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竹涓、張俐禎/新北市報導】鼓棒強而有力的敲動鼓面,發出清脆響亮的鼓聲,展現熱情洋溢的節奏。凱達格蘭大道上,戴著頭飾,身穿泰雅傳統服飾 的這群小鼓手,正努力用他們的雙手,鼓出自信、鼓出歡樂、鼓出泰雅。來自桃園市復興區的這支森巴鼓隊,雖然打的是「森巴鼓」,其中卻也蘊含了「泰雅」的節奏和元素在裡頭。
泰雅文化傳承者 魯祝‧拔尚
大眼、挺鼻,輪廓深邃的魯祝‧拔尚,現居桃園市復興區奎輝村的嘎色鬧部落。魯祝出生於台中市和平區,小學三年級時,賽德克族的母親改嫁,於是她便跟著母親,搬到桃園市復興區。畢業於國立台北商專後,再度回到山上,展開長達二十多年的教學,持續至今。她常將泰雅文化、故事、歷史、音樂、舞蹈,帶給這些泰雅族的孩子們。例如利用串珠、藝文課時,教這些孩子們認識泰雅圖騰、跟他們分享泰雅族的古老傳說、一起唱著泰雅族的歌曲、跳著泰雅族的舞蹈。魯祝表示,孩子在學習、接觸這些泰雅文化的過程中,也會漸漸知道他們「所學為何」,以及「為何而學」。
在桃園市復興區共十一所國民中小學裡面,魯祝就教過其中的八所學校,包含介壽、三光、羅浮、奎輝、三民、巴崚、長興、高義。對於山上的孩子來說,魯祝‧拔尚這個名字一點都不陌生。對於整個泰雅族來說,魯祝更是泰雅文化的最佳傳承者。
另外,擔任森巴鼓隊總監的魯祝,更將泰雅族振奮人心的節奏以及歡呼聲融入森巴鼓當中,並在二O一三年帶領森巴鼓隊從「全國夢想森巴鼓比賽」的六十七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拿下亞軍。二O一四十月,魯祝和森巴鼓隊更受邀到日本青山季表演屬於他們的森巴鼓,讓泰雅文化被更多人看見。
北上就學 重新認識母族文化
在魯祝的印象中,從小幾乎沒有接觸到母族文化。由於時代背景關係,政府當時禁說母語,部落耆老也不會特別主動去教他們有關泰雅族的文化。在魯祝的印象中,很少聽到泰雅族的歌,只記得祖母的臉上有紋面,而且常在小房間裡織布。
魯祝國中畢業,北上就讀台北商專。當時跟魯祝同鄉,同時也是台北商專的學姊,邀請她參加山地服務社。透過山地服務社,魯祝才知道,「原來」台灣還有排灣族、布農族等其他原住民,也發現到原來自己是「泰雅族」!
魯祝表示,自己到台北後,反而比較有機會透過舞蹈、音樂,和山地服務社的其他社員互相交流和分享。她說:「我們會一起去唱、去跳。當時跟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才知道原來我們原住民有這麼棒的山地舞蹈!」
山地服務社固定每年寒暑假會到各個不同的偏鄉地區服務。當時還在就讀五專的魯祝,會事前準備自己會的歌曲、舞蹈。有時也會主動請教部落裡的耆老,一些更早的音樂、更難的樂器,例如古調和口簧琴,只為了將它們帶給山上的孩子。
有感於自己居然這麼晚才真正接觸到母族文化,魯祝希望,藉由帶著孩子們一起唱、一起跳,能夠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文化有多珍貴、多重要,而且不能斷掉。因為,她不希望這麼悲慘的事,會延續到下一代孩子的身上。於是,她畢業後,便回到自己的部落教書,努力將泰雅文化傳承下去。
熱愛打鼓 泰雅孩子鼓出自信
當魯祝積極鼓勵學生了解泰雅文化的同時,夢想社區文教基金會也來到山上。他們發現山上的孩子對於打擊這塊特別敏感、有天賦,於是每個星期都會請外國老師上山教小朋友打森巴鼓。透過每周的練習,學生也逐漸上手,愛上森巴鼓。有時他們也會藉由夢想社區安排的踩街機會,下山表演森巴鼓。
應山上孩子的強烈要求,森巴鼓隊在二OO八年正式成立。因為熱愛,三十多個孩子每周聚在一起勤奮練習卻從來不覺得累。魯祝親口聽到她的學生吳彥文跟她說,他最期待每個禮拜的森巴練習,因為打森巴有讓他解放的感覺。魯祝表示,每個孩子從打森巴鼓當中所體會、得到的雖然並不完全一樣,但她相信,當這些孩子在練鼓時,都是自信、快樂的。
回想起過去六年練森巴鼓的日子,目前就讀桃園大溪高中的陳廷彥說:「真的忘不了!」他在加入森巴鼓隊前,個性內向害羞。感染到森巴鼓隊輕鬆、活潑、熱情的氣氛後,陳廷彥變得更加外向,甚至還當上森巴鼓隊的隊長。現在的他也常常回去學校指導學弟妹、替他們加油打氣,因為他覺得「這是種傳承」。
桃園介壽國中森巴鼓隊(魯祝‧拔尚提供)。 |
泰雅文化傳承者 魯祝‧拔尚
大眼、挺鼻,輪廓深邃的魯祝‧拔尚,現居桃園市復興區奎輝村的嘎色鬧部落。魯祝出生於台中市和平區,小學三年級時,賽德克族的母親改嫁,於是她便跟著母親,搬到桃園市復興區。畢業於國立台北商專後,再度回到山上,展開長達二十多年的教學,持續至今。她常將泰雅文化、故事、歷史、音樂、舞蹈,帶給這些泰雅族的孩子們。例如利用串珠、藝文課時,教這些孩子們認識泰雅圖騰、跟他們分享泰雅族的古老傳說、一起唱著泰雅族的歌曲、跳著泰雅族的舞蹈。魯祝表示,孩子在學習、接觸這些泰雅文化的過程中,也會漸漸知道他們「所學為何」,以及「為何而學」。
在桃園市復興區共十一所國民中小學裡面,魯祝就教過其中的八所學校,包含介壽、三光、羅浮、奎輝、三民、巴崚、長興、高義。對於山上的孩子來說,魯祝‧拔尚這個名字一點都不陌生。對於整個泰雅族來說,魯祝更是泰雅文化的最佳傳承者。
另外,擔任森巴鼓隊總監的魯祝,更將泰雅族振奮人心的節奏以及歡呼聲融入森巴鼓當中,並在二O一三年帶領森巴鼓隊從「全國夢想森巴鼓比賽」的六十七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拿下亞軍。二O一四十月,魯祝和森巴鼓隊更受邀到日本青山季表演屬於他們的森巴鼓,讓泰雅文化被更多人看見。
泰雅文化最佳傳承者 魯祝‧拔尚 (魯祝‧拔尚提供)。 |
桃園介壽國中森巴鼓隊(魯祝‧拔尚提供)。 |
北上就學 重新認識母族文化
在魯祝的印象中,從小幾乎沒有接觸到母族文化。由於時代背景關係,政府當時禁說母語,部落耆老也不會特別主動去教他們有關泰雅族的文化。在魯祝的印象中,很少聽到泰雅族的歌,只記得祖母的臉上有紋面,而且常在小房間裡織布。
魯祝國中畢業,北上就讀台北商專。當時跟魯祝同鄉,同時也是台北商專的學姊,邀請她參加山地服務社。透過山地服務社,魯祝才知道,「原來」台灣還有排灣族、布農族等其他原住民,也發現到原來自己是「泰雅族」!
魯祝表示,自己到台北後,反而比較有機會透過舞蹈、音樂,和山地服務社的其他社員互相交流和分享。她說:「我們會一起去唱、去跳。當時跟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才知道原來我們原住民有這麼棒的山地舞蹈!」
山地服務社固定每年寒暑假會到各個不同的偏鄉地區服務。當時還在就讀五專的魯祝,會事前準備自己會的歌曲、舞蹈。有時也會主動請教部落裡的耆老,一些更早的音樂、更難的樂器,例如古調和口簧琴,只為了將它們帶給山上的孩子。
有感於自己居然這麼晚才真正接觸到母族文化,魯祝希望,藉由帶著孩子們一起唱、一起跳,能夠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文化有多珍貴、多重要,而且不能斷掉。因為,她不希望這麼悲慘的事,會延續到下一代孩子的身上。於是,她畢業後,便回到自己的部落教書,努力將泰雅文化傳承下去。
魯祝‧拔尚。 |
熱愛打鼓 泰雅孩子鼓出自信
當魯祝積極鼓勵學生了解泰雅文化的同時,夢想社區文教基金會也來到山上。他們發現山上的孩子對於打擊這塊特別敏感、有天賦,於是每個星期都會請外國老師上山教小朋友打森巴鼓。透過每周的練習,學生也逐漸上手,愛上森巴鼓。有時他們也會藉由夢想社區安排的踩街機會,下山表演森巴鼓。
應山上孩子的強烈要求,森巴鼓隊在二OO八年正式成立。因為熱愛,三十多個孩子每周聚在一起勤奮練習卻從來不覺得累。魯祝親口聽到她的學生吳彥文跟她說,他最期待每個禮拜的森巴練習,因為打森巴有讓他解放的感覺。魯祝表示,每個孩子從打森巴鼓當中所體會、得到的雖然並不完全一樣,但她相信,當這些孩子在練鼓時,都是自信、快樂的。
回想起過去六年練森巴鼓的日子,目前就讀桃園大溪高中的陳廷彥說:「真的忘不了!」他在加入森巴鼓隊前,個性內向害羞。感染到森巴鼓隊輕鬆、活潑、熱情的氣氛後,陳廷彥變得更加外向,甚至還當上森巴鼓隊的隊長。現在的他也常常回去學校指導學弟妹、替他們加油打氣,因為他覺得「這是種傳承」。
森巴鼓隊平日練習情形 (魯祝‧拔尚提供)。 |
桃園介壽國中森巴鼓隊 (魯祝‧拔尚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