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5

看戲無距離 台南人創新舞台經驗

$
0
0

     

【記者曾貴停、黃欣安/台南市報導】台南市中心的公園路321巷,懷舊的日式建築,充滿著濃濃的藝術氣息。走進屋裡,幽暗的燈光照著日式榻榻米,一眼望去會認為這裡僅是一般人家,但這裡是台南人劇團的聚落,也是你意想不到的表演舞台。台南人劇團團長李維睦笑笑地說:「你可能想不到,之前民眾就坐在客廳,看著團員在一旁的窗台邊演出。」


在《戲弄321小戲節―原地散步》中,台南人劇團聯合台南在地那個劇團及影響 · 新劇場共同演出。(照片來源:台南人劇團)

籌組在地劇團唱出土地故事

一九八七年,天主教會及華燈藝術中心紀寒竹神父號召一群社會中喜愛戲劇的青年,共組「華燈劇團」。有了劇團,青年們有了可以一起分享喜好的朋友,更有一個共同嘗試演出的地方。而李維睦就是當時加入華燈劇團的青年之一,他說當時神父對影巷和電影多有研究,因此會問他們要不要組成攝影團隊或劇團等。所以在神父問他要不要加入劇團時,他也毫不猶豫的投入其中。

華燈劇團是台南當地發展悠久的現代劇團,在成員們及神父的共同努力下,希望透過成員們的喜好和能力發展出不同的戲劇類型。雖然原先劇團是由各行各業的青年所組成,但憑著對戲劇的熱愛,讓他們不亞於其他專業科系組成的劇團。但因為劇團的排練和演出時間日增,造成華燈藝術中心不敷使用,再加上神父退休後將回到美國。於是神父鼓勵他們走出自己的路,他們憑藉著累積的經驗,劇團日臻成熟,從此以「台南人」作為自己的目標,將台南的風俗民情融入自己的戲劇當中。如二〇一五年的「阿章師の拉哩歐」,便是用台灣民謠唱出台灣土地上故事。

在劇團的表演中,觀眾和舞台間的界線被消除,觀眾可以隨意就坐欣賞團員的演出。(照片來源:台南人劇團提供)

打破傳統讓觀眾成為舞台一部分

許多人對於戲場的想像,仍然是走進戲院坐在距離舞台一尺甚至是更遠的觀眾席,欣賞著台上的表演。在傳統的演出模式下,舞台常無形中與觀眾拉開距離,造成民眾難以融入劇情,因而無法達到「看戲」的目的――戲與民眾的生活產生共鳴。

在台南人嘗試讓觀眾成為舞台的一部份後,戲劇突破傳統的演出形式,舞台與觀眾席不再有明顯的界線,觀眾可以在舞台上和演員一起互動。就像李維睦憶起表演場景,笑著說明當時觀眾就坐沙發上看著在窗台邊演出的情形。劇團創新的演出模式,除了消弭舞台和觀眾的界線,更讓觀眾從不同的角度解讀戲劇的內涵。過去觀眾僅僅是「欣賞者」,然而現在觀眾的位置、神情都有可能影響著演出的內容,讓觀眾也能成為戲劇中的主角。

李維睦說,戲劇有無限種呈現方式,去年的戲以台南小吃做為主題,看戲的民眾入場後可以自己選擇要先看廚師表演炒菜,還是先到客廳聽講故事,當然也能端著廚師煮好的菜再到下個場景邊吃邊看戲,「就像我們在家裡,可以跟打電腦的弟弟講完話,再去看媽媽洗衣服,就算沒有重頭參與,也不會看不懂他們在做什麼。」

和其他劇團不一樣,台南人的戲劇經常使用「環境劇場」,直接在建築物中或是大自然中演出。(照片來源:台南人劇團提供)

用自己力量創造機會回饋在地

從原身「華燈劇團」開始,台南人劇團一直在台南引領著現代戲劇的發展。過去的經驗和累積的名聲,劇團認為在自己能力範圍所及之下,應該帶領著在地劇團茁壯成長。所以在台南人劇團的許多表演中,都會邀請其他劇團的一同參與演出,讓喜歡台南人劇團的觀眾也能認識更多的在地劇團。李維睦說 :「這就是我們和大家不一樣的地方。」不同於其他劇團,在台南人的戲劇的演出中,還能同時欣賞到各式各樣的演出風格和作品。

李維睦在《三二一小戲節》中,便邀請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飛人集社劇團和耳邊風工作站等一同演出。在公園路321巷藝術聚落的日式建築物中,民眾除了可以看到台南人劇團籌辦多時的作品《陳X雄》外,更可以看到其他劇團響應這次的主題《走X戲 · 交換記憶》而準備的戲劇。在新的演出模式中,民眾在各劇團間「一邊遊走、一邊欣賞」,與演員們互動著,也創造著台南在地獨道的戲劇經驗。


延伸閱讀

台南人官方網站

台南公園路「321巷」藝術聚落

三二一小戲節「走X戲· 交換記憶」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