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5

成蹊成功轉變 行為藝術詮釋同志

$
0
0
【記者許稚佳、林哲緯/台北市報導】成蹊藝術在去年年底從雜誌轉型,開始以行為藝術展現同志精神,讓想了解同志文化的朋友們不一定只能看雜誌,在展覽裡也能獲得同樣的資訊,如與藝術家陳昭淵合作的「散場過後」,便是將所訪談的內容搭配同志音樂家約翰‧凱奇的作品重新「演」出來,讓展場裡的雨傘、橡皮艇都發出聲音,讓雜誌的內容直接重現在眼前。

      

成蹊藝術總編輯白志仁(左一)與志工們拿著藝術家為他們題的成蹊二字合影。

從雜誌出發 讓同志有歸屬感

成蹊藝術的前身成蹊同志生活誌在二OO九年正式創立,來自法國的總編輯白志仁剛來台灣時,為了幫助性向相對弱勢的同志大學生,同樣是同志的白志仁與他的同志朋友一起創立了勉仁協會。勉仁協會主要是幫助患有愛滋病的大學生及同志大學生,透過樂捐及募款的錢,除了給予他們獎助學金外,也會免費幫助他們做生涯規劃。回想起當時的滿腔熱血,白志仁笑著說:「原本是看到許多領勉仁協會補助獎金的學生作家,沒有地方發表他們的作品,六個人就這樣創了成蹊。」

在勉仁協會的經歷,讓白志仁開始發現,許多才華洋溢的同志作家或藝術家,縱使能領到足夠的補助獎金,著手進行他們各自的作品計畫,卻沒有一個合適的平台供他們暢所欲言,這樣一個想法,經過六年的發酵,醞釀出了成蹊同志生活誌,讓這群同志作家有發聲的媒介。

而在成蹊藝術工作的都是藝術家志工,大部分負責採訪及文章撰寫,白志仁特別強調,這群志工們以及採訪的對象都是出櫃同志,他說:「同志藝術的特別,就在於同志們可能需要隱藏身份,可能對愛的態度更小心翼翼,是與異性戀截然不同的生活經驗。如果對自己不了解,對圈內沒有認同感,特別性就不在了。」

白志仁半開玩笑地說:「我們連修水電的工人,都一定要找同志的水電工人。」這樣的玩笑話,卻隱含了白志仁對歸屬感的重視,他說,他也曾推薦一位異性戀的記者去採訪同志雜誌,但在異性戀的角度,可能是以外面的視角,來看待同志。異性戀可能會覺得,辦同志雜誌、做同志藝術是很特別的事情,但對我們來說,我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特別的,我們只是在做一件我們喜歡的事。

但對於自我認同感的堅持,卻也是成蹊藝術面對的最大難題。白志仁表示,雖然藝術家們會互相幫忙,推薦許多圈內的藝術家讓我們受訪,但可能看到了好作品,那位藝術家卻不願意出櫃,不能接受訪問等。受限於每個人對同志性向的自我認同感不同的情況下,成蹊目前仍有許多藝術作品的採訪是停滯擱淺的。

除此之外,同志志工人力缺乏也成為成蹊的另一個難題,白志仁認為,一個音樂作品,就該由音樂專業的人去採訪,否則寫出來的訪談會缺少內涵。秉持著這個理念,也讓雜誌內容的走向充滿不確定性,如果近期來的志工,專業領域大部分在音樂上,近期的專欄內容就會偏向採訪音樂方面的藝術作品。這同時也讓成蹊在許多如建築藝術等特殊領域上,仍然缺乏專業志工去採訪。

白志仁說:「雖然大部分的志工都是短期來支援,但因為我們的共同性,許多離開的志工們可能會再回來。」因為這些志工們對於同志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如果有需要,他們會回來幫忙,而回來的志工們可能有新的體悟,也會促使成蹊變得更好。

不服現況 成蹊藝術不斷轉型

白志仁半開玩笑著說,成蹊其實只是一個實驗。但這個被稱之為「實驗」的雜誌,定位可不馬虎,一開始是雙月刊的平面雜誌,主題鎖定在台灣的「藝文」與「同志」兩個元素上。面對網路時代來臨,成蹊逐步轉型成網路公益雜誌,期許有更多閱聽眾傾聽他們的文化,也盼望透過網路連結更多同志作家,讓雜誌不再單純的只是承載眾多作品的媒介,  雜誌本身成為一個同志文化的樞紐及象徵。

成蹊藝術執行編輯游承彥說:「我想正是因為成蹊的源頭是實驗的概念,才有著這麼高的自由性,我們不滿平面雜誌的成效,就改成網路;我們需要改變,所以往行為藝術發展。」成蹊藝術有著足夠的彈性,一次又一次的往前邁進,開始以行為藝術表達他們的語言。

成蹊藝術與藝術家合作的行為藝術《身聲裝置》,透過藝術家的聲音賦予作品更多想像空間。(成蹊藝術提供) 

用行為藝術 演出酷兒精神

成蹊藝術創辦人白志仁表示,行為藝術是成蹊藝術跳脫平面、網路雜誌,更深刻具體展現同志樣貌的轉型,它呈現一種流動跟跨界的關係,從雜誌這個媒介流動到藝術表演上,他說:「同志又何常不是有這種特質呢,我們跨到了異性戀為主的社會,可能就必須偽裝成異性戀,從同志的身分流動,並且適應。」

行為藝術通常被定義為個人或群體行為,強調行為藝術者的肢體動作,以及與觀眾交流的一種藝術。而成蹊所呈現的行為藝術,他們稱之為講演(Lecture Performance)。其實在國外非常流行,將一個講座主題融合在劇本裡,以表演藝術的方式呈現,讓你在看戲的同時,接收到你要的資訊。

成蹊藝術在不斷轉型的過程中,開始將同志藝術家的訪談內容,重新整理後,加入本身對這段訪談的理解,用行為藝術的方式重新演繹出來。如同藝術家陳昭淵的展覽「散場之後」,成蹊在訪問之後,發現他想呈現的概念在於當展覽結束過後,展覽品如雨傘、衣服、帳篷等,可能會被藝術家收起來,可能會被拿去回收、分解、重新組裝,變成一個新的日常用品回到每個人的四周,在散場過後,這些展覽品還依然是藝術品嗎?

這種從藝術品流動到日常用品的矛盾感,讓成蹊的藝術家陳昱榮想到了同志音樂家約翰●凱奇的作品,一首鋼琴曲從頭到尾沒有彈到琴鍵,用鋼琴蓋的開關、音樂家擦汗、觀眾的鼓譟聲等日常聲音來演出,他批判大眾對於樂器發出的聲音才是樂音這種二分法,其實每一個日常的聲音都是一種樂音。就像同志,難道因為不同的性向,在社會裡就要被劃分成兩派嗎?
成蹊藝術工作室的書櫃裡擺放著滿滿的同志文學還有彩虹旗,象徵著他們對自我的認同及驕傲。 

同志的色彩 不只政治

如果說到同志,第一個浮現在你腦海的是什麼?白志仁苦笑著說:「我猜大部分的人會說社運或者情慾吧。」但是同志的文化裡只有這兩個象徵嗎?白志仁表示,這也是許多人對同志雜誌有所誤解的原因,大部份的人認為冠上同志二字的雜誌,內容就應該談論社會運動、裸露藝術。

鮮少人注意到同性戀的社會裡,其實像異性戀一樣有著多元的文化空間。而成蹊藝術的理念,就是透過雜誌及行為藝術告訴所有人,雖然他們的性向與主流不一樣,但一樣有著自己驕傲的藝術風格、文化信仰以及生活經驗,一樣能成為一個多元的小型社會。


延伸閱讀

成蹊藝術

《 散場過後 》成蹊藝術x陳昭淵

成蹊同志生活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