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妘、林宜臻/台北市報導】聽不見音樂還能跳舞嗎?這是一個由聽障者組成的舞團,他們藉由音樂的震動和翻譯老師的手語一步一步學舞,雖然辛苦,他們卻怡然自得,享受舞蹈的每一個律動,在音樂聲中得到無比的快樂。
超越聽障 挑戰跳舞
聽障舞團是由伊甸基金會與聾人協會合作組成,伊甸基金會負責整個舞團計劃,聾人協會則幫忙接洽聽障朋友,提供參與舞團的機會,至今已成立三年,團員年紀從最年輕二十七歲至最老六十五最都有,每一位聽障程度皆不同,輕者能聽到些微聲音,還能和人對話,重者則是完全聽不見。每一個星期六下午,他們都會在萬華運動中心團練,從第一年害怕站上舞台,到第二年逐漸建立信心,到今天每一次上台表演都是他們最期待的事。
三年前伊甸成員陳濂僑在主持公共電視「聽聽看」節目時,採訪了同是伊甸基金會旗下的劇團「輪椅劇團」,他擔任主持人長達十四年,節目內容為記錄聽障朋友的生活,本身也是聽障者的他,這時突然有了靈感,雙腳不靈活都能跳舞了,聽障者有何不能呢?他向伊甸基金會提出這樣的想法,指導老師則由輪椅舞團的紀麗娟老師扛下重任,但是真正困難的是開始練習後。
一開始因為上課時間是在星期日下午五點至六點半,剛好是家人相聚的晚餐時間,許多人因為回家煮飯等因素一度讓來練習的人變得很少,經過幾次協調後,礙於場地和老師的時間,也是真的非常喜歡這樣的課程,大家漸漸願意克服困難來上課,在幾次演出後,表演曝光後也吸引更多人一起參加,目前包含志工與聽障朋友共十八位團員。
嘗試各種可能 目標專業舞團
聽障舞團的成員皆為業餘舞者,前兩年有在身障大遊行和士林官邸演出,身障大遊行當時的主旨是希望商障朋友自己上台表演,展現出身障朋友也有優秀的一面,另外,士林官邸的表演則是由對方邀請,當初對方希望可以以手語歌展現菊花之美,但是聽障舞團提出以表演舞劇的形式,雙方達成協議,讓大家看到聽障舞團的另一個發展方向。
除了這兩個活動外,聽障舞團也受邀為伊甸基金會和聾人協會舉辦的活動表演,聾人協會秘書長高鳳鳴表示,前兩年成員來來去去,直到今年,他們已不再招收新人,培訓固定的團員希望能向專業舞團邁進,一方面讓專業度提升,企業邀請的機會越多,就有越多的經費能打開舞團的知名度,一方面如果有費用,團員會更有動力繼續努力,對他們會有更多的幫助。
高鳳鳴說,這裡是一個對聽障朋友來說非常好的環境,很少有地方會有老師花許多時間,一次又一次的耐心教導,還有手語翻譯人員為聽不見音樂的聾人們打拍子,這些都幫助聽障朋友們一天比一天進步,所以,協會堅持讓聽障舞團繼續發展,讓他們能有一個管道充分表現自己。
辛苦又快樂 成員團結一心
聽障舞團共有十二位團員,跳舞對他們來說是又辛苦卻又無比快樂的事,因為聽不見音樂,常常不知道是否開始了,需要靠翻譯人員打拍子、感受地板的震動,或是舞蹈老師提醒,但是他們不因為這樣就想馬虎跳過,他們每一位都盡全力在記舞步,即使有些人總是跟不上拍子,或是又比別人快了半拍,每一次練習他們都還是努力學習,盡力跟上大家的進度,最讓人窩心的是,只要一個人不會,全部人就會陪著他一起練習,他們已經不是純粹一個舞團,而是一種團結的精神。
其中一位聽障朋友邱爸〈化名〉,他每個星期天從桃園來到萬華練習,他原是聾人協會的會員,因為喜歡跳舞又從協會得知這個訊息,又因退休在家裡沒事做,女兒強烈建議他來舞團運動,練習一次後就愛上這個舞團,邱爸來到這裡兩年了,他每個星期花四十分鐘坐車到這裡和大家一起跳舞,一方面讓身體健康,一方面也和其他人交流,他滿臉喜悅的說:「在這裡很快樂,我交到很多朋友!」。
因快樂而跳舞 因跳舞而快樂
因為每位團員的聽障程度不同,所以他們會互相激勵,學得快的會幫助學得慢的,也有人負責將上課的影片拍下,上傳到他們「萬華一號」的Facebook社團中,讓大家都可以在家練習。陳濂僑表示,聽障朋友其實處在一個很封閉的環境,所以他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他到各大學校演講,教導聽障朋友手語,還考上街頭藝人證照表演默劇,他樂於接觸新的事物,聽障舞團讓他接觸不同的朋友,也讓他有新的表演能在學校、工作中帶給大家歡笑。
聽障舞團的舞技可能不比別人精湛,舞步也不太整齊一致,但是他們跳舞不是為了勝過別人,是為了自己快樂,資深團員楊晶婷,現任易飛網旅行社助理,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媽,每天照顧孩子、洗衣煮飯和工作壓力讓他喘不過氣,跳舞讓她拋開煩惱,完全享樂其中,她說:「我因為快樂而跳舞,也因為跳舞而快樂。」聽障舞團希望藉由跳舞讓大家知道聽障也能做很不一樣的事,也能把希望和歡樂帶給大家。
延伸閱讀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聾人協會全球資訊網
伊甸基金會
聾啞挑戰命運 精彩舞出「千手觀音」
超越聽障 挑戰跳舞
聽障舞團是由伊甸基金會與聾人協會合作組成,伊甸基金會負責整個舞團計劃,聾人協會則幫忙接洽聽障朋友,提供參與舞團的機會,至今已成立三年,團員年紀從最年輕二十七歲至最老六十五最都有,每一位聽障程度皆不同,輕者能聽到些微聲音,還能和人對話,重者則是完全聽不見。每一個星期六下午,他們都會在萬華運動中心團練,從第一年害怕站上舞台,到第二年逐漸建立信心,到今天每一次上台表演都是他們最期待的事。
三年前伊甸成員陳濂僑在主持公共電視「聽聽看」節目時,採訪了同是伊甸基金會旗下的劇團「輪椅劇團」,他擔任主持人長達十四年,節目內容為記錄聽障朋友的生活,本身也是聽障者的他,這時突然有了靈感,雙腳不靈活都能跳舞了,聽障者有何不能呢?他向伊甸基金會提出這樣的想法,指導老師則由輪椅舞團的紀麗娟老師扛下重任,但是真正困難的是開始練習後。
一開始因為上課時間是在星期日下午五點至六點半,剛好是家人相聚的晚餐時間,許多人因為回家煮飯等因素一度讓來練習的人變得很少,經過幾次協調後,礙於場地和老師的時間,也是真的非常喜歡這樣的課程,大家漸漸願意克服困難來上課,在幾次演出後,表演曝光後也吸引更多人一起參加,目前包含志工與聽障朋友共十八位團員。
嘗試各種可能 目標專業舞團
聽障舞團的成員皆為業餘舞者,前兩年有在身障大遊行和士林官邸演出,身障大遊行當時的主旨是希望商障朋友自己上台表演,展現出身障朋友也有優秀的一面,另外,士林官邸的表演則是由對方邀請,當初對方希望可以以手語歌展現菊花之美,但是聽障舞團提出以表演舞劇的形式,雙方達成協議,讓大家看到聽障舞團的另一個發展方向。
除了這兩個活動外,聽障舞團也受邀為伊甸基金會和聾人協會舉辦的活動表演,聾人協會秘書長高鳳鳴表示,前兩年成員來來去去,直到今年,他們已不再招收新人,培訓固定的團員希望能向專業舞團邁進,一方面讓專業度提升,企業邀請的機會越多,就有越多的經費能打開舞團的知名度,一方面如果有費用,團員會更有動力繼續努力,對他們會有更多的幫助。
高鳳鳴說,這裡是一個對聽障朋友來說非常好的環境,很少有地方會有老師花許多時間,一次又一次的耐心教導,還有手語翻譯人員為聽不見音樂的聾人們打拍子,這些都幫助聽障朋友們一天比一天進步,所以,協會堅持讓聽障舞團繼續發展,讓他們能有一個管道充分表現自己。
辛苦又快樂 成員團結一心
聽障舞團共有十二位團員,跳舞對他們來說是又辛苦卻又無比快樂的事,因為聽不見音樂,常常不知道是否開始了,需要靠翻譯人員打拍子、感受地板的震動,或是舞蹈老師提醒,但是他們不因為這樣就想馬虎跳過,他們每一位都盡全力在記舞步,即使有些人總是跟不上拍子,或是又比別人快了半拍,每一次練習他們都還是努力學習,盡力跟上大家的進度,最讓人窩心的是,只要一個人不會,全部人就會陪著他一起練習,他們已經不是純粹一個舞團,而是一種團結的精神。
其中一位聽障朋友邱爸〈化名〉,他每個星期天從桃園來到萬華練習,他原是聾人協會的會員,因為喜歡跳舞又從協會得知這個訊息,又因退休在家裡沒事做,女兒強烈建議他來舞團運動,練習一次後就愛上這個舞團,邱爸來到這裡兩年了,他每個星期花四十分鐘坐車到這裡和大家一起跳舞,一方面讓身體健康,一方面也和其他人交流,他滿臉喜悅的說:「在這裡很快樂,我交到很多朋友!」。
因快樂而跳舞 因跳舞而快樂
因為每位團員的聽障程度不同,所以他們會互相激勵,學得快的會幫助學得慢的,也有人負責將上課的影片拍下,上傳到他們「萬華一號」的Facebook社團中,讓大家都可以在家練習。陳濂僑表示,聽障朋友其實處在一個很封閉的環境,所以他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他到各大學校演講,教導聽障朋友手語,還考上街頭藝人證照表演默劇,他樂於接觸新的事物,聽障舞團讓他接觸不同的朋友,也讓他有新的表演能在學校、工作中帶給大家歡笑。
聽障舞團的舞技可能不比別人精湛,舞步也不太整齊一致,但是他們跳舞不是為了勝過別人,是為了自己快樂,資深團員楊晶婷,現任易飛網旅行社助理,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媽,每天照顧孩子、洗衣煮飯和工作壓力讓他喘不過氣,跳舞讓她拋開煩惱,完全享樂其中,她說:「我因為快樂而跳舞,也因為跳舞而快樂。」聽障舞團希望藉由跳舞讓大家知道聽障也能做很不一樣的事,也能把希望和歡樂帶給大家。
延伸閱讀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聾人協會全球資訊網
伊甸基金會
聾啞挑戰命運 精彩舞出「千手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