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計雯婉、林嘉勤/台北市報導】明信片,在許多人看來不過是出外旅遊時常會買的一份紀念品,但是藝術家秦政德卻把無數屬於台灣的老故事附著在一張張的明信片上,讓這些非同尋常的「小草明信片」成了可以拼湊台灣整個歷史面貌的藝術品,也讓屬於台灣的古老記憶終將以另一種形式而得以保存。
一場「革命」 引發啟蒙
小草藝術學院由秦政德創立於一九九四年,而這竟然源起一場發生在文化大學美術系的小「革命」。在文化大學美術系就讀的秦政德曾因為獨立創作的理念與老師發生歧義而遭到數位老師的二一,但老師的這種做法引起了美術系同學的不滿,於是學生決定罷課。整個罷課行動在美術系維持了三、四天,就在罷課期間,秦政德與一些當時的同學在文化大學的一個廣場創辦了小草藝術學院。而小草藝術學院的理念則是秦政德希望這個規模並不大的藝術學院能有如小草一般的堅韌生命力。
「罷課還是得結束,而當初成立的小草藝術學院也就作鳥獸散了」。說起這裡,秦政德還是有絲無奈,作為那個唯一沒有放棄「小草」的人,他決定利用美術系善於運用圖像的這個優勢來為台灣這片土地做些什麼。於是,他一個人堅守著「小草」,開始了復刻台灣古老照片,讓更多人認識老台灣的行動。他說,想要延續當初罷課時的那種精神。
以「明信片」承載獨特記憶
剛成立的小草藝術學院只有秦政德一人,但他沒有被這樣的現狀打倒。 當他發現小草藝術學院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足夠的經費進行藝術創作時,秦政德想到了製作明信片,這樣低成本的藝術品創作方式。在大學時代就熱愛收集老照片的秦政德表示,可以把自己收集的老照片用來製作明信片,也算是把自己熱愛的東西運用到了工作上。於是一九九八年,小草明信片正式問世。
秦政德說:「現在的年輕人,搞不清楚台灣是什麼,所以我們一直追尋,想要從這些台灣老圖像上去了解台灣是什麼」。憑藉著這樣的信念,一張張不同的小草明信片紛紛誕生,每一張都詮釋著不同的台灣,每一張都有它自己背後的故事。秦政德更是為這些明信片都編上了號,每個不一樣的圖案都有屬於自己的編碼。從一九九八年第一張小草明信片誕生以來,十六年來已經有六百多種不一樣的明信片。有日本人畫的台灣老地圖、光著腳的原住民、切格瓦拉、老舊的車票……
明信片中的故事
說起這張版畫的創作靈感,秦政德表示:當時的台灣,移民風氣十分嚴重其中頗讓秦政德引以為豪的是印著自己創作圖像的明信片,這圖像是他大學時期所做的版畫,上面最顯著的是WELCOME 美麗寶島大旅社幾個大字,大家都想著要往國外跑,把台灣當成家的台灣人越來越少,於是有感而發,創作了這張版畫。
而另外一張吸引人眼球的明信片圖像選取的則是當年台灣紅葉少棒的照片,黑白的圖像標誌著這份記憶的久遠。照片上那個把樹枝當做球棒的男孩正光著腳奮力地揮舞,而另一旁那個準備接球的小孩則因為沒有手套的保護而害怕地閉起了眼睛。相較現在的台灣棒球,當年的紅葉少棒的確能給人一種另類的感動。
一路的堅持 絕不妥協
一直以來,「小草藝術學院」都堅持著最初的風格,一個人的堅持加上缺乏做生意的頭腦使得秦政德的藝術之路走的並不容易。秦政德一直自嘲除了做這個也不會做其他,也只能勉强靠此维持基本生活。
秦政德的太太姚時晴現在也正以義工身份在「小草藝術學院」擔任編輯,不僅是贊同「小草」的理念,也是因為「小草」常常面臨入不敷出的現狀。姚時晴說:「其實我們也不了解小草是否能經由這些老圖像的再現,來實際影響社會,帶給社會不同的思考與創意。僅希望這樣長期(十六年)的投入文史與老圖像的再生工作,最底限可以做到為未來創作者的奠基,並如願讓台灣歷史經由這些圖像再度活化。我想如果能做到這樣,這便是大的回饋了」!
而對於「小草」的未來發展方向,秦政德說:「其實小草進一步的發願是想要把世界的經典老圖像介紹給台灣,所以現在製作的明信片還出現了《時代雜誌》等的圖像。」秦政德希望可以藉由像把早期版《時代雜誌》這樣的世界老圖像印製到小草明信片上,來向台灣人展示世界級的老圖像。
秦政德和編輯姚時晴均表示,其實「小草」的一路堅持是為了期待未來能有新的創作者,繼續延續這樣的創作,來完成屬於台灣的記憶。希望年輕一輩看到小草明信片,能有新的啟發,以此創作出更有力量的作品。而抱著這份對未來新星的希望,秦政德也會繼續將這份「藝術」不妥協下去。
延伸閱讀:
小草明信片 16年前學運產物
雖草山陋室吾往矣 小草藝術學院 秦政德
小草藝術學院─這就是台灣啦!!
由秦政德繪製的小草明信片。(由秦政德提供。) |
一場「革命」 引發啟蒙
小草藝術學院由秦政德創立於一九九四年,而這竟然源起一場發生在文化大學美術系的小「革命」。在文化大學美術系就讀的秦政德曾因為獨立創作的理念與老師發生歧義而遭到數位老師的二一,但老師的這種做法引起了美術系同學的不滿,於是學生決定罷課。整個罷課行動在美術系維持了三、四天,就在罷課期間,秦政德與一些當時的同學在文化大學的一個廣場創辦了小草藝術學院。而小草藝術學院的理念則是秦政德希望這個規模並不大的藝術學院能有如小草一般的堅韌生命力。
「罷課還是得結束,而當初成立的小草藝術學院也就作鳥獸散了」。說起這裡,秦政德還是有絲無奈,作為那個唯一沒有放棄「小草」的人,他決定利用美術系善於運用圖像的這個優勢來為台灣這片土地做些什麼。於是,他一個人堅守著「小草」,開始了復刻台灣古老照片,讓更多人認識老台灣的行動。他說,想要延續當初罷課時的那種精神。
以「明信片」承載獨特記憶
剛成立的小草藝術學院只有秦政德一人,但他沒有被這樣的現狀打倒。 當他發現小草藝術學院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足夠的經費進行藝術創作時,秦政德想到了製作明信片,這樣低成本的藝術品創作方式。在大學時代就熱愛收集老照片的秦政德表示,可以把自己收集的老照片用來製作明信片,也算是把自己熱愛的東西運用到了工作上。於是一九九八年,小草明信片正式問世。
秦政德說:「現在的年輕人,搞不清楚台灣是什麼,所以我們一直追尋,想要從這些台灣老圖像上去了解台灣是什麼」。憑藉著這樣的信念,一張張不同的小草明信片紛紛誕生,每一張都詮釋著不同的台灣,每一張都有它自己背後的故事。秦政德更是為這些明信片都編上了號,每個不一樣的圖案都有屬於自己的編碼。從一九九八年第一張小草明信片誕生以來,十六年來已經有六百多種不一樣的明信片。有日本人畫的台灣老地圖、光著腳的原住民、切格瓦拉、老舊的車票……
秦政德為我們講解小草明信片背後的故事。 |
明信片中的故事
說起這張版畫的創作靈感,秦政德表示:當時的台灣,移民風氣十分嚴重其中頗讓秦政德引以為豪的是印著自己創作圖像的明信片,這圖像是他大學時期所做的版畫,上面最顯著的是WELCOME 美麗寶島大旅社幾個大字,大家都想著要往國外跑,把台灣當成家的台灣人越來越少,於是有感而發,創作了這張版畫。
圖像為紅葉少棒照片的小草明信片。(由秦政德提供。) |
而另外一張吸引人眼球的明信片圖像選取的則是當年台灣紅葉少棒的照片,黑白的圖像標誌著這份記憶的久遠。照片上那個把樹枝當做球棒的男孩正光著腳奮力地揮舞,而另一旁那個準備接球的小孩則因為沒有手套的保護而害怕地閉起了眼睛。相較現在的台灣棒球,當年的紅葉少棒的確能給人一種另類的感動。
一路的堅持 絕不妥協
一直以來,「小草藝術學院」都堅持著最初的風格,一個人的堅持加上缺乏做生意的頭腦使得秦政德的藝術之路走的並不容易。秦政德一直自嘲除了做這個也不會做其他,也只能勉强靠此维持基本生活。
秦政德的太太姚時晴現在也正以義工身份在「小草藝術學院」擔任編輯,不僅是贊同「小草」的理念,也是因為「小草」常常面臨入不敷出的現狀。姚時晴說:「其實我們也不了解小草是否能經由這些老圖像的再現,來實際影響社會,帶給社會不同的思考與創意。僅希望這樣長期(十六年)的投入文史與老圖像的再生工作,最底限可以做到為未來創作者的奠基,並如願讓台灣歷史經由這些圖像再度活化。我想如果能做到這樣,這便是大的回饋了」!
而對於「小草」的未來發展方向,秦政德說:「其實小草進一步的發願是想要把世界的經典老圖像介紹給台灣,所以現在製作的明信片還出現了《時代雜誌》等的圖像。」秦政德希望可以藉由像把早期版《時代雜誌》這樣的世界老圖像印製到小草明信片上,來向台灣人展示世界級的老圖像。
秦政德和編輯姚時晴均表示,其實「小草」的一路堅持是為了期待未來能有新的創作者,繼續延續這樣的創作,來完成屬於台灣的記憶。希望年輕一輩看到小草明信片,能有新的啟發,以此創作出更有力量的作品。而抱著這份對未來新星的希望,秦政德也會繼續將這份「藝術」不妥協下去。
延伸閱讀:
小草明信片 16年前學運產物
雖草山陋室吾往矣 小草藝術學院 秦政德
小草藝術學院─這就是台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