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黃秀娥介紹藻礁及海邊生物。 |
全台最大藻礁地形 急速消失危機
提到「珊瑚礁」相信大多數人都不陌生,但你聽過「藻礁」嗎?藻礁是一種紅色藻類鈣化後堆積成的「植物礁」,由藻類層層堆疊而成,十年才生長一公分,累積速度非常緩慢,據研究顯示,「觀新藻礁」至少有六千年歷史。藻礁在生態系扮演重要的角色,更提供生物多樣性發展的場所,如果棲地遭到汙染,物種也會隨之消失。
觀新藻礁一景。 |
千年藻礁 無聲的悲情吶喊
十多年前的桃園海岸,是一大片呈現自然紫紅色的礁體,橫跨觀音、新屋兩區,簡稱「觀新藻礁」。二〇〇〇年起,隨著大潭發電廠、天然氣接收專用港及觀塘工業區陸續設廠,藻礁的生存受到考驗。
二〇〇七年,農委會特生中心副研究員劉靜榆博士揭發中油對觀音保生里的藻礁海岸「開腸剖肚」事件,藻礁議題登上媒體,從此受國人關注。中油為了建設輸氣管線工程,直接開挖藻礁礁體,除了嚴重破壞藻礁棲地外,更破壞二十公里的天然防波堤,木麻黃等海岸植物相繼枯死。
「海岸線受傷,任何的補償都沒有用!最重要的是止血,讓藻礁慢慢療傷。」保生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黃秀娥的臉上佈滿著海風的刻印,言語中充滿對藻礁的不捨。黃秀娥於二〇〇七年接下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一職,當務之急便是要讓社區居民意識到海岸線縮短、生態破壞的嚴重性。
環保小學堂三連霸 守護觀新藻礁
蚵岩螺、花青螺、珠螺、彈塗魚、司氏酋婦蟹、兇猛酋婦蟹......,不管是藏在水面下或是岩縫中,都逃不過黃秀娥的「法眼」,隨口就能說出這群嬌客的名字她非常感慨地說:「跟幾年前比,現在的數量少太多了!藻礁一被破壞,生物也都跑光了!」
藻礁高低不平的多孔隙環境,是一個最天然的生態系。 |
二〇一二年起連續三年,保生社區參與環保局輔導推行「環保小學堂」計畫,發展出以藻礁為主軸的環境教育活動,成效斐然並蟬聯全國特優。「有時候建立正確觀念,會比一個空殼社造更有價值。」黃秀娥說,企業家和小朋友是社區最主要的宣導對象,基於企業責任和正確觀念建立,宣導成效特別好。
保生社區推廣環保小學堂計畫,為小學生導覽、解說地形。(圖:保生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
除了長期推廣藻礁議題外,保生社區也運用濱海植物「蔓荊」發展在地特色產業。蔓荊是一種分布在海邊沙灘、岩縫的定砂植物,具有水土保持功效。保生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廖經贈說:「我們希望結合生態和生活,一方面復育因人為汙染而逐漸消失的蔓荊,也同時採集蔓荊種子,推廣風味餐和製作蔓荊枕頭。」
觀新藻礁是魚蝦貝類天然的「育嬰房」,物種資源豐富。(圖:保生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
延伸閱讀
墾丁原油污染 生態浩劫
封溪護魚漸成風氣 河川休養生息
天母媽媽走出來 捍衛陽明山生態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