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力新聞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5

無聲告白 將台灣環境問題視覺化

$
0
0

    

【記者王曉敏、胡櫻馨/新北市報導】每天接觸的空氣、水以及整個環境周遭,我們可以感受到什麼?空汙、噪音、海洋破壞、鉛水、光害……等等環境議題並不遙遠,都在我們生活之中。四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系四年級的學生,利用地名漢字結合環境問題,十七組海報呈現出十七個地區今昔對比,揭露台灣各地環境真相,為無聲土地告白發聲。




a.jpg
無聲告白團隊在板橋為海報現場錄音。   無聲告白團隊 提供

親自走訪 記錄成冊

近年來新聞、電影散播許多關於大自然反撲的訊息,台灣這塊寶島在人為肆虐下,各式環境議題也不曾少過。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系的陳曉瑩、張雅嵐、宋時禎、廖立恩,畢業製作設計構想過程中,思考到底有多少人注意到新聞報導的內容,並且真正了解始末原因;又有多少人在新聞浪潮過後,持續追蹤關注思考。並設想若汙染發生在台北,是否台南就充耳不聞,但水、空氣是流動的,同樣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都會被影響到。因此,他們想藉由海報,結合漢字、地名及環境污染,與自然環境參與,將台灣環境問題視覺化,呈現出屬於這片土地的無聲告白。

張雅嵐說「無聲告白」主題名是小組想了近百個才被老師核准,因想的方向太過悲觀,像崩城、毀滅之類的,最後才想到充滿正向力量的「告白」。他們計畫走訪每個地區,目前已至基隆、新北、台北、雲林等地,在各地拿著看似平面設計的海報,加入互動性,讓人產生連結性,喚起人們對土地的重視。在雲林麥寮實地記錄空汙情形時,被當地居民注意,對著他們說:「以前空氣真的沒有這麼糟。」他們也將設計、走訪過程記錄成冊,提供給需要的人。
b.jpg
張雅嵐翻閱無聲告白設計書內容。   攝影/王曉敏

勇於實驗 大膽設計

以各縣市地名為主軸,用大地方述說小地區環境問題,透過與自然互動,如日曬、雨淋、光照、空氣灰塵或是人為撕、黏等方式,總共十七組A1海報,每組都有實驗前實驗後對比海報。

g.jpg
基隆港船隻油汙汙染對比海報。   無聲告白團隊 提供

基隆使用宣紙,以水墨手法表現基隆港輪船的風貌,從船流出的黑墨引導未完成的文字導向,再用手按壓船體,後方泡泡被戳破黑墨流出完成字體,來表現海上窒息的黑色薄膜--油汙汙染。新北本來想做成刮刮樂,但礙於經費及技術,因此不同於其他組都有前後對比,只有一張海報,在背後貼上錄音裝置,剛好錄製時遇上競選期間,完美呈現噪音汙染,觀者可以按壓海報上的紅點,會發出聲音。台南及台東則是利用撕開方式,呈現戴奧辛汙染後的變形魚,及用魚骨頭寓意海洋生態受害。以上是人為互動的方法,讓觀者在參與的過程中直接感受到問題的不容忽視之處。
d.jpg
臺北隱藏在地底下的毒流--鉛水汙染對比海報。   無聲告白團隊 提供

臺北以地下鉛水管管線設計為發想,在字上鋪鐵粉,氧化後呈現鏽橘,來表示鉛管風波。新竹則是垃圾汙染,海報上佈有黏膠,放在垃圾桶上垃圾掉落即會黏在上方。屏東主題為珊瑚白化,因此使用日照褪色手法。台中及雲林都是空汙問題,皆使用灰塵沾染方式。桃園跟南投用雨水沖刷方式,分別表現酸雨頭髮掉落及被土石流沖刷的等高線。

e.jpg
彰化和美染整廠汙染不美麗的彩虹河對比海報。   無聲告白團隊 提供

嘉義、花蓮、彰化在海報背後貼彩帶紙,雨淋後將色彩印上海報,分別呈現不同的汙染情形。高雄則使用墨水遇雨水顯影的特性,表示水質優養化。最後令人眼睛一亮的是宜蘭跟苗栗,前者在紙上鋪螢光劑,關燈後可以看到螢火蟲,而開燈就是民宿。苗栗鎘米風波,用雙面印刷,在背後照光就可以看見白米變紅米;陳曉瑩表示很可惜,因為希望海報還是有海報該有的樣子,可以捲起來,因此展出沒有在後面貼燈箱,無法讓觀者看到效果。
f.jpg
宜蘭羅東夜空遺失於燈海之中--螢火蟲與民宿對比海報。 無聲告白團隊 提供
期望關注 合作前景

校內個展已經結束,新一代設計展之後,他們期望能夠與各界合作,像是與環保署合作推出酷卡,但首要還是希望能夠將每個地區走完,若有機會,絕不會拒絕將作品繼續展出。常被問到為什麼不做離島地區,宋時禎回應:「有在計畫要設計隱藏版,可能在募資平台或是粉絲專頁發表。」

除了海報跟小冊以外,也有設計明信片,每個地區各一張,左方有小字告訴所有人海報主題,而右下方則是一小段簡介介紹汙染事件。無聲告白藉視覺設計讓人看了有所感觸,引發共鳴,讓人了解到自己居住的地方,反省人與土地間的關係,重新思考環境癥結。


延伸閱讀

告別舊想法 用設計作環保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