友興趣。團員紀欣說,一開始只有規劃閱讀,但是發現小朋友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所以透過戲劇及大地遊戲等活動來吸引小朋友一同參與。他們以童話故事「小紅帽」作為主題改編成戲劇,讓小朋友能看到和原創故事不一樣的劇情發展,同時也安排「大風吹」等大地遊戲穿插在活動中,讓小朋友們在閱讀之餘和志工能培養良好的默契及互動。

另外,為了讓小朋友更加暸解自己的家鄉,路克鹿服務團與當地社會企業「鹿港囝仔」志工合作,實行「走讀計畫」,帶小朋友們一同探究鹿港鄉村之美。「鹿港囝仔」由鹿港當地的返鄉青年所組成,從「為家鄉做點事」的想法出發,結合藝術策展、文創開發、城鄉營造及經營獨立媒體。由於長期深入在地事務,因此「鹿港囝仔」志工更加暸解鹿港這個古老城市的文化及價值,在陪同孩子們走讀社區、探究鹿港鄉村之美的同時,也成為另一種閱讀的方式。

路克鹿服務團發起「走讀社區」計畫,透過鹿港當地青年志工帶領,藉由親身體會讓當地孩童更了解鹿港文化之美。(照片由路克鹿服務團提供)

路克鹿服務團成員黃子綺(左一)、林兆現(左二)、
紀欣(右一)。
捐二手書到學校 資源多重運用

路克鹿服務團透過微圖書館計畫,提升農村的閱讀風氣,增進親子間的互動,並藉著多元閱讀的方式,激發孩童對閱讀的興趣及想像力。同時,他們也希望能讓圖書資源重複運用。

團員們今年各自考上了北部的大學。因此,在高三畢業前,他們與各社區協商「友角書櫥」的後續發展,路克鹿服務團向各社區提出成立伴讀班計畫,但由於社區實際執行上的困難及志工人數問題,而無法實行。於是路克鹿服務團將「友角書櫥」募得的二手童書重新整理,捐到當地偏鄉小學,希望讓資源多重運用,有效增進學校閱讀資源。


延伸閱讀

路克鹿-友角書櫥粉絲專頁

2013年第四屆多益獎學金熱血團

保鹿運動粉絲專頁

鹿港囝仔粉絲專頁



致康園 腦麻病童新去處

$
0
0
【記者姚聖杰、盧蔚淇/上海市報導】是怎樣的堅持,才能讓一位腦性麻痺患者花數十年研究腦性麻痺復健方法?是怎樣的大愛,才能讓一個人賣掉家中祖產去做慈善?一手創立致康園的呂舜玲也許能給我們一個不同的答案。

致康園是專為腦性麻痺兒童提供康復訓練及住宿服務的社會福利機構,創辦人呂舜玲研發了獨特的推拿及引導式教育相結合的復健方法。在多年的實踐後,致康園將其運用到腦性麻痺兒童的復健中,至今幫助了許多的腦性麻痺兒童走向社會,獨立生活。最近更募集許多青年學生志工,力圖幫助腦性麻痺兒童擺脫自卑,融入群體生活。

      


自學 呂氏推拿法誕生

多數腦性麻痺患者因為出生前大腦就受到了損傷,所以出生後產生肢體障礙,嚴重的話甚至會對智力產生影響。今年已經八十歲的呂舜玲,出生時因為窒息導致腦部受到了損傷。她的家人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是腦性麻痺這樣的疾病,只是對於她九歲仍無法坐起來感到奇怪。直到她十八歲那一年,被確診為腦性麻痺後,她的父親才把她從上海帶去香港看病,儘管如此,輾轉了好幾個醫師仍無法治療好呂舜玲的病。

但是,求醫期間,呂舜玲發現中醫的推拿術對於她的病症有很好的緩解效果,便動起了利用中醫推拿來復建的念頭,她不停地拜訪按摩師,從中學習並摸索出一套對於腦性麻痺患者有緩解效果的推拿手法,取名為「呂氏推拿法」。回到上海後,她開始免費幫助一些腦性麻痺患者做推拿,不方便出門的,她就騎著三輪車上門服務。她的推拿方法 幫助了許多被腦性麻痺病症折磨的病患,有一位本來不能下床的女患者,在接受推拿後身體狀況良好,並已為人母。

志願者教病童 漢語拼音
賣祖產做慈善

起初,呂舜玲只在家裡進行做推拿 ,但是僅用家中空閒的兩張床來幫助別人難免顯得捉襟見肘。一九九三年初的一篇新聞報導:一對夫妻生育了一個腦性麻痺患童,可是父親不堪忍受高額的治療費用而離家出走。這則新聞給了呂舜玲很大的衝擊,她聯繫報社讓那位媽媽帶小孩過來找她推拿。這件事之後,呂舜玲就一直考慮著如何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

家境小康的呂舜玲,父親是一位商人,還給她留了兩棟洋房養老,在資金不足的時候,她就把腦筋動到了這兩棟房屋上面。二○○三年,她賣掉了其中的一棟,自己買了一層小公寓,剩下的錢全部用來創建致康園。二○○九年,致康園遭遇到了財務困難,她把另外一棟房屋變賣,資金全部投資進去。

在致康園服務的志願者領隊 Panda說,致康園是呂舜玲阿婆一手創建起來的,但是現在最大的問題依然是資金。畢竟致康園是非營利性的機構,也不接受其他的捐款,所以致康園也不能擴大規模。

新方式 學生志工參與

致康園創立之後就開始和志願者團隊接觸來幫助這些病童融入社會,包括專業的青年志願者團隊「同心圓」和「益群人」。這些專業的團隊成員,都是經過良好的志願者訓練才過來的青年人,他們的志願者活動主要是教導病童一些文化課以及陪他們玩。

從去年開始,致康園在原有的志願者團隊基礎上,加入了許多從上海市各個中學募集而來的學生志工。他們主要是陪腦麻孩童一同玩樂,並且適當地教導他們一些知識,讓他們能夠在復健取得一定成效後,能夠更快融入社會。

「其實本來園方並不贊同讓學生志工加入」志願者領隊Panda略有些感慨。「因為病童接受的教育需要一些很強硬的矯正,而學生志工可能不理解這一點。」腦麻兒童在肢體控制上存在缺陷,如果一開始就學習了錯誤的動作,很難矯正,也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所以園方在教育和復健中,可能會有嚴格規範的行為。Panda表示,學生志工在參與的時候,容易對孩童產生寵溺的情緒。剛開始進行這項計畫時,也有學生因為園方老師強硬地對待病童,而與園方產生了衝突。引導式復建,需要以強制的方式來矯正腦麻兒童的一些不當行為,而這些行為對之後的復健成效會有極大的影響。「所以後來我們都會對學生志願者進行大量的培訓,讓他們理解園方的方式以及他們應該要做些什麼。」

學生志願者的加入,使得平常缺乏快樂的腦麻兒童能有一個接觸外面世界的機會,對於他們康復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園方也表示,非常歡迎這些學生志願者的到來,也希望社會能對腦性麻痺病童多一些關愛。


延伸閱讀

致康園網站

同心圓志願者聯盟

牽手上海



花生騷服飾 穿上原住民的古老神話

$
0
0
【記者林伶潔、吳佩容/ 台北市報導】T恤左上方一隻一隻繽紛美麗的希利克鳥,是泰雅族人所尊敬的希利克鳥,以原住民的色彩加上了流行的樣式設計。位於古色古香的大稻埕上的服飾店花生騷想要帶給大家的是,將原住民的傳統精神和時代潮流加以結合的理念。經過花生騷的設計,這些各族傳統原本用唱歌、圖文來流傳的故事,搖身變成各種流行圖騰,讓一般大眾容易了解,其中屬於原住民的小故事。

      



每一件賣出的衣服上都有一張故事小卡。
泰雅族希利克鳥 占卜吉凶
此款衣服上是希利克鳥,是泰雅族人最愛護的鳥兒。
(照片由花生騷提供)

像這件以希利克鳥為主題的設計,便是從泰雅族人的傳說而來。相傳,有一次森林裡的鳥兒們舉辦比賽,看誰能把大岩石推到溪流去,就可以證明誰是為最聰明的鳥。第一個要嘗試的是山雉雞,牠神氣地踱著步伐來到岩石前,才發現岩石原來是這麼巨大,最後,牠放棄了比賽。

接著第二個要來試試看的是大老鷹,牠用翅膀奮力地拍打,雖然把岩石搖動了,卻無法讓岩石移動位置。接下來,許多鳥兒都一一試過,還是沒有一隻能推動岩石。最後輪到一隻身材比麻雀還嬌小的希利克鳥說要試試看。牠不管大家的嘲笑,奮力地像箭一樣衝向岩石,結果岩石竟然成功滾動到溪流。

因為有此傳說,所以泰雅族祖先相信聰明、具有神力的希利克鳥能夠解決很多問題,所以,族人凡是要舉行結婚喜事,或是出門打獵、出草,甚至有關於耕種的事情,在開始做之前,都要先聽聽希利克鳥的鳴叫聲。當牠發出悅耳的叫聲時,表示族人可以按照計畫去做事;若聽到的是急躁的叫聲,就表示不吉利,族人必須改期進行。

不只擁有熱情 更要把握機會

花生騷是由Woods(本名劉諺樺)與德拉(本名林昇)兩人合力創辦,兩個人大學時期都是念設計相關系所。啟發德拉的是知名原住民音樂人舒米恩,舒米恩是阿美族人,曾得過金馬獎最佳新人,他堅持做原住民的音樂,更將電音和原住民音樂做結合,更繼續關心原住民部落、關懷部落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德拉在舒米恩還在擔任圖騰樂團時認識他,並被他對原住民文化的熱情感動,也讓德拉影響大學好友Woods一同創辦花生騷。

德拉是太魯閣族,他的原住民名字「Derlabers Saw」意同於「花生」,是他的外公為他取名,勉勵他不要忘本;而「Saw」是音同於「騷」,「花生騷」二○○二 年就此誕生。「把握機會,如果真的是你想追求的,就不要放棄,要堅持。」德拉說。德拉鼓勵年輕人真正確定自己的路後,多找一些幫助和機會,現在很多相關政府機關也會釋出一些補助或是計畫,來幫助年輕人創業,例如花生騷設計工作室就曾申請過二○一一年文建會所辦理的「文創產業創業圓夢計畫」,並通過決審,獲得新台幣四十五萬的創業獎金,在Woods與德拉的創業路途上,增添了一份力量。

「美好的日子」款將阿美族的傳統刺繡圖騰應用在衣服設計上
阿美族傳統刺繡 對新人的祝福

花生騷的任務就是把原住民傳統的圖騰轉換成現代能接受的圖案、花紋,藉由流行的設計吸引大家的目光,不僅只是原住民朋友,而是讓一般大眾都能夠接受。這款「美好的日子」,其實是花生騷和舒米恩合作,花生騷將舒米恩設計的傳統阿美族情人袋刺繡樣式,轉印到衣服上作圖樣。

在母系社會的阿美族裡面,女人是主導家庭的重要角色,連浪漫愛情的開端也不例外。已到適婚年齡的阿美族少女,在碰見心儀的男士時,會請母親刺繡一個情人袋,並將這個情人袋送給心上人,如果男士願意接受,就代表這對情侶有機會可以結為連理。而這個情人袋中,擁有的是阿美族母親們對孩子的祝福,希望他們用這個情人袋找到適合彼此的另一半,攜手共同創造美好人生。

找到獨特之處 融入環境意識

德拉說,創業的路途上,更要找到屬於自己品牌的獨特處,做出和一般其他人都不同的差異化。文創商品做出自己的風格,有一定的原創性後,自然會擁有一些自己的市場和一席之地。花生騷以原住民傳統故事為出發,有時也加入與大自然環境共生共存的理念,賦予傳統精神中一種充滿新潮、設計的感覺。

就像森林系列的太魯閣族口袋森林款所描述的是,阿美族的故事裡,先人遷移新部落時,便手植莿桐幼苗,遙念祖靈。而這款服飾的口袋上面有一棵樹,其位置就在左心口的上方,代表我們要將樹種植在心裡,不只要記得歷史,也要記得保護地球、愛護環境,讓樹生生不息。

森林系列的太魯閣族口袋森林款為使用花蓮阿美族織紋布設計
與生根精神象徵的刺桐樹結合,顯示出熱愛土地的自身價值!
(照片由花生騷提供)
未來要將花生騷成功推廣出去

花生騷目前大多經銷據點都還在國內發展,目前台灣共有九家門市在販售 ,門市多半為花東地區的據點,北部多設在文創產業聚集之地,例如直營店所位於的大稻埕、花博園區內的原民風味館等。

未來花生騷也有意要將原住民流行服飾行銷國外,而目前第一步是在機場寄售,獨特的原住民圖騰服飾,能夠吸引觀光客駐足。另外,花生騷一方面忙於增加通路,也注重原本的網路行銷,不忘在粉絲專頁更新最新的活動、新品上市等資訊,希望在多方努力之下,可以讓花生騷被更多人看見。


延伸閱讀

花生騷官網 

中國時報報導 《原民風潮牌店 進駐新光三越》

16鄰聚會所 《我的衣服有故事》




《攝影之聲》 另類視角看世界

$
0
0
【記者姚聖杰、盧蔚淇/台北市報導】「喀擦」一聲,留下了美。透過觀景窗望出去的世界,「他」看到了什麼?又思考了什麼?對《攝影之聲》雜誌創辦人李威儀而言,攝影不僅僅是一門藝術。「影像是會說話的,而我們要去瞭解影像在說什麼」,這是《攝影之聲》的命名由來,也是李威儀創辦雜誌的初衷。

      



「不做了」 從主流媒體到攝影雜誌

政治大學新聞系、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畢業的李威儀,大學時期選修了新聞攝影課程,就此開啟了他對攝影領域的興趣。但是,當時台灣的攝影刊物一直滿足不了他的求知慾望,漸漸地,他有了想創辦一本攝影刊物的想法。碩一升碩二的暑假,上完在紐約的視覺藝術學院攝影所的短期課程後,李威儀開始認真思考攝影以及自身的關係。

退伍後,李威儀在聯合報當了一年的教育線記者就離開了。談到離開的原因,他說,其實跟工作性質沒什麼關係,「或許在那個年紀裡,人會開始思考應該要把生命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而他想做一本專門探討攝影藝術雜誌的心也一直沒變。李威儀說,剛好碰到可以離開那個舒適圈的時機點,沒有太多包袱,失敗了也沒有關係,但一定要嘗試看看。

二〇一一年九月《攝影之聲》創刊號「新紀實」正式出刊。`李威儀說,剛開始做刊物的時候,想要設立專欄去討論一些攝影文化的東西。他馬上想到了知名的攝影藝術評論家,也是政大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郭力昕,希望能請他幫雜誌寫稿。儘管當時一無所有,他仍然大膽地寄了一封信聯繫老師。出乎李威儀的意料,老師回覆他說「好!」。老師熱心的回復,也讓李威儀有了動力要把雜誌做出來,給老師一個交代。直到現在,郭力昕都還是《攝影之聲》的專欄作家。

《攝影之聲》(左)和它的創辦人李威儀(李威儀提供)
「一本觀念的對話錄」撞擊和感動

《攝影之聲》每一期都會設定不同主題,與幾位藝術家對談,介紹他們所拍下的影像、背後的故事或是創作處理的方式,也會針對攝影文化,請一些評論家、策展人對談,聊他們關懷或思考的事情。最新一期的「影像檔案」,就分享了藝術家姚瑞中帶領的「失落社會檔案室」團隊,四處拍攝以及記錄台灣各地閒置或廢棄的公共設施,希望能以影像的方式,讓更多人關注這一社會議題。

《攝影之聲》#10 「張照堂專號」內頁

第十期的「張照堂專號」,收錄了許多張照堂過去與現在的攝影作品,包含他的代表作「無頭人像」系列,也訪問了他對攝影的想法、創作理念等。李威儀說,不只影像,張照堂的文字也會讓人產生許多聯想,可以讓人輕易在腦海中建構出他描繪的場景。他很喜歡張照堂在一九七七年出版的《生活筆記》裡的一句話:「一張相片,只有在它不再是一張相片,而成為一種精神時,才有資格被掛在牆上。」這本專刊,也可說是他對這位攝影大師的一種致敬。

李威儀說,這本雜誌也可說是「一本觀念的對話錄」,因為現在市面上有關攝影的雜誌,大多是與技術、拍攝技巧相關的應用型雜誌,而他希望能讓攝影帶給大眾多些思考上的撞擊。「討論的議題可以嚴肅,但不要學術」,所以他就依照自己的興趣去選定主題,並以較貼近生活的方式呈現。

「當初,也會好奇說這個東西有沒有人會有興趣。」李威儀也頗有些感慨,畢竟現在流行的是比較輕薄的東西,大眾也會想看一些休閒,沒那麼累人的內容。沒想到出刊後獲得許多迴響,「這正是我想看的雜誌!」、「很喜歡《攝影之聲》的內容!」有些讀者看完雜誌,會寫感想mail給他,分享他們的看法。這份感動給了他動力繼續將這份事業支撐下去。因此他有空也會在寄書給讀者時,特別寫一張小卡附在書中表達他的感謝。

雜誌也可以是一個紙本交流平台

對李威儀來說,做雜誌好玩的地方就是有很多機會接觸不一樣的人,「好創作者的世界觀都蠻特別的」,透過跟創作者的談話,也會改變他對世界的看法。《攝影之聲》會介紹許多國外的攝影藝術家,但主要的讀者跟攝影家仍希望以台灣為主。李威儀說,其實也曾有國外的藝廊看過雜誌,喜歡裡面介紹的攝影創作者,並透過我們邀請台灣的攝影家去展覽,「不只是一本雜誌,也可以是一個紙本交流平台」,促進國際間的文化交流。

李威儀說,「最困難的地方主要都是行政工作」,而關於市場,或會不會賣錢這件事反而沒有想過。因為在新聞系學的,或是在聯合報學的都是如何做「內容」,但是雜誌要出刊,該怎麼放到書店裡、印刷、經營、進出貨等,這些除了雜誌內容以外的工作,就真的只能從邊做邊學中開始體會,慢慢累積經驗。

「很久很久以前也有人問過我說:『你為什麼不做iPad版?』」李威儀說,但是不論是成本跟技術,還有該怎麼與人有互動的內容設計等,都是需要花時間及精力去支撐的,「那不是我的專長,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就好了,不一定要跟隨潮流」,而書本的觸感,也會讓人更投入在與內容的對話裡,相比網路瀏覽,更不容易分心。

李威儀說,有些時候攝影蠻奇妙的就是,它也是個謎,有些東西你解釋得太直白,反而會破壞了它的氛圍,有時就像國畫裡面留白,讓你有很多解讀或多一些想像空間,它可以這樣看也可以那樣看,不一定要把它說死。


延伸閱讀

《攝影之聲》

張照堂部落格

姚瑞中個人網站

回望《人間》觀景窗 郭力昕談紀實影像的反省與可能

《破報》:我們需要批判的攝影評論



五行發粄 嘉盛社區打造客家文化村

$
0
0
【記者吳舒涵、黃瀞嫻/苗栗市報導】好吃的客家五行發粄、鹹湯圓搭配金木水火土五行與顏色的裝飾,做出色彩繽紛的美食,以客家美食與傳統習俗為主軸發展的嘉盛社區,結合在地文化與總幹事張永昌的4G理念,打造出與眾不同的客家社區。

      



嘉盛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永昌說,發展協會於一九九九年成立,當時他規劃出了名為4G(4 Green)的理念,分別為產業無污染、文化無污染、生態無污染與治安無污染,同時讀音與世代居住的「世居」相似,因此成為了社區重要的口號。

五行粄分別是由地瓜、綠茶粉、紫地瓜、紅麴、竹炭粉等五種原料製成,
為嘉盛社區的特色之一。(照片由嘉盛社區提供)
美食與文化 凸顯客家社區特色

嘉盛社區主要是以產業的推動為目標再搭配文化,張永昌表示發粄與湯圓是客家中很重要的食物產業,「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即閩南人所說的粿,客家人喜歡利用不同的米磨成米漿,作成各式各樣的粄食,粄不僅是一種食物,更是逢年過節必備的物品。」雖然嘉聖社區製作粄的方法與其他客家社區大同小異,但張永昌於二○○六年想出了利用中國五行-金木水火土,搭配不一樣的顏色,來製作這些客家代表美食。

張永昌說:「會想到要搭配中國五行,是在二○○六年我接觸了一些關於陰陽的書籍,突然靈機一動,發現好像可以搭配著食物來使用,剛好也與我們社區的五文昌廟有一些關聯。」於是張永昌開始尋找適合的材料,尋找了好幾個月後,找出了最適合代表金木水火土的五種原料,分別是地瓜、綠茶粉、紫地瓜、紅麴、竹炭粉等五種原料製成之後,張永昌與社區媽媽開始研究如何製作,試了好幾次後,發現成品不僅外觀美麗,吃起來也意外的合胃口。

這五種原料不只是色彩符合陰陽五行,更具備養身健康的功能,張永昌說:「地瓜、紫地瓜能促進腸胃蠕動,綠茶粉具備抗氧功能,洪麴則可以補血保護血管,而竹炭粉有排毒功效,合在一起五行養身面面俱到。」從二○○六年年底成功研發後,張永昌決定把所有以糯米為原料的客家食物,全部搭配成有五行顏色的美食,並申請專利,成為嘉盛社區重要的特色之一。

利用經費收入 造福社區居民

五行粄在張永昌與社區媽媽的管理經營下,慢慢地越來越多人知道這項特色美食,嘉盛社區目前主要發展的兩個方向-五行美食文化、布馬陣,布馬陣是客家文化中很重要的戲曲之一,嘉盛社區有相當充足的資源及表演人才,張永昌為了將文化傳承下去,他成立了布馬陣研習班,讓社區長輩將客家文化傳授給社區青年,一代接一代,張永昌說:「一路走過來,雖然過程辛苦,但是能為社區盡一份心力,一直是我回到嘉盛社區的最重要目的。」社區於每年的十一月中旬舉辦的「客家粄仔節」,更是廣為人知,從第一屆的一、兩千人到現在第六屆的四、五千人,可以看到社區的成長與茁壯。

說到未來的展望,張永昌表示要利用社區的經費,幫助社區中的老弱婦孺,照顧到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另外,預計成立社區的中央廚房,在有秩序的管理分配下,讓婆婆媽媽們能在中央廚房中製作客家美食,配合健康理論得到政府的食品認證後,成立部落格提供民眾網路訂購、郵寄,除了將特色美食發揚出去外,也讓社區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藉由這些收入讓社區更進步。嘉盛社區一步一步地發揚社區特色文化,藉著客家文化,嘉盛社區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張永昌的「4G」理論成功運用在社區營造,他說:「很希望各個社區能夠學習彼此的思維,加入古老元素後,創造出一個更新、更棒的社區。」


延伸閱讀:

嘉盛社區發展協會

嘉盛社區發展協會 臉書粉絲專頁

農村風情網 嘉盛社區



螢火蟲助學計畫 助偏鄉生就學

$
0
0
【記者魏嘉葦、趙峻廷/台北市報導】嚕啦啦(英文Lulala)休閒車隊於二〇〇五年出遊時,發現偏鄉孩子的就學基於經濟上困難需要協助,於是發起了「螢火蟲助學計畫」,每年透過偏鄉學校老師推薦,尋找需要關懷、幫助的孩子,並且共同長期贊助學費和生活費,平時不募款,每年僅舉辦一次嘉年華會募足金額,目前已有三十九位偏鄉的孩子受到幫助,希望藉由助學計劃,讓孩子接受教育、飛出部落。

      



計畫起源 幫助清寒勤勉偏鄉生

嚕啦啦休閒車隊是由一群經常出遊山林的朋友組成,在二〇〇五年一次出遊時,看見山區有一些有心向學的孩子,卻因為家境清寒而無法再升學,助學計劃召集人林夢萍說,當時心想車隊有一百人,如果在車隊裡面有這個計畫的話,相信一年要去資助一、兩個孩子不會是困難,於是在二〇〇五年底發起了螢火蟲助學計畫。

林夢萍將助學計劃告訴車隊的人之後,她說:「結果這個訊息一出來,車隊的人、車隊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就覺得很希望能夠參與,這個計畫就這樣一直往外擴散出來。」

螢火蟲助學計畫是一個長期的助學計畫,一開始以電子郵件聯絡,一九九六年開始透過部落格宣傳,受到部落客的關注,隨著網路上不同媒體的興起,在二〇〇〇年加入了社群網站,而看到訊息、願意幫助的人也因此越來越多。

截至二〇一四年三月已經有三十九位孩童受到幫助,這些「螢火蟲」的國中、高中學費及生活費,嚕啦啦都會予以資助,一路陪他們畢業。在這個計畫裡面都會有「天使」,「天使」即是一個孩子對應一位車隊裡的成員,而這位天使會一直陪伴他、關心他,並且成為他們的朋友。

林夢萍回想起曾經到新北市坪林區的一位螢火蟲叫「小方」,在開車路上發現,坪林算是個很多人會去的地方,但他們一直往山裡的小路開,而當他們真的到了小方家,所有人都非常訝異。「我們很訝異在這樣偏僻的一個山區家庭裡,是掛滿了台北縣政府的獎狀。」

小方的父親是在某一次的颱風夜裡,回家的路上摔到山下過世了,因此媽媽擔起了家中的經濟負擔,而小方從國小到國中,成績都非常的優秀,雖然家境清寒,可是她真的很力爭上游,而在小方加入助學計畫後,天使便開始會關心他「最近過得怎麼樣?」、「有沒有交友上的困難?」透過溫暖的關心、問候,以及頻繁的聯繫,讓小方不但能順利就學,也獲得心靈上的溫暖。林夢萍說:「我們希望這個幫助並不只是金錢的資助,還有更多生活的陪伴。」

螢火蟲助學計劃平時不接受捐款,僅在一年一度的「陪螢火蟲快樂起飛嘉年華會」上募集資金。

快樂做公益 舉辦嘉年華會

「人生不如意的事確實很多,但是我們何不看那快樂的一二?」林夢萍說,不想要以悲傷的角度去看待這樣的計畫,因此嚕啦啦平時不接受募款,每年僅會辦一次嘉年華會募集資金,既有歌舞表演、有好吃、好玩的東西,也能達成募款的目的,用這樣快樂的方式去傳遞這些需要幫助的故事。

二〇〇六年三月,嚕啦啦在台北市內湖區正式舉辦第一次的嘉年華會,目的是希望讓大家知道,有一群在比較偏遠的地方孩子需要幫忙,而嚕啦啦休閒車隊就是在做這樣的協助。

在前置工作,林夢萍及其他車友透過電子郵件和部落格發出訊息,告訴對方「如果願意來參與或表演的,就來報名。」林夢萍說,主動來的人非常踴躍,所以比較晚報名的就只好謝謝他、請他明年來。而在嘉年華這一天,攤主們就會拿出他們的絕手手藝,他們不是營業,而是在這一天的活動運用他們的專長募集經費,讓螢火蟲可以參與這個計畫。

場地器材組長于衍超說,很多人是非常有愛心的,只是可能缺少一個管道或機會,讓他們能夠實踐理念。因此,嚕啦啦只是把大家的期望聚集在一起,然後讓他們有這樣的場地和機會,以攤位的形式付出愛心。「不是悶悶地自己捐款、默默地做善事,我們提供這樣的機會讓大家一起來共襄盛舉。」

二〇一四年三月,嚕啦啦舉辦了第八次的嘉年華會,于衍超說,往年場地只有當天場地的四分之一,只有在店門口的人行道上,攤位數很少,最多就是十多個帳篷,而第八次的嘉年華會,原場地對面的通運公司在得知活動消息後,願意免費提供場地,還支援他們水電,于衍超感動地說:「社會角落還是有很多善心人士,當他有能力、願意幫助,他還是會答應的。」

為善被當詐騙 好氣又好笑

螢火蟲助學計劃實行的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到了偏鄉後找不到正確地點,于衍超說,因為導航也找不到,所以必須花上一段時間找尋地點。

林夢萍表示自己也曾經遇過校方懷疑自己是詐騙集團,她通常會先打去學校告知有這個計畫和有這個車隊,並且告知校方她是誰,希望校方提供名單,但曾經遇過一次聯絡完以後,三週都沒有任何回覆。她在每次寫電子郵件時都會留下聯絡方式,並且留下她的上班單位,證明她是存在的。

「結果我又再打去,我還強調我不是詐騙集團、是一個存在的人,她說:『我們有查。』」林夢萍覺得好氣又好笑,校方還真有打電話去她工作的地方,問是不是有她這個人的存在。但林夢萍也說:「或許這算是一個困難吧,做善事還會被懷疑,不過我們還是很開心看待這件事情,表示他們也是有在為學生著想。」

林夢萍說,困難的地方也在於這個團體裡面所有人都是義工,「而所有的義工都是有工作的。」為了嘉年華會他們會有一個月的時間是非常煎熬的,家庭、工作、螢火蟲、嘉年華會,所有的時間都必須壓縮得很緊。然而林夢萍覺得,做這些事情雖然很累、很辛苦,「但看到這麼多人願意快樂的支持,所以我們願意。」

已經上大學的螢火蟲「金萱」(右)主動回到嘉年華會,幫助更年輕的螢火蟲,讓林夢萍(左)深受感動。
開花結果 受助生回饋且傳承

在二〇一四年三月的嘉年華會上,嚕啦啦協助的第二十位螢火蟲「金萱」,主動聯繫嚕啦啦表示想要一起幫忙,于衍超說,金萱在國中的時候成為螢火蟲資助的對象,經過了五年以後現在已經上了大學。「這是一個很奇妙的一個感覺。」他說,當初開始這個計劃時,他們完全沒有想過受到幫助的孩子,有一天會回來幫助下一代的、更年輕的螢火蟲。

「你可以想像這種感覺嗎?」林夢萍也激動地說道,她當初沒有任何的期望,只希望螢火蟲能念到大學就很好了,但是沒有想到他們會回來加入嚕啦啦。于衍超說,這是開花結果,然後瓜熟蒂落後又再成另外一棵小樹苗、再成長,下一代的螢火蟲會更加的枝繁葉茂,

林夢萍和于衍超說,面對未來,螢火蟲助學計畫和嘉年華會將會是一本初衷,「而這把營火會繼續傳下去,因為他們被我們幫助過,他們也會願意出來幫助後面的人,不再是我們自己做,而是大家一起來做。」


延伸閱讀

嚕啦啦偏鄉助學 39「螢火蟲」發光

臺灣好漾-推動螢火蟲助學計劃的林夢萍

大陸央視採訪『螢火蟲助學計畫』



視障保齡球黃郁曉 打出光明人生

$
0
0
【記者柯芳辰、陳彥文/南投縣報導】「保齡球就像是人生過程,不可能每次全倒,但不努力的話連全倒的機會都沒有」視障保齡球選手黃郁曉從外表看起來與常人無異,但他其實患有先天性視網膜病變,眼睛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這項視覺障礙帶給他生活中許多不便,然而他卻沒有自暴自棄,反而在保齡球上打出一片天。

      



患有先天性視網膜病變的黃郁曉,每週都會到球館練習,維持球感。

興趣變成專業 無畏缺陷

黃郁曉說,當初會接觸保齡球,是因為國中時全台灣盛行,父母也喜歡這項運動,在耳濡目染之下產生興趣,從大學畢業之後才真正開始專注於練習,一開始是打直球,並不太在乎分數,後來認識了教練,經過教練的提拔,才開始參加身心障礙比賽。

對於自己的先天性視網膜病變,黃郁曉說,主要是心態問題,看東西只看到模糊形狀和顏色,甚至他人向自己打招呼也無法察覺,但「正常人能夠做到什麼,我就會努力去做。」

付出汗水與時間 克服困難

保齡球相較其他運動,對身障者來說是友善的,因為不劇烈,且球是從自己出發,不用接球,危險性較低。但保齡球是以視覺為主,身為視障者的黃郁曉該如何克服這項障礙呢?

打出一次又一次的全倒,看起來輕鬆,但其實背後付出很多的努力與汗水,黃郁曉表示,一般人是靠視覺在打球,但身為視障者,球感就變得十分重要。「只能看到白白的、亮亮的東西在球道的遠方」,視力模糊,僅能夠看到球瓶大概的形狀和位置,無法靠著眼睛瞄準球瓶,唯一能依賴的就是感覺,他說,「如果沒有全倒,就要憑經驗和感覺來修正球路,應該要再往哪裡移動,或是修正出手的位置。」

而黃郁曉平常除了到球館精進打球技術和維持球感外,也會觀摩國內外的比賽來增加知識和觀念、上健身房做核心訓練,這些努力,為的就是彌補先天視覺上的缺陷。

球友楊曉銘說,黃郁曉對保齡球有十足的熱情,也很認真學習,剛認識的時候,對保齡球的基本觀念還不太正確,因此楊曉銘從頭教黃郁曉正確的基礎,慢慢地重新架構好觀念,「因為他的眼睛不好,所以要更認真練球,抓住球感,能有今天的成就並不容易。」

身穿國家代表隊的制服,黃郁曉奮力擲出每一球
參加國內外比賽 奪得佳績

黃郁曉在二○一二年在亞洲盃錦標賽中奪得四金一銀,也在去年奪得全國身心障礙會長盃保齡球錦標賽視障男子組TPB 3級冠軍及台北市體育總會殘障運動協會青年盃保齡球錦標賽視障男子組TPB 3級亞軍,他說,「一方面是運氣,一方面是實力」,雖然身為身障者,但努力仍然不可缺少,遇到機會才能緊緊抓牢,目前他也正為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及仁川亞運積極準備。

「人生就像是保齡球,是一種累積」黃郁曉的視力在矯正過後仍只有 ○點一以下,但他克服自身缺陷,用樂觀和對保齡球的熱情,打出人生中的滿分。


延伸閱讀

克服視障逆境 黃郁曉為國爭光


黃郁曉球技揚名亞洲 許淑華頒獎 

黃郁曉粉絲專頁



受助而助人 印尼新移民將愛發揚

$
0
0
【記者廖介瑜、王彥文/台北市報導】洪榮細從印尼來台已十五年,原本只在電視和地圖上看過台灣的她,現在長期擔任多元文化講師,藉由分享印尼的語言、美食、文化等,讓更多人了解她的故鄉,提升台灣民眾對新移民的認同感。她同時也是伊甸基金會通譯志工,站在第一線幫助剛來台的新移民姐妹適應生活。活潑熱情的她,不只學習中文,也積極報名參與歌唱、跳舞、烹飪等課程,透過自己的經驗和生活分享,鼓勵更多新移民姊妹出來學習,多與人互動,為自己打造更好的生活。

      



新移民姊妹主動學習 自我成長

一九九八年印尼暴動,一場排華大暴亂,洪榮細透過朋友推薦申請來台,當時她才三十歲,經朋友介紹申請嫁來台灣,認識了現在的丈夫。剛到台灣時,語言不通是她遇到最大的困難,造成生活適應上各種問題。認真積極的榮細,為了融入台灣生活,主動報名社區大學的課程,其中有一堂是新移民中文學習,以中文認識、運用、書寫為主,讓新移民姊妹可以互相交流學習並自我成長。在課程上老師曾經問她們未來想做什麼,有姊妹說以後想當醫生,她說:「有可能嗎?我們這個樣子。」而老師一句:「有可能啊!你們的願望是什麼以後就可以當什麼。」給了她很大的鼓勵。

榮細以前在印尼是做家庭代工,嫁來台灣後,不想只做一名家庭主婦而到社區大學念書,因為老師的鼓勵及新移民姊妹互相扶持,她決定放下畏懼,把握機會多方嘗試。從最一開始的印尼美食分享,到後來投入學校多元文化講師的工作,到國小、國中介紹印尼的語言、美食、習俗等,幫助他們了解印尼文化 ,讓更多人了解新移民的價值。榮細除了到社區大學學習,也積極參與政府開設的免費課程,活潑熱情的她只要一有空,得知免費的課程就一定會主動報名,學習如烹飪、音樂、舞蹈等各種才藝與生活技能。

主動積極學習,不斷嘗試,榮細勇敢地挑戰自己,除了天生樂觀的個性,從別人的例子發現值得學習的優點,給自己建立信心,也是讓她跨出第一步的一大助力。榮細回憶以前上課的情景,有人從怕生、不敢發言,轉變成善於演說和分享,讓大家都受到鼓勵,並學習這樣的精神和行為。榮細說:「如果什麼都不敢,永遠無法發現自己的潛力。」姊妹們之間也會互相介紹機會,歌藝好、舞技好的參加表演、廚藝厲害的教料理課,越來越多人敢站出來,享受自己的舞台。

新移民姊妹們用印尼傳統樂器表演家鄉歌謠,右二為洪榮細。

伊甸通譯志工 最親切的溝通橋樑

榮細第一次接觸伊甸基金會是印尼的朋友介紹她來伊甸上課,在伊甸一段時間後,她覺得自己能做的不只這些,除了受惠於伊甸,藉由伊甸通譯人才培訓課程,也能擔任通譯志工,幫助更多新移民姊妹融入與適應台灣生活。伊甸通譯人才培訓主要是培養外籍人員接聽新移民的諮詢電話,協助新移民使用其熟悉語言諮詢相關問題,增進其主動求助與運用資源的意願,並獲得情緒支持及問題舒緩。課程內容為增強通譯人員服務專長,包含社會福利、衛生醫療、司法、移民輔導等領域。通譯志工服務前都需接受職前訓練,接線時社工人員會從旁協助,並協助記錄填寫和督導。

伊甸新北區新移民家庭成長中心主任朱莉英說,語言不通是新移民初來台遇到的共同問題,當新移民在生活上有困難或對台灣資訊不了解,像是交通、醫療以及就業等,伊甸的諮詢專線雖然提供了尋求協助的管道,但是她們沒辦法用中文清楚地表達,如果有姊妹中文和本國語言都能講,會比台灣志工更有利,對社工也是很大的幫助。

伊甸通譯志工用她們的語言和新移民姊妹溝通,彼此可以增加親切感與信任感,榮細除了在第一線幫助新移民姊妹,擔任溝通的橋樑之外,並努力使用資源自我成長,積極參與活動,用自己所學幫助其他姊妹,以自己為例分享自身經驗和生活點滴,鼓勵更多新移民姊妹們出來學習並與人互動多結識新朋友。活潑熱情的榮細,不單只是接受幫助,更懂得感念,繼續將這份愛發揚下去,幫助更多和自己一樣處境的人,並且成為一名優秀的講師,發揚印尼多元文化。


延伸閱讀

伊甸基金會

臺北市新移民專區

台北市新移民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 



唐寶寶製手工皂 培養技能與成就

$
0
0
【記者廖介瑜、王彥文/台北市報導】認真地做肥皂,安靜細心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今年三十三歲的阿立,是唐氏症與智能障礙患者。二○一四年二月加入唐氏症基金會辦理的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所「天生我才大安站」,在老師的指導與帶領下,生活變得充實,也學到更多生活技能,禮貌大方的個性讓他交到不少新朋友。「天生我才大安站」活動包括手工皂製作、摺紙盒包裝等等,透過分工合作,讓唐寶寶們容易得心應手。作業所提供照護體制與環境,希望唐寶寶們有一天都能夠進入或重返職場。

      



給他們一個機會 關懷協助唐寶寶

唐寶寶張立維,大家都叫他阿立,高中畢業後曾在心路基金會萬芳發展中心接受服務約八年,學習能力以及配合度高的他,指導過的動作都可以確實完成,在老師的帶領下承包企業清潔的工作,累積豐富的經驗,也養成了良好的組織能力。後來父親因職務所需,阿立隨著父母親旅居歐洲,離開了職場。或許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 ,阿立都能把自己打理得很好,生活上很少讓媽媽操心。

返台後阿立的媽媽原本希望阿立能夠回原機構接受服務,但始終沒有適合的機會,除了社工協助媒合其他庇護工場的職缺,阿立的媽媽也很積極替阿立從一般就業市場尋找機會,然而庇護工廠的職缺一位難求,一般職場則工作環境複雜,所以一直沒有找到適合阿立的工作。待業期間幾乎都由媽媽親自教導阿立一些基礎的技能訓練,例如算數、寫字等等,假日父母也會帶阿立出去走走,鼓勵他多運動,維持身心健康。

阿立的媽媽透過心路基金會的介紹,得知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唐氏症基金會辦理的「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在大安區開辦,立刻替阿立報名參加。除了期待阿立能夠學習工作技能之外,也可以在老師與同儕的互動下練習溝通技巧和自我表達。阿立能與團體跟大環境接觸,並和老師及朋友們互相學習,讓媽媽很安心,更期待有天阿立能重返職場,過著平凡充實的生活。

「天生我才」 陪唐寶寶學習成長

像阿立這樣的唐寶寶,是「天生我才大安站」致力服務的對象,作業所在尋找符合需求的場地期間遭遇許多波折,成立時曾被住戶抗議。一般社會大眾對於身心障礙者的認識不足,認為他們可能具有攻擊性或者其他行為會帶來困擾,後來受到媒體關注,各界紛紛伸出援手,終於在二○一四年三月開幕。

「天生我才大安站」是一個社區化的學習空間,目前共服務二十位唐寶寶與心智障礙者,作業活動包括手工皂製作、馬克杯製作、代工包裝,並提供生活技能學習,以及增強人際互動的課程及休閒活動,如開設舞蹈班、打擊樂班等,培養唐寶寶的技能與興趣,也讓他們建立自信心與成就。「天生我才大安站」的唐寶寶們一般都是剛從學校畢業,直接進入一般職場會有困難,在這裡能提升他們的工作技能與工作態度,做進入職場的預備訓練。

在作業所裡,每個人輪流分配不同的工作,老師從旁協助細心叮嚀,藉由分工合作的方式讓唐寶寶們能更快熟悉自己的工作,也較容易得心應手。社工戴國隆表示,唐寶寶在肌肉能力上受限,很多動作無法一次準確完成 ,比如做手工皂,一般人可能一次就可以,但他們要重複好幾次才能熟悉完成一個動作。手工皂製作不僅培養一技之長,同時也訓練唐寶寶們手部肌肉,讓他們動作變得更靈活。

唐寶寶們製作手工皂,老師在一旁教導與協助。
阿立與其他唐寶寶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每天的生活變得更為充實,學習到許多作業能力,也交到新朋友。對於個子不高、力氣不大的阿立而言,在作業所做手工皂、摺紙盒的工作,讓細心的阿立很有成就感。老師陳姵弟說,唐寶寶的心智年齡可能只有幼稚園或小學的程度,他們剛開始來的時候,不覺得這裡是工作的地方,經過團體生活後,唐寶寶變得主動、有耐心,對工作的接受程度也更高。「天生我才大安站」不只訓練及培養唐寶寶自立生活的能力,更希望各界可以協助關懷並接納唐寶寶們,陪伴他們一起成長。


延伸閱讀

中華民國唐氏症基金會 

唐氏症基金會 陪唐寶寶走一條長遠的路 

唐寶寶天生我才大安站開幕 憂鄰居抗議

痞客邦標籤天生我才大安站



博青睞二手書店 狂人藏書四十年

$
0
0
【記者盧秔坊、蔡宜蒨/新北市報導】走上層層階梯,響亮的歌聲傳入耳中,那是從音響裡播出的台語老歌。書架上泛黃的書本以及老闆多年收集的茶壺映入眼簾,店內販賣的二手書籍,都是書店創辦者「狂人」陳登財從學生時代開始,四十年來所購買、收藏或是書客贈送的藏書,更是屬於博青睞二手書店所存取的文學記憶。

      



為了實現少年時代的書店夢,陳登財退休後將自己收藏四十多年的書籍茶壺、
古董字畫收集起來,開了「博青睞二手書店」。
四十年自家收藏 開書店圓少時夢

自稱「狂人」的陳登財,從初中開始和朋友買書、藏書,累積至今所藏愛書不計可數,店內的茶壺杯瓶、古董字畫,也是陳登財幾十年的收藏。退休之後,因為自己的書太多,家中已經沒有擺放的位置,而又不願意將珍惜的書賤賣出去,於是這位「狂人」索性開了一家書店,擺放自己長期以來收藏、購買或是朋友書客送的書,它便是「博青睞二手書店」。

因為愛書成痴,陳登財從小就喜歡買書、閱讀,「可以不吃不喝,但就是不能不買書。」開書店的心願從初中投入書的世界就開始了,後來退伍到工廠當會計,有了穩定的家庭、工作,但看書仍然是他的最大樂趣。直到退休後,陳登財想到年少時,與朋友們曾夢想著要開一間書店,於是他利用退休後的積蓄,在二〇一二年開了博青睞二手書店,除了一圓自己學生時代的夢,更造福附近社區的居民,提供社區一個閱讀空間。

從對閱讀的喜悅開始,陳登財對書籍執著的愛累積成一間書店。
狂人自嘲「空」人 歡喜享受自家書房

陳登財笑說:「說自己狂人,用台語念聽起來像『空』(傻)人。」博青睞二手書店剛開幕時,有朋友對他說:「既然開書店不能賺錢,做這個衝啥?」但陳登財認為,開書店是自己小時候的夢想,是童年記憶促使他毅然決然做的決定。「我是文人而非商人。」陳登財希望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喜好、收藏,在自己居住的社區裡,提供一個閱讀以及交流的空間,讓附近的居民,在閒暇時刻可以在書店裡泡茶、談書,就像在自己打造的書房裡一樣,享受愜意的生活。

對書執著的愛 店內有書也不賣

店內成堆書籍中,不乏陳登財收藏多年的「珍奇異品」。除了小說、文學、繪本等書之外,還有許多自己捨不得賣的書,所以顧客們都說他是「有個性的書店老闆」。例如曾拿去《文訊》展示,或是自己學生時代特別喜歡的詩集,那些對他來說特別又難得的書,其中價值無以計算,因此當有書客提出想要買的時候,也不見得會割愛。

「對於書有種執著,捨不得賣。」陳登財認為,把書留著是一種心意,永遠保存都沒關係的書,就會不想賣。雖然很多人覺得開店就是為了營利,但由於他對書的執著與堅持,除了店裡面大部分販售的書之外,陳登財也想把某些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書留在店裡,讓自己或是來訪的書友們,能永遠在書店內翻閱著書頁,談論從中所獲得的感動。

對「狂人」陳登財而言,開書店的夢想從來並非稍縱即逝。從初中開始愛書、藏書,到四十年後轉為一名二手書店的老闆。或許人生之中有許多變化,但因為對書的痴迷與喜愛,讓他現在能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夢想書房,可以在愜意的生活裡,與自己或書友,一同沈醉於迷人的音樂、書香之中。


延伸閱讀:

博青睞二手書店部落格

聯合報:人與書的第二春

台灣舊書店地圖




推多元家庭 教師首作同志繪本

$
0
0
【記者李宜芳/高雄市報導】近幾年多元成家的議題被廣泛討論,同志教育也被列入小學教育的一環,但是目前幾乎沒有可以應用於同志教育的素材,有鑑於此,高雄港和國小老師劉育豪創作了第一本同志繪本──《阿肯的歡樂之家》,講述一個名叫阿肯的小男孩偶然認識了一個由九個男同志組成的家庭,他們彼此照顧扶持、樂觀積極的爭取自身權益,生活幸福美滿,和現實中同志所遇見的困境呈現出強烈對比。劉育豪想要藉由這個故事告訴小朋友,同志家庭和一般的家庭沒有什麼不同,應該要受到尊重。

     



熱衷性別教育 教師寫故事作教材

《阿肯的歡樂之家》的作者是港和國小的老師劉育豪,他已經任教了十二年,他在教學中發現學生會以異樣的眼光看待性別氣質不同的同學。「在教學的時候,我發現有些小朋友看到有同性比較常在一起玩,就會譏諷他們『搞Gay』,還會排擠他們。我那時候就很介意這個現象,為何這麼小的小朋友就會用難聽的字眼嘲笑人家?」因此,他開始對性別議題產生興趣,之後考上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的性別教育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對性別平等教育非常熱衷。

這本繪本的源頭可追溯到二○一一年,當時劉育豪參加教育局的性別平等輔導團,在那裡老師們會互相分享一些特殊家庭學生的故事,劉育豪覺得這些故事都很珍貴,也富有教育意義,便和另外兩位老師王儷靜和林慧文合作,將這些故事集結起來出書,書名為《一個家一個故事──多元家庭物語》,書中蒐集了十五篇故事,包括單親、隔代教養、領養家庭等等,但是在這些故事裡,卻獨缺同志家庭,於是劉育豪便自己寫了一個同志家庭的故事,叫做〈歡樂之家〉,這個故事就是繪本《阿肯的歡樂之家》的背景故事。

劉育豪說,要如何讓小朋友認識同志是一個大問題,之所以想將故事改編成繪本,是因為二○○五年教育部將同志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之中,但是合適的教材卻非常少,而〈歡樂之家〉的故事只有文字記敘,對於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較困難,因此劉育豪有了創作繪本的念頭。而之前一起出書的夥伴王儷靜擔任這本繪本的總編輯,至於繪圖者,劉育豪透過女書店推薦而認識了插畫家江長芳,女書店是一家以發揚女性主義為宗旨的書店,而江長芳經常為女書店出版的作品畫插畫,這次她也很爽快的答應加入《阿肯的歡樂之家》編輯群。

在《阿肯的歡樂之家》之中的同志家庭,家人們同心協力分擔家務,每天都充滿了歡笑聲。(本照片從《阿肯的歡樂之家》中翻拍)
由孩子的視角看同志

《阿肯的歡樂之家》敘述一個出生在花蓮的小男孩阿肯,因為幫家裡送貨而認識了一個男同志家庭的故事,起初阿肯因為叔叔的告誡,讓阿肯對這個由九個同志組成的家庭心懷恐懼,但是實際接觸後,發現這個家庭中每個人都互相扶持,過著和平愉快的生活,阿肯很喜歡這個充滿笑聲的家庭,因此為它取了個名字叫「歡樂之家」。阿肯發現,他的叔叔之所以認為這個同志家庭裡都是「怪人」,是因為內心的成見和不了解所致,故事的最後,阿肯拉著叔叔到歡樂之家,希望外界能夠了解,同志家庭和一般家庭沒有什麼不一樣,甚至是更幸福美滿。劉育豪認為以同樣是小學生的阿肯的角度來說故事,最能引起小朋友的共鳴,也認為孩子都應該像阿肯一樣,用一顆單純無偏見的心來觀察這個同志家庭。

《阿肯的歡樂之家》主要探討的議題有二,第一個是多元成家,在故事裡,有一對同志伴侶已經在一起生活十二年了,但由於台灣的同志婚姻尚未合法化,只能以同居的關係互相照顧。另外一個議題是同志的老年生活,因為無法和相愛的人結婚,很多同志到了老年沒有屬於自己的家庭,或是被家庭逼婚,與沒有感情的異性度過一生。在故事中有一位王爺爺,他在六十歲時才出櫃,家人不願意接納他,因此離家獨居了將近二十年,劉育豪說:「其實一般老人的生活品質已經很不好了,因為台灣目前的社福制度並不完善,可想而知男同志就更糟,身邊沒有任何人可以互相照料,對老年人來說是很殘忍的事。」

多討論 帶動孩子思考性別議題

劉育豪將《阿肯的歡樂之家》實際運用在教學時,可以觀察到學生的性別觀點。例如在講到阿肯初次造訪同志家庭時,問了一句:「都是男人嗎?你們都沒有結婚嗎?」劉育豪問學生有沒有聽過類似的話,學生們紛紛舉手說有,像是大人間常常問「結婚了嗎?」「有小孩了嗎?」,可以看出學生平時都很習慣於「異性戀中心」的文化。另外,劉育豪也遇過對同志或跨性別人士很排斥的小朋友,說他們很奇怪、很骯髒。劉育豪說:「我不會馬上駁斥他或是叫他以後不准這樣說,畢竟每個小朋友家庭背景不同,對性別的觀念也會受影響,與其直接罵,不如用一些故事讓他們心理的觀念慢慢產生變化。」

另外,一邊說故事一邊引導小朋友思考也很重要,像是在講到多元成家的時候,劉育豪問同學一對夫妻有哪些權益受到法律保障,有一個學生回答可以繼承另一半的遺產,劉育豪接著就問大家:「如果是同志的婚姻,就無法受到這樣的保障,是不是很不公平呢?」像這樣丟出問題給全般討論,不只讓上課的氣氛更熱絡,也讓小朋友們接觸到一些同志議題。


延伸閱讀

阿肯的歡樂之家FB粉絲專頁

中時電子報---多元家庭 孩子繪懂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安全兵器 開創武術對戰的新路

$
0
0
【記者陳葛泉成、郭昱辰/台北市報導】當中國劍俠對上西洋劍客,會是誰勝誰敗?當歐洲騎士對陣日本武士,又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這些幻想,因為安全兵器的開創而得以實現。安全兵器的研發者李萃華,每個月都會在大直舉辦武術聚會,廣邀各路武術團體,並使用安全兵器進行對戰,平均每個月的參加人數都有四、五十人。

      



左方手持歐洲劍,與右方的日本刀對戰
練武之人的難題

凡是人,對拳腳都一定有相當程度的抵抗力,尤其受嚴格訓練的武者,耐打能力都超乎常人。然而,兵器的破壞力遠大於人所能承受的限度,就算是高手,在利刃下也照樣會受傷、流血。因此,現代的習練兵器的武術家,都面臨著這個問題──如何找到真刀劍的替代品,來保障對打時的安全。

於是近代興起了兩種主流技擊運動──源自日本刀的劍道,及前身是西洋刺劍的擊劍運動。劍道使用竹劍,並裝備全身護甲;擊劍則使用刺中人會彎曲的劍條,搭配面罩和防刺劍衣來保障安全性。但就算是運動武術,仍有風險存在。李萃華說,以劍道為例,便有因竹劍斷裂,碎片射入防具間而致死的案例。

而這兩種運動,也有著相同的問題──技術已偏離了古代流傳的技法。不論是竹劍或運動西洋劍,重量都遠輕於原先的日本刀和西洋刺劍。也因為安全性問題,比賽限制打擊部位、禁止身體接觸等規則,使古流劍術的摔技、奪劍技巧完全從運動劍術中消失。而中國武術,更演變成以套路演武為主流。八極拳協會的徐千越教練表示,目前實戰劍術的比賽, 只剩八極拳協會和劍藝協會仍在舉辦。

當然,也有一部分的喜愛古典武術的人,投入於學習古流武術的世界。有別於運動劍道,使用真正日本刀習練古流武術的稱為「拔刀道」或「居合道」;歐美也有許多用金屬劍修習古典雙手劍及刺劍的武者。然而問題又回了原點──危險性大,難以保障對打的安全。武術界就陷入了惡性循環,用真實度高的兵器太危險,但妥協使用較安全的器具,原有的技術又就此變形。

何謂安全兵器

李萃華表示,本身擁有十年的空手道經驗。因自己個子較矮,容易被打頭,在徒手對戰中相當吃虧,因而萌發出轉換跑道的念頭。四年前,開始轉而推廣兵器對戰,率先引入香港的「擬真兵器」,並開始向武術界推廣兵器對戰。擬真兵器已經擁有真實刀劍的手感,但擬真兵器引入台灣後,也有著損耗率高、劍身近似圓棒的問題。且擬真兵器的硬直劍身,也會在激烈對打中的給予對手相當的痛感。

在擬真兵器的使用者們反映下,李萃華決定去修正這些問題。設計了在擊中對手時,劍尖會大幅變形的彈性劍尖機制,並精緻化刀劍細節--劍脊、劍柄纏繩、客製化裝具等設計。在將這些改良提供給香港的擬真兵器製作者後,卻未被採納。於是李萃華向中華民國和大陸的智慧財產局申請專利權,獲得認可後,開始在台灣製作「安全兵器」。目前可做作出中國式單手刀劍、苗刀、斬馬刀;日本式太刀、打刀、協差;歐洲式長劍、恰西克馬刀、羅馬短劍、盾牌等。另外也在開發文藝復興刺劍、長槍、斧錘等特殊性較高的兵器。

用安全兵器擊中對手時,劍身前端會大幅變形
達到減少衝擊力的效果(照片由李萃華提供)
「安全兵器的開發,就是為了克服這些問題」李萃華表示。以鋼材為骨架,外表再以泡棉包覆,再用各種材料填入劍身,再參考真實刀劍的數據,完整複製出兵器的長度、重量、與平衡。甚至連劍柄纏繩、護手、配重塊等細節也毫不馬虎,務求還原刀劍最真實的手感。在安全性方面,除了包覆劍身的吸震泡棉,劍身前段也有特殊變形機制,在擊中人體時劍身會大幅度回彈,減少攻擊所造成的衝擊力。

安全兵器的前身,也就是泡棉劍的作法在武術界已行之有年,也廣泛的被運用在電影界作為道具。但其過輕、損耗大等缺陷向來為人所詬病。用泡棉劍使出來的刀劍術,往往變成像棒術或仗術。然而,安全兵器高真實度的手感克服了這些問題,使得傳統武術可以完整的還原在對打上。其遠勝木竹刀劍的安全性,甚至在不穿裝甲的情況下,也不必怕在激烈的對戰中受傷或傷及對手。

推廣過程與未來展望

安全兵器是近兩、三年開發出來的新穎用具,在推廣的初期受過了不少阻力。台灣主流的中國及日本武術流派慣用金屬及木竹刀劍練習,而中國日本慣有的師承系統及門戶觀念,使得這些武術團體偏向傳統、不喜改變。

李萃華在推廣兵器武術的已有四、五年的時間,在這過程中,已經聚集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八極拳協會的徐千越教練、日本古流武術的葛西真彥老師等。李萃華也在輔仁大學指導歐洲劍術社,將主要在歐美傳承的中世紀雙手劍術引入台灣 。用這幾年在武術界累積的人脈,及在門下學習的學生們,打造出了安全兵器的團隊。以推廣的方式,到各處去爭取武術團體們的認同及支持。在北、中、南的不斷奔波下,越來越多武術界的人開始認同安全兵器的優點,也願意接受它作為對打的用具。

因做工複雜,安全兵器目前仍在手工製作的階段。等到資金積累到足以大量開發模具製造後,再進入量產階段。數量一但變多,就可以從一對一的決鬥模式更上一層樓──大規模的多對多戰爭。國外已有先例,以數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隊伍相互交戰,進行肉搏、攻城、搶旗等目標。甚至還有弓箭手──國內也有使用 反曲弓和安全箭矢進行生存遊戲的團體,提供了之後大規模混戰的投射部隊來源。

李萃華表示,安全兵器的開創,衍生出了許多可能性。包括異種武術和兵器格鬥平台、多人戰鬥。最重要的是,它使傳統武術可以被完整的還原在對戰中。未來的遠景,就是復興隨著時代浪潮而變質的傳統武術。這幾年的推廣下來,累積了熟習中國、日本、歐洲、東南亞等武術的人脈,將來希望能廣開課程,以史實武術為體,以安全兵器為輔,復興古代武術,並在交戰中實踐、還原古人傳承至今的武術文化。


延伸閱讀

使用者們對安全兵器的心得

活動聚會收錄(含對打、真劍試斬影片)

EPW安全兵器公開信



陳伯義 從鏡頭看臺灣社會變遷

$
0
0
【記者賴佩璇、夏亞凡/台北市報導】 攝影師陳伯義用底片記錄這片土地歷史,在他攝影作品「紅毛港遷村實錄-家」中,可以看見事物過去的存在。如遷村後紅毛港海豐里海汕三路93號的一景,呈現廢棄家具、牆壁上斑駁獎狀,透過影像向我們訴說一個家曾經4的故事。另一部分,實體物展品區內容有生鏽門牌號碼、殘破海報、老舊證件、生活用品等。高雄港畔原為漁民村落的紅毛港,在二○○六年為改建成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開始進行遷村計畫中的拆除工程。陳伯義日前在關渡美術館展出「紅毛港遷村實錄-家」,針對拆除後廢置住宅作影像紀錄。

      



入門之師 帶領踏入攝影世界

陳伯義出生嘉義市,曾就讀輔仁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半途轉學成功大學攻讀水利及海洋工程。他笑著說:「在輔大最快樂的事是參加攝影社。」在成大就讀時同樣加入攝影社,當時在輔大大眾傳播學系授課的黃建亮恰巧去演講,「很欣賞他的拍攝風格,所以請他定期指導。」

陳伯義投入廢墟的拍攝,也是深受黃建亮影響。陳伯義回憶起有一次和黃建亮去吃牛肉麵,旁邊剛好是眷村,黃建亮拿起手邊相機,馬上進入現場拍攝。「當時黃建亮專注的神情,讓我不由自主跟隨著他的視角。」

陳伯義表示,在廢墟中不是見到警察就是遊民,但遇到最大阻礙是跳蚤。「我的褲管上黏滿跳蚤,只好用殺蟲劑噴灑。」


觀賞自己作品時的陳伯義先生
影像會說話 紅毛港告訴後人的事

紅毛港過去是位於高雄小港地區的一個漁村,原有海澄里、海昌里、海豐里、海原里、海城里,在一九六八年被規劃成臨海工業園區範圍。遷村過程中曾經爆發嚴重衝突,二○○二年紅毛港居民權益促進會主委張吉雄等人,不滿意遷村案遲遲未有進展,試圖將一艘船拖往高雄港主航道,稱為「炸船封港」事件。後來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與高雄市政府,決議支付遷出居民每戶約三十二萬一千元津貼補助。經過一連串抗爭後,最後在二○○六年開始進行拆遷工程。

從一九八五年行政院核定遷村計畫到二○○六年正式拆除空屋,紅毛港遷村案歷時多年。陳伯義是在二○○七年到二○○八年拆除工程結束之後,才進行影像的創作。「對於室內情況一無所知,其實心中有點期待又害怕。」



關於「紅毛港遷村實錄-家」展覽內容,包含三大部分:房間內物件、牆壁上遺留痕跡、殘敗窗戶外所見景觀。在展覽之中,可以看見原屋主畢業證書、舊壁畫、印章,尤其是從拆除過後的窗框向外望,只看見工業環境開發的窗景。「攝影師彷彿化身考古學者,拼湊出前人過往。」陳伯義表示,拍攝過程中自己隨身攜帶透明封口袋,像在採集證物般將原屋主遺留下的物件妥善保存。

陳伯義表示,紅毛港遷村案影響當地許多人民權益,但大家似乎是從文林苑事件過後,才開始注重所謂「居住正義」議題,所以希望能夠透過此項作品讓人省思。

遷村後紅毛港海豐里海汕三路93號的一景,影像呈現牆壁上的遺留痕跡和已廢棄的家具(照片由陳伯義提供)

莫拉克風災 深入災難現場

而關於另一場個展《莫拉克‧南沙魯》,是陳伯義在八八風災過後半年開始拍攝,由於本身具有水利工程背景,便進入高雄市那瑪夏區的南沙魯部落勘查。莫拉克風災發生時,此部落將近三分之二遭土石流埋沒,同時造成十人死亡、三十二人失蹤。

陳伯義思考著藝術家對於災難的處理態度,他選擇用鏡頭捕捉土石流過後廢墟中「靜態的災害」。他拍攝歷史遺跡,底片中保留曾經存在過的一場大災難,使得觀賞者能夠重回現場。

莫拉克風災過後的南沙魯部落一景。照片呈現出「靜態的災害」,
使用攝影手法定格災害的瞬間。(照片由陳伯義提供)


延伸閱讀

陳伯義 flickr

伊通公園

攝影之聲



客製化創意沙發 老廠行銷一片天

$
0
0
【記者吳佩容、林伶潔/新北市報導】不論是剛新婚的夫妻、剛開店的店長,人人都夢想著能找到最適合的沙發,而經營「沙發小姐與系統先生」的老闆黃中文,希望為客人量身打造 一個個做工細緻、外觀和實用性兼具,又能真正屬於需求的沙發,完成每一位客人的沙發夢。

      



「沙發小姐與系統先生」是以客製化為主要目標,立志打造真正能符合客人需求的沙發,同時也會為有需要維修老舊沙發的客人服務。老闆黃中文在年輕時候,為了學習一項技藝,從南部北上,跟著前輩學習製作沙發的技術,技術學習久後,自行開設工廠創業,不料卻遇到大陸大量生產以及同業惡性競爭的衝擊,不過現在他走向客製化路線發展,走出自己的路。

創意沙發卻遭同業惡性競爭

早期做沙發,都是做牛皮沙發,常使用較高級、耐用的材質,真正牛皮大小不一,而每一款沙發的大小、面積也都不會一模一樣,因此常常會有一些剩下的牛皮沒有被使用到。這些剩下的牛皮不管是銷出到大陸或是在國內論斤賣出,利潤都不高,黃中文想一想後覺得很浪費,於是與太太一起發想,去利用這些碎牛皮用創意發揮,做出一些形狀特殊的小沙發,例如糖果椅、河馬椅、螃蟹椅等等,曾經在市場上造成一陣流行。

黃中文(右)當時創作形狀特殊的糖果椅(左),所遇到的困難。
將螃蟹的形狀用創意結合,兼具外型又實用的造型小沙發。
「當初碰到大陸大量生產影響國內家具產業是一個因素,但在其中還有一個最直接的影響其實是台灣同業間的惡性循環影響最大。」黃中文說,當時精心設計的沙發,容易被其他同業工廠拿去仿造,工廠間為了賣出仿造的產品、降低成本,不顧及品質而選擇不好的原料,當同款產品變多,家具行又會降低價格以求先行售出,大大影響了原創工廠的利潤,也造成同業間不斷的惡性循環。因此,黃中文不想要維持舊有只能透過家具行、經銷商一層層的管道來賣出沙發,想要直接和顧客端接觸。

客製化將客人的想法付諸實現

黃中文常常需要出去幫要維修的老舊沙發估價或是深度了解客人所需要的沙發具體樣式,為了要和客人做完善的溝通,常常要利用多數人有空的假日時間,溝通後還要畫設計圖、裁剪原料、製作模型等,黃中文說:「剛開始起步或忙碌時,一天工作十二、十三個小時是正常的,時常深夜十一、十二點了還要繼續工作。」

客製化的家具製作要從老闆和客人之間的溝通開始,溝通在幾個小時便可完成,而製作工作天則大概需要二十天到半個月。黃中文說:「要和客人有很多細節的溝通,如果細節和需要沒有辦法達成的話,也是會造成很多問題,像沙發軟硬度、高度、舒適度、坐的角度。」客製化除了是按照每個客人不同的需求量身打造之外,也可以依照客人的預算去打造。

黃中文細心和每位客人溝通,致力於打造每個人的夢想沙發。
「沙發小姐與系統先生」現在合作的客人類型很廣,有餐廳、卡拉OK、商店,也有自己家中需要坐沙發的客人,甚至也有本身就是設計師自己畫好設計圖,拿來給他製作出實品的。像有客人是科技新貴,他拿著外國雜誌來找黃中文,希望做出一個簡單大方的雙人床,而最重要的是,他想要讓雙人床的床下是可以收納雜物的,雖然具有困難性,但是黃中文還是努力達成他的要求。另外,台灣現在文創產業發達,黃中文表示,也有永康街的麵包店老闆娘來找他製作客製化的沙發,因為要配合店裡面氣氛,所以老闆娘希望做出像馬卡龍一樣顏色,可愛又不失設計感的沙發。

但是,黃中文強調,當接下客製化的單子時,自己也是要依自己的情況做衡量,有些客人是隨便拿雜誌、網路圖片,有些需要特別的五金配件,要自己去五金工廠開發、製作特殊的配件,若是如此,自己的成本會沒有辦法負荷。

創意與客製化是未來產業發展重點

「其實台灣大多的沙發款式都是以外國雜誌為參考,雖然有一些以外國雜誌為參考的款式銷量也不錯,但是都沒有比糖果椅、河馬椅這些小沙發椅來得更特別。」黃中文語重心長地說。在景氣不好的時刻,黃中文認為未來產業「創意」最為重要,年輕人需要具備運用創意的能力,打造獨特或是具有高度鑑別力的商品。

黃中文的女兒為學廣告設計,因此女兒便幫爸爸和做系統化家具的先生,一起在拍賣網站下架設商店,也幫爸爸申辦手機通訊軟體,讓爸爸可以隨時隨地和客人用網路溝通,黃中文說,客製化的市場一直都在,而利用現在網路的力量,也讓自己的工作室多了許多曝光的機會,更帶來了一些商機。

新一代後繼無力 產業延續困難

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少願意投入一些勞力密集的工作,也缺乏長期投入某一個行業學習技術的,在重視學歷文憑的社會風氣下,很多人都選擇到大學就讀。黃中文認為,培養一個技術,也是對生活有一種保障,他說,沙發這個技術,需要有人願意去耐心地、專注地學習一段時間,技術總是需要慢慢累積,也要看本身的耐心、個性有沒有配合,做沙發需要測量大小、尺寸,更要找到適合的材料,所以也 需要對數字有一定概念。

雖然黃中文目前還沒有找到適合的接班人,但現在工作室裡面還是有一兩個學徒,一個是夜間部大學學生,另外一個則是剛退伍的年輕人。面對後繼沒有確定人選的事實,黃中文表示心裡面其實看得很開,雖然未來也想要擴大,但是如果要將工廠擴大,其他相關的要件也要一起配合,例如人力等,目前還是想要用一步一步前進,慢慢努力,也慢慢尋找適合的接班人。

工作室的學徒們正努力學習製作沙發的專業技術。


延伸閱讀

中時電子報《沙發客製化 老廠獲新生》

YAHOO拍賣網站 「沙發小姐與系統先生」

粉絲專頁「沙發小姐」



原民搬運組織 部落到都市的依靠

$
0
0
【記者張雅柔、陳明安/新北市報導】「喂,想跟您確定一下是十六號嗎? 好的,我現在馬上過去。」掛上電話,一輛伴隨著歌唱聲的卡車,車窗開得低低的,駛在市區的道路上,駕駛是一名有著深邃五官的年輕人,車斗匡啷匡啷作響,載著一箱一箱的物品,有的用棉被包著,有的則裝在大型塑膠圓籃中。這是在「新北市原住民勞動搬運合作社」中的社員,幾乎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搬家。

      


合作社從一九九八年六月成立至今,已將近十六個年頭,目前有五十九名社員,其中社員原住民族者占了八成以上,而合作社的主要業務為一般住家、辦公室等居家包裝、搬運;大型工廠、機具搬運、起重、吊掛以及檔案整理、打包、搬遷,客戶來源則是公家機關與民間散戶參半。而原住民搬運勞動合作社位於新北市板橋區,處在都會區的好處之一就是能就近提供從部落到都市的原住民工作機會。

原住民族齊力 團結力量大

「那時候很辛苦阿!我第一份工作是做水泥工。」現任理事主席廖仁義說,他從小學畢業就開始半工半讀的生活,一九七五年離開桃園復興鄉的部落,到板橋生活,透過認識的朋友在遠東紡織廠裡工作,「那時候我們一個月薪水只有一千零八元。」儘管經過這麼多年,廖仁義仍記得當初隻身前往大都市打拼的辛苦與不適應;一九七九年廖仁義投入搬家行業,因而埋下了之後與朋友合夥成立搬運合作社的機緣。

「當初我們是有一些原本就在做搬家公司的原住民,原住民嘛!圈子都很小,彼此認識,就想說一起來成立。」廖仁義表示,在成立之初,因為體認到來都市的原住民人數少、力量單薄又缺乏人脈,要找到穩定的工作不容易,「而且我們原住民本來就是很團結的。」也是因為這樣,廖仁義才有了號召大家共同創辦這個合作社的念頭;另外,廖仁義也提到,許多原住民來到大城市,能選擇的工作機會不外乎就是搬家公司、蓋房子、鷹架工程等,較需要勞力的工作,也因此當初在共同創立合作社之際,就決定以原先許多成員從事的搬家公司作為首要考量。

「一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是遇到很多困難,什麼都不懂阿!」廖仁義說,一開始在籌辦時,因為從來沒有研究過要怎麼寫公文,對政府的相關法令也一知半解,就這樣幾位原住民聚在一起,慢慢一點一滴,靠著自己的研究,開始向政府申請成立合作社,「那個時候政府的法規其實也沒有很完善。」新北市原住民搬運勞動合作社是全台第一家,申請由原住民所組成的合作社,而在當時相關的成立法規還很模糊,因此在創立的過程中,他們一邊摸索申請公文,政府也一邊訂立有關原住民合作社的相關法規,像是其組織成員必須超過八成以上為原住民族,「政府和我們是互相學習啦!」廖仁義說。

社員每次搬家都會細心整理,避免搬家物品損壞。

從部落到都市 十六年好口碑

「我是因為有親戚在這邊做,介紹進來的。」合作社社員李元罡說,而其他成員絕大部分也都是這樣加入的;問起為何要離開熟悉的部落,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大都市打拼,社員宋俊成說:「在部落是一個小圈子,來這邊有比較多機會阿!」憑著這樣的一股信念,有的年紀輕輕十七歲高中才剛讀完,甚至尚未讀完高中,就早早進入職場,跌跌撞撞,「有被騙過啊!做了工,領不到薪水也有啊!」涉世未深的部落青年,在都市這個既充滿機會又佈滿陷阱的染缸裡,浮浮沉沉,而進入一個幾乎是由原住民組成的組織,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歸屬感,更多的是一份保障。

「這個要包上棉被才不會受傷!」、「蹲低一點,上面會敲到!」、「一次不要搬那麼多,危險!」整個搬運的過程中,從進門開始,社員的目光就在估測,這些琳瑯滿目的物品,該如何搬運才能最安全、最有效率的完成,「我之前就是有認識他們的理事,找過他們搬一次家,發現品質很好,所以我這次搬家第一個就想到他們。」客戶徐婉華表示,這是她第二次與新北市原住民搬運勞動合作社合作,看著他們細心的搬運,覺得很放心,她說只要有朋友要搬家就會介紹給合作社,是標準的老主顧,理事主席廖仁義笑著說:「我們的成立時間很久,搬過很多種東西,所以經驗豐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曾利用吊車幫忙公家機關托運過飛機、戰車、海錨,「我們托運的過程,一路上都是警察在幫忙開道的耶!」。正是因為這樣兢兢業業的態度、熟練的經驗,讓合作社能維持一定的營運狀況至今。

對於合作社的未來,廖仁義苦笑說:「人力有點短缺啊!年輕人都不想做粗重的工作了。」合作社的搬運工作,需要配合客戶的時間,常常要在深夜、凌晨出工,做的又是極耗費精力且容易受傷的體力活,因此越來越少年輕人願意投入這樣的工作,面對漸漸浮現的困境,雖然暫且尚無具體的解決辦法,但廖仁義希望合作社能夠永續經營下去,繼續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給部落青年。


延伸閱讀:

新北市原住民搬運勞動合作社粉絲專業

內政部合作社法規

新北市原住民企業網「原企網」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