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嘉珈、李宛庭/新北市報導】「我怕以後沒有人可以照顧我們。」曾從事過護理工作的廖珮宏,有鑑於,台灣護病比高居世界第一,一名護理人員平均要照護十三名病人,加上工作三班制使護理人員因過勞而選擇離職,護理人力荒的情形因應而生。也因此廖珮宏除了自行投入創新護理設計外,也開設實證護理學課程,教導學生站在病患的角度去設計輔助工具,使病患在自行照護上更便利,同時減少護理人力的照護壓力。
因興趣從事研發 盼協助住院病患
馬偕醫護專校護理科助理教授廖珮宏因有醫療工程的背景,以及對研發輔助產品設計富有興趣,從事護理工作十二年後轉任教職,在護理職涯中她發現護理人員短缺的問題會影響照護病人的品質,因此她開始致力於護理創新設計,如何有更好的東西輔助,減少護理人員缺乏所造成的窘境,也能讓身體不適的病患有更便利的「自行照護」方式。
「大家會想設計,都是為了解決問題,不管是解決誰的問題。」廖珮宏在校內及他校也開設不同於以往的實證護理學課程,除了希望設計出使病患更為便利的輔具,同時也能讓醫護人員在照護病人時更省力氣。
過去廖珮宏也帶領許多學生走進創新護理的領域,研發出許多設計,例如他們看到巴金森氏症患者因為有手抖及肢體僵硬等症狀,導致進食不便,也間接影響營養攝取與生活品質,於是設計出「吸吸相印便利匙碗」,來幫助患者可以自行進食,如此一來照護者也可以減少餵食患者的負擔;而「Super晾衣架」則是他們為關節活動範圍受限、暫時或永久失能者像是單手不便者及肢體殘障人士、肢體無力、平衡感差及生活不便者均能方便的操作使用,透過「Super晾衣架」,使不便者都能獨立生活,自主處理日常起居。在醫院使用也能有效減少護理人員的照護壓力。
孤軍辦課 感動學生回饋
因實證護理學是跨領域的課程,不像傳統的護理科系主要教學著重於實作、學習照護病人的技巧,它則是需要一些電子機械的背景,讓學生去發想、創作讓病患使用的輔助工具。所以學生在學習時,會有一定程度上的難度,在製作模型時也會相對困難。且在護理科系中護理創新設計的課程並非主軸,被重視的程度也相對地降低,而在校方與多數學生還是著重考取護理證照的風氣中,部分師生也認為這不過是堂選修課,對學生未來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廖珮宏形容當初自己就像孤軍奮戰。她說:「當然你去比賽得獎學校會很開心,但是學校不會花太多的資源在這上面。」
廖珮宏堅信在未來於是需要更創新的想法,去彌補醫護人員上的不足,她克服馬偕護專在硬體設施上的不足,像是實驗室、電子機械相關器材的缺乏,帶領學生參與許多比賽,表現也相當亮眼。又恰巧近幾年護理公會因為重視跨領域人才,也開始推廣護理創新設計,時常舉辦設計競賽,希望護理人員不只專注在考取護理專業執照,也能結合臨床現象,創新設計改善醫療環境。這樣的趨勢,也讓廖珮宏更加相信自己所開設的課程有所意義。
在馬偕開設實證護理學課程已經兩年,許多學生、老師也開始注意這塊領域,紛紛向她請益。現在也有許多學生在醫院實習或是考取大學後,發現現實醫療環境還有許多可以改善的地方,也會回來跟她討論、分享創意點子。
身體力行創新輔具 盼課程受重視
廖珮宏鼓勵學生多去親身體驗、將心比心,像是躺在床上,想像自己是長期臥床的病人,怎麼樣才能最舒適的解決排泄問題;又或是尋找文獻參考、逛逛寵物用品店,從生活中找出靈感來源,跳脫既有思維的思考方式,去做護理創新設計。
除此之外,她也身體力行,秉持教學相長的態度,繼續研發、設計輔具,像是設計奶嘴餵藥器,讓家長餵嬰幼兒吃藥時,避免用湯匙餵食糖漿,嬰幼兒可能會產生排斥導致糖漿溢出,或是嗆到導致肺炎的情形。
廖珮宏也表示,雖然實證護理學因為是跨領域的課程,在注重照護病人技術的護理科系中,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不過情況已經逐漸好轉。也希望更多學校能夠開設這樣的課程,因為相信大家也都希望有更好的輔具,來幫助病人,也幫助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
延伸閱讀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台灣護病比世界第一新聞
有醫療工程博士背景的馬偕護專助理教授廖珮宏。 |
因興趣從事研發 盼協助住院病患
馬偕醫護專校護理科助理教授廖珮宏因有醫療工程的背景,以及對研發輔助產品設計富有興趣,從事護理工作十二年後轉任教職,在護理職涯中她發現護理人員短缺的問題會影響照護病人的品質,因此她開始致力於護理創新設計,如何有更好的東西輔助,減少護理人員缺乏所造成的窘境,也能讓身體不適的病患有更便利的「自行照護」方式。
「大家會想設計,都是為了解決問題,不管是解決誰的問題。」廖珮宏在校內及他校也開設不同於以往的實證護理學課程,除了希望設計出使病患更為便利的輔具,同時也能讓醫護人員在照護病人時更省力氣。
過去廖珮宏也帶領許多學生走進創新護理的領域,研發出許多設計,例如他們看到巴金森氏症患者因為有手抖及肢體僵硬等症狀,導致進食不便,也間接影響營養攝取與生活品質,於是設計出「吸吸相印便利匙碗」,來幫助患者可以自行進食,如此一來照護者也可以減少餵食患者的負擔;而「Super晾衣架」則是他們為關節活動範圍受限、暫時或永久失能者像是單手不便者及肢體殘障人士、肢體無力、平衡感差及生活不便者均能方便的操作使用,透過「Super晾衣架」,使不便者都能獨立生活,自主處理日常起居。在醫院使用也能有效減少護理人員的照護壓力。
吸吸相印便利匙碗作品特色圖(設計者廖珮宏提供)。 |
孤軍辦課 感動學生回饋
因實證護理學是跨領域的課程,不像傳統的護理科系主要教學著重於實作、學習照護病人的技巧,它則是需要一些電子機械的背景,讓學生去發想、創作讓病患使用的輔助工具。所以學生在學習時,會有一定程度上的難度,在製作模型時也會相對困難。且在護理科系中護理創新設計的課程並非主軸,被重視的程度也相對地降低,而在校方與多數學生還是著重考取護理證照的風氣中,部分師生也認為這不過是堂選修課,對學生未來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廖珮宏形容當初自己就像孤軍奮戰。她說:「當然你去比賽得獎學校會很開心,但是學校不會花太多的資源在這上面。」
廖珮宏堅信在未來於是需要更創新的想法,去彌補醫護人員上的不足,她克服馬偕護專在硬體設施上的不足,像是實驗室、電子機械相關器材的缺乏,帶領學生參與許多比賽,表現也相當亮眼。又恰巧近幾年護理公會因為重視跨領域人才,也開始推廣護理創新設計,時常舉辦設計競賽,希望護理人員不只專注在考取護理專業執照,也能結合臨床現象,創新設計改善醫療環境。這樣的趨勢,也讓廖珮宏更加相信自己所開設的課程有所意義。
在馬偕開設實證護理學課程已經兩年,許多學生、老師也開始注意這塊領域,紛紛向她請益。現在也有許多學生在醫院實習或是考取大學後,發現現實醫療環境還有許多可以改善的地方,也會回來跟她討論、分享創意點子。
身體力行創新輔具 盼課程受重視
廖珮宏鼓勵學生多去親身體驗、將心比心,像是躺在床上,想像自己是長期臥床的病人,怎麼樣才能最舒適的解決排泄問題;又或是尋找文獻參考、逛逛寵物用品店,從生活中找出靈感來源,跳脫既有思維的思考方式,去做護理創新設計。
除此之外,她也身體力行,秉持教學相長的態度,繼續研發、設計輔具,像是設計奶嘴餵藥器,讓家長餵嬰幼兒吃藥時,避免用湯匙餵食糖漿,嬰幼兒可能會產生排斥導致糖漿溢出,或是嗆到導致肺炎的情形。
廖珮宏也表示,雖然實證護理學因為是跨領域的課程,在注重照護病人技術的護理科系中,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不過情況已經逐漸好轉。也希望更多學校能夠開設這樣的課程,因為相信大家也都希望有更好的輔具,來幫助病人,也幫助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
延伸閱讀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台灣護病比世界第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