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宗洋、溫婉廷/台中市報導】溫馨的小房間裡,擺了兩張大桌子,小玉與其他學員們正在學習如何製作卡片,老師握著她的手操作圓規和剪刀,耐心講解,當成功完成一個步驟時,小玉總是想向每個人分享她的喜悅,笑得很純真,如天使一樣。她今年三十六歲,是名身心障礙者,這裡是微笑天使烘焙坊,除了是一家麵包店,也是協助身心障礙者就業的平台,希望培養他們一技之長,能夠自力更生,學會飛翔。
微笑天使們開心地捧著剛出爐的麵包 。 微笑天使烘焙坊提供 |
成立契機:我們走了 孩子怎麼辦
微笑天使烘焙坊位於台中大里區的國光路上,一走進去琳琅滿目的蛋糕,新鮮水果製成的檸檬塔,讓人垂涎欲滴,這裏的員工很特別,他們的動作比一般人慢一些,比平常人害羞一些,但是他們都有最純真的笑容,最善良的心,如天使一樣。
一開始成立的契機,理事長趙子妍說:「這裡是由身心障者的家長與老師一同創立的,身心障礙的孩子結束九年國教,面臨到升學或是就業,升學對他們來說有一些困難,而進入就業市場更是難上加難。」身心障礙的孩子只能待在家裡,但現今都是雙薪家庭,誰來照顧,再往以後想,這些家長最擔心的就是「我們走了,孩子怎麼辦。」於是在一九八七年,這些身心障礙者的家長老師們與台中市身心障礙者福利關懷協會共同創建了微笑天使烘焙坊。
趙子妍說,微笑天使烘焙坊是一個平台,學員們沒有年齡的限制,孩子除了學習簡單的麵包包裝、清潔、備貨等工作,也會開設多元的課程,幫助孩子挖掘與培養自身才能,如書法、手工卡片、水壺袋等,而這些學員的能力若能勝任麵包店的工作,便可以轉而成員工,若志不在此,微笑天使烘焙坊就像一個產業平台,透過媒合,將孩子們介紹給其他企業,讓他們能發揮所長。
微笑天使正認真學習製作手工卡片。 攝影/蔡宗洋 |
感恩小卡 天使傳遞溫暖的方式
「你好,我是微笑天使的翊棋,謝謝客人來店裡買東西,我很開心我有工作,很棒!」「你好,我是微笑天使的大任,我家住得比較遠,每天要花三十分鐘才能來到店裡烘焙坊,一點也不覺得辛苦。」微笑天使們在繽紛的小卡上寫下對顧客的感謝與心情分享,社工督導賴姿伶說,感恩小卡隨禮盒附送,除了幫助孩子懂得感恩,也能幫助別人,「客人拿到會很驚喜,這時最大的價值已不是單單產品本身,而是這附加價值,溫度是不一樣的。」
賴姿伶說,其實身心障礙者跟外界的接觸方式很不一樣,也沒有太多機會能與其他人有所互動,透過文字是很棒的表達方式,「因為有你,心存感激」是感恩小卡存在的最大意義,也是微笑天使烘焙坊的初衷。
隨禮盒附送的感恩小卡,增加產品的溫度。 攝影/蔡宗洋 |
天使學會飛翔 不忘回饋這個「家」
穿著志工背心,耐心教導學員摺紙卡,他是小翔,以前也是微笑天使烘焙坊的學員,後來透過產業媒合,現在是中興大學的員工,負責打掃、擦玻璃等清潔工作,有穩定的收入。透過這裡的學習,小翔說:「最大的收穫是學會與人良好的溝通。」現在,小翔常常回來當烘焙坊課程的小老師,或是來看看以前的志工老師們。
「在教小朋友做麵包、蛋糕的時候,我好像看到了以前的自己,能變成小老師教他們,我很開心。」小翔不太能用言語表達,但從他的笑容裡能看出他的成就感與喜悅。「當別人講你缺點,我會覺得我不足,但我不會覺得我不好,我只要認真學就好。」小翔不會否定自己,積極學習,是微笑天使烘焙坊帶給他最珍貴的禮物。
對品質堅持 期望能自體營運
微笑天使烘焙坊聘請專業的西點師傅,並利用天然食材製作產品,趙子妍說:「孩子的心很天真,所以也希望我們做出來的產品,能跟他們一樣單純,我們盡量都用最原始的材料,上等的食材來製作。」最近新研發出的檸檬塔,就是用新鮮的檸檬製作而成,製作過程繁瑣,每天限量,一下子就賣光。
孩子們是烘焙師傅的小幫手,食材採買、秤麵粉、打蛋等工作,每一項對孩子來說都是學習,老師與社工們在教導他們的時候,總是不直接說出答案,而是用引導的方式讓他們思考、解決問題,專案經理楊晶軒說:「因為最終目標是能讓這家店自體營運,他們一定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麵包做好後,孩子們抱著籃子到街上叫賣,訓練與客人的溝通能力。「將來門市要做得好,孩子必須獨當一面時,他們要學會與陌生人相處,也要學會接待客人。」
微笑天使在街上叫賣麵包的情景。 攝影/蔡宗洋 |
楊晶軒說,微笑天使烘焙坊所在位子車來人往,停留下來的人並不多,主要是透過社群網站分享,吸引顧客前來,將來希望更多人來到這個地方與天使孩子有一些互動,其實他們對於熟悉的人是很熱情的,希望社會大眾能更了解這些善良的天使。
延伸閱讀
用愛心做餅乾 如家一般的甜點店
共生一村手工皂 助弱勢朋友成長
一枝草一點露 頑皮高手完美應證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