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大宅院市集 傳達友善耕種理念

$
0
0
【記者江昱賢、蕭祺軒/宜蘭縣報導】在宜蘭有一群以友善大地為理念的小農,為了不讓大自然受著無情的破壞,而成立了大宅院友善市集,提供農民穩定的通路,不受市場機制的影響,並且希望讓「吃在地、吃當季、支持小農、友善耕作」這樣的理念深植在宜蘭。

        




捍衛大地決心 促使大宅院萌生

在梨山經營果園的李寶蓮,為了方便照顧母親,因此在宜蘭租了一間房子。某天,她偶然發現隔壁一塊農地在種植稻米的同時也堆埋了許多玻璃廢棄物,他感到十分震驚,也感到十分難過,她覺得一塊生產農作物的土地不應該被這樣對待,於是她便與一群有著共同理念的小農們,於二〇〇九年成立了大宅院。以友善土地、友善生產者、友善消費者的理念,標榜出友善耕種的精神並不只在於耕種的手法是否為有機,而是更關心土地與人們間的連結,並且希望市集除了能讓農民有個銷售蔬果的通路,也能透過市集讓更多人意識到現在的農業、消費、環境等等的議題

而在當時李寶蓮強調友善耕種的理念,友善耕種想表達的想法是不只是用無毒的方式種植蔬果,而是在種植的過程中,不用一些刻意的手法讓蔬果能不斷的生產,以及不用任何化學成分的農藥或肥料,並強調友善耕種與有機耕種的差異,有機耕種的方式不一定是友善大地的,友善耕種與有機的差別在於,友善耕種不只使用有機的肥料,更提供土地足夠的休息時間,不會因為追求高產量而不間斷的耕種。而這樣的概念也在當時引起農民的參與與回響。

大宅院市集 從鄉間到市區
忙碌的市集日
大宅院市集剛成立時,是在一家名為客人城的餐廳裡舉辦,在一開始農民們忙著種菜,在於行銷上沒有任何額外的心力去宣傳,而客人城又位在羅東較鄉間的地區,又在蜿蜒小巷裡,使得剛開始時較少人注意到大宅院市集,來消費的人也比較少,而新鮮蔬果又無法存放過久,面對這樣的情況,使得大宅院的人們在想是否要將市集停辦,就在思考著是否要放棄的大宅院市集的時候,幸好有市集成員楊文獻的建議,找到了慈心華德福中小學創辦人張純淑合作,提供慈心幼兒園的場地讓大宅院市集舉辦市集,在這裡多了家長的支持,擺脫了原本無人來市集消費的困境,加上當時慈心幼兒園正在舉辦園遊會,使得大宅院市集有了不少的成員加入,市集也在那時候開始慢慢茁壯起來。

然而隨著過了一段時間,園遊會停辦後,慈心幼兒園家長們參與的熱潮慢慢退降,參與大宅院市集的人們也隨著這一波慢慢減少,為了不讓大宅院市集的理念消失,他們開始思考,是否要將大宅院市集擴大,讓大宅院市集的理念傳達給更多人,經過一番討論後,下定決心要將大宅院市集好好經營,從原本只是單純的市集型態轉型,成立了委員會,並且開始舉辦了一連串綠色講座的活動,來推廣友善大地的理念,並且推出市集綠色消費禮券的創新概念,讓持有禮券的人們可以利用他們手中的禮券來到大宅院市集購買蔬果,大宅院市集志工吳宜樺小姐表示,透過這樣的方式讓人們在過節日時也能有不同送禮的選擇,傳達出透過消費也可以來保護我們的環境,並且透過這樣的方式,也讓更多人知道友善大地的理念。

而大宅院市集也在二〇一一年搬到了宜蘭演藝廳,在宜蘭市中心,交通便利,能讓人們能更容易找到大宅院市集,大宅院市集也能將友善的生活態度的理念傳達給更多人,並且在宜蘭演藝廳舉辦市集同時能活化演藝廳,為宜蘭演藝廳帶來更多的人潮。

除此之外更在宜蘭縣冬山鄉創了友善小舖,讓農民除了能在大宅院市集消費自己的蔬果之外,能有個固定的銷售通路,也讓消費者能透過友善小舖購買友善耕種的蔬果,並且也在友善小舖舉辦多次綠色講座,傳達友善大地的生活態度,了解我們手中的蔬果是如何生產,更珍惜我們所擁有的資源。

市集並不只是市集而是理念的推廣


市集創辦人之一賴碧芬小姐說:「在宜蘭創辦農夫市集並不容易,因為在宜蘭有有很多的人們自給自足,自己種菜自己食用,以及人們有很多的門路去購買蔬果,農夫市集多多少少會受到這些原因而使得來消費的人不多,而在這裡的小農們或許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所得可能不如想像那麼好的,但是我們告訴我們的農友,我們能夠使友善大地的理念讓更多人知道。」


延伸閱讀

大宅院友善市集 http://ciximarket.blogspot.tw/2010/04/blog-post.html

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2565/

無毒有偶 http://www.new-life.com.tw/products/organic-market-1.htm



游泳學成受益多 身障當教練回饋

$
0
0
【記者邱雅鈴、郭乃維/桃園縣報導】對於身障朋友來說,水中的世界是他們另一個天地,有了浮力他們更能夠自在地展現出自我,游出自己的一片天。身障教練因為自身的不足,能夠體會身障者的不便,因此更具備同理心及耐心,讓他們可以處在一個安心自在的氛圍下學習。

          




將心比心 勇敢走出第一步

新北市身障游泳協會與桃園縣腦性麻痺協會一同合作開辦身障游泳班,在桃園縣中壢市焚化爐游泳池,為每週六早上十點至十二點。新北市身障游泳協會前理事長吳雪燕表示,多年來她一直飽受肌肉萎縮之苦,十三年前醫生建議她學游泳可以改善身體狀況,雖然一開始因為身體上的不便,進步的幅度有限,難免感到沮喪,但在紅十字會的教練耐心教導下,她除了身體變得健康之外,最後更完成了「泳渡日月潭」的活動,並且從中獲得了自信與成就感,之後她便決定要讓更多身障朋友們體會到學習游泳的好處。

與她一同教導身障幼童的教練林維德也說,對於身障者而言,最困難的莫過於面對人群,而穿著泳衣面對人群,更需要勇氣。基本上只要能夠穿著泳衣,站在人群面前,走出這一步,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身障教練教導身障學童先放鬆身體,享受躺在水上的感覺。

家長陪同寓教於樂 事半功倍


幼童的游泳教導通常由家長陪同,可以減少不安感,讓幼童集中注意力學習。林維德更建議由家長一同學習,學會了之後還可以再督促小孩,游泳對於身障者來說,除了可以讓身體的肌群更加健壯,體態也會變好,協調度也會更加穩定,是值得學習且終生受用的運動,而家長的鼓勵,往往會讓幼童有更大的動力去學習、表現。

林維德表示,剛開始不會直接教導游泳的方式,會先讓小孩碰水、玩水,等到肢體都放鬆之後,再慢慢利用撿拾玩具或給予獎勵的方式,鼓勵他們潛入水中,學習呼吸及換氣。但是要注意嗆水的情況,可能會造成身障孩童之後不敢下水。吳雪燕也說,和身障同儕之間的競爭,是激勵的好方法。在相同的立足點上,當有一個人完成任務時,其他人便會有「既然他可以為什麼我不可以」的心態,自然而然可以激勵他們學習而忘記怕水的恐懼。

因材施教 游出自我

吳雪燕認為只要持之以恆地反覆學習,途中不放棄、不間斷,便能突破自我,不讓身體上的不便造成心理上的隔閡。教導身障朋友有多年經驗的她說,教導身障者不能用同一套標準,必須因材施教,而且越小開始學習越好,從小就擁有一項技能,更能夠培養身障者的自信心,彌補了先天缺陷造成的自卑,在外她也報名了身障學習課程以精進授課內容。

女兒患有腦性麻痺的家長黃春賢也說,身障教練通常會讓初學者倍感親切,教學上也較有說服力,身障教練因為身歷其境,較能夠理解身障者的難處,教學上也較設身處地,他們的教學理念是:「用自己身體好的地方,來克服身體不好的部分。」當身障者對他們有了信賴感,在教學上亦較容易聽從教練的指導,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從教授身障者游泳一路上走來,吳雪燕看見他們因為會游泳產生自信,而願意走入人群找到歸屬、認同感,看到孩童們臉上的笑容,讓身障者童年的自卑也得到了圓滿。


延伸閱讀

日月潭萬人泳渡 各界泳士挑戰奇蹟

身障「泳」士競技 星星兒績優 

協助身障者 紅十字會開游泳班



資訊圖表化 財報狗替你做資搜

$
0
0
【記者徐可容、鍾怡╱台北市報導】許多人想投資卻不知從何下手,隨者網路的發達,資訊取得變的便利,相對地要吸收分析的資訊也倍增,無形增加了投資者的事前準備。財報狗幫民眾將上市櫃的企業財報資訊數據圖像化,協助投資人從基本面快速瞭解公司的營運狀況,讓投資人理解這些財務報表資料,增進投資報酬率,進而精準選股降低投資風險。

         




共同賺錢夢 種下創業種子

財報狗是由四位熱愛投資的七年級生集結而成,他們因為同為電機所的同學而互相認識,進而發現彼此的相同興趣:賺錢,因此開始研究起了股票。在研究的途中,發現本身對股票的投資有許多不了解,認為大眾可能普遍存在著與他們相同的困難,特別是在資料搜集與分析上面,覺得市面上的資料實在是太多太繁雜,不容易讓新手或是想參考資料者去理解、蒐集。因為自己身為工程師,因此就先做了一個小程式,供自己內部使用,使用過後覺得滿有趣、滿實用的,認為網路上應該也會有人對此程式有興趣或使用,所以慢慢地把程式演變成了一個網站服務,也就是現在財報狗的前身。

財報狗剛起步時,使用的人並未如預期的多,發現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大家不瞭解怎麼使用網站,於是開始架設部落格寫教學文,教大家怎麼用這些數據圖表去分析手上股票跟想買的股票,慢慢把部落格人氣跟使用網站方法提升累積,也出了一本書《財報狗教你挖好股穩賺20% 》,主要是給想投資卻不知怎麼入門的新手看的書。因為許多商科的人對一些專業的名詞比較瞭解,但非商科的人可能就對那一塊比較不理解,財報狗的目標是希望這些人能理解這些名詞的意義,才能更順利的做股票上的投資跟經營方面的規劃。

創辦人之一Max

利用圖像化 複雜數據簡單上手

目前台灣上市公司的股市資訊都是放到一個公開資訊觀測站,公開資料觀測站提供投資人,上市、上櫃公司的資料平台。創辦人之一鄭凱元發現市面上網站多半是呈現成交量圖表、股價等走勢圖,或是艱澀難懂的報表,從這些圖表難以了解一家公司過去的長期表現。找不到能滿足需求的工具,乾脆自己動手做一個,於是技術長徐秋展開始蒐集公開資訊觀測站和其他公開股市資料網站提供的資料,自行統整後利用簡意圖表或者數據表格將資料使用起來更為方便,再透過研究企業財報、拆解財務數據,轉化為可搜尋分析的資料庫,並以視覺圖表呈現。
                              利用不同的條件做財報選股

網站兩大核心為選股及圖表分析,根據網站定義的四大類條件,包括獲利安全性分析、企業價值評估、能力分析、成長力分析。篩選掉條件不好的股票,留下潛力股,可直接加入比較清單觀察,再根據歷史消息,預測公司的未來表現,藉此了解一家公司的好壞。
技術長徐展秋說:「這些資訊本身就是數字,但難的是吸收理解資料,再將它們圖像化,我們利用數據圖像化(infographic)把一些數據或資料換成好瞭解的資料,有很多上市上櫃的資料,我們要把他們整理成投資人好吸收的圖表,就是我們目前看到的財報狗,讓投資人理解這些財務報表的資料增進他的投資報酬率。」

開發新投資工具 證明使用價值


以類似交通號誌方式的5種不同信號燈代表景氣狀況的一種指標
投資人通常在投資時,大致上看的就是技術面與基本面。徐展秋解釋,技術面是在看量與價的關係,量就是多少人買這支股票,價就是股價,從長或跌可以做出很多統計分析;基本面就是在看業績,假如今天賣咖啡,這個月賣多少營業額,再把成本扣掉就是盈餘,而基本面投資就是看這方面去投資。但利用基本面投資相對困難,因為要牽扯到公司經營以及該產業方面的熟悉,但不是每個人都對該產業熟悉。而對於一般人來說,研究財報不外乎就是為了「賺錢」,早在以往,投資者們想要做投資,在比較各家股價時,都必須一邊下載財報,一邊輸入數字,但財報狗的出現就是利用龐大又難懂的資料作優化,財報狗了解一般讀者對於財報的恐懼感,因此能化繁為簡,以詳細圖解,幫助讀者跨越財報障礙,直指關鍵核心。

利用網站做比較、分析,包括獲利安全性分析、企業價值評估、能力分析、成長力分析

但財報狗本身提供的分析資料、選股工具僅供參考,不多做暗示或建議給予,只是在幫助投資人看懂財報,避開不好投資標,進而在安全、低風險下投資獲利。目前 除了線上工具,財報狗有另請分析師開設講座,分享投資技巧,以及介紹如何使用財報狗的分析工具。財報狗的資料來源都是公開的,網路上雖然找都找得到,但很多人如果要找資料第一個是要到各大不同的網站尋找,資訊很零散,然而,就算找到不同網站,想要的資料可能也是藏在不顯眼的地方,所以要找出來就變得相對很辛苦。財報狗提供的資訊雖然幫助的是特定對象而非全體,性質也比較偏商業而非公益,但對於有此需求的人來說,財報狗確實利用資料的整合帶來十分大的幫助。


延伸閱讀:

財報狗

財報狗臉書專

雷浩斯價值投資blog



5% Design Action 花5%的力量改變社會

$
0
0
【記者卓玫均、紀宛妤/台北市報導】什麼是「設計」?多數人直接聯想到的,不是古典的花瓶,便是風格前衛的雕像,印象深刻的美化概念,成了現代人對「設計」這詞的直接印象,然而,對楊振甫而言,「設計」所代表的卻是一個行動,其中一項便是「友善好餐廳創新設計」。

         




5% Design Action的發起人楊振甫在就讀輔仁大學時,便與專攻護理系的妻子相識,夫妻兩人感情和睦,而妻子也正是楊振甫當初之所以發起5% Design Action運動的契機。作為護理人員的楊太太,為了讓民眾接受癌症篩檢,因而得時常挨家挨戶的拜訪民眾,詢問他們是否願意接受檢查,然而,那時懷有六個月身孕的她卻經不起這般操勞,陣陣腹痛猶如早產的預兆,甚至因體力不支而緊急送醫。

妻子及腹中胎兒在醫生護士的照顧下,安然無恙,但這次驚險的體驗,確認楊振甫開始思考,自己是否能做一些事改變這個社會?秉持著這個想法,他在社群網站上開始對網友進行號召,希望能召集一些與他有同樣想法的設計師,以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社會盡一分力,但楊振甫沒想到,這突如其來的發想,竟在一夜之間聚集到八九十位各個領域的設計師,他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與他有相同理念的同伴,而這群同樣懷抱著夢想的年輕人,聚集在一塊,成為將夢想化為現實的團隊DreamVok,進而發起5% Design Action的計畫,而5%所代表的是每個人每天百分之五的時間和力量,即是每人以少許但連續的能力來改變社會。

5% Design Action 的發起人楊振甫 及其 友善好餐廳APP

「友善好餐廳」親切不分你我他


其中5% Design Action計畫中的「台北友善好餐廳創新服務設計」,靈感便是來自於挺著肚子、行動不方便的妻子。過高的門檻不僅讓舉步維艱的孕婦困擾不已,也讓銀髮族、身心障礙者、幼童十分不方便,若一個不注意,甚至可能跌倒受傷,但是即便台北市的餐廳數以千計,卻鮮少有餐廳業者會考慮到上述行動不便的這群人。其實,這些行動不便者,幾乎占了全台北市的三分之一,並非少數,在經營餐廳時,若能多花些心思考量,必定能讓設計更有溫度,而「友善好餐廳」就是讓創意相互激盪,讓「設計」化成實踐的花火,使設計出的成品與知名餐廳合作。

「友善好餐廳創新服務設計」活動,分別針對銀髮族、孕婦、帶幼兒的父母、視障者、聽障者、輪椅使用者在用餐時所會遇到的不便進行設計,從八月底活動開始後,八組團隊於十月發表設計成果。其中,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且獲得最佳設計與最佳人氣獎的設計「媽寶救星」,更即將實品化,設計成圖示的菜單上含有料理做法,讓孩子在等餐的過程中,可以替桌上菜單上繪有餐點製程的可愛圖案著色,享受娛樂之餘,也能從中汲取知識,最重要的是,解決了在等餐時父母得不停安撫小孩的問題。不久的將來,此項設計將在著名餐廳KIKI及莫凡彼中見到。

楊振甫說,除了「媽寶救星」外,另一項使他印象深刻的作品就是「Ucall無礙嗶嗶叩」,此作品專為身心障礙者設計,在不引起他人注意下,能讓服務生知道他們所需。使用方式十分簡單,服務生及身障者一人各配一只手環,若有需要,客人僅需按下手環上的鈕,便能發送服務訊號給相對應的服務生,服務生也會因此前來詢問客人的需求,諸如:點餐、結帳、如廁……等等。此設計廣受青睞,DreamVok團隊也正在研發製作中,試圖讓實體化後的成品更加完美、更易使用。

溝通是激盪創意的良方

楊振甫認為,在組織團隊時,最困難的便是去說服原本在該領域的單位做出改變,例如餐廳菜單的設計。多溝通、交流,是唯一的方法,僅有在相互討論下,才能知悉雙方的足與不足之處,而楊振甫所領導的團隊,也確實提出了許多讓該領域人士驚豔的設計想法,加上專業知識的補足,讓理想化為行動,改變社會也不再是嘴上說說的夢想。
「若將Design拆解,便會發現設計這英文,是由De(賦予),及Sign(意涵)所組合而成的單字,將某件事給予一個意涵,進而賦予其價值,並以此解決社會問題,這就是我們的『設計』。」未來,楊振甫將目標放至國外,希望將這項5% Design Action的概念以台灣為中心,發展至外海。發現問題後,由核心團隊號召設計師,集思廣益,一同解決問題。


延伸閱讀:

打開服務設計的秘密 

友善好餐廳APP

紀錄片首映暨徵集設計八百壯士活動



被壓迫者劇場 使弱勢者透視自我

$
0
0
【記者謝佩珊、楊婷華╱台北市報導】「我們的夢想是否可以出發,在我們的心裡,永遠都可以飛;像雪白的雲朵,掛在天空,永不掉落」,熾熱的豔陽下,傳來陣陣鏗鏘有力的字句,這是台東鐵花村二十位原住民孩子的聲音;他們在「臺灣被壓迫者劇場推展中心」的協助下,透過戲劇,發掘了自己極少察覺的內心以及對未來的期望;藉由彼此分享煩惱、回憶往昔經歷的過程中,逐步發現自己受到的「壓力」,可能來自父母的期待,或是對未來的迷惘等;進而思考如何改變,為壓力找一個出口。

         




藉遊戲練習 喚醒自我意識

被壓迫者劇場的先驅為巴西的劇作家奧古斯圖.波瓦(Augusto Boal),他強調以「劇場遊戲」的方式,協助一般民眾參與融入,經過一段時間的肢體探索與即興練習後,讓他們用日常生活的故事或具有議題性的話題作為主軸,編劇並親自參演一齣戲劇。

「臺灣被壓迫者劇場推展中心」(Centre of Theatre of the Oppressed, Taiwan),簡稱TO中心,現任執行長萬佩萱於二○○三年時在北京無意間接觸到被壓迫者劇場,並參與了種子師資的培訓,這是她首次接觸到被壓迫者劇場,並且對劇場工作坊過程中的民主、開放對話理念感同身受;產生興趣後,萬佩萱在北京大學攻讀完教育碩士學位後,便決定將被壓迫者劇場帶回台灣、投入弱勢社群中,讓人們在戲劇工作坊找回自己的聲音,期間也到中國內陸和台灣偏鄉舉辦多場戲劇工作坊和種子師資培訓;更於二○○九年創立TO中心,並與國外TO相關組織以及國際非營利機構進行雙向交流、連結與合作。


鐵花村的原民孩子們正進行著「夢想的豐收」展演。(圖片由TO中心提供)




跳脫劇場思維 戲劇作為發聲工具

TO中心負責人郭江龍說,中心成立的宗旨是希望透過戲劇,讓弱勢者,例如:青少年、原住民、新移民配偶、勞工、婦女等可以有發聲的管道。他表示:「我們不是一個『劇場』,不會在固定的地點演出」,相反的,TO中心會到各地舉辦工作坊,讓報名者成為演員,劇情針對人們關心的議題,並在社群聚會的任何空間,如公園、操場、稻穀場、教室…進行演出。對他們來說,戲演得好不好是其次,「戲劇」只是一個工具,透過演戲使弱勢者自己察覺受到了壓迫,並將感受、情緒以及故事外顯,使其他人能夠感同身受。

而帶領這些民眾演員覺察自我的重要任務,則由種子師資擔任。作為種子師資,必須意識到自己並非權威者,而是引導者,在引導的過程中,要抱持著「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主體」的想法,而不以一個既定標準去侷限民眾想法的表達。

關懷在地青年 未來關注同志議題

TO中心於二○一二年十二月啟動「偏鄉青少年夢想的豐收計畫」,在台東鐵花村展開第一階段「夢想戲劇工作坊」活動,一共有八十四位青少年參加。最初先由種子師資向青少年提問,例如:「你們的青春是什麼樣的?」,引導他們回想自己對生活是否有不滿意之處、為何不滿意、形成壓力的來源等等,藉由意見的表達,使青少年能拋開心理上的束縛,進行遊戲。遊戲目的在於解放身體、並且使感官更敏銳,進而提升想像力及創造力。

除了引導孩子們找尋其內心苦悶的來源,並思考自己未來的夢想;TO中心也將八十四本青少年書寫下的想法集結成的「夢想筆記本」,根據其內容編輯成劇本。在分享的過程中,其中一位少女林昱如說,從小看著自己長大的阿公,年紀已經很大了,但因為父母都要上班無暇照顧,只好將阿公送往養老院,在她參加排練期間,˙阿公已經過世,令她非常難過;劇本中也將此故事收錄,使民眾在觀賞戲劇同時自問,可以為家庭作何付出。

TO中心除了將「夢想筆記本」展出外,也由工作坊中自願報名的二十位都蘭國中、泰源國中和池上國中生作為演員及合唱團,歷經兩個月密集演員訓練、合唱練習,在二0一三年五月二十六日代表八十四位「夢想戲劇工作坊」青少年在鐵花村舞台上演出「夢想的豐收」,用表演開啟了與師生、親子和同儕間的對話,實踐了針對台東在地青少年的「發聲計畫」,進一步引導觀眾透過戲劇與藝術活動,和青少年的心聲做連結。

TO中心除了在全台各地舉辦工作坊,也與各國際組織積極合作,他們表示,透過與各個團體合作、交流,可以激發不同的想法,並且不斷檢視自己對被壓迫者劇場的感想及作法。而在協助弱勢者傾聽自己時,TO中心的種子師資及志工們同時可以獲得感動及回饋,在交流過程中,弱勢者們也成為了他們學習的對象。從二○○三年到現在,TO中心關注的對象從青少年、婦女、新移民等逐漸擴大;未來,他們計畫朝同志議題作努力,用戲劇對話,真誠的面對自己和他人,同時TO中心也預備針對心理諮商師、社工和非營利組織工作者進行種子師資培訓,讓被壓迫者劇場深入社會各個層面協助個案面對創傷、困境生出改變的力量,落實TO是陪伴與培力的教育工具。


延伸閱讀:

動見体 M.O.V.E. Theatre

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



蹲點林子內 記錄台灣肌理

$
0
0
【記者杜梵/台南市報導】今年暑假,兩個大學女孩扛著單眼相機,從台北市來到了南九十四線的終點-林子內社區,並在這個只有百餘戶人家的小村莊住上了十五天。她們教導孩子接觸單眼相機,幫助青少年組成樂團,為這個因人口外流而充滿小孩與老人的村落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她們透過鏡頭記錄了這個台灣的小角落,製作記錄短片,讓更多人能夠看見台灣的每一吋美麗風情。

         




蹲點台灣 探索美麗風情

「蹲點.台灣」是由中華電信基金會於二OO九年開始與政大廣電系合作推出的活動,至今已有超過兩百名大學生參與,參加活動的學生們在各個由活動主辦單位所指定的地點服務十五至二十天,至全台二十一個社區進行蹲點服務,透過親身的觀察和體驗,記錄社區的文化特色和故事。同時,藉由拍攝紀錄影片、做社區服務,更讓學生們將專業的知識與能力投入社區,和土地一同成長。而透過這些紀錄片,更讓觀眾看見台灣的角落,幫助在地文化的傳承與凝聚。

黃瀞嫻(照片彈吉他左一)與當地樂團練習畫面(照片由張詠絜堤供)

今年七月,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學生黃瀞嫻與張詠絜抱持著對影像的濃烈興趣與想要服務偏鄉的熱忱,參與了第五屆的「蹲點.台灣」。她們被安排至台南市白河區的林子內社區進行蹲點,入駐這個距離台北家鄉兩百餘公里的小社區。林子內社區是個僅有百戶人家的小社區,村中的孩童每天騎著腳踏車或由家長接送到四公里遠的鎮上讀書。因為地處偏僻又沒有經濟來源,成年人大多離開當地尋找工作機會,因而造成當地隔代教養與人口外流的問題。


台南縣白河區林子內一景(照片由黃瀞嫻、張詠絜堤供)
深入林子內 體驗與付出

兩個來自台北的女孩,突然來到了鄉下,除了不適應這麼慢的生活節奏之外,遇見的第一個困難就是語言不通。當地的老人大多都是說台語,但她們的台語卻不足以與老人毫無窒礙的對談,因此在起初都是藉著當地孩童充當翻譯才得以與老人訪問與交談。此外,在黃瀞嫻與張詠絜蹲點林子內的初期,張詠絜在騎腳踏車經過下坡路段的時候因煞車失靈而直接摔進水溝,被送進了嘉義基督教醫院縫了數針。當時還與當地居民不熟識的她們,竟看見了教會的十幾名志工們都一同前往醫院探望張詠絜的傷勢,即便摔傷,兩人卻更感受到當地人的溫暖,也迅速的拉近了他們的距離。

林子內教會是當地的居民集會的中心,老人會來到這裡乘涼聚會,小孩會到此玩耍。在教會的蕭瑞巧牧師悉心規劃之下,教會中也開設了音樂營,讓無法在課業上得到成就感的孩子們能夠有一個能夠獲取自信的才藝。而黃瀞嫻與張詠絜來到此地不僅僅是以旁觀者的角度拍攝記錄短片,她們陪伴孩童,教導他們運用電腦創建部落格、有多年音樂底子也有樂團經驗的黃瀞嫻更發揮自己所長,教導孩子們彈吉他、吹直笛,甚至協助當地青少年組了一個樂團。「一開始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但組樂團最重要的就是團員本身的向心力要足夠,所以我試著讓他們去找到自己的優點,就算跟不上也要鼓勵他們去嘗試,而不是還沒開始就說不行。」黃瀞嫻分享,而這支樂團最後也成功的成為教會禮拜時的伴奏樂隊。

除了樂器之外,整天拿著相機四處取景的兩人也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而她們不僅將相機借給孩子把玩,也在教會中上起攝影課,教孩子們如何使用相機與拍攝照片。而在她們的蹲點結束後,甚至有孩子打電話詢問若是想要學習攝影,應該就讀什麼科系,「原來,這是這趟旅程的意義,我恍然大悟。只要影響一個人就夠了。」張詠絜在回到台北後的文章這麼寫道,她們將不會出現在當地的單眼相機帶入了孩子們的生活,開啟了孩子的興趣,以及對未來的目標。

從影像記錄到互相啟發

十五天的蹲點結束後,她們回到了台北,完成林子內的紀錄影片。這半個月的蹲點對於黃瀞嫻與張詠絜來說,意義遠大於一個能夠拍攝記錄片的機會,她們觀察、融入社區,進而成為當地的一份子,是孩子們的玩伴、老師、也是朋友,替當地所組成的樂團至今也仍在持續的為教會演出,她們甚至啟發了孩子對於未來的目標。

但對於她們來說,收穫的不比孩子們少。黃瀞嫻說一直性子很硬的她在這次的蹲點中學會放軟了脾氣,試著傾聽與溝通。張詠絜更道「對我而言,蹲點的意義已經從「影像紀錄」到更深一層的「文化理解」,最後又到達了「互相啟發」的深層影響。看到他們雖然資源不如都市豐腴,但卻樂觀樂活,我也開始反省自己的生活,釋放壓力,享受生活。」在給予他人幫助中自我成長,服務學習能帶來的是雙贏的成果。


延伸閱讀

蹲點台灣活動網站

林子內蹲點日誌

蹲點台灣 林子內教會組 紀錄影片



FUDE通用設計大賽 讓世界看到台灣

$
0
0
【記者卓玫均、紀宛妤/台北市報導】「同情心不等於同理心,台灣的設計不僅不夠深度,也不夠溫度。」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FUDE(F○undati○n ○f Universal Educati○n)的董事長唐峰正如此說道。人稱「小飛俠」的他,為了設計無障礙空間,常常駕著輪椅在台北街頭東奔西跑,並憑著優秀的口才、堅定的信念,向企業募得五百萬資金,創立FUDE。

         




FUDE通用設計競賽推廣契機

在台灣生活多年,唐峰正觀察到台灣的無障礙空間時常會造成使用者感到龐大的心理壓力及不適,此外,台灣人口結構也日益高齡化,老年人口已突破人口比例的百分之七,因此,當他於二○○四年經朋友介紹後得知通用設計這概念後,便下定決心要成立FUDE,為其進行推廣。

為了籌備基金會的成立,他帶著一份自己親自製作、以十五年為願景,目標為讓通用設計徹底融入日常生活的計畫書,於一年內拜訪了六十家企業,並一一向他們說明通用設計的方便及將使用客群範圍擴大可能帶來的商機,在不辭辛勞的奔波下,成功獲得十七家企業的贊助,並募得五百萬元的資金,於二○○五年正式成立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FUDE。

FUDE小飛俠唐峰正

因FUDE是以教育目的為主的基金會,唐峰正在成立之初,就決定以競賽的形式教導學子此概念的重要性,為了讓比賽內容更加豐富,他於賽前做了許多問卷,並拜訪了許多有相關科系的學校,詢問相關專業知識老師們的意見,並仔細將各方的意見納入考量、統合彙整。在二○○六年時,舉辦了第一屆通用設計競賽,以「食、衣、住、行」為主題,並在首年以「食」正式拉開年度比賽的序幕。FUDE成立至今已滿八年,在大力推廣之下,前來參賽的作品件數一年平均高達八百件,其中歷屆得獎作品可辨識水溫的紙杯「Who’s cup」、左右手慣用者都能方便使用的餐具「美好食光」、傷殘者能輕鬆使用的毛巾「Clear淨」……都是十分出色的作品,企業主從競賽中見到了學子們的創意與商品化的可行性,使得FUDE獲得穩定的贊助,讓通用設計品牌更明確,除了能正視各種使用者的需要外,也更能與政府的自由空間相關政策作結合,而現在除了競賽外,FUDE也會時常舉辦通用設計教育講座、至日本、挪威等先進國家進行交流,發表與通用設計相關的文章。

印象最深刻作品「樓梯坡」

唐峰正表示,對於參賽的作品他都十分欣賞,而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便是第五屆榮獲三獎作品,能將樓梯轉為斜坡的「樓梯坡」。因人們生活空間日漸擁擠,使得一般家庭無多餘地方再架設無障礙空間,樓梯坡就是以此作為發想,長型的板子直接搭在階梯上,需要用時可將它向外拉開,使之形成一個斜坡,而使用完畢後,僅要將板子摺疊起就能完成收納,完全不占空間。搬運工人、銀髮族、小孩和孕婦及身障人士都能輕鬆使用,讓爬樓梯不再成為負擔,唐峰正表示,目前樓梯坡只是一項設計概念,若要正式商品化,還必須附上完整的配套措施。

唐峰正說,今年度的競賽與以往不同,首次採取了數位化收件,只要至GAIA平台通用設計專區,上傳作品圖及概念說明,便完成線上報名流程,與此同時也會獲得一組憑證密碼,以保護參賽者的智慧財產權,如此一來參賽者的作品若在未來不幸遭到剽竊,也能以此組號碼證明作品出自參賽者之手。獲得首獎的參賽者,除了獲得十萬元的獎金外,還能擁有前往日本的機票,進行日本通用設計見習之旅,唐峰正希望以豐厚的獎品,繼續鼓勵國人針對通用設計的創作,讓台灣的設計更有溫度。


延伸閱讀

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閱讀台北主題網──小成本大巧思 通用設計更便利



愛無國界 關愛之家收容落難外勞

$
0
0
【記者唐夢維、潘映寒/台北市報導】來自菲律賓的瑪麗(化名)和娜娜(化名)以結婚簽證來台,本以為迎接她們的會是如意郎君和美好未來,不料在機場等待她們的卻是專門誘拐外籍人士的蛇頭集團。一下飛機,人蛇集團便把她們帶到屏東強迫未經人事的她們開始賣淫,稍不如意便拳腳相加。兩個女生不堪其辱,趁集團放鬆警惕時逃跑到附近警局請求幫助,但因為語言不通,警察只能查看她們的簽證後找來她們的「丈夫」將人領回家。殊不知所謂的「丈夫」和人蛇集團狼狽為奸,兩個女生被領回後遭到一頓毒打,此後還開始強迫她們吃下春藥、海洛因等藥物方便人蛇集團控制。但這一切並沒有打破她們二人逃生的意志,終於她們又一次成功脫逃。這一次她們沒有求助警局,而是搭計程車一路從屏東到了台北,經過好心人的幫助,輾轉找到關愛之家。

         




外國神父求助 收容落難外勞

一九八六年,關愛之家秘書長楊捷,因好友被曝光愛滋病無處收留而踏上愛滋病患者收容照護之路,並在台北市開了一家花店,靠微薄的收入來支應生活所需。一九九七年,一位瑞士神父找到當時已小有名氣的關愛之家,說自己最近接待了幾位落難外籍勞工,詢問是否可以收容。楊捷一口答應,讓他們住進了關愛之家。

長久以來,外籍勞工受到不公待遇甚至凌辱虐待的案件很多,但由於社會的歧視和刻板印象,願意向他們伸出援手的人少之又少。這就意味著在語言不通環境中的他們,生存本已不易,一旦落難便是舉步維艱。認識到這一情況的楊捷,毅然在愛滋病患收容的同時展開落難外籍勞工收容,這一開始,就是十七年。關愛之家協會成立之後,落難外籍勞工收容也成為主要服務之一。協會還特別在台北、高雄及屏東附設短期安置場所,藉由移民署或同儕的轉介,收容這些落難的外籍人士,並提供住所與膳食、協助其就醫、生產、出庭、申請長期居留證或取得國籍,並也同時協助落難外籍人士或外勞順利返回他們家鄉,至今幫助過的外籍人士超過一千人。

被人蛇集團誘拐來台的瑪麗和娜娜住進關愛之家後,除了得到全面的照顧,還在關愛之家的幫助下順利辦好返鄉的簽證,離開了這片給她們留下深深創傷的土地。


外籍勞工在照顧愛滋寶寶
無差別幫助 外勞主動幫助承擔

外籍勞工中絕大多數都是舉債來台,他們來之前要先向銀行貸款二十萬元左右台幣以支付仲介與各種規費。來台後一年左右的時間月薪只有幾百元,一年過後才可以領到正常的薪資,也僅在五千元左右。在來台打工的時間裡,許多外籍勞工交到本地或同鄉男女朋友,又因為衛生教育知識較為缺乏,女性外籍勞工意外懷孕比例很高。一旦懷孕,無法工作或被僱主提前解約,按照規定會被立即遣返。但此時遣返,不但浪費了之前投入的時間和青春,回國還有未還完的債務,因此外籍勞工們一般選擇躲起來把孩子生下來再繼續打算。可這樣一來,因為怕被發現而不敢去做產前檢查等程序的外籍準媽媽們,一旦胎位不正或是其他原因造成難產,對孩子和大人都有極大的生命危險。

楊捷說,曾經有個朋友介紹一個臨產外勞來關愛之家,但過了一個禮拜毫無音信。後來她打電話給朋友才得知這位準媽媽提前破了羊水,卻因為語言不通,打電話求救無門,直到寶寶胎死腹中救護車才前來急救。經過這個事件,更堅定了她收容幫助落難外勞的心,不管是移民署、專勤隊還是他人介紹,通通來者不拒。楊捷認為,用於幫助弱勢群體的錢都是大家捐助而來的,再去篩選個案決定收不收容這種做法太驕傲,他們沒有權利去拒絕別人的求助。

然而這種無差別幫助所帶來的問題,就是資金短缺。楊捷開始慢慢覺得自己能力有限,得照顧病人、開花店,同時還要想其他辦法掙錢以維持一個月二十幾萬的開銷,忙得幾乎沒時間睡覺;又恰逢見到河南愛滋病兒童的淒苦境地,覺得不能不幫,各種壓力讓她十分憂愁。好在外籍勞工們來到關愛之家後,不僅為死氣沉沉的環境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也自發地幫助楊捷打理花店和照顧病人,分擔了她的壓力。現在外籍準媽媽們來到關愛之家,生下來的小孩和愛滋孤兒們生活在一起,她們一併照顧,視如己出。

愛無國界 共同努力

除了外籍勞工,關愛之家所收容幫助的還有因為各種原因落難的外籍人士。今年七十多歲的「阿媽」原籍山東青島,早年間丈夫去世,六十歲時經人介紹認識了一個台灣醫生。兩人感覺相合,阿媽放棄本籍嫁來台灣,不料醫生喜新厭舊,結識了新的伴侶後與阿媽離了婚。舉目無親的阿媽因為已入台籍,回鄉困難重重,離婚後又無處可去。經過兩岸交流基金會的介紹,阿媽來到了關愛之家,一住就是十幾年。雖然後來聯繫上子女也願意接她回家,但她覺得自己一把年紀,回去也沒什麼事情做,「不如在這裡照看孩子,也讓自己有個寄託。」

愛無國界,這句話在關愛之家得到了真正的實現。多年來,楊捷持續接納這些落難的異鄉人。無論貧富貴賤、無論病情嚴重,他們在關愛之家被無私地對待。這裡就像一個小型聯合國,奈及利亞、土耳其、伊朗、俄羅斯、拉丁美洲和東南亞的落難人士都在這裡受到過幫助。大家生活在一起,相互包容,相互關愛。

對於未來,楊捷說外勞這部份會繼續做下去,不管有沒有經費,「以前我自己一個人賺錢,沒有人資助我們都走得很努力。現在成立了協會,有更多人的支持,當然什麼事都可以去想辦法解決。以前是我一個人承擔,現在是大家一起承擔。」


延伸閱讀

關愛之家

訪關愛之家文山婦幼部

社團法人關愛之家協會Facebook




掃帚社區新創意,設計起步推觀光

$
0
0
【記者柯伶穎、林昱均/彰化縣報導】 微煦的陽光,灑在小鎮的午後,黃澄澄的陽光輕輕地落在金黃的枯枝上。紅色磚頭倉庫內堆滿了一堆又一堆偌大把的掃帚草,白色毛皮帶點褐色的小貓在旁邊悠閒地巡視這個小莊園。「喀啦、喀啦」老婦人將一把掃帚草枯枝慢慢細心地捆住、一圈又一圈,綁好後再梳整、修剪,成為一枝竹掃帚。

        




雜草變掃帚 加工出口點成金 位在彰化縣福興鄉的這座小村落以前叫西勢村,現在又稱西勢里。因為當地先天氣候乾燥、土壤又因為靠海而有鹽化的現象,導致一般糧食作物根本無法種植。但居民無意間發現當地少有的一種雜草,學名是藜科地膚屬植物(Bassia scoparia),又稱掃帚栽。這種掃帚草,經陽光曝曬後,非常堅固耐用。於是當地居民就想到用紮線帶將曬乾的掃帚栽綁成竹掃帚,拿到市集販賣以求溫飽。

據當社區的執行祕書黃晟豐及居民林俊民表示,當地特有的掃帚文化,是因為村民仰賴糊口而隨之衍生,例如新居落成時,該戶一定要買一對新掃帚擺在家中,以顧新居;道路剛興建好時,居民會拿掃帚掃那條路,象徵把厄運掃走迎接幸運;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村莊會有拜掃帚神的活動,居民會演一齣掃帚神驅趕惡靈的戲碼祭天,代表祈求今年村裡的平安與富貴。


當地製作手工掃帚的民宅


一九五〇年代,台灣加工出口業急遽成長,各種民生用品包括掃帚、雨傘,都成為當時台灣的出口大宗。西勢村是受惠的其中一員,當時全村家家戶戶都在做掃帚,再經由台糖的小火車送去台北大稻埕出口。由於西勢製作掃帚的技術悠久,所以產品也較有品質,當時日銷量可達到一千多把。但是到了一九九〇年代後,更多便宜的加工出口國如中國、越南等崛起,台灣原本的加工出口在國際貿易上慘遭滑鐵盧,西勢村的掃帚業也因此紛紛倒閉。

青年志工協助 打造掃帚社區

圖為製作竹掃帚的當地耆老。
二〇〇八年,政府鼓勵補助社區發展各自特色,社區理事長陳琬美便想到,以居民以前賴以維生的掃帚作為社區文化。然而,一來當地社區只剩下兩戶老太太還從事製作掃帚;二來當地人口又外流的很嚴重,家裡能從事勞力工作者不多;再者,當地村民大多沒有社區文化的概念。所以在剛推行時,理事長及社區幹事運用村莊文化濃厚的村民情誼,親自去挨家挨戶的介紹社區文化、及後續的文化設計理念。在社區活動時,也盡量將社區文化融入其中,例如跨年晚會或一般廟會繞境。

從二〇〇九年開始,每年八月,西勢社區跟弘道老人基金會、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合作,一起在西勢當地舉辦國際福興微笑志工營隊。每年都會有約莫二三十位不等的國內國外志工,包括韓國、香港、日本、英國、匈牙利、台灣等各國,前來西勢社區一同進行社區營造,當地的彩繪掃帚文化牆、環保綠地公園、厘語堂等社區的公共建設,皆由這些青少年志工協力完成。

手工掃帚漸漸走入歷史

圖為每年國際志工前往西勢社區的彩繪掃帚文化牆。
西勢社區理事長陳琬美說:「以前家家戶戶都在做掃帚,但是現在因為利潤太低了,沒有人要做,只剩下兩戶老太太還在做而已。」她解釋,在這個什麼都要求快速便宜的時代,手工掃帚跟工廠製造的價格無法拉開,導致利益過低而沒人想做。西勢里居民周雅芳語重心長的說:「如果你五年後帶著兒子或家人來,這裡大概沒人在做手工掃帚了。」

社區協會為了避免這項技藝失傳,目前大力推廣社區體驗課程讓一般居民來學習做竹掃帚的技術。雖然來參與的居民不在少數,但是都不會以此為生計,所以可能未來社區的情形是無人在做掃帚,只剩體驗課程。

圖為彩繪文化牆的掃帚標誌。

延伸閱讀:

[彰化福興] 西勢社區彩繪掃帚故鄉

[自由電子報] 頭城福成社區讓手工竹掃帚重生

【沒落的傳統老行業】紮竹掃帚










新一代堅持 打造農業新理想

$
0
0
【記者蕭祺軒、江昱賢/宜蘭縣報導】「要噴農藥,乾脆就不要當農民」,久豐農場創辦人熊國筌憑著比一般人更堅定的理念,在宜蘭創造出一塊不用農藥,完全有機的環境,也希望藉由自己的親身經驗,可以解決台灣農業人力斷層的問題。

       




小時立志種菜 現在心繫有機

與他合作銷售蔬果的宜蘭友善小舖負責人賴碧芬說:「他熊國筌是一個很值得信賴的農夫,我很欣賞他可以年輕務農又任勞任怨充滿熱情,所以在所以合作的農友中,他是最長久的一個。」
         將害蟲從種植的農作物中挑出
二十九歲的熊國筌,幾乎可以算是當地最年輕的農夫,他笑著說,從小他就非常喜歡種蔬菜,總覺得對於農業有一種使命感,同年齡的孩子在看漫畫時他就已經學著在自己的盆栽中種植蔬菜,就連打電動也是在玩有關種菜的遊戲。目標很明確的他在求學路途中擁有比別人還強的學習熱忱,雖然高中最後沒有選擇農業專科學校而選擇普通高中就讀,經過了大學四年的園藝系課程,發覺自己對於農業的熱忱並沒有消失,所以在服完兵役後就一直在尋找能切入農業的途徑,終於在一次因緣際會下接觸到了關於有機農業的課程,且下定決心要用自己的力量改變台灣的農業,在經過思考後,決定從台北搬到較少汙染的宜蘭,並且在二〇〇九年承租第一塊地,創立了久豐農場。

即使在園藝系的四年中學到了許多知識,但在實際下田之後,很多問題才一一浮現,剛接觸有機農業的他,原本選擇租一塊四分地去耕種,希望可以一次獲得比較多的產量,但後來發現根本沒有人力可以去負擔這麼大一塊地的農作,因為用有機的栽種法比一般農業還要來的耗時,也更加的耗費人力,於是他前前後後換租了三次,才找到了現在的這塊大小適中的農地。

台灣農業的根本問題


熊國筌說,現在台灣農業最大的問題就是很多農民不懂得因應每種植物的害蟲去做防治,而輕易聽信周遭的人或是農藥行的話,就用一種農藥大量的去噴灑,去解決問題,但這樣的方法除了效果不佳之外,對於環境更是有著毀滅性的衝擊,他強調,有機的除蟲方法跟一般農藥除蟲最大的不同就是針對性和對人體的毒性,他舉例像是玉米的蟲就要用蘇力菌,蘇力菌不是化學農藥並且對人體沒有直接危害,只有少數人皮膚可能會對其過敏,是一種有機農業常用的除蟲藥劑,而防制每一種蟲都有各種不同的除蟲方式,只要方法有用對,就不需要噴灑這麼多對人體有危害的農藥,也不會汙染蔬果與土地,這是現今農民最需要被傳達的訊息。
向記者講解所種植的農作物
除了蟲害之外,老天的臉色更是影響收成最大的因素,常常辛苦種了一兩個月後,在即將收成的階段突然來了一個颱風,或是來了一場暴雨,這幾個月來的努力就會直接化為烏有,但生性樂觀的他從未為此受到打擊,在每一次的風災過後,他都很快的重拾心情,在最短時間內下田查看損失,並評估狀況繼續下一期的耕種,畢竟農夫這一行,不努力,是完全沒有飯吃的。

有機小農的生存難題

有機農產品賣相通常比較難看,常常會有蟲啃的痕跡,消費者往往會望之卻步,卻沒有意識到有蟲吃過才是真正無毒又健康的蔬果,因此在銷量的方面常常受到阻礙,另一方面,有機提倡適量生產,不給土地過多的負擔,所以除了在小農自己人力物力的因素以外,產量也因為這樣而受到了限制,對於通路也有很大的影響。

熊國筌說,以前他都會邊種邊找通路,但事後發現這樣根本無法在有限期間內賣出,在有了經驗之後,他學會先連絡好要收購的買家,確定他們要買多少的量,然後再根據統計出來的數字去種植這一季的蔬果,免得會有生產過剩的情況發生。這樣一來果然有效減低了損失,但在種種因素下產量還是非常不穩定,通路的部分也常常會臨時倒戈,原本說要買最後又說不要,讓類似的小農生活非常沒有保障,經濟來源也非常不穩定。

農業困境與小農出路

台灣農業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年輕人願意下田耕作,導致農業人口老年化,這一點是非常堪慮的,在創立農場的同時,熊國筌也開始在自己的部落格分享自己在農地裡的心得,希望能透過網路讓更多年輕人效法學習,進而解決台灣農業的困境。而對於有機農業產量不穩定的部分,他希望在未來可以用策略聯盟的方式,結合不同地方的小農來達成一個穩定的銷量,大家的經濟來源也才有保障。


延伸閱讀

久豐有機農場官網

久豐農場粉絲專頁

行健有機夢想村



一枝草一點露 玩皮高手完美應證

$
0
0
【記者林之耀、顏大惟/台南市報導】走進工作坊,濃濃的皮革味伴隨著器具的敲打聲立刻刺激著聽覺和嗅覺,桌上擺滿著各式各樣有著繽紛色彩和精巧的雕刻的皮製品,而這些作品完全是由一群特別的皮雕師傅包辦,這群皮雕師傅都是身心障礙的朋友,儘管不能像一般人一樣活動自如,但他們靠著不認輸的精神,不但有了一技之長,還成立了屬於自己的皮雕品牌「玩皮高手」。

          




鼓勵身障朋友 創立專有品牌

玩皮高手源於一九七九年,當時台南復健青年協會剛剛創立,所舉辦的活動比較局限於各種團康活動。二〇〇〇年開始鼓勵身心障礙朋友走向社會,並結合傳統產業,協助身障朋友學習各種手藝,慢慢地培養長處與技術來取得謀生的基本技能。

皮雕就是其中之一的技能,二〇〇〇年,復健青年協會向當時台南縣政府申請職業訓練經費並開設皮雕訓練班,經過幾期的訓練後,多位認真學習又需要工作的學員在復健青年勵進會的幫助下加入協會成立的「玩皮高手」皮雕工廠,也開始了玩皮雕的日子。


身障朋友專心的雕刻皮件

工作不只是工作 還是信心與成就來源


目前玩皮高手工作室大約有十多名身障朋友在其中工作。工作時,沒有死氣沉沉的寂靜,而是互相關心閒話家常。通常製作一件皮雕飾品需要經過雕刻、染色、車釘三大分工,其中因為雕刻為全手工進行,因此最費力也最費時。在工作室上班的淑芬表示,從小就因為小兒麻痺而飽受歧視,甚至連租房子都有問題,讓她非常受挫。但是經由朋友介紹,她開始了皮雕的培訓,也從工作中慢慢找回自我,淑芬覺得皮雕工作最棒的一點在於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優勢,雖然自己因為小兒麻痺手沒力氣無法從事雕刻的作業,但是卻可以在皮革染色上找到自己的優勢,一個個皮雕作品就在大家的分工合作下誕生。

玩皮高手店內陳設
成為皮雕師父,讓淑芬對人生的態度都樂觀起來。淑芬回憶起沒有工作時的日子,不但在家裡沒事可做,出去找工作還得忍受別人異樣的眼光。在玩皮工坊工作後,不僅同事可以互相體諒身體上的不便,更從工作過程中得到莫大的成就感。

初創立毫無名氣 勤擺攤推銷自我

協會秘書林秀紡表示,一開始玩皮高手還不出名時,打響知名度的方法就是出外擺攤,是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動都可以見到他們的身影,但是擺攤對於行動不便的身障朋友來說是一大折磨,擺攤將近五年後訂單才慢慢的增多,經濟也開始好轉,林秀紡表示現在的玩皮高手除了發展自有產品外,也已經拓展到幫其他客戶設計樣式、發展客製化產品。

身體上的缺陷,雖然讓他們在黏接細部零件、或是使力雕刻時較不順利,但他們不輕言放棄,反而更珍惜這份機會。不嫌累,慢慢地認真完成每件作品,不僅是他對工作熱情,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不放棄、勇敢活下去的堅持。


延伸閱讀

玩皮高手官方網站暨台南市復健青年協會

玩皮高手官方粉絲團

西港胡麻玩皮高手介紹



交趾彩陶再創新 自家技術成藝術

$
0
0
【記者柯伶穎、林昱均/嘉義縣報導】「匡啷、匡啷」的聲音在昏暗的小窯房裡迴響,一位鬢髮半白的老者,用老虎鉗剪著一塊小陶碗,細心、慢慢地,剪出一片片柳葉型的陶片。一旁的小童用毛筆沾了沾釉漆,在一旁的小陶片上塗抹,從窗戶透進窯房的陽光,在塗抹過的陶片上漾出一抹金光,甚於他人的光澤,這就是交趾陶。 板頭社區以交趾陶、剪粘與馬賽克拼貼藝術為社區特色。

        




無心插柳 東西合併

位在嘉義縣新港鄉的板頭社區,從民國初年即流傳著交趾陶的傳統技藝。交趾陶指的是用特殊的柴燒釉漆,塗抹在陶器上,風乾後陶器會透出一股光暈,這種釉漆較其他釉彩上的不同點,在於色澤是較為光亮的,而這類型的陶其多半用於廟宇的屋樑建築、雕龍雕鳳上。當地的社區導覽員陳秋薇表示,交趾陶最珍貴的功夫在於剪黏技術,所謂的剪黏,就是將陶碗用老虎鉗慢慢剪下,並修成自己所需要的形狀。因為用陶碗製成的碎陶片較一般大量製造的陶片還要具備立體感,但也更考驗師傅傳統技藝的手工。

板頭社區以交趾陶、剪粘與馬賽克拼貼藝術為社區特色。

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忠正,十六歲拜師學習交趾陶製作藝術,年長後,靈機一動,將西方的馬賽克藝術跟東方的剪黏交趾陶技術混合使用,成為自家的一派風格,呈現一種在一般東方廟宇貼上西方馬賽克神明圖像的奇特景觀。像是濟公獲土地公該社區都有馬賽克版畫像。本來陳忠正只是純粹興趣想揉合東西方藝術玩一玩,沒想到作品大受好評,也因此,他決定在社區設立陶板窯文化園區,一方面推廣這項結合東西方的新技藝,一方面保留當地逐漸流失的交趾陶手法。

一沙一天堂 一家一故事

當地的老先生林火旺表示村莊北邊跟南邊各有一座師兄弟開的交趾陶工廠,後來與社區理事長洽談後,就把交趾陶設定為社區文化,才有現在的村莊風貌。

當地社區將廟宇文化和馬賽克藝術做結合
二〇〇五年,陳忠正已擁有自己的交趾陶工廠,在與社區理事長蘇維國及其他社區幹部開會時決議,將交趾陶做為社區文化,並進行大規模的社區美化。在社區的各處放置交趾陶藝術及馬賽克座椅,還有「一家一故事」。陳秋薇導覽員說:「這個一家一故事,就是將居民的生活經驗做成馬賽克藝術貼在該戶的牆上。」所以板頭社區的每一戶人家的牆邊,都會有不同的圖片敘事,有些是以前農業社會小孩子趕牛羊的趣事,有些是小孩子站在牛背上偷摘別人水果。」當地的耆老黃林月美說:「社區先來問我們家以前有沒有甚麼有趣的故事,再請人來幫我們設計牆上的圖案,真的很用心。」

學童體驗 深入學習成障礙

當地的國中小學,校方看到一家一故事的題材,便也請社區交趾陶藝術,也是陳忠正先生的師傅團隊,到學校為小朋友教學,或做簡單的馬賽克藝術體驗。後來在觀光園區的部份,陳忠正也想到以觀光體驗的方式讓遊客來玩馬賽克藝術,所以交趾窯觀光園區裡面有特地設立一區供遊客體驗。

但是依據陳秋薇導覽員的看法,交趾陶最費工夫精神的,還是在剪黏部份,可是目前沒有學徒想去學,除了當地人口外流的因素外,也是當地居民因為養家困難紛紛轉行,真的想當學徒學剪黏的人,目前一個都沒有,即便是基本扎根的學校教育,目前社區都沒有明確的規劃方針或任何實施。


延伸閱讀 :

板陶窯官方youtube

板陶窯官方網站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交趾陶館



創意手工皂 環保無毒護皮膚

$
0
0
【記者黃怡榕、施辰儒/台北市報導】一塊一塊精緻小巧的手工香皂,看起來雖然樸實,但是卻充滿著製作者的溫暖,散發著不同的天然香氣,這些都是由手工香皂Yu Soap創辦人彭文郁小姐親手製作,手工香皂不含任何化學成分,從製作的過程到使用過後,都不會帶給環境汙染,天然的成份,在使用過後不傷害皮膚,不僅對環境零汙染,也能保護我們的皮膚。

        




一路走來 從電子業到手工香皂

Yu Soap創辦人彭文郁大學時就讀化工相關科系,而在畢業後從事的是太陽能電子業,平時的她喜歡自己動手做做手工藝品,有時還會將自己做出的小裝飾品送給親朋好友,她在一次書展中,意外翻到製作手工香皂的書籍,備感興趣的她,於是回家後開始嘗試做皂,並針對周邊朋友的膚質,在配方比例上去做進一步的調配,她發現她原本從事的太陽能產業工作,雖然一樣是在做環保,但是在製造太陽能板的過程中,還是會對環境造成汙染;而手工皂卻不一樣,因為不加入任何的合成洗劑及其他化學藥劑,所以排放出的汙水,較易被分解,對於環境不會帶來負面的影響,還能善待我們的皮膚,是件一舉兩得的良心事業。

Yu Soap使用無毒無害的天然原料製作手工皂,讓皮膚敏感的人也能安心使用

起初,她只是寫寫部落格,和大家分享她做皂的心得,並把在家製作多餘的香皂放在網路上賣,但是久而久之,她發現許多民眾對於陌生的手工香皂抱持著懷疑,因此她決定要架設網站,將產品的製造成分明確標示,告訴消費者他們的手工皂不是隨便做做就拿出來賣,而是對手工皂的製作有深入去研究和學習,她甚至為此考取成為中華手工皂藝術協會合格教師,讓消費者在購買時能夠更加安心。

類型多樣化 符合各種膚質顧客

Yu Soap目前以多款的冷製皂為主打商品,冷製皂在製造過程中,以低溫進行化學反應,使植物油中的天然成分不遭受到破壞,彭文郁針對不同膚質的顧客,使用不同比例及種類的油脂,設計出多款的手工皂,像是橄欖油含量較高、具較強保濕效果的乳油木果馬賽皂,適合乾性肌膚的人使用;椰子油成分較高、具較強清潔力的舒緩金盞花手工皂,則是適合油性肌膚的人使用,每一種皂都有一種專屬功能及特性,讓消費者能在挑選時,易於選擇適用自己膚質的皂。彭文郁表示,一開始在製造時,曾將家裡多出來的手工皂送給一位皮膚敏感的朋友使用,而這位朋友在使用過後,不但沒有發生皮膚不適應的情況,反而在長期使用下來,漸漸改善長久以來的困擾,讓她大為受到鼓勵,決定繼續研發更多不同特性的皂,給其他的顧客使用。

一般的肥皂在製作過程中,常會加入化學合成起泡劑、硬化劑、香精、防腐劑等等,彭文郁認為,這些化學藥劑雖然在目前還沒有明確研究指出,會產生甚麼樣的傷害,但是我們卻難保未來在十年後、二十年後,會不會因此而對人體造成累積性的危害,因此她認為,儘管使用手工皂,不能立即見效的使膚質變好,但是至少能維持住,不要讓人的身體狀況變糟。

朝著初衷 繼續走下去


目前Yu Soap已推出多種不同款式的香皂,而販售通路主要以網路商店為主,實體店面的部分則是在Zakka Zoo日式雜貨店的兩間分店寄賣,在店舖內還有開設課程,教導想學手工皂的民眾如何製作。而在未來的發展,彭文郁表示,不會改變一開始創立時,製作天然環保手工皂的初衷,未來將繼續朝著這個目標邁進,將最初的理念一直延續下去。

延伸閱讀

Yu Soap天然手工皂

Yu Soap手工皂粉絲專頁

YuSoap-天然手工皂:: 痞客邦PIXNET ::



矯正鞋巡迴服務 訂製專屬輔具

$
0
0
【記者卓玫均、紀宛妤/台中市報導】扁平足、變形足、拇指外翻……多數人雖都聽過這些疾病,但卻鮮少知道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只因為天生擁有正常腳形的人們都以為這與他們毫無關聯,卻忘了自己的腳型在未來也有可能改變,其中的原因包括生病、意外,或是年紀漸增等等,團隊矯正鞋達人為了想讓所有國人在穿鞋時都能穿得安心,因此到全台各地巡迴,為有相同困擾的人群訂製專屬輔具。

需穿矯正鞋的原因

矯正鞋達人自二○○一年成立,創立團隊的原因起源於製鞋師傅們想讓所有有類似困擾的人都能輕鬆擁有一雙好鞋,因許多人即便知道自己足形特殊,也礙於矯正鞋的成本太高而怯步,製鞋師傅為解決這問題而集結在一塊,團隊囊括了足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製鞋師傅等等五六種不同領域的專家,並在成立的三四年後開始進行矯正鞋巡迴月服務,服務據點從最一開始的台大醫院及長庚醫院,擴及至全台各地,只要一通電話,矯正鞋達人就會率領夥伴前去為使用者訂製鞋具。

矯正鞋巡迴月活動照片(圖為矯正鞋達人提供)
矯正鞋製作與使用都須格外謹慎

要製作一雙合腳的矯正鞋可不容易,最一開始得先評估使用者的走路姿態,並進行足底壓力掃描,以確認使用者是否有高弓足或是扁平足,接下來便是製造鞋模,在製作時也會特別將襪子的厚度考慮進去,使用者若在試穿鞋模後感到舒適滿意,就會開始進行成品的製作,途中不乏多次修改和維修,為的就是想讓使用者擁有一雙完美好走的鞋,前前後後所需的時間約一個月。此外,矯正鞋內特製的鞋墊更是替因病而下肢畸形者分散雙腳於移動時產生的壓力,降低了足部對各個關節的磨損,讓肢障者能順利復健,也免去了因穿不適的鞋而併發的蜂窩性組織炎、胼胝等等困擾。

矯正鞋根據使用者年齡,而有不同的穿法,為了改善腳型,矯正鞋墊都會配合使用者的需要而做突出處,成年人可以以漸進式的方式習慣鞋墊,從每日多加一小時的穿著時間來適應,一般而言,廠商及治療師都會建議成人至少穿戴八小時,尤其在走路時更應如此,而孩童的部分則要特別注意,對於在練習走路的孩子,只需在練習走路時站間穿矯正鞋即可,平時最好取下,以避免幼童在跪坐時發生腳被鞋夾傷的意外,或是姿勢因鞋的限制而發展不佳,另外,矯正鞋必須購買合乎腳型,千萬別因考慮孩童正處於成長期,而特意買大一號,穿上過大矯正鞋的孩子容易讓腳變得細長,進而影響平衡。

腳穿好鞋足舒適 使用者寫信感謝

有足部困擾,為找一雙好鞋而尋覓許久的蔡孟吉,在矯正鞋達人的幫助下,得到他專屬的矯正鞋,驚喜之外,甚至來信感謝,他說,以前父母為尋找符合他腳型的鞋,幾乎找遍了整個台灣,在尋鞋的過程中,不乏遇到困窘與尷尬的情況,然而,在擁有這雙矯正鞋後,讓他不用再繼續為無鞋可穿煩惱,他認為,製鞋團隊不只為使用者製作了適合的鞋,更為他們考慮到可能發生的問題,並在製鞋時一併納入考量,使得他感到既貼心又安心。

十多年來的辛勞不曾中斷,未來,矯正鞋達人仍會繼續每個月一次的巡迴月活動,儘管人手有限,但只要能讓使用者穿得舒適,他們就會堅持初衷,繼續不懈地努力。


延伸閱讀:

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

輔具之友

矯正鞋達人部落格



老棉成燈籠 延續傳統不忘創新

$
0
0
【記者徐千雯、林冠瑩/台北市報導】過去,燈籠和台灣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不論是廟宇或是家裡的廳堂都可以見到它,但隨著時代的變化,燈籠漸漸地式微,步入夕陽產業,不過仍有人在這個領域默默耕耘。「老棉成」,一個位在迪化街的百年燈籠老店,至今已經傳到第三代,除了繼續製造傳統的燈籠外,也努力開發新樣式,讓燈籠能更貼近大眾,並且迎合現代人的需求提供客製化的服務,希望能透過創新延續這項傳統的產業。

        




接手老棉成  參與燈籠的演變

現在的老棉成是由第三代張美美所經營,其實過去的老棉成是販售金紙,張美美說,祖父做過打棉被,也有當過賣竹器小販,後來在迪化街的廟會旁邊看到金紙這個行業,就決定自己開一個小工廠。然而因為金紙慢慢地機械化,又加上都市化的改變,所以到了父親那代時,就毅然決然地轉行,而會選擇改做燈籠是因為廟宇中常常會需要。做燈籠加工的技術都是從父親那邊學來的,從小就一直看著爸爸加工燈籠,自然而然也就學會了,大約在二、三十歲的時候,因為父親的過世,接手了這個行業。

老棉成老闆娘張美美與竹製的燈籠骨架

張美美表示,燈籠也是有演變的,最早期的燈籠非常費工,骨架幾乎都是用手工編織的竹子做的,之後還要糊紙、上色、題字、防水,整個工作是很複雜的。但是五十幾年前,燈籠的市場需求大,編織的人沒有辦法應付大量的訂單,再加上竹編的骨架有很多缺點,材質較容易隨著時間腐化、被蟲蛀,製作好形狀了卻很難定型,這讓他們很困擾。因為製作燈籠的人很少,費時又費工,老棉成一度因為找不到廠商合作而失傳,剛好之後在哥哥去高雄鳳山當兵時,意外發現一家製作紙雨傘的工廠,恰巧工廠當時也面臨轉型,便跟他們合作,以雨傘的概念製作燈籠骨架,選用的材料為金屬,變得耐用許多。

結合流行元素 燈籠樣式的轉變

談到燈籠的轉變,張美美說,除了製作材料的不同外,樣式上變化也很大,過去的燈籠很單純,主要用在廟會,也有少數的廣告燈,但是都較簡樸,而現在的燈籠較為多元化也比較花俏。老棉成主要的客戶是一些廟宇,廟會所需要用的燈籠是屬於很傳統的,因此較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做起來也非常得心應手,不過為了吸引其他散客,她會想許多不同的點子,例如將燈籠與客家花布做結合,也得到許多好評。

張美美將客家花布與燈籠做結合
而製作燈籠的靈感來源,張美美說,其實都是來自於新聞或是從生活週遭中觀察到的事物,像是之前的哆啦A夢展,吸引許多民眾,就讓她有了做哆啦A夢造型的燈籠的想法,沒想到受到很多客人歡迎,爸爸媽媽或是一些爺爺奶奶們看到卡通造型的燈籠,都會很開心,也比較有興趣,想買回家給小孩孫子玩,這也讓她體會到了卡通的迷人之處。不過張美美也因此體認到流行是不斷地在變動,去年暢銷的樣式今年不一定會熱賣,而這樣的不確定讓她感到很恐慌,但張美美還是持續在研發新作品,例如憤怒鳥或黃色小鴨等最近流行的事物,她說:「只要有做到大家都喜歡的新品,就很有成就感。」客人徐癸泉說,現在這種燈籠真的不多見了,能將傳統結合現代潮流真的滿好的。

景氣不佳 購買率下滑

老棉成一路走過來都十分順遂,沒有什麼太大的困難,張美美表示,可能是因為接手的時候,爸爸已經把客戶穩定好,都有固定的客源。不過近幾年,因為景氣較為低迷,除了主要廟會的需求外,其他訂單比過去減少很多,若要吸引散客來增加銷售,又因為流行變化的速度很快,得一直持續創作新的作品,然而構想出一件作品是非常困難的,再加上若要製作更特別的樣式,費時費工,成本上也較高,若將這些反應在價錢上又會讓客人的購買意願降低,張美美說:「畢竟燈籠只是裝飾品,不是生活必需品。」
但是相較過去,現在的燈籠用途也較多元了,會有許多因應節慶來訂購燈籠的顧客,例如新年、元宵等節日,買來裝飾家裡或活動展場。客人余漢強說,自己是開豆漿店的,想買些燈籠裝飾,營造復古的感覺,覺得手工製作的比較漂亮,所以特地前來挑選採買。張美美也說,前陣子還有客人看到這種傳統氣息的裝飾品,眼睛一亮,想拿來裝飾在國外開的餐廳佈置,於是要求訂做,而這種可以自行決定大小、樣式、顏色等的客製化服務,也吸引了許多客人來電訂製,多少增加了一些客源。

擔心無人接手  參與活動願傳承

現在每年雖然有固定的廟會訂單,但景氣影響,其他的訂單已明顯比過去少很多,來店裡逛的客人也多是散客,不是真正有意願購買的人,因此對於將來老棉成的走向,張美美無奈地說:「不太敢想未來。」另外,自己的孩子現在都有穩定的工作,也沒有太大的意願想要接手,所以不會強迫他們接手,畢竟做燈籠這行,收入不穩定又沒有固定的假日。

即便如此,從言語中還是能感受到張美美的不捨,畢竟從小跟著老棉成一起成長,製做燈籠已經成為她生活中的一部份,若之後因無人接手而不了了之,是很可惜的。近年來,她也不斷地參與政府所舉辦的文化傳承活動,例如文化部的大稻埕生活展,盡其所能展示出各式各樣的燈籠,並訴說燈籠的發展及演變故事。張美美表示,未來將會創新更多不同款式的燈籠,也希望能藉由參加更多的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到燈籠的美,讓燈籠文化能夠繼續在後代傳承下去。


延伸閱讀

老棉成

國語日報-燈籠點燃光明與希望

快速製作燈籠的方法



獨立記者鐘聖雄 說故事的行動者

$
0
0
【記者魏珮帆、黃于庭/新北市報導】「我想做的事情其實就是說故事,將這個社會上本來就是媒體該做卻沒做的事情,由我自己報導出來。」捕捉了無數社會運動現場的相機鏡頭底下,PNN公共電視新聞議題中心的獨立記者鍾聖雄,用筆將社會議題的故事寫下,用照片述說這些新聞事件背後,弱勢者的辛酸。

          




成為獨立記者的歷程

公視記者鐘聖雄擅長新聞攝影與寫作,就在今年十一月獲得卓越新聞獎新聞攝影獎。鐘聖雄在輔仁大學英文系就讀期間,由於曾經旁聽過新聞傳播學系的課程,種下對於新聞感興趣的種子。學生時期的他,曾經夢想要拍一部關於搖滾樂的紀錄片,於是寄信給黑手那卡西表示自己想採訪他們,卻沒有成功約訪到他們,後來收到了一封電子報,內容寫著他們會去樂生療養院演出。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鐘聖雄也前往一探究竟,看到樂生療養院的處境之後,他認為自己不應該裝作沒看見,於是加入青年樂生聯盟,漸漸地培養出自己主動關心社會議題的熱情。

鍾聖雄談論著自己獨立記者的生涯

鐘聖雄在大學畢業以後,選擇繼續念台大新聞所,在準備研究所考試期間,每天看報以增進自己對時事以及社會議題的敏感度,「就好像是要為了當名嘴講評而做的準備,但其實根本不是真正懂得關心,因為你沒有到現場看過。我覺得在現場可以感受到人跟人之間的關心,跟你只是單純談論議題是兩碼子事情。」直到考上研究所後,接觸到樂生療養院並且開始積極參與,鐘聖雄才有了一這樣深刻的體會,也從原先想當一名會賺錢的財經記者,變成關心社會弱勢者的獨立記者。

在研究所畢業之後,鐘聖雄的第一份工作是二〇〇八年七月開始在DigiTimes電子時報企業的IT週報擔任近一年的採訪編輯。離職後不久,當時正好因為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許多地方,造成居民流離失所,因而有一些業界人士、新聞工作者與關心災情的熱心人士共同架設了莫拉克新聞網,希望透過報導整理形成公民的力量,與災民度過難關。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之下,鐘聖雄因為符合莫拉克新聞網的徵才條件,他具有良好的採訪和攝影實力、有自己的車方便四處採訪、加上他懂得如何與人和睦相處,通常和受訪者能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於是從二〇〇九年底擔任了將近一年的記者,直到自己漸漸不那麼熱衷這份工作才離開,轉而到PNN公共電視新聞議題中心任職記者至今。

入圍卓新獎的國際新聞報導獎


二〇一〇年八月,甘肅省發生了特大的土石流災害,舟曲縣城關鎮一帶有三百多棟房舍遭沖毀,根據官方統計資料,將近一千五百人在此次災難中喪生,當時舟曲縣已被中共列為封鎖區,禁止「非中央」的媒體進入採訪,於是鐘聖雄喬裝成志工,在八月底進入災區進行兩天三夜的系列報導。「舟曲報告」的系列報導共分為七篇,分別在莫拉克新聞網、PNN以及旺報刊登,該系列報導也在同年入圍了卓越新聞獎的國際新聞報導獎。

在舟曲災區,一名婦人突然在縣城廣場的心理輔導站帳棚前倒地大哭;
那一刻,婦人的哭喊聲與周圍隆隆的工程機具聲揉合在一起,
圍觀路人臉上的表情,看上去比婦人滿臉涕淚的樣子還要無助、狼狽。
( 圖片/文字提供 鐘聖雄 )
由於鐘聖雄是台灣人的身份較為敏感,不僅二十四小時有人在旁邊關注他,且他並非以記者的身份進入災區,於是在採訪過程與下筆時便感到困難重重。鐘聖雄在報導中提到:「離開舟曲後,我一直在想,身為一位獨立媒體工作者,此次的舟曲經驗,究竟帶給我什麼成長?坦白說,具體的好處或成長我實在說不上來,但能見證兩岸截然不同的救災模式、災難應對文化,並且盡我所能將所見所聞告訴大家,我仍覺得與有榮焉,且獲益良多。」在舟曲幾天的時間,他用自己在台灣跑莫拉克風災的災區所見所聞,與當地做對照而有不同的感觸,「比方說,我對於中共的救災、清淤速度印象非常深刻。在那裡,幾乎四處都有滿滿的軍隊、武警人員,整天忙著在發送物資、消毒、清淤。」

「南風」獲卓新獎新聞攝影獎

鐘聖雄除了入圍二〇一〇年的卓新獎之外,他的新聞攝影作品「南風」在今年十一月獲得了第十二屆卓越新聞獎的新聞攝影獎。「南風」主要紀錄彰化縣大城鄉台西村於每年夏季南風吹過時,當地居民就得忍受六輕的空氣污染,甚至有相關研究指出此地是全彰化罹癌比率最高的地方。

位於彰化縣西南角的大城鄉台西村,是彰化縣最靠近台塑六輕的地方。十幾年前台塑在台西村南邊蓋了石化工廠,六輕是台塑的一項計畫,雖然開發地位於雲林縣麥寮鄉,但台西村的村民許萬順在「南風」裏頭說:「我們村和六輕只有一河之隔,坐在門口就能看到煙囪,吹南風時那個臭味不得了,六輕如果晚上偷放屁(排放廢氣),那個聲音跟噴射機一樣大聲。」他說在六輕營運後的第五年,他七十四歲的父親許牛因大腸癌逝世,三伯父也在前幾年因肝癌往生。

彰化縣台西村幾乎人人都會在冬天時下海捕鰻苗。
按照老漁民說法,以前入夜後的濁水溪口簡直像夜市一樣熱鬧,
四處都擠滿為了貼補家用而下海撈鰻苗的村民。
然而好景不常,現在濁水溪口已經沒有什麼人在捕鰻苗了;
原因無他,鰻苗正以急遽的速度消失中。(照片/文字提供:鍾聖雄)
鐘聖雄與出生於大城鄉的許震唐共同記錄了台西村村民在台塑六輕開發前後的生活受到了哪些負面的影響,採訪了許多村民、蒐集官方數據來控訴六輕計劃,而台塑雖未針對報導給予直接回應,但民眾也因攝影作品而注意到這個議題,並開始在網路上關心討論,專家學者也紛紛調查這件事,甚至行政院環保署開始針對該區進行健康風險評估,引起許多正面的效應。鐘聖雄於發表得獎感言時感嘆:「等到明年三月,台西村又要吹起南風,當地居民又得面臨六輕的汙染物,台塑什麼時候才會學會『社會責任』這四個字。」

「南風」的作者之一許震唐對影像工作頗有熱情,時常利用業餘期間返家紀錄村落生活,也曾於二〇〇九年獲得攝影獎項EPSON台灣尊榮賞優選、二〇一一年入選。他的筆法樸實,描寫村民看待土地、農民種田等等的心情與故事,而鐘聖雄筆法犀利,比較村民的生活因六輕開發有何改變。許震唐在書中提到,他認為「鐘聖雄是專業影像工作者,影像張力犀利地直搗問題核心,直接告訴觀賞者傳達的問題是什麼。」而鐘聖雄則認為自己是一位說故事的人,雖然是記者但不願當個僅寫報導的旁觀者,反而會自身涉入事件之中,他在採訪許多社會議題的過程中,最重視與受訪者的互動,甚至時常將報導的立場傾向於弱勢的一方,也曾因為採訪新聞事件而與警方發生拉扯。他堅持自己往後還是會不斷地寫這些社會議題,直到事件真正的被解決為止。


延伸閱讀:

PNN公共電視新聞議題中心

DigiTimes電子時報企業

南風系列攝影新聞

舟曲報告



網路媒體MATA‧TAIWAN 宣傳原住民文化

$
0
0
【記者魏珮帆、黃于庭/台北市報導】「『哇!有山豬、還有山鹿......。』布農族的許幸福牧師看到奇美這片土地之後,決定從原先居住的清水搬到奇美定居,和當地的阿美族一起生活。」許多與原住民有關、像這樣這樣溫馨又有趣的真實故事,都被紀錄在MATA‧TAIWAN這個網路媒體。創辦MATA‧TAIWAN的方克舟,積極利用網路分享原住民的文化與部落,網站名稱用許多南島語族中代表「眼睛」之意的「mata」,並告訴那些不了解原住民但有意了解的人:「臺灣很小,但如果我們的 mata 能看很遠,那就一點也不孤單!」

         




創立MATA‧TAIWAN的歷程

畢業於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輔修英文系的方克舟,本身只有四分之一的原住民血統,他的奶奶是噶瑪蘭族,但他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與環境都與漢人無異。熱愛文化和語言的方克舟,從大學時期就開始聽世界民族風音樂,尤其喜歡流行元素或電音搭配著各個民族的語言等,這類融合了流行與民族文化的歌曲。

而開始著手創辦MATA‧TAIWAN是因為一次偶然聽到阿美族歌手Suming的歌曲,才驚覺到雖然身邊有少數具原住民身分的朋友,但自己卻從來沒有特別關注這些台灣本地的民族,自此決心要利用自己的專業讓更多人了解原住民,且不只侷限於台灣地區,方克舟自己將網站上的各篇文章編譯成英文,目的就是要讓外國人也能看得懂。

方克舟選擇利用網路媒體作為宣傳工具,除了因為網路的快速、便捷與傳播無國界等的特性之外,資訊管理出身的他,畢業後進入半導體企業擔任業務三年半,辭職後利用自己的部份積蓄到拉丁美洲與歐洲等各國環遊世界一年,之後分別到軟體公司與《科技報橘》任職業務至今年九月。這些與科技和資訊接觸頻繁的職業,讓他更能掌控網路科技方面的專業能力,而環遊世界的經歷讓他更瞭解世界各地的文化與生活,有助於將網站的英文介面與內容編譯成歐美地區的人較容易理解的。

網路媒體「Mata Taiwan」的部落故事與創辦人方克舟

設定網路媒體的目標與期望

方克舟有了宣傳原住民文化的想法之後,首先在二〇〇九年九月創辦了Facebook的粉絲專頁,在這邊可以跟網友互動,目前按讚的人數已經超過一萬兩千個,而今年八月又架設了MATA‧TAIWAN網站。創立MATA‧TAIWAN網路媒體的初衷,就是希望能讓想瞭解原住民但不了解的人能夠閱讀這些資訊,並且在網站創立後給與自己的期望是將發言權與教育權交還給部落、提供更多服務給不了解原住民者、針對讀者進行優化,以及希望成立一個包含被忽略的十二個平埔族在內,共二十六族的團隊。

MATA‧TAIWAN網頁頁面
方克舟希望透過部落主動提供文章與資訊到他的網路平台,讓他們有自主發言的權利,並且能透過自身的故事分享,達到原住民文化的教育目的。例如「奇美部落專欄」便是由部落自己說故事並撰寫成文章投稿到MATA‧TAIWAN,看標題「布農族:走,讓我們一起移民到有好山好水好阿美族人的奇美部落!」就可得知內容主要介紹奇美部落的生活。

在「奇美部落專欄」之中,說故事的許幸福牧師家族在文章中敘述一九五二到一九五四年之間,分別有王家、田家以及許家三個家族來到奇美定居,許幸福牧師說,他們看到奇美不只土地平坦沒有石頭,還驚嘆有許多動物可供他們打獵,於是決定從原先居住的清水搬到奇美定居。而這個地方原先就住有阿美族,兩個族群住在同一個地方可以一起打獵、一起信仰、一起生活,他舉例:「例如布農族因為秀姑巒溪對岸的獵物較多而喜歡到那裏打獵,要過河時,阿美族會幫不會游泳的布農族推竹筏過河;回來的時候,阿美族會划竹筏去接布農族回家,於是打到獵物的布農族就會分享山肉給阿美族。」許幸福認為和阿美族人一起生活,日子是很快樂的。像這樣的故事是由同樣身為原住民的Kacaw(謝玉忠)、Falahan(吳明季)進行訪談整理的,呈現最貼近原住民的觀點。

除了部份了文章是由部落所提供之外,大部分都還是方克舟親自到各個地方的部落進行半採訪互動所得來的資訊,再自己整理編寫成文章。他說因為自己不是原住民的身分,剛開始經常遭原住民冷漠的對待,因此在訪談的過程也較為不易,但經過許多次的奔波、自己蒐集資訊多了解原住民,讓他們看到自己的誠意以後,與他們的溝通與互動就順利多了。

目前網站與粉絲團的營運狀況

目前方克舟自己將許多文章編譯成英文版本,希望不只是台灣人能夠看的到,其他英語系國家的人也能多了解原住民文化,此外,他也徵求懂日文的人幫他進行內容的翻譯。他說不同國家的人習慣不一樣,不是只要將中文轉譯為英文就好,還必須考量文化與生活背景的不同,外國人對於某些台灣人知道的名詞可能不了解,因此必須站在他們的角度翻譯文章,例如台灣的花蓮地區他就會翻譯成台灣東部,讓外國人較好理解,並且在介面中放上大量的圖片等,這些都是方克舟針對讀者進行優化的實行規劃。

除此之外,方克舟還分別在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Pinterest、Instagram等社群媒體推行MATA‧TAIWAN與原住民文化,這也是為了提供更多的服務給讀者,並且與讀者有更多的互動。網站營運至今,他覺得最大的收穫是讀者「本來沒有興趣到有興趣,本來完全不懂到略懂。」其中令方克舟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說他在分享了平埔族過去的歷史脈絡等相關文章之後,他的朋友告訴方克舟,有一位讀者朋友一直相信自己具有平埔族的血統,因為家人可能是來自於某個原住民部落,但始終找不到證據可以證明他的想法。當這位讀者看到方克舟的文章之後便痛哭流涕,因為文章解釋了他一直以來對於自己身分血統的疑點,並且感慨:「自己明明可能是來自於某個原住民部落,卻無法在自己的身分證明上看到。」但是看了這篇文章以後,他說他釋懷了,因為文章的歷史脈絡向他解釋了自己為何看不到身分證明。方克舟說:「其中一個原因是,許多平埔族女性與漢人結婚之後,通常選擇拋棄自己的原住民身分,從此便無法在戶籍謄本上看到自己的原住民身分。」

方克舟也因為透過網路宣傳原住民文化而認識了一名英國攝影師與一名來自葡萄牙的留學生,他們都願意與方克舟合作,在他們時間允許的範圍內提供部分協助,與他進行攝影或與原住民互動。目前方克舟已經主辦過三場活動,規模大約三十到五十人,也有和台灣原住民國際訊息平台合作舉辦的活動,活動內容有部落導覽、座談會以及原住民女權的討論等,相當多元。他說未來希望成為一個組織,理想狀態是組織成員能夠包含二十六個不同的原住民族群。


延伸閱讀:

MATA‧TAIWAN

Facebook粉絲專頁

台灣原住民國際訊息平台



學聯網 讓你在家輕鬆學

$
0
0
【記者徐可容、鍾怡╱台北市報導】活到老,學到老。不管是還在求學的學生,或是進入職場的上班族,都可能為了興趣或需要,繼續進修課程,但有時卻礙於時間衝突又或其它因素阻礙了學習。現在有個線上學習平台,使用的概念就是近來國外吹起一股新的學習方式叫做魔課師(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它擁有各種不同類別的線上課程,讓你在家就能學習,也能與授課講師做線上互動、解惑,是不是相對省下許多麻煩呢?

        




清大開辦學網聯 線上互動學習

MOOCS,也就是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讓民眾不論上班族或學生,待在家裡也可以觀看大學課程。學聯網就是利用MOOCS的學習方式,打破了傳統學習上具有的時間性、地域性問題。學聯網將教學內容數位化,提供自學者一個學習及討論的平台,學習者不僅能在線上學習到想學的課程,也能夠直接線上做練習,驗證學習效能。此網站的最大的特色在於「翻轉式學習」,意思就是不同於以往只能在課堂、教室內的學習方式,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的速度在家觀看線上課程影片做線上練習,另外內部有建立一個互動的空間,讓老師可以直接使用內建的空間與同學做互動。清華大學黃富能教授與捷鎏科技以「產學合作」的方式創辦學聯網(Sharecourse),由清大提供課程素材,捷鎏科技負責技術端的開發、維護。當初創辦的起源,是源於學聯網的執行長林宗賢看到Coursera、Edx、U decity等教育科技公司,它們皆與多家大學合作,給大眾帶來一些在線免費課堂。這些國外的線上學習平台,它們都是由各大學聯合的學習平台,同時也看到在上面的學生非常踴躍,深深覺得這是改變學習的一個契機,希望國內也能擁有一個這樣的平台,將台灣的教育更往上推進。
課程選擇頁面

雖然現在教育資源多,但不能否認即使資源豐富,還是有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北部的學生就相對擁有比東部、南部的學生較多校園資源可使用。而學聯網希望透過與大學合作,藉由網路雲端這個技術將資源分享給全台各地的學生。另外像是想要申請轉系的學生,就能利用網站先行研讀想轉的系所課程,有效利用資源。學聯網的研發經理李加安表示學聯網的出現或許能成為線上學習的一次革命,ㄧ改普遍大家學習的方式。


想學什麼 就學什麼

假如學生想上某教授的課程,卻因為所在地與該開課地點距離遙遠,或是現在普遍大學常見的衝堂問題,讓學生無法同一時段修習不同課程的,在學聯網上,這些問題都能獲得解決。任何民眾經過簡單的註冊程序,使用臉書登入或是一般註冊流程,便可以開始使用學聯網的功能,網站上有各大學校的專業以及培訓機構的連結,諸如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以及台大等,點擊後就可以看到該學校所提供的免費線上課程;選擇有興趣的課程後裡面會有該課程的簡介以及開課資訊,確定要上該課後點選「立即報名」即報名成功,便可以立即開始觀看線上或離線課程。進入課程後可以依照課程進度自行分配學習進度,也可透過「虛擬討論室」與同樣有上過該門課的學生、助理教授或教授本人在討論室內留言進行互動。

實際上課頁面
國際交流 打造進步未來

學聯網大部份的課程都是免費的,只有少部分認證課程或研討會需要付費觀看,學聯網則從中擔任媒介平台,幫忙收取課程費用並抽取百分之三十的佣金作為網站收入來源。目前網站的註冊人數已經有三千多人,與二十二所學校跟培訓機構共同在上面開放課程,除此之外,學聯網目前正在積極與其他學校洽談,希望個大學能在線上提供此開放學習平台,讓更多學生能認識這個平台並使用裡面的資源。

學聯網所合作的學校與機構
一位大陸清華大學的學生在使用過後表示,透過這個網站,讓他有機會接觸到台灣的課程,且認識台灣,他也認為台灣的教授比較有趣。學聯網的研發經理李加安表示:「科技帶動人性,我們利用這樣的科技就是希望帶動這個改變」,華人文化偏向自己擁有一樣東西,比較不習慣分享平台,但對學習者而言,擁有一個共通的分享平台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方便,希望未來能透過學聯網,即便是自己的學習平台,也能利用雲端方式串連起來,讓大家一起學習、進步;也希望可以往大陸、香港的學術界推廣,讓三地的學術能彼此分享,民眾也可以不用出國就能學習到不同國家的學術專長。


延伸閱讀:

學聯網

網路創意展介紹學聯網

學聯網操作手冊



動保公民新聞網 籲寵物源頭控管

$
0
0
【記者黃于庭、魏珮帆/新北市報導】「黃志摩的25天: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因有民眾通報,使流浪犬黃志摩在淡水紅樹林竹圍高中附近被捕捉,牠從原先健康、毛有光澤、眼瞳炯炯有神的樣子,進了收容所之間的十四天,牠逐漸消瘦,瘦到只剩皮包骨。到第二十五天,牠走了。「收容所的照顧是好的,但是一道鎖起來的牢門,也鎖住牠生命的期望與自由。」動保公民新聞網因為分享這則故事,點閱率在短期間內破上萬人次,也意外地提高網站的知名度。

         




動保公民新聞網的創始者
動保公民新聞網是由三個年輕人共同創造出來的網路媒體,幾年前他們在民間動保團體中認識,但是他們逐漸覺得動保團體的做法與他們認為應該落實寵物源頭控管的理念不甚相同,後來其中一位動保志工林昭任,提議利用架設網路媒體來倡議他對動保的概念,另外兩位志工劉恩驛和曾貞寧也認同這樣的想法,於是由會網站架設與設計的兩人共同設立動保公民新聞網,開始利用網路媒體倡議他們的理念,將這個想法實踐出來。

曾貞寧(左)與劉恩驛(右)在收容所陪伴動物們的樣子
劉恩驛從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系碩士班畢業之後,就自己開設個人工作室直到現在,藉由自己網站架設與網頁設計的專長接案賺錢。而曾貞寧畢業於台大流行病學所,之後從事金融保險業共七年左右的時間。某天她領到了在南山人壽待滿五年的證書以後,才驚覺自己已經在金融業這麼長一段時間了。但她不想就這樣工作到退休,於是重新思考自己的未來,決定放棄精算師的高薪,憑藉著在她離職前幾年好學的精神,向許多人請益以及自學,已學會了網頁設計的技能,便毅然決然離職,並開始和劉恩驛一起投入接案的工作。創辦人之一的林昭任除了經營網路媒體之外,還積極投入南區高中棒球聯賽的推廣,同時也是南聯的發起人與籌劃人,而劉恩驛和曾貞寧則邊接案邊經營網路媒體,同時還會抽空去淡水動物收容所當志工。

一開始,動保公民新聞網的創始者並沒有計畫什麼時候開始設立網路媒體,直到今年的四月,在淡水動物收容所親眼見證流浪狗黃志摩因失去自由而憔悴致死,憤而將網站和動保公民新聞網Facebook粉絲專頁迅速完成並且記錄這則故事,造成極大的迴響,目前的點閱率已經破十二萬人次,這也是他們始料未及的。

淡水動物之家志工在收容所外面陪伴小狗
藉流浪狗的故事開始經營網站

因為流浪狗黃志摩被捕捉進淡水動物收容所時,劉恩驛和曾貞寧也在這裡當志工,曾貞寧帶著黃志摩到海邊散步,覺得牠很安靜,「眼神感覺很像多愁善感寫詩的憂鬱小生,才幫牠取名志摩。」曾貞寧說,牠會進收容所是因為民眾通報在淡水紅樹林附近有流浪狗,於是捕犬大隊派人將牠捕捉回來。流浪狗黃志摩因為抗拒進入收容所的牢籠裡,失去自由的牠,日漸消瘦,淡水動物收容所的志工曾貞寧紀錄黃志摩在收容所十四天的情形,說牠是隻安靜不吠叫的乖狗狗,「唯獨從遠遠的地方望著收容所大門時,牠極力的想往離開的方向走。」直到第二十五天,志工想帶牠出收容所去給獸醫醫治,但才剛發動車子,早已骨瘦如柴的牠終於撐不住,倒了,從此再也沒有醒過來,就像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目前已經在淡水收容所待了二、三年的劉恩驛和曾貞寧因親身經歷這樣的故事,情緒激動地馬上製作動保公民新聞網並且紀錄這則故事,他們認為看到這則故事的民眾應該要思考,「收容所不是真正問題的來源,繁殖業者、寵物商店未做源頭控管、棄養的百姓、缺乏動物生命教育才是問題的肇因,而這一切肇因都指向政府殘破的動保制度才是真正的禍源。」他們認為應該藉由監督政府確實實行動保制度,雖然已經有動保法,但卻沒有落實,像是二〇〇七年至二〇一〇年一至四月,於公共場所稽查寵物登記件數為零者高達十二縣市,而稽查比率亦僅有百分之一點六,可見寵物登記稽查的執法成效低落。這是制度層面的問題,也是他們在網站上透過連署亟欲改善的問題,但至今還看不到制度的改善。

收容所外觀
動保公民新聞網的內容包含動保新聞、部落格的小故事、法令與體制以及目前仍在進行中且已累積六千多人的連署等等,目標是要呼籲政府實際落實已通過的動保相關法條,例如植入晶片、寵物登記,並且提高民眾的關注意識,以及提倡落實寵物源頭控管的概念。他們在網站中透過照片、文字或者影音的方式分享轉貼動保資訊和故事,也會撰文倡議目前寵物源頭控管的問題以及改善方式,例如分析動保法和實際落實的差距,將法條與數據的重點用顏色提示,讓不想看法律條文但又想迅速了解狀況的人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


動保公民新聞網所製作的動保現況解說
新市國小生的收穫與網友的回饋

今年十月劉恩驛和曾貞寧受邀到淡水的新市國小,向六年一班的同學講解動物的生命教育課程,這是為了帶小朋友到淡水動物收容所觀察流浪動物所做的行前教育,分享一些他們如何與流浪狗互動,以及觀察和紀錄的過程與經驗。因為流浪動物是被捕捉進收容所的,當有陌生人要將牠們套上頸圈帶出牢籠時,那些流浪狗會有防備心,因此必須觀察牠的舉動並釋出善意。這些國小生在兩人的領導之下,二十四位小朋友分成三到五人一組與一隻狗互動,觀察並記錄狗的狀態,透過小朋友的實際體驗來教育,每位小朋友都有所心得,老師也說:「在生活上觀察小朋友去完收容所後的改變,就是對動物多了一份很深的同理心。」其中有一位令曾貞寧印象深刻的小朋友說:「老師,為什麼一般民眾殺狗有罪,但收容所裡面殺狗的人卻無罪?」

透過網路不斷地進行宣傳和倡議,即使在制度層面並沒有看到顯著的成效,但多少達到一些教育的效益,有些網友閱讀了這些文章之後,也會向他們說這是他們以前從來就不知道的事情。除此之外,他們也時常收到有網友詢問是否可以到淡水收容所當志工的訊息,在確認他們有心長期學習之後就會允許。還有一個動保團體「窩窩」也在今年十月開始派了三位到淡水動物收容所當志工觀摩學習,其中,陳柏羽在向記者介紹幼犬區和小型犬區的流浪狗時,感嘆道:「幼犬區已經被清空了,牠們大多不健康而病死,小型犬跟上週比起來也少了七隻,因為十二天期限到就要被安樂死了。」

劉恩驛說,在志工的部分也有所規劃,希望除了網路媒體之外,可以藉由落實理念的「在地化」開始。從淡水培養一群志工,讓他們從觀察、紀錄動物開始,到可以跟動物和平互動,未來還可以讓志工學習網站的資訊與影像後製、平面設計與文案編寫等等,幫忙經營動保公民新聞網。由於大多是年輕的志工,許多還是來自不同城市的大學生,因此在志工學會了以後,可以將這些理念和技能帶回家鄉落地生根,藉由這種方式提升各地居民對於動保知識的認知,這是他們未來的目標。


延伸閱讀:

動保公民新聞網

動保公民新聞網臉書粉絲專業

窩窩wuo.wuo



來自台灣 布衛生棉改變尼泊爾

$
0
0
【記者謝佩珊、楊婷華/新北市報導】一片片用棉布縫合而成,色彩鮮明的布衛生棉,打破了尼泊爾傳統認為月經不潔,而疏於照顧自己的態度,也讓尼泊爾女性藉此對月經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更加珍視自己的身體。這樣的改變來自於台灣女孩,林念慈與她創設的品牌「棉樂悅事」。

         




走進尼泊爾 得知婦女困境

二○○九年開始任職於非政府組織「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的林念慈,時常帶領台灣志工前往尼泊爾村落進行開拓森林防火線的服務,也因為工作的關係,使她有許多與當地婦女接觸、交流的機會。在一次對話中,她得知尼泊爾將月經視為不潔的象徵,因此,當地婦女在經期間需要被隔離,住在村落邊緣的小茅屋,還要處理繁重的農事,無法獲得足夠的休息與適當的照顧。同時,尼泊爾婦女們有百分之八十的比例使用傳統舊紗麗及舊布作為月事用布墊,但由於經期衛生護理相關知識的缺乏,常因清潔不當、衛生環境等造成許多婦女疾病問題。

棉樂悅事設計的布衛生棉,色彩鮮明,輕薄的重量卻肩負著環保及改善尼泊爾婦女傳統觀念的重責。(楊婷華攝影)

尼泊爾婦女的情況使林念慈開始思考改變的可能性,而布衛生棉環保、乾淨且原料便宜,能夠解決婦科疾病,還給女性健康,並教授當地婦女關於定時清洗布衛生棉等相關知識,期望能幫助他們改善婦女疾病問題。二○一一年,她通過「夢想資助計畫」,在尼泊爾推動環保布衛生棉並推廣女性健康工作坊的理想邁入實踐的階段。

棉樂悅事創辦人林念慈與布衛生棉。(謝佩珊攝影) 
成立棉樂悅事 實踐關懷與環保
赴尼泊爾執行計劃前,林念慈先在台灣參加「生活者工作坊」,學習使用縫紉機製作布衛生棉,並與朋友設計六種版形,完成前置作業。二○一二年底,展開「田野調查」,詢問當地一百位、包含婆羅門、藏族及賤民三種姓的婦女,調查內容涵蓋女性經期自我照護、對布衛生棉印象、以及接受縫紉培訓意願等;經過挑選機器、培訓婦女、建設工作坊及試賣,「棉樂悅事」逐漸步上軌道,至今年三月,已有四位尼泊爾婦女做為員工,製作布衛生棉提供給當地及其他地區女性使用。林念慈表示,成立初期,困難之處主要在於培訓婦女使用縫紉機,由於這些婦女過去從事粗重的農務,甚至不識字、連筆也不會拿,完全是從零開始,教導他們如何使用機器,到現在可以獨立作業,花了不少時間。至於推行方面,由於尼泊爾婦女傳統即使用舊紗麗及舊布作為月事用品,因此對布衛生棉接受度頗高。

推行理念因地制宜 未來擴大產品


在尼泊爾當地,由於婦女過去使用舊紗麗作衛生棉,因此對布衛生棉接受度高,「棉樂悅事」主要以乾淨、健康及便宜奉為推行理念,讓婦女以一塊多美元,約台幣三十元即可買到一片布衛生棉;而台灣則以環保為概念進行推廣。「一般拋棄式的衛生棉,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石化副產品,需要三百年到五百年才會自然分解,對環境造成很大的負擔。」林念慈表示,一片布衛生棉可至少使用二年至三年,一次的經期準備八至十片的布衛生棉即夠使用,相對之下,對環境是十分友善的。目前,台灣使用布衛生棉的女性日益增多,在日本及香港也有顧客向「棉樂悅事」購買女性用品。

布衛生棉的推行,使尼泊爾的女性在生理期間擁有更乾淨、舒適的自我護理方式,也讓人們的態度逐漸改變,甚至有尼泊爾男性購買布衛生棉給自己的太太使用。未來,「棉樂悅事」也計劃朝女性衛生教育方面努力,以手作道具讓當地人了解月經,打破傳統想法,讓女性在經期間能免於隔離並有良好的照顧;另外更希望能推行布尿布,朝環境保育更進一步。


延伸閱讀:

「棉樂悅事」粉絲專頁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生活者工作坊」粉絲專頁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