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旅行 目睹少女尋回自信
【記者李宜芳/台北市報導】婦女救援基金會長期關注目睹家暴的兒童以及少年,這幾年更發現目睹家暴的國高中的青少女,會比一般的目睹兒產生更多的情緒糾結與矛盾,也會面臨更多人際關係,甚至是兩性關係的問題。為了進一步解決此問題,婦女救援基金會的社工們構思了一系列的活動,在活動召集人王佩琳的指導下,開設了專門為目睹家暴青少女打造的手作課程,今年課程主題是「一起去旅行」,不只是製作的作品與旅遊相關,社工們還讓青少...
View Article關鍵評論網 數位時代的好編輯
【記者張雅柔、陳明安/新北市報導】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成立於二○一三年八月,是一個以編輯、整理新聞時事,以及提供讀者各式各樣觀點,並且配合不同科技載具提供適合閱讀內容的網路媒體。關鍵評論網在內容策展上,會針對新聞議題做深入的報導及透過與不同專欄作者的合作,提供觀點,並以「NEWS WORTH KNOWING, VOICES WORTH SHARING...
View Article你連署我呼叫 協助推動社會改革
【記者姚聖杰、盧蔚淇/台北市報導】你想改變社會卻苦無管道嗎?你想推動政策卻不清楚該怎麼實行嗎?呼叫政府提供大眾一個網路平台,讓民眾凝聚共識,按「讚」加入連署,只要是具有社會意識的公民議題,只要達到一定的聯署人數,就會有專人幫你「呼叫政府」,促進政策改革。 謝一平為大家介紹「呼叫政府」的核心價值與實際連署方式。做想做的事...
View Article分享設計新價值 為環境盡一份力
【記者王若嵐、白芳羽/新北市報導】現代人對於環保已經有相當的了解與認識,政府與民間也不斷倡導綠色生活、永續發展的概念,而高科技產業卻不斷的推出新產品,鼓勵消費者多消費,卻也造成資源浪費。於是從事工業設計多年的詹美玲,創立「綠粉絲」分享許多國內外的綠色設計商品,而她設計的「Ecobook...
View Article众社會企業 發揮身障朋友天賦
【記者林伶潔、吳佩容/新北市報導】一層層的階梯在我們眼中,輕易的就能爬上去;但是你是否想過身障朋友們在樓梯前,苦惱著到不了近在眼前的店家。众社會企業發覺了身障朋友的困擾,致力於推動無障礙環境,設計「友善台灣好餐廳APP」,讓身障朋友實地調查,把真正無障礙餐廳找出來,再也不用怕預約餐廳卻隔著樓梯進不去的問題了。...
View Article襪子寶寶坊 讓弱勢媽媽重啟希望
【記者吳佩容、林伶潔/台北市報導】有著大大耳朵、圓圓臉龐的兔子,有著小小耳朵、圓滾滾手腳的熊貓,在這些一隻隻討人喜歡的手工襪子寶寶們背後,卻隱含著弱勢媽媽們努力不向逆境妥協的故事。兒童福利聯盟於二○一○年初成立襪子寶寶工作坊,讓弱勢家庭的媽媽們學習製作襪子寶寶,並透過兒福聯盟包裝和行銷,將襪子寶寶成為捐款贈品或義賣品銷售,幫助弱勢媽媽們減輕經濟的壓力,同時也幫她們找回笑容和希望。...
View Article名奇陶瓷以愛出發 生活即靈感
【記者林伶潔、吳佩容 /新北市報導】 陶瓷窯場的架上陳列著白色傾斜的杯體,旁邊的手把有個黑色小人作勢使勁拉正杯體,這是名奇陶瓷老闆曹其涯的著名創作「挽回」,他說:「創作源於生活,包括親情、友情、愛情。」而這杯子背後的故事是他跟老婆吵架,氣氛很不好,想挽回歡樂的時光。而每個人想挽回的都不同,他表示杯子的功用視使用者而定,像是曾經有客人購買挽回杯送給醫生,為挽回他的生命而致謝。...
View Article把愛傳出去 偏鄉孩童找回上學路
【記者王彥文、廖介瑜/台北市報導】拿著手工藝品在公益園遊會裡穿梭,害羞地不敢叫賣,他們都是來自育幼院的偏鄉孩童。許多偏鄉孩童會因經濟弱勢、育幼院成長背景遭受學校同儕不當的對待,造成輟學、逃家的可能。新人類把愛傳出去協會除了本身的勸募活動,也透過公益園遊會,義賣受贈單位兒童及青少年的畫作或手工藝品,讓社會大眾都有參與公益、奉獻愛的機會,藉此也讓身心受創孩童在義賣的過程重新找回自信,讓他們學會用自己的力...
View Article農學專業 助尼泊爾居民保存食物
【記者張薷、皇甫香華/台中市報導】熱了有冷氣吹,打開冰箱有冰涼飲料可以喝的生活方式下,我們很難想像尼泊爾山村的日常生活。那裡一天只有七、八個小時供電,當地居民常面臨食物保存不易的問題。另外,由於當地婦女衛生觀念不足,長期使用舊、髒的布來當做護墊,造成健康上的隱憂。中興大學國際志工社有感於當地面臨的問題,除了教導居民如何醃漬食物之外,也和婦女們分享相關的衛教知識,並教導她們製作布衛生棉,希望改善當地婦...
View Article國會無雙 直播立院大亂鬥
【記者郭昱辰、陳葛泉成/台北市報導】你是否抱怨過,立法院的立委們,究竟為民眾做過什麼?你是否會好奇,立法院開會,會是甚麼樣的場景?沃草推出「國會無雙」,直播國會議事現場,帶你看看政治人物唇槍舌戰。究竟會議是為民福祉的「好球」,還是出糗連連的「烏龍球」?讓我們一起進入,國會無雙的殿堂。 國會無雙的網站上...
View Article好事地圖App 隨時隨地助弱勢攤販
【記者魏嘉葦、趙峻廷/台北市報導】台北車站的「麥芽糖爺爺」、「賣報紙婆婆」皆是經由網友發現、上傳至網路平台的弱勢攤販,許多人藉由手機App「好事地圖」知道他們的存在和需要被幫助,也更瞭解他們的背景故事。台灣BrandSugar數位創意廣告公司於二〇一三年四月,由大學實習生參與製作「好事地圖App」,整合網路平台上弱勢攤販的訊息,至二〇一四年五月已提供全台二百八十個攤販資訊,讓使用者能夠定位搜尋附近攤...
View Article紀州庵修復開館 再現百年風華
【記者蔡宜蒨、盧秔坊/台北市報導】綠蔭環繞,在中正區彎曲的同庵街街底,「紀州庵」隱身於住宅區與老樹之間。這座逾百年身世曲折的日式古蹟,在歷史的演變與時代的流轉中留下動人的故事。從一間風光的日式料理亭,歷經戰爭變成省政府員工宿舍,九〇年代慘遭祝融毀損,再到近十年的的保存與修復運動。而如今紀州庵終於修復完工,重現古樸風華,打造成為北市首座文學藝文展館。...
View Article黃庭輔用影像記錄別樣生活
【記者姚聖傑、盧蔚淇/臺北市報導】提到金門,你會想到什麼呢?大概不外乎是「古蹟、菜刀、阿兵哥」,有時也會令人聯想起甘醇順口的高粱酒,這是一般民眾對金門的印象,然而在記錄片導演黃庭輔的眼中,這座夾在兩岸中間的小島,遺留了許多戰爭的痕跡。島上的人民在流逝的歲月中,似乎逐漸被遺忘。黃庭輔用另類的視角,訴說不一樣的金門風貌。...
View Article以動畫簡化訊息 帶給資訊生命力
【記者吳舒涵、黃瀞嫻/新北市報導】身在資訊量越來越龐大且複雜的世代中,台大學生黃威愷等5人於是創立Re-LAB資訊設計顧問公司,將複雜的報告和資訊用動畫或圖表的方式呈現,讓大眾能夠在短短的時間瞭解所需的知識,成為目前台灣重要的科技媒體之一。...
View Article天氣風險公司 創氣象資訊新價值
【記者蔡宜蒨、盧秔坊/新北市報導】 二〇〇四年,台灣第一家民間氣象公司、也是唯一具有合法公開預報的民間公司「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成立,打破人們對於氣象預報舊有的想像,不再只做電視新聞制式的氣象報導,而是利用網路迅速將氣象資訊傳遞給人們。...
View Article深耕東南亞移民 異鄉發聲的管道
【記者賴佩璇、夏亞凡/台北市報導】台灣東南亞移民人口日漸上升,在異地的外籍勞工需要屬於自己發聲的管道,四方報是台灣目前唯一以東南亞族群人士為受眾所發行的報紙,有越南、泰國、菲律賓、柬埔寨、印尼文五種版本。四方報前總編輯張正 ,現為電視節目「唱四方」製作人以及中華外籍配偶暨勞工之聲協會秘書長。...
View Article動保聯盟促修法 衝破惡法止撲殺
【記者白芳羽、王若嵐新北市報導】台灣動保法修法聯盟針對動保法第二十一條法規,以TNR法制化(流浪犬貓絕育捕捉、絕育、回置計畫)和限制捕犬條件兩大訴求作為修法重點,為流浪動物請願。希望能改善收容環境、終止大量撲殺。修法聯盟除了積極與農委會及立委溝通協商之外,也召集近七十個動保團體成員舉行萬人上凱道,「反濫捕,要結紮」大遊行,為流浪動物請命,更有超過八十位藝文人士及藝人站出來表示支持結紮代替撲殺,為貓狗...
View Article馬興長青菜圃 種出老人愛心
【記者杜兆倫、陳瑋/彰化縣報導】 走進馬興社區活動中心,看到一群老人正跟著音樂手舞足蹈。午餐時間接近,伴隨著陣陣飄香,一群 志工阿姨在廚房裡為了社區的老人們煮午餐,「這裡的菜都是社區長者們親手種出來的。」志工隊長郭清香滿意地說,每天中午老人們來運動完後就會發放午餐,這些青菜的出產地,都是從社區中心隔壁的菜圃所種出來的。...
View Article素人講堂 交點你我夢想
【記者游欣、詹千雁/台北市報導】一個明亮的場地,一個特別的夜晚,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熱烈地分享彼此的生活點滴,這裡是交點。無論是講者或聽眾,只要花三百元,就可以在一場四小時的聚會中,與一群生活在同一個城市卻不同背景下的人彼此交流。 目前交點由黃敬峰(左)、林宏諺(右)和Annie(中)三個夥伴一起經營。 累積活動經驗...
View Article香港公民抗命 在台港人跨海聲援
【記者曹嘉詠、張凱淇/台北市報導】港人為爭取真正的普選,自九月二十二日起,香港學聯及學民思潮發起罷課行動,以抗議中共所表決的普選方法。香港中學生、大專及大學生紛紛響應,並於香港政府總部外進行罷課,直至二十七日晚上更有達五萬人在政府總部外的公民廣場集結,然而一直和抗爭的學生卻遭受到警方的強硬對待,拖行、用警棍毆打、胡椒噴霧,甚至出動催淚瓦斯來對付手無寸鐵的學生。面對武力鎮壓、政府對民意的漠視,一群在台...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