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石碇國小學家鄉 歷史生態皆盎然

$
0
0
【記者簡子祥費肇安新北市報導】石碇國小的孩子們踩在溪水之中,體驗著大自然沖過腳邊的感覺,與其說認識歷史、了解生態、體驗溪水的活動是個課程,倒不如說是一種奇妙的體驗,學生在上鄉土課時要四處訪問、拔山涉水,對於學校附近的生態,更是走出了豐富的經驗與知識。       


石碇國小的課程教學著重在培養學生了解學校周邊地區的濕地生態與當地人文歷史,由於位於烏塗溪與崩山的溪水交會之處,水生生態多元,例如小白鷺、毛氈苔、菊池氏細鯽等,在歷史人文部分,因為此區在日據時期是重要商道,聚集了相當多的人潮,古街、廟宇也就林立於此,另外此區盛產的茶葉、豆類也極具盛名,甚至還發展出的茶道文化。

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運用每個星期的彈性活動或是美勞、音樂課等時間來進行鄉土課程,先從了解當地歷史開始,再到體驗溼地生態,中年級以後開始學習當地歷史與生態之間的關係,藉此讓學生更了解自己生長的地方,高年級之後,更要開始學習如何守護腳下的這塊土地,為家鄉盡一份心力。 


淡蘭藝文館 欣賞傳統了解歷史    
對於當地文化的認識,一年級時,老師會利用上下學期共八節的彈性時間或美勞課,配合「淡蘭藝文館」展覽展出的時間,帶領小朋友進入「淡蘭藝文館」內欣賞不同主題的展覽,「淡蘭藝文館」裡面擺放著石碇地區的傳統工藝,例如茶道、藝術、煤業或是當地的生態資源,導覽人員會細心講解此地的地質,包括當地栽種的茶葉、豆腐、大菁等傳統產業特色,參觀完後,學生就要填寫學習單之中的問題,讓學生對當地的文化背景有更加確切的知識。
     
結束了「淡蘭藝文館」的課程,學校安排二年級的小朋友進入烏塗這塊森林濕地學習,對於小朋友而言,烏塗裡的一草一木、小溪河流,雖然是跟他們一起長大,但他們卻不見得了解那些生態,聽著每一棵樹木的名字,小朋友們才知道,原來樹跟人一樣,每一棵都有所不同,對低年級的小朋友而言,這些生態有著甚麼秘密的好奇心早就盤據在心中。

淡蘭藝文館內部


學生準備進入館中


人文關懷 用歷史勾勒出環境      
石碇國小的學生在了解當地文化生態之後,到了三四年級就要了解現在的生活從何而來,因此,附近的老街商家就相當具有教學意義,尤其是在這附近生活的一些老年人,更可以讓小朋友了解許多年前石碇的繁榮,學校在課堂中,會請當地的耆老,來為小朋友講述石碇地區早期的歷史,每次演講結束後,小朋友都會提出問題,「以前這裡有很多店嗎?」、「以前商店可以賺多少錢」等等,這些關於過去的家鄉景象,都令小朋友驚訝。   

除了聽演講外,學校也會讓小朋友去訪問當地耆老或是自己家裡的長輩,然後用學習單的方式完成「我訪問的對象、我知道以前的石碇有、我最喜歡石碇的」等等問題,讓小朋友親自寫出他們訪問出的內容,石碇,也頓時因為這些作業被賦予了一層歷史的人文味。


走進山林 保護土地守護家鄉        
近年來,由於觀光人潮漸增,溪水也漸漸變得混濁,因此學校也增加相對應的課程,讓五六年級的小朋友輪流當起環保小尖兵,學習如何知道溪水健不健康。


老師在課程之中會先介紹溪水的生態,包括溪水中應該有甚麼生物,溪水的地質,或是生物的行為,藉由每一組的同學輪流寫下水質觀察日記,觀察溪水內的生態,並且詳細記錄看到的魚種、鳥類、植物的生活情況,以便於比對溪水每天的狀況,如果看見甚麼生物不見了、或是行為跟以前不同,那就代表溪水可能出現問題,此時老師會詢問學生的意見,讓學生動腦練習應該怎麼處理這些生態問題。

學生在這堂課程中會學到很多關於生態的基本知識,包括水生植物、溪水魚類、溼地周遭的地理景觀等等,原本只能在自然課本裡面看到的景象,在石碇小學這個地方,學生更能親身體會到生態的奇妙。

溪水生態教學





延伸閱讀

淡蘭古道簡介

石碇老街簡介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動物展長才 教孩子天生我材必有用

$
0
0
【記者呂紹鋒、徐政璿/台北市報導】橘子泥劇團推出品格教育劇場─偏鄉暨部落百場巡迴演出計畫,將巡演全台一百所小學,藉由「橘子泥動物星球」裡各種動物都擁有自己的特質,傳達「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觀念,並告訴孩子每個人的天賦都不同,要相信且認同自己。


橘子泥劇團此次演出「橘子泥動物星球」,劇情描述各種動物都有自己不得已的缺點,可能造成別人的誤解或討厭,但是他們也都擁有各自的特色與專長,例如蛇每次都吐舌頭,老師就說他喜歡裝鬼臉,可是大家都不知道他的舌頭很厲害,因為可以辨別溫度跟方向;企鵝走路老是走不好,可是他游泳和划水都很快。


從看戲的過程中學習
教育劇場的劇本通常有一個完整的劇情大綱與學習主題,而橘子泥品格教育劇場的戲劇演出通常是做為一個引子,為某一特定的教育目標提供討論、思考的元素,目的在引導觀眾思考,並從中學習。

集團教學研發協理何岑仁說,在教育劇場裡面有些設計,前面一定都會有歌舞的部份,那是一個動態感,透過動態先讓孩子跟著唱、跟著做,他們才會放鬆,因為教育劇場要傳達一些很重要的教育理念,要孩子聽得懂,必須整個狀態要很放鬆、很信任,他們才願意聽你說。接著搭配一個靜態的觀念引導,這個觀念引導透過有趣的裝扮,例如扮成動物,搭配簡單的詞句,將觀念傳達給孩子。


作為孩子的加油站
巡演計畫從二○一二年十月開始進行到現在,目前已巡演二十七所小學,包括花蓮、台東、屏東、桃園、新竹、雲林與南投地區,橘子泥劇團經理陳雅婷說,每個場次的效果都很好,現場產生很多共鳴,不管是小朋友或師長,都很開心地當場分享感想,師長也會鼓勵小朋友,讓孩子們知道自己有各自的特色,她覺得這是開啟成功的步伐。

有次有間小學一直很期待橘子泥劇團到他們學校演出,好不容易等到要去那所小學時卻遇到下雨,無法在戶外演出,學校主任到處去借場地,卻都借不到,本來覺得已經沒辦法了,但劇團就說教室也可以演,主任也很驚訝,馬上把教室清空,之後劇團就順利在教室演出。表演結束後主任上台說,小朋友們,你們覺得今天是不是奇蹟,你們除了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之外,以後當你有能力的時候,也要像他們一樣幫助別人。

何岑仁說,當他在做敲門的動作,老天爺真的會為他開一扇窗,看到很努力的人沒有放棄,奇蹟就真的發生了。這是讓他印象很深刻的一次,也變成他們教學的例子,這是一個很難忘的回憶。

橘子泥劇團也收到了很多小朋友寄來的明信片,明信片上會寫比如小朋友的夢想、悄悄話或是一些小秘密,想要跟劇中演員分享的,像是有小朋友寫說他想成為小提琴家,因為看了動物們的演出,讓他對自己更有信心,不會放棄他的夢想;也有小朋友說他跟姊姊常常被拿來比較,不知道怎麼辦,希望動物們可以告訴他怎麼做。陳雅婷說,她覺得這是很棒的收穫,因為這些偏鄉部落的孩子們有一個訴說心情或夢想的途徑,他們也都會回函給每個寄來的小朋友,這樣算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可以持續下去,也許做為彼此的加油站。

未來橘子泥劇團將會持續進行偏鄉暨部落百場巡迴演出計畫,透過品格教育劇場與更多孩子和師長分享「橘子泥動物星球」傳達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與自我認同,讓孩子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阿嬤手縫貓頭鷹 公益捐款送愛心

$
0
0
【記者林思妤、鄭媁/台北市報導】現年七十二歲的林芳子阿嬤手工製作的「貓頭鷹吊飾」作品精緻,十年前她和七個志工媽媽手工製作、在關渡自然公園義賣,獲利金額全數捐給野鳥學會,目前也定期捐款給創世或醫院,她說:「雖然貓頭鷹吊飾賺得錢並不多,但幫助別人我自己開心就好!」




貓頭鷹吊飾寓意 細說製作過程
林芳子阿嬤說,二○○二年和七個年紀相仿的媽媽們在關渡自然公園擔任志工,正好遇到義賣活動,便萌發了製作吊飾來賣的想法,她說,當初會選擇「貓頭鷹」,是因為牠在日本是吉祥的鳥,也代表「智慧和幸福」。

林芳子說,貓頭鷹吊飾靠著一群人集思廣益、試作無數次才做出的成果,首先,花布包入棉花、捏出水滴形狀再將封口縫住,她說:「棉花的量要放剛好,捏起來要有厚實的實心感才是正確的喔!」用麥克筆點兩點後縫上眼珠,貓頭鷹腳的位置用強力膠黏上香樟樹枝,還有選上一塊玉垂掛在樹枝下方,即是大功告成。


初期義賣 金額全數捐出
林芳子和志工們在關渡自然公園三年多義賣收入,全數都捐給「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她認為該公益團體集結各地關懷生態的義工,就跟她們一樣,致力為後代子孫留下自然美景,所以經過大家討論之後,便決定捐給該學會。

林芳子笑著說:「我們就當作是做愛心,並不以賺錢為目標。」之後她在家也會手作貓頭鷹吊飾,在二○○五年時拿到西門町、自己開店販售,對此,其他志工媽媽們對此也表示支持。


販賣過程遇挫折 申請專利
談到二○○五年開店歷程,林芳子笑著說,當初想找一個能讓自己「每天都能有事做」的工作,比起推車的小吃攤販,她認為自己最熟悉的就是製作貓頭鷹吊飾,所以便找了一個西門町巷子內的店面,開店販售吊飾。

林芳子的媳婦們常常會在網路上看到有許多仿冒吊飾的作品,她說:「因為貓頭鷹外型討喜,製作起來也不困難,買一隻回去,剪開之後,就知道材料有什麼了!」她表示,知道這種事難免會影響心情,所以聽了媳婦們的建議,幫吊飾申請了專利「貓頭鷹阿嬤」。

林芳子阿嬤的專利證明。
提到專利的申請過程,林芳子表示,首先是因為外觀,她指了指其中一隻貓頭鷹吊飾說:「眼珠下方有三角形的嘴巴,身子圓鼓鼓,整枝貓頭鷹站在樹枝上,下方還有塊玉,這就是
最簡單也是最重要辨認的方法。」


日本進口花布 鑲玉含獨特含意
林芳子拿起一隻貓頭鷹吊飾,相當滿意的表示:「這些都是純手工製作喔!你看這個是日本進口的手工花布,貓頭鷹下方還有木頭,這個是香樟樹枝,能夠驅除蚊蟲喔!」她說,這些貓頭鷹都是手工製作,會定期到永樂市場購買美麗的日本花布,也會親自挑選香樟樹枝。

林芳子指了指貓頭鷹下方的玉飾說,不同的玉代表不同的寓意,像是竹節狀的玉是代表「步步高升」,能夠讓小朋友的功課、大人的事業節節上升;紅柿樣子的玉代表「柿柿如意」;而白菜玉取諧音,在香港方言有「百財」的意思。

「百財」貓頭鷹吊飾


吊飾受觀光客喜愛 收入定期捐款
林芳子說,消費者的比例以觀光客居多,「因為香港、澳門不常看到這種東西,所以他們買了送禮自用都相宜」;她說,「每年會捐款五、六次到創世基金會或是醫院,每次捐五千塊,貓頭鷹單個成本就很高,雖然賺得不多,但希望能多少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她補充,若消費者持有捐款的收據,不論金額大小,都能到店裡向她換一隻吊飾,為的是讓大家能多做愛心。
 
除了小型貓頭鷹吊飾外,也有大型的擺飾。



目前的貓頭鷹大部分都是林芳子在家製作,媳婦們有空時會幫忙製作和到店面販售。對於未來期望,她不希望店面越開越多,「反正做得開心就好,看到顧客購買時頻頻讚美貓頭鷹吊飾可愛,這樣就是我最大的滿足了」。




周傳久歐洲借鏡 正視長期照顧

$
0
0
【記者楊士賢、宋宜薇/高雄市採訪報導】公共電視新聞部記者周傳久,二○○三年起至今年十一度前往歐洲,採訪北歐與荷蘭的老人照顧議題,大部份的旅途為自費,他表示,台灣與北歐相比,除了一些文化上的基本差異,北歐還是有值得我們借鏡、提升之處,像是政府的政策應重視「預防」,該預防的不只是疾病,還有事故,譬如老人跌倒即是事故,而他的製作的「丹麥長期照顧」系列報導,更於今年獲得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




歐洲十年採訪 從小地方看老人照顧
周傳久說,當初會開始到歐洲採訪,是因為他的一位好朋友,是個外交官,有天他到周傳久家跟他分享,在出使芬蘭期間,感受到人們是多們看重人的價值,這種價值與財富和階級無關,只因為你是個人,周傳久認同他的看法,並開啟他前往北歐採訪的路途,目的只為體驗把人當人的生活,並盡一點力讓更多人看見人是怎麼樣被看重。

這條採訪之路始於二○○三年,他到荷蘭華人老人公寓參訪,這個公寓是由幾位基督徒華人推動而建成的,他發現飲食文化的差異會導致烹飪手法的不同,還有房屋的設計也與荷蘭人不同,像是客廳和廚房要分開,有的夫妻受不了對方打呼因此臥房需隔成兩間,這些細微的小地方對老人來講是很重要的,他從這些基督徒華人的努力中看見,照顧服務需要仔細觀察和冷靜判斷,才能達到最好的合作效果,這次參訪後也引發了周傳久對北歐照顧服務這個題材的興趣。


將當地情況帶回台灣
周傳久在二○○四年第一次造訪了芬蘭,他去拜訪了從台灣退休的芬蘭宣教士們,他們帶著周傳久去了幾家智障和老人安養中心,參訪過後他對老人照顧服務有了新的認知,他看到芬蘭的人們是如何善待老人家們,像是他曾經做了一則報導,一位九十四歲的芬蘭老人白光明,每天打電話關懷比他更老的老人家,並唱歌給他們聽的故事。

他在芬蘭朋友的協助下,做了許多動人的報導,他抱著做一點是一點的精神,希望能讓台灣的更多人看到北歐的照顧方式,一種把人當人照顧的服務,之後幾年一直到今年,他還是持續關注並報導北歐老人照顧的故事。


以歐洲為參考 發展自我價值
二○一○年他聽聞丹麥有看護訓練和更好的居家照顧系統,因此決定再跑一趟了解狀況,他發現,丹麥的照顧服務非常的細緻,例如給老人家準備了什麼不吃,便要仔細的記錄下來,並且努力更改到老人家願意吃,從這一點就能看出與台灣的不同。

周傳久說,台灣現今在長期照顧方面的問題,與北歐國家的差別主要有三點,第一就是對人的價值的看法,我們是如何看待一個人;其次是台灣花太多錢在提
供現金做為福利,應創造服務替代現金,才能提供確切的服務而不花太多錢;最後則是對從事老人照顧服務的人們在態度上加強訓練。

未來,周傳久將開始關注台灣的老人照顧服務,是否發展創新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他希望能看到台灣藉由發展創新的方式而得到多贏的局面,多贏指涉的是家屬以及受照顧者皆贏,並非只顧及單獨的一方;而服務人員的訓練,是否能使一個人單獨面對挑戰,能很有自信的去面對問題,也是他將關注的焦點之一。





延伸閱讀



用二手相機 開啓孩子另一扇眼睛

$
0
0
【記者陸柔萱、朱庭萱/台東縣報導】家中閒置一旁的數位相機,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偏鄉小朋友記錄生命的另一扇眼睛。生活周遭的題材都成為小朋友相機裡的風景,他們拍最喜愛的阿嬤、拍偶然發現的黑色蜻蜓,甚至拍死掉的豬,用自己的角度,記錄生命、記錄親情、記錄大自然。 

「孩子的另一扇眼睛」從二〇一一年十一月開始,由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對外募集大家家裡閒置的二手相機,並將這些相機分類、過濾,分配給偏鄉的孩子們;基金會也招集了攝影志工,教導孩子這新奇的玩具如何使用,開啓孩子記錄生活的另一扇眼睛。




小朋友的好奇,開啓另一扇眼睛
攝影志工劉襄群說,「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活動發想是聯合報攝影中心的主任林錫銘,二〇一一年九月帶著他的攝影班從台北到花蓮拍攝油菜花,在返回台北的火車上,遇到了兩位來自台東卑南族的小朋友,她們對攝影機很好奇,並拿起相機拍照,於是,林錫銘就想要募集相機為偏鄉的小朋友開啟另一扇眼睛,讓他們也能透過數位相機記錄他們獨一無二的童年。
林錫銘把他的想法寫在部落格,得到公益平台基金會總裁嚴長壽的允諾:「若偏鄉孩子有需求,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願意發起與承辦。」公益平台基金會的工作人員詢問了幾所花東的學校後,幾乎都認為小朋友需要二手相機來紀錄他們的童年。林錫銘與公益平台基金會的執行長當面討論過一次後,就展開了這項活動,並由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全權承辦。

「孩子的另一扇眼睛」的相機招募活動從二〇一一年十一月發起,經過兩個月的募集後,受到廣大的迴響,收到共約七百五十台的相機,這些相機經由志工媽媽們分類、測試之後,分送到台東、花蓮、離島等共二十八所國小。

公益平台為小朋友設計了四堂攝影課程,每堂課三小時,讓小朋友先學習如何操作相機,並且經由實際的拍攝,和小朋友討論構圖、光影等技巧。為了讓每個小朋友都能擁有足夠的資源,公益平台也招募了願意教導小朋友的攝影志工,到全台各地的偏鄉地區陪伴小朋友。


讓小朋友發掘不同角度,拍下所見
「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活動到目前為止結束了第二波,第一波從二〇一一年十一月開始,由林錫銘擔任先發講師,以及花東當地的攝影好手為志工開始教導小朋友攝影,第二波活動則從二〇一二年四月開始,九月時開始舉辦小朋友的攝影作品徵選,十一月由台北開始舉辦攝影展覽,今年還會在花蓮、台中展出 

攝影志工艾菲爾、劉襄群在第一波「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活動時,加入了攝影志工的行列,廖美香在活動第二波時開始投入。他們在全台各地有接受公益平台相機捐贈,或有向平台提出攝影課程需求的偏鄉小學中穿梭,教導小朋友攝影之外,也和他們分享自己的經驗、生命,彼此學習。

在教導小朋友學攝影的時候,艾菲爾希望小朋友可以多嘗試拍攝,並且用不一樣的角度拍照。他鼓勵小朋友可以趴在地上,更貼近土地呼吸屬於大地的味道,他說味道也是記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當小朋友趴在地上,親自土地的同時,可以在記憶中留下不同時刻的味道。
劉襄群認為,小孩子是屬於大自然的,所以攝影課幾乎都在戶外拍攝,偏鄉小朋友跟都市小朋友看到的東西是很不一樣的,她們的拍照題材大多是大自然跟動物,最令劉襄群覺得印象深刻的照片是一張被宰殺的豬,她說,看了小朋友的作品後覺得自己原本的觀點是錯的,以前我是不會去拍死掉豬隻的照片,但是經過小朋友的拍攝後,讓我改變了我的想法,原來這樣拍攝也是可以拍出很棒的照片,應該要學會突破自己。

廖美香說,小朋友會從攝影課中發現新的東西,而且小朋友的角度能夠更直接的傳達他們的影像故事,大人常常會困在自己的框框條條當中,小朋友可以沒有束縛的,把最原始的感受,自由的表達出來,大人常拘泥在自己的想法,框住自己的角度,看了小朋友的作品後,可以學會突破框架,發掘新的角度。


不凡的拍攝實力,並懷有感恩的心  
教導過這麼多國小的小朋友,有張由台東紅葉國小學生莊家安拍攝,名為「黑色蜻蜓」的作品,讓艾菲爾很感動。那天是小朋友自由到戶外拍攝的時間,莊家安因為想要爬到更高的地方拍照,而被隨隊的輔導老師大聲的訓斥,所以開始鬧脾氣,於是艾菲爾鼓勵他,在這段時間內,拍其他自己想要拍的。艾菲爾沒有想到在這樣耍脾氣、有點受挫的開始,可以有一張僅僅用數位相機表現出景深清楚的「黑色蜻蜓」照片,讓他很驚艷小朋友能夠有這樣的表現,也非常感動。

劉襄群在教導小朋友的過程中,有一位叫做李威的小朋友很開心得跑到她身邊說:「老師!我覺得我好幸福喔!」,劉襄群聽了以後覺得很窩心,因為小朋友們能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捐贈相機的人,並且珍惜這些工具,讓她覺得很感動。


藉由攝影,增進感情學習專注 
在小朋友學習攝影的過程中,劉襄群覺得小朋友最大的改變是友情跟親情上的轉變,小朋友們的之間的感情比以前更好了。透過攝影課程中時拍的活動,小朋友可以自由選擇在身邊的人、事、物為拍攝主題,以前他們從來沒有好好的拍過阿嬤,這堂課讓他們有機會用相機記錄下這位他們所愛的阿嬤,所以他們請阿嬤當他們的最佳模特兒,幫阿嬤拍照。除了感情變好了之外,小朋友也變得更尊重大自然,不會隨意的丟棄垃圾。

廖美香說,我覺得改變最多的是一位就讀花蓮的港口國小的小女生,她有一雙大大的眼睛,長得很漂亮,個子小小的、很安靜,一開始很沒有信心,但是很認真,到後來她變得很開心跟別人分享她的照片。此外,她也覺得小朋友們變得比較能夠關心身邊的事物,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更細心了。


盼全台共同參與,讓活動永續發展
公益平台招募的攝影志工老師們,並沒有規定一套標準的教導程序,關於會不會出現每個小朋友在學習攝影中出現差異的問題,艾菲爾表示,志工是無給職,較不適合規定SOP標準程序。但他相信,只要大家是出於善意,這個活動中攝影教導的典範,是可以被時間豎立起來的。

公益平台基金會執行長嚴長壽,在為土地種一個希望一書中表示,公益平台也將這些相機分配至台灣各地的基金會,如:延揚文教基金會於嘉義地區、純青社會福利基金會於純青學堂、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於都會原住民青少年及新竹尖石鄉後山部落等,並把其如何整理相機的經驗和流程、攝影教學經驗分享出去,讓這項活動可以永續發展,有更多小朋友能有「另一扇眼睛」,紀錄童年時光。




延伸閱讀:

咖啡與兒童劇場 黃春明的新結合

$
0
0
【記者李明芸、陳柔瑜/宜蘭縣報導】在宜蘭火車站廣場對面,文學作家黃春明打造了一座結合文學和藝術的「百果樹˙紅磚屋」咖啡館,平日是咖啡館和藝文沙龍,邀請專家演講及分享,假日則是親子同樂的故事劇場,除了黃大魚兒童劇場的演出外,黃春明也會親自說故事給大家聽。在這缺乏精神素養的時代下,他希望能提升大眾的心靈層次、給予民眾不同於以往的咖啡館印象。





宜蘭火車站前的紅磚屋建於日據時期,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前身是宜蘭米穀檢查所宜蘭出張所,光復後改為糧食局事務所,是一棟和洋混合式的建築,後經整修後宜蘭縣政府在這裡設置紅磚屋迎賓客館,提供旅遊資訊服務、販賣伴手禮等,黃春明租下了紅磚屋,與黃大魚兒童劇團共同經營「百果樹˙紅磚屋」咖啡館,他說落葉歸根,會選擇宜蘭也是想要回饋給培養他長大的故鄉。


咖啡與文學藝術的另類結合
咖啡館除了賣咖啡、點心外,經常會舉辦各種藝文、文化和知識性的活動,如播放多部經典電影的舊時光影展,也曾邀請宜蘭國小的弦樂團表演。每週固定舉辦講座,邀請各方面的專家名人來演講,如吳念真、腹語表演者鄧志鴻、醫生賴其萬等人,週末則安排親子劇場,由黃大魚兒童劇團帶來雅俗共賞的故事和戲劇,如愛吃糖的皇帝》、《掛鈴噹》、《我不要當國王了》

咖啡館內的布置溫馨,中央是麻繩編織的百果樹,百果樹源自於兒童故事《我不要當國王了》,象徵創意和豐富。圍繞在周圍的是客人的桌椅,櫃子和牆壁掛放著黃春明的書籍和撕紙畫作品等,也展示了兒童劇團表演的照片,館內前方有小舞台提供兒童劇團表演。
館內擺設

民眾觀賞黃春明的作品集



寓教於樂的劇團表演
黃春明所創立的黃大魚兒童劇團,週末固定在咖啡館表演,團員在舞台上認真演出,小朋友和大人在台下專心聆聽、觀看,不時發出笑聲,團員會適時地和小朋友互動,老少咸宜的故事劇情傳達簡單道理,但引申出的涵義卻是重要且具教育意義,不以制式方式來教育孩子,而是用表演來讓他們得到啟發。
黃大魚兒童劇團表演「愛吃糖的皇帝」


觀眾與兒童劇團成員開心合照

黃春明說,希望小朋友可以透過劇團的演出得到快樂,「聽故事」在成長的過程中很重要,可以刺激他們以後喜歡閱讀,小朋友可以從語言、故事中學習到很多東西,現在電腦氾濫,但許多基本的東西不能荒廢。第一次帶小朋友凱菲及凱熙兩姐妹來看表演的媽媽說:「我們就住在礁溪,附近都沒有像這樣有兒童劇可以看的地方,很喜歡讓小孩子聽故事,希望他們有聽故事的能力。」
小朋友專心觀賞表演


講求紀律的黃大魚兒童劇團
黃春明對劇團要求嚴格,遲到三次就退團,也因此培養出敬業負責的團員,曾經在表演《小李子不是大騙子》時,主角小李子身體很不舒服,黃春明想取消演出,但小李子仍撐著身體全程表演,他的精神感動了很多人。

在劇團的運作中,也發生不少讓黃春明印象深刻的事,有一次團員出包,他大發脾氣卻沒有人出來認錯,後來大家都走了以後,劇團中的一個爸爸才向黃春明承認,因為他不想讓同是團員的兒子在大家面前感到丟臉。

團員蔡基城說,劇團的成員都是業餘的,有人是學生、有人是公務員,也有人是房地產推銷員,大家因為喜愛戲劇聚集在一起,接受專業的培養。在過程中,或許辛苦,也或許感到壓力,但依然感謝黃春明老師,讓劇團表演成為自己最佳的休閒娛樂,希望透過劇團的演出可以讓小朋友從中獲得啟發。


盼成為宜蘭的新文化景點
黃春明將兒童劇團和文學的分享放進咖啡館,顛覆大家對咖啡館較安靜的印象。他說,台灣人多在意的都是東西好吃、好看,追求物質和感官的享受,精神方面需要提升,那些都會內化成心裡的力量,慢慢影響和累積,因此他也說故事給孩子聽,希望能培養他們的專注力,進而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本來就在從事兒童劇團的工作,知道現在孩子缺乏專注力就朝這個方向去努力。

咖啡館賣的不只是咖啡,而是文化,有紅磚屋這樣的「硬體」,更需要的是有藝術、知識這樣的「軟體」來延續下去,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才是紅磚屋的新生命。對宜蘭來說,咖啡館再多幾家都無關痛癢。也因此,黃春明看到現代人最缺乏的人文素養,將戲劇、咖啡和文學結合成複合性的文化空間,除了是小朋友最佳的教育場所,將簡易的知識傳承下去,更希望成為讓大家放鬆的新文化景點。





延伸閱讀


反核大遊行 學生串連上街頭

$
0
0
【記者余子豪、吳詠琳/台北市報導】 由上百個民間社團發起的「三○九全台串連廢核大遊行」下午二時許在台北、台中、台東、高雄等地同步舉行。遊行隊伍中有分別來自台大、政大、輔大、淡大等十多所大學院校的學生社團參與,他們與民眾一樣,要求政府立即終結核四計劃。來自陽明大學「有意思社」的五十多名學生,高舉著「不公投,上街頭,人們不做大冤頭!」標語牌子,叫喊著口號,展示支持反核遊行的決心。




核電危機嚴重 民眾遊行反對

近幾年來,台灣出現不少與核四廠是否需要停建有關的社會輿論,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各方持有著不同的意見。支持核四廠繼建的台電表示,為了要解決溫室效應的問題,只有核電能發揮較好的效用。另一方面,台灣是全球唯一一個將三座核電廠蓋在離首都圈三十公里附近的國家,而台灣的四座核電廠更名列於全球高危險名單之上,這讓不少民眾質疑核電的安全,從一九八○年代至今,反核運動不斷,歷時三十多年。二○一一年三月,日本福島發生了舉世震驚的核災,這讓民眾進一步質疑核電的安全,從而引發更多民眾對反核運動的參與。

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是三○九反核遊行的主辦單位。主辦單位說,這次遊行主要有五大訴求,第一是核四能夠停止追加預算;第二是停止核四裝填燃料,因為一旦放入燃料棒,就會出現幅射污染;第三是拒絕危險核電,因為台灣目前的核一、核二、核三廠全是老舊核電廠,所以要盡快關掉;第四是把核廢料立即遷出蘭嶼,政府應全面檢討核廢料政策;最後是希望政府落實「用電需求零成長」政策。

根據主辦單位統計,全台共有超過廿萬民眾走上街頭,其中台北市有超過十萬,高雄和台中也分別有七萬及三萬民眾參加。台北遊行隊伍下午二時在凱達格蘭大道舞台集合,共分為核電災民大隊、創意行動大隊、社團大隊、我是人大隊、陽光親子大隊及政黨大隊六隊。遊行隊伍路經中央銀行、農委會、植物園、環保署、西門町及新光三越站前店六個站點,隊伍繞行台北市區後重返凱達格蘭大道舉行廢核誓師晚會。

網路串連 學生拒絕危險核四

這次反核大遊行有不少各大學院校的學生團體參與,包括輔大黑水溝社、台大濁水溪社、台大自然保育社、台大大新社、清華大學社會所、政大野火陣線、淡江大學五虎崗文化社、台師大人文學社、陽明大學有意思社及東吳大學社工學系等團體,他們透過網路討論、串連,一起走上街頭。

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生團體理念一致,認為核電很不安全、反對政府用公投解決核四問題以及希望政府開發再生能源代替核能。

淡江大學五虎崗社團成員施冠佑說,由於核一廠離淡大只有十八點多公里,所以特別感受到核電廠帶來的危機感;他又說,以前很多同學都沒有特別反對核電,但自從日本核災事件後,才引發許多學生出來發言,表達自己反核的意見與決心。另外,清大社會所社員魏揚表示,台灣的地質條件脆弱、人口又稠密,一旦發生核災,後果難以想像。魏揚希望政府能立即停建核四,更要正視核廢料的處理,這樣才能留給後代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

呼籲直接停建 發展再生能源

自行政院表示願接受核四公投後,引起各界討論,因為公投若要過關,投票率必須超過五成。對此,台大濁水溪社社員孫同學認為政府用公投來解決核四的問題是不恰當的手段,因為如果這次公投票失敗,那麼未來八年將再不能發起否決核四的公投,由此可見政府並沒有解決問題的誠意。來自東吳大學社工系的陸同學也對政府的態度表示失望,他認為民眾廢核的訴求如此清楚,政府還何必用公投的方式來解決,應該回應主流民意,直接停建核四。

各學生團體都希望政府能逐步開發各種再生能源,以替代帶有危險性的核能。陽明山有意思社社員謝耀文說,希望政府能開發再生能源如太陽能發電的方式,另外,也希望政府不要開發太多高耗能的產業,因為經濟發展遠比不上生命的重要。政大野火陣線社員魏同學也說,只要政府願意與民眾多一點討論、多一點溝通,順應民意,以再生能源替代核能,那麼台灣的環境會變得更好。



延伸閱讀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陽日大學有意思社臉書

苦勞網 309全台遊行

核四專輯


危機成轉機 甲仙種出無毒新希望

$
0
0
【記者王怡文/高雄市報導】莫拉克風災重創高雄甲仙後,曾麗雲辭去上班族的穩定工作,從台北回到家鄉甲仙投入救災的行動,加入了「甲仙愛鄉協會」,為家鄉盡一份力。除了協助修復甲仙農業賴以為生的水圳外,為了吸引當地老農能再繼續耕作,甲仙愛鄉協會向農民租田嘗試無毒耕作,成功種出「甲秈米」,為甲仙農業注入新活力。



建立組織 培養長期人力
九二一地震災後,非營利組織進到災區協助,替災區寫重建計畫、執行,但是組織人員離開以後,當地仍需要人力持續進行。曾麗雲的弟弟曾瑞昇是甲仙一間芋頭冰城的老闆,長期投入社區營造的工作,認為甲仙更需要的是一個在地的組織長期的經營,於是在二六年成立「甲仙愛鄉協會」,並擔任總幹事。

    曾麗雲說,甲仙愛鄉協會一開始是以志工的方式在營運,所以有的時候會不太順暢;八八風災過後,愛鄉協會申請重建計畫,所以目前專職人力有四名,包括她在內,但是計畫在二一三年中將結束,未來希望能申請以社區營造為主的計畫,繼續支持愛鄉協會的營運。

曾麗雲說:「莫拉克風災是一個轉捩點,許多人都因此回到甲仙投入救災和重建。」回到家鄉的曾麗雲,看見的是被大水刮蝕的農田以及農業賴以為生的水圳被沖壞,沒有水,農田根本無法耕作,憨厚的莊稼人不會抗議只是安靜的等待,曾麗雲說:「當時我看到這樣的情形真的很心疼,二○○九年八月八日受災,直到二年二月才開第二次會議,當時許多受災區都需要重建資源,『會吵才有糖吃』,愛鄉協會就替他們向鄉公所爭取,風災後愛鄉協會將自己定位成『對外聯絡窗口』。」


向農民租公田 嘗試無毒耕作 
台灣農業成本高昂、利潤又低,稻米尤甚,曾麗雲曾經聽農民親口說,「種一分地的稻米,收成需要四個月,收入若有一萬元算是很好的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農民紛紛選擇休耕,領取政府一年八千元的休耕補助,這是甲仙目前的寫照。甲仙愛鄉協會認為要讓農民重拾耕作,自己必須先體認農民的困難,於是一群外行人向農民租借休耕的農田,嘗試以無毒的方式耕作,那些租借的土地稱之為「公田」。

但是無毒耕作有許多困難等著愛鄉協會去克服。不僅實行慣習農法多年的土地要重新恢復土壤的生命力必須需要至少三年以上,而許多農民見愛鄉協會將農地照顧的不錯也會將農地收回去自己耕作,這時協會又要另覓公田,但曾麗雲表示其實這是好事,雖然農民收回去自己耕作又回復到之前的撒農藥、施化學肥料,但至少荒廢的農田復耕了。


大人小孩聯手 甲秈米種出好口碑
風災後,愛鄉協會申請了八八臨工,以甲仙的移民配偶為主,繼續投入稻田的無毒耕作,包裝設計都自己來,以「甲秈米」的名字推出,獲得好口碑。曾麗雲說,只要是甲仙的農民透過愛鄉協會協助轉作無毒耕作,都可以一起以甲秈米的品牌向外行銷,這樣農民較不用擔心銷售,可吸引農民嘗試無毒耕作。愛鄉協會也和寶隆國小和甲仙國小合作,讓孩子親手種植稻米,農事體驗更能加深孩子與甲仙土地的情感,讓孩子就算離開甲仙後還留存對甲仙的聯繫,吸引甲仙的孩子們回到甲仙為家鄉服務。

曾麗雲說,除了莫拉克風災前就已經有在從事無毒耕作的農戶以外,目前只有一位農民陳淑惠願意嘗試無毒耕作,將家裡田地中挪出四分地嘗試無毒耕作。

因為無毒耕作的許多原因讓許多人不敢輕易嘗試,不僅肥料的取得成本較高也較不易,抵抗病蟲害的效果也較化學農藥慢,曾麗雲說:「莊稼人就是受不了看到蟲在啃食自己的作物,一定要趕快除掉。」無毒耕作的收成量也較慣習農法來的少,種種原因讓農民對無毒耕作卻步。為什麼願意嘗試無毒耕作?陳淑惠說:「平常我們吃的東西都太多化學物了,這樣對身體不好。」問起她會不會覺得無毒耕作很麻煩,她只笑笑地說了句「習慣就好」,樂天知命的莊稼人性格在陳淑惠身上嶄露無遺。




延伸閱讀


用撿垃圾環島 大學生另類壯遊

$
0
0
【記者房業涵、廖芷庭/台北市報導】三個夾子、兩個洗衣籃、一個背包和三份為土地奉獻的心,來自政治大學和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三位學生,在暑假期間以撿垃圾的方式環島,並在旅途中不停的跟人們提醒資源回收的重要,此舉動在網路上獲得了兩萬五千多人響應,從原本的三人行到一百多人參與其中,共花了二十天的時間完成了環島撿垃圾的壯遊。




來自於政治大學的薛芮哲、鄭洵和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蔡佩珊,原本都來自同一個社團-慈濟青年社,這個社團教導大學生許多有關環保、教育、社會福利等等的觀念,而原本對於環保沒有涉略的他們,就此萌生了強烈的興趣。

然而,在一次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所辦的活動,鼓勵青年以各種方式壯遊台灣。「撿垃圾是最簡單的,只要有手有腳都可以做到的事。」這三位女大學生,決定把自己最有興趣的環保帶入壯遊,就此開啟了用撿垃圾來環島的旅程。


兩個洗衣籃 一個登山包 環島上路
但單靠三個人,如何撿完全台灣的垃圾?「只能盡量就好,希望別人也能有點心動」一開始,他們抱著較為輕鬆的心態展開旅程。兩個人,背著用洗衣籃做成的垃圾桶,再把三個人的行李塞在一個登山包裡,由另一個人揹著,每到一個縣市,就規劃出一段路線,從早上九點撿到下午五點,以火車或是客運的方式往返地點,不論颳風下雨,無一例外。

第一站,從台北市出發,從和平東路、台大醫院、臺北車站再到忠孝橋,沒有特定的規劃路線,只是沿著垃圾走,飲料罐、酒瓶、狗大便,甚至連嬰孩的尿布和用過的針筒通通都有,一整天不斷的撿,走到哪是到哪,短短的幾十公里,卻可以倒四十桶的垃圾。
烈陽之下,三個女大生背著洗衣籃撿垃圾,不免引起旁人的側目,知曉的人都大為稱讚,但也有人卻不懂美意。有一次,她們到了墾丁音樂季時,卻被音樂季的比基尼辣妹批評他們煞風景,不免感到有些難受,但是她們知道,「自己做的是對的。」


兩萬網友響應 一百多人參與其中
一天的工作結束了,三個人將今天的心情感想發佈到臉書上,卻意外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迴響,吸引媒體的關注,旅程不到三天臉書上高達兩萬人的響應,一百多名網友實際參與撿垃圾,一路上都有熱心網友提供食宿,甚至還有網友一路跟了他們好幾天,感動之餘,卻也讓他們萌生出無形的壓力。

原本只是三個人的環保小旅行,卻成為的眾人關注的社會責任,體力一天一天的消磨,卻無法停下腳步,第七天到屏東時,卻因為工作分配不均,引發爭執,三人一度決裂,但最後他們仍然不畏辛苦,完成了長達二十天的環島旅行。


改變不了環境 就改變自己
二十天的旅程,將近八百桶的垃圾,無法改變台灣的環境,但是卻改變了自己一生努力做環保的決心。人類對環境的不友善,讓政大的鄭洵發起未來要成為加入環境工程的行列,蔡佩珊未來要作一名老師,教導學生環保教育,她們的未來工作,將和環保形影不離,薛笍哲則說他雖然不確定未來是不是要從事環保,但這次壯遊,他是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習慣!

每年都要放的天燈,無形中成為平溪居民龐大的垃圾負擔,他們不再放天燈。每一次吃的速食,用的免洗餐具都是環境的負擔,他們開始每到各地用餐,都攜帶自己的環保餐具,也就此開啟了他們下一次的環保行動。未來他們將再政大發起拒用免洗餐具運動,希望從自己學校出發,來影響四週的人。

海角愛加倍 弱勢學童免費課輔

$
0
0
【記者陳郁雁/屏東縣報導】天主教聖道之母會李惠蘭修女,原本在台北的修會服務,為了實現奉獻的精神,回到家鄉屏東,推動「海角愛加倍傳愛希望工程」,成立屏東縣愛加倍家庭暨婦幼關愛協會(後簡稱「愛加倍」)。「愛加倍」是聖經中希臘文「愛」的意思,指神對人無條件犧牲的愛。李惠蘭靠著自己的力量,以及家人的支持,免費提供弱勢學童課後輔導。八年來,她全然的愛,從台灣最南端的海角開始不斷擴散。



無私的奉獻前往偏遠的地方服務
李惠蘭在台北的修會服務十多年來,突然萌生出特別的想法,想到偏遠的地方服務。由於想法來得太突然,她開始猜測這究竟是否為天主的指引,因此耗費一年多的時間,與神父進行多次討論。最後,她終於決定順著想法,前往偏鄉服務。

因為信仰堅定,李惠蘭從不害怕。她認為若神指引自己做這件事,祂將會完成,所以不必擔心人力、物力,或各方面的問題。如今回到屏東已邁入第八年,她完全沒有申請任何公部門經費,僅以隨緣的心態面對每一個挑戰。「我覺得這是一個恩典,那我相信這就是天主要我做的工作。」
 

矯正兒童教育價值觀從屏東開始
當初李惠蘭並沒有選擇要從哪裡開始服務,只知道自己領受的意思是要到偏遠的地方。但怎樣的地方才叫作偏遠?她個人認為,應該從嘉義以南的南部地區開始。因此在二○○四年八月,回到家鄉屏東,從事與老人相關的照護服務。

兩年後,二○○六年,屏東舉辦春天吶喊活動,爆發毒品、色情等各方面負面新聞。她突然感到慚愧,只因自己口口聲聲說要為弱勢地區的人和孩子服務,但價值觀整體扭曲的問題顯然不只是一、兩天造就的,應該要讓孩童從小開始建立正確的觀念。

但從二○○四年回到屏東,直到二○○六年春吶爆發醜聞以來,李惠蘭發現除了學校之外,沒有人能夠或願意主動提供兒童輔導教育。除了具備幼稚園合格教師證,以及專業護士背景能力的自己,還有誰更合適呢?因此,她決定全心投入兒童教育的工作。
 
 
確實完成當天作業不可以講髒話
決心投入兒童教育後,李惠蘭主動找滿州國小校長商量,自願一對一輔導課業嚴重落後的學童,一星期教三次,卻發現有些是已經放棄學習的孩子。她感到很難過,「小學一年級就放棄學習了,那以後怎麼辦?」

逐漸理解滿州的狀況後,才知道這裡有許多單親、隔代教養,以及移民配偶家庭的因素,影響到孩童的學習。然而兒童教育價值觀建立不易,家庭因素影響深遠,李惠蘭決定從根本著手,自己開班授課,教導移民配偶注音符號、識字,進而協助培養移民配偶和子女之間的關係,親子一起學習。

同樣位在滿州鄉的永港國小,因為學生課業問題較多,學校老師透過管道找到李惠蘭。從三個固定接受輔導的學生開始,因為成績迅速起色,半個月後,尋求她幫忙的孩子擴增至十六人,永港國小學童從此成為愛加倍固定接受課輔的基本成員。李惠蘭說,從那之後,「小朋友都不是我自己去找的。」

正因李惠蘭了解屏東的狀況,所以課輔是完全免費的,但對孩子卻有兩個條件。第一,一定要完成老師當天交代的功課。若不會寫,經過她幾次親自指導,自然慢慢上軌道。第二,許多孩童出口成「髒」,所以規定不可以講髒話。

目前實際幫忙教導小朋友的是李惠蘭的姐妹,小朋友都喊姐姐李惠慈「大老師」,喊妹妹李惠玲「小老師」,她們彼此也開玩笑地稱呼李惠慈是「訓導長」。另外,李惠蘭的弟弟李正華平時照顧母親,偶爾也會幫忙接送小朋友。
 
 
輾轉搬遷愛加倍定點恆春鎮
愛加倍免費課輔的服務從二○○六年開始,策略是將地點選在明顯處,因此承租滿州鄉公所對面、電影《海角七號》場景附近的場地。礙於租金昂貴,李惠蘭與鄉長協調,成功取得這個場地,然而卻在不久後遇到地震,導致場地毀損,只能帶著小朋友和移民配偶,一起待在擁擠的民眾服務站二樓教學。但擔心位在二樓的場所因為狹窄的樓梯造成小朋友的危險,李惠蘭決定再次搬家。

隨著愛加倍的孩子從三人擴增至二十多人,二○○七年十一月,屏東縣政府警察局主動找上李惠蘭,說明因為同樣關心婦幼議題,希望可以合作,於是愛加倍搬進已經閒置的舊永港派出所。但三年後,卻因社區希望派出所能有其他用途,因此再一次面臨搬遷。即使派出所的使用權限不是社區民眾可以決定的,李惠蘭也不想去爭論本來就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甚至也沒有過問最後社區是否真的能合法使用派出所。她只說:「隨緣就好,來來去去。」之後曾一度遷移到港口,目前定點恆春鎮。
 
 
協會成立永續經營偏鄉兒童教育
結合國際聖道之母服務中心,以及聖道之母愛加倍志工團的目標,李惠蘭在二○○八年九月十三日,邀請天主教單國璽樞機主教主持屏東縣愛加倍家庭暨婦幼關愛協會成立大會,希望能夠永續經營「海角愛加倍傳愛希望工程」。

李惠蘭說,目前協會營運最大的困難,是希望可以盡快找到接班人。但這份工作內容非常辛苦,想嘗試像她一樣幫助偏鄉與弱勢族群的人,都務必先問自己:「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我做這份工作是為了什麼?」

因為沒有任何回報,所以必須要有堅定的信仰與真誠的心作為心靈的依靠和後盾。
 
 
 
 
延伸閱讀
 
 
 
 

狗來富 幸福家庭代養計畫

$
0
0
【記者高翊華/台北報導】「既然收留牠們,就要給他們更好的生活空間!」,這是「狗來富」專案的初衷。中華民國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黃慶榮表示,狗來富是世界首創的拯救流浪狗方法,除了可以解決民間動物收容所場地面積限制的問題,也給了那些狗們,另一種更自由、更快樂的生活方式。



「狗來富」方案,就是把收留的流浪狗,經過篩選、訓練、健康檢查後,送至偏鄉地區的代養家庭代養,協會每一隻狗每月補助五百元的代養勞務費,飼料、醫療費也都由協會提供,只希望狗狗能夠在鄉間過著快樂、自由的生活。

狗來富專案 示意圖。
黃慶榮說,在狗來富方案的運作下,包括流浪狗、協會的收容所以及代養家庭,三方都有好處。狗狗在鄉下可以過著更好的生活,協會的收容可以有拯救更多流浪狗的空間,代養家庭也能因此有所收入,創造了多贏局面。

代養家庭都會經過挑選、審核,第一要件就是必須位於偏鄉地區,因為希望狗狗能有足夠的空間活動,而且必須配合日後密切的追蹤和稽核,黃慶榮表示,主要是確認這些狗狗是否真正有受到照顧。

目前的代養家庭有八個,每一家最少都代養了十隻流浪狗,黃慶榮:「規模目前正在擴展中,現在的代養狀況都很良好,因為那些狗都受過訓練,溫馴親人,和飼主感情很好,甚至還有人想再多養十隻狗!」。

黃慶榮說,在花蓮的代養家庭葉先生,目前已經七十九歲,以前家中魚塭常常會發生於被偷的情形,在養了狗狗之後,有狗幫忙看家,偷魚的情況就不再發生。本來太太也不太支持他養那麼多隻狗,但是養了小狗後,孫女回來看他們的次數變多了,太太很開心,也和狗相處得很好。

「給狗更好的生活空間是很重要的」,黃慶榮說,因為現在多收容所的狗狗數量太多,生活空間都不夠,協會也發起一個「寵物食物銀行」活動,向社會募款,將款項拿去買飼料,提供給其他收容所,唯一的條件就是希望他們能夠感善環境,而非養更多的狗。

協會目前的經費來源都是社會募捐,財務一切透明化,都會定期公布在協會網站上,黃慶榮表示,在經費足夠的狀況下,狗來富專案會繼續下去,而且正在擴展當中,也希望可以影響政府機關以及其他動保團體一起來做。





延伸閱讀

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

您領我養 認養計畫

化被動為主動 公民記者林冠吟

$
0
0
【記者陸柔萱、朱庭萱台南市報導】「公民記者是什麼?」,公民記者林冠吟笑笑的說,這是她打電話邀請受訪者時,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幾乎每打一通電話,就需要再從頭解釋一次。林冠吟以公民記者的身分投入環境議題,從被動的訊息接收者成為訊息製造者,走訪受到污染、災害的土地,並藉由深入報導讓大家認識、了解,在二一二年以「再見大肚溪」獲Peopo公民新聞獎新聞專題特別獎。




參與社會運動 關心不同議題
林冠吟在就讀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時,常常參與各種不同的社會運動、遊行,想要看看這些社會運動是如何運行,而這些參與的人士又在做些什麼樣的事。剛開始,林冠吟只是抱著湊熱鬧心態,感覺遊行很有趣、好玩,但在參加過勞工、移民配偶、同志等種種社會運動歷程中,激起她關心社會的動力。


直到二年國光石化案的發生,林冠吟真正第一次站在第一線,參與多次有關國光石化的遊行,從中知道國光石化的原委,並且了解國光石化案對於環境的衝擊,因此林冠吟願意站出來,成為台灣師範大學舉辦國光石化議題演講的召集人,這次的參與讓林冠吟真實的感受到環境議題對於人們的重要。

三一一日本核災時,林冠吟當下正在打工,朋友打電話給她才知道發生了這件事,當下她想著,在這樣嚴重災害發生的時候,人們四散各處且只能默默的等待著消 息,因此,她明白自己不想要只成為一個被動的社會角色、資訊接收者,要成為第一手接受訊息、主動深度關懷的公民記者,並且以環境議題為自己的使命。



不同的學習歷程 培養採訪基礎
大學時期除了參加社會運動,因為對於影像記錄相當有興趣,林冠吟也在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當志工,跨校到政大選修影像記錄相關的課程。實習的時候,林冠吟被分配到公視的獨立特派員,這個階段讓她漸漸熟悉公民記者的運作。


畢業後,林冠吟在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擔任環境行動小組的研究助理,接觸到更多關於環境議題的知識、案例。二
一二年六月,林冠吟參加由獨立媒體人朱淑娟等人發起的獨立媒體學院課程,林冠吟說,在這十二堂如何成為獨立媒體記者的訓練課程中,能夠補強自己的不足,並且提昇專業度。

獨立媒體學院課程的期末報告,讓林冠吟接觸到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這個平台是台灣第一個非營利調查報導媒合與產製平台,透過大眾的資助和參與,以「你支持,我報導」的原則,補強台灣新聞媒體調查報導的缺乏。


林冠吟透過這個平台提出「為大肚溪發聲河川污染案件的後續報導 提案,獲得大眾的資金募款後,完成這則報導,二
一二年十二月,林冠吟以「再見大肚溪」獲Peopo公民新聞獎新聞專題特別獎。「再見大肚溪」以大肚溪口 廢棄物棄置河川案例,探討台灣的環境議題。大肚溪野生動物保護區在二一一年四月被檢舉大量含有戴奧辛與重金屬的集塵灰,同年五月雖然政府有處理,但卻處理的不完全,依然有這些污染物在大肚溪中隨波逐流。

採訪「再見大肚溪」的過程中,林冠吟說,在面對政府相關單位時,要以公民記者的身分採訪,相較於主流媒體記者有些困難,但她仍然希望透過報導,可以提醒政府單位正視大肚溪的汙染問題,維持台灣的環境生態。


創造風格 成為環境知識翻譯者
公民記者對於林冠吟而言,是社會實踐方式的一種,也是主流媒體下另一種不同的聲音,利用深入的報導,探索不同於主流媒體的社會現象,實際的付出行動。「看 別人的作品就像媽媽煮好菜一樣,只要負責吃就好」,林冠吟說,現在換成自己是媽媽的角色,要如何蒐集、整理資料,用什麼樣的方法呈現報導,大家才會有興趣想看,是她現在在摸索的課題之一。


林冠吟希望自己的環境議題報導是可以親近人的,並且走出自己的風格。在環境議題中常會出現許多艱深難懂的專業名詞,為了讓自己的報導能夠符合老嫗能解的條 件,林冠吟每完成一則報導,都會先請媽媽讀過一遍後給她意見。林冠吟期許自己成為環境知識的翻譯者,讓大家了解環境議題有著深遠影響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


為大肚溪發聲 --河川汙染案件的後續報導
 


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


獨立媒體學院FACEBOOK粉絲專頁


互助連線 每個人都是圓夢天使

$
0
0
【記者羅苹/台北市報導】宜蘭的金棗阿嬤辦了一場睽違五十年的小學同學會、罹患小兒麻痺的琴妹阿姨收到人生中第一雙高跟鞋、看不懂國字的鴛鴦阿嬤上了從小到大第一堂的識字課……,這些故事都是在「全國互助連線」裡發生的,它像是一個圓夢計畫,為許多人的生命帶來驚喜,這個計劃更是「時間貨幣」在台實行的改良版,透過「互助」精神,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緊密。




互助券-時間貨幣在台的改良版
時間貨幣,是以「時間」進行交易的貨幣機制,也代表著一種「互助」精神。於一九九五年引進台灣與在地的志願服務結合,志工可以將服務時數存起來,並可以提領換取他人同等時間的服務。但許多台灣人認為「服務」不該是一種交易、服務應該只是犧牲奉獻、不求回報,因此造成存多提少,讓這樣的互助機制無法在台順利推廣。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經過修正改良成立「全國互助連線中心」,也是一個強調「互助」精神的計畫,只要有意願提供老人服務、從事相關老人服務的團體或認同全國互助連線中心的服務理念,就可以加入成為互助連線據點。加入的每個人都可以拿到「互助券」,在上面填寫要提領給誰以及互助內容,經由審核後,就可以進行資源媒合,讓同在全國互助連線據點當中的其他志工來執行。志工們可以提領互助券給自己、家人或其他需要的人使用,但他們也同樣必須在其他人申請服務時挺身相助。

相較於「時間貨幣」較難界定時數的提領方式,「全國互助連線」是一種將互助精神融入,卻不拘泥於服務時數的計畫,經過不斷嘗試和志工們的創意,它漸漸成了一個圓夢計畫。二一二年,弘道寫下了超過一百個的大大小小的故事,許多人透過這個計畫幫助別人完成了夢想。


宜蘭金棗阿嬤的同學會
一二年四月,弘道臺北服務處全國互助連線方案主責人江亞竹到宜蘭志工站探訪,問當地的長輩們有沒有什麼夢想?六十六歲的金棗阿嬤勇敢的舉手說:「我想要辦小學同學會!」對害羞的阿嬤來說,做出這樣的決定是非常不容易的,看得出來阿嬤內心當中是多麼想要和老朋友重逢。

於是,志工們填寫了互助券來為金棗阿嬤一圓這個小小的夢想。他們開始了尋人計畫,到阿嬤的利澤小學翻出五十多年前的手抄畢業紀念冊,在從上面的地址去家家戶戶尋人……,最後志工們幫金棗阿嬤找回了十個國小同學,當天所有的爺爺奶奶都盛裝出席這場久違的同學會。志工笑說:「看到他們再次重逢敘舊,那樣的開心,就好像是也看到這些長輩們年輕時的樣子呢!」


琴妹阿姨的生日驚喜
另一個感動的故事,在高雄。琴妹阿姨是個小兒痲痹的患者,從小雙腳不良於行,只能坐在輪椅上行動,在弘道居家服務員長期的陪伴下,她說出心中最大的渴望,希望自己能夠穿上一雙高跟鞋。全國互助連線的志工們聽到之後,在互助券上寫下阿姨的願望,他們決定要給琴妹阿姨一個驚喜。

因為小兒痲痹的緣故,讓阿姨的腳形和尺寸很難找到適合的鞋子,因此志工們特別為琴妹阿姨訂製了一雙紅色高跟鞋,在阿姨生日那天,更找了高雄立志高中美容美髮科的學生來幫琴妹阿姨梳妝打扮,志工們還扮成王子帶著高跟鞋出現,讓阿姨又驚又喜,頻頻像這群志工道謝。透過這個圓夢計畫,加上全國互助連線志工們的創意和貼心,琴妹阿姨圓了她的公主夢。


鴛鴦阿嬤的識字小學堂
九十二歲的鴛鴦阿嬤,因為不識字常感到自卑,甚至不敢出去吃飯或買東西,就是怕看不懂菜單和招牌會丟臉,所以她一直以來都只在家煮東西吃;因為不識字,工作上總是碰壁,只能靠勞力來賺錢。一位長期關心阿嬤的社工,希望一圓阿嬤識字夢,也填寫了互助券,想要幫阿嬤開設「識字小學堂」。

全國互助連線派出許多志工來擔任一對一的國文老師,一個人上課難免孤單,他們還找了來自內湖區與南港區另外七位不識字的長輩來和鴛鴦阿嬤一起上課,這群奶奶們因著「全國互助連線」計畫,當了一天的學生,更得到了一生的感動。雖然課程結束了,但現在阿嬤還是常常會拿出上課的課本複習呢!這個案例也讓弘道發現了,社會上還有許多銀髮長者夢想著可以識字,今年弘道將在許多社區開設識字班,讓更多像鴛鴦阿嬤一樣的長輩,能完成「學習」的夢想。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圓夢天使
「全國互助連線」讓服務不只是服務,弘道老人基金會臺北服務處的李惠美主任說:「它讓幫助者和被幫助者之間的關係不一樣了,服務就不是這麼枯燥乏味,也不是這麼悲情的一件事情。」全國互助連線讓「服務」兩個字,有了新的詮釋,它不再只是單方面的貢獻,透過替他人圓夢,在幫助者和被幫助者雙方的心中,那種感動成了永久的回憶。

時間貨幣最早開始推廣,也是希望在冷漠的都市當中,人與人之間有更多互助的關係,而全國互助連線將其改良成為一種「圓夢計畫」,一樣是透過「互助」精神,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緊密。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人加入「全過互助連線」,讓這個社會中有更多圓夢天使,寫下更多動人的故事。




延伸閱讀

智慧手機盲用APP 視障生活更便利

$
0
0
【記者徐旻君/新北市報導】視障者張金順平日往返台北市到淡江大學,曾有一次搭公車提早十公尺停站,下站後完全迷路。現在,視障者使用張金順等人研發的智慧型手機「語音隨身助理」應用程式的「台北公車」,就可以確切知道正在搭的公車到哪一站了,還可以用GPS的功能,語音導航步行的方向與距離,解決了視障者迷路的問題。除了導航,甚至可以讀報、辨識鈔票,未來將結合物品辨識,方便盲友辨識多項商品,讓全台約六萬名視障者有機會使用智慧型手機,使生活更自主。



十大功能 擺脫傳統手機只會撥接
台灣於二一二年六月成功研發全球首套智慧手機「語音隨身助理」應用程式(簡稱盲用APP),這是一套提供語音的隨身助理,透過文字轉語音系統,讓盲友使用「盲用注音輸入法」,只要手指頭碰觸到鍵盤的注音符號,語音系統就會告訴你發音,再放開手指頭就輸入成功了,讓視障者輕鬆操作智慧型手機。此外,因為設計者為視障者,較能符合視障者的需求。

盲用APP結合十大功能,提供了電話簿、通話紀錄、簡訊匣、網路博覽家、瀏覽檔案、GPS定位、鈔票面額辨識、常用軟體、台北公車查詢、工具等。除了一般手機也有的基本功能之外,「網路博覽家」是視障者較常使用的功能,該功能有連到淡江大學盲生資源中心的主機資料庫,可以看報紙、看股票、看電子書、查字典等功能。淡江大學系統工程師、視障者張金順說:「以往看報紙都要別人唸給我聽,現在我可以看每天超過四百篇的新聞。只要手指摸到新聞標題,語音助理就會朗讀標題,再點兩下就可以進去逐字逐句唸給我聽,還能調整朗讀速度。」

GPS定位功能可以讓視障者知道所在位置,外出時可以搜尋附近的旅遊景點或餐廳等。另外,「鈔票面額辨識」功能操作時有個小技巧,左手拿鈔票、右手拿手機,將手機的左上角觸碰左手的大拇指,再往上提十五到二十公分左右,此時按下拍照鍵就會剛剛好拍到鈔票,如此一來,可以克服摸不出舊鈔票上點字被磨平的麻煩,視障者結帳或找錢時就不會拿錯錢。現在正在研發辨識常用的其他鈔票,例如:人民幣、美元和歐元等。

視障者蔡松紋表示,他在使用智慧型手機之前,有過兩支傳統的按鍵式手機,功用僅限於撥接電話或讀簡訊,「『台北公車查詢』的使用方式和一般智慧型手機的『台北等公車』APP一樣,我偶爾搭公車時會用,可以用手機看公車幾分鐘到站,真的還蠻準的,誤差只有一點點不會影響等公車」。現在他每天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盲用APP,可以像平常人一樣享受科技的進步。


用智慧幫「盲」用心跨越障礙
淡江大學盲生資源中心與中華電信研究院共同合作,耗時一年研發出智慧手機「盲用APP」。中華電信研究院多媒體應用研究所計劃經理楊蕣仿表示,二八年大法官釋憲讓明眼人也能從事按摩工作,這讓視障者的工作減少許多,為提供他們更多的工作機會,加上近年來多點觸控技術的普及,所以中華電信上級委任研發智慧手機「盲用APP」,計劃宗旨就是為了促進社會公益、幫助視障者跨越障礙,讓視障者也能使用智慧型手機,降低數位落差。

楊蕣仿說,「程式設計師也是盲人,所以更能設計出符合盲人習慣的軟體,將障礙減到最低。現在已有一百八十位人員參與淡江大學盲生資源中心的使用訓練課程,仍在推廣階段,有興趣的可直接至盲生資源中心網站下載軟體使用。」


使用者反應熱烈陸續推出更新版
一二年至今已推出八個月的盲用APP,也收到一些使用者意見,最多的問題是盲用APP僅限於Android的智慧手機使用,Android 2.04.0(含)以上的版本不同也會有使用上的差異,例如:4.0以下的版本沒有「尋找下一個項目」的手勢,假如畫面上有一個很小的地方很難摸到,4.1以上的版本多了比較適合視障者操作的手勢,可以命令手機尋找前一個或下一個項目,就不會漏掉畫面上的訊息。

楊蕣仿認為,目前有中華電信三年的贊助計劃,並持續進行改良與研發,包括設計放大功能給弱視者、設計iPhone版本的盲用APP等,「推廣的同時也改良讓盲用APP更為完善。」





延伸閱讀




山上的皮影戲搖籃 搖出年年冠軍

$
0
0
【記者李妘、林宜臻/嘉義縣報導】「小劉,你看到沒有,原來……他們就是靠這個在『賺吃』……」,講著一口流利的台語,嘉義縣梅山鄉上大南國小安靖分校的學童,正在烈日下認真練習著今年的新戲《等賣猴》。全校不到三十位學生,卻有超過半數投入皮影戲,在這小小的學校裡,孩子們沒有足夠的資源,卻連續八年獲得全國師生暨社會民眾皮影戲比賽冠軍,更從中找到生活的樂趣。



學生過少被迫倂校 皮影戲險消失
一腳踏入大南國小安靖分校,幾乎一眼就可以看盡整個校園,會投入皮影戲的傳承,其實是個偶然。指導老師黃興武出身彰化,每週開車到嘉義,就是為了帶領這群孩子,將皮影戲繼續延續下去。原為台塑主管的他,熱愛傳統技藝,原先只是到梅山擔任社區總體營造的工作,沒想到卻從此愛上這個世外桃源,任教至今長達十七年之久。

在大南國小安靖分校推廣皮影戲,為的不僅只是延續傳統技藝,更是希望改善當地的風俗民情。以前,每當廟會酬神時,孩子們總是趴在舞台前跟著大人一起看「鋼管秀」,對黃興武老師來說,「就像是買刀回來殺自己的孩子」,於是他向大南國小安靖分校推薦自己來教導皮影戲,讓這些小孩們被邀請去廟會表演,開始有了演出的機會。

正當一切步入正軌,甚至連續八年獲得全國師生暨社會民眾皮影戲比賽冠軍時,學校卻面臨裁撤危機,一但如此,不僅這些孩子必須走更遠的路去上學,費盡許多心力所經營的皮影戲也必當走向末路。二○一二年,「安靖國小」因人數未達五十人被迫降級,整併為大南國小安靖分校,幸虧大南國小校長保證會更盡力將皮影戲發揚光大,且可在原校區上課,維持孩子們的皮影戲天地。


皮影戲為必修課 孩子們以此為榮
黃興武老師強調,這個戲團從創立以來就是師徒制,由學長姐帶領學弟妹,從一、二年級開始學習皮影戲,三、四年级成為才可以擔綱演出,五、六年級則必須要負責將皮影戲傳承下去,甚至有「鼓棒傳承」的儀式,希望每個從這裡畢業的孩子除了懂得尊重,也都能不忘本。

從一開始坐場,每人拿著劇本,輪到自己角色時以標準的閩南語唸出台詞,聲音必須投入情緒、置身於角色,到走場,化身為皮影戲偶,在沒有屏幕的舞台上練習,等待孩子們都熟悉戲偶在皮影台上的位置後,才能上台練習。每個過程都不能馬虎,孩子們認真,黃興武老師更是耐心解決每位孩子不同的問題。

拿著自己的手作玩偶,透過燈光、屏幕和高低起伏的台詞演出一場精采好戲,他們學到的不只是演戲,更是不一樣的生命態度。在這個迷你小學裡,平均每位老師指導五至六位孩子,沒有北部學生被老師忽略的問題,除了皮影戲,大南國小安靖分校的孩子們更是各個成績優異,順利考上一流私立國中。


沒有華麗舞台和團服 卻樂觀知足
比起皮影戲的重鎮高雄,大南國小安靖分校的資源顯得簡陋許多,高雄的小學有全布幕的室內視聽教室,在這裡只有開放式舞台,萬一今天又是大晴天,孩子們就得苦苦等待太陽下山才加緊練習。好不容易熬到出去比賽,其他隊伍穿的是整齊一致的套裝制服,這裡的孩子們則是從第一屆留下的團服中,挑出幾件送洗再穿上,甚至還要為了牛仔褲的顏色不同而煩惱。

然而即使如此,黃興武老師不覺得丟臉,因為他寧願將這些錢省下來買晚餐,畢竟在這個偏鄉小學裡,「吃飽」才是孩子們最實在的需求。目前小六的團員楊金燕說,雖然比賽前的額外練習很辛苦,但過程讓她很有成就感也很開心。他們的樂觀知足、肯付出,也常常是鼓舞黃興武老師堅持下去的動力。


站在屏幕背後 孩子們找到自我
皮影戲和其他劇種不一樣的是它可以很天馬行空,發揮的空間相當自由,比起布袋戲,戲偶丟上去終究會掉下來,但是皮影卻能在空中停留許久,除此之外,皮影戲不必面對觀眾,孩子們在屏幕後面感覺自在許多,也更有勇氣盡情發揮。

團員中有許多是單親家庭、隔代教養的孩子,來到戲團讓他們擁有一起吃飯的機會,無須獨自一人在家,也不再有填飽肚子的困難,更重要的是,他們從皮影戲中得到的成就感,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不少學生畢業後常常回到母校監督練習,甚至在大學創立皮影戲社團或將皮影戲作為論文主題,這樣一代傳承一代,我們看到了這個小小皮影戲團的生生不息。





延伸閱讀


「偶」然――大墩幼教老師皮影戲推廣


無菸皮影戲志工好才藝


高雄市皮影戲館

龍德米庄 有機米的奮鬥史

$
0
0
【記者陳郁瑩/新北市報導】今年二十六歲的馮聖方,自從開始接手龍德米庄後,便投入將以前父親施行的慣行農法,改變至無毒農法的工作。然而中間面臨無毒稻米成本高,但成收量卻少、無法找到合適販售通路的困境。直到接觸了「248農學市集」,開始在市集裡販售自家產品。在他自己販售商品的同時,不僅增加與消費者互動,讓他更了解消費者的需要,也讓消費者更加了解、認同龍德米庄的無毒稻米。




參加漂鳥營 喚起對農業的興趣
馮聖方從小看著父母種稻耕作,還常常要犧牲和朋友玩樂的時間下田幫忙。馮聖方說,小時候對種田的印象其實並不那麼美好,所以他在高中時就選擇了就讀機械系。在馮聖方大學二年級時,有一天在網路上偶然得到農委會舉辦的初階農業課程「漂鳥藍鵲營」的招生活動訊息,加上爸爸也留下了一畝良田,便讓馮聖方興起了報名的念頭。

在參加了漂鳥營後就漸漸的認識了不同以往種植方式的農業,讓他對農業開始有不一樣的想法。後來經過朋友介紹,大三大四時陸續拜訪了位於新北市金山,將廚餘做成有機肥料的劉力學老師,以及在宜蘭從事無毒農業的賴嬌燕老師。馮聖方在向這些前輩們請教學習時,看到他們對土地的愛護及對食物的堅持,因此被這份信念給感動了,所以大學畢業後就投入了無毒農業,並開始經營父親留下來的土地。


從慣行農法到無毒栽培
二○○九年馮聖方接手龍德米庄至今,他都以自然無毒的方式耕種稻米。剛開始,因為從慣行農法地耕作習慣,改變至無毒的種植方式,加上因為他才接手農莊沒多久,對土地仍在摸索中,所以前兩年的收成量一甲地大約只有三千台斤,和以前慣行農法種植的一萬台斤收成量比起來少了非常多。

在決定施行無毒農法時,馮聖方請教過許多前輩,他們曾告訴馮聖方從慣行農法轉型無毒農業會需要一段時間適應,需要時間讓土地改變她原有的習慣。所以即使面對產量減少的問題,馮聖方說「已經先打過預防針了」,他沒有因此而放棄,繼續施行無毒農法。


如何讓消費者認識自家產品
但由於稻米產量減少,若依循慣行農法時交給農會統一收購,價格會不符成本,因此馮聖方開始自己賣米。當時跟馮聖方買米的客人數量不多,大約十幾位,通常都是認識的長輩。所以會有庫存的問題,收入也不夠多。

後來馮聖方的朋友在台北市逛到「248農學市集」在忠孝東路的248巷市集,告訴馮聖方有機農業市集的擺攤管道,進一步接觸到248農學市集創辦人楊儒門。楊儒門到米庄實地觀察,認為龍德米庄的稻田生態豐富,稻米種植確實無使用化學添加物,於是馮聖方家的米就開始在248中和區環球漂鳥市集展售。


賣米製品辦體驗營 更了解消費者
儘管找到了適合的通路,馮聖方說,「擺攤收入還是沒有那麼穩定,所以要靠長期的經營。」因為通常逛街的人不會帶著一包米逛街,所以會有一些銷售的問題。為了突破困難,馮瑞雯開始蒐集資料、研究食譜,用自家生產的有機米,製作發糕、蘿蔔糕和碗粿等米製品兼著賣。現在在市集擺攤的收入,反而以米製品為主,米則是利用宅配,在網路上賣得比較好。

從加入市集到現在,馮聖方覺得市集最大的幫助,就是提供一個和跟消費者面對面溝通的機會,讓消費者能夠了解他們的產品。在介紹自家產品過程中,馮聖方說,可以得到認同感、成就感。但也會遇到挑戰,馮聖方說,「像是有些客人對產品有會有疑問,所以就需要想辦法去解答。」因為一般人比較少接觸到農業,所以他們沒有辦法了解他們吃的東西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如果可以讓消費者理解的話,他們有可能會更願意花錢去買有機產品,所以我們就需要一直去和消費者解釋。

除了在生產產品上,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外,現在龍德米庄在收割或插秧季時,也會舉辦體驗活動。舉辦體驗活動的建議,是馮聖方與248農學市集的工作人員在市集裡偶然聊天時,農學市集的人員提議的。體驗活動不僅能讓消費者更了解食物的由來,讓消費者能與土地有更進一步的連結。馮聖方說,體驗活動也讓我們了解消費者需要什麼。


朝有機邁進
雖然有機栽培比無毒或慣行農法都還要費工,但為了要讓顧客有更進一步的保障,馮聖方決定將自家稻米轉型至有機農法的種植方式。

有機農業在水稻方面需要三年的轉型期,若未滿三年,則可以申請有機轉型期的農產品認證標章。馮聖方說,目前現在龍德米庄的稻米還在轉型期,約有三年未施灑任何肥料。而在二○一二年十二月,龍德米庄的稻米即申請並取得中興大學「有機轉型」的認證標章。

在無毒轉型到有機農法上,雖然有很多栽種的限制,但馮聖方始終以朝著把土地當作是自己的朋友對待的方式,在栽種、耕耘田地。所以即使在一開始從慣行農法到無毒農法,到現在轉型至有機農法,過程遇到種植、銷售等困難,但他仍然會繼續堅持下去。

馮聖方說,現在資訊流通發達,消費者對有機的觀念已經越來越好了。他信心的說,「之後產品基本上會越賣越好」。他也希望將來有農夫可以一起下來做有機農業,讓有機的觀念不只推廣給消費者也推廣到生產者上,讓越來越多農夫投入有機農業。




延伸閱讀

好食機農食整合 友善畜牧大發現

$
0
0
【記者鄭文慧/台中市報導】台大城鄉所余馥君與學長謝昇佑,半年前合資開創好食機農食整合有限公司。其中在高雄田寮實行的友善畜牧,用小規模畜牧的方式,讓牲畜的排泄物在微生物分解後作為土壤的肥料,而廚餘碎米和銀合歡則為飼料,一直循環,並講求在屠宰時的場所衛生,從而確保肉品的安全。



志同道合 開創好食機
余馥君一直嚮往大自然,小時候父母常帶她去爬山,高中也參加社團到野外採集動物。從小就對大自然很有興趣,並且喜歡研究各種動物的余馥君,在大學時就讀動物系,從細胞細菌,一直到大的動物,整個環境的生態都有學習,已經萌生對畜牧的興趣。

余馥君在修讀動物系時,曾修過幾門關於城鄉所的課,她很感興趣,便去念城鄉所的碩士班,並認識到在修讀博士班的謝昇佑。

余馥君在二○○八年碩士班畢業後曾在一個農場上班,她看到屠宰場的豬被處理,環境很惡劣,覺得很驚嚇。之後她在高雄微風小農市集擔任總幹事,發現農民市集的成本很高,不是每個農民都有時間去擺攤,想改變成本高的情況,不造成農民的負擔。

當時謝昇佑一邊攻讀博士,一邊在青平台基金會工作,更參與野草莓學運。十幾年前謝昇佑便開始蘊釀出友善環境的想法,他在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後,曾到重災區台中市雙崎部落當社工人員,他表示,當時已經想要做友善環境的農業,但一直嘗試很多也沒有成功。

在余馥君畢業之後,和謝昇佑還是有聯絡,但當時沒有很熟。兩人再有交集,是由於謝昇佑工作的青平台基金會,推行支持年輕人到農鄉工作去的計畫,派了位年輕人到高雄微風小農市集工作,謝昇佑偶爾會到高雄微風小農市集探望,兩個單位也會定期開會,和余馥君交換對農業的想法,都支持使用友善環境的種植方法。余馥君和謝昇佑便決定一起當老闆,實際執行共同的理念。

謝昇佑和余馥君二○一一年開始籌備創立公司的大小事務,向各方親朋好友借錢,最後集資兩百萬,於二○一二年五月正式開創好食機農食整合有限公司,以公平貿易和友善環境為宗旨,除了在高雄田寮的友善畜牧外,也有水林鄉的友善加工、雙崎部落的友善農業。其中友善加工是指為了解決生產過盛的食物保存問題,而對農產品進行善意的加工,例如花生糖;友善農業是引導農民培養微生物菌改良土壤等方式,全都為了不破壞生態自然環境。他們每兩個星期會到當地視察,協助農民做產地的規劃,或是自然農法的培育。


高雄田寮的友善畜牧
余馥君在台大認識的老學長,剛好要回去高雄田寮工作,她發現高雄田寮的畜牧方式,與現代化的畜牧形成很大的對比,除了小規模畜牧外,農民與飼養的動物之間的關係比較友善,當時在念研究所的她便開始想,如何把這種方式讓更多的人知道。

在好食機成立後,高雄田寮也成為了重要的據點,根據好食機的官網,實行適量飼養、在地取食、排泄循環、動物福利。其中適量飼養是指畜牧飼養數量在於農民能夠承擔的資源;在地取食是指不用進口的飼料,轉而用在地取食,飼料可以用剩下的農作物或野生植物;排泄循環是指用飼養動物的排泄物由微生物分解,為土壤提供養分;動物福利是指讓飼養動物過合理的生活,例如屠宰時找尋衛生的場所等。只要以上都達標,就能確保肉品安全。


使用在地飼料 培育健康肉品
余馥君表示台灣畜牧業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引進口太多外地的飼料,人吃太多肉健康也不好,排泄物等都會變成很大的問題,所以她希望能創造一個自主的畜牧模式。

來自泰國的一位教授提示她,東南亞地區都用銀合歡作飼料,對動物有很大的好處,因為它的蛋白質含量很高,被稱作天然的瘦肉精」。她在得知後便詢問在田寮的農民,原來大家都有用過,以前用來餵羊,所以種植了很多,但後來不能用放牧的形式,一定要圈養,導致銀合歡無人打理,成了很大的問題,因為它的繁殖力很強,佈滿整個中南部的海邊山區,讓很多原生的植物受到破壞。

目前田寮還是有少量的用銀合歡作飼料,因為佈滿的地方太多,不需要特別種。余馥君表示大量使用銀合歡方案的概念已經有了,希望得到許可後,能造福全台灣的農民,也能解決銀合歡造成的生態問題,但她說還要等時機再提方案,因為目前人手不足


重重困難 為自己找到定位
在好食機農食整合有限公司建立後,余馥君和謝昇佑以不破壞自然環境為主因,再找親朋好友,因應其適合的方案發展,針對每個案子去分析問題,例如據點之一的台中雙崎部落的資源比較缺乏,於是引進微生物的方式,製作肥料。

謝昇佑表示,做友善環境最難克服的一關是農民,不從認識的人開始很難,因為友善環境第一個面臨的是產量至少減半以上,沒有相當的交情不會願意去做。

幫他們做無法做的事情,而又是我們擅長做的事,才是真正的幫到忙」,謝昇佑說,即便是讀本科的,也不會比每天耕種的農民更會種。

在與農民互動的過程中,謝昇佑發現要尋找自我定位,而他和余馥君的定位就是資訊小幫手,因為農民缺的就是資訊,他們會翻查文獻詢問農業系教授幫農民設計實驗方法、處理訂單、帳務,甚至銷售,就是他們的強項。例如高雄田寮的友善畜牧和雲林縣水林鄉的產品,每個月會在好食機網站出售。余馥君表示,好食機網站的銷售情況很好,都會有訂單


資訊透明的公平貿易
好食機是以社會企業的形式經營,謝昇佑表示一般的企業會先穩固企業主的獲利,但他覺得賺到的不只屬於企業的老闆,而是整個企業的。協助農民銷售的所得分配中,農民收入佔百分之八十五,好食機佔百分之十五,其中百分之十分給員工,謝昇佑表示做這行無法支付很好的薪水。

好食機會讓消費者知道每一種原料,包括糖醬油是用哪一個牌子,菜是在哪裡種,什麼方法種,並且隨時歡迎消費者來看,希望改變消費者與產品的關係,影響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演講農業知識 協助銷售產品
余馥君表示雲林縣水林鄉、台中市雙崎部落和高雄田寮的進度都比預期來得快,但目前還沒有設立新據點的計畫,因為正在發展的東西還很多,先把已有的模式發展完整,將吸引更多的人想要加入。

從三月開始,好食機農食整合有限公司將與雙崎部落的德瑪汶協會合開課程,教導農民自然農法的資訊,並且兩個星期開一次檢討會,採取自然農法的農民可以參加,共同討論,找出最合適的方法耕種。余馥君表示,目前水林鄉和高雄田寮還沒有開講座的計畫,專注在產品上,幫他們把產品弄好,主要在好食機的網站銷售成品,開設講座可能是未來的計畫。




延伸閱讀

北科馬祖服務隊 繪出馬港綠活圖

$
0
0
【記者楊雯皓張茗喧/台北市報導】二一二年暑假,台北科技大學馬祖服務隊開始為馬祖繪製綠色生活地圖,希望藉由綠活圖讓馬祖在地人及觀光客能夠認識許多沒有被記載在觀光地圖上的景點。來自不同科系的學生所組成的馬祖服務隊,用雙腳走遍位於馬祖南竿島的馬港社區,以綠色地圖圖示(icons)在綠活圖上記下每一個值得駐足欣賞的私房景點。




綠色生活地圖的概念從一九九二年源自於紐約,是一種國際性的活動。於一九九八年由環保團體—荒野保護協會將此概念引進台灣,進一步為台灣地方製作綠色生活地圖並積極推廣,他們到地方學校、社區推廣,透過出版著作《地圖有氧運動》來呈現人與土地之間的情感鏈結。三年,台灣第一份綠色生活地圖是以台北市奇岩社區為繪製對象。後來,有多幅綠活圖也相繼繪製出版,目前在台灣已出版超過百份綠色生活地圖。


綠色生活地圖又可稱為綠色地圖,簡稱綠活圖,是一種以自然與人文環境為主題的地圖,主要藉由在地的群眾共同繪製而成。簡單地來說,要繪製一張綠色生活地圖,首先要選定範圍,並且認識綠色地圖圖示,實地探勘綠色景點,把這些景點整理分類,再將他們繪製到地圖上,運用圖示、文字顏色的區分來使綠活圖更豐富。

利用綠色地圖圖示標記出具有生態價值、人文意義的景點,目的在藉由這些景點,讓當地居民對自己的家鄉產生認同感,建立不可分割的鏈結,讓每一個地方都能永續保存它的美。目前國際通用的圖示版本已更新至第三版,共有一百六十九個,大致分為十個面向,其中包括商業活動、文化與設計、資源再生、資訊、自然/動物、自然/植物、自然/地形與水流、交通、都市基礎結構設備、環境汙染源。若是原有的圖示無法貼切地形容這個地方,創作者也可以選擇自己創作圖示來表達。


綠活圖icon 標記馬祖私房景點
在綠色生活地圖上(以下簡稱綠活圖)會有許多小圖示來代表各自不同的意義,例如公車圖案,表示此處有公車可轉乘,書本圖案則代表學校。北科大馬祖服務隊跳脫以往官方觀光地圖的制式化,他們走入巷弄,真實地記錄每一個他們想要介紹的地方。以人物、美食、奇景、賞物等四個主要面向進行分組實地勘察,結合生態、人文、歷史等珍貴資源,打破多數人對於馬祖的單調想像。

馬祖綠活圖片段—美食組紀錄馬港社區特色食材(圖片提供 江威橙)
「你真的認識你的家鄉嗎?」馬祖服務隊第七屆總召兼馬港社區綠活圖計畫發起人江威橙說。一個直接了當的問句,道盡許多人面臨的迷思,例如,一般人對於馬祖的第一印象常常是高粱、坑道、軍事要地,其實真正跟馬祖人切身相關的是漁村生活,人們常常執著於觀光地圖上的景點作為定義自己家鄉的特色,但什麼才是真正和我們切身相關的,這正是綠活圖想要傳達的概念。



探訪老中青 歸納馬祖人的記憶
馬祖服務隊拜訪馬祖當地的老中青三代居民,藉由在地人的口述及分享一手資料,更深入掌握馬祖的歷史脈絡與風土民情。他們獲得三代居民對於馬祖不同的印象,長輩們對於馬祖的記憶雖多與戰爭及海外移民有關,但對於馬祖這塊土地卻有不可分割的情感,而他們也意識到現在馬祖的年輕人,似乎在時光的流逝中,與馬祖歷史的情感鏈結鬆脫,對於家鄉的認同感逐漸降低。


北科大馬祖服務隊拜訪馬港社區居民(圖片提供 江威橙)

江威橙說:「我們沒有受過訪談技巧的訓練,一開始在接觸馬祖民眾時,常常面臨詞窮的窘境,間接造成收集資訊的困難,所以我們在每一次訪談之前,都會先分組進行訪談練習。」他們以三至四人為一組,互相扮演訪問者與受訪者的角色,在多次的練習之後,更懂得聆聽、追問、補充,從不擅表達到與受訪者相談甚歡。他們從訪談中,歸納出馬祖人對馬祖的印象,將訪談中獲得的資訊,如文化遺跡、鮮為人知的景點等記錄在綠活圖,用意是讓馬祖人在觀賞綠活圖時,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共鳴。

 江威橙認為,只要有了共鳴,對於馬祖的認同感就會提升,漸漸地就會愛上這塊土地和願意不求回報地貢獻。老一輩的長者參與過片段的歷史,甚至是創造歷史的人,對於馬祖仍具有一定的感情聯繫,但是大部分的年輕人,他們需要的是更多對於自己家鄉的認同感,綠活圖正是要讓他們知道,原來馬祖這麼美!


充滿好奇心 綠活圖無限可能
「你必須充滿好奇心,不去設限綠活圖可能的樣貌。」江威橙分享自己繪製綠活圖的心得。團隊中就讀生物相關科系的成員,因為本身的生物知識背景及對於蝴蝶的喜好,將勝天公園的蝴蝶飛舞盛況標記到綠活圖裡。而當地特色甜點—「轉」(音譯名),是只有馬祖人才知道的私房美食,是馬祖服務隊的同學親自走訪巷弄才得以蒐集到的資訊。

這樣的資訊,在一般的觀光地圖上也許不會被看見,但是在綠活圖裡可以看到。沒有官方觀光地圖的制式宣傳,綠活圖要呈現的是真實不誇大的人文美景。沒有人規定綠活圖一定得是何種樣式,關鍵在於如何記錄與馬祖人真正切身相關的生活紀實。

考量到經費的問題及必須兼顧學校課業,馬祖服務隊的學生只能利用寒暑假前往馬祖,不斷擴充與修正綠活圖的內容,雖然無法在馬祖長時間的停留,但是他們充分利用在馬祖的時間,不僅繪製綠活圖,更積極地與當地居民互動。江威橙說:「繪製綠活圖就像是種下一個種子,我們期待馬祖當地的居民,尤其是年輕人,都能透過綠活圖,重新認識馬祖並愛上它。」


北科大馬祖服務隊於馬港社區合影(圖片提供 江威橙)

馬港綠活圖預計於今年九月份出版印刷,將設點供民眾免費索取,馬祖服務隊未來也計畫將綠活圖的足跡擴及馬港社區以外的地區。家鄉來自苗栗的江威橙說:「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也能為苗栗繪製一份綠活圖,讓許多人知道苗栗不是只有採草莓。」下課的鐘聲響了,但是馬祖服務隊的學習沒有停止,在可以盡情玩樂的寒暑假裡,他們選擇為馬港社區繪製綠活圖,不是別的,正是因為他們已經愛上這片土地,並熱切地想分享給大家。





延伸閱讀


荒野保護協會 綠活展示館


綠活圖的起源與在台灣的概況

刈包吉溫暖街友的心

$
0
0
【記者陳敬言、楊兆元/新北市報導】每年農曆年,家家戶戶忙著採買年貨,準備開開心心的過年。跟大家一樣,廖榮吉先生也在緊鑼密鼓地籌辦年貨,唯一不同的是,他是為了社會上的弱勢所準備。二十七個年頭以來,在寒冬用愛心的熱度溫暖許多弱勢朋友的心。今年農曆年,廖榮吉依舊舉辦了尾牙,但卻因為食材熟度讓人向媒體爆料,廖榮吉說:「沒辦法啊!請客就是要大家滿意,不是你自己說好就好的!」,所以他特別在三月十日補辦筵席,補償大家。





多舛的童年
家中六個兄弟姐妹當中排行老么的廖榮吉說:「我兩歲就死老爸,使得持家的重擔一夕之間落到媽媽的身上,家中六個孩子都靠媽媽獨立扶養長大。」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雖然還是個孩子,但是廖榮吉有記憶以來便過著天天要擔心下一餐的生活,不像其他同齡孩子有著快樂的童年。

雖然天天都吃番薯配飯,年輕的廖榮吉過著苦日子,卻從來都不喪志。為了貼補家用,廖榮吉十歲就踏入職場,吃苦耐勞的他說:「我一天工資最少的時候只有五元,我過慣了苦日子,那時候心裡想著以後絕對不讓家人過這樣的苦日子。」


熬過生命的寒冬
隨著時間過去,廖榮吉進到印刷廠擔任學徒,在印刷廠的日子終於讓生活有些微的改善,但過慣苦日子的廖榮吉說:「我不能為這樣忘記曾經咬牙撐過的那段苦日子啊!所以把所賺來的薪水一點一滴的存了下來,就怕哪天又得回去過著以往困苦的生活。」

很快的生命的寒冬就快要過去了,在廖榮吉二十七歲時,印刷廠的老闆決定退休,廖榮吉毅然決然地將印刷廠的棒子接下,雖然銀行的存款不足以支持印刷廠的營運,廖榮吉透過向銀行貸款事業也慢慢的走上軌道。

經營印刷廠期間,廖榮吉依舊過著勤儉的生活,勤儉的習慣讓他在經營印刷廠期間多了不少的存款。經過了自己生命中最困苦的時刻,他暗自許下心願,在他有能力的時候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回饋社會,讓需要幫助的人得到適當的幫助。

儘管許下了心願,廖榮吉的印刷廠終究還是敵不過數位化的浪潮,無奈之餘,他選擇急流湧退。面對這樣的挫折,廖榮吉並不灰心,在萬華開了賣刈包的攤子,從此大家叫他刈包吉。這時候的刈包吉,利用經營印刷廠的所存下的資金,開始了他的回饋之路。


溫暖失溫的心
二十七年前,廖榮吉第一次在萬華舉辦街友尾牙,那時總共只有三四十人。他說:「隨著消息傳開,每年的人數逐漸增加,需要的資金也越來越多」。個性海派的廖榮吉從來不限制用餐的人數,只要有人需要,他就繼續辦下去。龐大的資金壓力曾經讓廖榮吉的尾牙差點辦不起來,個性堅毅的他除了透過少數的捐款,剩下的,他還是一肩扛下了。

今年已經七十三歲的廖榮吉,還是繼續在舉辦街友尾牙。當中挫折固然不少,今年的尾牙因為豬腳不夠爛遭到匿名人士向蘋果爆料,因為覺得辦得不好還特別在三月十日又舉辦了一次流水席招待大家。

事情發生在今年初的尾牙宴中,席間廖榮吉準備的菜色有醉雞以及滷豬腳等等,但這兩樣菜色在上菜的時候,有些參與當天尾牙的朋友認為醉雞好像沒有熟透,又認為豬腳滷得不夠嫩,所以在用餐結束後將照片傳給蘋果日報。因為有人用餐得不愉快,又向媒體爆料,廖榮吉說:「沒辦法啊!請客就是要大家滿意,不是你自己說好就好的!」所以他在三月十日又再辦了一次筵席,作為對大家的補償。

當天到場用餐的朋友張先生表示:「廖榮吉非常用心,非常感謝他在我最低潮需要幫助的時候,還在寒冷冬天給我溫暖。」同一天也在用餐的李先生也說:「我們應該要更加珍惜有人願意幫助的時候,希望其他人也能夠惜福,千萬不要為了爆料,澆熄了社會上的熱情。」

廖榮吉最後說:「我年紀大了,再辦也沒有幾年了,希望在我還有體力的時候能夠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能請大家吃飯,也是一種幸福。」





延伸閱讀

「刈包吉」900桌宴街友 菜色豐盛秒殺 (蘋果日報)

愛心流水席 刈包吉做善事開心 (奇摩新聞)

請街友呷尾牙刈包吉 足感心(中時電子報)

伊甸輪椅舞團 舞出生命無限潛能

$
0
0
【記者陳可嘉、黃桓瑜/台北市報導】每個星期天晚上,台北市萬華運動中心的韻律教室內,傳來音樂與歡笑交雜的聲音。不同於一般脫鞋進入的舞蹈教室,教室內有一台又一台的輪椅。雖然雙腳行動不便,但坐在輪椅上的學員們並不因此被侷限。他們靠著靈活的雙手,搭配輪椅的輔助,一樣能自在舞出一段段精彩的表演。

生活不受限  舞蹈盡情發揮
二○○ㄧ年伊甸基金會的輪椅舞蹈團正式成立,由學員林美玉發起,號召伊甸基金會的成員共同組成。雖然草創初期只有八位身障者與八位志工,但目前已有超過兩百名學員受過訓練,也有超過兩百五十場的演出經驗,其中包含元旦升旗典禮、總統就職晚會、鴻海旺年會等大型表演。

伊甸輪椅舞隊希望能透過練習輪椅舞來幫助身心障礙的朋友能走出封閉的生活圈,找到一項有助身心的休閒運動,同時又能夠有復健的作用。相信身障者不受雙腳不便的限制,也能擁有屬於身障者的一項特殊才能。而不論是身障者,或者遇到挫折、需要打氣的朋友,都希望能藉由輪椅舞團的表演將感動延續。


輪椅需求 與九二一災民合作
對身障朋友而言,舞蹈表演最重要的輔助工具就是輪椅。不同於一般市面所見的病房型輪椅,輪椅舞所使用的輪椅,輪子偏外八,前方還多加了兩個小輪子,輪軸也比較粗,能夠支撐像「翹孤輪」這樣較大力量的特殊技巧,使輪椅舞者能夠靈活的運用輪椅,做出各式的舞蹈動作。

這種輪椅目前只有日本、美國等地生產,一台要價九萬台幣。由於價格高,取得不易,在舞團成立初期剛好碰上九二一地震,伊甸基金會為了輔導災民就業,正好又有輪椅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伊甸便與災民合作。由伊甸募集善款,請九二一災民製作了了十台屬於輪椅舞團專用的輪椅。


輪椅舞 家人朋友一起跳
輪椅舞是以國標舞的舞蹈性質做基礎,兩位輪椅舞者相互合作,共同演出舞蹈表演的雙輪舞。而伊甸輪椅舞團所練習的大多是以一位輪椅舞者搭配一位站立的舞者為主。學員呂豐和說,其實他們練習的這種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在跳舞的同時,要算準輪椅前進後退的距離,避免去傷到一起跳舞的夥伴。這樣相互配合的輪椅舞方式,不只是自己的休閒娛樂,同時還可以讓家人、朋友一同參與,增進彼此感情。

第一期就加入舞團的學員郭文生也提到,輪椅舞讓他更有自信心,跳了十幾年,也多了一份要繼續努力的使命感。在跳輪椅舞的早期,舞蹈都著重在技巧的練習,但漸漸地到了後期,輪椅舞不再是只有高超的技巧,同時要加入美感、韻律,這也使輪椅舞的發展更上了一層樓。


正向思考 舞蹈打破一切障礙
伊甸輪椅舞團的學員一個比一個活潑好動,並不因為行動不便而足不出戶。鶯歌工商的體育組長李玉齡也是舞團的成員之一,當初他以為輪椅舞者可能思想上較負面、是處於社會低層的一群人,原本只是想寫一篇關於輪椅舞者因輪椅舞走出身體殘缺遺憾的論文。但當他開始接觸舞團後便發現,伊甸輪椅舞舞者並不受身體障礙的影響,每個人都接納了身體的缺失,正面的面對他們的生命。李玉玲說,輪椅舞是一項平等的運動,站立者與輪椅舞者相互配合,是真正能夠落實運動平權的一個項目。

指導老師莊舒涵四歲時開始學習舞蹈,十二歲出國深造舞藝,取得英國皇家舞蹈學­院國際標準教師認證,並在二○○年歸國從事舞蹈表演與教學工作。她說,會接觸輪椅舞蹈是因為受到同是舞蹈老師乾媽的影響。莊舒涵認為輪椅舞不但能讓身心障礙者運用到更多身體的肌群能有效幫助復建更重要的是學習輪椅舞有更多與他人接觸的機會使學員們能展開心胸不再為行動不便所苦鼓勵身心障礙的朋友們能走進社會「If you can dance you can fly」。





Viewing all 87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