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失學兒童救助網 幫助柬埔寨普及教育

$
0
0
【記者鍾晉豐/新北市報導】失學兒童救助網是一個以群眾募資(crowdfunding)理念所為架設的網路平台,創辦人周崑勇對柬埔寨的失學兒童進行觀察與訪談,將這些兒童們的故事作為需要集資幫助的個案,讓網友集資支持他們重返校園,更透過與當地學校與服務站的共同合作與監督,幫助柬埔寨教育普及化的落實。

創辦人周崑勇表示,當初自己高中畢業後,辛苦地半工半讀才從五專業校畢業,在當時就清楚地體認到求學的艱辛與教育的重要。喜歡出國旅遊的周崑勇與其他遊客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喜於以鄉村作為他旅遊的出發點,他說:「地圖標示以外之處,才能真正體驗到在地的生活」。在十年前經過柬埔寨時,觀察到當地學校往往只有一兩盞靠電池或太陽能發電的燈,在教育觀念貧弱與基礎建設不足的狀況下,學童的教育普及率甚低。當時周崑勇便默默下定決心:「有朝一日要改變他們的生活。」直到今年三月,他毅然決然地辭去十七年穩定的工作,專心一致完成心中的藍圖。

周崑勇首先親自四度往返柬埔寨,與當地學校提出他的構想,取得失學兒童的名單,便開始挨家挨戶一一訪談。他描述其中一戶人家:「孩童的雙親很早就去世了,靠年邁的祖父母照護,哥哥為了要扶養下面的弟妹們,只好輟學打工。」類似這樣的故事,不計其數。周崑勇心疼之餘,回國後便決定為這些失學兒童做些什麼。

失學兒童救助網創辦人周崑勇
透過群眾募資 讓孩子重返校園

可是要如何提升偏遠地區的教育普及率呢?一般人的想法總是朝電腦遠距教學著手,但就周崑勇對當地的觀察,電腦、網路等數位基礎設備缺乏的狀況下,幾乎所有公立學校都沒有電腦與網路,居民連最基本的生活所需都無法滿足,更遑論接受教育,他認為,「他們需要的是什麼才是重點。」於是,周崑勇與當地擁有電腦網路設備的服務站合作,設立了失學兒童救助網http://starnm.com/index.php,將失學兒童的故事與資訊放上網路,透過群眾募資的方式,讓募資對象幫忙監督孩子們重返校園。

失學兒童救助網募資的過程公開透明,民眾可以自由選擇想要資助的學童。而每位學每月募資金額的上限是二十元美金,其中的65%將直接給予失學兒童與其家庭使用,扣除服務站與網站的營運費用,剩下的20%則是捐贈給學校使用。周崑勇認為,學校拿到20%捐助金的效益應比給予學童65%的效益還要大,學校因此能提高師資與軟硬體設備,屆時將有另外的七八百位學童受益,這會是長期的影響。

藉由連結 提昇對弱勢孩童的關注

「當我們找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做幫助他們的事,這個網站為什麼不會成功?」周崑勇樂觀地說。雖然至今尚處於測試階段,網站募資端還在持續建制。但周崑勇在今年六月早已自掏腰包給了柬埔寨當地一所學校不小的金額,他說:「要讓他們知道我是玩真的」。至今五個多月以來,已有八位孩童透過網站的計劃順利復學,未來他希望這些出資者也能發揮更深遠的影響力,透過這份連結,喚醒這個世代人們對於弱勢孩童的關注,並實際伸出援手,進而改變整個社會環境對該議題的重視。

這是個很大的夢想,但周崑勇不怕挑戰,他認為,一點點有意思的東西,透過網路的分享,若以全球幾億網民,每人捐一塊,資金的募集便不是問題。同時,他也希望藉由網站在柬埔寨計劃的落實,展現成果,進而招募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合作。周崑勇信誓旦旦地說:「只要是對的路,用對的方法走下去,一定會成功。」


延伸閱讀

失學兒童救助網



老樹媽媽謝粉玉 為後代留綠蔭

$
0
0
【記 者盧莉雅、劉曉潔/苗栗縣報導】「每棵老樹都有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故事,他們不應該被當作商品。」老樹媽媽謝粉玉感慨地說道。苗栗縣大湖鄉這一位愛樹成癡的 客家媽媽,在三十幾歲時就開始保護老樹,迄今已經三十餘年,目前希望能成立老樹公園,並讓大家認養公園的老樹,藉此一代一代的維護下去。



  
       


老樹媽媽與老樹的情緣

謝粉玉從小在苗栗大湖長大,四歲時被送到窮人家當養女,但是養母待她並不好,更要她在五六歲時就上山砍柴,因此每當她受了委屈,就會跑到山裡向大樹們訴苦。

長 大後的謝粉玉嫁了一戶好人家,與老公十分恩愛,育有一男二女,但是在一九八三年謝粉玉的老公就因為癌症過世了,傷心之餘親朋好友勸她多去接觸大自然,因此 她到了日本、維也納、德國等地方旅遊,看到許多高聳的大樹與濃密的森林,她納悶,為什麼台灣也有這麼多大樹,卻不能有一樣美麗的公園。
希望能快點成立老樹公園的謝粉玉

自掏腰包 保護老樹


一九九四年,省道台三線苗栗大湖路段道路要拓寬,有將近三百棵、樹齡七十多歲的樟樹,被迫要砍除,謝粉玉一得知這個消息,就到處找人幫忙,希望能留下這難得的綠色資產,可惜最後還是無法說服急於開發的工程單位與鄉民,樹依舊被砍了。

在這之後,更堅定她想搶救老樹的決心,所以每當有老樹要被砍除時,她便會主動出錢找人移植這些樹,但是費了這麼多工夫移植的樹,存活率卻不到百分之十,因此她決定自己親自照料,白天雜貨店的生意結束,晚上便到田裡為老樹澆水,她不管鄰居的議論,只堅持自己的想法。

那時便利商店還未普及,謝粉玉靠著雜貨店養活一家人,還到處買地收容老樹到目前已累計有一甲多的地,上面有三千多棵樹,當時的她用自己的土地貸款,而當時利息曾經高達百分之十二,所以曾經負債到八千多萬,孰料在二○○三年爆發SARS,沒有人上門買東西,原本生意不錯的雜貨店頓時沒了現金,土地貸款每個月依舊要付四十多萬的利息,付不出來的她使農地面臨法拍的命運。

困難重重 所幸有緣人出手幫忙


鄰 居對她的行為也不諒解,認為她是要賣掉稀有品種的樹木來賺取錢財,謝粉玉也擔心老樹淪為炒作議題,面對一連串的打擊與壓力讓她變得十分沮喪。銀行查封她所 有的土地和房子,連兒子女兒薪水也被扣押,之後便是面臨土地被拍賣的命運,也因為法拍的關係,她的債務從八千萬掉到兩千多萬。

撫摸著樹木的謝粉玉
而此時社會上也開始有人向她伸出援手,提供自己的土地讓謝粉玉收容老樹,這才挽救了老樹們的命運,台積電財務長何麗梅,非常喜歡樹木,在聽到多場謝粉玉所演講的活動後,透過朋友介紹,兩人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受到謝粉玉感動的何麗梅甚至替她還清兩千萬元的債務。

只為替後代的子孫 留下一片樹蔭

謝 粉玉在何麗梅的幫助下於二○一一年成立了「十呆環境保護基金會」,並由何麗梅的丈夫劉淙漢擔任基金會執行長,他們夫妻積極投入保護老樹的行動。這個基金會 是由謝粉玉與其他九位志工一同組成,成員包括何麗梅夫婦、「台灣憨孩子」導演劉榮凱、瑞基海洋生技公司老闆劉正忠、苗栗畫家謝宛彤等共十人。取名十呆有雙 重意義,十呆拆字是古木,象徵基金會護老樹、保護老樹的成立目的,也指投入護老樹需要一股傻勁,像十名呆人。

三 十七歲便投入拯救老樹的工作,現在已經六十八歲的謝粉玉最大的心願便是在七十歲前完成一座老樹公園,讓人自由出入欣賞,她想要在老樹公園說明這些樹的由來 與故事,藉此將文化及歷史傳承下去,隨著都市化程度越來越高,她希望都市人未來也能在老樹公園認養樹木,讓認養者有一個休息放鬆的場所,她深信上萬棵老樹 是他為下一代留下最珍貴的資產。


延伸閱讀

總爺老樹保育

台灣愛樹保育協會

社區林業與老樹保育

樹的歸宿 老樹媽媽謝粉玉



「胖奇趴」臨挑戰 創辦人盼青年加入

$
0
0
【記者張式辰/台北採訪、攝影】從二OO七年底開始,在網路上開始流傳一個都市傳說,關於一個神祕的部落客聚會:「Punch Party」。這個總是在咖啡廳舉行的網路聚會主題五花八門,從創新創意、旅行經驗、在地文化到女性議題無所不談,最大的特色就是每一位講者只有七分鐘的時間,用二十張投影片向聽眾分享關於自身的所見所聞。對於講者來說,要在如此短促的時間內表達講題的精華是極為嚴苛的挑戰;而對於觀眾來說,只要付一百元的入場費就能在一個晚上聽到多位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近距離發表演說,簡直是物超所值。因此,每場限量約一百張的門票總是一開賣就被搶售一空,久而久之,「Punch Party」(以下簡稱PP)在網路上的名號變得更加響亮,二O一一年的聖誕夜舉辦完最後一場PP Final之後,一系列的PP活動暫時畫下句點。而在今年(二O一三)的十二月,睽違兩年的PP復出場熱度絲毫未減,一百二十張門票竟然在一百秒內全數銷售一空,如此驚人的銷售速度連創辦人凱洛都直呼始料未及。


Punch Party復出場反應熱烈,當晚原本僅能容納80
的場地座無虛席,連同工作人員估計擠進了150
辦一個活動讓更多人知道你的故事

PP的創辦人凱洛是知名部落客,她回憶起創辦PP的動機其實相當單純,當時網路部落格剛開始風行,她與幾個網路圈的好友時常在私底下聚會,閒聊之中,她發現好多朋友的故事都好精彩,何不辦個活動讓更多人知道這些故事呢?後來她參加了源自日本一個名為「Pecha Kucha」的設計者社群的分享會,該活動的規則是每個講者只能準備二十張投影片,每張投影片只有二十秒的時間講解,如此緊湊的節奏逼使講者必須使用最精準的圖片和洗鍊的旁白以求完整傳達主題的精要。此一形式給了凱洛靈感,他認為一般的研討會過於沉悶冗長,她希望創造的就是一個輕鬆好玩的對話空間,因此她效法Pecha Kucha的規則,限制每位講者最多只能講7分鐘,時間到了就必須下台,就此為活動的雛型定調。之後她與數位文化協會的友人Schee(徐子涵)討論起這個活動,Schee幫她想出了Punch Party的名稱,定位為中型的活動,每場參加人數約在一百人左右,講者以網路上的素人部落客為主,想讓參與這個活動的人都能覺得自在不受拘束,在傾聽與對話的過程中感受到思想上的重擊,獲得一些啟發。

每位講者只有7分鐘的時間發表,活動現場還有準備
倒數計時器和有趣的音效提醒講者必須下台了
不同的重擊產生不同的火花 

Punch Party這個活動的精髓正如其名稱所描述的,觀眾可以在活動中藉由不同講者的經驗分享產生思想上的跨界交流,激盪出精彩的火花,甚至不只是聽眾,連講者也能在演講與聽講的過程中收穫滿滿。比如這次的pp復出場,講員名單就十分的多元,有資深的旅遊美食部落客Basil、明星臉3C部落客,新聞資訊網站SayDigi的主編Kisplay、擁有哈佛法律系高學歷的美食家Liz、曾經跟著台灣三太子環遊南美洲的攝影師Mouson、超高人氣美女旅遊作家Via、目前台灣最大科學網站PanSci泛科學的編輯陸子鈞、曾經是知名部落客現在是知名電影評論家的膝關節、還有前中時記者,現為自由撰稿人的黃哲斌,最後壓軸三十分鐘大講的講者則是擔任過天下雜誌創意總監、GQ副總編輯的作家兼旅行家洪震宇。有如此堅強的講員陣容讓活動全程毫無冷場,觀眾時而沉思、時而大笑鼓掌,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獲得鼓舞人心的力量。 


參與活動的聽眾們聚精會神地聆聽台上講員的演說內容,
並且熱情的給予回應
非凱洛不可的Punch Party

PP初期是找認識的部落客當講者,連工作人員都是好友們義務相挺,後來規模逐漸擴大,主題越來越廣泛,邀請的講者來自社會各個領域,雖然固定的工作團隊逐漸成型,但所有的連絡與主持工作始終是由凱洛一手包辦,因此PP幾乎已經可以說與凱洛畫上等號。對於PP有著如此強烈的個人色彩,凱洛說,她認為這是PP最成功也是最遺憾的一點。成功之處在於目前PP能吸引到這麼多人參與當然是對於她個人的莫大肯定;但是隨著活動舉行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二OO七年底舉辦第一場PP,二O一一年的PP final已經是第十八場),她也逐漸感到疲累,然而其餘的工作人員都是義務來幫忙,彼此都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她也不能要求誰一定要付出多餘的心力在PP的經營上,再加上連工作人員們都覺得PP的成功非凱洛不可,這其實違背了凱洛的初衷,她的原意認為PP應該是個沒有色彩的活動,任何人都能接手這塊招牌,讓PP不斷傳承甚至再造,但事情的發展不如預期,加上他自己的個性也比較隨性,對於PP這個活動並沒有很大的野心,才讓她有了暫時休息的念頭。


PP最終場的海報,主題是:「如果沒網路,我原本的聖誕節應該是這樣的...」(圖片取自PP官網)


PP精神:世界上沒有名為雜草的植物

凱洛在訪談過程中不只一次強調,她覺得PP是個可有可無的活動,其他人一樣能辦出類似形式的聚會,而且科技不斷進步,智慧型手機和臉書的出現已經大大的改變了網路的生態,現在普羅大眾取得的資訊管道非常豐富,他們或許已經不需要PP這個活動的存在,PP會選在今年復出的其中一個理由只是想要辦一個同學會,見見老朋友,分享大家的近況與改變;另外一個理由是,每次的PP總會出現一些新面孔,像是今年的復出場竟然也有將近一半的人是第一次來參加PP,雖然凱洛自認並沒有背負著一定要給年輕人夢想的使命,自己也說不上是個有夢想的人,但她樂見有更多的人願意投身在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上,儘管她不確定PP能確實提供給聽眾哪些東西,但若是有任何人可以從中得到某些收穫甚至夢想,那也會是她極大的成就。如同凱洛自己在PP演講時說過的:「世界上沒有名為雜草的植物」,每個人都有值得被看到的地方,只要群體中有積極的正能量不斷循環,世界一定會朝更好的方向前進,這也是凱洛認為最重要的PP精神。


PP復出場,主持人凱洛(持麥克風者)與講者們的大合照
(照片取自PP臉書粉絲團)
是唯一不變的事情

眾多網友的期盼下,PP終於復出,當被問到接下來的計畫,凱洛笑著說沒有計畫啊,畢竟PP原本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這對她來說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目前暫定以後每半年會舉辦一次。不過對於活動形式她倒是還有許多想法等著實踐,她說辦過這麼多活動,她最深刻的感想就是「變化是唯一不變的事情」,因此她樂與接受所有變化並作出調整,例如她曾經想過讓講者以類似PP的規則挑戰兩人快速對談、或是類似肥皂箱演講的活動形式;她認為PP是「有機」的活動,形式隨時有可能改變,但前提是她沒有偷懶(笑)。對於有志想要舉辦類似活動的人,凱洛也提供許多實用的建議;她說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準備讓講者坐的高腳椅和馬力歐遊戲的金幣聲趕講者下台(笑),當然她也補充說雖然這是個不太嚴肅的活動,但籌劃時依然會遇到某些限制,首先是地域和文化的不同,PP曾經到中南部開講,也曾有人取得授權到香港等地舉行,但每個地區有不同的民情和需求,活動的形式無法直接複製貼上,例如早期台灣的網路族群多集中在北部,有些話題在中南部無法引起共鳴,又或者香港地區的網友參加活動習慣有伴手禮可以拿,因此主辦人就必須想出其他的誘因吸引聽眾入場等等;另外一個重點則是主辦人或主持人的個人特質,必須熟悉當地文化、而且要像凱洛一樣樂於與人相處、口條好、反應快,否則一來無法累積足夠的人脈,應付短期密集活動時講員快速消耗的問題,二來是無法亦莊亦諧的扮演好主持人串場的角色,對突發狀況做出反應。最後,由於PP沒有固定的獲利模式,每場活動只求收支平衡,因此難以找到企業贊助將活動規模擴大,而義務性的工作團隊組織也較為鬆散,若無法有效管理,內部成員之間的相處問題有時會成為活動的負擔,這些都是PP數年來在各地舉辦之後獲得的寶貴經驗。凱洛也感嘆現在大家都有點年紀了,無法像以前年輕時總是想著要給大家一些重擊,因此她很樂見能有更多年輕人願意參與或舉行相關的活動,讓這個圈子注入活水,帶來更多刺激與想像。


CNEX基金會 打造紀錄片的傳播平台

$
0
0
【記者柯逸璇/新北採訪】CNEX基金會是一非營利性質的民間文創組織,自二○○七年起創立由兩岸三地熱愛紀錄片的人士組成,目前由北京國際交流協會、臺灣蔣見美教授文教基金會、香港CNEX基金會共同推動。

CNEX,意即「See The Next」,看見下一世代的意思。一開始,是由新浪網創辦人同時也是CNEX創辦人兼執行長蔣顯斌的初步概念,找尋幾位專業人士,這其中也包含了張釗維先生,一同建立起CNEX。張釗維先生大學念電機系,研究所是歷史研究所,到紀錄片的製作碩士,現職為CNEX基金會董事、CNEX計劃製作總監。這一路走來變化頗大,相信也是他對於很多社會現象擁有獨到觀點的原因。目的是想要想用紀錄片來進行年輕人的對話平台。創立的前幾年,也就是二○○四年後的台灣,社會在強烈變化;反觀大陸,不問別的,只問經濟發展。蔣顯斌先生就想說能不能拍一部片,記錄華人世界面臨十字路口的狀態。」

CNEX網頁

每年不同主題 貼近當代華人生活

CNEX基金會鼓勵並推廣紀錄片,希望達成每年投資十部紀錄片的目標。自二○○七年起,每年都有不同主題,像是第五屆為「青春與公民」、第七屆「愛的消失與重生」、第八屆為「安全感與信任感」。年度主題的設定,將盡量貼近當代華人生活與生命的核心,並且與當時的重大事件或是社會潮流有相關,能夠完整呈現社會反應。年度主題,是CNEX的大事之一。創立前一年,就已粗略設定未來十年可能會有的社會議題,不外乎是以夢想、主題、遷徙、年輕人為主。CNEX期望能夠用這些主題,來貼近這代人生活的核心。透過紀錄片,可以發揮三種程度的影響。第一步,是讓社會知道產生了甚麼樣的問題。再來,因為影片而有了其他聲音,並進行討論。最後要如何落實,端看討論氣氛和客體,最後從影片或討論得到了甚麼樣的啟發或動力,好的紀錄片是會給人一種動力,但具體要怎麼做還是另外一回事。他曾言:「就是在華人社會之間,以及國際與華人之間,透過紀錄片來推動彼此進一步認識的興趣。希望能夠在這個資訊量產的時代,盡可能增加對彼此的同理心,減少對彼此的誤判。」


紀錄片對於社會創新這部分來說,張釗維提到,不是探討的話題,而是他作為一種「媒體」本身。紀錄片工作者面臨的是媒體平台的社會創新,畢竟如果很多人都看不到紀錄片的話,那麼就失去它的意義了。現在可以給予的,要是平台的社會創新。他舉例,如果台灣人每年只知道一部金馬獎紀錄片的話,在量上面來說是非常不足德,而CNEX未來就是希望可以扮演這種中介角色。產銷相連是我們都知道的道理。台灣還有一點,就是在生產還是有很不足的地方,例如:這幾年在談論台灣社會的變化、經濟不景氣之類的,但似乎沒有看到紀錄片討論這個議題,這是台灣很明顯的狀況。在國外的話,當他們有一些社會變化,不是指事件,而是一個變化的狀態,大概半年至一年就會有紀錄片來反映台灣沒有習慣,在十幾年來大家已經不再關注或思考這種變化,而是太限制在事件上面,然後在事件過後,就比較船過水無痕,這是不利於紀錄片的生產。

利用紀錄片 探討多元社會問題

工作者所擔任的角色不再單一,他們也要朝向多元面向,同樣地社會支持他們的支援應該也要多一點」張釗維先生提及,要利用紀錄片多勇於討論關於政策、國家問題、世代差異衝突、世界文明方向等問題,不是只是講故事,而是要達到一個境界,才能和那些有權有錢的,產生出平等對話的型態。第一點,如何在心態上面是平起平坐的,因為當雙方都是在探討社會前緣的問題,只不過使用的方法和資源不一樣。第二點,唯有到達那個位置,才有可能去真正參與到社會創新裡頭去,否則就只是提供社會創新一點點材料,不能去引領社會創新。很多問題是要去主動談論,不然的話只會淪為社會修補。

CNEX基金會董事張釗維 (本照片由張釗維提供)
社會創新就是要在觀念、策略、組織、科技上提供新方式來解決社會問題。而紀錄片工作者首要做的除了是提出問題的人公共知識份子,更要學會如何做根本上的改良,「這個社會不容紀錄片工作者只討論身邊的問題而已了」,張釗維說道。他以影集裡面的劇情譬喻,當一個人跌落池塘喊著溺水,但身旁的人卻向他說道:「你不會游泳,難道你不會站起來嗎?」你在池塘裏面打滾,事實上沒有人會同情你,而是要學會新闢道路,開創新視野。

最後談到基金會之所以會設立在香港,除了地理位置之外,台灣和中國大陸各有不同的限制,香港相比之下比較適合。從社會創新的角度來看,應要呼籲台灣對基金會多做一點放寬,對於台灣人想要成立基金會、非營利或者公益的事情不要受限,台灣是有幫忙或者是處理其他國家社會的事情的能力。

未來CNEX的方向將朝向三大方向,首先當然繼續沿用非營利的模式,支持和幫助兩岸三地的紀錄片導演。二來,在製片、敘事、影像風格塑造、製片管理、產銷更加專業化,讓影片對觀眾來說會更具說服力。最重要的是,打造紀錄片傳播的平台。主題上來說,十大主題會繼續沿用,但或許還會再探討現今熱門的網路世界和虛擬社群、東西文化差異,甚至是遷移等。張釗維先生提及,社會創新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要親身實踐。要給予年輕人支持,紀錄片只是眾多方式的其中之一,我們也要背負著「協助社會看到在Google搜尋以外的許多議題,幫助觀眾建構心中的mind map。」


延伸閱讀

CNEX官網

CNEX Taiwan 粉絲團

CNEX 部落格



十五歲少女 用一己之力幫助世界

$
0
0
【記者盧莉雅、劉曉潔/台北市報導】「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改變世界的人。」陳慧潔語帶肯定的說道。宜蘭縣羅東國中的陳慧潔,十五歲的她愛心不落人後,自二○○七年開始了她為人服務的生涯,當年的她年僅八歲,但是她不畏懼任何困難與阻擋,想幫助人的心至今仍沒有變過,繼續幫助更多的人則是她最大的心願。



出生基督教家庭 從小受薰陶

陳 慧潔出生在一個基督教傳道士的家庭,家裡一共有四個姐妹,她的爸爸原本是建築設計師,十三年前回台灣後就在宜蘭縣五結鄉牧養教會,雖然這個教會的人數不 多,只有一百人上下,但是他們除了一般社區關懷與輔導之外,更鼓勵大家去參加各種社區活動,像是幫社區弱勢孩童課後輔導、青少年安置、社區電腦教室、攀岩 場等。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陳慧潔的父母也特別重視孩子品德的教育,但是他們覺得台灣現在的教育制度無法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因此陳慧潔的父母選擇讓四個孩子都在家自學,以自己服務人群的生活來薰陶孩子,讓他們也有正確的價值觀與熱於助人的心。

不怕年紀小 投入公益勇往直前


聖經上有句話「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這句話讓陳慧潔開始她志工服務的路。她相信這個世界上不是壞人太多,而是好人付出的太少。自二○○七 起,她開始獨居老人送餐行列,當年的她才八歲,服務至今已經七年,當初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她覺得每次營養午餐沒吃完的東西都變成廚餘很浪費,因此發起少 吃一口飯的活動,讓學校的營養午餐能裝成十幾個便當,她將食材裝盒後分送給附近的獨居老人,一來能減少廚餘,二來讓他們能溫飽更能表達到關心與愛心之情, 從這時開始,她進入了公益活動,開始她不一樣的人生。

羅東國中陳慧潔榮獲第13屆「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親善大使獎
二○○八年她開始在家自學,她參加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在每年十月都會舉辦的急難家庭募款-救 助挑戰營的活動,此活動透過結合救助行動意涵之挑戰活動,學習超越自我團隊合作精神,並籌募急難救助金,參與的條件是要為弱勢家庭募款兩萬元,這個數字對 當年年僅九歲的她,根本是天文數字,但是陳慧潔並沒有因此感到害怕,她與暑假時長期受救助協會資助的弱勢兒童,抱著紙箱在街頭挨家挨戶募款,她想了一組口 號帶頭號召,也得到了不少的支持。

當 然挨家挨戶的募款也不見得順利,在一開始她也被拒絕過,在募款到一家滷味店時老闆不相信,認為是小孩子在騙人,陳慧潔花了三個小時終於說明清楚,雖然老闆 只捐了五十元還要求開收據,但是兩人也因此結事成為好友,在之後辦的募款音樂會,老闆也出現了,並捐出三千元,當陳慧潔詢問是否要開收據的時候,老闆回 答:「不用,我知道你在做甚麼。」透過拒絕與失敗中,陳慧潔學到了很多經驗。


籌辦音樂會 集結更多力量

街頭募款三年後,陳慧潔覺得方式可能需要一些調整,因此決定辦場音樂會,但是第一次的音樂會並沒有成功,他們雖然選在熱鬧的羅東夜市側門舉辦,但是時段挑錯,在下午的時候演奏了兩個小時一毛也沒有募到,為此他們也感到挫折。很快的時間又來到隔年暑假,這時的她已經十二歲了,除了一時的愛心之外,她也有了鍥而不捨的毅力去面對挑戰,這一年她依舊決定辦場音樂會來募款,有了去年的前車之鑑,今年她決定換地點,打了一○四 詢問了宜蘭最大的百貨公司新月廣場,想要跟他們商借場地,答線的公關一聽對方只是個十二歲的孩子,原本想婉拒,卻在與陳慧潔閒聊的過程中意外發現兩人竟然 有親戚關係,為此也決定幫陳慧潔一把,表演當天雖然來了凡那比颱風,卻也因此有了颱風假有不少人湧入百貨公司,這次他們募集到七千九百多元,而這六年來, 他們總共募集了超過三十萬的經費投入對當地弱勢家庭的協助。

二 ○一○年陳慧潔在網路上看到國立體育大學謝智謀老師的一篇文章,描述一名年僅九歲妓女的故事,文章中問到那位女孩為何要做這件事,女孩回答:「當妓女會得 愛滋病但是能多活幾年,如果不做就沒錢買食物幾天後就會餓死。」看到這篇文章的陳慧潔相當驚愕,便決定跨越國界為東非饑荒的兒童募款。

決 心幫助東非飢民的她,於是獨自策劃東非募款音樂會,邀請知名樂團演出,兩小時就募得四萬七千元捐款,直到去年她為展望會東非饑荒所舉辦的募款音樂會,募到 五萬七千元,她將募款全數捐出當運費,幫助外交部送出兩千兩百五十公斤白米到東非,陳慧潔年紀雖小,卻具備創意和執行力,種種善行讓她榮獲第十三屆「保德 信青少年志工」親善大使獎,也代表台灣到美國華盛頓,與全球青少年志工交流。

公益天使 不一樣的十五歲

二○一二年底,陳慧潔為呼應世界展望會所舉辦的飢餓三十活動,將這場活動延續到宜蘭舉辦,透過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領導宜蘭縣的三個高中來參與完成,她常以聖經‧提摩太前書的一句話來自勉:「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做信徒的榜樣。」

每個活動從一個念頭到一通電話到一份企畫書,從一人團隊到多人參與,陳慧潔說,也許她的力量很小,但是集結了大家的力量,她相信大家都可以改變世界,一點點再加上一點點,將會看見出乎意料的結果。十五歲的陳慧潔現在常以不一樣的十五歲為題,到各大學及高中演講,分享服務心得和生命故事,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幫助更多人,感動更多人,在未來她希望能考取大傳系,用媒體力量讓這世界更好。


延伸閱讀

聯合青年崇拜

化苦毒為祝福

孤兒張義波




台灣公益廣告協會 喚醒公民良知

$
0
0
【記者鄭文慧/台北市報導】具有「廣告教父」之稱的賴東明,深受「日本公共廣告機構」的影響,覺得社會需要一股向上的力量,希望廣告在這股力量中擔任一個重要的角色,借用廣告強大的影響力,喚醒民眾的良知,在二○○三年創立「台灣公益廣告協會」,是繼美國、日本後的第三個成立公益廣告協會的國家。

與一般商業廣告不同的是,公益廣告不以銷售為目的,主要是鼓勵消費者做好事、關心社會議題,所以每年以社會議題做公益廣告,例如生態環境、親子關係的議題,最近兩年來鼓勵年輕人做好事,例如在二○一一年發佈的「年輕人站起來做好事之讓座篇」。

除了呼籲民眾做好事外,在二○○三年三月一日發佈了台灣公益廣告協會的APP,台灣公益廣告協會秘書長陳玲玲表示,希望APP能成為一個公益平台,讓有需要幫助的單位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尋求好心人士捐款。

廣告教父 熱心推動公益

台大政治系畢業的賴東明,自一九六二年進入廣告界,曾創辦廣告專業刊物《動腦雜誌》、擔任李登輝和連戰的競選活動文宣部主任、獲得亞洲文化協會獎、聯廣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等,在廣告界地位甚高,被尊稱為「廣告教父」。

賴東明從事廣告業界已有四十二年,於二○○四年退休,擔任聯廣的董事長。他覺得廣告的影響力十分大,促進了台灣多年來經濟的成長,但卻未能普及到社會層面及公益層面。台灣公益廣告協會秘書長陳玲玲表示,賴東明以前常與日本公共廣告機構做交流,並且深受影響,希望台灣也能效法,於是在二○○三年成立台灣公益廣告協會,當時由賴東明擔任理事長,借著他在廣告界的號召力,各界媒體當時紛紛參與支持,有些媒體公司會提供免費的版面,而廣告公司則以低價錢製作公益廣告。陳玲玲表示,各界人士都來共襄盛舉,並且環環相扣。

義務性質 不求回報

陳玲玲從政大企管研究所畢業後,一直從事廣告界至今已有二十八年,她曾在聯廣工作,賴東明當時是她的上司,其後她換過八家廣告公司,並在二○○九年開創晶晶晶股份有限公司,屬於先勢傳播集團,目前擔任總經理。

台灣公益廣告協會理事長在半年前改由義美食品總經理高志明擔任,陳玲玲很敬重賴東明和高志明兩位,覺得公益廣告是一件善事,於是承擔了秘書長的工作,其所屬的晶晶晶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承擔了台灣公益廣告協會的案子,幫忙製作公益廣告。她表示,協會中的員工都是義工性質,沒有支付薪水,各位義工都有日常的工作,例如在廣告、雜誌社等,從百忙中抽時間為協會服務。
台灣公益廣告協會第四屆第二次理監事會合照 
( 本照片台灣公益廣告協會提供 )

目前台灣公益廣告協會的團體會員有七十六個,例如聯合報、奧美廣告、台灣無印良品和中華電信等,個人會員有十個,例如賴東明和吳進生等,並且共有八位理事,分別是陳嘉男、李桂芬、葉明桂、周俊吉、廖婉池、李隆安、黃麗燕和陳福壽;常務理事余湘、秘書長陳玲玲、正理事長高志明和副理事長鄭資益;常務監事吳進生、監事謝陳齊和陳俊良。陳玲玲表示,有些會員是主動加入,也有一些是由會員推薦,會員都要具備有愛心、為人正直的特質,台灣公益廣告協會的資金主要來自會員的入會費和每年所繳的會費,資金不是很豐厚。

陳玲玲表示,每三個月便會到義美食品的辦公室開會,理事對提出的方案做出裁決,每三個月會在義美食品的辦公室開一次會議,把需要提出的方案做出裁決,各位理事通過後才能實行,協會的會員不需要參與會議。

台灣公益廣告協會曾舉辦過「我的公益好點子」活動,分別有校園創意廣告競賽和徵文比賽,希望大眾能發揮創意,共同參與公益活動。陳玲玲說,公益廣告的獨特之處除了不以銷售為目的外,更需要用創意來真正打動人心,因為公益廣告的資源相對來說比較貧乏,例如資金,公益廣告主要依靠免費或低價錢進行宣傳和廣告的製作。

高志明(右一)與陳玲玲(左一)在第四屆第二次理監事會議中。
(本照片台灣公益廣告協會提供)



展望未來 推動年輕化和網路化

「年輕人是個很重要的族群,是國家的未來」陳玲玲說,台灣公益廣告協會的未來計畫中,重點會放在年輕化和網路化。台灣公益廣告協會所製作的一支公益廣告「年輕人站來做好事之讓座篇」,講述在人擠人的公車上,座位上的年輕人們都沒有讓座給站著的伯伯,主角是一位年輕男子,他正思考著到底要不要讓座,經過一番思考,他鼓起勇氣站起來,讓座給伯伯。

在年輕化方面,會繼續鼓勵年輕人要多做好事,目前正與一些單位合作,將發展一系列平面的廣告,內容關於年輕人所做的好事,並且會用真實故事,例如有一群念化學系的學生,將污水化成肥皂,把知識回饋社會,陳玲玲表示,這系列的案例來自於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平常協會的義工會搜尋一些真實的做好事案例。

網路化方面,陳玲玲表示過去台灣公益廣告協會主要透過平面媒體和電視做公益廣告,都是傳統的媒體,除了呼籲民眾要做好事外,更在二○一三年三月一日發佈了台灣公益廣告協會的APP,民眾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瀏覽協會的網站手機版,她表示希望APP可以成為一個公益的平台,民眾把有需要幫助的單位放在平台上,讓有心人士捐錢,公益平台APP還是個構想,因為要很謹慎的了解被放在平台上的單位是很需要協助,也將會與一些很有公益經驗的團體專家,請他們推薦有哪些單位需要協助,現階段還沒正式開始公益平台的服務,具體內容還要與相關的數位科技專家商量,實際運作後將比以前多出實質上面幫助別人的事情。


台灣公益廣告協會APP介面。(台灣公益廣告協會提供)
陳玲玲說,在兩岸廣告協會交流中,大陸表示對台灣公益廣告協會很有興趣,很想學習,所以協會今年也許會做一個微電影比賽,開放給兩岸的學生參與,希望做好事愈多人參與愈好。微電影目前還是一個構想,主題還沒確定,但還是以做好事為主軸,不會很難,具體方案還需要討論。 



劉瑋婷 與88news一起記錄重建

$
0
0
【記者羅苹/高雄市報導】曾經重創南台灣的莫拉克風災走過了第四個周年,《88news:莫拉克獨立新聞網》(以下稱88news)也跟著一起走了一千四百六十個日子,今年八月,88news宣佈停下腳步。這段歲月留下來的紀錄,現在有一部份收錄在《在永久屋裡想家》這本書裡;在88news上,總共累積了一千五百四十五篇新聞、超過兩百七十萬字報導 ,八千五百二十四則留言迴響,這一切,不會隨著網站暫停而被遺忘,因為在居民的心中,88news曾經努力的果實會一直長存在他們心中。

在多位駐地記者當中,其中有一位來自雲林的農家女孩,在88news創立之初就加入了編採的行列,當時她還是一位在學的大學生,因為獨特的身份和一份對土地的情感,她,毅然決然地走上了這條公民記者之路。

88news記者劉瑋婷(左)與部落農信雄(右)一同前往「心靈耕地看最近的收成結果。



新聞系學生 蒜農的女兒 

這位來自雲林的農家女孩,名叫劉瑋婷,二○○八年正在就讀輔大新聞系,她的父親是雲林蒜農,有一天,她在凌晨接到了父親的電話, 「我跟你媽覺得,如果我們的女兒是念新聞系的,也許我們的聲音可以透過我們的孩子,讓大家都聽見……」 

這通電話,是父親終於受不了政府對蒜農的剝削而訴說的苦水。在那個當下,她決定要做點什麼,於是,當時大學四年級的她,在「小地方新聞網」上刊登了一篇震撼性的文章〈請給他們一雙手〉, 她以一個蒜農女兒的身份記錄了父親與她的真實對話,用溫柔卻堅毅的文字來為蒜農發聲,娓娓道出台灣蒜農所面臨的困境,這麼一登,居然受到政府、媒體和各界的廣大關注,讓她驚覺公民新聞的影響力原來可以這麼大。 

她說,「在那一刻,我不是新聞系的學生,也不是新莊報導的記者,我只是一個為人子女者,我只是心疼我的父親,我只是為我成長的土地難過。」 

就是這麼一種對土地特別的情感,和一份對父親的心疼和不捨,讓劉瑋婷的文字裡充滿著使命感,除了有溫柔的感性、也有勇敢的理性,於是在88news成立之初,發起人之一的馮小非決定邀請劉瑋婷一起加入88news的編輯採訪工作,這麼一個邀請,就讓她從二○○九年一直走到了二○一三年。

不在乎收視率 只在乎影響力 

場景拉回到二○○九年八月八日,當時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中南部,風災無情地肆虐,從各地而來的救命電話應接不暇,許多網民開始挺身而出,利用Web2.0工具協作成立《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將各地災情的最新狀況傳遞出來,也將防災中心的最新動作帶入災區。二○○九年九月二十九日,九二一重建工作者馮小非、高雄旗美社區大學主任張正揚、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陳順孝等人發起了88news,希望藉由網路串連新聞編輯、駐地記者、遠端志工、巡迴記者、在地報刊、網路寫手的方式,建立一個遠距協作的編採團隊,為這一個氣候變遷下的土地重建故事,開啟記錄的扉頁。

但是當八八風災過了一年、兩年、三年,許多人早已遺忘、媒體也不再重視、當地的居民可能也已經漸漸走出傷痛,但在88news的首頁上, 仍然寫著「守望。相助∣災後第1460天」,88news一直都還在,秉持著初衷,為台灣第一個因為災難而發起的網路媒體默默努力著,他們追蹤重建、挖掘真相、為居民發聲,扮演政府與居民之間的橋梁,劉瑋婷說,他們不在乎收視率,只在乎影響力。 

談到88news受到最大關注的時候,劉瑋婷說是在報導重建時備受爭議的「永久屋政策」新聞時 ,當時政府和慈善團體合作,聲稱要為無家可歸的災民們打造新的家園,但真的是當地居民想要的第二個「家」嗎?居民的心聲,與政府政策與受人尊崇的慈善團體的善意抵觸,政府沒有真正走入居民當中去聆聽,大眾媒體也不可能為著這個小小的居民而長篇大作,只有88news在這條重建的路上,一點一滴去記錄居民的心路歷程,讓居民發聲,它也許沒有很多的收視率,卻有最重要、最真實的資訊和聲音;它影響了公部門在處理莫拉克風災後的重建更加謹慎;它讓許多資源更快的進到最需要的地區當中;它也讓許多主流媒體SNG車進不到的深山部落裡的故事被聽見,這是88news的影響力!

88news 一直以來的深耕陪伴

劉瑋婷剛開始加入88news時,她還是一位輔大的學生,無法長時間待在高雄受災地區進行採訪,所以一開始她是擔任執行編輯, 由災區提供採訪建議單和背景資料,由輔大學生先閱讀資料,再透過電話採訪,經過線上討論、改稿後,完成報導,上線發佈,不過也有幾位學生下災區去勘察狀況,劉瑋婷就是其中之一,她回憶那段時光,常常要搭高鐵下高雄,錢包裡都是一疊疊的高鐵票,但每一次去到災區,就讓她越想要為災民做些什麼。

畢業之後,她才加入88news的全職記者行列,談到剛開始採訪時的心路歷程,她說最怕的就是「不敢問」,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曾經一次採訪部落重建會的會長時,那位會長的母親慘遭土石流滅頂,找到人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最後是在會長的懷中去世,母親最後一句話就是:「我要回家!」劉瑋婷說,這就是大部分災區居民的心聲,但她常常不敢去碰觸這一塊,因為她知道她還無法為他們做些什麼,劉瑋婷說,「如果你不能讓別人更好,就不要輕易去提起。」

「『中立』是記者保護自己的方式,其他新聞媒體是站在外面向內看,而88news是站在裡面向外看。」劉瑋婷談到她心目中的88news,她說這樣的立場或許很危險,但也是看得最清楚的方式。這就是88news和其他媒體不同的地方,高雄那瑪夏的居民也感慨的說:「其他媒體有事情發生才會來,但是88news一直在這裡深耕,陪伴我們。」

大雨一來 重建工作一切歸零

陳順孝在數位典藏計畫「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的結案報告中提到,二○○九年,籌備創辦88news時,其實只規劃運作三年。當時預期,重建工作可望在三年內達到一定成果,民眾生活可望回到正軌,88news也就可以功成身退,轉型為台灣南部的跨區域社區媒體,移交給在地人士接手。沒想到重建工作遠比預期複雜,永久屋的爭議和影響仍然難解,凡那比等颱風又接連重創重建區,特別是二○一二年六月豪雨,讓不少莫拉克災區部落再度處於災難狀態中。88news團隊體認到重建尚未成功,因此決定繼續運作。

「今年的梅雨季節又來的太急太快,重建工作似乎又一切歸零了。」原本以為政府的重建工作讓災區漸入佳境了,但沒想到,大雨一來,災區的土地得再一次承受天氣無情地摧殘,原本還未完全恢復的土地,受到二度傷害,讓重建工作似乎要一切歸零了。劉瑋婷說,在南台灣的山區,豪雨一來,翻車、起霧、下雨、路崩都時有所聞,非常危險,她知道,災區的居民仍然需要88news,需要88news繼續用筆讓這塊土地已經快無法承受的事實得到更多人的重視,才有更多改變的可能,因此又延長了一年。

出書是給居民最好的交代

88news在第四年正式劃下句點,過去半年,88news透過義賣專書來籌募經費,以支付三位記者的薪水,這本《在永久屋裡想家-莫拉克災後三年,永久屋政策以及故事》得到浩然基金會贊助,劉瑋婷說:「出書,是為這個災難畫下一個句點最好的方式,也是給當地居民和未來的後代子孫最好的交代。」

在這接近四年的紀錄中,我們看到一個台灣第一個因著災難而起的網路媒體從無到有,從沒沒無聞到影響深遠,報導方向從災區情報、重建爭議到資源補給、產業振興,每一個記者都和當地的居民成為好朋友,88news的記者遠比其他媒體來的辛苦,因為他們正默默的在記錄一段不可抹滅的歷史,他們面對公部門時要強硬,面對災民時要有同理心,他們要在大雨時,冒著生命危險到第一線一探究竟,但是他們都甘之如飴,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所做的是有意義的事。 一直在88news努力的劉瑋婷說:「每一個氣候變遷後的土地重建故事,都應該被記錄下來。每一則新聞都要有意義,要有被改變的機會。」

不希望有下一場災難發生,但是希望有更多像88news一樣默默耕耘的媒體能夠在每一個需要被記錄、被看見的地方發揮影響力,劉瑋婷說:「耐性是很重要的,要一直寫一直寫才會看到改變。」對每一篇報導負責,就是對每一個地方的居民和土地最好的交代,未來的路還很長,縱使88news已經功成身退,但是不可否認的,它已經給居民們最大的溫暖與安慰,也已經在媒體界當中投入了一顆影響深遠的獨立新聞震撼彈了。


延伸閱讀

何榮幸:感謝你,莫拉克新聞網!

陳順孝:遠距協力 為災民發聲:88news的實踐經驗及其反映的網路傳播能量

工頭堅:八八水災的網路動員:我所知道的「莫拉克網路災情中心」幕後故事



部落一條心 幼兒照顧沒煩惱

$
0
0
【記者盧莉雅、劉曉潔/新竹縣報導】亞弼達利,一位來自新竹尖石的泰雅青年,在一次返鄉時她觀察到,部落的孩子們並沒有受到完善的教育,大多都跟著父母到山地幫忙,因此她希望部落幼兒擁有完整的照顧,她放棄了在都市穩定的工作,返鄉回部落幫忙,建立幼兒照顧中心,期望能讓孩子們有更好的學習環境,也讓部落的婦女們不用每天勞於接送的奔波,更不斷的替部落爭取權益,維護家園。


 
        


新竹尖石鄉 教育資源缺乏

尖石鄉在新竹的山上,因為山路蜿蜒,部落之間的距離也非常遙遠,泰雅族的孩子們要上公立幼稚園,每天都要花上一兩個小時的車程,但是若遇上農務繁忙的季節,部落的婦女根本沒有空暇接送孩子,因此大部分的家長多半會放棄幼兒教育,自己帶著孩子到果園工作。

為 此,二○○四年身為至善基金會新竹工作站主任的亞弼達利呼籲全台關心偏遠部落的朋友,只要每個月捐六百元,就能夠支持部落幼兒照顧的工作,也能創造部落婦 女的就業機會。二○○五年,至善基金會終於成立了幼兒照顧中心,讓部落的孩子們不用再跟著父母上山,可以得到妥善的照顧,而這一切都還只是個開始。


幼兒照顧中心 聯合畢業典禮


泰雅族飛鼠 放棄都市生活


亞 弼達利漢名林佳婕,她來自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的部落,因為想回到部落幫忙,便拿掉自己的漢名取名叫亞弼,亞弼在泰雅語是飛鼠的意思,因為她覺得自己就像是 飛鼠一般,每天穿梭在各個部落,這的命名打破了部落延續母親姓氏的傳統,但是她用自己的能力向族人與父親證明,最終獲得肯定。

國 中畢業後的亞弼自己來到台北念書,她選擇神學院的社工科系,因此參與過許多原住民權益的活動,也看到許多原住民的問題,不論是失業、離婚、酗酒等等,她開 始思考,倘若原鄉的問題可以解決,或許能減少原住民在都市不被接受的狀況,因此十三年前她放棄在台北婦女團體,每個月薪水有三萬五千元的社工職位,基於對 部落的使命感,她毅然決然回到部落服務。

回到部落 自我成長也改善環境

對亞弼而言,最重要的是學習部落文化與在地知識,她自己因為過慣了都市生活,認為速食就是方便美味,回鄉自己下田耕作後,才了解原來自己種出來的菜是如此鮮甜,因此她回到部落後,跟著家人一起復耕小米,找回傳統作物和祭儀的關係,重新踏上祖先的路。

回 到部落之後,亞弼也發揮社工系的專長,協助部展與整建,參與部落運動,更帶頭反對興建高台水庫。高台水庫是政府為了延長石門水庫的使用壽命,計畫在大漢溪 上游興建的水庫,但是泰雅族田埔、養老等部落將會遭到淹沒或沖刷,面臨滅村危機,因此他們組成一個馬里光、基那吉反興建高台水庫部落聯盟,向政府表達反對 的心聲,這也是高台水庫目前尚未動工的原因。

反對高台水庫 誓死保護家園
幼兒照顧中心 分擔族人的壓力

亞弼在二○○四年的艾利風災的重建工作中,與至善基金會透過政府的多元就業方案,協助部落的婦女們做手工藝品,當時的手工藝教室就設在養老部落停車場的簡易車棚裡,小孩就在一旁看大人們工作、聽故事,才慢慢衍生出幼兒照顧中心。

目前在馬里光、泰岡、養老等部落,都設有幼兒照顧中心,照顧四十位孩子,雖然政府在幾所小學也設有公立幼稚園,但有些部落的位置實在太偏遠,因此基金會才會在偏遠部落另外又成立了幼兒照顧中心,滿足族人的需求。

幼兒照顧中心招收的幼兒年紀是二到六歲,每周上五天課,希望能朝全母語發展,傳承部落文化,幼兒照顧中心的老師也大多是部落的婦女,早上是老師,下課後是學生的阿姨、嬸嬸,彼此關係緊密,老師也能全盤掌握學生的狀況,幼兒照顧中心的另一個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找回部落過去互相照顧的精神,部落的媽媽不僅照顧自己的孩子,也照顧別家的孩子,這樣的互助關係,是公立幼稚園的老師無法提供的。

為部落住民繼續努力

亞弼推動的幼兒照顧中心的工作,雖然解決了部落幼兒照顧的燃眉之急,但常常受限於法令,尤其是土地與空間取得的困難,經常讓大家傷透腦筋,最大的隱憂,還是政府計畫興建高台水庫的滅村危機,因此他們也為了家園繼續努力。

尖石鄉的部落近年來自我認同也逐漸提升,並 致力於發展以部落為主體的產業與生態旅遊,為了讓部落青年回流部落,亞弼將部落的美、文化賦與更多的生命力,他們目前在鎮西堡等六個部落,推動數位網夢部 落人才培訓計畫,包括推廣無毒農業、整合農產品行銷等,希望促進產業發展,也吸引更多的部落青年一同參與部落營造,推動部落的發展。


延伸閱讀

原住民教育資源網

女飛鼠號召原夢青年返鄉

新竹尖石鄉秀巒村



福利請聽 福利資訊的入口網站

$
0
0
【記者王怡文/台北市報導】從小患有聽覺障礙的陳柏儒生活必須仰賴助聽器,因為助聽器的修法,使得聽障者購買助聽器遇到困難,催生他想成立有關聽障的福利搜尋器,整合聽障的福利資訊;陳柏儒在二〇一三年一月將這個想法帶到零時政府所舉辦的「黑客松」,希望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在黑客松發表後,陳柏儒再遇到了其他五個人,他們都對陳柏儒所提出的福利搜尋有興趣,他們有的人是負責程式編寫的工程師,有的人是在榮總工作的護士,提供榮民醫療福利的資訊,也有撰寫有關傷殘疾病福利的部落客,不同背景、和專長的六個人碰在一起,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黑客松是讓五個人相遇的契機,光是黑客松當天,他們就已經將福利搜尋器做出一個雛型架構並上線,之後五個人繼續在正職工作之餘的時間,編寫程式,彙整內容,漸漸的擴大範圍,變成不只是「聽障」方面,而是擴大程納入台灣所有的福利法條,變成現在的「福利請聽」,陳柏儒表示,現在「福利請聽」完成度還很低,仍需要持續擴充資料,但因法律條文龐大,轉譯速度緩慢,希望未來有更多認同「福利請聽」理念的人願意貢獻一份心力。

助聽器修法 激發靈感

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出身的陳柏儒,出生、成長於高雄,今年廿三歲,興趣廣泛,在台大求學的日子,喜歡攝影、拍片,甚至曾經獲選為知名飯店拍攝廣告宣傳片,在鑽研拍片時,因為影片的特效必須自行編寫程式,陳柏儒為了想要創作出滿意的特效而接觸程式語言,在自學程式語言編寫的過程,對於「使用者經驗」特別有興趣,畢業後沒有選擇和所學相關的工作,而是成為一名電腦工程師。

陳柏儒透過在黑客松提案,找到一起打造「福利請聽」的夥伴們。(本照片由吳泰輝提供)
陳柏儒從小患有聽覺障礙,生活必須仰賴助聽器,因為助聽器的修法,改成購買助聽器必須獲得聽力師開取的證明,這也導致一個弊端,若一名聽力師對特定廠商有青睞,聽障者就只能購買該廠商的產品,變成圖利特定廠商,陳柏儒也從許多聽障朋友那得知購買助聽器時遇到的不愉快經驗,因而發覺聽障者和社會福利資訊之間的資訊不對等。

於是陳柏儒開始構想一個「福利搜尋器」,整合聽障的福利資訊,讓福利搜尋可以像一般的入口網站,鍵入「關鍵字」就可以搜尋任何人事物,例如在網站上鍵入「助聽器」三個字,就可以準確的找到有關購買助聽器的所有政府補助、福利資訊。帶著這個構想,陳柏儒來到零時政府所舉辦的「黑客松」,並提案。

黑客松 媒合跨界人才

「零時政府」是由四位崇尚開放原始碼的工程師所發起,他們是高嘉良、吳泰輝、陳學毅以及郭嘉綺,因希望將政府不易取得、使用的開放資訊,用新科技透明化、公開化。零時政府透過舉辦黑客松(Hackathon)的方式,凝聚更多關心公共事務參與及政府資訊開放的人們。

黑客松是由英文Hackathon所直譯的名稱,有「駭客馬拉松」的涵義,指的是一群人聚在一起進行程式編寫,不設限主題,由參加者自由提案,其他人各自選擇有興趣的提案參加,並在一天的時間內各自發展專案,傍晚時再發表成果。

陳柏儒提案後,遇到了其他五位對福利搜尋有興趣的人,這五個人中有負責程式編寫的工程師,也有在榮總工作的護士,也有撰寫有關傷殘疾病福利的部落客,不同背景、和專長的六個人碰在一起,各展所長,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福利請聽的操作方式就像一般的入口網站,在中間的空白處鍵入「關鍵字」,
可以是想要搜尋的法條、也可以是自身的條件,即可展開福利搜尋。
(圖片擷取自福利請聽網站)


「病後人生」的加入

福利請聽的成立,其中一個幕後推手是撰寫部落格「病後人生」的部落客羅佩琪,平時從事會計業,羅佩琪是在爸爸中風之後,一肩扛起處理爸爸生病的大小事,過程中發現沒有人整合病後的資訊,制度也對病人不友善,以致於她希望將自己的經驗寫出來,進而成立部落格「病後人生」。

羅佩琪和陳柏儒在黑客松認識後,羅佩琪也加入了福利請聽的開發團隊,主要是負責蒐集資料的部分,將艱澀的法條譯成容易消化的文字。陳柏儒表示,最困難的地方,就是福利法條數量非常龐大,在轉譯的過程要耗費很多時間和心力,目前將考慮在「零時政府」徵求幫手,一起轉譯法條,加速轉譯工作進行。

羅珮琪參加了六月八日的台北場黑客松,
上台報告福利請聽的現況。
(本照片由吳泰輝提供)

雖然黑客松結束了,但是福利請聽的團隊們仍然持續努力,目前福利請聽共有十位成員,平時主要透過網路討論,但其中三位工程師會再每個月抽空見面一次,討論網站運行時出現的問題;陳柏儒是最主要的戰力,他在工作之餘的時間編寫程式,羅佩琪則和陳柏儒每周抽半天出來討論網站的內容。陳柏儒和羅佩琪這兩個學經歷背景完全無關的人,卻因為黑客松結識,而創造出開放社會福利資訊的網站,幫助了許多病友和病友的家人。

自從愈來愈多人加入福利請聽的製作後,福利請聽所囊括的資訊也從一開始只有聽障者的福利,擴充至老人、幼兒、低收入戶、身心障礙和榮民,最後希望達到人生各個階段可能會需要用到的任何補助資訊。透過福利請聽整合福利資訊,政府所提供的資源能更有效地被運用,就像福利請聽在網頁上所展現的這行字「一個成功的社會不是看富裕的人過得多優渥,而是弱勢的如何自在的生存。」這就是福利請聽所要傳達的精神。






數位課程進化 增加互動與趣味

$
0
0

【記者陳郁瑩/台北市報導】一堂新聞稿寫作課程,可以有什麼樣的上課方式?除了請老師坐在教室內對學生講課、把教科書都K過一遍,難道沒有其他更有趣的學習方法?台灣知識庫就提供了不同的學習方式。將新聞寫作課包裝成新聞節目,有新聞主播為學生講課,還有投票選答案的互動機制,讓枯燥課程有故事性、有趣味性,引起學生學習的動力。

利用互動遊戲檢測學習者是否理解課程內容,同時增加學習趣味性。
圖為職場秘招「禮」應外合數位課程的實際畫面。
(台灣知識庫提供)
數位課程 十年前才出現的行業

數位內容應用服務部門,是台灣知識庫底下產品技專案事業群的其中之一部門。專門提供學校、公部門與私人企業線上學習的數位課程。此部門在二○○○年成立,台灣知識庫早有經營大碩、數位學堂等補教事業已三十餘年。然而考慮到未來的社會少子化、科技進步以及網路發達等趨勢,台灣知識庫董事長邱昌其決定投入數位學習課程的發展,因應將來多元的學習方式。目前部門已拓展至海外,成為台灣製作數位課程重要的公司之一。

什麼是數位課程?

數位課程即是以所有數位媒體,像是電視、電腦、廣播、網路等進行學習的課程。早期的例如空中大學,網路雖然不發達,但用電視做非同步教學,也算是數位教學。和傳統上課方式不同,數位課程沒有時間地點的限制、可以由使用者控制自己的習習進度,讓學習與課程變得個人化。

但由於數位課程是老師和學生各在不同空間中進行教學,老師難以和學生進行互動,所以學生可能容易分心。當學生有課程上的疑問時,老師也無法立即給予回饋,學生可能需要透過客服信箱來提問問題。

書本上的知識如何轉譯成生動的數位課程?

首先,有課程需求的公司會指定內容專家,若沒有指定,台灣知識庫則會主動邀請內容專家。內容專家,通常是學界、業界有名的老師,並在其專業知識上,協助設計師完成數位課程設計。

例如民法的數位課程,就會邀請專長教民法的老師,老師也會建議數位課程的架構、分幾個章節、每次課程的時數應為多久等。

有了初步的課程構想,就可以開始寫腳本、分鏡表。不僅要決定畫面內容,對學習性的課程而言,更要注意旁白或是動畫人物的對話,因為這通常是課程中知識傳遞的部分。所以以民法課程而言,動畫人物的對白,就會包含民法的學理。

課程內容完成後,必須經過層層的審核。從公司內部的資深同仁開始,到內容專家審核,確認教材正確性,最後交給客戶審查,才算通過。之後,請美工人員完成腳本上的設計,再經歷一次與課程腳本同樣嚴謹的審核過程,課程就算完成。

用故事包裝課程 數位學習變有趣

教學設計處主任鄧維湘說,以前的數位科技較不發達,數位課程只能讓學習者盯著電腦看,純粹只有語音與文字,像有聲書一樣,只是將文字換個載具。然而現在的數位課程美工也會越來越精細賞心悅目,互動變多也越來越活潑有生動性。

例如有些數位課程就被包裝成節目。鄧維湘說,像是新聞稿寫作的課程,就把它包成新聞節目,讓學員有互動的感覺、有故事性與動態趣味性。課程還會設計防呆機制,學員在上完一段課程後,會有三分鐘的休息時間。數位課程就會安排學員做眼球運動,或是瑜珈防止學員上課時睡著。這些都是為了引起使用者的學習動機,讓使用者在家也願意主動學習的設計。


華語文學習應用程式:漢字好好玩。讓學生學習漢字不再枯燥乏味,並發現漢字的奧妙。(台灣知識庫提供)

課程流暢度 永無止境的障礙

現在的課程已變得更生動、有趣,因此如何增加課程的流暢度與動線的編排,成為數位課程最需要被解決的課題。鄧維湘說,有時候課程的引導設計不佳時,會使學習者覺得很混亂。例如頁面中同時提示學習者點下一頁,以及完成目前頁面的互動。

另外,依照課程的不同,每個課程都有屬於各個學門自己的學習方式。例如法律有法律的學習方式、美術類有美術類的學習方式。依不同科目屬性安排課程引導,每一次設計對教學設計師來說都是挑戰。

「這是設計所有課程都會遇到的共通問題。」鄧維湘說,「是永無止境的障礙,因為一開始我們都會用自己的習慣去設計這個課程」,但使用者的角度會和設計者不一樣。所以設計完之後,設計師會將作品給其他同事試用。或是有些客戶會要求設計師在課程成品完成後,將課程給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試用。如果他們懂得如何操作,代表這門課程的設計是流暢通順的。

教學設計師必備態度 熱忱與耐心

除此之外,教學設計師遇到最大的挑戰,就是內容轉化。以自身經驗為例,鄧維湘說,之前在做法律相關課程時,就需要花時間去閱讀、研究,並與老師討論,假日時更是栽進書堆裡研究法條。因此,對教育教學、科技有熱忱,並且有耐心,是成為教學設計師需要具備的態度。

在數位內容應用服務部門中,教學設計師通常是傳播、教育或語文科系背景的人居多。但只要有文字能力、邏輯性,就可以成為教學設計師。

隨科技換載具 數位課程再進步


台灣知識庫導入除了可使教育訓練型態更多元化,
更可支援企業的營運,針對不同企業體的需求與狀況,
提供不同的全方位專業數位學習顧問服務。
數位課程從以前到現在,畫面變得更精細、互動性也越來越好。課程規劃師程靖純說,提高使用者學習效率,讓使用者有身歷其境的感覺,是目前數位課程最需要改進的部分。

因此隨著科技不斷的進步,課程設計團隊也會嘗試將數位課程放在不同的載具上使用。目前數位內容應用服務部門就將數位學習的觸角,延伸至手機APP軟體上。程靖純說,Google眼鏡出來後,我們可以思考能不能利用這樣的技術、這樣的載具來改善數位課程,這是未來會再精進的。


延伸閱讀

TKB-台灣知識庫

台北E大

勞動力發展數位平台



新頭殼 媒體的社會企業

$
0
0
【記者王怡文/台北市報導】

近年台灣媒體不景氣,媒體商業化之後,記者素質低落,新聞專業遭到質疑。憂心於台灣媒體的亂象,資深媒體工作者以網路作為平台,創辦獨立媒體「新頭殼」。新頭殼的主要創辦人分別是蘇正平、莊豐嘉、胡元輝等媒體人,他們以社會企業的方式成立先驅媒體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在二○○九年宣告新頭殼正式上線。

新頭殼開創了許多台灣主流媒體沒有的制度,像是設立公評人和開放編輯室等,並強調公民參與,提供平台讓民眾可自由發稿,培養公民記者。非政府組織團體也可以在新頭殼直播節目,提供許多弱勢團體發聲的管道。

網路出現以後,從網路獲取新聞資訊的讀者逐漸增多,以網路作為平台的新頭殼剛開始毫無經驗,隨著時間過去,資訊量增加後才了解到新聞網站須具備的特性。而有些初步設想也因為不了解網路族群的活動型態而執行困難。雖然在陌生的領域闖盪,新頭殼也在營運中學習。

新頭殼有著自己的堅持,拒絕置入性行銷、羶色腥新聞等,希望能提供讀者優質的新聞。「一個有思考力的獨立媒體」是新頭殼給自己的期許,希望能成為台灣媒體環境中一股向上的力量。

社會企業模式

談到創辦新頭殼的契機,「一般來講都是被朋友害的」過去曾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現為新頭殼的創辦人兼董事長蘇正平笑著說。一群有著相同信念的媒體人聚在一起,憂心於台灣媒體近年發展,想著能為台灣媒體做什麼樣的事情,於是決定以社會企業的模式,在二○○九年九月一日記者節,正式營運。

新頭殼起初由蘇正平、莊豐嘉、胡元輝、李永得、余懷英等人發起,但李永得因接受出任高雄市副市長則提早離隊。成立之後,由蘇正平總負其責擔任董事長兼執行長,莊豐嘉負責編輯部,余懷英負責行政及業務,這分工一直延續到今天。胡元輝因在中正大學有教職,所以一開始擔任總顧問,後來被推選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為了維持再不同媒體之間一個獨立超越的立場,所以也暫時辭去總顧問的職務。

蘇正平說,幾位發起人過去分別在自立報系、中央通訊社,或是公共電視共事過,同時在不同媒體改革活動中也合作過,所以比較容易有共識、有默契,共創一個有理想性的事業。 

蘇正平曾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和中央社董事長
蘇正平表示,會選擇社會企業的作為營運的模式是因為用企業的方式,一方面是管理能更有效率一點,另外在公司的章程裡面能明確講,要尊重新聞專業、改善媒體環境、深化台灣民主,大家要一起做的人當時有這樣共同的信念。其他的股東也不會認為這個企業可以賺大錢,分股利等,基本上還是認為這是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只是用公司的型態來運作。

二○一三年5月時,新頭殼主要正職員工有十二名,一名為網管,業務部有三名,六名為記者。新頭殼也與許多國外記者協議,以按稿記酬的方式運作。

新頭殼不做的事

相對於有些媒體是為了透過擁有媒體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來收取利潤,新頭殼有些堅持不做的事情。蘇正平舉例,有人打電話給我說「假如你登我們的新聞,我現在出產了什麼東西,那你報導了我這個產品,這新聞我付你兩萬塊」,這樣子的置入性行銷新頭殼是不做的,強調業務和編輯要分開。

蘇正平也表示現在網路上要賺取點閱率最方便的就是談一些性的東西,或是專門做一些影劇八卦的新聞,這可以賺取很大的點閱率,但是新頭殼也不做這種事情。

強調公民參與 讓NGO發聲

民眾加入新頭殼會員後,可在「公民連線」的單元中自行投稿,而在公民連線中的稿件上稿前不會經過編輯台審核。若是新頭殼入選的稿件,則會成為以新頭殼名義發布的稿件,記者名字不會更動,而新頭殼會給予公民記者稿費。

不僅公民記者可在新頭殼發稿,非政府組織團體也可以在新頭殼發聲。「幸福報報」在每天下午四點直播,新頭殼提供設備和場地,節目內容由非政府組織自行決定。蘇正平說,一方面是豐富新頭殼的內容,另一方面是對非政府組織團體來講,最困難是一直缺乏對外發聲的管道,那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管道,而迴響也相當大。

立意新穎 但執行困難
新頭殼在創辦初期設立了公評人和開放編輯室兩種新制度。公評人是效法國外的制度,若是民眾對媒體的報導有疑慮,可交給公評人評議。但真正實行之後發現接獲的案例很少,而公評人的設立也需要資源的投入,對於比較小的媒體來講,需求性沒這麼大,所以實行了一年後就暫緩。

開放編輯室則是原希望可以將編輯室討論的過程在網上直播,而直撥時網上的讀者也可以參與討論。可是真正執行之後發現問題在於,一方面太勞師動眾,另一方面是因為不是每天都有熱門議題是很多人關注的,而一般人上網的型態則是選擇較空閒的時間才上網去看,所以直撥時的讀者參與率就不高。之後則改成每周一次的新聞議題專訪。

蘇正平在先驅媒體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留給後人更多的藍圖可效法
網路作為平台

「一開始會有很多設想,那這些設想和實際上的狀況可能會有很多差距」在網站架設方面,蘇正平提到,當初設計的網路公司過去沒有設計過新聞網站,而自己對於一個網站的設計也沒有足夠的經驗,所以就很容易會有很多問題,譬如說網站一開始的時候根本沒有太多的資料,所以網站運作得很順暢,但是第二年之後,已經累積了這麼多的新聞,而原先資料庫的設計不適合做大量的資訊的運算,所以如果一下子哪一條新聞比較多的人進來,那新聞網就會卡住。這是在當初設計的時候沒有預想到的這樣的情況,那就必須要去想辦法排除。包括網站某一些搜尋的路徑必須要作一些改變,雖然整個架構沒辦法改變,但就要做一些修正。

目前新頭殼即將邁入第四年,蘇正平希望能將整個新頭殼網站重新規劃,認為現在資料庫的設計不是最有效率的架構,因為當初設計時沒有考慮到資料愈來愈多的時候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去搜尋。而現今影音的概念也愈來愈重視,希望能找到呈現照片和視頻更好的方式。

理想付諸實現

蘇正平提到,新頭殼到今天還是在拓展之中,最大的挑戰就是,雖然這些股東都沒有說要賺什麼錢,但至少要讓他可以自己存活,這是很關鍵的。有時候大家都有理想,然後就是把錢用光就結束了。

蘇正平建議,假如要做社會企業,如何營運作為支撐社會企業的資源,必須要有收入,要支付人事薪水,可能會需要辦公室,要靠什麼錢去支撐這樣的營運必須要想清楚,不一定事先設想的都一定會完全實現,可是要有一個合理的期待,不能脫離現實太遠。

「只要有一個理想,然後努力去做,甚至於還有實現的可能性,那又會更理想,那個會支撐你朝這條路上走更遠的路,走更長的時間,效果才會累積。假如說年輕人可以從這方面去學習一點經驗,怎麼把一個理想用更好的方法實踐出來,這樣的話比較好。」蘇正平在先驅媒體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留給後人更多的藍圖可效法。


延伸閱讀

新頭殼

公評人

社會企業



氣象達人彭啟明 創氣象多元市場

$
0
0
【記者徐旻君╱台北市報導】滑著智慧型手機、打開電腦、電視或收音機,處處提供免費的氣象新聞,誰會想付費獲得氣象資訊?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二〇〇四年成立全台第一間民間氣象公司,首創氣象客製化服務、天氣保險,不論是挑日子拍婚紗、自行車環台或建築能否如期施工,都可依照客戶的需求服務,開發各行各業的氣象市場。
彭啟明同時擔任中廣新聞與大愛新聞的氣象主播,並發展多元的氣象資訊平台,例如:Yahoo國際氣象、Hinet、手機、全家便利商店、戶外媒體、雜誌等氣象平台。他用專業的天氣風險管理服務、天氣保險、風險控管及天氣資料處理與加值,從第一年四萬元的營業額,如今有超過一百七十家企業客戶的肯定,創造二〇一二年營收五千萬的產值。

彭啟明喜歡不斷創新,激勵自己與員工,二〇〇四年也推出「天氣保險」。未來彭啟明希望《氣象法》能夠修改通過,開放民間公司也能播報災害性新聞,提供台灣更為多元、更準確的天氣資訊。並透過教育台灣人對氣象資訊的風險管理概念,讓台灣的氣象發展更進一步。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內的攝影棚,正在拍攝「阿虎好吉曆」節目(圖片由彭啟明提供)

開創氣象市場 越冷門就要越創新

彭啟明,一九七〇年生於桃園縣觀音鄉。從大學到博士都就讀於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於一九九九年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後曾在國立中央大學擔任博士研究員和清雲科技大學任教。正當彭啟明想增加對生活的挑戰性時,碰巧中央氣象局二〇〇四年修改《氣象法》,讓民間可以設立氣象公司,他後來參加創投公司的創業比賽獲獎,又加上他的博士班指導教授林能暉的鼓勵與幫助下,他決定用比賽得來的獎金投資,當時還在中央大學任教的彭啟明取得第一張個人氣象預報證照,隔年看好氣象市場,集資五百萬元成立「天氣風險管理公司」,成立台灣第一家民間氣象公司「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並任總經理。

起初成立公司時,推廣氣象生意是最大的難題,大多數人認為氣象局就有提供免費資訊,為什麼要花錢做預測?於是他跑遍各家公司推廣氣象服務,所有老闆聽完簡報後都誇獎,「很好啊」,然而大部份後來都沒聯絡。九年來彭啟明持續專注在氣象服務,他認為,「到現在困境是一直持續來的」,因此他推陳出新,發展多元的氣象資訊平台,包括:Yahoo國際氣象、Hinet、手機、全家便利商店、戶外媒體、雜誌等氣象平台及iTenki中時電子報氣象早報及晚報,為彭啟明贏得「氣象達人」稱號。

彭啟明現在同時擔任中廣新聞與大愛新聞的氣象主播,他認為:「以前氣象這行很冷門,但相對的競爭對手也少,越冷門的行業我就要越創新。」他用專業的天氣風險管理服務、天氣保險、風險控管及天氣資料處理與加值,從第一年四萬元的營業額,如今有超過一百七十家企業客戶的肯定,創造二〇一二年營收五千萬的產值。

氣象客製化 開發各行業氣象市場

公司現有卅八位成員,大部份都是氣象相關科系畢業。公司內備有高速氣象運算、繪圖設備,原始監測數據從氣象局取得,再向日本購買即時衛星雲圖。氣象局只能提供大範圍的氣象預測,但氣象風險公司可縮小範圍,更有效率的更新氣象。

彭啓明堅持:「我們要做到所有服務完全貼近使用者,因為氣象並非單純的產品,而是要縮小客戶與氣象資訊的鴻溝,用最簡單的溝通方式讓客戶聽懂,而不是只說『小雨』、『微雨』、『下幾毫米』等專有名詞。」因而發展出氣象客製化的服務。氣象客製化就是符合客戶提出的需求,例如:某家公司週末要辦大型戶外活動,花幾千塊到一兩萬讓公司挑日子。

彭啟明說,氣象市場在美、日、韓等國發展蓬勃,但台灣才起步不久,但仍然有很多企業重視氣象資訊,漸漸發展氣象客製化的市場,只要客人提出需求,就可以位客戶預測氣象。天氣分析師林建男表示,氣象客製化的例子有短時間花四、五千的預測如:賞鯨業者預計出航日期、新人挑日子拍婚紗;長時間合作花上萬元的建築施工日期、自行車活動、為病人預測氣溫、空氣與溼度設計健康指數。

氣象達人彭啟明 秉持著越冷門的行業越就要創新的態度
(圖片由彭啟明提供)
首推天氣保險 台灣市場接受度低

但氣象預測也有不準的時候,追究責任的時候,有時只能退費、有時還要寫報告詳說情況。但彭啟明就是喜歡不斷創新,激勵自己與員工,二〇〇四年也推出「天氣保險」,台灣第一張降雨天氣保單經財政部通過,是由宜蘭的賞鯨業者買單,投保降雨天氣險,而後由富邦產險陸續推出風速、雨量、濕度與溫度天氣保險,彭啟明擔任富邦產險公司天氣顧問。

彭啟明一直以來積極推動台灣的防災產業,他說:「台灣人多數對災害風險意識不高,其實,天氣保險的概念在台灣市場接受度較少。」例如:他曾經跟廬山飯店業者遊說過,當雨量達到一定時就可獲得理賠,後來沒有成功。他希望台灣人能漸漸瞭解氣象所造成的災害有多嚴重,如:土石流、颱風等,進而有事先預防的心態,這才是氣象保險設立的初衷。

氣象資訊業務開發 打造新的服務模式


一直以來,彭啟明的服務模式不斷推陳出新,包括手機「觀天氣」App合作、電信公司的手機氣象服務、Yahoo一分鐘報氣象、企業舉行運動會日期等,提供的氣象服務逐漸擴大。

去年才開始和Yahoo合作提供氣象資訊,並配合一般大眾看氣象的時間,在早上上班前與晚上回家後,於網站首頁的左上方放「一分鐘報氣象」影片。另外,還有結合氣象與農民曆報導的短片如:「阿虎好吉曆」等。透過主播的曝光度,也吸引一些服飾廠商的贊助,因而從中獲利。

倡氣象公開化 放寬災害氣象預報

台灣的氣象其實不完全開放,現在的《氣象法》規定,民間氣象公司只能播報一般的天氣,警報和災害性的天氣不得預報,只有中央氣象局能發布,為預防濫報而造成恐慌或更嚴重的災害,否則會依法開罰。有鑒於此,彭啓明接任開放資料中心聯盟(Open Data Center Alliance)會長,期望氣象資訊公開化。且支持立法委員葉宜津提案修改《氣象法》,放寬災害性天氣預報,並要求媒體播報時要引述來源。

葉宜津五月九日接受彭啟明專訪時說,修法開放民間公司預報災害性新聞,播報提件為同時放中央氣象局與民間公司的預報,讓民眾有參考的依據,好的公司經由多次預報準確之後就得到信任,反之,不好的就被市場淘汰。彭啟明期待《氣象法》能夠修改通過,提供台灣更為多元、更準確的天氣資訊。

氣象資訊推陳出新 往國外市場發展

現在,提供氣象資訊的形式越趨多元,彭啓明認為,「氣象的餅越做越大,一定會有競爭者不斷出現,像是氣象局也跟著靠攏,成為公司的競爭者,我們公司能做的就是不斷創新。」

未來彭啟明希望讓公司教育台灣人對氣象資訊的概念,但台灣的市場有限,公司還可以持續發展,「全公司同仁的未來都在自己手裡」,他要持續擴大氣象服務項目,預計會往中國、東南亞等市場發展。


延伸閱讀:

氣象達人Blog氣象數位台

iTenki好天氣

氣象達人彭啟明臉書



直接跟農夫買 友善農民友善土地

$
0
0
【記者陳薏云、陳奕伶、詹亭華/新北市報導】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真的就只為了上班賺錢嗎?」一個念頭的轉換,署名買買氏的金欣儀決定棄業旅行。扛著一台小摺跟簡單行李,前往各個農地體驗,了解農民的有機夢,以自身行銷專業交換農民的生態知識,並創立「直接跟農夫買」facebook粉絲專頁,而今年也將成立社會企業,將接觸過的產品進一步推廣,讓有機友善更落實。
                                   
重新思考人生意義 撒手闖進農田

本名金欣儀的買買氏,原本在法商的廣告公司擔任資深文案,也曾獲得許多獎項。某天在搭乘捷運的時候,猛然計算了自己一生的工作時數,發現人生有百分之七十的時間都在工作,「我們不一定要照著大家既有的公式去走。」買買氏說。之後的一次旅行,買買氏認識了「幸福農莊」的陳惠雯老師,並去上了一堂「農村體驗課」,除了下田體驗外,更解釋了為何要種植有機以及有機帶來的好處。因此也讓買買氏萌生了有善環境的念頭。

在某次上班時,主管帶了一盒土鳳梨酥,以台灣圖騰作為設計主軸的禮盒,盒裡的文案內容寫著:「面對美麗的鳳梨田及殷實老農,我們暗自期許,一定要讓世人重新認識二號仔之美,驅除香精,恢復鳳梨。」簡單的幾句話讓買買氏發現,文案不應該只是替大企業賺更多錢的包裝,而是可以為環境、本土農業付出,因此在二OO八年離開職場。開始前往各個農地作心得交流,並替他們撰寫文案,行銷農產。

買買氏體驗農村生活,了解自然生態
我教你行銷 你教我生態

「農友會種田,但不會用網路;我會用網路,但我不會種田,所以彼此之間形成一種交換的關係。」買買氏說。例如麻豆的有機野蓮農阿銘,他教導了買買氏種植野蓮的方法,還有如何讓生態維持平衡,而買買氏則是替他撰寫文案「她不嗑藥,她叫野蓮」之後接觸的一個個農友,都讓買買氏有不同的收穫,也讓她深深了解台灣農民的努力及美好,因此在二O一O年創立了「直接跟農夫買」facebook粉絲專頁,起初只是想跟朋友分享農產品,但在網友的極力推廣下,粉絲人數已達八萬人次,成為一個公益的自產自銷平台。

原本只有買買氏一人經營的粉絲專頁,透過與農友互動的一封封郵件,將他們的產品寫成文案,以及提供他們建立自我品牌的意見。但後來發現工作量無法負荷,就開始募集志工。成立到目前為止已有固定七、八位的志工,分別負責不同工作例如設計網站、包裝、行銷等。另外,粉絲專頁裡的農友資料,大多是農友自行報名的,介紹自己的農產品後,附上自己的聯絡方式,讓想購買的人可以直接聯繫,減少經手中盤商的成本。

推廣轉型農業 一同協助支撐夢想

除了推廣有機農的產品外,也有許多是正在從用藥到有機的轉型中農友,「轉型的過程是最沒有人要支持的,因為市場就分兩種,有機與農藥。」買買氏說。由於轉型農業要從減量用藥開始,所以種植出來的產品無法以有機的價格銷售,又必須付出高成本,所以透過粉絲專頁,讓轉型農民分享他們的辛苦及成果,讓更多人支持他們那棵愛護土地的心。

現在有許多轉型期的青年農夫,他們必須說服長輩停用化肥跟除草劑。透過「直接跟農夫買」網站支持他們,才能慢慢朝向有機發展。例如種植海梨柑的年輕農友聖鴻,由於海梨柑的中盤商收購價格很低,所以農夫為了維持生計,就會採用農藥噴灑的方式,但在聖鴻大學畢業後回到新竹芎林的老家,發現外公的耕種筆記,決定遵循外公慢慢減少用藥、不用除草劑的方式種植,初期的產量、品質都相對下降,甚至二O一三年因為轉型的不穩定及氣候影響,產出的海梨柑也不甚理想,但是聖鴻在粉絲專頁寫道,他的園子已經連續三年的農藥殘留檢驗皆為「未驗出」,也已經連續三年沒有噴過一滴除草劑,今年更開始嘗試使用無毒藥劑防治,雖然最後失敗,但依然得到許多的收獲。透過慢慢的減量,以及「直接跟農夫買」的宣傳,讓聖鴻免於被得到許多人的支持,更能支撐他的落實有機的理想。

創立社會企業 擴大友善環境理念

除了提供宣傳管道,其中的志工有擅長料理的,便會在粉絲專頁分享一些自創食譜,其中使用的材料也是他們所推廣過的產品。另外,「直接跟農夫買」也會舉辦相關的課程「好東西怎麼賣」教導農友如何行銷自己的產品。

.另外,「直接跟農夫買」預計在二O一四年成立社會企業,由於之前的粉絲專頁是一個純公益的社群平台,所以許多的刊登都是一次性的,沒有辦法提供長久且固定的展示。所以目前策劃以一個固定的網路交易平台,讓購買的方式變得更加統一,而針對的客群會是沒有時間料理或是上班族群,加上平台內較多果農,所以會以水果為主要商品。希望透過此社會企業。


主流轉獨立 汪文豪捍衛台灣土地

$
0
0
【記者陳薏云、陳奕伶、詹亭華/台北市報導】 除夕年菜吃米粉、結婚辦桌吃米粉,但在去年爆出多數米粉其實不含米原料。民眾食用米粉,以為可以從中攝取稻米的營養,事實上卻吃進以化學成分修飾出來的玉米澱粉,營養價值大大降低。二〇一三年一月,上下游新聞記者汪文豪揭發這一場米粉真相 ,一連串的追蹤報導,也使他與同為獨立記者的林慧貞獲得二O一三年卓越新聞調查報導獎。

網路社群崛起 轉換獨立跑道

汪文豪,政大新聞系畢業。曾任聯合報四年、天下雜誌五餘年。累積了將近十年的主流媒體資歷。任職於聯合報時,他發現由於台灣的主流媒體分工類目很細,撰寫一篇報導比較難觸類旁通,汪文豪說:「以前在聯合報跑農業,只有農委會一條線索,而大部分的農業新聞都在中南部,當地都有地方記者,所以就容易有踩線的顧慮。」之後,汪文豪轉職到天下雜誌,雖然有較大的篇幅可以深度報導,但農業相關的新聞在天下雜誌還是較不被重視。「當時有寫一篇關於農地減少的專題報導,還是因為當期缺少新聞才能登上封面」汪文豪笑說。另外,主流媒體很少有機會直接面對讀者的第一反應,就算做讀者意見調查,但有真正回覆的讀者還是偏少數,大多還是單向的傳播。

在二〇一〇年時,臉書(facebook)開始風行全球,許多網路資源開始轉為雙向互動。「社群媒體將會是一個趨勢,那不是在主流媒體能夠感受到的變化。」汪文豪說。再加上曾經待過的主流媒體,無法提供廣大的篇幅讓他細細描寫,也沒有多餘的時間讓他持續追蹤,因此想嘗試從主流媒體轉向社群媒體。二〇一一年二月,他決定與獨立媒體人馮小非、莊惠宜、蕭名宏等人共同創立的一個關心友善土地及農民議題的獨立媒體--上下游新聞市集(News&Market),並任職於其新聞部門,成為共同創辦人。

汪文豪(左)與林慧貞(右)以「米粉無米」系列報導榮獲第十二屆卓越新聞獎,中為翁秀琪老師 (照片由上下游新聞市集提供)
持續追蹤報導 喚起讀者土地意識

「現在大家都在看網路,我覺得重要的東西,我從網路發起,可以將它的影響再擴大」汪文豪說。加入上下游新聞市集後,汪文豪先後撰寫許多專題如兒童營養午餐其實營養匱乏、埔里小農與瓶裝水工廠土地收購大戰、米粉成分多是玉米澱粉而非純米的「米粉無米」事件。每個專題的文章篇數不拘,也沒有截稿期限,隨著議題的變化且戰且走,提供最真實、深入的社會議題。汪文豪表示,大媒體追求即時性的新聞,所以對於一個議題沒有辦法長期關注,往往跟著熱潮走,能造成的後續影響也相當有限,這也是他轉向獨立媒體的一大原因。

二〇一一年,汪文豪開始在上下游新聞市集發表校園營養午餐系列報導,當時發生了一連串新北市國中小營養午餐弊案,多數新聞關心的是校長又收了多少回扣,但汪文豪深入探討政府所存在的制度問題,文中寫道:「一般學校對營養午餐採購進行招標,主要是根據政府採購法,大部分學校最常用的是價格標,亦即由廠商競爭,出價最低的廠商得標。」而這樣的結果導致廠商使用營養價值低的廉價蔬菜,犧牲了孩子的健康。

二〇一二年,汪文豪於九月十日揭露南投埔里種植的玫瑰花與筊白筍的農民因味丹「多喝水」擴廠而生計面臨危機,其中的有機玫瑰花農,更是協助吳寶春贏得世界麵包大賽冠軍的「玫開四度」。文章發表後,短短三天就超過七萬人次點閱,網友以聯署方式成功抵制味丹擴廠。

米粉無米 實地調查揭真相

談到「米粉無米」專題報導的議題發現,汪文豪說,當初在訪問一家與有機米農契作的米粉業者,聊天的過程中,米粉業者感嘆現在的米粉業用純再來米的越來越少,大多都用玉米澱粉,壓縮成本製成低價競爭的局面。得知此線索的汪文豪,二〇一二年底開始與同事前往中北部地區主要大賣場、超市、生機店、與知名的米粉產地如新竹、南投埔里等地購買了五十二件品牌包裝米粉,經過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的專家檢視,發現就有四十五件含米量未達中華民國國家標準規定的下限百分之五十,甚至其中更多達三十九件的含米量連百分之二十都不到,不應該稱為米粉。

經過最耗時的資料蒐集,將測量數值製作成圖表,讓對於測量過程較不熟悉的讀者一目了然。而這一系列的追蹤報導,政府也開始反省,衛生福利部於十一月二十九日公佈〈市售包裝米粉絲產品標示規定〉,將提前一年於二〇一四年七月開跑。扣除食材包、油包及調味粉包,標示純米粉(絲)、米粉(絲),必須百分之百用米當原料;含米量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九十九的,則只能標調合米粉(絲),而且字體要一樣大;若含米量連一半都不到,包裝上不能標示米粉。

媒體型態改變 先主流媒體打基礎

汪文豪表示,以前電視新聞媒體會看報紙決定明天的頭條,議題的發動權在報紙,當SNG車出現後,有實況轉播,就變成報社看電視新聞來決定之後的報導設定。而現今網路盛行,很多主流媒體開始在網路上找資訊、寫報導,主導權落到了網路。累積了十年資歷的汪文豪,選擇了主導的網路獨立媒體,去實踐它改變社會的理想。

「我認為成為獨立媒體人,有耐性還蠻重要的。」汪文豪說,對於一個問題,不管耗時多長,都要窮追不捨;另外也要有觸類旁通的警覺心,由於獨立媒體的篇幅較無限制,可以將很多面向的思考一併寫入,例如二〇一三年底爆發的防蟎洗衣精含殺蟲劑百滅寧的相關議題,汪文豪就採納了農藥學專家、化學系專家學者及對環境影響有研究的公共衛生專家等不同面向的說法,愈多面向、證據,公信力也就越高,這也是建立上下游新聞市集品牌的一個重要關鍵。


延伸閱讀

何榮幸與《獨立評論@天下》

$
0
0
【記者 侯惠萱、陳靖宜/台北市報導】「我覺得到目前為止,記者還是最讓我能夠感覺到快樂跟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天下雜誌總主筆何榮幸二十多年的記者生涯,也曾遭遇過挫折讓他想放棄,但他還是憑著樂天的性格與熱忱一路堅持到現在。離開中國時報後,他開始重新思考還可以在新聞界做些什麼,沉澱過後,他決定開創一條媒體新路,催生出提供大眾討論的網路公共平台─「獨立評論@天下」。

當記者是改變社會最快的方式

何榮幸畢業於台大社會系,大學時期校園正面臨改革浪潮,學生紛紛發起學運,要求真正落實「一人一票普選學生會長」與廢除審稿制度,提倡校內刊物的言論自由。這也使他間接受到影響,著手編寫校園刊物,期望用文字發揮影響力追求真正的民主,這些過程讓他開始相信「當記者是改變社會最快的方式」,種下日後成為一名記者的想法。

一九九四年六月,台灣爆發自立報系股權轉移風波,自立報系員工發起行動,抵制具財團背景的新資方,當時何榮幸任職於自由時報,受自立報系記者陳銘城邀請與其他記者發動連署事宜,並擬下〈搶救自立〉聲明草稿。八月又組成「901新聞自主推動小組」,並發動「為新聞自主而走」遊行,以「落實內部新聞自由、推動編輯部公約、催生新聞專業組織」為三大訴求。再一九九五年三月廿九日催生出了「台灣新聞記者協會」,何榮幸成為第一屆會長,於創會初期帶領台灣新聞記者追求制定「新聞倫理公約」,企圖改善社會與媒體的風氣。


何榮幸與獨立評論@天下


理想的堅持與道路的選擇

後來他到中國時報工作,工作了十餘年,對於中時有深厚的情感,他認為中時創辦人余紀中留下的報業文化,相對於其他媒體是自由而多元的,在中時報社內形成一個良好的傳統,讓記者較有發揮的空間。二○○八年,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接手中時,幾度干預新聞立場,報社內傳統文化逐漸受到動搖,但當時他仍相信老闆會逐漸改變經營報社的態度。

一直到「走路工事件」爆發,旺旺集團要併構中嘉網路時,旺旺集團在未握有證據時,就以「黃國昌帶頭反旺中,抗議群眾收走路工,誰出錢?」為題,動員旗下中時媒體抹黑中研院副研究員黃國昌,激起社會公憤,學術界、藝文界、新聞界、大學生紛紛走上街頭反旺中,中國時報記者也掀起辭職潮。當時為中時副總編輯的何榮幸認為中時處理此類「涉己事務」新聞時過度公器私用,沒有呈現客觀角度讓社會「公評」,這已踩到他心中的紅線,讓他毅然決然離開中時,並寫下<北風與太陽>一文,以伊索寓言的北風與太陽故事,敘述兩方較勁後,反造成旅人(此也指記者)的困擾,表達他對中時處理走路工事件的不當行為看法。

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離開中時,何榮幸環島旅行兩個月,短暫休息並思考還能在新聞界貢獻什麼。他認為台灣社會不缺資訊,也已進入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社會大眾隨時可以獲得新資訊,但缺乏的是靜下來思考,閱讀優質文章獲得進行獨立思考的機會。

看似進入一個混亂的時代,但他認為「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因此何榮幸想借用網路快速傳播的力量,創辦網路上的公共論壇,提供大眾一個夠理性思考與公共論辯的空間,讓民主社會與自由媒體最重要的公共論壇機制得以維繫,並培養大眾成為可以獨立思考、不會人云亦云的公民,這個想法獲得天下雜誌發行人殷允芃的大力支持,創辦了今日的「獨立評論@天下」,一個完全沒有置入性行銷與政府政策廣告的新興網路媒體。

用心篩選 打造台灣新媒體

「獨立評論@天下」於二○一三年一月一日正式上線,執行主編為何榮幸(天下雜誌總主筆),副主編為溫典寰(天下雜誌網路部召集人)、張翔一(天下雜誌資深記者)。他們的目的不在於營收,而是希望報導公共政策與社會現象,企圖長期性制度化的關心社會。目前六十八位網路專欄作家,這些作家依照各自擅長的領域分類,但並不只侷限於該領域,只要對其他領域有不一樣的看法與觀點,皆可撰文、供稿,例如:彭明輝,雖然作家分類為財經管理,但由於他對於社會各層面皆有觀察,有時評論文章也會跨足其它領域。再選擇駐站作家時,何榮幸都會與作者面對面溝通,深入了解作者們的觀點與立場,經過長期觀察與審慎思考後,選擇出適當人選,因此在改稿時只會更改錯字,以及明顯的事實錯誤,對於作者的立場及觀點皆不會加以干涉,完全尊重作家們的立場。

網站經營到現在,歷經兩次網路當機,二○一三年一月一日是網站上線第一天,也是網站第一次當機,何榮幸表示當機原因至今仍不明;第二次是專欄作家米果談論中日棒球經典賽的文章〈抱歉!關於我們對中華隊的慘忍與剝削〉,該篇文章因臉書轉載熱烈,引發多數網友討論,瀏覽人次暴增,導致第二次網路當機,這也證明社會大眾對「獨立評論@天下」關注度的提升。

獨立評論@天下 未來走向

目前「獨立評論@天下」正在著手進行將專欄作家增加至百位,與招募更多九○年代青年作家群,也期望拓展海外作家增加網站國際觀點,目前已有駐韓國與德國作家,還希望招募其他國家的作家,替網站增加更國際化以及多元觀點的新血,何榮幸說:「媒體的多元跟媒體關心公共事務,對於民主政治的發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獨立評論@天下」希望在多元觀點的激盪下,在台灣當前紛亂的時局中,發出最清流的聲音。

他也希望可以「鼓勵年輕人成為一個理想主義者,而不是一個容易向社會妥協的現實主義者」,他認為社會再怎麼改變,都需要一批懷抱理想主義的人,不斷去追尋理想跟社會的進步。


延伸閱讀

獨立評論@天下

北風與太陽

何榮幸部落格




林慧貞為民發聲 揭開米粉真相

$
0
0
【記者侯惠萱、陳靖宜/新北市報導】林慧貞,大學剛畢業的新鮮人,沒進過大眾媒體,在獨立媒體的前輩指導下,和《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汪文豪的調查報導「米粉沒有米」,獲得二O一三年卓越新聞調查報導獎。林慧貞對於自己有許多期待,希望藉由自己對農業環境議題的熱忱,可以讓更多人關注這類議題,讓這些人的聲音可以被聽見。

台灣世界盃棒球 燃起她的體育夢

二OO一年棒球世界盃首次在台灣舉辦,林慧貞就此種下對體育的熱情,從棒球開始接觸到籃球、網球,熱愛體育到還打工存錢,就只為了到英國、澳洲看網球比賽,因此她高中便決定,她要成為一個體育記者,可以近距離接觸到她所憧憬的的裁判及選手。大學時,便開始為成為體育記者做準備,接了校園的體育記者,還幫忙運動行銷公司寫戰報,寫一些觀戰手冊、比賽花絮。

一直到大三在《破報》實習後,才開始有了改變。在破報實習時,剛好碰到農民為了爭糧食主權,在二O一一年七月十六日上凱道遊行抗議,要求政府修改《土地徵收條例》。她在採訪過程中,看到許多赤腳的農民,他們有些人都不知道記者會是什麼,也不知道該向記者說什麼,只是一直握者她的手,一直說他們想要種田,還不停地向她道謝,好像她是可以改變他們一生的人,也不禁讓她想起在台南生活的爺爺、奶奶。她本來不覺得記者是可以改變社會的人,但這次採訪經驗過後,他開始相信,或許可以藉由報導,讓其它人注意到這些農民。

在破報實習 牽起與農業的緣分

在《破報》實習快結束時,還必須寫實習專題,才算實習結束,她選擇了「溪州護水運動」為題,報導了彰化縣農民,為了配合六輕工業用水,本來就有限水限制,但在二O一一年,因為台灣春雨創下七十六年來最低紀錄,使農民耕種用水根本不夠。她開始意識到「原來社會不像我們看到得這麼好看」。

在實習期間,她開始對農業、環境新聞產生意識,因此慢慢注意身邊相關的新聞,也不時參加相關的記者會及讀書會,增加對此類議題的知識。還參加了大學的返穀社團,社團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夠返回農業社會的精神,重視稻穀、重視農業,藉由主辦營隊體驗農村生活,讓其他人了解農村的價值,不只是滿足我們飲食需求外,還有教育、文化等價值。

在接觸農業、環境議題新聞後,她發現這類型議題很少人關注,但體育類新聞卻不缺她一個人,所以她便決定將體育當作興趣就好,因此改變了她成為體育記者的志向,決定朝農業線記者發展,讓更多人關注到農業這一類議題。

林慧貞在採訪過程中 與鄉村田野合影

畢業後 成為上下游一員

在二O一三年畢業後,她報名了獨立媒體學院第一期課程學員,藉由課堂上的內容,讓她更加堅定自己成為農業、環境線的記者,課程結束後,還到公視「我們的島」實習,一直到二O一二年十月,得知上下游新聞缺編輯,雖然編輯的職缺並不符合自己的志願,但她還是主動、積極地去詢問這空缺,在內部的安排下後,最後很幸運的成為她想要的記者,便成了《上下游新聞》的一員。

在剛開始工作時,一直都是資深記者汪文豪帶著她一起找線索、跑新聞、介紹一些相關單位人員讓她認識。汪文豪曾任聯合報、天下雜誌記者,累積了將近十年的主流媒體資歷。林慧貞也提到上下游的新聞線索,除了前輩建議外,他們也可以自己尋找線索,他們有一個臉書社團,記者都要在臉書上提報後,提報經過核准後,才開始採訪。在上下游中,她也特別崇拜汪文豪,大家都稱呼他為耆老,除了是新聞界上的前輩外,還有因為他光看提報內容,就可以用不一樣的切點來討論,甚至是看了題材,就會聯想到一系列可以採訪的對象及單位,讓她非常的崇拜,也給予她不少幫助。

「米粉沒有米」喚起大家的消費意識

有一次在和汪文豪一起採訪時,從受訪者口中意外聽到,原來現在的米粉都不是用米做的,都是使用玉米澱粉,讓他們倆非常震撼,因此便決定以「ㄏ粉沒有米」為題材作為調查報導,但在決定調查之前,他們思考了許久,因為這事情已經持續十年之久,加上台灣大部分米粉業者都使用玉米澱粉,因此必須要很小心,不然會動搖整個產業鏈,她說:「我們希望的並不是打擊這行業,而是希望他們更好」。

決定調查後,汪文豪便從二O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到二O一三年一月十四日期間,購買五十二件品牌包裝米粉,送往「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檢驗。林慧貞說「在做調查報導最困難的地方在於,這些調查沒人做過,因此資料會很少,加上要找到對的人幫忙檢驗非常不容易。」她也在此次調查報導中,認識少數幾位以純米製作米粉的業者,她說,純米製作業者,因為費工又費時,他們家中就自成工廠,家人就是員工,且一天幾乎都工作十幾小時,大半時間都被工作佔去,她不懂為什麼他們要這麼堅持,但也被他們的堅持所感動。

「米粉沒有米真相調查」系列報導,除了讓更多人關注到原來米粉是用玉米澱粉做的之外,也讓監察院在二O一三年五月二十一日對衛生署提出警示,衛生署便積極回應,會將米粉標準納入衛生法規稽查,會積極標示含米量。而「米粉沒有米真相調查」,也榮獲今年卓越新聞調查報導獎的殊榮。在採訪過程中,林慧貞一直不停強調她自己非常幸運,可以順利的進入《上下游新聞》工作,且做的還是自己喜歡、感興趣的工作,又能在前輩的帶領之下,讓她可以更快適應這工作。她也強調她並不會特別想到主流媒體工作,但也不排斥,重點是那個空間可以符合她對自己的期望,以及有沒有空間讓她發揮,未來更希望可以繼續為小農發聲,讓更多人關注到農業及環境議題。


延伸閱讀



消費資訊化成圖 簡單明瞭護權益

$
0
0
【記者陳薏云、陳奕伶、詹亭華/台北市報導】二○一一年起,塑膠杯蓋的耐熱問題在台灣引起討論,各家新聞紛紛報導,卻少有清楚的圖表來總結杯蓋的材質及可能造成的危險。「Baagic 咩即可-消費者熱線」粉絲專頁就扮演著這個角色,由發起人楊孝先開始企劃、設計一系列的簡報來解釋杯蓋的安全問題,在臉書上一張簡報就有五百多人按讚、一千六百多人分享。 清晰的圖表,不只讓消費者一目了然,楊孝先也一頭栽進了「圖文式懶人包」的創作。

天生正義感 消費者不該沉默待宰

楊孝先大學就讀政大廣告學系,畢業後到美國修讀了電信相關研究所,二○○三年再回到政大智慧財產研究所進修,這些經歷在日後成為他推動各項議題的重要知識背景,現為網路與行動應用的科技公司創辦人。

他說自己從小就比較有正義感,除了自己,也常常幫身邊好友出頭處理客訴事件。最有印象的是大學剛畢業時,因為蘋果公司的Mac電腦在台灣賣的價格過高,甚至比自己從美國買運回台灣都還要貴很多,他和一群朋友透過BBS互相聯絡,一起寫信寄給國外媒體,極力爭取合理的價格,最後成功讓蘋果總公司注意到,調降Mac電腦在台灣的價位。「在我每一次的爭取中,粗估有九成以上的經驗是能透過反映,得到我想要的結果。」所以他認為消費者遇到問題要勇於發聲,不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

楊孝先根據報紙、新聞報導繪出杯蓋議題各方說法
推出App 改善消費資訊不平等

消費者跟店家之間的資訊不平等是長久存在的問題,傳統管道下的回饋意見往往不是那麼容易被老闆聽到,楊孝先發現應該要有一個便利的平台,可以讓顧客發表意見,店家能快速得知並予以溝通,其他消費者也可以藉此看到店家如何處理消費事件。因此在App公司工作的他和同事企劃推出App,消費者在App中分享他們到店家消費的感想,或希望店家改進的地方,消費者與店家之間便能建立起互動關係。而這個App現在仍持續修改中,可能改為互動網頁形式再推出。

剛開始都是由插畫家根據楊孝先的企畫手繪出圖表
一開始楊孝先希望可以引起大眾注意到他們的App,他以自己關心的塑膠杯蓋耐熱問題為主題,將蒐集來的資料整合,和朋友一起繪出圖文式懶人包,在「Baagic 咩即可-消費者熱線」粉絲專頁上發布,告訴民眾在進行買熱飲的消費行為時,店家所使用的杯蓋是有耐熱度疑慮的,希望民眾也開始會去重視、討論身邊類似的消費相關問題,最後間接養成民眾在App中對消費行為給予回饋的習慣。但是楊孝先沒想到,原本只是為了宣傳App的粉絲專頁,後來卻獲得網友熱烈地回響,因此他們漸漸地將粉絲專頁分立出來。

資訊難收集 應拋開預設立場

圖文式懶人包指的是將不同資訊來源整合,用圖畫、圖表等方式呈現。楊孝先說,在企劃內容時,收集資料不應預設立場、刻意要找到資料來證明一件事,而是應該手上有多少資料說多少話,將既有較複雜的資料,轉換成簡單易懂的故事,讓一般人可以立即抓到重點。在資料收集的過程中,常常會有意外收穫,楊孝先提到本來沒有打算要做得太複雜,只想用一張圖來說明問題,卻因為陸續找到更多其他資料,最後才衍生出圖文式懶人包。

在楊孝先的圖文式懶人包背後,還有一個重要功臣。引起共鳴的杯蓋議題簡報,最一開始其實只是一張比較杯蓋的插圖,而這張圖則是楊孝先一位插畫家朋友筆下的作品。兩人之間的合作程序是,楊孝先必須讓插畫家一眼即能理解並支持圖所要表達的概念,插畫家才會畫,所以在整個過程中,楊孝先也會不斷修正企劃,使其更加簡單易懂,插畫家也就等同一個很直接的意見提供者。楊孝先也表示,現在咩即可多以圖表方式呈現,一些長條圖或幾何圖形是由他自行設計,降低了較精緻手繪風格的比重,若有單格圖畫的訴求,才會尋求與插畫家的合作。

楊孝先將電信法修正案第九條各界的回應製成圖表


楊孝先解釋消費者權益問題

議題來自經驗 繪製簡潔有力圖表

製作一份圖文式懶人包一點也不簡單,楊孝先分享了一個重點:「跟自己的使用經驗相關,配合爭議的產生,再從最適合的途徑來收集資料。」拿杯蓋耐熱議題來說,楊孝先經常買外帶飲料,又比較多是買熱飲,所以就會特別注意這方面的資訊。當主題確立之後,依據類型的不同,收集資料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一開始可以先從新聞媒體對於這件議題的報導開始收尋,再仔細統整新聞裡出現的不同意見,將它作為整個圖文式懶人包的主要內容。接下來就是架構的部份,不需要標新立異,簡單直率卻又不失重點的表達才是重要的。「有時候會參考一個國外網站Pinterest,在裡面搜尋Infographic 後會出現很多不同的設計風格,而且這個網站的介面不會去壓縮圖片,高度也沒有限制,瀏覽起來也比較明瞭。」楊孝先說。觀察身邊的事物,收集資訊,設計架構,一個圖文式懶人包,也就這樣完成了。

持之以恆改變現況

除了圖文式懶人包這樣靜態的資訊傳達之外,楊孝先也曾兩次嘗試以咩即可臉書粉絲專頁的名義發起連署活動,第一次為要求政府訂定使用塑膠杯蓋的安全標準,第二次則是反對取消手機行動上網吃到飽,皆有千人響應,但是雷聲大雨點小,他發現連署之後很難有下一步,而沒有後續的行動,連署就沒有任何效果。楊孝先強調,最主要的目的是讓他所關注的這些議題,在社會上能發揮實質的影響力,為了達到目的,他會盡可能去嘗試所有方法。

近來電信法議題引發許多爭議,這是指五月提出的電信法修正草案的第九條中,對於法律主管機關認定違法或妨害公序良俗的網路內容,電信業者可依授權停止使用網路或移除內容,這引起了言論管制、侵害人權的疑慮。以這個議題來說,楊孝先沒有採取連署這一步,但是促使他發起了另一個粉絲專頁,那就是「推動網路中立性立法」,其目標是吸引真的有興趣的人,包括各界的專業人士,一起針對保障網路中立性的立法提出一個草案並送進立法院,現在仍在研讀資料的階段,之後再根據訂定的時間表,一步步去推動。

另一方面,楊孝先也坦承,圖文式懶人包屬於平面的資訊告知,無法因應持續變動的資訊,需要一個互動式的介面,他目前也有在規劃,像是杯蓋號碼的回報器,希望以開發網頁程式,建立一個大眾交換資訊的平台,讓消費者互相提醒目前各店家杯蓋的使用狀況。楊孝先認為透過這些方式,才有可能對社會產生更進一步的影響,而不只是圖表、連署、按讚及分享之後,便沒了下文,吸收到資訊後如何對解決議題付諸行動、有所成果,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延伸閱讀

Baagic 咩即可 - 消費者熱線

Baagic 咩即可 - 消費者熱線 臉書粉絲專頁



屋頂上的貓 彩繪頂溪幸福巷弄

$
0
0
【記者吳舒涵、黃瀞嫻/雲林縣報導】北臺灣有著名的猴硐貓村,而在南臺灣超萌貓村則現身虎尾,街道兩旁有四腳朝天逗弄蝴蝶的小貓、趴在圍牆打呼睡著的小貓、有的飛在雲端演奏樂器、有的在紅磚屋簷上奔跑。這裡是虎尾鎮頂溪社區,沒有貓咪在街上嬉戲,而是屋牆上的3D貓咪彩繪,短短五十幾公尺卻樂趣無窮。

        



頂溪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蘇坤福說:「一切故事都回到二○○三年」。二○○三年,理事長太太在家門口發現有一隻出生不久的小貓咪不斷呻吟,貓咪很小隻又沒辦法照顧自己,理事長太太決定把牠帶回家飼養,理事長的兒子蘇聖傑對小貓細心照顧,並幫牠取名為「小咪」,每天小咪與理事長一家人形影不離,也常常在社區走動玩耍,因為蘇聖傑平時喜歡畫畫,都會將小咪的一舉一動描繪並紀錄。

「屋頂上的貓」繪本 打造社區特色

二○一○年,蘇坤福當選社區理事長,當時文化處舉辦故事繪本比賽,父子討論後想出屋頂上的貓故事繪本,以小咪當作主角,用貓的眼睛高度看社區,詮釋人與環境的關係,蘇坤福說:「人看貓的同時,貓也在凝視著人。」,因畫風及故事不同以往的社區繪本,而獲得雲林縣政府創作優選獎而出版。

蘇坤福說小咪的故事告訴大家要孝順父母,當小咪被貓媽媽叼到門口,其實是因為自己生了太多小貓,沒有能力照顧,但是擔心自己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才不得已將小咪送給別人照顧,當下貓媽媽一定是相當心痛的。「貓跟人一樣也有感情」,蘇坤福說著自己母親在他還小的時候,因經濟能力有困難,只好將 妹妹送給別人家領養的故事,母親很心痛但是希望妹妹過得更好,只好忍痛把親生骨肉送給別人,這就跟小咪的媽媽是一樣的心情。

二○一二年小咪在社區玩耍,在家門口的街道上樣過馬路時,被一台車子不小心撞到,急救後依舊回天乏術,小咪成為天使,蘇坤福為了紀念小咪,於二○一三年頂溪社區申請水保局補助案成功後,決定將「屋頂上的貓」繪本延伸到社區中,輾轉知道水保局舉辦的大專生迴游農村計劃,這個計劃是希望大學生能夠藉由所學,幫助鄉下社區找到新的產業與機會,在透過虎尾科技大學老師梁大慶推薦自己的學生到社區一同合作,於二○一三年的暑假到頂溪社區開始一連串的工程,因為蘇坤福年輕時是電影看板畫師,而認識的老同事田榮鈐因為酒駕要服社會勞動役,而理事長提議由他來協助製作。

短短50幾公尺的3D貓咪彩繪,都有著不同的故事,蘇坤福和兒子用愛描繪每一隻貓。
困境激勵出實力 完成頂溪貓街

虎尾科大的學生負責設計草稿圖與塗色,而3D技術層面則是由蘇坤福和田榮鈴完成,談到暑假在進行社區繪製的辛苦談時,他說:「製作過程是雨季居多,每次繪製到一半如果下雨,都會被迫停止工作,而且計畫都有期程時限,大學生暑假結束也要回學校上課,有時天氣熱到大夥都受不了,遲遲無法專心工作。」不過他對繪製完成後感到相當感動與值得,「社區環境多了整體美觀衛生,其實看了是舒服,居民更願意將自家院提供給社區做美化,甚至要求到他家外牆作畫,我很開心居民漸漸接受藝文社區觀念,學生也跟在地居民產生了親近感,居民感謝每一位幫忙的學生,學生們開心自己的付出被認同,鄉村還是可以藝文。」

街道的兩旁除了3D彩繪外,還有一個貓屋公園,蘇坤福說:「這個公園是當時規劃的休息地,平常居民都會帶自己的孫子到公園乘涼,雖然地方不大,但是社區的婆婆媽媽都很喜歡來這裡聊天吹風」。貓屋公園當時規劃的建設之一,最特別的是公園裡一個洞、一個洞的木製罐頭,蘇坤福表示這些木罐頭其實就像貓罐頭,當初會想到這個設計,是因為有一天一位阿媽帶著兩、三個孫子要來空地乘涼、順便吃午飯,可是小孩在公園裡會跑來跑去無法乖乖吃飯,蘇坤福看到之後,想到用貓罐頭的概念,「有了這些貓罐頭,可以讓小朋友乖乖坐在裡面,阿媽也能好好餵孫子吃飯,吃飽了再讓他們出來玩耍」,而公園中最顯眼的母貓頭,蘇坤福說:「牠就像我的媽媽,小時候把我們放在箱子裡一樣。」

目前頂溪社區的街道上,3D貓咪彩繪已陸陸續續完成,因為社區逐漸做出特色,還於二月十六日集結十六個社區在當地舉辦「好禮貓市集」活動,蘇坤福表示和兒子會持續設計新的貓咪商品與立體彩繪肖像,一直把小咪的故事延伸到社區的各個角落。


延伸閱讀:

頂溪社區屋頂上的貓 Facebook粉絲專頁

雲林農業博覽會

雲林縣頂溪社區介紹網站



身障桌球隊征戰國際 活出自信

$
0
0
【記者柯芳辰、陳彥文/台中市報導】「乓──乓」「乓──乓」偌大的桌球練習場裡傳來一陣一陣乒乓球對打的聲音,走近一看,有許多坐在輪椅上及行動不方便的身障者賣力地揮著球拍,他們是中福維他露球隊,「每個人都喜歡打球,才會聚集在這裡」擔任隊長的林文信說,他們將桌球當成休閒運動,用樂觀與享受運動的心情來揮出每一拍。

      



透過桌球復健也贏得漂亮成績

中福維他露桌球隊原名為中福身障桌球隊,一群熱愛運動的身障朋友,有感於殘障體育對身障者復健的重要性,因此在一九八六年成立中福身障桌球隊。一九九三年吳及時醫師協同陳坤鐘教練大力推動殘障桌球,籌募經費購買設備、建立培訓制度等,而維他露基金會從二○○ 二年開始贊助球隊訓練經費,因此改名為中福維他露球隊。

中福維他露桌球隊成員多為小兒痲痺或脊髓損傷的患者,因此大多數成員都坐著輪椅,目前約有五十多名成員利用每週四天的對打練習,來達到復健的目的,也因為打出興趣,參加了不少國內外的殘障桌球比賽,都獲得不錯的成績,二○一三年十月遠赴比利時參加國際肢障桌球公開賽,更奪下二面銀牌、十面銅牌的亮眼佳績。

中福維他露桌球隊員聚精會神地準備發球
透過一次次的練習,人生逐漸有了色彩,後來更當上了國手,還曾前往日本大阪參加比賽,為國爭光。

「殘障桌球對身障者來說是一種歸屬與交流」現在就讀亞洲大學社工研究所的劉政漢說,殘障桌球啟發了他的生命,也是他唸社工學系的主因,除了能正向思考,更利用自己的生命經驗來輔導他人、服務弱勢,將曾經中斷的人生用樂觀彌補回來。

也是成員之一的王愛珠多年前從自家二樓陽台摔落,導致腰椎受傷,腰部以下無法行動,她的人生頓時變成黑白,信心全失且迴避與親人朋友的互動,後來因為復健接觸殘障桌球,「遇見了許多相同境遇的人,給了自己很大的信心」,桌球逐漸變成她的興趣,人也開朗起來,她說,「打球對我來講很開心」,家人的態度也從擔心轉變為支持,家中氣氛也變得更加和諧。
起步困難需要勇氣與努力

運動是身障者復健的一個重要項目,林文信表示,身障者剛接觸桌球時都會感到十分挫折,因為坐著輪椅,行動不便,連最基本的發球都接不到,甚至有人手部萎縮,沒有辦法握住球拍,必須要靠繩子綁住才能將球拍固定在手上,他們需要靠不斷的練習才能像平常人一樣的打球。

教練吳明道說,每一種運動都有技術,並不是短時間就能學會的,對身障者來說又更加的困難,「每個成員都有辛苦的一面,能夠鼓起勇氣來這裡十分不簡單」,因此,鼓勵他們、幫助他們從陰影中走出來也是責任之一。

半身不遂透過桌球找到希望

現為成員之一的劉政漢,三十幾年前在軍事演習中因為軍車翻覆導致半身不遂,當時每天窩在家中,足不出戶,「那時候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侏儒」,覺得人生沒有了希望,但有次因為剛好經過練球的場地,發現殘障桌球與想像中不同,於是開始慢慢接觸,現在的王愛珠會用行動與言語來鼓勵其他身障朋友,「對自己要有信心,並培養自己的興趣」,曾經有位老先生因為中風無法行動,覺得丟臉不想出門,她便前往拜訪,用自己的故事來開導老先生,幫助他迎向陽光。

中福維他露桌球隊透過桌球找回對自己的信心,即使需要坐著輪椅、即使起步時十分困難,但是他們仍然在一來一往的揮拍間表達對生命的熱情與希望。


延伸閱讀:

中福維他露桌球隊

維他露基金會

14國身障桌球選手齊聚 台中激戰


愛飛翔創教案 帶偏鄉孩童找興趣

$
0
0
【記者張薷、皇甫香華/台北市報導】一群來自不同學校的高三生,憑著對服務的熱情,利用高中生涯的最後一個暑假,到台中松鶴部落的博愛國小進行課業服導。為了解決當地孩童學習意願不高的問題,他們將課本上的知識轉化成有趣的活動,利用寶特瓶和氣球等材料帶小朋友製作空氣砲,再藉著用空氣砲吹熄蠟燭的實驗,傳達壓力的科學原理 。愛飛翔服務團創辦人陳逸柔說:「希望在他們心中種下小小的種子。」除了科學,他們也依照創意、攝影、烘焙、舞蹈等類別設計出不同教案,希望小朋友透過親身體驗、探索不同領域,未來有機會能夠發展及培養出相關專長。

       





從被動到主動 一切從零開始

愛飛翔高中生聯合服務團(以下簡稱愛飛翔服務團)成立於二○一三年四月,由中山女高應屆畢業生陳逸柔創辦。陳逸柔在成立愛飛翔服務團之前,曾多次參與志工服務團, 因覺得活動內容受限,於是利用高三考完學測的空閒時間召集國、高中好友一起到偏鄉小學服務。陳逸柔說, 那時候覺得是自己該做的事情就去做了。

愛飛翔服務團的成員分別來自 中山女高、建國中學、麗山高中及板橋高中等九所學校,也因為是第一屆,所以沒有傳承下來的模式能夠學習、模仿。 少了學校的監督和學長姐的帶領,剛開始在管理上遇到許多困難,除了要蒐集相關資訊,申請經費,規劃活動之外,成員也因為個人因素接連退出,團隊透過長時間不斷磨合,才漸漸凝聚向心力。

愛飛翔服務團讓小朋友動手用寶特瓶做空氣砲,藉著吹熄蠟燭的實驗解釋壓力的原理。(照片由愛飛翔高中生聯合服務團提供)

初服務遇颱風 風雨無阻不減熱情

愛飛翔服務團成立後,第一次服務選擇到台中松鶴部落的博愛國小,出發當天遇上蘇立颱風來襲,但準備長達半年的時間,團員決定如期出隊。路途上遇到中橫道路坍方,連遊覽車司機都感嘆,真的很有心,這種天氣還跑來這種地方。驚險的到了當地後,卻發現博愛國小水管破裂,學校滿目瘡痍,為了讓活動順利進行,團員們從掃樹枝到清積水都一手包辦。

台中博愛國小已經不是第一次受到颱風重創,早在二○○四年敏督利颱風、艾莉颱風侵襲,博愛國小南面甚至被大水掏空近四分之一,災情慘重。然而,當地孩童的求學意願不高一直是校方希望改善的問題,但學校課業輔導成效有限,而愛飛翔服務團為了從改善學童學習狀況著手,藉由多元課程,讓小朋友能夠接觸不同領域,發掘自己的興趣。

愛飛翔服務團透過操作積木,讓小朋友實際體驗重心及對稱的概念。 
(照片由愛飛翔高中生聯合服務團提供)

多元化教案 發掘孩童興趣

愛飛翔服務團除了舉辦各種活動,培養孩童團隊合作能力外,也透過攝影、創意、科學、舞蹈和點心教案,讓小朋友接觸、探索不同領域。在與校方接洽過程中,發現當地小朋友對於相機的接觸比例不高,於是團員帶著單眼相機,讓孩童拍下生活中美的事物,也因為平常鮮少有攝影的機會,孩子們高興的按下快門,同時分享每一張照片的故事。陳逸柔說,雖然沒辦法在短時間內讓每個小朋友都學會很深的攝影技巧,但讓他們藉著這個機會,學習用相機來記錄生活,彼此分享、交流,如果未來有興趣,就能發展相關專長。

另外,愛飛翔團隊也以國外影片作參考,設計「科學教案」,將切一半的保特瓶、氣球和橡皮筋製作成空氣砲,再讓小朋友實際測試空氣砲的威力,藉此過程傳達壓力的原理。為什麼蠟燭會被吹熄?為什麼空氣砲的孔越小,就能吹熄越遠的蠟燭?這些問題都透過相關影片和動手操作,讓小朋友更有印象,也更有興趣去深入了解課本中所要傳達的科學觀念。

同時,他們也利用堆疊積木和剪裁紙張,讓小朋友實際體驗重心及對稱的觀念,了解建築的基本結構。而除了知識的傳遞,團員們也帶著小朋友親手做點心,過程中提醒他們日常生活規範,告訴他們珍惜食物的重要,也讓小朋友把做好的點心帶回家和家人分享,讓他們學習回饋。

陳逸柔說,去服務在意的不是給他們多少,而是他們吸收多少。透過影片教學和實際操作,增加他們的印象,同時藉著不同教案,引起小朋友的興趣,以後有機會就能深入鑽研相關領域。在第一次服務過後,陳逸柔也認為,就因為是剛成立的團隊,在各方面也更有彈性,從過程中學習,多聽各方意見,才能不斷的突破和創新。

愛飛翔服務團幹部(由左到右依序為總召陳逸柔,公關楊喬安。)

深入了解需求 長期服務提供資源

愛飛翔服務團創立時,成員皆為高三應屆畢業生, 今年各自升上不同大學,陳逸柔希望讓團員們結合系上所學各自設計不同教案,融合大學所學,發展更多元化的課程。而博愛國小的學童,未來將面臨升學問題,團隊也希望能針對生涯規劃給予他們經驗的分享和建議。

「有時候只是缺少一個人或一些人去做這樣的事情,但並不是缺少了資源。」陳逸柔表示,這樣的行動將一直持續下去,未來會更深入了解當地需要什麼,從小朋友擴展到社區,藉由團隊合作,給當地孩童一些不一樣的想法和體驗。


延伸閱讀:

愛飛翔 高中生聯合服務團粉絲團

愛飛翔紀錄片

2013年第四屆多益獎學金熱血團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