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姚聖杰、盧蔚淇/台北市報導】「喀擦」一聲,留下了美。透過觀景窗望出去的世界,「他」看到了什麼?又思考了什麼?對《攝影之聲》雜誌創辦人李威儀而言,攝影不僅僅是一門藝術。「影像是會說話的,而我們要去瞭解影像在說什麼」,這是《攝影之聲》的命名由來,也是李威儀創辦雜誌的初衷。
「不做了」 從主流媒體到攝影雜誌
政治大學新聞系、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畢業的李威儀,大學時期選修了新聞攝影課程,就此開啟了他對攝影領域的興趣。但是,當時台灣的攝影刊物一直滿足不了他的求知慾望,漸漸地,他有了想創辦一本攝影刊物的想法。碩一升碩二的暑假,上完在紐約的視覺藝術學院攝影所的短期課程後,李威儀開始認真思考攝影以及自身的關係。
退伍後,李威儀在聯合報當了一年的教育線記者就離開了。談到離開的原因,他說,其實跟工作性質沒什麼關係,「或許在那個年紀裡,人會開始思考應該要把生命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而他想做一本專門探討攝影藝術雜誌的心也一直沒變。李威儀說,剛好碰到可以離開那個舒適圈的時機點,沒有太多包袱,失敗了也沒有關係,但一定要嘗試看看。
二〇一一年九月《攝影之聲》創刊號「新紀實」正式出刊。`李威儀說,剛開始做刊物的時候,想要設立專欄去討論一些攝影文化的東西。他馬上想到了知名的攝影藝術評論家,也是政大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郭力昕,希望能請他幫雜誌寫稿。儘管當時一無所有,他仍然大膽地寄了一封信聯繫老師。出乎李威儀的意料,老師回覆他說「好!」。老師熱心的回復,也讓李威儀有了動力要把雜誌做出來,給老師一個交代。直到現在,郭力昕都還是《攝影之聲》的專欄作家。
「一本觀念的對話錄」撞擊和感動
《攝影之聲》每一期都會設定不同主題,與幾位藝術家對談,介紹他們所拍下的影像、背後的故事或是創作處理的方式,也會針對攝影文化,請一些評論家、策展人對談,聊他們關懷或思考的事情。最新一期的「影像檔案」,就分享了藝術家姚瑞中帶領的「失落社會檔案室」團隊,四處拍攝以及記錄台灣各地閒置或廢棄的公共設施,希望能以影像的方式,讓更多人關注這一社會議題。
第十期的「張照堂專號」,收錄了許多張照堂過去與現在的攝影作品,包含他的代表作「無頭人像」系列,也訪問了他對攝影的想法、創作理念等。李威儀說,不只影像,張照堂的文字也會讓人產生許多聯想,可以讓人輕易在腦海中建構出他描繪的場景。他很喜歡張照堂在一九七七年出版的《生活筆記》裡的一句話:「一張相片,只有在它不再是一張相片,而成為一種精神時,才有資格被掛在牆上。」這本專刊,也可說是他對這位攝影大師的一種致敬。
李威儀說,這本雜誌也可說是「一本觀念的對話錄」,因為現在市面上有關攝影的雜誌,大多是與技術、拍攝技巧相關的應用型雜誌,而他希望能讓攝影帶給大眾多些思考上的撞擊。「討論的議題可以嚴肅,但不要學術」,所以他就依照自己的興趣去選定主題,並以較貼近生活的方式呈現。
「當初,也會好奇說這個東西有沒有人會有興趣。」李威儀也頗有些感慨,畢竟現在流行的是比較輕薄的東西,大眾也會想看一些休閒,沒那麼累人的內容。沒想到出刊後獲得許多迴響,「這正是我想看的雜誌!」、「很喜歡《攝影之聲》的內容!」有些讀者看完雜誌,會寫感想mail給他,分享他們的看法。這份感動給了他動力繼續將這份事業支撐下去。因此他有空也會在寄書給讀者時,特別寫一張小卡附在書中表達他的感謝。
雜誌也可以是一個紙本交流平台
對李威儀來說,做雜誌好玩的地方就是有很多機會接觸不一樣的人,「好創作者的世界觀都蠻特別的」,透過跟創作者的談話,也會改變他對世界的看法。《攝影之聲》會介紹許多國外的攝影藝術家,但主要的讀者跟攝影家仍希望以台灣為主。李威儀說,其實也曾有國外的藝廊看過雜誌,喜歡裡面介紹的攝影創作者,並透過我們邀請台灣的攝影家去展覽,「不只是一本雜誌,也可以是一個紙本交流平台」,促進國際間的文化交流。
李威儀說,「最困難的地方主要都是行政工作」,而關於市場,或會不會賣錢這件事反而沒有想過。因為在新聞系學的,或是在聯合報學的都是如何做「內容」,但是雜誌要出刊,該怎麼放到書店裡、印刷、經營、進出貨等,這些除了雜誌內容以外的工作,就真的只能從邊做邊學中開始體會,慢慢累積經驗。
「很久很久以前也有人問過我說:『你為什麼不做iPad版?』」李威儀說,但是不論是成本跟技術,還有該怎麼與人有互動的內容設計等,都是需要花時間及精力去支撐的,「那不是我的專長,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就好了,不一定要跟隨潮流」,而書本的觸感,也會讓人更投入在與內容的對話裡,相比網路瀏覽,更不容易分心。
李威儀說,有些時候攝影蠻奇妙的就是,它也是個謎,有些東西你解釋得太直白,反而會破壞了它的氛圍,有時就像國畫裡面留白,讓你有很多解讀或多一些想像空間,它可以這樣看也可以那樣看,不一定要把它說死。
延伸閱讀
《攝影之聲》
張照堂部落格
姚瑞中個人網站
回望《人間》觀景窗 郭力昕談紀實影像的反省與可能
《破報》:我們需要批判的攝影評論
「不做了」 從主流媒體到攝影雜誌
政治大學新聞系、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畢業的李威儀,大學時期選修了新聞攝影課程,就此開啟了他對攝影領域的興趣。但是,當時台灣的攝影刊物一直滿足不了他的求知慾望,漸漸地,他有了想創辦一本攝影刊物的想法。碩一升碩二的暑假,上完在紐約的視覺藝術學院攝影所的短期課程後,李威儀開始認真思考攝影以及自身的關係。
退伍後,李威儀在聯合報當了一年的教育線記者就離開了。談到離開的原因,他說,其實跟工作性質沒什麼關係,「或許在那個年紀裡,人會開始思考應該要把生命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而他想做一本專門探討攝影藝術雜誌的心也一直沒變。李威儀說,剛好碰到可以離開那個舒適圈的時機點,沒有太多包袱,失敗了也沒有關係,但一定要嘗試看看。
二〇一一年九月《攝影之聲》創刊號「新紀實」正式出刊。`李威儀說,剛開始做刊物的時候,想要設立專欄去討論一些攝影文化的東西。他馬上想到了知名的攝影藝術評論家,也是政大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郭力昕,希望能請他幫雜誌寫稿。儘管當時一無所有,他仍然大膽地寄了一封信聯繫老師。出乎李威儀的意料,老師回覆他說「好!」。老師熱心的回復,也讓李威儀有了動力要把雜誌做出來,給老師一個交代。直到現在,郭力昕都還是《攝影之聲》的專欄作家。
《攝影之聲》(左)和它的創辦人李威儀(李威儀提供) |
《攝影之聲》每一期都會設定不同主題,與幾位藝術家對談,介紹他們所拍下的影像、背後的故事或是創作處理的方式,也會針對攝影文化,請一些評論家、策展人對談,聊他們關懷或思考的事情。最新一期的「影像檔案」,就分享了藝術家姚瑞中帶領的「失落社會檔案室」團隊,四處拍攝以及記錄台灣各地閒置或廢棄的公共設施,希望能以影像的方式,讓更多人關注這一社會議題。
《攝影之聲》#10 「張照堂專號」內頁 |
第十期的「張照堂專號」,收錄了許多張照堂過去與現在的攝影作品,包含他的代表作「無頭人像」系列,也訪問了他對攝影的想法、創作理念等。李威儀說,不只影像,張照堂的文字也會讓人產生許多聯想,可以讓人輕易在腦海中建構出他描繪的場景。他很喜歡張照堂在一九七七年出版的《生活筆記》裡的一句話:「一張相片,只有在它不再是一張相片,而成為一種精神時,才有資格被掛在牆上。」這本專刊,也可說是他對這位攝影大師的一種致敬。
李威儀說,這本雜誌也可說是「一本觀念的對話錄」,因為現在市面上有關攝影的雜誌,大多是與技術、拍攝技巧相關的應用型雜誌,而他希望能讓攝影帶給大眾多些思考上的撞擊。「討論的議題可以嚴肅,但不要學術」,所以他就依照自己的興趣去選定主題,並以較貼近生活的方式呈現。
「當初,也會好奇說這個東西有沒有人會有興趣。」李威儀也頗有些感慨,畢竟現在流行的是比較輕薄的東西,大眾也會想看一些休閒,沒那麼累人的內容。沒想到出刊後獲得許多迴響,「這正是我想看的雜誌!」、「很喜歡《攝影之聲》的內容!」有些讀者看完雜誌,會寫感想mail給他,分享他們的看法。這份感動給了他動力繼續將這份事業支撐下去。因此他有空也會在寄書給讀者時,特別寫一張小卡附在書中表達他的感謝。
雜誌也可以是一個紙本交流平台
對李威儀來說,做雜誌好玩的地方就是有很多機會接觸不一樣的人,「好創作者的世界觀都蠻特別的」,透過跟創作者的談話,也會改變他對世界的看法。《攝影之聲》會介紹許多國外的攝影藝術家,但主要的讀者跟攝影家仍希望以台灣為主。李威儀說,其實也曾有國外的藝廊看過雜誌,喜歡裡面介紹的攝影創作者,並透過我們邀請台灣的攝影家去展覽,「不只是一本雜誌,也可以是一個紙本交流平台」,促進國際間的文化交流。
李威儀說,「最困難的地方主要都是行政工作」,而關於市場,或會不會賣錢這件事反而沒有想過。因為在新聞系學的,或是在聯合報學的都是如何做「內容」,但是雜誌要出刊,該怎麼放到書店裡、印刷、經營、進出貨等,這些除了雜誌內容以外的工作,就真的只能從邊做邊學中開始體會,慢慢累積經驗。
「很久很久以前也有人問過我說:『你為什麼不做iPad版?』」李威儀說,但是不論是成本跟技術,還有該怎麼與人有互動的內容設計等,都是需要花時間及精力去支撐的,「那不是我的專長,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就好了,不一定要跟隨潮流」,而書本的觸感,也會讓人更投入在與內容的對話裡,相比網路瀏覽,更不容易分心。
李威儀說,有些時候攝影蠻奇妙的就是,它也是個謎,有些東西你解釋得太直白,反而會破壞了它的氛圍,有時就像國畫裡面留白,讓你有很多解讀或多一些想像空間,它可以這樣看也可以那樣看,不一定要把它說死。
延伸閱讀
《攝影之聲》
張照堂部落格
姚瑞中個人網站
回望《人間》觀景窗 郭力昕談紀實影像的反省與可能
《破報》:我們需要批判的攝影評論